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系统的优劣势分析

北斗”系统的优劣势分析
北斗”系统的优劣势分析

北斗”系统的优劣势分析

摘要:“北斗”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作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之一,在我国的军用和民用领域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北斗系统作为一种新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存在这缺陷和不足。本文分析了北斗系统与GPS系统相比具有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应用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北斗系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北斗系统,导航,定位,特点,应用

1 引言

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简称北斗系统,Compass),从2004年正式运营以来,系统工作良好,已在测绘、森防、电信、水利、交通运输、勘探、防灾救灾和国防安全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斗系统由空间卫星、地面主控站(控制中心)与标校站和用户终端设备三大部分组成。该系统基于“二球交会”原理进行定位,即以2颗已知坐标的卫星为圆心,各自以测定的本星到用户接收机的距离为半径,形成两个球面,用户接收机必定位于两个球面交线的圆弧上。地面控制中心存储的电子高程地图库提供以地心为球心,以球心至用户机的距离为半径的球面。求解圆弧与球面的焦点,并根据用户在赤道平面北侧的实际情况,即可获得用户的二维坐标[1]。

北斗接收机在工作时,首先,由用户机接收来自两颗卫星的询问信号(卫星的询问信号是由控制中心发给两颗卫星的,再由卫星转发器播发给用户机),用户响应其中一颗卫星的询问信号,通过用户机同时向两颗卫星发送响应信号,再经卫星转发;然后,用户机利用系统的通信功能,将自己的二维位置通过卫星发送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用户的二维回到地面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接受并解调用户发送来的响应信号,根据用户的申请服务内容进行相应处理。

2 北斗系统的系统特点

北斗系统作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为了打破欧美对卫星导航市场的垄断,也是应国防安全的需要而建立的。它的建立有着自己独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拥有自已鲜明的系统特征。与国外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如GPS、GLONASS及Galileo)性比,具有以下特点[2-4]:

(1)北斗系统是区域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北斗系统的空间部分为两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固定在中国上空。因此它覆盖的区域仅是我国本土及其周边地区,是区域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覆盖范围为东经70~145度,北纬5~55度;能够无缝覆盖我国全部国土和周边海域。能够为我国全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实时全天候、全天时、无处不在的良好的导航定位服务。

作为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的优势在于需要的卫星颗数少,所需要的维护费用也低,所以资金投入就少,对国家的经济压力就小;但是也有自身的缺陷,无法进行全球定位、无法进入国外市场等。

(2)双向报文通信功能

北斗系统具有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地面控制中心之间的双向报文通信功能。这种简短的通信功能,能够有效地满足通信信息量较小、即时性要求较高的各类用户的应用要求。对既需要定位信息又需要将定位信息传递出去的用户,北斗系统将是非常有用的。在2008年,中国5.12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中,在移动通信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损坏而无法正常工作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抗震救灾指挥与保障的重要手

段,展现了北斗系统在救灾应用中的创新和智慧。对于没有报文通信功能的常见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如GPS、GLONASS等),由于无线移动通信信号遮蔽、干扰严重,已经无法满足正常的救灾调度、指挥的需要。

(3)北斗系统采用有源定位模式

北斗系统是主动式有源双向测距二维导航系统,在地面控制中心进行用户位置坐标解算。北斗系统的有源定位工作方式,使得用户定位的同时失去了无线电隐蔽性,这在许多应用中是不利于用户的。北斗系统的位置解算工作是在控制中心进行的,对地面控制中心的依赖性很大,一旦控制中心系统受损,整个系统就无法正常工作了;其次,用户设备必需包含发射机和接收机,因此其体积、重量、功耗和价格等方面远远高于GPS接收机,这也使得应用不便。

由于北斗系统工作方式的特殊性,从用户发出定位申请,到收到定位结果,定位申请指令要从用户机到卫星,再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接收到定位申请后,对用户位置进行解算,然后由控制中心将定位结果通过卫星,发射给用户,整个定位响应时间最快为1s。1s的响应时间,对飞机、导弹等高动态的用户来说时间嫌长。适合于给车辆、船舶等移动速度较慢的用户提供导航服务。这种较差的实时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北斗系统的应用范围。

北斗系统是主动双向测距的询问——应答系统,系统的用户容量取决于用户允许的信道阻塞率、询问信号速率和用户的响应频率。因此,北斗系统的用户工作设备容量是有限制的。系统根据用户的不同服务等级(共分为3个等级),为用户提供服务。

(4)北斗系统精度特征

北斗系统的二维水平定位精度为100m(设标校站为20m),双向授时精度为20ns(单向为100ns),与GPS的民用精度基本相当,能够满足一般用户的授时和定位导航需求。北斗系统的用户位置解算是在地面控制中心进行的,用户的精确三维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控制中心存储的有效数字地图的准确度和精度。

此外,北斗系统的信号采用码分多址技术,工作的波段由于强降雨、雪、雾等恶劣天气而引起的信号衰减效应非常小,因此北斗系统可以充分保证系统的信号传输不受雨衰效应影响。北斗系统以双向伪距时间同步方法摆脱卫星时间同步与精密轨道之间的依赖关系。解除了一个卫星原子钟性能下降对其他卫星钟同步及精密定规的影响。

3 系统应用产业优劣势

卫星导航产业由产业链上游的核心芯片与模块、地图数据和软件、嵌入式系统等基础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产业链中游的各种应用终端产品集成、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提供;系统下游的系统运营商增值服务等一系列链条构成。卫星导航产业作为国家重要的信息基础体系,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也是“感知中国”物联网建立的基础。

当前以北斗导航卫星应用为主的资助卫星导航产业正处于规模不打、发展迅速的产业形成期,已经被国家列为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下面将对北斗导航卫星应用产业的优势和劣势两方面进行分析。

以北斗导航卫星应用为主的自主卫星导航产业在与GPS产业竞争中,将自身应用优势作为核心竞争力,技术和应用水平逐步接近国际水平。北斗系统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5]:

(1)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定位和通信功能,形成了自主卫星导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的综合集成,北斗导航系统不仅能够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区内全天候、高性能的定位、导航、授时和通信等基本服务,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从系统到用户终端的全方位增值服务,为用户带去更佳、更便捷的解决方案。

(2)北斗导航系统应用依托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能够成功克服产业发展过程中系统投资大、市场培育慢、回报周期长等不利因素,初步形成了导航产业信息综合服务、产品研发制

