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勘查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水源地勘查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水源地勘查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水源地勘查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一、勘查工作技术路线

勘查工作技术路线为:收集资料、编写项目设计→遥感解译→地质、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与成井、抽水试验、孔口坐标与高程测量、地下水动态监测、水质分析与测试、综合研究与报告编制→提交成果。

二、勘查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本次勘查要求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拟采用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地质、水文地质综合调查、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工程测量、抽水试验、地下水动态监测、水质测试、数值模拟、综合研究等技术手段。

(一)资料收集

全面系统地收集工作区自然地理、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重点收集前人宿北岩溶研究成果和宿州市城市供水勘查成果,以及近年来安全饮水工程施工的供水井资料。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提炼出对工作区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编制相关图件,为勘查工作部署提出科学依据。

(二)遥感解译

进行地表填图,解译地形、地貌、地层、构造、水文、村庄、道路、植被等,重点关注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为减轻地面调查工作量,提高工作精度,尽可能地利用google

图片进行解译,对以往的地理底图上的村庄、道路、水系、植被等进行修正,对地形地貌、地层构造进行解译。必要时收集或购买高分卫星影像数据,如SPOT-5或QICKBIRD等。

在进行遥感解译之前,首先应建立该地区解译标志,野外核查地质点数不少于解译点数的30%,水文地质点数不少于解译点数的70%。

(三)地质、水文地质测绘

工作目的是地质、水文地质填图。主要任务是开展地形地貌调查、地层构造调查、水文地质调查。

1.地形地貌

重点调查地貌的形态成因类型,各地貌单元间的界线和相互关系;地形、地貌与含水层的分布及地下水的埋藏、补给、径流、排泄的关系;新构造运动的特征、强度及其对地貌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2.地层岩性

重点调查地层的成因类型、时代、层序及其接触关系;地层的产状、厚度及分布范围;不同地层的透水性、富水性及其变化规律。

3.地质构造

重点调查测区所属的地质构造类型、规模、等级及测区所在的构造部位及其富水性;断层的位置、类型、规模、产状、断距、力学性质和活动性;断层上、下盘的节理发育程度;断层带充填物的性质和胶结情况。断层带的导水性、含水性和富水地段的位置。

4.水井调查

重点调查水井的类型、深度、井壁结构、井周地层剖面、开采量、水位、水质及其动态变化;地下水的开采方式、开采量、用途和开采后出现的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水井进行简易抽水试验。

5.水质调查

本次施工的勘查井在抽水试验结束前采取全分析水样,结合城市污染源的分布情况,选择部分机民井采样进行水质全分析水样,分析项目包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污染组分,查明地下水的质量和污染状况。

调查方法采用穿越法或追索法,调查路线要求垂直构造带穿越,沿构造带追踪。重点开展基岩出露区地层构造调查与地下水污染调查。

(四)水文地质物探

物探工作作为一项新的探查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水文地质工作中。本次水文地质物探工作在城西水源地主要用于探采结合孔孔位的确定。在符离-夹沟后备水源地、永安-栏杆后备水源地布设电法剖面用于探查地质构造和隐伏岩溶分布情况。工作方法为地面电法中的电阻率测深。

电阻率测深法是在地面的一个测深点上(即MN极的中点),通过逐次加大供电电极AB极距的大小,测量同—点的、不同AB极距的视电阻率ρS值,研究这个测深点下不同深度的地质断面情况。电测深法多采用对称四极排列,称为对称四极测深法(图1)。在AB极距

离短时,电流分布浅,ρS曲线主要反映浅层情况;AB极距大时,电流分布深,ρS曲线主要反映深部地层的影响。

图11 电阻率测深系统示意图

本次电阻率测深法工作使用仪器为重庆地质仪器厂研制的DZD-6多功能电法勘探系统。该仪器采用全数字化自动测量,可对自然电位漂移及电极极化进行自动补偿;该仪器测量、计算、显示、存储整个过程自动化,采用了模拟与数字二重滤波技术,多次信号迭加增强技术以及超程显示等措施,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数据的准确性。其主要技术指标为:

a)接收部分:

电压测量范围:±6V;

电压测量精度:±1%±1个字;

输入阻抗:>30MΩ;

视极化率测量精度:±1%±1个字;

电流测量范围:5A;

电流测量精度:±1%±1个字;

对50HZ工频干扰压制优于80dB;

SP补偿范围: 1V。

b)发射部分:

最大供电电压:900V;

最大供电电流:5A;

供电脉冲宽度:1~59s,占空比1:1。

c)野外采集参数为:

电极距:ABmax=680m,ABmin=6m;

测量极距MNmax=50m,MNmin=2m;

点距:20m;

供电电压:400V(可调)。

(五)水文地质钻探与成井

1.钻探

钻探是水文地质勘查最为重要的手段,通过钻探可验证水文地质测绘及地面物探成果,更是了解地层岩性、厚度、埋深、分布的直接手段,同时它也是抽水试验、动态观测、取样测试等得以实施的前提。钻探工作任务是查明工作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取得有关水文地质参数和地下水资源评价所需资料。

1)钻机选择、定位与安装

钻机的选择应能保证钻探质量和正常成井要求,宜选择回转型钻机进行施工,具体机型由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选定。施工前由总工或总工委托的相关科室及市站会同施工单位人员勘查现场定孔,孔位确定后非特殊情况不得移动。钻机安装时应保持地基坚实、稳固和钻

机机台水平,找准“三点一线”,在钻塔起落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

2)钻孔深度与孔径

探采结合孔(16个):设计钻孔深度为100m,采用φ110mm小径全孔取芯。

含水层“天窗”勘查孔(10个):设计钻孔深度为50m,采用φ110mm小径全孔取芯。

河流剖面监测孔(8个/2组):设计钻孔深度为30m,采用φ110mm 小径全孔取芯。

3)岩芯采取

所有探采结合孔、含水层“天窗”勘查孔、河流剖面监测孔均全孔取芯。为保证岩芯采取率,严禁超管钻进,单回次进尺控制在2.00-3.00m。全孔取芯,正确填写岩芯牌并装箱保存。岩芯采取率粘性土不小于85%,砂性土不小于65%,全孔平均岩芯采取率不小于75%。岩芯箱以木质或塑料为主,以利长期保存。

4)冲洗液

采用清水或泥浆钻进,在钻进中遇复杂地层可用优质泥浆护壁,并应适当控制冲洗液泵量,成井时应及时换浆,成井后采取有效的洗井措施。

5)孔深校正与孔斜测量

钻进中每50m,进行一次孔深校正,终孔后、下管前均应探测孔深,孔深误差应小于0.2%。

钻探进尺小于100m钻孔孔斜误差不大于1°。

6)岩芯编录与保管

a 划分地层岩性、含水层层位及其埋深、厚度等,并应进行现场详细的观测、描述和记录。

b 岩芯应按顺序装入岩芯箱,不得乱放或倒置,并及时用红漆在现场对岩芯箱进行编号,每一回次均应认真填写岩芯牌,岩芯牌字迹应工整、清晰、数据准确。终孔后由施工单位按要求运至指定地点并交相关部门保管,等待验收。

7)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要求

钻探过程中应认真做好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工作。观测内容包括:水位、水温、冲洗液消耗量、漏水位置、自流水的水头高度和自流量、孔壁坍塌、涌砂和气体逸出情况等。

2.水文测井

为能准确划分含水层与弱透水层的位置,为下管、成井提供依据,拟在16个探采结合孔和8个河流剖面监测孔中安排专门的测井工作(视电阻率测井法),深度与成井深度一致,以便与钻探资料进行对比和验证。

