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法勘探实验报告

磁法勘探实验报告
磁法勘探实验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本科生实验报告

磁法勘探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施伟刚

所在学院: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学生班级:061134

学生学号:20131001450

任课教师:李永涛

目录

一、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1)

1、实验内容 (1)

2、实验目的 (1)

二、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1)

1、实验原理 (1)

2、实验步骤 (2)

三、EREV-1质子磁力仪的原理和性能 (2)

1、主要特点 (2)

2、最新技术 (3)

3、技术指标 (3)

四、测线布置图和现场工作图 (4)

五、数据成图和分析解释 (6)

1、测量数据 (6)

2、数据成图 (7)

3、分析和解释 (8)

六、实验心得和体会 (8)

一、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1、实验内容

2016年4月28日在物探楼(南边)和数理楼(北边)之间的小树林进行磁法勘探的野外工作布置,仪器熟悉与操作,数据的采集和整理,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报告的编写等环节。

2、实验目的

1:熟悉EREV-1质子磁力仪的原理和操作,熟悉野外磁法勘探和室内资料处理的流程如测线布置,数据采集和整理和对结果的解释和说明。

2: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和野外实际工作相结合,加深对老师上课所讲内容的理解,为以后野外工作打下基础。

3:熟悉grapher、matlab等软件的操作等。

二、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1、实验原理

磁法勘探是通过观测和分析由岩矿石或其他探测对象磁性差异所引起的异常,来研究地质构造、矿产资源或其他探测对象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所有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磁法勘探是发展最早、应用广泛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通过测量区内各点的磁场强度,通过IGRF得到区内正常磁场强度,则可以得到各点的磁异常。利用一些分析软件得到测区的磁异常等值线图,分析出区域内磁场分布特点,找出异常分布位置及特点,通过反演得到该地区的地质特征。

2、实验步骤

(1)检查并连接好仪器设备。

(2)在物探楼后小树林处布置三条南北走向的测线,线距15米,点距1米。

(3)操作仪器按布置的测线采集数据。由于实验场地磁场较平稳,观测时间比较短,因此可以忽略日变影响。

(4)根据测量的数据,以点号为横坐标,磁场强度为纵坐标,绘出测量的剖面图;以线号为横坐标,点号为纵坐标,绘出测量的平面等值线图。最后编写报告。

三、EREV-1质子磁力仪的原理和性能

图3-1EREV-1质子磁力仪和探头

1、主要特点

①EREV-1具有比其它质子磁力仪更高的测量精度,磁场读数更加精确。

②EREV-1具有独创的时序同步系统,给磁法勘探带来革命性的发展。

③EREV-1更加坚固,更加耐用,更加轻便,更加适应恶劣环境下的野外勘探工作。

2、最新技术

A、具有独创性的梯度模式下连续采样功能,可以在消除日变的情况下,更好的确定仪器性能和测量精度。

B、探头采用具有专利技术的有机混合液体,极化效果好于传统的航空煤油,并且更加安全;

C、使用恒温晶振和GPS两套时序校准系统来同步时序,同步精度可达到1us 以内,使得高精度梯度磁场读数更加精确。所有磁力仪可以达到微秒级的同步精度。

D、具有革命性的长距离无线通讯功能,可以远程访问在工作区域内的主机和显示数据,两台EREV-1可以直接通话,不涉及任何计算机,这样,一台EREV-1可以发送其数据给其他EREV-1,除了测量绝对磁场测量,使他们都可以显示对方或梯度值,以消除地球磁场变化。

E、GPS除了用于记录坐标外,还可应用于时间同步,多台自动同步,操作更为精准;

F、采用64GB或更大容量的SD卡,数据存储更加安全;

G、梯度磁力仪两个通道板支持互换和随意组合,更方便进行各种模式的梯度测量和故障维修。

H、1Hz的高采样率;

I、主控站与从站工作模式,更加便于进行野外实时质量控制;

J、测量精度可达到0.1nT。

K、梯度容量可达到7000nT/m

L、超大测量范围

3、技术指标

工作原理:质子旋进磁力仪

探头溶液:有机混合液体

测量精度:0.1nT-0.2nT

普遍噪音值:0.08-0.13nT

测量分辨率:0.01nT

测量范围:10000nT-150000nT

梯度容量:7000nT/m

采样率:1Hz

梯度同步精度:小于1us

读数误差:可统计每点的读数误差

工作模式:单点,连续,梯度,梯度连续四种模式

存储媒介:大容量SD卡

数据传输:SD卡或USB

电池指标:12V锂电池,10Ah

工作温度:-40摄氏度-----70摄氏度

重量:探头:0.5Kg;主机:2Kg

四、测线布置图和现场工作图

图4-1测线布置图

图4-2设置仪器参数图4-3进行测量

图4-4现场记录数据图4-5现场北边

图4-6现场南边

五、数据成图和分析解释

1、测量数据

点号测线号(nT)测线号(nT)测线号(nT)

