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自考领导科学章克林领导方法

第十章自考领导科学章克林领导方法
第十章自考领导科学章克林领导方法

第十章领导方法

主讲老师:章克林

第十章领导方法

领导方法是履行领导职能的重要手段,是连接和实现领导工作目标的中介和桥梁,是提高领导工作绩效的重要条件。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顺利地达到领导目标。因此,学习和掌握正确的领导方法,至关重要。

第一节领导方法概述

领导方法是实现领导目标的手段和工具,运用领导方法必须正确认识领导方法的含义与特征,明确领导方法的意义

一、领导方法的含义

领导方法,就是领导者为履行领导职能、达到领导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手段的总和。社会主义的领导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的方法论原理和具体的领导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二、领导方法的特征

(一)客观性

领导方法的内容是客观的,其表现形式是主观的。一定的领导方法必须与一定的领导过程和领导对象相结合,领导方法不是领导者心灵的“自由创造物”,而是具有客观性的。(二)动态性(领导不能只用一招)

领导系统和客观现实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领导方法要“随时而变,因俗而动”,领导方法的动态性主要表现在领导方法内容的不断充实与更新、领导方法对领导活动具体场的适应性、领导者应用领导方法的灵活性等。

(三)条件性(这情况下可以用,另一个情况可能不可以用)

领导方法的条件性是指领导方法的产生与使用要受一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如领导者本身的特点、被领导者的状况、客观物质条件、环境因素等。领导方法的条件性要求领导者对领导方法不能生搬硬套,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变通,综合运用。

(四)目的性(解决问题)

领导方法总要为一定的领导目标服务,这就是领导方法的目的性。领导方法一般都是综合运用或几种方法相互配合使用。因此,实现同一目标可以有多种方法,同一方法也可以实现多种目标。

(五)时效性

时效性是指一种领导方法的使用周期。同一种方法在不同时段使用可能效果不同,在最初时段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效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下降的趋势。领导方法要不断变化。因此,领导方法的创新在领导活动中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三、领导方法的重要意义

(一)领导方法在领导活动中处于中介地位(过河,船和桥问题)

在领导活动中,领导主体与领导客体共存于同一系统,二者相互作用构成领导活动。要使主体与客体之间发生关系,就必须有一个中间环节。领导方法就是作为一种中介因素成为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桥梁和纽带。毛泽东把党的领导任务比喻为“过河”,把完成任务的方法

比喻为“桥”或“船”,指出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

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通。

(二)科学的领导方法是提高领导绩效的推进器,

领导绩效是衡量领导活动成败的尺度。领导绩效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领导方法具

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科学的领导方法是现代领导的必备条件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领导活动要依靠现代科学方法,而不是仅凭个人经验。领导者要实现从经验领导到科学领导的转变,就必须学会科学的领导方法。因此,科学的领导方法是现代领导的必备条件。

四、运用领导方法的基本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要根据领导活动的任务和目的要求选择领导方法。任务、目的与方法是紧密联系的。任务的完成和目的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方法;任务和目的不同,领导方法也有所不同;任务和目的发生变化,方法也要随之改变。

(二)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实践就是指人们在未知领域内进行的开创性活动,是无固定程序与章法可遵循的实践,一般具有探索性和开拓性特点。现代领导活动没有一成不变的通用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者确定目标并率领群众实现目标的过程,主要是一种不断创新、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生机勃勃的创造性过程。

(三)具体性原则

领导方法总是具体的,即使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论原则也需要针对特定的领导活动作灵活而具体的应用。领导方法的具体性原则,要求领导者在运用领导方法解决具体问题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分析工作对象。工作对象不同,采用的工作方法就应有历不同,方法上的选择必须符合对象的要求和特点。

第二,要考虑客观条件,包括时间、地点、环境等。

第三,考虑领导方法的综合运用。有时一种方法可能适用于多种情况,但更多时候,完成一项领导任务,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第四,要继承和发展传统的领导方法。

(四)高效性原则

领导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必须符合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领导方法的高效性原则,是强调领导方法本身的价值

领导者选择和运用领导方法时,还必须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不断丰富领导经验,系统掌握领导方法。

第二,准确判断领导情境,有针对性地根据领导工作的需要选择和运用最佳的领导方法。第三,坚持灵活性,随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对领导方法作出修正、完善或调整。

第四,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等原则。

第二节领导的思维方法

一、辩证逻辑思维方法

在思维方法方面,

把比较、抽象和概括方法作为形成科学概念的基础。(人,都是男人,但有所不同)

把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方法作为处理信息材料的手段。

把归纳和演绎相统一的方法作为深入洞察对象本质的途径。(犯罪分子,归纳症状,采取措施)

把由抽象到具体的方法作为再现对象全貌的阶梯。

把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作为有效掌握事物发展历程的工具。(史前的规律)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辩证逻辑思维的三粪具体方法。

(一)比较、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比较、抽象和概括(从小到大)的方法是辩证逻辑思维的初级方法,也可以叫概念形成法。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异同关系的简单思维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抽象,是通过对事物整体联系的分解,在头脑中把事物的若干属性和方面单独地提取出来的方法。抽象是人类思维所特有的功能。抽象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形成的。概括,是把抽象出来的事物属性推广到具有这些相同属性的一类事物上去,从而形成关于这一类事物的普遍概念。

(二)分析综合和归纳演绎的方法

分析与综合是把握局部与全局的辩证关系的思维方法。分析是把客观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与要素,以便于逐个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是把事物的各部分、各方面、各要素统一起来,在思维中形成对客观事物整体性认识的思维方法。分析是综台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两者不能割裂,而应彼此渗透,相互转化。

归纳演绎法是把握事物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的思维方法。归纳是对个别经过分析比较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演绎是从一般性的前提推导出个别性的结论的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也必须结合起来,彼此渗透,相互推动,往复多次,才能洞察出事物的本质.得出科学结论。(三)抽象与具体、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抽象与具体相统一的方法,是指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是具体再现事物全貌的阶梯。抽象是使人的认识由感性土升到“抽象的规定”,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具体是指事物的特点。

辩证思维所特有的逻辑程式之一是由抽象到具体,即解决实际问题。

历史的方法,是通过考察对象的自然进程来揭示对象规律性的方法。逻辑的方法,是以理论的形式,以抽象的体系来再现历史过程的本质、必然性和规律性的方法。

领导者应首先立足于从实际出发,进行比较鉴别、初步抽象概括;继而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最后,由抽象概括再上升为理性具体,并从具体历史进程中验证与完善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这就是辩证逻辑思维的全部程式,

二、系统性思维方法

系统性思维方法就是运用系统观念,着眼于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它包括整体性思维、结构性思维和动态性思维。现代领导活动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体制、领导目标、领导环境和领导方法等要素共同构成的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领导者必须把领导工作当做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培养系统性思维。

(一)整体性思维

领导者的整体性思维,就是要求领导者在领导工作中把自身同领导系统中的其他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把握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结构特点及相互影响,实现领导行为的整体放犬效应。

领导者必须明白,领导系统是若干因素按一定制度、方式有机结合而成的完整系统。领导者个人的作用当然很重要,但领导活动毕竟不是领导者个人的单打独斗,领导者的影响力是通过领导系统中的其他因素及其结构优化得以表现和实现的。

(二)结构性思维

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成功的领导者必须充分注意领导系统的内在结构并使其不断优化,才能充分发挥领导系统的整体性功能。

要优化领导系统的内在结构,主要应该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

第一是领导者内部的关系,包括其内部的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即上下级关系和各平行部门之间的关系。处理上下级关系的结构性原则就是各司其职,上下互动,彼此监督,共同维护系统的稳定。

