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偏头痛)针灸诊疗方案

头痛(偏头痛)针灸诊疗方案
头痛(偏头痛)针灸诊疗方案

头痛(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

方案说明:本方案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偏头痛的针灸科门诊患者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头风、头痛的诊断标准。

(1)主要症状: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部位为单侧、前额或全头的疼痛;程度为轻、中、重度;疼痛性质为搏动痛、刺痛、绞痛、烧灼痛、隐痛、触痛等;疼痛时间不等,可以数小时、数天或呈慢性疼痛。

(2)辨经:分为阳明、少阳、太阳和厥阴头痛。太阳经头痛,以后头部疼痛为主,下连于项部;阳明经头痛,以前额部及眉棱骨疼痛为主;少阳经头痛,以头侧疼痛为主,并连及耳部;厥阴经头痛,以巅顶疼痛为主,或连及目系。

(3)辅助检查:血压;头颅CT或头颅MRI除外颅内病变。

2.西医诊断标准:依据2004年HIS《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二版(ICHD-Ⅱ)原发性头痛(偏头痛)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伴先兆或不伴先兆的偏头痛。

(1)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

A:至少5次发作符合标准 B—D;

B:头痛发作持续4~72小时(未治疗或治疗不成功);

C:头痛至少具备以下特点中的2条:

1)单侧;2)搏动性;3)疼痛程度为中度或重度;4)日常体力活动可以加剧或造成避免日常体力活动(如散步或爬楼梯)

D:在头痛期间至少具备以下中的1条: 1恶心和/或呕吐;2畏光和畏声。

E:不归因于其他疾患

(2)有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

A:至少二次发作符合标准B

B:至少有下列4种特征中的3种

1)出现一种以上提示脑功能障碍的完全可逆的先兆症状

2)至少一种先兆症状逐渐发展超过4分钟以上,或两种以上症状连续出现

3)没有单个先兆症状持续60分钟以上

4)先兆与随后的头痛间歇小于60分钟(头痛也可能在先兆之前或同时开始)(二)症候诊断:参照脑病科“头痛(偏头痛)症候诊断标准。

(三)疾病的分期

1.发作期:偏头痛发作或先兆症状出现。

2.缓解期:偏头痛缓解。

二、治疗方案

(一)取穴:

1.主穴:百会、神庭、头维(双侧)、率谷透角孙(患侧)、风池(患侧) 、太阳(双侧)、内关(双侧)。

2.辨经加减穴:

太阳头痛加昆仑(双侧)、后溪(双侧);

阳明头痛加合谷(双侧)、内庭(双侧);

少阳头痛加外关、阳陵泉(双侧);

厥阴头痛加太冲、丘墟(双侧)。

3.辨证加减穴:

气血两虚:三阴交、足三里(双侧);

脾肾两虚:气海、太溪(双侧);

痰浊阻络:丰隆、天枢(双侧)、膻中;

瘀血内停:血海(双侧);

肝阳上亢:太冲(双侧)、印堂。

(二)针具:选用30号1.5寸、2寸华佗牌针灸针、火针。

(三)刺法:头部穴位1.5或2寸毫针平刺。平刺时先斜刺到帽状腱膜下再平刺并捻转,术者须感到针下明显阻力,患者胀(痛)得气。其它穴位直刺,患者须有得气感。补泻方法:捻转针体180度,共5-10次,1-2分钟内完成,留针30分钟。

(四)电针:百会、神庭可加电针,韩式电针仪选取2/100Hz频率,以患者局部有跳动感为度,时间15分钟。

(五)火针:阿是穴可火针点刺,阿是穴酒精消毒,暴露针刺点,酒精灯将

火针烧红后迅速刺入拔出,每周1次。

(六)灸法:百会穴雀啄灸或选取热敏穴位热敏灸,以局部皮肤微红或穴位热感传消失为度,患者为阳性体质慎用。

(七)疗程:每周治疗3次,疗程≤28天。

(八)中药中成药疗法:参照脑病科“头痛(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临床疼痛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07年1月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根据主诉疼痛程度的分级评价疗效:

显效:疼痛减轻2度以上。

中效:疼痛减轻约1度

微效:疼痛稍有减轻,远不到一度。

无效:疼痛无缓解。

2.根据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天数减少比例

临床治愈: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天数减少比例≥75%

显效: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天数减少比例≥50-75%

有效: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天数减少比例≥25-50%

无效: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天数减少比例≤25%

(二)评价方法

1.针对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的疼痛变化,进行积分计算。

2.针对疼痛频率

疼痛天数、发作次数减少比例法进行比例计算。

偏头痛的中医治疗

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 中医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种搏动性头痛,属众多头痛类型中的“大户”。发作前常有闪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先兆,同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它是一种可逐步恶化的疾病,发病频率通常越来越高 资料来源:中华中医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一)中药疗法 (1)丹参息痛方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养血平肝。主治高原地区血管性头痛。 [处方及用法]丹参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2克、熟地10克、鸡血藤15克、夏枯草9克、珍珠母20克(先煎)、细辛2克(后下)、刺蒺藜10克、菊花6克、秦艽10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后加入白糖熔化,浓缩至100毫升。每日1剂,12~15天为1疗程。(2)天麻头痛散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驱风镇痛。主治偏头痛。 [处方及用法]天麻12克、当归尾12克、白菊花12克、白芷12克、川芎12克、丹参12克、红花10克、桃仁6克、生地10克、茯苓12克、白芍12克、蔓荆子12克,水煎服。(3)疏肝止痛方 [功能主治]功能疏肝解郁;主治肝气郁结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处方及用法]柴胡9克、赤白芍10克、香附10克、桔叶10克、炒枳壳9克、甘草6克,水煎服。 (4)清热止痛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化痰热;主治痰湿化热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处方及用法]半夏10克、陈皮9克、枳实6克、竹茹2克、桔梗9克、茯苓15克,水煎服。(5)当归化瘀方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主治瘀血阻络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处方及用法]当归10克、丹皮10克、红花6克、生地15克、桔梗9克、川芎6克,水煎服。 (6)清肝痛停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肝凉血;主治肝经血热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处方及用法]龙胆草9克、柴胡9克、生地15克、丹皮12克、赤白芍各10克、枳壳9克,水煎服。 (7)莲草茯苓方 [功能主治]功能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虚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处方及用法]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山萸肉12克、茯苓15克、菊花9克,水煎服。(8)散寒止痛方 [功能主治]功能温肝散寒;主治寒凝厥阴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处方及用法]吴茱萸6克、党参10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肉桂3克、旋覆花10克,水煎服。

