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名方

祛湿名方
祛湿名方

1. 茯苓薏米赤小豆最利湿莲子,薏米,最具有去热燥湿的作用,莲子山药也是健脾祛湿的食疗。荷叶茅根健脾去湿首选白术,还有苍术,陈皮,半夏,砂仁,茯苓,扁豆,黄芪,藿香,佩兰

2.本方能平胃土之不平,故称。

【组成与方解】

-----苦温性燥,除湿运脾君

-----行气化湿,消胀除满臣

陈皮-----理气化滞佐

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使

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使

本方所治诸证为湿浊困阻脾胃,运化失常,胃失和降所致。,胃主受纳,脾胃为湿邪所困,则运化失司,胃失和降。不运,故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浊阴上逆,故呕哕恶心,吞酸;湿阻气滞,则;脾不运湿,水湿下走肠间,故常多自利;水湿泛滥,肢体肌肉失养,则身重怠惰。舌苔白腻而厚,脉濡缓,皆湿盛气阻所致。法当运脾除湿,以其振奋被困之脾阳,温化中焦寒湿。宜用辛香温燥之品,去其、理其脾胃,使中运得复,则诸证自除。

方中苍术苦辛温燥,“能彻上彻下,燥湿而宣化,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凡,倦怠嗜卧,肢体酸软,胸膈满闷,甚至月真胀而舌浊厚腻者非茅术芳香猛烈不能开泄,而痰饮弥漫亦非此不化(《本草正义》)”最善燥湿健脾,重用为君;臣以厚朴,苦温行气,燥湿除满,助苍术加强之力;佐以陈皮,理气化滞,协厚朴下气降逆,散满消胀,且陈皮、厚朴二药气味芳香,能辅助苍术醒脾调中,开启胃口。、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以助健运,俱为。且炙甘草能补能和,可制苍术、厚朴、陈皮之燥烈太过,使本方如有制之师,能戡祸乱而致太平,使湿去而土不伤。诸药相合共奏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阻脾胃。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哕恶心,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濡缓者。

中药的方法很多,但是在生活行之有效、方便使用的,当属成药治疗和食疗中成药治疗: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1。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2.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3.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健脾作用,临床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

,手足不温等病症。

4健脾丸: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5参苓白术丸: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体倦乏力,气短咳嗽,肢倦乏力,健脾祛湿首选《参苓白术散》

5、霍香正气丸(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香砂六君丸、六君子、参苓白术散等都可以!,

建议:,平时可以用薏米、茯苓熬粥喝,少吃辛辣、油腻的、油炸的食物!多运动运动!

健脾祛湿食疗:

1、白菜

材料:500克,薏米60克。先将薏米煮成稀粥,再加入切好、洗净的小白菜,煮二三沸,待白菜熟即成,不可久煮。

用法:食用时不加盐或少加盐,每日2次。

功能健脾祛湿,清热利尿。适用于急性肾炎之浮肿少尿者。

2、

材料:淮山(干品)10克,10克,

3、和中化湿汤

材料:薏米30克,瘦肉100克,30克,陈皮或12克。

4、清热去湿汤

材料:土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初冬道之一,生姜大枣粥效果最好,鲜生姜或6~9克,或100~150克,大枣2~4枚。将生姜洗净切碎,与米、枣同煮成粥。有温胃散寒、温肺化痰的作用,但阴虚者或孕妇慎食。

初冬养生粥道之二,适合冬季滋补,新鲜胡萝卜50克,粳米200克。胡萝卜切成小片,与粳米同煮。先用旺火煮开,再用文火慢慢熬。有健胃补脾、助消化作用。初冬养生粥道之三,甜浆粥

对于体虚病人有养身之效,取新鲜豆浆适量同粳米100~150克煮粥,粥熟后加冰糖少许,再煮沸即可。早晚温热服食。这种粥有健脾养胃、润肺补虚之功效,适用于体虚消瘦、血管硬化、久咳、便燥等症。

初冬养生粥道之四。帮助我们冬季强身壮骨,取板栗15个,去壳与糯米煮粥而食。栗子性甘微温,具有补肾健脾、强身壮骨、养胃平肝、之功效。

赤小豆

根据历代医家的经验,赤小豆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清热去湿、健脾止泻的功用,皮肤湿疹多因脾虚失运,湿毒为患,借助赤豆健脾利湿、清热利水的作用,皮肤湿疹患者食后有利于康复痊愈,故无论急慢性皮肤湿疹之人均宜多食常吃。若将赤小豆研为极细粉末,撒患处或用鸡蛋清调和涂患处,亦颇适宜。

薏苡仁白扁豆山药白茯苓枸杞子

性凉,味甘苦。《日华子本草》说它能消热毒,散疮肿。皮肤湿疹患者如感到皮肤瘙痒或发出红疹,小便不利,尿色赤黄,口鼻火热的现象,可能是血热所致,枸杞头有清理血热作用,用枸杞头煮汤饮服,可见疗效。

健脾祛湿选用这5种中成药

认为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重浊、趋下;易与阻遏气机、影响脾胃运化。并且常常与他邪夹杂致病。健脾祛湿选用哪些中成药呢?专家指出,健脾祛湿的中成药主要有木香顺气丸、健脾丸、归脾丸等药。

中医认为,湿邪是最为常见,也是最难治疗。导致体内湿气的形成可分外因和内因,外因是空气中的湿度大而致,内因则是脾胃不健,运化祛湿能力差而导致湿气内滞。饮食不当,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也会导致湿症。湿症还常常与其它因素结合而出现、寒湿、暑湿、等症状。

湿症在天气潮湿时更容易发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晕重、身体倦怠腰腿酸痛、关节屈伸不利;或见两眼、腿脚浮肿;胸中郁闷、脘腹胀满、口淡、饮食无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这些都属于所谓的“湿气重”。

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水化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所以温补脾胃是除湿的最好途径。下面我们一起具体来看看健脾祛湿的中成药都有哪些。

健脾祛湿中药一:茯苓

茯苓,曾被慈禧太后当作养生益寿的要药,不但自己常食用,还将茯苓制成茯苓饼,赏赐给大臣。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健脾祛湿中药二:荠菜

荠菜带根全草入药,其幼嫩叶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菜,早在公元前300年就有采食荠菜记载。荠菜味甘、淡,性微寒。有补虚健脾、凉血止血、清热利水等功效。宜于湿热胃痛、血热吐血、湿热泄泻、便血等症。

健脾祛湿中药三:木瓜

一说到木瓜,人们可能想到的是番木瓜。虽然番木瓜有健脾胃功效,但是入药的还是皱皮木瓜或者木瓜。木瓜味酸,性温,归肝、脾经,有较好的舒筋活络作用,且能化湿,为治风湿痹痛所常用,筋脉拘挛者尤为要药。木瓜还能使湿浊得化,中焦得以调和。此外,木瓜还有消食作用,可用于消化不良症。

健脾祛湿中药四:砂仁

砂仁,除了是一种健脾祛湿中药,还是生活中运用广泛的一种香料。砂仁昧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该品辛散温通,气味芬芳,其化湿醒脾,行气温中之效均佳,古人视其为醒脾调胃的、要药。故凡湿阻或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等脾胃不和诸症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该品善能温中暖胃以达止呕止泻之功,但重在温脾。

以上是常用的健脾祛湿中药。凤凰中医提醒,湿气重及湿疹患者,在日常饮食方面,应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发物食物。

参苓白术丸

补充:

1.如果是想要祛湿的话,可以试试龟苓膏。

2.胃阴虚:胃脘部有灼烧样隐痛,有嘈杂感,饥不欲食,呃逆,吐酸水等;