造和系统标准规范三大体系。国家能够制定北斗系统的应用开发规划和市场准入机制等,防止应用市场的恶性竞争。

(3)北斗系统应用运营商是通过授权的形式,授权给具备行业背景的运营商进行经营,逐步形成了行业应用优势。神州天鸿和北斗星通是北斗系统主管部门正式授权许可的运营分理单位。它们自建立之初就围绕北斗民用业务开展了长期、有效的推广工作。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并在水利、林业、石油、船舶、铁路等行业用户进行了长期的试用和实验工作,面向客户需求提供了先进、易用、可靠的北斗应用解决方案;同时联合国内众多优秀的北斗科研机构、终端制造企业和行业应用系统集成商,共同致力于扩展民用终端设备的适用范围,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可行性,并努力通过技术进步和扩大规模来降低用户采购成本。与此相对的,北斗导航卫星应用的应用落后,是由于市场上与GPS的激烈竞争,更主要是由于北斗系统应用在现实产业化方面与GPS应用产业相比,处于绝对的劣势。北斗系统的应用劣势主要体现在[6]:

(1)北斗系统应用滞后于系统建设,使得系统效益不能及时发挥。先建成系统,再着手于系统应用的开发,不能及时有效地发挥系统带来的效益,无法快速实现系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随着GPS等系统应用在市场上的进一步拓展、巩固,也使得北斗系统应用市场的推广更加艰难。

(2)北斗系统的用户终端设备便携性低、价格偏高,无法在市场上与GPS系统形成竞争。北斗系统的有源定位技术体制,决定了用户终端设备能收能发的技术优势;但是,这种体制也使得用户终端设备必需包括接受和发射装置,不仅增加了用户机的重量、体积和功耗,降低了便携性,也使得用户机的生产成本增加,导致了用户终端设备价格偏高,无法在市场上与GPS系统形成竞争。

(3)用户终端设备研制开发滞后,跟不上应用需求。北斗系统用户终端设备研制开发严重滞后于系统建设,一方面是由于受到传统航天工程思想的影响,先建设系统再开发应用;另一方面是由于用户终端设备的研发,投资大、技术难度高等特点,使得国内的关键芯片和器件研发无法突破技术“瓶颈”,致使关键器件都依靠进口,阻碍了北斗系统应用的推广。(4)北斗系统用户终端内部规范不统一,促使关键器件的生产和采购长期无法集中,维护不便、互相不兼容等,都阻碍了系统应用的正常推广。制定统一的规范,各研发、制造单位多进行交流,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不仅有利于服务的提供,也能促使北斗应用市场的产业化发展。

4 系统应用产业化前景

近年来,北斗系统的推广应用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重视和支持,2003年7月,国家863计划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专题领域设立了“北斗一号导航卫星综合应用服务平台支撑技术和应用示范”专项研究课题。同时,在交通部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进行北斗民用终端设备及应用接口的标准工作,为北斗的大规模民用奠定了基础。交通部批准发布了《北斗系统民用车(船)载终端设备技术条件和使用要求》等三个行业标准。这些都为北斗系统应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北斗系统的应用也逐渐迈向了产业化的道路。

北斗系统作为全球在运行的三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之一,也是我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之一,是实现社会信息化(“感知中国”网联网)的重要工具。它的应用涉及到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的各个领域,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推进北斗系统应用的产业化发展。为此,对提高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促进导航理论和其它技术的密切结合,自主创新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导航产品。包括导航理论与信息技术、导航理论与地理科学等的密切结合,通过国内优势企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实现导航理论与其它技术的结合,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导航产品,推动

系统的发展。

(2)促进北斗系统应用与GPS等国际导航卫星系统应用的融合,实现多系统的兼容互操作,形成各种卫星资源的优势互补。实践证明,多系统的融合和兼容互操作是未来导航定位应用市场的发展趋势,而单一系统的技术和市场将逐渐被淘汰。

(3)加快北斗系统的建设进程,早日建设下一代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下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几项功能:具有提供全球服务的功能;具有为用户提供高维实时导航,并能满足高动态(飞机、导弹等)用户的应用需求;具有统一的用户终端内部规范;具备面向用户需求的中间产品;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的研发同步,即发射第一颗实验卫星就能投入系统应用,大系统建成即可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应用。

由于包括北斗系统在内的卫星导航技术所具有的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已经融入了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应用领域。

包括北斗系统在内的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用途是:(1)陆地应用,主要包括车辆导航、应急救援、大气物理观测、地球物理资源勘探、工程测量、变形监测、地壳运动监测、市政规划控制等;(2)海洋应用,包括远洋船最佳航程航线测定、船只实时调度与导航、海洋救援、海洋探宝、水文地质测量以及海洋平台定位、海平面升降监测等;(3)航空航天应用,包括飞机导航、航空遥感姿态控制、低轨卫星定轨、导弹制导、航空救援和载人航天器防护探测等;(4)导航系统与通信技术结合,提供增值服务(MVAS),如新兴的GPSone技术、A-GPS 技术等,能够在日常使用的智能终端(智能手机、手提电脑、PDA等)上,为用户提供便捷、智能的位置服务。北斗系统具有通信功能,这是其他系统不具备的,使得北斗系统应用更为广泛和方便。