3.扩孔

城西水源地勘查区的16个探采结合孔和2组8个河流剖面监测孔均需扩孔成井,其中探采结合孔扩孔孔径450mm,河流剖面监测孔扩孔孔径350mm。

4.成井

16个探采结合孔成井井深100m,下管与成井管径219mm,采

用无缝钢管或球墨铸铁管。40-100m为滤水管,下管后在井管与井壁间充填滤料,滤料应沿井管四周均匀连续填入,当发现填入数量及深度与计算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找出原因并排除。0-40m为实管,按要求采用粘土球进行止水,止水效果检查可采用孔内外压力差法。

2组8个河流剖面监测孔成井井深30m,下管与成井管径146mm,采用无缝钢管或球墨铸铁管,5-30m为滤水管,下管后在井管与井壁间充填滤料,滤料应沿井管四周均匀连续填入,当发现填入数量及深度与计算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找出原因并排除。0-5m为实管,按要求采用粘土球进行止水,止水效果检查可采用孔内外压力差法。

5.洗井

在成井后、抽水试验前应及时洗井,以清除井底沉渣和井壁泥皮。投入胶磷酸钠浸泡24h,后采用空压机交替洗井,洗1h停0.5,直至水清沙净、水位变化反映灵敏,洗孔结束前的出水含砂量不大于1/20000(体积比)。

(六)孔口坐标与高程测量

勘查区内所有钻探成井的钻孔及选择利用的机民井均应进行孔口坐标和高程测量。

坐标与高程测量采用RTK GPS卫星定位系统测量,测量工作布置、测量方法及测量精度要求符合“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等相关技术规范。

(七)抽水试验

1.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

查明含水层的富水程度,判断地下水的补给方式,求取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为生产井水泵安装提供技术参数,在成井与洗井结束后应进行抽水试验工作。

(1)单井抽水试验方法采用稳定流反向抽水,先抽S3最大降深,其余2次降为最大降深S3的2/3和1/3。抽水试验稳定时间探采结合孔为24h、8h、8h;河流剖面监测孔为1个落程的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试验稳定时间为24h。

(2)抽水试验前应按要求下入足够长度的测管、风管(空气压缩机抽水)和出水管,并保证在抽水时测管中水位不受送风影响。

(3)抽水试验时动水位、出水量和水温的观测频率应按1、3、5、7、10、15、20、25、30、40、50、60、90、120min各观测1次,以后每30min观测1次,直至抽水试验结束。

(4)做好抽水前的静止水位和抽水结束恢复水位观测工作,抽水试验最后1个落程结束时进行恢复水位观测,观测频率参照抽水试验要求执行。

(5)抽水试验所抽水应排放至孔外的地方,若有可能重新渗入含水层时,必须做好防渗漏措施。

(6)抽水试验时水位应采用电测水位计(探棒、导线、电表)进行量测,同一试验中应采用同一方法和工具,抽水井水位量测应精确至0.5cm。

(7)抽水试验时水量量测应采用堰箱法或水表法,并应保证堰箱摆放稳固,排水应通畅。堰箱出水口水位量测应精确至mm。

(8)抽水试验结束后应探孔深和检查井内沉淀情况,如有淤塞时应对沉淀物进行处理。

(9)水样采集,在钻孔抽水试验终止前进行,取水质全分析水样1组。

(10)抽水试验时水温、气温1次/1h。

2.多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了解含水层的各向异性,了解含水层的边界条件,准确求取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计划在城西水源地开展1组多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充分利用已施工的勘查钻孔作为观察孔。

抽水孔的出水量保持常量,抽水试验延续时间根据水位下降与时间关系曲线确定,如果曲线没有拐点,延续时间以达到试验目为准;如果曲线出现拐点,则延续时间宜至拐点后水位趋于稳定。

抽水试验时,动水位和出水量观测时间选在抽水开始后第1、2、3、4、6、8、10、15、20、25、30、40、50、60、80、100、120min 各观测一次,此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恢复水位观测也按停止抽水后第1、2、3、4、6、8、10、15、20、25、30、40、50、60、80、100、120min各观测一次,随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直到水位稳定为止。

多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的其它要求参见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

(八)地下水动态监测

为能查明地下水与地表水、降水之间的水力联系,查明浅深层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结合国家地下水监测网建设布置监测孔点,获

取水文地质模型建设所需的地下水动态资料。

所有水文地质钻孔施工结束后均立即开展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机民井调查完成后,选择部分机民井、探采结合孔与河流剖面监测孔、原有的地下水动态监测孔,开展动态监测。

地下水水位监测频率6次/月,地下水水温监测频率6次/月,累计时间不少于一个水文年。

(九)水质分析与测试

实验测试是勘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取样测试为主要工作手段,通过开展水化学分析,对勘查区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

1.常规水质全分析样

1)水质测试项目

a.现场测定项目:电导率、PH值、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等4项指标。

b.感官性状测定项目:色、浑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

c.化学分析测定项目:PH值、钾、钠、钙、镁、氨氮、重碳酸盐、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以氮计)、亚硝酸盐、磷酸盐、氟化物、铜、铅、镉、锰、钴、钼、钡、铝、锶、二价铁、三价铁、锌、碘、硒、侵蚀性二氧化碳、可溶性二氧化硅、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硫化物、化学耗氧量、总硬度(以碳酸钙计)、永久硬度、暂时硬度、总碱度、可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六六六、DDT等,以上项目共计50项。

2)水样采集方法与要求

a.水样采集前,对监测孔进行抽水,排除孔内积水,待含水层中的新鲜水流完全流入孔内后才能进行水样采集(开采井可在离井口最近的出水口处直接取样)。取样容器应用原水冲洗3-5次后再取样,及时填写、粘贴水样标签。

b.采样容器使用硬质玻璃瓶和无色聚乙烯塑料桶;用硝酸溶液(1+1)对容器进行浸泡一昼夜后,再用盐酸溶液(1+1)洗涤,最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c.原水样采集:用2.5L无色聚乙烯塑料桶,水样充满容器,不加任何保护剂,现场用纱布和石蜡密封,粘贴水样标签。

d.酸化水样采集:用1.0L硬质玻璃瓶,先加入(1+1)硝酸溶液5ml,再取满水样,现场用纱布和石蜡密封,粘贴水样标签。

e.碱化水样采集:用1.0L硬质玻璃瓶,取满水样,立即加入固体氢氧化钠1g,摇匀,现场用纱布和石蜡密封,粘贴水样标签。

f.铁和亚铁水样采集:用500mL硬质玻璃瓶,取满水样,加入(1+1)硫酸溶液5ml,硫酸铵1-2g,现场用纱布和石蜡密封,粘贴水样标签。

g.侵蚀性CO2水样采集:用500mL硬质玻璃瓶,取水样250mL,加入碳酸钙粉末(或大理石粉末)2g,现场用纱布和石蜡密封,粘贴水样标签。

3)水样的保存和送检要求

水样一经采取后,存放在阴凉处,注意防震、防晒。常规水样、有机氯水样3日内送检。所有水样均送至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的单位

测试,送样时填写一式3份送样单。

2.有机污染样

1)水质测试项目

a 现场检测指标(5项)

水温、气温、pH值、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

b 有机组分检测指标(39项)

