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湿性反转剂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

润湿性反转剂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
润湿性反转剂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

润湿性反转剂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X

段小伟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录井一公司,黑龙江大庆 163411)

摘 要:低渗透油藏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很大的注入压力,造成驱替液注入困难,而且油藏压力难以保持平衡;加入润湿性反转剂的作用就是改变接触面界面张力,使得岩石的润湿性向有利于提高采收率的方向转变。在模拟低渗透油藏条件下完成了润湿性反转剂溶液驱替实验,得出结论:岩石润湿性朝特定方向转变后,注入压力降低,可有效提高最终采收率。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底水油藏;润湿性反转;反转剂;提高采收率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8—0155—02

1 概述

关于岩石润湿性对水驱油采收率的影响,多年来石油科研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得到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储层的亲油亲水性对水驱油过程中水驱油方式、油水相对渗率、水驱油效果有直接影响。对于亲水性储层,水驱过程中,注入水沿多条路线向出口前进,渗透网络不断扩大,最后残余油呈注入水小范围绕流而成的小簇状,在细小的孔隙与岩石壁面分布的是水膜,对油流动妨碍小,油相相对渗透率大,水驱油效果高,最终采收率高。对于亲油性储层,水驱过程中,注入水绕流频繁,大量的油以薄膜形式吸附在孔隙岩石壁面,残余水以液滴形式存在于孔隙中央,对油流动形成极大妨碍,油相渗透率低,水驱采收率也低。

为研究岩石润湿性改变后是否能改善低渗透油田开采,一些学者在模拟低渗透油藏条件下完成了润湿性反转剂溶液驱替实验,得出结论:岩石润湿性朝特定方向转变后,注入压力降低,可有效提高最终采收率。

2 工作原理

油层采收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油层的非均质性使驱油剂沿高渗透层段突入油井,而波及不到那些渗透性较小的层段。另外,是否驱油剂波及到的地方,油就被驱替出来还取决于油层的润湿性。例如当驱油剂是水时,水可以较好地将油从亲水油层冲洗下来。但在亲油油层就不能,因为在亲油油层中,油层被水冲洗过后,总有一层油膜残留在油层的岩石表面。由于油层岩石的孔隙面积很大,所以滞留在油层的油就很多。

润湿性反转剂的工作原理是降低油水毛管压力,从而改变渗流介质的润湿性。毛细管压力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公式如下:

p c=

2R cosH

r

(1)

式中:p c为毛细管压力值,Pa;r为毛细管半径, L m;R为界面张力,N m-1;H为接触角,(°)

由式(1)可看出,通过改变接触面界面张力或接触角H就能改变毛细管压力。当H为90°时,岩石表面润湿性为中性,毛细管压力接近于零,降低了气-水或油-水2相流动时的毛细管阻力;其他不同界面张力,对应不同的接触角H,具体表现就是不同的润湿性。加入润湿性反转剂的作用就是改变接触面界面张力,使得岩石的润湿性向有利于提高采收率的方向转变。

中储量,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实施一级两段分注进行分层调控,分注管柱由Y341封隔器+水力锚+偏配组成,对应油井生产情况稳定。

2.3.2 地面分注。为充分动用云9、卫53块储量,由于注水压力高,井下分注后期测试调配难度大,实施地面分注,分注管柱由Y221封隔器+恒流堵塞器组成,对应油井生产情况稳定。

2.3 油气集输管网配套

针对古云集油田一直采用单井拉油,计量准确性差,管理难度大,运输成本很高,油藏开发效益差的情况,在油气集输配套上分别应用了多种新工艺和新技术,实现了偏远产量的经济、有效集输。一是通过新建计量站和集输管线,建立并完善油气集输管网,实现油气密闭计量、输送。二是运用三级降压混输技术,实现超远距离的油气混输。三是运用管线高架等防盗技术,减少原油流失。

3 认识识与结论

油藏精细研究认识的深入,采油工程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为难动用储量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难动用储量要按照“分类研究,分类治理,整体配套,综合提高”的原则,针对具体特点和个性进行分类治理研究、整体技术配套。

地面工程的整体配套,形成完善的油气计量、集输、注水、动力系统;为难动用储量持续、经济开发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正云,等.古云集油田超前注水技术研究及

应用.特种油气藏,2007,(5):58~60.

[2] 刘正云,等.古云集油田超前注水技术研究及

应用.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2):136.

[3] 刘正云,等.古云集油田水平井挖潜.内蒙古

石油化工,,()

[] 陈福煊,燕军油气田测井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6,()

155

 2012年第8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

X收稿日期35

20119:171.

4..

1998.

:2012-0-1

(完整word版)SS411非氧化性杀菌剂

SS411 非氧化性杀菌剂 (异噻唑啉酮衍生物) SS411 主要成份为异噻唑啉酮衍生物。异噻唑啉酮衍生物是一种非氧化型、低毒、广谱性杀菌剂,它的主要成份为2-甲基-4异噻唑啉-3酮(MI),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CMI)以及少量4.5-二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异噻唑啉酮衍生物和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起反应,使细胞呼吸停止,不能制造三膦酸腺苷,使微生物不能合成高聚物,无法进行分解代谢作用,因此,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最后导致细胞死亡,所以能有效控制水中出现的不同种类的细菌、真菌和藻类。目前循环水处理配方中加有多种药剂,有些药剂是水中菌、藻类的营养物,所以加剧了微生物的繁殖。为了有效地控制菌藻生产,提高热交换效率,减缓设备腐蚀和结垢,加入异噻唑啉酮衍生物是极有效的。它能充分溶于水,能和水处理配方中的缓蚀剂、阻垢剂一起使用,能和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溶,不起泡,使用PH范围广,易被生物降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杀生剂。 一、用途 广泛用于炼油、化工、化肥、电力、冶金等行业的冷却循环水,油田注水及其他领域的杀菌灭藻,有效地控制微生物的生长。 二、产品特点 1、高效广谱:能杀灭各种细菌、真菌和藻类等微生物。抑菌强。 2、配伍性好:能与离子型、非离子型等多种水处理剂配合使用。协同增效。 3、易降解:使用后极易降解成无毒分子,无二次污染。 4、节约成本:使用剂量小,作用时间长,使用成本低。 三、质量指标 四、使用方法 根据不同水质一次投加量为30~80ppm,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一旦接触立即用清水冲洗。 五、包装、贮存 25kg、100kg、200kg塑料桶包装。在40℃以下避光储存。有效期一年。

