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世界新闻传播史复习资料(五)

2016考研:世界新闻传播史复习资料(五)
2016考研:世界新闻传播史复习资料(五)

2016考研:世界新闻传播史复习资料

(五)

三、简答

1、英国广播电视事业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1、独家垄断时期。BBC英国广播公司(BBC):1922年10月,马可尼公司联合其他5家无线电企业,组建了民营的英国广播公司。后改组为公营的英国广播公司(BBC)。改组后,享有在全国进行无线电广播的特权,持续独家垄断状态到60年代。1936年,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954年BBC独占经营电视事业的局面被打破。1973年其垄断广播的局面也被打破。目前英国是公共广电和商业广电共存。BBC仍然是英国广播电视事业的中坚,是西方世界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公司。在行政和财政方面受政府和议会的制约。但是它在文件规定的范围内又有自主经营的权利和业务上的独立性。BBC的业务可分为国内和国外两部分。宗旨是提供信息、教育和娱乐,节目应兼顾各方面的需要和兴趣,而且必须是"健康的、良好的"。特点:新闻节目中,惯用客观报道手法;娱乐节目比较正统。而且一贯重视受众反馈研究。

2、“双头垄断”时期。二战后英国允许开办商业电视,建独立电视局负责管理。英国决定开放商业广播时,将独立电视局改名为独立广播局(IBA),同时管理商业电视和广播。IBA 的节目内容比较健康端庄,对广告的处理较为得当,在观众和听众中有广泛影响。人们把这种格局称为BBC和IBA的"双头垄断"。

3、竞争时代。70年代以后,新传播技术的应用使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发展起来,这使BBC和IBC的竞争表现得更为激烈。《1990年广播法》:1992年正式施行。新广播法的基本意图是要开放广播电视市场,创设更为自由的竞争环境,以促进广电事业的繁荣,同时要求切实保证节目质量。

2、法国广播电视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法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

(1)国营为主、允许私营的时期(1922~1944年)。

广播诞生后,法国私营电台纷纷出现,1923年国会通过法案,规定广播事业为国家专利,私人只有经邮电部特许方可经营,并且不得妨碍国营广播和公共利益。这一时期,法国广播事业有了初步发展。1935年法国开始电视试播,1938年定时播放少量的电视节目。1940年德军侵人法国,打断了法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正常发展。

(2)国家垄断时期(1945~1981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戴高乐政府接管了国内所有的广播设施,1945年颁布法令,取消私营电台特许经营制,不再允许私人经营广播,从此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国家垄断体制。在管理形式上曾有过多次变化,但并没有改变广播电视国有国营的基本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历届政府都保持着对广播电视的直接控制,广播电视在政治和业务上的独立性是难以同其他西欧国家相比的。这一时期法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规模有了重大发展。

(3)国营私营并存发展时期(1982年以后)。

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着手体制方面的改革,1982年通过新的《视听传播法》,允

许民间广播存在。此举不仅发展了公私并存的格局,而且使私营电视的总体势力超过了国营电视。

3、“黄色新闻”一词是怎么出现的?简述“黄色新闻”的主要特点?

报业追逐利润不择手段竞争的产物。起源于普利策的《世界报》和赫斯特的《新闻报》的竞争。《世界报》星期日版有个著名的连环漫画《霍根小巷》,主人公是个穿着肥大黄色衣服的孩子,作者借啊“黄孩子”东游西逛的行踪,讽喻世俗人情,滑稽而有趣,很受读者喜爱。赫斯特将漫画作者挖走后,也在《新闻报》开设这个专栏。同时,普利策另请画家,继续自己的专栏。于是两家报纸的星期日版都有“黄孩子”的连环画,一时间“黄孩子”就成了两家报纸的象征。新闻界称它们为黄色报纸,把其惯用的煽情主义手法写作的报道称为黄色新闻。

特点:黄色新闻是在煽情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增添了一些特殊的做法,如:使用大号煽动性标题,给以耸人听闻的感觉;滥用以至伪造照片;捏造访问记或其他报道以行骗;对民众表示虚假的同情,发起运动标榜自己等等。

对黄色新闻的评价

一、积极意义:

1、就“黄色新闻”的故事化的报道手法而言,发展了现代新闻报道的“故事模式”,反映了传媒的两种功能之一:讲述故事。

2、我们还应看到“黄色新闻”的受众定位上是非常明确的,其受众观念较之政党报纸有了很大的改变。

3、对低层读者口味的迎合是大众传媒的娱乐性功能的一种预演和初步发挥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

4、黄色新闻在新闻业务上的一些变革,进一步活跃了报纸的版面,增强了报纸对民众的吸引力,这一点为现代报纸所承袭。

二、消极影响:

1、黄色新闻的煽情主义宣传,大大降低了新闻事业的水准,践踏了长期以来新闻界一贯奉行的最高准则----真实性原则。在追求利润、追求发行目标时,黄色报人们将报刊的使命、将社会公正置之度外,背离了近代社会的报业传统。

2、黄色报纸的煽情报道、犯罪新闻、耸人听闻的宣传,毒害了人民的心灵。

3、黄色报纸还以哗众取宠、耸人听闻的宣传,转移了普通民众对切身的政治、经济斗争的注意,削弱了他们对统治阶级压迫剥削的斗争意志。

4、目前欧洲新闻传播业的特点?

1、是世界上日报发行总量最集中的地区,发行量占世界总量的40%,平均千人超过250份。

2、政党报刊基本消失,几乎完全让位于商业报刊时代

3、收音机、电视机拥有量几乎完全饱和的地区之一

4、广播电视大多数实行公营与民营并行的体制(公营广电媒体影响力较大)

5、现代新闻传播事业最早出现在欧洲而不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原因分析?

现代报刊是现代新闻传播的第一种载体,最早出现于欧洲,然后缓慢地推向全世界。

恩格斯在分析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后欧洲形势时的一些要点,对于我们综合分析现代报刊的起源很是有借鉴意义。根据恩格斯的分析,考察15世纪末欧洲与世界的状况,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在于以下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1,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市场经济向全球的拓展,要求规模化的新闻传播。1566年意大利的威尼斯城出现定期手抄新闻,这是衰退中的地中海贸易对新闻需求的最高反应。意大利的贸

易很快衰落,发生了城市人口向乡村倒流的现象,使得意大利这个文艺复兴的摇篮,此后300年才出现象样的现代报刊。严格地说,威尼斯不是现代新闻传播的开端,而是欧洲中世纪新闻信传播发展的顶点,到了顶点,接下去就是急遽的衰落。

2,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15-16世纪,正是欧洲大陆王权削减诸侯势力的高涨时期(特别在法国),平民为了自身贸易的利益,大多站在王权一边。相对统一的国家,提供了商品(包括信息)相对自由流通的空间条件。尽管这一过程是渐进发生的,但割据减少的趋势,对于现代报刊来说,无论如何是一个必要的生存条件。

3,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报刊的规模化传播,至少需要在一国或一种民族语言的使用区域内,采用通行的标准语言和文字,而这种文字又要以存在通行的标准语作为前提。当这些条件具备时,规模化的报刊生产和传播才成为可能。

4,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这个发明恰好遇上德国宗教改革,随后遇上了世界地理大发现,于是它先是成为大量传播德译圣经的技术条件,接着成为全球性新闻传播的必要技术条件。

5,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这五个条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第一个大背景条件,单独的其他条件都不可能造成新闻传播的规模化;而其他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项,都可能使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难以为继。

6、美国历史上“曾格案件”的经过及其对新闻界的意义?

曾格是纽约市的印刷商,创办了《纽约周报》,发表了一系列批评总督的文章而被捕。安德鲁?汉密顿为其辩护。汉密顿指出:只有谎言才构成诽谤,每个公民都有陈述事实真相的自由。最后陪审团裁定曾格无罪。这一案件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北美人民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

这个案件被称为北美殖民地争取新闻自由的第一个里程碑,确立了新闻自由的原则,曾格案件不仅是当时美国报界的一件大事,而且对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新闻事业都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7、英国大众报刊发展的三个阶段?

(1)初期(1855——19世纪末)便士报是英国报刊大众化的起点,模仿美国风格,初期成功的典范是《每日电讯报》

《每日电讯报》:英国廉价报纸的先驱,斯雷创于1855年,不久转给债权人利维,成为便士报。报纸注重采写第一手新闻,刊登特约作者的文章,以大众化的形式推出新闻和评论。其子劳森是该报的主要缔造者,接手报务后,采用美国式的编辑方式,重视新闻标题的制作,扩大报导面,聘请高水平的记者作家参加报纸工作,根据读者特点采写新闻;此外积级投身于社会改革和爱国运动,奉告自由主义而不激进,宣称促进社会和大英帝国的进步,使《每日电讯报》发行量达到30万份,成为当时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明星和广告人晚报》:1888年奥康瑙尔创,于100年前英国第一家晚报同名,售价半便士,注重反映下层人民生活,在新闻业务方面,力求简洁明了,创刊发行量创下当时世办纪录。

《评论的评论》:创办人斯特德,在英国首先采用新闻导语,报导中采用小标题,社会新闻是其报导重心。1890年创立《评论的评论》,是早期大众化文摘杂志的尝试,倍受欢迎。