123

149300.2748912.1749673.01

249423.7248188.7749862.36

349405.5248402.0349893.7

449614.9348535.9749890.79

549687.8648625.2949876.91

649717.8948685.9749865.39

749742.7648737.0349851.77

849747.348778.7849844.32

949749.6948813.0149836.45

1049754.1749841.5849824.28

1149754.5749817.4149821.56

1249748.5149915.6149854.95

1349752.5849871.4649791.82

1449751.5550025.1249765.72

1549747.3150074.349759.71

1649746.1950030.2449752.3

1749749.4749937.0449757.22

1849747.9649841.5149740.06

1949745.2349956.2249722.2

2049742.4749654.1649734.59

2149742.8349605.2149720.05

2249744.9549604.3549718.58

2349743.3649638.0349712.76

2449743.4249670.3949686.87

2549741.8449700.649681.58

2649740.649722.6749674.9

2749741.8549740.8249663.05

2849726.0249758.2449645.02

2949680.3649788.4549621.04

3049671.1149820.6949571.45

3149679.0849882.6449534.12

3249680.3849967.7249489.34

图5-1-1实验数据

2、数据成图

图5-2-1测线一图5-2-2测线二

图5-2-3测线三图5-2-4三条测线的对比

图5-2-5等值线图图5-2-6背景场

3、分析和解释

①从三条测线的对比可以看出测线

二的曲线和测线一、测线三的曲线差别

较大,而且在曲线中间部分(10m到

20m)有明显的突起,说明该处有较强

的磁场,从老师那里得知该处地下埋有

铁桶。两边波动较大,从现场的图片可

以看出可能是由路边的汽车引起的。

②曲线三和曲线一从10m到25m大致

重合,说明这两条测线部分磁场大致一图2-5-7异常场以及2号测线异常场

样,但是到了曲线两边都出现了波动,可以推测是汽车引起的。

③从等值线图和异常图中都可以看出测线二前面出现明显的负异常,推测是汽车干扰,中间部分存在较强的正异常,推测是地下有异常体(铁桶)。

六、实验心得和体会

本次磁法勘探实验给了我们一次自己操作仪器的机会,让我们对野外的磁法勘探有清晰的概念。在整个流程中我负责仪器参数的设置,测量以及数据的处理。

在对数据的处理过程中主要用的软件是matlab,surfer,也让我更加熟练这两个软件。在对画出的图进行解释时发现周围的汽车对数据影响很大,出乎我的意料,这提醒我在以后的测量中要认真分析周边的环境,以免解释的时候出现问题。在解释中间部分的正异常时得知地下埋有铁桶,说明我们以后进行磁法勘探的时候可以结合其他物探资料进行对比,让结果更加清晰准确。

最后感谢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小组成员的团结合作。

实验一:二度直立柱体正演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重磁资料处理与解释》实验一 二度直立柱体正演程序设计 专业名称:地球物理学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老师:王万银、纪新林、纪晓琳、邱世灿提交日期:2016-11-29

目录 1 基本原理 (1) 2 输入/输出数据格式设计 (1) 2.1 场源参数数据格式设计 (1) 2.2 计算点坐标数据格式设计 (1) 2.3 计算结果输出数据格式设计 (2) 2.4 参数文件数据格式设计 (2) 3总体设计 (2) 4测试结果 (3) 4.1 测试参数 (3) 4.2 测试结果 (4) 5结论及建议 (4) 附录:源程序代码 (5)

1 基本原理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中,形体(二度体)模型如图1所示。设该直立六面体x 方向的坐标范围为21~ξξ,z 方向(铅垂向下为正)坐标为21~ζζ;又设该直立六面体剩余密度为σ, 根据正演理论得知,其在空间任意一点 ),,(z y x 处产生的重力异常为 ()()()()22 22ln 2arctan 11z x g G V G x x z z z ξζξσσξξζζξζζ????-???==--+-+-?? ???-???? (1-1) 式中,G 为万有引力常数,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值为() 2311-m 10676s kg ??/.。 2 输入/输出数据格式设计 2.1 场源参数数据格式设计 场源参数按照一个二度体为一个记录进行设计,在数据文件中占一行。第一列为剩余密度density(g/cm 3);第二列~第三列为x 坐标的起点1ξ和终点2ξ(m);第四列~第五列为z 坐标的起点ζ1和终点2ζ(m ,向下为正)。以上各量均为实型变量,各量的意义见图1所示。 2.2 计算点坐标数据格式设计 计算点坐标数据格式设计为非规则网,采用一个计算点为一个记录的方式设计。第1列保存计算点x 坐标x_coordinate(m),第2列保存计算点z 坐标z_coordinate(m)。以上各量均为实型变量。 图1 直立二度体模型示意图

知识产权法试题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工程硕士《知识产权》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名词解释(5分/题,请选做其中的6题,共30分) 1. 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知识产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指经知识产权法规范和调整而形成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3. 著作权:著作权是指作者对作品所享有的一系列专有权利。广义:著作权、邻接权 狭义:著作权 4. 邻接权:是指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即作品传播者所享有的专有权利。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邻接权包括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广播组织权。 5. 作品: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6. 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依照著作权法规定,行为人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不必征得权利人的同意,但应向其支付报酬并尊重其权利的一种法律制度。 7. 创造性: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质性特点: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非显而易见的。显著的进步: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长足的进步。 8. 许诺销售权:许诺销售,是指以做广告、在商店橱窗中陈列或者在展销会上展出等方式作出销售商品的意思表示。 9. 优先权:指申请人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后,在一定时间内就相同主题又提出专利申请,依法可将第一次申请日作为申请日。 10. 职务发明创造:又称雇员发明,是指发明创造人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二、概念辨析、比较(10分/题,请选做其中的2题,共20分) 1. 知识产权与物权: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基于其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信誉和其他无体财产而依法享有的支配性无体财产权。它并非单纯产权,其客体是无体财产,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

核磁共振实验

核磁共振实验 发现的背景 所谓核磁共振,是指具有磁矩的原子核在恒定磁场中由电磁波引起的共振跃迁现象。核磁共振的发现,跟核磁矩的研究紧密相关。 1911年,卢瑟福根据a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核原子模型后,直到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发现以后,1924年泡利才正式提出,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是核自旋与外电子轨道运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原子核应具有自旋角动量和磁矩。 斯特恩创造了分子束方法,对核磁矩作过重要研究。1933年他和弗利胥(O.Frisch )、爱斯特曼(I.Estermann )等人用分子束实验装置测量氢分子中质子和氘核的磁矩。所得结果表明质子磁矩比狄拉克电子理论预言的大2.5倍而氘核磁矩则在0.5到1个核磁子之间。氘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由此即可推测中子也有磁矩。这说明尽管中子整体不带电,其内部却有电荷分布和电流效应。这些实验事实,激励了其他人对核的电磁特性的探索。 拉比的分子束磁共振方法对斯特恩实验作了重大改进。改进的关键在于利用了共振现象。二十年代末,拉比访问欧洲时,就在斯特恩的实验室里工作了一年,研究原子磁矩的测量。1929年,他回到哥伦比亚大学开展原子束分子束的研究。后来他受到荷兰物理学家哥特(C.J.Gorter )的启发,并于1938年把哥特射频共振法应用于分子束技术,创立了分子束共振法。 拉比对分子束磁共振方法的研究和布洛赫对核磁共振的研究都是受到了斯特恩的启发。 分子束磁共振方法在1945-1946年间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就是通过磁共振的精密测量,发现了核磁共振。 人物介绍 图11.1 布洛 赫 图11.2 珀塞尔 布洛赫 Felix Bloch 珀塞尔 Edward Purcell

