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病(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

头痛病(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
头痛病(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

头痛病(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头风、头痛病的诊断标准。

(1)主要症状: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部位为单侧、前额或全头的疼痛;程度为轻、中、重度;疼痛性质为搏动痛、刺痛、绞痛、烧灼痛、隐痛、触痛等;疼痛时间不等,司以数小时、数天或呈慢性疼痛。

(2)辨经:分为阳明、少阳、太阳和厥阴头痛。太阳经头痛,以后头部疼痛为主;下连于项部;阳明经头痛,以前额部及眉棱骨疼痛为主:少阳经头痛,以头侧疼痛为主;并连及耳部;厥阴经头痛,以巅项疼痛为主,或连及目系。

(3)辅助检查:血压;头颅CT或头颅MRJ除外颅内病变。

2.西医诊断:依据2004年HIs《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二版(ICHD~II)原发性头痛(偏头痛)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伴先兆或不伴先兆的偏头痛。

(1)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

A:至少5次发作符合标准B-D:

B:头痛发作持续4~72小时(未治疗或治疗不成功): C:头痛至少具备以下特点中的2条:

①单侧;②搏动性;③疼痛程度为中度或重度;④日常

体力活动可以加剧或造成避免日常体力活动(如散步或爬楼梯)

D:在头痛期间至少具备以下中的l条:l恶心和/或呕吐;2畏光和畏声。

E:不归因子其他疾患

(2)有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

A:至少二次发作符合标准B

B:至少有下列4种特征中的3种

①出现一种以上提示脑功能障碍的完全可逆的先兆症状

②至少一种先兆症状逐渐发展超过4分钟以上,或两种以上症状连续出现

③没有单个先兆症状持续60分钟以上

④先兆与随后的头痛间歇小于60分钟(头痛也可能在先兆之前或同时开始)

(二)证候诊断:参照脑病科头痛病(偏头痛)证候诊断标准。

(三)疾病的分期

1.发作期:偏头痛发作或先兆症状出现。

2.缓解期:偏头痛缓解。

二、治疗方案

(一)取穴:

1.主穴:百会、神庭、头维(双侧)、率谷透角孙(患侧)、

风池(患侧) 、太阳(双侧)、内关(双侧)。

2.辨经加减穴:

太阳头痛加昆仑(双侧)、后溪(双侧);

阳明头痛加合谷(双侧)、内庭(双侧);

少阳头痛加外关、阳陵泉(双侧);

厥阴头痛加太冲、丘墟(双侧)。

3.辨证加减穴:

气血两虚:三阴交、足三里(双侧);

脾肾两虚:气海、太溪(双侧);

痰浊阻络:丰隆、天枢(双侧)、膻中;

瘀血内停:血海(双侧);

肝阳上亢:太冲(双侧)、印堂。

(二)针具:选用30号1.5寸、2寸华佗牌针灸针、火针。

(三)刺法:头部穴位1.5或2寸毫针平刺。平刺时先斜刺到帽状腱膜下再平刺并捻转,术者须感到针下明显阻力,患者胀(痛)得气。其它穴位直刺,患者须有得气感。

补泻方法:捻转针体180度,共5~10次,l-2分钟内完成,留针30分钟。

(四)电针:百会、神庭可加电针,韩式电针仪选取2/100Hz频率,以患者局部有跳动感为度,时间l5分钟。

(五)火针:阿是穴可火针点刺,阿是穴酒精消毒,暴露

针刺点,酒精灯将火针烧红后迅速刺入拔出,每周1次。 (六)灸法:百会穴雀啄灸或选取热敏穴位热敏灸,以局部皮肤微红或穴位热感传消失为度,患者为阳性体质慎用。

(七)疗程:每周治疗3次,疗程≤28天。

(八)中药中成药疗法:参照脑病科“头痛病(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临床疼痛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07年1月第l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根据主诉疼痛程度的分级评价疗效:

显效:疼痛减轻2度以上。

中效:疼痛减轻约l度。

微效:疼痛稍有减轻,远不到一度。

无效:疼痛无缓解。

2.根据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天数减少比例

临床治愈: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天数减少比例≥75%:显效: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天数减少比例≥50-75%:有效: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天数减少比例≥25-50%:无效: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天数减少比例≤25%。

(二)评价方法

1.针对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的疼痛变化,进行积分计算。

2.针对疼痛频率

疼痛天数、发作次数减少比例法进行比例计算。

偏头痛的中医治疗

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 中医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种搏动性头痛,属众多头痛类型中的“大户”。发作前常有闪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先兆,同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它是一种可逐步恶化的疾病,发病频率通常越来越高 资料来源:中华中医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一)中药疗法 (1)丹参息痛方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养血平肝。主治高原地区血管性头痛。 [处方及用法]丹参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2克、熟地10克、鸡血藤15克、夏枯草9克、珍珠母20克(先煎)、细辛2克(后下)、刺蒺藜10克、菊花6克、秦艽10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后加入白糖熔化,浓缩至100毫升。每日1剂,12~15天为1疗程。(2)天麻头痛散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驱风镇痛。主治偏头痛。 [处方及用法]天麻12克、当归尾12克、白菊花12克、白芷12克、川芎12克、丹参12克、红花10克、桃仁6克、生地10克、茯苓12克、白芍12克、蔓荆子12克,水煎服。(3)疏肝止痛方 [功能主治]功能疏肝解郁;主治肝气郁结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处方及用法]柴胡9克、赤白芍10克、香附10克、桔叶10克、炒枳壳9克、甘草6克,水煎服。 (4)清热止痛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化痰热;主治痰湿化热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处方及用法]半夏10克、陈皮9克、枳实6克、竹茹2克、桔梗9克、茯苓15克,水煎服。(5)当归化瘀方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主治瘀血阻络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处方及用法]当归10克、丹皮10克、红花6克、生地15克、桔梗9克、川芎6克,水煎服。 (6)清肝痛停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肝凉血;主治肝经血热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处方及用法]龙胆草9克、柴胡9克、生地15克、丹皮12克、赤白芍各10克、枳壳9克,水煎服。 (7)莲草茯苓方 [功能主治]功能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虚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处方及用法]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山萸肉12克、茯苓15克、菊花9克,水煎服。(8)散寒止痛方 [功能主治]功能温肝散寒;主治寒凝厥阴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处方及用法]吴茱萸6克、党参10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肉桂3克、旋覆花10克,水煎服。

