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城市定位研究与发展战略框架

某市城市定位研究与发展战略框架
某市城市定位研究与发展战略框架

邯郸市城市定位研究与发展战略框架

摘要:新时期的城市定位研究应当与时俱进,赋予其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特征。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相联系,区域、功能和质量相统一的把握中,我们认为新时期邯郸市城市定位的基本表述为:“以名城、区位、资源三大优势为依托的中原最重要最具活力的新型制造业基地”。简称“三优一地”;其主体表述是:“新型制造业基地”。根据城市定位,我们提出把“基地战略”作为邯郸市21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战略,幷形成以科强体的工业高度化、以工带农的城乡一体化、以商促工的经贸互动化和以内联外的开放圈层化的“四大主导战略”框架。

关键词:城市定位新型制造叶基地区域经贸中心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定位,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就是对一个城市的性质、地位和功能进行定位。在制定21世纪头二十年邯郸市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工作中,首先广泛深入地开展城市定位研究,是高站位、整体性、集约化地把握国情和市情、把握城市现实和未来的中心环节和重要举

措。这一研究的深入开展,无疑将使战略规划建立在更加科学和理性、更加开放和民主的基础上,使战略规划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具有更强的自觉性和有效性。

一、城市定位研究的背景和指导思想

城市定位从本质上说,属于历史范畴。是以一个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的历史演变和历史积累为基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一个城市的性质、功能及其前景的阶段性认识和把握。邯郸市的城市定位在公开宣传和文献资料中曾有过几种不同的表述,最常用、最具影响力、感召力和公信力的主要有三种:(1)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晋冀鲁豫接壤区经济中心,或晋冀鲁豫接壤区经贸中心;(3)综合性工业基地,或新兴基础工业基地。这些表述从历史、文化、区域、经济等不同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邯郸市城市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在认识城市、把握城市,指导战略规划和战略决策;在塑造城市形象、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曾经发挥了幷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

但是,进入21世纪的今天,特别是经过了25年改革开放和90年代初地市合幷以后,邯郸市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城市建设及其外部环境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的十六大按照“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又提出了21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工业化、城市化、开放型”的战略方针。新的城市变化和新的历史

任务,内在地和外在地要求我们对邯郸市的城市定位重新进行认识和评价,以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也就是说,新时期的城市定位研究应当与时俱进,赋予其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特征;应当适应市情和国情变化,紧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市化、开放型”这一时代主题;应当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我们认为,这是这次城市定位研究应当确立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

具体地说,这次城市定位研究在遵循区域性、功能性和独特性等这些城市定位一般原则的基础上,应当努力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有更强的战略性、目标性的特征。要在把握一个城市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使其与21世纪头二十年这一历史阶段建立起一种战略性的联系,使城市定位具有更多的前瞻性、激励性和导向性方面的价值。

(2)有更强的工业化、城市化的意义。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要途径,因而也是赋予新时期城市定位的历史使命。

(3)有更多的地域化、国际化的色彩。既要考虑到城市所在区域的特点,在区域中的地位、功能和优势,又要从宏观上把握地域分工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变化及其对本区域、本城市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影响,从而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建设一个真正的对内对外全面开放型的城市。

(4)有更多的主导性、动力性的因素。由于城市区域地位的相对性和功能作用的多元性,城市定位可以是多层面、多角度的,但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城市定位要抓住那种与特定的历史使命有更直接、更内在联系,有更强关联性和主导性的功能特征。以这种功能特征为基础、为核心的城市定位,无疑具有更强的动力学、战略学和发展学的意义。

二、邯郸市城市定位的表述、内涵和依据

根据上述城市定位的背景分析和指导思想,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相联系,区域、功能和质量相统一的把握中,我们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邯郸市城市定位的基本表述为:“以名城、区位、资源三大优势为依托的中原最重要最具活力的新型制造业基地”。简称“三优一地”;其主体表述是:“新型制造业基地”。具体内涵如下:

1.新型制造业基地

即“以优质重化制造业为基础,以精深轻型制造业为重心,以高新技术制造业为先导”的“三位一体”的新型制造业基地。其中,“新型”及其所属的“优质”、“精深”、“高新”表明质量和水平;“制造业”及其所属的“重化制造业”、“轻型制造业”、“技术制造业”说明性质和结构;“基地”展示地位、功能和作用,示意大区域、大邯郸。

(1)优质重化制造业基地:主要包括电力、冶金、建材、机械、化工五大工业;

(2)精深轻型制造业基地:主要包括食品、医药、纺织、服装、陶瓷五大工业;

(3)高新技术制造业基地:主要包括环保设备、精细化工、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四大工业。

因此,“三位一体”的新型制造业基地又可具体表述为“五重五轻四新”十四大新型制造业基地。

2.中原地区最重要最具活力

该表述表明“制造业基地”在晋冀鲁豫中原区域的地位、作用、质量和水平,及其更广阔范围内的吸引力、辐射力、形象力和影响力。

(1)就区域而言,“中原地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有更多的地带性、地域性和中枢性、集散性、转换性的特点。更易于与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京津唐环渤海地区,乃至京津石郑太济大城市圈及其长江三角洲和沿江经济区的大视野相联系,较之“晋冀鲁豫接壤区”的传统经济协作区而言,具有在一个更广阔、更具延展性的经济文化大开放区中,开发利用市场与资源,特别是发展资金、科技和人才方面的协作与联系,发挥制造业在多级开放系统中集聚、转换与扩散功能,形成区域和中原经济带增长极的战略内涵。

(2)就地位而言,“最重要”的理想境界是:最大最强最优。它是区域、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五者内在统一的规定性。中原南部郑州,北部京津石、东部济南、西部太原都是国际级、全国级、省会级的重量

级城市,比较而言,邯郸市制造业定位在“中原最重要的”或“中原最大的”层面上是积极而又适宜的。

(3)就质量而言,“最具活力”强调“新型制造业基地”所具有的技术性、管理性和精神性的内容,所具有的改革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气势和形象,所具有的奋发向上的力量和勇气。它是现代城市定位中最内在和最具核心竞争力的规定性。

3.名城、区位、资源三大优势

这是新型制造业基地得以形成,赖以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基础、条件和环境。优势的选择和认定应具有四大特征:客观;被公众认同;相对稳定;有相关开发和利用价值。

(1)名城优势主要是指:

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是城市对内对外多层次开放和制造业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资源和品牌资源。它将赋予“新型制造业基地”以生动、深厚而独特的城市文化背景、文化品格和文化内涵。

②国家老工业基地。这是建设“新型制造业基地”的历史条件、产业基础和增强“制造业基地”公信力的重要口碑。

(2)区位优势主要是指:

①重要的内陆交通枢纽。这是制造业基地高集散功能的必要条件和有利条件。

②晋冀鲁豫接壤区经贸中心。这是制造业基地低成本、高效能开发利用区域市场资源的地理优势和有利条件。

③中原中部中心城市。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上具有承东启西,吸纳、传递和转换东西经济、技术和文化资源的战略意义。

④河北南大门。在联结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上,特别是在开展京津冀渤海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和沿江经济区的南北对话上,具有吸纳、中介和枢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资源优势主要是指:

①矿产资源。以邯郸西部本地资源为主体,以毗邻山西资源为延伸。

②农产品资源。以邯郸东部农业为主体。

③文化旅游资源。以邯郸市区和周边县区旅游资源为主体,以四省接壤区文化旅游资源为延伸。

④动力资源。以邯郸本地资源为主体,以区域和全国资源为辅助。

如上所述,“新型制造业基地”是区域、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内在统一的规定性。

4.邯郸市这一城市定位的依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把握:(1)从经济技术结构来说,有产业基础。邯郸市是以电力、钢铁、水泥、纺织、机械和化工等传统产业而闻名全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和新兴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这些传统产业至今仍是邯郸经济的支柱产业;地市合幷后的十年来,邯郸市的食品、服装、医药、农机、汽车、零配件加

工等新兴制造业也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或已经崭露头角了,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制造业也都开始规划和起步。总的来说,制造业在整个三次产业中占有五分之二强的比重,产业高度化正在不断提升。

(2)从产业关联性来说,有带动能力。制造业是一个产业链长、前后关联度高的产业,既对农业、各种采掘业及能源原材料工业等基础产业、上游产业有很强的回顾作用,又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的出现、发现和应用有较强的前瞻作用和诱导作用,同时,对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行业发展又有较大的旁侧作用和促进作用,有很强的极化效应,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主导产业群,因而能够带动整个三次产业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

(3)从工业化演变过程来说,有发展前景。三次产业的演变规律告诉我们,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第二产业处于决定性的地位,它始终是创造国民财富的主导部门,从世界趋势来看,尽管发达国家已步入后工业化社会,但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制造业内部重工业化过程仍然在继续。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邯郸工业仍处于以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化工业阶段,深加工、设备制造、装备制造和组装工业非常薄弱,技术集约型制造业几乎是空白,定位在“新型制造业基地”的层面上,意味着一方面要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高度化,另一方面新兴产

业的发展一开始就要定位在高技术的层面上。所以,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改造和整个新型制造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任重道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4)从周边环境和地域分工来说,有比较优势。邯郸市是晋冀鲁豫四省接壤区中心城市和我国重要的内陆交通枢纽,能源、矿产和农产品资源丰富,重化工业基础优于周边城市,市场集散能力较强,为新型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资源、能源和产业优势;在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邯郸位于东部边缘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在东、西部产业交流中,可以吸收其产业、技术和资本对中部地区的转移,进而借东、西之力,促使“新型制造业基地”在中部崛起;同时,在南北经济、科技和文化对流中,特别是与环渤海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及沿江经济带的交流中,有较强的资源、市场、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要素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进而,具有制造业承上启下、兼收幷蓄、集聚扩散和发展多元合作的地域优势和市场优势。

(5)从发展机遇和政策环境来说,有外部条件。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中,制造业生产基地正在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则有可能利用人力资源和市场空间的优势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在今后10-20年里,中国在国际上增长最快的和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仍将是传统产业;另一方面,我国处在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变时期,工业化乃是不

可超越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信息化”的战略方针,正是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正确选择。所以,无论是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向看,还是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看,邯郸市作为一个有较强重化工业基础的内陆城市,面临着一个发挥先发和后发双重优势,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建设新型制造业基地的重大历史机遇和非常有利的政策环境。

(6)从城市目标和发展观念来说,有内在动力。总结近年来邯郸经济在全省位次下移的经验教训,特别是为适应工业化、城市化、开放型的大趋势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班子提出了“工业强市”和“开放带动”的战略方针,而建立新型制造业基地,有利于培育和构造城市工业竞争优势,幷有利于本地资源、市场优势与外部资金、技术在广阔范围内的结合,因而是走“工业强市”、“开放带动”之路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有效的载体、最基本的选择和最重要的保证;另外,新型制造业,特别是深加工业、设备工业、组装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竞争性行业,为民营经济提供了最具优势的无限发展空间,进而有利于实现所有制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机统一,有利于我市“做强做优国企、发展壮大民企”战略方针的有效实施。

三、有关城市定位的几个重要关系

1.新型制造业基地与区域经贸中心

一方面,新型制造业基地和区域经贸中心在功能和本质上是一致的,是手段和目标的统一。建设晋冀鲁豫接壤区经贸中心不是一个空泛的政治口号,它是地理、资源和经济优势的体现,是经济实力的象征,说到底是以一定的产业经济和技术基础为依托的。如果邯郸凭借自身优势和努力成为了中原最大或最重要的新型制造业基地,那自然也就脱颖而出,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稳居该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况且,接壤地区资源禀赋相近,城市类型、规模相差不大,产业结构雷同,经济互补性较差,集散能力悬殊不大,欲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或“区域经济中心”就必须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

另一方面,新型制造业基地无论从地域影响力和扩散力、还是从市场和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上来说,都远远超出了四省接壤区经贸中心城市的界线和范围。制造业,特别是新型制造业是一个工业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产业概念,它需要市场、资源、技术、人才和管理全方位的支持。因而,在充分开发利用四省接壤区区域市场和资源的同时,又必须突破四省接壤区视野的局限性,更多地面向周边大城市圈、面向全国和全世界,通过互补性合作,来壮大、发挥和发展自己的优势。进而言之,较之将邯郸市定位在晋冀鲁豫接壤区经贸中心而言,将邯郸市定位在新型制造业基地的层面,就从战略视野、战略观念、战略目标和战略手段上与建设工业化、城市化和开放型城市的历史大趋势建立了更加密切、具体而系统的内在联系。

2.新型制造业基地与历史文化名城

新型制造业基地与历史文化名城,是从经济和文化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城市的性质和地位进行揭示与确认,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同的,新型制造业基地的城市定位有更强的目标性、战略性和时代性的意义,而历史文化名城则有更多的资源性、品牌性和历史性的价值。定位在新型制造业基地上,幷不意味着忽视甚至排斥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们相互之间有一种内在联系。

首先,新型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必须和名城历史文化的精神气质和品牌效应结合起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邯郸和邯郸制造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个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文化资源和城市品牌,尤其是赵文化在国内、海外华人乃至日本和东南亚有很大的影响。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底蕴,努力构筑邯郸文化特色,塑造个性化邯郸名城形象,无疑将极大地提升邯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促进邯郸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吸引外资和外商合作,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新型制造业基地依托名城优势更快更好地成长。