高精度磁法勘探讲义

高精度磁法勘探 一、出队前的生产准备 包括对生产设计和高精度磁测规范的学习;对磁法仪器和测量仪器的准备,保证各种仪器性能良好;生产用GPS、地形图、地质图、1/5万航磁图;还有对野外或室内生产材料的准备等,野外主要有红布(设立测量标志)、木桩(埋石)、记号笔、铅笔、圆珠笔、小刀、记录本等,室内主要有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打印纸、大的方格厘米纸、三角板、铅笔、彩色铅笔等。只有准备工作做充分了,才能保证野外顺利的开展工作。 二、仪器性能校验 到野外后在工作现场进行,共校验两次,野外开工前和工作结束后各一次。在校验之前要把仪器编上号(或使用仪器出厂时本身的编号,不要搞乱)。 1、磁力仪噪声水平的测定 选择一处磁场平稳而又不受人文干扰影响的地区(驻地附近)进行。各仪器间的距离要在20米以上,避免探头磁化时互相影响,然后使所有仪器同时作日变测量,观测时各仪器达到秒一级同步。取100个左右的观测值按公式计算每台仪器的噪声均方根值S。公式见规范。 2、仪器一致性校验 观测点不少于50个,其中少数点要处于较强的异常场上(大于5倍的均方误差),全部仪器做往返观测。有一台仪器作日变观测,

对其他仪器的观测结果做日变改正。一致性对比时各仪器探头高度要保持一致,避免垂直梯度变化的影响(如选在树林中进行)。对比结果按规范中的公式计算总均方误差,要求误差不大于设计总均方误差值的2/3。对于性能不好(达不到要求)的仪器不能投入野外生产使用。 磁测误差分配表 三、基点的选择与联测 1、基点的选择 总基点位置首先在区域内已有航磁图上选址,最好在区域磁场零基值线附近。并据交通地形等条件,选点在半径2m,高差0.5m范围内磁场变化不超过2nT,附近没有磁性干扰物,有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 分基点亦即日变站选址要求位于平稳磁场内,靠近驻地(最好是独立的房屋内)使用方便,附近没有磁性干扰物。 仪器校正点:基本要求同分基点的要求。 对野外实地的选择结果要有记录。 日变站使用控制范围小于50km。

微波段电子自旋共振实验报告

微波段电子自旋共振实验 电子自旋共振(ESR )谱仪是根据电子自旋磁矩在磁场中的运动与外部高频电磁场相互作用,对电磁波共振吸收的原理而设计的。因为电子本身运动受物质微观结构的影响,所以电子自旋共振成为观察物质结构及其运动状态的一种手段。又因为电子自旋共振谱仪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并且观测时对样品没有破坏作用,所以电子自旋共振谱仪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和医学生命领域。 一. 实验目的 1. 本实验的目的是在了解电子自旋共振原理的基础上,学习用微波频段检测电子自旋共振信号的方法。 2. 通过有机自由基DPPH 的g 值和EPR 谱线共振线宽并测出DPPH 的共振频率,算出共振磁场,与特斯拉计测量的磁场对比。 3. 了解、掌握微波仪器和器件的应用。 4. 学习利用锁相放大器进行小信号测量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具有未成对电子的物质置于静磁场B 中,由于电子的自旋磁矩与外部磁场相互作用,导致电子的基态发生塞曼能级分裂,当在垂直于静磁场方向上所加横向电磁波的量子能量等于塞曼分裂所需要的能量,即满足共振条件B ?=γω,此时未成对电子发生能级跃迁。 Bloch 根据经典理论力学和部分量子力学的概念推导出Bloch 方程。Feynman 、Vernon 、Hellwarth 在推导二能级原子系统与电磁场作用时,从基本的薛定谔方程出发得到与Bloch 方程完全相同的结果,从而得出Bloch 方程适用于一切能级跃迁的理论,这种理论被称之为FVH 表象。 原子核具有磁矩: L ?=γμ; (1) γ称为回旋比,是一个参数;L 表示自旋的角动量; 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到力矩: B M ?=μ; (2)

磁共振图像后处理算法设计

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 2012/ 2013 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医学成像技术 实验名称:磁共振图像后处理算法设计 班级学号: B10090405 学生姓名: 陈洁 指导教师: 戴修斌 日期:2013 年 5 月

一、实验题目:磁共振图像后处理算法设计 二、实验内容: 1.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操作 ; 2.对图像进行灰度变换操作 ; 三、实验目的: 1.加强下同学们实际的动手编程能力 ; 2.重在体验和过程 ; 四、 实验过程: 实验1: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操作: 1.操作步骤: 1) 对图像加入高斯噪声 2) 使用中值滤波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 3) 模板尺寸设为5×5,也可自己设定 4) 图像边缘缺失部分使用对称方法补足 51141671 81 91 71819151141611 21 31 1121311121511471 81 71 51113121161481 311691 91 1471 81 51718171 51711481 91 1691811691 91

2. 算法实现流程: 1) 读入图像函数:imread(),中值滤波函数:medfilt2(); 实验2:对图像进行灰度变换操作 1.操作步骤: 1) 原图像灰度范围[50 150]内的像素灰度值转成[10 250]范围; 2) 原图像灰度范围[50 150]内的像素灰度值转成[20 200]范围; 2.算法实现流程: 源代码: clear;clc; iptsetpref('ImshowBorder','tight'); I = imread('C:\Documents and Settings\nupt\桌面\4.bmp'); J = imnoise(I,'gaussian',0.02,0.02); K = medfilt2(J,[5,5]); figure,imshow(I),title('原图'); figure,imshow(J),title('高斯噪声'); figure,imshow(K),title('中值滤波'); f (x , y ) a m b n g (x , y ) ?? ?? ???>≤≤+---<=b y x f n b y x f a m a y x f a b m n a y x f m y x g ),( ),( ]),([),( ),(