5 总结

在整个GNSS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北斗系统作为GNSS四大天基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之一,也在中国市场上迅速崛起,并在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北斗系统市场的推广,当北斗系统能够提供GPS、GALILEO差分改正数和完好性信息后,完全可以占领中国及中国周边地区高精度、生命安全服务市场,称为国际GNSS的主力军。将来当新一代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二代”)系统的建立,北斗系统必定能够在国际GNSS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也将为GNSS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北斗gps卫星定位系统定位原理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83809384.html, 北斗gps卫星定位系统定位原理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哪家好?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原理是什么?八杰科技为您解答。 定位原理 35颗卫星在离地面2万多千米的高空上,以固定的周期环绕地球运行,使得在任意时刻,在地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 由于卫星的位置精确可知,在接收机对卫星观测中,我们可得到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利用3颗卫星,就可以组成3个方程式,解出观测点的位置(X,Y,Z)。考虑到卫星的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误差,实际上有4个未知数,X、Y、Z和钟差,因而需要引入第4颗卫星,形成4个方程式进行求解,从而得到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 事实上,接收机往往可以锁住4颗以上的卫星,这时,接收机可按卫星的星座分布分成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83809384.html, 若干组,每组4颗,然后通过算法挑选出误差最小的一组用作定位,从而提高精度。 卫星定位实施的是“到达时间差”(时延)的概念:利用每一颗卫星的精确位置和连续发送的星上原子钟生成的导航信息获得从卫星至接收机的到达时间差。 卫星在空中连续发送带有时间和位置信息的无线电信号,供接收机接收。由于传输的距离因素,接收机接收到信号的时刻要比卫星发送信号的时刻延迟,通常称之为时延,因此,也可以通过时延来确定距离。卫星和接收机同时产生同样的伪随机码,一旦两个码实现时间同步,接收机便能测定时延;将时延乘上光速,便能得到距离。 每颗卫星上的计算机和导航信息发生器非常精确地了解其轨道位置和系统时间,而全球监测站网保持连续跟踪。 卫星导航原理 踪卫星的轨道位置和系统时间。位于地面的主控站与其运控段一起,至少每天一次对每颗卫星注入校正数据。注入数据包括:星座中每颗卫星的轨道位置测定和星上时钟的校正。这些校正数据是在复杂模型的基础上算出的,可在几个星期内保持有效。 卫星导航系统时间是由每颗卫星上原子钟的铯和铷原子频标保持的。这些星钟一般来讲精确到世界协调时(UTC)的几纳秒以内,UTC是由美国海军观象台的“主钟”保持的,每台主钟的稳定性为若干个10^-13秒。卫星早期采用两部铯频标和两部铷频标,后来逐步改变为更多地采用铷频标。通常,在任一指定时间内,每颗卫星上只有一台频标在工作。 卫星导航原理:卫星至用户间的距离测量是基于卫星信号的发射时间与到达接收机的时间之差,称为伪距。为了计算用户的三维位置和接收机时钟偏差,伪距测量要求至少接收来自4颗卫星的信号。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工作原理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工作原理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一种,他工作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就可知道接收机的具体位置。要达到这一目的,卫星的位置可以根据星载时钟所记录的时间在卫星星历中查出。而用户到卫星的距离则通过纪录卫星信号传播到用户所经历的时间,再将其乘以光速得到(由于大气层电离层的干扰,这一距离并不是用户与卫星之间的真实距离,而是伪距(PR):当北斗卫星行为系统的卫星正常工作时,会不断地用1和0二进制码元组成的伪随机码(简称伪码)发射导航电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使用的伪码一共有两种,分别是民用的C/A码和军用的P(Y)码。C/A码频率1.023MHz,重复周期一毫秒,码间距1微秒,相当于30 0m;P码频率10.23MHz,重复周期266.4天,码间距0. 1微秒,相当于30m。而Y码是在P码的基础上形成的,保密性能更佳。导航电文包括卫星星历、工作状况、时钟改正、电离层时延修正、大气折射修正等信息。它是从卫星信号中解调制出来,以50b/s调制在载频上发射的。导航电文每个主帧中包含5个子帧每帧长6s。前三帧各10个字码;每三十秒重复一次,每小时更新一次。后两帧共15000b。导航电文中的内容主要有遥测码、转换码、第1、2、3数据块,

其中最重要的则为星历数据。当用户接受到导航电文时,提取出卫星时间并将其与自己的时钟做对比便可得知卫星与用户的距离,再利用导航电文中的卫星星历数据推算出卫星发射电文时所处位置,用户在WGS-84大地坐标系中的位置速度等信息便可得知。可见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部分的作用就是不断地发射导航电文。然而,由于用户接受机使用的时钟与卫星星载时钟不可能总是同步,所以除了用户的三维坐标x、y、z外,还要引进一个Δt即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时间差作为未知数,然后用4个方程将这4个未知数解出来。所以如果想知道接收机所处的位置,至少要能接收到4个卫星的信号。 工作原理1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接收机可接收到可用于授时的准确至纳秒级的时间信息;用于预报未来几个月内卫星所处概略位置的预报星历;用于计算定位时所需卫星坐标的广播星历,精度为几米至几十米(各个卫星不同,随时变化);以及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信息,如卫星状况等。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接收机对码的量测就可得到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由于含有接收机卫星钟的误差及大气传播误差,故称为伪距。对0A码测得的伪距称为UA码伪距,精

