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月球奥秘实践活动课

探索月球奥秘实践活动课
探索月球奥秘实践活动课

导入活动:

古往今来,人类就对月亮这个夜晚光明的使者怀着美好的遐想,人们编了许许多多的传说、故事、诗词乃至音乐来颂扬,这一切无不吸引着更多的人们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今天,美国宇航员早已把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但是,人类的探索还没有终止,我们初一(16)班学生也正投身其中。今天,我们就来汇报一下我们的战果。

二、活动概况介绍:

1、交代活动目的、程序安排及参赛代表队介绍。

目的:了解月球知识,培养想象力和科学精神;

程序:介绍研究情况;擂台赛(节目表演穿插其间)

代表队:共三支队,如下——

A、“月之影”队:叶包薪、李炜炜、王策

B、“月之声”队:林王成、黄家栋、陈慧敏

C、“月之梦”队:金辉煌、徐定乐、胡标标

2、各小组长介绍本小组活动组织情况。

三、认识月球奥秘活动展示流程:

1、月球知识擂台赛一:

①必答题规则:先由小组抽取一组题,每题都须在30秒钟内作答,另两名选手可以补充,对一题得10分,答错或不完整不扣分。

②比赛开始:

A组(1)请说出美国首次登月三名宇航员的名字:(2)此次登月探险来回经历了几个小时?(3)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约多少天?

B组(1)月球离地球的距离是多少?(2)美国宇航员首次登月乘坐的飞船名称是什么?(3)月球最高温度可达多少度?

C组(1)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确切时间是哪年哪月哪日?(2)时任美国总统是谁?(3)月球的密度约为地球的几分之几?

2、表演小品《大战外星人》,表演者:叶包薪、李炜炜、王策

3、月球知识擂台赛二:

①抢答题规则:主持人说开始后最早敲桌子的小组获得解答权,答不完整另两个队员可补充,限时1分钟,答对者得10分,提前敲桌子或答错扣10分,作观众题。

②比赛开始:⑴请说出人类历史上2名天文学家的名字及主要贡献。

⑵瞎子阿炳曾演奏过一首关于月亮的乐曲,请问是什么?

⑶为什么会发生“月食”?

⑷刘方平《月夜》中“虫声新透绿窗纱”的上句是什么?

⑸月球和地球谁的年龄大?你的依据来自什么?

⑹对句:海上生明月

⑺宋代词人苏轼写了一首关于月亮的名篇,请问其词牌名是什么?

⑻说明月饼的来历。

⑼美国和日本的专家提出了“在月球上织网”的设想,请问这“织网”指什么?

⑽关于月球起源,科学界提出了三种理论,分别是什么?

4、表演相声《说月亮》,表演者:戴慧君、郑婷婷

5、月球知识擂台赛三:

①风险题规则:风险题有10分、20分、30分题,各组每类只能选一次,按各自要求得分。

②比赛开始:

10分题(1)拼对联:①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②南雁一,双一飞中带月影③一亭山色月窥人④南楼一雁,月中带影一双飞(①④)

(2)诗句接龙:我寄愁心与明月(月是故乡明)

(3)“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林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徐凝的诗写的是我国民间哪个传统节日的什么活动?(中秋赏月)

20分题:(1)背一首与月亮有关的诗词。

(2)讲一个与月亮有关的传说故事。

(3)唱一首与月亮有关的歌曲。

30分题:(1)“心有灵犀一点通”猜词:代表队中一人用动作或语言提示,一人猜词语,1分钟猜对6个得满分。

新月正月嫦娥明亮洁白吟诗赏月花好月圆游子思乡月黑风高月下独酌

(2)情景描述:

你生活在毫无生气的广寒宫,你知道,今天地球上又是月圆之日,你想到自己来广寒宫已多年了,望着这宫中冰冷的摆设,不由得想起当年来到月球时的情景……

(计分看是否符合逻辑,情节是否完整,是否围绕一定的中心)