电子自旋共振实验报告

微波电子自旋共振 【摘要】本文通过电子自旋共振实验,解释恒定磁场中的电子自旋磁矩在射频电磁场 的作用下会发生磁能级间的共振跃迁现象。 一、引言 电子自旋的概念首先由Pauli于1924年提出。而电子自旋共振实验则是从1945年开始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电子自旋共振研究的对象是具有未偶电子的物质,如具有奇数个电子的原子、分子、内电子壳层未被充满的离子、受辐射作用产生的自由基及半导体、金属等。通过共振谱线的研究,可以获得有关分子、原子及离子中未偶电子的状态及其周围环境方面的信息,从而得到有关物质结构和化学键的信息,故电子自旋共振是一种重要的近代物理实验技术,在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用途。 “自旋”概念的明确提出:1925年,两位年轻的荷兰学生乌伦贝克和哥德斯密特,“为了解释反常塞曼效应”,受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启发,明确提出了电子具有自旋的概念,并证明了“自旋”就是泡利提出的“新自由度”。1926年,海森伯和约旦引进自旋S,用量子力学理论对反常塞曼效应作出了正确的计算。1927年,泡利引入了泡利矩阵作为自旋操作符号的基础,引发了保罗-狄拉克发现描述相对论电子的狄拉克方程式。 电子自旋共振(ESR,Electron Spin Resonance)是一种奇妙的实验现象,也被称为电子顺磁共振(EPR,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它利用具有未偶电子的物质在外加恒定磁场作用下对电磁波的共振吸收特性,来探测物质中的未偶电子,研究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获得有关物质微观结构的信息。电子自旋共振现象直到1944年才由苏联喀山大学的扎沃伊斯基(E.K.Зabouchuǔ)在实验中观察到。 二、实验原理 1、量子力学解释 μ的关系为: 电子具有自旋,其自旋角动量Pe和自旋磁矩e 图1 自旋能级在磁场中的取向 g为朗德因子,Bμ为玻耳磁子,其值为5.7883785×1O-11MevT-1。若电子处于外磁场 μ在空间的取向是量子化的,Pe在Z方向的B(沿Z方向)中,据量子力学可知Pe和e

重磁数据处理大报告-陈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 姓名:陈亮 班级: 061132 学号: 480 指导老师:杨宇山

目录 一、地质任务3 二、工区概况3 三、数据整理4 一、重力资料数据整理4 二、磁场资料数据整理6 四、材料图4 五、研究区重磁异常分析10 六、重磁资料数据处理13 1、重力场延拓13 2、磁场化极处理 16 3、重力场的分离 17 4、磁场的分离18 5、重磁资料导数换算处理20 七、局部重磁异常分析25 八、学习总结25

一、地质任务 (1)将布格重力异常Δg和磁异常ΔT整理出来,计算布格重力异常和磁异常的总精度。 (2)利用surfer绘制测点点位图(即实际材料图),布格重力异常平面图,磁异常ΔT平面图。 (3)根据密度统计表分析研究区的物性特征。 (4)分析研究区重磁异常特征。 (5)对重磁资料进行处理(化极、延拓、导数换算等并绘制结果图件),并进行断裂构造分析。 (6)提取与矿有关的局部重磁异常(绘制结果图件),并进行对应分析,区分矿与非矿异常、磁铁矿与磁铁矿的可能分布范围。 (7)撰写报告。 二、工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北纬°—°,处在我国非常重要的铁多金属矿成矿带西段。在以往地质、物探工作基础上,2015年3月人们在研究区中部完成了面积为5km2(×2km,线距50m,点距20m,测向方位角0度)的1:5000地面重磁扫面工作。 此次重力施工设计精度为50μGal,磁测施工设计精度为5nT,共完成了3116个测点,检查点159个,重力观测误差为μGal,磁测观测误差为;重力近区地改范围0~20m,在野外完成,采用差分GPS(RTK)进行8方位方形域测量,检查点59个,误差为μGal。点位测量采用RTK差分GPS进行测量,检查313个点,高程测量误差为,平面位置测量误差为。 研究区铁矿赋存于燕山期早的中酸性岩与三叠系地层的接触部位,研究区经历了后期的构造变动,断裂构造发育,浅表磁铁矿经历了风化和淋滤作用后,形

最全最新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

知识产权法学习题集 一、知识产权法分编(章)习题 第一编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 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概述 同步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1、单项选择题 (1)我国目前业已形成的是以()为龙头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 A、反不正当竞争法 B、民法通则 C、合同法D著作权法 参考答案:B (2)世界上最早的商标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B、美国兰哈姆法 C、法国备案商标保护法令 D、法国知识产权法典参考答案:C 2、多项选择题 (1)我国知识产权法的渊源包括()。 A、宪法 B、合同法 C、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 D、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参考答案:ABCD (2)知识产权法调整智力成果、商业标志和其他信息的()关系。 A、归属 B、利用 C、创造 D、交换 参考答案:ABD 3、简答题 (1)简述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 参考答案: 智力成果、商业标志和其他信息的归属关系、利用关系和交换关系。 (2)简述知识产权法的性质。 参考答案: 知识产权法是私法、国内法、强行法。 4、论述题

试述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 充分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反对不正当竞争的原则;促进社会发展的原则。 第二章知识产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同步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1、名词解释 (1)知识产权 (2)知识产权权能中的使用权 2、单项选择题 (1)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是()。 A、有形物 B、无形物 C、信息 D、权利 参考答案:C (2)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A、知识产权法属于经济法 B、知识产权法属于民法 C、知识产权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D、知识产权法属于行政法 参考答案:B 3、多项选择题 (1)属于工业产权的知识产权有()。 A、著作权 B、著作邻接权 C、专利权 D、商标权 参考答案:CD (2)知识产权是()。 A、对世权 B、对人权 C、支配权 D、请求权 参考答案:AC (3)不具有法定时间性的知识产权有()。 A、著作权 B、专利权 C、商标权 D、商业秘密权 参考答案:CD (4)具有财产权和人身权双重权利的知识产权有()。 A、著作权 B、专利权 C、商标权 D、表演者权