第二处理各平行部门之间关系的结构性原则就是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做到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团结合作,互相帮助,有序竞争,从而保证系统在横向结构上的协调一致。

(三)动态性思维

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始终处在动态变化中的。由于系统自身不断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当前的结构状态是系统中各要素与当前的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当前的系统结构要想在变化了的环境中继续生存和发展,必须要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当前的系统结构又是未来新形成的系统结构的基础。

三、战略性思维方法(眼光放长远点)

所谓战略性思维,就是通过发现事物客观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把握整体变化走向,并以此为根据确立发展目标,规划战略方案,采取超前行动的思维方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是对战略思维价值的揭示。

(一)战略性思维方法的特征

1.预见性。领导者担当着谋划事业发展思路、规划工作发展战略的“引航员”的职责,因此,

必须牢固树立战略观念,训练战略思维习惯,不谋一兵一卒之得失,而注重战略全局之大势。“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领导者要善于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并依

靠对未来的正确判断做出当下的决策和选择。

2.长远性。从时间上来说,领导者的预见要具有长远性,一般要把着眼点放在5年、10年甚至更久以后。

3.综合性。战略思维的形成过程具有综合性特点。领导者所要预见的对象一般都会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很多方面。只有把握领导工作的复杂性,从多角庋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够使领导者的战略预见更具有科学性。

4.全局性。战略思维是总揽全局、驾驭全局,旨在赢得全局工作胜利的一种思维方式。

领导者战略思维的全局性要求领导者从大局着眼、从全局出发对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要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处理好全局与局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避免“丢了西瓜捡芝麻”。坚持战略思维的全局性,就是要求领导者自觉围绕全局、服从全局、服务全局、保障全局开展工作。

(二)改善战略性思维的途径

第一,要正确认识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本质联系,(要看过去,但不能总看过去)找出三者之间的发展规律。

在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问的诸多联系中,存在着一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规律。客观事物不仅存在特殊的规律,而且存在一般的规律。一般的规律具有重复性、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而特殊规律则是在特定的条件或环境下呈现出来的。领导者不仅要准确地掌握事物的一般规律,对于特殊规律也要具备深

邃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敏感性。

第二,要正确处理预见中“出乎预料”的情况,完善预见能力。预见的双重性决定了领导者的预见常常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因为它难免会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四、创造性思维方法

领导活动经常处于非模式化状态,(突发性事件)足开拓性、创造性要求非常高的特殊实践活动。

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拓人类认识的新领域、突破已有的1日思路、产生认识新成果的

思维活动。

(一)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独特性。独特性亦称独创性、首创性、新颖性。这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特征,反映了思维内容的与众不同。

独特性反映了思维的深度及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把握程度,只有触及事物的本质,才能“棋胜一筹”。

2.求异性。创造性思维就是与众不同,是一种求异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往往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破1日”才能“立新”,这个“新”就是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挣脱习惯性思维的产物。

敢于怀疑权威,不畏强权,坚持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创造性思维的最大特点,也是其求异性的必备条件,值得领导工作借鉴。

3.灵活性。灵活性即变通性。创造性思维强调根据不同的对象和条件,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灵活应用;反对一成不变的教条和模式。

4.敏捷性。由于创造性思维是以创新为目标,必然要求思维者有敏锐的洞察力,敏捷性体现一个快。

5.突发性。创造性思维的突发性,是指一个人的思维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偶然受到某一现象的启发而达到顿悟、产生灵感的状态。当然,这偶然的背后隐藏着必然,突发的基础是积累,是“长期思考,偶然得之”。

6.跳跃性。创造性思维常以偶然的机遇为契机,突然产生某种判断和结论,它的起点和终点并不具有明显的逻辑必然性。

7.综合性。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性思维。

8.联动性。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联动性思维。它善于由此及彼产生连贯的思索,从一类事物联想到另一类事物,从一个思路到多个思路,由正向到逆向,从纵向到横向,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体现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流畅性,常会产生奇妙的效果。

(二)创造性思维原理

1.陌生原理,即以陌生的眼光对待熟悉的事物,常常会有新的领悟,萌生新的创意,发现深层的奥秘。(找个人来谈谈)

2.逆向原理,(先想后果,只要目的达到了,不必闹大)即和正常的思路相反,倒过来思考,往往能找到捷径。

3.聚焦原理,(试几个办法)即把~切已经掌握的知识储备、各种技能、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都指向一个

难题或焦点,一次攻不克,多聚焦几次,难题总归会迎刃而解,甚至会“变不可能为可能”。4.综合原理,即广泛借鉴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成果,加以巧妙地排列组合或嫁接移植,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迹,而且越是远缘嫁接效果越突出。

(三)创造性思维方法举要

1.发挥个人的直觉、灵感与想象力,进行创造性思维。领导活动中的创造性往往是一个无法加以具体界定的概念。

2.激发集体智慧进行创造性思维。人人是创造之人。”这就是说创造是人人都具备的天赋,但由于环境不利,这种天赋会受到压抑。激发集体创造力的技法,称为头脑风暴法(B rai-rstor IIIing),简称“Bs”法,后来又有人补充提出了“反Bs法”,前者是激发创见的方法,后者是评

判创见可行性的方法。

所谓Bs法,就是在自由而愉快的气氛中,动员专家围绕少量议题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在相互启发中不断挖掘思想潜能,展开自由想象,尽可能发表广泛而新奇的创见,使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路和方案尽可能多地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进行甄选或综合,从而产生最有价值的决策方案或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路。

所谓反Bs法,也叫缺点列举法或挑剔法,Bs法是鼓励自由奔放、不受限制地发表建设性意见与构思。反Bs法则是鼓励对上述构思发表反对意见,列举的缺点越多越好,特别要努力找出致命的缺陷。Bs法要邀请点子多、爱出主意、肯动脑筋的人选。反Bs法恰恰相反,要专门邀请那些爱挑刺、讲怪话、好评论和非议别人意见的人士参加。

3.信息交合法。(数中有术,术中有数)信息交合法认为,世界是多元、多次方的交合产物。新事物生生不己,但

却不是【日事物的自我复制,而是由于不同事物的交合。越是远缘事物的交合,越容易产生奇人、奇事和奇物。思维作为存在的反映,也应该是多元、多次方的交合过程。信息的先分化再交合,也会威力更大。信息交合法是产生“精神核武器”的“反应堆”。

第三节领导工作方法

一、基本领导方法

领导方法是有体系结构的,最高的是领导方法论或领导哲学;接下来是领导思维方法或思考方法,一般具有辩证性、系统性、战略性、创造性等特征;本节只就普遍适用的基本领导方法和现代科学方法进行讨论。基本的领导方法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的方法;按辩证法全面性要求办事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调查研究

调查和研究是认识客观事物、寻找客观规律的基本方法和实际过程。所谓调查,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占有大量的、确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所谓研究,就是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从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中找出其规律性。调查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研究是调查的继续和深入。可见,调查研究既是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学问,又是分析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并用以指导实践的活动。

1.调查研究的态度。首先要提高认识,端正态度,转变作风。

第一,认清调查研究的意义,增强自觉性。调查研究的真正意义,是通过了解实情,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确指导当前和今后的实践。

第二,明确调查研究的对象,深入实际。明确调查对象就是带着问题去调查。所谓深入实际,就是到与领导工作相关的客观环境和群众的实践活动中去。领导者应明确: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群众的实践活动是调查研究的主要对象。领导耆要注重发挥职能部门、秘书部门和咨询参谋机构的作用,使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人心,普及开来。

