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知识点报告

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知识点报告
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知识点报告

报告论文结构化学

知识点梳理

班级:

学号:

姓名:

结构化学

第九章量子力学基础

本章要求

1.理解构成两字理想基础的几个重要的实验的含义,理解经典理论的局限性。

2.理解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特征,理解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的统计意性以及不确定原理。

3.理解量子力学基本假定,懂得如何描述微观粒子系统的状态、可测量的力学量与状态的关系,以及微观粒子系统运动方程的特点。

4.掌握与时间无关的薛定谔方程。懂得根据边界条件和归一化条件来求解薛定谔方程的原理,以及解得的波函数和能级的意义。

5.掌握薛定谔方程对势箱中粒子屏东的求解,理解平动波函数、平动能级和平动量子数的意义。

6.了解薛定谔方程对线型刚性转子转动和对谐振子振动的求解。理解转动和震动的波函数、转动和振动能级以及转动和振动量子数的意义。

7.了解薛定谔方程对氢原子和类氢离子中电子运动的求解。理解电子波函数、原子轨道以及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的意义。

8.初步了解多电子原子薛定谔方程求解的自洽场方法,了解泡利原理的意义。知道一些有关光谱项和多电子原子量子数的知识。

知识点梳理

9.1引言

1.经典力学简介

经典物理学: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力学和经典统计力学组成。

经典力学:三个等价体系(牛顿Newton I体系、拉格朗日Lagrange J L体系、哈密顿Hamilton W R体系)。

2.量子力学简史

I.量子力学基本原理

9.2量子力学的实验基础

1.黑体辐射

任何物体加热后都会产生辐射。不同物体在同样温度下的辐射显示不同的光谱特征,它决定

于物质的本性。所谓黑体,是指一种理想的辐射体,它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完全吸收任何波长的辐射,相应产生辐射的能力也比任何物质要大。

一、黑体辐射(Black-body radiation)

1、Ragleigh-Jeans理论

振子能的均分法则:dE v(λ)=(8πkT/λ4)d λ仅低频区适合——紫外区的灾难;

2、wien Law理论

dE v(λ)=(8πμ/λ5)e-(μ /λkT)d λ

二、热容量(Heat Capacities)

?经典物理(Classical physics):Dulong and Petit’s Law

?自由度(freedom):

translational model~3

rotational model~3

one dimension vibrational model~2

three dimension vibration

U m=3?2/2?RT =3RT

C V,M=3R

?实验结果(Experimental result):

T→0, C V,M→0

?爱因斯坦公式(Einstein formula):

原子振子能量(energy of atomic oscillators)

ε = hνC V,M=3R(hν/kT)2{e-(hν/kT)/(1- e-(hν/kT))2}

T→∞, e-(hν/kT) ?1-hν/kT ,

hν/kT ? 0

∴Lim C V,M, T→∞=3R (hν/kT)2{1/(hν/kT )2}=3R

2.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光子学说

光的辐射也有一最小单位叫光子,它是一种静止质量为零的微观粒子,其能量服从普朗克量子论,它还具有动量p

3.氢原子的光谱

将元素光源辐射线通过狭缝或棱镜,可分解为许多不连续的明亮线条,成为原子光谱。

氢原子光谱的普贤遵循下列经验公式

玻尔原子结构理论

?光电流的产生与光的强度无关,只与光的频率有关;临阀频率νc,ν< νc时,无光电流

?激发出的光电子的动能与光的频率成正比;

?当ν> νc时,光强度再低也存在光电流。

经典物理:光为电磁波,光强正比振幅。无法解释。

1905年Einstein将光视为粒子——photon,ε=h ν。

根据能量守恒,发射电子的动能为: 1/2?m e v 2= h ν-?(M) , ?(M)电极的功函 结论:光的波粒二象性 4.电子衍射 德布罗意假设

微观粒子除了有粒子性外,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称为物质波。 当光照射电子时,光发生散射并其频率位移 光量子(photon —— a corpuscule of light ) 光子的能量: ε = h ν

根据相对论(Einstein’s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ε =mc 2= h ν, m= h ν/c 2

p =mc = h ν/c =h/λ

能量和动量守恒(conversation of energy and momentum ) δλ = (h/m e c)(1-cos θ)

其中: h/m e c – Compton wavelength of electron

9.3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特征

1.波粒二象性

设有一束自由粒子流,速度为v ,对每个粒子来说有动量p=mv ,爱因斯坦质能关系 p m E mc m c m ===+υυ,/202022

发生衍射,波动的特征:波长和频率

p = h / λ , E = h ν

度量简谐波波动强度的波函数可用余弦函数(正弦函数)或复数表达。 波的叠加原理

驻波 —— 是由振幅相同但方向相反的两个平面波叠加而产生的波函数。

Cos(2πx/λ)=1称为波腹, Cos(2πx/λ)=0称为节点,

ψψψ=+=122ψπν()cos()x t ψψπλ()cos(/)x x =220

2πx/λ = k π, k=1,2,3…

其中k = 1称为基波,

k = 2、3称为第一、第二谐波。

2.二象性的统计性

? 波的能量与振幅平方 ψ 2、或波函数与其共扼复数之积ψψ*、或其模数的平方成正

比。E ∝ ψ 2

? 对粒子束来说,某区域的能量则与该区域粒子数的数目成正比。E ∝ d N /d V ? 波动性与粒子性应该可以利用能量作为中介联系起来。 ? 波恩的物质波统计解释

? 空间某区域物质波振幅的平方或波函数与其共扼复数之积与粒子在该位置出现的几

率成正比,即与粒子的几率密度d P/d τ成正比,P 是几率,d τ = d x d y d z 是空间体积微元。以式表示

2

*2d /d dN/dV ψ

=ψψ=∝=ψτP

? 物质波的波函数ψ是一种波动强度。目前只有对电磁波或光子,可以明确地说它代

表电场向量或磁场向量,而对其他众多的静止质量不为零的微观粒子,还不能像光子那样说得很明白。

3.不确定原理

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实践表明,不能同时准确确定坐标和动量,能量和时间也不能同时准确确定。

? 玻尔、波恩、海森堡等认为: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互补的,它们不能被同时

观测到;坐标和动量也是互补的,它们不能同时被准确测定。测不准原理的背后隐藏着测定的干扰。

? 爱因斯坦则不赞成与测定的干扰联系起来,并认为统计规律不是最终规律。 ? 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最基本的特征,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行为的统计平均结

果。

? 量子力学将不是象经典力学那样的决定性理论,它描述的是微观粒子行为的统计平

均结果。

9.4量子力学的基本假定

1.算符

一种能将一个函数变成另一个函数的运算符号。 d /d d d 2x x ,/,exp,sin,cos 2

(1)运算规则 (2)对易子 (3)线性算符

一个算符如果对任意函数f 和g 都满足下式,即为线性算符。 () A f g Af Ag +=+

(4)算符的本征方程、本征函数和本征值

当一算符F 作用于一函数u(x)后,所得结果等于一个数与该函数的乘积,即: 该方程即算符F 的本征方程,u(x)是F 的本征函数, 是F 的本征值。 (5)厄米算符

对任意品优函数u(x)和v(x)都满足下面自轭式的算符(*指共轭)。量子力学中即线性自轭算符。

()

u F x Fu x *

* ??=υυd d (a)厄米算符的本征值是实数

(b)厄米算符的不同本征函数具有正交性 2.量子力学的四个基本假定

(1)微观粒子系统的状态一用波函数ψ来全面地描述。 a 、ψ(,)q t 是坐标和时间的函数。

b 、ψ具有单值、有限和连续可微的性质,是一个品优函数。

c 、ψψ*(或

ψψψ2

=*)代表微粒出现的几率密度。

(2)微观粒子系统的每个可观察的力学量F ,都对应着一个厄米(线性自轭)算符 F 。当对力学量F 进行测定时,可能的测量值只能是相应算符 F

的本证方程的本征值。哈密顿算符的本征函数是波函数。

(3)当在一定状态下测量某力学量F 时,可能有不同的数值,其统计平均值按下式计

算:

F F =??ψψψψ*

*

d d ττ (4)微观粒子系统的运动方程由薛定谔方程描述,表达为-

= i t H

?ψ? ψ。

9.5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

其中: /t E i Ae -=ψ, /)(),(t E i e q t q -=ψψ

ψ()q 也称为波函数,是不含时间的波函数。ψψ*或ψ

ψψ2

=*代表微粒出现的几率密度。

由于哈密顿算符不随时间而变, H E ψψ=。

态的叠加

一般来说,不同个的本征函数常可能有相同的本征值。在这种情况下,就称这个本征值是简并的,本征函数的个数称为该本征值的简并度。

II.平动、转动和振动

9.6势箱中粒子的平动

1.一维势箱中的平动粒子 一维平动粒子的薛定谔方程

-?+= 22

2m V x y z E ψψψ(,,) d d 2t ψψx mE 2220+=

2

2(2V m ?+

通解为:

?