核磁共振成像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 近代物理实验 实验报告 成 绩: 班级: 姓名 同组者: 教师: 核磁共振实验 【实验目的】 1、理解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2、理解磁体的中心频率和拉莫尔频率的关系,并掌握拉莫尔频率的测量方法; 3、掌握梯度回波序列成像原理及其成像过程; 4、掌握弛豫时间的计算方法,并反演 T1和T2谱。 【实验原理】 一.核磁共振现象 原子核具有磁矩,氢原子核在绕着自身轴旋转的同时,又沿主磁场方向B 0作圆周运动,将质子磁矩的这种运动称之为进动,如图1所示。 图1 质子磁矩的进动 在主磁场中,宏观磁矩像单个质子磁矩那样作旋进运动,磁矩进动的频率符合拉莫尔(Larmor )方程:. 0/2f B γπ= 二、施加射频脉冲后(氢)质子状态 当生物组织被置于一个大的静磁场中后,其生物组织内的氢质子顺主磁场方向的处于低能态而逆主磁场方向者为高能态。在低能态与高能态之间根据静磁场场强大小与当时的温度,势必要达到动态平衡,称为“热平衡”状态。这种热平衡状态中的氢质子,被施以频率与质子群的旋进频率一致的射频脉冲时,将破坏原来的热平衡状态。施加的射频脉冲越强,

持续时间越长,在射频脉冲停止时,M离开其平衡状态B0越远。 如用以B0为Z轴方向的直角座标系表示M,则宏观磁化矢量M平行于XY平面,而纵向磁化矢量Mz=0,横向磁化矢量Mxy最大,如图2所示。这时质子群几乎以同样的相位旋进。施加180°脉冲后,M与B0平行,但方向相反,横向磁化矢量Mxy为零,如图3所示。 图2 90°脉冲后横向磁化矢量达到最大 图3 180°脉冲后的横向磁化分量为0 三、射频脉冲停止后(氢)质子状态 脉冲停止后,宏观磁化矢量又自发地回复到平衡状态,这个过程称之为“核磁弛豫”。当90°脉冲停止后,M仍围绕B0轴旋转,M末端螺旋上升逐渐靠向B0,如图4所示。 图4 90度脉冲停止后宏观磁化矢量的变化 1. 纵向弛豫时间(T1) 90°脉冲停止后,纵向磁化矢量要逐渐恢复到平衡状态,测量时间距射频脉冲终止的时

顺磁共振实验报告

近代物理实验报告 顺磁共振实验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2014年5月10日

顺磁共振实验 实验报告 【摘要】 电子顺磁共振又称电子自旋共振。由于这种共振跃迁只能发生在原子的固有磁矩不为零的顺磁材料中,因此被称为电子顺磁共振;因为分子和固体中的磁矩主要是自旋磁矩的贡献所以又被称为电子自旋共振。简称“EPR ”或“ESR ”。由于电子的磁矩比核磁矩大得多,在同样的磁场下,电子顺磁共振的灵敏度也比核磁共振高得多。在微波和射频范围内都能观察到电子顺磁现象,本实验使用微波进行电子顺磁共振实验。 【关键词】 顺磁共振,自旋g 因子,检波 【引言】 顺磁共振(EPR )又称为电子自旋共振(ESR ),这是因为物质的顺磁性主要来自电子的自旋。电子自旋共振即为处于恒定磁场中的电子自旋在射频场或微波场作用下的磁能级间的共振跃迁现象。顺磁共振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后广泛的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及医学等领域。电子自旋共振方法具有在高频率的波段上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能深入物质内部进行超低含量分析,但并不破坏样品的结构,对化学反应无干扰等优点,对研究材料的各种反应过程中的结构和演变,以及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了解电子自旋共振现象,测量有机自由基DPPH 的g 因子值,了解和掌握微波器件在电子自由共振中的应用,从矩形谐振长度的变化,进一步理解谐振腔的驻波。 【正文】 一、实验原理 (1)电子的自旋轨道磁矩与自旋磁矩 原子中的电子由于轨道运动,具有轨道磁矩,其数值为: 2l l e e P m μ=- ,负号表示方向同l P 相反。在量子力学中(1)l P l l =+,因而 (1)(1)2l B e e l l l l m μμ=+=+,其中2B e e m μ=称为玻尔磁子。电子除了轨道运动外

地磁作业(转换、延拓)

应用地磁学实验报告 实验2——磁异常转换计算 学号: 10105218 姓名:朱占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水平圆柱体磁场异常分布; 2、用Matlab实现水平圆柱体的磁异常场正演计算; 3、利用正演结果进行磁异常分量之间的换算; 4、通过程序换算认知测点间距即采样点数对换算效果的影响; 5、加深对磁法勘探的理解认识; 二、程序代码 %磁法异常换算 %剖面为北向A’=0度,则有I=is。 %所测数据均在同一水平面,柱体深30m,半径8m,测点数为100, %测点间距依次选取2 4 6 8m clc clear fprintf('\n柱体深30m,半径8m,测点数为100,点距依次选取2 4 6 8m\n'); for b=2:2:8 fprintf('\n点距取%dm\n',b); figure('color','w','NumberTitle','off ','name','za-→ha'); x2=1:b:100*b; %点距为bm x1=x2-100*b/2; h=30; %柱深 R=8; %柱体半径 m s=pi*(R^2);%柱体截面积 k=0.2; %磁铁矿磁化率 u=4*pi*10^(-7); %磁导率 B=50000; %nT磁感应强度 H=B/u ; %磁化场强度 M=k*H; %磁化强度 m=M*s; %磁矩 a=0; %剖面为北向A’=0度. I=90/180*pi; %倾斜角 is=atan(tan(I)*csc(pi/2-a)); hold on za=u*m*((h.^2-x1.^2)*sin(is)-2*h*x1.* cos(is))./(2*pi*(x1.^2+h.^2).^2); hax=-1*u*m*((h.^2-x1.^2)*cos(is)+2*h* x1.*sin(is))./(2*pi*(x1.^2+h.^2).^2); plot(x2, za,'.-m'); plot(x2, hax,'.-g'); title('za转换为hax') xlabel(' X剖面走向/m'); ylabel('磁异常nT'); c=[0.4268 0.1749 0.1103 0.0813 0.0645 0.0536 0.0458 0.0400 0.0355 0.1759]; n=length(c); %转换系数个数 m=length(za); for i=(n+1):(m-n) haxz=0; for j=1:n haxz=haxz+c(j)*(za(i+j)-za(i-j)); end haxzh(i)=haxz; end for i=1:80 haxzh1(i)=haxzh(i+10); end x=((n+1)*b):b:(100*b-n*b); plot(x,haxzh1,'.-') legend('za','hax','za→hax'); end