如何治疗神经性偏头痛

如何治疗神经性偏头痛 ●尽可能多休息 可能的话,找一个安静幽暗的房间躺下来睡一觉,但避免睡过多,以免睡醒后,反而出现头痛。小睡片刻或许可以消除头痛,但若你没有头痛时,则最好不要小睡。 ●平躺着睡 睡眠姿势怪异或趴着睡(腹朝下),皆会收缩颈部肌肉,进而引发头痛。而平躺的睡姿有益。同样地,当你站立或静坐时,身体勿向前倾斜,也勿使头扭向某个方向。 ●冷敷与热敷 有些人喜欢在额头及颈部冷敷,这方法对许多人有效;而另一些人则偏好热敷颈部或洗热水澡。当头痛发作时你可以用热敷或冷敷袋覆盖额头,并按摩太阳穴的血管以减轻头痛。 ●作脸部美容操 下面介绍的7种柔软操,是专为脸部及头皮设计的,它们町以帮助你松弛这些部位的肌肉,并使你在初见头痛的征兆时,采取控制行动。 扬眉:同时将两边的眉毛抬起,再放下。 眯眼:快速地眯上双眼,再放松。接着,用力眯右眼,放松。接着,眯左眼,放松。 皱眉:用力地挤眉,放松。 张嘴:慢慢地将嘴巴张到最开,再慢慢闭上。 移动下颚:嘴巴微张,左右地移动下颚。 皱鼻:用力将鼻子向上挤,像闻到恶臭一样。 扮鬼脸:随兴地作鬼脸,像小时候一样。别担心,你的脸不会就此变形。 ●深呼吸 深呼吸是缓解紧张的好方法。当你的胃部的起伏比胸腔还明显时,表示你的作法很正确。 ●按压穴位 研究发现,穴位及脊柱按摩较常规药物治疗副作用更少,且疗效持续时间更长。有几个主要的止痛穴位,一是在拇指与食指相连的虎口部位的合谷穴和鼻子两侧颧骨底部的巨瞥穴(按压至酸疼为止),它们有助于缓解窦性头痛;另一个是头顶的百合穴,它对血管搏动性的头痛非常有效;对于偏头痛而言,按压悬颅穴(亦即俗称的太阳穴部位)最为有效。 ●戴头带 在头上绑一绷带,可减少流向头皮的血液,因而减轻偏头痛。 ●适量服用阿司匹林 对于一个月发生一、二次的头痛,阿司匹林或其他常见的消炎药可派上用场。但过度使用这类药物,将引起更多疼痛。同时,若你决定使用阿司匹林治头痛,应在头痛一开始时,就立即服用,否则效果不彰。 ●加服维生察c 高海拔处会引发头痛。此时,服用阿司匹林时加服维生素c有益。当你要到高海拔处旅行,应在出发前一天及旅途中,每天服用3000-5000毫克维生素C,以及两粒阿司匹林。但服用前应先请教医师。服用任何高剂量的维生素之前,应得到医师许可。 ●避免密集性偏头痛的方法 这种头痛影响的90%是男性。不幸地,密集性偏头痛有复发的倾向。密集性偏头痛可能连续数周每天都发作,有时甚至持续数个月。其发生原因未知,但可能和荷尔蒙或遗传有关。目前,有人正研究睾丸酮(男性荷尔蒙)与密集性偏头痛的可能关联。同时,医生们也注意到一个共同现象,即患密集性偏头痛的男性,往往都有烟瘾。因此,最好快戒烟,至少也应减少用量。而且勿小睡。如此一来,或许可以正式告别密集性偏头痛。 ●勿擦香水 浓烈的香水会刺激你的神经,可能引发偏头痛。 ●勿用力过猛 有一种情形也许是你不曾想到的,信不信由你,当你没有头痛,且气氛颇佳时,性交可能会引发头

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

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偏头痛诊治指南目录 一、背景 (一) 流行病学 1. 患病率 2. 疾病负担 (二) 历史与现状 1. 历史 2. 现状 (三) 关于本指南的说明 二、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一) 临床表现 (二) 诱发因素 三、偏头痛的分类和诊断 (一) 国际头痛及偏头痛分类 (二) 偏头痛的诊断 1. 诊断流程 2. 病史采集 3. 体格检查 4. 预警信号与辅助检查 5. 偏头痛诊断标准 6. 辅助检查及鉴别继发性头痛 7.与其他原发性头痛的鉴别诊断 (三)评估 四、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 (一) 防治原则 1. 基本原则 2. 患者教育 3. 头痛门诊(中心)的建立及转诊 (二) 急性期药物治疗 1. 急性期治疗目的 2. 急性期治疗有效性指标 3. 急性期治疗药物评价

1) 非特异性治疗 a) NSAIDS b) 其他药物 2) 特异性治疗 a) 麦角胺类 b) 曲谱坦类 c) Gepant类药物 3)复方制剂 4. 急性期治疗药物推荐 5. 急性期治疗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原则 6. 部分特殊情况的急性期药物治疗 1) 严重偏头痛发作或偏头痛持续状态 2) 偏头痛缓解后再发 3) 儿童偏头痛 4) 妊娠、哺乳期偏头痛 (三) 预防性药物治疗 1. 预防性治疗目的 2. 预防性治疗有效性指标 3. 预防性药物治疗指证 4. 预防性治疗药物评价 1) β受体阻滞剂 2) 钙离子拮抗剂 3) 抗癫痫药 4) 抗抑郁药 5) 肉毒毒素 6) 其他药物 5. 预防性治疗药物推荐 6. 预防性治疗药物选择和使用原则 7. 部分特殊情况的偏头痛预防治疗 1) 儿童偏头痛 2) 月经期及月经相关偏头痛 3) 妊娠及哺乳期偏头痛 4) 慢性偏头痛 (四) 其他(替代)治疗

治好偏头痛的小窍门

各种头痛: 鸽子一只,杀好洗净,天麻* 半两,加调料炖汤,分两天吃完,一般二只鸽可愈,重者需三只。忌酒、海带。 治疗手、脚汗多(汗手、汗脚)验方 1、手、脚汗多:在洗脚水中加葱根,明矾少许,连洗7 天自愈。 2、手、脚汗多: 用成熟的樱桃搓脚。 1、手、脚汗多: 苦参30克,枯矾、花椒各10 克,放适量清水煎熬,将药液晾温后,浸泡手或脚,每晚1次,每剂药用3次。也可以将上述 3 位药浸泡在醋里,用来浸泡手或脚。 4、汗脚: 洗脚时水里放点啤酒,1-2 次见效.或在鞋垫里侧点啤酒也行. 5、汗脚: 洗脚时在盆中放30xx 白矾,连用数次。 6、汗脚: 用20-30 粒花椒泡脚。适用于汗脚、脚臭、脚气、湿疹。 7、手脚发热: 患者手脚热的受不了,用红花加盐泡手脚。 8、汗脚: 萝卜500克,水2000毫升,煮剩1000毫升,趁热洗脚,每天1-2 次,连 续7-15 天。