挥发性有机物:氯乙烯、1,1-二氯乙烯、二氯甲烷、甲基叔丁基醚、1,2-二氯乙烯、氯仿、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苯、三氯乙烯、1,2-二氯丙烷、溴二氯甲烷、甲苯、1,1,2-三氯乙烷、四氯乙烯、二溴氯甲烷、氯苯、乙苯、p-二甲苯/m-二甲苯、o-二甲苯、苯乙烯、溴仿、1,3-二氯苯、1,4-二氯苯、1,2-二氯苯、1,2,4-三氯苯。

有机氯农药:总六六六、六氯苯、α-六六六、γ-六六六、β-六六六、δ-六六六、总DDT、p,p'-DDE、o,p'-DDT、p,p'-DDT。

多环芳烃:苯并[a]芘。

2)水样采集方法与要求

a 现场检测指标的采集

现场检测地下水水温、气温、pH值、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等5项指标,并记录在采样表中。

b 挥发性有机物样品的采集

旋开40mL挥发性有机物测定的VOA瓶螺旋盖,用玻璃滴管加入4滴1:1盐酸溶液。盐酸溶液也可在洁净实验室或办公室预先加入。

注意,密封圈上内衬有聚四氟乙烯膜较为光亮的一面接触水面。

将出水水管口伸入VOA瓶底部,使水样沿瓶壁缓缓流入瓶中,同时不断提升管口,直至在瓶口形成一向上的弯月面,迅速旋紧螺旋盖。避免水流过快、过多溢出样品瓶,如果溢出,需更换新VOA瓶重新采集。

将VOA瓶倒置,轻轻敲打,观察瓶内有无气泡和渗漏现象,如发现气泡或渗漏现象,则该瓶水样作废,换一个新VOA瓶,重新采样。

采样合格的VOA瓶贴上标签后放入带密封条的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然后迅速将密封好的VOA样品瓶倒置放入内装有冰袋的冷藏箱中保存,有条件可使用电冷藏箱更好。样品放入冷藏箱后半小时注意检查VOA小瓶瓶盖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应再次拧紧。

填写现场记录表,对采样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应简要记录在采样卡片中,如样品混浊、气泡,可能受到什么污染等,同时采样人员应在采样表上签字并对采样负责。

c.半挥发性有机物样品采集

旋开1000mL半挥发性有机物采样瓶的螺旋盖,将出水管的端口伸入瓶底,使水样沿瓶壁缓缓流入瓶中,同时不断提升管口,直至在瓶口形成一弯月面,迅速旋紧螺旋盖。

在SVOC瓶上贴上标签,并以透明胶带覆盖标签。

迅速将检查合格的SVOC样品瓶倒平放入内装有冷冻好的冰袋冷

藏箱中,有条件可使用电冷藏箱更好。

同一样品采集双样,必要时可采集更多平行样。

填写现场记录表,对采样中出现异常现象,应简要记录在采样卡片中,如样品混浊、气泡,可能受到什么污染等,同时采样人员应在采样表上签字并对采样负责。

3)水样的保存和送检要求

a 样品的保存

有机样品采集后必须采用冷藏或冷冻的保存方式。样品应在4℃条件下冷藏或将水样迅速冷冻,贮存于暗处,这样可以抑制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作用和化学反应速度。

冷藏是短期内保存样品的一种较好方法,对测定基本无影响,但冷藏温度必须控制在4℃左右,温度太低,水样结冰体积膨胀会使玻璃容器破裂,或样品瓶盖被顶开失去密封,样品受污;温度太高则达不到冷藏的目的。

冷藏保存也不能超过规定的保存期限。要求挥发性有机样品14天内完成测定;半挥发性有机物样品7天内完成提取,40天内完成测定。

b 样品的送检

样品采集后迅速冷藏,尽快送实验室检测,如不能尽快送实验室,需在4℃冰箱中保存。

样品贮存和送检过程中,要保持样品瓶的密封,同时要远离具有潜在有机物污染的外界环境。

(十)综合研究与报告编制

对取得的各类资料进行及时整理,登记造册。以MAPGIS、ACCESS 等系统为平台,开展综合研究,进行地下水资源数量和质量评价,编制成果报告和图件。

(1)地下水水质评价

采样点水质评价将采取实验室测试结果与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对比方法进行评价;水源地地下水总体质量将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地下水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卫生条件进行评价,并预测开采后地下水质可能发生的变化,提出卫生防护措施。

(2)地下水水量评价

拟采用数值法和均衡法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储存量和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进行计算。地下水数值模拟计划采用MODFLOW软件。

1)MODFLOW软件简介

Visual MODFLOW是由Water水文地质公司在MODFLOW 的基础上开发研制的,可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地下水流动正反演计算。该系统在无缝集成MODFLOW、MODPATH、MT3D等软件的基础上,建立了合理的Windows菜单界面和可视化功能,增强了模拟数值的可操作性,在建立模型和显示结果的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剖面图和平面图的形式将模型网格、输入参数和结果加以可视化显示。界面设计包括三大彼此联系但又相对独立的模块,即前处理模块、计算模块、和后处理模块

2)资料准备

a.应在查明或基本查明评价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掌握主要含水层的空间分布、岩性结构特征、含水层的顶底板标高、地下水类型、导水性、储水性、边界条件、与相邻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地下水现状开采量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b.对计算评价区内地下水水位和水质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应有足够的控制资料,关键部位应有地下水动态观测孔。地下水动态观测孔的分布配置,应保证对各参数分区和主要补给、排泄边界的控制;

c.应掌握计算区内地下水开采量、降水量、泉水流量和其它源汇项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地下水开采量应以实测资料为主,推测资料的依据必须予以论证。对计算区内的河流应掌握历年地表水水文资料,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分析;

d.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区段的各种水文地质参数和数据获取,应安排一定数量的单井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孔组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河渠渗漏试验、井灌回归试验、示踪试验等水文地质试验获取渗透系数、导水系数、给水度、弹性释水系数、蒸发系数、弱渗透层的越流系数、地表水体和含水层的水量交换参数、降水入渗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

e.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开发利用资料主要应通过调查的方法获取;

f.社会经济、自然地理、水文气象、水利工程、基础地质资料主要应通过搜集的方法获取。

(3)报告编制

在上述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按《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要求,编制勘查报告、普查报告和调查报告。

三、勘查工作技术依据

本项目工作主要下列执行标准:

2.《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

1.《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133-94)。

3.《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GB12999-91)。

4.《水质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01304-1994)。

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

7.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GB/T 14158-93)(1∶50000)

8.《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 0148-1994。

金属矿产勘查技术及方法探讨

金属矿产勘查技术及方法探讨 [摘要]矿产是我国资源产业的一大支撑部分,尤其是金属矿产,更是推进经济进步。金属矿产在开采上,受环境、地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具备一定的难度,为达到矿产开采的目的,我国将勘查技术作为矿产开采的重点,目的是提高矿产开采的效率。因此,本文通过对矿产勘查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勘查技术和科学的开采途径。 [关键词]金属矿产勘查技术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 P62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5-121-1 站在世界矿产的角度考虑,我国在金属矿产方面,不仅面临资源的压力,更是面临勘探难题。我国在矿产勘探中,采用探索的方式,逐渐发现有效的开采技术,满足金属矿产的日益需求。目前,我国致力于勘探技术的研究上,保障多项技术的综合利用,实现矿产开采的持续性,同时还可以保障开采的质量,我国逐渐将更多的技术投入矿产勘探中,提升勘探效率。 1金属矿产勘查的基本定义 金属矿在我国的分布不固定,不论是金属矿的规