核磁共振成像实验报告

核磁共振成像实验 【目的要求】 1.学习和了解核磁共振原理和核磁共振成像原理; 2.掌握MRIjx 核磁共振成像仪的结构、原理、调试和操作过程; 【仪器用具】 MRIjx 核磁共振成像仪、计算机、样品(油) 【原 理】 磁共振成像(MRI )是利用射频电磁波(脉冲序列)对置于静磁场B 0中的含有自旋不为零的原子核(1H )的物质进行激发,发生核磁共振,用感应线圈检测技术获得物质的组织驰豫信息和氢质子密度信息(采集共振信号),用梯度磁场进行空间定位、通过图像重建,形成磁共振图像的方法和技术。 具体的讲,核磁共振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获取分子结构、样品内部结构信息的技术。当具有自旋的原子核的磁矩处于静止外磁场中时会产生进动和能级分裂。在交变磁场作用下,自旋的原子核会吸收特定频率的无线电射频电磁波,从较低的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在停止射频脉冲后,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物体外的接受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这就是做核磁共振成像过程。 MRI 的特点: ● 具有较高的物质组织对比度和组织分辨力,对软组织分辨率极佳,能清晰地显示软组织、软骨结构,解剖结构和医学上的病变形态,显示清楚、逼真。 ● 多方位成像,能对被检查部位进行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以及任何斜面成像。 ● 多参数成像,获取T 1加权成像(T 1W1):T 2加权成像(T 2W2)、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1),在影像上取得物质的组织之间、组织与变化之间T 1、T 2和PD 的信号对比,在医学上对显示解剖结构和病变敏感。 ● 能进行形态学、功能、组织化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 ● 以射频脉冲作为成像的能量源,不使用电离辐射,对人体安全、无创。 一、核磁共振原理 产生核磁共振信号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1)能够产生共振跃迁的原子核;(2)恒定的静磁场(外磁场、主磁场)B 0;(3)产生一定频率电磁波的交变磁场,射频磁场(RF );即:“核”:共振跃迁的原子核;“磁”:主磁场B 0和射频磁场RF ;“共振”:当射频磁场的频率与原子核进动的频率一致时原子核吸收能量,发生能级间的共振跃迁。 1. 原子核的自旋和磁矩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有自旋运动,可以粗略的理解为原子核绕自身的轴向高速旋转的运动,对应有确定的自旋角动量,反映了原子核的内禀特性。自旋的大小与原子核中的核子数及其分布有关,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偶数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I=0,质量数为奇数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为半整数,质量数为偶数,质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为整数。原子核自旋角动量的具体数值由原子核的自旋量子数I 决定, )(1+=I I l I 。 原子核具有电荷分布,自旋时形成循环电流,产生磁场,形成磁矩,磁矩的方向与自旋角动量方向一致,大小I P γγμ==,P 是角动量,γ是磁旋比,等于

磁共振实验报告

近代物理实验题目磁共振技术 学院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物理082班 学号08220204 姓名 同组实验者 指导教师

光磁共振实验报告 【摘要】本次实验在了解如光抽运原理,弛豫过程、塞曼分裂等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合理进行操作,从而观察到光抽运信号,并顺利测量g因子。 【关键词】光磁共振光抽运效应塞曼能级分裂超精细结构 【引言】光磁共振实际上是使原子、分子的光学频率的共振与射频或微波频率的磁共振同时发生的一种双共振现象。这种方法是卡斯特勒在巴黎提出并实现的。由于这种方法最早实现了粒子数反转,成了发明激光器的先导,所以卡斯特勒被人们誉为“激光之父”。光磁共振方法现已发展成为研究原子物理的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它大大地丰富了我们对原子能级精细结构和超精细结构、能级寿命、塞曼分裂和斯塔克分裂、原子磁矩和g因子、原子与原子间以及原子与其它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了解。利用光磁共振原理可以制成测量微弱磁场的磁强计,也可以制成高稳定度的原子频标。 【正文】 一、基本知识 1、铷原子基态和最低激发态能级结构及塞曼分裂 本实验的研究对象为铷原子,天然铷有两种同位素;85Rb(占72.15%)和87Rb(占27.85%).选用天然铷作样品,既可避免使用昂贵的单一同位素,又可在一个样品上观察到两种原子的超精细结构塞曼子能级跃迁的磁共振信号.铷原子基态和最低激发态的能级结构如图1所示.在磁场中,铷原子的超精细结构能级产生塞曼分裂.标定这些分裂能级的磁量子数m F=F,F-1,…,-F,因而一个超精细能级分裂为2F+1个塞曼子能级. 设原子的总角动量所对应的原子总磁矩为μF,μF与外磁场B0相互作用的能量为 E=-μF·B0=g F m FμF B0(1) 这正是超精细塞曼子能级的能量.式中玻尔磁子μB=9.2741×10-24J·T-1 ,朗德因子g F= g J [F(F+1)+J(J+1)-I(I+1)] ? 2F(F+1)(2) 图1 其中g J= 1+[J(J+1)-L(L+1)+S(S+1)] ? 2J(J+1)(3) 上面两个式子是由量子理论导出的,把相应的量子数代入很容易求得具体数值.由式(1)可知,相邻塞曼子能级之间的能量差 ΔE=g FμB B0(4) 式中ΔE与B0成正比关系,在弱磁场B0=0,则塞曼子能级简并为超精细结构能级.