(3)记忆力测试:

播放录象《月相流程示意图》,停留半分钟,根据记忆从外形、颜色、想象等方面来解说。

四、播放王菲演唱的苏轼词《明月几时有》,学唱歌曲。

五、公布成绩,作小结。

最后“月之声”队取胜,今天的活动充分展现全班同学的聪明才智。虽然活动的时间有限,但知识的探求是无止境的,希望同学们永远保持这种求知的精神。最后请评出今天的最佳表演者和最佳才子(女)。

六、作业:将本次活动见闻记录在练笔本上,为写作作准备。

初中生物课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主题:种子发芽学问多 二、活动对象:八年级(13)班学生指导教师:党溪 三、活动背景分析: 【资源分析】:种子发芽学问多是综合实践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部分主题探究的活动内容,是对八年级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培养探究、实验、合作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以及对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等情感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活动。 【学情分析】:学生对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对种子的萌发有感性认识,不少学生在小学自然课种植过辣椒。),好奇心强、大胆、好动、敢问敢讲,无意注意占明显优势,本节课通过种子实物,画图、展示查阅资料、讨论设计探究方案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注意的品质。并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潜能。 四、活动内容:1、首先以学生收集种子发芽有关资料入手,带学生进入神奇的种子世界,由老师以课本资料为例抛砖引玉,提出关于种子发芽你想探究什么?的问题,小组讨论,最后班上共同讨论确定活动子课题。2、在课内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探究活动的设计、计划、分工等策划活动,并分享探究计划。3、在课后去完成实验,观察、记录、整理数据、得出结论等实验工作。4、再在另外的课上进行交流讨论,以照片,录像,小论文,表演、种子发芽展海报等形式展示成果。 五、活动策略:本活动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活动的设计,实施和总结。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一节课得出实验结论根本不可能,第一节课完成主题生成实践活动设计,课下进行实验,下周的这节课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课上通过讨论,探究式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时空,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从而掌握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八年级学生的实验能力还是较弱,所以提醒学生将本实验所探究的条件分解为一个个的单一变量很有必要。让学生通过单一变量去考虑种子萌发与外界条件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设计对照实验,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自身和外界条件。。六、活动时长:两周时间,2课时+课后活动

完整word版,初中生物课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主题:种子的萌发 二、活动对象:七年级学生指导教师:于敏 三、活动内容:1、首先以学生收集种子发芽有关资料入手,带学生进入神奇的种子世界,由老师以课本资料为例抛砖引玉,提出关于种子发芽你想探究什么?的问题,小组讨论,最后班上共同讨论确定活动子课题。2、在课内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探究活动的设计、计划、分工等策划活动,并分享探究计划。3、在课后去完成实验,观察、记录、整理数据、得出结论等实验工作。4、再在另外的课上进行交流讨论,以照片,录像,小论文,表演、种子发芽展海报等形式展示成果。五、活动策略:本活动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活动的设计,实施和总结。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一节课得出实验结论根本不可能,第一节课完成主题生成实践活动设计,课下进行实验,下周的这节课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课上通过讨论,探究式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时空,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从而掌握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七年级学生的实验能力还是较弱,所以提醒学生将本实验所探究的条件分解为一个个的单一变量很有必要。让学生通过单一变量去考虑种子萌发与外界条件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设计对照实验,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自身和外界条件。。 四、活动时长:两周时间,2课时+课后活动 五、活动总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做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实验,推断出种子萌发的必备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种子结构的观察,学会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运用探究实验法完成对种子发芽的探究活动。 3、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继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三)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树立内因和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2、通过对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学习,感悟人生的一点道理。 3、学生在对探究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与他人交流,取别人之长的品质和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定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 六、活动准备:教师提前做学生探究实验报告、实验材料器具(绿豆、花生、黄豆、培养皿、塑料口杯、带盖容器、锡箔纸、吸水纸、标签、土壤、清水、等。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收集种子发芽相关资料、准备各种状态的植物的种子等实验材料

