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选煤大纲

浮游选煤大纲
浮游选煤大纲

《浮游选矿》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浮选》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是选矿学的基础,为其它后续课程打下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浮选发展历史,掌握浮选的基本理论、浮选药剂、浮选工艺、浮选设备及操作因素等方面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浮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浮选学科发展动向。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浮选基本原理

1、概述2

2、固、液、气各相性质

3、相界面性质与可浮性

4、气泡矿化

5、浮选动力学

第二章浮选药剂

1、浮选药剂的分类与作用

2、捕收剂

3、起泡剂

4、调整剂

第三章浮选机及辅助设备

1、浮选机的基本作用及评价

2、机械搅拌浮选机

3、充(压)气式浮选机

4、空气析出式浮选机

5、浮选机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动态

6、浮选机得选择、计算、调节和测定

7、浮选辅助设备

第四章浮选工艺和实践

1、影响浮选的工艺因素

2、原煤性质对浮选的影响

3、粒度特性对浮选的影响

4、矿浆浓度对浮选的影响

5、矿浆液相组成对浮选的影响

6、浮选药剂及影响

7、浮选流程

8、煤炭浮选脱硫

9、煤泥浮选工艺效果检查和判定

第五章矿石的浮选实践

1、矿物的可浮性分类

2、非极性非金属矿物的浮选

3、硫化矿浮选

4、有色金属氧化矿石和混合矿石的浮选

5、多价金属的极性盐类矿物的浮选

6、氧化物及硅酸盐矿物浮选

7、可溶性盐的浮选

第六章特殊浮选技术和工艺

1、特殊浮选的定义和类型

2、特殊浮选的基本原理

3、特殊浮选工艺和设备

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建议

五、说明

1、三年制选煤中专安排104学时,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

生物质与煤共热解特性研究

生物质与煤共热解特性研究 摘要:选取一种典型生物质样品(棉秆),并将生物质样品与煤分别以1:9、3:7、5:5的质量比混合。采用热重分析法,在相同升温速率下,对各样品进行热解实验,探讨了生物质与煤热解特性的差异以及它们共热解时生物质对煤热解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生物质与煤的热解特性差异很大:生物质热解温度低,热解速度快,而煤相对热解速度慢,热解温度高;在生物质与煤混合热解时,总体热解特性分阶段呈现生物质和煤的热解特征;随混煤中生物质比例的增加,热解温度降低,热解速度变快。 关键词:热重分析生物质煤热解共热解 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化石能源的使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份额逐年上升[1]。但是,由于生物质分布分散、能量密度低、收集运输和预处理费用高、热值低、水分大、转化利用需要外热源等缺点[2],使得单独利用生物质燃料的设备容量较小、投资费用较高、系统独立性差和效率低。为了使生物质在较短期内实现大规模有效利用,并具有商业竞争力,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和转化技术在现阶段是一种低成本、大规模利用生物质能源的可选方案。 1 生物质能的转化 生物质的利用转化方式主要有直接燃烧、热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3]。热化学转化是指高温下将生物质转化为其它形式能量的转化技术,包括气化(在气体介质氧气、空气或蒸汽参与的情况下对生物质进行部分氧化而转化成气体燃料的过程)、热解(在没有气体介质氧气、空气或蒸汽参与的情况下,单纯利用热使生物质中的有机物质等发生热分解从而脱除挥发性物质,常温下为液态或气态,并形成固态的半焦或焦炭的过程)和直接液化(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从生物质中提取液化石油等);生物转化法是指生物质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产生沼气、酒精等能源产品。 固体生物质的热解及其进一步转化是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热解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生物质形态各异,组成多为木质素、纤维素等难降解有机物,与矿物燃料不同,因此生物质热解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生物质热解的运行参数有终端温度、加热速率、压力和滞留时间等[4]。生物质的组成、结构等对热解也都有影响。研究生物质与煤共同作为燃料所具有的特性可为更广泛的利用生物质能提供参考依据。 2 试验 2.1 试验仪器及性能指标 采用美国Perkin-Elmer公司生产的热重-差热联用仪(TG/DTA),其性能指标如下:

洗煤水处理方法

洗煤水处理方法 1 洗煤水概况 洗煤废水是煤矿湿法洗煤加工工艺的工业尾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煤泥和泥砂,给矿区附近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洗煤废水已是煤炭工业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洗煤废水特别稳定,静置几个月也不会自然沉降,因此处理非常困难。在不进行任何适当处理的条件下排入外环境,无疑将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地貌环境的安全造成危害。我国从60年代就开展了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但始终没有研究出比较有效的处理方法。 1.1 洗煤水的来源 洗煤业的“三废”包括煤泥、煤矸石、洗煤业废水(煤泥水)三部分,其中,洗煤业废水(煤泥水)是危害最大,也是最难处理的。目前,洗煤业常用洗煤工艺方法有:跳汰洗煤工艺方法和重介洗煤工艺方法。在洗煤过程中,均利用水作洗煤介质。洗煤用水量大,洗煤后产生煤泥水量也大(排放系数一般为每吨精煤产生29(吨煤泥水)。煤泥水含众多污染物质,排入外环境,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将造成一定污染。 1.2 洗煤水物质组分及特点 洗煤水中的物质组分比较复杂,且在不同的矿区,由于不同的煤种和洗煤的方法不同,起洗煤水的组分也不大一样。现以平顶山某一煤泥水为例,其处理前污染物质浓度见表4.1。 表4.1 见附件煤泥水处理前污染物质浓度(mg/L) 洗煤废水是呈弱碱性的胶体体系,其主要特点是: ①颗粒表面带有较强的负电荷,可见洗煤废水是一种颗粒表面带负电荷的胶体体系; ②SS浓度和CODcr浓度都很高; ③细小颗粒含量高; ④粘度大; ⑤污泥比阻大,过滤性能差。 1.3 洗煤水的难处理及其原因 由其特点可知,洗煤废水久置不沉,难于处理的最根本原因是悬浮颗粒带有较强的负电荷,使洗煤废水呈胶体分散体系,并且主要体现在胶体的ζ-电位上。因为: ①带有较强负电荷的胶粒之间产生较强的静电斥力,而且ζ-电位愈高,胶粒间的静电斥力愈大,胶粒愈稳定; ②胶粒的布朗运动因胶粒间的静电斥力而使胶体具有稳定性; ③胶粒带电能将极性水分子吸引到它的周围形成一层水化膜,从而阻止胶粒间的相互接触。水化膜厚度决定于扩散层厚度,而扩散层厚度又影响ζ-电位。如果胶粒ζ-电位消除或减弱,水化膜也随之消失或减弱。因此,处理洗煤废水,首先要降低ζ-电位,破坏胶体稳定性,然后再采取其它措施,强化凝聚效果。 1.4 洗煤水的污染性 煤泥水是原煤洗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主要污染物是煤和泥岩粉末及其水解后形成的悬浮物,以及少量的金属离子和有机药剂等。 煤泥水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煤泥水中悬浮物浓度较高,一般达9000—40000mg/L,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20—130倍,使其被污染的水体呈黑色,降低水的透明度,影响水生动植物光合作用,同时造成水域的景观污染。 (2)煤泥水中溶解了大量的金属离子,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3)当煤泥水中含油量增加,水表面油膜厚度达到10000cm时,就影响水的再次充氧,