第三,正确对待基层的热情,甘当小学生。调查,通常都是从上面下到基层的。一般来说,基层对上级领导是很尊重的,,领导者应该把基层的热情、恭谨看做是对党和政府的尊重,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虚心向群众求教。

第四,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情况。调查就是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从事物自身存在的内涵获得启示,寻找规律。调查者要做到如实反映情况,必须去掉私心杂念,提高认识水平,真正从人民利益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掌握调查的方法。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凋查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在这里着重从领导者调查的角度,来讨论如下几种比较常用的调查方法:

第一,典型调查。所谓典型调查,又称定点法,是解剖典型的一种调查方法。它要求领导者根据一定的调查目的,在对调查对象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从具有某种共性的事物的总体中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典型调查的优点是:被调查的范围小,单位少,有代表性,容易深入;可以使调查者集中力量对典型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问,运用起来方便灵活,便于领导者亲自参加.获得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其缺点就是非定量性。通过典型调查只能认识同类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不能从量的方面把握事物的整体。

运用典型调查法,要注意所选的调查对象真正有代表性、有典型意义。明确选取典型的几种

方法:一是择重选点法,即从调查总体中选到起重要或决定作用的部分;二是择中选点法,即选取发展程度处于中等水平者作为调查点;三是择优选点法,即选择在总体中处于优等者作为调查点;四是划类选点法,即在总体上各单位之问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按一定的标志把总体划分为几种类型,再从中选取不同的点调查。

第二,抽样调查。所谓抽样调查,又称选样调查、范例调查、标本调查,是一种用以掌握全面情况的非全面性调查的方法。它要求调查者从调查对象的全体抽取一部分或若干部分进行观察,并以部分的调查结果来推论全体。抽样调查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作为科学理论基础。抽样调查的方式很多,主要有下列几种:一是简单随机抽样,即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或排队,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样本,因此,也叫纯随机抽样。如人们常用的抽签、掷硬币等。二是类型抽样,也叫分层抽样,即将总体对象按其属性特征分为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在各类型或各层次中进行随机抽样。它比较适合子总体情况复杂、各单位之间差异较大、个体数量较多的情况。三是等距抽样,即把总体对象按一定的标记顺序排列,然后按相等的间距抽取样本。这种方

法能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四是整群抽样,即当被调查的对象无法确定类型或层次标准时,就从总体中成群成组地抽取样本,对之进行全面调查。

运用抽样调查法,必须遵循随机原则,排除人们的主观偏见,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第三,普遍调查。所谓普遍调查,也称全面调查,就是在一定范围内对某类事物的全部个体进行全面的调查。这种方法要求调查者对被调查对象的各个侧面和各种因素,必须逐一查明,如实反映,不可漏项。普遍调查的优点是:调查涉及面广,调查结果周密、详细、全面、完整,有利于领导者比较精确地掌握事物的各方面情况,为进行系统分析,认识和掌握总体的规律性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准确的依据。普遍调查的缺点是: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投人大量的人力,难度也很大。这就使得它的适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四,民意测验。民意测验是国外比较流行的一种社会调查方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了解人们对某一计划、方案、措施的看法,人们对某个预定人选的倾向性态度,以及人们当前普遍关心的问题。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被调查者可以在不受任何干扰和压力的情况下,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真实见解,伎测验结果具有较大的可靠性。

民意测验通常经过三个步骤:

一是制定问卷,要力求简明易答,不能含糊其词。调查表要根据不同内容、不同对象,做精心设计。

二是发放问卷,要详细说明填写要求和方法,防止乱填,保证问卷的有效率,为后来分析、统计打好基础。

三是收回问卷,进行认真统计,以便分析、研究和作定量处理。

3.掌握研究的方法。所谓研究的方法,就是将调查得来的大量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加工制作,以便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方法。要做好研究工作,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对材料进行处理。可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各种先进的信息处理工具,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一般性处理。

第二,对材料进行辩证的思考。要很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即分析事物矛盾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和演绎、历史和逻辑结合起来,连贯地思考,科学地研究,得出关于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二)按辩证法的全面性要求办事

要做好领导工作,领导者不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调查研究的方法,而且要学会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观察和处理问题,坚持按辩证法的全面性要求办事。

1.学会用联系酌观点去观察和处理问题。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不

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联系是事物存在的条件,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前提。

2.坚持“两点论”,学会“两手抓”和“两条腿”走路。一切事物的最本质的联系,就是对立面的统一,都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两点论”的方法,就是矛盾分析的方法。

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既要考虑到全局,又要照顾到局部;既要认识有利条件,又要看到不利因素;如此等等。同时,还要善于把握对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不要绝对化、走极端、非此即彼;要正确把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这就要求在领导方法上,要学会“两手抓”,善于“两条腿”走路,防止单打一的形式主义和片面性。

3.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善于看到主流,抓住重点。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两点中的重点;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即居于被支配地位、起次要作用的方面,是两点中的非重点。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与之相适应,事物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按辩证法的全面性要求去办事,要求我们不仅看到矛盾着的两个方面,而且要分清主次、重点和非重点。实际工作中要抓主流、抓重点,以带动全局,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理解和处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所谓个别,指个别的事物或个别事物的个性、特殊性,即事物的本质。所谓一般,指一般事物或各种事物所具有的共性、普遍性。,因此,要全面理解个别和一般的辩证关系,并运用它去观察、认识和处理、解决各种问题,要善于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把上级正确的方针、政策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坚持群众路线

1.从群众中来:集群众意见为领导意见。从群众中来,把群众的意见集中上来,进而上升为一般的指导思想,作出正确决策。

2.到群众中去:化领导意见为群众实践。到群众中去,就是将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等变为广大群众自觉行动的过程。

3.-切为了群众:实现领导与群众相结合。领导者必须要善于集中群众当中的正确意见,

然后把这些正确的意见同领导的意见结合起来。

4-切依靠群众:科学地组织群众,首先,要充分动员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这就要求

领导者要善于抓住群众的“兴奋点”。这个“兴奋点”就是群众在一定时间内最感兴趣的事情、

最迫切的要求和晟关心的问题。要坚持把群众的情绪、愿望和要求作为领导活动的第一信号。领导者要一切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出发点,,其次,要科学地组织群众的力量,以提高领导工作效率。不能把群众路线和群众运动等同起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有其特殊的规律。从事各项工作必须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最重要的是对群众力量进行合理安排、科学调度,使其互相配合,协调发展,形成积极的合力。

二、现代科学领导方法

(一)系统论方法

系统领导法是基于系统思维之上的领导方法,它的本质特点是从整体上考虑和处理问题。系统论方法一般有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提出系统化的活动目标。这是运用系统论方法研究处理问题的首要步骤。

第一,要把研究和处理的问题视为一个有机整体。

第二,所提出和确立的目标要符合现在和未来的主客观需要,以及主客观条件的可能性。第三,分析这个目标是否符合整体优化,是否具有实现的可行性。

2.找出系统优化目标的构成要素。首先,找出实现整体优化目标的构成要素,这些构成要素必须要做到充分全面但不冗余累赘;其次,分析系统两方面关系。一方面是各要素间的芙系及其与系统整体的关系,要求符合科学性,另一方面是各要素及其系统与外部环境条件的关系,要求具有适应性和可行性。

3.进行系统方案的优化结构设计。系统的功能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反过来,系统某些特定结构也决定了它的特定功能。这一步骤的要点有:第一,进行总体实施方案的结构设计,并追求系统总体功能最大化。第二,进行具体实施方案的结构设计,并追求局部功能最优化;第三,进行各联结部分的方案结构设计,并进行联系功能的优化分析。

4.组建实施机构并分解目标任务。这个步骤实际上是把已经确立的整体目标及其实施方案按空间层次具体展开,进行量化。其要点是:

第一,根据优化的整体目标、总体方案的要求,设立总体组织机构。第二,根据优化的整体目标、总体方案中的纵横关系划分组织机构的层次和部分,并确立组织的纵横结构。

第三,把量化子目标、子方案落实到组织机构的各个层次和部分。

5.根据总体部署展开具体实践。前面的所有步骤都是为这一步骤做准备的。既然整体目标已经量化分解,那么接下来就该具体实践了:第一,要从目标任务和组织机构的最低层次开始.

