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巧解客观题的10大妙招

高考数学巧解客观题的10大妙招
高考数学巧解客观题的10大妙招

高考数学巧解客观题的10大妙招

(一)选择题的解法

选择题是高考试题的三大题型之一,全国卷12个小题.该题型的基本特点:绝大部分选择题属于低中档题目,且一般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注重多个知识点的小型综合,渗透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能充分考查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解数学选择题的常用方法,主要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直接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但高考的题量较大,如果所有选择题都用直接法解答,不但时间不允许,甚至有些题目根本无法解答,因此,我们还要研究解答选择题的一些技巧,总的来说,选择题属小题,解题的原则是:小题巧解,小题不能大做.

方法一直接法

直接从题设的条件出发,利用已知条件、相关公式、公理、定理、法则,通过准确的运算、严谨的推理、合理的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对照题目所给出的选项“对号入座”作出相应的选择,从而确定正确选项的方法.涉及概念、性质的辨析或运算较简单的题目常用直接法.

【例1】(2016·山东卷)若函数y=f(x)的图象上存在两点,使得函数的图象在这两点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则称y=f(x)具有T性质.下列函数中具有T性质的是()

A.y=sin x

B.y=ln x

C.y=e x

D.y=x3

解析 对函数y =sin x 求导,得y ′=cos x ,当x =0时,该点处切线l 1的斜率k 1=1,当x =π时,该点处切线l 2的斜率k 2=-1,∴k 1·k 2=-1,∴l 1⊥l 2;对函数y =ln x 求导,得y ′=1

x (x >0)恒大于0,斜率之积不可能为-1;对函数y =e x 求导,得y ′=e x 恒大于0,斜率之积不可能为-1;对函数y =x 3,得y ′=2x 2恒大于等于0,斜率之积不可能为-1.故选A. 答案 A

探究提高 直接法适用的范围很广,只要运算正确必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平时练习中应不断提高用直接法解选择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题目的特点.用简便的方法巧解选择题是建立在扎实掌握“三基”的基础上的,否则一味求快则会快中出错.

【训练1】 (2015·湖南卷)已知点A ,B ,C 在圆x 2+y 2=1上运动,且AB ⊥BC .若点P 的坐标为(2,0),则|P A →+PB →+PC →|的最大值为( ) A.6 B.7 C.8

D.9

解析 由A ,B ,C 在圆x 2+y 2=1上,且AB ⊥BC ,∴AC 为圆直径,故P A →+PC →=2PO →=(-4,0),设B (x ,y ),则x 2+y 2=1且x ∈[-1,1],PB →=(x -2,y ),所以P A →+PB →+PC →=(x -6,y ).故|P A →+PB →+PC →|=-12x +37,∴x =-1时有最大值49=7,故选B. 答案 B 方法二 特例法

从题干(或选项)出发,通过选取特殊情况代入,将问题特殊化或构造满足题设条件的特殊函数或图形位置进行判断.特殊化法是“小题小做”的重要策略,要注意在怎样的情况下才可使用,特殊情况可能

是:特殊值、特殊点、特殊位置、特殊数列等.适用于题目中含有字母或具有一般性结论的选择题.

【例2】(1)如图,在棱柱的侧棱A1A和B1B上各有一动点P,Q满足A1P=BQ,过P,Q,C三点的截面把棱柱分成两部分,则其体积之比为()

A.3∶1

B.2∶1

C.4∶1

D.3∶1

(2)已知定义在实数集R上的函数y=f(x)恒不为零,同时满足f(x+y)=f(x)·f(y),且当x>0时,f(x)>1,那么当x<0时,一定有() A.f(x)<-1 B.-1<f(x)<0

C.f(x)>1

D.0<f(x)<1

解析(1)将P、Q置于特殊位置:P→A1,Q→B,此时仍满足条件A1P

=BQ(=0),则有VC-AA1B=VA1-ABC=V ABC-A1B1C1

3.

(2)取特殊函数.

设f(x)=2x,显然满足f(x+y)=f(x)·f(y)(即2x+y=2x·2y),且满足x>0时,f(x)>1,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当x<0时,0<2x<1,即0<f(x)<1.

答案(1)B(2)D

探究提高特例法解选择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取特例尽可能简单,有利于计算和推理;

第二,若在不同的特殊情况下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论相符,则应选另一特例情况再检验,或改用其他方法求解.

【训练2】等差数列{a n}的前m项和为30,前2m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项和为()

A.130

B.170

C.210

D.260

解析取m=1,依题意a1=30,a1+a2=100,则a2=70,又{a n}是等差数列,进而a3=110,故S3=210.

答案 C

方法三排除法

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本质就是去伪存真,舍弃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找到符合题意的正确结论.筛选法(又叫排除法)就是通过观察分析或推理运算各项提供的信息或通过特例,对于错误的选项,逐一剔除,从而获得正确的结论.

【例3】(2016·浙江卷)已知实数a,b,c()

A.若|a2+b+c|+|a+b2+c|≤1,则a2+b2+c2<100

B.若|a2+b+c|+|a2+b-c|≤1,则a2+b2+c2<100

C.若|a+b+c2|+|a+b-c2|≤1,则a2+b2+c2<100

D.若|a2+b+c|+|a+b2-c|≤1,则a2+b2+c2<100

解析由于此题为选择题,可用特值排除法找正确选项.

对选项A,当a=b=10,c=-110时,可排除此选项;

对选项B,当a=10,b=-100,c=0时,可排除此选项;

对选项C,当a=10,b=-10,c=0时,可排除此选项.

故选D.

答案 D

探究提高(1)对于干扰项易于淘汰的选择题,可采用筛选法,能剔除几个就先剔除几个.

(2)允许使用题干中的部分条件淘汰选项.

(3)如果选项中存在等效命题,那么根据规定——答案唯一,等效命题应该同时排除.

(4)如果选项中存在两个相反的或互不相容的判断,那么其中至少有一

个是假的.

(5)如果选项之间存在包含关系,要根据题意才能判断.

【训练3】 (1)方程ax 2+2x +1=0至少有一个负根的充要条件是( ) A.0<a ≤1 B.a <1

C.a ≤1

D.0<a ≤1或a <0

(2)已知f (x )=14x 2

+sin ? ??

??π2+x ,则f ′(x )的图象是( )

解析 (1)当a =0时,x =-1

2,故排除A 、D.当a =1时, x =-1,排除B.

(2)f (x )=14x 2+sin ? ??

??π2+x =14x 2+cos x ,故f ′(x )=? ????14x 2+cos x ′=1

2x -sin x ,记g (x )=f ′(x ),其定义域为R ,且g (-x )=1

2(-x )-sin(-x )=-

? ????

12x -sin x =-g (x ),所以g (x )为奇函数,所以排除B ,D 两项,g ′(x )=1

2-cos x ,显然当x ∈? ????0,π3时,g ′(x )<0,g (x )在?

????0,π3上单调递减,

故排除C.选A. 答案 (1)C (2)A

方法四 数形结合法

根据题设条件作出所研究问题的曲线或有关图形,借助几何图形的直观性作出正确的判断,这种方法叫数形结合法.有的选择题可通过命

题条件的函数关系或几何意义,作出函数的图象或几何图形,借助于图象或图形的作法、形状、位置、性质,得出结论,图形化策略是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为指导的一种解题策略.

【例4】函数f(x)=|x-2|-ln x在定义域内的零点的个数为() A.0 B.1

C.2

D.3

解析由题意可知f(x)的定义域为(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1=|x-2|(x>0),y2=ln x(x>0)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函数f(x)在定义域内的零点个数为2.

