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西北缘古近系油气成藏模式及富集因素

伊通西北缘古近系油气成藏模式及富集因素
伊通西北缘古近系油气成藏模式及富集因素

伊通盆地西北缘古近系油气成藏模式及富集因素

蔡长娥1,2,刘震1,邱楠生1,2,贺君玲3,宋立斌3,张胜斌1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3.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吉林松原

基金项目:国家油气专项《岩性地层油气藏项目》(2011ZX05001)

摘要:经过前期勘探证实伊通盆地西北缘为一油气富集带。由于西北缘地质条件复杂,成藏条件差异大,成藏模式具有多变性,油气富集因素认识不清,导致伊通盆地西北缘进一步勘探遇到新的困难。本文通过对已知油藏解剖,同时结合构造演化特征、断裂活动期次、油气充注期次、烃源岩演化等因素综合分析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油气成藏模式;并对比分析已知油气藏和落空井的成藏条件差异性,确定油气的主控因素,进一步明确油气相对富集的关键因素。本文将伊通盆地西北缘古近系划分为四类成藏模式即(1)具有半花状-近油源-油藏-早期成藏特点的伊59油藏形成模式;(2)具有伸展断块-近油源-油气藏-两期成藏特点的昌43油藏形成模式;(3)具有花状-远油源-油藏-晚期成藏特点的昌49油藏形成模式;(4)具有断层-岩性-远油源-油气藏-晚期成藏特点的昌14油藏形成模式。西北缘古近系成藏主控因素被认定为储集相和断层,提出了“优势相油气富集”新观点。油气成藏模式的划分、主控因素和富集规律的总结对伊通西北缘下一步油气勘探和目标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字:伊通西北缘;成藏模式;相-输二元主控;优势相富集

Model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Enrichment Factor of

Paleogene Reservoir in the North w estern Margin of YiTong Basin

Cai Change1,2, Liu Zhen1, Qui Nansheng1,2, He Junling3, Song Libin3, Zhang Shengbin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Beijing 102249, China;

2. Research Center for Basin and Reservoir,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3.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etroChina Jilin Oilfield Company,

Songyuan, Jilin, 138000, China

Abstract: Early exploration has proven that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Yitong basin is a hydrocarbon enrichment zone. Further exploration has faced with new difficulties in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due to the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large differences i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variability of accumulation model and the unclearness of hydrocarbon enrichment factors. By analyzing the known reservoirs and combining wit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al evolution history, the fault activity periods, the inflow periods and evolution of source rock, different types of dynamic accumulation models are built; by comparison with the differences in

第一作者简介:蔡长娥(1986年),女,汉族,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油气藏形成

机理与分布规律。地址:北京市昌平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邮政编码:102249。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between known reservoirs and empty wells,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reservoirs are confirmed and the key factors of hydrocarbon enrichment are further clarified. In this paper, the model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of Paleogene reservoirs in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Yitong basin are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Yi 59 accumulation model is characterized by semi-symmetry flower structure–near oil source-oil reservoir-early accumulation; Chang 43 accumulation model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extensional faulted blocks–near oil source-oil and gas reservoir-two-stage accumulation; Chang 49 accumulation model is characterized by flower structure-far from oil source–oil reservoir-late accumulation; Chang 14 accumulation model is characterized by fault-lithologic reservoirs-far from oil source–oil and gas reservoir-late accumulation.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Paleogene reservoirs in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are reservoir facies and fault. A new view of hydrocarbon enrichment due to dominant sedimentary facies is putting forward. The model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enrichment regularities are significant guidance to the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nd target prediction of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Yitong basin.

Key words:Northwestern margin of Yitong basin; model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facies-fault controlling; enrichment by dominant sedimentary facies

0 引言

我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经过多年的勘探实践,断陷盆地的油气成藏模式及富集因素在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实践上获得重大发现。胡见义(1986)[1]提出了“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林畅松等(2000)[2]在研究渤海湾盆地时指出构造坡折带是油气藏形成的极为有利部位;杜金虎(2003)[3]通过深入研究二连盆地指出隐蔽油藏与构造油藏形成和分布遵循“互补性”原理;庞雄奇(2003)[4]总结出济阳坳陷岩性油藏三元成因模式;李丕龙等(2004)[5]系统分析了“相”,“势”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及耦合关系,提出了断陷盆地“相势控藏”理论;赵文智(2004)[6]提出了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理论;邹才能(2005)[7]提出了以储集相为核心的“相控论”;刘震等(2006)[8]在针对二连盆地的隐蔽油气藏形成和分布时提出“多元控油-主元成藏”新观点;张文朝(2008)[9]建立了断陷盆地“相-势-导”成藏模式。这一系列认识和新观点不仅在指导我国陆相断陷盆地的油气勘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大大丰富了我国以陆相生油为主线的石油地质理论。

近年来,伊通盆地油气成藏过程和富集因素的研究也取得很大进展。周景田等(1990)[10]指出三角洲相及浊积岩相为岔路河拗陷有利的沉积相带,盆内中部斜坡和南东隆起区是最优越地带(区);童亨茂(2002)[11]认为西北缘边界断裂是一走滑性质的断裂,对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起着控制作用;童亨茂等(2002)[12]提出伊通地堑构造样式的差异是造成不同断陷具有独特油气分布规律的主导因素;石兰亭等(2007)[13]分析认为莫里青断陷的构造型油气藏受地温-地压系统控制,而岩性油气藏不受地

温-地压系统控制;董清水等(2008)[14]通过研究岔路河断陷南部的油气成藏规律,明确边缘控盆断裂与盆内次级断裂的导运作用是纵向上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苗洪波等(2009)[15]认为盆地演化后期的挤压或压扭构造事件对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起到重要作用;陈红汉等(2009)[16]通过对岔路河断陷流体包裹体样品系统分析,确定了三个重要的油气成藏期;吴欣松等(2010)[17]提出围岩生烃条件和砂体物性条件是莫里青断陷双阳组岩性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

由于伊通盆地是在郯庐断裂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生代断陷盆地,西北缘处于走滑背景条件下,复杂的构造叠加样式导致成藏分布复杂化,盆地早期由伸展走滑向晚期挤压走滑的转换对成藏过程的影响还不太清楚,已有的莫里青断陷的成藏模式不能套用到岔路河断陷,因此需要结合生储盖组合、断裂演化、圈闭和成藏期次等因素重新认识成藏模式。另一方面,近期内伊通盆地西北缘大多数探井钻探效果不理想,并没有获的重要的发现,因此亟需进一步认识和总结伊通西北缘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油气富集规律。

本文针对上述主要问题,从伊通西北缘已知油藏解剖出发,同时结合构造演化特征、断裂活动期次、油气充注期次、烃源岩演化等因素综合分析划分不同的动态成藏模式。通过对比分析已知油气藏和落空井的成藏条件差异性,确定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并进一步筛选油气相对富集的关键因素。

1 区域地质概况

伊通盆地位于长春和吉林两地之间,是吉林省境内的中、新生代盆地。它呈北东45o~55o方向狭长展布,由南至北隶属于梨树、伊通、双阳、永吉等县。盆地南北长达300km,东西宽5km~20km不等,面积近2400km2[18]。根据基底性质和充填地层的区域特征,伊通地堑可以划分为岔路河断陷、鹿乡断陷和莫里青断陷3个一级构造单元及10个二级构造单元(图1)。

图1 伊通盆地构造位置图

Fig.1 Tectonic location of Yitong basin

伊通盆地主要发育新生代地层,侏罗系、白垩系只在岔路河断陷内零星分布;盆地沉积充填厚度表现为西北厚、东南薄,厚度2000m~6000m;地层岩性主要为砂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灰色、灰绿色泥岩。从下自上古近系依次发育始新统的双阳、奢岭和永吉组地层,古近系渐新统依次发育万昌和齐家组地层,新近系中新统发育岔路河组地层,以及第四系地层。