第二,每一层次和环节都要有定性和定量的功能优化分析。

第三,在每一层次和环节中都要运用控制、调节、反馈等手段,来确保整体目标及其功能的优化。

(二)信息论方法

信息论认为,信息是普遍存在的,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一种普遍形式。所谓信息方法,就是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看做借助于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处理和反馈而实现其有目的性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和工作方法。

信息方法对领导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先进手段。一般来说,信息工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反馈。所谓信息输入,就是收集、获取并向决策者提供有关的原始情况和材料,这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和前提。所谓信息加工,就是根据需要对原始情况和材料进行分类、排列、统计、筛选等,加以分析研究,去伪存真,做文字处理。所谓信息输出,就是根据加工处理的信息制定出科学决策,并将其以各种文件和其他形式传播出去。所谓信息反馈,就是对决策执行后的情况进行如实

的反映和认真的搜集,作为决策者制定追踪决策的依据。反馈的特点是根据过去的操作情况、决策的结果去调节未来的行为。

(兰)控制论方法(反馈)(现代化企业)

所谓控制论方法,就是把人的行为、目的以及大脑与神经的活动,同电子、机械运动联系起来,在信息和信息反馈原理的基础上,解决控制与被控制的矛盾,使事物的发展按照实现规定的功能目标得以稳定进行的方法。

控制论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信息反馈原理。在领导工作中运用控制论方法,就是要求领导者从领导对象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中选择某种状态作为目标,并通过对领导对象施加主动的、积极的影响,以使领导对象不断克服偏离目标的现象,不,沿着既定的或更新的目标发展。总之领导者运用控制论的方法,要对事物之间的信息联系进行辩证分析,有取有舍,有主有从。突出主要矛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信息反馈,随机应变、排除干扰,纠正偏差,保证事物按照预定的目标发展。

全国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领导科学试题及答案()(2)

全国2018 年1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领导科学试卷 课程代码:003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 分) 1.主要凭借领导者个人的经验、知识 和才干实施领导的领导方式是(A) A?家长式的经验领导B?科学领导 C集体领导D?专家式领导 2?领导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C) A.领导者如何有效领导B?领导者与客观环境的关系 C?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D.领导者如何履行职能 3.领导活动的主客体关系是(B) A.领导者与领导者的关系B?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C.领导者与环境的关系 D.被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4.领导在布置任务时能晓之以理,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的指挥方式是(D) A.命令 B.示范C压制D?说服 5.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C) A.民主集中制 B.中央集权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6?单方案选择在决策学中被称为(B) A.布里丹选择 B.霍布森选择 C?阿利森选择 D.伊斯顿选择 7.现代决策理论的创始人赫伯特?西蒙提出的决策模式是(A) A.理性决策模式 B.渐进决策模式 C综合决策模式D.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8.在主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现原有决策有重大失误、决策目标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对原有决 策目标或方案进行根本性修正的一种决策称为(D) A.风险决策 B.追踪决策 C经验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9.现代决策体制的核心系统是(B) A.决策信息系统 B.决策中枢系统 C.决策智囊系统 D.决策监督系统 10.危机决策也称为(C) A.风险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非常规决策 D.有限理性决策 1 1 .从事理论研究并对某一理论观点、体系有所创造和贡献的人被称为(D) A.实践型人才 B.创造型人才 C组织型人才 D.理论型人才 12.根据人才能力的大小,给予适当的职位,这属于人才使用原则中的(A) A.量才用人,职能相称的原则 B.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C扬长避短,各尽所能的原则 D.合理流动,适才所用的原则 13.人才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考德、考能、考勤、考绩和考廉五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 (C) A.考德和考能 B.考能和考勤 C.考绩和考廉 D.考能和考绩 14.居于领导者整个思想政治工作首位的是(A) A.理论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法制教育

(自考行政管理学本科)领导科学复习资料

领导科学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 1、领导科学是以_____________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基本任务就是科学地揭示领导工作中合乎规律性的东西。(领导活动) 2、人类最初的领导活动在__________就有了。历史上把这种原始的自然领导制度称为“__________”。(原始社会、禅让制) 3、原始社会只能采取原始的集体领导方式,并常常与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图腾崇拜) 4、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原始的“禅让制”领导制度被父传子的“_________”所取代。故这种小生产条件下的领导,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世袭制、家长式的经验领导) 5、资本主义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应用而生并逐渐普遍化,科学领导的产生已不可避免。(专家式领导,专家集团式领导) 6、____________说:“领导就是服务。”这是对社会主义领导本质的论述。(邓小平) 7、决策与执行都是统一在一起的。二者分离的标志是“____________”的产生。(事业部制) 8、________被誉为带来“组织革命”的“现代组织之父”。(斯隆) 9、________进而提出“决策工作专门化”的论点。(西蒙) 10、现代咨询除官方___________外,还有非官方的___________,即民间咨询,如美国___________。(内部咨询、外部咨询、兰德公司) 11、在咨询建议的自主性、客观性方面,外部咨询____________________。(优于内部咨询) 12、____________为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提供了可能。(领导主体集团化) 13、专制统治的根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权力垄断、权责脱离) 14、民主体制的根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权力分享、权责一致) 15、“____________”及民间咨询机构的出现,也是民主制的发端和主要表现形式。(事业部制) 16、____________必然成为一种维护民主、安全社会、提高领导绩效的现代领导方式。(法治化) 17、_________________,是领导科学产生的源泉。(领导活动实践) 18、领导科学就是对领导活动实践的宝贵经验和丰富内容认真进行总结和探索,加以_________和_________。(系统化、理论化) 19、现代社会的三门全新的横断科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通称为系统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20、领导科学的出现还是现代社会_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结果。(分工发展、深化) 21、社会分工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按照劳动部门的不同进行的______分工,如历史上最早发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另一是按照劳动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的_______分工,如决策与执行的分工,.( 横向、纵向) 22、__________________的产生,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人类对领导活动的认识由经验上升为科学。(马克思主义) 23、_________为人们提供了研究一切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有这些都为领导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 24、领导科学在我国建立于______________年代,发展于______________年代,完善于______世纪后。(20世纪80、20世纪90、21) 25、柴本良等人写了“________________”一文,开创了我国领导科学研究的先河。(软科学与领导艺术) 26、刘吉、赵红州撰写了“现代领导艺术”和“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的论文,第一次提出了“___________”的概念。(领导科学) 27、1983年5月,由上海的夏禹龙、刘吉、冯之浚、张念椿撰写的《__________________》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领导科学专著,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这门科学进入初创阶段。(领导科学基础) 28、领导科学就是专门研究_______________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的学问。(现代领导活动) ________是领导科学中最基本的范畴,是领导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构成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石。(领导) 29、领导过程包括几个基本要素,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客观环境) 30、领导要素内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以及领导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主观指导与客观环境) 31、领导科学研究范围中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主体、结构、过程) 32、领导科学具有哪些明显的特点:①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______。(综合性、应用性、社会历史性) 33、现代社会的三大分工是____________分工__________________分工____________分工。(决策与执行、决策与咨询、决策与监督) 二、简述题1、简述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 答:①决策工作专门化;②领导主体集团化;③领导方式民主化;④领导方法科学化 2、为什么要把领导活动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 答:①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不仅领导活动实践需要一门科学,而且领导活动实践本身就包含着及其丰富的科学内容;②与其他领域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③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 3、简述领导方法科学化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2012年10月自考00320领导科学试题及答案