北斗卫星系统(BDS)差分定位性能研究

北斗卫星系统(BDS)差分定位性能研究近几年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美国)、GLONASS(俄罗斯)、Galileo(欧洲)、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中国)及区域增强系统,例如QZSS(日本)及IRNSS(印度))的不断更新,播发信号质量提高以及全球卫星星座的改善,其定位技术也不断革新,我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领域,极其重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全力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同别的卫星星座相比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目前正逐步的走向成熟,并计划于2020年实现从亚太地区区域性覆盖到全球覆盖,实现从第二代到第三代北斗系统的过渡。 北斗卫星系统是由同步地球高轨道卫星(GEO)、中圆地球轨道卫星(MEO)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IGSO)组成的混合星座,并且每颗卫星可播发三个频段的信号。北斗卫星系统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与独特优势,这使其拥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近几年随着国内外对北斗卫星系统研究的加深,其对定位精度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已经由传统的定位精度较低的单点定位方式逐渐发展到高精度差分定位方式,频段也从仅使用单频定位发展到多频组合定位,定位精度大幅提升,并且在民用化建设层面也在稳步推进中,国产北斗终端产品例如廉价导航定位芯片的市场份额日益增加。 目前国内的研究者对北斗多频差分定位解算中窄巷模糊度与卡尔曼滤波新息向量相结合的相关研究较少,并且在北斗廉价单频导航定位芯片的研究中,对基于网络基站的动态RTK定位性能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北斗中长基线的差分定位中给出一种将窄巷模糊度和卡尔曼滤波结合的历元挑选策略,并且基于网络基站对北斗廉价单频导航定位模块特别是对其动态RTK定位性能进行评估分析,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基于北斗三频的独特优势并使用实测数据,研究其中长基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简介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除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它综合了传统天文导航定位和地面无线电导航定位的优点,相当于一个设置在太空的无线电导航台,可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测绘、电信、水利、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渔业生产、勘探、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会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上第一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美国从1973年开始实施的GPS系统,军民两用。但长期以来,美国对本国军方提供的是精确定位信号,对其他用户提供的则是加了干扰的低精度信号――也就是说,地球上任何一个目标的准确位置,只有美国人掌握,其他国家只知道个“大概”。为打破美国的垄断,俄罗斯耗资30多亿美元建起了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2002年,欧盟启动了伽利略(Galileo)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计划,将在2008年投入运营,预计投资36亿欧元。2003年,我国与欧盟签署了有关伽利略计划的合作协定,目前双方合作项目已有14个。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引进首台GPS接收机以来,已成为GPS应用大国。作为一个拥有广阔领土和海域的国家,中国有能力也有必要拥有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系统构成有:由两颗地球静止卫星(800E和1400E)、一颗在轨备份卫星(110.50E)、中心控制系统、标校系统和各类用户机等部分组成。可向用户提供全天候、二十四小时的即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可达20纳秒的同步精度,水平精度100米(1σ),设立标校站之后为20米(类似差分状态)。其精度与GPS相当。工作频率为2491.75MHz,系统容纳的最大用户数达每小时540000户,短报文通信一次可传送多达120个汉字的信息(GPS不具备此项功能),精密授时的精度达20纳秒。 2007年2月3日,第四颗试验“北斗星”在西昌成功发射。 这一系统目前共有四颗导航定位卫星,其发射时间分别为: 2000年10月31日; 2000年12月21日; 2003年5月25日,第三颗是备用卫星。 2007年2月3日,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升空。 中国向着努力开发一个堪与美国GPS系统和欧洲伽利略系统(Galileo)媲美的定位系统又迈进了一步。“北斗”导航卫星通过“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凸显中国政府发展航天工业的决心。此前数周,中国用一种由导弹发射的“动能拦截器”击毁了一颗老化气象卫星,美国对此表示担忧。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英文名为“Compass”——的计划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官方一再拒绝透露意图。不过,最近的卫星发射,似乎是要加强一个相对不很精确的系统,该系统以2000年至2003年发射的三颗北斗卫星为基础。今年初将发射两颗地球静止卫星,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2008年能够覆盖中国全境和邻近国家部分区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终将通过由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卫星“星座”,扩展到覆盖全球。它将类似于美国的GPS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欧洲的伽利略卫星网络。 更为精确的定位,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将是一项重大财富。扩展后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使用与伽利略系统相同的无线电频率,可能也会与GPS系统相同,在战时使敌方更难以干扰网络。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开发,可能会对伽利略系统的商业成功构成挑战。虽然中国是伽利略项目的合作方之一,中国政府和企业在相关设施及商业应用研究方面投入了2亿欧元(合2.6亿美元),但中国正成为该 项目的一个潜在竞争者。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原理及应用

xxxx导航系统定位原理及其应用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由中国建立的区域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由四颗(两颗工作卫星、2颗备用卫星)北斗定位卫星(北斗一号)、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份、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北斗定位系统可向用户提供全天候、二十四小时的即时定位服务,授时精度可达数十纳秒(ns)的同步精度,北斗导航系统三维定位精度约几十米,授时精度约100ns。美国的GPS三维定位精度P码目前己由16m提高到6m,C/A码目前己由25-100m提高到12m,授时精度日前约20ns。。 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制造。四颗导航定位卫星的发射时间分别为: 2000年10月31日; 2000年12月21日; 2003年5月25日, 2007年4月14日,第三、四颗是备用卫星。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它将在交通、场馆安全的定位监控方面,和已有的GPS卫星定位系统一起,发挥?双保险?作用。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的英文简称为BD,在ITU(国际电信联合会)登记的无线电频段为L波段(发射)和S波段(接收)。北斗二代卫星定位系统的英文为Compass(即指南针),在ITU登记的无线电频段为L波段。北斗一号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定位、通信(短消息)和授时。北斗二代系统的功能与GPS相同,即定位与授时。 其工作原理如下: ?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出用户到第一颗卫星的距离,以及用户到两颗卫星距离之和,从而知道用户处于一个以第一颗卫星为球心的一个球面,和以两颗卫星为焦点的椭球面之间的交线上。另外中心控制系统从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数字化地形图查寻到用户高程值,又可知道用户出于某一与地球基准椭球面平行的椭球面上。从而中心控制系统可最终计算出用户所在点的三维坐标,这个坐标

北斗参数指标

北斗参数指标 用户端产品 一.北斗手持型用户机——个人〔单兵〕掌控的北斗用户产品 ●功能介绍 ◇全天候的定位、授时和双向报文通信功能,支持基于文本/航迹 图/指南针等多种方式的移动导航; ◇提供移动条件下的优化信号捕获和处理策略,充分利用建筑物遮 挡间隙进行导航和定位信息处理; ◇预留标准RS232串行数据接口,支持多种数据协议,兼通多种 独立外设,如各类外设PDA、掌上电脑、商务通、手提电脑、加 固电脑设备等; ◇超大容量的信息处理和存储能力,可存储和管理定位信息100 条、通信电文100条可全部锁定航线10条、路标数据100个、 地址薄信息100条、常规短语30条; ◇支持全屏手写识别功能;自主研制的数字按键输入法,输入信息 更快捷、更方便,使用环境更广泛; ◇配备基于标准串口的职能数据维护和程序升级软件,确保维护设 备和备份数据更轻松、更安全; ◇配备独创的基于地图的智能导航信息管理软件,实现可视化的导 航信息编辑、维护和同步下载; ◇特殊功能:用户机频偏可调,用户机零值可调; ●技术指标

主要功能介绍 定位功能 接收到定位信息时,根据用户设定给出声音或符号提示,实时显示定位信息。用户机对接收到的CRC校验出错的定位信息不处理,同时给出CRC错误提示。接收到定位信息为多值解时,具有多值解提示功能。具有紧急定位功能。每次定位信息用一屏显示,内容为:L(经度,度分秒)、B(纬度,度分秒)、H(正常高,米)、T(时间,h:m:s:ms),并具有大地高与正常高的显示转换功能。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动态存储100个最新定位点信息。 导航功能

