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四节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工业建筑设计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一)工业厂区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1.建筑密度指标

建筑密度指标是指厂区内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是工业建筑总平面团}中比较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反映总平面设计中,用地是否合理紧凑.其表达式为:

2.土地利用系数

土地利用系数指厂区的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铁路、道路、管线等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比建筑密度更能全面反映厂区用地是否经济合理的情况。其表达式为:

3.绿化系数

(二)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除占地(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体积指标外,还考虑以下指标:

(1)生产面积、辅助面积和服务面积之比;

(2)单位设备占用面积;

(3)平均每个工人占用的生产面积。

二、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一)适用性指标

1.居住面积系数( K )

2.辅助面积系数( K l)

使用面积也称作有效面积.它等于居住面积加上辅助面积。辅助面积系数 K1,一般在 2在20~27%之间。

3.结构面积系数( K2 )

结构面积系数,反映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一般在 20 %左右.

4.建筑周长系数( K')

建筑周长系数,反映建筑物外墙周长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

5.每户面宽

6.平均每户建筑面积

7.平均每户居住面积

8.平均每人居住面积

9.平均每户居室及户型比

10.通风

主要以自然通风组织的通畅程度为准.评价时以通风路线短直、通风流畅为佳;对角通风次之;路线曲折、通风受阻为差.

11。保温隔热

根据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来评价。

12.采光

居住建筑的采光面积,应保证居室有适宜的阳光和照度。采光面过小,不仅不符合卫生要求,而且视觉、感觉上也感到不适;但若窗口面积过大,对隔声、隔热、保温也是不利的.

(二)经济性指标

1.工期

期指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全部日历天数。评价工期应以法定的定额工期(或计算工期)为标准。

2.投资及总造价

●工程总造价(万元)

●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造价(元/m2)

●每平方米居住面积造价(元/m2)

●平均每户造价,公式为:平均每户造价=工程总造价÷总户数(元/户)

●平均每人造价,公式为:平均每人造价=工程总造价÷总居住人数(元/人)

●一次性投资:是指为发展某一建筑体系而必须设置的制造厂、生产线及专用生产设备、施工设备所需的基建投资.

3.主要材料消耗量

指用于建设工程中的主要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普通砖等)的总消耗量及单方耗用量。

4.其他材料消耗量

其他材料耗用量指用于建设工程中的其他材料(如平板玻璃、卫生陶瓷、沥青、装饰材料等)的消耗数量.

5.劳动耗用量

劳动耗用量指工程建设过程中直接耗用的各工种劳动量之和。

6.土地占用量

土地占用量指建筑红线范围内的占用面积。

(三)使用阶段评价指标

1.经常使用费

经常使用费是指建筑物投人使用后每年所支出的费用。如维修费、折旧费等费用。

2.能源耗用量

能源耗用量指建筑物用于采暖、电梯等方面能源的耗用量.

3.使用年限

使用年限是指建筑物从投人使用到报废的全部日历天数.

三、公共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一)适用性指标

1.平均单位建筑面积

教学楼、办公楼等按人数计算建筑面积;体育馆、影剧院、餐馆等按座位计算;旅馆、医院等按床位计算.

2.平均单位使用面积

公共建筑中的使用面积包括主要使用房间面积(如教室、实验室、病房、营业厅、观众厅等的面积)和辅助房间面积(如厕所、储藏室、电气和设备用房的面积)。

3.建筑平面系数

使用部分面积一使用房间面积+辅助房间面积,平面系数越大,说明方案的平面有效利用率越高。

4.辅助面积系数

辅助面积系数小,则方案在辅助面积上的浪费少,也说明方案的平面有效利用率高。

5.结构面积系数

结构面积系数越小,说明有效使用面积增加,这是评价采用新材料、新结构的重要指标。

(二)经济性指标

1.反映建设期经济性的指标

反映建设期经济性的指标主要有:工程工期、工程造价、单位造价、主要工程材料耗用量、劳动消耗量等指标。

2.反映使用期内经济性的指标

反映使用期内经济性的指标主要有:土地占用量、年度经常使用费、能源耗用量等指标。

3.经济效果指标

●对于生产性项目可采用内部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

●对于非生产性项目可采用效益费用比的指标.