其次,也应看到,邯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多的是对珍贵而丰厚的邯郸历史文化的肯定,较之承德、大同、洛阳、开封、曲阜等晋冀鲁豫四省历史文化名城而言,缺乏历史古城风貌,文物古迹的集中性和可观赏性。就城市实体而言,总体上是以新兴工业和商贸城市的形象而存在的。我们不能无视这种现实,也不可能大量地恢复已不复存在的

历史文化建筑,如果仅仅囿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定位,就难免会出现“魂不附体”的虚置现象,出现城市整体建设和发展的盲目性和局限性;特别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如果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调整自己的定位,就很难避免被商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现代社会淘汰的命运。所以,正确的选择应当是坚持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有机统一,发挥名城优势和地理、资源优势,以建设新型制造业基地为主攻方向,努力建设一个新型工业化、现代化的城市。只有这样,才能赋予邯郸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以更强的时代特征,更实在、更鲜明、更具体的生命活力及奋发向上的精神气质。

其三,还应充分认识到,新型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实际上会强有力地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服务业的发展,会为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开发、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提供更强大的物质基础。所以,新型制造业基地与历史文化名城从根本上来说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依托的。

3.新型制造业基地与城市品牌

城市与城市之间综合实力较量的决胜“筹码”是个性、特色和品牌,赋予城市定位以更强的时代性、战略性和目标性,则是当今塑造个性化城市特色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目前国内城市定位之所以缺乏个性、出现雷同,大多数是因为未能从相对优势和战略定位的角度来考虑城市的功能和发展。具体而言,以“新型制造业基地”的城市定位

来打造邯郸城市品牌,就是要着力打造和推出“邯郸制造”、“新型制造业基地”、“中原最重要最具活力的新型制造业基地”及其“以新型制造业基地为依托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品牌或“基地”品牌;就是要努力打造和推出一系列以“新型制造业基地”为母体,颇具凝聚力、辐射力和影响力,享誉国内外的那种“优势产业”品牌、“优势企业”品牌和“优势产品”品牌。从这种意义上说,“新型制造业基地”,以高度产业化、现代化的形式集中了邯郸这座新兴工业城市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创造之精华,幷在新时期找到了与历史文化名城最内在、最具互动性的结合点。因而,是打造邯郸城市品牌和城市特色最深厚、最有力的根基和最有效的载体。

四、与城市定位相关的战略框架

城市定位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城市,认识和把握国情、区情和市情,以正确地制定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按照“三优一地”的城市定位构想,我们把邯郸市21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概括为“基地战略”。就是主动把邯郸经济和社会发展纳入周边大城市圈、特别是融入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及沿江经济带的发展格局中。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工业化、城市化、开放型”道路,走“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系列大政方针,结合邯郸市情、发展阶段、周边环境、区域分工、经济全

球化和国际产业大转移的大趋势。我们认为,实施“基地战略”,首先要形成以下“四大主导战略”:

(1)以科强体的工业高度化战略。主要是形成以重化工业升级改造为基础,以轻型工业做大做强为主体,以高新技术工业做特做优为重心的新型工业化战略框架;

(2)以工带农的城乡一体化战略。主要是形成以农业产业化建设为基础,以农村城镇化为主体,以周边卫星城建设为重心的城市化战略格局;

(3)以商促工的经贸互动化战略。主要是形成以钢材建材市场为基础,以汽车机电市场为主体,以服装食品市场为重心的市场化战略框架;

(4)以内联外的开放圈层化战略。主要是形成以对四省接壤区开放为基础,以对周边大城市开放为主导,以对全国和全球开放为延伸的多级化、圈层化开放战略新格局。

四大主导战略,凸现了总体战略的方向性、主导性和带动性,建立和体现了以“基地战略”为主体、为纽带,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经济和商贸、市内和市外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

总之,以“新型制造业基地”作为新时期的城市定位,既体现了邯郸市的具体实际、特点和优势,又符合城市发展的大环境、大政策和大趋势;既着眼于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又着力于城市动力体系的形成;既有利于城市竞争优势和城市品牌的打造,又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目标的实现。因而,此定位应当通过积极努力,在全市形成广泛共识,幷成为制定21世纪头二十年邯郸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依据;成为整合带动各行各业、团结激励全市人民深入贯彻“新型工业化”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成为脚踏实地地走“科教兴市”、“工业立市”和“开放强市”之路的具体行动。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

大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规划通讯稿)

大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08-2030年) 一、导言 大同位于山西省北部,晋陕蒙地区的交界地区,是首都经济圈西部的重要门户、晋北煤炭能源基地的重要中心城市。大同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中国煤都”称号,他与其它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相似的发展阶段特征与面临的问题;同时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云冈石窟、悬空寺、北岳恒山、平城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又使得大同拥有更为丰富的城市内涵与品质。 当前,我国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城市的多元发展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手段。其中,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是新时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同紧紧围绕这两个任务加快转型,成为践行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重要试验田。基于此,大同通过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破解现实的问题,从工矿城市逐步向区域性中心、历史文化名城转型提升,为其复兴崛起找到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 二、大同的辉煌历史与现实困境 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北方的中心城市,有着“一代京华、两朝陪都、华夏重镇,京畿重地”之称,特别是南北朝时期大同(平城)为北魏的都城,使得大同跨入了我国重要古都的行列;也是历朝历代北方地区重要的军事重镇和商贸中心城市。但自大同建矿以来,大同城市却逐步由传统的政治、商业中心向煤炭工业型城市转变。这种转变具有长期惯性,对其城市的再次转型造成了巨大的壁垒。 当前大同的城市发展面临以下五大突出问题。一是区域交通地位下降明显。由于长期偏重煤炭外运交通发展,削弱了大同与京津冀、太原经济圈等交通大通道的建设,特别是内蒙乌兰察布市至张家口的高速修通后,大同有被边缘化的威胁。二是城市产业依然偏重,城市产业体系较为单一,就业形势仍较严峻。煤炭及其相关产业的产值比重仍高达40%,新引入的医药、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效应差,尚未形成聚集优势;同时大同一批“一五”时期的老工况企业,如大同机车厂、山西柴油厂、山西化工厂、大同水泥厂等面临着关停重组的局面。这些产业在过去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拥有规模庞大的职工人群,当前大批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突出。三是矿区的人居环境条件条件差,由于随矿发展建设,人口过度聚集,使得矿区生活服务区的公共与商业服务功能欠缺,绿化与开敞空间欠缺;更由于矿区与大同南郊区的行政区划长期存在矛盾,更加制约了矿区的健康发展。四是古城保护压力大,城墙遗址内部的人口密度高达2.5~3.8万人/平方公里,相对于北方城市中心区来说过密;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城市功能高度聚集的矛盾十分突出,拥有“两汉烽烟、北魏遗韵、辽金旧景、明清风骨”的历史风貌逐步消失。五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大同一电厂、二电厂、水泥厂、橡胶厂,以及制药原料、冶金等主要污染企业围城发展问题突出,迫切需要搬迁整治;同时区域生态退化现象突出,如城市周边的土地沙化现象、文瀛湖的消失。这系列问题反映在城市空间上形成了“高度单中心聚集与分散郊区”的“困兽”局面,同时又叠加不合理的行政区划管理,使得大同的城市转型发展步履维艰。 三、城市发展目标 立足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与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要求,围绕城市转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单志广 一、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当前,全球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持续迅猛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就相继启动和开展了智慧城市相关建设行动。2008年11月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的概念,进一步激发了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 据初步统计,目前国外在建的智慧城市数量大约有200个。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于2000年启动了“智能城市”建设;新加坡于2006年启动“智慧国2015计划”;韩国在2006年确立了u-Korea 政策并提出了u-City计划,首尔、釜山、仁川等6个地区已成为u-city示范区;日本2009年推出“i-Japan战略2015”,2010年启动了横滨市、丰田市、京都市和北九州市等四个试点;2009年美国爱荷华州的迪比克市与IBM共同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2010年10月澳大利亚政府启动了“Smart Grid,Smart City”示范工程,等等。目前,国外智慧城市建设主要以技术试验、区域小范围或城市局部地区试点、行业特色应用为主,其中欧盟与东亚的智慧城市进展较快。欧洲的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在构建绿色低碳的城市环境以及交通、医疗等民生服务领域