生物质的生物转化与利用

食品技术进展讲座报告

【摘要】生物质的生物转化与利用在生物质能源开发、生物质材料制备和生物活性药物制取等领域已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生物质资源生物转化的方式与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物质生物转化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活性药物 【前言】建立在石油、煤炭及天然气等化石资源基础上的现代化学工业,一度成为满足人类生活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业。但由于化石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累计的效应,相继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化石资源储量的有限性,诱发了化石资源的渐趋枯竭问题;化石资源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物,导致区域性和全球性环境、生态问题;另外,众多由化石资源而来的化学合成品的不可降解性,使用之后的残留物成为危害环境的世界性公害。为控制或减少化石资源的使用、降低环境和生态成本,各国政府纷纷颁布政策法规,鼓励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尤其是生物质资源[1],因此生物质资源的转化与利用也成为当今各国化学化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2]。从理论上讲,生物质资源的转化与利用主要有以下4种方式:生物质资源的物理转化与利用、生物质资源的物理化学转化与利用、生物质资源的化学转化与利用和生物质资源的生物转化与利用。实践证明,前3种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转化与利用条件苛刻、资源利用率较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生物质资源的生物转化与利用的条件比较温和,并能实现多级循环利用,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而且还有利于改善已经被破坏了的环境与生态。本文主要从生物质资源的生物转化与利用在生物质能源开发、生物质材料制备和生物活性药物制取等领域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和前瞻。 【正文】 1 生物质生物转化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资源是由生物直接或间接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物。它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以及由这些生物产生的排泄物和代谢物。各种生物质资源中都含有能量,可以转化为能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即生物质能。利用生物转化技术能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各种洁净的“含能体能源”,如沼气、燃料乙醇、生物氢和生物油等。因此,对生物质资源生物转化能源的研究成为目前能源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1.1生物质资源生物转化沼气[3]-[6] 沼气是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分解发酵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性气体。主要原料:人畜禽粪便、秸秆、农业有机废弃物、农副产品加工的有机废水、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和垃圾、水生植物和藻类等有机物质。 在各种可供开发的生物质资源中,农作物秸秆是最为丰富的一种富含有机质(80%—90%的生物质资源)。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以植物秸秆为发酵原料生产沼气的技术就在户用沼气池中有过应用,后来由于产气效果不理想及出料难等问题没有解决而逐渐停滞。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以及农业主产区秸秆资源的过剩和部分地区农民就地焚烧秸秆带来环境问题,植物秸秆生物转化沼气研究重新引起重视。以沼气为纽带综合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的途径,即种、养、沼、加工业相结合的物质循环模式是最有实效的,三个效益(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观点是开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全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3] 如今的沼气建设重点是由户用沼气池转移到大中型沼气池,沼气工程以产气为主要发展为处理有机废弃物治理环境,沼气残留综合利用为主。在沼气残留物综合利用的研究中,要从单纯的有机肥效果向饲料添加剂和提取生物粪活性物质发展。用高科技方法研究沼气工作的设计、设备、发酵工艺及综合利用。使之成

选煤基本知识

一、选煤的作用 原煤在生成过程中混入了各种矿物杂质,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又混入顶板和底板的岩石及其它杂质(木材、金属及水泥构件等等)。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地质条件的变化,原煤质量将越来越差,表现在混入原煤的矸石增加,原煤灰分提高,末煤产率增长,水分提高。为了降低原煤中的杂质同时把煤炭按质量、规格分成各种产品就要对煤炭进行机械加工以适应不同用户对煤炭质量的要求,为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创造条件。 选煤是利用煤炭与其它矿物质的不同物理、物理—化学性质在选煤厂内用机械方法除去原煤中杂质,把它分成不同质量、规格的产品,以适应不同用户的要求。 选煤的主要目的是; 1.除去原煤中的杂质、降低灰分,提高原煤质量,适应用户需要。例如钢铁厂需要低灰分炼焦精煤,以便生产高质的焦炭。冶金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精煤灰分每降低1%,焦炭灰分可降低1.33%,而焦炭灰分降低1%,炼铁焦比可降低2%,高炉利用系数可提高3%,同时还可提高生铁的质量。因此,钢铁厂需要低灰分的炼焦精煤。 除去原煤中的杂质,可以减少铁路的无效运输。现在原煤中含矸量一般为20-30%,有的还更高,原煤经过洗选,研石就地排弃,就可以减少无效的运输。 除去原煤中的杂质可以减少燃煤对大气的污染,保护环境。 2. 把煤炭分成不同质量、规格的产品,供应用户对路产品,以便合理利用煤炭,节约能源。原煤经过洗选,精煤供给炼焦厂.中煤供给电厂,矸石就地

