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主要指标评析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主要指标评析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主要指标评析

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高新技术产业进出口贸易、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能力等六个方面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得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十年发展无论在规模数量上还是内在质量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同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程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作者简介:李拓晨,男,生于1964年9月,黑龙江省肇东市人,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国际竞争力、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十年产值规模评析

产值规模指标是反映高新技术产值总量的指标,它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实力的直接体现,代表着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水平。十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发展变化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逐年增加,2003年28128.5亿元,2004年27768.6亿元,2005年 34367

亿元,2006年产值41996亿元。自1997年到2006年,十年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5.85倍[1]。运用统计数据分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与制造业总产值的增长变化见图1。由图1不难看出,制造业十年发展存在波动,而高新技术产业一直在稳定快速发展。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占53%,居明显优势地位。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和办公设备制造业以及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大体分别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整理汇编

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的12%、2%、30%、3%。1997年至200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由7162.68亿元增加到近2800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41%,2004年到2006年平均每年增长近26%,而同期制造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8.94%。从数据和图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和在制造业的比重均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图1 1997-2006年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对比数据图

5000

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份(年)

总产值(亿元)

制造业

表2 1997-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一览表 (亿元)

1997

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2005

2006

制造业合计15756152601685219701223122631334089高新技术产业合计1539.961785.332107.122758.753094.813768.585034.026341.308127.7910055.5医药制造业411.51432.91514.86633.88722.43834.651024.921173.01529.81808.1航空航天器制造业98.1287.4192.04105.64124.12148.69140.90149.20209.02241.2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728.70869.751122.231471.261622.721939.172571.673366.04015.75118.2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180.94265.95241.42374.28432.36603.961021.551226.31823.92111.3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120.69

129.31

136.58

173.69

193.17

242.12

274.98

426.80

549.32

776.61

资料来源:

根据国家统计局等资料编绘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评析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是指本年度高新技术产业比上年度产业的增加量,它主要体现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进步水平,这种进步包括整体进步水平和具体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步水平。从高新技术产业实际发展数据不难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上升幅度。(具体指标见表2)

由表2数据与其它统计数据计算可知,从1997-2003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每年平均增长32.41%,远高于制造业年增加值平均增长速度

增加值 图2 1997-2006年各主要高新技术行业增加值对比数据图

年份(年)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亿元)

16.62%的水平。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平均增长速度最快,高达66.3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次之,达到36.13%,大大高于整个产业的平均值,航空航天器设备制造业位居最后,占6.23%,远低于整个产业的平均值。各具体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表现及十年发展历程见图2。主要高新技术产业中,只有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超过制造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占 30.95%,其它均低于制造业的同项比重。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相对较低,分别只有16.51%

和14.27%,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身的生产能力和产出水平不高。通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与其它国家的比较,2000年美国23.0%、日本18.7%、韩国20.9%,而我国仅为9.3%[2]。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虽然逐年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总量也比较低,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日本的二分之一;相比之下,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其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远大于我国,由此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不足。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利税评析

产业经济效益是衡量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其中,产业销售收入、产业利润和产业利税是产业竞争力强弱的主要体现,1997年到2006年十年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效益的这三项指标见表3。

高效益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显著特征之一,但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情况来看

,其高效益优势并不明显,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所创造的价值只占

较小的份额。就五个主要具体产业而言,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所实现的销售收入、利润和利税都是最高,分

High-Tech Zone Diagnose

诊断高新区

表3 1997-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利税一览表(亿元)

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制造业合计销售收入542735502059890716988027294114124035171837213844270478利润1111957165027333121414661658662970412811利税42944176514567007522909112119109691844123665

高新技术产业合计销售收入5618.16579.97820.21003412015146142041227846.3392241585.利润309.2310.9432.1673.5688.37419711244.61423.21777.27利税517.0554.9713.11033.41107.6116614651783.82089.62611.2

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1177.61264.11378.91627.51924.42279.92750.73033.04019.834718.82利润72.777.4101.5136.6168.1201.4259.6275.00338.20372.55利税149.2163.2199.4262.4312.8365.8446.9479.80584.4643.15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销售收入300.2323.0323.7377.8443.612.014.9498.40781.4798.88利润 5.1 4.50.6 3.88.1499.9547.2

利税19.218.612.617.221.028.0427.937.3056.1364.28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2933.73506.64458.35871.26723.67658.79927.113819.16646.21069.利润162.5179.6261.9425.8386.5358.3460.7643.60650.83886.30利税249.7289.9390.9592.1592.8537.3647.8860.50927.291269.57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801.31068.41199.21599.22295.73441.76305.99192.7010722.12634.2利润57.738.548.475.881.3117.9170.7213.50262.65276.34利税66.951.869.7103.7106.9147.7209.9269.50331.04358.77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销售收入405.4417.8460.1558.1627.9734.0880.51303.01752.22363.82利润11.210.919.731.644.351.465.594.10139.14196.13利税32.131.440.557.874.287.2105.0148.2202.31278.91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等资料汇编

别为48.63%、47.45%和44.22%;航

空航天器设备制造业排名位居最后,

三项指标均只占2%左右。从图3中可

见,2004年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效益

指标开始出现大的发展势头。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全员劳动生

产率评析

从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来看,我

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较发达国家以

及我们邻近的韩国都存在较大差距。

(见表4)

全员劳动生产率不仅反映出经济

效益,也反映着生产力水平,综合表

现出一个产业的技术水平、经营管理

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

性。目前,从全员劳动生产率上看,

我国整体上是稳步上升的,我国高新

技术产业与制造业的其他领域相比较

具有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但仍大

大低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国

家,如2002年,美国的全员劳动生产

率高达69997美元,为中国的42倍之

多。具体到高新技术产业,据2004年

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统计,2002年我

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为10800

美元,美国2000年为117000美元,日

本2001年高新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也

高达89900美元,德国2001年为52600

图3 1997-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利税对比图

销售收入(亿元)