四、居住小区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居住小区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核心问题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降低造价.

(一)居住区用地

居住区用地(公顷)是指生活住宅用地、公共建筑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其他用地的总和.

(二)居住总人口

居住总人口是指居住区内常住人口的总人数。

(三)人口密度

1.人口毛密度

2.人口净密度

(四)住宅建筑套密度

1.住宅建筑套毛密度

2.住宅建筑套净密度

(五)住宅面积密度

1.住宅面积毛密度

2.住宅面积净密度

住宅面积净密度也称住宅容积率.

(六)建筑面积毛密度

建筑面积毛密度也称容积率.

(七)住宅建筑净密度

式中住宅建筑基底面积― 住宅建筑的占地面积总和。(八)建筑密度

(九)绿地率

(十)工程造价及投资

一是土地开发费。土地开发费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开发所需的前期工程的测算投资。包括征地、拆迁、各种补偿、平整土地、敷设外部市政管线设施、绿化道路工程等各项费用。

二是工程总投资、住宅单方综合造价。

(十一)主要材料及资源消耗量主要材料及资源消耗量是指居住小区建设中所需用的各种材料、人工、机械等怜数量。

(十二)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居住面积用地控制指标见表 1—15 所示.

建设项目工程规划项目方案计划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划

第四节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工业建筑设计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一)工业厂区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1.建筑密度指标 建筑密度指标是指厂区内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是工业建筑总平面团}中比较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反映总平面设计中,用地是否合理紧凑。其表达式为: 2.土地利用系数 土地利用系数指厂区的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铁路、道路、管线等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比建筑密度更能全面反映厂区用地是否经济合理的情况。其表达式为: 3.绿化系数 (二)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除占地(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体积指标外,还考虑以下指标: (1)生产面积、辅助面积和服务面积之比; (2)单位设备占用面积; (3)平均每个工人占用的生产面积。 二、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一)适用性指标

1.居住面积系数( K ) 2.辅助面积系数( K l ) 使用面积也称作有效面积。它等于居住面积加上辅助面积。辅助面积系数 K1,一般在 2在20~27%之间。 3.结构面积系数( K2 ) 结构面积系数,反映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一般在 20 %左右。 4.建筑周长系数( K’) 建筑周长系数,反映建筑物外墙周长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 5.每户面宽 6.平均每户建筑面积 7.平均每户居住面积 8.平均每人居住面积 9.平均每户居室及户型比

10.通风 主要以自然通风组织的通畅程度为准。评价时以通风路线短直、通风流畅为佳;对角通风次之;路线曲折、通风受阻为差。 11.保温隔热 根据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来评价。 12.采光 居住建筑的采光面积,应保证居室有适宜的阳光和照度。采光面过小,不仅不符合卫生要求,而且视觉、感觉上也感到不适;但若窗口面积过大,对隔声、隔热、保温也是不利的。 (二)经济性指标 1.工期 期指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全部日历天数。评价工期应以法定的定额工期(或计算工期)为标准。 2.投资及总造价 ●工程总造价(万元) ●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造价(元/m2) ●每平方米居住面积造价(元/m2) ●平均每户造价,公式为:平均每户造价=工程总造价÷总户数(元/户) ●平均每人造价,公式为:平均每人造价=工程总造价÷总居住人数(元/人) ●一次性投资:是指为发展某一建筑体系而必须设置的制造厂、生产线及专用生产设备、施工设备所需的基建投资。 3.主要材料消耗量 指用于建设工程中的主要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普通砖等)的总消耗量及单方耗用量。 4.其他材料消耗量 其他材料耗用量指用于建设工程中的其他材料(如平板玻璃、卫生陶瓷、沥青、装饰材料等)的消耗数量。 5.劳动耗用量 劳动耗用量指工程建设过程中直接耗用的各工种劳动量之和。