9、汗脚: 用白萝卜叶适量煮水洗脚,每隔7天一次,连续7 次即好。也治疗脚气。 10、清除脚汗: 名医: 朱玉民。用桐树上的花一把熬水洗脚,三日痊愈。 治疗头痛验方(偏头痛西医称”血管性头痛”主要是由于颅内动脉收缩,扩张引起的) 头疼的几种类型: 1、偏头疼就属于胆经的问题。 2、前额,从眉棱骨这部分走下来的胃经,前额头都是胃经的病,属于湿气过重引起的病。前额头疼属于阳明胃经头疼。像前额头疼、眉棱骨疼、眼眶发胀等症状,都是胃经头疼。一般讲,葛根汤之类治疗胃病的中药对治疗阳明胃经头疼有很好的效果。这种头疼的症状是伴有恶心等,按摩胃部或者吐出来,注意饮食,不吃冷饮,会舒服很多。 3、最严重的头疼是“颠顶疼”,就是百会这里疼,这跟肝血大虚有关,也跟纵欲过度有关。 4、后脑勺就是属于阳虚。后头疼属于太阳膀胱痛,也包括脑后边的头疼,还有整个的颈项痛,会出现发热、恶寒、恶风这些现象。后头疼初期用桂枝汤。如果脉紧无汗的话,可以采用麻黄汤。 5、两侧头疼为少阳胆经头疼。症状是眼睛发花、早晨起来口苦等。宜服小柴胡汤。如果左偏头疼一般跟肝血不足有关,尤其是经期过后的妇女,如果右边的偏头疼一般和肺气不降有关。 6、头疼而重为太阴脾湿头疼。症状头重抬不起来就像头上裹着一顶湿帽子一样,头重抬不起来。同时伴有四肢酸疼且体感冷,出现呕吐、饮食不下咽的问题。 7、头疼而咽喉干疼为少阴心肾头疼。会出现小便发红、少气懒言、皮肤干燥等。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分析中医临床治疗对策,探析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2011年9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入住我院的156例偏头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诊治,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156例偏头痛患者中,痊愈112例,好转25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治愈率71.8%,总有效率98.7%。结论对于偏头痛的治疗,应辨证分型,在基础方之上针对不同的症状的患者适量适度增减药物及其剂量,止痛的同时不致损伤元气,使药物治疗效果最佳化。 标签:偏头痛;中医辨证诊治;临床体会 偏头痛为一种常见的血管性头痛,是由大脑神经功能调节紊乱和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引起,呈一侧或双侧颞部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发作时多伴有心率加快、恶心、呕吐、面色苍白以及其他大脑功能障碍等症状,其发病机理至今尚不明确。西医治疗偏头痛大多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加压疗法等。然而药物治疗有依赖性、耐药性以及各种毒副作用等;手术治疗风险大,疗效不明确,临床上较少应用;加压疗法仅属于个例,尚未被普遍认同并推广。对自2011年9月~2013年3月以来入住我院的156例偏头痛患者采用中医手段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11年9月~2013年3月以来我院中医内科收治的156例偏头痛患,其中男36例,女120例;年龄在17~65岁,平均年龄37岁;所有患者病程4个月~25年,平均3年。 1.2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 1.2.1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头颅CT或MRI检查,以排除感染性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急性脑血管疾病等所致的头痛;诊断标准按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执行。 1.2.2中医辨证分型:将本组156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以下五种类型:①气滞血瘀型:疼痛位置固定,痛如锥刺,经久不愈,舌紫质、苔薄而白,脉细数;②气血两虚型:头痛绵绵,过度劳累则诱发或加剧疼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③痰浊中阻型:头痛、昏沉、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④肾气亏虚型:头痛且空、眩晕、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耳鸣乏力,舌红,苔少,脉细弱;⑤肝阳上亢型:头痛且胀,眩晕耳鸣,心烦易怒,面红口干兼胁痛,舌质红,苔黄,脉弦有力。 1.3方法所有患者均以川芎天麻散为基础方,处方由川芎、天麻、僵蚕、柴胡、白芥子、蜈蚣等所组成[1]。分型治疗:①气滞血瘀型:宜偏重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适量加重川芎的份量,另补加香附、当归各12g,甘草8g;②

治疗偏头痛的偏方

治疗偏头痛的偏方 头疼的原因非常多,感冒发热、五官有毛病、血压异常、头部有障碍、贫血、便秘、煤气中毒、酒精中毒、神经疲劳等都会引起头疼。 头疼可能是脑膜受到了刺激,血管收缩使张力增加引起的,也可能是脑部提醒我们氧气不足,需要更多氧气的信号。只要含着许多氧气的血液流入到疼痛的地方,头疼就会立刻消失。不过必须找到头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才能解决头疼的问题。 物理因素:能引起颅内外炎症、损伤的各种原因;因肿物压迫等原因导致血管牵引、伸展、移位、扩张;脑膜受刺激;肌肉收缩;直接刺激支配头面部的感觉神经等,都能引起头痛。 神经精神因素:当身心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时,往往会产生忧虑、焦虑等情绪,从而导致偏头痛的发作。据调查,有84%的忧郁症患者都会伴有偏头痛症状。同时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种种不愉快或是生气、焦急、激动等剧烈的情绪刺激后会感到全身不适,偏头痛。 饮食因素:食用过量咖啡,会使血管扩张而刺激神经引发偏头痛;而当吃下过凉的冰淇淋时也会感到头疼;饮酒过多后酒精中的乙醇作用于血管,同样会造成头疼,这些都是

由饮食不当而引发的头疼。专家统计出容易诱发头痛的食物排行分别是:巧克力,酒精饮料、生乳制品、柠檬汁、奶酪、红酒。 睡眠因素:这是比较常见的偏头疼病因。由于睡眠严重不足而引发了头痛,另外紧张的工作也会引起相似症状。 疾病因素:眼、耳、鼻及鼻窦、牙齿、颈部等病变可刺激神经,反射性或扩散性的影响头面部,都会引起反射性或牵涉性偏头痛。 缓解偏头疼的方法 冰袋冷敷:将冰块放在冰袋里或用毛巾包好,敷在头疼部位。等冷却的头部血管收缩后,症状自然会减轻。 躺下来休息一会儿:如果有条件的话,在偏头疼发作时,不妨在光线较暗、四周安静的房间里休息一会儿,一般来说,只要睡上半个小时,偏头痛就会有所减缓。 按摩头部:对头部进行力度适中的按摩,是缓解偏头疼的有效方法。太阳穴是偏头痛按摩的重要穴道,你可以用食指来按压,可以用拳头在太阳穴到发际处轻轻来回转动按摩。 饮用绿茶:绿茶中的物质对缓解偏头疼有效果,所以,可以适量地饮用绿茶来克服严重的偏头疼。 静心冥想:使用瑜珈和冥想是治疗偏头疼的新方法。你可以购买一盘此类的CD,在头疼发作时随着音乐闭目冥想一会,