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领导科学试卷 (课程代码003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领导与管理的本质区别在于(A)。 A.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B.决策与执行合一C.需要大量的决策信息 D.个人决策为主2.“朕即国家”是一种(C)。 A.专家式领导B.专家集团式领导C.家长专制领导 D.集体领导制3.列宁曾说:“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这表明(B)。 A.领导者的意愿只有通过被领导者的行动才能实现 B.被领导者的素养从根本上决定着领导绩效 C.被领导者是完全被动的 D.被领导者是相对的 4.领导工作中人治与法治的根本差别在于(C)。 A.领导主体集团化B.领导方法科学化C.领导方式民主化D.领导决策专门化5.体现领导权限划分并保证领导活动有序开展的组织工具是(B)。 A.领导方法B.领导体制C.领导职能D.领导作风 6.人民群众对领导实行监督的前提是(D)。 A.领导者开明程度高B.加强公民素质教育C.民众监督意愿强烈D.贯彻民主公开原则7.下列选项中属于领导政绩评价标准的是(A)。 A.社会指标B.自然指标 C.“形象工程” D.“献礼工程”8.领导指挥方式中表彰先进、推广经验、为人表率的方式被称之为(D)。 A.引导B.命令 C. 说服D.示范 9.所谓追踪决策是指(C)。 A.对原有决策的局部补充和修正B.对原决策方案的重申和辩护 C.带有根本性重大调整的新决策D.对原决策的彻底否定 10.作为现代科学决策的重要标志之一,智囊机构是指(C)。 A.领导身边的谋士B.隶属于领导者的秘书机构 C.相对独立的专家咨询机构D.社会名流 11.考选制的优点是(A)。 A.标准统一B.差额选举C.群众推荐D.协商决定 12.在我国公共部门,领导者因工作严重失误并负有重大领导责任者应当引咎辞职,但本人不提出辞职者,应当(D)。 A.降职B.免职 C.辞退D.责令辞职 13.在领导体制中,一长制与委员会制划分的原则是(B)。 A.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控制程度B.职责权限的集中与分散程度 C.最高决策者人数多少 D.参加投票人数的多少 14.领导者的能力对领导幅度和领导层次的影响表现为(A)。 A.领导者能力越强,领导幅度越宽B.领导者能力越强,领导层次越多

Afcwrvm自考领导科学复习资料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 来。 --泰戈尔 自考《领导科学》必须掌握(重点之重点) 《领导科学》必须掌握的精华题目(第1-6 章) 1、为什么说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 (1)领导工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 (2)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 (3)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应把领导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对领导工作实践的经验和丰富内容,认真进行总结和探索,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就是领导科学。2、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1)领带工作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本世纪30 年代之后开始的。 (2)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系统工程,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其次是社会活动越来越迅速。再次是社会活动的影响 越来越大。 (3)领导科学的产生不仅是现代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科技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人类领导思想成果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人类领导艺术长期凝练、提高和升华的产物。

事实证明,领导科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科学基础和思想基础。 3、如何处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如何直接制约领导目标的实现程度,直接影响领导活动的运行状况。 (1)相互信任的关系:民既是国家主人,又是被领导者。而各个层级、各个领域的领导既是领导者,又是人民的公仆。他们在权力关系上同出一源,在根本利益上,反应一致。 (2)相互促进的关系: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必须依靠被领导者,得到他们的爱戴和拥护,必须经常向被领导者学习,向专家或有经验的人学习,补充营养,促进工作,在工作少犯和避免犯大的错误。 (3)相互支持的关系: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是社会组织内部的不同分工。社会分工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社会分工是与合作联系在一起的。分工合作的关系也就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关系。领导的本质是服务。被领导者也要积极支持、帮助领导工作。这种相互支持既体现了组织活动的统一性,也体现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政治上的平 4)相互转化的关系: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更不是终身的 5)相互监督的关系:领导活动的重要作用是监督检查。这种监督是双向的,既有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监督,又有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监督。 4、领导的一般职能?(简答题、论述题) P42 (每小点都有可能出大题目) 5、领导的总原则?P52 (论述) 6、领导观念在领导过程中的作用?P65 ( 1)首先,不同的领导观念决定人们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

2019自考本科00320 领导科学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领导科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领导科学知识体系中最基础的概念是 A.领导关系 B. 领导权力C.领导活动D.领导修养 2.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本质是 A.全面从严治党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全面深化改革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领导活动赖以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根本条件在于领导者的 A.人际关系状况B.综合影响力 C.资源整合能力D.地位和权力 4.市政管理太混乱,城市规划反复变,马路维修像拉链,大拆大建随处见。这种现象说明有关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领导工作违背了 A.权贵一致原则B.民主公开原则 C.应急处置原则 D. 系统整体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领导工作中的具体要求是 A.权力与责任相一致B.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 C.个人与组织相统一D.整体与局部相协调 6.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这要求领导者必须坚持A.正确的政治方向B.明确的政治立场 C.严格的政治纪律D.科学的政治观点 7.拿破仑说:“没有无用的士兵,只有无能的将军”。这句话强调了领导者要A.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B.树立人尽其才的观念 C.秉持一视同仁的态度D.注重人才培养的方法 8.提出有限理性决策模式,主张以满意目标来取代最优目标的学者是 A.林德布洛姆B.马克斯·韦伯 C.赫伯特·西蒙D.彼得·德鲁克 9. 现代决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谋”与“断”的分离,其主要标志是 A.领导秘书的配备B.智囊团的出现 C.集体领导制的产生发D.领导层级的分化 10.领导者的近亲或直系亲属不得与领导者在同一单位做有从属关系或有监督关系的工作,这种制度是 A.考核制度B.任免制度C.回避制度D.退休制度 11.“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这个经验反映了领导用人的基本原则是 A.重视培养,用养结合B.五湖四海,宽以容人 C.扬长避短,各尽所能D.量才使用,职能相称 12.通过帮助思想工作对象发现自身问题和根源,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

2020年1月全国自考领导科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领导科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切领导活动,都要受一些共同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制约,这些因素被称为 ( ) A.领导者性格 B.客观规律 C.被领导者情感 D.领导经验 2.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属性就是领导的(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自发属性 D.对立属性 3.领导活动科学化的依据是( ) A.领导组织 B.领导属性 C.领导职能 D.领导艺术 4.经常检查规划目标任务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确保任务完成的领导活动被称为( ) A.强制 B.报告 C.管理 D.监督 5.根据实际需要,领导的原则可以分为总原则、基本原则和( ) A.总体原则 B.具体原则 C.中心原则 D.核心原则 6.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一种领导观念应该成为各级领导者的根本宗旨,这就是( ) A.控制观念 B.管理观念 C.服务观念 D.统治观念 7.所谓现代化大经济,区别于小规模的自然经济,其特征之一是从以自给自足为特点的小生产走向( ) 1

