二律背反的分析论证批判

二律背反的分析论证批判
二律背反的分析论证批判

对康德关于“世界在时间上有一开始”的论证与黑格尔对这个论证之评述的考察。

以下两个命题构成一组二律背反:

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始。

反题:世界在时间上没有开始。

显然,这两个命题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不可能两个都正确。康德用反证法证明这两个命题的论断都是成立的,对它们的证明具有同等有效性。我们就康德对正题的论证来进行分析,他的论证如下:“就时间而言,假如世界没有开始,那么,达到每一已知的时间点,一定都已经过了一个永恒的时间,因而在世界中已经流过了事物彼此相续的无限序列。但一个无限系列之所以无限,又恰恰在于它永远不能由继续的综合来完成。所以说已经流过了一个无限的时间系列是不可能的,因而世界的开始是世界存在的必要条件——这就是所要证明之点。”【《逻辑学》上册252页。】

黑格尔认为并不需要反证法来证明,甚至根本不需要证明,“因为应该证明的东西已经直接包含在证明本身之内,作为主张的基础了。这就是假定到任何或每一已知的时间点已经过去了一个永恒时间(永恒在这里只有坏的无限时间的琐屑意义)。一个已知的时间点不过是时间中一定的界限。于是一个时间的界限在证明中被假定为真实的界限,而这正是应该证明的东西。因为正题是:世界在时间上有一开始。”【《逻辑学》上册253页。】

“那里只有一个区别,即被假定的时间界限是作为以前流过去的时间的终结那样的一个现在,而待证明的时间界限则是作为一个未来的开始这样的一个现在。但是这一区别是不重要的。现在被假定是一个点,在这一点,应该有世界中事物彼此继续的状况的一个无限系列流过去,即被假定是中介,是质的界限。假如这个现在只被看作是量的界限,是流动的,不仅要超出界限,而且界限正是这个要超出自身的东西;那么,在这界限里的无限时间系列就不是流过去了,而是向前流动,而证明的论据也就跨了。另一面,假如这个时间点被认为是过去的质的界限,但是这样一来,它同时又是对于未来的开始——

因为每一时间点,本身就是过去和未来的关系,——对于这个未来,

它甚至是绝对的或抽象的开始,那就是应该加以证明的东西。至于在

这个时间点的未来和未来的开始以前,便已经有了一个过去,那倒是

与事实并不相干的;因为这个时间点是质的界限——假定它是质的界

限,这就含有已经完成,已经过去,即自身不再延续的那种规定,—

—所以时间再那里便中断了,那个过去便与这个时间并无关系,这个

时间只有从那个过去看来,才能够叫做未来;因此,没有这样的关系,

它便只是一般时间,便有了绝对的开始。但是,假如情形是这样,即

时间通过现在这一已知的时间点而与过去了关系,那么,它就会被规

定为未来,于是从另一方面看来,它便不是界限,无限的时间序列还

在所谓未来中继续着,而不是如假定的那样已经完成。”

“真正说来,时间就是纯量,证明中所用的时间点,时间应该

到那里中断的时间点,倒不如说只是现在的扬弃自身的自为之有。证

明所作的事,不过是把整体所主张的时间绝对界限描绘成一个已知的

时间点,并且干脆把它假定为完成了的,即抽象的点,——这是一个

通俗的规定,感性的想想容易把它当成界限;这样一来,以前提出来

要加以证明的东西,却在证明中当作假定了。”【《逻辑学》上册253、

254页。】

对黑格尔论述的分析:

“被假定的时间界限”是指“达到每一已知的时间点,一定都

已经过了一个永恒时间”中的“已知的时间点”。我们且假定这个时

间点是当前时间t1,显然这个t1是“以前流过去的时间的终结那样的一个现在”。待证明的时间界限就是“宇宙在时间上有一开始”的

那个时间点,假设为t0,这个t0则是“作为一个未来的开始这样的一个现在”。

从世界有一开始来说,就是从t0→t1的这样一个时间系列,那个t0就是开启这个时间系列的现在。作为现在的t1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时间点,只是笔者分析时所说到的一个当前时间点,一个开启未来

时间系列的时间点。读者看到之时的作为现在的t1已经不是作者写作时的t1了,但是两者在含义上都是表示一个开启未来的现在,t0

也同样是一个开启t0→t1的现在。现在只是相对未来而言的,任何一个时间相对后续的时间,它都是现在。所以黑格尔说“但是这一区

别是不重要的”,“现在被假定是一个点,在这一点,应该有世界中事

物彼此继续的状况的一个无限系列流过去,即被假定是终结,是质的

界限”。这句话的意思是针对康德“达到每一已知的时间点,一定都

已经过了一个永恒的时间,因而在世界中已经流过了事物彼此相续的

无限序列”所说的。就是说当前时间或现在是一个无限时间系列的终

结,而一个无限时间系列并不是一个量,因为量的综合是永远达不到

一个无限的时间系列的。因此一个真实的无限的时间系列只能是质而

不是量,所以这个现在就是质的界限。“假如这个现在只被看作是量

的界限,是流动的,不仅要超出界限,而且界限正是这个要超出自身

的东西;那么,在这界限里的无限时间系列就不是流过去了,而是向

前流动,而证明的论据也就跨了”。就是说现在如果只是时间的量的

界限,那么就时间而言,现在并不停止,它是流动的,我们并不能截

止它,它是要自己超出现在,超出这个量的界限的。“那么,在这界

限里的无限时间系列就不是流过去了,而是向前流动”,这样就说明

“达到每一已知的时间点,一定都已经过了一个永恒的时间,因而在

世界中已经流过了事物彼此相续的无限序列”这个论据已经跨了,因

为每一已经的时间点作为量的界限是没有完成的,它是不断地要超出

自身的,是无法截止的,不能说已经流过了一个无限的时间系列。

黑格尔的批判是比较晦涩繁琐的,相反康德的论证看起来简单

明了,因此黑格尔的反驳对于一些康德哲学爱好者而言是没有什么说

服力的,或者很多人根本就看不懂黑格尔对康德的批判究竟是什么意

思。要理解黑格尔的意思就需要真正理解黑格尔的逻辑学,要明白对

他而言,量的无限只能是正在完成着的,而不是已经完成了的,它只

是对康德的已经完成了一个无限的时间系列这一点来进行批判。黑格

尔那里,量的无限如果是已经完成了的,就只是一个质的界限。为何

已经完成了的量的无限只能是质呢?因为量的无限首先只是不断地

超出有限的量,任何一个有限的量都会被超出,因此任何一个量的界

限都不是无限的量的界限,就是说任何一个量的界限都不可能得到无

限的量。因此黑格尔的量的无限即意味着超越量本身,而不是继续处于量的无限进展中。超越量所达到的不过是量向质的返回,因此无限的量的界限其实就是一个质的界限。比如一个圆是无限数量的直线段所组成的,显然圆的任何一部分都不是直线,但是在无限细分的情况下,弧线完全等同于直线,任何一个有限的细分,都是不能使得弧线等于直线的。也就是只有在无限之中,质的差别或界限才被突破了,即无限这个量恰好是沟通或者使得不同质等同的桥梁,无限的量就是两种质的界限,它们的分界。任何一个有限的量,进行有限划分,线段都不等于弧线,因此有限的量不是不同质的界限,也就说它不是质的界限,而是量的界限。