134个治病小偏方

1.艾叶熏蒸治偏头痛 将端午节采集回来的艾叶一把,放在锅内烧开,煮20分钟后端下,趁热用布蒙住头进行熏蒸.水凉了之后再放上火上烧,每次熏两遍,每天熏两次,一个星期后可痊愈. 2. 按摩牙龈消红肿 先将双手洗净,用右手中指按摩左侧的牙龈,用左手中指按摩右侧的牙龈,力度逐渐加大,时间约两分钟左右.按摩之后,立即用甲硝唑药液漱口,时间为一分钟.药液配制的方法是:一片甲硝唑用400毫升左右的凉开水溶解.另外,这种按摩方法还能有效地缓解牙龈萎缩.每天早晚各一次. 3. 按摩治前列腺炎 每天晚上上床后和第二天早晨起床前,用食指和中指按在阴茎根两侧来回按摩,一手累了可换另一手继续进行.每次按摩30分钟,每次来回按摩约4~6秒钟,按摩压力以自我感觉良好为宜.坚持按摩3个月,病情会明显好转. 4.白菜根止咳化痰 白菜根两棵洗净,冰糖30克,共用水煮,喝汤.注意:针对咳嗽、痰多病症. 5. 白菜根治疗感冒 将新鲜白菜根一个洗净,加红糖30克和老姜五片,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服,连服三日定见效. 6.晨服苹果治好胆囊炎 一老者患胆囊炎久治不愈.后听从一老中医指点,服用苹果偏方,病愈至今未复发.方法是:每天清早空腹吃一个苹果,隔半小时后再进餐.一年365天,天天如此.注意,千万要连皮一起食用. 7. 吃豆腐防水土不服 到了陌生地,第一道菜应先吃水磨制的豆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和克服水土不服.豆腐对胃肠的刺激小、易吸收,能够使肠胃慢慢适应当地的饮食,老少皆宜,是克服水土不服的理想饮食. 8. 吃葡萄治溃疡 很多人经常患口腔溃疡,常吃葡萄对治疗和防止口腔溃疡十分有效.每日吃数次,量不限,一般2~3天可痊愈. 9. 吃生葱治鼻炎 一老者患慢性鼻炎、副鼻窦炎.半年前他得到一偏方,很简单,即:在每天吃饭时,随着吃菜同吃一些生大葱.他体会到,在吃的过程中,最好在口中多嚼一会儿,有意让大葱的辣味从鼻孔中通过,这样的效果会更好10. 吃熟苹果治肠紊乱腹泻 把一个苹果(带皮)洗净后,切成八、九块,放一大碗水,用小火煮,等苹果煮烂,连果带汤吃下,每天早晚各吃一次,十来天后大便成形,一个月后恢复如初. 11. 吃芝麻治胃反酸 每次饭前吃上几口,坚持5~6天就可治好胃反酸. 12.葱白热炒治扭伤 根据扭伤部位的大小,取葱白200克至300克,用刀切碎之后再捣烂,放在锅中炒热到50℃左右的时候,取出敷在患处,并用医用纱布盖好.每天操作一次,七天为一个疗程,一般二至三个疗程就可治愈扭伤. 13.葱内膜除鸡眼 先将脚放在热水里泡15~20分钟,然后用剪刀将鸡眼周围的坏死白皮剪掉,

头痛病(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

头痛病(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头风、头痛病的诊断标准。 (1)主要症状: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部位为单侧、前额或全头的疼痛;程度为轻、中、重度;疼痛性质为搏动痛、刺痛、绞痛、烧灼痛、隐痛、触痛等;疼痛时间不等,可以数小时、数天或呈慢性疼痛。 (2)辨经:分为阳明、少阳、太阳和厥阴头痛。太阳经头痛,以后头部疼痛为主,下连于项部;阳明经头痛,以前额部及眉棱骨疼痛为主;少阳经头痛,以头侧疼痛为主,并连及耳部;厥阴经头痛,以巅顶疼痛为主,或连及目系。 2、西医诊断:依据2004年HIS《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二版(ICHD~II)原发性头痛(偏头痛)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伴先兆或不伴先兆的偏头痛。 (1)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 A:至少5次发作符合标准B~D B:头痛发作持续4~72小时(未治疗或治疗不成功); C:头痛至少具备以下特点中的2条: ①单侧:②搏动性;③疼痛程度为中度或重度;④日常体力活动可以加剧或造成避免日常体力活动(如散步或爬楼梯) D:在头痛期间至少具备以下中的1条:1、恶心和/或呕吐;2、畏光和畏声。 E:不归因于其他疾患 (2)有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 A:至少二次发作符合标准B B:至少有下列4种特征中的3种 ①出现一种以上提示脑功能障碍的完全可逆的先兆症状 ②至少一种先兆症状逐渐发展超过4分钟以上,或两种以上症状连续出现 ③没有单个先兆症状持续60分钟以上 ④先兆与随后的头痛间歇小于60分钟(头痛也可能在先兆之前或同时开始) (二)证候诊断:参照脑病科头痛病(偏头痛)证候诊断标准。 (三)疾病的分期 1、发作期:偏头痛发作或先兆症状出现。 2、缓解期:偏头痛缓解。 二、治疗方案 (一)取穴: 1、主穴:百会、神庭、头维(双侧)、率谷透角孙(患侧)、凤池(患侧)、太阳(双侧)、内关(双侧) 2、辨经加减穴: 太阳头痛加昆仑(双侧)、后溪(双侧); 阳明头痛加合谷(双侧)、内庭(双侧); 少阳头痛加外关、阳陵泉(双侧); 厥阴头痛加太冲、丘墟(双侧)。 3、辨证加减穴: 气血两虚:三阴交、足三里(双侧); 脾肾两虚:气海、太溪(双侧);

偏头痛的诊治

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畏光,间歇期后可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在头痛发生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 主诉 患者呈发作性偏侧头痛,可伴有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畏光等。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有先兆的偏头痛以往称典型性偏头痛。可在一日内任何时间发作,通常醒后出现。此型具有遗传特征,临床典型病例可分以下三期。 (1)先兆期:典型偏头痛发作前出现短暂的神经症状即先兆。最常见为视觉先兆,特别是视野缺损、暗点、闪光,逐渐增大向周围扩散,以及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等。其次为躯体感觉先兆,如一侧肢体和(或)面部麻木、针刺感和感觉异常等;运动先兆较少,可表现单肢无力,也可出现轻度意识模糊、症状轻微的失语、头晕、步态不稳和倦睡等。 (2)头痛期:伴先兆症状同时或随后出现一侧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也可以全头痛、单或双侧额部头痛及不常见的枕部头痛等。常伴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易激惹、疲劳感等,可见颞动脉突出,头颈部活动使头痛加重,睡眠后减轻。