的作用。日本、韩国在数字化城市(e-city)和泛在城市(u-city)概念的基础上发展了智慧城市(i-city)的内涵。建设智慧城市已被国际上公认为是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改进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宽带化、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创新和发展,全国各地也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很多城市都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并着手开始规划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2月底,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数量多达150多个,初步估算投资规模将超过一万亿元。其中,在2012政府工作报告或者“十二五”规划中正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地级以上城市共41个,副省级城市10个,直辖市中除重庆之外,北京、上海、天津均提出了智慧城市相关规划纲要和行动计划。在41个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地级以上城市中,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所占数量比重较高,同时,中部的武汉城市群、长株潭经济圈等也积极投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从这41个城市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有35个城市人均GDP在4000美元以上,其中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的城市有19个。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发达和信息化水平先进城市的发展共识,已成为众多城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发展智慧城市的战略意义

国内十大城市定位与布局分析

1、最彻底成功的逆袭:深圳 如果要推出一个城市来代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就,那必然是深圳,没有之一。不必说出身于小渔村,即便十年前深圳也还只是一个光怪陆离的窗口和试验区的形象。当特区不特,十字路口迷茫的深圳人一边疾呼“深圳你被谁抛弃”一边并不曾放慢脚步,而是在产业升级、人口扩容、城市转型成功的基础上,在短短几年内被社会公认跨入了一线城市的行列,使得延续多年的“第四城”之争顿时烟消云散。 西方人在谈论二战后亚洲崛起的时候,常用“东亚奇迹”“汉江奇迹”“香江奇迹”这些词来指代二战后日本和四小龙通过来料加工、进口替代、产业升级等战略实现了产业层次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的高端化。如果中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也有奇迹,深圳必然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因为深圳是目前内地唯一一个成功复制四小龙模式实现产业和社会发展高端化的城市,没有之一。君不见佛山东莞还在腾笼换鸟,苏州无锡还在苦苦挣扎? 也正是《抛弃》之后这10年,深圳摆脱了靠政策、靠香港的的印象,成功地在中华城市的银河系中找到了独一无二的特色和坐标。可谓鲤鱼跃龙门,从南海渔民一跃成为比肩北上广的豪门,但绝不土豪。中兴、华为、平安、招银、朗科、比亚迪、腾讯、联发科……虽然被称为山寨之都,却也是公认的、特色鲜明的创新之都。这就是深圳,其浓厚的创业和创新氛围及由此形成的创业生态足以让上海广州甚至香港黯然失色。如果中国也算有硅谷,那必然是在中关村和深圳之间选一个。 那么深圳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当年苏州风头正盛的时候,深圳官方曾组团去参访过,不想此后深圳反而心中有数了。这个城市深知自己地盘有限,在粗放外延性发展方式盛行的情况下经济总量迟早会被苏州、天津、重庆等大块头超过,即便随后硬生生把这种情况的发生延迟了10年。然而该来的迟早要来,如今形势已经非常明朗,比总量将不再是深圳特长,比质量比特色才是方向。未来在扩充地盘无望的情况下,深圳需要继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做好中国的旧金山,即便城市规模不占优势,照样可以非常有活力,有创新,照样可以引领社会潮流,照样可以做国内的一线城市和全球性的世界城市。 经济总量似乎早有准备而不是太大的问题,深圳真正的问题来自于复杂微妙的广深港三角关系。珠三角作为一国两制拼接区、改革开放试验区,充满着各种多元复杂的城市形态,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到200km距离就并立三个具有世界城市潜力的大都市,未来的发展无论是自由竞争,还是行政干预都有太多想象的空间。而深圳作为珠三角的后起之秀和新贵,如何在竞合中塑造全新的格局,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相信深圳一定能够继续壮大起来,因为毕竟如今他已拥有太多10年前不曾拥有的资本和能力。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邯郸市城市定位研究与发展战略框架概要