如何治疗神经性偏头痛

如何治疗神经性偏头痛 ●尽可能多休息 可能的话,找一个安静幽暗的房间躺下来睡一觉,但避免睡过多,以免睡醒后,反而出现头痛。小睡片刻或许可以消除头痛,但若你没有头痛时,则最好不要小睡。 ●平躺着睡 睡眠姿势怪异或趴着睡(腹朝下),皆会收缩颈部肌肉,进而引发头痛。而平躺的睡姿有益。同样地,当你站立或静坐时,身体勿向前倾斜,也勿使头扭向某个方向。 ●冷敷与热敷 有些人喜欢在额头及颈部冷敷,这方法对许多人有效;而另一些人则偏好热敷颈部或洗热水澡。当头痛发作时你可以用热敷或冷敷袋覆盖额头,并按摩太阳穴的血管以减轻头痛。 ●作脸部美容操 下面介绍的7种柔软操,是专为脸部及头皮设计的,它们町以帮助你松弛这些部位的肌肉,并使你在初见头痛的征兆时,采取控制行动。 扬眉:同时将两边的眉毛抬起,再放下。 眯眼:快速地眯上双眼,再放松。接着,用力眯右眼,放松。接着,眯左眼,放松。 皱眉:用力地挤眉,放松。 张嘴:慢慢地将嘴巴张到最开,再慢慢闭上。 移动下颚:嘴巴微张,左右地移动下颚。 皱鼻:用力将鼻子向上挤,像闻到恶臭一样。 扮鬼脸:随兴地作鬼脸,像小时候一样。别担心,你的脸不会就此变形。 ●深呼吸 深呼吸是缓解紧张的好方法。当你的胃部的起伏比胸腔还明显时,表示你的作法很正确。 ●按压穴位 研究发现,穴位及脊柱按摩较常规药物治疗副作用更少,且疗效持续时间更长。有几个主要的止痛穴位,一是在拇指与食指相连的虎口部位的合谷穴和鼻子两侧颧骨底部的巨瞥穴(按压至酸疼为止),它们有助于缓解窦性头痛;另一个是头顶的百合穴,它对血管搏动性的头痛非常有效;对于偏头痛而言,按压悬颅穴(亦即俗称的太阳穴部位)最为有效。 ●戴头带 在头上绑一绷带,可减少流向头皮的血液,因而减轻偏头痛。 ●适量服用阿司匹林 对于一个月发生一、二次的头痛,阿司匹林或其他常见的消炎药可派上用场。但过度使用这类药物,将引起更多疼痛。同时,若你决定使用阿司匹林治头痛,应在头痛一开始时,就立即服用,否则效果不彰。 ●加服维生察c 高海拔处会引发头痛。此时,服用阿司匹林时加服维生素c有益。当你要到高海拔处旅行,应在出发前一天及旅途中,每天服用3000-5000毫克维生素C,以及两粒阿司匹林。但服用前应先请教医师。服用任何高剂量的维生素之前,应得到医师许可。 ●避免密集性偏头痛的方法 这种头痛影响的90%是男性。不幸地,密集性偏头痛有复发的倾向。密集性偏头痛可能连续数周每天都发作,有时甚至持续数个月。其发生原因未知,但可能和荷尔蒙或遗传有关。目前,有人正研究睾丸酮(男性荷尔蒙)与密集性偏头痛的可能关联。同时,医生们也注意到一个共同现象,即患密集性偏头痛的男性,往往都有烟瘾。因此,最好快戒烟,至少也应减少用量。而且勿小睡。如此一来,或许可以正式告别密集性偏头痛。 ●勿擦香水 浓烈的香水会刺激你的神经,可能引发偏头痛。 ●勿用力过猛 有一种情形也许是你不曾想到的,信不信由你,当你没有头痛,且气氛颇佳时,性交可能会引发头

眩晕的中医诊疗方案

市中医院脑病科 眩晕的中医诊疗方案(2009版) 定义:眩晕是指头晕目眩、如坐舟车、不能站立并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疾病,其病因可分为外感六淫和伤。 一诊断 参照五版中医科教材,诊断依据:1 患者自觉头晕目眩,甚或天旋地转如坐舟中。2 检查可见患者站立不稳,不能平衡或见眼球震颤。 3 常伴有耳鸣、恶心、呕吐及听力下降等。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第二版)。 诊断依据: 1 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 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的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视物变形、复视等)、肢体麻木无力、猝倒、昏厥等。 3 有轻微脑干损害的体征,如角膜和(或)咽反射减退、调节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 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有条件做CT、MRI或MRA检查。 5 应注意除外肿瘤、严重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所致的眩晕。二中医治疗 证候分型、治法方药 (1)肝阳上亢: 症状:眩晕伴面红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颤,眩晕欲仆,头痛,语言不利,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克、钩蘑10克、石决明30克、生牡蛎30克(先煎)、代赭石30克(先煎)、川牛膝10克、益母草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12克、茯神12克。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2克、皮6克以降逆止呕,头痛明显者加羚羊角粉3g(冲服)、夏枯草12g以清熄风阳。

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

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偏头痛诊治指南目录 一、背景 (一) 流行病学 1. 患病率 2. 疾病负担 (二) 历史与现状 1. 历史 2. 现状 (三) 关于本指南的说明 二、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一) 临床表现 (二) 诱发因素 三、偏头痛的分类和诊断 (一) 国际头痛及偏头痛分类 (二) 偏头痛的诊断 1. 诊断流程 2. 病史采集 3. 体格检查 4. 预警信号与辅助检查 5. 偏头痛诊断标准 6. 辅助检查及鉴别继发性头痛 7.与其他原发性头痛的鉴别诊断 (三)评估 四、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 (一) 防治原则 1. 基本原则 2. 患者教育 3. 头痛门诊(中心)的建立及转诊 (二) 急性期药物治疗 1. 急性期治疗目的 2. 急性期治疗有效性指标 3. 急性期治疗药物评价