废弃或综合利用。煤炭经过筛分分级,块煤可供铁路蒸汽机车、化肥厂,末煤供给发电厂,以达到合理利用的目的。 煤炭用途: 弱粘结煤:末煤供电厂用;块煤供蒸汽机车用。也可作气化、液化和热解加工及玻璃、陶瓷、烧制水泥炉窑用煤。低灰分的弱粘结煤还可与强粘结性肥煤配合炼焦。 长焰煤:主要作动力和民用燃料。 二、选煤方法 选煤方法种类很多,可概括分为两大类:湿法和干法选煤。选煤过程在水、重液或悬浮液中进行的,叫做湿法选煤。选煤过程在空气中进行的,叫做干法选煤。 选煤方法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重力选煤,主要是依据煤和矸石的密度差别,实现煤与矸石分选的方法。煤的密度常在1.2-1.8g/m3。之间,而矸石的密度在1.8g/m3以上,在选煤机内借助重力把不同密度的煤和矸石分开。重力选煤又可分跳汰选、重介质选、流槽选、斜槽选和摇床选等。 浮游选煤又叫浮选,主要是依据煤和矸石表面润湿性的差别,分选细粒(—0.5mm)煤的选煤方法。 特殊选煤主要是利用煤与矸石的导电率、导磁率、摩擦系数、射线穿透能力等的不同,把煤和矸石分开,它包括静电选、磁选、摩擦选、放射性同位选和X 射线选等。 此外,还有手选,即人工拣矸。它是根据块煤与矸石在颜色、光泽及外形上

洗煤厂工艺标准经过流程(附图)

洗煤厂工艺流程(附图) 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硫五种元素组成,同时也含有磷、氯、砷等微量元素。原煤在生成过程中混入了各种矿物杂质,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又混入岩石及其他杂质。选煤就是利用煤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借助各种选矿设备将煤中的有用矿物和杂物分离,并达到使有用矿物相对富集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将煤和矸石分离,降低煤炭的灰分和硫分,提高原煤质量,适应用户需要。 对煤而言,洗选方法主要有重力选煤、浮游选煤和特殊选煤。我们用的方法是重力选煤,主要是依据煤和矸石的密度差异而实现煤和矸石分选的方法。煤的密度一般在1.2-1.8之间,矸石密度一般在1.8以上,在选煤机内借助重力把不同密度的煤和矸石分离。重力选煤又可分为跳汰选,重介质选,溜槽选,斜槽选和摇床选等。 我国选煤厂中采用的最广泛的选煤方法是跳汰选,其次是重介质选和浮选,其他方法均用的很少。我们车间用的正是重介质浅槽分选。工作原理是将悬浮液通过两个部位给入分选槽体内,从下部给入的为上升流,作用是保持悬浮液均匀稳定,同时有分散物料的作用。从侧面给入的为水平流,作用是保持上部的悬浮液的密度稳定,同时形成由入料端向排料端的水平介质流,对上浮煤起运输作用。入选煤进入分选槽后,在调节挡板作用下完全浸入悬浮液中,开始分层,精煤等低密度物浮在上层,矸石等高密度物沉在底层。在下沉过程中,与矸

石混杂的低密度物由于上升流的作用而再充分分散继续上浮。在水平流的作用下,浮在悬浮液上面的低密度物由排料口排出成为精煤产品。在刮板作用下沉到底部的高密度物由机头溜槽排出成为矸石产品。 选煤厂的三个最基本工艺过程是分选前的准备作业(破碎、筛分、分级)、分选作业、选后产品的处理作业。同时重介质选煤又包括五个大的流程:煤流、介质流、循环水系统、煤泥水和清水。 一.分选前的准备作业 筛分用带孔的筛面把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料分成各种粒极的 作业叫筛分。晒分所用的机器叫筛分机或者筛子。 在选煤厂中,筛分作业广泛地用于原煤准备和处理上。按照筛分方式不同,分为干法筛分和湿法筛分。 破碎把大块物料粉碎成小颗粒的过程叫做破碎。用于破碎的机器叫做破碎机。在选煤厂中破碎作业主要有以下要求: 1)适应入选颗粒的要求;精选机械所能处理的煤炭颗粒有一定的范围度,超过这个范围的大块要经过破碎才能洗选。 2)有些煤快是煤与矸石夹杂而生的夹矸煤,为了从中选出精煤,需要破碎成更小的颗粒,使煤和矸煤分离 3)满足用户的颗粒要求,把选后的产品或煤快粉碎到一定的粒度

洗煤工艺流程简述

洗煤工艺流程简述 一、煤的形成 二、煤炭的灰分 三、为什么要洗煤 四、洗煤的工艺 五、浮选柱的工作原理 一、煤的形成 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在世界上各地质时期中,以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中产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时代。煤的含碳量一般为46~97%,呈褐色至黑色,具有暗淡至金属光泽。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成煤作用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腐泥化阶段或泥炭化阶段。在这一阶段,植物的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化合、聚积,低等植物转变为腐泥,高等植物转变为泥炭。第二阶段为煤化作用阶段。由于地壳沉降,植物死亡后形成的泥炭或腐泥埋藏于地下深处,在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发生固结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 1、煤的用途 火力发电31%,工业锅炉31%,民用20%,炼焦8%,蒸汽机4%,煤化工3%,出口3%

