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课多样化教学的方法

高中美术鉴赏课多样化教学的方法
高中美术鉴赏课多样化教学的方法

高中美术鉴赏课多样化教学的方法

一、美术鉴赏的类型、角度、方法与艺术表现形式的关系

美术鉴赏有很多种类型、角度、方法,但只有部分适用于高中美术鉴赏课。正确理解美术鉴赏的类型、角度、方法与艺术表现形式的关系,对于提升高中生审美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定的鉴赏类型、角度、方法能让我们更好的把握和认识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作品形式的感受和体验是美术鉴赏所要遵循的原则。

(一)美术鉴赏的类型与艺术表现形式的关系

美术鉴赏的类型,主要有感悟鉴赏、社会学鉴赏、形式鉴赏、比较式鉴赏、风格鉴赏、图像鉴赏、符号鉴赏等。适合高中生的鉴赏类型有主要以下几种,感悟鉴赏:感悟式鉴赏所要求的主要是从观看者自身的经验出发,有想象力的和有激情的去鉴赏美术作品。在鉴赏过程中,可以任由思维想象而不受限制。这种鉴赏方式比较适合于写意性和表现性的艺术作品,因为这类作品所追求的不是客观地记录物体形象,而是通过主观化的形象处理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形式鉴赏:“形式鉴赏偏重于对作品艺术形式(即艺术语言)的感知和体验,而且强调对形式的把握,这种鉴赏方式更适合于形式感强的、非故事性和情节性的、艺术语言突出的作品。”①在这类美术作品中,艺术形式更易于识别,更能抓住人的视觉。当然,形式鉴赏并不等于仅注意形式因素,在感知和体验形式之后,还应对作品作进一步的理解,认识它所包含的种种社会因素、意义、背景,使最初对形式的感受得到深化,最终做出自己的判断或评价。比较式鉴赏,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知道每件作品的特色,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较式鉴赏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美术作品的好坏是可以通过比较来确定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作品之间并不存在谁好谁坏的问题,仅仅是表现方式和

①陈洛加主编.美术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29页

风格上的不同而已。至于具体对比哪些内容,还需要依靠感觉的指引,所以比较的方法其实是几种鉴赏方式的综合运用。美术鉴赏的各种类型都有它特定的表达形式,艺术的形式是因艺术门类和艺术种类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表现特征,即使是同一门类的艺术也由于类型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艺术形式。在美术作品的鉴赏中根据艺术作品不同的鉴赏类型掌握艺术作品形式对内容的体现与表达方式。

(二)美术鉴赏的角度与艺术表现形式的关系

一件美术作品,我们可以从四个角度来引导学生鉴赏。1、画面直观形象的角度鉴赏,也就是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如《最后的晚餐》画的耶稣和门徒们共进晚餐,当耶酥说出“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时,众门徒的惊异神情动态。2、艺术风格特色的角度鉴赏,它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的技巧。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疾徐,寥寥数笔,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3、从作品相关内容的角度鉴赏,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趣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比如在讲达·芬奇的画时,我先给学生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以及他刻苦研究解剖学、透视学的有趣事例。4、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的角度鉴赏,如雕塑《艰苦岁月》,表现的是长征中一位红军小鬼依偎在老红军身旁,被悠扬的笛声所吸引的感人场面。但其表现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作品还歌颂了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掌握艺术的表现形式是美术作品鉴赏的目的之一,美术鉴赏分四个角度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其作品的表现形式,达到鉴赏的最好效果。

(三)美术鉴赏的方法与艺术表现形式的关系

结合多种美术史研究方法,美术史学者、美术教育学者和美术教师有多种美术鉴赏方法的实践,使我们在面对美术作品时可以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鉴赏。值得注意的

是,各种方法相互之间并不矛盾,在实际鉴赏过程中这些方法往往交织在一起。归纳有以下几种鉴赏方法,侧重于社会学研究的鉴赏方法、侧重于艺术家生平研究的鉴赏方法、侧重于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侧重于图像学研究的方法、侧重于比较学研究的鉴赏方法、综合角度的鉴赏方法等。适合高中美术鉴赏的方法有:侧重于艺术家生平研究的鉴赏方法,通过对艺术家生活经历的研究(包括艺术家自传、他人所写的传记以及艺术家生平活动等相关事件)来了解其美术作品的一种鉴赏方法。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会将自己的经历、情感和世界观融入作品中,因此每一件美术作品都会反映出艺术家生平生活的某些方面和他精神世界的某些方面。由此,我们可以从艺术家的生活经历入手来解读其作品。侧重于比较学研究的鉴赏方法,“它可以是纵向的比较,例如西方或西方某个国家各时期绘画的比较、东方或东方某个国家各时期绘画的比较;它也可以是横向的比较,如中西绘画的比较、美国与英国当代绘画的比较、中国江南地区与东北地区绘画的比较;还可以是同类比较。”①在确定了比较的对象之后,可以选择采用不同的美术鉴赏类型进行具体鉴赏。综合角度的鉴赏方法,在实际的鉴赏过程中,这些方法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我们很少会只从一个角度出发去鉴赏作品,而是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并用的鉴赏方法,以便获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一定的鉴赏方法能让我们更好的把握和认识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作品形式的感受和体验是美术鉴赏所要遵循的原则。

二、高中美术鉴赏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分类

现阶段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提出多样化鉴赏教学方法具有必要性,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提高、促进学校美术课程等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不同,我提出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出五种教学方法分别适

①钱初熹.美术鉴赏及其教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5月,第121页

用于不同的课堂。

(一)情境比较教学方法

美术鉴赏教学中运用情境式教学方法是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从中品味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情境式教学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它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方式,再现了视觉直观性,易于营造立体的欣赏教学氛围,能调动学生的欣赏积极性,感染学生的欣赏情绪,有力的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在美术鉴赏过程中由于审美直觉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后,他们将不满足于停留在表面,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可在美术鉴赏课中有机地把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能深刻表现主题的教学目的,同时还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创造力。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努力营造立体的鉴赏教学氛围,来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是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审美的同时,充分加深对作品的体会,使鉴赏更现实、更立体、更生动。