??

??-+??? ??=x mE B x mE A t t 2i exp 2i exp ψ

式中A 、B 为常数,可利用边界条件和归一化条件求取。 一维势箱中粒子的平动能级

22

22t 2ml n E π=

n =123,,,

此式表明势箱中平动粒子的能力不能连续改变,它只能采取某些不连续的数值,n 称为平动量子数。n = 1的态称为基态,相应的能量E 0称为基态能量或零点能;n > 1的态称为激发态,相应的能量。 2.归一化条件

1

d )/(sin 022

=π?l

x l x n C

l C /2=

一维势箱中粒子的平动波函数

??? ??π=

l x n l sin 2ψn =123,,,

3.隧道效应

9.7 线型刚性转子的转动

转动是分子的又一种基本的热运动形式。线型刚性转子则是最简单的转动运动模型,它由一根长度为r 的无重刚性直棒连接两个质点构成,质点质量分别为m 1和m 2,整个转子则围绕质量中心S 点转动。 转动量子数: J=0,1,2,? 取向量子数: m=0,±1, ±2,???

转动能是量子化的,角动量也是量子化的。

M IE J J J ==+=21012r (),

,,,

角动量的空间取向用在z 轴上的投影来描述。

单值条件,φ旋转一周必须复原,Ae

e Ae iM iM iM z z z φπφ///

?=2而要使e i i ααα=+=cos sin 1,απ==±±2012m m ,,,, 因此M m m J g J J z ==±=+ ,,021,

M Z 为角动量在z 轴上的投影,M z 不能超过M 。由于m 有2J +1个不同取值,当J 一定时,

对应着同样的角动量值M 和能级E r ,简并度应为 g J =2J +1。

m 的意义在于:角动量M 不仅本身,它在空间的取向也是量子化的。

§9.8 谐振子的振动

一维谐振子是一种最简单的振动模型。

一、经典力学处理

2

222122kr

p m p H r S ++=μ H H H S V =+

m p H S

S 22=

2

2212kr

p H r V +=μ

m =m 1+m 2

9.9氢原子和类氢离子

氢原子和类氢离子只有一个核外电子,是最简单的原子,但结果具有普遍意义。 一、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的薛定谔方程

对于只有一个电子和一个核的系统,其哈密顿算符为

H m m V =-?-?+ 2222e e 2n n 2 ,

r Ze V 024επ-= 薛定谔方程为

0420222

=????

??π++?ψεμψr Ze E

2

222222sin 1 sin sin 1 1φψθθψθθθψ??+??? ??????+??? ??????r r r r r r 042 022=???? ??π++ψεμr Ze E

二、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的薛定谔方程的变量分离 设原子轨道(函数)ψ为三个独立函数的乘积:

ψθφθφ(,,)()()()r R r =ΘΦ

1222ΦΦΘΘd d d d d d d d d d 2φθθθθθ=-?? ???-?? ?

??

sin sin sin R r r R r

ΦφΦ

22d d m -=

[]sin sin ()sin θθθθθd d d d ΘΘ?? ???++-=l l m 10

22

0)1(4 2d d d d 02

222=???

?????+-????

??π++??? ??R l l r Ze E r r R r r εμ

3、Φ、Θ的求解,电子的轨道角动量及其空间取向

M l l =+ ()1 ,M m z = ,l m l ==±±±012012,,,;,,,,

4、R 的求解和电子能级

0)1(1

42d d 2d d 202222=??????

?+-??? ?π+++R l l r r Ze E r R r r R εμ

l n n L N R l l n l l n l n >==-+,,,,, 321e )(2

/1+2,,ρρρ,

02na r Z =

ρ

()

??????=

-l n l

n l n l l l l

n L

+++1

+21

+21+2+e d d e d d )(ρρρρρρ

[]!)!12()!1()!()1(21

1

+v v l v l n l n v

l n v v ++---+-∑--=ρ

N Z na n l n n l n l

,=-?? ???--+????????

?

?21203

312

()![()!]/

5. 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的薛定谔方程求解小结

(1)电子波函数或原子轨道函数或原子轨道ψn,l,m 描述绕核运动的状态。它由经向波函数R n,l 与球谐函数Y l,m 构成。

(2)主量子数n ,角量子数l ,磁量子数m 取下列数值: n=1,2,3,···; l =0,1,2, ··· ,n -1; m=0, ±1,±2, ···,±l

(3)电子能级由主量子数n 决定,即l

n n n h Z e E n >=-=,,,,, 321 822202

4εμ

(4)电子的轨道角动量的值由角量子数l 决定,即

M l l =+ ()1

(5)角动量在外磁场方向上的分量由磁量子数m 决定,即M z = m ?

9.10 电子波函数与电子云

一定的波函数ψ(r,θ,?)表示一定的状态,|ψ|2则代表电子在空间确定的概率密度分布,这种分布形象地称为电子云。虽然|ψ|2d τ表示在空间小区域d τ内粒子出现的概率,但由于ψ即决定于离核的距离, 又决定于空间角度θ和?,整体表达相当困难。因此从径向分布函数、角度分布图、以及空间分布图三个层次加以分析。 一、径向分布函数

D r R r r ()()=22

τφθψφθd ),,(d 002??2π

==r P

φ

θθφΦθΘφθd d d sin )()()(200222r r r R ??2π=π

==

φφΦθθθΘd )(d sin )(d )(002

2

2

2

??π

=r r r R ==R r r r D r r

22()()d d

可见D (r )即r 处的壳层概率密度(Θ、Φ均已归一化)。 二、角度分布图

9.11 电子自旋

三个量子数:主量子数n ,角量子数l ,磁量子数m 。第四个量子数:自旋量子数s 。电子的s 等于1/2。

M s s s =

+()1 ,M m sz s =

自旋磁量子数

m s ,m s s s s =--、、、1 。

电子的m s 只能取+1/2 与-1/2 。 完全波函数和总角动量

ψψχn l m m n l m m

s

s

,,,,,=

M M M j l s =+

M j j j =

+()1

j 称为内量子数,

j l m s

=-

因为m s =±12/,所以l j l l >=±=0120时,,/时,j =1/2。

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或量子态由四个量子数n 、l 、m 、所决定,它们的不同组合代表电子的不同量子态。 二、 保里原理

完全波函数ψφχi i i =要受到对称性的限制。

对含有两个以上粒子的系统,当交换任意两个全同粒子的坐标后,波函数如不变即为对称的;改变符号(由正变负或相反)则为反对称的;其它则是非对称的。 基态的He 原子有两个1s 电子1和2,

χ1=α(1)α(2) ↑↑, χ2=β(1)β(2) ↓↓ χ3=α(1) β(2) ↑↓, χ4=β(1)α(2) ↓↑

χ1和χ2是对称的; χ3和χ4是非对称的,并且是简并的。

因而它们的线性组合仍是本征函数。

[]χαββα521212=+(1/)()()()()

[]χαββα621212=-(1/)()()()()

χ5是对称的,χ6是反对称的。

保里1925年:对于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子的系统的完全波函数,交换任意两个电子

的坐标或自旋,完全波函数必须是反对称的。 保里不相容原理: 在同一原子中,不允许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存在。

9.13 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光谱项

一、核外电子排布与电子组态 ⑴ 保里不相容原理 ⑵ 能量最低原理

⑶ 洪特(F. Hund)规则 当两个电子在一组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如三个p 轨道2p x 、2p y 、

2p z ,五个d 轨道和七个f 轨道)上排布时,它们将尽可能分占不同轨道,并保持自旋平行。 二、多电子原子的量子数

⑴总轨道角量子数L 与各电子l 的关系为:

L l l l l l l l l l N N N =++++++-+++-12121212 ,,,

总轨道角动量M L L L =+ ()1

⑵ 总自旋量子数S 与各电子s 的关系为:

S s s s s s s s s s N N N =++++++-+++-12121212 ,,,

总电子自旋角动量M S S S =

+()1

⑶ 总角量子数或内量子数J 与L 和S 的关系为:

J L S L S L S L S

=++-+--,,,,12

总角动量

M J J J =+ ()1

电子排布和电子组态并不能反映各个电子间的相互作用。量子数全面表示N 个电子的包括自旋的整体运动状态。 三、光谱项、光谱支项 如前述

(

)~//ν=-R n n H 11122

2

的R

n H

/2为光谱项,代表氢原子类氢离子能级,用s ,p ,

d ,f ,g ,h 来表示。对于多电子原子则,

L = 0、1、2、3、4、5

Λ = S 、 P 、 D 、F 、 G 、H

第十章 化学键和分子间力的理论

本章重点

1.分子轨道理论及其应用。

2.分子间力

(1)氢分子离子的量子力学处理。严格求解、引入模型的变分法、各种分子轨道。 (2)分子轨道理论及其应用。

基本原理和应用;组态,光谱项,离域轨道,定域轨道等基本概念和命名规则;半经验方法、主要是HMO 方法;分子性质和反应性质。 (3)价键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的简要介绍。 (4)离子键和金属键的简要介绍。