能方便地按大地坐标,高斯平面直角坐标或麦卡托平面直角坐标输入,查询和编辑航线,航路 点信息。用户可选择自动和手动两种定位方式获得当前位置信息,自动定位频度为用户机的最高服务频度。在自动定位工作方式下,可正常进行通信服务。坐标采用符合国家军用标准,可根据需要进行坐标转换。 通信功能 能进行电文键入,编辑,发送,接收和显示。用户机一次发射通信电文长度≤120个汉字(或420个代码)接收到通信信息〔含CRC校验出错的通信信息〕时,根据用户设定能给出声音或符号提示,实时显示通信时间,发信地址和通信电文,CRC出错时给出错误提示。接收通信信息后自动发送通信回执。通信电文输入和显示有汉字和代码(BCD)两种方式,汉字输入为全拼方式,机内汉字库为国标GB2321-80一级汉字(3755个);汉字编码为区位码。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动态存储通信信息,通信信息含通信时间,发信地址和通信电文,接收的通信信息可人为锁定存储、解锁和删除。固定存储能力为30条电文,锁定存储能力为9条电文。具有接收通信信息调阅功能,调阅方式可按通信时间、发信地址两种方式进行。用户可向中心控制系统查询其他用户发给本用户的通信电文和通信回执。具有20条待发送的通信电文的存储能力。 初始化参数,状态设定和整机监测功能 开机自检和整机工作状况巡检,在显示器上给出整机工作状况指示。设有初始化参数(已知高程数据、天线高、坐标及坐标系选择等)默认值和输入提示,可方便更改。实时给出故障告警和功能状态提示(信号失锁、信号被抑制、需换电池、设备故障类型等)。 安全保护功能 过流、过压、欠压或偶然极性反接时自动保护设备。设备断开电源后,具有内部数据掉电保护功能。 信源保密功能 用户机通过保密卡由中心控制系统保密系统配合实现信源保密功能,保密级别为机密级。数据接口功能(RS-232接口) 通过数据接口接收外设输入的定位和通信申请等有关信息。通过数据接口向外设输出接收和发射的有关数据信息。通信协议详见《“北斗一号”用户机数据接口要求(2.1版)》。 * 注:必须使用本产品所配专用串口线。 差分功能 用户机具备北斗与GPS差分定位功能,定位精度小于等于5米。 主要技术参数 定位精度:20米1σ(无标校机区域100米1σ) 信号功率: 动态范围: 接收通道数:首次捕获时间:C≥-157.6dBW(天线口面I支路信号功率) ≤300公里/小时 信息通道1个,时差通道1个 ≤2s

北斗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卫星通信与导航大作业(二)题目:北斗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姓名:李景 班级: 021212 学号:02121149

目录 一.北斗系统简介 (3) 二.北斗系统组成 (3) (1)空间段 (3) (2)地面段 (4) (3)用户段 (4) 三.北斗系统工作原理 (4) 四.北斗卫星的应用 (5) 1.国防应用 (5) 2.电力应用 (6) 3.灾害救援 (6) 4.农田监测 (7) 5.海洋渔业 (7) 6.自动测报气象 (8) 五.结语 (8)

一.北斗系统简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是我国独立自主建设和发展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覆盖全球的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连续、稳定、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满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定位、导航、授时的需求,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共同合作,服务全球、造福人类。北斗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开放、自主、兼容、渐进。 开放是指将为用户免费提供高质量的开放服务,欢迎全世界的用户使用北斗系统。自主是指中国独立自主地发展和运行北斗系统。兼容是指致力于实现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与互操作,使用户利用互操作信号获得更好的服务。渐进是指北斗系统将依据中国的技术和经济发展实际,遵循循序渐进的模式建设。 二.北斗系统组成 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控制段、用户段组成。 1.空间段 全球系统空间段由5颗GEO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分别位于东经58.75°、80°、110.5°、140°和160°。非静止轨道卫星由27颗 MEO 卫星和 3 颗 IGSO卫星组成。其中,MEO卫星轨道高度21500km,位于 3个轨道面上,轨道倾角55°;IGSO卫星轨道高度 36000km,位于3个轨道面上,轨道倾角5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型终端通用规范(预)要点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型终端通用规范(预) 2014.08.14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型终端(以下简称北斗测量型终端)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静态测量、后处理动态测量、RTK测量的北斗测量型终端的研制、生产和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标志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4857.5 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GB/T 5080.1—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总要求 ?GB/T 5080.7—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T 5296.1—1997 消费品使用说明总则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 9254—200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 12267-1990 船用导航设备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2858-1991 地面无线电导航设备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868—1995 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船用无线电设备和海上导航设备通用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GB/T 16611—1996 数传电台通用规范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9391—2003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术语及定义 ?GB/T 20512 GPS接收机导航定位数据输出格式

北斗三频差分定位关键算法研究与实现

北斗三频差分定位关键算法研究与实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不同于美国的GPS 系统和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北斗系统还是全球首个具备全星座播发三种频率卫星导航信号能力的卫星导航系统。多频观测值是未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趋势,多频观测值的出现不仅极大地增加了多余观测值,提高了卫星定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更意味着可以形成更多性质优良的组合观测值,这些组合观测值一般都具有较长的波长,同时其电离层延迟及组合噪声较小,利用这些组合观测值可以显著提高导航定位的精度。 鉴于多频观测值的诸多优势,开展对北斗三频组合定位算法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了北斗三频观测值组合理论、基于三频观测值的三频周跳探测算法和三频模糊度解算算法以及基于奇异谱分析法的北斗恒星日滤波算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从北斗系统观测方程出发,推导了三频组合观测值的观测方程及其各项误差的表达式,并分析了各项误差之间的关系,最后以波长、电离层延迟以及观测噪声为标准选取了最优整系数线性组合,结果表明:满足较长波长并且电离层延迟和观测噪声较小的组合观测值其系数之和等于零;(2)研究了两种基于三频观测值的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伪距相位组合法和无几何相位组合法。 介绍了两种方法的周跳探测原理,然后分析了两种周跳探测方法各自存在的局限性,并针对伪距相位组合法探测周跳时容易受到电离层延迟影响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顾及伪距组合系数的弱电离层周跳探测方法。首先在构造周跳检测量时通过设定伪距相位组合的电离层延迟系数阈值并以周跳估值的标准差最小为原则搜索得到具有最小电离层延迟系数的伪距相位组合系数,筛选出的伪距相