(二)实践观摩教学方法

实践观摩的美术鉴赏教学方法相对其他教学方法而言,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方法,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这种方法可以是教师作画,也可以是现场制作艺术品,学生在一旁鉴赏学习,此方法比较直观,易让学生模仿运用。如课程上到素描,教师可以在班级作画,一边画一边讲解:从选材开始,作画需要用到多种类型的铅笔、橡皮等工具,纸质不同也会影响作画效果;素描内容包括线条、点线面、明暗、投影等,学生可以直观的了解如何创作素描。关于水粉课可用与素描课相同的观摩教学方法,教师一边画水粉一边讲解,学生对此会信心十足。教师也可临摹书本上大师的画,与课本内容相结合可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实践观摩教学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到水彩画、油画、装饰画、版画、卡通形象设计、中国画等。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青睐,可进一步达到教学目的。

(三)讨论互动教学方法

美术鉴赏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它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而深受学生喜爱。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对美术鉴赏内容的问题设计,引导大家进行讨论从而获得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教学中问题的确定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自学自己提出,然后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一定的互动形式进行交流。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对工艺、雕塑作品的触觉和绘画作品的演示和临摹,给学生有充分感受作品的机会,引导他们认真分析画面上的形式语言,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画面线条的粗细,色彩的冷暖,造型的写意与象征。这种方式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乐意接受而积极的参与,学生在互动中能体会到欣赏乐趣,增强了作品感悟能力,获得美术鉴赏知识。

(四)演讲竞赛教学方法

演讲竞赛教学方法可适当应用到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对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同学辩论,将课堂气氛推向顶峰,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美术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合社会上争议众多的美术作品,学生对此肯定也争议众多。首先教师向学生们提出本堂课演讲竞赛的主题,并围绕主题进行一系列相关介绍,可谈一下社会上对此美术作品的不同看法。然后让同学们思考一下,接下来请同学上台演讲,大胆说出心中所想,也可组织激烈的辩论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课程上到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就可运用演讲竞赛的教学方法,无数艺术家拜倒在蒙娜丽莎神奇的微笑之下,他们年复一年的研究这幅旷世奇作,却未能给世人一个明确的信息,致使艺术家们众说纷纭,对蒙娜丽莎的微笑有多种解释,如神秘的微笑、无邪的微笑、温柔的微笑、诡异的微笑等。对于蒙娜丽莎的身世、年龄也是众说纷纭,这幅肖像的背后不知影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

密。课堂上学生用演讲竞赛的方式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能说出一定的理由,教师就给予好评,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五)问题调研教学方法

高中生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在美术鉴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站在讲台上一味的讲课是无法了解学生心中所想,也无法替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问题调研的教学方法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给教师与学生交流提供了大量机会。及时的更正学生对美术作品错误认识可端正学生的审美态度、提升审美能力。通过调研也可了解学生喜爱什么样的美术鉴赏课程,对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比较肯定,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意见,问题调研教学方法是教师亲近学生的最好方法之一。如在问题调研中学生对不同朝代的菩萨像的造型不同表示疑惑,教师在课堂上就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细致讲解:佛像的造型不仅能够形象地反映各时代佛教的发展状况,同时,也为研究历史上建筑、雕塑、绘画、文学、音乐,乃至历朝的日常生活、社会风貌和生产活动等提供了具体真实的资料。且佛教为外传宗教,并在长期发展中,不断吸收、融汇了各个朝代的艺术成分,所以各个朝代的菩萨像的造型不同。(六)实践体验教学方法

实践体验教学方法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懂得有效途径,可谓是完全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起指导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效率较高,学生自己动手,直接丰富美术经验。此教学方法可选择运用在上完某画派的画作之后,学生趁热打铁模仿这个画派的画风,教师在一旁指导。上书法课、国画课亦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课堂练习并与他人交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美术知识。版画课、装饰画课、手工制作课都比较适合采用实践指导教学方法,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这种教学课堂上要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不要干涉他们的思想,只要做一个旁观者、组织者、指导者即可。高中美术课堂要多多倡导这种教学方法,毕竟学校培养

的是全面的学生。

三、高中美术鉴赏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设计思路

高中美术鉴赏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设计思路,我根据以下四个方面来设计:1、根据艺术思潮观念设计教学方法,2、根据艺术表现形式设计教学方法,3、根据民族文化特点设计教学方法,4、根据艺术表现形态设计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方法设计思路可以为高中美术教师提供参考,为丰富美术鉴赏课堂作依据。

(一)根据艺术思潮观念设计教学方法

术思潮是只具体存在于一定时代、地域、社会的艺术思想潮流,它以艺术精神为核心,表征着社会的一种艺术。它以具体的历史过程性的特点与艺术精神相区分,因为它有特定的历史主题、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阀限,甚至有某种具体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人们对艺术思潮的认识更多的是通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同一风格来感知的。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根据课程内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思路来设计教学方法,根据艺术思潮观念来设计教学方法,艺术思潮是各种不同倾向、风格、流派的艺术家和理论家先后掀起并共同推动的一种发展艺术、影响艺术史的思想潮流。比如根据“油画中国风”这一艺术思潮观念设计一堂美术教学,油画这种主要绘画方式被中国艺术家接纳和运用是有一个民族风格的形成过程,在对油画民族化问题的讨论中,油画艺术实践从来没有停止过,把油画这种西方成熟的绘画语言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过程中,风格面貌确实发生了变化。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正是以浓厚的中华民族风格和宏伟的中国气魄展示了一种油画的新面貌,为建国初期油画的中国风格树立了时代的楷模。从构图到设色,从人物到场面都满溢着中国风度。董希文指出:“我们的各种艺术都应该具有自己的民族风格......关于油画,由于我们努力学习苏联及其他国家的油画经验,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产生出许多能真正地

表现生活的作品,但为了它不永远是一种外来的东西,为了使它更丰富起来,获得更多群众的喜爱,今后,我们不仅继续掌握西洋的多种多样的油画技巧,并使它有自己的民族风......”还有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西藏组画》、陈逸飞的《浔阳遗韵》等等。(二)根据艺术表现形式设计教学方法