胃阳虚:喜吃热食,吐清水

3.胃病“三分治七分养”,七分养应该在三分治的基础上进行,并配合精神方

面进行调养.建议少吃多餐,如果还没到正餐时间,可以补充一些食物,但

不宜过多,非急性情况下,不提倡吃药,因为长期吃药都有副作用,而胃

病是一种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内治愈。如果需要,提倡去看中医,中医

的良方对于养胃特别有效。

4.常见气虚症

一般气虚:全身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少气懒言,语言低微,自汗怕动,

舌质淡,胖嫩,脉虚无力。

肺气虚:呼吸短促、少气懒言、音低等症突出,并有咳嗽、咯痰等症。

心气虚:气短、心悸怔忡、精神萎顿等症突出,并有脉结代、或迟或数,

但虚软无力、心神不宁等症。

脾胃气虚:面色萎黄、精神疲惫、四肢倦怠,食欲减退等症突出,并多伴

有脘腹胀闷、消化不良、大便溏薄及中气下陷脱肛、尿意频频等症。

肾气虚:面色晦暗,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并有腰膝酸软、便清长、性机

能减退、舌淡润、尺脉虚弱等症。

所以气虚有很多种。

5.补阳类食物主要有:鸡肉、猪肝、羊肉、洋葱、香菜、粳米、糯米、小

麦、南瓜、红枣、茴香、姜等。

6.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类食物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等。

7.补肾壮阳类食物主要有:小米、核桃、韭菜、等。

常用药物。主要有:当归、熟地、黄芪、人参、灵芝、山药、芡实、杜仲、

续断、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补骨脂、等。

既能滋阴又能调理脾胃的食疗方:

(1)生地黄粥:生地黄汁150毫升(或干地黄煎浓汁150毫升)、大米100克。大米煮粥,粥熟加入地黄汁,搅匀食用。

(2)天门冬粥:天门冬60克、大米100克。天门冬煎浓汁去渣,加入大米煮粥,作早餐食用。

(3)百合粥:鲜百合5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先将大米煮粥,将熟时放入百合,煮熟,冰糖调味后食用。如无鲜百合,可用干百合粉30克,与米同煮粥亦可。

健脾祛湿粥

做法是: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100克。先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除核,用清水洗净黄芪、党参并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汁。药汁熬好后,去除药渣,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中医认为,是由于暑湿困脾,使胃肠功能虚弱,同时阳气被困,出现乏力疲倦的情况。在这个食疗方中,黄芪、党参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够祛湿,做成能够养胃的粥,可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缓解夏季带来的身体不适。建议可以在粥中加点荷叶,其芳香的味道能够醒脾化湿、开胃。中药方:参苓白术散加生地,石斛,麦冬

滋阴降热、健脾祛湿的药膳:可用生地黄15克、桑椹子12克、茯苓10克、薏米100克熬粥服用,即可滋阴降热、祛湿升阳。主要针对因阴虚内热严重导致脾虚生湿邪引起的不适感。此方滋阴降热为主,健脾祛湿为辅,可极大程度发挥药力来调理阴虚内热脾虚湿重问题。滋阴降热生地黄、桑椹子,健脾祛湿茯苓、薏米.

【】

配方:50克,生姜末30克,丁香粉5克,香油适量。

制法:白砂糖加少许水,放入砂锅,文火熬化,加生姜末、丁香粉调匀,继续熬至挑起不粘手为度。另备一大搪瓷盆,涂以香油,将熬的糖倒入摊平。稍冷后趁软切作50块。

功效:温中降逆,益气健脾。

用法:可随意食之。

【饼】

配方:鸡内金10克,红枣30克,10克,1克,面粉500克,白糖300克。

制法:将鸡内金、红枣、白术、干姜同入锅内,加瑙水用文火煮30分钟,去渣留汁备用。将药汁倒入面粉,加白糖、发面,揉成面团,待发酵后,加碱适量,做成饼。将饼置于蒸笼上,蒸15分钟后即成。

功效:消食化积,健脾益胃。

用法:早晚作点心食用,可常食。

,同,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症见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治宜健脾温中,代表方剂为。

寒的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

脾胃虚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所以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有脾胃虚寒病人可多吃,生姜水。胡椒和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调味品,可以调理好脾胃虚寒的病症,恢复健康脾胃。当然,出现胃痛需警惕胃的,最好去医院做。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脾胃虚

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脾阳虚寒症。多由脾气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或,火不生土所致。临床表现,腹胀纳少,腹满时减,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以和寒象表现为辨证要点。脾阳不足,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少;,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阴寒之气内盛,水湿不化,见口泛清水,大便溏泄,甚则,小便不利,水肿。妇女带下清稀、腰腹酸沉,属寒湿下注。治宜温中健脾,方用理中

治脾胃虚寒3法①鲜姜、白糖治脾胃虚寒痛:鲜姜500克(细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饭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汤匙);坚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见效;如没彻底好,再继续吃,直至好为止。

孩子(1.5周岁)腹泻,消化不良,听说了一个小偏方,姜粉炒

生淀粉炒黑加红糖,我们又改变了一下,改为姜粉馒头末炒焦加红糖,因为焦馒头除湿健胃的效果更好,吃了一次孩子大便形状有改变前面成形后面还稀,第二天又吃,大便就好了。冲一小碗,平常便溏的症状也好了。此方适用于脾胃虚寒的腹泻、便溏、消化不良,甚至脾胃虚寒型的胃炎也会有好处。如果是菌莉,可吃烧大蒜喝米汤,效果比较好。这些偏方的烧或者炒,都是不能加油的。

化痰祛湿

1.首先,不适宜居住在阴冷潮湿的环境里。 2.饮食调节可以选择多吃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如白萝卜、扁豆、包菜、蚕豆、洋葱、紫菜、海蜇、荸荠、白果、枇杷、大枣、薏苡仁、红小豆等。少吃过油、过甜、过咸等重口味食物、少喝饮料、酒类,且每餐不宜过饱。 一、健脾的食物 健脾的食物如鲫鱼(健脾、除湿)、胡萝卜(健脾、止咳化痰)、苹果(健脾、使呼吸更顺畅)、淮山(健脾、止咳)、莲子(健脾)、茨实(健脾除湿)、猪肚(健脾胃)、鸭子(清热健脾、化痰止咳)、牛蒡(除湿、化痰)、糯米(健脾)、粳米(益脾胃,除烦渴)等。 二、祛湿除湿的食物 祛湿食物有赤小豆(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薏米(健脾、祛湿)、莴笋(除湿、利尿)、扁豆(健脾、和中、益气、化湿、消暑)、冬瓜(利水消痰、祛湿解暑)、玉米(健胃,利尿)、红薯(补脾益气,宽肠通便)、豆腐(健脾胃、益气)、牛肉、鸡肉、兔肉、狗肉、牛肚、桂鱼、乌鸡、藕、粟子、豇豆、马铃薯、洋葱、平菇、葡萄、红枣、桃、杏等。 三、祛湿的药物 人参(补脾益肺,生津止渴、止咳)、山药(健脾益胃、助消化、止咳)、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化痰止咳)、芡实(补脾止泻,祛湿止带)、莲肉(清心醒脾,脾止泻)、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白扁豆(补脾和中,化湿消暑)、薏仁(健脾渗湿,除痹止泻)、陈皮(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 四、推荐健脾除湿食谱 1、白鲫鱼煲汤 用油将鱼两面煎黄,用开水猛火煲汤,煮成白色乳状。然后加砂仁(化湿健胃)3克、陈皮(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稍滚三分钟。鲫鱼性甘平,补而不燥,健脾去湿,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中医认为此方补脾胃甚好。 2、田艾煲鲫鱼 田艾(祛湿,暖胃,清肠)30克,鲫鱼250克,生姜10克,煲汤饮用。此方不仅健脾去湿,还可以预防蚕豆病。 3、砂仁苡米淮山粥 砂仁5克,薏米30克,淮山30克,大米100克,煲粥食用。此方可健脾祛湿。 4、淮山薏米莲子粥 淮山、薏米各30克,莲子肉15克,大枣(健脾益胃)10枚,小米(健脾胃)60克,淘洗干净后与小米共煮成粥,熟后加白糖调匀即成。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差,肢体无力。 五、外洗去湿醒脾法 用生姜100克、陈皮20克、薄荷30克煮水洗澡,可以暖脾胃、去湿、解困,如觉得烦琐,可以用此水泡脚。 3.体育锻炼:痰湿体质的人,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长期坚持散步、慢跑、各种舞蹈、球类等活动,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松弛的皮肤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的肌肉。