《点滴》:1881,英国大众化杂志的开端,创于曼彻斯特,定期出版,将大众感兴趣的

话题集中为杂志,成功后迁往伦敦。

(2)形成英国特色的大众报刊阶段(19C末——20C初)英国传统风格、美国大众风格与现实英国大众兴趣相结合,代表:《每日邮报》《每日快报》《每日镜报》

《每日邮报》:哈姆斯沃斯,即北岩郧爵创于1896,报纸定位为高雅、温和又接近大众。定价半便士,新闻全面丰富,文字简洁,标题生动易读,读者对象包括下层大众,中产阶级,“忙人的报纸,穷人的报纸”。内容:广告特稿,股票法庭信息,国内消息,评论,体育娱乐等。七版“每日杂志”被认为是副刊的先河。50年内连续发行欧洲大陆版、各种越洋版,发行量逾200万份。

《每日快报》:1900年皮尔逊创,〈每日邮报〉的主要竞争对手,使美国风格英国化,读者对象为年轻的一代,1918年为比维布鲁克报团收购,销量超过〈每日邮报〉,成为英国销量最大的大众化日报。

《每日镜报》:1903年哈姆斯沃斯创,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小型报纸,后改为半便士画报,获得成功,成为当时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3)当代英国新型大众化报刊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大众报纸富于视觉冲击,内容煸情,代表:星期日报〈世界新闻报〉〈太阳报〉

《世界新闻报》:创于1843年,集中报导一周以来的体育新闻、黑色和黄色新闻,图文并茂冲击视觉,发展迅速,发行量达500万份,是英国最大的星期日报。

《太阳报》:前身是《每日先驱报》,创于1912年,1964年改名《太阳报》,默多克接手后将报纸改造成为面向下层公众的报纸,消息短小,较多报导下层民众生活,社会新闻增多,娱乐色情,读者主要为白领工人和中产阶级,成为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

高级报纸与大众报纸的划分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平衡:找到工作、生活、家庭的平衡点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2017年历史学考研世界史真题

北大 630 历史学基础(世界史) 一,简答题 1,简述吠陀与吠陀时代。 2,简述希腊化时期的文化。 3,简述福特制与美国工业化特征。 4,简述20 世纪初伊朗革命。 5,简述凯恩斯主义内涵与历史意义。 6,简述日本战后民主化改革。 二,论述题 1,评述中古西欧十字军运动。 2,现代西方福利主义的兴起、演变及历史意义。 3,论述战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发展道路。 北师大 6,犹太教7,吠陀时代8,斯巴达, 9,大陆封锁体系 10,西奥多·罗斯福 论述 3,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及其特点 4,论述克莱尔主义 中央民族大学 4,亚洲觉醒5,杜鲁门主义6,希腊化时代7,克吕尼改革运动简答 5,梭论改革内容影响 6,君士坦丁统治措施意义 7,洛迦诺公约签订历史背景 8,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内容意义 论述 3,英法百年战争原因过程意义 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异同 南京大学 674 世界史基础 一,名词解释(20 分*8) 1,诺曼征服2,拜占庭军区制3,雅典城邦制度4,都铎王朝 5,宪章运动6,彼得一世改革7,进步主义运动8,世界体系理论 二,论述题(70 分*2) 1,论述十一二世纪欧洲全盛,从政经文角度 2,学术界关于冷战爆发有哪些根源性解释 厦大 一,名词解释 1,甘地2,华盛顿会议3,伊苏斯战役6,索贡巡行 7。圣巴托罗缪惨案

三,论述题 3,罗斯福新政 4,18 世纪欧洲君主加强中央集权 东北师大 名词 1,修昔底德,2,往年纪事,3,密苏里妥协案,4,非暴力不合作运动,5,阿里改革,6,年鉴学派,7,哥伦布交换8,托勒密王朝 论述 1,西欧中世纪农垦影响 2,第三次科技革命 首师大 5,波斯帝国6,查士丁尼一世7,凡尔赛体系8,哥伦布大交换 论述 3,简述日耳曼大迁徙及其影响 4,威尔逊,罗斯福的自由国际主义对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影响,以及与战前国际格局的有什么不同 四川师大 名词 7,亚述帝国8,英国宗教改革 简答 3,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及特点 4,美国内战的原因及性质 论述 2,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017 年上海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620 世界史综合 一,名词解释 1,汉谟拉比法典2,至尊法案3,圣像破坏运动4,南特敕令5,种姓制度6,十月革命7,布拉格之春 二,简答题 1,公元前8 世纪到公元前3 世纪欧亚大陆三大古典文明中心的思想特征 2,土耳其凯莫儿改革的内容与意义 三,论述题 1,分析冷战的形成与其国家影响 2,分析西方当代史学流派 中山大学 名词