“艺术的形式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艺术作品的外部形态,就是艺术内容诸要素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①正确的理解艺术的表现形式对鉴赏美术作品十分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说,形式是艺术的首要因素之一,我们只有了解形式构成及特征,才能在鉴赏中正确的感知形式和形式的表现力。艺术家运用不同于其他门类艺术的独特艺术语言,来传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这独特的艺术语言就构成美术作品的形式要素,如点、线、面、体快、色彩、明暗、肌理等。正是这些形式要素的不同组合,才构成了美术作品和艺术形象。换个角度说,我们可以抓住具有相同表现形式的某类美术作品,提炼它们的共同点来设计教学,通过鉴赏多幅相似美术作品,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美术原理。比如可设计一堂关于色彩的美术鉴赏课,色彩是绘画中重要形式因素,它的变化最为丰富和微妙,也最富于个性和情感意义。通常人们把红色、橙色和黄色称为暖色类,把蓝色、绿色和紫色称为冷色类。因为红、橙、黄总引起人们对火焰、阳光、灯光的联想,而冷色类则使人联想到大海和湖水等。对于敏锐的艺术家来说利用不同色彩的特性以及色彩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创造极富象征意义与感染力的作品。马蒂斯的油画《舞蹈》中,画面用了三种颜色,蓝色寓意仲夏八月蔚蓝的天空,一大片绿色让人想起草地,五个携手绕圈的人体涂抹成健康的红棕色,天空和地面的色块将暖色调人物凸显在前景中,加上流动感的造型,使观众感觉这五个人在充满空气感的空间里悠然舞蹈。整个画面虽然色彩简单,却在相互搭配和协调中被了极大的精神力度,将热烈奔放的生命境界提炼了出来。梵高关于油画《夜间咖啡馆》给弟弟信件

①张启胜.艺术鉴赏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258页

中这样说到:“在我的油画《夜间咖啡馆》中,我想尽力表现咖啡馆是一个毁掉自己、使人发狂或者犯罪的地方这样一种观念。我要尽力以红色和绿色表现人的可怕激情,房间是血红色和深蓝色的中间是一张绿色的弹子台,房间里有四盏发出橘黄色与绿色光的柠檬黄的灯。那里处处都是在紫色与蓝色的阴郁沉闷的房间里睡着的小无赖身上及其相异的红色和绿色的冲突与对比。在一个角落里,一个熬夜的顾客的白色外衣变成柠檬黄色,或者淡的鲜绿色......”梵高对色彩的选择与运用反映了色彩的独立性,色彩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是美术的一种重要形式。

(三)根据民族文化特点设计教学方法

“美术的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反映本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是由一个民族的社会结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风俗习惯、艺术传统,以及共同的心理状态、审美观点等多种因素构成的。”①由于一个民族具有相对固定的居住范围,因此美术的民族风格与地方风格具有一定的联系。据此美术教师可根据民族文化特点来设计教学,富有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不但为本民族的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也可以为其他民族的读者所理解和喜爱,从而独具民族风格的美术作品进入世界艺术宝库,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正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美术的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长期积累沉淀下来的精华,本身具有强大的魅力。比如设计反映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课,首先中国传统瓷器含蓄而淡雅,高贵而温润,以独特的民族风格让世界对中国有了认识和了解。China-瓷器-中国,这三个词语是一个整体,在西方人的眼中,瓷器就是中国,瓷器就是中国民族的特色。书法艺术,也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唯有中国的书法,把文字与书写发展成了意味隽永的艺术形式。纸、墨、笔、砚,在加上书斋、园林小景,便可组成一个典型的中国场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五千年以来形成了太多具有民族风格的美术元素,这些元素反过来又彰显①贺瀚.美术鉴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114页

中国独特的民族风格。所以根据民族文化特点设计教学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四)根据艺术表现形态设计教学方法

艺术形态是艺术这一存在者的描述,存在居于存在者本身,形态之中就应该有存在。因此,艺术形态就是艺术这一存在者之存在的展开,它应该是形神具备、生气勃勃的,我们关注的是在生活世界中鲜活生动的展开着的艺术。根据艺术形态来设计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掌握艺术的存在方式,也是了解一种艺术观念的最佳途径。美术鉴赏课根据艺术形态来设计教学方法,可将美术主要划分为绘画、雕塑这两个艺术形态,绘画的基本构成元素是形线、明暗和色彩,色彩的独立运用有巨大的潜质去揭示人类心灵的丰富性,甚至有可能达到高深的精神层次。色彩是绘画艺术传达情感的重要元素,又是最易为观赏者理解、接受、欣赏、共鸣的基本手段。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卢昂大教堂》连作就是个不错的选材对象,莫奈对不同时刻日光在粗墙壁上的投射效果仔细观察、写生所得。在著名的12幅连作中,人们熟知清晨、正午和黄昏时刻3幅,这3幅卢昂大教堂色调表情不同,画家以对自然光色的视觉印象为依据,将瞬间即逝的色彩凝聚在画面上。还有梵高的《播种》、列维斯的《寂静农舍》、《残阳余晖》等。美术的另外一种表现形态也是很有感染力的,雕塑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优势,在于其三维空间性。雕塑的这一优势足以让观赏者享有奇妙的角度来进行观察、欣赏和感悟。中国古代雕塑分布很广,五彩纷呈,秦兵马俑、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大同石窟、龙门石窟、乐山大佛等不胜枚举、享誉世界。西方雕塑家不得不提的是米开朗琪罗,他的作品《晨》、《暮》、《昼》、《夜》、《摩西》等以超凡的人体美,传达一种永恒性主题。最精纯、最洁白的大理石由于艺术家思想和心灵的注入传化为一座英雄的雕像。根据艺术表现形态设计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将是一场庞大的学习盛宴。

四、高中美术鉴赏多样化教学方法评价的有效目的

高中美术鉴赏多样化教学方法可以从多方面来评价: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实际能力、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等。美术鉴赏多样化教学方法不但要在课堂上实施,还要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要从多方面来评价。

(一)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高中美术鉴赏多样化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教师只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高中美术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美术鉴赏课多样化教学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多样化教学的模式一反传统,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兴趣也相对变得浓厚。多样化教学方法涉及到学生动眼、动口、动手、动心的能力,情境比较式教学让学生学会动心思考、用心体验,而不是停留在画作表面;实践观摩教学促进学生动眼观察,仔细品味教师作画,习得美术创作技法,提高自身学习兴趣;互动讨论教学、演讲竞赛教学提升了学生动口能力,在激烈的语言表述氛围下,不仅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还把学生兴趣也推向高潮,在学习中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实践指导教学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把课堂上学到的美术思想观念和美术创作技巧运用到画作上是最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高中美术鉴赏多样化教学方法评价的有效目的直接体现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高中美术鉴赏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提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在多样化教学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旁观者,学生可得到多种学习机会,最主要的是多样化鉴赏教学与传统美术鉴赏教学相比有见长之处,它的教学效果更明显,学生学到的更多。多