2004年12月Zhongguo Jingji Pinglun,ISSN1536-9056 邯鄲市城市定位研究與發展戰略框架* 華北科技學院經濟管理研究所劉軍** 摘要:新時期的城市定位研究應當與時俱進,賦予其新的歷史使命和時代特徵。在歷史、現實和未來相聯繫,區域、功能和品質相統一的把握中,我們認爲新時期邯鄲市城市定位的基本表述爲:“以名城、區位、資源三大優勢爲依托的中原最重要最具活力的新型製造業基地”。簡稱“三優一地”;其主體表述是:“新型製造業基地”。根據城市定位,我們提出把“基地戰略”作爲邯鄲市21世紀頭二十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體戰略,幷形成以科强體的工業高度化、以工帶農的城鄉一體化、以商促工的經貿互動化和以內聯外的開放圈層化的“四大主導戰略”框架。 關鍵詞:城市定位新型製造葉基地區域經貿中心歷史文化名城 城市定位,從最基本的意義上說,就是對一個城市的性質、地位和功能進行定位。在制定21世紀頭二十年邯鄲市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的工作中,首先廣泛深入地開展城市定位研究,是高站位、整體性、集約化地把握國情和市情、把握城市現實和未來的中心環節和重要舉措。這一研究的深入開展,無疑將使戰略規劃建立在更加科學和理性、更加開放和民主的基礎上,使戰略規劃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具有更强的自覺性和有效性。 一、城市定位研究的背景和指導思想 城市定位從本質上說,屬于歷史範疇。是以一個城市的經濟、政治、文化、地理的歷史演變和歷史積累爲基礎,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對一個城市的性質、功能及其前景的階段性認識和把握。邯鄲市的城市定位在公開宣傳和文獻資料中曾有過幾種不同的表述,最常用、最具影響力、感召力和公信力的主要有三種:(1)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晋冀魯豫接壤區經濟中心,或晋冀魯豫接壤區經貿中心;(3)綜合性工業基地,或新興基礎工業基地。這些表述從歷史、文化、區域、經濟等不同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邯鄲市城市的性質、地位和作用,在認識城市、把握城市,指導戰略規劃和戰略决策;在塑造城市形象、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在凝聚人心、鼓舞鬥志,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曾經發揮了幷將繼續發揮其重要作用。 但是,進入21世紀的今天,特別是經過了25年改革開放和90年代初地市合幷以後,邯鄲市的政治、經濟、文化、資源、城市建設及其外部環境等各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黨的十六大按照“三步走”的戰略構想,又提出了21世紀頭二十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和“工業化、城市化、開放型”的戰略方針。新的城市變化和新的歷史任務,內在地和外在地要求我們對邯鄲市的城市定位重新進行認識和評價,以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時期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的科學制定和有效實施。也就是說,新時期的城市定位研究應當與時俱進,賦予其新的歷史使命和時代特徵;應當適應市情和國情變化,緊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工業化、城市化、開放型”這一時代主題;應當有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我們認爲,這是這次城市定位研究應當確立的一個基本指導思想。 具體地說,這次城市定位研究在遵循區域性、功能性和獨特性等這些城市定位一般原則的基礎上,應 *此文系“邯鄲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課題”,作者爲課題負責人。 **劉軍(1965-),男,華北科技學院經濟管理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副教授;通訊地址:北京東燕郊206信箱華北科技學院管理系,郵編:101601;E-mail: liujun@https://www.360docs.net/doc/b913876987.html, 49

大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大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大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是结合目前城市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大庆未来更长远阶段的发展形成清晰、准确、切合实际的判断,提出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性构想和实施建议,从而推进大庆市城市建设走向特色及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一、大庆转型的新理念 通过对大庆近二十年来城市经济转型的实践进行分析总结,规划认为以人力、资本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不足是当前大庆接续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制约。与发达地区和竞争城市相比,大庆在经济发展环境培育方面的相对滞后,大大降低了接续产业的竞争力,延缓了城市发展转型的进程。 针对这一问题,规划提出,未来大庆的发展转型之路不应当仅局限于以新兴接续产业为代表的城市发展动力的延续,更应当注重以人力、资本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的营造,进而推动接续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点方向 在经济发展环境的培育中,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针对当前接续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的可能,大庆未来提升自身经济发展环境,在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应当抓住四个方面: 第一、优先强化市场腹地的联系与扩张。提高中心城市的流通能力,降低接续产业的物流成本,加强对腹地资源的吸附和加工能力。 第二、主动优化第二产业布局的空间效率。根据土地价值、环境影响和投入产出三大评估条件,选择交通便利、土地充足、环境安全、接近市场、规模集群的地区布局新增产业,提高接续产业的空间竞争力。 第三、积极推动城市服务功能的多元化和集中式发展。全面提升商业服务功能,有重点的发展石油生产服务功能;通过城市中心的建设带动城市服务水平和能级的提升,降低接续产业的交易成本。 第四、循序渐进的提升城市创新环境。在石油科技领域率先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平台;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契机,加大城市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度,真正形成大庆长久的竞争优势。 三、空间发展的四大战略 战略一:产业疏解 逐步更新高新区核心地区内的低水平传统工业,控制宏伟、兴化两个园区的石化产能规模;在经开区、龙凤光明地区、大同林源地区和红岗大广高速出口地区等交通、环境和土地资源的综合优势地区建设现代产业新城,减少产业布局对城市人居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新兴产业运行效率。 战略二:双城整合 尽管由于用地条件限制,城市用地正在向庆南、庆北两翼展开,但城市人口仍然应当是基于滨洲铁路沿线地区的紧凑式发展,以有利于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局,提高城市的规模效率和效益。未来西城的主导发展方向是向西跨越让通铁路,发展富强以西地区;而东城的主导发展方向近期应当通过高新区用地调整,增加土地供给,远期酌情推动安达的空间一体化。 战略三:中心集聚 规划提出以世纪大道为依托,建设一个服务功能综合、土地价值凸显、资本效益凝聚,

城市发展定位研究解读

一、城市功能演变的回顾与战略规划定位的提出 (2) (一)历史轨迹:从州府治所到安徽省会 (2) (二)历版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 (2) (三)城市功能的演变与动因 (3) (四)战略规划所提出的城市定位 (3) 二、对城市定位焦点问题的再认识 (4) (一)关于区域关系 (4) (二)关于省内关系 (9) (三)关于交通枢纽 (12) (四)关于科教基地 (13) (五)关于制造业基地 (15) (六)关于园林城市 (21) 三、城市发展定位 (21) (一)城市发展目标 (21) (二)城市性质职能 (23)

