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行政组织

第二章 行政组织
第二章 行政组织

第二章行政组织

一、行政组织的含义、特征及类型

(一)含义

1.三个分别

1)行政组织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国家行政机关;广义:除

国家行政机关外,还包括非国家机关的行政部门

2)行政组织有静态、动态之别——静态:组织结构;动态:组织活

3)行政组织有名词、动词之讲究——名词:履行行政职能的机构、

机关;动词:为履行行政职能而采取的行为开展的活动

2.四个观点

1)行政组织是行政权力的行使者

2)行政组织不论国内外,都依据法律规定和工作需要来裁撤、变更

3)行政组织由一系列要素来构成:人员、机构、目标、职能、权责、

运行机制、法规制度、办公设施

4)行走在组织内涵丰富于行政机关、行政机构,外延大于行政机构、

行政机关

(二)特征——政治性、公共性、权威性、法制性、系统性、动态性、执行性

(三)类型

1.按照管辖地域分:中央行政组织和地方行政组织

2.按照权限性质分:一般行政组织和专门行政组织

3.按照功能和作用分:领导机关、职能机关、辅助机关、监督机关、

咨询机关(参事室)、派出机关

4.按行政组织存在时间长短分:常设机关、临时机关

5.按管理的客观复杂程度和管理对象分:综合行政机关、专门行政机关

二、行政组织的职能、构成和体制

(一)行政组织的职能

1.行政职能的含义:行政职能是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职

责和功能

2.行政职能的特点

1)政治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2)稳定性与变化性的统一

3)整体性与局部性的统一

4)历史性与现代性的统一

5)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

3.行政职能的分类

1)按照作用的领域分: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

A.行使政治职能必须处理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B.行使经济职能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C.行使社会职能必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按照作用过程方式不同分: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控制职能

3)按照作用性质分:统治性职能、保卫性职能、管理性职能、服务性职能

4)按照作用手段不同分:立法手段、执法手段

4.行政职能的演变

1)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前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当代资本主义时期

2)中国行政职能的演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六大

5.行政职能的转变

1)含义: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应该

担负的职责和发挥的功能、作用、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和变化

2)决定因素:行政职能的转变是由影响行政职能众多的因素所决定的

A.管理的权责、职权的转变——管什么、管多宽、管的程度

B.管理角色的转变——扮演什么角色

C.管理手段和模式的转变

3)战略目标

A. 调整行政组织结构,加强宏观调控部门,减少专业经济部门,

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督部门,培养和发展社

会中介组织。

B. 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部门

间的职责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同一部门承担,克服多

头管理、政出多门。

C.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

D. 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政府职能体系的法制

建设,实现政府职能运行的法制化。

4)重心转变

A. 由注重政治统治向社会管理职能转变

B.由注重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转变

5)方式转变

A. 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

B. 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间接管理

C.由注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变为把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二)行政组织的构成

1.纵向结构(垂直结构)——直线模式(上下级)

1)类型:

A.整个行政体系(国务院—省—市—县—乡镇)

B.同一级行政组织内的纵向结构

2)特点:

A.层次越高,管理幅度越大,组织数量越小;层次越低,管理地域越窄,

组织数量越多

B.行政指挥、命令按垂直方向至上而下的传达贯彻(指挥统一、事权集

中、便于控制)

2.横向结构(水平结构)

1)一般权限部门——一级政府首脑机关——统一领导、指挥、管辖各行政机

关的工作——具有综合性、全局性的特点

2)专门权限部门——一级政府所属的各个职能部门——执行一般权限机关

的指示决定,履行某方面的职责——具有局部性、专业性的特点

(三)行政组织的体制

1.体制:组织制度及其它的运行方式(动态、活的)≠制度(正确的,静态的)

吉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组织学课程单选题答案

1: 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1.泰勒 2.法约尔 3.卡斯特 4.梅奥 2:风险型决策的决策后果( )。 1.可以确定没有风险 2.不可以确定 3.有些可以确定 4. 可以预测,需要冒一定风险 3:信息的发讯者和受讯者以协商、会谈、讨论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意见反馈,直到双方共同了解为止,这种沟通形式为( )。 1.非正式沟通 2.单向沟通 3.双向沟通 4.正式沟通 4: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

1.一般环境 2.内部环境 3.外部环境 4.组织环境 5:null 1.布莱克和默顿 2.欧文和卡斯特 3.斯坎隆和孔茨 4. 薛恩和布莱尔 6:从某种意义上讲权力是一种( )。 1.决断力 2.凝聚力 3.执行 4.影响力 7:( )是领导者的最基本职责。 1.执行 2.管理 3.决策 4.协调