样化鉴赏教学不仅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呆板课堂,它更多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发现、学会思考。互动讨论教学、演讲竞赛教学和实践指导教学课堂完全成了学生的课堂,教师知识起到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学生在辩论《蒙娜丽莎》神秘微笑之前,先是自己查阅资料与上网搜索,再者自我深刻思考或与同学交流,才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意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理解。多样化教学中教师完全没有规定学生的思想观点,而是让学生自觉的学习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互动讨论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自主探究,互动讨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加强。多样化鉴赏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论,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自主。

(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美术鉴赏多样化教学课堂为学生实践创作提供了可能,传统美术课堂只达到了欣赏的目的,不但没有实践创作的可能,连学生自主发言表达观点的机会也很少。美术鉴赏多样化教学中指导实践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美术鉴赏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不能完全脱离实践,实践与鉴赏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实践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鉴赏能力的提高,鉴赏水平的提高又能指导实践。所以美术鉴赏多样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易于引导学生在鉴赏的基础上再进行创作当代美术作品。多样化鉴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美术知识,让他们了解到更多的美术形式,并指导实践。在素描创作课堂上,学生根据实践观摩课、互动讨论课、实践指导课上学到的知识与技法运用到素描创作中,直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

(四)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高中生正处青春期,对美的追求,对美的需要和享受充满着热情和期待。如何使学生做到能真正懂得美、欣赏美、创造美,还需要一个通过课程教学的引导和实践的培养的过

程。美术鉴赏课,学生能在教师的启迪与引导下,通过大量而广泛地接触和鉴赏优秀艺术作品,经过不断地思考与学习领悟,就会感悟到什么是艺术中的真善美、什么是非艺术中的假丑恶;就会逐渐提高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审美观。人的审美观念决定着人的审美活动,高中美术对学生正确审美观念的培养,重要核心就是让学生通过广泛接触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不断深入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开阔美术视野,形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和审美判断能力。我们对学生多元文化审美观念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开放的审美心态,理解现代文化多重的语义阐释和多重的审美价值取向,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审美判断能力,在尊重和欣赏人类优秀的文化的同时,能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

(五)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中美术鉴赏课同样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而美术鉴赏多样化教学方法为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多种氛围。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各种美术信息,学生在不断深入观察与理解美术作品的鉴赏活动中,接触大量的、丰富的世界优秀美术作品,了解艺术家心中的世界,从中提高自身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能力,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产生生活的共鸣和感受,并获得一种全新的洞察力,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萌发一种想创新的意识。在美术鉴赏多样化过程中,使学生从观察、分析、思考中学习美术语言中的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形式美知识,也使他们从观察中了解社会与历史、认识特定时代的政治与经济、领悟作品中蕴涵的内在美感,得到了美的享受与情感的升华,产生对美术鉴赏活动的兴趣,促进智力发展、激发创作激情和提高创作能力。实践指导教学中,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美术知识和绘画技巧重新创作一幅美术作品,是多样化鉴赏教学增强学

生创新意识的直接表现。

浅论如何上好高中美术鉴赏课

浅论如何上好高中美术鉴赏课 普通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加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随之步入课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资源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新的课程标准和以往的教学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不仅表现在课本内容的编排上,更多的体现在教学的形式将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创新教学将粉墨登场。 高中美术鉴赏课是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因为优秀的美术作品是时代精神的文化结晶,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关系到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所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真正起到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美术鉴赏意义深远。美术鉴赏是用运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模块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语言和鉴赏方法,了解美术学科各科的各个门类,

通过鉴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作为面向全体学生,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审美能力的培养和人文修养的提高是其问题所在,因此,美术鉴赏的模块教学是高中美术整套教材的基础和重心。 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呢?我认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潮流,使创新教育在美术课中得以充分体现。 第一、创设课堂氛围,改变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教师,如果失去了让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那在新课程已步入课堂的今天是不合格的。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质量也往往是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教授美术鉴赏我有这样的体会: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情,有了好的心情就会使课堂变得活跃,必然就会让学生积极的思考,师生之间的配合与互动油然而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如上教学效果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首先要动脑筋使得每一节课都会让学生感到有新意。只要能做到画面上有一个闪光点就是一幅好的绘画作品。所以,努力使每一节课都

高一美术鉴赏第一课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1个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一下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 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 鉴赏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鉴赏=欣赏? (引导学生看书) 2、美术=艺术? 讲解: 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 “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 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 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 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 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从 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 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1、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 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 刻。 a、绘画: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如油画、国画、素描、水彩等。) b、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或 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 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新思路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新思路 高一年级美术组林晖 摘要:高中美术鉴赏课作为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课程,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实际,应该大胆尝试新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创造新课程美术鉴赏的有效教学。本文探讨了当前人美版美术鉴赏课中的教学新思路,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中美术;美术鉴赏;新思路 一、当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它给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从课本到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美术课程的授课模式与授课秩序,使美术学习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然而面对目前竞争仍旧激烈的高考,在艺术类院校的召唤下,传统的高中教育和高考模式依旧影响着几乎所有学校,使高中美术课堂忽视了美术学科的本质与特点,并且由于对美术的“轻视”,许多学生依旧在美术课堂做着其他科目的作业、看其他书籍,更有甚者直接在上课时间睡觉。长此以往,将导致高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无法实现,艺术教育在高中阶段名存实亡。 二、构建高中美术鉴赏的有效教学 1.教师方面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一定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难免对非必考科目有所轻忽,这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术鉴赏课程,使其了解美术不仅仅是画画、赏画,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内涵,是对其审美的一种提升,对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在鉴赏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对所鉴赏的作品有正确认识,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鉴赏作品,以免学生误入歧途以及被提前利益化。 (2)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多媒体和互联网等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善着教学方式。在美术鉴赏课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在美术鉴赏课堂的直观感受,直接的视觉刺激更能使学生认识美、感受美。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让课堂变“静”为“动”,使学生更加了解色彩世界的神奇,增强了直观性,降低了教学难度。并且通过多媒体教学,还能够使美术与音乐相结合,实现视听结合、情景交融,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深化其对作品的理解。 (3)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上,老师不仅要教授理论与技巧,引导学生欣赏好的作品,更应该组织学生结合理论,进行绘画实践。同