专题一:城市发展定位研究 一、城市功能演变的回顾与战略规划定位的提出 (一)历史轨迹:从州府治所到安徽省会 合肥已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历史。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后,置合肥县、隶九江郡,东汉建安中,合肥曾为扬州治所,其后几易其名。由于合肥是长江流域的一个航运终点,曾是江淮之间各种货物的转运集散之地,因此商业逐渐发展兴盛,《史记·货殖列传》称“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鱼)木输会也”,《汉书·地理志》将合肥与寿春并举,并称作商业都会,自西汉至东汉,经久不衰。自隋朝开通京杭大运河开通之后,合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大大下降,城市再无大的发展。从隋至清一直属于庐州府,明清为庐州府治,下辖舒城、无为、六安、巢县、合肥五县,但是并没有形成大的规模,更没有成为地区性的中心城市,一直处在寿春、芜湖、安庆等本地重镇的阴影之下。辛亥革命后庐州府被撤销,设合肥县。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确定为安徽省省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合肥市,为皖北行署驻地;19??年,皖南、皖北两行署合并后,为安徽省省会、省辖市,直至今日。 (二)历版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 ?1956年规划:合肥市安徽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将是一座以纺织工业为主的生产城市。 ?1959年规划:合肥市安徽省省会,是一个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将成为一个铁路枢纽。 ?1963年规划:合肥市安徽省省会,将成为以机电工业为主的综合性社会主义工业城市。 ?1977年规划:合肥市安徽省省会,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和铁路枢纽之一;应充分利用科教基地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电子仪表工业,相应发展轻纺工业。 ?1994年规划: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华东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032.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研究初探——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研究初探 ——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黄蕾 摘要:长期以来,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及总体规划层面,市域范围的规划,缺乏对全域空间资源管控,更会出现重城镇建设空间,轻非城镇建设空间的管控研究的现象。本文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编制过程中对于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的研究为关注点,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对于协同城乡均衡发展、营造高品质的生态环境空间、彰显城市独特人文魅力的重要意义。在技术内容方面,首先,从区域空间角度切入,从区域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格局分析入手,确定城市生态、文化发展战略。其次,在保护生态底线的基础上,对非城镇建设空间中生态、文化资源布局研究。最终提出以生态保育基底、核心山水田园群、外围山水田园组团、滨水生态廊道、环中心城休闲带等全方位构建全域山水田园空间规划。并加强对规划分阶段的时序安排,实现规划的空间落位与实施管控的实施策略研究。 关键词:空间规划,非城镇建设空间,山水田园,生态文化资源 1引言 1.1.以市域空间规划加强全域空间资源管控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前期研究,可以确定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和框架,空间规划的目标就是确保战略发展研究可以落地。 以往市域范围的规划,主要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侧重于市域结构管控,但对全域空间资源管控不足。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转变为市域空间规划,可加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对全域空间资源的统筹配置能力,对全域建设空间和非建设空间的整体导控。从而指导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市域空间规划的方向,从而实现市域空间规划的“一张蓝图”。 1.2.同等重视“城镇建设空间”与“非城镇建设空间” 在《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点和要求》(暂行),“编制要点”—“加强空间开发管制”一节中,提出“在市域层次的规划,需合理确定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比例和格局,确定市域城乡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控制指标,对各类空间中的建设活动提出管理要求。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以及生态、农业空间中的区域性基础设施、乡和村庄的规划建设”。 本文中所指的“非城镇建设空间”,即上述描述中除去“城镇空间”外的空间,主要以市域范围内大面积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农田、乡村)为主。 一直以来,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相对重建设用地的管控研究,而轻非建设用地的管控研究。而新时期的空间规划体系需要秉持“综合性思维”,对于非城镇建设空间的规划研究,在保护生态底线的基础上,更需要以人的需求为核心,实现空间上“保护”与“发展”间的均衡。

浅析中国城市发展定位问题(一)

浅析中国城市发展定位问题(一) 摘要:文章围绕城市发展定位展开,首先分析了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分别以苏黎世西部工业区复兴和无锡城市规划的变迁为例,简单介绍了各自规划的特色和独特定位,并结合中国城市现状进行了探讨,以期中国城市在“走出去,引进来”之间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 关键词:城市发展;定位;苏黎世;无锡 一、引言 城市定位是指城市为了实现最大化的收益,根据自身的经济基础、发展条件、消费需求和外界的竞争环境等的动态变化,科学地确定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竞争的位置。一个城市只有当它不可替代时,才能保持自己在整个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由于城市竞争是多方面的,所以城市定位的内容也应该包括多个方面。 城市竞争力的研究重在挖掘城市的个性与潜能,发扬不易为其他城市所模仿的特长,也就是独特的竞争能力。而结合传统的城市职能定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城市个性的认识。但是在当今这个形势朝夕变幻、机会转瞬即逝的时代,希望对城市的发展提出正确的策略,就需要城市竞争力理论与城市职能定位方法的相互完善和补充,以避免与时代的脱节和发展良机的错失,尽量减少内耗和与其他竞争城市的不必要的摩擦。 二、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中国的三大城市群现状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水平随着经济发展迅速提高,大量城镇密集区域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等三大城市群,它们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位于长江入海口及杭州湾,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浙江15个地级以上城市。长三角是中国城镇最为密集、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体系完整,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组成城镇系统,区域内部城镇各类城市的数量呈现“金字塔型”特点,形成了中国最密集的城市群。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创造出各有特色的发展模式。浙江经济以放开民营经济准入,形成以国际市场定单为主要指向的新型民营经济为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江苏在乡镇企业发展方面起步较早的基础上,迅速推进产权民营化改革,使原来以政府力量推动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快速转向以民间自发力量推动的新发展模式。特别是准确把握地区经济发展节奏、体制政策差异和商务成本变化趋势,以苏南经济为代表,通过吸引外资,迅速实现与世界产业对接,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契机,成为全球制造业主要加工中心之一。 2、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港澳,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珠江三角洲城镇间连成一片的趋势十分明显,如广州市与周围的佛山、东莞等城市,深圳到广州的穗港经济走廊之间基本上由准城市化地区相连,呈现出城市群的形态。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城市之间的内部联系己呈现出市场化的经济联系,城市间的开放度较大,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从整个珠江三角洲城市布局来看,主要的城市高度集中于环珠江口地区,客观上形成了发展水平及特点都存在差异的内外两个城市分布圈层。 3、京津冀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是指地处中国北部环渤海地区的北京、天津市及河北省的唐山、秦皇岛、廊坊、保定、沧州、承德和张家口市,总面积3.24万平方公里,人口3686万。2005年GDP为12585亿元,占全国的7.6%。京津冀城市群因环渤海而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在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促进全国对外开放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延伸的枢纽作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诸多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该城市群的北京、天津的发展水平相当高,但北京、天津等城市的聚集与扩散作用无法辐射到承接中心城市扩