年份(年)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年份(年)

200 400 600 800 10000 利润(亿元)

200400600800100012001400利税(亿元)

表5 1997-2003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额一览表 (亿元)

199719981999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出口额1352.051676.582045.073066.573845.255606.009134.28

148311763623476

进口额1980.662417.553112.484346.745306.886859.819877.801362815641贸易总额3332.714094.135157.557413.319152.1312478.4919012.082845933277净出口额-628.61-740.97-1067.41-1280.17-1461.63-1253.81-743.5312031995TSC -0.19-0.18-0.21-0.17

-0.16

-0.10

-0.04

0.012

0.045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摘要

美元[3],都远远高于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这说明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贸易状况评析

进出口规模是衡量产业国际市场份额的重要指标,而竞争力强弱通常

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和产业内贸易(IIT)来表示。

由表5可见,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和进口额都得到了持续高速增长。十年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进出口变化趋势见图4。虽然在进出口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不高[4],从1997到2003年间,高新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但一直为负,说明逆差虽然在减少,但进口一直大于出口。200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首次实现顺差,贸易顺差达41.1亿美元。2004年进出口净增973亿美元,首次超过3千亿美元,在2003年出口净增425亿美元的基础上,2004年出口净增552亿美元,拉动外贸出口增长13个百分点,国际竞争力贸易竞

争指数(TSC )为0.012。2005年我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贸易竞争指数(TSC )为0.045,从2005年开始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出口第一大支柱

High-Tech Zone Diagnose

诊断高新区

表6 新产品开发能力分析表

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新产品开发项目数(项)9312.09873.010752.010986.012196.012196.016713.0

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亿元)52.670.894.4117.8134.5169.0207.6258.8415.7510.0

新产品产值(亿元)1084.81401.21720.72667.32957.23514.34692.26092.57034.88493.3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805.21207.31525.72483.82875.93416.14515.06098.96914.78248.9新产品实现利润(亿元)106.3123.6145.6226.6217.6291.3352.1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整理汇编

产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内部技术领

域分布结构体现了高新技术产业内部

出口主体的构成。从1995到2006年,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所有领域均出

现了出口大幅度增长的局面,说明我

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整体水平得到

了提升。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能力

评析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能力主要包括

新产品开发能力与新产品销售、产业

装备制造及关键技术和产业技术费用

支出能力。产品开发能力越强,产业

装备制造能力及关键技术越先进,产

业技术费用支出越大,高新技术产业

的竞争能力就越能得以提升。我国高

新技术产业新产品近年来的产值、销

图4 1997-2003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额对照图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年份(年)

亿

出口额进口额

售收入和实现利税都在不断攀升,从

1997年到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总

产值、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新产品

销售收入等指标平均增长均在20%以

上,新产品开发能力见表6。新产品

开发项目、新产品产值和利润十年中

均呈现大幅度增长。另外,高新技术

产业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生产技

术、装备能力持续提升。持续增长的

技术能力表明了未来我国高新技术产

业发展的良好前景。

综上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

力的单项指标评析,可以得出结论:

十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长

足迅猛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

数、产值、增加值、进出口贸易额、

实现的利税额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增

长。五个主要高新技术产业中,电子

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各方面都独占优

势,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

占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

50.9%,相对而言,医疗设备及仪器仪

表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在各方

面的所占比重较低。在与国际比较方

面,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远低于发达国家和韩国,我国高新技

术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强劲,但高新

技术产品进出口占工业制成品进出口

的比重远低于美国和日本。为促进高

科技产业发展,我国政府今后应加大

政策调整和激励措施,在风险投资,

税收、产业技术支持、高新区建设、

产业孵化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给予

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拓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

竞争力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188-194)

[2]李拓晨,促进我国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

经济2008.3(26-28)

[3]李拓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

创新制约因素分析[J]中国流通

经济2008.9(38-41)

[4]李拓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

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研究[J]改

革与战略2007.12(117)

会展产业竞争力分析

会展产业竞争力分析报告 会展业是集商品展示交易、经济技术合作、科学文化交流为一体,兼具信息咨询、招商引资、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商务旅游服务等多种功能的一种新兴产业,它以其特有的专业性、针对性、直接性等特点而逐渐成为国际、国内企业直接面对客户,展示自己的极好平台。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部门重视对会展业的开拓,并加大力度促进该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对会展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发挥该产业所具备的优势和潜力,为今后会展产业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以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机会以及政府行为等几方面对中国会展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 一、生产要素 会展业竞争力的强弱与生产要素有着深远的联系,因为竞争力的创造、发挥与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资源被应用时所产生的效率与效能有关。生产要素大致可以被归纳成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中国会展业竞争力的迅速增强离不开其所具有的丰富的生产要素,主要是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 (一)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对会展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会展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具备多种能力的人才,如:会展项目策划、会展

项目管理、会展工程管理、会展设计、会展财务管理、展馆的营销和服务、展馆器材的标准化管理、展品运输操作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专业的会展人才能更好地规划出展览项目及其细节,也能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提升展览会的知名度和实现最大的利益追求。但是目前我国会展从业人员中真正掌握外语、精通展览设计、会议组织策划、了解国际惯例、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十分缺乏,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管理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现在中国愈来愈重视对会展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各大高校也逐渐开设了与会展业相关的专业,目前已有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等11所高校和中专、职业学校开设了与会展业相关的专业。此外美国华盛顿大学、德国内德斯堡大学等也与我国大学考虑合作开展会展专业学科,这为中国会展业拥有更多的专业人才提供了最好的途径,同时会展公司的增加以及其竞争力的增强促使更多公司加强规范培训工作人员,这更进一步地促进了中国会展业的发展与壮大。 (二)资本资源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会展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为会展业的发展与壮大需要经济的大力支撑,只有生产力水平与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才能保证会展业的发展顺利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为我国一些大城市提供了会展经济的发展条件,许多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纷纷兴建现代化的大型展馆,着力培育会展经济。