重磁实验报告(地大)

重磁资料采集与处理实习 一、实习目的 (1)通过本次实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熟悉Grapher和sufer以及matlab软件的使用,会进行基本的操作和数据处理。 二、实习内容 (1)重磁数据的光滑、拟合、插值和网格化 1、利用Grapher软件实现磁异常曲线的光滑、拟合与去噪 上图红线代表线性光滑后的结果,可见磁异常在局部呈锯齿状,很可能地下分布有基性的喷出岩;蓝线代表10阶多项式拟合后的结果,可以反映区域场的变化情况。

将原始曲线改为散点图,可看出光滑后的效果。 2、利用Surfer软件实现磁异常数据的网格化与显示 测区内测点分布图如下:

打开sufer,点击Grid中出现Data,然后选中目标文件进行网格化,将网格化的文件在sufer中显示如下:

(2)组合长方体重力异常计算与分析

1、计算出多个长方体的重力异常,并将结果导出为GRD格式Model 1: X1 = -100; %长方体X方向起点坐标 X2 = 100; %长方体X方向终点坐标 Y1 = -100; %长方体Y方向起点坐标 Y2 = 100; %长方体Y方向终点坐标 Z1 = 10; %长方体Z方向起点坐标 Z2 = 55; %长方体Z方向终点坐标 经过matlab运行后导出mod_1.grd Model 2: X1 = 120; %长方体X方向起点坐标 X2 = 180; %长方体X方向终点坐标 Y1 = 120; %长方体Y方向起点坐标 Y2 = 180; %长方体Y方向终点坐标 Z1 = 1; %长方体Z方向起点坐标 Z2 = 20; %长方体Z方向终点坐标

电子科技大学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标准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医学成像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陈睿黾学号:2209101028指导教师:廖小丽 实验地点:人文楼418 实验时间:2006.6.2 一、实验室名称:医疗仪器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一维、二维成像 三、实验学时:4学时 四、实验原理: 利用样品的原子核在梯度磁场及高频电磁场的激励下产生的自发辐射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因空间位置不同而不同来进行成像。 五、实验目的: 对磁共振成像整个过程进行了解,同时对每一个参数改动后对磁共振信号及图像影响的效果有直观的认识,了解一维、二维成像原理,进一步熟悉磁共振成像原理。 六、实验内容: 采用定标样品(三注油孔)对一维成像(空间频率编码)有所认识。对梯度场各参数对一维成像的影响进行观察。 了解瞬间梯度场,对二维成像(空间相位编码)有所认识。了解瞬间梯度场的梯度大小和瞬间梯度保持时间对二维成像图形的影响。 七、实验器材: GY-CTNMR-10KY核磁共振成像实验仪、计算机、注油三孔实验样品 八、实验步骤: 1.按实验要求连线。 2.开机预热。

3.将注油三孔样品放入样品池中,打开磁共振成像软件,设置共振频率:按下“参数设置”页面再按下“自动采集”出现采集的信号图及傅立叶变换的频谱图,调节“频率设置”中间的按钮,直至出现波形符合预期目标的图形。 4.调节匀场:分别调节电源上匀场调节电位器并同时调节软件中的XY 匀场至傅立叶频谱图中峰最尖锐最高信号最长,适当调节共振频率,使波形看上去尽量平滑。 5.设置Z 梯度场和一维成像:调偏Z 匀场调节使峰变宽变低,同时出现Z 轴线上投影的一维成像信号。调节Z 梯度和工作频率,使得信号频谱占半个屏幕同时在中间。 6.二维磁共振成像记录:按下“成像记录及操作”,然后按下“记录”等待2分钟,记录结束计算机会提示结束并且“采集”不再闪动。按下“二维傅立叶变换”这时你调节“行选择”可以看到每一列二次傅立叶变换的谱图。按下“成像彩色显示”即可得到所需的成像彩色密度图。 九、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一维成像: 开机预热,磁铁温度在34.62℃,匀场电流为19.4mA 。 放入注油三孔样品,打开核磁共振成像软件,调节共振频率及相关参数,通过观察,发现在第一脉冲宽度为12S μ、第二脉冲宽度为24S μ、脉冲间隔为15mS 、XY 匀场电流分别为38mA 、5mA 、共振频率在18.7402MHz 附近时波形较好、噪声较小。 观察自由衰减信号及其频谱,逐渐加大梯度场观察到信号及频谱的变化,在无梯度场时无法区分任何空间信息,如图(1)。

铁磁共振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 早在1935年,著名苏联物理学家兰道(Lev Davydovich Landau 1908—1968)等就提出铁磁性物质具有铁磁共振特性.经过十几年,在超高频技术发展起来后,才观察到铁磁共振吸收现象,后来波耳得(Polder )和侯根(Hogan )在深入研究铁磁体的共振吸收和旋磁性的基础上,发明了铁氧体的微波线性器件,使得铁磁共振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自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后,铁磁共振和核磁共振、电子自旋共振等一样,成为研究物质宏观性能和用以分析其微观结构的有效手段. 微波铁磁共振现象是指铁磁介质处在频率为?0的微波电磁场中,当改变外加恒定磁场H 的大小时,发生的共振吸收现象.通过铁磁共振实验,我们可以测量微波铁氧体的共振线宽、张量磁化率、饱和磁化强度、居里点等重要参数.该项技术在微波铁氧体器件的制造、设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微波谐振腔的工作原理,学习微波装置调整技术. 2.掌握铁磁共振的基本原理,观察铁磁共振现象. 3.测量微波铁氧体的共振磁场B ,计算g 因子. 三、实验原理 1.磁共振 自旋不为零的粒子,如电子和质子,具有自旋磁矩.如果我们把这样的粒子放入稳恒的外磁场中,粒子的磁矩就会和外磁场相互作用使粒子的能级产生分裂,分裂后两能级间的能量差为: 02B h E πγ=? (1) (其中,γ为旋磁比,h 为普朗克常数,0B 为稳恒外磁场). 又有e m e g 2=γ,故0022B g B h m e g E B e μπ =?=?.(其中,g 即为要求的朗德g 因子,其值约为2.πμe B m eh 4=为玻尔磁子, 其值为1241074.29--??T J ) 若此时再在稳恒外磁场的垂直方向加上一个交变电磁场,该电磁场的能量为

长安大学重磁报告三

重磁实验报告 (三) 复 杂 形 体 正 演 姓名: 学号: 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指导教师:鲁宝亮、王万银 完成日期:2013年12月18日

目录 一、基本原理: (1) 1、重力异常计算公式 (1) 2、磁力异常计算公式 (2) 3、化极磁力异常计算公式 (3) 二、输入/输出数据格式设计: (3) 1、输入数据文件名的格式设计 (3) 2、输出数据文件名的格式设计 (4) 3、重要变量的名称 (4) 三、总体设计: (6) 四、测试结果: (7) 五、结论及建议: (9) 附录:源程序代码 (9)