8: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 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行事的组织结构体系为( )。 1.分离制 2.完整制 3.集权制 4.分权制 9:信息的发讯者和受讯者以协商、会谈、讨论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意见反馈,直到双方共同了解为止,这种沟通形式为()。 1.非正式沟通. 2.单向沟通 3.双向沟通 4.正式沟通 10: 群体凝聚力是一个( )的概念。 1.褒义 2.贬义 3.中性 4.创造性 11:领导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领导者个人的品德修养和( )。 1.人格魅力 2.个人形象

3.个人履历 4.个性特征 12: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诸要素为( )。 1.组织气候 2.组织文化 3.组织环境 4.组织战略 13: 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纳1967年在《组织变革模式》一书中提出( )。 1.按机构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2.按权力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3.按职能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4.按人员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14:马斯洛在其代表性着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着名的( )理论。 1.期望 2.需要层次 3.公平 4.权变 15: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为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设置不同的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12春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姓名:沈利群 学号: 分校:红桥分校 专业:行政管理 指导老师:刘坤 时间: 2014年3月

目录 内容摘要 (1) 一、《行政组织学》的主要内容 (2) 二、沟通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 (4) 三、学习体会和收获 (5) 参考文献 (8)

内容摘要 本课程综述首先对《行政组织学》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包括:行政组织学导论,组织理论的发展,行政组织的环境与管理,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中国行政组织结构,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行政组织中的领导,行政组织中的决策,行政组织中的冲突管理,行政组织的沟通,行政组织学习,行政组织文化与管理,行政组织的绩效管理,组织变革与发展。其次从沟通的基本原理入手,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实例说明。并从实例中得到一些启示。最后针对于学习收获与体会进行了阐述。通过《行政组织学》课程学习,使我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了行政组织学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认识行政组织建立、运行和发展的规律,培养了正确分析解决行政组织问题的能力。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行政组织学主要是对行政组织及理论的内涵和作用进行概括和介绍。另外对行政组织的发展历史、类型、结构和体制等进行讲解。它从各个角度探讨行政组织与内外条件的相互依赖关系和行政组织的建立、管理及其发展的一般趋势,并根据现实情况,讲解我国行政学的发展和行政组织的特点。 一、行政组织学的主要内容 《行政组织学》一共介绍了十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讲述了行政组织学导论。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构成的,为达成一定的目标而建立起来的,随着内外环境不断变化而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第二章讲述了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理论就是观察、解释、预测组织现象的概念框架。系统的组织理论出现于19世纪末,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和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系统权变组织理论三个主要时期,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现象和组织管理进行了研究。第三章行政组织的环境与管理。任何一个组织都与特定的环境相互联系与作用。组织环境对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技术等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组织环境对组织运作与管理既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或制约。第四章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是组织中各部分之间分工合作、相互协调的一种方式。组织结构的作用就是把组织内各个人、各个部门的活动按照一定的方式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版第二章教学文案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版第二章

第二章公共组织理论 1、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地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组织目标与行为是组织的本质性特征 2、公共组织:广义上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第三部门组织。狭义上仅指国家机关组织。 3、公共组织、私人组织、第三部门的差异(43页,表1-1,了解就好)。 4、公共组织的类型 (1 和福利组织、 宗教组织、慈善组织、基金 会。 (2 A、强制型公共组织:政府部门。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依靠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实行强制 性管理。如,纳税人必须接受税务管理部门的管理 B、半强制型公共组织:更多依靠市场手段而非行政手段。其强制性是可对抗的,当事人可 拒绝裁决。如,仲裁委员会――起诉;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各 种行业协会等。 C、非强制性公共组织:非强制性与服务性。如,各种院校、社区学校、研究所、基金会、医疗 保健机构、文化和科学技术团体、各种咨询服 务机构。 (3

A、古典模型:建立在行政管理等古典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效率是组织追求的首要价值。专业化与 协作是组织的基本要素。 特点:①组织具有四个基础:目标、过程、顾客、领域。 ②对于每个组织而言,上述基础中必须有一个被赋予优先地位。 ③行政部门在最高层次上按主要目标组建,每个部门包含一切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④任何上级公能有效监督数量有限的直接下属,存在“控制范围”。 ⑤行政权威和责任授予单一行政人员而非董事会或委员会这样的多成员机构。 ⑥垂直领导活动与参谋活动被严格加以区分。 B、官僚模型:其基础是马克斯.韦伯创立的官僚理论。理性――合法权威。认为组织靠非人格化 的规则来管理,理性意味着效率。 特点:①基于职能专业化的劳动分工。 ②有明确的职权等级制。 ③有与任职者和职责相关的规章制度。 ④有处理工作的程序系统。 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非人格化。 ⑥雇员的选择与提升以其技术能力为基础。 C、第三部门行政模型:系统方法和权变方法的应用。 特点:①公共事务由多人的董事会或委员会进行管理; ②“代理人”政府; ③不可随意监督组织外的代理商,不可随意利用行政命令取消合同; ④不是孤立地处理公共事务。