A.家庭式小生产 B.城邦化小生产 C.社会化大生产 D.村落式大生产 8.决策者遵循科学的原则、程序,依靠建立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所进行的决策活动被称为 ( ) A.科学决策 B.经验决策 C.风险决策 D.理想决策 9.提供给决策者的每个方案都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的后果,而且各种后果可能出现的概率又是未知的,这类决策就是( ) A.理想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战略决策 D.风险型决策 10.当原有决策方案实施后,主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决策目标无法实现时,要对原决策目标或方案进行根本性的修正,这就是( ) A.战略决策 B.追踪决策 C.实施决策 D.经验决策 11.从事理论研究并对某一理论观点、体系有所创造和贡献的人被称为( ) A.实践型人才 B.理论型人才 C.组织型人才 D.创造型人才 12.通过群众投票表决选拔人才的制度被称为( ) A.任命制 B.世袭制 C.选举制 D.荐选制 13.领导者合理地任用和管理人才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被称为( ) A.人才判断原则 B.人才选拔原则 C.人才使用原则 D.人才规划原则 14.公民在思想、道德、文化和遵纪守法方面的基本素质被称为( ) A.公民素质 B.公民责任 C.公民态度 D.公民权利 15.各个机关之间的全部联系都置于一条垂直的领导线上,每个下属机构只有一个上级领导,上级领导部门对下级执行全部的领导和管理职能,这种领导组织结构就是( ) A.直线型领导结构 B.环型领导结构 2

《领导科学》自考讲义六

自考讲义六 第六章领导与选才用人 本章重点:首先要掌握人才的定义、特点、类型及衡量人才的标准;其次应掌握人才选拔原则和选拔制度的定义、内容;再次应掌握人才使用原则和人才使用制度的定义和内容。 本章提示: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人才分类的依据,以及各类人才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注意领导选才用人的标准是德与才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在考察识别人才的原则中,要注意各原则的主要方面。注意要准确把握选才用人各制度的概念。 一、简单概念 1、人才具有创造性、历史进步性、社会性、专业性、相对性五个特点。 2、现代人才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创造性。 3、依据人才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可以将人才分为理论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 4、依据人才自身的素质不同,可以把人才分为发现型人才和再现型人才。 5、发现型人才是指那些善于发现尚未认识的规律、提出新观点、想出新办法、作出新 发明的人才。再现型人才是指那些善于用形象的手法将一定的理论、观点或社会现实表现出来的人才。 6、发现型人才是以理性思维的形式出现的,再现型人才是以形象思维的形式表现出来 的。 7、依据人才在社会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可以把人才分为组织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 8、衡量人才的标准主要指德才兼备。具体表现为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 业化。 9、在考察人才时,对历史的考察主要起参照作用。决定一个人是否为人才的关键因素 是人的现实表现。 10、我国目前实行的选拔制度主要有选举制、考选制、荐选制。 11、我国的国家公务员主要实行考选制。 12、培训的方式分为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 13、人才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绩。 主要考绩。 14、奖励的主要方式有荣誉奖励、物质奖励和晋升奖励。 15、惩罚的方式主要有党纪处分、政纪处分和司法处理。 16、职务晋升的程序有采取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办法产生预选对象;按照拟任职务所要 求的条件进行资格审查;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进行晋升考核;由任免机关领导集体讨论决定人选。

自考领导科学试题及答案

领导科学 一、单选 1.邓小平论述了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即C.领导就是服务 2.领导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关系是( B.领导科学从管理科学中分化出来并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 3.“引导”作为领导的一般职能,其核心是B.正确地规划目标 4.“实事求是”是我国领导工作的一条总原则,它要求各级领导者C.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把具有普遍意义的方针政策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贯彻执行 5.下列关于依法治国的观念,不正确的是B.依法治国就是按上级领导的讲话治国 6.领导者要敢于善于破旧立新,推陈出新,要有永不满足的态度,这属于现代领导的C.改革创新观念 7.现代领导要树立大局意识,所谓大局,最重要的是C.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8.渐进决策模式的提出者是美国人B.林德布洛姆9.下列说法中属于经验决策的是 A.“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10.现代决策理论大师西蒙提出以“满意标准”代替“最优标准”作为选择方案的原则,这是B.强调决策在一定现实条件下的优化 11.领导者实施领导活动的载体是 C.领导体制 12.集权制的最大优点就在于A.统一政令、指挥灵活13.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影响人们积极性的内因主要是指C.人生观14.领导活动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领导选才用人的D.公正性 15.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的人才使用制度是B.聘任制 16.领导者对人才考核的内容,最重要的是B.能 17.作为一个领导者来说,首要的素质条件是 D.知识素质18.领导活动中“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的做法属于领导指挥职能的 C.示范方式19.领导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C.统筹规划20.下列答案中正确的调查研究方法是A.“解剖麻雀”,举一反三21.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领导 班子团结的思想基础是C.新时期党 的基本路线22.领导者在需要 准确了解总体的真实情况时,须主 要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C.普查 23.下列选项中,对基本领导方法与 日常工作方法的关系,不正确的叙 述是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24. 领导艺术的最突出特点是B.创造性 25.思想政治工作有其特定的对象, 就是B.人 26.既是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中心环 节,又是科学预测的基础的是C.调 查研究 27.在事情复杂多变、被授权人精明 能干、而领导者又对情况不太熟悉 时最宜采用的授权类型是(C.模糊 授权 28.领导效能考评方法中最能体现党 的群众路线的是D.群众评议法 29.下列答案中,属于运用领导动力 原理的方法是B.发挥机构人员效能 的方法30.领导作风的内 在基础是A.领导素质修养 二、多选 31.人类领导活动的历史演变呈现 出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表现为 D.原始集体领导—个人专制—社会 主义集体领导 E.原始平等—充 满阶级剥剥和压迫—社会主义新的 平等关系 32.在社会主义国家,领导者与被领 导者的关系应该是 A.相互信任的 关系B.相互促进的关系C.相互转 化的关系D.相互支持的关系 E. 相互监督的关系 33.群体路线原则,要求各级领导者 树立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 造者的观点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为全社会服务的观点 C.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 D.相 信和依靠群众的观点 34.领导者在决策活动中的主要职 责是A.考虑决策目标的确立B.组 织决策方案的制订 C.负责决策方 案的抉择 E.领导决策方案的实施 35.领导者采用相宜授权的意义是 A.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B.增强下属 的责任感 C.减轻领导者的负担 D.培养锻炼下属的能力三、 简答题 36.领导者的含义及其在领导活动 中的主导作用 答:1)领导者是指在社会共同活 动中,在一定的职位体系中担任一 定领导职务的个人或集体。2)领导 者领导活动的主体。其主体作用表 现在:①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居于 中心地位。凭借其综合影响力,产 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被领 导者围绕在自己周围。②领导者在 领导活动中起发动作用。代表组织 的根本利益,进行科学决策,发布 指示命令。 ③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统率作 用。确定组织的发展目标,决定机 构设置,选人用人和工作安排等。 37.当代领导基本职能的含义和内 容 答:1)领导的基本职能是指领导 活动所承担的基本职责和具有的基 本的社会功能,它贯穿于各种领导 一般职能的始终。 2)当代领导基本职能的主要内容有 三项:①决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领导工作的过程就是制定和实施决 策的过程。②用人。领导工作的成 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人的得 失。③思想政治工作。任何领导活 动都是通过对人的组织和激励,达 到对世界的改造。 38.现代领导者树立依法治国观念 的基本要求 答:1)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这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 的基本方略。2)各级领导者树立依 法治国的观念,其基本要求有:① 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②强调法 律的极大权威,真正做到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③把立法、守法、执法 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有法可依、有 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④ 坚持党的领导,保证党在依法治国 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39.领导者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 答:政治素质是领导者素质的首要 条件。其基本要求是:1)坚持正确 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时时牢记 党和人民的利益。2)要有政治敏感 性和政治鉴别力,保持政治上的清 醒和坚定。3)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 感,对人民、对国家负责。 40.领导者理事艺术的要点 答:1)掌握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辩 证统一。2)掌握抓住中心和统筹全 局的辩证统一。3)掌握领导积极性 与广大群众积极性的辩证统一。 4)掌握明晰性和含糊性的辩证统 一。5)掌握创造开拓与和谐平衡的 辩证统一。 6)掌握宽与严的辩证统一。 四、论述题 41.试述领导活动中必须实行权责 一致的原则 答:1)权责一致原则要求各级领 导者都应具有一定的职务、权力、 责任和利益。 ①职务:是指领导者所处的一定的 职位和由此产生的职能。②权力: 包括履行职责所需要的各种权力。 ③责任:是领导者必须承担的与其 权力相对应的义务和履行义务的行 为后果。 ④利益:是指与职务相联系的一定 报酬形式。 2)职、责、权、利是实现有效领导 的必要条件。领导者必须实行权责 一致原则的必要性在于:①职务与 权力分离,就会使领导工作出现工 作的“虚位”。②权力与责任分离, 往往是官僚主义产生与泛滥的基 础。③职务与利益相脱离,会使领 导工作缺乏必要的动力。 42.试论领导者在选才用人过程中 衡量人才的标准 答:1)人才标准问题,是领导者选 才用人的核心问题。领导者衡量人 才的标准,就是指衡量一个人是否 属于合格人才的标尺或准则。这个 标准就是德才兼备。所谓德,是指 思想道德品质;所谓才,是指才能 和智慧。2)德才是一个历史范畴, 不同社会、不同阶级对德才的理解 是各不相同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四项基 本原则。所谓才,就是要有为人民 服务、为人民造福的本领和才干。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将人 才的德才标准具体化为“四化”方 针,这就是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 知识化和专业化。干部的革命化、 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是紧密地 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关系。4)由于人才标准的不同,便 形成了任人唯贤与任人唯亲的两条

