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心灵音乐解读

第74届奥斯卡大赢家《美丽心灵》电影配乐由配乐高手詹姆斯?霍纳担当。他为电影《阿波罗13号》谱写的配乐已成为当代经典,《美丽心灵》依然保持了霍纳一贯的个人风格,用钢琴和交响乐团的常用组合,构筑起整体基调偏向沉郁内敛的音乐,与主人公独特的人生经历水乳交融。

全碟大亮点是威尔士美声小天后夏洛蒂的加盟。她不仅演唱了主题曲,而且在多首曲子中担任了人声部分的无歌词演唱。主题曲《爱的奇迹》(All Love Can Be)与当年荡气回肠的《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相比,要短小低调,更接近歌剧风格。




如果说好莱坞拍摄的《阿甘正传》是一部美国人二十世纪下半叶生活的一个轻松自嘲式的历史传奇,那这张双CD中收录的影片中展现时代背景的摇滚流行歌曲,也就相应地为片中的生活通俗史作上了一份精彩而鲜活的注脚。

全部31首歌曲可以说照顾到了多方面的要求,一方面紧扣片中的时代背景和情境氛围;另一方面也展示出美国流行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听这样一张多元化 的作品选集合成的原声CD,实际上是在怀旧的同时,考察选曲者的选曲原则和品位。从摇滚乐早期偶像猫王到70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蓝领摇滚歌手鲍勃?西格, 电影中选用了20多年流行乐历史中的众多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像贝兹、迪伦等人的民谣;沙滩男孩、水牛春田的加州和声、大门、杰弗逊飞艇的迷幻乐、格林威 治村的爸爸妈妈乐队、三狗之夜乐队的流行曲;蓝迪?纽曼、杜比兄弟的蓝领摇滚等等,基本上都是名动一时的榜首经典。任何一首作品入选,都有它充足的理由, 但更多的是满足电影的需要,因为这并不是一本“摇滚流行乐指南”。

不过,仍然要提出并引起一定非议的是,这样一部以摇滚乐为主,凸显历史文化气息的影片,居然放弃了一些甚至是在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著名歌手和作品。 这与影片轻松、自嘲的风格和情节有关,但也不能不说是个遗憾。鲍勃?迪伦能以一首失去冲击力的“雨天女人12和35号”献给关注他的人们,甚至没有 “The Time Is Changing”这类的时代力作;大门乐队也被迫放弃了“The End”中充满反叛的刺激性历史心态,而以隐喻味道的“Break On Through”代之。更令人不满的是,选曲人太过于重视美国本土文化而放弃了披头士等曾经产生极大影响的外国乐队和歌手。

从整体上听这套唱片,给人的感觉是流行重于品质、旋律重于内涵,使得这套“不完全”的美国流行乐历史选本成了肤浅的、走马观花式的通俗手册。正如影片 中对迪伦“Blowin'In The Wind”意念的庸俗处理,这些歌

曲的选择也体现出这种好莱坞式的懒散与放任。

而另一个重要感觉就是整套歌曲的基调,如果过于浪漫华丽,对于美国当代史这一主题无论如何是轻率的,而选曲原则准确定位于轻松、开朗,略带些许自嘲。 31首歌曲的最后一首是80年美国中西部著名蓝领摇滚乐手西格同名专辑中的名作“Against The Wind”,稍稍呆板的节奏、起伏不大的旋律、带着激励色彩的歌词、平淡而不失开朗的歌声,成了最能代表影片品质和这套原声CD的歌曲。

除了31首老歌之外,专门为影片创作的一组音乐被收录到了最后。随着轻柔的钢琴声响起,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影片开头那一根经典的羽毛随着清风在城镇上空飘荡。而随后的弦乐部分是典型的好莱坞大片品味,几乎是这套CD中最令人难以忍受的部分。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这仍然是一张优秀的选集,众多动听的老歌在经受过时间的洗礼之后仍然焕发出奇异的光彩。影片中把生活比作一盒巧克力的散漫安 逸的态度也正适合选曲人的心意:美国好听的流行乐太多了,也许这31首歌曲并不是最佳选本,但也绝对是值得珍藏的一份记忆。

专辑介绍:

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动人的电影之一,该片由汤姆.汉克斯主演,获1995年第67届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等六项桂冠。该片表现出的善良、温情,触动了我们心中最美好的东西,展现了诚实、守信、认真、勇敢、重情等美好情感。

该片的音乐非常出色,尤其是片头部分。白色的羽毛在蓝色的天空下随风飞舞,美妙的音乐从极弱开始,渐渐清晰,仿佛一位天使缓缓飞临人世。任何人只要认真欣赏,都会感动于其中的美。如果没有这一段音乐,影片的魅力将会大打折扣。

另外,影片的拍摄运用了当时电脑特技的最高水平;如片头的羽毛,阿甘出现在旧新闻影片中;3k党人的旧照片转化为影片中的移动场面等,非常细腻逼真。

当然,如果对上个世纪早期到中期的美国历史比较熟悉,就更能很好地理解该电影的黑色幽默成分,比如熟悉“猫王”的音乐风格、“乒乓外交”、“水门事件”、“反越战运动”的话,其中许多情节一定会让大家会心一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