黑格尔的表达虽然晦涩繁琐,但意思是很清晰明白的,他的意思如下:

康德假设世界在时间上没有一开始,既然没有开始了,那么就意味着世界在时间上没有一个量的界限,因为时间的开始就是时间这个纯量的端点,就是一个时间界限。所以这个假定否定了时间有界限,没有蕴含时间界限,时间界限是需要证明的。而康德根据这个假定得到“达到每一已知的时间点,一定都已经过了一个永恒的时间,因而在世界中已经流过了事物彼此相续的无限序列”。但是“每一已知的时间点”是什么?不就是时间的一个界限吗?假定是没有蕴含这样一个时间界限,不能推出这样一个时间界限的,时间界限正是要证明的。康德偷偷地加进了这个时间界限,所以康德的这个论据就跨了。

笔者对康德进一步的通俗化批判如下:

命题:世界在时间上有一开始。

首先分析这个命题的含义,搞清楚我们所要证明的是什么东西,如果不搞清楚这一点很难看出康德论证的问题所在。显然从这个命题本身,我们可以得到世界在时间上的那个起始点,记为t0,而每一已知的时间点或现在这个时间点,我们记为t1,那么世界的时间历程就是:

t0→t1

当然,我们必须明白,这个t1是在变化的,笔者分析时与读者

看到这个分析时的时间点是不同的。虽然有这样的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t0→t1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时间系列。这里也可以取一个固定时间的t1,比如它表示公元2000年1月1日0点0分。因此这个命题所蕴含的意思不过是世界经历了一个有限的时间系列,这是一个直接的论断,它根本不需要什么证明,或者说不需要康德的那种所谓证明。

命题的含义直接转变为:世界经历了一个有限的时间系列。

对康德论证过程的每一句话都进行语义分析:

“假如世界没有开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从当前时间t1往过去追溯,找不到作为世界开始的时间点t0,也就是说t1→t0是没有完成的。这也就意味着从t1开始找不到作为宇宙在时间上开始的那个起点,找不到那个时间的界限,这个界限相对于从t1→t0这个过程而言,它是这个时间系列的终点。

总而言之,这个假定蕴含的意思就是从没有开始的开始到现在是没有完成的。

“那么,达到每一已知的时间点,一定都已经过了一个永恒的时间,因而在世界中已经流过了事物彼此相续的无限序列。”

对这句话的论述分为:

论述1: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达到t1,一定已经过了一个永恒的时间系列。永恒的时间表示一个无限的时间系列,是量的无限,但是量的无限进展并没有完成,所以“一定都已经过了一个永恒的时间”这句话本身就是矛盾的。从假如世界没有开始是不能得到这句话的,因此实际上偷偷加进了“已经过了”这样一个表示完成的语义。

论述2:

康德说到每一已知的时间点经历了一个无限时间系列。请问是从哪个时间点到现在经历了一个无限的时间系列?根本就无法指出这样一个时间系列的起点,连这个时间系列的起点都找不到,如何能够说“已经过了”一个无限的时间系列呢?本来要证明的是宇宙在时间上有一起点,但是在这里偷偷塞进去了一个时间起点,将一个根本

没有完成的无限时间系列表示为已经完成了的,然后再说完成一个无限的时间系列是不可能的。

“但一个无限系列之所以无限,又恰恰在于它永远不能由继续的综合来完成。所以说已经流过了一个无限的世界系列是不可能的,因而世界的开始是世界存在的必要条件——这就是所要证明之点。”

这几句话当然是没问题的,康德的证明就出在前面那句中偷偷把要证明的东西塞到论证过程中去了。

此命题与康德的论证意思进一步表示如下:

世界经历了一个有限的时间系列。

康德的证明:

假如世界在时间上没有一个开始——这意味着世界已经经历了一个有限的时间系列,但也没有完成一个无限的时间系列。①达到每一已知的时间点已经完成了一个无限的时间系列——因为这句话是无根据的,不能从假定推出来,因此它也就成为了一个假定,即:假定世界完成了一个无限的时间系列。②

完成一个无限的时间系列是不可能的。③

所以世界在时间上没有一个开始是不可能的。④

故世界在时间上有一开始。

这个论证继续简化如下:

假如世界在时间上没有一个开始。①

假如世界完成了一个无限的时间序列,这是不可能的。②③

所以世界在时间上没有一个开始是不可能的。④

故世界在时间上有一开始。

上面的第二个假如立即被否定了,因此这句话是无意义的,直接可以删除,康德的论证进一步简化如下:

假如世界在时间上没有一个开始。①

世界在时间上没有一个开始是不可能的。④

故世界在时间上有一开始。

上面的假如同样是被立即否定了,所以也可以删除,于是康德的论证继续简化如下:

故世界在时间上有一开始。

现在我们就已经完全明白康德的所谓证明了。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单纯就宇宙在时间上量的论述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所谓证明是不必要的。当然不是说康德的证明是不必要的,是无意义的,他的证明对于思维的训练是很有用的,对于提高哲学的思辨与论证能力是很有用的。只是说,宇宙在时间上量的无限进展是没有意义的,量的无限必然向质转变,量的真理就是质。这就意味着概念的真理在于从一个概念转向另外一个概念,而不是停留在自身中。

《逻辑和批判性思维》判断题(含答案)