自考00320《领导科学》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00320领导科学 第一章绪论 1.领导活动是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人来最初的领导活动在原始社会就有了。 2. 1) 2) 3) 4) 3. 4.里士 5. 6.现代领导活动及其发展规律是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 7.领导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第二章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 1.【简答】领导认识的特征:

2)超前性 3)综合性 4)创造性 5) 2. 3. 4. 5. 6. 1) 2) 3)提供服务 4)富于创新 5)多重角色 7.【简答】被领导者的特征: 1)服从性

3)对象性 4)源泉性 5)不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较低领导职务 8. 1) 2) 3) 9. 1) 2) 3) 4) 5)相互监督 第三章领导的职能和原则1.领导的一般职能 1)引导

正确地规划目标是引导的核心。正确地提出任务是实现领导的中心环节。 2)指挥 指挥一般可采取命令、说服、示范等三种方式。 3)组织 4) 5) 6) 2. 1) 2) 3) 3. 1) 2)事实就是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群众路线原则 4.领导的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原则 2)分层领导原则 3)系统整体原则 4)权责一致原则 5) 6) 1. 1) 2) i. ii. 2.坚持依靠关键人才的原则 3.树立人尽其才的观念 4.鼓励人才竞争的意识 5.倡导人文关怀

3)权利观念 i.【论述】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的基本要求: 1.对权利内容的正确认识 2.对权力来源和性质的正确认识 4) i. 5)市场经济观念 6)改革创新观念 7)政绩观念 i.【论述】领导者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的基本要求:

领导科学自考重点简答题汇总

领导科学自考重点简答题汇总

领导科学论述题 0320 1.简述现代化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 答:(1)决策工作专门化 (2)领导主体集团化 (3)领导方式民主化 (4)领导方法科学化 2.简述人的思想问题的主要内容? 答:人的思想问题包括思想认识问题和思想意识问题。所谓思想认识问题是人们对其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认识存在偏差,即主观与客观的不一致,致使人们在实际的行动过程中出现某种偏颇;所谓思想意识问题,是指人们的思想品质动机、理想、道德和其它思想意识所存在的问题,它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关,思想是存在的反映,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有关,而且往往是由实际问题所引起的。 3.试述领导活动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 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在领导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1)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 (2)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发动作用。 (3)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统率作用。 被领导者是指在领导者的领导下按照领导的意图,为实现 组织目标,从事具体实践活动的个人或集团。

(1)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立面。 (2)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作用。 (3)被领导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 4.作为领导制度体现形式的领导体制,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领导体制是领导活动有序开展的制度保障(2)领导体制从根本上制约着领导主题 (3)领导体制是实现领导目标的重要手段 (4)领导体制从根本上决定着领导绩效 (5)领导体制关系到组织的前途命运 5.简述领导科学在中国的兴起,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产物。 答: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产物。 (1)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2)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总结党的丰富经验和领导理论的需要 (3)领导科学的产生是借鉴古今中外领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的结晶

00320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资料

自考《领导科学》必须掌握(重点之重点) 《领导科学》必须掌握的精华题目(第1 -6 章) 1 、为什么说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 (1 )领导工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 (2 )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3 )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应把领导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对领导工作实践的经验和丰富内容,认真进行总结和探索,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就是领导科学。 2 、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1 )领带工作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本世纪30年代之后开始的。 (2 )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系统工程,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其次是社会活动越来越迅速。再次是社会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3 )领导科学的产生不仅是现代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科技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人类领导思想成果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人类领导艺术长期凝练、提高和升华的产物。 事实证明,领导科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科学基础和思想基础。 3 、如何处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如何直接制约领导目标的实现程度,直接影响领导活动的运行状况。 (1 )相互信任的关系:民既是国家主人,又是被领导者。而各个层级、各个领域的领导既是领导者,又是人民的公仆。他们在权力关系上同出一源,在根本利益上,反应一致。 (2 )相互促进的关系: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必须依靠被领导者,得到他们的爱戴和拥护,必须经常向被领导者学习,向专家或有经验的人学习,补充营养,促进工作,在工作少犯和避免犯大的错误。 (3 )相互支持的关系: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是社会组织内部的不同分工。社会分工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社会分工是与合作联系在一起的。分工合作的关系也就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关系。领导的本质是服务。被领导者也要积极支持、帮助领导工作。这种相互支持既体现了组织活动的统一性,也体现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政治上的平等。 (4 )相互转化的关系: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更不是终身的。 (5 )相互监督的关系:领导活动的重要作用是监督检查。这种监督是双向的,既有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监督,又有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监督。 4 、领导的一般职能?(简答题、论述题)P42 (每小点都有可能出大题目) 5 、领导的总原则?P52 (论述) 6 、领导观念在领导过程中的作用?P65 (1 )首先,不同的领导观念决定人们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 (2 )其次,不同的领导观念决定人们在领导工作中采取不同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手段。(3 )再次,不同的领导观念决定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的观察问题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方法。(4 )还有,不同的领导观念决定领导者采取不同的评价人和事的尺度。 7 、现代领导的新观念?P71 (论述) 8 、领导怎样树立战略观念?P75 (1 )首先,要重视对战略依据地研究。 (2 )其次,要善于提出战略思想。 (3 )再次,要明确地选择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 (4 )最后,要大力抓好战略实施。 9 、现代领导者如何树立现代化大经济观念?(论述) 所谓现代化大经济,区别于有悠久历史的小规模的自然经济。其特征一是从以自给自为特点