模,还是金属矿的基本性质,都必须借助勘查技术,达到一定的开采意义[1]。矿产勘查则是通过技术与方法的汇总,根据金属矿所在位置的地理特性,保障各种力度到位的基础上,探测出金属含量。在金属勘查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导致矿产的勘探存在一定的困难,其中不仅要测量地表岩石的物理特性,还要充分测定地质内部是否具备放射性物质,确保勘探与开采的安全环境后,才可实行正常的技术施工。因此,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矿产勘探需借助合理的技术搭配,提升勘探能力,保障矿产勘探在新技术的作用下,达到一定的效益状态,提高矿产勘探的技术性。 2金属矿产勘查方法 根据金属矿产的勘查实际,研究勘查的方法,获取一定的勘查信息。因此,重点对矿产勘查的方法进行实质性研究。 化学勘查法 化学勘查主要是针对特殊矿产实行,一般应用在金属含量的面积范围涉及较大的区域中,通过化学元素的分析,达到金属勘查。例如:化学法可以通过评估矿产内部的元素含量,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有效的分析,提取与矿产勘查相关的数据,其中物

《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暂行)

《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 (暂行)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二○一六年十月

前言 为进一步规范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与开发秩序,提高勘查成果质量,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更好地发挥勘查成果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土资源部对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资源储量分类的原则性意见,在以往我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开发成果利用的基础上,参考类似矿种及兄弟省工作经验,编制《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暂行)(以下简称《暂行技术要求》),可作为该类矿产勘查报告编写、评审的暂行依据。对《暂行技术要求》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请及时反馈给省储量评审中心,以便统一修正。 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河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 本技术要求起草人:宋锋、尚玉忠、李军、王卫、翟丹丹。 本技术要求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 (暂行) 1 范围 《暂行技术要求》规定了普通建筑石料矿产的分类、地质勘查工作要求、资源储量估算等方面的内容。 《暂行技术要求》的地质勘查主要指为了满足矿山开发而进行的地质勘查工作。 《暂行技术要求》适用于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勘查设计编制、资源储量估算、勘查报告编写。可作为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成果验收、评审的依据;还可作为普通建筑石料矿山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 《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11) 《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2010)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矿权评估准则-指导意见CMV13051-2007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 18341-2001)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考试题目)

资源勘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复习题答题要点 第一章: 1.矿产勘查、普查、勘探的概念? 矿产勘查:是指矿床普查与勘探的总称。 矿产普查:是在一定地区围以不同的精度要求进行找矿的工作。 矿床勘探:是在发现矿床之后,对被认为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对象通过应用各种勘探技术手段和加密各种勘探工程的进一步揭露,对矿床、矿体地质特征及开采的技术经济条件作出评价,从而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依据的工作。 2.矿产勘查的发展趋势(书上6个方面、讲课8个方面)? (1)找矿难度日益增大,隐伏矿已成为主要的找矿对象; (2)为了满足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开拓新类型矿床的找寻工作。如斑岩型矿床、蚀变岩型和卡林型金矿、天然水合物等矿产的利用; (3)为了有效的指导勘查实践,不断加强勘查理论研究; (4)为适应理论找矿阶段的新要求,加强了对矿床模型和勘查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5)为提高勘查工作效益,日益重视经济和环境效应分析; (6)日益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制及应用; (7)勘查成果日益商品化; (8)对勘查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第二章: 1.简述矿产勘查的五论基础 (1)地质基础 (2)数学基础 (3)经济基础 (4)技术基础 (5)预测基础 2.试述矿产勘查过程的最优化准则(五个) (1)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 (2)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 (3)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 (4)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 (5)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统一 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 ——一切矿产勘查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准则 矿产勘查工作必须以获取最佳地质效果为目的,但同时又必须以达到最好的经济效果为前提。 在矿产勘查不同阶段,这两者统一有不同的容: 普查阶段应以采用合理、有效的综合方法尽快找到潜在矿床并作出远景评价为目的。 在勘探阶段则以查明矿床的工业价值为目的。 矿产勘查的经济合理性应从整个勘查过程来加以考察: 纯属矿山开拓、采准或开采时要解决的地质问题不宜要求在地质勘探阶段加以解决;矿床勘探工作也不能忽视未来矿山开采设计的基本需要而单纯地追求地 质勘探部门的经济效果。

物探工作方法技术

1:5000激电中梯剖面测量 1:5000激电中梯剖面测量采用长导线,针对重要异常带、矿化带进行,为寻找隐伏矿提供依据。 1、1:5000剖面敷设 剖面端点用全站仪或GPS RTK布设,用木桩标记;测点采用GPS RTK分段控制、罗盘定向、测绳量距布设,用带有编号的红布标记。质量检查按“一同三不同”的原则进行,检查点在空间上、时间上大致均匀,总检查量不低于5%,精度要求达到“B级”精度要求,即在相应比例尺图上平面点位限差<±2.5mm,点位中误差不超过12.5m;相邻点距误差限差10%,均方相对误差不超过5%。 2、野外工作方法 激电剖面法采用中间梯度装置,AB=1200米,MN=40米,点距=20米。 采用时间域激电测量,正反向标准直流脉冲供电,脉冲宽度2秒。 以上参数可根据野外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试验进行适当调整。 激电观测参数为一次电位Vp、供电电流强度I及视充电率Ms,计算视电阻率ρs。观测时,测量电极MN在供电电极AB的2/3区间移动,旁线距小于AB/5。全区装置大小、观测参数设置应保持一致。一条剖面不能在一个供电装置内完成时,每个装置接头处应有三个以上的重复观测点。供电电流应使二次电位观测值大于最小可靠值,一般应使一次电位观测的观测值绝大部分在30mV以上。野外要经常检查仪器、导线的漏电情况,对突变点、异常点应进行重复观测和加密观测,确保观测数据可靠。 3、电性参数测定 电性参数测定主要采用露头法测定,有条件时,应采集一定的岩矿石标本,用标本法测定,并分别统计。每类岩(矿)石标本不少于30块,参数测定的质量评定应以采用某一种岩性测定的全部标本检查结果来衡量,即用基本观测统计出来的常见值与检查观测结果统计出来的常见值相对误差不得超过20%。 4、质量标准 视电阻率观测精度(<±7%),视充电率观测精度(<±12%),达到B 级精度;电性参数总平均相对误差≤±20%。

【最全】矿产勘查学总结

1-1 绪论=2 1.矿产勘查学的概念(找矿勘探地质学或矿产普查勘探学):研究矿产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矿床赋存规律、矿体变化特征和工业矿床最有效的勘查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地质学。 2.矿产勘查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内容:矿产预测、矿产勘查及矿产评价三个基本方面。 3.要解决的基本矛盾矿床产出的(局限性)、矿体变化的(复杂性)与人们对其勘查范围和观察研究的(有限性)的矛盾。 4.基本任务:研究矿床形成条件、赋存规律及矿体变化性特征;研究合理有效地预测、勘查和评价矿床的理论与方法;目的是提高矿产勘查的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更好地指导矿产勘查生产活动的实践。 5.矿产勘查学的研究方法:地质观察研究法;勘查统计分析法;勘查模型类比法;技术经济评价法。 2-1矿产勘查基本问题 1.矿产勘查的含义(矿产资源勘查或矿产地质勘查),矿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的总称 ?含义: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基本任务: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地质条件的可能,寻找和查明具有经济价值的工业矿床。 ?目的: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矿产资源依据,为矿山企业建设提供矿