2016年考研政治:洋务运动知识点

2016年考研政治:洋务运动知识点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我们说过这一章主要内容就是三个不同阶级对于国家出路的一些探索,从阶级角度来讲并不是我们史纲的重点,但是从考点扫盲来讲,大家要以选择题的形式来把握具体细节。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对于国家出路的探索,虽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并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但是这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并且在当时使统治者也产生了危机,这个时候代表封建统治的阶级也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因此无论是主张引进西方武器装备还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最终还是为了封建统治服务,这里我们并没有去学习西方的政治统治。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他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这个指导思想和它的直接目的是相吻合的。 对于考试来讲,关于洋务派兴办的洋务事业是需要我们把握一些细节点的,因为在这几年的考试中有所涉及,而且细节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因此需要我们识记一些知识点。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 第一,兴办近代企业。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其中规模较大的有5个:1865年,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同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机器局;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次年,崇厚在天津建立天津机器局;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枪炮厂。然后洋务派又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对军用企业提供一些支持,也解决一些民生问题。这里需要我们掌握的是这些企业经营的方式,除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方式外,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官督商办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都是李鸿章筹办或控制的。也就是民用企业具有很明显的官僚色彩。 第二,建立新式海陆军。19世纪60年代,京师和天津、上海、广州、福州等地的军队纷纷改用洋枪、洋炮,聘用外国教练。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湘军也是用洋枪装备的军队。 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筹办下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共有舰船八九十艘。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拥有舰艇20多艘,这支舰队一直归李鸿章管辖。 第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30多年间,创办新式学堂30多所。主要有三种: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一为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培养新式海军人才。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200

2017年全国考研大纲101思想政治理论.doc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16分(16小题,每小题1分) 多项选择题34分(17小题,每小题2分) 分析题50分 Ⅳ.考查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鲜明的政治立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崇高的社会理想。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世界的物质性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016考研英语一真题及答案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试题 Section I: Use of English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ext. Choose the best word(s) for each numbered blank and mark A, B, C or D on ANSWER SHEET 1. (10 points) In Cambodia, the choice of a spouse is a complex one for the young male. It may involve not only his parents and his friends, 1those of the young women, but also a matchmaker. A young 1. 2. 3. 4. 5. 6. 7. 8. 9. [A] folding [B] piling [C] wrapping [D] tying 10. [A] passing [B] lighting [C] hiding [D] serving 11. [A] meeting [B] collection [C] association [D] union 12. [A] grow [B] part [C] deal [D] live 13. [A] whereas [B] until [C] if [D] for 14. [A] obtain [B] follow [C] challenge [D]avoid 15. [A] isolated [B] persuaded [C] viewed [D] exposed 16. [A] whatever [B] however [C] whenever [D] wherever 17. [A] changed [B] brought [C] shaped [D] pushed