浅谈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

浅谈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 在当前时代中,我国正在面临经济改革,我们的产业也已经从 原本的劳动力为核心逐渐转变为科技为核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 必须全面认识到自身情况,从而更好进行相关内容改革,才能确保 企业的全面发展。基于此类情况,企业必须做好企业财务相关工作,不断增强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才能确保品牌形象的维持。但是在 目前来看,我国企业都不能良好的优化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其主 要原因在于过度注重外部市场扩张,从而忽略了企业内部建设。基 于此类情况,有学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1.1盈利能力评价 在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盈 利能力的评价,我们常说的盈利能力就是指销售净利率,这一部分 内容能够非常好的诠释企业自身的营销能力。另外,在我们日常常 见的公司中,出现较高销售净利率的情况有两种:第一种就是日用 品行业,在日用品行业中,盈利能力主要是看销售量,因为在日用 品行业中,竞争压力非常大,而且大部分的日用品都是人们的刚需,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战成为了一个核心的内容,低价走量是一种常 见的手段。在这种销售模式中,销售量就非常的关键,只有庞大的 销售量才能代表企业的盈利;第二种就是以房地产为主的重资产公司,这些公司的特点主要是看商品的成交价,一般来说,成交价越高,公司盈利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公司的盈利就并不依赖 销量,而是依靠价格,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也就代表了盈利能 力的两个特殊指标。因此,在我们日常所见的公司中,通常盈利就 是按照净利润乘以销量来计算。但是同样的情况下,销量越大,企

业也就越稳定,因为资金能够快速回笼,从而保证企业的资金一直 充足。 1.2偿债能力 在当前来看,企业负债能力也是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 中的一个核心部分,其主要可以拆分为三个内容:第一就是企业资 金的流动速率。在大部分的企业中,资金都需要快速的流动,因为 资金流动的速度和企业交易量成正比,只要资金能够快速的流动, 就带着企业有着足够的活力,因此通常我们认定,这样的公司具有 强大的债务偿还能力,也就是优质公司;第二就是企业资金的冷冻 比例,在大部分的企业中,都会存在一定的资金是不能够挪用的, 这些资金或者资产就是企业的冷冻资产,如果一个企业的冷冻资产 比例过大,那么就会造成企业内部资金运营问题频繁出现,从而会 被认定为不具备较高的资产偿还能力,这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第三就是负债率。目前来看,每一家企业都有一定的负债率,负债 率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过低的负债率代表着企业本 身的市场不够大,业务开展不全面。过高的负债率会让企业陷入到 财务危机之中,从而不能较好的偿还债务。 1.3营运能力评价 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解释,因此,我们 通常将营运能力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就是应收账款周转率,这是一 个极为重要的指标,因为企业的应收账款代表着企业的货款,货款 回来的越快,企业的运转就越灵活,内部的资金拥有量就越大,在 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将应收账款周转率当作是营运能力的核心指标;第二就是存货周转率,企业的运营一定是有着货物的流动,在 这种情况下,货物流动的速度就非常的重要,因为大量的库存就会

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和指标体系

产业竞争力内涵 产业竞争力,亦称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竞争力实质上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因此,产业竞争力内涵涉及两个基本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比较的内容,一个是比较的范围。具体来说:产业竞争力比较的内容就是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最终体现于产品、企业及产业的市场实现能力。因此,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产业的比较生产力。所谓比较生产力,是指企业或产业能够以比其他竞争对手更有效的方式持续生产出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产品,并由此获得满意的经济收益的综合能力。产业竞争力比较的范围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区域的概念。因此,产业竞争力分析应突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包括产业集聚、产业转移、区位优势等。 [编辑] 产业竞争力理论基础 任何理论研究都有其理论基础和渊源,产业竞争力理论基础主要有两个: [编辑] 比较优势原理 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指出: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即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基础;特定国家应专注于生产率相对较高的领域的生产,以交换低生产率领域的商品。后来,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补充,指出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着贸易的流动方向。 [编辑] 竞争优势原理 波特认为,传统经济理论如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都不能说明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因为“在产业竞争中生产要素非但不再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其价值也在快速消退中”,“规模经济理论有它的重要性,但该理论并没有回答我们关心的竞争优势问题”。进而他指出,必须采用竞争优势理论来解释产业竞争力问题。竞争优势有别于比较优势,它是指各国或各地区相同产业在同一国际竞争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市场竞争能力。 我们认为,尽管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存在区别的一组概念,但两者都是产

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赵彦云/张明倩 原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5期 「标题注释」[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03JZD0016) 「作者简介」赵彦云(1957-),男,天津武清人,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北京100872 张明倩(1974-),女,河北保定人,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北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加入WTO 后,我国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将面临新的竞争形势,正确评价制造业的区域竞争力,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1999-2003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对我国制造业产业进行动态基本面分析,研究和评价我国制造业企业区域分布、企业规模状况、技术结构及企业类型。在对我国各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后,对处于竞争力不同层次的省份进行了要素结构分析。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竞争力要素/竞争力结构 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竞争力的强弱,是由其主要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的。我国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工业制成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正面临着应对日益开放的国际大市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中国区域制造业产业基本面分析 1.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基本指标分析 在提升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战略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产业在从业企业数量上、制造业增加值及出口创汇能力上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制造业企业数量由1999年的134345家增加至2003年的172755家,增幅达28.59%,制造业增加值和出口额稳步上升,分别由1999年的168020万元、109264万元上升至2003年的335771万元、260786万元,分别实现增幅99.84%和138.68%. 2.中国制造业企业区域分布 通过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份)制造业增加值和出口额的考察来反映我国制造业区域分布特点和变动趋势(见表1、表2)。