《逻辑和批判性思维》判断题 1.“并非所有科学家都是大学毕业的。”是简单句。(×) 2.“不该走的是走了的”这句话不能换质。(×) 3.“什么是逻辑?”与“逻辑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没区别是一样的。(×) 4.“张三不是小偷”是简单句。(√) 5.《皇帝的新装》案例中不称职的都看不见这件新装,可变换成能看见的都是称职的,其中“能看见”和“称职”一定是等同关系。(×) 6.1977年英国的的《英国大百科全书》将逻辑列为五大学科的第二位。(×) 7.SIP能换质位。(×) 8.哺乳动物是不会灭绝的。(√) 9.充分条件的逆否推理就是当否定一个充分条件的后件之后,也一定要否定它的前件。(√) 10.聪明的人一定是有智慧的人,逻辑能力强的人。(×) 11.从属关系要么全是肯定句,要么全是否定句。(√) 12.反对关系是矛盾关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13.负命题就是否定命题。(×) 14.改变主项叫换位。(×) 15.概念的偷换肯定就是整体和类的偷换。(×) 16.国际大趋势下,逻辑思维能力考察已经不再受到人们关注。(×) 17.换位推理就是通过改变前提中直言命题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从而推出结论的推理方法。(√) 18.换质和换位不可以结合起来运用。(×) 19.基本复合命题里包括联言命题。(√) 20.课上老师讲的请吃饭例子中第三个客人因为主人公的那句“我说的不是他们”而离开,是因为此客人做了一个排除性推理。(√) 21.联项否定,谓项周延;联项肯定,谓项不周延。(√) 22.联项和亮项是非逻辑概念。(×) 23.两个特称前提推不出结论。(√) 24.逻辑是关于思维规律和规则的学问。(√) 25.逻辑学是基础性学科。(√) 26.逻辑研究的命题必须要有真假。(√) 27.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这门课既是一个思维学科同时是一门能力学科。(√) 28.逻辑这个名词是在章士钊之后才在中国推广普及的。(√) 29.矛盾、反对和下反对,必然一个判断是肯定的,另一个是否定的。(√)

浅谈康德二律背反命题的证明与分析

浅谈康德“二律背反”命题的证明 11级中国哲学,彭文桂,学号:201101020015 摘要: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四组二律背反,这四组二律背反不是任意捏造的,它建立在人类理性的本性上,是不可避免的。康德由此看到了理性认识的辩证性,看到了哲学史上各对立派别主张的冲突,指出独断认识的片面性。康德通过“先验辨证论”为我们揭示了这四组“二律背反”命题背后的本质即它们为一种幻相。同时,康德还认为二律背反的揭露,是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他自己哲学的正确性,证明人决不可能超越现象去认识物体。 关键词:二律背反康德证明 在康德的系统里,知性的范畴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类别,分别是:量、质、关系和模态。前两类范畴对应的是“数学的原理”.后两类范畴对应的是“力学的原理”,而四组“二律背反”的命题,一一对应了这四大类范畴,关于时空是否有限的矛盾对应量的范畴,物质的可分矛盾对应质的范畴,是否存在自由因的矛盾对应关系的范畴,以及是否存在世界的绝对必然原因的矛盾对应模态的范畴,因而由此也

可以把前两组“二律背反”命题归为“数学性”的;后两组则是“力学性”的。由于同一种性质的两组“二律背反”命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以及本质的同一性,因而在此就仅对第一和第三组“二律背反”命题进行证明。对于第一组背反命题的证明: (1)正题的证明:假如世界的时间是无限的,没有开端的,那么在每一个时刻之前都存在有无限的时间已经流逝了,但是知性对于时间的综合活动,是不可能对于一个无限的相续序列进行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确定一个无限的时间已经流逝过了,此外,倘若是无限的时间,既然是无限,那么又怎么能已经流逝掉而达到当前的某一个时刻呢?因而一个无限的流逝的时间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一个开端。同样,人们对于空间整体的把握是部分的完整综合而成的,而不是作为一个无限的集合整体而同时给予的,那么对于一个无限的空间的各个部分的相续序列的综合,就必然是在无限的时间中进行的,但是之前已经证明过无限的时间是不可能的,因而无限的空间广延也是不可能的,而只能是有一个开端的。 (2)反题的证明:假若世界没有开端,时间是有限的,那么也就是说在世界的开端之前,存在一段空的时间,而空的时间里并不能存在有任何的东西,是一种绝对空无的状态,那么也就是说世界的开端是无,实际上也就代表着世界没有开端。若世界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

《逻辑和批判性思维》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逻辑和批判性思维》期末考试(1)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反驳一个论证最重要是() A、反驳论点 B、反驳论据 C、反驳论证方式 D、反驳论证结构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不同假,可同真”是什么关系?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从属关系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论证方式是论据和论题之间的联系方式,就是证明过程中所使用的什么? A、逻辑规律 B、命题结构 C、假设 D、推理形式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下列哪个不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A、只有p,才有q B、不p,不q C、如果p,那么q D、除非p,否则不q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排序法的题干中元素一般()类 A、三 B、四 C、一 D、两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假言命题表达的是 A、结果与结果的关系 B、条件与条件的关系 C、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D、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7“不该走的走了”换质位: A、所有不走的都该走 B、有些不走的该走 C、所有走的都该走 D、有些走的该走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8充分条件: A、否前能否后 B、否前能肯后 C、否前能肯前 D、否前不能否后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9房价上涨0.5%是根据()得出的 A、一线城市 B、东部地区 C、南部地区 D、西部中小城市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0使“有些导演留大胡子,因此有些留大胡子的人是大嗓门”成立的前提是哪个? A、所有的导演都是大嗓门 B、有些导演是大嗓门 C、所有大嗓门的人都是导演

D、有些大嗓门不是导演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1“只有p,才Q,非p单Q”是什么条件的矛盾? A、否定条件 B、充要条件 C、充分条件 D、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2所有的S是P换质: A、所有S是非P B、所有S不是P C、所有S不是非P D、有些S是P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3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在什么情况下是真的? A、前件真后件假或者前后都真 B、前件真后件假或者前件假后件真 C、前件真后件假或者前后件都假 D、前后件都真,或都假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4若“如果赛场失意,那么情场得意。”这句话真,那么下列那句话假? A、赛场情场皆得意 B、赛场情场皆失意 C、只有赛场失意,才会情场得意 D、只有情场失意,才会赛场得意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5只有P才Q,和非P但Q是()矛盾? A、充分条件矛盾 B、并且矛盾