伊通盆地自下而上主要发育双阳组、奢岭组和永吉组三套暗色泥岩地层,为盆地主要的烃源岩。伊通盆地西北缘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等储集体,近岸水下扇在伊通西北缘非常发育,其平面分布范围广,纵向发育层位多,多期扇体叠合,成藏期储集物性好,油气储量大。伊通盆地内古近系双阳组、奢岭组和永吉组层段中,发育广泛、连续和厚度大的暗色泥岩;三套烃源岩的广泛发育,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油源,而且形成了良好的区域盖层,对油气藏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盆地深部泥岩盖层普遍发育超压,也具有超压封盖特征。

2 西北缘油气成藏模式划分

本文选取了莫里青断陷西北缘和岔路河断陷西北缘5个典型油气藏进行静态解剖,并针对关键成藏要素对岔路河断陷西北缘典型油气藏进行成藏过程综合分析,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油气成藏模式。

2.1 油气藏基本特征

经勘探证实,伊通盆地西北缘已发现的油藏主要集中发育在莫里青断陷伊59区块和岔路河断陷昌43井区。本文重点分析西北缘59区块和昌43井区5个典型油气

藏的油藏类型、储层特征、圈闭特征、流体性质及温压性质等进特征,总结出西北缘

油气藏基本特征。

伊通西北缘油气藏特征主要表现为:①伊通盆地西北缘主要发育断层-岩性油气藏;②盆地西北缘走滑断裂带储层现今含油物性下限低,深层部分储层达到致密储层条件;③花状-半花状构造和深层伸展断块是西北缘有利的成藏圈闭,岔路河断陷昌49万昌组的花状构造,莫里青断陷伊59双阳组的半花状构造,岔路河断陷昌43、昌48、昌40等深层伸展断块均为有利的成藏圈闭;④岔路河西北缘油气藏表现早期注油,晚期充气的多期成藏特征;⑤从岔路河断陷典型井泥岩孔隙度剖面图看出,昌40井在3500m以下出现高幅度欠压实,昌43井在3000m以下出现高幅度欠压实,昌48井超压主要发育在奢一段以下(图2),泥岩欠压实明显,发育超压,利于油气充注。

图2 岔路河断陷典型井泥岩孔隙度剖面图

Fig.2 Porosity profile of mudstone in typical wells of Chaluhe depression

2.2 典型油气藏形成过程综合分析

油藏的形成需要烃源岩、储集层物性、运移通道、充注动阻力和圈闭等多种地质要素及有利的物理化学动力条件配套,这些条件和要素相互影响制约,控制油气藏形成。本文以岔路河断陷昌43油藏为例,将油藏形成要素的演化过程按时间尺度进行配置,综合分析了岔路河断陷油藏的形成过程。

新安堡凹陷双一段烃源岩始新世早期开始沉积,始新世早期(约45Ma)时Ro达到0.5%进入早成熟阶段开始生油,邻近泥岩地层的有机酸生成并进入储层形成溶蚀孔隙,随着埋藏增加,泥岩盖层具备封闭能力,圈闭开始形成发育,充注动力逐步增大,开始进入有利充注窗口(图3)。

图3 昌43油藏形成要素演化综合图

Fig.3 Synthetical chart showing evolution of key elements con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Chang-43 reservoir

始新世晚期(约35Ma)时Ro达到0.7%进入中成熟快速生油阶段,双阳组储层越过溶蚀窗口,孔隙度随着埋深增加开始减小至15%左右,高于临界物性,具备充注条件(图3),圈闭持续发育,充注动力进一步增强,断层活动提供了运移通道,进入最为有利成藏阶段,是研究区的第一成藏期,也是最主要的成藏期。

渐新世(26Ma)时Ro达到1.0%进入大量石油生成阶段,中新世(约16Ma)处于湿气生成阶段。随着埋藏进一步增加,双二段储层孔隙度继续减小,在10%~15%左右,仍然具备充注条件,圈闭继续发育,充注动力较强,晚期生成的天然气充注圈闭,形成第二次天然气成藏(图3)。

2.3 成藏模式划分

通过对已知油藏静态解剖和动态成藏过程的研究,按照构造演化特征、断裂活动期次、油气充注期次、烃源岩演化等因素综合分析划分出新的动态成藏模式。本文将研究区油藏划分为四类成藏模式:伊59成藏模式、昌43成藏模式、昌49成藏模式和昌14成藏模式。

伊59成藏模式为莫里青断陷典型成藏模式,属于半花状-近油源-油藏-早期成藏模式(图4a)。过伊59井地震剖面上可见走滑次级断层发育,呈半花状构造样式,是有利的成藏圈闭。伊59油藏其烃源岩为双一段暗色泥岩,储层为双二段近岸水下扇砂体。油气是通过断层垂向向上输导,为近源成藏。晚期构造反转为油气的保存提供了条件。伊59油藏埋深较浅,以充注油为主,为早期石油充注成藏。

昌43成藏模式是新安堡凹陷的典型成藏模式之一,属于伸展断块-近油源-油气藏-两期成藏模式,昌40、昌48也属于此种成藏模式(图4b)。过昌43井的地震剖

面上可见深部双二段地层中伸展断块发育,对油气疏导和遮挡具有重要作用,是有利

的成藏圈闭。昌43油藏的烃源岩为双一段暗色泥岩,储层为双二段近岸水下扇砂体。油气输导的主要方式早期以断层和砂体为主,晚期生成的天然气主要通过断层、砂体和不整合面联合输导。双阳组烃源岩大约在距今45Ma开始生烃,达到生烃高峰的时间大约为35Ma,在距今15Ma已经达到生烃高峰阶段;始新世末期,双一段烃源岩达到成熟进入快速生烃阶段,油沿断层和砂体近距离运移至双二段圈闭中充注成藏。渐新世晚期发生第二幕充注,双一段油气运移至双二段成藏,具有两期成藏特征。

图4 伊通盆地西北缘成藏模式图

a、半花状-近油源-油藏-早期成藏;

b、伸展断块-近油源-油气藏-两期成藏;

c、花状-远油

源-油藏-晚期成藏;d、断层岩性-远油源-油气藏-晚期成藏

Fig.4 The model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northwestern margin of Yitong basin

a、semi-symmetry flower structure–near oil source-oil reservoir-early accumulation;

b、extensional faulted blocks–near oil source-oil and gas reservoir-two-stage accumulation;

c、flower structure-far from oil source-oil reservoir-late accumulation;

d、fault-lithologic reservoirs-far from oil source-oil and gas

reservoir-late accumulation

昌49成藏模式是新安堡凹陷第二种典型成藏模式,属于花状-远油源-油藏-晚期成藏模式(图4c)。过昌49井的地震剖面上可见浅层走滑次级断层很发育,呈花状构造样式,是有利的成藏圈闭。昌49烃源岩为双一段和奢一段暗色泥岩,储层为万昌组近岸水下扇砂体。油气输导的主要方式以断层、砂体和不整合面联合输导。万昌组油气充注时间发生发生在渐新世晚期,下部成熟烃源岩的油气向外排烃,通过疏导

通道向上运移到万昌组聚集成藏,还有部分油气来源于已经聚集成藏的双二段、奢一段的油气,后期遭到破坏,沿着疏导通道向上运移到浅层的万昌组成藏,具有晚期成藏特点。

昌14成藏模式是新安堡凹陷第三种典型成藏模式,属于断层-岩性-远油源-油气藏-晚期成藏模式(图4d)。过昌14井的地震剖面上可以看出昌14相对于昌49处于较低部位,位于凹陷中,断层-岩性圈闭是其有利的成藏圈闭。昌14烃源岩为双一段和奢一段暗色泥岩,储层为万昌组近岸水下扇砂体。油气输导的主要方式以断层、砂体和不整合面联合输导。昌14具有晚期成藏特点。