答案 C

探究提高图形化策略是依靠图形的直观性进行研究的,用这种策略解题比直接计算求解更能简捷地得到结果.运用图解法解题一定要对有关函数图象、方程曲线、几何图形较熟悉,否则,错误的图象反而会导致错误的选择.

【训练4】过点(2,0)引直线l与曲线y=1-x2相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当△AOB的面积取最大值时,直线l的斜率等于()

A.

3

3 B.-

3

3

C.±

3

3 D.- 3

解析由y=1-x2,得x2+y2=1(y≥0),其所表示的图形是以原点O 为圆心,1为半径的上半圆(如图所示).由题意及图形,知直线l的斜率必为负值,故排除A,C选项.当其斜率为-3时,直线l的方程为3

x +y -6=0,点O 到其距离为|-6|3+1=6

2>1,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 选项.选B. 答案 B 方法五 估算法

由于选择题提供了唯一正确的选择支,解答又无需过程.因此,有些题目不必进行准确的计算,只需对其数值特点和取值界限作出适当的估计,便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这就是估算法.估算法往往可以减少运算量,但是加强了思维的层次.

【例5】 已知sin θ=m -3m +5,cos θ=4-2m m +5? ??

??π2<θ<π,则tan θ

2等于( ) A.m -3

9-m B.m -3|9-m | C.-15

D.5

解析 由于受条件sin 2θ+cos 2θ=1的制约,m 一定为确定的值进而

推知tan θ2也是一确定的值,又π2<θ<π,所以π4<θ2<π

2,故tan

θ

2>1.所以D 正确. 答案 D

探究提高 估算法的应用技巧:

估算法是根据变量变化的趋势或极值的取值情况进行求解的方法.当题目从正面解析比较麻烦,特值法又无法确定正确的选项时(如难度稍大的函数的最值或取值范围、函数图象的变化等问题)常用此种方法确定选项.

【训练5】 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俯视图是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

则该正方体的正视图的面积不可能等于() A.1 B. 2

C.2-1

2 D.

2+1

2

解析由俯视图知正方体的底面水平放置,其正视图为矩形,以正方体的高为一边长,另一边长最小为1,最大为2,面积范围应为[1,2],

不可能等于2-1 2.

答案 C

1.解选择题的基本方法有直接法、排除法、特例法、估算法、验证法和数形结合法.但大部分选择题的解法是直接法,在解选择题时要根据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的特点灵活运用上述一种或几种方法“巧解”,在“小题小做”、“小题巧做”上做文章,切忌盲目地采用直接法.

2.由于选择题供选答案多、信息量大、正误混杂、迷惑性强,稍不留心就会误入“陷阱”,应该从正反两个方向筛选、验证,既谨慎选择,又大胆跳跃.

3.作为平时训练,解完一道题后,还应考虑一下能不能用其他方法进行“巧算”,并注意及时总结,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解选择题的能力.

(二)填空题的解法

填空题是高考试题的第二题型.从历年的高考成绩以及平时的模拟考试可以看出,填空题得分率一直不是很高.因为填空题的结果必须是数值准确、形式规范、表达式最简,稍有毛病,便是零分.因此,解填空题要求在“快速、准确”上下功夫,由于填空题不需要写出具体的推理、计算过程,因此要想“快速”解答填空题,则千万不可“小

题大做”,而要达到“准确”,则必须合理灵活地运用恰当的方法,在“巧”字上下功夫.

填空题的基本特点是:(1)具有考查目标集中、跨度大、知识覆盖面广、形式灵活、答案简短、明确、具体,不需要写出求解过程而只需要写出结论等特点;(2)填空题与选择题有质的区别:①填空题没有备选项,因此,解答时不受诱误干扰,但同时也缺乏提示;②填空题的结构往往是在正确的命题或断言中,抽出其中的一些内容留下空位,让考生独立填上,考查方法比较灵活;(3)从填写内容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定量填写型,要求考生填写数值、数集或数量关系.由于填空题缺少选项的信息,所以高考题中多数是以定量型问题出现;另一类是定性填写型,要求填写的是具有某种性质的对象或填写给定的数学对象的某种性质,如命题真假的判断等.

方法一 直接法

对于计算型的试题,多通过直接计算求得结果,这是解决填空题的基本方法.它是直接从题设出发,利用有关性质或结论,通过巧妙地变形,直接得到结果的方法.要善于透过现象抓本质,有意识地采取灵活、简捷的解法解决问题.

【例1】 设F 1,F 2是双曲线C :x 2a 2-y 2

b 2=1(a >0,b >0)的两个焦点,P 是C 上一点,若|PF 1|+|PF 2|=6a ,且△PF 1F 2的最小内角为30°,则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

解析 设P 点在双曲线右支上,由题意得?????|PF 1|+|PF 2|=6a ,

|PF 1|-|PF 2|=2a ,

故|PF 1|=4a ,|PF 2|=2a ,则|PF 2|<|F 1F 2|, 得∠PF 1F 2=30°, 由

2a sin 30°=4a

sin ∠PF 2F 1

得sin ∠PF 2F 1=1,∴∠PF 2F 1=90°,

在Rt △PF 2F 1中,2c =(4a )2-(2a )2=23a , ∴e =c

a = 3. 答案

3

探究提高 直接法是解决计算型填空题最常用的方法,在计算过程中,我们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灵活处理,多角度思考问题,注意一些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的灵活应用,将计算过程简化从而得到结果,这是快速准确地求解填空题的关键.

【训练1】 (1)设θ为第二象限角,若tan ?

????θ+π4=1

2,则sin θ+cos

θ=________.

(2)(2015·湖南卷)在一次马拉松比赛中,35名运动员的成绩(单位:分钟)的茎叶图如图所示

若将运动员按成绩由好到差编为1~35号,再用系统抽样方法从中抽取7人,则其中成绩在区间[139,151]上的运动员人数是________.

解析 (1)∵tan ? ????θ+π4=12,∴tan θ=-1

3,

即?????3sin θ=-cos θ,

sin 2θ+cos 2

θ=1,

又θ为第二象限角,

解得sin θ=1010,cos θ=-310

10. ∴sin θ+cos θ=-10

5.

(2)由题意知,将1~35号分成7组,每组5名运动员,落在区间[139,151]上的运动员共有4组,故由系统抽样法知,共抽取4名. 答案 (1)-10

5 (2)4 方法二 特殊值法

当填空题已知条件中含有某些不确定的量,但填空题的结论唯一或题设条件中提供的信息暗示答案是一个定值时,可以从题中变化的不定量中选取符合条件的恰当特殊值(特殊函数、特殊角、特殊数列、特殊位置、特殊点、特殊方程、特殊模型等)进行处理,从而得出探求的结论.

【例2】 (1)若f (x )=12 015x -1+a 是奇函数,则a =________.

(2)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P ⊥BD ,垂足为P ,且AP =3,则AP

→2AC →=________. 解析 (1)因为函数f (x )是奇函数,且1,-1是其定域内的值,所以f (-1)=-f (1),而f (1)=12 014+a ,f (-1)=12 015-1-1+a =a -2 0152 014.

故a -2 0152 014=-?

??

??a +12 014,解得a =1

2.