建筑经济技术指标

建筑经济技术指标 建筑经济技术指标是指在建筑工程中,用于评估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技 术水平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是衡量工程投资回报、施工成本、资源利用 效率、施工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对于指导和优化建筑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从建筑经济的角度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经济技术指标。 1. 投资回收期(Payback Period) 投资回收期是指从项目开始投资到回收全部资金所需的时间。投资回 收期越短,表明工程的经济效益越好。这个指标对于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用来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和回报。 2. 建筑面积(Building Area)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平面布局上所占的总面积。建筑面积是衡量建 筑物规模和使用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其他经济技术指标的基础。 3. 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能耗指建筑物在使用阶段所消耗的能源量。对于保护环境和降低能源 消耗,减少能耗是建筑工程技术指标的一个重要目标。 4. 施工成本(Construction Cost) 施工成本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包括人工费、材 料费、机械设备费、管理费用等。合理控制施工成本是保证工程质量和经 济效益的关键。 5. 施工周期(Construction Period)

施工周期是指建筑工程从开始施工到竣工验收所需的时间。施工周期 的长短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和投资回收期。优化施工周期可以提高工程的效 益和经济效益。 6. 工程质量(Construction Quality) 工程质量是指建筑物在规定的技术要求下所达到的物质和功能上的性能。工程质量是一个综合指标,包括结构安全性、使用功能的满足程度、 装饰装修质量等。 7. 资源利用率(Resource Utilization) 资源利用率是指在建筑工程中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充分利用 程度。高效利用资源可以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减少资源的浪费。 8. 投资收益率(Return on Investment) 投资收益率是指投资项目所能带来的收益与投资金额之间的比率。投 资收益率是评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衡量工程投资的 合理性和回报。 9. 生命周期成本(Life-cycle Cost) 生命周期成本是指建筑物从设计、施工、运营到报废的全过程中所产 生的全部费用。考虑生命周期成本可以全面评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为 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0. 环境友好程度(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环境友好程度是指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程度。在建筑工程中,采用环保材料、节能设计等措施可以提高环境友好程度,减少对环境的负 面影响。

建设工程项目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设工程项目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是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的重 要性能衡量指标。它们包括项目的投资、效益、质量、工期、安全和环境 等方面,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起到评估、控制和指导作用。下面将分 别详细介绍这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效益:项目的效益主要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社会效 益包括就业岗位、经济增长、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影响。经济效益包括 项目的产值、利润、投资回报率等,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质量:质量是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项目的设计质量、施工质量、验收质量等方面。良好的质量管理能够保证项目的安全性、稳 定性和持久性,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4.工期:工期是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 到项目的进度和效益。合理的工期安排能够提高项目的效率、降低成本、 保证项目按时完工。 5.安全:安全是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施工安全、使用 安全、环境安全等。合理的安全管理能够保护工人的安全健康,提高项目 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6.环境:环境是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保护措施、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合理的环境管理能够减少项目对自 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在建设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这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不同的侧重点 和评估方法。在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关注投资和效益指标;在设计

和施工阶段,主要关注质量、工期和安全指标;在后期使用和维护阶段,主要关注安全和环境指标。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和控制,能够使建设工程项目达到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是对工程技术实施过程中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和指 导的指标体系。它可以通过定量化的方法来衡量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回 收期、静态投资回报率等指标,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在工程建设中,技术经济指标的正确评估对于项目的可行性、可行性和可行性的评估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首先,投资效益是评估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投入的直接回报的指标。投资效益通过比较项目的投资成本与产生的经济效益,如产值、纳税 额等,来评估投资回报的情况。它可以通过计算项目经济效益和投资成本 的比值来进行评估,常用的指标有投资回收期和投资回报率。 投资回收期是指项目所投资的资金能够回收的时间。针对不同项目, 回收期的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回收期的计算方法一般为回收期=投资额/ 利润或者回收期=计提折旧之和/净利润。投资回收期越短,项目的投资效 益越好。一般而言,回收期在3年以内的项目较为可行。 投资回报率是指项目投资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与投资额的比值。通常用 来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和衡量投资效果的好坏。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报率= 年均利润总额/项目投资。投资回报率越高,说明项目回报的速度越快, 投资者的收益也越高。 其次,静态投资回报率是评估工程项目长期盈利能力的指标。静态投 资回报率通过比较项目的净利润与投资成本,反映了项目投资所带来的长 期回报情况。静态投资回报率的计算方法为静态投资回报率=净利润/投资 成本。静态投资回报率越高,项目的长期盈利能力越强。