考研历史_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1787年联邦宪法》美国宪法,也是近代西方国家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年9月17日费城制宪会议上通过。宪法以三权分立为基本原则。以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为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实行总统制。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任期4年,有权任命部长、缔结条约,但须经国会同意,国会对总统、部长的渎职行为有权弹劾;国会是立法机关,由参、众两院组成,负责批准条约,制订税率立法。但总统对国会立法有否决权。司法权属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须经国会批准,任取终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以上三条旨在将立法、行政、司法之权分立,互相制约。宪法同时也带有明显的种族压迫条款,没有触动奴隶制。后增加了10项关于人权的补充条款,规定言论、出版、集会等权利。宪法对加强联邦政府权力,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有很大作用,沿用至今。 俄国二月革命俄国二月革命是发生在1917年3月3日(俄历2月18日)的一次民主革命。被认为是俄国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经济衰退,1400万劳动力应征入伍,导致全国缺少劳动力。加上军事上指挥不当,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1917年3月3日,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起义,逮捕沙皇政府的官员,罗曼诺夫皇朝就此结束。二月革命后,工人和士兵成立了苏维埃政权,而资产阶级、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则成立了临时政府,造成两个政府并存的局面。 柏林墙柏林墙的正式名称叫"反法西斯防卫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东西方冷战关系的产物。第二次柏林危机中苏联和民德联合修建,目的是阻止民德人西逃,同时给西方施加压力,于1964年建成。建成之后一直西方的强烈反对,随着东西方的缓和,两德即将实现统一。1990年6月,民德政府开始拆除全部柏林墙。 文艺复兴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开始于意大利,并扩展到其他欧洲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的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反映自身的利益,求得发展,日益要求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文艺复兴就是这种斗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许多知识分子以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武器,猛烈冲击封建意识形态,建立人文主义的世界观。表面上这种新文化仿佛是古典文化的复兴,因此历史上把这中文化运动称为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也是一种创新,它为资产阶级服务,但是却把人民从封建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在当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它既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其主要内容有: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主张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光荣革命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政变。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传统地将这次事件称之为不流血的光荣革命.1685年,查理二世病死,詹姆斯继位以后,开始了全面的天主教复辟。为了阻止天主教的恢复;辉格党与托利党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国王。辉格党与托利党就决定等他死后迎立他信奉新教的女儿玛丽及其丈夫荷兰执政威廉。1688年11月,在国会迎接下,威廉率领荷兰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仓惶逃往法国。1689年2月6日,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这就是威廉三世在英国统治的开始。这次政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之间所达成的政治妥协。政变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立宪君主制。 七年战争(1756-1763):奥地利战争后的《亚琛条约》不仅没能解决英法间和普奥间的旧有矛盾,而且还平添了许多新矛盾。于是英普集团和法奥俄瑞(典)集团双方发生了这次混战,史称“七年战争”。战争的实质:一是普奥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二是英法争夺殖民地与海上霸权。战争历时七年,最后以《巴黎和约》和《胡贝尔图斯堡和约》的签订而告终。这次战争在欧洲没有引起疆界的变化,但对列强的地位和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奥地利地位削弱,普鲁士地位上升,两国的仇恨和争霸更加激烈;(2)战争为俄国进一步向欧洲扩张创造了条件,在东北欧的未来事务中,俄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3)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最终确立了海上霸权;(4)国际政治的中心从西欧开始转向东欧。战争对欧洲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波士顿倾茶事件1767年英国通过国会法令,该法令试图向美国殖民地征收税,每磅茶叶征收3便士的税收,用来维持驻扎在殖民地的军队和政府官员的开支。由于在美国唯一合法进口和购买的茶叶都来自英国东印度公司,因此人们好像没有办法逃避这种新赋税。在法令通过的两年内,大多数美国港口拒绝任何征税商品上岸,并且当英国从伦敦运送几船茶叶到美国时,美国民众群情激奋,在纽约和费城,人们纷纷示威游行,要求英国运茶船返回英国。波斯顿的一批青年组成“波斯顿茶党”,于1773年12月16日夜里化装成为印第安人,在茫茫夜色中登上在波斯顿港强行靠岸的东印度公司的茶船,把东印度公司三艘船只所载的三百四十二箱茶叶全部倒入波涛汹涌的大海,从而使东印度公司损失达一万五千英镑。 莱克星顿枪声1775年4月18日晚,英国殖民军准备偷袭北美波士顿西北郊来克星顿和康科德两地民兵的秘密火药库。当地民兵事先得到消息,就立即武装起来,埋伏于各个交通要道。4月19日拂晓,当英军到达莱克星顿时,民兵立即从各处向英军射击。一部分英

2016政治考研真题答案

2016政治考研真题答案 【篇一: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 lass=txt>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 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 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了盐以后,味道好极了, 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 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是更加好吃?回家以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 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b 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d.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2.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 于认知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 自即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前者是( )的观点,后者是( )的观点:a a. 唯物辩证法/唯意志论 b. 机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c. 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d. 主观唯心主义/唯物辩证法 3.某资本家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 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 本达到了120万元。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为:c a.20% b.50% c.200% d.100% 4.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急剧膨胀, 这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

2016考研英语翻译模拟练习题(1)