(2)把平行四边形ABCD 看成正方形,则点P 为对角线的交点,AC =6,则AP

→·AC →=18. 答案 (1)1

2 (2)18

探究提高 求值或比较大小等问题的求解均可利用特殊值代入法,但

要注意此种方法仅限于求解结论只有一种的填空题,对于开放性的问题或者有多种答案的填空题,则不能使用该种方法求解.

【训练2】 如图,在△ABC 中,点M 是BC 的中点,过点M 的直线与直线AB 、AC 分别交于不同的两点P 、Q ,若AP →=λAB →,AQ →=μAC →,则1λ+1

μ

=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可知,1

λ+1

μ

的值与点P 、Q 的位置无关,而当直线PQ

与直线BC 重合时,则有λ=μ=1,所以1

λ+1

μ

=2.

答案 2

方法三 图象分析法

对于一些含有几何背景的填空题,若能数中思形,以形助数,通过数形结合,往往能迅速作出判断,简捷地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果.韦恩图、三角函数线、函数的图象及方程的曲线等,都是常用的图形.

【例3】 (1)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且周期为3的函数,当x ∈[0,3)时,f (x )=|x 2-2x +1

2|.若函数y =f (x )-a 在区间[-3,4]上有10个零点(互不相同),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已知函数f (x )=???|lg x |(0<x ≤10),

-12x +6(x >10),

若a ,b ,c 互不相等,且f (a )

=f (b )=f (c ),则ab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1)函数y =f (x )-a 在区间[-3,4]上有互不相同的10个零点,

即函数y =f (x ),x ∈[-3,4]与y =a 的图象有10个不同交点.在坐标系中作出函数y =f (x )在[-3,4]上的图象,f (-3)=f (-2)=f (-1)=f (0)=f (1)=f (2)=f (3)=f (4)=12,观察图象可得0<a <1

2. (2)a ,b ,c 互不相等,不妨设a <b <c , ∵f (a )=f (b )=f (c ),

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0<a <1, 1<b <10,10<c <12. ∵f (a )=f (b ),∴|lg a |=|lg b |. 即lg a =lg 1b ,a =1

b .

则ab =1.所以abc =c ∈(10,12). 答案 (1)?

?

?

??0,12 (2)(10,12)

探究提高 图解法实质上就是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解决填空题中的应用,利用图形的直观性并结合所学知识便可直接得到相应的结论,这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准确运用此类方法的关键是正确把握各种式子与几何图形中的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几何图形中的相关结论求出结果.

【训练3】 设函数f (x )=?

????x 2+bx +c ,x ≤0,

2,x >0.若f (-4)=f (0),f (-2)=

-2,则函数y =g (x )=f (x )-x 的零点个数为________. 解析 由f (-4)=f (0),得16-4b +c =c . 由f (-2)=-2,得4-2b +c =-2. 联立两方程解得b =4,c =2.

于是,f (x )=?

????x 2

+4x +2,x ≤0,

2,x >0.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函数y =f (x )与函数y =x 的图象,知它们有3个交点,即函数g (x )有3个零点. 答案 3 方法四 构造法

构造型填空题的求解,需要利用已知条件和结论的特殊性构造出新的数学模型,从而简化推理与计算过程,使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得到简捷的解决,它来源于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积累,需要从一般的方法原理中进行提炼概括,积极联想,横向类比,从曾经遇到过的类似问题中寻找灵感,构造出相应的函数、概率、几何等具体的数学模型,使问题快速解决.

【例4】 如图,已知球O 的球面上有四点A ,B ,C ,D ,DA ⊥平面ABC ,AB ⊥BC ,DA =AB =BC =2,则球O 的体积等于________. 解析 如图,以DA ,AB ,BC 为棱长构造正方体,设正方体的外接球球O 的半径为R ,则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即为球O 的直径,所以|CD |=(2)2+(2)2+(2)2=2R ,所以R =6

2,故球O 的体积V =4πR 3

3=6π.

答案 6π

探究提高 构造法实质上是化归与转化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构造的方向,通过构造新的函数、不等式或数列等新的模型,从而转化为自己熟悉的问题.本题巧妙地构造出正方体,而球的直径恰好为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问题很容易得到解决.

【训练4】 已知a =ln 12 013-12 013,b =ln 12 014-12 014,c =ln 12 015-1

2 015,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解析 令f (x )=ln x -x ,则f ′(x )=1

x -1=1-x x (x >0). 当0<x <1时,f ′(x )>0, 即函数f (x )在(0,1)上是增函数.

∵1>12 013>12 014>1

2 015>0,∴a >b >c . 答案 a >b >c 方法五 综合分析法

对于开放性的填空题,应根据题设条件的特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5】 已知f (x )为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当x ≥0时,有f (x +1)=-f (x ),且当x ∈[0,1)时,f (x )=log 2(x +1),给出下列命题:①f (2 013)+f (-2 014)的值为0;②函数f (x )在定义域上为周期是2的周期函数;③直线y =x 与函数f (x )的图象有1个交点;④函数f (x )的值域为(-1,1).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有________.

解析 根据题意,可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直线y =x 和函数f (x )的图象如下:

根据图象可知①f (2 013)+f (-2 014)=0正确,②函数f (x )在定义域上不是周期函数,所以②不正确,③根据图象确实只有一个交点,所以正确,④根据图象,函数f (x )的值域是(-1,1),正确. 答案 ①③④

探究提高 对于规律总结类与综合型的填空题,应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逐步计算、分析总结探究其规律,对于多选型的问题更要注重分析推导的过程,以防多选或漏选.做好此类题目要深刻理解题意,捕捉题目中的隐含信息,通过联想、归纳、概括、抽象等多种手段获得结论.

【训练5】 给出以下命题:

①双曲线y 22-x 2

=1的渐近线方程为y =±2x ; ②命题p :“?x ∈R +,sin x +1

sin x ≥2”是真命题;

③已知线性回归方程为y ^=3+2x ,当变量x 增加2个单位,其预报值平均增加4个单位;

④设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 (0,1),若P (ξ>1)=0.2,则P (-1<ξ<0)=0.6; ⑤已知

22-4+66-4=2,55-4+33-4=2,77-4+11-4=2,10

10-4

+-2-2-4=2,依照以上各式的规律,得到一般性的等式为n n -4+

8-n

(8-n )-4

=2(n ≠4).

则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解析 ①由y 22-x 2

=0可以解得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y =±2x ,正确.

②命题不能保证sin x ,1

sin x 为正,故错误; ③根据线性回归方程的含义正确; ④P (ξ>1)=0.2,可得P (ξ<-1)=0.2,

所以P (-1<ξ<0)=1

2P (-1<ξ<1)=0.3,故错误; ⑤根据验证可知得到一般性的等式是正确的. 答案 ①③⑤

1.解填空题的一般方法是直接法,除此以外,对于带有一般性命题的填空题可采用特例法,和图形、曲线等有关的命题可考虑数形结合法.解题时,常常需要几种方法综合使用,才能迅速得到正确的结果.

2.解填空题不要求求解过程,从而结论是判断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因此解填空题时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思维严谨、周密,计算有据、准确; (2)要尽量利用已知的定理、性质及已有的结论; (3)要重视对所求结果的检验.

规范——解答题的7个解题模板及得分说明

1.阅卷速度以秒计,规范答题少丢分

高考阅卷评分标准非常细,按步骤、得分点给分,评阅分步骤、采“点”给分.关键步骤,有则给分,无则没分.所以考场答题应尽量按得分点、步骤规范书写.