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精选版

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课教 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课题:观察《美丽的叶子》(留住绿色的叶) (配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设计本活动。) 设计者:鹿邑县王皮溜一中刘丽 年级:七年级 组织形式:以教学班为整体、以小组为单位 课时:4课时 【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 (1)提出学习课题; (2)介绍活动的过程,内容和成果要求等等; (3)学生自由分成四个小组; (4)分小组讨论,明确内容:外出采集应准备哪些工具观察什么内容应注意哪些观察事项用什么方法观察怎样采集标本制作应准备什么用具用品采用怎样的制作方法小组成员如何分工等等。2.材料准备 (1)走进大自然,于大自然融为一体,细致观察觉得有趣的事物,把发现的带回教室并记下来。(2)教师收集有关的叶片、文字资料和示范植物标本。 (3)收集生活中的小发现。 (4)学生准备好剪枝剪、小锹、报纸、台纸、针、线、胶带、玻璃纸、保鲜膜等)。 【活动建议】 1.采取单独活动与集体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2.向家长给予说明、并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老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包括一些有用资料的提供。3.活动结束后要进行讨论和总结。 4.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存在的问题】 1、在校园、大田等地采集植物,破坏绿化环境,产生不良引导; 2、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 3、学生不能识别常见的植物,教师也不能鉴别某些植物标本。 【活动方法】 自主学习法、讲授法、操作法、观察法、参观法、调查法、统计法、经验总结法。 【活动用具】 制作示范植物标本,制作植物标本用具(剪枝剪、小锹、报纸、台纸、针、线、胶带、玻璃纸、保鲜膜)。 【活动过程】 1、第一次活动:(发现绿色的叶片)导入课 主要内容: 师:今天我们就走进大自然,首先请同学们欣赏美丽的大自然,(播放大自然中绿色美丽的叶片—绿色植物的纪录片)。 师:大自然美不美谁能告诉老师它美在哪里 生们说。 师:说的真好,大自然可真美啊!老师告诉你们如果能仔细观察还能发现大自然非常有趣呢! 小组汇报他们的发现 师:现在我们就请四个小组各找一名代表来汇报他们许多有趣的发现。

初一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设计

初一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设计 Teaching plan design of biology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ctivit y course in junior high school

初一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设计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活动准备】 (1)提出学习课题; (2)介绍活动的过程,内容和成果要求等等; (3)学生自由分成四个小组; (4)分小组讨论,明确内容:外出观察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观察?应注意哪些观察事项?采集应准备哪些工具?怎样采集?也应注意哪些事项?标本制作应准备什么用具用品?采用怎样的制作方法?小组成员如何分工等等。 2.材料准备 (1)走进大自然,细致观察觉得有趣的事物,可以把发现的带回教室或写下来。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文字资料和示范植物标本。 (3)收集生活中的小发现。

(4)学生准备观察记录的用具,取材的用具,制作标本 的用具(剪枝剪、小锹、报纸、台纸、针、线、胶带、玻璃纸、保鲜膜等)。 【活动建议】 1.采取个体活动与集体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2.请求父母给予大力支持、老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包括 一些有用资料的提供。 3.活动结束后要进行评价和总结。 4.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存在的问题】 1、在校园、公园等地采集植物,破坏绿化环境,产生不 良引导; 2、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 3、学生不能识别常见的植物,教师也不能鉴别某些植物 标本。 【活动方法】

自主学习法、观察法、参观法、讲授法、动手操作法、调查法、统计法、经验总结法。 【活动用具】 示范植物标本,制作植物标本用具(剪枝剪、小锹、报纸、台纸、针、线、胶带、玻璃纸、保鲜膜)。 【活动过程】 1、第一次活动:(发现美丽的绿色)导入课 主要内容: 师:今天我们就走进大自然,首先请同学们欣赏美丽的大自然,(播放大自然中绿色的美丽—绿色植物的纪录片)。 师:大自然美不美?谁能告诉老师它美在哪里? 生们说。 师:说的真好,大自然可真美啊!老师告诉你们如果能仔细观察还能发现大自然非常有趣呢!小组汇报他们的发现师:现在我们就请四个小组来汇报他们许多有趣的发现。 小组:我们这小组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说有些植物的叶子不仅可以分为长方