(5)分子间力。静电作用、诱导作用、色散作用和氢键。各种类型的位能函数。 (6)分子的对称性和群论。

(7)晶体的宏观对称性和微观对称性。

知识点梳理

10.1 引言

? 在由两个以上原子组成的分子中,两个或几个原子间的强烈吸引作用称为化学键,

它使原子连结起来形成分子。化学键包括共价键(饱和与不饱和、定域与离域)、配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在量子力学诞生后才从本质上得到正确阐明。 ?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则称为分子间力,它包括静电作用、诱导作用、色散作用和氢键

等。

用原子单位表示薛定锷方程

质量=?-0910938971030.kg

电量=?-01602177331018.C

长度=?-05291772491010.m

a h m e e 0022=επ/()

能量=?-4359748210272118.(.J eV)

e a 2004/()πε

角动量=?-105457271034.Js h /2π

对于一个含有N 个电子的系统,与时间无关的薛定锷方程为:

?+

-==∑

i i N

m h

E V 222

180

ψ

πψe

()

?+-==∑

i i N E V 2120ψ

ψ() /H V i i N =-?+=∑212

10.2 氢分子离子的量子力学处理

一、玻恩 –奥本海默近似(BO 近似)

m p kg

=?-167262311027.,为电子的1836倍,υe = 101067~ms

1

-,为核的

101034~倍。

作为近似可将电子与核相对独立地分别处理。1927年提出:将分子的波函数用只含核的坐标的与只包含电子坐标的的乘积来表示。其中电子波函数则在各个核的坐标相对固定的条件下求解电子的薛定锷方程而得。 氢分子离子的电子原子单位的

哈密顿算符:

R

r r V H

b a /1/1/12/2/?22+---?=+-?=

二、氢分子离子的电子薛定锷方程的严格求解

布劳(φ. Burrau)利用共焦椭圆坐标系统,将r a 和r b 以及拉普拉斯算符中的x,y,z 变换为椭圆坐标ξ

、φη和。

ξ==+def ()/r r R a b , η==-def

()/r r R a b

α、β 、S ab 分别称为库仑积分、交换积分与重叠积分。

?

α、β 、S ab 分别称为库仑积分、交换积分与重叠积分

a 0为氢原子的基态能量,等于-13.6eV ;第二项包括核间的排斥能和电子与核

b 间的吸

引能。此项能量数值很小一般可以认为:α=≈H E aa a 0

(2)重叠积分:按式(10–如果取R=R e ,这时S ab << 1,式(10–34、35)可近似表达为:

E E a A ≈-*0

β,E E a

S ≈+0β β*的绝对值稍大于β的绝对值。由式可见交换积分的意义,正是它构成了对键能的主要贡献。

七、氢分子离子的激发态

分子中的电子也有角动量,它在键轴(z 轴)上的分量也是m ,m =±±012,,, ,为磁量子数。分子中电子状态(电子波函数、分子轨道)的符号,即根据来确定, λ=0, 1, 2, 3, 4, …

分子轨道符号:σ, π, δ, φ, γ, …

另一方面,用下标来表示波函数的对称性。 “g”中心对称(德文gerade 意为偶数); “u”中心反对称(ungerade 意为奇数)。

1、σ轨道 电子云是圆柱形对称的,对称轴即连接两核的键轴。m=0,电子角动量沿键轴方

向的分量等于零。 成键σ轨道:中心对称。

σg 1s σg s 2σg s 3σg p 2σg d 3σg s -p 12z

反键σ轨道:中心反对称。

σu s *1σu s *2σu *s 3σu *p 2σu *

p 3

2、π轨道 有一个对称平面,即通过键轴ab 与纸面垂直的平面,在此平面上,电子云密度等于零,称为节面。m = ±1,电子的角动量沿键轴的分量等于 。

10.3 分子轨道理论

一、分子轨道近似

氢分子离子只有一个电子, 我们将解得的电子状态或波函数称为分轨道。对于含有两个电子以上的分子,和处理多电子原子的方法类似,分子轨道理论假设每一个电子i 是在一个由各个核和所有其它电子所产生的势场Vi 中运动, 这时, ψ可认为是单电子波函数ψi 之积,Ψi 即为分子轨道函数或分子轨道:

二、原子轨道线性组合

每一个分子轨道由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每一个原子轨道又表达为基函数(斯莱脱型轨道或高斯型函数)的线性组合,相应地

由变分法求取。哈特里–福克–罗桑方法。

三、分子轨道的成键三原则

原子轨道组成分子轨道,必须满足三个原则 3、对称性匹配原则

轨道重叠只是成键的必要条件,同时要满足对称性匹配原则 4、分子轨道的符号 同核双原子分子,能级顺序 10.4 双原子分子的电子结构

1. 氢分子:H 2[(σg 1s)2]

i

i

ψ∏=ψ∑=r r

ir

i c

χψir c 2p

2p 2p 2p 2p p

2s 2s 2s 1s 1*u *g *g u u g *

u g *

u g < = < = < < < < < y x y x u

g u g u g u g 3)2(1)2(132211 < < < < < < <σππσσσσ个个

2. 双原子分子的电子组态

按分子轨道能级的高低,将自旋一正一反电子填入。 氦分子:He 1s 1s 2g u *[()()]

σσ22

锂分子:Li 2s 2g [()]

KK σ2

铍分子:Be 2s 2s 2g u *[()()]

KK σσ22

硼分子:B 2g u u [()()()]

KK 221222σσπ 碳分子:C 2g u u [()()()]

KK 221224σσπ

氮分子:N 2g u u g [()()()()]

KK 22132242σσπσ

氧分子:

O s s p g u g 2222222[()()()

*KK σσσ ()()ππu u y p p 2222x ()()]

ππg g p p **2211x y

10.5杂化轨道与价键理论

鲍林和斯莱脱于1931年提出: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几个轨道能够重新组合成数目相同的几个新轨道,称为杂化轨道。若几个杂化轨道所含有的s 、p 、d 等轨道的成分分别相同,则称为等性杂化轨道,不相同则称为不等性杂化轨道。 一、杂化

1、 s 、p 杂化轨道—同原子内的ns 轨道与np 轨道的线性组合:

φφφi i i a b i

=+s p

按归一要求,φi

i i i x a b a 2222

1d =+=?,为杂化轨道i 中s 成分的权重,b i 为p 成分的权重。按正交要求,

φφτi j d =?0。设φi 与φj 间的夹角为θ

ij 。

???--+-+-+=τ

φφαααατ

φαφαφαφατφφd )1)(1(= d )1)(1(d p p p s p s j i j i j i j j j i i i j i

因φpi 沿φpj 方向的分量是

φθp j ij

cos ,φφτθφτθp p p d d i j ij i ij ==??cos cos 2

因此

cos )1)(1(d =--+=?ij j i j i j i θαααατφφθij —— 即杂化轨道的夹角,键角 2、常见的三种s 、p 杂化

cos θij =-{α1α2 /[(1-α1) ? (1-α2)]}1/2 α1α2 —— 两杂化轨道中S 权重 α1=α2=1/2, θ = 180°

s-orbital: ψs = (1) 1/2 ? ?s =1 (α1=α2=1) f s =1

p-orbital: ψp = (1) 1/2 ? ?p = (3) 1/2 ? cos θ ,(α1=α2=0) θij = 90° , f p = √3 sp-hybrid : ψsp = (1/2)1/2 ? ?s + (1/2)1/2 ? ?p , θij = 180° , f sp =1.932 sp 2-hybrid : ψsp 2= (1/3)1/2 ? ?s + (2/3)1/2 ? ?p , θij = 120° , f sp 2 =1.991

sp 3-hybrid : ψsp 3= (1/4)1/2 ? ?s + (3/4)1/2 ? ?p , θij = 109°28’ , f sp 3=2 f i - 成键能力 二、价键理论的要点

1、配对成键——a 、b 原子各有一个自旋相反的未配对电子配对形成共价单键;如有一方为空轨道则形成共价配键。

2、共价键存在饱和性——已经配对的电子不再与第三者配对。

3、电子云的最大重叠原理——共价键的形成尽可能取电子云重叠最大的方向——所谓键的方向性。

10. 6 多原子分子的电子结构

一、 分子的完全波函数 斯莱脱行列式

ψψψψψψψψψψ=

1111222121212N N N N N N N !()()()()()()

()()()