2.不求巧妙用通法,通性通法要强化

高考评分细则只对主要解题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给出详细得分标准,所以用常规方法往往与参考答案一致,比较容易抓住得分点. 3.干净整洁保得分,简明扼要是关键

若书写整洁,表达清楚,一定会得到合理或偏高的分数,若不规范可能就会吃亏.若写错需改正,只需划去,不要乱涂乱划,否则易丢分.

4.狠抓基础保成绩,分步解决克难题

(1)基础题争取得满分.涉及的定理、公式要准确,数学语言要规范,仔细计算,争取前3个解答题及选考不丢分.(2)压轴题争取多得分.第(Ⅰ)问一般难度不大,要保证得分,第(Ⅱ)问若不会,也要根据条件或第(Ⅰ)问的结论推出一些结论,可能就是得分点.

模板1三角变换与三角函数图象性质考题

③单调性正确,计

算错误,扣2分;

④若单调性出错,给1分;

⑤求出2x -π

6范围,利用数形结合求最值,同样得分

2011-2017年高考全国卷1理科数学客观题汇编

2011—2017年新课标高考全国Ⅰ卷理科数学客观题分类汇编 1.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一、选择题 【2017,1】已知集合,,则() A.B.C. D. 【2016,1】设集合,,则()A.B.C.D. 【2015,3】设命题:,,则为() A.,B.,C., D., 【2014,1】已知集合A={|},B=,则=( ) .[-2,-1] .[-1,2).[-1,1] .[1,2) 【2013,1】已知集合A={x|x2-2x>0},B={x|-<x<},则( ) A.A∩B=B.A∪B=R C.B A D.A B 【2012,1】已知集合A={1,2,3,4,5},B={(,)|,,} ,则B中包含元素的个数为() A.3 B.6 C.8 D.10 2.函数及其性质 一、选择题 【2017,5】函数在单调递减,且为奇函数.若,则满足的的取值范围是() A.B.C.D. 【2017,11】设为正数,且,则() A.2x<3y<5z B.5z<2x<3y C.3y<5z<2x D.3y<2x<5z

【2016,7】函数在的图像大致为() A.B.C.D. 【2016,8】若,,则() A . B . C . D . 【2014,3】设函数,的定义域都为R ,且是奇函数,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是偶函数.||是奇函数 .||是奇函数.||是奇函数 【2013,11】已知函数f(x)=若|f(x)|≥ax,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0] B.(-∞,1] C.[-2,1] D.[-2,0] 【2012,10】已知函数,则的图像大致为() 【2011,12】函数的图像与函数的图像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和等于()A.2 B.4 C.6 D.8 【2011,2】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单调递增的函数是()A.B.C.D. x y O 1 1 A. 1 y x O 1 x y O 1 1 1 x y 1 O B.C.D.

巧解高考数学选择题专题(绝版)

神奇巧解高考数学选择题专题 前 言 高考数学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宽,概括性强,小巧灵活,有一定深度与综合性,而且分值大,能否迅速、准确地解答出来,成为全卷得分的关键。 解选择题常见的方法包括数形结合、特值代验、逻辑排除、逐一验证、等价转化、巧用定义、直觉判断、趋势判断、估计判断、退化判断、直接解答、现场操作,等等。考生应该有意识地积累一些经典题型,分门别类,经常玩味,以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下面主要就间接法分别举例说明之,并配备足够的对应练习题,每题至少提供有一种解法。 例题与题组 一、数形结合 画出图形或者图象能够使问题提供的信息更直观地呈现,从而大大降低思维难度,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力策略,这种方法使用得非常之多。 【例题】、(07江苏6)设函数()f x 定义在实数集上,它的图象关于直线1x =对称,且当1x ≥时,()31x f x =-,则有( )。 A 、132()()()323f f f p p B 、231 ()()()323 f f f p p C 、213()()()332f f f p p D .321()()()233f f f p p 【解析】、当1x ≥时,()31x f x =-,()f x 图象关于直线1x =()|1|f x x =-的图象代替它也可以。由图知, 符合要求的选项是B ,

【练习1】、若P (2,-1)为圆22(1)25x y -+=的弦AB 的中点,则直线AB 的方程是( ) A 、30x y --= B 、230x y +-= C 、10x y +-= D 、250x y --= (提示:画出圆和过点P 的直线,再看四条直线的斜率,即可知选A ) 【练习2】、(07辽宁)已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0170x y x x y -+≤??≥??+-≤?,则y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9,65?????? B 、[)9 ,6,5??-∞+∞ ???U C 、(][),36,-∞+∞U D 、[]3,6 (提示:把y x 看作可行域内的点与原点所在直线的斜率,不难求得答案 ,选A 。) 【练习3】 、曲线[]12,2)y x =+∈- 与直线(2)4y k x =-+有两个公共点时, k 的取值范围是( ) A 、5(0,)12 B 、11 (,)43 C 、5(,)12+∞ D 、53(,)124 (提示:事实上不难看出,曲线方程[]12,2)y x =∈-的图象为22(1)4(22,13)x y x y +-=-≤≤≤≤,表示以(1,0)为圆心,2为半径的上半圆,如图。直线(2)4y k x =-+过定点(2,4),那么斜率的范围就清楚了,选D )] 【练习4】、函数)1(||x x y -=在区间 A 上是增函数,则区间A 是( ) A 、(]0,∞- B 、?? ????21,0

病句六大类型及做题方法

辨析或修改病句 2.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例1中的“自己”是指“赵”还是指“王”?例2中前面是“是否”,后面“予以否定”的是什么,不明确。方法一: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语句歧义。 3.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览日” 4.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例3中“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可作两种理解:“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例4中“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可作两种理解:“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这两个句子中都是前面的词语能同时修饰后面的两个词语,造成句子歧义。 方法二:查看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看是否能同时修饰后面的两个词语,查找语句歧义。 5.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6.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例5和例6中出现“和”都有两种解释,例5中“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和”连接的成分作宾语;“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和”连接的成分作状语。例6中有两种解释:“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方法三:见到“和”等连接的句子,注意查找语句歧义。 7.几天前,他刚接待过包括省委书记在内的一批省市领导来到县里,专门调研返乡农民工问题。 例7中“专门调研返乡农民工问题”前面省略了主语,是“他”还是“一批省市领导”?造成语句歧义。 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2.当冰雪皑皑之际,唯独梅花昂然绽放于枝头,对生命充满希望和自信,教人精神为之一振。 3.为了露出琉璃瓦深蓝色的瓦体,去年盖的办公楼没有在屋檐外设墙体遮挡,这是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 4.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年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 5.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例1可调整为两种表述方式:“我们可以从这一看出两个问题”和“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例2也可调整为两种表述方式:“教人精神一振”“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例3也可调整为两种表述方式:“这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这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例4也可调整为两种表述方式:“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年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和“房地产市场陷入长达一年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例5也可调整为两种表述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和“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造成的。” 方法五:句子读起来别扭,似乎有两种句式,还原出两种表述,查找因句式杂糅而造成的结构混乱。 1.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2.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和”字为核心创意,既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彰显了奥运新理念,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 3.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例1中“挤满”的宾语是“村民”不是“村名来听课”。例2中“获得”的宾语是“好评”不是“如潮”。例3中“应该”的宾语是“洗净削皮”不是“安全”。这三个句子都是宾语后面又带上了成分造成句子结构混乱。方法六:查看句子成分,看所带成分是否还带有其他成分,查找因成分粘连造成的结构混乱。 1.我国水墨画的主要成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纸上浸染,互渗,通过不同浓淡反应不同审美趣味,被国人称为“墨宝”。 2.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去观赏高原风光,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 3.参加研制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不懈努力,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 4.5月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了《红色箴言》大型诗歌朗诵会,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艺术,在场的大学生热血沸腾,深受震撼。 例1中前面的陈述对象是“主要成分”,而后面“被称为墨宝”的主语应该是“水墨画”。 例2中前面的主语是“观赏高原风光”,而后面的主语应该是“斯诺登尼亚山峰”。例3中前面的主语是“全体科技工作者”,而后面换成了“神舟七号飞船”。例4中前面的主语是“北京国家大剧院”,后面换成了“在场的大学生”。这四个句子因前后主语不一致,中途变换主语,造成句子结构混乱, 方法七:查看句子主语前后是否一致,尤其是省略的主语,查看因中间变换主语引起的结构混乱。