《教授》中的二律背反及其道德内涵

第30卷 第3期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30 No.3 2010年6月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Jun.2010 《教授》中的二律背反及其道德内涵3 宋艳芳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摘 要】当代作家邱华栋的小说《教授》以夹叙夹议的拼贴方式评判当代社会的种种伦理失常现象,以反思型叙述揭示知识分子的伦理困境,以观看—被观看、封闭—开放的二元对立和背反探索隐私的危机、信 仰的危机等关涉道德、伦理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色彩,从而实际上借后现代的叙事技巧实现了 小说传统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教授》;道德;反思型叙事;二律背反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873(2010)03-0036-05 一 小说的道德功能和价值 《教授》是当代作家邱华栋2008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借助一位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文学教授的视角,来打量其好友,经济学家赵亮的生活,并进而对当代人生活中的各种斑斓无序和腐化堕落现象进行评判。小说的题目、封面上的兽面人以及三个人的倒影形成的动物形状的阴影足以引起人们的遐想,更能激发高校知识分子的阅读兴趣。实际上,很快读者就会发现,这部小说里的“教授”有一个谐音绰号:“叫兽”,由此也可以判断,像很多当代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一样,这部小说意在揭露以“教授”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道德的堕落和沦丧。 然而,读完全书我们就会发现,教授仅是小说批判锋芒指向的一个比较明显的靶子,正因为教授曾高高在上,他的堕落才显得尤其沉重。而《教授》只是借这样一个群体的负面形象揭开更多人的面纱,引发我们对于道德伦理的重新思考和认识。 文学的道德揭示功能和道德价值一直是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关注的主题。英国当代作家默多克就对文学的道德功能情有独钟,她认为:“如果你写的是小说,那么你就无法避免道德判断。”[1]112默多克倾其才能致力于以文学创作展示人的“善”,并呼唤人们向善。而当问及她心目中的“善”究竟是什么样子时,她却犹豫了。经过认真的思考,她终于对提问者做出了自己的回复:“复善之界定:善的一个基本的要素是勇气。我此处想到的是那些在暴政压力下仍坚持呐喊出真理的持不同政见者。我知道的一个例子:弗拉蒂米尔?布考夫斯基,他被捕入狱,被释放,继续呐喊,明明知道他可能被投入精神病院———在那里他可能会被逼疯。这是有关纯粹的勇气和善的一个多么好的例子!”[1]242而中国学者高楠在其《文学的道德价值》一文中,对文学的道德价值进行了肯定并做了系统的论证,他认为:“文学的道德价值是文学随时实现着的价值,它是文学的普遍价值,又是文学作品分有的具体价值。”[2]55 邱华栋在其小说《教授》中,根本无意避免道德判断,而是高举道德批判的旗帜,秉持一个作家的勇气,对当代社会上发生的种种现象,特别是一些道德沦丧,伤风败俗的事情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他对目前社会上的一些五花八门、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充满了忧虑,并有足够的动力和勇气把它们记录和展现出来以警示世人。这一点是让人敬佩的。而且,邱华栋的小说充满了时代感,正如刘震云在小说的序中所说,“别的作家写的是‘故’事,邱华栋写的是‘新’事”。很多刚刚 3[收稿日期]2010-03-30 [作者简介]宋艳芳,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及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研究。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笔记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笔记 一、绪论 1.对于大学本科生来说,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是目前最现实的能力考察方式。 目前国内开考的思维能力的考试有:MPA、MPACC、MBA 3.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这门课既是一个思维学科同时是一门能力学科。 4.国际大趋势下,人们更关注逻辑思维能力考察。 5.要进行推理,首先要做出判断。 6.逻辑推理能力是建立在观察能力之上的? 7.生活中的逻辑包括侦探中的逻辑推理,谈判辩论中的逻辑斗智,文章写作中的逻辑艺术等等。 8.聪明的人一定是有智慧的人,逻辑能力强的人 9.对于“什么是逻辑?”与“逻辑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什么是逻辑」可以归纳出「逻辑是什么」, 「逻辑是什么」可以演绎得到「什么是逻辑」。 10.强盗逻辑中逻辑的含义是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 11.逻辑的的含义中最根本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古代逻辑的发源在印度是因明学学说。 13.古代中国将逻辑这门学问称为名辩之学。 14.在辩论比赛中,能够把握核心概念的人容易取胜。 15.弗雷格和罗素创立了数理逻辑。

16.莱布尼茨最初提出数理逻辑。 17.逻辑学家冯·诺依曼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18.布尔的重要贡献是发现了一加一不等于二,而是等于一的逻辑代数。 19.逻辑是关于推理的学问。 20.人们的思维活动主要是控制活动。 21.有些等于仅仅有些 22.充分条件的逆否推理就是当否定一个充分条件的后件之后,也一定要否定它的前件。 23.逻辑学是论证思想的必要工具。 24.面对美国记者: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马路?周恩来总理回答因为我们中国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这使用的是(归谬反驳法)。 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是(列宁)提出的。 二、直言命题推理 1.一个直言命题有六种形式是由它的常项来决定的。 2.从“量”上看所有的判断句可以分为3种类型. 3.张建军教授认为,批判性思维最终离不开简单句逻辑和复合句逻辑两个逻辑。 4.直言命题也叫性质命题,是判断事物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5.不健康的人都不美”等同于美的人都健。

二律背反2

【什么是二律背反】 二律背反(antinomies)是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I.康德提出的哲学基本概念。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康德认为,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自体,误把宇宙理念当作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列举了4组二律背反: ①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有限;反题: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无限。 ②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单一的东西构成的;反题:没有单一的东西,一切都是复合的。 ③正题:世界上有出于自由的原因;反题:没有自由,一切都是依自然法则。 ④正题:在世界原因的系列里有某种必然的存在体;反题:里边没有必然的东西,在这个系列里,一切都是偶然的。 康德强调,这4组二律背反不是任意捏造的,它建筑在人类理性的本性上,是不可避免的。康德由此看到了理性认识的辩证性,看到了哲学史上各对立派别主张的冲突,指出独断认识的片面性,为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康德还认为二律背反的揭露,是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他自己哲学的正确性,证明人决不可能超越现象去认识物自体。康德还认为,在实践理性和判断力中同样存在二律背反。在道德领域里,康德认为道德的普遍法则不可避免地要进入感性经验,否则就没有客观有效性,于是在人的身上必然发生幸福和德行的二律背反,二者只有在“至善”中得到解决。在美学领域里,康德提出兴趣和概念的二律背反,目的在于揭露经验派和唯理派的观点在美学上的片面性。 二律就是两种被认同的规律。 【二律背反的应用范围】 二律背反,原出希腊文ANTINOMI,指规律中的矛盾,在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运动规律之间存在的相互排斥现象.自然界存在的两种运动力量之间呈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相背相反的作用.例如,在同一个星球上,地面物体推动和地心引力的作用成反比,物体的推动力越大,地心引力对物体的作用越小,航空航天科学家据此计算出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用的火箭必须具备多大的推力等等。 二律背反是康德的哲学概念。意指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却相互矛盾的现象,又译作二律背驰,相互冲突或自相矛盾。 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的发现在康德哲学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康德深入到了对理性的批判,不仅发现了以往形而上学陷入困境的根源,而且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康德将二律背反看作是源于人类理性追求无条件的东西的自然倾向,因而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解