ψφχi i j j j ()[()()]=表示第j 个电子处于由第i 种轨道波函数和自旋波函数组合所表示的状

态。式中暂时用φ表示分子轨道,以避免与综合轨道和自旋的ψ冲突。 二、 离域分子轨道

H 2O 由两个H(1s )1和一个O s s p (,,)122224

结合形成。共有10个电子,7个原子轨道H (1)1s 、

H (2)1s 、O1s 、O2s 、O2p z 、O2p y 和O2p x 。7个分子轨道由这7个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对每个分子轨道求解一个七阶的久期行列式。

1100010015200032000411112a z =++-+⊥.().().().()

()()O s O s O p H s H s

2002710820201322015211112a z =-++++⊥.().().()

.()

()()O s O s O p H s H s

106242042411212b y =+-.().()

()()O p H s H s

三、定域分子轨道

离域分子轨道是多中心的,电子运动遍布整个分子。但是大量实验事实却表明,一些化学键(指两个原子间)的键能、键长和偶极矩等确实在各种不同分子中近似不变,在红外光谱中有基本不变的特征频率。说明不同分子轨道的总和可以按照各相邻的原子对加以重新划分。

10.7 共轭分子

一、休克尔分子轨道法 HMO

这一半经验法适用于有π电子的分子,特别是共轭分子。首先将由σ键连接起来的整个分子作为骨架,而将π电子的波函数单独处理为各个C 原子的p 电子轨道的线性组合。求解时假设:

(a )所有C 原子的库仑积分都等于常数,H ii =α。 (b )相邻两C 原子的交换积分等于常数H ij =β

,j i =±1;不相邻C 原子的交换积分等于零,H ik =0,k i ≠±1。

(c )所有C 原子间的重叠积分都等于零,S ij =0

,i j ≠。

将这些E 值代入(10–110),并按归一化条件进行修正,就可求出四套因子的值,每套分别代入式(10–107),得:

总能量为:

E E E E =++++21618206184472000(.)(.).βββ=4

如果形成两个一般的π键,可证得:E E =+440β。由于是负值,显然大π键能量更低

更稳定,差值0.472β称为共轭能。

10. 8 配位化合物的电子结构

配位化合物又称络合物,其中心是一个过渡金属原子或离子,周围是与它相结合的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位体。过渡金属原子或离子具有未充满的d 轨道和空的s 、p 轨道,配位体则是含有孤对电子或π电子的分子或离子。

10.9 分子性质和反应性质

一、完全波函数,光谱项,光谱支项和电子组态

二、分子能级和位能面

E E 101618=+.βE E 200618=+.β

E E 300618=-.β

E E 401618=-.β

ψφφφφ1123403717060150601503717=+++....ψφφφφ21234

06015037170371706015=+--....ψφφφφ31234

06015037170371706015=--+....ψφφφφ4123403717060150601503717=-+-. (v)

r t e ψψψψψ=

E E E E E =+++e v r t

E e 电子能(10-19-10-18J )、E v 振动能( 10-20-10-19J ) E r 转动能(10-21-10-20J ) 、E t 平动能(10-34m 2 /l 2)J 三、分子的离解能,键能,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生成热 1、离解能 D = D e - h ν0/2 = [E(R ∞) - E(R e )] - h ν0/2 2、键能 ΔE = E(原子轨道) -E(分子轨道) 3、电离能 I = -E(最高占有轨道) R e 和零点能 4、电子亲和能 = E(最低空轨道) -E(最高占有轨道) ??f o f o A K H K H A L D m m i i --=-∑∑()(,)00

5、标准摩尔生成焓

其中:ΔH m 0(A,0K)为0K 时原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2、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伍德沃德与霍夫曼:

(1) 最高占有轨道HOMO 和最低空轨道LUMO 称为前沿轨道,它们是最容易参加反应的轨道。前沿轨道理论假设在化学反应中只是前沿轨道上的电子起作用,与内层轨道无关。上述讨论是前沿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的结合。

III. 分子间力理论

10.11 分子间力

分子与分子间的作用力,称为分子间力。一般可分为静电作用、诱导作用、色散作用、氢键、以及憎水作用等。静电作用、诱导作用、色散作用称为范德华力。 1.静电作用

静电作用遵循库仑定律 正负离子的相互作用 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有一定电偶极距

2.诱导作用

在外场的作用下,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各向相反方向位移,产生附加的诱导极距,诱导作用都是吸引作用。 3. 色散作用

非极性分子如Ar, CH4等没有电偶极距,但在某瞬间,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因而存在电偶极距,称为瞬间偶极。当两个分子接近时,周期性变化的瞬间偶极使分子之间产生吸引力。 4. 氢键

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一种,是一种永久偶极之间的作用力,氢键发生在已经以共价键与其

它原子键合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原子之间(X-H…Y),通常发生氢键作用的氢原子两边的原子(X 、Y )都是电负性较强的原子。氢键既可以是分子间氢键,也可以是分子内的。其键能

最大约为200kJ/mol,一般为5-30kJ/mol,比一般的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键能要小,但强于静电引力。

晶体结构

世界上的固态物质可分为二类,一类是晶态,一类是非晶态。自然界存在大量的晶体物质,如高山岩石、地下矿藏、海边砂粒、两极冰川都是晶体组成。人类制造的金属、合金器材,水泥制品及食品中的盐、糖等都属于晶体,不论它们大至成千万吨,小至毫米、微米,晶体中的原子、分子都按某种规律周期性地排列。另一类固态物质,如玻璃、明胶、碳粉、塑料制品等,它们内部的原子、分子排列杂乱无章,没有周期性规律,通常称为玻璃体、无定形物或非晶态物质。

一、晶体结构的周期性

1、晶体结构的特征---晶体结构的周期性

晶体是由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重复地排列所构成的固体物质。晶体内部原子或分子按周期性规律排列的结构,是晶体结构最基本的特征,使晶体具有下列共同特性:

⑴均匀性

⑵各向异性

⑶自发地形成多面体外形

⑷有明显确定的熔点

⑸有特定的对称性

⑹使X射线产生衍射

二、晶胞

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位,整个晶体就是晶胞在三维空间周期地重复平移“无隙并置”而成的。

晶胞的两个要素:

1. 晶胞参数(决定晶胞的大小和形状)

2. 晶胞的内容:

粒子的种类,数目及它在晶胞中的相对位置。

原子晶体(共价晶体)

1、定义:

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

2、构成微粒:原子

3、微粒之间的作用:共价键

4、气化或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共价键

5、物理性质:

熔沸点高,硬度大,难溶于一般溶剂。

原子晶体的物理特性

?在原子晶体中,由于原子间以较强的共价键相结合,而且形成空间立体网状结构,所以原子晶体的

–熔点和沸点高

–硬度大

–一般不导电

–且难溶于一些常见的溶剂

常见的原子晶体

?某些非金属单质:

金刚石(C)、晶体硅(Si)、晶体硼(B)等

?某些非金属化合物:

碳化硅(SiC)晶体、氮化硼(BN)晶体

?某些氧化物:

二氧化硅(SiO2)晶体、Al2O3

分子晶体

分子晶体指的是物质内部由范德华力(又称作范德瓦耳斯力或分子间作用力)将分子结合起来的固体物质。

晶体的内部由分子构成,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少数如Si等除外)、它们的化合物以及大多数有机物在处于固态时都属于分子晶体。其内部各个分子间由一种不是化学键的分子间作用力相互吸引,结合成晶体。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一般比较低,且固态与液态均不导电。若要比较不同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的高低,则有以下几个方法:

比较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该晶体的熔沸点就高。

例如:熔沸点F2 < Cl2 < Br2 < I2

比较氢键: 含有氢键的晶体熔沸点比不含氢键的晶体的沸点大得多。例如:水(H2O)的熔沸点比氯化氢(HCl)的熔沸点高得多,这时因为水分子中H与其他水分子中的O结合紧密,形成了氢键。而氯化氢分子中则没有这种结构。