3 油气富集因素

本文在现今主要油气藏静态解剖的基础上,综合成藏要素动态演化过程研究,对成藏主控因素分三个不同层次来进行分析研究,从盆地尺度上看,伊通盆地西北缘是有利成藏区带,具有很好的成藏条件;从区带尺度上看,成藏主控因素为“相-输二元主控”;油气富集规律表现为近岸扇优势相油气富集特征。

3.1 西北缘成藏条件有利

西北缘是伊通盆地有利成藏区带,该区带成藏条件有利,第一构造背景良好,成藏要素有利配置;第二多层系叠合,发育多种成藏组合;第三走滑型盆山耦合,形成独特的走滑叠加油气聚集带;第四相变快相带窄,构造-岩性油藏为主。

3.2 相-输二元主控

伊通西北缘油藏的成藏主控因素为储集相和断层,即“相-输二元主控”。断层在油气运移与聚集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油源断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重要通道,同时断层又可以造成已形成的油气藏的破坏,引起油气在空间上再分配。伊通盆地从走滑挤压期开始成藏,则伊通西北缘晚期(渐新世以后)断层控制成藏,即万昌组沉积以后仍然处于活动的断层可以作为油气有效运移通道。断层输导作用在不同油藏中起着不同的控制作用,昌43油气藏晚期断层主要起排液作用;而昌49油藏晚期断层起连通源岩的作用。伊通西北缘主要储集相为近岸水下扇,其扇中物性最好,是有利的储集相带;外扇物性偏差,泥偏多,不是很好的储集相带。从西北缘已钻探井证实近岸水下扇扇中为有利储集相带。

3.3 近岸水下扇优势相油气富集特征

近岸水下扇在伊通盆地西北缘非常发育,是研究区最主要的沉积体系类型。这与盆地独特的演化历史和构造带背景有关,因为伊通盆地处于走滑背景条件下,没有固定的水系,季节性的水系易发育近岸水下扇。走滑盆地边缘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断陷盆地则主要发育扇三角洲;与断陷盆地相比,走滑盆地近岸水下扇在平面分布和纵向发育上更具有优势性(图5)。

图5 走滑盆地与断陷盆地沉积充填样式对比图

Fig.5 The contrast diagrams of sedimentary fillings patterns between strike-slip basin and fault basin 伊通盆地与中国东部典型的断陷盆地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最大的区别是平面分布范围广,纵向发育层位多,油气储量大,是研究区主要的储集体。近岸水下扇在始新统双阳组、奢岭组、永吉组和渐新统万昌组地层均有分布。通过统计伊通盆地西北缘出油气井,发现近岸水下扇油气富集,尤其以伊59区块近岸水下扇油气富集特征明显(表1)。断陷盆地扇三角洲油气储量规模巨大,而走滑盆地以近岸水下扇油气储量规模巨大为显著特色。

表1 伊通盆地西北缘关键井试油结果统计表

油气藏产油层位储集相试油结果

伊59 双二段近岸水下扇油

昌43 双二段近岸水下扇油、气

昌34 双二段近岸水下扇气

昌48 奢一段近岸水下扇油、气

昌40 奢一段近岸水下扇气

昌14 万一段近岸水下扇油、气

伊通西北缘已钻探井证实西北缘具备高产条件,优质储层是富集关键因素,怎样寻找好的相带和储层是研究关键。因此在西北缘整体构造背景上,怎样找到优势相带是下步勘探亟需解决的问题。

4 小结

针对伊通盆地西北缘古近系建立了四种成藏模式。即(1)伊59成藏模式,具有

半花状-近油源-油藏-早期成藏特点;(2)昌43成藏模式(昌40,昌48等),具有伸

展断块-近油源-油气藏-两期成藏特点;(3)昌49成藏模式,具有花状-远油源-油藏-晚期成藏特点;(4)昌14成藏模式,具有断层-岩性-远油源-油气藏-晚期成藏特点。

伊通盆地西北缘是有利成藏区带,具有很好的成藏条件;西北缘表现出两个主要因素控藏,即储集相和断层“相-输二元主控”;西北缘油气富集关键因素是优质储集相。

断陷盆地发育扇三角洲,而走滑盆地近岸水下扇在平面分布和纵向发育上更具有优势性;断陷盆地发育的扇三角洲油气储量规模大,走滑盆地则表现为近岸水下扇油气储量规模大。

参考文献:

[1]胡见义,徐树宝,童晓光,等.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形成和分布[J].石油勘探与

开发,1986,13(1):1-8.

HU Jian-yi, XU Shu-bao, TONG Xiao-guang, et al.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omplex petroleum accumulation zones in Bohaiwan Basin [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1986, 13(1):1-8.

[2]林畅松,潘元林,肖建新,等.“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J].地

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0:25(3):260-266.

LIN Chang-song, PAN Yuan-lin, XION Jian-xin, et al. Structural slope-break zone: Key concept for stratigraphic sequence analysis and petroleum forecasting in fault subsidence basins [J].Earth Science-Journey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0:25(3):260-266.

[3]杜金虎,刘震.二连盆地隐蔽油藏勘探[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DU Jin-hu, LIU Zhen. The exploration of subtle reservoir in Erlian Basin [M].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03.

[4]庞雄奇,陈冬霞,李丕龙,等.砂岩透镜体成藏门限及控油气作用机理[J].石油学

报,2003,24(3):38-41.

PANG Xiong-qi, CHEN Dong-xia, LI Pi-long, et al. Accumulation thresholds of sand lens and controlling mechanism for oil and gas distribution [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03, 24(3):38-41.

[5]李丕龙,张善文,宋国奇,等.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J].

石油实验地质,2004,24(1):3-10.

LI Pi-long, ZHANG Shang-wen, SONG Guo-qi, et al. Forming mechanism of subtle oil pools in fault basins-Taking the Jiyang depression of Bohaiwan Basin as an example [J]. Petroleum Geology &Experiment, 2004, 24(1):3-10.

[6]赵文智,邹才能,汪泽成,等.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论-内涵与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

发,2004,31(2):5-13.

ZHAO Wen-zhi, ZOU Cai-neng, WANG Ze-cheng, et al. The intension and signification of “Sag-wide oil bearing theory”in the hydrocarbon–rich depression with terrestrial origin [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4, 31(2):5-13.

[7]邹才能,陶士振,薛叔浩.“相控论”的内涵及其勘探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

发,2005,32(6):7-12.

ZOU Cai-neng, TAO Shi-zhen, XUE Shu-hao, et al. Connotation of "Facies Control Theory"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exploration [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5,32(6):7-12.

[8]刘震,赵阳,杜金虎,等.陆相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多元控油—主元富集”特征

[J].地质科学,2006,41(10):612-635.

LIU Zhen, ZHAO Yang, DU Jin-hu,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Mulit-factor controlling and key factor entrapping”of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lithologic petroleum reservoirs in continental rift basin[J]. Chnese Journal of Geology, 2006, 41(10):612-635.

[9]张文朝,降栓奇,陈彦君,等.断陷盆地“相-势-导”成藏模式与油气成藏[J].石油学

报,2008,29(5):680-687.

ZHANG Wen-chao, JIANG Shuan-qi, CHEN Yan-jun, et al. “Facies-potential-transport” reservoir model and formation of reservoirs in fault basin[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08, 29(5):680-687. [10]周景田,何志国.伊通地堑岔路河拗陷下第三系岩相与油气关系探讨[J].石油实验地

质,1990,(2):38-45.

ZHOU Jing-tian, HE Zhi-gu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drocarbon and facies of the Tertiary of Chaluhe depression in Yitong Garben[J]. Petroleum Geology &Experiment, 1990, (2):38-45. [11]童亨茂.伊通地堑边界断裂的性质与演化[J].地质力学学报,2002,8(1):35-42.

TONG Heng-mao. The property and evolution of boundary faults of Yitong graben [J].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002, 8(1):35-42.