自考领导科学知识点考点总结

领导科学 第一章绪论 1.领导活动是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人来最初的领导活动在原始社会就有了。 2.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 1)决策工作专门化 2)领导主体集团化 3)领导方式民主化 4)领导方法科学化 3.斯隆——“现代组织之父” 4.孔子——《论语》孙武——《孙子兵法》司马光——《资治通鉴》亚里士 多德——《政治学》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5.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人来对领导活动的认识由经验上升为科学。 6.现代领导活动及其发展规律是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 7.领导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第二章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 1.【简答】领导认识的特征: 1)原则性 2)超前性 3)综合性 4)创造性 5)系统性 2.领导的行为方式和特征为标准,可分为原始简单领导、集权式领导、民主式领导、公仆 式领导、专家式领导。 3.领导基础主要表现为一种综合影响力。 4.“领导就是服务”——邓小平同志对现代领导本质特征最深刻最精辟的概括。 5.从领导要素角度看,领导就是服务,必须要处理好公仆与主人的关系。 6.【简答】领导者的特征: 1)拥有职权 2)负有责任 3)提供服务 4)富于创新 5)多重角色 7.【简答】被领导者的特征: 1)服从性 2)受动性 3)对象性 4)源泉性 5)不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较低领导职务

8.什么样的被领导者才是“好的被领导者”? 1)服从领导 2)支持领导 3)监督领导 9.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1)相互信任 2)相互促进 3)相互支持 4)相互转化 5)相互监督 第三章领导的职能和原则 1.领导的一般职能 1)引导 正确地规划目标是引导的核心。正确地提出任务是实现领导的中心环节。 2)指挥 指挥一般可采取命令、说服、示范等三种方式。 3)组织 4)协调 5)监督 6)教育 2.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 1)科学决策 2)选才用人 3)思想政治工作 3.领导的总原则: 1)党的基本路线原则 2)事实就是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群众路线原则 4.领导的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原则 2)分层领导原则 3)系统整体原则 4)权责一致原则 5)民主公开原则 6)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章领导观念 1.现代领导的基本观念 1)政治观念

自考《领导科学》重点及复习要点

《领导科学》重点及复习要点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1分,共25分) 二、多项选择题(5题,每题2分,共10分) 三、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四、论述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五、案例分析题(2题,共15分) 第一章绪论 1. 领导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领导活动产生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和社会分工。最初的领导活动在原始社会,并随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原始平等、集体领导方式到个人专制、充满阶级剥削和压迫关系的领导方式,又到社会主义新的平等关系、集体领导的方式。 2. 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决策工作专门化(决策与执行都是统一在一起的,二者分离的标志是“事业部制”的产生,其实质是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决策内部又有咨询与决策,即“谋”与“断”的分离。斯隆因此被誉为带来“组织革命”的“现代组织之父”。) (二)领导主体集团化(领导主体是由“硬专家”或“软专家”组成的集团,不再是一个人。) (三)领导方式民主化(“事业部制”及民间咨询机构的出现,也是民主制的发端和主要表现形式。民主化趋势的另一表现是监督的独立化。领导方式的民主化必然要求法治化。) (四)领导方法科学化。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遵循严格的程序;二是运用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3.把领导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原因? (1)领导工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不仅需要一门科学,而且这种领导工作实践本身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 (2)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 (3)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对领导工作实践的宝贵经验和丰富内容,认真进行总结和探索,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就是领导科学。 对领导工作实践的宝贵经验和丰富内容,认真总结和探索,并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就是领导科学。 4.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领导活动的实践,是领导科学产生的土壤和源泉。在西方,领导活动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20世纪30年代之后开始的。 (1)现代社会生产的巨大发展,带来了社会活动的一系列变化。表现为: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社会活动变化

领导科学(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真题及参考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本科) 《领导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领导者区别于普通社会成员的本质是(B )。 A. 拥有职权 B.富于创新 C.负有职责 D.多重角色 2、 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应该(D )。 A.勇敢果断 B.是非分明 C.统筹兼顾 D.妥协迁就 3、 在履行监督职能中,领导者的首要职责是(A )。 A.制定监督标准 B.深入调查研究 C. 落实监督政策 D. 选拔监督人才 4、 领导活动由经验上升到科学的标志是(B )。 A.领导实践的发展 B.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产生 C.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D. 社会分工的深化 5、 从性质上说,对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可表述为( D )。 A.公仆与主人的关系 B. 服务与对象的关系 C.创新与源泉的关系 D. 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6、 领导者有效选拔人才的重要保证是(B )。 A.对人才的看法 B.正确的选才原则和合理的选才制度 C.选择人才的方法、手段 D. 衡量人才的标准 7、 狭义的决策指决策者对行动方案的最终选择,即通常所说的最终 (A ) A.拍板 B. 修正 C. 实施 D.开局 8贯彻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坚持(A )。 A.法治观念 B.权利观念 C. 人本观念 9、现代决策体制中的思想库、参谋部和有力助手是( A.中枢系统 B.智囊系统 C.思想系统 10、依照法律程序,通过群众或群众代表投票表决人才并加以任用的 制 领导科学 真题及参考答案 D.政治观念 B )。 D.信息系统

度被称为(0。 A.聘任制 B.委任制 C.选任制 D. 选举制 11、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中的说理教育法的主要特点是(B)。 A.因材施教 B. 领导者晓之以理,以理服人 C. 通过语言给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以帮助、教育 D. 领导者动之以情,用情感征服思想政治工作对象 12、领导体制的核心(B)。 A.领导机构的建立 B. 领导权限的划分 C. 领导人员的配置 D. 领导考核的公平 13、领导者知识结构的第一层次是(C)。 A.专业知识 B.辅助知识 C.基础知识 D.民主政治的基本知识 14、在领导者素质系统中居于首要和根本地位的是(C)。 A.心理素质 B.身体素质 C.政治素质 D.知识素质 15、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预期的效果,一个重要的条件是你,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必须是(B)。 A.有权威的人 B. 有威信的人 C.有知识的人 D.有能力的人 16、领导方法往往存在时间上的“保鲜期”,这句话体现了领导方法的(B)。 A.动态性 B. 时效性 C. 条件性 D. 适应性 17、在领导方法中,“解剖麻雀”属于(D)。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18、领导方法在领导活动中处于(D)。 A.主导地位 B.重要地位 C.从属地位 D.中介地位 19、社会主义者的组织作风首先体现为(D)。 A.实事求是 B. 密切联系群众 C.理论联系实际 D. 坚持和执行民主集中制

领导科学自考重点简答题汇总

领导科学论述题0320 1.简述现代化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 答:(1)决策工作专门化 (2)领导主体集团化 (3)领导方式民主化 (4)领导方法科学化 2.简述人的思想问题的主要内容? 答:人的思想问题包括思想认识问题和思想意识问题。所谓思想认识问题是人们对其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认识存在偏差,即主观与客观的不一致,致使人们在实际的行动过程中出现某种偏颇;所谓思想意识问题,是指人们的思想品质动机、理想、道德和其他思想意识所存在的问题,它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关,思想是存在的反映,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有关,而且往往是由实际问题所引起的。 3.试述领导活动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 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在领导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1)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 (2)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发动作用。 (3)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统率作用。 被领导者是指在领导者的领导下按照领导的意图,为实现组织目标,从事具体实践活动的个人或集团。

(1)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立面。 (2)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作用。 (3)被领导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 4.作为领导制度体现形式的领导体制,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领导体制是领导活动有序开展的制度保障(2)领导体制从根本上制约着领导主题 (3)领导体制是实现领导目标的重要手段 (4)领导体制从根本上决定着领导绩效 (5)领导体制关系到组织的前途命运 5.简述领导科学在我国的兴起,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产物。 答: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产物。 (1)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2)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总结党的丰富经验和领导理论的需要 (3)领导科学的产生是借鉴古今中外领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的结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