大学物理化学公式集

电解质溶液 法拉第定律:Q =nzF m = M zF Q dE r U dl ++ = dE r U dl --= t +=-+I I =-++r r r +=-+U U U ++=∞∞ +Λm ,m λ=() F U U F U ∞∞+∞+-+ r +为离子移动速率,U +( U -)为正(负)离子的电迁移率(亦称淌度)。 近似:+∞+≈,m ,m λλ +∞ +≈,m ,m U U m m Λ≈Λ∞ (浓度不太大的强电解质溶液) 离子迁移数:t B = I I B =Q Q B ∑B t =∑+t +∑-t =1 电导:G =1/R =I/U =kA/l 电导率:k =1/ρ 单位:S ·m -1 莫尔电导率:Λm =kV m =k/c 单位S ·m 2·mol -1 cell l R K A ρ ρ== cell 1K R kR ρ== 科尔劳乌施经验式:Λm =() c 1 m β-∞Λ 离子独立移动定律:∞Λm =()m,m,+U U F λλ∞∞∞∞ +-- +=+ m U F λ∞∞+,+= 奥斯特瓦儿德稀释定律:Φc K =() m m m 2 m c c ΛΛΛΛ∞∞Φ - 平均质量摩尔浓度:±m =() v 1v v m m - - ++ 平均活度系数:±γ=() 1v v -- +γγ+ 平均活度:±a =() v 1v v a a - - ++=m m γ± ± Φ 电解质B 的活度:a B =v a ±=v m m ?? ? ??Φ±±γ +v v v B + a a a a ± -- == m +=v +m B m -=v -m B ( ) 1 v v v B m v v m +±+-- = 离子强度:I = ∑i 2i i z m 21 德拜-休克尔公式:lg ±γ=-A|z +z --|I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知识点总结(精选课件)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知识点总 结 分子结构与性质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分类标准类型 共用电子对数单键、双键、三键 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极性键、非极性键 原子轨道重叠方式σ键、π键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判别规律: 极性键: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 非极性键: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 分子极性与非极性判别: 极性: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未全部成键; 非极性: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全部成键; 氢键:氢键是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N、F、O)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分子中或同一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当形成氢键时,物质的熔、沸点将升高。 (2)氢键不属于化学键; σ键、π键判别规律: 1.共价单键全部都是σ键; 2.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 3.共价三键中一个是σ键,两个是π键;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价层电子对数目=(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配位原子提供的电子数)/2 a、如果是离子团,离子的价电子对数应考虑离子所带的电荷: (1)负离子的价电子数=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所带的负电 子数; (2)正离子的价电子数=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所带的正电 荷数; b、如果成键原子是配位原子,与中心原子之间的化学键是单键时,配位原子提供的价电子数是1,如H、卤素原子;双键时,配位原子提供的价电子数为0,如氧原子,三键时,配位原子提供的原子为-1,如乙炔。双键、三键都当做一个配位原子。...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c、σ键电子对数:由分子式确定。如H2O、NH3、CH 4分子中的中心原子O、N、C分别含有2、3、4对σ键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化学A(南大版)上册知识点总结

物理化学上册公式总结 第一章.气体 一、理想气体适用 ①波义耳定律:定温下,一定量的气体,其体积与压力成反比 pV=C ②盖·吕萨克定律:对定量气体,定压下,体积与T成正比 V t=C`T ③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各种气体所含分子数相同。 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pV=nRT 推导:气体体积随压力温度和气体分子数量改变,即: V=f(p,T,N) 对于一定量气体,N为常数dN=0,所以 dV=(?V/?p)T,N dp+(?V/?T)p,N dT 根据波义耳定律,有V=C/P,∴(?V/?p)T,N=-C/p2=-V/p 根据盖·吕萨克定律,V=C`T,有(?V/?T)p,N=C`=V/T 代入上式,得到 dV/V=-dp/p+dT/T 积分得 lnV+lnp=lnT+常数

若所取气体为1mol,则体积为V m,常数记作lnR,即得 pV m=RT 上式两边同时乘以物质的量n,则得 pV=nRT ⑤道尔顿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各气体分压之和。 ⑥阿马格分体积定律: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混合气体的体积等于组成该气体的各组分分体积之和。 ⑦气体分子在重力场的分布 设在高度h处的压力为p,高度h+dh的压力为p-dp,则压力差为 dp=-ρgdh 假定气体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则ρ=Mp/RT,代入上式, -dp/p=Mgdh/RT 对上式积分,得lnp/p0=-Mgh/RT ∴p=p0exp(-Mgh/RT) ρ=ρ0exp(-Mgh/RT)或n=n0exp(-Mgh/RT) 二、实际气体适用 ①压缩因子Z Z=pV m/RT 对于理想气体,Z=1,对实际气体,当Z大于1,表明同温度同压力下,实际气体体积大于理想气体方程计算所得结果,即实际气体的可压缩性比理想气体小。当Z小于1,情况则相反。 ②范德华方程式

(完整版)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总结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案 [考点梳理] 考点1 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90多种)和合金(几千种)两类。 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金属制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考点2 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根据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金属材料的发展过程。商朝,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战国时期开始炼钢;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在100多年前,又开始了铝的使用,因铝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等许多优良性能,铝的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第二位。 金属分类: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Fe、Mn、Cr(铬)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考点3 金属的物理性质 1.共性: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在室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2.一些金属的特性: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锇的密度最大,锂的密度最小,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铬的硬度最大。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检测一:金属材料(包括和 ) 1、金属的物理性质

结构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结构化学基础 第一章量子力学基础: 经典物理学是由Newton(牛顿)的力学,Maxwell(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Gibbs(吉布斯)的热力学和Boltzmann(玻耳兹曼)的统计物理学等组成,而经典物理学却无法解释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电子波性等微观的现象。 黑体:是一种可以全部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各种波长辐射的物体,带一个微孔的空心金属球,非常接近黑体,进入金属球小孔的辐射,经多次吸收,反射使射入的辐射实际全被吸收,当空腔受热,空腔壁会发出辐射,极少数从小孔逸出,它是理想的吸收体也是理想的放射体,若把几种金属物体加热到同一温度,黑体放热最多,用棱镜把黑体发出的辐射分开就可测出指定狭窄的频率范围的黑体的能量。 规律:频率相同下黑体的能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温度相同下黑体的能量呈峰型,峰植大致出现在频率范围是0.6-1.0/10-14S-1。 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能量最大值向高频移动. 加热金属块时,开始发红光,后依次为橙,白,蓝白。 黑体辐射频率为v的能量是hv的整数倍. 光电效应和光子学说: Planck能量量子化提出标志量子理论的诞生。 光电效应是光照在金属表面上使金属放出电子的现象,实验证实: 1.只有当照射光的频率超过金属最小频率(临阈频率)时,金属才能发出电子,不同金属的最小频率不同,大多金属的最小频率位于紫外区。 2.增强光照而不改变照射光频率,则只能使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多,不影响动能。 3.照射光的频率增强,逸出电子动能增强。 光是一束光子流,每一种频率的光的能量都有一个最小单位光子,其能量和光子的频率成正比,即E=hv 光子还有质量,但是光子的静止质量是0,按相对论质能定律光子的质量是 m=hv/c2 光子的动量:p=mc=hv/c=h/波长 光的强度取决于单位体积内光子的数目,即光子密度。 光电效应方程:hv(照射光频率)=W(逸出功)+E(逸出电子动能) 实物微粒的波粒二象性: 由de Broglie(德布罗意)提出:p=h/波长 电子具有粒性,在化合物中可以作为带电的微粒独立存在(电子自身独立存在,不是依附在其他原子或分子上的电子) M.Born(玻恩)认为在空间任何一点上波的强度(即振幅绝对值平方)和粒子出现的概率成正比,电子的波性是和微粒的统计联系在一起,对大量的粒子而言衍射强度(波强)大的地方粒子出现的数目就多概率就大,反之则相反。 不确定度关系: Schrodinger(薛定谔)方程的提出标志量子力学的诞生. 不确定关系又称测不准关系或测不准原理,它是微观粒子本质特性决定的物理量间相互关系原理,反映了微粒波特性。而一个粒子不可能同时拥有确定坐标和动量(也不可以将时间和能量同时确定)[这是由W.Heisenberg(海森伯)提出的] 微观粒子与宏观粒子的比较: 1.宏观物体同时具有确定的坐标和动量可用牛顿力学描述(经典力学),微观粒子不同时具

材料化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 ●材料和化学药品 化学药品的用途主要基于其消耗; 材料是可以重复或连续使用而不会不可逆地变成别的物质。 ●材料的分类 按组成、结构特点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按使用性能分:Structural Materials ——主要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Functional Materials ——主要利用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按用途分:导电材料、绝缘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航空航天材料、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感光材料等等●材料化学的主要内容:结构、性能、制备、应用 第二章材料的结构 2.1 元素和化学键 ●了解元素的各种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第一电离能、电子亲和势、电负性、原子及离子半径 ●注意掌握各种结合键的特性及其所形成晶体材料的主要特点 ●了解势能阱的概念: 吸引能(attractive energy,EA):源于原子核与电子云间的静电引力 排斥能(repulsive energy,ER):源于两原子核之间以及两原子的电子云之间相互排斥 总势能(potential energy):吸引能与排斥能之和 总势能随原子间距离变化的曲线称为势能图(势能阱) 较深的势能阱表示原子间结合较紧密,其对应的材料就较难熔融,并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和较低的热膨胀系数。 2.2 晶体学基本概念 ●晶体与非晶体(结构特点、性能特点、相互转化) 晶体:原子或原子团、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呈周期性地排列构成(长程有序) 非晶体:原子、分子或离子无规则地堆积在一起所形成(长程无序、短程有序) 晶态与非晶态之间的转变 ? 非晶态所属的状态属于热力学亚稳态,所以非晶态固体总有向晶态转化的趋势,即非晶态固体在一定温度下会自发地结晶,转化到稳定性更高的晶体状态。 ? 通常呈晶体的物质如果将它从液态快速冷却下来也可能得到非晶态。 ●晶格、晶胞和晶格参数 周期性:同一种质点在空间排列上每隔一定距离重复出现。 周期:任一方向排在一直线上的相邻两质点之间的距离。 晶格(lattice):把晶体中质点的中心用直线联起来构成的空间格架。 结点(lattice points):质点的中心位置。 空间点阵(space lattice):由这些结点构成的空间总体。 晶胞(unit cell):构成晶格的最基本的几何单元。 ●晶系 熟记7个晶系的晶格参数特征 了解14种空间点阵类型 ●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理解晶面和晶向的含义 晶面——晶体点阵在任何方向上分解为相互平行的结点平面称为晶面,即结晶多面体上的面。