中国手机产业竞争能力分析报告

中国手机产业竞争能力分析报告 到2002年,我国手机生产厂商差不多进展到37家,已形成年产手机1.5亿部的生产能力。初步形成了以北京、天津等9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北方基地,以广东地区9家企业为主体的南方基地和以长江三角洲地区6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华东基地。 按照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有关数据,国产品牌手机在2002年取得了群体性突破,除去出口的市场占有率已近40%。究其缘故,除了国内手机厂商的本土优势外,恰当的把握了国内消费者追逐的流行趋势应该讲功不可末。 此次完全调查选用的该竞争力报告从手机产品策略、品牌营销及渠道建设等几个方面详述了国内手机产业的竞争态势。(完全调查/曹增辉)全文如下: 市场竞争格局 1.中国手机产业结构与生产规模 (1)中国手机产业的结构 在庞大市场需求的牵引下,在移动通信专项的推动下,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差不多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领域。仅就信息产业部组织调研的3 5家企业来看,总投资额达50.5亿元,其中87%为企业自筹、银行贷款和地点政府配套资金。近几年外商对移动通信整机及配套的基础产品的投资达到170多亿美元。摩托罗拉、诺基亚进一步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打算;爱立信、西门子、飞利浦纷纷关掉本国的工厂,转移到中国。与此同时,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阿尔卡特等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投资设置面向全球、高水平的移动通信技术开发中心,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提升在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我国差不多成为移动通信产品的生产加工研发基地。 移动通信产业的快速进展促进了国内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引导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带动了企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为加快国内企业进展,

增强国际竞争力,国家加大了对国内通信市场的监管,国务院5号文件规定任何厂商在中国境内生产手机须经信息产业部发放许可证方可生产手机。国内手机市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爱护下,我国手机生产企业从1997年的5家进展到2002年的37家,已形成年产手机1.5亿部的生产能力。我国手机生产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北京、天津等9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北方基地,以广东地区9家企业为主体的南方基地和以长江三角洲地区6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华东基地。北方、南方和华东三大手机生产基地的年产量分不占全国总产量的44.9 %、22.6 %和23.4 %,生产总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 1%。 目前已取得信息产业部GSM手机生产许可证的国产手机企业有1 2家,这12家企业是:中科健、康佳、中兴通讯、南方高科、厦华电子、东方通信、波导、海尔、TCL、首信、南京熊猫、厦新;生产CDMA手机的企业有19家,除了摩托罗拉外,其余18家差不多上国产手机生产企业。它们是波导、中科健、中兴、首信、TCL、海尔、东信、康佳、南方高科、中电通信、大唐、振华科技、浪潮、海信、大显集团、普天通信、天津电话设备厂、厦华。 (2)中国手机产业的生产规模 表1显示出2002年中国手机企业生产、销售和出口情形。 2.国外厂商主导手机市场进展潮流 以后的市场必定是创新者领导的市场。国外厂商将领先品牌的核心优势、杰出的运作和持续创新的产品转化为强劲的赢利。 ·国外厂商应对行业增长态势的变化的综合实力能力强。其新产品系列将带来增长的潜力,专门在游戏、图像和企业市场方面,国外厂商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在技术研发、品牌形象、技术实力、产品定位和生产规模方面的优势从而确定了其主导地位。 ·国外厂商通过持续推出具有MMS、Java和扫瞄器功能的彩屏手机等新款手机,连续凭借技术创新的优势加大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研究 摘要:文章在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和核心技术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从如何培育核心技术竞争力和如何保持核心技术竞争力两个方面探讨了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构建。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培育;保持 一、高新技术企业和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内涵 1.高新技术企业的内涵。高新技术企业是由高新技术的概念延伸而来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2000)中划定高新技术为: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新材料及应用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现代农业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环境保护新技术、海洋工程技术、核应用技术、其它在传统产业改造中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 高新技术与传统的技术和产业相比有着许多显著特点。主要体现在:(1)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智力密集和R&D资金密集是世界高技术及其产品的主要特征。高技术及其产品的知识、技术、智力和R&D资金密集程度决定着其水平和层次;(2)创新性。高技术是以世界最新科学成就为基础,通过代价高昂的研究和探索,使技术不断创新;(3)高风险性。开发高技术产品要应用新工艺,需要投资较大,要求水平较高,风险也很大;(4)时空性。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新技术从研制、开发到生产应用的周期迅速缩短,高新技

术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在缩短,竞争更加激烈,时空特性更加突出。 2.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内涵。核心技术竞争力是指能为企业带来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的技术资源和能力。虽然国际上对不同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有不同的描述,但较为一致的共识是,决定一个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有四个维度:有价值的技术竞争力(能为企业在外部环境利用机会、降低威胁而创造价值的技术能力)、稀有的技术竞争力(极少数现有或潜在竞争对手能拥有的技术能力)、难于模仿的技术竞争力(其他企业不轻易建立起来的技术能力)、不可替代的技术竞争力(不具有战略对等资源的技术能力)。 二、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培育 1.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前提。战略是企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它是企业组织结构设计、资源配置的依据,战略选择的准确与否,将对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培育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把战略的制定和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培育结合起来,使二者的发展方向与市场趋势相一致。而对市场趋势的把握,则要求企业既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又要以最快的速度从市场上获取信息,并迅速做出反应。 2.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高新技术企业所具有的内在特性决定了企业必须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一是高新技术企业最大的内在特性就是它的创新性。坚持以