2019-2020年高中美术鉴赏1.2图像与眼睛公开课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高中美术鉴赏1.2图像与眼睛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图像)以及根据图像的特点而划分的三大类别(具象,意象,抽象) 掌握这三类图像类型的特征,理解三种类型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角度和方法 二:重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语言,学习对意象和抽象作品的欣赏,打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难点:如何了解抽象的艺术语言 根据美术作品的图像特征来划分三种美术形态 从形象入手来理解三种美术形态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两幅图片,罗中立的《父亲》和毕加索的自画像《我是一个魔术师》。提问:同样是两幅中年男子的画像,观察它们,这两幅画给人的感受是一样的吗?学生:不一样 教师:(请学生说说两幅画的区别在哪里?)有人说,一幅画画的跟真的一样,就是好画,也有人说,看不懂的才是艺术,其实,为什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说法呢,其原因就在于每幅画其反映的客观物象是不同的,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将美术作品大致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 二)展开 1.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图像的构成要素,包括点,线,面,体积,色彩,明暗,构图,肌理。(主要介绍一下肌理,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 2.介绍具象美术:课件展示图片《写生珍禽图》,安格尔的《贵妇人像》,并给学生展示细节部分;中国写实油画和水彩画作品,让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感受具象美术的特点。提问学生具象美术作品的定义(见课件和书本)

3.根据定义可以得出,具象美术作品和现实看到的情形基本一样,那为什么照片,摄影技术没有取代绘画呢?以罗中立的《父亲》说说。(画面给人以动人心魄的震慑力,他古铜色的脸,艰辛的岁月耕耘出的一条条车辙似的皱纹,粗糙的双手,缺了牙的嘴,手中破旧的茶碗……这些形象已经超出了生活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国千千万万的农民,正是他们的辛勤,才换来了中国世世代代的儿女。) 4.意象美术作品定义:意象美术作品不拘泥于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美术家的主观认识和情感渗透所占的成分要多一些,美术家往往采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手法。作品中常常有象征和讽刺的意义。 中国传统写意画都是意象美术作品。课件展示梁楷《李白行吟图》和朱耷《安晚贴》(朱耷作品中白眼向人的特点) 夏加尔《生日》(生日的喜悦和亲密的感情),王冕《墨梅图》和郑板桥的《竹子》(作者的气节) 5.抽象美术作品中的图像不能对应于客观事物,它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美术家的主观世界。 抽象美术作品一定没有具体的形,只有点,线,面,色彩等独立要素。 不管是西方绘画还是中国绘画,都经历了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从刚开始的追求细致入微开始分别走向了抽象艺术和写意画的道路,但两者追求的,都不再是完美的呈现事物现实的样子,而是追求事物所蕴含的意味,或是称之为神韵。 课件展示蒙德里安《红黄蓝灰构成》。康定斯基的即兴作品。 中国书法也是抽象艺术,因为没有可参照的对象,不存在像不像的问题,在欣赏这类美术作品时,要注意的是纯粹形式方面的问题,如点画的轻重,结体的疏密,线条的快慢节奏等。 三)总结 具象美术———具体而精确的再现,逼真,写实 意象美术———画家主观情感成分较多 抽象美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没有具体的形。 以树为例,观察提炼的过程。(形的变化) 四)课件出示各种作品图片,请学生说说分别是哪一类美术作品 五)结束:从具象,意象到抽象美术作品,画面中画家的主观情绪越来越多,而