2、中国煤的分类 14大类: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中粘煤、气煤、气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贫煤和无烟煤。3、煤中矿物质种类 粘土矿、碳酸盐矿、氧化物、硫化物、氢氧化物等。 二、煤炭的灰分 煤炭的灰分是煤炭质量的基础指标,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煤炭的灰分又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外在灰分是来自顶板和夹矸石中的岩石碎块,它与采矿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 灰分是有害物质。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发热量降低100kcz1/kg 左右。冶炼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炭强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每增加1%,焦炭强度下降2%,高炉生产能力下降3%,石灰石用量增加4%。 三、为什么要洗煤 从矿井中直接开采出来的煤炭叫原煤,原煤在开采过程中混入了许多杂质,而且煤炭的品质也不同,内在灰分小和内在灰分大的煤混杂在一起。洗煤就是将原煤中的杂质剔除,或将优质煤和劣质煤炭进行分门别类的一种工业工艺。洗煤过程后所产生的产品一般分为有矸石、中煤、乙级精煤、甲级精煤,经过洗煤过程后的成品煤通常叫精

煤的形成教学文案

煤的形成

煤的形成:煤是古代植物遗体的堆积层埋在地下后,经过长时期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据研究,几乎所有的植物遗体,只要具备了成煤的条件,都可以转化成煤。不过,低等植物遗体所形成的煤,分布范围小,厚度薄,很少被人利用。那些分布广、规模大、利用广泛的煤,都是高等植物的遗体(主要是古代的蕨类、松柏类以及一些被子植物的遗体)形成的。在地球的历史上,最有利于成煤的地质年代主要是晚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的侏罗纪以及新生代的第三纪。这是因为,在这几个时期内,地球上的气候非常温暖潮湿,地球表面到处长满了高大的绿色植物,尤其在湖沼、盆地等低洼地带和有水的环境里,封印木、鳞木等古代蕨类植物生长得特别茂盛。当时,高大的树木倒下以后,就会被水淹没了,这就造成了倒木和氧隔绝的情况。在缺氧的环境里,植物体不会很快地分解、腐烂。随着倒木数量的不断增加,最终形成了植物遗体的堆积层。这些古代植物遗体的堆积层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断地被分解,又不断地化合,渐渐形成了泥炭层,这是煤的形成的第一步。由于地壳的运动,泥炭层下沉了。泥炭层被泥沙、岩石等沉积物覆盖起来。这时,泥炭层一方面受到上面的泥沙、岩石等的沉重压力,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泥炭层又受到地热的作用。在这样的条件下,泥炭层开始进一步发生变化:先是脱水,被压紧,从而比重加大,而且石炭的含量逐渐增加,氧的含量逐渐减少,腐殖酸的含量逐渐降低。完成这几个过程以后,泥炭就变成了褐煤。褐煤如果继续不断地受到增高的温度和压力的作用,就会引起内部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进一步变化,褐煤就逐渐变成了烟煤或无烟煤了。开滦、阳泉等煤田,是在古生代的石炭纪至二叠纪时期形成的,这个时期的成煤植物是古代的蕨类植物。大同的武宁煤田,是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形成的,这个时期的

煤及煤质专业术语

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 一、煤及其产品 1、煤(又称煤炭):植物遗体在覆盖地层下,压实、经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转化而成的固体有机可燃沉积岩。 2、煤当量(又称标准煤):能源的统一计量单位。凡能产生29.27Mj/kg低位热能的任何能源均可折算为1kg煤当量值。 3、毛煤:煤矿生产出来的,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煤。 4、原煤:从毛煤中选出规定粒度的矸石(包括黄铁矿等杂物)以后的煤。 5、商品煤:作为商品出售的煤。 6、洗选煤:经过洗选加工的煤。 7、精煤:煤经精选(干选或湿选)加工生产出来的、符合品质要求的产品。 8、中煤:煤经精选后得到的、品质介于精煤和矸石之间的产品。 9、洗矸:由煤炭洗选过程中排出的高灰分产品。 10、煤泥:洗煤厂粒度在0.5mm以下的一种洗煤产品。 11、筛选煤:经过筛选加工的煤。 12、粒度:颗粒的大小。 13、粒级煤:煤通过筛选或洗选生产的、粒度下限大于6mm的产品。 14、限下率:筛上产品中小于规定粒度部分的质量百分数。 15、限上率:筛下产品中大于规定粒度部分的质量百分数。 16、特大块煤:粒度大于100mm的煤。 17、大块煤:粒度大于50mm的煤。 18、中块煤:粒度介于25~50mm的煤。 19、小块煤:粒度介于13~25mm的煤。 20、粒煤:粒度介于6~13mm的煤。 21、混块煤:粒度大于13mm的煤。 22、混中块煤:粒度介于13~80mm的煤。 23、混煤:粒度小于50mm的煤。 24、末煤:粒度小于25mm或小于13mm煤。 25、粉煤:粒度小于6mm的煤。 26、矸石:采、掘煤炭过程中从顶、度部或煤层夹矸混入煤中的岩石。 27、夹矸:夹在煤层中的矿物质层。 28、含矸率:煤中粒度大于50mm矸石的质量百分数。 二、煤的分类 1、类别: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和工艺性能指标把煤划分成的大类。 2、小类:根据煤的性质和用途的不同,把大类进一步细分的类别。 3、煤阶(又称煤级):煤化作用深浅程度的阶段。 4、褐煤(符号HM):煤化程度低的煤,外观多呈褐色,光泽暗淡,含有较高的内在水分和不同数量的腐植酸。 5、次烟煤(符号CIY):国际煤层煤分类中,含水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为等于、大于20到小于24Mj/kg 的低煤阶煤。(20Mj/kg≤含水无灰基高位发热量<24Mj/kg) 6、烟煤(符号YM):煤化程度高于褐煤而低于无烟煤的煤,其特点是挥发分产率范围宽,单独炼焦时从不结焦到强结焦均有,燃烧时有烟。 7、无烟煤(符号WY曾称白煤):煤化程度高的煤,挥发分低、密度大,燃点高,无粘结性,燃烧时多不冒烟。 8、硬煤:烟煤和无烟煤的总称,或者指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等于或大于24Mj/kg或小于24Mj/kg(Qgr.maf ≥24Mj/kg或Qgr.maf<24Mj/kg但镜质组平均随机反射率等于或大于0.6%的煤。 9、长焰煤(符号CY):变质程度最低,挥发分最高的烟煤,一般不结焦,燃烧时火焰长。 10、不粘煤(符号BN):变质程度较低的、挥发分范围较宽、无粘结性的烟煤。 11、弱粘煤(符号RN):变质程度较低,挥发分范围较宽的烟煤。粘结性介于不粘煤和1/2中粘煤之间。 12、1/2中粘煤(符号1/2ZN):粘结性介于气煤和和弱粘煤之间的、挥发分范围较宽的烟煤。 13、气煤(符号QM):变质程度较低、挥发分较高的烟煤。单独炼焦时,焦炭多细长、易碎,并有较多的纵裂纹。 14、1/3焦煤(符号1/3JM):介于焦煤、肥煤与气煤之间的含中等或较高挥发分的强粘结性煤。单独炼