中医十大名方

中医十大名方 1、小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 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多色白清稀、甚则喘息不得卧或肢面浮肿、口不渴、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方解:本方为解表涤饮方剂。内有水饮者,一旦感受外寒,每致表寒引动内饮,水寒射肺则咳痰清稀,喘息胸满,甚则喘息不得平卧,当内饮外邪得解,里饮得化。 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行水为主药。桂枝助麻黄解表,又能温化阳气,助麻黄行水为辅药。芍药配桂枝以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温脾肺之寒,使脾散精,上归于肺,肺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水液能在体内正常运行,以杜其生痰之源;半夏燥温化痰,治已成之水饮;五味子敛肺止咳,并防肺气耗散太过之弊,以上均为佐药。甘草调合诸药,以缓和麻、桂、姜辛温刚烈之性。诸药合用,共凑解表涤痰、止咳平喘之功。 临床运用: 1.本方为温化痰饮、宣肺平喘之代表方剂。凡咳嗽、痰白清稀有泡沫、口不渴、舌苔白润者,无论有无恶寒发热,有汗无汗均可加减运用。如恶寒无汗者,重用麻黄;恶风自汗者,重用桂芍,或加姜枣以调和营卫;外寒已解而咳嗽未除者,去麻桂,改用蜜炙麻黄,加杏仁以加强宣肺平喘之功;若痰多清稀、咳喘不得平卧者,重用细辛、半夏、干姜以温化降逆寒痰。 2.本方加石膏,名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用于本方证兼有热象者。 3.本方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均有一定疗效。 注意事项: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为治咳喘痰饮之要药。若肺寒停饮偏重,五味子用量宜少于干姜、细辛;若寒饮之咳肺虚者,则五味子用量宜酌加大。 2、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柴胡9克黄芩9克制半夏6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党参6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和解表里,扶正祛邪。 主治:用于少阳证之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呕恶、口苦咽干、耳聋目弦、舌苔薄白、脉弦而数者。 方解:邪在表者宜汗,在里者宜下,而少阳病是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故既不可汗,又不可下,只能用柴胡透达少阳半衰之邪,黄芩泄半里之热。二药配伍以解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等症。配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以止呕;配党参、甘草、大枣益气扶正祛邪,同时姜、枣相配,可以调和营卫。 临床应用: 1.本方善治邪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的病证。若见心中烦闷而无呕吐者,可去半夏、党参、加瓜萎;若口渴者,可去法半夏加天花粉。 2.可治疟疾,去甘草加草果等。 3.清泄肝胆湿热,如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等病。本方可去参、姜、草、加茵陈、龙胆草、川楝子、栀子等。 4.本方可用于妇女经期前后外感、肾盂肾炎、胸膜炎、症见寒热往来者,均可斟酌使用。 3、大承气汤《伤寒论》 组成:大黄12克厚朴9克枳实9克芒硝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峻下热结。 主治:1.肠胃燥热积滞。证见大便坚实不通,脘腹胀满,疼痛拒按,高热神昏,谵语,舌苔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 1

老中医;推荐4款除湿减肥经验方

国医大师路志正推荐名健脾祛湿方:四神汤 路志正认为,除了自身所在的生活环境之外,身体脾胃的运化功能才是我们祛湿的根本利器。因为脾胃虚,湿气才能产生,所以杜绝湿气生成之源才是关键! 四神汤是中医著名的健脾祛湿食方,其中“四神”是指:薏仁、莲子、山药、茯苓。这四位“神仙”,汇集在一起后互相补遗,制成的汤水对人体具有健脾、养颜、祛湿、降燥等诸多益处,几乎发挥出了“无敌”的功效,四神之名当之无愧。 四神汤,以甘平为主,甘能治水,故能健脾和胃。山药以补虚为长,茯苓以去湿为长;薏仁有化湿之功,又能清热,因为湿久会化热,变成湿热,薏仁最擅长清湿热;莲子养心安神为首功。四神汤里不但有茯苓化湿,还有薏苡仁来清热,薏仁还能把湿气转化成津液,又有山药莲子补虚,且能镇水,达到安神之功,使湿气不再为害,从而整体调理身体,达到健康。 整体功效:祛湿清热,健脾养胃,美白皮肤,补益心肺,调肝固肾。性平,适宜作为食疗,常常食用之。

四神汤的食谱(四种食材比例1:1:1:1) (1)煲汤:可以单独煮,也可以加入其它任何你要煮的汤里面,一起煮,因为四神汤的味道是甘淡的,不会影响其它汤的味道。 (2)煮粥:煮粥时,将四神汤的材料切成小丁,配合糯米或大米煮粥,长期坚持。 名老中医沈绍功推荐:清暑祛湿茶 沈绍功专门推荐了一款茶饮。这不是一般的茶,是用沈氏女科专门针对夏季三伏天的家传清暑茶的茶方冲泡的。不仅能解暑,还能减肥!沈氏的家传茶方里究竟放了什么? 沈老说,这个茶的茶方是他们家家传的,专供暑气炎炎的三伏天饮用。这个家传茶方能很好的帮助你解暑祛湿。来揭秘里面的配方吧: 功效:薏仁米祛湿。藿香祛暑。决明子、荷叶、菊花清火。 方法:冲泡饮用

痰湿体质喝什么茶祛湿化痰茶最合适

痰湿体质喝什么茶 祛湿化痰茶最合适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很多人都有喝茶的习惯,但是对于痰湿体质的人喝茶最好要有选择性,那么你是否知道痰湿体质喝什么茶对身体好呢,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多人都非常想知道的问题,下面是相关的介绍,建议此类患者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还要注意锻炼,这些对于痰湿体质的人来说都是有好处的。一、气虚痰湿体质的症状老中医告诉我们,如果是属于这种体质,那么除了身体更加的沉重以及容易发胖之外,脸色也会变得更差,除此之外喉咙之中也会出现痰湿,人也越发变得懒动起来。随着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气虚痰湿体质已经越来越常见,只要是体内出现了阴阳失调或者是气血运行不平衡的情况,那么身体就非常容易形成痰湿的情况。相比于比较瘦弱的人群来说,肥胖患者更加容易患有,这主要是由于这一类型的人群皮肤之后总含有的油脂比较多,这就决定了身体更加容易出现多汗以及胸闷的情况,这就会出现痰多;另外一些性格更加温和以及善于忍耐的人群也更加容易患有,因为这些人心思郁结于心,难以抒发,所以会出现不适的症状。上述两种体质的人群不仅容易患有气虚痰湿体质,同时相比于其他人群,患有高血压、哮喘以及冠心病还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也是大大的增加。二、痰湿体质喝什