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的确定方法

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的确定方法 孤东采油厂新滩试采矿 裴书泉 摘要:为了经济有效地开发低渗透油藏,合理井网密度的确定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低渗油田开发存在的问题,井网井距对低渗油田开发的影响,确定了低渗透油藏的开采原则,给出了经济极限和经济最佳井距的计算公式,总结了技术合理井距的多种方法。当技术合理井距大于经济极限井距时,应取技术合理井距,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计算,计算出了合理井距,并分析了合理井距与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为低渗油田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低渗;井网;井距;渗流规律; 1引言 低渗透油田广泛分布于全国各个油区,具有丰富的储量资源。胜利油区从“六五”以来,平均每年新增探明低渗透储量1000~2000万吨。2003年上报探明储量为2325万吨(占2003年度上报探明地质储量的21%),成为胜利油田的重要的增储阵地之一。截至到2003年底为止,胜利油田低渗透油田共上报探明储量5.87×8 10t ,占胜利油田上报探明储量的13.3%。其中,已开发低渗透油田储量为4.11×8 10t ,占胜利油田已开发储量的11.37%。未开发低渗透油田储量为1.76×8 10t ,占胜利油田未开发储量的30%。胜利油区低渗藏具有埋藏深,储量丰度低,平面和纵向上非均质严重等不利因素,与国内其他油区的低渗透油藏相比,其开发效果相对较差。 合理井网密度的确定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普遍的确定方法是,从水驱控制程度、原油最终采收率、采油速度、驱替压力梯度、有效渗透率与探测半径、类比、三维数值模拟以及动态分析等8个方面与井网密度之间的关系。 2低渗透油藏井距井网对开发的影响 2.1井距对开发低渗透油藏的影响 众所周知,低渗透油层一般连续性差,渗流阻力大,必须缩小井距,加大井网密度,才能提高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使油井见到较好的注水效果。 不少低渗透油田采用以加密井网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措施,改变了低产低效的被动局面,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根据地下实际情况,许多低渗透油田都需要缩小井距,加密井网。但过去油价偏低,都因经济效益而未能进行加密调整。现在油价已经开放,基本保持正常状态,为加大井网密度,改善和开发好低渗透油田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当然,也不是说井距越小越好,密度越大越好,还是要根据油田实际情况,以达到较高油层连通程度和水驱控制程度,较高的采收率和较好的开发效果为原则。同时还要保持较好的经济效益。 今年来,各油田都进行了经济最佳井网密度和极限井网密度的研究和测算。有关低渗透油田的资料数据如表2-1。长庆油田在编制安赛油田坪桥区开发方案时,根据新的价格和费用,对不同井网密度的技术和经济指标做过初步计算:简单数据见表2-2和图2-1。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和测试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教案

在印染实际生产中,常采用对比法和模拟法对应用的助剂进行试验。 对比法是将样品(试样)与标样进行平行试验,一般用于测定印染助剂的应用性能。如:润湿性、乳化性等。 模拟法是模拟印染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条件进行小样试验,通过测定加工产品的有关性能来评判助剂的质量或生产适用性。主要用于工厂工艺适应性试验。 一、表面张力的测定 1、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 2、实验药品器材:表面张力仪、测量杯(直径大于8cm)玻璃仪器、表面活性 剂试样溶液。 3、试验步骤: 1)清洗仪器:用铬酸洗液浸洗铂金圆环和测量杯,后用蒸馏水冲洗至中性。 2)校准仪器: 3)测定方法:用界面张力仪来测定,在恒温室内进行。 测量时,用待测液冲洗测量杯几次,后在待测液中部吸取大量试样于量杯中,使铂金圆环浸入测试液中部,调节拉力,使环上下两力平衡。圆环露出液面时形成一液膜,拉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液膜破裂,读出此时刻度盘上的读数,即为试验表面张力值P。连续测试五次。 4)结果计算:取五次数值的平均值 表面张力ν=P×F 校正因子F公式复杂,在此略。 二、水溶液pH值测定 1、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溶液pH值的测定; 2、实验仪器药品:酸度计、磁力搅拌器、烧杯、容量瓶(100ml)温度计、水 浴锅、蒸馏水(无CO2)、标准缓冲溶液、试液 3、实验步骤

1)将被测液、标准缓冲溶液、洗涤用水调节在20±1℃,校准酸度计; 2)将待测试样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s,停止搅拌后插入电极,待指针稳定1min后读数。每个试样平行测定两次。 4、结果:取算术平均值,修约至 三、润湿(渗透)性测试 帆布沉降法:将一定质量帆布放入一定浓度的助剂溶液中,帆布被溶液润湿增重而下沉,记下帆布从接触溶液到沉降所需时间。 1、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润湿性(渗透性)测试。 2、实验仪器药品:800ml高型烧杯、秒表、420号鱼钩、铁丝架、%表面活性剂试样溶液、棉帆布试片(直径30mm,质量~0.39g) 3、实验步骤:取%表面活性剂试样溶液置于800ml高型烧杯中,调温。用鱼钩钩住布片,另一端绑尼龙丝线,线端打一小圈,套入铁丝架底的小圆钩上,用镊子夹住布片,随铁丝架进入液面,达烧杯底中心,开始秒表计时。当帆布片从下沉至烧杯底部时,停表,记下沉降时间。实验结果:连续做3次,取平均值。 四、表面活性剂乳化力的测定 方法:分相法——将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与不溶于水的油类用机械方法搅拌或者振荡,使其成乳液,经过一定时间静置分层后,根据分离出来一定数量的油剂所需时间的长短来判断乳化力的大小。 1、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乳化力的测定; 2、仪器药品:具塞量筒、秒表、液状石蜡、25g/L标准样品溶液、25g/L待测液; 3、实验步骤:分别量取25g/L标准样品溶液和待测试样溶液各20ml,置于100ml 具塞量筒中,加20ml液蜡,34℃水浴保温5min,剧烈摇动10次后静置1min,重复上述操作5次后静置并立即记下时间,至水相分离出10ml为止。 4、结果