此外,成本效益分析是工程技术经济指标中的重要内容。成本效益分 析通过对项目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评估和比较,以确定项目的经济 效益是否能够满足预期目标。成本效益分析常用的指标包括净现值、内部 收益率和费用效益比。 净现值是指项目所有收入和支出在将来的时间价值进行折现后所得到 的净现金流量。净现值的计算方法为净现值=项目未来现金流入-项目未来 现金流出。如果净现值大于零,项目的经济效益为正;如果净现值小于零,项目的经济效益为负。 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所有现金流量的折现率使得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内部收益率反映了项目的收益速度和投资风险。如果内部收益率高于投资 者的机会成本,则项目可行。 费用效益比是指项目的成本效益比例,即项目的经济效益与投资成本 的比值。费用效益比的计算方法为费用效益比=项目总利润/项目总费用。 如果费用效益比大于1,表明项目的经济效益较好。 综上所述,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是对工程技术实施过程中的经济效益进 行评估和指导的指标体系。投资效益、回收期、静态投资回报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费用效益比等都是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内容。通过合理 分析和计算这些指标,可以科学地评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为 项目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工程造价技术经济指标

工程造价技术经济指标 工程造价技术经济指标,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用于衡量工程项目 的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一系列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包括施工工艺、材料利用、能耗、成本控制、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用于评估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 效益。以下是对工程造价技术经济指标的一些重要内容的详细介绍: 1.施工工艺技术指标:施工工艺指标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各种工 艺流程和方法。这些指标包括施工工艺的合理性、施工操作的规范性、施 工作业的效率和施工质量的控制等方面。合理的施工工艺能够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程质量风险。 2.材料利用技术指标:材料利用技术指标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 材料的使用效率和资源浪费程度的评估。材料利用技术指标主要包括材料 的节约使用、材料的循环利用和材料的质量控制等方面。合理的材料利用 技术能够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3.能耗技术指标:能耗技术指标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能源消耗的 评估。能耗技术指标主要包括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电力消耗、燃油消耗和水 资源的消耗等方面。合理的能耗技术指标能够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减少能 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4.成本控制技术指标:成本控制技术指标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成 本控制的评估。成本控制技术指标主要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成 本和管理费用等方面。合理的成本控制技术指标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工程的总体成本。 5.质量技术指标:质量技术指标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质量要求的 评估。质量技术指标主要包括施工工艺的合理性、施工工地的管理水平、

产品的合格率和使用寿命等方面。合理的质量技术指标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延长工程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6.效益技术指标:效益技术指标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经济效益的 评估。效益技术指标主要包括投资回收率、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和现金 流量等方面。合理的效益技术指标能够评估工程项目的可行性,为投资决 策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技术经济指标是对工程项目的技术和经济水平进 行评估的一系列指标。这些指标能够帮助工程项目实施单位合理安排施工 工艺、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能耗、控制成本、保证质量和评估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建设工程经济技术指标