么茶1.姜糖茶姜是痰湿体质者的宝贝。痰湿体质者可适当多吃姜。潮湿天气、早上起床吃生姜较好;天气干燥、晚上睡觉前吃生姜不好。可以做姜茶,把姜片、红糖、枣片一起煮,不用煮太久,然后放在保温杯里,带到单位去,上班的时候随时喝。这种红糖姜茶特别适合女性朋友。痰湿体质的人坚持喝一段时间红糖姜茶,情绪会平稳很多。因为喝姜茶,人会发汗,只要发汗,人体就会通透,情绪就会稳定。痰湿体质者常喝红糖姜茶,耐热能力也会提高很多,同时肤色也会润泽有光。做法是将老姜、红糖、红枣片加水煮滚后趁热饮用。起到发汗祛湿的功效。2.陈皮荷叶茶陈皮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和呼吸系统的疾病,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等。荷叶茶主要有减肥,降血脂的功效。在荷叶茶里加上几片陈皮,主要是利用了陈皮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的功效,所以陈皮荷叶茶的功效就是不但能减肥,而且针对痰湿型肥胖起到对症治疗的作用。陈皮荷叶茶具体比例的配比并无严格要求,比如12克荷叶加上3克陈皮,煮10分钟就行,当茶来喝。荷叶在这里可以起到祛湿的作用,用干荷叶就可以,当然还可以用沸水泡。3.三宝茶三宝茶的做法是:取菊花、陈皮、普洱茶各5克,共同研成粗末,再用纱布袋包好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饮用即可。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

名老中医治疗慢性湿疹经验方

名老中医治疗慢性湿疹经验方 湿疹就是一种常见得过敏性炎性皮肤病。先师赵炳南老大夫强调,要根据湿疹得临床表现,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不 但对成人得急性湿疹有丰富得治疗经验,而且对婴儿湿疹也颇有心得。 急性湿疹得临床表现为发病急,病程短,局部皮肤初起红斑,潮红,佩热,肿胀,继而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丘疹或水痘, 渗液流津,瘙痒不已。重者伴有身热,口渴,心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滑或弦数。证属湿热内蕴,热重于湿,郁于血分发于肌肤,应以清热利湿佐以凉血为治。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芋、丹皮各10克,白茅根20克,生地15克,银花10克,车前草20克,生石膏30克,六—散30克。水煎服。加减:若身热,口渴,心烦等全身症状明显者,可加羚羊角粉0、2~0、3克(或用生玳瑁3克)。痒重者加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大便秘结者可加川军6~10克。 若发病较缓,皮疹以丘疹或水疤为主,皮肤潮红,程度较前者为轻,瘙痒重,抓后糜烂,渗出较多,伴有身倦、纳差、便塘或干、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滑或弦滑或缓,证属湿热内蕴,湿重于热。应以健脾利湿,佐以清热为治。方用经验方:赤茯苓、白术各12克,黄芬、桅了、龙胆草、权壳、生地、竹叶各10克,灯心3克,六一散15克,车前草20克。

除内服药外,还要根据局部表现,配合外用药。若初只就是红斑,无渗出者可用:六一散30克,祛湿散(川连24克,黄柏240克,黄芩120克,槟榔90克,共研细末)15克,化毒散(市售)10克,混合均匀外扑。 若水疤糜烂渗出者,可用马齿苋60克,煎水1000毫升,冷湿敷(或用龙葵、胆草、蒲公英、野菊花,任何一味,煎水湿敷,用法同上)。湿敷后用甘草油调祛湿散外涂。具体用法为:取甘草油60毫升,祛湿散15克,调呈稀糊状,外涂。 用中药湿敷有祛湿清热,消肿止痒得作用,同日寸使局 部渗出液吸收,炎症消退,用之得当,取效甚速。 婴儿湿疹,就是临床比较常见得婴儿皮肤病,好发得部 位为头面,四肢、躯干。表现为散在红斑,丘疹,水疤,重者糜烂,渗出,结痂。系因胎毒,胎热遗留,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外感风湿热邪所致。治疗时不宜过用苦寒药,以免戕伤脾胃。应以甘寒清热,淡渗利湿为主,佐以消导化湿为治。经验方为:淡竹叶6克,灯心2克,银花、丹皮、白藓皮、车前草各6克,炒谷稻芽各10克,六一散10克。方中所用谷稻芽旨在开胃消导以改善小儿得消化机能,以利湿去热清。局部治疗同急性湿疹。 秦汉混 急性湿疹,见皮肤发痒,蔓延游走,抓破流津血,或皮肤 黄水淋漓,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者,为风湿热三邪俱盛,方

穴位祛湿、补钙、化痰、排毒

穴位祛湿、补钙、化痰、排毒 腕谷穴-去身体湿热,治疗糖尿病、便秘 在我们的掌根下有一条掌横纹,侧面有一根骨头,这根骨头前边的凹陷就是腕谷穴。揉的时候,要贴着骨头揉才有感觉,功效才能出来。 腕谷穴是治疗糖尿病的要穴。因为糖尿病人的小肠功能是紊乱的,而腕谷穴是小肠经的一个原穴,所以它就可以调整小肠的功能,对糖尿病有很好的效果。 腕谷穴有时祛湿的要穴,如果您觉得体内有湿热,有风湿症,揉腕谷穴效果会很好。实际上,腕谷穴是靠通利二便来祛湿的,所以还可以治疗便秘。 脾经大都穴-补钙要穴 大都穴在大脚趾跟的位臵上.这个穴位是一个补钙要穴。您知道人体为什么会缺钙吗?不是因为钙片吃的少,而是因为体内不吸收,这才是缺钙的真正原因。而您只要揉一揉大都穴,就能帮您吸收钙了。大都穴除了可以补钙之外,还能治疗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腰腿疼。当然,这些症状也都是因为缺钙引起的。另外,有颈椎病的人也要经常揉一揉大都穴,再在这个穴的旁边找找最痛的点去揉,这样珠联壁合地配合起来治疗,效果会更好。 丰隆穴-化痰强穴

丰隆穴的主要功能是化痰。当出现哮喘、咳嗽、痰多时,一定要多揉丰隆穴,先从里面把痰化掉。揉完丰隆穴以后会有两种情况:一是痰散了,不知道哪里去了。二是老吐痰,而且很容易把痰吐出来。揉丰隆穴出现这两种情况,是不同体质造成的,但都对身体有好处。而且中医的这个痰,包括的范围很广,不光是指从肺里出来的痰,还包括脂肪瘤、痰核、血核(及血脂高)和扁平疣等。 女福穴,为妇女带来福音.周尔晋老先生发现的“女福穴”是专门对付妇科病痛的要穴。 位臵在外踝前侧约1寸处,肌肉微凸,极易辨认,可以用压痛法取准,哪里最敏感最痛就压哪里,每天指压一次,一次7到8分钟,就是用手指头按在上面,二十天一个疗程,可以使得妇女在月经过程中得到快乐和舒适,同时还有强腰壮腿的功能。 此法出自《人体X形平衡法》,里面有很多一穴制胜的好方法。 筑宾穴-人体排毒要穴 筑宾穴在内裸上5寸,是补肾不可或缺的穴位。 筑宾穴的主要功效是清热利湿、化痰安神、理气止痛。在人体内,毒素最喜欢生长在有湿、淤血、痰浊多的地方,而筑宾穴就是一个去毒的要穴。筑宾穴最能排