1) 非特异性治疗 a) NSAIDS b) 其他药物 2) 特异性治疗 a) 麦角胺类 b) 曲谱坦类 c) Gepant类药物 3)复方制剂 4. 急性期治疗药物推荐 5. 急性期治疗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原则 6. 部分特殊情况的急性期药物治疗 1) 严重偏头痛发作或偏头痛持续状态 2) 偏头痛缓解后再发 3) 儿童偏头痛 4) 妊娠、哺乳期偏头痛 (三) 预防性药物治疗 1. 预防性治疗目的 2. 预防性治疗有效性指标 3. 预防性药物治疗指证 4. 预防性治疗药物评价 1) β受体阻滞剂 2) 钙离子拮抗剂 3) 抗癫痫药 4) 抗抑郁药 5) 肉毒毒素 6) 其他药物 5. 预防性治疗药物推荐 6. 预防性治疗药物选择和使用原则 7. 部分特殊情况的偏头痛预防治疗 1) 儿童偏头痛 2) 月经期及月经相关偏头痛 3) 妊娠及哺乳期偏头痛 4) 慢性偏头痛 (四) 其他(替代)治疗

2015项痹病中医诊疗方案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 中医病名:项痹病 西医病名:神经根型颈椎病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1.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 2.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 2.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疼痛,可以忍受。 3.康复期: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三)证候诊断 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

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3.血瘀气滞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4.气虚血瘀证:颈臂刺痛,痛处固定,上肢麻木乏力,头晕目眩,面色晦暗。舌质淡暗有瘀斑,苔少,脉细涩。 5.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6.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 (四)鉴别诊断 1.肩凝病:以肩关节疼痛、屈伸活动不利为主症。 2.落枕:因睡时头颈姿势不当所致,起床后感项强作痛,病程短而易愈。 三、治疗方案 (一) 针灸疗法 1、血瘀气滞证 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针刺取穴:颈夹脊天柱玉枕风池 大杼肩井、肩髃曲池 外关合谷后溪膈俞 双侧取穴,肩髃、曲池外关用泻法,余穴平补平泻法,电针连续波中等强度刺激,以患者舒适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2天。 艾灸取穴:大杼膈俞

中医辨证10型偏头痛

中医辨证10型偏头痛 根据偏头痛的病因病机风动、痰阻、瘀滞为主要病理因素,在偏头痛的发作过程中既可单独出现,又可以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不同类型的偏头痛,症状也有所不同。 风寒夹瘀证头痛或胀痛,或刺痛,或左或右;伴恶心呕吐、畏光羞明,恶风怕冷,舌质暗或紫暗,苔薄白,脉弦细或弦涩。 文章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9111913178.html, 风热证反复发作性头痛,呈胀痛、跳痛或刺痛;常伴呕吐,畏光,口干欲饮,舌质偏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或浮数。证属风热头痛。 气滞血瘀证头痛或如针刺,或胀痛,或跳痛,有时单侧头痛,有时双侧交替头痛;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细或弦涩。证属气滞血瘀头痛。 风痰夹瘀证反复头痛,与情绪变化、睡眠、劳累过度及月经等因素有关。头痛呈搏动性疼痛、刺痛、钻痛、钝痛,或左或右,常牵及巅顶痛、后枕痛、目眶痛;伴有恶心、呕吐痰涎、恶风等症状,舌质淡暗或有瘀斑,苔白或稍厚,脉弦细或弦滑。证属风痰瘀血阻滞经络。

瘀血阻络证头痛反复发作,痛如针刺或跳痛或胀痛,痛处较固定;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眩晕等,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细或弦涩。证属瘀血阻络。 肝气郁结证发作性搏动性头痛,头痛与情绪波动有关。伴有时头晕,失眠,纳差,干呕,偏盲,短暂失语;舌质偏红、苔薄,脉弦或弦细。证属肝气郁结,上扰清窍。 肝阳上亢证头痛反复发作,多由情志不畅、疲劳、精神紧张等引起;伴有恶心呕吐、失眠健忘、心烦易怒、情绪急躁,舌质偏红,脉弦或弦滑或弦数。证属肝阳上扰清窍。 肝风痰瘀证头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呈搏动性痛、胀痛、空痛或刺痛; 伴恶心呕吐,视物不清,畏光眼胀,失眠心烦,舌暗、苔白,脉弦。证属肝风上扰,痰瘀阻络。 肝经风热证偏侧头痛,呈搏动性跳痛、胀痛或刺痛,有麻木感,可持续数小时;多伴头晕,耳鸣,面红目赤,口干口苦,烦躁易怒,恶心呕吐,纳差,心悸,失眠、多梦、健忘,舌质偏红,脉弦或弦涩。证属肝郁化火,上扰清窍。 气血两虚证头痛反复发作,可牵及眼球及巅顶,每因劳累而发作频繁;气短、少气、懒言,舌质淡暗、苔薄白,脉弦细。证属气血两虚,络脉不通者。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分析中医临床治疗对策,探析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2011年9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入住我院的156例偏头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诊治,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156例偏头痛患者中,痊愈112例,好转25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治愈率71.8%,总有效率98.7%。结论对于偏头痛的治疗,应辨证分型,在基础方之上针对不同的症状的患者适量适度增减药物及其剂量,止痛的同时不致损伤元气,使药物治疗效果最佳化。 标签:偏头痛;中医辨证诊治;临床体会 偏头痛为一种常见的血管性头痛,是由大脑神经功能调节紊乱和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引起,呈一侧或双侧颞部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发作时多伴有心率加快、恶心、呕吐、面色苍白以及其他大脑功能障碍等症状,其发病机理至今尚不明确。西医治疗偏头痛大多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加压疗法等。然而药物治疗有依赖性、耐药性以及各种毒副作用等;手术治疗风险大,疗效不明确,临床上较少应用;加压疗法仅属于个例,尚未被普遍认同并推广。对自2011年9月~2013年3月以来入住我院的156例偏头痛患者采用中医手段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11年9月~2013年3月以来我院中医内科收治的156例偏头痛患,其中男36例,女120例;年龄在17~65岁,平均年龄37岁;所有患者病程4个月~25年,平均3年。 1.2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 1.2.1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头颅CT或MRI检查,以排除感染性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急性脑血管疾病等所致的头痛;诊断标准按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执行。 1.2.2中医辨证分型:将本组156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以下五种类型:①气滞血瘀型:疼痛位置固定,痛如锥刺,经久不愈,舌紫质、苔薄而白,脉细数;②气血两虚型:头痛绵绵,过度劳累则诱发或加剧疼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③痰浊中阻型:头痛、昏沉、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④肾气亏虚型:头痛且空、眩晕、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耳鸣乏力,舌红,苔少,脉细弱;⑤肝阳上亢型:头痛且胀,眩晕耳鸣,心烦易怒,面红口干兼胁痛,舌质红,苔黄,脉弦有力。 1.3方法所有患者均以川芎天麻散为基础方,处方由川芎、天麻、僵蚕、柴胡、白芥子、蜈蚣等所组成[1]。分型治疗:①气滞血瘀型:宜偏重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适量加重川芎的份量,另补加香附、当归各12g,甘草8g;②