物原料基地和矿产储量。 矿产勘查是指对矿产普查与勘探的总称 ?矿产普查: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以不同的精度要求进行找矿的工作。普查和找矿是同义词! ?可分(来自苏联) ?初查(初步普查)(概查)利用小比例尺,简单查明地质构 造和矿产生成的条件 ?详查(详细普查) ?矿产勘探:是在发现矿床之后,对被认为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对象通过应用各种勘探技术手段和加密各种勘探工程的进一步揭露,对矿床可能的规模、形态、产状、质量以及开采的技术经济条件作出评价,从而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依据,可进一步分为: ?初勘(初步勘探):利用探槽,,浅井,,浅钻等工程,,并配合物 化探对矿床进行地表地质研究,,揭露,,追索和圈定矿体 ?详勘(详细勘探):矿体的形状,,产状,,内部结构,,矿石的物 质成分和加工技术性能,,研究和评价可供综合开采利用的共生 矿产或伴生有用成分,研究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 ?开发勘探(生产勘探):重点是为生产提供足够数量的矿产 储量 2.地质调查与地质勘查 ?区域地质调查(区调):一般指基础性的区域地质测量工作,比例尺1:5万、1:20万、1:25万;山西省区域

勘察技术方案

1 综合说明 本勘察方案,系根据业主提供的“某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招标文件及总平面图,对建筑条件和岩土工程条件进行分析并预测后制订的。 2 勘察方案 本勘察方案编制是根据拟建建筑物性质、设计对该工程提出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和我们对本工程已知岩土工程条件的分析,针对要解决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的。 2.1 拟建工程概况 “某工程地质勘察工程”位于朝阳区东四环东侧。建设内容为住宅及配套设施。 建筑设计方案为板楼,地上10层、2层,地下为两层,地下车库两层。配套用房为2层、地下2层。 2.2 本次勘察所依据的规范及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J366-2004);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6)《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7)《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9)《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 (10)《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98); (11)《土的分类标准》(GB145-90); (12)《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14)《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 (1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6)《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GB17741-2005); (17)《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 (1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 本科 中国地质大学开卷参考资料题库及答案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 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 单选题 1. 了解研究区矿产资源远景.圈出矿化潜力较大的地段是矿产勘查哪个阶段的工作内容:(4分) (A) 矿产预查; (B) 矿产普查; (C) 矿产详查; (D) 矿产勘探 参考答案:A 2. 基本查明矿体形态和质量特征.评价矿体是否有开采价值属于矿产勘查哪个阶段的工作内容_______。(4分) (A) 矿产预查 (B) 矿产普查 (C) 矿产详查 (D) 矿产勘探 参考答案:C 3. 查明区内地质情况.大致掌握矿体特征属于矿产勘查哪个阶段的工作内容_______。(4分) (A) 矿产预查 (B) 矿产普查 (C) 矿产详查 (D) 矿产勘探 参考答案:B 多选题 4. 以下名词与“矿产勘查”同义的有_______。(4分) (A) 地质调查 (B) 矿产资源勘查 (C) 地质勘查 (D) 矿产地质勘查 参考答案:B,D 5. 矿产勘查工作的阶段包括_______。(4分) (A) 预查阶段 (B) 普查阶段

(C) 详查阶段 (D) 勘探阶段 参考答案:A,B,C,D 6. 矿产勘查过程的最优化准则是_______。(4分) (A) 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 (B) 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 (C) 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 (D) 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 参考答案:A,B,C,D 7. 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包括_______。(4分) (A) 地质基础 (B) 经济基础 (C) 技术基础 (D) 预测基础 参考答案:A,B,C,D 判断题 8. 矿产勘查即矿产勘探。(3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9. 目前我国的矿产资源基本能够自给。(3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10. 矿产勘查的目的在于发现、探明矿产资源。(3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11. 矿产详查是矿产勘查的最后阶段(3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12. 矿产勘查设计的编制与审批是勘查项目管理全过程中的首要环节。(3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物探工作方法

5.3 物探工作 5.3.1 激电测量 布置于面积性异常查证区内,1:1万测量网度为100×40m,1:2万测量网度为200×40m。采用中梯(短导线)装置,极距AB=1000-1500m、MN=40m。观测范围限于AB极距2/3以内,测线长度大于2/3AB时,相邻测段需有2—3个重复观测点。一线供电多线观测时,主测线距旁测线间距应小于AB距的1/5,可以用时间域激电也可以采用双频激电。 1、时间域激电 具体要求如下: (1)参数选择 采用双向短脉冲供电方式,占空比为1:1,供电周期、延时、采样宽度通过该地区实验确定。 (2)发电、整流、发射与接收仪器校验 正式生产前,首先对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校验,待所有参数满足要求后方可投入生产。要求发电机必须运转正常,输出电压变化不得超过5%;整流器和假负载工作正常;发射机输出功率必须稳定,电流显示应高于±1个字;接收机应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正式观测前应进行生产仪器的一致性对比试验,满足要求后方可投入生产。 (3)测量方法 观测参数为一次场电位差(ΔV1)、视极化率(ηs),发射机直读并记录供电电流(I),通过计算装置系数(K),最后用公式ρs=K×△V1/I计算出视电阻率(ρs)。 (4)技术要求 每日开工前与收工后要对供电电极、接收电极、接收线、发射线进行检查,确保不漏电、连接完整;每日供电前或每次布极后,检测AB两极的接地电阻,一般在1000欧姆米时开始供电;遇河流、水塘处导线必须悬空架设,不得放入水中;供电电极入土深度应保证在0.5m以上,测量电极必须接地良好;供电电流、总场电位差、视极化率必须保证三位有效数字;当观测困难时,应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查明原因后再继续工作;在野外观测中发现视极化率突变点或极化不稳时应进行重复观测,以合格观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观测结果。参与平