2018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版)

2018年高考物理学史总结 物理学史这部分内容在高考卷上通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实验题中也会小概率出现),分值在6分以下,一般情况下不会出偏难怪的,毕竟这不是考纲里的重点。复习建议:以现有的生活经验常识为主,稍加了解就可以。现总结如下:1、伽利略 (1)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2)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 2、开普勒: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3、牛顿 (1)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2)发现表万有引力定律; 4、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 5、爱因斯坦 (1)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2)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3)提出质能方程2 E ,为核能利用提出理论基础 MC 6、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7、焦耳和楞次 先后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这个很冷门!以教材为主!) 8、奥斯特 发现南北放置的通电直导线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9、安培:研究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安培定则),分子电流假说,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 10、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1、法拉第 (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教材上是这样的,实际不是有一定历史原因,以教材为主!) (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提出可用电场描述电场,提出电磁场、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 12、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愣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13、亨利:发现自感现象(这个也比较冷门)。 14、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15、赫兹: (1)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2)证实了电磁理的存在。 16、普朗克 提出“能量量子假说”——解释物体热辐射(黑体辐射)规律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即量子理论

破解高考数学客观题的方法策略

第1讲“六招”秒杀选择题——快得分题型概述选择题解法的特殊性在于可以“不讲道理”.常用方法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直接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但高考的题量较大,如果所有选择题都用直接法解答,时间可能不允许,因此,我们还要研究解答选择题的一些间接法的应用技巧.其基本解答策略是:充分利用题干和选项所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先定性后定量,先特殊后推理,先间接后直接,先排除后求解,总的来说,选择题属于小题,尽量避免“小题大做”.在考场上,提高了解题速度,也是一种制胜的法宝. 方法一直接法 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运用有关概念、性质、定理、法则和公式等知识,通过严密地推理和准确地运算,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对照题目所给出的选项“对号入座”,作出相应的选择.涉及概念、性质的辨析或运算较简单的题目常用直接法. 【例1】(1)(2016·全国Ⅱ卷)已知向量a=(1,m),b=(3,-2),且(a +b)⊥b,则m=( ) A.-8 B.-6 (2)(2016·全国Ⅰ卷)△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 =5,c=2,cos A=2 3 ,则b=( ) 解析(1)由题知a+b=(4,m-2),因为(a+b)⊥b,所以(a+b)·b=0,即4×3+(-2)×(m-2)=0,解之得m=8,故选D. (2)由余弦定理得5=b2+4-2×b×2×2 3, 解得b=3或b=-1 3 (舍去).

答案 (1)D (2)D 探究提高 1.直接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常用的基本方法.直接法适用的范围很广,只要运算正确必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解题时要多角度思考问题,善于简化计算过程,快速准确得到结果. 2.用简便的方法巧解选择题,是建立在扎实掌握“三基”的基础上的,否则一味求快则会快中出错. 【训练1】 (1)(2017·全国Ⅲ卷改编)设等比数列{a n }满足a 1+a 2=-1,a 1 -a 3=-3,则a 4=( ) B.-8 D.-4 (2)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 解析 (1)由{a n }为等比数列,设公比为q . ???a 1+a 2=-1,a 1-a 3=-3,即???a 1+a 1q =-1,①a 1-a 1q 2=-3,② 显然q ≠-1,a 1≠0, ② ① 得1-q =3,即q =-2,代入①式可得a 1=1, 所以a 4=a 1q 3=1×(-2)3=-8. (2)第一次循环:z =2,x =1,y =2; 第二次循环:z =3,x =2,y =3; 第三次循环:z =5,x =3,y =5; 第四次循环:z =8,x =5,y =8; 第五次循环:z =13,x =8,y =13; 第六次循环:z =21,x =13,y =21; 第七次循环:z =34,x =21,y =34,z =55.

数学高中巧学巧解大全

《高中数学巧学巧解大全》目录 第一部分高中数学活题巧解方法总论 第一篇数学具体解题方法 代入法直接法定义法参数法交轨法几何法弦中点轨迹求法比较法基本不等式法 综合法分析法放缩法反证法换元法构造法数学归纳法配方法判别式法序轴标根法向量平行法向量垂直法同一法累加法累乘法倒序相加法分组法公式法错位相减法裂项法迭代法角的变换法公式的变形及逆用法降幂法升幂法“1”的代换法引入辅助角法三角函数线法构造对偶式法构造三角形法估算法待定系数法特殊优先法先选后排法捆绑法插空法间接法筛选法(排除法)数形结合法特殊值法 回代法(验证法)特殊图形法分类法运算转换法结构转换法割补转换法导数法象限分析法补集法距离法变更主元法差异分析法反例法阅读理解法信息迁移法 类比联想法抽象概括法逻辑推理法等价转化法根的分布法分离参数法抽签法随机数表法 第二篇数学思想方法 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转化思想整体思想 第三篇数学逻辑方法 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归纳法抽象与概括类比法 第二部分部分难点巧学 一、看清“身份”始作答——分清集合的代表元素是解决集合问题的关键 二、集合对实数说:你能运算,我也能!——集合的运算(交、并、补、子等) 三、巧用集合知识确定充分、必要条件 四、活用德摩根定律,巧解集合问题 五、“补集”帮你突破——巧用“补集思想”解题 六、在等与不等中实现等价转化——融函数、方程和不等式为一体 七、逻辑趣题欣赏 八、多角度、全方位理解概念——谈对映射概念的掌握 九、函数问题的灵魂——定义域 十、函数表达式的“不求”艺术 十一、奇、偶函数定义的变式应用 十二、巧记图象、轻松解题 十三、特殊化思想 十四、逆推思想 十五、构造思想 十六、分类思想 十七、转化与化归思想 十八、向量不同于数量、向量的数量积是数量 十九、定比分点公式中应注意λ的含义 二十、平移公式中的新旧坐标要分清 二十一、解斜三解形问题,须掌握三角关系式 二十二、活用倒数法则巧作不等变换——不等式的性质和应用 二十三、小小等号也有大作为——绝对值不等式的应用 二十四、“抓两头,看中间”,巧解“双或不等式”——不等式的解法 二十五、巧用均值不等式的变形式解证不等式 二十六、不等式中解题方法的类比应用 二十七、吃透重点概念,解几学习巧入门 二十八、把握性质变化,解几特点早领悟 二十九、重点知识外延,概念的应用拓展 三十、把握基本特点,稳步提高解题能力 三十一、巧记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确定圆锥曲线方程的焦点位置 三十二、巧用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公式 三十三、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问题 三十四、求轨迹的常用方法 三十五、与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问题、定值问题、参数范围问题 三十六、空间问题向平面转化的基础——平面的基本性质 三十七、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异面 三十八、从“低(维)”到“高(维)”,判定线面、面面的平行,应用性质则相反 三十九、相互转化——研究空间线线、线面、面面垂直的“利器” 四十、找(与所求角有关的线)、作(所缺线)、证(为所求)、算(其值)—— 解空间角问题的步骤 四十一、作(或找垂线段)、证(为所求)、算(长度)——解距离问题的基本原则 四十二、直线平面性质集中展示的大舞台——棱柱、棱锥 四十三、突出球心、展示大圆、巧作截面——解有关球问题的要点 四十四、排列、组合问题的巧解策略 四十五、二项式定理的要点透析 四十六、正确理解频率与概率的联系与区别 四十七、要正确理解事件、准确判定事件属性