高中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版本:湘美版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模块:《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4课《人间生活》(中国部分) 教材内容: 结合上节美术课《心灵的慰藉》的教学使得学生懂得了佛教艺术在中国真正的盛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阶段盛行的原因是因为战乱—“五胡乱华”。人在面临巨大的灾难面前非常容易信仰宗教,因为佛教所提出的“无常”观念去领悟人生中“苦”的真谛。 追根溯源,本课《人间生活》中大量美术作品对现实生活描绘自然是大时代大环境中的人们生活的安定所导致。生活中的“乐”的场景描绘相较于佛教教义对“苦”的领悟在现今高中生的生活经验中更为容易让他们理解和把握。 本课教学内容通过地下艺术的画像砖、画像石亦或是陶俑对生活场景的描绘,让学生体会到汉朝墓葬艺术中人们希望把生活中的“乐”继续带入到另一个世界;作为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的描绘,在绘画文本上将生活的“乐”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典型为侍女画题材的盛行,代表作《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五代顾闳中描绘韩熙载夜半歌舞狂欢之景的《韩熙载夜宴图》;另有风俗画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等。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高二学生基于前几节课对美术作品政治、宗教功能性的了解,从美术作品文化宣化功能的强调到这堂课进入“人间生活”这一主题,单就绘画内容而言,因其接近生活常态学生能够更有体会性;但是对于绘画的形式感而言,本节课中所涉及的多幅叙事性的绘画文本,多采用长卷形式。学生对于中国所独有的长卷绘画形式的陌生;对于古代文人与学生现今阅读习惯的不同;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从长卷形式的陌生感着手去看世俗的绘画内容,去品古代世俗生活的意趣,去悟长卷的形式构图同绘画内容的散点透视设置的统一。试图一改学生用惯用的西方的焦点透视去地辨认绘画人物的叙事性。我认为后者情况---学生习惯性“看图说话”的方式去“鉴赏”美术作品具有极大的普遍性。这样的习惯使得学生在鉴赏形式感很强的绘画作品时带有极大的困惑乃至存在“失语”的现象。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尺幅相仿的白纸长卷等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仕女画及风俗画的代表作及代表画家;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观察、模拟、交流诸多方法,体会并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形式与内容结合创作的。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多样化鉴赏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多样化鉴赏 发表时间:2011-08-22T10:00:51.467Z 来源:《素质教育(教师教育)》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张景洲[导读]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有很多的教学方法都应大胆尝试。 张景洲 摘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整个高中课程领域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美术鉴赏过程中,鉴赏者是主体,没有学生的主体行为,仅靠教师的讲授,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鉴赏活动。 关键词:美术鉴赏、新课程、体验、多媒体、美术鉴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评价,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其作品背后的艺术现象的活动。可以看出美术鉴赏教学不仅仅是将艺术大师的杰作展示给学生看,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学习让学生自己具有独立思考、评价、反思作品的能力。并在鉴赏之后运用已有的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独立创作。目前美术鉴赏课的现况: 受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过去的教学过多完全忘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只是让学生记住我们教学规定的作品的理论评价,用固定的美术欣赏方法去欣赏,学生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美术课同其他的应试学科一样死气沉沉,没有想象,没有创造。有时为了活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注意,教师就大讲特讲美术方面的细节,如某个画家的风流韵事,或某幅作品的拍卖价格风暴,或就是他所经历的人与事,学生听得倒是颇有味道,一笑而过,待教师再回到正题上时,才发觉已经离题千里。在高中的美术鉴赏课上,光是谈画面讲故事是不能让学生真正领会那美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天地,美术鉴赏课自然成了高中生的“休息课”了,再次,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媒体众多的社会里,课本上的图片知识内容已不再新鲜且缺少生动性,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即使教师企图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被提问的学生也只是照着书本干巴巴地念上两句而已。从深层次看,是我们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的现实情况,本人结合自己的美术教学工作,做了一些尝试探索。 一、主持人式美术鉴赏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有很多的教学方法都应大胆尝试。在一堂美术鉴赏课上,我要讲述中国古代的陶器与瓷器。由于很多同学来自农村,家里还保存有陶制的“缸”“瓮”我请每个同学讲解对这种陶器的特点,如颜色,质地及原料构成。当把每个同学的描述归纳在一起后,恰恰就是课文中对陶器定义的描述。同时,我也借助网络,整理了很多有关陶器的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全班同学。在我与同学们的共同讲解下,我和学生们知道了很多从课本上不能了解的东西: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陶器可区分为细陶和粗陶,白色或有色,无釉或有釉。课后,我综合了学生对这堂课的看法,这些看法对我进行节目主持人式的教学的构思是大有裨益的:学生表示喜欢主持人式的教师,“这样可以让课堂变得更为轻松”,“主持人一定不乏幽默感,讲起课来肯定有趣,决不会让人恹恹欲睡”,“这样的老师更富有魅力,课堂内容也鲜活多彩”,极少数同学则认为那样课堂可能会失控;学生表示很乐意接受课堂上进行比赛这种教学形式,他们对老师展示的大量图片也很感兴趣。学生普遍认为更多的图片和课外知识能使他们视野更为宽阔,优秀的课件能使他们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习的积极性。经过实践,我发现做一位主持人式的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教师要放下架子,走近学生,用启发、鼓励的方法,活泼幽默的语言与学生展开交流,让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积极培育竞争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课本,并尽自己所能去开拓学生的视野。 二、实践中式鉴赏 在美术鉴赏课中一般比较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探讨和理解,教学手段主要是看图片,然后就是你说我说,手段的单一性不仅令学生感到乏味,教师也觉得疲惫,学过的东西很快忘记,常言道“动口不如动手”,我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和可能的尝试,着重感受、体验和兴趣培养。教师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应具有较大的宽容性,比如:在讲授完我国民间剪纸时,可要求学生根据所讲内容自己折剪,即让学生动手“剪一剪”,几分钟后通过实物展示学生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并与众人分享。这类作业要求在设计时目标明确,作业便于完成,作画工具简单,这样的教学活动效果良好,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品通过实物投影被展示出来时,都喜滋滋的,每位同学都有成就感。 三、多媒体网络式鉴赏 现在的教学基本上都通过多媒体来完成,而美术鉴赏教学更加离不开多媒体的应用。不仅教师喜欢上网收集教学资料,现代的学生也喜欢上网,并成为一种现代的学习方法。高中生在小城镇里也很难见到画展、雕塑展等。但网络却能给学生打开一扇无所不能的窗,不论是画家、作品、背景、还有各种画派、画种等等,应有尽有,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网络欣赏作业,可以对作品进行巩固、拓展延伸。在鉴赏外国美术作品时,学生往往对作者和作品的历史年代以及时代背景一无所知,理解起来十分困难,这时网络就成了很好的帮手。比如:在教学欣赏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这一作品时,我们让学生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输入作者的名字“德拉克罗瓦”,这样就可以查到大量与作者相关的文字资料和更多的作品。学生不但体会了《自由引导人民》这一作品,还了解了作品的背景,表达19世纪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突出了个性和情感的价值,而且对画家和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新课程的实施向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学生而教,据学情而教,做到每课有反思,让我们倾听学生的声音,作为学生的美术学习与身心发展的促进者,帮助每位同学成为“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马克思语),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尊重外国优秀文化成果的情感和态度。 作者单位:山东省齐河县第一中学

(完整版)中学美术欣赏课案例分析

中学美术欣赏课案例分析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美术欣赏已贯穿从小学至大学的审美教学全过程中。而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始阶段,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该如何欣赏? 这是每一个人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在美术界,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而且是一个从来没有形成共识的学术问题。从目前中学美术欣赏课中,发现教师讲授时间很多,留给学生学的机会很少,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我常常思考着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为了增加欣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教师不光要备好课,写好教案,对于搜集到的美术欣赏作品(世界名画、优秀艺术作品等)一定要先选好题材内容。因为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处部位不同,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也应不同,有的作品最突出美点分析须侧重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有的应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应侧重于形象的空间组合和画面构图;有的应侧重于造型那材质的表现力;有的应侧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联想;有的应侧重于对整体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关照;有的应侧重于某种造型形式因素的运用。 按理说,教材中每件作品教师都应引导学生进行欣赏,但授课毕竟是老师的个体劳动,老师可以自己做出决定,对教材作品哪些是重点分析欣赏、哪些点到为止,哪些干脆让学生读文欣赏或课后自查资料欣赏,处理教材灵活,具体安排。但是,无论教材如何变化处理,万变不离其宗,最重要的是,教师不仅要有能力找出每件作品所有美点,而且能准确抓住作品诸多美点之中一两个最为突出的美点,以此设计教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切忌千篇一律。作品分析避免面面俱到,如果每件作品都是“形象造型生动、构图均衡稳定、色彩层次丰富.......”之类的老套数,学生还有什么兴趣可言?如果学生感到索然无味,那么欣赏还有什么意义呢? 教师欣赏教学工作也应当是一个创造,其创造精神应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要想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领会和感悟到美术作品的娱乐功能,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我感觉现在的“激情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 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中,观赏者在观赏美术作品时,最初的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学生更是凭第一印象(直觉)来欣赏美术作品,学生直觉会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感受到美的成分和质量都很有限,但确实是亲眼所见,亲身体验。根据这些,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 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这样也改变了那种以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课堂 (1)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课堂 【摘要】美术鉴赏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审美素养、陶冶学情操、健全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搞好高中美术教学课堂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课堂;鉴赏教育 一、利用传统文化进行美术鉴赏教育 社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当代文化环境下的高中生在他们的审美观念上也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这表现在潜意识里,民族传统的审美文化对当代青少年心理的深刻烙印。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适当的方法:在文化情境中实施美术鉴赏。如在教学中强化学生鉴赏美术作品中的传统精神的能力。例如,可以从中国美术作品中的语言入手,引领学生结合中国书法来赏析绘画中的“线”的功力、情感、个性、格调,以及与中国书法的关系,还可以从传统审美观念对“意境”的追求出发,来赏析传统绘画中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道風与意境的关系??通过这些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美术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也可以说在民族文化情境中学会鉴赏。使用更多的教学形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对传统美术作品的兴趣和鉴赏能力。首先,可以用鉴赏原作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带学生进入美术馆、博物馆。其次,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系统,从声音、图像、视频等多角度刺激学生,使其接受更多的传统美术信息,提供更好的展示氛围。

