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川南黑山羊(江安型)养殖效益的措施

提高川南黑山羊(江安型)养殖效益的措施
提高川南黑山羊(江安型)养殖效益的措施

提高川南黑山羊(江安型)养殖效益的措施

苏建萍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畜牧水产局 644200

【期刊名称】当代畜禽养殖业

【年(卷),期】2017(000)008

【总页数】1

江安黑山羊经国家农业部第1325号公告正式命名为“川南黑山羊(江安型)”,2010年正式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该品种羊具有早熟、多胎、生长快和肉质好等优点,是盆地丘陵区皮肉兼用型的地方优良品种。近年来,养殖川南黑山羊(江安型)的农户越来越多,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帮助养殖户科学饲养,提高养殖效益。

1 科学建圈,改善饲养坏境

部分养殖户对养殖环境不够重视,羊舍过于简陋,采光、通风等条件都比较差,粪污得不到及时处理,羊只极易生病。因此应结合当地资源,建设清洁干爽的“高床漏缝式”圈舍,采用木条或竹条搭建漏缝床,漏缝1.5~2cm。进一步完善羊圈设施设备,使其具备采光、通风、干燥、运动和分群舍饲等多种功能,为羊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 “舍饲+放牧”有机结合,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研究表明,适当地放养一方面能够保持山羊的天性,有利于生长和发育,另一方面能够提高羊肉的品质,使肉质更嫩、更有弹性,因此养殖户在考虑标准化羊舍建设的同时应当配套足够的放养区域或运动场所。通常存栏能繁母羊30只,年出栏肉羊100只的规模养殖,需建圈舍100m2,配套放养面积5~10亩。每天放牧2~3小时,放牧前不补饲,让羊处于较饥饿状态,从而使羊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