高考数学选择题方法速解七大方法巧解选择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讲选择题速解方法 ——七大方法巧解选择题 题型解读 型地位 择题是高考数学试卷的三大题型之一.选择题的分数一般占全卷的40%左右.解选择题的快慢和成功率的高低对于能否进入做题的最佳状态以及整个考试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选择题做得比较顺手,会使应试者自信心增强,有利于后续试题的解答. 型特点 学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是单项选择题,即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选项,且绝大部分数学选择题属于低中档题.一般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主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能通过它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应用,并且因为它还有相对难度(如思维层次、解题方法的优劣选择,解题速度的快慢等),所以选择题已成为具有较好区分度的基本题型之一.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面广,切入点多,综合性较强; 2)概念性强,灵活性大,技巧性较强; 3)立意新颖,构思精巧,迷惑性较强.

于解选择题不要求表述得出结论的过程,只要求迅速、准确作出判断,因而选择题的解法有其独特的规律和技巧.因此,我们应熟练掌握选择题的解法,以“准确、迅速”为宗旨,绝不能“小题大做”. 题策略 学选择题的求解,一般有两条思路:一是从题干出发考虑,探求结果;二是从题干和选择支联合考虑或从选择支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其解法的基本思想有以下两点: 1)充分利用题干和选择支提供的信息,快速、准确地作出判断,是解选择题的基本策略. 2)既要看到通常各类常规题的解题思想,原则上都可以指导选择题的解答,更应看到,根据选择题的特殊性,必定存在着一些特殊的解决方法.其基本做法如下:①仔细审题,领悟题意;②抓住关键,全面分析;③仔细检查,认真核对. 另外,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点来看,选择题以认识型和思维型的题目为主,减少了繁琐的运算,着力考查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能力,以及观察、分析、比较、选择简捷运算方法的能力,且许多题目既可用通性通法直接求解,也可用“特殊”方法求解.所以做选择题时最忌讳: 1)见到题就埋头运算,按着解答题的解题思路去求解,得到结果再去

高中物理解题技巧及例题

时间+汗水≠效果 苦学、蛮学不如巧学 第一部分高中物理活题巧解方法总论 整体法隔离法力的合成法力的分解法力的正交分解法加速度分解法加速度合成法速度分解法速度合成法图象法补偿法(又称割补法)微元法对称法假设法临界条件法动态分析法利用配方求极值法等效电源法相似三角形法矢量图解法等效摆长法 等效重力加速度法特值法极值法守恒法模型法模式法转化法气体压强的参考液片法气体压强的平衡法气体压强的动力学法平衡法(有收尾速度问题)穷举法通式法 逆向转换法比例法推理法密度比值法程序法等分法动态圆法放缩法电流元分析法估算法节点电流守恒法拉密定理法代数法几何法 第二部分部分难点巧学 一、利用“假设法”判断弹力的有无以及其方向 二、利用动态分析弹簧弹力 三、静摩擦力方向判断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 五、物体的受力分析 六、透彻理解加速度概念 七、区分s-t 图象和v-t图象 八、深刻领会三个基础公式 九、善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几个重要推论 十、抓住时空观解决追赶(相遇)问题 十一、有关弹簧问题中应用牛顿定律的解题技巧 十二、连接体问题分析策略——整体法与隔离法 十三、熟记口诀巧解题 十四、巧作力的矢量图,解决力的平衡问题 十五、巧用图解分析求解动态平衡问题 十六、巧替换、化生僻为熟悉,化繁难就简易

十七、巧选研究对象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环节 十八、巧用“两边夹”确定物体的曲线运动情况 十九、效果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法宝 二十、平抛运动中的“二级结论”有妙用 二十一、建立“F供=F需”关系,巧解圆周运动问题 二十二、把握两个特征,巧学圆周运动 二十三、现代科技和社会热点问题——STS问题 二十四、巧用黄金代换式“GM=R2g” 二十五、巧用“比例法”——解天体运动问题的金钥匙 二十六、巧解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三种方法 二十七、巧记同步卫星的特点——“五定” 二十八、“六法”——求力的功 二十九、“五大对应”——功与能关系 三十、“四法”——判断机械能守恒 三十一、“三法”——巧解链条问题 三十二、两种含义——正确理解功的公式,功率的公式 三十三、解题的重要法宝之一——功能定理 三十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总功为零吗——摩擦力的功归类 三十五、“寻”规、“导”矩学动量 三十六、巧用动量定理解释常用的两类物理现象 三十七、巧用动量定理解三类含“变”的问题 三十八、动量守恒定律的“三适用”“三表达”——动量守恒的判断 三十九、构建基本物理模型——学好动量守恒法宝 四十、巧用动量守恒定律求解多体问题 四十一、巧用动量守恒定律求解多过程问题 四十二、从能量角度看动量守恒问题中的基本物理模型——动量学习的提高篇四十三、一条连等巧串三把“金钥匙”

盘点2017高考一轮复习数学客观题解题方法_答题技巧

盘点2017高考一轮复习数学客观题解题方法_答题技巧 解选择题常见的方法包括数形结合、逻辑排除、逐一验证、估计判断、直接解答等等。方法很多,同学要学会灵活应用,分门别类,以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下面是查字典数学网整理的 数学客观题解题方法,供参考。 1、直接法 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运用有关概念、性质、定理、法则和公式等知识,通过严密的推理和准确的运算,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直接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低档选择题可用此法迅速求解。直接法适用的范围很广,只要运算正确必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2、排除法 从题设条件出发,运用定理、性质、公式推演,根据四选一的指令,逐步剔除干扰项,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筛选法适应于定性型或不易直接求解的选择题.当题目中的条件多于一个时,先根据某些条件在选择支中找出明显与之矛盾的,予以否定,再根据另一些条件在缩小的选择支的范围那找出矛盾,这样逐步筛选,直到得出正确的选择。 3、数形结合法 据题设条件作出所研究问题的曲线或有关图形,借助几何图形的直观性作出正确的判断.习惯上叫数形结合法。它在解有关选择题时非常简便有效。 4、估值法 由于选择题提供了唯一正确的选择支,解答又无需过程.因此可以猜测、合情推理、估算而获得。这样往往可以减少运算量,当然自然加强了思维的层次。估算,省去了很多推导过程和比较复杂的计算,节省了时间,从而显得快捷.其应用广泛,它是人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运算方法。 其实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代入法,有的选项,你只要带进去算就行了,其实很简单的。 盘点2017高考一轮复习数学客观题解题方法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考数学答题技巧栏目。