选煤过程控制

选煤过程控制 发表时间:2011-06-20T17:44:22.347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5月上供稿作者:刘佩刘马隆苗文彬 [导读] 原煤在生产过程中混入各种矿物杂质。 刘佩刘马隆苗文彬 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摘要:原煤在生产过程中混入各种矿物杂质,在开采和运输过程有不可避免地混入顶板和地板的岩石和其它杂质,从而使原煤中矸石量增加、灰分提高、末煤及粉煤含量增长、水分提高。为减少原煤中的杂质,使煤炭按质量和规格分成各种产品,就需要采用选煤加工过程。选煤就是利用煤炭具有的与其他矿物质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应用物理和化学方法使原煤中的灰分、硫分和矸石等杂质的含量降低,并加工成质量均匀、用途不同的成品煤的加工技术。选煤厂作为煤炭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以洗煤过程(如跳汰、重介、浮选)为核心的多种工艺与技术。因此,选煤厂的监控和管理,主要工艺过程参数的检测,对于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精煤产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选煤厂;过程控制;自动控制系统 1.选煤生产过程 选煤的主要产品是精煤,副产品有中煤、煤泥等,选后的废弃物是矸石和尾煤。选煤厂为实现原煤到上述各类产品的分选,生产工艺流程复杂,通常包括受煤系统、重介系统、跳汰系统、浮选系统浓缩压滤系统和装车系统,由分级筛、跳汰机、重介旋流器、离心机、脱介筛、浓缩机和压滤机等工艺设备构成,其工艺设备流程如图1-1所示。 图1-1 选煤厂工艺设备流程图 由图可见,原煤经过原煤分级筛进行粗选,粒度>50mm的原煤通过手选过程除杂质,并经过破碎后,与粒度<50mm的原煤一起送入末煤分级筛;通过二级细粒度筛分,将粒度>13mm的原煤送入末煤跳汰机进行排矸和分选,得到块中煤和块精煤,并排出矸石;0.5mm<粒度<13mm的原煤被送入重介旋流器,通过一级重介进行排矸,二级重介实现分选,得到末中煤和末精煤;最后,粒度<0.5mm的煤泥通过浮选,得到尾煤。上述过程中,跳汰选煤和重介选煤都属于重力选煤方式。她根据煤和矸石的密度差别,实现煤和矸石的分选,一般煤的密度为1.2~1.8g/cm3,矸石的密度大于1.8g/cm3。浮选方式则与前者不同,它依据煤和矸石表面润湿性的差别,分选粒度<0.5mm的煤。 可见,选煤生产过程是由多个自动化短流程生产过程构成。 2.跳汰选煤过程简介 跳汰选煤就是在垂直脉动的介质中按颗粒密度差别进行选煤的过程。这里,介质通常采用水、空气或重悬浮液。跳汰机是实现上述连续跳汰选煤的设备。 在跳汰选煤过程中,主要包含有两个过程: (1)分层过程。垂直升降的变速脉动水流是物料在跳汰机中按密度分层的主要动力。可以通过控制各空气室的进气和排气过程,可以控制 脉动水流。分层过程复杂,且密度层间的界限模糊,采用PID控制器很难得到好的控制效果。 分层状态示意图 1-原煤2—中煤和矸石的混合物 3—矸石4—精煤和中煤的混合物 5—中煤6—精煤 (2)产品分离(即排料)过程。根据床层状态控制排料时机,以减少精煤流失。排料过程对行进中物料的分层必然产生干扰,必须严密监测密度分层状态,实现排料和分层过程的协调优化控制。 3.重介质选煤控制系统 重介质选煤就是在密度>1g/cm3的重介质(悬浮液)中,按颗粒密度的差异选煤。设悬浮液中颗粒所受的力为F,ρ1为颗粒密度,ρ2为悬浮液密度,则有:

跳汰选煤的方法有哪些

跳汰选煤的方法有哪些 选煤方法是制定选煤工艺流程的核心问题。选煤方法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煤的可选性和产品质量要求,也要考虑的种类、粒度、地区水资源条件、能够获取的设备技术水平以及技术经济上的合理性等其他因素。跳汰选煤方法在大多数国家煤炭分选比例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是近年来我国在重介质选煤规模和技术水平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尤其是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选煤的应用更是有了长足进展。选煤工艺流程的选择应以原料煤性质、用户对产品的要求、最大产率和最高经济效益等因素为依据,科学确定简单、高效、合理可行并且能够满足技术经济要求的工艺流程。 l、跳汰选煤法 跳汰选煤法工艺流程简单、生产能力强、维护管理方便、生产成本低、分选极易选和易选性煤可以获得较高的数量效率。在处理一般可选性煤时,也能达到较好的工艺指标,因此,在选煤厂设计中普遍采用。跳汰选煤法的分选效率受给料性质影响较大,在细粒物料多、可选性差的条件下,分选效率会显著下降。跳汰机对于易选煤的分选精度与重介质选相当,但是,在要求出低灰精煤产品时,如果分选密度低于1.40 g/cm,时,可能由于可选性变难,造成跳汰机难以操作,无法保证正常分选效果。近年来,对跳汰机的结构进行了大量的改进。数控风阀和排矸自动化技术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跳汰分选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对于易选和一般性可选的煤,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采用选煤方法。 2、重介质选煤法 重介质选煤法是重力选煤方法中重要的方法之一适宜分选难选和极难选煤,它的分选粒级宽。目前,在重力场中分选时,块煤重介质分选粒度上限一般为300 mm,最大可达1 000 mill,下限为3—6 mm。如果在离心力场中(如重介质旋流器内)分选,分选粒度下限为0.15—0.2 mm,甚至更小些。给料的粒度上限,主要由重介质旋流器的人料管直径决定,目前末煤用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粒度上限为13—25 mm,大直径无压给料重介质旋流器的人料粒度上限可达50一80 mm。 重介质旋流器随着技术发展,入选粒度上限已扩大到38.80 mm。已在更多的选煤厂设计中得到应用。重介质选煤流程较为复杂,设备、管道、阀门容易磨损,

第1章:选煤工艺

第一章选煤工艺 第一节选煤基本知识 1-1(A)煤炭是怎样形成的? 答:煤是由古生植物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和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和地球化学作用,在细菌、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下逐步转变而成的固体有机可燃矿产,其形成大体分为两个阶段――泥炭化阶段和煤化阶段。 煤的形成过程如下: 1-2(A)简述煤的组成: 答:由于成煤的原生物质和成煤的地质地理条件不同,各地区各种煤的组成和性质有很大差异。煤是不均质的混合物,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两部分组成,主要是有机物质。有机物质由碳、氢、氮、氧及部分硫组成,是可以燃烧的,所以也叫可燃体,无机物质主要是各种矿物杂质,是不能燃烧的。 1-3(A)简述煤的性质: 答:煤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工艺性能和燃烧性能等。 煤的物理性质包括煤岩组成、光泽、硬度、密度和粒度组成等。 煤岩组成可分为镜煤、亮煤、暗煤和丝炭四种。它们在外观上有很大差别。镜煤和亮煤都有光泽,但镜煤的断口呈贝壳状,质地较致密。暗煤和丝炭都无光泽,暗煤的质地坚硬而无层理,丝炭很象碎木屑。 煤的化学组成包括煤的工业分析组成和元素分析组成。 1-4(A)煤的工业分析有哪几项,工业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答: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项。根据煤的水分和灰分,可以大致了解煤中有机物质或可燃物的百分含量;从煤的挥发分又可以大致了解到煤中有机物质的性质;从煤中固定碳含量也可大致了解有机物质的性质。当知道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及有机物的性质后,即可判断煤的种类和各种煤的加工利用性能。 1-5(A)什么是水分?水分对煤的利用有何影响? 答:煤的水分有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两种。吸附或凝聚在煤颗粒内部的毛细孔中的水称为内在水分;附着在煤颗粒表面上的水称为外在水分。外在水分可以借助于机械方法脱除;内在水分只有火力干燥才能脱出。煤的内在水分变化很大,一般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减少。 在煤的利用中,首先遇到的是煤的破碎问题,水分高的煤相对来说较难破碎;在锅炉

煤与生物质共超临界水催化气化制氢的实验研究

第39卷 第5期2005年5月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J OU RNAL O F XI′AN J IAO TON G UN IV ERSIT Y Vol.39 №5 May2005 煤与生物质共超临界水催化气化制氢的实验研究 闫秋会,郭烈锦,梁 兴,张西民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710049,西安) 摘要:在压力为20~25M Pa、停留时间为15~30s、NaO H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11%、反应器外壁温度为650℃的条件下,对煤与生物质的模型化合物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在超临界水环境中的催化气化制氢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物料浓度、压力以及停留时间对煤与CMC共气化制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煤与CMC共超临界水催化气化制氢的主要气体产物是H2、CO2和CH4,H2的体积分数可高达60%以上;增加物料浓度、升高压力有利于提高产氢率,但延长停留时间不利于氢气的制取. 关键词:制氢;煤;羧甲基纤维素钠;超临界水;共气化 中图分类号:T K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Ο987X(2005)05Ο0454Ο04 H ydrogen Production from Co2G asif ication of Coal and Biomass in Supercritical W ater by Continuous Flow Thermal2C atalytic R eaction System Yan Qi uhui,Guo L iej i n,L i ang X i ng,Zhang X i mi 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ultiphase Flow in Power Engineering,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49,China) Abstract:Hydrogen is a clean energy carrier wit hout pollution.It is significant for energy source clean2 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p rotection to convert t he abundant coal sources and green biomass energy into hydrogen effectively and pollution2f reely.As a test sample of biomass in supercritical water(SCW),t he co2gasification performance of coal and carboxymet hylcellulo se(CMC)i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The influences of temperat ure,p ressure and co ncent ration on hydrogen p roduction f rom co2gasification of coal and CMC in SCW under t he given conditions(20-25M Pa,650℃,15-30s)are discussed in detail.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 show t hat H2,CO2and CH4are t he main product gases,and t he molar f raction of hy2 drogen reaches in excess of60%.The higher p ressure and higher CMC content facilitate hydrogen p roduc2 tion,but t he p roduction is decreased remarkably in longer residence time. K eyw ords:hy d rogen p rod uction;coal;CM C;su percritical w ater;co2gasi f ication 近年来,超临界水因其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食品以及有机废弃物处理等领域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能源转化领域超临界水的独特性能也日益被众多的研究机构发现和认可[1Ο6],在超临界水中将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绿色的生物质能源转化为清洁的氢能,具有气态产物中氢气含量高,无需对原料进行干燥,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煤或者生物质在超临界水中的气化制氢已有一些研究[1Ο6],但煤与生物质的混合物在超临界水中的气化制氢鲜有报道[7].在煤与生物质共气化时,由于生物质的氢和碳的量比n(H)/n(C)高,且活性比煤的高,故可作为煤气化过程中很好的供氢剂,促进煤气化,获得更好的制氢效果.因此,本文在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自行研制的连续式煤与生物质共超临界水催化气化制氢装置上,研究探讨了影响煤与生物质共超临界水催化气化制氢过程与结果的主要因素及其规律. 收稿日期:2004Ο12Ο01. 作者简介:闫秋会(1965~),女,博士生;郭烈锦(联系人),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3CB214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23001).