一、基本原理: (1 Z 地质体重力异常的计算 重力异常计算公式: ???-+-+--==??=?v z z y x d d d z G V z V g 2 /3222])()()[()(ζηξζηξζσ 式中:V 为地质体的剩余质量对A 点的单位质量产生的引力位;v 为地质体的体积。 我们还可以推导出计算重力异常垂向梯度或重力垂向梯度异常的基本公式为: ζηξζηξηξζσd d d z y x y x z G V z g v zz ???-+-+------==???2/52222 22])()()[()()()(2 计算重力异常水平梯度或重力水平梯度异常的基本公式为: ζηξζηξξζσd d d z y x x z G V x g v xz ???-+-+---==???2/5222])()()[())((3 ζηξζηξηζσd d d z y x y z G V y g v yz ???-+-+---==???2/5222])()()[())((3 一阶导数类边缘识别计算公式: 垂向导数:z z y x g z y x VDR ???=),,(),,( 总水平导数:22)),,(()),,((),,(y z y x g x z y x g z y x THDR ???+???= 解析信号振幅:22VDR THDR ASM +=

医学实验报告模板

泸州医学院 本科学生设计性实验报告 专业年级班级 组长姓名 小组成员 课程名称 时间 实验设计方案: 篇二:标准实验报告格式(医学成像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标准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医学成像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陈睿黾学号: 2209101028 指导教师:廖小丽实验地点:人文楼 418 实验时间:2006.6.2 一、实验室名称:医疗仪器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一维、二维成像 三、实验学时:4学时 四、实验原理: 利用样品的原子核在梯度磁场及高频电磁场的激励下产生的自发辐射信号的频率和相位 因空间位置不同而不同来进行成像。 五、实验目的: 对磁共振成像整个过程进行了解,同时对每一个参数改动后对磁共振信号及图像影响的 效果有直观的认识,了解一维、二维成像原理,进一步熟悉磁共振成像原理。 六、实验内容: 采用定标样品(三注油孔)对一维成像(空间频率编码)有所认识。对梯度场各参数对 一维成像的影响进行观察。 了解瞬间梯度场,对二维成像(空间相位编码)有所认识。了解瞬间梯度场的梯度大小 和瞬间梯度保持时间对二维成像图形的影响。 七、实验器材: gy-ctnmr-10ky核磁共振成像实验仪、计算机、注油三孔实验样品 八、实验步骤: 1.按实验要求连线。 2.开机预热。 3.将注油三孔样品放入样品池中,打开磁共振成像软件,设置共振频率:按下“参数设 置”页面再按下“自动采集”出现采集的信号图及傅立叶变换 的频谱图,调节“频率设置”中间的按钮,直至出现波形符合预期目标的图形。 4.调节匀场:分别调节电源上匀场调节电位器并同时调节软件中的xy匀场至傅立叶频 谱图中峰最尖锐最高信号最长,适当调节共振频率,使波形看上去尽量平滑。 5.设置z梯度场和一维成像:调偏z匀场调节使峰变宽变低,同时出现z轴线上投影的 一维成像信号。调节z梯度和工作频率,使得信号频谱占半个屏幕同时在中间。 6.二维磁共振成像记录:按下“成像记录及操作”,然后按下“记录”等待2分钟,记

顺磁共振实验报告

近代物理实验报告顺磁共振实验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2014 年 5 月10 H

顺磁共振实验实验报告 【摘要】 电子顺磁共振又称电子自旋共振。由于这种共振跃迁只能发生在原子的周有磁矩不为零的顺磁材料中,因此被称为电子顺磁共振;因为分子和周体中的磁矩主要是自旋磁矩的贡獻所以又被称为电子自旋共振。简称“EPR”或“ESR”。由于电子的磁矩比核磁矩大得多,在同样的磁场下,电子顺磁共振的灵敏度也比核磁共振高得多。在微波和射频范围内都能观察到电子顺磁现象,本实验使用微波进行电子顺磁共振实验。 【关键词】 顺磁共振,自旋兰闵子,检波 【引言】 顺磁共振(EPR)又称为电子肖旋共振(ESR),这是冈为物质的顺磁性主要来自电子的自旋。电子自'旋共振即为处于恒定磁场中的电子自旋在射频场或微波场作用下的磁能级间的共振跃迁现象。顺磁共振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后广泛的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及医学等领域。电子肖旋共振方法具有在高频率的波段上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能深入物质内部进行超低含量分析,但并不破坏样品的结构,对化学反应无干扰等优点,对研究材料的各种反应过程中的结构和演巫,以及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了解电子自旋共振现象,测量有机自由基DPPH的g闵子值,了解和掌握微波器件在电子自由共振中的应用,从矩形谐振长度的变化,进一步理解谐振腔的驻波。

【正文】 一、实验原理 (1)电子的肖旋轨道磁矩与肖旋磁矩 原子中的电子由于轨道运动,具有轨道磁矩,其数值为:刀儿,负 号表示方向同E相反。在量子力学中E=』(/+1)方,因而均=屮Q+1)-^― = Jo + “B = 4r~ -九,其中2叫称为玻尔磁子。电子除了轨道运动外 “、= y]s(S+\) —还具有自旋运动,因此还具有肖旋磁矩,其数值表示为:m 叫。 由于原子核的磁矩可以忽略不计,原子中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合成原子 少 _ & 丄号&=] + 旳+Ta+i)+s(w) 的总磁矩:2他,其中弐是朗德闵子:2山+ 1) 。 在外磁场中原子磁矩要受到力的作用,其效果是磁矩绕磁场的方向作旋进,也e 就是巧绕着磁场方向作旋进,引入回磁比2叫,总磁矩可表示成H严泻。同 时原子角动量巧和原子总磁矩"丿取向是量子化的。勺在外磁场方向上的投影为: Pj =斤谄,m = jJ-\J-2,...-j o其中m称为磁量子数,相应磁矩在外磁场方向 上的投影为:“丿=ymh=-mg“B ; m = j,j-Xj-2、??.一j。 (2)电子顺磁共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