尔雅通识逻辑与批判性思维作业及答案(1)

1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将逻辑与智慧联系起来考虑。
正确答案: 2

我的答案:

对中国大学生而言,目前最现实的一种能力的考察考试是
? ? ? ?
A、MBA B、MPA C、MPCC D、国家公务员考试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
日常生活中充满逻辑。
正确答案: 4

我的答案:

目前思维能力的考试,在国际上主要有哪些?
? ? ? ?
A、GMAT ,LAST ,GCT B、GRE , MPCC ,GCT C、GRE , GMAT ,LSAT D、MBA , GMAT ,GCT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对于大学本科生来说参加什么考试是最现实的能力考察方式?
? ? ?
A、GRE B、国家公务员考试 C、LAST

?
D、MBA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
辩证逻辑的开创者是
? ? ? ?
A、培根 B、柏拉图 C、黑格尔 D、亚里士多德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 2
逻辑推理是一种理性分析。
正确答案: 3

我的答案:

数理逻辑最初是由哪位科学家提出的?
? ? ? ?
A、牛顿 B、笛卡尔 C、莱布尼茨 D、卡特尔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近代逻辑包括哪两方面的逻辑?
? ? ? ?
A、归纳逻辑和辩证逻辑 B、因明学和论理学 C、名辩学和归纳逻辑 D、逻辑学和辩证逻辑

物流效益背反

“效益背反”又称为“二律背反”,这一术语表明着两个相互排斥而又被认为是同样正确的命题之间的矛盾。“效益背反”是物流领域中很普遍的现象,是物流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某一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往往导致整个物流系统效率的低下,最终会损害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的利益。 物流系统的效益背反包括的内容包括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和物流各功能活动的效益背反。 1、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 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可用下图表示(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关系): 1) 一般说来,提高物流服务,物流成本即上升,它们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 2) 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并非呈现线性的关系,也就是说,投入相同的成本并非可以得到相同的物流服务的增长。一般而言,当物流服务处于低水平阶段追加成本的效果较佳。 3) 对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做决策时应考虑的因素 ①保持物流服务水平不变,尽量降低物流成本 不改变物流服务水平,通过改进物流系统来降低物流成本,这种尽量降低成本来维持一定服务水平的方法称为追求效益法。 ②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不惜增加物流成本 这是许多企业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做法,是企业面对特定顾客或其特定商品面临竞争时所采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做法。 ③保持成本不变,提高服务水平 这是一种积极的物流成本对策,是一种追求效益的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利用物流成本性能的方法。 ④用较低的物流成本,实现较高的物流服务 这是一种增加销售、增加效益、具有战略意义的方法。只有要求企业合理运用自身的资源,才能获得这样的成果。企业采取哪种物流成本策略,往往不是凭感觉而定的,而是通盘考虑各方面因素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商品战略和地区销售战略、流通战略和竞争对手、物流成本、物流系统所处的环境,以及物流系统负责人所采用的方针等。 2、物流各功能活动的效益背反 物流的各项活动处于这样一个相互矛盾的系统中,想要较多地达到某个方面的目的,必然会使另一方面的目的受到一定的损失,这便是物流各功能活动的效益背反。例如:1)减少物流网络中仓库的数目并减少库存,必然会使库存补充变得频繁而增加运输的次数; 2)简化包装,虽可降低包装成本,但却由于包装强度的降低,在运输和装卸的破损率会增加,且在仓库中摆放时亦不可堆放过高,降低了保管效率; 3)将铁路运输改为航空运输,虽然增加了运费,却提高了运输速度,不但可以减少库存,还降低了库存费用。 所有这些都表明,在设计物流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整个物流系统达到最优,任何片面强调某种物流功能的企业都将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由此可见,物流系统就是以成本为核心,按最低成本的要求,使整个物流系统化。它强调的是调整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成本变为最小,以追求和实现部门的最佳效益。

尔雅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 科学研究的关键是什么? 1.0分 ?A、 总结规律 ?B、 促进经济发展 ?C、 分析因果关系 ?D、 改造社会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2 SIP和SOP主项 1.0分 ?A、 周延、不周延 ?B、 周延、周延 ?C、

不周延、不周延 ?D、 不周延、周延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 蔡世忠眼里下面哪个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 1.0分 ?A、 柏拉图的理念 ?B、 亚里士多德的书 ?C、 老子的悟 ?D、 佛教的空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4 盖洛普做了多少人的调查,就得出了罗斯福将当选总统的预测结果? 1.0分 ?A、 1万

?B、 5万 ?C、 50万 ?D、 100万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5 “不该走的走了”换质位:1.0分 ?A、 所有不走的都该走 ?B、 有些不走的该走 ?C、 所有走的都该走 ?D、 有些走的该走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6 下列哪个不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1.0分 ?A、 只有p,才有q ?B、 不p,不q ?C、 如果p,那么q ?D、 除非p,否则不q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7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在什么情况下是真的? 1.0分 ?A、 前件真后件假或者前后都真 ?B、 前件真后件假或者前件假后件真 ?C、 前件真后件假或者前后件都假 ?D、 前后件都真,或都假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 同学们排队挤入电影院违反了()1.0分 ?A、 同一律 ?B、 排中律 ?C、 充足理由率 ?D、 矛盾律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9 我们中国很缺乏的逻辑推理素质是什么? 1.0分 ?A、 充分条件推理 ?B、 负命题推理 ?C、

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考试含答案超星

一、单选题(题数:50,共分) 1 充足理由律的作用是什么(分) 分 A、 B、 C、 D、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 2 若“如果赛场失意,那么情场得意。”这句话真,那么下列那句话假(分)分 A、 B、 C、 D、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3

复合句推理的重点是()的推理(分) 分 A、 B、 C、 D、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 4 对“只有整体素质高的大学生,才能考上公务员”推理正确的是哪个(分)分 A、 B、 C、 D、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5 一个句子是真还是假要看其是否与()相符合(分) 分 A、

B、 C、 D、 正确答案: A我的答案:B 6 “一涨一退山溪水,一反一复小人心”包含着()推理(分) 分 A、 B、 C、 D、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7 张华是甲班学生,对围棋感兴趣。该班学生或者对国际象棋感兴趣,或者对军棋感兴趣; 如果对围棋感兴趣,则对军棋不感兴趣。因此,张华对中国象棋感兴趣。以下哪项最可能 是上述论证的假设(分) 分 A、