开展生物教学的实践活动

开展生物教学的实践活动 《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生物教学要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要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他们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与责任感。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要广泛利用社区课程资源。社区是学生的生活环境,也是学生学习的环境,社区中存在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自由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如果我们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也重视开展丰富多样的生物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时间,就可以让所有学生的特长能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得以施展;所有学生的个性能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张扬和尽情的发挥。 今年夏天,我带领学生到北京植物园野外采集标本,另外还参观了那里的生态园。一进山林同学们被那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呼吸着新鲜空气,聆听着鸟儿歌唱,都感到兴奋和快乐,高兴之余还采集了许多树种和蝴蝶,有松树、柞树、侧柏、榛子树等,在生态园里还认识了热带雨林地区的蒲葵、铁树、竹子等。回来后同学们把采集的标本,分门别类,精心地制作了植物标本,很有收获。他们不仅认识了许多植物,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同学们有一种成就感。当这些采集的新鲜生物材料用于课堂教学时,学生学习时有一种亲近感,因此学生兴趣很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通过蝴蝶帖翅标本、蝴蝶过塑、叶脉书签的设计制作,引导学生投入到创造美的活动中去,不仅增强了学习的审美观,同时使学生得到了美的熏陶,也完善了标本室的藏品。我觉得学校周围的自然环境是生物学教学天然的“实验室”,学生在这个“实验室”里开展观察、调查、实验与探索等生物实践活动,比在课堂上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更加丰富,更加真实。 在生物教学中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也为学生尝试多样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条件和机会。我还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绿化模拟设计”,让学生以校园为模本,以实用性,乡土性为核心,设计一套绿化方案。学生充分运用抽象思维和所学知识,在他们的头脑中勾勒出了一幅美好的景象。在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这些校园的年轻主人也认真地了解了一些植物的花、果的特点,进一步丰富了生物学知识。通过这次设计,学生不仅拓展了知识视野,锻炼了思维能力,还为校园绿色工程建设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我指导学生根据地区特点,着重采用乡土植物,进行校园绿化,使不同的乡土植物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校园。学生置身其中,生活在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园林式学校,亲切实在又有美的享受。 利用校园电视网和校园局域网来进行生物科普知识宣传,可使内容更充实、形式更多样,这样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例如:4月至5月的“爱鸟周”,我们大力进行了爱鸟、护鸟的宣传活动。在宣传栏进行了“爱鸟周”的介绍之后,我们充分利用每天学校电视台的演播时间,播放了像《朱鹮》、《白鹇》、《丹顶鹤》等有关珍贵鸟类的记录片。同时,还在局域网上发布了配以精彩动画、漂亮图文、悦耳声音的网页《鸟类一一我们的朋友》,从鸟类与人类的关系(鸟类对森林、农业虫害的防治、鸟类对鼠类的捕

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1800字

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1800字 摘要:活动课教学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本文试就生物活动课实践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实现,“以活动促发展”的培养目标谈几点做法。 关键词:活动课;实践;发展;自主性 生物活动课是生物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是集知识体、思维链、能力键、与再生力(学会学习的能力)为一体的重要课程。生物活动课服从与生物教育目标,又必须渗透下列各项具体目标: (1)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合作、竞争意识; (4)培养关心集体、团结互助的社会公德意识; (5)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 (6)培养自学能力及资料检索处理能力; (7)激发学习生物学兴趣,培养学习生物学情感。 1生物活动课的构建原则 为了更好地根据生物活动课特点开展活动,须遵循以下原则:

1.1生物活动课与学科课程内容互补原则。 1.2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相统一原则。 1.3自主性和主导性相结合原则。 1.4规定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1.5实效性和因地制宜原则。 1.6趣味性和多样性原则。 2生物活动课现状透视 近几年,活动课程的设置受到教育部门及部分学校的重视,但 目前许多师范学校生物活动课不同程度偏离活动课的构建原则,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2.1组织上的自发性 生物活动课虽然强调自愿参加,但总要依赖与一定的组织形式,以保证活动课的正常开展。目前,部分师范学校生物活动课仍处于自发状态,无牵头的组织者、无组织发展的有关程序、无严格的组织纪律、无检查评估的组织部门。这样的自发组织是不稳定、不 长久的。 2.2内容上的随意性 活动课内容应根据学科的培养目标,考虑到和教材的衔接,体 现有序性。而有些学校或生物教师在安排的内容上随心所欲,没有通盘考虑课程体系,又没有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也不参照相应的活 动课教材,使活动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收不到实效。2.3形式上的单调性目前部分师范学校开展生物活动课时,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

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课题:观察《美丽的叶子》(留住绿色的叶) (配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设计本活动。)设计者:鹿邑县王皮溜一中刘丽 年级:七年级 组织形式:以教学班为整体、以小组为单位 课时:4课时 【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 (1)提出学习课题; (2)介绍活动的过程,内容和成果要求等等; (3)学生自由分成四个小组; (4)分小组讨论,明确内容:外出采集应准备哪些工具?观察什么内容?应注意哪些观察事项?用什么方法观察?怎样采集?标本制作应准备什么用具用品?采用怎样的制作方法?小组成员如何分工等等。2.材料准备 (1)走进大自然,于大自然融为一体,细致观察觉得有趣的事物,把发现的带回教室并记下来。 (2)教师收集有关的叶片、文字资料和示范植物标本。 (3)收集生活中的小发现。 (4)学生准备好剪枝剪、小锹、报纸、台纸、针、线、胶带、玻璃纸、保鲜膜等)。 【活动建议】 1.采取单独活动与集体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2.向家长给予说明、并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老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包括一些有用资料的提供。 3.活动结束后要进行讨论和总结。 4.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存在的问题】 1、在校园、大田等地采集植物,破坏绿化环境,产生不良引导; 2、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 3、学生不能识别常见的植物,教师也不能鉴别某些植物标本。 【活动方法】 自主学习法、讲授法、操作法、观察法、参观法、调查法、统计法、经验总结法。 【活动用具】 制作示范植物标本,制作植物标本用具(剪枝剪、小锹、报纸、台纸、针、线、胶带、玻璃纸、保鲜膜)。【活动过程】 1、第一次活动:(发现绿色的叶片)导入课 主要内容: 师:今天我们就走进大自然,首先请同学们欣赏美丽的大自然,(播放大自然中绿色美丽的叶片—绿色植物的纪录片)。 师:大自然美不美?谁能告诉老师它美在哪里? 生们说。 师:说的真好,大自然可真美啊!老师告诉你们如果能仔细观察还能发现大自然非常有趣呢! 小组汇报他们的发现 师:现在我们就请四个小组各找一名代表来汇报他们许多有趣的发现。 小组:我们这小组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说有些植物的叶子不仅可以分为长方形、椭圆形、五角形……有的叶子的形状虽然是一样,但是叶子周围边的形状却是不一样的,有些是锯齿形的,有些是圆润的,有的象波浪,还有的象羽毛。叶子上的叶脉也不一样,有的是平行的,有的是网状

生物课外活动总结

生物课外活动总结 导读:生物课外活动总结篇1 生物实验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在教学过程中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为载体,利用课余时间,创设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的感受和体验,形成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态度,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自主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活动课题确立的指导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问题和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究并获得体验的重要前提。生物实验课外活动的课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确立。 1、从好奇心中发现。生物实验课外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感知为基础的,是由学生的动机激励和指引着的过程,也就是在活动现象的后面体现着学生的动机,而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又是推动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内部动力,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关键。因此要善于“积累”学生的好奇,为活动的开展提供素材。例如:在开展与教材有关的鱼类探究活动之后,引发了学生想更多了解的课题,有“鱼有条件反射吗”、“鱼是怎样冬眠”等课题。 2、从生活中提炼课题。要把课题的确立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利用生物学知识探索生活实践中遇到的生物问题、社会热点等,