[12]童亨茂,纪洪勇,宋立忠,等.伊通地堑构造样式及其油气分布规律[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2,17(5):9-13.

TONG Heng-mao, JI Hong-yong, SONG Li-zhong, et al. Tectonic styles and oil-gas distribution in Yitong Graben[J].Journal of Xi’an Petroleum Institute (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2, 17(5):9-13.

[13]石兰亭,李本才,巩固,等.断陷型盆地温压系统与油气成藏-以伊通地堑莫里青断陷为例[J].

岩性油气藏,2007,19(1):73-76.

SHI Lan-ting, LI Ben-cai, GONG Gu, et al. The temperature-pressure system sand the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in Moliqing Sag of Yitong Graben [J]. Lithologic Reservoirs, 2007, 19(1):73-76. [14]董清水,史宝彦,苗洪波,等.地堑式断陷盆地油气成藏规律分析-以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南部

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08,30(1):6-10.

DONG Qing-shui, SHI Bao-yan, MIAO Hong-bo, et al. Analysi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rule in graben style basin-A case from south Chaluhe fault depression of the Yitong Graben[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8, 30(1):6-10.

[15]苗洪波,陈红汉,王立武,等.大型挤压构造事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石油实验地

质,2009,31(1):63-67.

MIAO Hong-bo, CHEN Hong-han, WANG Li-wu, et al. Influence of large-scale tectonic compression events on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9, 31(1):63-67.

[16]丰勇,陈红汉,叶加仁,等.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油气成藏过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

报,2009,34(3):502-510.

FENG Yong, CHEN Hong-han, YE Jia-ren, et al. Reservoir-Forming Periods and Accumulation Process of Chaluhe Fault Depression of Yitong Basin[J]. 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9, 34(3):502-510.

[17]昌建波,吴欣松,姚睿,等.莫里青断陷双阳组岩性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分析[J].特种油气

藏,2010,17(2):48-51.

CHANG Jian-bo, WU Xin-song, YAO Rui, et al. Controlling factors of lithologic hydrocarbon reservoirs in Paleogene Shuangyang formation in Moliqing rift, Jilin province[J]. Special Oil and Gas Reservoirs, 2010, 17(2):48-51.

[18]李献甫,陈全茂,张学海等.伊通地堑-走滑断陷盆地的构造特征及演化[J].石油试验地

质,2002,24(1):19-24.

LI Xian-fu, CHEN Quan-mao, ZHANG Xue-hai, et al. The Yitong Graben-the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evolution of a strike-slip fault basin [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2, 24(1):19-24.

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泥灰岩储层测井解释实践与认识

万方数据

屑灰岩、中层状角砾岩、泥屑灰岩一钙质泥岩薄互层、块状泥质泥屑灰岩、块状云质泥屑灰岩、泥灰岩以及厚层泥屑灰岩等岩石类型对有效裂缝的形成较有利,但其有利程度是逐渐降低的。 构造应力是影响裂缝发育的重要因素。从裂缝的类型看,无论是水平缝还是斜交缝,都是微裂缝,大的裂缝不很发育,但是层间缝和高角度缝互相切割形成了网状缝,大大地改善了储集物性。泥灰岩本身的孔隙也不发育,裂缝是其主要储集空间,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是区域构造应力。分析认为,第三纪以来区域构造应力的方向为北东向,在这种应力的作用下,岩石滑动形成层间缝,并形成高角度的张性缝,从而改善了储集性能。图1为晋116X和晋古13井依据成像测井资料提取的张性缝方位统计,产状与区域上应力缝产状基本一致。 图1裂缝产状与区域应力的关系 Fig.1RelationshipbetweenfractureattitudeandregiOnalstrain 3孔隙特征 岩心裂缝实际上反映的是岩心上宏观裂缝的特征,对于微裂缝则由于受肉眼观察和分辨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往往统计不出来。而有效孔隙度是通过测井解释方法获得的孔隙度数据,它实际上包括了宏观裂缝和微观裂缝以及孔隙的发育状况,因此它比岩心宏观裂缝的分析具有更高的准确度。研究中经过大量薄片的鉴定以及岩性标定,并把岩性标定成果和测井解释成果相对比,得出了各种岩石类型和有效孔隙度之间的发育关系(表1、图2)。 由表1及图2可以看出,泥屑灰岩、泥质泥屑灰岩、泥屑灰质云岩总体对有效孔隙度的发育有利;角砾岩则具有较低的有效孔隙度。 彳巧‘,r中国石油勘探2。07年第2期52 表1岩性对有效子L隙度影响统计表TabeI1LithoIogiccharacterinfluencestatisticaIIistof theeffectiVeporOsity 有效孔隙度(%) 岩石类型样品数排序 最大最小平均钙质泥岩69.60.95.678 钙质页岩2ll8.69.8l泥晶灰岩58.96.27.15泥屑灰岩912.337.44泥质泥屑灰岩20122.26.156 泥屑云质灰岩77.23.65.77 —— 泥屑云岩d145.18.92 —— 泥屑灰质云岩89.2O.98.323角砾岩929.6l3.66 9 万方数据

油气成藏名词解释

地研12-4 王景平 S1******* 名词解释: 1、油气成藏条件:油气能否成藏,取决于是否具备有效的烃源岩层、储集层、盖层、运移通道、圈闭和保存条件等成藏要素及其时空配置关系。任何油气藏的形成和产出都是这些要素的有机配合,而且缺一不可,归结为4个基本条件,即充足的油气来源,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有效的圈闭和良好的保存。就油气藏来说,充足的油气来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和有效的圈闭是基本的成藏地质条件。 2、油气成藏机理:油气成藏机理是对尤其在生成、运移、聚集以及保存和破坏各个方面的综合性研究;对于特定的沉积盆地, 成藏流体的来源、运移路径、充注过程和充注时间是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3、油气成藏模式:油气成藏模式是对油气藏中的油气注入方向、运移通道、运移过程、运移时期、聚集机理及赋存地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同时也研究油气藏形成后的保存与破坏过程,是各种成藏控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组类似的控制油气藏形成的基础条件、动力介质、形成机制、演化历程等要素单一模型或者多要素复合模型的概括。一个地区的油气成藏模式是建立在典型油气藏解剖的基础上的,需要研究各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流体特征、温度压力特征、储集层特征等因素;明确烃源岩与油气藏的相对位置关系、油气运移的方式与通道、油气的注入期次、保存条件等。之后才能准确建立起油气成藏模式。 4、油气成藏规律:油气成藏的规律,一般通过对油气藏成藏条件的分析和成藏模式的建立后得到成藏规律,具体表现为油气藏的发育和分布特征,形成这种特征的主控因素,以及成藏时期和演化等方面。从研究区域内沉积相带的展布分析油气储集空间;研究区域构造带内断裂发育,结合构造应力场分析反演盆地演化形成;对区域输导体系研究找出油气聚集带;综合分析构造背景、输导体系、储层岩性、物性与含油性关系得出控藏的认识,对成藏体系分析,建立输导成藏模式,确定油气藏类型。油气运移既有缓慢的以富力为主的渐进式,也有以高压为主的运移式,圈闭中储层的低势区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5、油气成藏特征:“求同存异”,把某一个或某一类油气藏中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突出来,可以是油源,可以是储层,可以是圈闭,可以是成藏条件过程中的任何一点值得突出的特征。