大学物理化学主要公式

第一章 气体的pVT 关系 主要公式及使用条件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nRT RT M m pV ==)/( 或 RT n V p pV ==)/(m 式中p ,V ,T 及n 单位分别为Pa ,m 3,K 及mol 。 m /V V n =称为气体的摩尔体积,其单位为m 3 · mol -1。 R =8.314510 J · mol -1 · K -1,称为摩尔气体常数。 此式适用于理想气体,近似地适用于低压的真实气体。 2. 气体混合物 (1) 组成 摩尔分数 y B (或x B ) = ∑A A B /n n 体积分数 / y B m,B B * =V ?∑* A V y A m ,A 式中∑A A n 为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A m,* V 表示在一定T ,p 下纯气体A 的摩 尔体积。∑*A A m ,A V y 为在一定T ,p 下混合之前各纯组分体积的总和。 (2) 摩尔质量 ∑∑∑===B B B B B B B mix //n M n m M y M 式中 ∑=B B m m 为混合气体的总质量,∑=B B n n 为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上 述各式适用于任意的气体混合物。 (3) V V p p n n y ///B B B B * === 式中p B 为气体B ,在混合的T ,V 条件下,单独存在时所产生的压力,称为B 的分压力。* B V 为B 气体在混合气体的T ,p 下,单独存在时所占的体积。 3. 道尔顿定律

p B = y B p ,∑=B B p p 上式适用于任意气体。对于理想气体 V RT n p /B B = 4. 阿马加分体积定律 V RT n V /B B =* 此式只适用于理想气体。 5. 范德华方程 RT b V V a p =-+))(/(m 2m nRT nb V V an p =-+))(/(22 式中a 的单位为Pa · m 6 · mol -2,b 的单位为m 3 · mol -1,a 和b 皆为只与气体的种类有关的常数,称为范德华常数。 此式适用于最高压力为几个MPa 的中压范围内实际气体p ,V ,T ,n 的相互计算。 6. 维里方程 ......)///1(3m 2m m m ++++=V D V C V B RT pV 及 ......)1(3'2''m ++++=p D p C p B RT pV 上式中的B ,C ,D,…..及B’,C’,D’….分别称为第二、第三、第四…维里系数,它们皆是与气体种类、温度有关的物理量。 适用的最高压力为1MPa 至2MPa ,高压下仍不能使用。 7. 压缩因子的定义 )/()/(m RT pV nRT pV Z == Z 的量纲为一。压缩因子图可用于查找在任意条件下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但计算结果常产生较大的误差,只适用于近似计算。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 d、 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 s、 p、 d、 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 3、 5、7,, 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 n:能层的序数)。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 d、 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 s、 p、 d、 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 3、 5、7,, 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 n:能层的序数)。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 d、 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 s、 p、 d、 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 3、 5、7,, 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 n:能层的序数)。

初中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doc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 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计算机在材料化学中的应用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在材料化学中的应用 第一章绪论 1.工程模拟:在模型的基础上观察客观世界的各种系统并进行实验研究的技术。 2.模型的构造 (1)模型的分类:物理模型(动、静);描述性模型;数学模型(动、静;数值法、解析法)(2)模型的构造方法: a.理论分析; b.类比分析; c.数据分析:使用系统回归分析的方法利用若干能表征系统规律,描述系统状态的数据来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d.人工假设:基于对系统的了解,将系统中不确定的因素假定为若干组确定的取值,而建立系统模型。 3.过程模拟(流程模拟) a.稳态流程模拟; b.动态流程模拟:利用计算机技术、图形原理和成像方法在屏幕上以动态、直观、立体、彩色的方式显示物体运动的过程模拟。 4.工程模拟研究的步骤: 问题描述; 设定目标和总体方案; 构造模型; 数据收集; 编制程序; 程序验证; 模型确认; 实验确认。 5.相关英文简称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 在化学领域CAPP:计算机辅助合成路线设计。 DCS:分散控制系统。 6.分子模拟的方法中主要有四种:量子力学方法、分子力学方法、分子动力学方法、分子蒙特卡洛方法。 7.分子模拟法是用计算机以原子水平的分子模型来模拟分子的结构和行为,进而模拟分子系统的各种物理与化学性质。(定义)

8.分子模拟方法与高分子理论和材料设计的关系 第二章数值计算 方程求根 1.二分法 原则:保持新区间两端的函数值异号,对分n次得到第n个区间的长度为最初区间长度(x1-x0)的1/2n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取In的中点为方程的根,则误差小于1/2(n+1) (x1-x0),这种对分区间,不断缩小根的搜索范围的方法叫二分法。 此法简单、快速、不易丢根。 二分法求根原则(跳出条件): (1)函数f(x)的绝对值小于指定的e1; (2)最后的小区间的一半宽度小于指定的自变量容差e2。 二分法函数: V oid root(float a,float b,int*n,float fa,float fb,float e1,float e2,float rt[20]) { float a0,f0;a0=(a+b)/2;f0=f(a0); While((fabs(a-b)>e2)&&(f0>e1)) { if(f0*fa>0){a=a0;fa=f0;} If(f0*fb>0){b=a0;fb=f0} a0=(a+b)/2;f0=f(a0); } *n=*n+1;rt[*n]=a0; } 弦截法求根:不取区间的中点,而取AB与X轴的交点为根的估算值。 优点:比原来趋近根的速度快 2.迭代法 方法概述:二分法和弦截法实质上就是迭代法,在迭代的每一步都是利用两个初始的―x‖去求一个新的―x‖值,能否在迭代的每一步只用一个―x‖值去求新的―x‖呢?这就是一点迭代法,通常简称为迭代法。 3牛顿法 方法原理:将f(x)在x=x0附近按泰勒级数展开; f (x) = f (x0) + (x-x0) f′(x0) + !2)0 (2 x x f〞(x0) + …

大学物理化学公式大全Word版

热力学第一定律 功:δW =δW e +δW f (1)膨胀功 δW e =p 外dV 膨胀功为正,压缩功为负。 (2)非膨胀功δW f =xdy 非膨胀功为广义力乘以广义位移。如δW (机械功)=fdL ,δW (电功)=EdQ ,δW (表面功)=rdA 。 热 Q :体系吸热为正,放热为负。 热力学第一定律: △U =Q —W 焓 H =U +pV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热容 C =δQ/dT (1)等压热容:C p =δQ p /dT = (?H/?T )p (2)等容热容:C v =δQ v /dT = (?U/?T )v 常温下单原子分子:C v ,m =C v ,m t =3R/2 常温下双原子分子:C v ,m =C v ,m t +C v ,m r =5R/2 等压热容与等容热容之差: (1)任意体系 C p —C v =[p +(?U/?V )T ](?V/?T )p (2)理想气体 C p —C v =nR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 pV γ=常数 TV γ-1=常数 p 1-γT γ=常数 γ=C p / C v 理想气体绝热功:W =C v (T 1—T 2)=1 1 -γ(p 1V 1—p 2V 2) 理想气体多方可逆过程:W =1 nR -δ(T 1—T 2) 热机效率:η= 2 1 2T T T - 冷冻系数:β=-Q 1/W 可逆制冷机冷冻系数:β= 1 21 T T T - 焦汤系数: μJ -T =H p T ???? ????=-()p T C p H ?? 实际气体的ΔH 和ΔU : ΔU =dT T U V ??? ????+dV V U T ??? ???? ΔH =dT T H P ??? ????+dp p H T ???? ???? 化学反应的等压热效应与等容热效应的关系:Q p =Q V +ΔnRT 当反应进度 ξ=1mol 时, Δr H m =Δr U m +∑B B γRT 化学反应热效应与温度的关系:()()()dT B C T H T H 2 1 T T m p B 1m r 2m r ? ∑??,+=γ 热力学第二定律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热力学第一定律)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 (热力学第一定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基本概念 1.系统与环境 敞开系统:与环境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封闭系统:与环境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系统。(经典热力学主要研究的系统) 孤立系统:不能以任何方式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系统。 2.状态函数:用于宏观描述热力学系统的宏观参量,例如物质的量n、温度 T、压强p、体积V等。根据状态函数的特点,我们 把状态函数分成:广度性质和强度性质两大类。 广度性质:广度性质的值与系统中所含物质的量成 正比,如体积、质量、熵、热容等,这种性质的函数具 有加和性,是数学函数中的一次函数,即物质的量扩大 a倍,则相应的广度函数便扩大a倍。 强度性质:强度性质的值只与系统自身的特点有关,与物质的量无关,如温度,压力,密度,摩尔体积等。 注:状态函数仅取决于系统所处的平衡状态,而与此状态的历史过程无关,一旦系统的状态确定,其所有的状态函数便都有唯一确定的值。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对于一个微小的变化状态为: dU= 公式说明:dU表示微小过程的内能变化,而δQ和δW则分别为微小过程的热和功。它们之所以采用不同的符号,是为了区别dU是全微分,而δQ和δW不是微分。或者说dU与过程无关而δQ和δW却与过程有关。这里的W既包括体积功也包括非体积功。 以上两个式子便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它们只能适用在非敞开系统,因为敞开系统与环境可以交换物质,物质的进出和外出必然会伴随着能量的增减,我们说热和功是能量的两种传递形式,显然这种说法对于敞开系统没有意义。 三、体积功的计算 1.如果系统与环境之间有界面,系统的体积变化时,便克服外力做功。将一 定量的气体装入一个带有理想活塞的容器中,活塞上部施加外压。当气体膨胀微小体积为dV时,活塞便向上移动微小距离dl,此微小过程中气