润湿性的测量方法

润湿性的测量方法 测量润湿性的方法很多,按测量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其中定量方法主要有接触角法、渗吸与排驱法(Amott方法)和USBM(美国矿物局)方法。定性测量方法种类很多,包括渗吸率、显微镜检测、浮选法、玻璃滑动法、相对渗透率曲线法、渗透率与饱和度关系曲线、毛管压力曲线、毛细测量法、排驱毛管压力、油藏测井曲线、核磁共振法以及染色吸附法。 一润湿性的定量测量方法 一般定量测量常用以下三种方法:(1)接触角法;(2)Amott方法(渗吸和排驱);(3)USBM 方法。 1.接触角法: 接触角法测量的是一个特定表面的润湿性。在油水系统中就是测量光滑矿物表面上油和水的润湿性。 石油工业中一般用悬滴法测量接触角,第一步要全部彻底的清洗仪器,因为即使微量的杂质也能改变润湿性。当用纯净流体和人造岩心时接触角法是最好的测量方法。此法也用来检验实验条件对润湿性的影响,如压力、温度和水的化学性质。 润湿角测量的一个问题是滞后现象。测量的接触角有前进角和后退角两种,前进角是向前推液滴边缘测得的,而后退角是向后拉测得的,二者之差就是接触角滞后。引起滞后的原因有三种:a、表面粗糙度;b、表面非均质性;c、大分子水垢的表面固定性。 将接触角用于油藏岩石的第二个问题是它仅仅反映岩石局部的润湿性,不能考虑岩石表面的非均质性。第三个限制是得不到有关岩石上是否存在永久连接有机覆盖物的信息。2.Amott方法 USBM方法和Amott方法测量的是岩心的平均润湿性。当测量天然状态岩心或恢复原态岩心时,这两种方法要好于接触角法。确定岩心是否清洗完全必须用USBM方法或Amott方法。USBM方法有时要优于Amott方法,因为后者在中性润湿附近不敏感。改进的USBM 方法可以进行USBM和Amott两种方法的指数计算。 Amott方法是把渗吸和驱替结合起来测量岩石的平均润湿性。测量之前,所用的岩心先要在水中通过离心作用直至达到残余油饱和度(ROS),然后才可进行Amott方法实验。 Amott方法主要由以下四步组成: ①将岩心浸入油中,20小时后测量被油的自发吸入所排出的水的体积; ②岩心在油中离心达到束缚水饱和度(IWS),测量排出的水的总量; ③将岩心浸入水中,20小时后测量被水的自吸排出的油的体积; ④在水中离心直至达到残余油饱和度,测量排出的油的总量。 注意:岩心可能是通过流动而不是离心达到ROS和IWS,尤其对于不能用离心机的非固态物质必须如此。 分别引入油驱比和水驱比的定义如下: 油驱比: 水驱比: 其中δo--- 油驱比 δw--- 水驱比 Vwsp--- 通过油的自吸所排出的水的体积 V osp--- 通过水的自吸所排出的油的体积

QSNCC-J-05-2014-0009 异噻唑啉酮非氧化杀菌剂

Q/SNCC 企业标准 Q/SNCC-J-05-2014-0009 异噻唑啉酮非氧化杀菌剂 2014-09- 30发布2014-09-30实施神华宁煤集团煤炭化学工业分公司发布

Q/SNCC-J-05-2014-0009 目次 目次............................................................................... I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技术要求 (1) 4 试验方法 (1) 4.1 外观 (1) 4.2 活性物含量 (1) 4.3 水溶性测定 (2) 5 取样及检验规则 (2) I

Q/SNCC-J-05-2014-0009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要求格式编写。 本标准由神华宁煤集团煤炭化学工业分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神华宁煤集团煤炭化学工业分公司质量管理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神华宁煤集团煤炭化学工业分公司质检计量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延庆、高克霞、裴艳红、韩艳。 本标准首次发布。

Q/SNCC-J-05-2014-0009 异噻唑啉酮非氧化杀菌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循环水及脱盐水工段用异噻唑啉酮非氧化杀菌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循环水及脱盐水工段异噻唑啉酮非氧化杀菌剂的验收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22592 水处理剂 PH值测定方法通则 GB/T 22594 水处理剂密度测定方法通则 3 技术要求 异噻唑啉酮非氧化杀菌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异噻唑啉酮非氧化杀菌剂技术要求 4 试验方法 4.1 外观 取50mL-60mLHEDP缓释阻垢剂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100mL比色管中,在日光或日光灯透射下,直接目测。循环水工段用异噻唑啉酮非氧化杀菌剂为浅黄绿色透明液体,脱盐水工段用异噻唑啉酮非氧化杀菌剂为微蓝绿色透明液体。 4.2 活性物含量 4.2.1 方法概要 异噻唑膦酮衍生物与亚硫酸氢钠定量反应,过量的亚硫酸氢钠与碘反应。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 1