(3)头痛后期:头痛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无力和食欲差等,1~2日即可好转。 2.无先兆的偏头痛也称普通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类型。缺乏典型的先兆,少数患者可出现轻微而短暂的视觉模糊。常为反复发作的双侧颞部及眶周疼痛,可为搏动性,疼痛持续时伴颈肌收缩可使症状复杂化。发作时常有头皮触痛,呕吐偶可使头痛终止。头痛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日。 (二)辅助检查 1.脑电图检查偏头痛患者的脑电图改变不具有特异性,因为它可有正常波形,如普通性慢波、棘波放电、局灶性棘波、类波,以及对过度通气、闪光刺激有异常反应等各种波形。小儿偏头痛脑电图的异常率较高,9%~70%不等,可出现棘波、阵发性慢波、快波活动及弥漫性慢波。 2.脑血流图检查患者在发作期和间歇期脑血流图的主要变化是两侧波幅不对称,一侧偏高或一侧偏低。 3.脑血管造影检查原则上偏头痛患者不需进行脑血管造影,只有在严重的头痛发作,高度怀疑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患者才进行脑血管造影,以除外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管夹层、颈外或颈内动脉斑块等。偏头痛患者脑血管造影绝大多数是正常的。 4.脑脊液检查偏头痛患者脑脊液的常规检查通常是正常的,一般情况下脑脊液的淋巴细胞可增高。 治疗要点1.急性发作的治疗应在安静避光的室内休息。轻者可服

名中医治头痛十二个秘方

名中医治头痛十二个秘方 治头痛秘方(12首) 6.1加味乌星散 【来源】任应秋,《任应秋论医集》 【组成】制川乌、南星、细辛、地龙各3克,菊花6克,冰片0.9克(研细,分2次冲服)。【用法】先煎川乌、南星、细辛、地龙四味,后入菊花,稍煎即成,分2次服。冰片 临服时分2份各冲入1份。服后稍事休息,头痛即止。 【功用】升清阳,化浊气,止头痛。 【方解】方中川乌、南星、细辛祛风散寒止痛;地龙通络镇痉;菊花疏风、清头目; 冰片开窍散瘀,清热止痛。诸药合用,有通络止痛、疏风散邪之功。药专力宏,取效颇佳。【主治】慢性头痛。悠悠戚戚,迁延不愈,或在一侧,或在巅顶,诸如生气、受风、 感寒以及天气变化都能引起发作。脉象往往沉细微弦。可用于神经性头痛。 【疗效】屡用屡效,多1剂痛止而愈。 6.2柔肝熄风方 【来源】潘兰坪,《新编经验方》 【组成】生地、熟地、天冬各9克,玉竹15克,黑芝麻12克,钩藤9克,白菊花6克,鲜莲叶20克,羚羊角0.5克(研细,分2次冲服),苦丁茶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热熄风,滋阴益血。 【方解】方用鲜莲叶、菊花、羚羊角、钩藤、苦丁茶清肝热,熄肝风;地黄、天冬、 玉竹、黑芝麻滋肝益肾。“此养肝体佐以清肝用法,阴虚火浮之头痛最宜。即偏正头风亦

可治。叶案所谓育阴和亢阳,柔润熄内风者以也”。 【主治】阴虚火浮之头痛,偏正头风。可用于阴虚阳亢,血压上升引起的头痛。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颇佳。 6.3头痛汤 【来源】岳美中,《岳美中医案集》 【组成】连翘、菊花、霜桑叶、黄芩各9克,苏薄荷3克,苦丁茶6克,夏枯草12克,藁本、白芷各3克,荷叶边半张,鲜白茅根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温服,日2次。 【功用】祛风散热,通窍止痛。 【方解】方中连翘轻浮,为解热清气分之炒品;菊花、薄荷消散上焦风热,清利头目; 桑叶搜肝络之风邪;黄芩除中上焦之火邪;苦丁茶祛头部之热邪;夏枯草解散结热;荷叶边舒散邪热;鲜茅根消除痰热,更使以白芷通窍散发表邪,引以藁本上升直达头顶。共成祛风散热之方,以治风热上攻的偏正头痛,效果颇佳。 【主治】风热上攻引起的偏正头痛。 【疗效】屡用治正偏头痛,均获捷效。 【附记】本方记载罗芷园《医话》云:“治偏头痛极效,屡试屡验也。”岳氏医治一例, 每一感冒,即出现剧烈性头痛,面红发热,多方治疗,均不过暂时缓解,不能根除,颇为苦恼。即投上方疗之,果1剂痛减大半,3剂痊愈,迄今5年未犯。后用治各种正偏头痛,亦均获捷效。本方名为编者拟加。 若寒厥或痰厥之头痛,不可滥投。 6.4止痛散 【来源】韦文贵,《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