颈椎病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附件1: 项痹诊疗方案 【定义】 项痹是因长期低头工作,年老正虚,经气不利等所致。以项部经常疼痛麻木,连及头、肩、上肢,并可伴有眩晕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1)有颈性眩晕,可有猝倒史;(2)旋颈试验阳性,多伴有交感症状;(3)X线片多有颈椎节段不稳或钩椎关节增生等颈椎退变表现;(4)应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除外椎动脉Ⅰ、Ⅲ段供血不全、颅内病变、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1、神经根型 ⑴一侧或双侧手臂麻木无力、疼痛,伴颈部活动受限。 ⑵皮肤感觉障碍呈节段性分布,肱二、三头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力、肌张力减低,肱二头肌、上肢前臂肌、大小鱼际、骨间肌可有轻、中度萎缩。 ⑶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⑷颈椎X线检查:可见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骨质增生、颈椎生理曲线变直、反弓、“S”形或成角、项韧带钙化等。 ⑸肌电图检查:可显示纤维电位,正相电位等。 ⑹应排除前斜角肌综合征,颈肋或胸腔出口综合征。

2、椎动脉缺血型 ⑴多见于中年人,病程缓慢,无明显外伤史。 ⑵有持续性头痛(或偏头痛)、头昏、耳鸣、恶心、呕吐或出现一过性眩晕,甚至突然昏倒。 ⑶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⑷颈椎X线检查: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椎体移位或颈曲异常。 ⑸多谱勒、B超可见椎动脉走行变异,管径变小,每分钟血流量减少等。 ⑹眼震颤图检查:呈阳性。 3、脊髓型 ⑴多见于中、老年人。 ⑵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肢体麻木、共济失调、自主神经和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 ⑶霍夫曼征阳性(Hoffmann)或可疑阳性,伴或不伴下肢肌张力增高。 ⑷X线片:显示椎间关节移位,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颈曲变异。CT、MRI提示硬脊膜、脊髓受压或椎管狭窄。 ⑸腰椎穿刺:奎氏试验阳性,脑脊液蛋白含量增加。 4、交感神经型 ⑴常伴有颈椎病神经根型的症状及阳性体征。

头痛病(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

头痛病(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头风、头痛病的诊断标准。 (1)主要症状: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部位为单侧、前额或全头的疼痛;程度为轻、中、重度;疼痛性质为搏动痛、刺痛、绞痛、烧灼痛、隐痛、触痛等;疼痛时间不等,可以数小时、数天或呈慢性疼痛。 (2)辨经:分为阳明、少阳、太阳和厥阴头痛。太阳经头痛,以后头部疼痛为主,下连于项部;阳明经头痛,以前额部及眉棱骨疼痛为主;少阳经头痛,以头侧疼痛为主,并连及耳部;厥阴经头痛,以巅顶疼痛为主,或连及目系。 2、西医诊断:依据2004年HIS《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二版(ICHD~II)原发性头痛(偏头痛)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伴先兆或不伴先兆的偏头痛。 (1)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 A:至少5次发作符合标准B~D B:头痛发作持续4~72小时(未治疗或治疗不成功); C:头痛至少具备以下特点中的2条: ①单侧:②搏动性;③疼痛程度为中度或重度;④日常体力活动可以加剧或造成避免日常体力活动(如散步或爬楼梯) D:在头痛期间至少具备以下中的1条:1、恶心和/或呕吐;2、畏光和畏声。 E:不归因于其他疾患 (2)有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 A:至少二次发作符合标准B B:至少有下列4种特征中的3种 ①出现一种以上提示脑功能障碍的完全可逆的先兆症状 ②至少一种先兆症状逐渐发展超过4分钟以上,或两种以上症状连续出现 ③没有单个先兆症状持续60分钟以上 ④先兆与随后的头痛间歇小于60分钟(头痛也可能在先兆之前或同时开始) (二)证候诊断:参照脑病科头痛病(偏头痛)证候诊断标准。 (三)疾病的分期 1、发作期:偏头痛发作或先兆症状出现。 2、缓解期:偏头痛缓解。 二、治疗方案 (一)取穴: 1、主穴:百会、神庭、头维(双侧)、率谷透角孙(患侧)、凤池(患侧)、太阳(双侧)、内关(双侧) 2、辨经加减穴: 太阳头痛加昆仑(双侧)、后溪(双侧); 阳明头痛加合谷(双侧)、内庭(双侧); 少阳头痛加外关、阳陵泉(双侧); 厥阴头痛加太冲、丘墟(双侧)。 3、辨证加减穴: 气血两虚:三阴交、足三里(双侧); 脾肾两虚:气海、太溪(双侧);