C、 D、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8 式为AEE式,该式在第()格为有效式。(分)分 A、 B、 C、 D、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9 《逻辑体系》是()的着作(分) 分 A、 B、

D、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 10 矛盾判断与反对判断如果都真就会()(分) 分 A、 B、 C、 D、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11 对还没有得到证明的判断做证明,这种证明叫什么(分)分 A、 B、 C、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 12 关于某个案件的叙述中只有一个是真的:1、如果甲做案,那么乙是同案犯;2、作案者是 丙;3、作案者是甲;4、作案者是甲或丁,那么哪一句是真的(分) 分 A、 B、 C、 D、 正确答案: A我的答案:A 13 假设实际上就是一个论证背后隐含的(分) 分 A、 B、 C、 D、

仓储配送中的“二律背反”现象及解决策略研究

仓储配送中的“二律背反”现象及解决策略研究 一、引言 在物流的各项活动中,仓储配送常被认为是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的物流功能。但其实两者之间也存在相互排斥的“二律背反”现象。本文分析研究了仓储配送中的“二律背反”定律,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二律背反”现象初探 “二律背反”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用语。所谓“二律背反”是指在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之间存在的相互排斥现象,这两种运动力量之间呈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相背相反的作用。“二律背反”现象存在于多个领域,物流领域也不例外。 物流领域通常又将“二律背反”称为“效益背反”,主要指一个管理系统内的若干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其中一个要素得到优化和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要素的利益损失。这是一种此消彼长、此盈彼亏的现象。物流的七大要素: 运输、信息、装卸搬运、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中,就存在着“二律背反”现象。例如运输与仓储的效益背反,企业为了降低仓储成本,减少各地的仓库,结果造成了为满足客户订单频繁多次的长距离运输,大幅提高了运输成本。再者,如包装与装卸搬运的二律背反,简化包装后,商品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破损,以致搬运效率下降,破损率增多。在物流的七大要素中,目前对仓储与配送间的“二律背反”现象的研究并不多; 但在实际的物流活动中,两者之间也常有“二律背反”现象出现。在企业管理中,在配送中心这样以仓储配送为主体活动中,尤其明显。对仓储与配送的二律背反的研究能够解决日常管理中的冲突,提高效率。 三、仓储与配送出现“二律背反”现象的原因分析 仓储与配送在物流活动中经常被视为一体,但其实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二律背反”现象。在企业的物流管理工作中,通常建有物流部门或物流中心,而仓储部与配送部通常是物流中心的两个下属部门。两部门间需要合作才能顺利完成物流活动。但两部门在合作中,常会出现二律背反现象。仓储部门在接到出库单,完成货物的拣选、包装等工作后,倾向于尽早对货物进行配送。目的是提高订单完成效率,以及减少货物对待出库区的占用,降低仓储成本; 但这会造成配送的过于频繁,提高配送成本。而配送部门从本部门的效__率出发,希望货物能够装满配送车辆再出发,以提高车辆装载率,降低运输成本; 但这样易造成货物在仓库的积压,提高仓储管理难度,提高仓储管理成本。仓储或配送部门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造

2017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卖国者都不是爱国者”这句话的主谓项的周延性是怎样的?(1.0分)1.0 分 A、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B、 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C、 主谓项都周延 D、 主谓都不周延 我的答案:C 2参加某学术研讨会的60名学者中,亚裔学者31人,博士33人,非亚裔学者无博士学位4人,那么参加此次研讨会亚裔博士多少人?(1.0分)1.0 分 A、 1 B、 2 C、 4 D、 8 我的答案:D 3“他是演员或是导演。”是(1.0分)1.0 分 A、 选言命题 B、 联言命题 C、 负命题 D、 假言命题 我的答案:A 4怪城问题解决方案有()种(1.0分)1.0 分 A、 B、 1 C、 2 D、 至少两种 我的答案:D 5“只有p,才Q,非p单Q”是什么条件的矛盾?(1.0分)1.0 分 A、

B、 充要条件 C、 充分条件 D、 必要条件 我的答案:D 6甲、乙、丙、丁四个嫌疑犯口供如下:甲:肯定是乙干的,他有前科。乙:是丁干的。丙:那天我在上班,根本不可能去盗窃,不是我干的。丁:乙诬陷我。结果显示四人口中只有一人是真的,而且罪犯只有一人,那么谁是罪犯呢?(1.0分)1.0 分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我的答案:C 7足球运动需要的是什么?(1.0分)1.0 分 A、 长期耐力 B、 短期的迸发力 C、 长期迸发力 D、 长期速度 我的答案:B 8充分条件假,一定是(1.0分)1.0 分 A、 前面真,后面真 B、 前面假,后面假 C、 前面假,后面真 D、 前面真,后面假 我的答案:D 9用假设来推导出与前提矛盾从而得到答案的方法是什么?(1.0分)1.0 分 A、 归纳法 B、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第六讲典型谬误

第六讲 典型谬误 1.论证品质的基本规范 一个“好的”论证,即是一个“逻辑上有说服力的”论证 一个好的论证需要满足三个最基本的条件: 论证的每一个前提都是可接受的[A c c e p t a b i l i t y]可接受性 论证的前提与结论是相关的[R e l e v a n c e]相关性 论证的前提一并为结论提供了充足的理由支持[S u f f i c i e n c y]充分性2.相关性是前提具有支持性的必要条件(不相关谬误) 相关与不相关的判定 当且仅当A的真或假支持或反对了B之为真或为假 [A提供了某种证据或理由影响着我们相信或接受B之为真/假] 当且仅当A的真或假不影响(不支持也未反对)B之为真或为假 [不存在支持或削弱的任何关联性] 相关性的复杂性 有时,相关性依赖于某些特定前提/额外信息的支持 P r o s e c u t o r:请问被告,你是左撇子吗? D e f e n s e L a w y e r:反对!法官大人,这个问题根本不相关! P r o s e c u t o r:可是,法官大人,我们将证明凶手是个左撇子。如果能表明被告也正好是个左撇子,这显然与他是否犯案是极其相关的。3.A c c e p t a b i l i t y可接受性 (1)前提的可接受性针对于论证的受众或对象,但是,可接受性并不等同于被接受性(a c c e p t a n c e) (2)每一个前提都是理性地可接受的,即,可接受与否应取决于它是否有其合理的证据支持 (3)W h e n P r e m i s e s a r e A c c e p t a b l e? 它由适当的子论证所支持 它在别处得到过合理的辩护 它是先验的/必然的为真 它是常识 它是基于可靠证言或恰当的权威 4.S u f f i c i e n c y充分性 (1)前提为结论提供了充分的支持,即它们使得结论因之而变得可以被合理地相信或接受