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竞争力评价与思考

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竞争力评价与思考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竞争力评价与思考 一、引言 工业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报告》统计,2010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比2009年提高个百分点,可见,工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效益越来越明显,而且拉动效应越来越大。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作为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对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贡献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而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小企业的5倍以上,可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加快培育和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进一步推动实施大企业集团带动战略的重要措施,研究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竞争力,可以进一步明确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竞争力情况,同时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行业地位,激励其做强做大。通过加强培育和扶持发展,形成一批规模大、经济效益好、主业突出、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自主研发能力强、技术装备先进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依托,全面提升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竞争力,充分发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带动效应。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界定 要界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得首先明确工业企业的范围,工业企业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或企业。虽然从2011年开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起点标准由原来的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但是鉴于统计资料收集年限有限,本研究所指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还是沿用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三、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对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竞争力进行科学评价的前提是评价指标的选取,对于其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不仅能全面反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竞争力,还需

济南会展业竞争力研究

济南会展业竞争力研究 以竞争力优势理论——“钻石模型”理论为依据,对济南会展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考察竞争优势的来源,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和改进的对策建议。 标签:济南会展业竞争力钻石模型调查研究 伴随着我国会展经济强劲的发展态势,会展产业的带动效应日益明显。济南会展业历经十余年的发展,规模、质量和影响力迅速提升。2012年济南市被评为“中国十大影响力会展业城市”,跃居国内二线城市前列,济南会展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然而与会展产业较为成熟的北上广等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济南会展业的竞争力优势体现在哪里?如何提升?都是目前亟待探讨和解决的课题。 1 “钻石模型”理论及会展竞争力基本要素 美国学者波特通过比较研究10个国家中100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产业竞争力优势的决定因素包括六大要素,其中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是基本要素;政府、机遇是辅助要素。这六个要素相辅相成,并作为支撑点构成了完整的菱形状“钻石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理论进行了补充,丰富了理论的适用性,为分析会展产业竞争力提供了条件。 会展产业中,生产要素是指会展行业成长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城市的区位因素、基础设施和人文资源。需求要素是指市场对会展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数量。相关支持产业是指会展业的相关产业和上下游产业,包括旅游、酒店和餐饮业等。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是指会展企业的组织管理形态及竞争对手的状态。政府因素是为会展产业提供资源、创造环境的政府行为及政策法规。机会则包括推动会展业前进发展的重大事件,例如大型节庆活动等。 2 济南会展业竞争力要素分析 2.1 生产要素 2.1.1 区位因素分析。济南是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京沪与胶济两大铁路在此交汇,是京沪高铁的五大中转站之一;公路系统发达,是全国重要的公路主枢纽城市;济南国际机场是华东第二大航空港,连通国内外50多个大中城市。济南拥有较发达的陆空结合立体交通网络。按照国内会展产业发展布局,济南归属于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会展产业集群,突出的地缘优势和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为济南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和有力保障。

产业竞争力弱分析

产业总体竞争力弱 调研报告指出,经过若干年的产业积聚,基地内古典家具厂家以年均递增100多家的规模突破式地发展,但缺少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产销龙头企业,行业“领头羊”的角色长期空缺,绝大部分都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大企业的带动性远远不够,行业标杆的引领作用缺失,致使产业的总体竞争力比较弱,专业分工所带来的集群效应远未得到体现。 而随着新会古典家具行情不断看涨,各路商家都来分一杯羹;抄袭克隆,产品同质化经营突出。特别是近两年来,在行业日趋红火的大好形势吸引下,古典家具企业户数在急速增加,尤以安徽、湖南、四川、江西以及本地人开厂为主,部分不懂红木、不懂技术、不会设计、不懂营销,扎堆进驻,简单复制,急速扩张,造成了古典家具行业的恶性竞争,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致使古典家具产业未红先老,未富先乱。 目前,港澳和北京、上海、广州、中山等地销售的古典家具,相当部分产自新会。但是,调研也发现,由于产销不平衡,市场话语权不够,知名度不高,基地产品营销能力不强,更多的是通过外地家具市场代销,导致生产的产品被别人贴牌,被批发商压价辗转销售到京、津、沪、穗、深和中山等地的专卖场,以翻倍甚至翻数倍的价格卖出,造成产品制造者吃点“残羹冷炙”,而终端销售商则坐享其成,财源滚滚,陷入“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恶性循环中而不能自拔。 调研还指出,古典家具行业准入门槛低,很多投资都是家庭作坊。由于资金链不充裕,这些家庭作坊大多倾向于生产一些简单、量高、价低的产品,缺少构思新颖、独具匠心的作品,品牌创新意识普遍比较缺乏,产品附加值低,缺乏真正在同行业内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品牌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两项建议 人才是关键 市工商局调研分析认为,要想使新会古典家具产业重走复兴之路,夺取行业的制高点,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人的因素。 报告建议,应充分发挥新会古典家具行业协会的组织领导作用,不定期邀请古典家具界的名师、巧匠举办讲座,讲授工艺知识,传授技术技能;通过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和校企联办等形式,培养高级技工和经营管理人才;开展工艺美术职称和技术等级评定活动,培养一批工艺美术产业带头人和工艺美术大师;注重“师徒相传”的技艺传授方式,使制作工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培育自主品牌 调研报告还认为,古典家具产业要发展壮大,必须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大产业宣传力度,注重品牌的档次定位,鼓励产品的差异化经营,提升产品附加值。 报告建议,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培育自主品牌,并对争创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予以30万~50万元奖励,并由新会古典家具行业协会着手申请注册“新会古典家具”的集体商标;培育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尤其是现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名气的华润、侨发、利兴等企业,引导现有小企业、小作坊转型升级,做大企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并在企业融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方面予以支持。 设想:质量标准上争取行业话语权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83569341.html,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作者:马旗 来源:《活力》2013年第04期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要素;评价指标;体系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尽管国内外界定核心竞争力的观点不同,但“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配置资源,形成并能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这一概念已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广泛认同。一般意义上讲,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获取各种资源或技术并将其集成、转化为企业技能或产品的能力;二是企业组织、调动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使企业各个环节处于协调统一高效运转的能力。 由此可见,核心竞争力是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的企业综合能力的体现,是支持企业赖以生存和稳定发展的根基,它通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体现出来。如佳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激光、图像和微处理机控制,这使它在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照相机和图像扫描仪领域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作为企业技术领域、市场领域与管理领域相互作用中的特定能力积累,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普遍鲜明的特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经济性; 2.独特性; 3.延展性; 4.动态性; 5.渐进性; 6.持久性。 7.整体性。 8.用户价值。 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1.企业决策者和企业成员的知识、能力、素质。企业是生产要素的集合体,其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因素,企业的活力要靠企业职工来体现,而职工的活力则依靠企业决策者、管理者来激发。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决策者、管理者往往决定着企业的投资决策、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形象定位、企业的凝聚力、企业的人事制度,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而这些都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2.研究和开发能力(R&D)。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D),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是指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性创造活动。它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再次,有的技术引进来也不是马上就能用得上,需要企业通过内部消化吸收,与本企业生产、管理融合之后,才能取得实效。况且,有些技术并不是现成的,要获得实际技能,则需要企业把触角伸向企业外部,不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在理解和消化基础上进行创新。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主要指标评析