喘证中医诊疗方案

喘证中医诊疗方案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得中华人民共与国中医药行业标 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喘证得诊断标准。 ⑴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⑵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疾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⑶呈桶状胸。叩诊胸部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移、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干、湿性罗音或哮鸣音。或肝肿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 ⑷合并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必要时查血钾、钠、二氧化碳结合 力及X线胸部摄片,心电图,心、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等。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2009年发布得《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 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主要就是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 扩张与胸廓疾病史等病史。 ⑵有咳嗽、咳痰,进行性气促得临床症状。 ⑶有肺气肿与(或)肺动脉高压得体征、 ⑷辅助检查X胸片、心电图检查有一项符合诊断标准、可予超声心电图以增加 诊断可靠性。 ⑸急性加重期可有发热、血白细胞与(或)中性粒细胞增高、痰培养或涂片可获得有价 值得病原。 具有以上1~3条加上X胸片或心电图符合诊断条件,排除其她心脏病即可作出诊断。 (二)证候诊断 1、风寒闭肺: 喘息,呼吸急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头痛,鼻塞,喷嚏,流清涕,无汗,恶寒,或伴发热,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 2、表寒里热: 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煽。咳而不爽,咯痰粘稠,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溲黄,便干。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滑。 3、痰热遏肺: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稠色黄,或痰中带血,或目睛胀突,胸中烦热,身热,面红,有汗,咽干,渴喜冷饮,尿赤,或便秘。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4、痰浊阻肺: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或脘闷,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舌质淡,苔厚腻色白,脉滑。 5、肝气乘肺: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但喉中痰声不著;平素常多忧思抑郁,或失眠,心悸,或不思饮食,大便不爽,或心烦易怒,面红目赤,舌质淡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而数。 6、水凌心肺:喘咳气逆,倚息难以平卧、咯痰稀白,心悸,面目肢体浮肿,小便量少,怯寒肢冷,或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淡胖或胖黯或有瘀斑、瘀点,舌下青筋显露,苔白滑。脉沉细或带涩。 7、肺气虚: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极易感冒;或咳呛

头痛病(神经性头痛)中医诊疗方案2016年版

头痛病(神经性头痛)中医诊疗方案2016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头痛的诊断标准。 ①头痛部位多在头部一侧额颞、前额、颠顶,或左或右辗转发作,或呈全头痛。头痛的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或头痛如裂等。头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也有持续数周者。 ②隐袭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③应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做腰穿、骨穿,脑电图。有条件时做经颅多普勒、CT、磁共振等检查,以明确头痛的病因,排除器质性疾病。 2、西医诊断: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 ①头痛多于30岁前后发生,多位于两额及枕、颈部,呈持续性钝痛,而头痛的持续性为其主要特征; ②部分病人和偏头痛并存; ③部分病人有“空枕头”征; ④排除脑肿瘤、高血压、癫痫和青光眼等所引起的头痛。 (二)证候诊断 1、肝阳上亢:头痛而胀,或抽掣而痛。痛时常有烘热,面红目赤,耳鸣如蝉,心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 2、痰浊上扰:头痛胀重,或兼目眩。胸闷脘胀,恶心食少,痰多粘白。舌苔白腻,脉弦滑。 3、瘀阻脑络:头痛反复,经久不愈,痛处固定,痛如锥刺。舌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弦或细涩。 4、气血亏虚:头痛绵绵。两目畏光,午后更甚,神疲乏力,面色huang(恍)白,心悸寐少。舌淡,苔薄,脉弱。 5、肝肾阴虚:头痛眩晕,时轻时重。视物模糊,五心烦热,口干,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细弦。 二、诊疗方案 (一)辩证选择中药汤或中成药。 1、肝阳上亢:头痛而胀,或抽掣而痛。痛时常有烘热,面红目赤,耳鸣如蝉,心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黄芩、山栀子、杜仲、桑寄生、茯神、夜交藤、益母草 2、痰浊上扰:头痛胀重,或兼目眩。胸闷脘胀,恶心食少,痰多粘白。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燥湿化痰,降逆止痛。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茯苓、陈皮、白术、生姜、天麻。

偏头痛的诊治

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畏光,间歇期后可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在头痛发生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 主诉 患者呈发作性偏侧头痛,可伴有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畏光等。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有先兆的偏头痛以往称典型性偏头痛。可在一日内任何时间发作,通常醒后出现。此型具有遗传特征,临床典型病例可分以下三期。 (1)先兆期:典型偏头痛发作前出现短暂的神经症状即先兆。最常见为视觉先兆,特别是视野缺损、暗点、闪光,逐渐增大向周围扩散,以及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等。其次为躯体感觉先兆,如一侧肢体和(或)面部麻木、针刺感和感觉异常等;运动先兆较少,可表现单肢无力,也可出现轻度意识模糊、症状轻微的失语、头晕、步态不稳和倦睡等。 (2)头痛期:伴先兆症状同时或随后出现一侧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也可以全头痛、单或双侧额部头痛及不常见的枕部头痛等。常伴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易激惹、疲劳感等,可见颞动脉突出,头颈部活动使头痛加重,睡眠后减轻。

(3)头痛后期:头痛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无力和食欲差等,1~2日即可好转。 2.无先兆的偏头痛也称普通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类型。缺乏典型的先兆,少数患者可出现轻微而短暂的视觉模糊。常为反复发作的双侧颞部及眶周疼痛,可为搏动性,疼痛持续时伴颈肌收缩可使症状复杂化。发作时常有头皮触痛,呕吐偶可使头痛终止。头痛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日。 (二)辅助检查 1.脑电图检查偏头痛患者的脑电图改变不具有特异性,因为它可有正常波形,如普通性慢波、棘波放电、局灶性棘波、类波,以及对过度通气、闪光刺激有异常反应等各种波形。小儿偏头痛脑电图的异常率较高,9%~70%不等,可出现棘波、阵发性慢波、快波活动及弥漫性慢波。 2.脑血流图检查患者在发作期和间歇期脑血流图的主要变化是两侧波幅不对称,一侧偏高或一侧偏低。 3.脑血管造影检查原则上偏头痛患者不需进行脑血管造影,只有在严重的头痛发作,高度怀疑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患者才进行脑血管造影,以除外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管夹层、颈外或颈内动脉斑块等。偏头痛患者脑血管造影绝大多数是正常的。 4.脑脊液检查偏头痛患者脑脊液的常规检查通常是正常的,一般情况下脑脊液的淋巴细胞可增高。 治疗要点1.急性发作的治疗应在安静避光的室内休息。轻者可服