建设工程经济技术指标 建设工程经济技术指标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过程中,用于评估和衡量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指标的一种手段。这些指标可以帮助项 目管理者和决策者有效地进行经济和技术的分析和评估,以便做出全面、 科学合理的决策。 1.投资效果指标:这是衡量项目投资效益的重要指标,包括投资回报率、投资利润率、投资报酬期等。投资回报率是指投资所获得的经济效益 与投资金额的比值,是衡量投资收益的重要指标。投资利润率是指投资收 益与投资金额的比值,用来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投资报酬期是指从项目 开始运营到收回全部投资的时间。 2.经济效益指标:这是评估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包括总投资额、建设期间费用、运营期间费用、运营期间收益等。总投资额是指项目建设 过程中需要投入的全部资金,其中包括土地购置费、建设费用、设备购置费、人工费用等。建设期间费用是指项目建设期间的所有费用,包括工程 建设费、施工费、监理费、设计费等。运营期间费用是指项目运营期间的 所有费用,包括运营人员工资、设备维护费、能源消耗费用等。运营期间 收益是指项目在运营期间所产生的全部收益,包括销售收入、租金收入、 利润等。 3. 技术指标:这是评估项目技术水平和实施能力的重要指标,包括 设计方案的高低、材料的优劣、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等。设计方案是项目实 施的基础,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directly影响着项目的技术水平和效果。 材料的优劣 directly影响着项目的品质和可靠性,需要选用高质量的材 料以确保项目的质量。施工技术的先进性 directly影响着项目的工期和 质量,需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以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

常用建筑技术经济指标

常用建筑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技术经济指标是指在建筑工程中,衡量建筑技术和经济效益的一 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旨在评估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性、成本和效益等 方面。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建筑技术经济指标。 1.工程质量指标:工程质量是衡量建筑工程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常 见的工程质量指标包括结构强度、耐久性、防火性能、隔音效果等。这些 指标影响着建筑物的寿命、稳定性和使用功能,对于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 稳定至关重要。 2.工期指标:工期是指工程项目完成所需的时间。工期指标可以衡量 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进度是否符合预期。准确的工期评估有助于合理安排施 工计划,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减少工期延误的经济损失。 3.成本指标:成本是衡量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成本指标包 括总投资额、单位面积建筑造价、单位工程造价等。通过合理控制成本, 可以提升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减少投资风险。 4.能耗指标:能源消耗是建筑物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成本,同时也是环 保方面的重要指标。能耗指标可以衡量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如单位面 积能耗、能源消耗与建筑总面积的比值等。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使用节能技术,可以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5.建筑可持续性指标:建筑可持续性是当前建筑行业的热点话题之一、建筑可持续性指标包括使用环保材料、建筑垃圾的处理与再利用、建筑物 的生命周期成本等。通过采用可持续性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方式,可以减少 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建筑物的环境影响,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 双赢。

6.安全指标:建筑安全是建筑工程的核心要求之一、安全指标包括施 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率、项目的施工安全规范是否符合要求等。通过加强 安全管理和培训,建筑工程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风险,保障工人和使 用者的生命安全。 7.建筑品质指标:建筑品质是衡量建筑物与业主需求的匹配程度。建 筑品质指标包括使用功能、观感、舒适度等。通过提高建筑品质,可以提 升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提升用户体验。 8.建筑保修及维护指标:建筑物的长期保持和维护是确保建筑物寿命 和价值的关键。建筑保修及维护指标包括维护成本、设备维修周期等。通 过合理的保养和维护策略,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总而言之,建筑技术经济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评估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性、成本和效益等方面。通过合理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可以最 大程度地提高建筑物的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建筑工程经济技术指标