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6-03-29T14:42:53.9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作者:李翠珍张冬皎孙常莉[导读] 七台河市中医医院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方法,而且中医治疗偏头痛取得满意的疗效。 七台河市中医医院 1546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偏头痛患者采取中医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2例痊愈,11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结论: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方法,而且中医治疗偏头痛取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中医;治疗;偏头痛;方法 偏头痛作为头痛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征。偏头痛属于头部血管性头痛,其中医名称为头风、脑风、雷头风、真头痛和巅顶痛等。偏头痛的发病机理主要为人体神经和血管功能出现功能性障碍,进而引起头部阵阵头痛。偏头痛一般会出现双侧头痛和反复头痛的特征,所以偏头痛在临床上比较难治愈。现代中医认为,偏头痛属于人体气血、经络和脑髓等病症,肝阳上亢、浊邪上犯、清阳不升、清窍失养等所致[1]。目前,现代中医临床辨证治疗中,偏头痛主要采取控制和缓解症状的治疗手段,尚不能彻底根治。本文依据中医理论中的“不通则痛”的原理,采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偏头痛,并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现将2011年1-12月所收治的3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中医方法来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12月期间就诊的30例偏头痛的患者,女19例,男11例。20例24~51岁,10例50岁以上,病程1个月~3年,平均2年。全部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行脑血流图检查,治疗前后脑血流图明显12例,轻度改变16例,正常2例。中医诊断标准:频繁头痛,而且疼痛的地方固定,舌紫暗,苔薄。 1.2 方法药物治疗:桃仁15 g,红花10 g,赤芍15 g,当归10 g,水蛭3 g,大黄5 g,川芎20 g,蜈蚣2条,全蝎3 g,蔓荆子10 g,患者如果前头部痛就增加白芷10 g,如果后头部疼痛增加羌活10 g,患者的巅顶部痛增加蒿本10 g,侧头痛增加柴胡15 g。用水煎服,1剂/d,5剂为一疗程。在中药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饮食,戒烟戒酒,畅情志,定时起居。 1.3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头痛症状全部消失,能够恢复日常的生活,半年之上没有复发[2]。显效:患者基本没有头痛的症状,一部分脑血流图正常,偶尔会复发。有效:头痛的症状减轻1/4,脑血流图没有很明显的改善。无效:患者头痛的症状没有任何地改变或者是暂时缓解。 2 结果 经中药2~3个疗程后,痊愈12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2例。 3 实例 患者,30岁,2010年8月10日出诊,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头痛反复发作,患者头痛由于针刺,夜晚更加严重,还伴有恶心,呕吐,口干舌燥,肋部痛,在情绪变化和劳累之后会诱发头痛,每次持续的时间约30 min,患者的苔薄,舌暗淡[3]。辅助检查为:彩色头颅多普勒以及脑血流图提示患者的双侧脑血管有痉挛的症状,椎动脉彩超检查的结果是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确诊为偏头痛,使用中医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桃仁15 g,红花10 g,赤芍15 g,当归10 g,水蛭3 g,大黄5 g,川芎20 g,蜈蚣2条,全蝎3 g,蔓荆子10 g,加白芷10 g,羌活10 g,蒿本10 g,柴胡15 g。水煎服,1剂/d,15剂。之后二诊,患者的头痛减轻,恶心和胁痛等消除。上面的药方去除柴胡和郁金,加细辛3 g,服用3剂,头痛消失,随访半年时间,患者头痛没发作,供血也恢复正常。 4 讨论 目前,偏头痛主要以西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为治疗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均不能将偏头痛彻底治愈,只能实现对偏头痛的有效控制或者环节偏头痛的症状。相对于西医治疗方法来说,中医治疗偏头痛具有安全、稳定和成本低等特点。中医认为偏头痛是由于风寒入侵,或者是情绪太紧张导致的经络痹阻,气血逆乱所致,属于反复发作,突然剧烈的头痛。本病多见于女性,而且此病反复发作,总是有失眠和情绪激动的情况发生,天气变化也会诱发头痛。在临床上头痛多偏于一侧,患者发作的时候剧烈头痛,还伴有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等等症状。在发作之后恢复正常,但是还是会感觉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4]。 偏头痛的致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受风后淤血阻窍,所以祛风活血是最重要的治疗方式。本组中药药方的主要作用就是祛风止痛。川芎能够有效地扩张小静脉和小动脉,抑制组织在缺血的时候血小板的聚集和激活,增加患者脑循环的血量,减少对脑组织的损害,改善神经系统的重要功能,保持患者有通畅的血液循环,这样就能够有效缓解头痛。当归能够止痛,活血,合川芎能够增加止痛的作用[5]。 中医在偏头痛治疗方面,可以选择多种药方。医生一定要针对不同的症状,采用不同的药物[6]。同时,医生要对偏头痛患者进行持续质量,并减少偏头痛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最终实现偏头痛的有效控制和预防患者偏头痛的反复发作的目的。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21. [2]王震华,金兰英,谢爱国.头痛宁胶囊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148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0):33-35. [3]王芳,谢强.谢强教授治疗顽固性偏头痛临床经验[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2008,7(2):2-3. [4]刘静,郭珍,李蕾,等.杨秀清从风热论治偏头痛的经验[J].现代中医药,2008,8(1):40-42. [5]李晓丽,张志全,刘福友.刘福友教授治疗偏头痛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8,59(10):50-51. [6]孙梅飞.彭坚“以通为用”治法临床运用经验举隅[J].中医药导报,2008,15(6):36-37.

偏头痛的各种治疗方法

偏头痛的各种治疗方法 概述 偏头痛,或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以女性较多,多始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发作前常有一定诱因,如月经来潮、情绪泼动、疲劳等,发作前可有先兆,如视觉闪光、暗点、偏盲、暂时性失语,半身麻木或运动障碍等,一般先兆症状持续15~20分钟。头痛至周期性发作,每次持续4~48小时,偶可达数天,常见伴随症状有烦躁、恶心、呕吐、畏光、面色苍白等,可采用中药治疗如新加坡进口的马来眠,对于轻度或重度患者均有较为理想的疗效。本病中医又称“偏头风”,其痛暴发,痛势甚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痛止则如常人。偏头痛病因尚不明了,一般认为可能与调节血管运动有关的中枢神经部分功能失调有关。发作开始为颈内动脉分枝的痉挛,引起相应脑组织功能障碍的症状,继之转为颈外动脉分枝的扩张,搏动增强而出现头痛。 (一)中药疗法 (1)丹参息痛方[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养血平肝。主治高原地区血管性头痛。[处方及用法]丹参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2克、熟地10克、鸡血藤15克、夏枯草9克、珍珠母20克(先煎)、细辛2克(后下)、刺蒺藜10克、菊花6克、秦艽10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后加入白糖熔化,浓缩至100毫升。每日1剂,12~15天为1疗程。(2)天麻头痛散[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驱风镇痛。主治偏头痛。[处方及用法]天麻12克、当归尾12克、白菊花12克、白芷12克、川芎12克、丹参12克、红花10克、桃仁6克、生地10克、茯苓12克、白芍12克、蔓荆子12克,水煎服。(3)疏肝止痛方[功能主治]功能疏肝解郁;主治肝气郁结型血管神经性头痛。[处方及用法]柴胡9克、赤白芍10克、香附10克、桔叶10克、炒枳壳9克、甘草6克,水煎服。(4)清热止痛方[功能主治]功能清化痰热;主治痰湿化热型血管神经性头痛。[处方及用法]半夏10克、陈皮9克、枳实6克、竹茹2克、桔梗9克、茯苓15克,水煎服。(5)当归化瘀方[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主治瘀血阻络型血管神经性头痛。[处方及用法]当归10克、丹皮10克、红花6克、生地15克、桔梗9克、川芎6克,水煎服。(6)清肝痛停方[功能主治]功能清肝凉血;主治肝经血热型血管神经性头痛。[处方及用法]龙胆草9克、柴胡9克、生地15克、丹皮12克、赤白芍各10克、枳壳9克,水煎服。(7)莲草茯苓方[功能主治]功能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虚型血管神经性头痛。[处方及用法]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山萸肉12克、茯苓15克、菊花9克,水煎服。(8)散寒止痛方[功能主治]功能温肝散寒;主治寒凝厥阴型血管神经性头痛。[处方及用法]吴茱萸6克、党参10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肉桂3克、旋覆花10克,水煎服。(9)祛风止痛方[功能主治]功能祛风化痰;主治风痰阻络型血管神经性头痛。[处方及用法]半夏12克、茯苓15克、钩藤12克、白芍12克、胆星10克、陈皮9克,水煎服。(10)桂枝调和方[功能主治]功能调和营卫;主治营卫不调型血管神经性头痛。[处方及用法]桂枝10克、白芎12克、甘草6克、生姜5片、大枣5枚、葛根15克,水煎服。 (二)食疗方 菊芎羊肉[主治]偏头痛[原料]羊肉100克、杭白菊2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牛藤12克、生地20克、防风15克、羌活12克、香附12克、藁本10克、木瓜10克。[制备]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武火煮滚,后用文火褒1小时30分钟。 (三)外敷方 [职位]太阳穴(双)[处方及用法]取川乌6克、草乌6克、薄荷1克、细辛1克、生石膏12克、胡椒1克,研细末,白酒调为糊状,敷太阳穴。每天1~2次。