这也是生物实验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例如:当学生家中发现老鼠时,总是千方百计地消灭,可寻找取材方便、用时短的捕鼠方法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付幼鼠。为了解决问题,一些学生形成了“探究捕捉鼠方法”的课题组,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老鼠的生活习性出发,他们很快就找到了用糖果“诱鼠入罐”的简单无害的方法。 3、在比较中发现。将两个或若干个研究对象放在一起,必要时 放在基于条件相同或相近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比较,从而寻找它们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或探求发现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并进而发现造成或引发共性或差异的原因。在生物实验课外活动中,比较发现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以“鱼能在陆上呼吸吗?”为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鱼的鳃在水中和陆上的差异,进而在探究中形成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4、教学疑难点中选择。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科教学必须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人体验,注重学生的主动实践,积极探究和合作交流。而开展探究性教学,往往在课时上受到限制。因此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应设法服务于课堂教学,可以将教材的重点难点转换为问题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课外学习,在探究中发现,在活动中提高。例如:植物茎对水分的输导较容易在课内探究,而对有机物输导探究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组织“植物茎对有机养料的运输探究”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5、从知识拓展上选择。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

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的研究

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的研究 1、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一、问题提出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 概念的界定:在2011版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必须参加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 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生物课外实践活动正是基于学生的已有了一定 的生物基本知识,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 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的要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已经有多人进行过研究,目前都是个人结合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研究,不具有 广泛性,且实际操作有困难。 选题意义:我校是甘肃省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单位、全国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单位,校园内植物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对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供了方便的实践基地,同时我校正好紧邻国家黑河湿地公园,一片自然湿地生态防护绿地,有提供了天然实践基地,正是依托这些条件对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顺理成章。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的维护。于是设计了这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的综合实践活动。 价值: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实践体验。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积极开发校内外的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掌握科学的方法,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同时

感受我们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需要大家提高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研究的目标: 1.了解校园植物的一些基本知识,认识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识别这些植物, 培养爱护校园植物的意识,深化环境育人的功能。 2.让学生了解国家级黑河湿地公园的概况,了解湿地公园中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及其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对湿地公园有一定的认识。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绿地生态系统的责任感。 4.使学生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关注大自然,激发热爱学校、家乡的情感。 5.在活动中,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研究内容: 1.利用各种资源认识学校中的各种植物,并观察一年四季每种植物的生长状 况,并做好记录和收集照片。参与学校组织的随手拍拍最美校园展。 2.利用网络、进图书馆等形式查阅资料,了解国家级黑河湿地公园的概况。 3.通过国家级黑河湿地公园内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的基本知识了解,认识它们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研究假设: 1.从初一年级开始学生,历经一年在学校中可以随时观察四季各种植物并做 好记录。