建筑工程经济技术指标 1. 总工期:建筑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总时间。该指标决定了项目整体进度的紧急程度,影响着工程的推进和交付时间。 2. 总投资:建筑工程所需的总投资额,包括土地购置费用、建筑材料采购费用、施工人工成本、设备采购费用以及其他各项间接费用等。 3. 单位工程造价:指工程单位面积或单位容积的建筑造价,通常以元/平方米或元/立方米来衡量。该指标反映了单位面积或 单位容积的建筑成本,是衡量工程经济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4. 工程施工产值:建筑工程在一定时间内的施工产出价值。施工产值的高低反映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经济效益。 5. 资金回报期:指投资者从投资项目中获取收益所需的时间。资金回报期越短,说明回收投资的速度越快,工程经济性越好。 6. 建筑面积效益:指建筑物所提供的使用面积与总建筑面积之间的比值。建筑面积效益越高,说明该建筑物的利用效率越高,从而提高了工程经济性。 7. 工程质量:指工程建设过程中所达到的技术指标和质量标准。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经济影响和使用寿命,是衡量工程经济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8. 施工效率: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占用的时间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施工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工期和成本,是衡量工程经济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9. 人工成本占比:建筑工程中人工成本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人工成本占比越低,说明工程中机械化程度高,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性。 10. 能耗水平:建筑工程在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和资源。 能耗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的影响,是构建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是评估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效率和效益的重要依据之一。 1. 投资回收期:指项目所需的初始投资在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能够通过项目收益全额回收的时间。投资回收期越短,说明项目的收益能够尽早返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 成本效益比:表示单位成本所带来的效益与投资效果之间的比值。一般采用单位货币效益与单位成本之比进行计算,表示项目投资的每一元可以创造的效益。 3. 利润率:指项目利润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常用净利润与总投资的比值表示。利润率越高,说明项目具有更好的盈利能力。 4. 经济增加值:指项目在经济效果上剩余价值的增长。可以通过考察项目前后的GDP变化来评估其经济增加值。 5. 资金使用效率:指项目使用资金的效果,可以通过比较项目净利润与项目所用资金之比来衡量。资金使用效率越高,说明项目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金,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6. 投资收益率:指项目投资获得的回报率,一般用净利润与项目总投资的比值来表示。投资收益率越高,说明项目投资带来的回报更大。

7. 动态回收期:指项目投资回收所需的时间,考虑了项目的盈利能力以及资金运作的特点。动态回收期较短,说明项目的投资回收速度更快。 8. 投资风险:评估项目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等。投资风险越小,说明项目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更高。 9. 利润增长速度:指项目利润的增长速度,可以通过计算利润年增长率来评估。利润增长速度较快,说明项目潜力较大,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指标通过对项目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全面了解项目的投资效果和经济效益,从而做出更科学、更准确的决策。

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首先,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工期、造价和质量等方面。工期是 指完成一个工程项目所需的时间,它反映了项目的进度和效率。良好的工 期指标能保证项目按时完成,减少了时间成本。造价是指工程项目的投资 金额,它体现了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控制好造价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 效率,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质量是指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成果是否达 到预期要求。有好的质量指标可以确保工程项目具备长期使用价值和安全性,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其次,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还包括能源消耗、环境影响和社会效益 等方面。能源消耗是指完成一个工程项目所需的能源数量,它反映了能源 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保程度。控制好能源消耗可以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 的不良影响。环境影响是指工程项目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土地、 水源、大气等方面。好的环境指标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 续发展。社会效益是指工程项目对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好 的社会效益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此外,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还与工程项目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维 护性有关。可靠性是指工程设备和结构在长期使用中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 程度。好的可靠性可以减少设备和结构的故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安全性是指工程项目在使用过程中对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障能力。好的安 全性指标可以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损失。可维护性是指工程设备和结构 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和保养难易程度。良好的可维护性可以减少维护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总之,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是对一个工程项目进行评价和控制的重 要依据。它反映了工程项目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关系到项目的成功与

建设重点工程优质项目的主要核心技术经济指标

第四节建设工程项目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工业建筑设计重要经济技术指标 (一)工业厂区总平面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指标 1.建筑密度指标 建筑密度指标是指厂区内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是工业建筑总平面团}中比较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反映总平面设计中,用地与否合理紧凑。其表达式为: 2.土地运用系数 土地运用系数指厂区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铁路、道路、管线等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比建筑密度更能全面反映厂区用地与否经济合理状况。其表达式为: 3.绿化系数 (二)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指标 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指标除占地(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体积指标外,还考虑如下指标: (1)生产面积、辅助面积和服务面积之比; (2)单位设备占用面积; (3)平均每个工人占用生产面积。 二、居住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指标 (一)合用性指标 1.居住面积系数( K )