2016考研英语翻译模拟练习题(1) Gandhi’s pacifism can be separated to some extent from his other teachings. (1)(Its motive was religious, but he claimed also for it that it was a definitive technique, a method, capable of producing desired political results. Gandhi’s attitude was not that of most Western pacifists. Satyagraha,) (2(the method Gandhi proposed and practiced, first evolved in South Africa, was a sort of non-violent warfare, a way of defeating the enemy without hurting him and without feeling or arousing hatred.) It entailed such things as civil disobedience, strikes, lying down in front of railway trains, enduring police charges without running away and without hitting back, and the like. Gandhi objected to “passive resistance” as a translation of Satyagr aha: in Gujarati, it seems, the word means “firmness in the truth”. (3(In his early days Gandhi served as a stretcher-bearer on the British side in the Boer War, and he was prepared to do the same again in the war of 1914-1918.) Even after he had completely abjured violence he was honest enough to see that in war it is usually necessary to take sides. Since his whole political life centred round a struggle for national independence, he could not and, (4)(indeed, he did not take the sterile and dishonest line of pretending that in every war both sides are exactly the same and it makes no difference who wins.) Nor did he, like most Western pacifists, specialize in avoiding awkward questions. In relation to the late war, one question that every pacifist had a clear obligation to answer was: “What about the Jews? Are you prepared to see them exterminated? If not, how do you propose to save them without resorting to war?” (5)(I must say that I have never heard, from any Western pacifist, an honest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though I have heard plenty of evasions, usually of the “you’re another” type.) But it so happens that Gandhi was asked a somewhat similar question in 1938 and that his answer is on record in Mr. Louis Fischer’s Gandhi and Stalin. According to Mr. Fischer, Gandhi’s view was that the German Jews ought to commit collective suicide, which “would have aroused the world and the people of Germany to Hitler’s violence.” 总体分析 本文是一篇介绍甘地的和平主义的文章。文章先介绍了甘地的和平主义的性质、来源、具体形式等。接着指出了甘地作为和平主义者的独特之处:首先,他虽然反对暴力,但并不否认战争的立场;其次,他不躲避回答棘手的问题。 本文考查的知识点:后置定语、插入语、it做形式主语的主语从句,等。 试题精解 1.[精解] 本题考核知识点:后置定语的翻译。 该句是由but连接的两个并列分句:前一分句是简单句,后一分句是主从复合句。后一分句的主干是he claimed that...,其中that引导宾语从句。从句中形容词短语capable of...做后置定语,修饰名词a technique, a method。该定语可以按照汉语习惯译为前置定语,即,“一种可以产生预期的政治效果的明显的技巧和方法”;也可以采用拆译法,译为一个句子,增译代词“它”做主语。 词汇:claim意为“宣称,声称,说”;definite意为“肯定的,确定的;清楚的,明显的”,它和technique搭配时取“明显的”含义;desired意为“渴望的,期望的”,当它和results/effect

考研历史学考点预测:世界近现代史

考研历史学考点预测:世界近现代史2017考研历史学考点预测:世界近现代史 1、近代初期的欧洲 (1)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实质及其影响。 (2)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3)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和异同。 (4)英国宗教改革的背景及内容。 (5)早期殖民掠夺的内容与特点。 2、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转型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及其历史影响。 (2)德国统一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与意大利统一的比较。 (3)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进程。 (4)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5)19世纪的英国议会改革。 (6)美国内战的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 (7)论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 (8)19世纪晚期欧美各国的政治、社会改革。 3、近代的亚非拉 (1)土耳其坦志麦特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大西洋奴隶贸易及其影响。

4、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两大军事集团争霸的战争危机。 5、俄国革命与共产国际 (1)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实质及其意义。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背景、内容与影响。 6、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1)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国际联盟建立的背景、内容与实质。 7、两战之间的世界 (1)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土耳其世俗化改革的内容及其意义。 (3)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过程与意义。 (4)20年代国际关系的特点及实质。 8、第二次世界大战 (1)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过程。 (2)阐述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3)二战的历史影响。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 (1)雅尔塔体系的内容、性质及其影响。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3)二战后第三世界的兴起。