康德的二律背反理论的思考

二律悖反(antinomies)是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哲学基本概念。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康德认为,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自体,误把宇宙理念(本质)当作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 康德的前提是人们只能根据经验性的东西去认识事物的表象而本质是不可认识的一旦把现象当作本质认识就可能会产生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康德认为理性在追求绝对的、无条件的“总体”认识时,必然产生矛盾与对立,他把这种矛盾对立叫作“二律背反”) 康德依据当时人们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四组二律背反的命题说明,二律背反的、公认为是正确的两个命题是依据普遍承认的错误原则建立起来的命题。由于认知的缺陷人们往往不可能根据“正确”的原则建立(或无法一切以理性为前提出发做出判断的) 所以二律背反总是存在。 是对于形而上思维中产生的逻辑悖谬所作出的论证解释。 解决办法: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抉择时他能够遵从康德的“道德信仰”原则,那么,这一切的问题便都能够迎刃而解 康德死了,二律背反思想引发黑格尔的辩证法。黑格尔死了,他的思想直接让马克思的哲学借鉴。 中国很多截然相反的格言警句,估计也可称作“二律背反“

“二律背反”一词源于希腊文ANTINOMI,指规律中的矛盾,在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运动规律之间存在的相互排斥现象.自然界存在的两种运动力量之间呈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相背相反的作用.例如,在同一个星球上,地面物体推动和地球磁场引力的作用成反比,物体的推动力越大,地磁引力对物体的作用越小,航空航天科学家据此计算出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用的火箭必须具备多大的推力等等。 二律背反是康德的哲学概念。意指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却相互矛盾的现象,又译作二律背驰,相互冲突或自相矛盾。 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的发现在康德哲学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康德深入到了对理性的批判,不仅发现了以往形而上学陷入困境的根源,而且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康德将二律背反看作是源于人类理性追求无条件的东西的自然倾向,因而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解决办法是把无条件者不看作认识的对象而视之为道德信仰的目标。虽然他对二律背反的理解主要是消极的,但他亦揭示了理性的内在矛盾的必然性,从而对黑格尔的辩证法产生了深刻影响。 康德认为,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自体,误把宇宙理念(本质)当作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 。

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答案

1.1课程概述 1 目前思维能力的考试,在国际上主要有哪些? ?A、GMAT ,LAST ,GCT ?B、GRE , GMAT ,LSAT ?C、GRE , MPACC ,GCT ?D、MBA , GMAT ,GCT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得:20.0 2 对于大学本科生来说参加什么考试是目前最现实的能力考察方式? ?A、GRE ?B、LAST ?C、国家公务员考试 ?D、MBA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得:20.0 3 目前国内开考的思维能力的考试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MPA ?B、MPACC ?C、MBA ?D、LSAT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得:20.0 4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这门课既是一个思维学科同时是一门能力学科。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20.0 5 国际大趋势下,逻辑思维能力考察已经不再受到人们关注。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20.0 1.2什么是逻辑 1 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将逻辑和什么联系在一起? ?A、道德 ?B、品行 ?C、智慧 ?D、仁爱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得:12.5 2 知识是一种力量这是谁提出的观点 ?A、培根 ?B、鲁迅 ?C、福尔摩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得:12.5 3 要进行推理,首先要进行什么? ?A、因果析 ?B、假设 ?C、逻辑演绎 ?D、做出判断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得:0.0 4 福尔摩斯第一次见华生说:你既有医生的风度,又有军人的气质,显然是一名军医。这属于()推理 ?A、并列 ?B、假设 ?C、选择 ?D、否定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得:12.5 5 逻辑推理能力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 ?A、智力 ?B、为人处事 ?C、观察能力 ?D、析能力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得:0.0 6 生活中的逻辑包括侦探中的逻辑推理,谈判辩论中的逻辑斗智,文章写作中的逻辑艺术等等。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12.5 7 聪明的人一定是有智慧的人,逻辑能力强的人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12.5 8 “什么是逻辑?”与“逻辑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没区别是一样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12.5 1.3逻辑的概念与发展(一) 1 古代中国将逻辑这门学问称为() ?A、逻辑学 ?B、理则学 ?C、论理学 ?D、名辩之学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得:12.5 2 逻辑的的含义中最根本的是什么?

康德第三个二律背反 讲稿

现在讲第三个二律背反的正题,就是关于自由的问题,以及自由和必然因果律的关系问题。自由的问题只有在与必然因果律的关系问题中才能够得到解释和理解。什么是自由?也就是超出一般的自然因果律。自然因果律是必然的,那么自由就是自由的,就是非必然的。或者说,它的必然性——自由也有必然性——是另外一个层面上的必然性,它跟这个自然律的因果性是完全不同的。自然律的因果性它是一旦规定,那么你就不能不规定下一个环节,必然导致下一个环节,这是在自然界中,在一切经验的事物中,有一种必然的关系。这个是第三个冲突所要讨论的话题。这个话题在四个二律背反里面,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话题。 我们来看看第三个二律背反的正题:【正题:按照自然律的因果性并不是世界的全部现象都可以由之导出的唯一因果性】。按照自然律的因果性并不是唯一的因果性,并不能够把世界的全部现象都从中引导出来。因果性在这个地方有双重含义,一重是按照自然律的因果性,“并不是世界的全部现象都可以由之导出的唯一因果性”,这里已经表明因果性可以有别的含义了,除了自然律以外。我们通常讲的因果律就是自然律,但是这里讲的因果性,并不是唯一的。唯一的干什么呢?唯一地把世界的全部现象都导出来。要导出世界的全部现象,那么,按照自然律因果性是不够的。 下面:【为了解释这些现象,还有必要假定一种由自由而来的因果性】。“为了解释这些现象”,哪些现象呢?就是世界的全部现象,其中有两种因果性,一种是按照自然律的,一种是由自由而来的。自然律和自由在这里处于不同的、甚至于对立的关系之中。“世界的全部现象”这个概念里面也可能包含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个是整个世界的现象,我们光是通过这个世界的自然因果律无法得到解释,它从哪来的,我们还必须假定一个上帝的自由意志,这是一种理解;另外一种理解,那就是人类社会的现象。人的的自由,人的自由行为,它的后果,必须另外有自由的因果性来加以解释。它的原因是出于自由的。这两种解释都可以兼容,也就是说它有两个不同的层次。 我们下面看看证明:【且让我们假定,除了按照自然律的因果性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因果性;那么一切发生的事情都以某个在前的状态为前提,它按照一条规则不可避免地跟随着这个状态】。这是反证了,“且让我们假定”相反的方面。相反的方面是什么呢?就是没有自由,没有自由的因果性。那就会得出什么结果呢?那就会得出,我们在自然界里面看到一切发生的状态——所谓发生的状态就是原来没有,后来有了的,后来发生了的,从原来没有的状态变成了现在这种状态的——这样一些事情发生在自然界里面都是这样的,在自然物中没有任何一个东西你可以说它是永恒的,它都处在变化之中,发生之中,毁灭之中。一种现象发生了,一种现象消失了,生生灭灭,这就是整个宇宙的现象。一切发生的事情,也可以说一切事情,万物,万物生长,万物发生,每一个这样的事情都是以某个在前的状态为前提。既然是发生的事情嘛,那就有一个它还没有发生的状态为前提,那才叫发生嘛。 它,也就是发生的事情——就是原来它还没有,虽然它没有,但这是发生这个状态的一个前提,而且这个发生的事情按照一条规则必然地跟随着这个状态,就是说,从它还没有存在的状态里面,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出现在的这个状态。这就是因果律,因果必然性。之所以有因果必然性,就是说它前面一个状态和后面一个状态中间有一种不可避免性,这个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对自然律的因果性的一种解释,什么叫自然律的因果性?就是“一切发生的事情以某个在前的状态为前提,它按照一条规则不可避免地跟随着这种状态”。这个在前的状态肯定跟它是不同的,那么它跟在前的状态也不同,它是结果,那个在前的状态是原因,结果和原因之间有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关系,所以叫因果必然性 下面:【但现在,这个在前的状态本身也必须是某种发生起来的东西(在时间中形成起来的东西,因为它原先是没有的)】。一个在前的状态,一个在后的状态,在前的状态作为原因,它本身也应该是某种发生起来的东西,也应该是某种后果,即某种原因和结果。这种发生起来的东西,也就是在时间中形成起来的东西,因为它原先是没有的,发生起来的东西肯定有