深层油气藏

1. 深层油气藏 随着全球油气工业的发展,油气勘探地域由陆地向深水、目的层由中浅层向深层和超深层、资源类型由常规向非常规快速延伸,水深大于3000m的海洋超深水等新区、埋深超过6000m的陆地超深层等新层系、储集层孔喉直径小于1000nm的超致密油气等新类型,将成为石油工业发展具有战略性的“三新”领域。深层将是石油工业未来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也是中国石油引领未来油气勘探与开发最重要的战略现实领域。 关于深层的定义,不同国家、不同机构的认识差异较大。目前国际上相对认可的深层标准是其埋深大于等于4500m;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将埋深为3500~4500m的地层定义为深层,埋深大于4500m的地层定义为超深层;钻井工程中将埋深为4500~6000m的地层作为深层,埋深大于6000m的地层作为超深层。 尽管对深层深度界限的认识还不一致,但其重要性日益显现,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在深度超过4000m的地层中进行了油气钻探,80多个盆地和油区在4000m以深的层系中发现了2300多个油气藏,共发现30多个深层大油气田(大油田:可采储量大于6850×104t;大气田:可采储量大于850×108m3),其中,在21个盆地中发现了75个埋深大于6000m的工业油气藏。美国墨西哥湾Kaskida油气田是全球已发现的最深海上砂岩油气田,目的层埋深7356m,如从海平面算起,则深达9146m,可采储量(油当量)近1×108t。 中国陆上油气勘探不断向深层-超深层拓展,进入21世纪,深层勘探获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在塔里木发现轮南-塔河、塔中等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区及大北、克深等陆相碎屑岩大气田;在四川发现普光、龙岗、高石梯等碳酸盐岩大气田;在鄂尔多斯、渤海湾与松辽盆地的碳酸盐岩、火山岩和碎屑岩领域也获得重大发现东部地区在4500m以深、西部地区在6000m以深获得重大勘探突破,油气勘探深度整体下延1500~2000m,深层已成为中国陆上油气勘探重大接替领域[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探井平均井深由2000年的2119m增长到2011年的2946m,其中,塔里木油田勘探井深已连续4年超过6000m(见图1.1),且突破了8000m 深度关口(克深7井井深8023m);东部盆地勘探井深突破6000m(牛东1井井深6027m)中国近10年来完钻井深大于7000m的井有22口,其中,2006年以来完钻19口,占86%目前钻探最深的井是塔深1井,完钻井深8408m,在8000m左右见到了可动油,产微量气,钻井取心证实有溶蚀孔洞,储集层物性较好,地层温度为175~180℃最深的工业气流井是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博孜1井,7014~7084m井段在5mm油嘴、64MPa油压条件下日产气251×104m3,日产油30t,属典型的碎屑岩凝析气藏;最深的工业油流井是塔里木盆地的托普39井,6950~7110m井段日产油95t、气1.2×104m3。 图1.1 中国石油探井平均井深变化图

圈闭和油气藏类型的识别

圈闭和油气藏类型的识别练习 要求:(一)阅读各图构造等高线及储层分布图。在平面图上找出溢出点位置(用字母C表示),圈定闭合面积,计算闭合高度,确定圈闭及油气藏类型,并写出结果。 (二)结合储集层分布的变化及油气水分布情况,绘制给定剖面线的圈闭和油气藏横剖面。 练习题: 图1—1 某油层顶面构造图 1—正断层;2—油层顶面等高线;3—产气井;4—产油井;5—产水井;6—剖面线; A区:油气藏类型:背斜油气藏;闭合度:h=70m;油柱高度:h o= 40m ;气柱高度:h g= 35m ;B区:油气藏类型:断块油气藏;闭合度:h=85m;油柱高度:h o= 40m;气柱高度:h g= 10m ;(??) E区:油气藏类型:断块油气藏;闭合度:h=45m;油柱高度:h o=20m;气柱高度:h g=10m;

图1—2 某油层顶面C—D剖面图 图2—1 某地层底面构造图及其下伏油层等厚度图 1—某地层顶面等高线(m);2—储层等高线(m);3—产气井;4—产油井;5—产水井;6—剖面线油气藏类型:透镜体油气藏;闭合度:h=160m;油柱高度:h o=80m;气柱高度:h g= 40m ; 图2—2某油层F—E剖面线横剖面图 纵比例尺:1:4000

1—砂层所在地层顶面等高线(m);2—砂层尖灭线;3—砂层等厚线(m);4—剖面线

图3—2 某区地层A—B剖面线横剖面图 纵比例尺:1:4000 图4—1 某区砂层构造图及不整合面等高线图 1—不整合面等高线(m);2—某砂层顶面等高线(m);3—某砂层侵蚀终止线;4—剖面线 图实4—2 某区砂层P—Q剖面线横剖面图 纵比例尺:1:5000

成藏模式总结.

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现状综述 石油天然气成藏机制的研究一直是油气成藏研究的关键。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为了描述油气藏形成过程中生、储、盖、圈、运、聚、保等基础要素在时空关系上的相互匹配关系,许多研究人员进行了油气成藏模式的分析研究,以期更直观、概括地反映研究区的油气成藏机制和油气成藏过程。 目前,国内教科书及各类文献对成藏模式并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差异,不同研究者划分油气成藏模式的主要依据和侧重点迥异。或是从成藏动力学系统出发,或是强调构造背景,或是则侧重油源、生储盖组合关系以及输导网络的组成、或综合油源与运聚机制的多元素复合,或突出断层在油气成藏中的控制作用,或根据不同成藏时间的成藏特点以及成藏期次来划分成藏模式,或抽析复杂的成藏机制进行成藏模式划分,或以不同的充注方式和油藏特征作为划分依据,也有学者直接用油气成藏过程示意图代指成藏模式,还有学者直接用成藏组合模式、油藏分布模式、运移模式及聚集模式代指成藏模式,也存在一些特殊成藏模式。国外学者对成藏模式研究则较少。 成藏模式兼有描述和预测的作用,即一方面是提供对已知油气藏的形成机理和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样板,另一方面是作为进行未知油气藏预测的类比参考[1]。本文综合分析构造背景、成藏动力、各成藏要素的配置、断层控藏、充注方式、成藏机理、成藏时间及成藏期次、充注方式和油气藏特征等总结了以下成藏模式。 1.成藏模式研究现状 1.1基于构造背景划分的成藏模式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构造样式、沉积体系、地层格架及其它复杂成藏要素的相互耦合形成纷繁多样的成藏模式。

1.3基于油源划分的成藏模式 烃源岩的分布、生排烃期及与输导体系等成藏要素的耦合使得成藏过程复杂多样,基于油源组成、烃源岩位置、聚油构造、运移及其它成藏要素总结了以下成藏模式。

伊通西北缘古近系油气成藏模式及富集因素

伊通盆地西北缘古近系油气成藏模式及富集因素 蔡长娥1,2,刘震1,邱楠生1,2,贺君玲3,宋立斌3,张胜斌1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3.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吉林松原 基金项目:国家油气专项《岩性地层油气藏项目》(2011ZX05001) 摘要:经过前期勘探证实伊通盆地西北缘为一油气富集带。由于西北缘地质条件复杂,成藏条件差异大,成藏模式具有多变性,油气富集因素认识不清,导致伊通盆地西北缘进一步勘探遇到新的困难。本文通过对已知油藏解剖,同时结合构造演化特征、断裂活动期次、油气充注期次、烃源岩演化等因素综合分析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油气成藏模式;并对比分析已知油气藏和落空井的成藏条件差异性,确定油气的主控因素,进一步明确油气相对富集的关键因素。本文将伊通盆地西北缘古近系划分为四类成藏模式即(1)具有半花状-近油源-油藏-早期成藏特点的伊59油藏形成模式;(2)具有伸展断块-近油源-油气藏-两期成藏特点的昌43油藏形成模式;(3)具有花状-远油源-油藏-晚期成藏特点的昌49油藏形成模式;(4)具有断层-岩性-远油源-油气藏-晚期成藏特点的昌14油藏形成模式。西北缘古近系成藏主控因素被认定为储集相和断层,提出了“优势相油气富集”新观点。油气成藏模式的划分、主控因素和富集规律的总结对伊通西北缘下一步油气勘探和目标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字:伊通西北缘;成藏模式;相-输二元主控;优势相富集 Model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Enrichment Factor of Paleogene Reservoir in the North w estern Margin of YiTong Basin Cai Change1,2, Liu Zhen1, Qui Nansheng1,2, He Junling3, Song Libin3, Zhang Shengbin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Beijing 102249, China; 2. Research Center for Basin and Reservoir,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3.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etroChina Jilin Oilfield Company, Songyuan, Jilin, 138000, China Abstract: Early exploration has proven that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Yitong basin is a hydrocarbon enrichment zone. Further exploration has faced with new difficulties in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due to the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large differences i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variability of accumulation model and the unclearness of hydrocarbon enrichment factors. By analyzing the known reservoirs and combining wit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al evolution history, the fault activity periods, the inflow periods and evolution of source rock, different types of dynamic accumulation models are built; by comparison with the differences in 第一作者简介:蔡长娥(1986年),女,汉族,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油气藏形成 机理与分布规律。地址:北京市昌平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邮政编码:102249。