2016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及解析

2016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英语二) Section 1 Use of English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ext. Choose the best word(s) for each numbered blank and mark [A], [B], [C] or [D] on ANSWER SHEET 1. (10 points) Happy people work differently. They’re more productive, more creative, and willing to take greater risks. And new research suggests that happiness might influence__1__firm’s work, too. Companies located in places with happier people invest more, according to a recent research paper.__2__, firms in happy pla ces spend more on 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at’s because happiness is linked to the kind of longer-term thinking__3__for making investments for the future. The researchers wanted to know if the__4__and inclination for risk-taking that come with happiness would__5__the way companies invested. So they compared U.S. cities’ average happiness__6__by Gallup polling with the investment activity of publicly traded firms in those areas. __7__enough, firms’ investment and R&D intensity were correlated wi th the happiness of the area in which they were__8__.But is it really happiness that’s linked to investment, or could something else about happier cities__9__why firms there spend more on R&D? To find out, the researchers controlled for various__10__that might make firms more likely to invest – like size, industry, and sales – and for indicators that a place was__11__to live in, like growth in wages or population. The link between happiness and investment generally__12__even after accounting for these thing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appiness and investment was particularly strong for younger firms, which the authors__13__to ―less codified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and the possible presence of ―younger and less__14__managers who are more likely to be influe nced by sentiment.‖ The relationship was__15__stronger in places where happiness was spread more__16__.Firms seem to invest more in places where most people are relatively happy, rather than in places with happiness inequality. __17__ this doesn’t prove that happiness causes firms to invest more or to take a longer-term view, the authors believe it at least__18__at that possibility. It’s not hard to imagine that local culture and sentiment would help__19__how executives think about the future. ―It surely seems plausible that happy people would be more forward-thinking and creative and__20__R&D more than the average,‖ said one researcher. 1. [A] why [B] where [C] how [D] when 2. [A] In return [B] In particular [C] In contrast [D] In conclusion 3. [A] sufficient [B] famous [C] perfect [D] necessary 4. [A] individualism [B] modernism [C] optimism [D] realism 5. [A] echo [B] miss [C] spoil [D] change 6. [A] imagined [B] measured [C] invented [D] assumed 7. [A] Sure [B] Odd [C] Unfortunate [D] Often 8. [A] advertised [B] divided [C] overtaxed [D] headquartered 9. [A] explain [B] overstate [C] summarize [D] emphasize 10. [A] stages [B] factors [C] levels [D] methods 11. [A] desirable [B] sociable [C] reputable [D] reliable 12. [A] resumed [B] held [C]emerged [D] broke 13. [A] attribute [B] assign [C] transfer [D]compare 14. [A] serious [B] civilized [C] ambitious [D]experienced 15. [A] thus [B] instead [C] also [D] never 16. [A] rapidly [B] regularly [C] directly [D] equally 17. [A] After [B] Until [C] While [D] Since 18. [A] arrives [B] jumps [C] hints [ D] strikes 19.[A] shape [B] rediscover [C] simplify [D] share 20. [A] pray for [B] lean towards [C] give away [D] send out

2017年历史学考研世界史真题

2017年历史学考研世界史真题

北大 630 历史学基础(世界史) 一,简答题 1,简述吠陀与吠陀时代。 2,简述希腊化时期的文化。 3,简述福特制与美国工业化特征。 4,简述 20 世纪初伊朗革命。 5,简述凯恩斯主义内涵与历史意义。 6,简述日本战后民主化改革。 二,论述题 1,评述中古西欧十字军运动。 2,现代西方福利主义的兴起、演变及历史意义。 3,论述战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发展道路。 北师大 6,犹太教 7,吠陀时代 8,斯巴达, 9,大陆封锁体系 10,西奥多·罗斯福 论述 3,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及其特点 4,论述克莱尔主义 中央民族大学 4,亚洲觉醒 5,杜鲁门主义 6,希腊化时代 7,克吕尼改革运动简答 5,梭论改革内容影响 6,君士坦丁统治措施意义 7,洛迦诺公约签订历史背景 8,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内容意义 论述 3,英法百年战争原因过程意义 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异同 南京大学 674 世界史基础 一,名词解释( 20 分*8) 1,诺曼征服 2,拜占庭军区制 3,雅典城邦制度 4,都铎王朝 5,宪章运动 6,彼得一世改革 7,进步主义运动 8,世界体系理论 二,论述题( 70 分*2) 1,论述十一二世纪欧洲全盛,从政经文角度 2,学术界关于冷战爆发有哪些根源性解释 厦大 一,名词解释 1,甘地 2,华盛顿会议 3,伊苏斯战役 6,索贡巡行 7。圣巴托罗缪惨案

名词 5,田柴科 6,伏尔泰 7,黄金草原 8,亚美条约 9,古巴导弹危机 论述 2,列举十部世界上古史的历史著作及其作者,并评论其中五部 3,论述世界近代以来世界局势的巨大变化 2017 年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681 历史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巴布尔 2,不干涉政策 3,黄金草原 4,黄金诏书 5,七十七国集团6,共产党宣言 7,日俄战争 8,大觉醒运动 9,罗马民法大全 10,耶稣会三,论述题 1,罗马 3 世纪危机的表现,原因,影响 2,试述斯大林模式 3,战后艾礼德政府的政策和作用 西北大学 名词解释 卡迭什之战汉谟拉比法典留里克容克柯立芝繁荣 简答 亚历山大东征原因及后果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雅尔塔会议对战后世界的安排 论述 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影响 18世纪60——70年代英国自由主义改革内容及评价 第三世界兴起及影响 吉大 名词: 克里斯提尼改革圣托加缪之夜门罗宣言洛迦诺公约 论述: 百年战争 冷战和平解决的原因 2017南开大学世界史真题 名词解释(10分一个)

2016考研英语(一)真题完整版(跨考教育-文字版)