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

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已经明确为建设“四个中心”,目标是要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功能,形成走在全国前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但是未来上海城市发展受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大,所以迫切需要上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产业结构大调整、需求结构大调整、所有制结构大调整和空间布局结构大调整,实现发展方式由依赖资源要素过多投入和出口向依赖服务经济和创新驱动转变。从上海目前主要决策部门的研究分析看,“十二五”期间上海经济结构调整总的趋势大致有以下方面: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产业结构调整总的方向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为“四个中心”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首先是在国务院关于加快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推动下,金融业、航运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和生产性服务业等高端现代服务业将加快发展。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金融机构继续聚集,金融机构金融创新将继续加快。聚焦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增强航运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依托虹桥商务区、世博会区域等核心功能区域,进一步引进地区总部、跨国采购中心、电子商务企业和贸易促进机构,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二是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九大重点领域发展,即新能源、民用航空、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信息服务。三是围绕结构调整产业导向,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劣势产业、淘汰劣势产品、淘汰落后工艺,如低端化工、玻璃建材等行业。调整方式也将呈现两个转变,即从单个企业调整变为行业整体调整,某个点上企业调整转变为整个区域产业的调整。 (二)需求结构调整方向 以扩大消费内需为重点的需求结构调整将不断加强,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在消费上,变以扩大“即期消费”为核心的刺激政策为系统性制度安排,以体制机制创新来扩大消费需求,如努力扩大就业和支持创业,加快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调整政府,企业、居民的收入分配关系,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将会逐渐提高,有效增强消费能力。消费环境将得到改善,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如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促进休闲型、发展型、奢侈型服务消费增长。在投资需求上,在保持投资适度规模和强度的同时,投资结构优化将不断增强,如加强对与“四个中心”建设相适应的功能性基础设施投资,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加强对社会民生事业的投入,加强对郊区新城建设的投入。在出口需求上,在继续稳定外贸出口,保市场、保份额的同时,会更加重视发展离岸贸易、口岸贸易、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综合运用出口退税、信用保险、保单融资、跨境结算等措施,稳定外贸出口。 (三)所有制结构调整 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为结构调整注入新的活力。将更加注重发挥国资、外资、民资多元市场主体作用,充分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首先是外资重点导向将着力引进功能性大项目和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发挥外资对上海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带动作用。聚焦两个中心的开放突破效应,重点引进金融航运等高端服务业主体;聚焦服务经济能级提升要求,重点引进总部机构;聚焦社会发展的协调联动推进,重点引进高端社会服务项目,外

大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大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一、导言 大同位于山西省北部,晋陕蒙地区的交界地区,是首都经济圈西部的重要门户、晋北煤炭能源基地的重要中心城市。大同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中国煤都”称号,他与其它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相似的发展阶段特征与面临的问题;同时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云冈石窟、悬空寺、北岳恒山、平城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又使得大同拥有更为丰富的城市内涵与品质。 当前,我国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城市的多元发展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手段。其中,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是新时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同紧紧围绕这两个任务加快转型,成为践行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重要试验田。基于此,大同通过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破解现实的问题,从工矿城市逐步向区域性中心、历史文化名城转型提升,为其复兴崛起找到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 二、大同的辉煌历史与现实困境 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北方的中心城市,有着“一代京华、两朝陪都、华夏重镇,京畿重地”之称,特别是南北朝时期大同(平城)为北魏的都城,使得大同跨入了我国重要古都的行列;也是历朝历代北方地区重要的军事重镇和商贸中心城市。但自大同建矿以来,大同城市却逐步由传统的政治、商业中心向煤炭工业型城市转变。这种转变具有长期惯性,对其城市的再次转型造成了巨大的壁垒。 当前大同的城市发展面临以下五大突出问题。一是区域交通地位下降明显。由于长期偏重煤炭外运交通发展,削弱了大同与京津冀、太原经济圈等交通大通道的建设,特别是内蒙乌兰察布市至张家口的高速修通后,大同有被边缘化的威胁。二是城市产业依然偏重,城市产业体系较为单一,就业形势仍较严峻。煤炭及其相关产业的产值比重仍高达40%,新引入的医药、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效应差,尚未形成聚集优势;同时大同一批“一五”时期的老工况企业,如大同机车厂、山西柴油厂、山西化工厂、大同水泥厂等面临着关停重组的局面。这些产业在过去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拥有规模庞大的职工人群,当前大批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突出。三是矿区的人居环境条件条件差,由于随矿发展建设,人口过度聚集,使得矿区生活服务区的公共与商业服务功能欠缺,绿化与开敞空间欠缺;更由于矿区与大同南郊区的行政区划长期存在矛盾,更加制约了矿区的健康发展。四是古城保护压力大,城墙遗址内部的人口密度高达2.5~3.8万人/平方公里,相对于北方城市中心区来说过密;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城市功能高度聚集的矛盾十分突出,拥有“两汉烽烟、北魏遗韵、辽金旧景、明清风骨”的历史风貌逐步消失。五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大同一电厂、二电厂、水泥厂、橡胶厂,以及制药原料、冶金等主要污染企业围城发展问题突出,迫切需要搬迁整治;同时区域生态退化现象突出,如城市周边的土地沙化现象、文瀛湖的消失。这系列问题反映在城市空间上形成了“高度单中心聚集与分散郊区”的“困兽”局面,同时又叠加不合理的行政区划管理,使得大同的城市转型发展步履维艰。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柳州风貌 区位关系图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分析—— 以广西柳州、陕西宝鸡、四川绵竹广济镇为例 Part1.大城市案例—柳州 一. 概述 柳州,又称龙城,是广西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广西工业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全市辖6县4区。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工业总量约占广西的三分之一。柳州是一座底蕴浓厚的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风情的旅游名城。柳州的民族风情独具神韵,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和侗族的楼,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 柳州市是一个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的城市,史称“龙城”,地形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亦称“壶城”。 二.区域规划层面分析 1. 城镇体系现状及规划结构 2 总体思路:规划构成“一圈一带二走廊”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即以柳州大都市圈为主中心,融安——融水城镇带为次中心,沿湘桂线、枝柳线组织重点城镇发展走廊。 现状 :从整体上看,属于“大城市+小城镇”的二元结构模式;中心城市是典型的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其它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农村市场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自下而上”的;第三产业日益成为城市化的又一强大动力。 规划: 由“大城市+小城镇”的模式向“特大城市+小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由“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复合型城市化转变;由市域低水平均衡型城镇化向相对极化型城镇化转变。

柳州都市圈:以柳州为核心,拉堡、柳城、穿山、六塘、沙埔、雒容、鹿寨等为外围城镇,以产业空间为核心,形成基础设施紧密联系的都市圈,作为市域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的 核心。 融安——融水城镇带:以长安、融水为基础,以融安县浮石镇为结合点,构筑基本连片的城镇带。以此为基础,远景组建组团式结构的带形城市。 城镇发展走廊:湘桂线城镇发展走廊;枝柳线城镇发展走廊;其它次要城镇发展走廊。 中心城市(柳州)城市职能 (1)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2)区域性工业、产业与服务中心,是桂中经济 区的核心城市; (3)广西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4)区域性文化、教育、体育产业中心; (5)多元文化融合的地区和适宜居住与创业的理 想家园。 3. 规划将城镇等级结构划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大于100万;第二层次:20~50万;第三层 次:5~20万;第四层次:1~5万;第五层次:0.5~1万。 规划期内逐步形成:一个中心城市(柳州市区)、两个县级小城市(鹿寨、融安)、四个县城镇 (三江、柳江、融水、柳城)、11个重点镇(洛满镇、穿山镇、百朋镇、六塘镇、沙埔镇、东泉