仓储配送中的“二律背反”现象及解决策略研究

仓储配送中的“二律背反”现象及解决策略研究[摘要]文章从“二律背反”定律出发,分析了物流企业仓储与配送“二律背反”现象的产生原因,从物流系统化建设、组织结构、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降低仓储配送中的“二律背反”现象的对策。[关键词]“二律背反”;仓储配送;企业物流 1 引言在物流的各项活动中,仓储配送常被认为是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的物流功能。但其实两者之间也存在相互排斥的“二律背反”现象。本文分析研究了仓储配送中的“二律背反”定律,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2 “二律背反”现象初探“二律背反”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用语。所谓“二律背反”是指在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之间存在的相互排斥现象,这两种运动力量之间呈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相背相反的作用。“二律背反”现象存在于多个领域,物流领域也不例外。 [1]物流领域通常又将“二律背反”称为“效益背反”,主要指一个管理系统内的若干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其中一个要素得到优化和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要素的利益损失。[2]这是一种此消彼长、此盈彼亏的现象。物流的七大要素:运输、信息、装卸搬运、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中,就存在着“二律背反”现象。例如运输与仓储的效益背反,企业为了降低仓储成本,减少各地的仓库,结果造成了为满足客户订单频繁多次的长距离运输,大幅提高了运输成本。再者,如

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答案

课程概述 1 目前思维能力的考试,在国际上主要有哪些 A、 B、 C、 D、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得:? 2 对于大学本科生来说参加什么考试是目前最现实的能力考察方式 A、 B、 C、 D、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得:? 3 目前国内开考的思维能力的考试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 B、 C、 D、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得:? 4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这门课既是一个思维学科同时是一门能力学科。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 5 国际大趋势下,逻辑思维能力考察已经不再受到人们关注。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 什么是逻辑 1 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将逻辑和什么联系在一起 A、 B、 C、 D、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得:? 2 知识是一种力量这是谁提出的观点 A、 B、 C、

正确答案: A?我的答案:A得:? 3 要进行推理,首先要进行什么 A、 B、 C、 D、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C得:? 4 福尔摩斯第一次见华生说:你既有医生的风度,又有军人的气质,显然是一名军医。这属于()推理 A、 B、 C、 D、 正确答案: A?我的答案:A得:? 5 逻辑推理能力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 A、 B、 C、 D、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D得:? 6 生活中的逻辑包括侦探中的逻辑推理,谈判辩论中的逻辑斗智,文章写作中的逻辑艺术等等。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 7 聪明的人一定是有智慧的人,逻辑能力强的人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 8 “什么是逻辑”与“逻辑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没区别是一样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 逻辑的概念与发展(一) 1 古代中国将逻辑这门学问称为() A、 B、 C、 D、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得:? 2 逻辑的的含义中最根本的是什么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期末考试题

1 诉诸无知是把()作为论据来论证某个论点真。 ?A、 论点 ?B、 错误 ?C、 权威 ?D、 无知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C 2 一因多果和多因一果可能造成的主要问题在于()。 ?A、 容易暴露论据弱点 ?B、 对论点描述不够准确 ?C、 不容易找到适合用来反驳的点

?D、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充足理由律是由()提出来的 ?A、 布尔 ?B、 康德 ?C、 亚里士多德 ?D、 莱布尼茨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 断定“这个S是P”与“这个S不是P”同真,则?A、 违反同一律 ?B、 违反不矛盾律 ?C、

违反排中律 ?D、 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D 5 关于因果关系的前后,说法正确的是()。 ?A、 因果关系在结果上是前后继承的 ?B、 因果关系在结果上是前后倒置的 ?C、 因果关系在时间上是前后继承的 ?D、 因果关系在时间上是前后倒置的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6 “张三会弹钢琴并且会弹吉他。”以下那个不能反驳这句话?A、 张三既不会钢琴,也不会吉他。 ?B、 张三会钢琴但不会吉他。

?C、 张三会小提琴。 ?D、 张三会吉他但不会钢琴。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7 以下哪个不是从已知条件引申出结论,需要注意的原则?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协调性原则 ?D、 从弱原则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8 蚂蚁是靠什么来记住路线的? ?A、 生长素 ?B、

体液 ?C、 信息素 ?D、 触角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 张琳在超市传送带上的食品位置可以确定的是哪个? ?A、 酸奶放在第一位 ?B、 酸奶放在第二位 ?C、 饼干放在第一位 ?D、 汽水放在最后一位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0 对于削弱和反驳 ?A、 削弱论据是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