岩石润湿性测定实验

中国石油大学 渗流物理 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成绩: 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师: 同组者: 岩石润湿性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界面张力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3.加深对岩石润湿性、界面张力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1.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 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情况可以通过直接测定接触角来确定。将待测矿物磨成光面,浸入油(或水)中,如图1所示,在矿物光面上滴一滴水(或油),直径约1~2mm ,然后通过光学系统将一组光线投射到液滴上,将液滴放大、投影到屏幕上,直接测出润湿角,或测量液滴的高度h 和它与岩石接触处的长度D ,按下式计算接触角θ: D h tg 22= θ 式中, θ—润湿角,°; h —液滴高度,mm ; D —液滴和固体表面接触的弦长,mm 。 图1 投影法润湿角示意图 2.悬滴法测定液滴界面张力 悬滴法适用于密度差较大的测定液-液或气-液之间的界面张力,测量范围为 10-1~10-2 mN/m 。 液体自管口滴落时,当液滴接近最大直径时,用光学设备记录下液滴图像。测量液滴的相关参数,利用下式计算界面张力: , 21ρρρ-=Δ , e sn n d d S = 式中,σ—界面张力,mN/m ; 2 e gd H ρσ?=

21ρρ、—待测两相流体的密度,g/cm3; ρ?—两相待测试样的密度差,g/cm3; e d —实际液滴的最大水平直径,cm ; sn d —从液滴底部算起,高度为e d n 10高度处液滴的直径,cm ; n S —液滴e d n 10高度处的直径与最大直径的比值; H —液滴形态的修正值,由n S 查表得到。 a )烧杯中气泡或液滴形状 ( b ) 气泡或液滴放大图 图2 悬滴法测界面张力示意图 三.实验仪器 图3 HARKE-SPCA 接触角测定仪器

岩石润湿性的测定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 油层物理 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2010.12.17 成绩: 班级: 石工10-15班 学号: 10131504 姓名: 于秀玲 教师: 王玉靖 同组者: 秘荣冉 宋文辉 岩石润湿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的原理及方法; 2.加深对岩石润湿性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情况可以通过直接测定接触角来确定。将待测矿物磨成光面,浸入油(或水)中,如图1所示,在矿物光面上滴一滴水(或油),直径约1~2mm ,然后通过光学系统将一组光线投射到液滴上,将液滴放大、投影到屏幕上,直接测出润湿角,或测量液 滴的高度h 和它与岩石接触处的长度D ,按下式计算接触角θ: D h tg 22 = θ 式中, θ—润湿角,°; h —液滴高度,mm ; D —液滴和固体表面接触的弦长,mm 。

三.实验仪器 HARKE-SPCA接触角测定仪如图2所示 四.实验步骤 1.将直流电源的插头一端插入接线板内另一端插入仪器后面的电源插座内。 2.将通讯线连接主机与计算机COM2通讯口。 3.打开接线板的电源开关。 4.旋转仪器后面的光源旋钮,顺时针旋转,看到光源亮度逐渐增强。 5.打开接触角软件图标。 6.开启视频。 7.调整滴液针头。初次使用接触角测定仪对焦比较繁琐,首先向下移动滴液针头,停在变倍显微镜水平线以下的位置,然后旋转固定在上下移动器上的水平移动旋钮,左右调整针头,当软件图像显示窗口出现针头虚影时停止。 8.调整调焦手轮,直到图像清晰。 9.将显微镜放大倍数调整到1.5倍。 10.将吸液管吸满液体安装在固定夹上。旋转测微头,液体将缓缓流出,形成液滴。11.用脱脂巾擦干针头上的液体,再在工作台上放置被测的固体试样。最好是长条的20×60mm左右。 12.点击配置栏,在试验设置对话框,在相关栏添入相关数值。 13.上升移动工作台至界面上红色水平线的下方(1mm左右),见图3。 14.旋转测微头,当针头流出大约3-5ul左右的液体时停止。 15.旋转工作台升降手轮,使试样表面接触液滴,然后下降一点。液滴显示在视窗内,见图4。 16.点击开始试验绿色三角形图标,试验将按照设置的时间间隔自动拍摄图像,直至完毕。17.关闭视频,点击软件界面下面的电影图片任意一张,图片将显示在大窗口中,见图5。 图3 图4 图5五.接触角分析方法 1. 切线法