北斗系统的优劣势分析

北斗系统的优劣势分析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北斗”系统的优劣势分析 摘要:“北斗”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作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之一,在我国的军用和民用领域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北斗系统作为一种新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存在这缺陷和不足。本文分析了北斗系统与GPS系统相比具有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应用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北斗系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北斗系统,导航,定位,特点,应用 1 引言 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简称北斗系统,Compass),从2004年正式运营以来,系统工作良好,已在测绘、森防、电信、水利、交通运输、勘探、防灾救灾和国防安全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斗系统由空间卫星、地面主控站(控制中心)与标校站和用户终端设备三大部分组成。该系统基于“二球交会”原理进行定位,即以2颗已知坐标的卫星为圆心,各自以测定的本星到用户接收机的距离为半径,形成两个球面,用户接收机必定位于两个球面交线的圆弧上。地面控制中心存储的电子高程地图库提供以地心为球心,以球心至用户机的距离为半径的球面。求解圆弧与球面的焦点,并根据用户在赤道平面北侧的实际情况,即可获得用户的二维坐标[1]。北斗接收机在工作时,首先,由用户机接收来自两颗卫星的询问信号(卫星的询问信号是由控制中心发给两颗卫星的,再由卫星转发器播发给用户机),用户响应其中一颗卫星的询问信号,通过用户机同时向两颗卫星发送响应信号,再经卫星转发;然后,用户机利用系统的通信功能,将自己的二维位置通过卫

北斗GPS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方案

北斗GPS卫星导航系统 建 设 方 案 贵州迪辰安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五月

目录 目录 (2) 第一章建设背景 (4) 第二章北斗GPS卫星导航系统简介 (7) 2.1、什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7) 2.2、北斗卫星定位原理 (8) 2.3、北斗卫星工作原理图 (8) 2.3、北斗GPS卫星导航技术指标 (9) 第二章系统设计原则 (10) 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 (11) 3.1系统架构 (11) 3.2 技术架构 (12) 3.3 平台运行环境配置 (13) 3.4 服务端程序平台 (13) 3.5 GPS数据接入公安内网 (14) 3.6 北斗GPS监控客户端功能设计 (14) 3.7系统安全 (19) 第四章项目实施 (21) 4.1实施进度 (21) 4.2实施和验收方法 (21) 4.2.1项目的实施 (21) 4.2.2项目的验收 (21) 4.3项目管理及质量控制 (22) 4.3.1项目责任制 (22) 4.3.2项目质量控制 (22) 第五章运行维护体系 (23) 5.1系统的维护 (23) 第六章经费预算 (24) 6.1 硬件配置及费用预算 (24)

6.2 软件系统费用预算 (24)

第一章建设背景 1. 概述 随着我市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车辆日益增多,交通运输的经营管理和合理调度,警用车辆的指挥和安全管理已成为公安、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过去,用于交通管理系统的设备主要是无线电通信设备,由调度中心向车辆驾驶员发出调度命令,驾驶员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说出车辆所在的大概位置,而在生疏地带或在夜间则无法确认自己的方位甚至迷路。因此,从调度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其应用受到限制。北斗GPS定位技术的出现给车辆、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导航定位提供了具体的实时的定位能力。通过车载GPS接收机使驾驶员能够随时知道自己的具体位置。通过车载电台将GPS定位信息发送给调度指挥中心,调度指挥中心便可及时掌握各车辆的具体位置,并在大屏幕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目前,用于公安、交通系统的主要是车辆GPS定位与无线通信系统相结合的指挥管理系统。 2. 车辆GPS定位管理系统 车辆GPS定位管理系统主要是由车载GPS自主定位,结合无线通信系统对车辆进行调度管理和跟踪。已经研制成功的如车辆全球定位报警系统,警用GPS 指挥系统等。分别用于城市公共汽车调度管理,风景旅游区车船报警与调度,海关、公安、海防等部门对车船的调度与监控。监控中心部分的主要功能有:?数据跟踪功能。将移动车辆的实时位置以贞列表的方式显示出来。如车号、经度、速度、航向、时间、日期等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介绍与应用.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介绍及应用 南京工业大学工业工程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BDS ,是继美全球定位系统(GPS 和俄 GLONASS 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 10m ,授时精度优于 100ns 。 2012年 12月 27日,北斗二号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空间端包括 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 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端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端由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美国 GPS 、俄罗斯 GLONASS 、欧盟 GALILEO 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组成。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是在北斗一号的基础上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 但其并不是北斗一号的简单延伸, 完整构成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类似于 GPS 和GLONASS 的全球导航系统。 一.研发背景 1. 重要的战略意义 战略意义一: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是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载体战略意义二:是促进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战略意义三:是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战略意义四:是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生命保障。战略意义五:是增强武器效能,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命脉 v 战略意义七:是我国履行航天国家国际责任的需要。战略意义八:对提升中国航天的能力, 推动航天强国建设意义重大。 2. 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及其不足

北斗-GPS高精度差分定位应用—港口车辆精确定位管理解决方案

港口车辆精确定位管理解决方案 本文介绍北斗卫星差分定位技术来解决港口车辆高精度定位难题,包括工作原理、使用条件等。 一、背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港口作为全球运输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是国际物流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和物流通道的枢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港口继续向大型化、专业化的发展,呈现出专业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设备不厚实的现状。自动化设备不多及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化程度不高,对港口运输车辆精确定位迫切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瓶颈。 二、建设目标 为配合港口自身发展的需求,建立完善高效的集疏装卸系统,帮助港口精确了解作业车辆的位置,为统筹调度提供准确,快速的位置信息资料。 1、对港口作业车辆进行厘米级定位 2、对港口运输车辆的轨迹一目了然,各种异常行为实时报警 3、电子围栏,可以为每台在港口作业的车辆划定行驶范围,避免管理混乱 4、驾驶员不良行为驾驶行为后台实时报警,规范驾驶行为,降低作业风险 后台自动生成各种报表,如行车报表,超出围栏警戒报表,司机不良行为驾驶报表