九年级化学第八章金属知识点总结

艰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一节 金属材料 ●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 金属的物理性质 ? 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 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有延展性、能够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 金属之最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铁>铝>铜) ?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银>铜>金>铝) ?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 硬度最大的金属——铬 ?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 金属的分类 ● 金属的应用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 铜、铝——电线——导电性好、价格低廉 ? 钨——灯丝——熔点高 ? 铬——电镀——硬度大 ? 铁——菜刀、镰刀、锤子等 ? 汞——体温计液柱 ? 银——保温瓶内胆 ? 铝——“银粉”、锡箔纸 ●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是混合物。金属氧化物不是合金。 ● 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多种,而合金已达几千种。 ●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大学物理化学公式大全

热力学第一定律 功:δW=δW e+δWf (1)膨胀功δWe=p 外 dV 膨胀功为正,压缩功为负。 (2)非膨胀功δW f =xdy 非膨胀功为广义力乘以广义位移.如δW(机械功)=fdL,δW(电功)=EdQ,δW(表面功)=rdA。 热Q:体系吸热为正,放热为负. 热力学第一定律:△U=Q—W 焓H=U+pV 理想气体得内能与焓只就是温度得单值函数. 热容C=δQ/dT (1)等压热容:C p=δQ p/dT= (?H/?T)p (2)等容热容:Cv=δQ v/dT= (?U/?T)v 常温下单原子分子:C v ,m =C v,m t=3R/2 常温下双原子分子:C v,m=C v ,m t+C v,m r=5R/2 等压热容与等容热容之差: (1)任意体系C p -Cv=[p+(?U/?V)T](?V/?T)p (2)理想气体Cp—C v=nR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 pVγ=常数TVγ-1=常数p1-γTγ=常数γ=Cp/ C v 理想气体绝热功:W=C v(T1—T2)=(p1V1—p2V2) 理想气体多方可逆过程:W=(T 1 -T2) 热机效率:η= 冷冻系数:β=-Q1/W 可逆制冷机冷冻系数:β= 焦汤系数: μJ- T ==- 实际气体得ΔH与ΔU: ΔU=+ΔH=+ 化学反应得等压热效应与等容热效应得关系:Q p=Q V+ΔnRT 当反应进度ξ=1mol时,Δr H m=ΔrUm+RT 化学反应热效应与温度得关系: 热力学第二定律 Clausius不等式: 熵函数得定义:dS=δQ R /TBoltzman熵定理:S=klnΩ Helmbolz自由能定义:F=U-TS Gibbs自由能定义:G=H-TS 热力学基本公式: (1)组成恒定、不作非膨胀功得封闭体系得热力学基本方程:dU=TdS-pdVdH=TdS+Vdp dF=—SdT-pdV dG=-SdT+Vdp (2)Maxwell关系: ==- (3)热容与T、S、p、V得关系: CV=T C p =T Gibbs自由能与温度得关系:Gibbs-Helmholtz公式=-

材料化学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章 1、材料的基本概念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材料的发展和进步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全过程。材料是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与先导。 材料,尤其是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与工业水平。 材料特别是新材料与社会现代化及现代文明的关系十分密切,新材料对提高人民生活,增加国家安全,提高工业生产率与经济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新材料的发展十分重要。 材料是一切科学技术的物质基础,而各种材料的起点主要来源于材料的化学制备和化学改性。 2、什么是材料科学工程 具有物理学、化学、冶金学、金属学、陶瓷学、计算数学等多学科交叉与结合的特点,并且具有鲜明的工程性。 3、什么是材料化学 材料化学在研究开发新材料中的作用,就是用化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功能分子以及由功能分子构筑的材料的结构与功能关系,使人们能够设计新型材料,提供的各种化学合成反应和方法使人们可以获得具有所设计结构的材料。 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方法,合成新物质和新材料,通过化学反应实现各组分在原子或分子水平上的相互转换过程。涉及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科学。 材料化学既是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材料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又是化学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性质。是材料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 4、材料的分类 (1)按照材料的使用性能:可分为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两类 结构材料的使用性能主要是力学性能; 功能材料的使用性能主要是光、电、磁、热、声等功能性能。 (2)以材料所含的化学物质的不同将材料分为四类: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由此三类材料相互组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第二章 1、原子结合---键合 两种主要类型的原子键:一次键和二次键。 (1)一次键的三个主要类型: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一次键都涉及电子的转移,或者是电子的共用。)一次键通常比二次键强一个数量级以上。 ①金属键:自由电子和正离子组成的晶体格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 ②离子键:包含正电性和负电性两种元素的化合物最通常的键类型为离子键。阴阳离子的电子云通常都是球形对称的,故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③共价键:由两个原子共有最外层电子的键合,使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的饱和电子层。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2)二次键:范德华键(二次键既不涉及电子的转移,也不涉及电子的共用。) 以弱静电吸引的方式使分子或原子团连接在一起的,比前3种键合力要弱得多。包含色散效应、分子极化、氢键。 ①色散效应:对称的分子和惰性气体原子,由于电子运动的结果,有时分子或原子的内部会发生电子的偏离而引起瞬时的极化,形成诱导瞬间电偶极子,就会产生很弱的吸引力,这样的吸引力在其它力不存在时能使分子间产生结合。 ②分子极化:原子、离子及分子的电荷并不是固定在一定部位上,它们在相互靠近时,电荷会发生偏移,形成