反渗透非氧化性杀菌剂投加及药性评估方法探讨 高超

反渗透非氧化性杀菌剂投加及药性评估方法探讨高超 发表时间:2017-12-31T13:06:59.99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作者:高超[导读] 摘要:电厂的化学制水设备的生物污染是膜系统运行过程中最常见和较严重的污染之一,也是影响制水量和制水质量的主要因素。 (华能金陵燃机电厂江苏省南京市 210034)摘要:电厂的化学制水设备的生物污染是膜系统运行过程中最常见和较严重的污染之一,也是影响制水量和制水质量的主要因素。制水设备一旦形成生物粘膜,将会滋生细菌,使得设备产水量下降,运行压力增加,脱盐率降低,因此有效地进行杀菌灭藻是非常必要的。与原有的反渗透氧化性杀菌剂相比,非氧化性杀菌剂可以有效地改善细菌滋生的现状,提高制水质量。本文将对反渗透非氧化性杀菌剂系 统进行介绍,并探讨非氧化性杀菌剂的给药方案以及药性评价方法,从而使非氧化性杀菌方法得到完善,提高电厂的化学制水设备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关键词:反渗透非氧化性杀菌剂;投药方法;药性评价 1引言 在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电厂的化学制水设备也逐步得到更新与发展。但电厂的化学制水设备的生物污染仍是膜系统运行过程中最常见和较严重的污染之一。在化学制水过程中,一旦形成生物粘膜,它将变成一种结构复杂并吸附水中有机和无机杂质的物质,为细菌的繁殖提供养分,使得设备产水量下降,运行压力增加,脱盐率降低,因此有效地进行杀菌灭藻是非常必要的。与原有的反渗透氧化性杀菌剂相比,非氧化性杀菌剂可以有效地改善细菌滋生的现状,提高制水质量。本文将对反渗透非氧化性杀菌剂系统进行介绍,并探讨非氧化性杀菌剂的给药方案以及药性评价方法,从而使非氧化性杀菌方法得到完善,提高电厂的化学制水设备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2系统概况 传统的反渗透系统主要是在入口进行氧化性杀菌剂处理,即用次氯酸钠进行处理。2014年12月15日,经过多次逻辑试验、系统调试,我厂的非氧化性杀菌剂系统投入使用。非氧化性杀菌系统主要是在制水过程中的澄清池和反渗透过程进行了非氧化性杀菌剂的投放,两个投放点能够更好的抑制和杀灭细菌,提高制水质量和效率。非氧化性杀菌系统有许多优点,例如:非氧化性杀菌灭藻剂不是以氧化作用杀死微生物,不会对设备造成危害;非氧化性杀菌灭藻剂的杀生作用有一定的持续性;对沉积物和黏泥有渗透、剥离的作用;受其他物质的影响较小,受水中PH值影响较小等等。 3非氧化性杀菌剂加药方案 3.1 加药系统设置方案 经过多次调研与分析,我厂最终确定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加药系统设置方案。首先,停止使用原有的澄清池氧化性杀菌剂;其次,确定了澄清池和反渗透两个位置进行投放非氧化性杀菌剂:利用助凝剂加药箱定期对澄清池投加;利用还原剂加药箱,定期对水处理投加;同时,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长期杀菌效果,我厂还利用还原剂泵的变频和连锁功能按运行时间实现自动加药;另外,根据澄清池流量和净水站流量合理调整自动加药频率。这样一套完整成熟的非氧化性杀菌剂加药体系与原有的氧化性杀菌系统相比,可以更加有效的避免细菌滋生对膜系统的破坏,同时,也对原有系统进行了充分利用,未增加设备成本。 3.2 加药模式设定方案 非氧化杀菌剂的加药频率、加药浓度、加药周期等因素都会对非氧化杀菌系统的杀菌效果产生影响,并非加药频率高,浓度大就能取得好的杀菌效果。我厂非氧化性杀菌剂采用变频自动冲击式加药模式,根据澄清池和一级RO入口流量,自动调节非氧化性杀菌剂加药频率。投加浓度约为100ppm,即:每次投加时间为1-2h,投加频率暂定1-2次/周,由于计量泵额定流量为200L/h,当进水300t/h时,计量泵冲程50%,频率15Hz,计量泵实际流量为30L/h,这样投加浓度为100ppm,保证杀菌效果。澄清池投运加药自动连锁(运行604800s,加药7200s),运行人员通过运行倒计时了解并掌握加药规律,通过每天澄清池切换定期工作,控制并调节澄清池流量和加药比例。一级RO 入口投运加药自动连锁(运行302400s,加药3600s),通过一周两次加药处理,控制了反渗透、EDI系统细菌滋生,防止因氧化性杀菌剂余氯过高调节不及时,造成膜设备氧化损坏。通过这样适当的调节加药频率和加药浓度,使得非氧化性杀菌系统的杀菌效果得到最佳。 4非氧化性杀菌剂药性评价方法大量资料显示,非氧化性杀菌系统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持,且较之氧化性杀菌系统的杀菌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具有明显的可行性与优越性。在这样充足的理论基础上,更应在实际工作中,对非氧化杀菌系统进行药性评价。只有通过对各方面内容与指数的评价,才能客观形象地反应非氧化性杀菌系统的实际工作效果,从而为其杀菌效果提供实践支持。在对非氧化性杀菌系统进行药性评价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指标。 4.1安全性能 电厂是一个大型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改变都应该把安全因素放在第一位,制水系统亦是如此。首先,非氧化性杀菌剂对制水设备没有危害;其次,如前文所介绍,非氧化性杀菌系统采用的是利用澄清池和反渗透系统进行自动加药,减少了现场危险品的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另外,反渗透入口余氯过低会造成膜的生物污堵,但余氯过高又会损伤设备,较难控制和调节,但非氧化性杀菌系统不会产生余氯,减少了氧化性药品对设备的损伤,提高了各级设备使用寿命。通过对以上一些因素的比较可以发现,非氧化性杀菌系统大大提高了整个制水系统的安全性,使得电厂的制水系统安全有序长久的工作得到了保障。 4.2经济效益 电厂作为老牌能源企业,其顺利运营与整个系统的合理经营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每个环节的经济效益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厂相关部门对非氧化杀菌系统安装运营后与之前相比经济效益方面进行了精确计算,以一个月为时间单位,对如下因素进行了统计。与氧化性杀菌系统相比,可以节约的费用有:澄清池少用次氯酸钠量约50t,节约费用约3万元;还原剂减少用量约70桶,减少费用约1万元;需要消耗的费用有:澄清池消耗非氧杀菌剂约614kg,反渗透消耗非氧杀菌剂485kg,约1吨,费用约4万元;(加药时间和加药量还在优化调整,实际加药量还可以减少15%-20%)。除以上因素外,因滤芯更换频次减少节省的费用、微生物对膜污染减少以及延长设备使用周期节省的费用、膜清洗产生的费用等仍在进一步追踪与评估中。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非氧化性杀菌系统的经济效益至少会和原有的氧化性杀菌系统持平,甚至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4.3性能指标