油气藏分类

油气藏的分类 摘要: 目前,在世界上发现的油气藏的种类众多,形成方式也各有不同,地质学家很早就认识到将这些油气藏分类的必要性。国内外石油地质学家们提出的油气藏的分类很多。其中大部分支持的是根据圈闭的形态和成因进行分类,这样的分类在油气勘探中已经取得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常规油气藏的数量慢慢减少以及非常规油气藏在油气藏勘探中的地位的上升,使我们逐渐重视起这些非圈闭类的油气藏,而以往的分类方法在这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需要寻找一个更为有效的方法对油气藏进行分类,这样的分类不应该完全推翻根据圈闭分类的方法,而是应该继承圈闭分类的优点并对它的不足加以补充。本文就是在圈闭分类的基础上对油气藏在宏观上分成聚集类油气藏和非聚集类油气藏,并对两种分类分别进行了简单地划分,以此来更好地进行学术上的探讨。 关键词:油气藏分类常规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圈闭非圈闭 一、传统油气藏分类简要概述 传统对油气藏的分类一般遵循两条基本的原则: 1、分类的科学性,即分类应能充分反映圈闭的成因,反映各种不同类型油气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分类的实用性,即分类应能有效地指导油气藏的勘探及开发工作,并且比较简单实用。 根据上述两条分类原则将油气藏按照圈闭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以及符合油气藏,并根据具体特点细分为若干类型(表1)。 二、传统油气藏分类缺陷 可以说,传统油气藏的分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油气藏的勘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在寻找圈闭类油气藏勘探中更是如鱼得水,曾经在石油勘探中形成这样的思维“找石油就找背斜”。可见,以圈闭对油气藏分类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但近些年来,随着非常规油气藏的发展,如致密砂岩气、页岩气、页岩油、煤层气油气藏在储量和开采量的提高,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些所谓的非常规油气藏,而这些油气藏之所以被称为非常规油气藏,如果从发现和利用的时间角度讲,先被利用的就是常规的,后被发现的就是非常规的,但如果当初先被发

泥页岩储层特征及油气藏描述

泥页岩储层特征及油气藏描述 1、页岩气地质理论 页岩气藏因其自身的有效基质孔隙度很低,主要由大范围发育的区域性裂缝或热裂解生气阶段异常高压在沿应力集中面、岩性接触过渡面、脆性薄弱面产生的裂缝提供成藏所需的储集孔隙度和渗透率,孔隙度最高仅为4%-5%,渗透率小于1x10-3μm2。 页岩在地层组成上多为暗色泥岩与浅色粉砂岩的薄互层。在页岩中,天然气的赋存状态多种多样,除极少量的溶解状态天然气以外,大部分以吸附状态赋存于岩石颗粒和有机质表面,或以游离状态赋存于孔隙、裂缝中。吸附状态天然气的赋存与有机质含量关系密切,其中吸附状态天然气的含量为20%-85%,其成藏体现出非常复杂的多机理递变特点,表现为成藏过程中的无运移或极短距离的有限运移,因此页岩气藏具有典型煤层气、典型常规圈闭气成藏的多重机理。 页岩气藏的形成是天然气在烃源岩中大规模滞留的结果,是“自生自储”式气藏,运移距离极短,现今保存状态基本上可以反映烃类运移时的状态,即天然气主要以游离相、吸附相和溶解相存在。在生物化学生气阶段,天然气首先吸附在有机质和岩石颗粒表面,饱和后则富余的天然气以游离相或溶解相进行运移,当达到热裂解生气阶段,由于压力升高,若页岩内部产生裂缝,则天然气以游离相为主向其中运移聚集,受周围致密页岩烃源岩层遮挡、圈闭,易形成工业性页岩气藏。由于扩散作用对气态烃的运移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天然气继续大量生成,将因生烃膨胀作用使富余的天然气向外扩散运移,此时无论是页岩地层本身还是薄互层分布的砂岩储层,均表现为普遍的饱含气性。 在陆相盆地中,湖沼相和三角洲相沉积产物一般是页岩气成藏的最好条件,但通常位于或接近盆地的沉降-沉积中心,导致页岩气的有利分布区集中于盆地中心处。从天然气的生成角度分析,生物气的产生需要厌氧环境,而热成因气的产生也需要较高的温度条件,因此靠近盆地中心方向是页岩气成藏的有利区域。 2、页岩气的主要特征 2.1页岩气的成因特征 页岩气的成因类型有生物成因型、热解成因型和热裂解成因3类型及其混合类型。对生物成因气而言,其源岩的热演化程度低,R o一般不到0.7%,所生成

第六章 第二节 油气成藏模式

第二节油气藏形成模式 溱潼凹陷是一个典型的南断北超的箕状凹陷。自南向北划分为断阶带、深凹带、斜坡带三个构造带。其中斜坡带又可分为内斜坡带、坡垒带、外斜坡带(图1-2)。由于不同构造单元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导致油气聚集、分布特征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别。 一、断阶带油气藏形成模式 (一)断阶带构造特征 溱潼凹陷断阶带西南起姜小庄,东北至小凡庄,全长约60公里。溱潼凹陷是在新 生代拉张背景下形成的箕状凹陷,断裂系统十分发育。边界大断层断距1000~2000m, 剖面上表现为同沉积断层,边界大断层的持续活动派生了一系列同向北掉的次级正断层, 形成二阶或三阶结构,次级正断层断距小于500m。断裂走向大都以北东东向为主,少部 分为北东向。在纵向上断开阜三段或阜一段,甚至泰一段,其侧向就自然被阜四段、阜 二段、泰二段界岩,这类断层可以较好地控制油气的分区、侧向运移和聚集,亦称为控 油断层。 根据阶状结构的发育特征,可分成东段、中段和西段。目前已发现的油田主要分布于断阶带中段,纵向上包含了泰州组、阜一段、阜三段、戴一段、戴二段、垛一段等凹陷内主要储集层段。断阶带东段次级断层不甚发育,主要为一阶结构。主干断层下降盘发育有次一级羽状断裂,组成数个墙角状断块构造。在此段已发现溪南庄油田、红庄油(气)田。中段是断阶带最复杂的断块,因次级断层的发育造成二阶~三阶的阶状结构,沿次级断裂派生出来的断层极为发育,由此形成多个局部构造,目前已发现草舍、陶思庄、角墩子、储家楼、洲城、祝庄、淤溪等7个油田。西段是断阶带上工作程度最底的段,主要为三阶结构。 边界大断层及一系列次级断层的发育是控制断阶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由于边界断裂的持续活动,产生了储家楼、时堰、俞垛、大凡庄、港口等一系列生油次凹,这些次凹是提供油源的主要场所;长期处于活动状态的边界大断层及其派生的次一级断层(特别是Ⅰ、Ⅱ号大断层后期活动),给深凹中生成的油气及压力封闭层的异常高压一个良好的排泄通道,因此这些断层成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特别是在二阶结构断阶中,由于Ⅱ号断层后期(一般与生油运距关键时间吻合)断距加大活动性增加,更接近生油深凹,因此,其油气运移通道作用更加明显。 断阶带的阶状结构使地层间具有良好的整体界岩条件,油气的复合成藏是其中一个显著特征,溱潼凹陷断阶带已发现的圈闭基本上由一或二阶断层所形成的断鼻型和断块型。目前已在二阶结构的断阶带发现了有草舍油田复合油气藏、祝庄-洲城油田复合油气藏及红 311