二、构建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 1.构建审美结构,提高美的眼力。对于那些对美术尚处无知或知之不多的教育对象来说,这种“美的眼力”是需要引导的。帮助引导他们直接地观察、亲自体验,来增强形象的概念,对物象形成心灵感悟和建立某种精神意味。使他们亲身对作品的感知思维得到珍惜。这种教学生“看”的教学方法的过程,是从生动的审美直观到对应的语言表述的过程,是让学生从对象个别特征到整体形象的把握过程,从而提高他们运用形象表达对美的感受能力。 2.构建知识结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从美术教学总的目标和任务出发,美术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审美的同时,还应合理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积极的教学思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知识掌握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知识的讲授过程要符合认识规律,学生掌握起来就顺利,否则就会形成新的难点。要从知识广度上下工夫,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可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3.构建教法结构,充分展示教师魅力。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的课堂语言就应体现激励、唤醒、鼓舞的作用。作为一堂高效的课堂教学,教法结构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实践。教师应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入手,根据不同的课题,精心选择教学方法:(1)在鉴赏教学中,老师应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故而“启发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艺术创造想象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2)在常规教学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1

第一课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的:1、了解一下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 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 法进行鉴赏练习....。 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 鉴赏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鉴赏=欣赏? (引导学生看书) 2、 美术=艺术? 讲解: 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 “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 ”,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 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 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 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 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从 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 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1、 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 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刻。 a 、建筑艺术:是以建筑的工程技术为基础的一种造型艺术。 b 、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或可雕、可 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 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如石膏像、木雕等。) c 、绘画: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如油画、国画、素描、水彩等。) d 、工艺美术:也叫实用美术,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如陶瓷、刺绣、编织等) 3、 用“眼高手低”引入美术鉴赏的重要性。(结合学生观展等进行讲解) 4、 让学生用比较..的方法结合课文图例说出作品的年代..、内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 第一幅:《放牧》.... 艺术形式:雕刻岩画:岩石,这自然界的基本要素,从远古时代起,它就不断地被人类使用着,作为 劳动工具,作为日常用品,也所为生的和死的住所。岩石,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画布,先民们在岩 石上刻划和涂绘,来描绘人类的自身生活, 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这就是岩画。

浅谈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几点认识 美术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美术教育已不再是传统的基础训练和技法传授,而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为主要目的的,使美育进一步升华。在普通高中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美术鉴赏课是一门必修课程。如何来上好这样一门课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 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普通高中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教师应该通过各种美术鉴赏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美术活动中提高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等的能力。 二、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注意创设情境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用有关的音乐,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欣赏的积极性,感染学生的欣赏情绪,加深对文化,历史以及美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该创设

出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情境,鼓励学生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作品。特别是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多媒体教学中,形、声、色并茂,能完成形象、线条、色彩、质感、空间视觉的直观性的再现。易于营造主体的欣赏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从中品味艺术魅力优秀的艺术作品。这时教师应积极配合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三、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开展美术鉴赏教学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世纪,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并进入到了社会各个领域,从而极大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毫无疑问,美术教育不可能置身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潮流之外,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在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学生在学习美术鉴赏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主动地收集,筛选,分析,整理图象和相关背景资料,扩展学习资源,开阔视野。 四、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式 要使高中美术鉴赏课真正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在面对教学对象时还需要我们美术教师采用恰到好处的教学方式、方法,实现在教学中学生的转变和进步。由于旧的教育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过去一直是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计划_共3篇.doc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计划_共3篇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2)、教学内容 本课程内容包括:中外传统的优秀美术作品,也有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近现代美术作品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实用性美术作品。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美术作品,能使学生初步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陶冶审美情操。尤其是现代主义系列中的抽象主义美术作品,能激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3)、具体实施计划: 1、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课堂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合理的整合起来。 2、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播放相关教学短片及著名电影,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 3、发展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在业余时间,从网络上搜集一些课本上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如

优秀的美术作品,画家的生平趣事等等各种关于美术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4)、教学目标 通过“美术鉴赏”的学习,学生能够: 1、了解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2、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能够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3、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计划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施计划 一、本计划制订的依据 1、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教学中实际感受和体会。 2、学生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领悟能力有所提高,有必要接触和理解一些绘画乃至艺术领域的其它艺术门类的文化,

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选修)》 编写说明李松 一、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的 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二、编写指导思想 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范围、性质、各门类的特点及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2.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典型分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尽量做到每课教学都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观点、美术规律。重要在于理解和贯通,养成独立分析能力,而不在于记住个别结论。 3.启发学生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美术现象,结合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包括作著录、绘示意图、作统计、调查报告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三、中国美术鉴赏框架结构和教学要点 中国美术鉴赏共18课,包括美术门类中的工艺美术、建筑、雕塑、绘画与民间美术。由于课时所限,还有些重要门类未包括,如书法、篆刻、摄影等。课程内容尽量兼顾美术发展的纵向演变与横向参照。选择各个门类、古今比较有代表性的作者与作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地了解和认识该门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最好能参照《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等教材的内容与图像,以丰富相关知识。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1课时)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概略地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 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教学中可从进行美术作品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美术欣赏教学