祛湿名方

1. 茯苓薏米赤小豆最利湿莲子,薏米,最具有去热燥湿的作用,莲子山药也是健脾祛湿的食疗。荷叶茅根健脾去湿首选白术,还有苍术,陈皮,半夏,砂仁,茯苓,扁豆,黄芪,藿香,佩兰 2.本方能平胃土之不平,故称平胃散。 【组成与方解】 苍术-----苦温性燥,除湿运脾君 厚朴-----行气化湿,消胀除满臣 陈皮-----理气化滞佐 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使 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使 本方所治诸证为湿浊困阻脾胃,运化失常,胃失和降所致。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为湿邪所困,则运化失司,胃失和降。脾阳不运,故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浊阴上逆,故呕哕恶心,嗳气吞酸;湿阻气滞,则脘腹胀满;脾不运湿,水湿下走肠间,故常多自利;水湿泛滥,肢体肌肉失养,则身重怠惰。舌苔白腻而厚,脉濡缓,皆湿盛气阻所致。法当运脾除湿,以其振奋被困之脾阳,温化中焦寒湿。宜用辛香温燥之品,去其湿滞、理其脾胃,使中运得复,则诸证自除。 方中苍术苦辛温燥,“能彻上彻下,燥湿而宣化痰饮,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凡湿困脾阳,倦怠嗜卧,肢体酸软,胸膈满闷,甚至月真胀而舌浊厚腻者非茅术芳香猛烈不能开泄,而痰饮弥漫亦非此不化(《本草正义》)”最善燥湿健脾,重用为君;臣以厚朴,苦温行气,燥湿除满,助苍术加强健脾燥湿之力;佐以陈皮,理气化滞健脾和胃,协厚朴下气降逆,散满消胀,且陈皮、厚朴二药气味芳香,能辅助苍术醒脾调中,开启胃口。炙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以助健运,俱为使药。且炙甘草能补能和,可制苍术、厚朴、陈皮之燥烈太过,使本方如有制之师,能戡祸乱而致太平,使湿去而土不伤。诸药相合共奏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阻脾胃。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哕恶心,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濡缓者。 中药健脾祛湿的方法很多,但是在生活行之有效、方便使用的,当属成药治疗和食疗中成药治疗: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1。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2.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3.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健脾作用,临床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便溏,手足不温等病症。 4健脾丸: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5参苓白术丸: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体倦乏力,气短咳嗽,肢倦乏力,健脾祛湿首选《参苓白术散》

祛湿良方

亦舒堂薏仁茶,薏仁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薏米性凉、味甘,可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等,还能起到降血糖、血压和美白祛斑的作用。煮薏米水时可加入适量玉米须,能帮助消化、强健脾胃。谷壳药名谷白皮,也就是稻的种皮,其味甘、辛,里面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煮水饮用可以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同时,还可以治疗脚气、浮肿。 早在神农尝百草时就发现了她,见她婀娜多娇的英姿,白圆如明珠的果实,微风吹拂中是那样姗姗可爱,神农氏就把她当成人了,因而动情地昵称她为"薏苡人"。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米可以去湿,下火,去痘。煲完汤后,汤渣也可以吃。 薏仁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维生素B1、B2有使皮肤光滑,减少皱纹,消除色素斑点的功效,长期饮用,能治疗褐斑、雀斑、面疱,使斑点消失并滋润肌肤。而且它能促进体内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清热去湿,消水肿的作用,也被当作节食用品。 此外,薏仁算是谷物的一种,以水煮软或炒熟,比较有利于肠胃的吸收,身体常觉疲倦没力气的人,可以多吃。薏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分解酵素,能使皮肤角质软化,对皮肤赘疣、粗糙不光滑者,长期服用也有疗效。 薏米性凉、味甘,可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等,还能起到降血糖、血压和美白祛斑的作用。煮薏米水时可加入适量玉米须,能帮助消化、强健脾胃。谷壳药名谷白皮,也就是稻的种皮,其味甘、辛,里面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煮水饮用可以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同时,还可以治疗脚气、浮肿。 薏苡仁,又名薏米、苡仁、六谷子,为禾本科植物薏米的种仁。其性凉,味甘、淡,入脾、肺、肾经,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在中医治疗中,薏苡仁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既可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脾虚泄泻,也可用于肺痈、肠痈等病的治疗。由于薏苡仁比大米、小麦热量高,且富含脂肪、多种氨基酸、大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钙、磷、镁、钾等,因此,对于久病体虚及病后恢复期的患者来说,是一味价廉物美的营养品。 此外,薏苡仁还是一味美容价值较高的药用食品。临床实验证实,薏苡仁具有一定的抑菌、抗病毒功效。用它来治疗扁平疣有70.8%的有效率;治疗寻常性赘疣也有30.6%的有效率。用法是每日取100克薏苡仁,

祛湿方剂

16祛湿剂 16.1燥湿和胃 平胃散 组成:苍术15g厚朴9g陈皮9g甘草9g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 特征:腕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嗳气吞酸,肢体沉重,苔多奢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霍香正气散 组成: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各30g神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各60g霍香90g甘草75g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特征:霍乱吐泻,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腕腹疼痛,舌苔白腻,以及山峦瘴疟等。六和汤 组成:砂仁3g半夏杏仁人参白术霍香扁豆茯苓各6g木瓜5g 厚朴3g甘草2g 功用:健脾化湿,升清江浊。 主治:夏月饮食不调,湿伤脾胃。 特征:霍乱吐泻,胸膈痞满,舌苔白滑。 16.2清热祛湿 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30g枝子15g大黄9g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 特征:一身面目具黄,黄色鲜明,腹微满,口中渴,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数者。枝子柏皮汤 组成:枝子15g甘草6g黄柏9g 功用:清热利湿。 主治:伤寒身热发黄。 茵陈四逆汤 组成:茵陈炮姜各9g附子甘草各6g 功用:温里助阳,利湿退黄。 主治:阴黄。 特征:黄色灰暗,神倦食少,肢体逆冷,脉沉细无力者。 三仁汤 组成:杏仁15g滑石18g通草6g白蔻6g竹叶6g厚朴6g苡仁18g半夏10g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邪在气分。 特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者等。 霍朴夏苓汤 组成:霍香6g半夏5g赤苓9g杏仁9g苡仁12g白蔻2g猪苓5g豆豉9g

泽泻5g厚朴3g 功用:解表化湿。 主治:湿温初起。 特征:身热恶寒,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舌苔薄白,脉濡缓。 黄芩滑石汤 组成:黄芩9g滑石9g苓皮9g腹皮6g白蔻3g通草3g猪苓9g功用:清热利湿。 主治:湿温邪在中焦。 特征:发热身痛,汗出热解,继而复热,渴不多饮,或竞不渴,舌苔淡白而滑,脉缓。 甘露消毒丹 组成:滑石45g茵陈33g黄芩30g菖蒲18g川贝15g木通15g霍香12g射干12g元召12g薄荷12g 白蔻12g 功用: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 特征:发热困倦,胸闷腹胀,肢酸咽肿,身黄,颐肿口渴,小便短赤,吐泻、淋浊舌苔淡白,或厚腻或干黄者。 连朴汤 组成:厚朴6g黄连3g菖蒲3g半夏3g香豉9g枝子9g芦根60g 功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湿热温伏。 特征:霍乱吐利,胸腕痞闷,舌苔黄腻,小便短赤。 蚕矢汤 组成:蚕砂15g苡仁12g大豆黄卷12g木瓜9g黄连9g半夏3g黄芩3g通草3g枝子5g吴芋1g 功用:清热利湿,升清降浊。 主治:湿热内蕴,霍乱吐泻。 特征:腹痛转经,口渴烦躁,舌苔黄厚而干,脉濡数者。 八正散 组成:前仁瞿麦扁蓄滑石枝子甘草木通大黄各50g 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下注。 特征:热淋、血淋、小便混浊,溺时疼痛,淋漓不畅,甚或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五淋散 组成:茯苓18g当归15g甘草15g赤芍60g枝子60g功用:清热凉血,利水通淋。 主治:膀胱有热。 特征:血淋涩通,或尿如豆汁,或溲如砂石。 二妙散 组成:黄柏双术各15g 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走注,筋骨疼痛。 特征:两足萎软无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化痰最彻底的方子来了,从根上把你的痰化掉,痰没了很多怪病就会消失