背斜油气藏的主要类型

背斜油气藏的主要类型 背斜油气藏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就圈闭的成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与褶皱作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 是指在侧压应力挤压作 用下形成的背斜圈闭中的油 气藏。这类油气藏多见于褶 皱区。 其背斜圈闭的特点是: 两翼地层倾角较大,不对称, 靠近褶皱山区一侧较另一侧 平缓;闭合高度较大,闭合 面积较小,且常伴有断层发 育;背斜轴向一般与区域构 造线平行。从区域上看,这 类背斜油气藏分布在褶皱区 的山前和山间坳陷内,常成 排成带出现。我国酒泉盆地 南部山前褶皱带中的油气藏 可作为其中的代表(图)。 在国外的褶皱区内,也分布有很多著名的这类背斜油气藏。例如在波斯湾盆地的扎格洛斯山前坳陷内分布有拉里、阿贾加里、加奇萨兰等世界著名的大油田。在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前坳陷以及前苏联的高加索山前坳陷内,也都分布有很多这种类型背斜油气藏。 2、与基底活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 在地台区,广泛分 布着一种与基底活动有 关的背斜油气藏。这类背 斜油气藏主要是由于基 底断块上升,使上覆地层 隆起,形成背斜圈闭而产 生的。 其背斜圈闭的主要 特点是:外形一般与其 下基底隆起相符,两翼地 层倾角平缓,闭合高度较 小,闭合面积较大。直接 覆于基底之上的地层弯

曲较明显,向上地层弯曲渐趋平缓,而后逐渐消失。当这种背斜圈闭成组成带分布时,则称为背斜带或长垣。由于这类背斜圈闭一般形成时间早,面积大,若与油气生成及运移配合良好时,常可成为极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场所。例如我国的大庆油田(图),世界上最大的加瓦尔油田(图)等,它们的油气藏都属于这种与基底活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 沙特阿拉伯加瓦尔油田综合图 图中1ft = 0.3.48m (据У.Груяенд等,1968引自潘钟祥,1986) 3、与同生断层有关的背斜油气藏 在60年代后期的油气勘探工作中,国内外不少地区(特别是三角洲沉积发育地区)都发现了许多与同生断层有关的逆牵引背斜圈闭及其油气藏。所谓逆牵引背斜是指同生断层上盘的沉积岩层在向下滑移过程中,因逆牵引作用而形成的滚卷背斜。这类背斜的形成主要是沉积过程中同生断层作用的结果,而与构造运动无关。

油气藏的分类

三、油气藏类型 1、按照相态分类 见表3-2-。 表3-2- 中国油气藏相态类型划分表 2、按照圈闭要素分类 (1)背斜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背斜油气藏类型图 (2)断层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断层油气藏类型图 (3)地层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地层油气藏类型图 (4)岩性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岩性油气藏类型图 (5)混合油气藏及水动力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混合油气藏及水动力油气藏类型图 (6)潜山油藏类型 见图3-2-。 图3-2- 潜山油藏分类 (7)盐丘圈闭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盐丘圈闭理想示意剖面图 (8)深盆气藏 见图3-2-。 图3-2- 美国阿帕拉契亚地区百英尺砂岩深盆气藏剖面图3、按天然气组分因素分类 (1)含酸性气体气藏的划分 1)含硫化氢(H2S)的气藏划分 见表3-2-。

表3-2- 含硫化氢气藏分类 2)含二氧化碳(CO2)的气藏划分 见表3-2-。 表3-2- 含二氧化碳气藏分类 (2) 含氮气(N2)的气藏划分 见表3-2-。 表3-2- 含氮气藏分类 (3) 含氦气(He)的气藏划分 在当前工业技术条件及国民经济实际需要条件下,将天然气组分中含氮量达到0.1%及以上者,称为含氮气藏。 4、按气藏原始地层压力分类 (1)按照地层压力系数(PK)划分 见表3-2-。 (2) 四、油气藏组合模式 1、长垣油气藏聚集带 见图3-2-。 图3-2- 长垣油气藏聚集带实例图 2、古河道砂岩体油气藏聚集带 见图3-2-。 图3-2- 古河道砂岩体油气藏聚集带实例图

地质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影响

地质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影响 : 地质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影响 1、引言 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 如沉积岩体、侵入岩体、矿体等)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发生变形变位后埋藏在地下的形态。研究和实践综合表明,地质构造与油气藏的联系十分紧密,它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因而地质构造条件的优劣判断油气藏的重要因素。据此,勘探石油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是对地质构造进行详细的了解,而常见的地质构造探测手段主要为物探、遥感等,其探测结果可揭示是否存在油气藏的可能性。因此,本文对地质构造与油气藏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各种地质构造存在油气藏的可能性以及对油气藏形成的制约性,旨在探究该方向的重要意义。 2、地质构造与油气藏的影响和联系 2.1地质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影响 地质构造背景在盆地演化、油气藏形成条件和勘探效果等方面,有重要影响。板块构造规模大又稳定沉降、发育的大型盆地,往往形成大型或特大型油气田区。板块构造在地史中强烈的活动性,不利于古生界海相油气田的保存,但形成了众多的中、新生代陆相油田。盆地类型和沉积建造的多样性,导致中国油气资源在时代分布上的显著差异。 2.2地质构造与油气藏形成的联系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油气大多数是在海洋和湖泊中形成的,研究油气藏首先要研究沉积岩层,沉积岩层最原始的产状应该都是水平的。在地质发展历史中,地壳运动伴随着地震、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它们对地壳岩石进行改变并形成各类地质构造。因此,目前常见的沉积岩层基本上都不是水平的,而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有的发生了倾斜,有的弯曲,有的形成了断裂,还有的的出现了倒置。上述沉积岩的原始产状和位置发生改变主要归因于构造运动,它们引起了地壳岩层的改变并导致油气藏的储存表现出一定的规律。这也对油气的勘探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查明地

油气藏类型及油气田分类

油气藏类型及油气田分类 圈闭 油、气运移到储集层中以后,还不一定形成油气藏。只有在运移的道路上遇到遮挡,阻止它继续前进时,才能集中起来,形成油、气藏。这种由于遮挡而造成的适于油、气聚集的场所,通常称为圈闭。 圈闭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储集层,是具有储集油、气空间的岩层;二是盖层,它是紧邻储集层的不渗透岩层,起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作用;三是遮挡物,它是指从各方面阻止油、气逸散的封闭条件。上述三方面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结合起来,就组成了圈闭。在不同的地质环境里,可以形成各式各样的圈闭条件,根据圈闭成因,一般可将圈闭分为构造圈闭、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三种类型。 油、气藏类型 根据圈闭类型的不同,可以将油、气藏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三大类。 构造油气藏的基本特点是聚集油、气的圈闭是由于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主要有背斜油、气藏和断层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是指地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岩性油气藏是由于沉积环境变迁,导致沉积物岩性变化,形成岩性尖灭体和透镜体圈闭,在这类圈闭中形成的油气聚集。 常见的潜山油气藏是以地层圈闭为主,也有构造、岩性作用的复合成因的油气藏 根据油气藏油层中有无固定隔层,可以将油气藏分为层状油气藏和块状 油气藏。层状油气藏是指油层呈层状分布,油气聚集受固定层位限制,上下都被不渗透层分隔的油气藏,各层具有不同的油(气)水系统。块状油气藏是指油层顶部被不渗透岩层覆盖,而内部没有被不渗透岩层间隔,整个油层呈块状,具有统一油(气)水界面的油气藏。 根据地层中的原油性质,可以将油气藏分为稠油(重油)油藏、普通黑油油藏、挥发性油藏、凝析气藏和天然气藏。稠油(重油)油藏是指地下原油粘度大于50毫帕秒(原油比重大于0.9,API重度小于25度)的油藏,液体颜色一般为粘稠黑色。普通黑油油藏是指地下原油粘度低于50毫帕秒(原油比重在0.82~0.9之间,API重度在25~41度)的油藏,液体颜色一般为黑色。挥发性油藏和凝析气藏都是油品性质比较特殊的油气藏。挥发性油藏是指在原始地层条件下原油与普通黑油相似,呈单一的液态,随着油藏流体的不断产出,地层压力不断降低,单一液体中开始有气体分离出来,从而形成气、液两相共存的这类油气藏。凝析气藏是指在原始地层条件下地层流体呈单一的气态,随着油藏流体的不断产出,地层压力不断降低,气藏中开始有液体反凝析出来,形成气液两相共存状态的一类油气藏。表1中给出了不同类型油气藏油品性质分布。