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高新技术产业进出口贸易、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能力等六个方面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得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十年发展无论在规模数量上还是内在质量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同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程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作者简介:李拓晨,男,生于1964年9月,黑龙江省肇东市人,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国际竞争力、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十年产值规模评析 产值规模指标是反映高新技术产值总量的指标,它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实力的直接体现,代表着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水平。十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发展变化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逐年增加,2003年28128.5亿元,2004年27768.6亿元,2005年 34367 亿元,2006年产值41996亿元。自1997年到2006年,十年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5.85倍[1]。运用统计数据分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与制造业总产值的增长变化见图1。由图1不难看出,制造业十年发展存在波动,而高新技术产业一直在稳定快速发展。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占53%,居明显优势地位。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和办公设备制造业以及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大体分别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整理汇编 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的12%、2%、30%、3%。1997年至200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由7162.68亿元增加到近2800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41%,2004年到2006年平均每年增长近26%,而同期制造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8.94%。从数据和图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和在制造业的比重均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 图1 1997-2006年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对比数据图 5000 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份(年) 总产值(亿元) 制造业

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特定产业都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实际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产业竞争力。在实际分析的过程中,人们很容易理解产业竞争力的三个要素:一是产业竞争实力;二是产业竞争潜力;三是产业竞争环境。本文将把这三个要素落实为指标体系。产业竞争 实力指标竞争实力是指竞争主体在一定竞争环境下将 竞争潜力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能力,包括产业盈利能力、市场化能力、资源转化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四个准则层指标。 1 产业盈利能力:通过计算一国产业的平均资产利润或产业内企业的总利润来揭示。包括3个指标:实现利润总额:从产业的收益能力来揭示产业的竞争力。产业增加值: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总产出与中间消耗的差额。生产率:平均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的生产价值能力表示。 2 市场化能力:反映产业能力在市场上的实现程度,包括以下4个指标:出口密集度:通过特定产品出口额占行业出口额的比重来反映。市场占有率:用本国产品出口额占世界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贸易竞争指数:又称水平分工指数,反映本国生产的一种商品相对于世界市场上供应的他国同种商品来讲,是处于生产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势的程度。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又称RCA指数):用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占世界出口份额的比例来反映

贸易结构与贸易状况。 3 资源转化能力:反映产业将资源转化为产品的效率与盈利能力,包括4个指标:总资产贡献率:用特定产品总产值在行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表示产品发展规模。增加值率:通过在一定时期内产业增加值占同期产业总产值比重,反映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产值利税率:反映产品企业生产盈利能力。资金利税率:它在考核企业经济效益时,即涉及销售环节,又涉及生产环节。 4 技术创新能力:反映产业技术储备和将技术转化为商品的能力。包括3个指标:新产品销售率:通过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反映产品技术创新能力。新产品出口销售率:反映新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企业拥有专利数:反映产业技术储备与创新活动的活动程度。产业竞争潜力指标竞争潜力指竞争主体的比较优势和其他可控发展条件,代表报告期时间点产业内部影响未来竞争力的因素:包括技术投入、比较优势两个准则层指标,共5个指标。 1 技术投入:包括2个指标:研发人员强度和研发经费程度。 2 比较优势:反映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因素,包括产品价格水平、成本高低、质量水平、产业规模等方面,选择3个指标:劳动力成本指数:作为参考指标。该指标一般越低越好。出口价格指数:常用反映产品附加值水平的指标来间接反映产品的质量与性能。 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利用债仅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低越好。产业竞争环境指标

国际会展中心竞争六力分析模型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竞争地位的六力分析模型 诊断阶段:分析与诊断 适用对象:产业或企业 适用围:企业经营基础诊断及产业经营环境分析,用以分析产业竞争力,评价企业本身的相对竞争优势与强度。 模型的作用:有助于厘清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点出产业中竞争的关键因素,并界定最能改善产业和企业本身获利能力的策略性创新。 模型的意义:各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类成功的战略思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 六力分析概念: 六力分析的概念是英特尔前总裁安迪·格鲁夫(Andrew S. Grove),以波特的五力分析架构为出发点,重新探讨并定义产业竞争的六种影响力。 他认为影响产业竞争态势的因素分别是: 1.现存竞争者的影响力、活力、能力; 2.供货商的影响力、活力、能力; 3.客户的影响力、活力、能力; 4.潜在竞争者的影响力、活力、能力; 5.产品或服务的替代方式; 6.协力业者的力量。 各因素的详细说明: 1.现存竞争者的影响力、活力、能力 产业中厂商家数的多寡是影响竞争强度的基本要素,除此之外,竞争者的资金充裕、同构型、产业产品的战略价值以及退出障碍的高低都会影响同业竞争强度。 现存竞争者强度通常受到下列因素影响: 1)产业成长速度慢 2)高固定或库存成本 3)产业存在众多竞争对手