化痰最彻底的方子来了,从根上把你的痰化掉,痰没了很多怪病就会消失! 内蒙呼和浩特有一位中年大姐,说偶然的一个机会看到了小叔的公众号,相见恨晚马上关注并置顶了,然后接下来好几天都在翻看小叔以前的文章,越看越有味,像看小说一样。 这位大姐很喜欢学以致用,于是按照小叔文章中的方子开始为自己调理起来。大姐有一个毛病,也不算大病,就是特别烦,每天都要吐很多的痰,尤其是早上起来痰都堵在嘴巴了,太难受了。一直吐,隔一个小时就要吐一次,吐到下午才好一些。因为痰黏黏糊糊的,脏兮兮的,味道不好闻,以至于都不敢大声正面对别人说话,生怕口里的味道传给别人。 小叔写了两篇化痰的方子,一个是化痰的基础方二陈丸,一个是化痰的泡脚方温胆汤。大姐刚开始服用的是二陈丸,跑遍了呼和浩特的药店都没买到,后来在网上买到的。服用一个月二陈丸,她的痰果真少多了,甚至一天都没有痰了,只有早上起来有那么一小口。 大姐心中窃喜,难道困扰自己十多年的痰就这样跟自己拜拜了?于是她就停止了服用二陈丸。然而让大姐郁闷的是半个月后,她的痰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很快又复发了,跟平常一样多。 大姐不甘心,又开始按照小叔另外一篇文章的方法来调理,就是买温胆汤泡脚。还别说,这温胆汤泡脚效果不比二陈丸差,才泡一天就感觉痰少了,泡了一周痰大大减少,坚持了一个月,痰竟然没了! 大姐欢喜不已,心想这回痰该化掉了吧?于是大姐没再用温胆汤泡脚,好不容易过了一个月没有痰的日子,谁知一个月后痰又卷土重来。 这回大姐彻底没折了,恰逢小叔那段时间正在开展免费电话咨询活动,大姐一个电话打进来,问,为什么我的痰断不了根呢?吃药就好一点,不吃痰又出来了。 小叔说,吃药就好一点恭喜你说明你吃对药了,不吃又复发,这不是药的问题,而是你的个人习惯没有改变,以及没有从根上断绝痰的来源。 大姐说,我没啥不好的习惯啊,就是每天喝三杯酸奶,再加上平时吃点奶酪而已,你知道的内蒙古特产就是牛奶以及奶制品。 小叔说,这就对了,问题就出在牛奶与奶制品上,你适不适合喝牛奶看看你的舌头就知道了,如果你的舌头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没有厚厚的舌苔,可以适当喝一点。但你的舌苔又厚又白还黏黏糊糊的,同样黏黏糊糊特别滋腻特别不容易运化的牛奶与奶制品吃进去等于雪上加霜,痰上加痰啊。奶制品属于肥甘厚味,最容易生痰湿。你一边在吃化痰的药,一边在吃生痰的食品,这痰一辈子也化不掉啊。 大姐恍然大悟,那我戒掉牛奶与奶制品就可以彻底把痰化掉了吗? 小叔说,还差一步,你以前吃的二陈丸是治标的,温胆汤泡脚也是治标的,要从根本上断绝痰的来源必须要健脾。中医认为,肺为贮痰之器,脾才是生痰之源啊。脾胃不好,痰永远化不掉。 于是,小叔给大姐推荐了名方香砂六君子汤: 木香9克、砂仁9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甘草15克、陈皮12克、法半夏12克、生姜6克 大姐一边用温胆汤泡脚,一边坚持服用这个方子二十一天,同时戒掉奶制品以及寒凉的水果,彻底把折磨自己十多年的老寒痰赶出去了,至今没有复发。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香砂六君子汤。这个方子很简单,配伍也相当精妙,君臣佐使天衣无缝。这个方子宋朝就有了,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个方子包含了两个千古名方:千古第一

方剂一袪痰

一、概念 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饮作用,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统称为祛痰剂。 二、分类 祛痰剂分为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化痰熄风五类。 三、注意事项 1 、痰由湿生,湿责之于脾,所以治痰剂中常配伍健脾祛湿之品; 2 、治痰剂中常配伍理气药; 3 、对于痰流经络、肌腠而为瘰疬、痰核者,常结合软坚散结之法; 4 、有咳血倾向者,不宜用燥烈之剂,以免引起大量咯血;表邪未解或痰多者,慎用滋润之品,以防壅滞留邪。 燥湿化痰 二陈汤 组成:半夏橘红各15g 白茯苓9g 炙甘草 4.5g 方歌: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功用:燥湿化痰,利气和中。 主治: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倦怠,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方解:本方为治湿痰之主方。 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善燥湿化痰,且又能降逆和胃,为君;橘红为臣,理气燥湿祛痰;痰由湿生,湿自脾来,故以茯苓健脾渗湿。 煎加生姜,因其可以降逆化饮,既能制半夏之毒,又能助半夏、橘红行气消痰,和胃止呕;复用少量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相伍,散中有收,使祛痰不伤正。 问答题:

二陈汤主治何证?病机有何特点?本方煎加生姜和乌梅有何意义?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茯苓丸 组成:茯苓6g 枳壳3g 半夏9g 风化朴硝3g 功用:燥湿行气,软坚化痰。 主治:痰停中脘证。两臂疼痛,手不得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疲软,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沉细或弦滑等。 温胆汤[1] 组成:半夏竹茹枳实各6g 橘皮9g 炙甘草3g 白茯苓4.5g 功用: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失眠多梦,呕吐呃逆,癫痫等证。[1] 温胆汤:与蒿芩清胆汤的组成比较,后者含有前者的方义。 清热化痰 清气化痰丸 组成:陈皮杏仁枳实黄芩瓜蒌仁茯苓各6g 胆南星制半夏各9g 方歌:清气化痰星夏橘,杏仁枳实瓜蒌实,芩苓姜汁糊为丸,气顺火消痰自失。 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痰热咳嗽。痰稠色黄,咯之不爽,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1]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方中胆南星为君,清热化痰,治痰热之壅闭;瓜蒌仁、黄芩为臣,瓜蒌仁甘寒,长于清肺化痰;黄芩苦寒,善能清泻肺火;用枳实以治气逆;橘红理气宽中,燥湿化痰;又用茯苓健脾渗湿,杏仁宣利肺气,半夏燥湿化痰。

老中医:千古化痰祛湿第一方

今天,我们来聊聊痰湿,我们先来自测一下你是不是痰湿体质。 1 .头油很重。头发像打了摩丝一样,几天不洗可以捋成一团。慢慢的头发就会掉,就像一块地,肥料多了庄稼被熏死了,这就是所谓的脂溢性脱发。如果把头发剃光了,可谓油光可鉴,比刚擦过的皮鞋还亮,完全可以当镜子照。 2. 脸上的油也很多。用纸揩下来可以炒一盘菜了。脸上会长很多痘痘,这种痘痘的比较硕大,不像青春痘那么鲜红。 3.怎么也睡不醒,越睡越想睡。早上起来头重如裹,整个人蒙蒙的,恍恍惚惚。 4 .他们总感觉很累,不愿意走动,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能够躺着绝不坐着,能够坐着绝不站着,能够站着绝不走着。以为自己身体很虚,想吃点补药,一吃补药身体更不舒服了,更沉重了。 5 .他们大腹便便,有着硕大的圆滚滚的肚子,严重者低下头看不到自己的脚尖。