头痛(偏头痛)诊疗方案

头痛(偏头痛)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的《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 年)。 (1)主要症状:头痛,或全头痛,或局部疼痛,性质可为剧痛、隐痛、胀痛、搏动痛等。 急性起病,反复发作,发病前多有诱因,部分病人有先兆症状。 (2)辅助检查:应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进行颅脑CT、MRI检查、脑脊液、脑电图、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TCD)、血液流变学指示,排除器质性疾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HIS《国际头痛疾病分类》(2004年)第二版(ICHD-II)原发性头 痛(偏头痛)诊断标准。 (1)偏头痛不伴先兆 A、至少5次疾病发作符合标准B-D。 B、每次疼痛持续4-72小时(未治疗或治疗无效)。 C、至少具有下列之中两个特征:①单侧性;②搏动性;③程度为中度或重度(日常活动受 限或停止);④因日常的体力活动加重,或导致无法进行日常活动(如走路或爬楼梯)。 D、发作期间至少具有下列的一项:①恶心和/或呕吐;②畏光和怕声。 E、不能归因于另一疾病。 (2)偏头痛伴典型先兆 A、至少两次发作符合标准B-D。 B、先兆包括以下症状至少一种,但没有运动机能减弱:①完全可逆的视觉症状,包括阳性 的表现(如:点状色斑或线形闪光幻觉)和/或阴性的表现(如视野缺损);②完全可逆的感觉症状,包括阳性的表现(如针刺感)和/或阴性的表现(如麻木);③完全可逆的言语困难性语言障碍。 C、以下标准至少二项:①双侧视觉症状和/或单侧感觉症状;②至少一种先兆症状逐渐发展 历时≥5分钟和/或不同的先兆症状相继出现历时≥5分钟;③每种症状持续≥5分钟且≤60分钟。 D、头痛符合无先兆偏头痛的标准B-D,开始时伴有先兆症状发生,或在先兆发生后60分 钟以内出现。 E、不能归因于另一疾病。 (3)偏头痛其他类型 (二)证候诊断 1.肝阳上亢证:头痛而胀,或抽搐跳痛,上冲巅顶,面红耳赤,耳鸣如蝉,心烦易怒,口 干口苦,或有胁痛,夜眠不宁,舌红,苔薄黄,脉沉弦有力。 2.痰浊内阻证:头部跳痛伴有昏重感,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沉弦或沉滑。 3.瘀血阻络证:头痛跳痛如锥如刺,痛有定处,经久不愈,面色晦黯,舌紫或有瘀斑、瘀 点,苔薄白,脉弦或涩。 4.气血两虚证:头痛而晕,遇劳则重,自汗,气短,畏风,神疲乏力,面色晄白,舌淡红, 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5.肝肾亏虚证:头痛,颧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烦躁失眠,或遗精,性欲亢进,舌 红而干,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发作期治疗、预防性治疗均可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国内最有效的治疗偏头痛的方法

国内最有效的治疗偏头痛的方法 ——“高氏通络松解”技术 头痛是指头颅、眼眶和枕骨部以上区域的疼痛。头痛有时牵涉到面部或颈部,反之亦然。头颅下半部如面部、舌部和咽部疼痛属于颜面痛。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生的偏头痛或双侧头痛为特征。约60%的患者有家族病史,成年以后起病者,阳性家族史较少。患病率占人口10%以上,女性多于男性。发作频率不定,每年一至数次到每月一至数次不等。偏头痛除遗传因素外,尚与脑血流、血小板和生化因素、饮食、内分泌因素等有关,并且情绪紧张、饥饿、缺少睡眠、噪声、强光以及气候变化等,均可诱导发作。根据其表现主要可分为典型偏头痛、普通偏头痛和特殊类型三种。普通型偏头痛是无先兆症状,此行最多,占偏头痛病人的80%;典型偏头痛在发作前往往有先兆症状;特殊类型偏头痛又包括眼肌瘫痪型、偏瘫型、基底动脉型等,均比较少见。 刘女士,30岁,患有偏头痛史已经有十几年了,从读书的时候就开始了,每当累一点就头痛,如果不能马上休息,或者不马上吃止痛药止住的话,就会越来越痛,整个头象要裂开似的,随后就伴随呕吐,吐过后症状就缓和,休息睡觉就渐渐消失。曾经去医院检查过,均显示无异常,医生说如果不能累就不要累,多休息,也没什么的。所以过去这些年尽量不让自己累着。近年来,病情开始恶化,每周都要固定发作一两次,而且更严重的是止痛药已经不能起到止痛的效果了。在头痛的折磨下,刘女士日渐消瘦、精神恍惚,和家人的关系也不融洽了。实在不堪忍受头痛折磨的刘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四处寻医问药,可是都不能从根本上治愈。 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女士的爱人听人说北京部队医院头痛诊疗中心治疗头痛很管用,便劝刘女士去医院治疗。已经对治愈头痛不再抱有希望的刘女士为了不辜负爱人的好意,便到了北京部队医院头痛诊疗中心接受治疗,接待刘女士的张淑雯主任耐心询问了小韩几年来的状况,组织专家组进行了讨论,最后,确诊为偏头痛。 随后,高志刚专家为刘女士制定了康复计划,采用高氏通络松解”技术,帮刘女性彻底解决偏头痛疾病的困惑,刘女士的偏头痛就完全好了。刘女士做梦也没想到,还有摆脱头痛的一天,现在,摆脱了头痛困扰的刘女士又恢复了昔日的风采,和爱人的感情也更稳固了。没想到当初无意的选择竟带来了这么意外的惊喜。

发现一种十元钱治愈偏头痛的中药配方

发现一种十元钱治愈偏头痛的中药配方

发现一种十元钱治愈偏头痛的中药配方 祖国医学对偏头痛之症早有认识,认为其机制多为三阳经病变。《冷庐医话》云:“头痛属太阳病者,自脑后上至巅顶,其痛连项;属阳明者,上连目珠,在前额;属少阳者,上至两角,痛在头侧。”偏头痛在中医理论上认为其属于“头痛”、“头风”、“厥头痛”等范畴,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头面风候》首先提出“头风”的病证,宋代杨士瀛《仁斎直指方》对头风痛的临床症状作了更详细的描述。李东垣《东垣十书•内外伤辨》把头痛分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并明确地指出偏头痛的病名:“如头半边痛者……此偏头痛也。”从古至今,各个医家对偏头痛的发病原因皆认为主要在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久病致瘀的基础上造成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风袭脑络,痰浊阻滞,瘀血阻络所引起。在经络辨证上,张氏等认为主要是六淫之邪伤及三阳经,而其中又以少阳经,太阳经为多见;陈氏等则认为内伤是由于肝郁肝火伤及阴络,肾阴肾精亏虚导致脑海失养,脾失健运致气血亏虚或痰浊内生阻于经络而致病。 中药治疗偏头痛的方药众多,依据传统中医辨证理论,“头为诸阳之会”,“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会于巅”,凡外感六淫之邪,上扰巅顶,邪气稽留阻碍清