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 祁国林

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祁国林 发表时间:2018-08-23T16:36:08.48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作者:祁国林 [导读] 如何快速、合理而高效的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是每一位地质人员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很多产业均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于各类能源与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然而与之相对的是,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发展的相对落后,整体找矿效率并不尽如人意。基于此,需要加大对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的重视力度,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改进以及创新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有效强化找矿能力,提高找矿效率,以实现矿产资源供应的持续不间断。 关键词:地质矿产;矿产勘查;找矿技术 1当前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内容 1.1对未知矿山进行勘查 如何快速、合理而高效的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是每一位地质人员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同时随着勘查技术的提高,对已经开发利用的矿山进行二次开发利用,也是未来地质矿产勘查的方向之一。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地质人员需要结合矿山开发利用情况,严格遵循有关规定,做好监督、记录与归档,并对矿山的储量有一个精确的测算,确保每一座矿山都能得到合理开采与利用。 1.2对危险矿山进行勘查 矿产资源虽然在我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勘查技术的落后,遗留了许多危险矿山。而为了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危险矿山的二次开发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确保矿山得以进行长期重复间歇性开采、矿产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的关键所在。值得注意的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重点关注市场稀缺以及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类型,像那些铁、铜等常见矿产资源除非必要,否则尽量不要花费太多资金进行开发利用,以实现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而对于那些品质好且市场需求大的矿产资源,则应优先考虑,并做好矿产资源的勘查以及精准预算,确定最优开发利用方案,以期获得最大价值。 1.3对矿山闭坑进行勘查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矿山的关闭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国家就此制定了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相关单位需要严格遵守,端正工作态度,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对此,为避免或减少因事故造成的损失,相关单位需要在采矿收尾阶段更加小心谨慎,将实际情况上报给有关部门,在检查并做出结论后,制定科学计划,采取具体的矿山环境保护措施,并做好提前应急方案,确保事故发生后可以积极做出正确反映,将损失降到最低。 2地质矿产勘查以及找矿技术原则 2.1因地制宜原则 矿产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是地壳在其长期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是自然界矿物质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经一定地质作用而聚集形成的.不同的地质作用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矿产。受生成条件的制约,我国矿产的分布并不均匀,在矿产勘测过程中,当地的相关部门首先要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矿产的分布情况,大量实际情况证明提前做好矿产的分布调查,可以提高后期矿产开采的效率,且发生事故的几率也会变小,除了要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外,对于土地的利用和矿产资源勘测技术的应用要正确,才能保证矿产勘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循序渐进原则 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矿产的勘测是一项需要拥有足够耐心的工作,矿产勘测工作人员;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忽略勘测过程中任何一个步骤。由于目前矿产的勘测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对于地层信息的获取要更加细致才能有所帮助,而且勘测时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就要求勘测人员更加不能急躁,在一个地区勘测后即便没有发现有关矿产的信息,也不能对整个区域都失去勘测信心,不同的地形需要不同的勘测技术,而通过其他地层信息的分析对能够发现矿产资源地区的地层情况进行预测也有帮助,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在失败中总结经验,面对下一个难题。 2.3全面性原则 矿产勘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相互合作,一起配合才可以做好矿产勘测的工作。虽然矿产勘测工作技术人员实地勘查是关键工作,其他的工作基本都是以其为中心,为其服务,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勘查工作的精度和效率。虽然矿产形成的总体过程是大同小异,但是不同地区的地形和地理还是会对矿产最后形成的地点有影响,所以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对周围地形进行一定的勘查以帮助接下来的工作,为了得到更为全面的信息,勘查人员不但要对所有地区仔细检测,甚至对于同一片区域要采取不同的技术勘查多次,再将勘查出的信息汇总、筛选、总结,推断这片区域是否具有成矿条件,如果存在的话,追索矿产资源的大概分布,由此可以看出矿产勘查需要大量工作人员参与,工作时必须遵循全面性原则才是对工作质量的最大保证。 2.4综合评价原则 矿产的分类很复杂,常见的分类是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稀土矿产。并不是所有的矿产被发现之后都具有开采的必要性,一些矿产的总量很少,开采之后对环境的破坏、经济收益少等因素都会制约矿产的开采,还有一些矿产的成分复杂,在形成的过程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矿产的成分并不纯净,开采出来之后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散,这些矿产被开采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矿产能否被开采关键还是在于对一个矿产的评价,首先是矿产的主成分含量的多少是否纯净,其次是对矿产的伴生物质的评价是否属于有益物质,在对矿产综合评价之后才能确定下一步的计划,同时如果要开采之前做的调查工作,将会帮助开采队伍在后期的开采过程中,将有益部分和无益部分轻易的分辨出来,整个矿产的优缺点也可以轻松地整理出来。 2.5经济合理原则 矿产资源在我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经济地位还是发展地位都是很多资源无法媲美的。首先开采资源之后的买卖就是一笔不菲

高密度电阻率法物探技术及其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917588616.html, 高密度电阻率法物探技术及其应用 作者:邱信强 来源:《地球》2014年第01期 [摘要]高密度电阻率法作为物探方法中的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勘探方法,在特殊地质的勘探和工程勘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国地勘队伍在解决相应地质问题时带来许多便利之处。本文主要通过对高密度电阻率法工作原理的研究,结合二维成像技术和正反演技术在工程中的运用,提出了一些针对不同环境下勘测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成像技术正反演技术 [中图分类号] P631.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90-2 0引言 高密度电阻率法基本工作原理与传统的电法勘探是相同的,主要是根据岩石、矿石以及不同地层、不同地质体等导电性的差异,通过地面的测定,研究人工或天然电场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来推断地下电阻率分布,从而准确的推断出不同地质体的分布状况。高密度电阻率法凭借其测试简便、效果好、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在勘探工程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快捷的地质勘探方法,其工作的范畴属于直流电阻率,其采用高密度的布点进行二维电断面测量,采集的数据量大、全面、准确、观测的精度高,在我国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勘探中运用非常的广泛。但是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在进行野外勘探时数据处理不够精准、正反演成像技术在进行图像分析时存在误差、二维成像技术的反演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勘测人员在理论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将高密度电阻率法应用更加的广泛。 1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工作原理 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工作范畴包括数据的采集与数据的处理,与常规的电阻率法工作原理相同,主要是以地下介质之间的导电性的差异为基础,通过A、B两个电极向地下传递电流,然后在M、N电极之间测得电位差△V,从而求得该记录点的视电阻率值Qs=K△V/I。在进行现场的勘测时,只需要将全部的电极合理的安放在一定距离的测点上,然后将多芯电缆连接到由单片机控制多路电极自动转换开关,这样机器就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电极与测点之间的自动转换。测量的数据通过电极转换开关传输到微机工程电测仪,根据实测的电阻率剖面数据,通过专业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反演数据处理,就可以获得地层电阻率的分布状况,从而推断出地层结构的分布状况[1]。 2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工作方法与数据处理 2.1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工作方法

矿产勘查复习重点.doc

第一章 工业矿体: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具冇经济价值,可被工业部门开发利用的矿体。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 1.地质可靠程度:预测的4、推断的3、控制的2、探明的1 2.可行性评价:概略研究3、预可行性研究2、可行性研究1 3.经济意义:经济的1、边际经济的2M、次边际经济的2S、内蕴经济的 3.经济意义未定的? 储量:是基础储量的一部分。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和控制的,在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编制年度采掘计划当吋,经过了对采矿、冶金、经济、市场、会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索的研究及论证,结果表明在当时是经济可采或已经开采的部分。 基础储量:是发现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它能满足现行采矿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是经详查、勘探所获控制的、探明的资源量。经可行性或预可行性研究论证,经济评价具有边际经济意义的资源量,均划入经济的基础储量范畴。基础储量主要用于国家的矿产开发监管、矿产资源统计、规划和政策研究。 资源量:是指发现矿产资源中,除基础储量以外的其他部分。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认定为不经济的部分和未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以及预测的资源量。 矿业权: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享有的,在一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进行矿产资源勘查或开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权力。 矿业权包括探矿权和采矿权。 矿业权市场:因物业权流转、交易所产生和形成的经济关系和行为的总和。 主体:是矿业权交换关系的行为人。客体:就是矿业权本身。 结构:矿业权市场作为矿业权这一特殊商品交易关系的总和,其市场体系的结构模式,按矿业权所有者的不同分为一级(出让)市场和二级(转让)市场。 一级(出让)市场:是指矿业权登记管理机关以批准屮请、招标、拍卖等方式,向申请人授予矿业权的行为。矿业权登记管理机关向申请人、投标人出让矿业权即构成矿业权一级市场。 二级(转让)市场:转让是指矿业权人将矿业权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作价出资、合作、重组改制等方式。矿业权在-?般民事主体之间转移构成矿业权二级市场。 笫二章矿床成因类型:按照矿床的形成作用和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称为矿床成因类型。矿床的工业类型:一般把这些作为某种矿产的主要来源,在工业上起重要作用的矿床类型,称为矿床工业类型。 矿床勘查类型的概念:在矿体地质研究和对以往矿床勘查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按照矿床的主要