医用化学重点复习

溶胶:以多个分子、原子或离子的聚集体为分散相所形成的胶体分散系。特性:丁铎尔效应(当聚光光束通过暗处的溶胶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明亮的光柱)布朗运动(胶体粒子作不规则运动)电泳现象(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向相反电极方向移动的现象) 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溶液由一堆物质组成,其中一种为抗酸成分,另一种为抗碱成分。构成抗酸和抗碱成分的往往是弱酸及其对应的盐(醋酸/醋酸钠、碳酸/碳酸氢钠)、弱碱及其对应的盐(氨水/氯化铵、苯胺/盐酸苯胺)、多元酸的酸式盐及其对应的次级盐(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钾、碳酸氢钠/碳酸钠)。特性:可以抵抗外加的少量强酸或强碱,是溶液中的H+和OH-不发生明显变化,具有缓冲作用,但缓冲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等渗溶液:渗透压在275~310mOsm/L范围内的溶液,如生理盐水(9g/L的NaCl溶液)、50g/L 的葡萄糖溶液等。 红细胞皱缩:大量输入高渗溶液,血浆渗透压高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红细胞内的水分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浆。溶血现象:大量输入低渗溶液,血浆渗透压低于红细胞內液的渗透压,血浆中的水分向红细胞渗透,使红细胞膨胀甚至破裂。 共价键的类型:头碰头和肩并肩。断裂:均裂(共价键断裂后,两个键合原子共用的一堆电子由两个原子个保留一个),异裂(共价键断裂后,两个键合原子共用电子对完全被其中一个原子所占有) D/L标记构型:将单糖分子中离醛基或羰基最远的手性碳原子与甘油醛的C-2进行比较,规定与D-甘油醛一致的单糖为D-构型,即-OH在右侧,与L-甘油醛一致的单糖为L-构型,即-OH在左侧。α-或β-构型:葡萄糖成环后C-1从非手性碳原子转变为手性碳原子,出现两种环式异构体。 呼吸分析仪:乙醇遇到重铬酸钾溶液后,能使橙色溶液变为绿色,可用于酒精检测。 诊断急性肝炎:利用含有羰基的丙酮酸与羰基试剂2,4-二硝基苯肼作用,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红棕色的苯腙。 糖的定义:一类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或水解后能产生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 糖的分类:单糖(根据碳原子数目:丙糖、丁糖、戊糖、己糖;根据羰基特点:醛糖、酮糖)、寡糖/低聚糖(双糖:麦芽糖有还原性、蔗糖无还原性、乳糖有还原性)、多糖(同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右旋糖酐;杂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肝素) 乳糖不耐受症:指一部分人因体内缺乏乳糖酶,不能很好地吸收乳糖,甚至在食用乳糖后出现腹胀、腹痛、恶心等症状的现象。 油脂的组成:由一分子丙三醇(甘油)和三分子高级脂肪酸所构成的三脂酰甘油 营养必须脂肪酸:人体需要的又不能在体内合成的,必须由食物提供的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DHA、EPA) 饱和脂肪酸:月桂酸、豆蔻酸、软脂酸、硬脂酸、花生酸 不饱和脂肪酸:软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类脂:化学结构或理化性质类似油脂的物质,包括磷脂、糖脂和类固醇 类固醇:人体内重要的类固醇有胆固醇、胆固醇酯、胆汁酸、类固醇激素和维生素D 氨基酸的等电点:当处于某一PH溶液的氨基酸解离后所带的正、负电荷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当溶液PH小于等电点时,氨基酸带正电荷,当溶液的PH大于等电点时,氨基酸带负电荷 蛋白质沉淀:蛋白质分子互相聚集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方法:盐析、有机溶剂沉淀、重金属盐沉淀、生物碱试剂沉淀 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高温、高压、紫外线、超声波、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生物碱试剂、有机溶剂)的作用下,使特定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丧失。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双缩脲反应(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与兼性硫酸铜反应生成紫红色,用于蛋白质和多肽的定量测定和检查蛋白质的水解程度)、酚试剂反应(蛋白质分子中络氨酸能与酚试剂(磷钼酸与磷钨酸)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灵敏度比双缩脲高100倍)、米伦试剂反应(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米伦试剂(亚硝酸汞、硝酸汞及硝酸的混合液),蛋白质首先沉淀,加热变成红色沉淀) 核苷酸的基本组成:碱基、戊糖、磷酸 DNA二级结构--DNA双螺旋结构

物理化学重点超强总结归纳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三大系统: (1)敞开系统:有物质和能量交换; (2)密闭系统:无物质交换,有能量交换; (3)隔绝系统(孤立系统):无物质和能量交换。 2、状态性质(状态函数): (1)容量性质(广度性质):如体积,质量,热容量。 数值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具有加和性。 (2)强度性质:如压力,温度,粘度,密度。 数值与物质的量无关;不具有加和性,整个系统的强度性质的数值与各部分的相同。 特征:往往两个容量性质之比成为系统的强度性质。 3、热力学四大平衡: (1)热平衡:没有热隔壁,系统各部分没有温度差。 (2)机械平衡:没有刚壁,系统各部分没有不平衡的力存在,即压力相同 (3)化学平衡:没有化学变化的阻力因素存在,系统组成不随时间而变化。 (4)相平衡:在系统中各个相(包括气、液、固)的数量和组成不随时间而变化。 4、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U = Q + W Q为吸收的热(+),W为得到的功(+)。

12、在通常温度下,对理想气体来说,定容摩尔热容为: 单原子分子系统 ,V m C =32 R 双原子分子(或线型分子)系统 ,V m C =52R 多原子分子(非线型)系统 ,V m C 6 32 R R == 定压摩尔热容: 单原子分子系统 ,52 p m C R = 双原子分子(或线型分子)系统 ,,p m V m C C R -=,72 p m C R = 多原子分子(非线型)系统 ,4p m C R = 可以看出: ,,p m V m C C R -= 13、,p m C 的两种经验公式:,2p m C a bT cT =++ (T 是热力学温度,a,b,c,c ’ 是经 ,2' p m c C a bT T =++ 验常数,与物质和温度范围有关) 14、在发生一绝热过程时,由于0Q δ=,于是dU W δ= 理想气体的绝热可逆过程,有:,V m nC dT pdV =- ? 22 ,11 ln ln V m T V C R T V =- 21,12ln ,ln V m p V C Cp m p V ?= ,,p m V m C pV C γγ=常数 =>1. 15、-焦耳汤姆逊系数:J T T =( )H p μ??- J T μ->0 经节流膨胀后,气体温度降低; J T μ-<0 经节流膨胀后,气体温度升高; J T μ-=0 经节流膨胀后,气体温度不变。 16、气体的节流膨胀为一定焓过程,即0H ?=。 17、化学反应热效应:在定压或定容条件下,当产物的温度与反应物的温度相同而在反应过程中只做体积功不做其他功时,化学反应所 吸收或放出的热,称为此过程的热效应,或“反应热”。 18、化学反应进度:()()() n B n B B ξ ν-= 末初 (对于产物v 取正值,反应物取负值) 1ξ=时,r r m U U ξ ??= ,r r m H H ξ ??= 19、(1)标准摩尔生成焓(0 r m H ?):在标准压力和指定温度下,由最稳定的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某物质的定压反应热,为该物质的 标准摩尔生成焓。 (2)标准摩尔燃烧焓(0 c m H ?):在标准压力和指定温度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某种物质被氧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焓,为该物质的标 准摩尔燃烧焓。 任意一反应的反应焓0 r m H ?等于反应物燃烧焓之和减去产物燃烧焓之和。 20、反应焓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方程

高分子材料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只是分享

第一章水溶性高分子 水溶性高分子的性能:水溶性;2.增黏性;3.成膜性;4.表面活性剂功能;5.絮凝功能;6.粘接作用。 造纸行业中的水溶性高分子:(1)聚丙烯酰胺:1)分子量小于100万:主要用于纸浆分散剂;2)分子量在100万和500万之间:主要用于纸张增强剂;3)分子量大于500万:造纸废水絮凝剂(超高分子量);(2)聚氧化乙烯:用作纸浆长纤维分散剂,用作餐巾纸、手帕纸、茶叶袋滤纸,湿强度很高;(3)聚乙烯醇:强粘结力和成膜性;用作涂布纸的颜料粘合剂;纸张施胶剂;纸张再湿性粘合剂。 日用品、化妆品行业中的水溶性高分子:对乳化或悬浮状态的分散体系起稳定作用,另外具有增稠、成膜、粘合、保湿功能等。 壳聚糖: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成膜性;显著的美白效果;修饰皮肤及刺激细胞再生的功能水处理行业中的水溶性高分子:(1)聚天冬氨酸(掌握其一):1)以天冬氨酸为原料:(方程式);2)以马来酸酐为原料:(方程式);特点:生物降解性好;可用于高热和高钙水。1996年Donlar公司获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2)聚环氧琥珀酸(方程式)特点:无磷、无氮,不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第二章、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与性能要求:(1)结构要求:1)其骨架或载体是交联聚合物,2)聚合物链上含有可以离子化的功能基。(2)性能要求:a、一定的机械强度;b、高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渗透稳定性;c、足够的亲水性;d、高的比表面积和交换容量;e、合适的粒径分布。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1)按照树脂的孔结构可以分为凝胶型(不含不参与聚合反应的其它物质,透明)和大孔型(含有不参与聚合反应物质,不透明)。(2)根据所交换离子的类型:阳离子交换树脂(-SO3H);阴离子交换树脂(-N+R3Cl-);两性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1)聚苯乙烯型:(方程式)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高价离子,大半径离子优先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a. 钠型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可用10%NaCl溶液再生;b. OH型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则用4%NaOH溶液再生。 离子交换树脂在水处理中的用:(1)水的软化;(2)水的脱盐。 第三章、高吸液树脂 淀粉接枝聚丙烯腈(丙烯酸) 改性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特点:优点:1)原料来源丰富,2)产品吸水倍率较高,通常都在千倍以上。缺点:1)吸水后凝胶强度低,2)保水性差,3)易受细菌等微生物分解而失去吸水、保水作用。 纤维素类高吸水性树脂的特点:优点:1)原料来源丰富,2)吸水后凝胶强度高。缺点:1)吸水能力比较低,2)易受细菌等微生物分解而失去吸水、保水作用。 壳聚糖类:壳聚糖类高吸水树脂具有好的耐霉变性。 聚丙烯酸型高吸水树脂:(1)丙烯酸直接聚合法:由于强烈的氢键作用,体系粘度大,自动加速效应明显,反应较难控制。(2)聚丙烯腈水解法:可用于废腈纶丝的回收利用,来制备高吸水纤维。(3)聚丙烯酸酯水解法:丙烯酸酯品种多样,反应易控制 聚乙烯醇型高吸水树脂:初期吸水速度较快,耐热性和保水性都较好 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制:亲水作用(亲水性基团);渗透压作用(可离子化基团);束缚作用(高分子网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