动力煤选煤方法的确定(专业版)

选煤方法的确定(动力煤专业版) 1、选前脱泥与否的选择 ⑴国际上0.5mm脱泥均不过关,只能采用0.75mm以上、最好是 1.4mm,有的选煤厂筛缝甚至达到了2~3mm,进行脱泥。但脱下来的粗煤泥如何处理?螺旋分选机选煤精度之差在我国已被公认,但近两年,其不为国人熟知TBS又被有些人搬来,并宣称TBS中的煤泥可视为重介质,应归为重介质设备。众所周知:跳汰机等所有重选设备中均有煤泥,若归为重介质设备,水介质设备这个类别即不复存在,显然是错误的。 其实,所谓的TBS,即干扰沉降床分选机,是煤粒在重力场上升水流作用下按干扰沉降末速大小,而不是按密度分层分选的水介质选煤设备。由于干扰沉降等沉比e≤2(这就是筛分试验粒度级之上下限粒径比为何通常为2,如50~25、25~13、……),因此它仅适合于粒径比≤2的窄粒级条件分选,随着粒径比的增大,分选精度急剧变差(见表1)。其分选精度和处理能力远低于在离心力场中按阿基米德浮力原理分选的重介质旋流器。汶南各粒级粗煤泥干扰床分选机分选试验结果(见表1)表明:TBS分选1.6~0.28mm级粗煤泥时的可能偏差E≥0.237kg/L;而3GDMC1500/1100A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0.5~0.25mm级煤泥的可能偏差即达0.065kg/L,3-0.5mm级的可能偏差更低达0.020kg/L〔见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研项目“大直径有压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在动力煤选煤厂的应用研究”鉴定资料〕。也就是说,即使不采用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大型不脱泥无

压给料重介质旋流器对煤泥的分选精度也远高于TBS。 表1 汶南各粒级粗煤泥干扰床分选机分选试验结果汇总表(选煤技术,2007年第4期) 我国MT/T811-1999《煤用重选设备分选下限评定方法(Ⅰ)》标准中规定:当小于0.5mm某一粒度级的可能偏差小于或等于0.10kg/L时,才能判定为有效分选。显然按我国的技术水平考核,TBS 分选精度远未达标,应视为无效分选。 TBS在我国的生产实践已经证明,其效果尚不如跳汰机。如徐州矿务局大屯张双楼矿采用脱泥重介-TBS-浮选工艺,精煤灰分只能降到8.5%,而相同煤质的大屯孔庄矿选煤厂采用跳汰-浮选工艺时精煤灰分尚可达到7.5%。华蓥山广能集团绿水洞煤业350选煤厂采用脱泥三产品重介旋流器—TBS煤泥分选机的生产工艺流程,TBS数量效率约70%左右,全厂数量效率仅为45.83%(测试日期2007年10月29至11月29日)。 ⑵为了满足悬浮液流变特性和稳定性双重要求,重介旋流器用重

洗煤厂工艺流程附图简介

洗煤厂工艺流程附图简介 煤炭加工、矸石处理、材料和设备输送等构成了矿井地面系统。其中地面煤炭加工系统由受煤、筛分、破碎、选美、储存、装车等主要环节构成。是矿井地面生产的主体。 受煤是在井口附近设有一定容量的煤仓,接受井下提升到地面的煤炭,保证井口上下均衡连续生产。 筛分 用带孔的筛面把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料分成各种粒极的作业叫筛分。晒分所用的机器叫筛分机或者筛子。 在选煤厂中,筛分作业广泛地用于原煤准备和处理上。按照筛分方式不同,分为干法筛分和湿法筛分。 破碎 把大块物料粉碎成小颗粒的过程叫做破碎。用于破碎的机器叫做破碎机。在选煤厂中破碎作业主要有以下要求: 1)适应入选颗粒的要求;精选机械所能处理的煤炭颗粒有一定的范围度,超过这个范围的大块要经过破碎才能洗选。 2)有些煤快是煤与矸石夹杂而生的夹矸煤,为了从中选出精煤,需要破碎成更小的颗粒,使煤和矸煤分离 3)满足用户的颗粒要求,把选后的产品或煤快粉碎到一定的粒度物料粉碎主要用机械方法,有压碎、劈碎、折断、击碎、磨碎等几种主要方式。选煤是利用与其它物质的不同物理、物理,化学性质,在选煤厂内用机械方法去处混在原煤中的杂质,把它分成不同质量、规格的产品,以适应不同有户的需求。