6 .他们的大便很不爽,上厕所的时间很长,浪费的手纸也很多,大便黏腻,很臭,怎么也冲不掉,必须要用刷子。 7 .他们的胃口不好,吃饭不香,不知道什么叫饿,稍微多吃一点就会胃胀腹胀。但是他们却喜欢吃肉,喝点酒胃口就开了。 8 .他们会有口臭,他们会有脚气,会有痛风,会有阴囊潮湿,会有白带异味…… 9 .他们的舌头,伸出来很腻,舌苔厚厚的,会发黄,也可能不黄,但就是很厚很厚。 10 .他们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吐痰…… 以上10点,具备了五点以上,就可以确诊为“油腻”了,也就是痰湿体质了。 痰湿体质的危害很大,小伙伴们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三高最喜欢痰湿体质了,凡是痰湿体质的人要么高血糖要么高血压要么高血脂要么高尿酸。

中医有一句话叫做“怪病皆由痰作怪”。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这句话不是说世上罕见的怪病都是由痰引发的,而是说很多寻常普通的病很奇怪,用了很多方法就是治不好,原来是痰作怪,只要把痰化掉了,这些病不治而愈。 比如有很多女人的失眠吃了很多安神的药怎么治也治不好,把痰化掉就好了。比如很多人眩晕,怎么也治不好,把痰化掉就好了。 还有的人迁延不愈地咳嗽,吃点肥甘厚腻就咳嗽,止咳的药吃了很多也不见好,把痰化掉就好了。还有的人莫名其妙的恶心,胸闷,尤其是躺着胸闷,以为是心脏病,检查心脏没啥事,只要把痰化掉就好了。 也有一些世界疑难杂症也是由痰作怪,比如癫痫。 所以,如果你会化痰,真的会治疗很多病。 那么这个痰到底是什么鬼?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一祛湿名方,帮你排出体内多年湿气!

一祛湿名方,帮你排出体内多年湿气!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发现早上起来人特别困乏无力,刷牙的时候嗓子恶心,口干口苦,一照镜子发现自己容颜憔悴,皮肤暗谈无光...... 如果你伸出自己的舌头,十有八九会发现自己:舌头边缘有锯齿状,白白的舌苔铺满了整个舌头,舌头中间还可能有裂纹...... 如果你上厕所,会发现自己大便溏稀不成形,需要很多手纸才能擦干净屁股,有时候还便秘...... 好可怕,是不是预示着身体有什么重大疾病呢如果你去医院,很可能也查不出什么疾病。但你并不放心,因为每天,你可能都会受到下面这些症状的折磨:①大便不成形,溏稀或者便秘②口干,口苦,口臭③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④头发油腻,脱发,白发⑤肥胖,减肥后容易反弹⑥浮肿,眼袋下垂,⑦腰酸关节疼痛,⑧胸口闷⑨黑眼圈,⑩睡觉打呼噜,?头晕没精神,特别疲劳?阴部潮湿,?阴囊潮湿?对房事不感兴趣,?脸上长斑,起痘,满脸油光,?白带有异味,瘙痒,?皮肤油腻,起湿疹等等到底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先看完再说吧!中医将齿痕舌或者舌苔黄腻,大便溏稀不成形,满脸油腻,嗜睡,困乏无力等等这种状态称为湿气重。湿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之一,为中医最重要的一个常识。体内湿气重,导致水湿内阻,造成舌头胖大,舌的边缘受到牙齿的挤压,久而久之,就成为了齿痕舌。所以舌头边缘有锯齿,说明体内长期有湿气。

如果天气渐暖,喝水较少的时候,即便没有锯齿舌,但是舌苔会呈现黄色,口干,口苦会更加严重。湿气重并非仅仅引起齿痕舌和大便溏稀这么简单,毕竟这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身体的其他症状会越来越加重,最终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起初湿气重的人只是感觉舌像异常,大便溏稀不成形、皮肤起疹起痘,稍重时胸闷乏力、体态困乏、咽喉肿痛;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关节疼痛,体型肥胖;久而久之还会引发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湿气还会极大的影响一个人的容貌,表现在皮肤上会出现长斑长痘,暗黄无光;表现在体型上就是水肿肥胖,大腹便便;表现在精神气色上就会出现无精打采,困乏无力。湿气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症状呢这是因为,湿气入侵人体,在内伤害五脏六腑,引起脾虚,肺弱,肾虚,胃弱;在外部则表现为口干,口苦,嗓子发炎,头晕头痛,皮肤油光,满脸起痘,全身肌肉关节痛,皮肤湿疹泛滥等等。值得深思的是,湿气对人的健康危害如此之大,按理说人们会特别重视祛湿,可是为什么湿气还是非常普遍,甚至十人九湿呢真实的情况是:很多人湿气重,首先会想到去吃一些利湿渗水的东西,但是湿气重,首责之于脾,可惜很多人在健康方面都是小白,外行,祛湿的时候常常单纯的吃下了类似红豆、薏米磨成的粉之类利湿渗水的东西。脾虚不解决,湿气不可能根除。2,湿气在外会有很多表症,如皮肤油腻,口

中医十大名方,千金难买,堪称国宝

中医十大名方,千金难买,堪称国宝 祖国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能够流传下来的方子,基本都安全、方便、有效,毕竟大浪淘沙,亿万人亲身实践证明效果才能留存。今天紫苏为您整理了十大千年名方,补气血、补肾、止咳、祛寒湿、失眠、落枕……所有方子都详细到制法,非常实用,赶紧收藏转发给家人和朋友吧! 补血第一方:四物汤 有“妇科养血第一方”美名的四物汤,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最早见于晚唐医书,后被载于中国第一部国家药典——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物汤是补血汤,且见效快。【组方】熟地18g、当归18g、白芍15g、川芎9g 【功效】补血活血,润肤养发,改善面色苍白、肌肤粗糙等状况。 【方解】当归可以减轻妇女经前疼痛、腹胀,对缓解抑郁情绪也有帮助;熟地含有甘露醇、维生素A等成分,能使当归补血活血疗效得到增强;川芎可活血祛风,还富含维生素E;白芍能增强细胞免疫,充盈气血。

【制法】不仅可以单纯地煎水服用,还可以用来炖鱼、炖肉煲汤。 四物排骨汤: 1、排骨洗净斩块,汆水捞起; 2、将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各物洗净,放入过滤纱袋中; 3、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文火煲一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补肾第一方:六味地黄汤 这个方子已经流传了近两千年,是医圣张仲景总结前人经验所创肾气丸,宋代儿科医家钱乙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减去桂枝、附子而成,可以对付很多老年人的疾病,如肾虚、耳鸣、脱发等。现在市面上有六味地黄丸卖,六味地黄汤在家就可以熬制,很简单。【组方】熟地15克,山茱萸肉

12克,山药12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 【功效】滋阴补肾,可治疗肾阴不足所引起的虚火牙痛、牙齿松动及口舌生疮。 【方解】用熟地黄滋阴补肾益精髓而生血;山茱萸温补肝肾、收涩精气;山药健脾兼调理遗精、遗尿,是本方三补。丹皮凉血清热而泻肝肾之火;泽泻、茯苓利水渗湿,是本方三泻。 【制法】上药加水适量共煎,去渣取汁。 【服法】每天1剂,分两次服。 补气第一方:四君子汤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难免气虚。补气第一方是四君子汤,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因四味药材均属于平、温药材,不燥热,补性平和,品性中正,不偏不倚,从了“君子致中和”的古意,所以用“四君子”来命名。四君子汤男女老少都适用,不过5岁以下的小孩就不建议服用。【组