浅议高中生物实践活动课的研究

浅议高中生物实践活动课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9-05-20T17:30:35.703Z 来源:《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作者:唐军亮 [导读]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主要面向高考,一味追求升学率,更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兴趣不大,学习效率不高,学生缺乏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 陕西科技大学强华学校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主要面向高考,一味追求升学率,更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兴趣不大,学习效率不高,学生缺乏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 生物实践活动课是生物学实验的有效拓展和延伸,是学生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抽象思维到具体思维的飞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但目前生物实践活动课并未引起学校和生物教师的重视,有的学校只是流于形式,有的学校根本就未开展。研究适合本校实际的生物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和模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进行高中学校开展生物实践活动课的研究,笔者首先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当前高中学校开展生物实践活动课的现状;其次,从实地调研中得出客观结论,分析高中学校开展生物实践活动课中出现的问题,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法。第三,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课标》和《考试说明》,对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史、科学方法、学生实验等进行整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过分析讨论,确定出符合我校学生的生物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和模式。第四,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建立生物兴趣小组,确定辅导教师,安排固定时间、地点、内容,开展生物实践活动课。第五,课题组成员定期交流活动中存在问题和亮点,经过集体讨论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在以后的实践活动课中继续探索,形成一套高中生物实践活动课的模式。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或测试了解本课题研究的成效。 笔者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出发点,针对高中学校如何开展生物实践活动课进行研究,内容包括:一、生物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安排。第一,对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梳理,利用实验课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实验进行验证或改良;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对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第二,建立植物园,让学生完成种群密度的调查、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等实践活动;自己动手完成植物杂交实验、扦插、嫁接实验、观察植物的顶端优势及如何解除顶端优势等。第三,带领学生外出进行实践调查活动,例如调查咸阳湖水质污染、调查搜集农业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使用方法等。第四,组织学生参加生物知识竞赛、生物知识问答、辩论赛等活动。第五,让学生查阅关于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等生物科学最新进展的资料。第六,让学生建构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有丝分裂模型、减数分裂模型等。二、生物实践活动课如何开展。我们课题组在2018年4月成立了学生生物社团,建立组织体系,由老师、社长负责,每周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和地点。教师在每次活动之前设计活动方案,集体讨论确定实践活动模式。三、生物实践活动课的成果展示。将活动内容以照片、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用"美文"等形式进行推广,活动后由学生写下活动的感悟,保留资料,供以后的学生学习欣赏。教师整理材料,编写校本教材,为以后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提供方法指导。 通过开展高中生物实践活动课,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引导和鼓励学生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研究方法,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开展调查研究,进行成果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开展高中生物实践活动课,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科学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研究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了解生物科学对于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人类健康的意义和价值,关心国家和社会进步,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高中生物实践活动课解决了由于时间限制不能在课堂上完成的某些探究活动,有助于课内外教学的有效衔接。使学生走出教室,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出高中生物实验和实践活动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并编写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在我校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推广应用,为以后实验课和实践课的开展提供方法指导。也可以为物理化学等其它科目实验课和实践课的开展提供借鉴。也可以在各高中实验和实践课教学中推广使用。 本课题将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单一地从课本获取知识的方式,转变为学生不仅从课本获取知识,也要通过自主实验、调查研究、查阅资料等方式,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感受科学家的实验探究历程,将课本知识进行深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了课堂教学,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实验和实践课教学,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汪忠.生物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6-108 【2】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李芙蓉.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11):144-145 【4】欧阳芬.多元智能与建构主义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7-8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合》

专题研究《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合》 一、课题的提出 1、当前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状况: 生物学科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以至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目前高中生物学课程实施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学生总是处在被动的灌输的学习状态,而课程的评价则偏重学业成绩,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内容“繁、难、偏、旧”,过于强调教学学科本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2、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在联系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综合实践活动正是使学生的这种发现、研究、探索的欲望得到满足和释放的好形式。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要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发现,学会探究,以此,来了解生活和社会,来学习生存和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了人格、人生态度的养成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策略等方面得到发展。二、研究的目的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精神,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通过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与实验,探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途径。围绕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性质和特点、目标与要求,通过研究与实验,总结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题成果,逐步建立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法,为规范全省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操作方法。 三、参加实验研究人员 1、学校管理人员1人:刘海燕 2、学科教师11人:生物组全体教师 四、实验开展的基本情况 为紧密配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题开发和实践的理论与实施问题,一年多来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课题由副校长和相关处室领导亲自参加,制定课题总实施方案,颁布课题组成员考核办法,加强课题的常规管理、成果编撰等。 2、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课题组积极参与,总体安排如下 高一高二高三 研究性学习 每周3课时 每周2课时 社会实践 每学年3周 每学年2周 每学年1周 信息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