三、解决方案 (一)北斗定位系统 依靠美国的GPS对中国的长远发展是存在巨大风险的,为此中国发展了自己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用于抗衡美国的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除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在交通运输行业,我国9个示范省市的8万多辆旅游包车、大客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都安装了北斗车载终端系统,利用北斗“火眼金睛”加强对交通运输安全的监管。在气象领域,中国气象局开展了“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的大气、海洋和空间监测预警示范应用工程”,完成了北斗探空仪和探空系统的研发、生产任务,湖北、广东等省市北斗水汽电离层监测区域网已投入运行。初步验证表明,基于北斗的气象应用可大幅提升传统业务水平。 据悉,我国北斗车载导航终端技术已经成熟,导航型芯片模块定位精度、测速精度、可用性等关键性能指标已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总体性能相当于美国SIRF的第二代、第三代芯片水平,已具备进入车辆、手持设备的条件,目前正向批量生产过渡。北斗车载的应用将逐步进入大众消费市场。 (二)、北斗—GPS高精度差分定位系统 北斗差分定位系统由一个主控站,GPS卫星,卫星接收基站,监控终端、北斗定位系统和用户端组成。如图: 由于GPS和北斗系统是不同的定位系统,GPS接收机不能直接接收差分信息,因此必须开发兼容的用户专用定位软件。 (三)、系统设计理念 1、经济性 由于模拟系统功能的局限性,许多港口需要采购多重系统进行搭配,每一种系统只能完成其单一的功能(如数传等),一线操作人员需要使用不同的终端进行操作,在给操作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导致了资金的重复投入。 高精度差分定位系统作为一个强大的综合系统,由各种不同软硬件系统和各种不同的应用功能模块组成。因此,整个系统除了具有完善的软件体系结构和标准的内部模块接口,还需要满足各种数据应用服务的灵活配置,提供不同类型信息查询、数据分析功能,并可以通过工作门户视图和权限管理设定不同角色视图,不仅可以给不同角色提供不同信息,也可

北斗系统应用分析报告

北斗系统应用分析 一、北斗系统简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BDS),是继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可在全球围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优于20m,授时精度优于100ns。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计划至2020年完成全球系统的构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及欧盟伽利略定位系统一起,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致力于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包括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方。开放服务是向全球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授权服务是为有高精度、高可靠卫星导航需求的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导航精度上不逊于欧美之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解决了何人、何事、何地的问题,这就是北斗的特色服务,靠北斗一个终端你就可以走遍天下。 北斗导航终端与GPS、“伽利略”和“格洛纳斯”相比,优势在于短信服务和导航结合,增加了通讯功能;全天候快速定位,极少的通信盲区,精度与GPS 相当,而在增强区域也就是亚太地区,甚至会超过GPS;向全世界提供的服务都是免费的,在提供无源定位导航和授时等服务时,用户数量没有限制,且与GPS 兼容;特别适合集团用户大围监控与管理,以及无依托地区数据采集用户数据传输应用;独特的中心节点式定位处理和指挥型用户机设计,可同时解决“我在哪?”和“你在哪?”;自主系统,高强度加密设计,安全、可靠、稳定,适合关键部门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上可以和GPS一代媲美,定位精度两者差距不大,GPS 系统更成熟些。首先,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确有值得称赞的地方,它是继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后第三个进入GNSS(全球定位导航系统)俱乐部的导航

北斗导航系统应用前景分析

北斗导航系统应用前景分析 发表时间:2019-08-01T09:50:54.31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8期作者:李晓宇1 徐健2 郑铉梅3 [导读] 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功能,如定位和测绘等等,能够彰显出十分明显的应用价值。 1身份证号码:22020219881113xxxx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2 身份证号码: 22080219860114xxxx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3 吉林市博达中学校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 摘要:中国发展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准、保密性强等特点,已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运输、勘探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开始逐步发挥重要作用,在民用、军用领域都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消防部队应抓住机遇,采用北斗技术,依托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消除安全隐患,为各级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指挥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技术支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关键词:北斗导航;系统应用;前景分析 1导航系统的基本概况 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功能,如定位和测绘等等,能够彰显出十分明显的应用价值,现阶段在不同的国家发挥出的作用各异。 1.1全球定位系统 GP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就是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通过将其合理的利用起来,满足海、陆、空不同领域的需求,能够提供实时的、全天候的、全球性的导航服务。这种系统诞生于 1973 年,在 1978 年的时候首次发射出卫星,1994 年便覆盖了全球。这种系统重点是由二十四颗卫星共同组合而成,可以达到十米的定位精度,现阶段被广泛的运用起来,新型的系统也在进一步的研究阶段。很多的国家开始运用到 GPS终端设备,中国也开始将其适当的利用起来。GPS 技术现已发展为国际性高新技术的产业。但是因为这种技术的本质是美国军用系统,所以当美国发现别国也在运用此项技术并威胁到他们的利益时,美国便会及时的更改密码,明令禁止其使用。 1.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GLONASS 这种系统主要是由前苏联在八十年代开始建立起来,运用的是 FDMA 编码技术,之后则重点是由俄罗斯空间局对其适当的管理起来。GLONASS 空间星座重点是由二十四颗卫星共同组成,定位的精度水平方向 16米,垂直方向是 25 米。现阶段,这种系统重点是发挥出导航定位的作用,也可以运用至不同的领域。但是因为卫星本身的使用寿命和俄罗斯空间局所持有的资金较为紧张,所以这样的系统还是属于有限使用,编码正在逐步的升级为 CDMA 技术。 1.3伽利略定位系统 GALILEO 欧盟在 2001 年 3月启动了“伽利略计划”的卫星信息系统研发方案,主要是由三十颗卫星共同组合而成,定位的精度是一米。中国也加入到这样的计划中,但是因为多种原因的影响,中国逐渐的被排除在外,正是源自于这样的情况,国家开始积极的关注独立建设导航系统的决心。在 2012 年的 10 月份,欧洲成功的发射了伽利略导航卫星,建立起相应的卫星网络,彰显出较为精准的地面定位功能。 1.4北斗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 1994 年开始研发,直到2003 年正式开通使用,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已经具备了拥有着自主知识产权的双星定位模式,通过适当的分析国家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将符合国家本土情况的北斗卫星试验系统建设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北斗一号”系统。为了更好的迎合军民用户的实际需求,在 2004年 8月,国务院开始注重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构建,命名为“北斗二号”系统,逐步的实现了无源导航定位的目标。此系统初步确立的目标是在 2020 年前发射 35 颗卫星,实现全球性的定位导航系统,对比于GPS 来说还多出五颗卫星。这五颗卫星主要是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能够发挥出良好的通信功能。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消防应用分析 2.1消防部队卫星通信能力存在的问题 消防部队已基本建成一个集有线、无线、卫星通信为一体,符合消防实战需要的全国应急移动通信保障平台,有力支撑了重大勤务活动和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的通信保障和技术支持等工作。但是因为装备配备数量少、通信保障体系不完备、互联互通存在瓶颈、没有形成有效合力等原因,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各地区消防部队实际业务需要增多而资源不足;二是当前消防部队在灾害现场应急通信不畅、通信组织混乱问题仍然突出;三是移动办公、执法、指挥、图像监控等手段应用不足或各自为战,没有实现统一的身份认证、权限、服务和消息管理。 2.2消防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分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深度应用应成为消防信息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举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定要与消防一体化业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无缝对接,具备分级共享定位数据,互通短报文等功能。 2.2.1指挥调度应用分析 第一,北斗卫星导航能在1 :500以上大比例尺电子地图上显示消防队站、联动单位和灾害发生地单位的准确地理位置和周边5千米范围内消防水源、救援车辆运动轨迹,及时调度周边联动力量,向多部门同步发送地理坐标信息和卫星地图。第二,在发生地震、洪灾、风灾等重大灾害或开展沙漠、山区、海洋等地区的搜索救援,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与通信功能,配合其他通信系统支持,通过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可及时报告所处位置和受灾情况,调度力量迅速到达救援地点,提高抢险救灾时效。第三,在大型消防安保活动中,利用消防警用终端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模块融合功能,精确定位执勤车辆、人员位置,形成海量位置资源联网共享与分析挖掘,优化警力部署和实施预警监控。 2.2.2灭火救援应用分析 当消防部队开展灭火救援时,需要快速建立通信传输链路,连通各个通信节点和战斗段,消防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灭火救援通信中需提供地下、超高层等复杂环境下无线延伸覆盖,单兵携行通信模块需具备现场图像传输、北斗卫星导航监控、GPS 对讲及位置共享导航、卫星和短波语音等卫星通信功能。在紧急情况下,消防员进入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部实施救援时,可携带北斗惯性导航功能的定位终端,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如何定位和通信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如何定位和通信 对于北斗导航,目前来说只有行业相关的人对此导航系统有所了解,普通人们在生活中了解的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使用gps导航系统,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普及性比较低,所以人们知道了解的并不多。但是,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目前正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不管是专业领域的发展,也在不停的向民用领域延伸发展。 1、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组成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是自主研发的全球四大导航之一,此系统主要是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空间端主要有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端主要包括主控站和注入站以及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 简单的来说,卫星导航技术主要是利用一组导航卫星,来对地面、海洋和空间用户进行精准的定位。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全时空、全天候、高精度、连续实时地提供导航、定位和授时的特点,已成为应用广泛的导航定位技术。 2、一代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工作过程 北斗卫星一代导航系统的工作过程是:首先由中心控制系统向卫星I和卫星II同时发送询问信号,经卫星转发器向服务区内的用户广播。用户响应其中一颗卫星的询问信号,并同时向两颗卫星发送响应信号,经卫星转发回中心控制系统。中心控制系统接收并解调用户发来的信号,然后根据用户的申请服务内容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 3、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四大功能 1)北斗短报文通信功能:北斗系统用户终端具有双向报文通信功能,用户可以一次传送多达120个汉字的信息。目前在远洋航行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精密授时:北斗系统具有精密授时功能,可向用户提供20ns-100ns时间同步精度。