河北省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附件1: 河北省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编制导则(试行)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一一年二月

目录 1 总则 (2) 2 规划内容 (3) 3 规划成果 (7) 4 附则 (8)

河北省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编制导则(试行) 1 总则 1.0.1 为规范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内容和技术深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我省设区市及重点发展地区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其他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可参照执行。 1.0.3 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范围,应当包括中心城区及其周边一定范围内纳入中心城市市区统筹管理的县(市)、乡(镇)以及各类开发区、产业聚集区。 1.0.4 编制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当依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相衔接。 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可对远景发展提出设想;近期建设规划应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致。 1.0.5 编制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科学确定城市定位、发展目标,合理调控城市空间资源,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0.6 编制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当对涉及城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1.0.7 编制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当广泛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深入研究、多方案比较、科学决策。 1.0.8 编制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除执行本导则外,必须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 2 规划内容 2.1发展条件分析 2.1.1区位条件分析。研究城市所处区位条件,分析中心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2 资源禀赋分析。综合分析评价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等城市长期发展的保障性资源和气候、植被、河流、风向等自然环境要素,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民风等地方文化资源。 2.1.3 经济发展水平分析。研究城市经济结构现状和存在问题,判断城市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分析产业结构特征和发展优势。

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关注内容: 1、从宏观层面上把握城市发展的定性、定位、定向。 2、重点关注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生态格局、交通系统。 一、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战略目标: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城市建设指标 战略重点:城市竞争中的优势领域,城市发展中的基础性建设,城市发展的薄弱环节,城市空间结构与拓展方向 战略措施:基本产业政策,结构产业机构调整,空间布局的改变,空间开发的顺序,重大工程项目的安排。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区域分析内容与方法 城市发展是城市空间现象、社会现象、经济现象的综合体现。城市发展条件分析是研究与评价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文化对城市的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影响。 开放观——城市发展的区域在市场,不是行政属地 竞争观——扩大影响,争取腹地 整体观——区域一体,城乡一体 动态观——区域随市场而变 自然因素:包括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自然资源 社会因素:包括历史沿革、社会制度、人口发展、地方文化传统、民俗民风 经济要素:经济总量、经济水平、经济结构、经济体制、产业布局、经济增长等常用分析方法 区位分析方法:地理位置、空间距离关系、空间相对关系 自然条件分析方法:因子综合法、用地评定法、环境综合分析法。 历史分析法:城市演变分析 动态分析: 系统分析: 图表分析: 模型分析及概念模型分析 两个常用模型:SWOT分析与城镇发展综合条件评价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火田镇发展条件SWOT分析

城市定位和发展调查报告

城市定位和发展调查报告 21 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内一大批中小城市蓬勃兴起,在吸引投资、整合资源、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市作为具有比较鲜明特色的中小城市,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依托自身的比较优势,明确城市的战略定位,塑造独特的城市个性,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一、坚持三个原则,进一步明确城市定位 城市定位是城市发展的导向性目标,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建国后,市进行过三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1958 年将城市定性为以纺织、地毯、刺绣、食品、加工、渔业为主的轻工业城市;1978 年定性为以电子仪表为领航,以纺织工业为主体的工业、港口、旅游城市;1996 年定性为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生态化城市。这三轮总体规划在不同时期较好地指导了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但是都过分注重规划的技术性功能,忽视了战略作用的发挥。为此,自2002 年开始,我们着手启动了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邀请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等有关专家,多方论证,形成了《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确定了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即以现代制造业、旅游业为主的综合性生态城市。这一定位,充分考虑到了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错位竞争。城市定位既要考虑前瞻性,又要立足现实,应该是跳起来就能摘到的一个桃子,才能起到激励和鼓舞的作用。在半岛城市群、环渤海经济区以及中日韩东北亚大三角区域中,不具备区域中心城市地位,也尚未成为重要的城市节点。因此,在确定城市定位上,我们坚持摆正位置、找准区

域角色,不贪大求洋,不好高骛远,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同时,尽管高新技术产业是的一大亮点,但是我们考虑到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定位与的现实产业基础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把其调整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不再直接体现在城市定位中,使城市定位既切合实际,又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突出比较优势。环境优美,资源丰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旅游、避暑、疗养的好地方。同时又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距韩国最近的城市,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改革开放以来,充分发挥这些比较优势,坚持不懈地打环境和开放“两张牌”,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去年,全市GDP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08.8 亿元,近17年来年均增长18%以上;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40 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达到45.9%,在承接韩日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制造业转移方面,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要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取得主动,也必须保护好、发挥好、利用好这些优势。为此,我们在城市定性中,鲜明地提出了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旅游度假业,不仅深基于的产业基础,也完全符合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大大增强了城市战略规划的导向性作用。 三是凸现城市个性。城市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响亮的品牌,才能在“注意力经济”中脱颖而出。多年来,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断地丰富和提升“人居”品牌,获得了一系列省级、国家级和世界级荣誉称号,先后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和优秀旅游城市群,两次被联合国评为“迪拜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城市”,2003 年又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去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人居节,被国内外朋友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为进一步提炼城市特质,凸现城市特色与优势,我们又提出在“最佳人居城市”的基础上,打造“最佳创业城市”,打响“居住在、创

海口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探讨

海口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探讨 摘要:本文介绍了海口市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并重点分析了海口市的城市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海口市的城市空间发展思路,那就是,统筹全省的旅游资源,着力突破城乡二元制度,打破区域行政分割,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创新。 关键词:海口市;城市空间发展;城乡二元制度 1前言 城市空间发展专指城市建设用地的拓展及其对应的空间范畴,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城市规划指导各项建设的主要技术支撑[1]。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要实现全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必须重视城市空间的发展,统筹全省的旅游资源,着力突破城乡二元制度,打破区域行政分割,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创新[2]。海口作为省会城市,各种优势非常明显,有条件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走在全省前面,为全省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2 海口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海口位于海南省北部,东接文昌市、西邻澄迈县、南依定安县、北与雷州半岛的徐闻县隔海相望。陆域面积2304.8平方公里,海岸线131公里。海口属热带岛屿季风气候,是全省的旅游重点城市,市域内和周边市县的旅游资源丰富(见表1)。2005年底,海口市下辖秀英、龙华、琼山、美兰四个区,共有24个乡镇,17个街道办事处。全市常住人口173.3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47.3万人。 表1 现今海口市域内和周边市县的旅游资源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3 海口市的城市发展优劣势比较 3.1城市空间发展的优势 运用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分析,海口市的城市空间发展优势主要体现以下3个方面: 3.1.1 地处中国大陆与东南亚的联系通道上 从地缘政治学角度看,海口位于中国大陆与东南亚的交接处,处于东北亚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