健脾益肾化痰祛湿法治疗代谢综合征临床观察

健脾益肾化痰祛湿法治疗代谢综合征临床观 察 作者:邓舜,吴桂熙,王永年,陈加云,苏建华,于建忠,丁霞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益肾化痰祛湿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采用健脾益肾化痰祛湿法为原则组方辨证施治,对照组32例,予二甲双胍治疗,均8周为1疗程。结果:对TG下降,HDL C上升及SBP、DSP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FBG下降两组均有显著疗效。结论:中药在降低体重、血糖方面与二甲双胍疗效相当,在降低血脂、血压方面疗效优于西药。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健脾益肾化痰祛湿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是导致糖尿病(DM)、心脑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其集簇发生可能与胰岛素抵抗(IR)有关[1]。MS治疗的核心为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干预,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及逆转靶器官损害,具体策略为综合干预和个体化治疗,其中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应贯穿于MS病程的始终[2]。发挥中医学“整体观念”优势,全面调查患者体质状态,进行中医药治疗MS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前景。2005年起我们共同开展以健脾益肾化痰祛湿法治疗代谢综合征6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入选病例均为2005年1月~2007年5月我院内科门诊或住院的代谢综合征未经药物治疗的患者,共68例,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26~73(47.2±15.4)岁。入选标准[3]:代谢综合征的诊断符合以下4个组成成分中的3个或全部:⑴超重或肥胖:体质指数≥25.0kg/m2;(体重/身高的平方)。⑵高血糖:空腹血糖≥110mg/dl(6.1mmol/L)及/或糖负荷后血浆糖≥140mg/dl(7.8mmol/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⑶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Hg,及/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⑷血脂紊乱:空腹总胆固醇TG≥150mg/dl(1.70mmol/L);及/或空腹血HDL C:男性<35mg/dl(0.9mmol/L),女性<39mg/dl(1.0mmol/L)。排除已经明确诊断高血压或糖尿病且已经服用西药治疗者。 1.2 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进行健康宣教,即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增加体力活动,改善不良膳食,戒烟限酒等。同时治疗组以脾肾不足,痰浊内蕴为基本病理基础,以补脾益肾,化痰祛湿为基本治法,药用黄芪、苍术、山药、生何首乌、补骨脂、法半夏、天竺黄、橘红、决明子、泽泻、干荷叶为基本方加减。阴虚加天花粉、知母;阳虚加仙茅、仙灵脾;肝阳上亢加钩藤、

一祛湿名方,帮你排出体内多年湿气

一祛湿名方.帮你排出体内多年湿气!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发现早上起来人特别困乏无力.刷牙的时候嗓子恶心.口干口苦.一照镜子发现自己容颜憔悴.皮肤暗谈无光...... 如果你伸出自己的舌头.十 有八九会发现自己:舌头边缘有锯齿状.白白的舌苔铺满了整个舌头.舌头中间还可能有裂纹...... 如果你上厕所. 会发现自己大便溏稀不成形.需要很多手纸才能擦干净屁股.有时候还便秘...... 好可怕.是不是预示着身体有什么重大疾病呢?如果你去医院.很可能也查不出什么疾病。但你并不放心.因为每天.你可能都会受到下面这些症状的 折磨:①大便不成形.溏稀或者便秘②口干.口苦.口臭③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④头发油腻.脱发.白发⑤肥胖.减肥后容易反弹⑥浮肿.眼袋下垂,⑦腰酸关节疼痛,⑧胸口闷⑨黑眼圈,⑩睡觉打呼噜,?头晕没精神,特别疲劳?阴部潮湿,?阴囊潮湿?对房事不感兴趣,?脸上长斑.起痘.满脸油光,?白带有异味.瘙痒,?皮肤油腻.起湿疹等等到底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先看完再说吧!中医将齿痕舌或者舌苔黄腻.大便溏稀不成形.满脸油腻.嗜睡.困乏无力等等 这种状态称为湿气重。湿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之一.为中医最重要的一个常识。体内湿气重.导致水湿内阻.造成舌头胖大.舌的边缘受到牙齿的挤压.久而久

之.就成为了齿痕舌。所以舌头边缘有锯齿.说明体内长期有湿气。如果天气渐暖.喝水较少的时候.即便没有锯齿舌.但是舌苔会呈现黄色.口干.口苦会更加严重。湿气重并非仅仅引起齿痕舌和大便溏稀这么简单.毕竟这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身体的其他症状会越来越加重.最终会引发一系 列的疾病。起初湿气重的人只是感觉舌像异常.大便溏稀不成形、皮肤起疹起痘.稍重时胸闷乏力、体态困乏、咽喉肿痛;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关节疼痛.体型肥胖;久而久之还会引发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湿气还会极大的影响一个人的容貌.表现在皮肤上会出现长斑长痘.暗黄无光;表现在体型上就是水肿肥胖.大腹便便;表现在精神气色上就会出现无精打采.困乏无力。湿气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症状呢?这是因为.湿气入侵人体.在内伤害五脏六腑.引起脾虚.肺弱.肾虚.胃弱;在外部则表现为口干.口苦.嗓子发炎.头晕头痛.皮肤油光.满脸起痘.全身肌肉关节痛.皮肤湿疹泛滥等等。值得深思的是.湿气对人的健康危害如此之大.按理说人们会特别重视祛湿.可是为什么湿 气还是非常普遍.甚至十人九湿呢?真实的情况是:很多人湿气重.首先会想到去吃一些利湿渗水的东西.但是湿 气重.首责之于脾.可惜很多人在健康方面都是小白.外行. 祛湿的时候常常单纯的吃下了类似红豆、薏米磨成的粉之类利湿渗水的东西。脾虚不解决.湿气不可能根除。 2.湿

祛湿配方

祛湿配方 蒲香饮,它由独特而复杂的14味配方组成:蒲公英、冬瓜,荷叶、藿香、茯苓、桑叶、淡竹叶、栀子,显脉旋覆花(小于5克/天)1.2%、香薷、薄荷、马齿苋、金银花,菊花。 显脉旋覆花(小于5克/天)1.2%、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 药用,有滋补功效,治胃痛甚效。性味功效:味辛;苦;性温。祛风湿;通经 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1.《唐本草》:主妇人乳痈肿。 2.《本草图经》:敷疮,又治恶刺及狐尿刺。 3.《本草衍义补遗》: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解食毒,散滞气。 4.《滇南本草》:敷诸疮肿毒,疥癞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 淋癃闭,利膀胱。 5.《纲目》:乌须发,壮筋骨。 6.《医林纂要》:补脾和胃,泻火,通乳汁,治噎膈。 7.《纲目拾遗》:疗一切毒虫蛇伤。 8.《随息居饮食谱》:清肺,利嗽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 9.《岭南采药录》:炙脆存性,酒送服,疗胃脘痛。 10.《山东中药》:为解毒、消炎、清热药。治黄疸,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1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利尿,催乳。治疔疮,皮肤溃疡,眼疾肿 痛,消化不良,便秘,蛇虫咬伤,尿路感染。 12.《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利尿,缓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急 性支气管爽,流火,淋巴腺炎,风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4]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大剂2两);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敷 冬瓜 荷叶荷叶食疗作用:荷叶味苦辛微涩、性凉性味寒凉,伤脾胃,务必加少许寒必温缓和寒凉之性。,归心、肝、脾经 清香升散;具有消暑利湿,健脾升阳,散瘀止血的功效 主治暑热烦渴,头痛眩晕,水肿,食少腹胀,泻痢,白带,脱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