材料表面润湿性及在材料工程中的意义

材料表面润湿性及在材料工程中的意义 润湿性是材料表面的重要特性之一,通过静态接触角来表征,影响润湿性的因素主要是材料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主要通过表面修饰和表面微造型来改变材料表面润湿性。润湿性已经直接应用到了生产和生活中,构建超疏水表面和润湿性智能可控表面是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对于建筑、涂饰、生物医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 润湿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如水滴在玻璃上的铺展,雨滴对泥土的浸润等等。润湿性是材料表面的重要特性之一,并已经成功运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润滑、粘接、泡沫、防水等。近年来,随着微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仿生学研究的兴起,对于固体表面润湿性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具有超疏水表面的金属材料具有自清洁作用,从而提高其抗污染、防腐蚀的能力;而在农药喷雾、机械润滑等方面却又要求液体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所以对于材料表面润湿性的研究在材料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调控材料表面的润湿性,人们通过接枝、涂层、腐蚀等众多方法从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两个方面对材料进行了改性,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1、润湿性 润湿是指液体与固体接触,使固体表面能下降的现象,常见的润湿现象是固体表面上的气体被液体取代的过程。例如在水干净的玻璃板上铺展,形成了新的固/液界面,取代原有的固/气界面,这个过程的完成与固体和液体的表面性质以及固液分子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1]。 润湿作用实际上涉及气、液、固三相界面,在三相交界处自固-液界面经过液体内部到气-液界面的夹角叫接触角,以θ表示,通常通过Young方程计算得到,该方程是研究液-固润湿作用的基础。一般来讲,接触角θ的大小是判定润湿性好坏的判据。若θ=0,液体完全润湿固体表面,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0<θ<90°,液体可润湿固体,且θ越小,润湿性越好;90°<θ<180°,液体不能润湿固体;θ=180°,完全不润湿,液体在固体表面凝聚成小球。 这是理想表面的情况,并且也没有考虑到重力的影响,然而对于实际表面,多数都是粗糙和不均匀的,还有表面污染的情况,影响接触角的因素变得复杂。可分为材料表面本身的影响和外界环境的因素,而材料组成和结构的因素处于主导地位。 2、润湿性的影响因素 材料表面的润湿性由表面原子或原子团的性质和密堆积方式所决定,它与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性质及排列无关。有研究表明,材料表面的润湿性受两方面因素支配: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 化学组成对润湿性的影响本质上是表面能对润湿性的影响。通过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等较强作用结合的固体,它们具有高能表面,通过范德瓦尔斯力或(氢键)结合的分子固体,具有低的表面能。而固体的表面能越大,通常越容易被液体润湿,反之亦然,所以无机固体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低渗透油气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潜力。近20年来,在低渗透砂岩、海相碳酸盐岩、火山岩勘探方面取得了很大发现,形成了国际一流的开发配套技术。低渗透油气田开发成熟技术有注水、压裂、注气等,储层精细描述和保护油气层是开发关键。多分支井技术、地震裂缝成像和裂缝诊断技术、新型压裂技术、注气提高采收率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日趋成熟。本文主要介绍了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发展趋势 1 前 言 在中国特有的以陆相沉积为主的含油气盆地中,普遍具有储层物性较差的特点,相应发育了丰富的低渗透油气资源。经过长期不懈的探索,中国低渗透油藏的勘探开发取得了很大的突破。通过持续不断的开发技术攻关和创新,中国的低渗透资源实现了规模有效开发,形成了国际一流的低渗透开发配套技术系列。在中国油气产量构成中低渗透产量的比例逐步上升,地位越来越重要。 低渗透油藏通常具有低丰度、低压、低产“三低”特点,其有效开发难度很大。低渗储层中油气富集区,特别是裂缝发育带和相对高产区带的识别评价、开发方案优化、钻采工艺、储层改造、油井产量、开采成本、已开发油田的综合调整等技术经济问题,制约着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和高效开发。如何经济有效地开发低渗透油气藏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难题。 国外低渗透油田开发中,已广泛应用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主要技术有注水保持地层能量、压裂改造油层和注气等,储层地质研究和保护油层措施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小井眼技术、水平井、多分支井技术和CO2泡沫酸化压裂新技术应用,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单井产量,实现了低渗透油田少井高产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2 低渗透油藏的特点 2.1 低渗透的概念 严格来讲,低渗透是针对储层的概念,一般是指渗透性能低的储层,国外一般将低渗透储层称之为致密储层。而进一步延伸和概念拓展,低渗透一词又包含了低渗透油气藏和低渗透油气资源的概念,现在讲到低渗透一词,其普遍的含义是指低渗透油气藏。具体来说低渗透油气田是指油层孔隙度低、喉道小、流体渗

岩石润湿性的测定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2014.9.24 成绩: 班级: 石工12-7班 学号: 12021307 姓名: 李东杰 教师: 张俨彬 同组者: 董希鹏 岩石润湿性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界面张力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3.加深对岩石润湿性、界面张力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1.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 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情况可以通过直接测定接触角来确定。将待测矿物磨成光面,浸入油(或水)中,如图1所示,在矿物光面上滴一滴水(或油),直径约1~2mm ,然后通过光学系统将一组光线投射到液滴上,将液滴放大、投影到屏幕上,直接测出润湿角,或测量液滴的高度h 和它与岩石接触处的长度D ,按下式计算接触角θ: D h tg 22 = θ 式中, θ—润湿角,°; h —液滴高度,mm ; D —液滴和固体表面接触的弦长,mm 。 图 1 投影法润湿角示意图 2.悬滴法测定液滴界面张力 悬滴法适用于密度差较大的测定液-液或气-液之间的界面张力,测量范 围为10-1~10-2 mN/m 。 液体自管口滴落时,当液滴接近最大直径时,用光学设备记录下液滴图像。测量液滴的相关参数,利用下式计算界面张力: , 21ρρρ-=Δ , e sn n d d S = 式中,σ—界面张力,mN/m ; 21ρρ、—待测两相流体的密度,g/cm 3; 2 e gd H ρσ?=

ρ?—两相待测试样的密度差,g/cm 3 ; e d —实际液滴的最大水平直径,cm ; sn d —从液滴底部算起,高度为e d n 10 高度处液滴的直径,cm ; n S —液滴e d n 10 高度处的直径与最大直径的比值; H —液滴形态的修正值,由n S 查表得到。 (a )烧杯中气泡或液滴形状 (b ) 气泡或液滴放大图 图2 悬滴法测界面张力示意图 三.实验仪器 图3 HARKE-SPCA 接触角测定仪 四.实验步骤 1.打开电源开关。 2.顺时针旋转仪器后面的光源旋钮,看到光源亮度逐渐增强。