名中医治头痛十二个秘方

名中医治头痛十二个秘方 治头痛秘方(12首) 6.1加味乌星散 【来源】任应秋,《任应秋论医集》 【组成】制川乌、南星、细辛、地龙各3克,菊花6克,冰片0.9克(研细,分2次冲服)。【用法】先煎川乌、南星、细辛、地龙四味,后入菊花,稍煎即成,分2次服。冰片 临服时分2份各冲入1份。服后稍事休息,头痛即止。 【功用】升清阳,化浊气,止头痛。 【方解】方中川乌、南星、细辛祛风散寒止痛;地龙通络镇痉;菊花疏风、清头目; 冰片开窍散瘀,清热止痛。诸药合用,有通络止痛、疏风散邪之功。药专力宏,取效颇佳。【主治】慢性头痛。悠悠戚戚,迁延不愈,或在一侧,或在巅顶,诸如生气、受风、 感寒以及天气变化都能引起发作。脉象往往沉细微弦。可用于神经性头痛。 【疗效】屡用屡效,多1剂痛止而愈。 6.2柔肝熄风方 【来源】潘兰坪,《新编经验方》 【组成】生地、熟地、天冬各9克,玉竹15克,黑芝麻12克,钩藤9克,白菊花6克,鲜莲叶20克,羚羊角0.5克(研细,分2次冲服),苦丁茶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热熄风,滋阴益血。 【方解】方用鲜莲叶、菊花、羚羊角、钩藤、苦丁茶清肝热,熄肝风;地黄、天冬、 玉竹、黑芝麻滋肝益肾。“此养肝体佐以清肝用法,阴虚火浮之头痛最宜。即偏正头风亦

可治。叶案所谓育阴和亢阳,柔润熄内风者以也”。 【主治】阴虚火浮之头痛,偏正头风。可用于阴虚阳亢,血压上升引起的头痛。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颇佳。 6.3头痛汤 【来源】岳美中,《岳美中医案集》 【组成】连翘、菊花、霜桑叶、黄芩各9克,苏薄荷3克,苦丁茶6克,夏枯草12克,藁本、白芷各3克,荷叶边半张,鲜白茅根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温服,日2次。 【功用】祛风散热,通窍止痛。 【方解】方中连翘轻浮,为解热清气分之炒品;菊花、薄荷消散上焦风热,清利头目; 桑叶搜肝络之风邪;黄芩除中上焦之火邪;苦丁茶祛头部之热邪;夏枯草解散结热;荷叶边舒散邪热;鲜茅根消除痰热,更使以白芷通窍散发表邪,引以藁本上升直达头顶。共成祛风散热之方,以治风热上攻的偏正头痛,效果颇佳。 【主治】风热上攻引起的偏正头痛。 【疗效】屡用治正偏头痛,均获捷效。 【附记】本方记载罗芷园《医话》云:“治偏头痛极效,屡试屡验也。”岳氏医治一例, 每一感冒,即出现剧烈性头痛,面红发热,多方治疗,均不过暂时缓解,不能根除,颇为苦恼。即投上方疗之,果1剂痛减大半,3剂痊愈,迄今5年未犯。后用治各种正偏头痛,亦均获捷效。本方名为编者拟加。 若寒厥或痰厥之头痛,不可滥投。 6.4止痛散 【来源】韦文贵,《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

2-脑病科---头痛(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头痛(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9年)。 (1)主要症状:头痛,或全头痛,或局部疼痛,性质可为剧痛、隐痛、胀痛、搏动痛等。急性起病,反复发作,发病前多有诱因,部分病人有先兆症状。 (2)辅助检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进行颅脑CT、MRI、MRA检查、脑脊液、脑电图、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TCD),排除器质性疾病。 2.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二版(ICHD-Ⅱ)(HIS,2004年)。 (1)偏头痛不伴先兆 A.至少5次疾病发作符合标准B-D。 B.每次疼痛持续4~72小时(未治疗或治疗无效)。 C.至少具有下列之中两个特征:①单侧性;②搏动性;③程度为中度或重度(日常活动受限或停止);④因日常的体力活动加重,或导致无法进行日常运动(如走路或爬楼梯)。 D.发作期间至少具有下列的一项:①恶心和/或呕吐;②畏光和怕声。 E.不能归因于另一疾病。 (2)偏头痛伴典型先兆 A.至少2次疾病发作符合标准B~D。 B.先兆包括以下症状至少一种,但没有运动机能减弱:①完全可逆的视觉症状,包括阳性的表现(如:点状色斑或线形闪光幻觉)和/或阴性的表现(如视野缺损);②完全可逆的感觉症状,包括阳性的表现(如针刺感)和/或阴性的表现(如麻木);完全可逆的言语困难性语言障碍。 C.以下标准至少二项:①双侧视觉症状和/或单侧感觉症状;②至少一种先兆症状逐渐发展历时≥5分钟和/或不同的先兆症状相继出现历时≥5分钟;③每种症状持续≥5分钟且≤60分钟。 D.头痛符合无先兆偏头痛的标准B~D,开始时伴有先兆症状发生,或在先兆发生后60分钟以内出现。