高中数学巧学巧解大全

高中数学巧学巧解大全 第一部分 高中数学活题巧解方法总论 一、代入法 若动点),(y x P 依赖于另一动点),(00y x Q 而运动,而Q 点的轨迹方程已知(也可能易于求得)且可建立关系式)(0x f x =,)(0x g y =,于是将这个Q 点的坐标表达式代入已知(或求得)曲线的方程,化简后即得P 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为代入法,又称转移法或相关点法。 【例1】(2009年高考广东卷)已知曲线C :2x y =与直线l :02=+-y x 交于两点 ),(A A y x A 和),(B B y x B ,且B A x x <,记曲线C 在点A 和点B 之间那一段L 与线段AB 所围 成的平面区域(含边界)为D .设点),(t s P 是L 上的任一点,且点P 与点A 和点B 均不重合.若点Q 是线段AB 的中点,试求线段PQ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 【巧解】联立2 x y =与2+=x y 得2,1=-=B A x x ,则AB 中点)2 5 ,21(Q , 设线段PQ 的中点M 坐标为),(y x ,则2 2 5,2 21 t y s x +=+=, 即2 52,2 12- =-=y t x s ,又点P 在曲线C 上, ∴2 )2 12(2 52-=- x y 化简可得8 112 + -=x x y ,又点P 是L 上的任一点, 且不与点A 和点B 重合,则221 21<-<-x ,即4 541<<-x , ∴中点M 的轨迹方程为8 112 + -=x x y (4 54 1<<- x ). 【例2】(2008年,江西卷)设),(00y x P 在直线m x =)10,(<<±≠m m y 上,过点P 作双 曲线12 2 =-y x 的两条切线PA 、PB ,切点为A 、B ,定点M )0,(1 m 。 过点A 作直线0=-y x 的垂线,垂足为N ,试求AMN ?的重心G 所在的曲线方程。 【巧解】设1122(,),(,)A x y B x y ,由已知得到120y y ≠,且22111x y -=,22 221x y -=,(1)垂 线AN 的方程为:11y y x x -=-+, 由110y y x x x y -=-+??-=? 得垂足1111 (,)22x y x y N ++,设重心(,)G x y

小学语文辨识病句的十个方法及对应习题(含答案)2020

小学语文辨识病句的十个方法及对应习题(含答案) 快速辨识病句的十个方法 一、句中有多重限定或修饰成分,可考虑是否语序不当或赘余。 例1: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句中的多重状语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昨天,许多老师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或“许多老师昨天……” 例2: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句中“万一”与“若”重复,属赘余。 二、句中有并列成分,当考虑它们同其他成分是否搭配或照应,它们是否存在从属关系或交叉关系。 例1: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消防车、三千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句中并列主语中“消防车”同动词谓语“放弃休假”“坚持”不搭配。 例2:许多穿裙子的妇女和青年正在那里拍照。句中的定语“穿裙子的”和中心语“青年”不搭配:“青年”和“妇女”词义有交叉,不能并列。

例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句中的“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与“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照应错位,应将后者的语序打个颠倒,方可照应。 例4:采风小组搜集了近七百万字的民间故事、七百余首情歌和少量民歌。“情歌”与“民歌”互有包容,二者是交叉关系,不能并列。 三、句中出现选择性判断词语,考虑可能存在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语病,但须注意,有些句子“症状”明显,但并没有语病,辨识要小心,谨防掉入命题者的陷阱。 例1: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用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谓语部分只有一面:“是根本任务”,而主语部分却说了两面:“能不能”,主谓不搭配。 例2: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高低”是两面,“增长”是一面,但由于储蓄额的高和低都是增长,所以并不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语病。 四、否定、多重否定或否定加反问,应考虑句意是否明确

巧学高中物理 动力学叠加系统

高中物理巧学妙解王 第二章 高频热点剖析 ---84--- 一、动力学中的叠加系统 在动力学中常会遇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叠放在一起的问题,这类问题具有知识容量大、研究对象不单一、物理过程比较复杂、几何条件隐蔽等特点,以致许多考生甚至教师对其求解感到困惑.下面就针对这类问题的求解思路作一总结. 一、无相对运动的叠加问题 这类问题因物体之间无相对运动,所以一般用整体法与隔离体求解,若系统内力已知,则用隔离法求加速度,再用整体法求外力;若系统外力为已知,则用整体法求加速度,再用隔离法求内力. 【例1】如图1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着质量为3kg 的小车A ,小车A 上又放着质量为2kg 的物体B ,现施加一水平推力F 在物体B 上,当F 逐渐增大到4N 时B 恰好在小车A 上相对于小车滑动;如 果将水平推力作用在A 上,且不使B 在A 上有相对滑动,则施加的最大推力max F 是多少?(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解析〗当推力F 小于4N 时,作用在A 上的静摩擦力使A 和B 一起加速运动;当F 增大到4N 以后,因最大静摩擦力不足以提供A 的加速度,故B 和A 之间将发生相对滑动.设A 、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max f ,当F 作用于B 时可用整体法求加速度,再用隔离法求内力max f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列出: 1()A B F m m a =+ ① max 1A f m a = ② 当外力F 作用在A 上时,则用隔离法求加速度,再用整体法求最大推力max F ,故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列出: max 2B f m a = ③ max 2()A B F m m a =+ ④ 联立①②③④得:max 6N F = 【例2】如图2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 物块A 叠放在物体B 上,B 的上表面水平;当A 随B 一起沿斜面下滑时,A 、B 保持相对静止,求B 对A 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解析〗 当A 随B 一起沿斜面下滑时,A 受竖直向下的重力mg 、B 对A 竖直向上的支持力N 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 而加速运动,如图3所示. 设B 的质量为M ,以A 、B 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 定律有:()sin ()M m g M m a θ+=+,解得: sin a g θ=. 再将A 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将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分解如图3所示,则有: cos sin cos x a a g θθθ==,2sin sin y a a g θθ== 所以有:sin cos x f ma mg θθ== 又2sin y mg N ma mg θ-== 得:2s N mgco θ=. 二、叠加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且有相对运动 这类情况中,叠加系统因受外力作用且加速度不同而存在相对运动,具体求解时一般采用隔离法,即“锣当锣打,鼓作鼓敲”,认真分析系统内每个物体在不同阶段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建立清晰的物理图景,然后由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动量定理或动能定理列方程,同时抓住叠加体之间的位移关系或几何条件列式,再联立求解. 【例3】如图4所示,一木板静止在光滑且足够长的水平面上,木板质量为 4kg M =,长为 1.4m L =,木板右端放一小滑块,滑块质量为1kg m =,其尺寸远小于L ,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μ=(210m/s g =). (1)用恒力F 作用在M 上,为使m 能从M 上滑落,F 大小的范围如何? (2)其他条件不变,若恒力22.8N F =始终作用在M 上,且最终使m 从M 上滑落,则m 在M 上面滑动的时间多长? 〖解析〗(1)取滑块m 为研究对象,m 与木板M 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 N F F mg μμ== m 在滑动摩擦力f F 作用下向右运动的加速度为: 214m/s f F a g m μ= == 取木板M 为研究对象,M 在拉力F 和滑动摩擦力f F 作用下向右运动的加速度为:2f F F a M -= 使m 从M 上面滑落的条件是21a a >,即 f f F F F M m ->. 联立以上四式可解得:()20N F M m g μ>+= (2)设m 在M 上面滑动的时间为t ,恒力22.8N F =时M 的加速度为:22 4.7m/s f F F a M -= = 小滑块在时间t 内运动位移为:2111 2x a t = 木板在时间t 内运动位移为:2221 2 x a t = 则有:21x x L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2s t = 【例4】物体A 的质量 1kg m =,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B 的质量为0.5kg M =、长1m L =,如图5所示. 某时刻A 以04m/s v =向右的初速度滑上木板B 的上表面,在A 滑上B 的同时,给B 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忽略物体A 的大小,已知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μ=,重力加速度取210m/s g =.试求: (1)若5N F =,物体A 在小车上运动时相对小车滑行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完整版)常用的巧算和速算方法