1.3油藏分类

第三章油气藏分类 第一节油气藏分类原则和因素 一、油气藏分类一般遵循的原则 1、油藏的地质特征,包括油藏的圈闭、储集岩、储集空间、压力等特征; 2、油藏的流体性质及分布特征; 3、油藏的渗流物理特性,包括岩石的表面润湿性,油水、油气相对渗透率,毛管压力,水驱油效率等; 4、油藏的天然驱动能量及驱动类型。 二、油藏的分类因素 (一)、原油性质 1、低粘度 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 <5 mPa .s为低粘度原油。 2、中粘度 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在5~20 mPa .s为中粘度原油。 3、高粘度 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在20~50 mPa .s为高粘度原油。 4、稠油 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 > 50 mPa .s,相对密度 > 0.920为稠油。稠油又可细分为3大 类4级(表1.3.1)。 表1.3.1 稠油分类标准 注:1)指油层条件下粘度,其它指油层温度下脱气油粘度 5、凝析油 指在地层条件下介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凝析温度之间的气相烃类,一般相对密度< 0.800。 6、挥发油 流体系统位于油气之间的过渡区内,而其特性在油藏内属泡点系统,呈液体状态,相态上接近临界点,在开发过程中挥发性强。 7、高凝油

为凝点 > 40℃的轻质高含蜡原油。 (二)、圈闭 构造圈闭,地层圈闭、水动力圈闭、复合圈闭。 (三)、储集层岩性 砂岩、砾岩、碳酸盐岩、泥岩、火山碎屑岩、侵入岩、变质岩。 (四)、渗透性 1、高渗透 储集岩空气渗透率 > 500×10-3μm2。 2、中渗透 储集岩空气渗透率50—500×10-3μm2。 3、低渗透 储集岩空气渗透率10—50 ×10-3μm2。 4、特低渗透 储集岩空气渗透率 < 10×10-3μm2。 (五)、油、气、水产状 边水、底水、气顶。 (六)、储集层形态 层状(单层、分层、低倾角、高倾角)、块状。 (七)、储集空间类型 孔隙型、裂缝型、双重介质型。 (八)、地层压力 常压(压力系数0.9~1.2)、异常高压(压力系数 > 1.2)、异常低压(压力系数 < 0.9)。 (九)、原油中气饱和度 未饱和、饱和、过饱和。 (十)、埋藏深度 浅层(< 1500m)、中深(1500~2800 m)、深层(2800~4000 m)、超深层(> 4000 m)。 (十一)、润湿性 1、亲水 岩石表面优先被水润湿,自发吸入法测定时,吸水量明显大于吸油量。 2、中性 岩石表面被水与被油润湿能力相近,自发吸入法测定时,吸水量基本等于吸油量。 3、亲油 岩石表面优先被油润湿,自发吸入法测定时,吸油量明显大于吸水量。 (十二)、天然驱动类型 天然水驱、气顶驱、溶解气驱、弹性驱、重力驱动、综合驱动。 三、命名原则 油藏命名采用多因素主、次命名法,次要因素在前,主要因素在后。

石油油藏分类

油藏分类方法概述 摘要:对油藏进行分类是为了更好的对油藏进行管理,提高对油气田的开发。目前对油藏的分类有很多标准,如粘度、密度、孔渗性等根据原有物性的分类,也有断块、背斜、不整合等根据圈闭构造的分类,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系统的聚类分析,实现了油藏的聚类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适应不同的需求,本文将会就现有的研究成果,对油藏分类问题进行综合的归纳。 关键字:粘度、密度、聚类分析、岩性、构造分类、圈闭、储集层 正文: 油藏的分类至今也没有统一的答案,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级、类别。但是油藏分类一般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3]: 1)油藏的地质特征,包括油藏的圈闭、储集岩、储集空间、压力等特征。 2 )油藏的流体及其分布特征。 3 )油藏的渗流物理特性,包括岩石表面的润湿性,油水、油气相对渗流效率等。 4 )油藏的天然驱动能量和驱动类型。 在遵循了这些原则的前提下,油藏的分类仍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也就是分类的标准,包括粘度、挥发性、以及储集层物性等。按原油的性质分为:低粘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5mPa.s;中粘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5—20mPa .s;高粘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20—50 mPa .s;稠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50 mPa .s,相对密度>0.920.稠油又可细分 [3] 在天然气藏中,温度介于临界温度和临街凝析温度时,由于开采时地层的压力降低,形成的凝析油,属于轻质油,密度小于0.8.当地层流体位于气液过渡区时,由于温度压力条件的变化,在开发过程中具有极强的挥发性,称为挥发油藏。

除了原有本身的性质以外,另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圈闭的类型,不同的圈闭的封闭机理是不一样的,也就形成了不同成因的油藏,一般的圈闭主要有背斜、断层、不整合、刺穿和岩性尖灭等。背斜油藏,油气运移到背斜圈闭中保存下来形成的油藏;断层油藏,油气运移到由断层和岩性上倾尖灭、断层和背斜一翼构成的圈闭时形成的油藏;不整合油藏,油气运移到由不整合圈闭中形成的油藏,不整合分为削截和上超(必须配有盖层);刺穿油藏,由于岩体刺穿,形成了地层上倾和封堵,形成的油藏;岩性油藏,由于岩性的上倾尖灭形成圈闭,一起聚集其中形成的油藏。当然除了岩性的尖灭以外,岩性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砂岩油藏、砾岩油藏、变质岩油藏、粘土岩油藏和碳酸盐岩油藏等。 根据储层物性(主要是渗透性)不同,又可以分为4种类型:高渗油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500X10-3μm2;中渗油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50—500)X10-3μm2;低渗油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10—50)X10-3μm2;特低渗油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10X10-3μm2。 根据油藏的埋藏深度的不同,而已将油藏分为4类:浅层油藏,埋深小于1500m;中深油藏,埋深介于1500—2800m之间;深层油藏,埋深介于2800—4000m之间;超深油藏,埋深大于4000m。 根据油藏动力的不同,分为6类:天然水驱油藏,驱油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边水、底水的压力;气顶驱动油藏,驱油的动力主要靠不同规模的原生气顶的膨胀作用产生的挤压力;重力驱动油藏,驱油的能量主要靠原油的重力作用,只有在地层倾角较大,无其他驱动力来源的情况下,才能单独反映出来;溶解气驱油藏,驱油的能量主要靠在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条件下溶解气的膨胀作用;弹性驱动油藏,驱油的能量主要靠油层岩石和流体的弹性膨胀作用;综合驱动油藏,综合驱动油藏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驱油能量。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组合方式,制成了油藏的综合分类表,见表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