杀菌灭藻剂的选择方法

杀菌剂的选择方法 1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微生物危害 在冷却水硬度和碱度不高的情况下,微生物的危害是循环冷却水系统安全运行的最大障碍,主要表现有(l)恶化水质,加大动力消耗,损坏设备。冷却水中微生大量繁殖,会使水的通道缩小,阻碍水流,增大能耗,损坏设备。(2)形成生物粘泥。冷却水中的微生物混合泥沙、无机物和尘土等,形成生物粘泥。生物粘泥会降低热效率,恶化水质,引起设备管道局部腐蚀。(3)形成生物垢,促进腐蚀。生物垢主要是微生物生长所致,它会出现在水系统和工业用水相接触的各个部位,它是工业冷却水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4)使缓蚀剂失效或部分失效。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会使缓蚀剂、阻垢剂发生分解,致其失效或部分失效。(5)产生致病菌,危害人体健康。循环冷却水中的微生物,有些是致病微生物,可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1.l好氧性夹膜细菌和芽孢细菌的危害 好氧性夹膜细菌,如气杆菌属、假单胞菌属等在冷却水中能大量生长。这些好氧性夹膜细菌都会产生黏液。芽孢细菌在某些不良环境下产生孢子,这些饱子也能产生黏液。这些细菌产生的黏液和芽孢是冷却水系统中形成黏泥的主要原因。 1.2 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危害 硫酸盐还原菌(简称SRB)属于厌氧型微生物,它是微生物腐蚀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硫酸盐还原菌是脱硫孤菌属中的一类特殊菌种,可氧化含碳有机化合物或氢、还原硫酸盐产生HZS。它可以在pH值为5.5~9.0,温度在5℃~50℃范围内生长,有些硫酸盐还原菌能在100℃的高温、500Mpa高压(甚至更高)的极端环境条件下生长。在金属表面和沉积物和之间往往缺氧,以硫酸盐还原菌为主的厌氧菌得以繁殖,当温度为25℃~30℃时,繁殖更快。它的主要危害是对金属表面的去极化作用;由于其氢化酶的作用,将硫酸盐还原成硫化物和初生态氧[O],而[O]与[H]去极化生成H2O,靠它的去极化作用加速对管道和设备的腐蚀,腐蚀产物FeS又可以堵塞管道。近期又发现硫酸盐还原菌属发生变异现象,硫酸盐还原菌在饥饿状态下,菌体自动变小,这项研究表明,将有许多新型的变种产生。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硫酸盐还原菌诱发腐蚀的机理存在不同认识,但硫酸盐还原菌能加剧腐蚀却是不争的事实。 1.3 铁细菌的危害 铁细菌是一类能将二价铁盐氧化成三价铁化合物,并能利用此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来同化二氧化碳进行生长的细菌的总称。铁细菌是钢铁锈瘤产生的主要原因,铁细菌长期产生氢氧化铁,可积累成褐铁矿,在铁制水管中的生长繁殖会缩短水管的使用寿命。铁细菌是一类好氧异样菌,也有兼性异养和自养的,在含氧量小于0.5mg/L的系统中也能生长。在循环冷却水过程中,铁细菌在水管内壁形成氧浓差电池,它能使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释放的能量供细菌生存所需,属化能自养型微生物。铁细菌在氧化二价铁离子过程中,形成的氢氧化铁在细菌周围形成大量的棕色豁泥,造成金属管道堵塞,并为专行厌氧的硫酸盐还原菌提供有利条件,进而在铁管管道上形成锈瘤结节,产生坑蚀,并散发强烈的臭味。 1.4 真菌的危害 (1)堵塞管道。如部分霉菌在繁殖是会形成一团团的丝体,造成管道堵塞。

表面润湿性

【交流】请教“润湿性”和“表面张力”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 小木虫(金币+1):奖励一下,鼓励发有价值的话题 ①润湿性是指当存在两种非混相流体时,其中某一种流体沿固体表面延展或附着的倾向性;、 ②表面张力是指液体表面层由于分子引力不均衡而产生的沿表面作用于任一界线上的张力。 ③CNKI:粒子对液体的亲和程度也称为润湿性.不同粒子对同一种液体的亲和程度不相同,界面张力(也叫做表面张力)愈小的液体,对粒子的润湿性愈好。——所以这两个概念是一致的,“表面张力越小则润湿性越好。” ④但是看到某篇文献说:对于不同类型的泡沫,表面张力低并不一定润湿速率(即用以表示润湿性的参数)就快——也就是说表面张力和润湿性是不一致的? 囧——这应该怎么理解呢? 作者:polestar007 第四条,是不是因为加了“不同类型的”这个限制? 作者:liujunhero 没有必然的联系啊 作者:老甫Tiger :tiger28: 作者:贵2009 好像没有呢 作者:ashao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liujunhero at 2010-07-15 14:36:21: 没有必然的联系啊 为啥没有必然的联系啊,难道cnki的那篇论文写错了?《陶瓷微滤膜在回收矿浆工业废水中的应用与再生性能研究》—— 粒子对液体的亲和程度也称为润湿性.不同粒子对同一种液体的亲和程度不相同,界面张力(也叫做表面张力)愈小的液体,对粒子的润湿性愈好。 谢谢指教

作者:monclua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shao at 2010-07-15 13:36:38: 【交流】请教“润湿性”和“表面张力”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 小木虫(金币+1):奖励一下,鼓励发有价值的话题 ①润湿性是指当存在两种非混相流体时,其中某一种流体沿固体表面延展或附着的倾向性;、 ②表面 ... 你这个问题问得不清楚,表面张力与物质自身性质有关,还与接触相有关,与温度、压力都有关。你说的“不同泡沫”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作者:ashao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onclua at 2010-07-15 15:03:30: 你这个问题问得不清楚,表面张力与物质自身性质有关,还与接触相有关,与温 度、压力都有关。你说的“不同泡沫”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哦,所谓的不同泡沫指的是相同测试条件下(温度、压力等都一样),只是泡沫的种类不同——谢谢指教 作者:赵环0924 应该有关系,查物化方面的书 作者:ashao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polestar007 at 2010-07-15 13:40:46: 第四条,是不是因为加了“不同类型的”这个限制? “不同类型”指的是两种类型不同的泡沫,在相同的压力、温度等条件下测试,结果显示二者的表面张力都很低,但是一个润湿性低、一个润湿性高 作者:monclua 而且润湿性与液固、气液、气固的界面张力均有关,符合扬氏方程。你找本《物理化学》看看吧,南京大学编的比较好。