4)转换成本高 5)多变的竞争者 6)高退出障碍 7)高度策略性风险 2.供货商的影响力、活力、能力 当企业有许多供货商时,企业将有多种选择;但当供货商很少时,供货商就享有掌控权。形成供货商议价力量的主要原因就是基本的劳务或主要的零组件由少数厂商供应,且没有替代品,同时本身又欠缺后向一体化的能力。 供货商所具有的特性,如下所示: 1)由少数供货商主宰市场 2)对供货商而言,客户并不是主要的客户 3)对客户而言,并无适当的替代品 4)供货商的产品对客户而言,转换成本高 5)供货商的产品对客户的成败具重要的影响地位 6)供货商易向前整合 3.客户的影响力、活力、能力 客户的议价力量除了决定于其购买的数量以外,客户对产品的知悉程度、转换成本的高低以及自身前向一体化的可能性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客户若有下列特性,则具较强的议价能力: 1)购买者众,采购量大 2)采购标准化的产品 3)转换成本极少 4)客户信息充足 5)客户易向后整合 4.潜在竞争者的影响力、活力、能力 潜在竞争者目前并不在此行业中,但一旦环境改变,潜在竞争者将随时准备进入市场。潜在竞争者通常会带来一些新产能,不仅分享既有市场,也会拿走一些资源。 Aaker认为,业界中凡采取市场及产品扩策略、垂直整合策略、拥有特殊能

核心竞争力评估

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五、核心能力的评价 如何识别、评价企业的核心能力,需要有一套全面、科学的指标,没有这套指标的建立,就不能判断企业核心能力的差异,也无法测度运用核心能力理论的绩效。还使核心能力战略实施无法操作。 经各方专家研究,目前已初步形成一些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国家对整车和零部件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即将出台。现概述如下。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一般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 定性方法有四: 其一:可从以下四个关键点来分析评估。 1、确定企业具有何种真正出众的技能; 2、确定企业的优势可能保持多久; 3、正确估计企业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可能创造出多少实际价值。 4、正确地进行“要素组合”的能力。 其二:可从五大竞争力指标评估: 1、产品开发能力:产品的先进性、制造成本、性能、经济规模; 2、技术装备能力:制造技术创新能力、设备设施、工艺装备的制造能力; 3、制造能力:质量稳定性、制造成本; 4、企业管理能力:产品质量、制造成本、资本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财务能力、人才资源能力、知识能力、公共关系; 5、销售和服务能力:市场研究能力,品牌声誉、客户关系、销售能力、保修里程、配件供应、人员素质、汽车召回制度。

其三:从国家确定的指标项目进行评估。 国家经贸委确定,汽车零部件以技术、成本、质量、生产效益、价格等为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经贸委投规司长甘智和)。 其四:从八大经济技术能力评估。 1、能否给顾客带来长期性利益; 2、能否在同行业中保持长期领先地位; 3、能否取得长期性的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经营效益; 4、能否具备现有产品组合中关键产品、关键技术或几个关键技术的组合以及关键性的经营管理能力。 5、是否被同行业或公众认为是最优秀的。 6、产品和技术不能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和替代。 7、产品是否有很大的延展空间和捕获富有潜力的新商机。 8、能否不断地研发出保持相当长寿命周期的新产品。 定量方法目前两种:其一,由机械工业部专家组设计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出的综合指数来评价。 核心竞争力评价的九项指标体系: 1、工业经济综合指数; 2、单位工资创造的工业增加值; 3、销售利润率; 4、销售收入年增长率; 5、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 6、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例;

北京市会展业产业竞争力分析论文

毕业论文 北京市会展业产业竞争力分析 学生姓名 学号: 系 部: 专 业: 指导教师: 年 月 132096101 经济学 李文华(讲师)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在完成论文时所利用的一切资料均已在参考文献中列出。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北京市会展业产业竞争力分析 摘要: 会展行业的发展已经被各个国家开始重视。会展业能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能够创造出社会效益。北京市是我国的重要核心地区,北京市的会展业也在逐步扩大发展,涌入越来越多的国际化会展,将会展的规模和水平大大的提高。在会展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北京市会展业面临巨大的挑战。那么,如何提高北京市会展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并能够在所有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这将是我们讨论的主题。 我们将对北京市会展业产业竞争力进行主要的分析。大概从政府、企业、行业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对如何提高北京市会展业竞争力提出有效的发展建议。使北京市会展业能够更进一步的发展,并保持一定优势的竞争力。 关键词:北京市,会展业,产业竞争力,发展

Analysis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Beijing Exhibition Industry Abstra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has been the attention of various countries.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can bring great economic benefits to the society, but also to create social benefits. Beijing is an important core area of China,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in Beijing is also gradually exp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lux of more and mor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the exhibition will be greatly improved the scale and level.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the Beijing exhibition industry is facing enormous challenges. So, how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veness of the Beijing exhibition industry, and be able to gain an advantage in all the competition, which will be the subject of our discussion. We will be the Beijing exhibition industry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of the main analysis. Probably from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industry, three aspects of research, how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Beijing exhibition industry to make effective development proposals. So that the Beijing exhibition industry to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to maintain a cert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Key words:Beijing, exhibition industry,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development