矿产勘查的基本理论

矿产勘查的基本理论 矿产勘查的特点就是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各种决策。因此,矿产勘查的核心是预测。预测不同于猜测,其区别就在于预测是有理论指导的。除预测理论外,勘查方法的理论原理也均属于理论基础的范畴。勘查的理论基础包括地质基础、数学基础、经济基础及技术基础等四个基本方面。 (一)地质基础:矿产勘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查明地质特征和矿床特征。 成矿地质特征是矿产勘查中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矿体地质特征是制约矿产勘查难易程度和精度的基础;致矿地质异常是选择矿产勘查目标和确定勘查范围的基本依据。 (二)数学基础:矿产勘查是一种地球探测活动和地学信息工作。在勘查过程中要与大量数据打交道:要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评价数据。 (1)地质体(包括矿体)的数学特征是定量区分、鉴别、预测地质体(含矿体)的重要依据,也是揭示、圈定地质异常及致矿地质异常的前提和“数字找矿”的基础。 各种地质作用、地质过程和地质现象(包括成矿作用、成矿过程和矿化现象)都具有一定的数量规律性。地质体的数学特征就是这种数量规律性的表现。这种类量规律性是进行定量预测、定量评价、圈定地质异常、建立预测模型、进行数字找矿和数学模拟的基础。 地质运动的数量规律性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是各种地质事件的本质的反映,其具体表现则为各种地质产物(各种地质体,包括矿体)的数学特征。 (2)概率法则地质现象、地质规律、勘查工作的主要制约作用。 ①地质规律只能以一定的概率指示成矿,地质异常也只有在各种成矿因素异常在时空上有效地匹配或耦合时才能有较高控制成矿的概率。 ②勘查工作只能以一定的概率去发现一定规模的矿床。 ③地质观测结果的误差及其随机性。 (三)经济基础 矿产勘查是一种经济活动,它自始至终受经济因素所制约; 1.矿体的属性特处受工业要求和市场价格的制约; 2.经济合理性是矿床勘查及评价必须遵循的准则; 3.矿床经济评价是矿床勘查必不可少的得要组组成部分。 (四)技术基础 在矿产勘查、开发、利用过程中,新技术的发展总是积极因素。无论是勘查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还是解决勘查中的实际问题,都不能不以技术发展的水平为基础。近年来,正是由于新技术的发展而导致了矿产勘查理论、方法和实际工作的重大发展。 1.技术水平影响着勘查的深度和广度,也影响着处理数据和分析信息的速度和精度; 2.技术水平对勘查战略、勘查程序和勘查方法产生重大影响; 3.新技术的发展使一些经济因素发生改变,而影响到矿床的勘查评价。

物探新方法、新技术

第一章 地震模拟技术 地震模拟技术是指用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代替地下真实介质,用物理实验和数学计算模拟地震记录的形成过程,以得到理论地震记录的各种方法和技术。 物理模拟 :物理模拟是用一些已知参数的介质做成一定几何形态的模型来模拟地下地质结构,采用超声波模拟地震波,专用换能器模拟震源和检波器,将野外地震勘探过程在实验室内重现,得到理论地震记录的方法和技术。 物理模拟的优点是与实际情况接近,真实性和可比性高;缺点是模型制作和改变参数均困难、成本较高。 合成地震记录 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假设条件是: (1) 地下介质是水平层状的,无岩性横向变化,各层间密度变化不大,均可视为常数; (2) 地震子波以平面波形式垂直向下入射到界面,各层反射波的波形与子波波形相同,只是振幅和极性不同; (3) 所有波的转换、吸收、绕射等能量损失均不考虑。 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步骤是: (1) 获得反射系数 反射系数曲线?)(t R 波阻抗曲线),(ρv z 根据假设(1),可用速度曲线代替波阻抗曲线。 通常用声速测井资料即可,但某些地区无声速测井资料,也可利用电测井资料获得声速资料(法斯特公式) 6/13)(102)(ρh h v ?= (1-1) (2) 地震子波的选择 选用不同的子波来制作合成记录,与井旁的地震道比较,选择最接近的一个。 (3) 不考虑多次波及透射损失情况 地震子波与地层反射系数的褶积为合成记录 )()(*)(t s t t b =ξ (1-2) (4) 不考虑多次波,但考虑透射损失情况 )()(*)(t s t t b =ξ (1-3) 式中 )(t ξ——t 时刻并考虑以上各界面透射损失的等效反射系数。 例如第n 个界面的等效反射系数为 )1()1)(1(212221ξξξξξ---=-- n n n n (5) 考虑多次波及透射损失情况 )()(*)(t s t t b =ξ (1-4) 式中 )(t ξ——t 时刻并考虑多次波与以上各界面透射损失的等效反射系数。 图1—3为合成地震记录的示意图。利用合成地震记录,对地震剖面上的地质层位

浅谈固体矿产勘查技术的发展趋势

浅谈固体矿产勘查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勘查对象不断扩宽、科学技术政策支持,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科技人才不断汇集,我国固体矿产技术方法不断进步,并在我国地质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作用。近年来,我国的固体矿产勘查技术正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固体矿产勘查技术发展趋势 固体矿产(solid mineral resource)是指地壳内或地表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固体自然富集物,这种固体自然富集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1]。固体矿产勘查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查明矿产资源的储量。固体矿产勘查技术就是在勘查固体矿产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总称[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勘查对象不断扩宽、科学技术政策支持,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科技人才不断汇集,固体矿产勘查技术的发展作为技术发展自然规律的反映,在推动固体矿产技术方法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作用,近年来,我国的固体矿产勘查技术正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1 我国固体矿产资源面临严峻形势 经过长达50多年的奋斗,我国固体矿产资源的产量不断增长,其产量超过美国,成为固体矿产产量最大生产国之一。然而随着固体矿产资源开发越来愈多,浅部固体矿产和已探明资源面临严峻的形势,固体矿产资源产量连续多年呈现负增长局面。固体矿产资源总量虽然较为丰富,但是资源人均拥有量较低,是世界人均拥有量的50%。目前我国固体矿产矿山经过常年开采,可以供开采的储量和矿石品位急剧下降,固体矿产浅部以及已探明的资源面临枯竭的局面。至2010年,我国多种矿山有300多座已关闭,产量也减少了接近5000万吨,到2020年,只有不到1/5有矿山能够维持生产,固体矿产资源危机日趋严重。造成固体矿产资源危机的原因:首先,矿山的浅部资源枯竭,深部资源勘探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对固体矿产的勘探深度停留在500米以内,而对500米以下深度的勘探尚不清楚;其次,矿山本区资源枯竭,外围资源勘探尚不清晰;再次,已探明矿床资源枯竭,新型矿床资源前景模糊[3]。 2 固体矿产勘查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固体矿产勘查能力不断增强 为了解决我国固体矿产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诸多固体矿产勘查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应用。首先,地球化学测量。随着固体矿产勘查力度不断加强,部分难以识别的矿产逐渐成为矿产普查找矿的目标,在对难以识别的矿产勘查过程中,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越来越受到亲睐。其中痕量分析方法在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中取得了骄人成绩。目前,我国的痕量测试能够达到0.1×10-9[4]。在野外固体矿产勘查过程中,灵活应用痕量测试,构建起固体矿产快速分析和快速追踪方法体系,在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研室主任: 系主任: 教学副院长: 院长:

一、专业代码:081402 二、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 三、标准修业年限:4年 四、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数学、力学、地质学和工程学专业基础,掌握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系统掌握工程勘察、工程地震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获得岩土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以及地震安全性评价等领域相关工作岗位工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六、基本要求: (一)具备大学生的基本素养 具有基本的人文社科理论知识和素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有道德,有思想,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具备工程学的基本素养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情操。 (二)具备工科大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三)掌握地球科学的基本理论及工作方法 通过学习普通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等基本知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地质学基础,并通过野外地质教学实习掌握野外地质工作方法与技能。 (四)具有扎实的力学基础 具有扎实的力学基础,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和振动与波动基础的基本知识,培养岩土力学分析的基本能力。 (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 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工程动力地质学、工程物探、工程地震学、岩土工程勘察、基础工程、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和强震观测的基本理论和工作方法。 (六)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获得岩土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以及地震安全性评价等领域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能力。 七、主干学科:地质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

工程物探常用方法及技术

工程物探常用方法及技术 工程物探——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的简称,它是以地下岩土层(或地质体)的物性差异为基础,通过仪器观测自然或人工物理场的变化,确定地下地质体的空间展布范围(大小、形状、埋深等)并可测定岩土体的物性参数,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物理勘探方法。 按照勘探对象的不同,工程物探技术又分为三大分支,即石油工程物探、固体矿工程物探和水工环工程物探(简称工程物探),我们使用的为工程工程物探。 工程物探技术方法门类众多,它们依据的原理和使用的仪器设备也各有不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物探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而且新的方法技术不断涌现,几年前还认为无法解决的问题,几年后由于某种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的出现迎刃而解的实例是常见的。它是地质科学中一门新兴的、十分活跃、发展很快的学科,它又是工程勘察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讲,它的应用与发展已成为衡量地质勘察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常用工程物探方法及特点 ①电法勘探:包括电测深法、电剖面法、高密度电法、自然电场法、充电法、激发极化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瞬变电磁法等; ②探地雷达:可选择剖面法、宽角法、环形法、透射法、单孔法、多剖面法等; ③地震勘探:包括浅层折射波法、浅层反射波法和瑞雷波法; ④弹性波测试:包括声波法和地震波法。声波法可选用单孔声波、穿透声波、表面声波、声波反射、脉冲回波等;地震波法可选用地震测井、穿透地震波速测试、连续地震波速测试等; ⑤层析成像:包括声波层析成像、地震波层析成像、电磁波吸收系数层析成像或电磁波速度层析成像等; 地下管线探测 主要检测内容: (1)金属管线探测 地下金属管线适宜用管线探测仪和探地雷达进行探测,管线仪对于金属管线探测具效率高、仪器轻便、结果准确等优点;探地雷达可用于埋深较大和密集管线的探测。 (2)非金属管线探测 目前地下非金属管线探测的首选方法是探地雷达。探地雷达具有连续无损探测、高效、高精度、易反演解释等优点。 使用探地雷达具有独特的天线阵技术,可以极大提高探测结果的精度和有效性。 考古探测 利用地下古代遗物与周边物质的物性差异,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手段对它们的平面位置、埋深、分布范围进行调查。利用雷达多天线阵列技术,探测的精度高,在小面积精确定位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磁法探测能更快、更大面积地揭示地下遗址的面貌,结合已经为考古发掘与考古调查所认识的部分,加以典型影像校正,能更完整地认识遗址的全貌。 主要应用于找出遗址内土城墙、壕沟、坑、柱洞、房屋、墓穴等的位置及分布情况。 成都建测科技有限公司拥有领先的无损检测设备与检测系统方案,主要提供工程物探设备、基桩检测设备、建筑检测设备、路基基坑监测设备。

矿产勘查复习资料及答案

1、矿产勘查的概念 矿产勘查:是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地质勘探理论和方法,对矿床地质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2、矿产勘查的任务和意义 基本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地质条件的可能,寻找和查明具有经济价值的工业矿床,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矿产资源依据,为矿山企业建设提供矿物原料基地和矿产储量。 矿产勘查的意义主要取决于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两个方面。 1)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矿产勘查工作是对地质、矿产资源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目的在于发现、探明矿产资源,保证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 2)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矿产勘查所服务的方向及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它既为基础产业服务又为基础建设服务,既为矿业、农业、工业也为高技术产业服务,它是基础产业的基础,也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行。 3、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2)循序渐进原则3)全面研究原则4)综台评价原则5)经济合理原则 4、矿产勘查的基本程序 立项论证、设计编审、组织实施和报告编审 5、矿产勘查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是:1、地质观察研究2、勘查统计分析法3、勘查模型类比法4、技术经济评价法 第一章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 1、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矿产勘查的地质基础包括哪些内容? 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 地质基础数学基础经济基础技术基础 1、矿产与地质背景的关联性包括:1)裂谷环境2)海构环境3)岛弧环境4)大陆边缘海环境5)地缝合线型成矿环境6)板块内部环境 2、矿产的共生性包括:1)矿种共生2)矿床类型共生 3、矿产的分带性包括:1)全球分带2)区域分带3)矿区分带 4、矿产分布的不均匀性包括:1)矿产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2)矿产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5、矿化的不均一性 3、为什么要进行矿产勘查阶段划分?(划分的原因?) 勘查的阶段划分的原因包括:1)对客观地质规律认识上的阶段性2)勘查阶段划分必须与矿山建设程序相适应 4、矿产勘查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矿产勘查阶段一般划分预查(矿产预测)、普查、详查、矿产勘探四个阶段。 1)预查阶段(reconnaisance):任务是寻找矿产资源。预查的结果,要对所发现的矿产资源是否有进一步地质工作价值做出评价。 2)普查阶段(prospecting):任务是对工作区矿产资源的经济意义和开发建设可能性做出评价,为矿山建设远景规划提供依据。 3)详查阶段(general exploration)任务是为矿区总体发展规划提供地质依据; 4)勘探阶段(detailed exploration)任务是为矿井建设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提供地质资料。 5、矿产勘查各阶段研究的基本内容? 矿产勘查各阶段的研究内容基本相同,主要是对矿床的地层、构造、矿层、岩浆岩、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其它有益矿产以及储量等进行调查研究。但各阶段对上述内容的研究程度和控制精度是有区别的。 1、矿产预查(矿产预测)阶段:(1)初步研究预查区的地质构造情况,矿点、矿化点、各类异常的分布范围和成矿远景。(2)初步了解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3)根据预查成果,并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进行类比,估算预测资源量。 2、矿产普查阶段:(1)大致查明普查区内的地质、构造情况,矿点、矿化点、各类异常的含矿性以及矿产分布规律和成矿远景;(2)对矿体(层)的形状、产状和分布情况、矿石品位、物质成分、结构构造、自然类型等的控制和研究程度,(3)对矿产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对比和研究,做出是否可能作为工业原料的评价;(4)大致了解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其它开采技术条件;(5)对矿床进行概略的技术经济评价。 3、矿产详查阶段:(1)基本查明矿区(体)地质的构造特征,成矿地质条件类型,及其矿体富集与分布规律;(2)基本控制对区内的矿体有破坏和影响的较大断层、褶皱的的性质和产状;(3)基本查明矿体数量、连续对比条件和分布范围;(4)基本查明矿体(层)的产状、厚度、规模、形态特征及赋存规律;(5)基本查明矿石品位、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矿石类型(自然和工业)和品级,研究其分布规律;(6)基本查明主要矿石类型的加工选冶工艺性能做出是否有工业价值的评价;(7)基本查明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其它开采技术条件;(8)对矿床进行初步的技术经济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