杀菌剂MSDS

格式Ⅳ-9-8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格式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1.1 化学品中文名称:杀菌剂 1.2 化学品英文名称:Fungicide 1.3中文名称2:杀菌灭藻剂 1.4 分子式: 1.5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1 主要成分: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 2.2 含量:1-5% 2.3 CAS No.2682-20-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3.1 危险性类别: 3.2 侵入途径:食入、经皮肤吸收 3.3 健康危害: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呼吸系统过敏性反应。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4.3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4.4 食入:勿催吐、用水漱口。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具有强氧化性。能与多种化学物质发生反应。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5.3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6.1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7.2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职业接触限值:未制定标准 8.2 监测方法:未制定标准 8.3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实验8 接触角法测定固体的表面润湿性 操作步骤

实验8接触角法测定固体的表面润湿性 仪器和药品 仪器:SL-200B标准型光学接触角测定仪(示意图见图1) 药品:去离子水;玻璃片;有机玻璃片;细砂纸 图1. 接触角测定仪示意图 实验步骤 1、测试前,需要按图1熟悉仪器的各个部件,并拧开镜头盖,放在仪器底板上。 2、测试前,将接触角测定仪的三个平面调整好水平位置。具体为: (1)将水泡放于接触角测定仪的底座上,通过调整接触角测定仪主机四个垫脚的螺丝,使水泡处于中间位置,校正仪器主机水平。(已校好,勿动!) (2)将水泡放于样品台上,通过调整样品台下面的二维校正螺丝,使水泡处于中间位置。(已校好,勿动!) (3)方法同上,校正镜头水平。 3、若进样针内已有去离子水,且内无气泡,可直接使用。检查进样针左侧的白色塑料螺丝, 是否把针体固定(不要拧太紧,以防断裂!);检查进样针顶部的白色塑料螺丝,将进样针杆固定。 4、若进样针内去离子水不多,需重新吸入去离子水。将进样针的左侧两个螺丝和顶部螺丝 拧松,从左侧小心取出进样针。将干净的进样器在测试液体(去离子水)中反复多次抽拉,以排出进样器中的空气。抽拉进样器要轻缓,以免造成拉杆弯折。针头不能触碰容器边缘或底部,避免针头弯曲。取样之后用滤纸吸除针头周围的液体。逆时针旋转进样针右侧的银色进样泵,使2个黑色凹槽间的距离与进样针匹配,然后用刚才拧下的三个螺丝,将进样针固定到黑色固定架上。 5、插入程序专用U盘,双击电脑桌面上的“动静态接触角、表面自由能接触角分析系统” 图标,出现图2界面。点击“测试向导”,出现图3界面。选择“普通接触角”,“下一步”,出现图4界面。

图2 图3 图4 6、在图4界面中选择下拉菜单中的“uEye capture device 1”,并调节仪器主机左前方的 “光源调节钮”,如果进样针位置适当,可观察到屏幕上针头的黑色影像(图5)。点击“下一步”。出现图6界面。

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能

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能 一、润湿功能 例子:水润湿玻璃,加入表面活性剂润湿容易;水滴在石蜡上,石蜡几乎不被润湿,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石蜡就容易被润湿了;较厚的毛毡或棉絮放入水中,很难渗透,加入一些表面活性剂就容易浸透了。 表面活性剂具有渗透作用或润湿作用 所谓润湿是指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从固体表面或固液界面所取代的过程。 润湿过程往往涉及三相,其中至少两相为流体。 1.润湿过程润湿作用是一个过程。润湿过程主要分为三类:沾湿、浸湿和铺展。产生的 条件不同。其能否进行和进行的程度可根据此过程热力学函数变化判断。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可方便使用润湿过程体系自由能变化表征。 (1)沾湿主要指液-气界面和固-气界面上的气体被液体取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消失的固-气界面的大小与其后形成的固-液界面的大小是相等的。如喷洒农药,农药附着于植物的枝叶上。 沾湿附着发生条件:△G A=γSL-γSG-γLG<0 W A=γSG-γSL+γLG≥0 (沾湿) 式中:γSG、γSL和γLG分别为气-固、液-固和气-液界面的表面张力 (2)浸湿浸湿是指固体浸入液体的过程,原有的固气界面空气被固液取代。如洗衣时衣物泡在水中;织物染色前先用水浸泡过程 浸湿发生条件:△G i=γSL-γSG≤0 W i=γSG-γSL≥0 (W i:浸湿功) (3)铺展液体取代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固-气界面被固-液界面取代的同时液体表面能够扩展的现象。 铺展发生条件为:△G S=γSL+γLG-γSG≤0 S=γSG-γSL-γLG≥0 (S:铺展功) 一般,若液体能够在固体表面铺展,则沾湿和浸湿现象必然能够发生。 从润湿方程可以看出:固体自由能γSG越大,液体表面张力γLG越低,对润湿越有利。 2.接触角和润湿方程(杨氏方程) 接触角:固、液、气三相交界处自固-液界面经过液体内部到气液界面处的夹角。 接触角与固-液,固-气和液-气表面张力的关系可表示为: γSG-γSL=γLG COSθ杨氏方程 COSθ=(γSG-γSL)/γLG 加入表面活性剂,γLG↓γSL↓ COSθ↑θ↓ θ>90°不润湿θ<90°润湿θ越小润湿越好 θ=0°或不存在→铺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