浅谈中学美术欣赏教学 关键词:欣赏教学类型,欣赏兴趣、领悟作品内涵、陶冶情操。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质,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美术欣赏教学已贯穿从小学到大学的审美教学全过程中,而中小学生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面对一幅画,该如何欣赏?这是每一个人都有会在心里问的一个问题。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也是常常思考着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常见类型: 一般说来,常见的美术欣赏教学有以下四种类型。 1、解说型——教师对美术上课或是对美术欣赏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讲解、说明。 2、问答型——教师就作品或欣赏知识、原理提问,学生回答。 3、讨论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援助者。 4、自由型——学生在学校内外自发地、自由地欣赏美术作品。 解说型的美术欣赏教学的类型最常见,虽然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容易陷入知识灌输型的模式之中,但是,如果能在欣赏话题方面下功夫,对作品作出好的选择,并具有高超的解说技巧,那么可克服上述缺点。 问答型和讨论型的方法有相互关联之外,但相比之下,讨论型的欣赏教学方法更为理想,对于我们教师而方,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课业欣赏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对教材要充分的认识。 为了增加欣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教师不光要备好课,写好教案,对于搜集到的美术作品(世界名画、艺术作品等)一定要选好题材内容。因为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处的部位不同,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也应不同。如:有的作品最突出美点分析须侧重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有的应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应侧重于造型的寓意和联想等等。 所以,老师应该要有能力找出每件作品的所有美点,而且能准确抓住作品诸葛亮多美点之中一两个最为突出的美点,以此设计教学。如果每件作品都是“形象造型生动、构图均衡稳定、色彩层次丰富……”之类的老套数,学生还有什么兴趣可言?如果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教师欣赏还有什么意义? 三、教师的授课方式应该说灵活多样,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自主学习的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 美术欣赏中,学生往往凭单一印象(直觉)来欣赏美术作品,但直觉会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根据这些,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各搜集与欣赏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再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这样也改变了那种以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完整)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课全套教.pdf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一课教案.doc什么是美术作品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知识点: 1.美是怎样产生的。 2.什么是美术作品。 3.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重要意义。 为了阐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教材从人们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入手,让学生明确“美”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并且将美的观念与相应的形式法则运用于生产、生活乃至艺术创作中,于是就产生了美术作品。并借助各种美术作品阐述其含义,指出美术作品两类范畴:一类作品是在创作的时候就是为了审美的目的而创作的,另一类是指一些生活用品,它们最初只是源于生活的需要,但经过较长时间之后,其功能性被逐渐淡忘,而形式美法则受到关注,它们也属于美术作品的范畴。如教材所列举的青铜器、明代的漆盒等,通过上述问题的讲述,教材最后点出了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1.在我们的生活中美事无处不在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非常注重营造美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认识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地生活。 2.鉴赏美术作品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帮助我们丰富对美的认识,并且认识到形式美的法则。 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的审美观念的产生和形式美法则的一般规律,掌握美术作品的含义。 2.培养学生以历史的、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和日常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美术作品的含义是什么?

2.怎样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美术作品和日常生活。 教具与学具 教具:画册,多媒体,幻灯机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教法运用 本课以图文并重的教学手法,采用观察、欣赏、思考与展示作品等教学策 略,加强师生双边互动。从看、问、讨论、回答等教学活动中逐步引导学生对 知识一步一步地深入了解,通过教师的疏导和归纳,最后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 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发现一些美的动西,如:那个花瓶很美; 她穿的衣服很漂亮;他画的画很美;他的字写的很好看。 学生讨论:美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 一、导入新课 11.初步了解美的来源。(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美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产生和形成的 2.美的形式法则包括哪些要素?(展示图片:彩陶鲵鱼纹瓶,楷书“永”,人面鱼纹彩陶盆,“羊”字的演变图,雷纹三足鼎,兽纹鬲) 学生观看讨论:它们体现了那些美的形式法则? 教师引导学生从造型、重点、对称、平衡等形式美的角度去观察图片中的 美。然后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评价,加深学生对形式美的理解。二、观察思 考 1.什么是美术作品?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全套教案含教学反思(精品推荐看)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值得骄傲的建筑或是艺术作品? 可见,艺术美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学会鉴赏身边的艺术作品。 (二)、讲授新课 1、美术鉴赏的概念 2、美术的分类 播放幻灯片同学们请你们研究以下的作品,从美术分类的角度,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种类型?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按照其他角度又能如何划分? 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摄影六大类 3、鉴赏美术作品的步骤 感受、归类、分析和判断→体验、想象和评价 a.下面以《捣练图》和《拾穗》为例,相同题材对比分析欣赏这两幅作品前提:题材相同,同是描绘妇女劳动的场面,

分组: 第一组:从社会背景、画家本身进行分析,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第二组:从作品的艺术形式入手,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请同学们表述讨论结果: 形式上对比分析: 《捣练图》:中国传统绘画,绢本设色,37厘米*147厘米,长卷,展现宫中妇女的完整的捣练劳动过程,具有连环画性质,人物造型工细,线条劲键,用色富丽华贵,明确传达盛唐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 《拾穗》油画83.5厘米*111厘米画面质朴真诚,人物造型结实,展现真实的生活气息。 社会背景、画家本身进行分析: 《捣练图》:作者张萱,圣唐时期著名人物画家,宫廷画师所画人物雍容华贵,丰颊肥体,突破了中国人物画主要描绘“烈女”“孝子”传统题材,开始表现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在美术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拾穗》:作者米勒(法国)站在同情农村贫穷妇女的立场上暗示阶级对立,歌颂劳动者质朴勤劳的美德。 总结:两幅作品国度不同,形式不同,两幅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也不同。 b.《黄山日出》这幅摄影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绘画作品的意境是否相同?摄影的工具是否最重要的? 教师引导: 第一,摄影属于美术的范畴,摄影的意境和绘画的意境有共同的追求。 第二,摄影和绘画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摄影所受时间、空间、工具的限制比较大,比较多的反映现实社会。绘画相对来说限制较小,画家的思想和情感,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形式可以更加自由。 第三,摄影工具非常重要,但作品的主题和反映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她和绘画作品一样,最终是要和观众进行交流。 结论: 1,美术作品最直接的反映是视觉形象。艺术家总是通过视觉形象与欣赏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交流的内容则是艺术家的情感世界和世界观、艺术观等等。 2,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家由于受到政治、经济、宗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