2016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英语一) Section 1 Use of English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ext. Choose the best word(s) for each numbered blank and mark [A], [B], [C] or [D] on ANSWER SHEET 1. (10 points) In Cambodia, the choice of a spouse is a complex one for the young male. It may involve not only his parents and his friends, __1__those of the young woman, but also a matchmaker. A young man can __2__ a likely spouse on his own and then ask his parents to __3__the marriage negotiations, or the young man’s parents may take the choice of a spouse, giving the child little to say in the selection. __4__, a girl may veto the spouse her parents have chosen. __5__ a spouse has been selected, each family investigates the other to make sure its child is marrying __6__ a good family. The traditional wedding is a long and colorful affair. Formerly it lasted three days, __7__1980s it more comm only lasted a day and a half. Buddhist priests offer a short sermon and __8__ prayers of blessing. Par--ts of the cer emony involve ritual hair cutting,__9__cotton threads soaked in holy water around the bride's and groom's wrists, and __10__a candle around a circle of happily married and respected couples to bless the __11__. Newlyweds t raditionally move in with the wife's parents and may__12__ with them up to a year, __13__they can build a new h ouse nearby. Divorce is legal and easy to __14__, but not common. Divorced persons are __15__ with some disapproval. Each spouse retains ___16___ property he or she __17__ into the marriage, and jointly-acquired property is __18__ equally. Divorced persons may remarry, but a gender prejudice __19__up. The divorced male doesn't have a waiting period before he can remarry __20__the woman must wait ten months. 1. A. by way of B. with regard to C. on behalf of D. as well as 2. A. decide on B. provide for C. compete with D. adapt to 3. A. close B. arrange C. renew D. postpone 4. A. In theory B. Above all C. In time D. For example 5. A. Unless B. Less C. After D. Although 6. A. into B. within C. from D. through 7. A. or B. since C. but D. so 8. A. test B. copy C. recite D. create 9. A. folding B. piling C. wrapping D. tying 10. A. passing B. lighting C. hiding D. serving 11. A. association B. meeting C. collection D. union 12. A. deal B. part C. grow D. live 13. A. whereas B. until C. for D. if 14. A. avoid B. follow C. challenge D. obtain 15. A. isolated B. persuaded C. viewed D. exposed 16. A. wherever B. whatever C. whenever D. however 17. A. changed B. brought C. shaped D. pushed 18. A. invested B. divided C. donated D. withdrawn 19. A. warms B. clears C. shows D. breaks 20. A. while B. so that C. once D. in that Section Ⅱ Reading Comprehension

2018年-2019年北京大学世界史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专业解析] 本专业考试科目为:世界史 本专业考研报考录取情况为:1:1.4 本专业考研情况介绍:(50字左右)每年将近有200—300人参加考试,历年分数线分别为14年:345;15年:345;16年:380,考研竞争比较激烈,保研率达到50%到70%。 本专业考研考试特点:(50字左右)注重最新历史研究成果,重基础,题目比较灵活,近几年比较重在理论,亚非拉史比重上升 [复习计划] 考研一定要讲究方法,必须有策略,尤其在专业课的学习上。本课程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对指定教材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同时将依据考试大纲,对各个章节的主要考点分别予以详细讲解;同时结合本人备考经验,为考生进一步提炼每章节考研的重点、难点、必考点,让考生全面熟悉知识点。 第二阶段,讲解近年考研真题。这是很关键的一步,让考生能抓住出题风格,同时了解常考内容、重点内容,加深对专业课知识点巩固。 第三阶段,对新闻评论进行讲解,对传播学小论文进行分析,以及新闻热点问题等进行总结,从最后五十分中和其他考生拉开差距。 第四阶段,复习串讲所有知识点,形成系统知识,能灵活运用,同时讲解答题技巧。 [参考书目] 世界史六卷本,新全球史,世界文明史,20世纪世界史,史学概论 2018年考研全程规划 一、全程规划 (一)基础阶段(2017.3-6) 1.这个时期大家平时的课程挺多的。帮帮在这里要叮嘱大家:当下课程学习是更重要的啊,对于复习考研,我们则在不上课的时候打个坚实的基础吧!(跨专业考研的童鞋,请忽略这一点,但千万不要挂科呀!) 2.此阶段要做到对各科基础知识有整体印象,全面细致的了解知识点。 3.这个时期做模拟题都是无意义的,不如打好基础,再好好研究真题。还没决定学校和专业的童鞋,一定要在此阶段尽快定下来。 (二)强化阶段(2017.7-8) 1.此阶段要清晰地了解各科的一级重要知识点,建立一个完整的逻辑框架,并根据重点、难点进行攻克。 2.难得有大段的时间可以专心复习,一定要制定全面复习计划,把握好每一天。 (三)提升阶段(2017.9-10) 1.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调整专业课复习计划。 2.认真回顾暑期强化笔记,启动习题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