2019年产业竞争力分析报告

2019年产业竞争力分 析报告 2019年3月

目录 一、分行业看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4) 1、离不开的银行,少不了的能源 (5) 2、金融:中国位列第二,结构分化显著 (5) 3、房地产:开发销售龙头,投资租赁缺位 (7) 4、原材料:化学制品同业差距较大 (7) 5、工业:强大的对手除了美国还有日德 (10) 6、公共事业:电力及复合型企业缺失,香港补位 (13) 7、日常消费:食品和饮料或可与美国一争高下 (13) 8、可选消费:中国在家电行业有较强竞争力 (15) 9、医疗保健:美国以绝对优势包揽所有行业第一 (18) 10、通信服务:中国公司电信业务大有可为 (19) 11、信息技术:中国信息产业道阻且长 (22) 二、产业竞争力提升之路漫漫 (24)

分行业看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仅从百亿美元以上的上市公司来看,中国的产业布局尚不完善,有布局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也良莠不齐,结构分化严重。具体而言:(1)中国商业银行在数量和市值规模上位居全球第一,保险和资本市场领域中国企业的整体规模均位居第二;(2)能源行业略逊一筹排名第二;(3)管理和开发领域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房地产商占据半壁江山,全无美国公司的身影;(4)化学制品领域除了出口规模就可以看出产业优势的日本和德国外,美国、沙特、荷兰都是比较发达的国家。相较而言,中国整体的行业市值规模也仅为美国的1/9,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5)工业规模最大的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18家公司尽数被美、法、英、德四国垄断;(6)公用事业领域中国企业整体竞争力不佳;(7)在日常消费领域,中国企业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没有个人用品和居家用品企业,零售业只有一家,而食品和饮料企业表现出不错的竞争力;(8)家庭耐用消费品是中国产业为数不多排名第一的行业,以美的集团、格力电器和青岛海尔为代表的中国家电企业与日本索尼、松下等的竞争也不相上下;(9)医疗保健类企业在全球同行中依然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不仅数量上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市值规模更是和美国相差数十倍;(10)互动媒体与服务中国企业开始与美国展开正面竞争,腾讯成为仅次于Alphabet和Facebook的第三大公司;(11)信息技术6个行业仅在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排名居前,其余五个行业不约而同的表现出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 产业竞争力提升之路漫漫。在软件、医疗保健设备与用品、零售

医院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的评价指标及筛选结果

四专题研究四 医院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的评价指标及筛选结果 韩秋霞一方鹏骞一闵锐一白雪一刘向莉 ?摘要?一针对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从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出发,介绍了评价指标的筛选过程,构建了中国医院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社会声誉二卫生资源和医院发展潜力3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并对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方向三 ?关键词?一核心竞争力;一医院;一评价指标体系 Evaluation indexes and screenin g results for g eneral a pp raisal of hos p ital core com p etence 一Han Qiuxia ?, Fan g P en gq ian ?,Min Rui ?,Bai Xue ?,Liu Xian g li .?School o f Medicine and H ealth Mana g ement , Ton gj i Medical Colle g e o f Huazhon g Universit y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 g y ,Wuhan 430030,China Corres p ondin g author : Liu Xian g li ,Email :xian g li31@sina .com ?Abstract ?一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 p ment tendenc y of hos p ital core com p etence ,introduced the index selection p rocess and constructed the evaluation index s y stem of core com p etence.This s y stem com p rises 3level -1indexes (social re p utation ,hos p ital health resources and develo p ment p otential )and 9level -2indexes ,with recommendations on im p rovements of the existin g s y stem. ?Ke y Words ?一Core com p etence ;一Hos p ital ;一Evaluation index s y stem 一一DOI :10.3760/cma.j . issn.1000-6672.2015.03.022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YBGL121) 作者单位:430030一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 管理学院(韩秋霞二方鹏骞二闵锐二白雪);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刘向莉) 通信作者:刘向莉,Email :xian g li31@https://www.360docs.net/doc/b83569341.html, 一一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人民健康意识逐渐加强,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公立医院二民营医院及合资医院之间纷纷展开了攻势,使我国医疗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重新认识和分析医院,把研究的视角投向医院拥有的特殊能力 医院核心竞争力三科学构建医院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正确评价医院核心竞争力,对于医院有目的地实施竞争战略,实现发展方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三 一二概念界定 尽管目前学术界对于医院核心竞争力没有较为统一二权威的解释,但对于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较为普遍的认知是:医院核心竞争力是在一定时期内,医院相对于竞争对手,能够使医院在某些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经过医院长期积淀并已经融入医院内质中的,并通过管理整合,可以为医院创造出可持续 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1-2] 三主要构成要素包括核心人才二核心学科二核心医疗能力二核心教研能力以及核心管理能力等5个方面,具有增值性二延展性二 动态性二可习得性等特性三对于医院而言,制定出实用的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是医院管理至关重要的一环,对医院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二反馈与完善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绩效和管理效率三 二二医院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初步框架在前期文献研究的支持下,充分利用国家医院评价项目工作的政策文件,结合评分标准和申报书, 以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模型为基础[3] ,遵循系统优 化原则和通用可比原则,统筹覆盖质量指标二效率指标二效益指标,同时综合采纳基础指标和环节指标, 既囊括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当下表现,也包含其未来的发展潜能,形成医院核心竞争力评估体系初步框架,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37个二级指标(表1) 三三二医院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筛选2014年10月召开专家咨询会,选取27名医院院领导二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者二医学院校相关专家,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开展指标筛选三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7份,回收27份,回收率为100%,要求专家对每个二级指标从重要性二信息的可获取性和灵敏性3个维度赋予权重并进行三级评价,以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