作,其疼痛可能延续整晚,以致患者难以入眠。头痛发作时,一般都局限于头的一侧,有的病人每次发作时头痛的部位可有变化,有时可见枕部和头顶疼痛,也有的病人表现为面部和颈部疼痛。但不能只从头痛部位作出是否偏头痛的诊断。病人头痛发作时,疼痛逐渐加重,几分钟到1~2小时头痛达到高峰,可持续几个小时乃至几天,随后头痛逐渐减弱或消失。也有少数病人,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在几秒钟内即达到高峰,疼痛可持续数小时甚至几天。疼痛时常有搏动感,有些病人表现为非搏动性钝痛,少数病人表现为头部刺痛,或有打击感。压迫头痛部位的动脉或病侧颈动脉或眼球可使头痛减轻,不压迫后疼痛恢复原状。活动可使头痛加剧,卧床休息可使疼痛减轻,短期的深眠可使疼痛缓解或完全消失。 另外,恶心是偏头痛病人最常见的胃肠道伴随症状。有一半以上的病人伴有呕吐,少数病人可出现腹泻,多数病人恶心、呕吐、腹泻同时发生。另外有少数病人在偏头痛发作时主要出现胃肠道症状,而反伴有轻度头痛,也属于偏头痛的一种,称为偏头痛的等值症。 病人头痛发作时轻者可出现单眼或双眼畏光,眼前出现暗点及闪光幻觉;重者可出现眼前发黑、视野

治疗头痛的十个特效穴位

治疗头痛的十个特效穴 头痛,几乎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的问题,紧张焦虑,抑郁暴躁,脾胃积食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引发头痛。所有头痛都与“气”有关,都可以先揉“消气穴”,也就是从太冲穴揉到行间穴来缓解,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如下选择: 1、偏头痛:来无影去无踪的偏头痛,多与三焦经有关。三焦经肘部的清冷渊、天井穴,以及手腕部的外关穴,都是偏头痛的特效穴。三焦经是人体的“出气筒”,在三焦经按摩或者刮痧,可有效调整内分泌失调,对调节长期情志病极为有效,对各种头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症都有特效。 2、前额和眉棱骨痛:一般属于胃经的病症。从二三脚趾间的陷谷穴向内庭穴方向按摩几分钟即可缓解。另外,按摩脾经的公孙穴(络穴治表里病症),或者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有效缓解眉棱骨痛。 3、耳朵上部:若疼痛发生在头两侧,即耳朵上部,就在胆经按摩,例如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穴等均可。 4、太阳穴痛:首先就可以按摩太阳穴,如果不能缓解,则可以按摩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或者按摩胃经的头维穴、陷谷穴,它同时对眉棱骨痛和头痛如裹都有效。 5、头痛如裹:可以先按摩脾经的阴陵泉穴。另外,按摩胃经的头维穴也可缓解。 6、头顶痛:属厥阴经病,先从肝经论治,或针刺百会穴。 7、后头痛:属太阳经病。可以按摩小肠经的后溪穴,治后头痛、颈椎病、落枕和情志病。另外,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 8、头颈僵痛:可试试肺经的列缺穴,“头项寻列缺”。 9、肾虚头痛:肾阴虚和阳虚都有可能诱发头痛。 肾阴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脑空痛,头晕耳鸣,腰膝无力,舌红脉细;肾阳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舌淡,脉沉细。无论阳虚还是阴虚,都可以通过经常按摩肾经的穴位复溜、太溪等得到改善。 10、一侧头痛:中医理论中有所谓的“左肝右肺”之说,并由此会诱发一侧的头痛。 经常出现左边的偏头痛一般跟肝血不足有关,这种现象在经期刚过的女性身上比较常见。有人提供了肾经的筑宾穴(同时也是奇经八脉中阴维脉的郄穴,临床多用于及时缓解所出现的血症,血虚当然也属于血症的一种),可以有效缓解左侧头痛的状况。另外,肝血不足也可通过按摩肝经的曲泉穴(合水穴)来调理。

中医对头痛的分类及治疗方剂

中医对头痛的分类及治疗方剂 (一)风寒头痛 此种头痛最常见。系由感受风寒之邪所致,起病较急,头痛为重,以前额及太阳区为主,常牵连颈项部拘紧感,遇风寒时头痛即刻加重,由于风寒束表毛窍闭塞,而头痛无汗,影响肺气宣降可伴有咳嗽、喷嚏、鼻塞或流清涕等。重者伴有发烧、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象浮紧。 治则:散风止痛 方剂:川芎茶调散加减 川芎10克,荆芥10克,薄荷6克,羌活10克,细辛3克,白芷10克,防风10克,甘草6克。 (二)风热头痛 临床表现:起病急、头痛重,伴有头沉和灼热感,常有发烧、头中觉热、喜凉风,热重时口渴咽干痛、小便赤黄、大便秘结、鼻流浊涕或有牙痛等。舌苔黄,脉浮数。 治则:祛风清热 方剂:桑菊饮加减 桑叶10克,菊花10克,桔梗10克,连翘10克,杏仁10克,甘草6克,薄荷6克,芦根10克 (三)风湿头痛 临床表现:头重如裹、头痛头胀而有紧缚感,伴四肢沉重、

胸胁满闷、全身困倦酸痛或有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滑。治则:祛湿化湿止痛 方剂:羌活胜风湿加减 羌活10克,独活10克,川芎10克,蔓荆子10克,甘草6克,藁本10克,防风10克。 (四)肝阳头痛 本型头痛多有高血压病史。为搏动样跳痛,伴有头晕耳鸣、目眩而涩、颈项拘紧感、性急易怒、面红口苦咽干等。舌质红,脉弦。 治则:以平肝阳为主 方剂:镇肝熄风汤加减: 淮牛膝10克,生龙骨10克,白芍10克,天冬10克,生麦芽10克,生牡蛎10克,赭石10克,玄参10克,川楝子10克,青蒿10克,甘草6克。 (五)痰浊挟风头痛 临床表现:头痛较重,伴有目眩、胸闷、恶心呕吐、咳嗽多痰。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则:健脾化痰、兼以除风 方剂:四君子汤加减 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半夏10克,防风10克。 (六)血瘀头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