按照选煤厂的位置与煤矿的关选煤厂可以分为:矿井选煤厂、群矿选煤厂、中心选煤厂和用户选煤厂;我国现有的洗煤厂大多是矿井洗煤厂。现代化的洗煤厂是一个由许多作业组成的连续机械加工过程。 跳汰选煤 在垂直脉动的介质中按颗粒密度差别进行选煤过程。跳汰选煤的介质是水或空气,个别的也用悬浮液。选煤中以水力跳汰的最多。 跳汰机是利用跳汰分选原理将入选原料按密度大小分选为精煤、中煤和矸煤等产品设备。 重介选煤 在密度大于1g/cm的介质中,按颗粒密度的的大小差异进行选煤,叫做重介质选煤或重介选煤。选煤所用的重介质有重液和重选浮液两类。重介选煤的主要优点是分选效率高与其它选煤方法;入选力度范围宽,分选机入料粒为1000-6mm,漩流器为80-0.15mm生产控制易于自动化。重介选煤的缺点是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费用高,设备磨损快,维修量大。 重介选煤一般都分级入选。分选块煤一般在重力作用下用重介质分选机进行;分选沫煤在离心力作用下用重介质漩流器进行。 存储 储煤仓:为调节产、运、销之间产生的不平衡,保证矿井和运输部门正常和均衡生产而设定的有一定容量的煤仓,接受生产成品煤炭,保证能顺利出厂,进入最后的装车阶段。 装车:包括装车(船)、吊车和计量。

煤是怎么形成的

煤是怎么形成的 煤的来源 崔雨茜 2012-2-27

煤是怎么形成的 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堆积在湖泊、海湾、浅海等地方,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转化而成的一种具有可燃性能的沉积岩。煤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碳、氢、氧、氮、硫等元素。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在显微镜下可以发现煤中有植物细胞组成的孢子、花粉等,在煤层中还可以发现植物化石,所有这些都可以证明煤是由植物遗体堆积而成。 科学家们在地质考察研究中发现,在地球上曾经有过气候潮湿、植物茂盛的时代,如石炭纪、二迭纪(距今约3亿年)、侏罗纪(距今约1.3亿~1.8亿年)等。当时大量繁生的植物在封闭的湖泊、沼泽或海湾等地堆积下来,并迅速被泥砂覆盖,经过亿万年以后,植物变成了煤,泥砂变成了砂岩或页岩。由于有节奏的地壳运动和反复堆积,在同一地区往往具有很多煤层,每层煤都被岩石分开。

由植物变为煤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菌解阶段,即泥炭化阶段。当植物堆积在水下被泥砂覆盖起来的时候,便逐渐与氧气隔绝,由嫌气细菌参与作用,促使有机质分解而生成泥炭。通过这种作用,植物遗体中氢、氧成分逐渐减少,而碳的成分逐渐增加。泥炭质地疏松、褐色、无光泽、比重小,可看出有机质的残体,用火柴烧可以引燃,烟浓灰多。 (2)煤化作用阶段,即褐煤阶段。当泥炭被沉积物覆盖形成顶板后,便成了完全封闭的环境,细菌作用逐渐停止,泥炭开始压缩、脱水而胶结,碳的含量进一步增加,过渡成为褐煤,这称为煤化作用。褐煤颜色为褐色或近于黑色,光泽暗淡,基本上不见有机物残体,质地较泥炭致密,用火柴可以引燃,有烟。 (3)变质阶段,即烟煤及无烟煤阶段。褐煤是在低温和低压下形成的。如果褐煤埋藏在地下较深位置时,就会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使褐煤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主要是水分和挥发成分减少,含碳量相对增加;在物理性质上也发生改变,主要是密度、比重、光泽和硬度增加,而成为烟煤。这种作用是煤的变质作用。烟煤颜色为黑色,有光泽,致密状,用蜡

怎么洗煤

洗煤设备是煤炭洗选行业的必用设备,在煤炭分选种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煤炭加工、矸石处理、材料和设备输送等构成了矿井地面系统。其中地面煤炭加工系统由受煤、筛分、破碎、选煤、储存、装车等主要环节构成。是矿井地面生产的主体。 受煤是在井口附近设有一定容量的煤仓,接受井下提升到地面的煤炭,保证井口上下均衡连续生产。 筛分:用带孔的筛面把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料分成各种粒极的作业叫筛分。晒分所用的机器叫筛分机或者筛子。在选煤厂中,筛分作业广泛地用于原煤准备和处理上。按照筛分方式不同,分为干法筛分和湿法筛分。 破碎:把大块物料粉碎成小颗粒的过程叫做破碎。用于破碎的机器叫做破碎机。在选煤厂中破碎作业主要有以下要求: 1)适应入选颗粒的要求;精选机械所能处理的煤炭颗粒有一定的范围度,超过这个范围的大块要经过破碎才能洗选。 2)有些煤快是煤与矸石夹杂而生的夹矸煤,为了从中选出精煤,需要破碎

成更小的颗粒,使煤和矸煤分离。 3)满足用户的颗粒要求,把选后的产品或煤快粉碎到一定的粒度。 物料粉碎主要用机械方法,有压碎、劈碎、折断、击碎、磨碎等几种主要方式。选煤:是利用与其它物质的不同物理、物理-化学性质,在选煤厂内用机械方法去处混在原煤中的杂质,把它分成不同质量、规格的产品,以适应不同有户的需求。按照选煤厂的位置与煤矿的关选煤厂可以分为:矿井选煤厂、群矿选煤厂、中心选煤厂和用户选煤厂;我国现有的洗煤厂大多是矿井洗煤厂。现代化的洗煤厂是一个由许多作业组成的连续机械加工过程。 跳汰选煤:在垂直脉动的介质中按颗粒密度差别进行选煤过程。跳汰选煤的介质是水或空气,个别的也用悬浮液。选煤中以水力跳汰的最多。跳汰机是利用跳汰分选原理将入选原料按密度大小分选为精煤、中煤和矸煤等产品设备。 重介选煤:在密度大于1g/cm的介质中,按颗粒密度的的大小差异进行选煤,叫做重介质选煤或重介选煤。选煤所用的重介质有重液和重选浮液两类。重介选煤的主要优点是分选效率高与其它选煤方法;入选力度范围宽,分选机入料粒为1000-6mm,漩流器为80-0.15mm生产控制易于自动化。重介选煤的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