小学数学速算与巧算方法例解【转】 速算与巧算 在小学数学中,关于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怎么样才能算得既快又准确呢?这就需要我们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根据题目本身的特点,综合应用各种运算定律和性质,或利用和、差、积、商变化规律及有关运算公式,选用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速算和巧算不仅能简便运算过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又会算得又快又准确。 一、“凑整”先算 1.计算:(1)24+44+56 (2)53+36+47 解:(1)24+44+56=24+(44+56) =24+100=124 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 (2)53+36+47=53+47+36 =(53+47)+36=100+36=136 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 2.计算:(1)96+15 (2)52+69 解:(1)96+15=96+(4+11) =(96+4)+11=100+11=111 这样想:把15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 (2)52+69=(21+31)+69 =21+(31+69)=21+100=121 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1+69=100凑整先算. 3.计算:(1)63+18+19 (2)28+28+28 解:(1)63+18+19 =60+2+1+18+19 =60+(2+18)+(1+19) =60+20+20=100 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 (2)28+28+28 =(28+2)+(28+2)+(28+2)-6 =30+30+30-6=90-6=84 这样想:因为28+2=30可凑整,但最后要把多加的三个2减去. 二、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号的混合算式中,运算顺序可改变 计算:(1)45-18+19 (2)45+18-19 解:(1)45-18+19=45+19-18 =45+(19-18)=45+1=46 这样想:把+19带着符号搬家,搬到-18的前面.然后先算19-18=1. (2)45+18-19=45+(18-19)

2020全国高考 数学选择、填空题,历年考情与考点预测(1)

2020高考数学选择、填空题,历年考情与考点预测 再过一个月,许多童鞋也将迎来高中的最后一个镜头,准备好摆个什么pose了嘛~分题型押题系列,希望能让你谢幕时更加潇洒。 高考数学历年考点框架 理科数学每年必考知识点: 复数、程序框图、三视图、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圆锥曲线、球的组合体、(计数原理、概率与统计模块)等。 理科数学每年常考的知识点: 常用逻辑用语、集合、线性规划、数列、平面向量、解三角形、定积分、直线与圆等。 最后冲刺指导(14个专题) 1、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小题 (1)集合小题 历年考情: 针对该考点,近9年高考都以交并补子运算为主,多与解不等式等交汇,新定义运算也有较小的可能,但是难度较低;基本上是每年的送分题,相信命题小组对集合题进行大幅变动的决心不大。 常见集合元素限定条件;对数不等式、指数不等式、分式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二次根式、、点集(直线、圆、方程组的解);补集、交集和并集;不等式问题画数轴很重要;指数形式永远大于0不要忽记;特别注意代表元素的字母是还是。 2020高考预测: (2)常用逻辑用语小题 历年考情: 9 年高考中2017 年在复数题中涉及真命题这个概念.这个考点包含的小考点较多,并且容易与函数,不等式、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交汇,热点就是“充要条件”;难点:否定与否命题;冷点:全称与特称(2015 考的冷点),思想:逆否.要注意,这类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只涉及形式的变换,比较简单,另一类涉及命题真假判断,比较复杂。 简单叙述:小范围是大范围的充分不必要;大范围是小范围的必要不充分。 2020高考预测: 2、复数小题

提高物理成绩的利器——巧学妙解王

第一章、方法与技巧讲解 1、整体法 整体法是以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或全过程去把握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一种把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多个物体,多个状态,或者多个物理变化过程组合作为一个融洽加以研究的思维形式。整体思维可以说是一种综合思维,也是多种思维的高度综合,层次深、理论性强、运用价值高。因此在物理研究与学习中善于运用整体研究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一方面表现为知识的综合贯通,另一方面表现为思维的有机组合。灵活运用 整体思维可以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显现“变”的魅力,整体法的思维特点就是本着整体观念,对系统进行整体分析,是系统论中的整体原理在物理中的具体应用,它把一切系统均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从而揭示事物 的本质和变化规律,而不必追究系统内各物体的相互作用和每个运动阶段的细节,因而避免了中间量的繁 琐推算,简捷巧妙地解决问题。整体质量等于它们的总质量;整体电量等于它们电量代数和。 整体法适用于求系统所受的外力,作为整体的几 个对象之间的作用力属于系统内力不需考虑,只需考 虑系统外的物体对该系统的作用力,故可使问题化繁为简。 【例1】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着一个三角形木块abc , 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12m m 、的两个 物体,且12m m >,如图1-1所示,若三角形木块和两 个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 ) A 、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 、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 、有摩擦力的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因 12m m 、、12θθ、的数值均未给出; D 、以上结论都不对; 〖解析〗由于三角形木块和斜面上的两个物体都是静止的,可以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如图1-2所示,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12()m m M g ++和地面的支持力N F 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无任何滑动趋势,因此 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所以D 正确. 【例2】如图1-3所示,人和车 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人用水平力F 拉绳子,图中两端绳子均处于水平方向,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如果人和车保持相对静止,且水平地面是光滑的,则车的加速度为 . 〖解析〗要求车的加速度,似乎需将车隔离出来才能求解,事实上,人和车保持相对静止,即人和车有相同的加速度,所以可将人和车看作一个整体,对整体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即可. 将人和车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重力、水平面的支持力和两条绳的拉力。在竖直方向重力与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绳的拉力为2F ,所以有:2()F M m a =+,解得:2F a M m =+ 【例3】有一个直角架AOB ,OA 水 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OA 上套有小环P ,OB 上 套有小环Q ,两个环的质量均为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 图1-4所示。现将P 环向左移动一段距离,两环再次 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相比,OA 杆对P 环的支持力N 和细绳上的拉力T 的 变化情况是( ) A .N 不变,T 变大 B .N 不变,T 变小 C .N 变大,T 变小 D .N 变大,T 变大 〖解析〗先把P Q 、看成一个整体,受力如图1-5所示, 则绳对两环的拉力为内力,不必考 虑,又因OB 杆光滑,则杆在竖直 方向上对Q 无力的作用,所以整体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和OA 杆对它的支持力,所以N 不变,始终等于P Q 、的重力之和。再以Q 为研究 对象,因OB 杆光滑,所以细绳拉 力的竖直分量等于Q 环的重力,当P 环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发现细绳和竖直方向夹角 α变小,所以在细绳拉力的竖直分量不变的情况下, 拉力T 应变小。由以上分析可知应选B. 【例4】在水平光滑桌面上放置两个物体A B 、如图 1-6所示,1kg A m =,2kg B m =,它们之间用不可伸长 的细线相连,细线质量忽略不计, A B 、分别受到水平向左拉力110N F =和水平向右拉力240N F =的作用,求A B 、间细线 的拉力. 〖解析〗由于细线不可伸长,A B 、有共同的加速度, 则共同加速度为:2214010 10m/s 12 A B F F a m m --===++ 对于A 物体:受到细线向右拉力F 和1F 拉力作用,由 牛顿第二定律得:1 A F F m a -= 即11011020N A F F m a =+=+?= 【例5】 如图1-7 示,质量为M 的 图1-1 图1-2 O P A Q B 图1-4 图1-5 A F 1 B F 2 图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