2.辅助面积系数( K l ) 使用面积也称作有效面积。它等于居住面积加上辅助面积。辅助面积系数 K1,普通在 2在20~27%之间。 3.构造面积系数( K2 ) 构造面积系数,反映构造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普通在 20 %左右。 4.建筑周长系数( K’) 建筑周长系数,反映建筑物外墙周长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 5.每户面宽 6.平均每户建筑面积 7.平均每户居住面积 8.平均每人居住面积 9.平均每户居室及户型比

10.通风 重要以自然通风组织畅通限度为准。评价时以通风路线短直、通风流畅为佳;对角通风次之;路线曲折、通风受阻为差。 11.保温隔热 依照建筑外围护构造热工性能指标来评价。 12.采光 居住建筑采光面积,应保证居室有适当阳光和照度。采光面过小,不但不符合卫生规定,并且视觉、感觉上也感到不适;但若窗口面积过大,对隔声、隔热、保温也是不利。 (二)经济性指标 1.工期 期指工程从开工到竣工所有日历天数。评价工期应以法定定额工期(或计算工期)为原则。 2.投资及总造价 ●工程总造价(万元) ●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造价(元/m2) ●每平方米居住面积造价(元/m2) ●平均每户造价,公式为:平均每户造价=工程总造价÷总户数(元/户) ●平均每人造价,公式为:平均每人造价=工程总造价÷总居住人数(元/人) ●一次性投资:是指为发展某一建筑体系而必要设立制造厂、生产线及专用生产设备、施工设备所需基建投资。 3.重要材料消耗量 指用于建设工程中重要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普通砖等)总消耗量及单方耗用量。 4.其她材料消耗量 其她材料耗用量指用于建设工程中其她材料(如平板玻璃、卫生陶瓷、沥青、装饰材料等)消耗数量。 5.劳动耗用量 劳动耗用量指工程建设过程中直接耗用各工种劳动量之和。 6.土地占用量 土地占用量指建筑红线范畴内占用面积。 (三)使用阶段评价指标

建筑经济技术指标大全

常见建筑经济技术指标 建筑经济指标 1、建设用地面积:是指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土地面积,通常包含建筑区内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2、总建筑面积: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 3、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外墙(或外柱)外围以内水平投影面积之和,包含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 4、基底面积:建筑基底面积是指建筑物接触地面自然层建筑外墙或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一层建筑面积) 5、建筑密度:建筑物总基底面积和总用地面积比率(用百分比表示)。 6、建筑容积率:系指建筑总面积和总用地面积比值, 比如:在1万平方米建筑场地上,建有单楼层5千平方米,共两层楼建筑,则容积率为100%, 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7、绿化率:指项目计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绿化面积和计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8、道路面积率=(道路用地总面积/建设用地总面积) 9、建筑占地面积:建筑物总基底面积和 10、檐口高度:指结构外墙体和屋面结构板交界处屋面结构板顶,

檐口高度就是檐口标高处,到室外设计地坪标高距离。檐口”又被误叫作“沿口”通常说屋面檐口是指大屋面最外边缘处屋檐上边缘,即“上口”,不是突出大屋面电梯机房、楼梯间小屋面檐口。 11、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计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界线。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出建筑红线。建筑红线通常由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组成。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计划控制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控制线。基底和道路邻近一侧,通常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 相关解释 1、绿地面积:指能够用于绿化土地面积,不包含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和覆土小于2米土地。 2、建筑覆盖率:又称“建筑密度”,是指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物基底面积之和和建设用地面积比率(%),它能够反应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除尤其注明外,计算时通常包含隶属建设物。 3、计算公式:建筑密度=建筑物基底面积总和/计划用地面积。 [1]比如一块地为1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底层面积3000平方米,这块用地建筑密度就是3000/10000=30% 。 4、用地面积:建设项目报经城市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取得用地计划许可后,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测量确定建设用地土地面积(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