3)定位精度:水平精度100米(1σ),设立标校站之后为20米(类似差分状态)。 4)工作频率:2491.75MHz。 系统容纳的最大用户数:每小时540000户。 4、二代北斗导航定位系统 第二代“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需要发射35颗卫星,相比GPS,多出11颗卫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提供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开放服务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10米,授时精度为50纳秒,测速精度为0.2米/秒。授权服务则主要的是军事用途,将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与更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 5、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未来 目前我国的导航市场主要是gps的天下,随着北斗的发展,更多的北斗+gps 产品出现,这对于用户来说是具有重大的好处,可以获得更加精准的定位导航服务。作为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专业的服务者,我们莱特不仅提供北斗导航定位设备,短报文通信设备,主要也在提供更多的导航教学设备,为北斗教学提供更有利的支持。

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技术设计方案

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技术方案 三、技术原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除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其建设与发展则遵循开放性、自主性、兼容性、渐进性。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采用了多模块化、组合式优化设计,内置高性能芯片,各模块之间的接口采用标准接口,充分利用系统平台、移动通讯网络、因特网络,将汽车行驶记录仪、卫星定位、卫星导航、油耗检测功能集于一体,通过无线数据通讯接口(GSM、GPRS、CDMA)和GPS接口,能与监控中心系统进行数据通信和移动位置的定位,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除具有传统行驶记录仪的功能外增加了定位导航、监控跟踪、数据实时传送、油耗检测等功能,并且能够实现对车辆实时监管、调度,遇险报警远程网络监控,彻底改变了现有汽车行驶记录仪只能实地监管、事后监督的弊端;GPS/北斗2双模卫星定位模块,可以灵活配置信号处理通道工作于单GPS模式,或单北斗2模式,或GPS/北斗2混合模式;兼容目前现有的GPS单模定位,且能实现双模捕获、双模跟踪更加智能化、集成化。因此,基于以上原理设计的卫星车载终端监控系统,大大超出了传统行驶记录仪的功能,具有极为光明的发展前景。 四、设计方案 (一)设计原则 1、先进性和适用性相结合

系统采用成熟的高新科技,以目前较为先进的方法实现需要的功能,保证系统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领先水平。 2、通用性和安全性相结合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均留有相应的通信接口,系统的各个模块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在交换和共享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系统的安全性。对每一个用户的权限有严格的认证(司机卡身份识别)体制,对每一个用户的权限进行分级控制和限定。 3、安全可靠性 在经济条件允许范围内,从系统结构、设计方案(考虑到非法用户及病毒入侵,数据采用纠错冗余技术)、技术保障等方面综合考虑;系统尽可能地采用成熟的技术、商品化的软硬件产品,保证系统可靠稳定运行。 4、实用性 整个系统的操作以方使、简捷、高效为目标,多操作平台整体设计,统一操作,既充分体现快速反应的特点,又能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处理和综合管理,便于运输交通管理层及时了解各项统计信息和决策信息,便于执法部门的远程监督。 5、可扩展性 考虑到业务功能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要求系统在结构、容量、通信和处理能力等方面具有可扩充性和升级能力。 (二)设计依据 1、多样化的完备的授权模式能够满足账户和权限管理上的各种需求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公安部道路交通违法信息代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