偏头痛的中医养生康复

偏头痛的中医养生康复 姓名:谢婷年级专业:2013级中医学学号:3121103018 “头风”一词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头风病,病在前额及脑后者为正头风,病在左右两侧者为偏头风,也便是我们今日所讲偏头痛。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是以头部经脉绌急或者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头部疼痛[1].其中偏头痛是一种特殊的特殊类型的头痛。其临床表现为,疼痛有症状,或者无症状爆发,剧烈,呈刺痛、跳痛、闪电样痛,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头痛,痛止如常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群众的压力越来越大,饮食起居等习惯的改变,让偏头痛成为了许多人的烦恼。迄今为止,已有多个基于大宗人群的关于偏头痛和脑卒中相互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提示了偏头痛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2]也有研究表明,偏头痛人群患其他脑疾病,如脑梗死、癫痫,以及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等的风险增高。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将常见疾病按健康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进行排列偏头痛位列前20位并将严重偏头痛定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类同于痴呆、四肢瘫痪和严重精神病。因此,防治偏头痛的意义重大。本文就此对偏头痛的病因病机,养生康复做一个拙述。 病因病机 偏头痛之因大体分为外感和内伤二类。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跌扑损伤,体虚久病,先天不足,房劳过度等有关,据下分述: 1、外感风邪为此病诱因:风阳邪,清扬开泄,易袭上部,且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易夹带寒、热、瘀、湿导致头部经脉绌急或失养,引发头痛。《医学入门》言“风邪一入,头即痛焉。是以头痛之证,风痛居多。” 2、先天不足,房事不节为此病基础:肾藏精生髓,肾阴不足则肝木失养,虚风内生;肾精不足则髓海空虚,脑脉不充而发为头痛。[3]脑为髓海,赖肾精之濡养,为人之高巓,以阳为用,以清为升。肾精亏虚,不能上养脑髓,则脑经脉失养导致头痛。同时,肾精亏虚,水不能涵木,则容易导致肝风因虚而内动,引发偏头痛。 3、饮食劳倦,后天失养为此病基础:脾胃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过饥过饱,抑或久病,皆能致脾胃虚弱,运化不能。气血生化不足则脑髓不得后天之养。况且脾胃主升清,如若饮食不节或偏嗜,则清阳不升,痰浊蒙窍而为偏头痛。 4、情志不调,肝失疏泄为此病关键:《临证指南医案-卷八·头痛》云:“头为诸阳之会,与厥阴肝脉会于巅,诸阴寒邪不能上逆,为阳气窒塞,浊邪得以上踞,厥阴之风火乃能逆上作痛。”情志不调,肝失条达,气郁化火,上扰清窍而发头痛。 5、外伤久病,瘀血阻络为此病关键:脑部受伤,或久病入络,气滞血瘀,阻于脑络,则可发为头痛。 综上所述,偏头痛主要是由外感内伤导致经脉阻闭失养,清窍不利所导致。外感多风邪以为诱因,兼他邪,内伤则多与肝、脾、肾三脏失调有关,又多和肝有关联。 康复辩证 本病发病原因多种,辩证当先分外感内伤,经络部位,而后当辩是否寒热错杂虚实夹杂。1、肝火炽盛证:风火上扰,肝火上炎。一侧或则两侧头痛,伴有胁痛,烦躁,眩晕耳鸣,口苦口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以实热为主。 2、证:情志失调,郁而化火,肝风内动,或木火伤阴,肾水不足,肝阳上亢。一侧或者两侧头胀痛,面红烦躁,腰膝酸软,目赤,舌红少津,脉弦数,以上实下虚为主。 3、肝郁脾虚证:肝气不疏,脾气不足,一则痰浊内生,上犯清窍,二则土壅侮木,表现为

发现一种十元钱治愈偏头痛的中药配方

发现一种十元钱治愈偏头痛的中药配方

发现一种十元钱治愈偏头痛的中药配方 祖国医学对偏头痛之症早有认识,认为其机制多为三阳经病变。《冷庐医话》云:“头痛属太阳病者,自脑后上至巅顶,其痛连项;属阳明者,上连目珠,在前额;属少阳者,上至两角,痛在头侧。”偏头痛在中医理论上认为其属于“头痛”、“头风”、“厥头痛”等范畴,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头面风候》首先提出“头风”的病证,宋代杨士瀛《仁斎直指方》对头风痛的临床症状作了更详细的描述。李东垣《东垣十书•内外伤辨》把头痛分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并明确地指出偏头痛的病名:“如头半边痛者……此偏头痛也。”从古至今,各个医家对偏头痛的发病原因皆认为主要在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久病致瘀的基础上造成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风袭脑络,痰浊阻滞,瘀血阻络所引起。在经络辨证上,张氏等认为主要是六淫之邪伤及三阳经,而其中又以少阳经,太阳经为多见;陈氏等则认为内伤是由于肝郁肝火伤及阴络,肾阴肾精亏虚导致脑海失养,脾失健运致气血亏虚或痰浊内生阻于经络而致病。 中药治疗偏头痛的方药众多,依据传统中医辨证理论,“头为诸阳之会”,“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会于巅”,凡外感六淫之邪,上扰巅顶,邪气稽留阻碍清

作,其疼痛可能延续整晚,以致患者难以入眠。头痛发作时,一般都局限于头的一侧,有的病人每次发作时头痛的部位可有变化,有时可见枕部和头顶疼痛,也有的病人表现为面部和颈部疼痛。但不能只从头痛部位作出是否偏头痛的诊断。病人头痛发作时,疼痛逐渐加重,几分钟到1~2小时头痛达到高峰,可持续几个小时乃至几天,随后头痛逐渐减弱或消失。也有少数病人,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在几秒钟内即达到高峰,疼痛可持续数小时甚至几天。疼痛时常有搏动感,有些病人表现为非搏动性钝痛,少数病人表现为头部刺痛,或有打击感。压迫头痛部位的动脉或病侧颈动脉或眼球可使头痛减轻,不压迫后疼痛恢复原状。活动可使头痛加剧,卧床休息可使疼痛减轻,短期的深眠可使疼痛缓解或完全消失。 另外,恶心是偏头痛病人最常见的胃肠道伴随症状。有一半以上的病人伴有呕吐,少数病人可出现腹泻,多数病人恶心、呕吐、腹泻同时发生。另外有少数病人在偏头痛发作时主要出现胃肠道症状,而反伴有轻度头痛,也属于偏头痛的一种,称为偏头痛的等值症。 病人头痛发作时轻者可出现单眼或双眼畏光,眼前出现暗点及闪光幻觉;重者可出现眼前发黑、视野

项痹中医诊疗方案(课件)

项痹中医诊疗方案 ?颈椎病(项痹)的中医诊疗方案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间盘的慢性退行性变,导致颈部关节失稳引起颈椎骨、关节与颈部软组织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从而刺激、压迫脊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椎动脉和周围软组织,出现颈臂痛、头晕、心悸,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属于中医“项痹病”、“颈筋急"、“肩颈痛"等范畴.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项痹BGS000 西医病名:颈椎病M47.821 二、疾病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并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感谢聆听 1.颈型: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节段改变。 2.神经根型: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颈椎X线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 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3。脊髓型:早期下肢发紧,行走不稳,如履沙滩,

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6-03-29T14:42:53.9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作者:李翠珍张冬皎孙常莉[导读] 七台河市中医医院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方法,而且中医治疗偏头痛取得满意的疗效。 七台河市中医医院 1546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偏头痛患者采取中医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2例痊愈,11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结论: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方法,而且中医治疗偏头痛取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中医;治疗;偏头痛;方法 偏头痛作为头痛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征。偏头痛属于头部血管性头痛,其中医名称为头风、脑风、雷头风、真头痛和巅顶痛等。偏头痛的发病机理主要为人体神经和血管功能出现功能性障碍,进而引起头部阵阵头痛。偏头痛一般会出现双侧头痛和反复头痛的特征,所以偏头痛在临床上比较难治愈。现代中医认为,偏头痛属于人体气血、经络和脑髓等病症,肝阳上亢、浊邪上犯、清阳不升、清窍失养等所致[1]。目前,现代中医临床辨证治疗中,偏头痛主要采取控制和缓解症状的治疗手段,尚不能彻底根治。本文依据中医理论中的“不通则痛”的原理,采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偏头痛,并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现将2011年1-12月所收治的3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中医方法来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12月期间就诊的30例偏头痛的患者,女19例,男11例。20例24~51岁,10例50岁以上,病程1个月~3年,平均2年。全部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行脑血流图检查,治疗前后脑血流图明显12例,轻度改变16例,正常2例。中医诊断标准:频繁头痛,而且疼痛的地方固定,舌紫暗,苔薄。 1.2 方法药物治疗:桃仁15 g,红花10 g,赤芍15 g,当归10 g,水蛭3 g,大黄5 g,川芎20 g,蜈蚣2条,全蝎3 g,蔓荆子10 g,患者如果前头部痛就增加白芷10 g,如果后头部疼痛增加羌活10 g,患者的巅顶部痛增加蒿本10 g,侧头痛增加柴胡15 g。用水煎服,1剂/d,5剂为一疗程。在中药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饮食,戒烟戒酒,畅情志,定时起居。 1.3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头痛症状全部消失,能够恢复日常的生活,半年之上没有复发[2]。显效:患者基本没有头痛的症状,一部分脑血流图正常,偶尔会复发。有效:头痛的症状减轻1/4,脑血流图没有很明显的改善。无效:患者头痛的症状没有任何地改变或者是暂时缓解。 2 结果 经中药2~3个疗程后,痊愈12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2例。 3 实例 患者,30岁,2010年8月10日出诊,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头痛反复发作,患者头痛由于针刺,夜晚更加严重,还伴有恶心,呕吐,口干舌燥,肋部痛,在情绪变化和劳累之后会诱发头痛,每次持续的时间约30 min,患者的苔薄,舌暗淡[3]。辅助检查为:彩色头颅多普勒以及脑血流图提示患者的双侧脑血管有痉挛的症状,椎动脉彩超检查的结果是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确诊为偏头痛,使用中医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桃仁15 g,红花10 g,赤芍15 g,当归10 g,水蛭3 g,大黄5 g,川芎20 g,蜈蚣2条,全蝎3 g,蔓荆子10 g,加白芷10 g,羌活10 g,蒿本10 g,柴胡15 g。水煎服,1剂/d,15剂。之后二诊,患者的头痛减轻,恶心和胁痛等消除。上面的药方去除柴胡和郁金,加细辛3 g,服用3剂,头痛消失,随访半年时间,患者头痛没发作,供血也恢复正常。 4 讨论 目前,偏头痛主要以西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为治疗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均不能将偏头痛彻底治愈,只能实现对偏头痛的有效控制或者环节偏头痛的症状。相对于西医治疗方法来说,中医治疗偏头痛具有安全、稳定和成本低等特点。中医认为偏头痛是由于风寒入侵,或者是情绪太紧张导致的经络痹阻,气血逆乱所致,属于反复发作,突然剧烈的头痛。本病多见于女性,而且此病反复发作,总是有失眠和情绪激动的情况发生,天气变化也会诱发头痛。在临床上头痛多偏于一侧,患者发作的时候剧烈头痛,还伴有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等等症状。在发作之后恢复正常,但是还是会感觉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4]。 偏头痛的致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受风后淤血阻窍,所以祛风活血是最重要的治疗方式。本组中药药方的主要作用就是祛风止痛。川芎能够有效地扩张小静脉和小动脉,抑制组织在缺血的时候血小板的聚集和激活,增加患者脑循环的血量,减少对脑组织的损害,改善神经系统的重要功能,保持患者有通畅的血液循环,这样就能够有效缓解头痛。当归能够止痛,活血,合川芎能够增加止痛的作用[5]。 中医在偏头痛治疗方面,可以选择多种药方。医生一定要针对不同的症状,采用不同的药物[6]。同时,医生要对偏头痛患者进行持续质量,并减少偏头痛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最终实现偏头痛的有效控制和预防患者偏头痛的反复发作的目的。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21. [2]王震华,金兰英,谢爱国.头痛宁胶囊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148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0):33-35. [3]王芳,谢强.谢强教授治疗顽固性偏头痛临床经验[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2008,7(2):2-3. [4]刘静,郭珍,李蕾,等.杨秀清从风热论治偏头痛的经验[J].现代中医药,2008,8(1):40-42. [5]李晓丽,张志全,刘福友.刘福友教授治疗偏头痛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8,59(10):50-51. [6]孙梅飞.彭坚“以通为用”治法临床运用经验举隅[J].中医药导报,2008,15(6):36-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