《行政组织学》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国开行管专科网络核心课程《行政组织学》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形考任务一 一、判断题(正确划“√”,错误划“×”,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对 2.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不成熟-—成熟理论”。\\对 3.斯蒂格利茨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错 4.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公平理论。\\错 5.美国学者巴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动态平衡组织理论\对 6.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罗森茨韦克。\\错 7.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对 8.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对 9.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内部环境。\\对 10.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外部环境。\\对 11.“组织”一词,源自希腊文,1873年,哲学家斯宾塞用“组织”来指涉“已经组合的系统或社会”。\\对 12.与个别行政组织的决策转换过程相关联的更具体的力量被称为行政组织的工作环境。\\对 13.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为非正式组织。\\错 14.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规范性组织。\\错 15.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互利性组织。\\对 16.规范地讲,行政组织是追求行政权力的组织。\\错 17.韦伯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错 18.1911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对 19.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法约尔,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对 20.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在《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错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和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21.美国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在其《工作的推力》和《工作与人性》等著作中,提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___。保健因素\\激励因素 22.西蒙指出,决策有两种极端的类型____。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 23.里格斯指出,“棱柱型社会”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____。重叠性\\形式主义\\异质性 24.里格斯在他创立的“棱柱模式理论”中,将社会形态划分____。棱柱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25.巴纳德认为,组织不论其级别高低和规模大小,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___。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意愿\\信息的联系 26.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_____。外部环境\\内部环境 27.邓肯从组织环境的___两个维度对影响组织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静态与动态\\简单与复杂 28.依据学者们的研究,组织的环境分析过程主要包括____等基本阶段。全选 29.伯恩斯和斯塔克将组织结构划分为___。有机式组织结构\\机械式组织结构 30.行政组织环境的基本特点为_____。全选 31.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透视组织,给予不同的定义,目前学界对组织界定的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____。全选 32.依据邓肯的环境模式理论,从简单与复杂、静态与动态两个维度,组织存在的环境状态分别是:___。全选 33.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的分工关系,人们把组织分为____。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行政组织学1-7章名词解释

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 1、组织 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2、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就是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 3、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4、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5、团体意识 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团体意识是维系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灵魂。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 1、霍桑实验 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2、“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创立的。他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5个基本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人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在管理中,应从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入手,以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3、帕森斯

第二章 行政组织的演变

第二章行政组织的演变 选择 1,人类最早的行政组织产生于 A 原始社会末期 B 奴隶制时期 C 资本主义初期 D 封建制时期 2,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A 法老 B将军 C 天子 D 执行官 3 古埃及在公元前3100年的早王朝时期就开始建立起重要集权机构,实行 A 原始氏族制 B 奴隶制君主专制 C 奴隶制民主制 D 封建制君主专制 4 罗马贵族共和国时期,实际上的最高权利机关是 A 人们大会 B 高级掌管 C'元老院 D 执政官 5,保民官之一官职的出现于 A,过埃及 B 故雅典 C 古罗马帝国 D'古罗马共和国 6,古罗马行政组织的发展分为 A共和国时期与帝国时期两大阶段 B 奴隶君主制与封建君主制两大阶段C 氏族时期与帝国时期两大阶段 D 等级君主制与专制君主制两大阶段7,西方国家的议会和内阁都发源于 A 美国 B 法国 C'日本 D 英国 8,英国形成较为固定的行政组织起始于 A盎格鲁。撒克逊时代 B威廉时期 C 光荣革命后 D 都铎王朝 9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最高法庭是 A枢密院 B 贤人会议 C 贵族会议 D 御前会议 10 下列有地方自制之乡称谓的国家是 A中国 B 埃及 C 英国 D 法国 11 严格的说,现代意义上的行政组织是 A奴隶制时期的国家行政组织 B 封建制时期的国家行政组织 C 资本主义时期的国家行政组织 D 社会主义时期的国家行政组织 12 现在英国形式上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A 内阁 B 枢密院 C 上议院 D 下议院 13 英国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组织是 A郡 B 区 C 教区 D 省 14 美国联邦政府第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独立行政机构是1887年成立的A,中央情报局 B 联邦贮备委员会 C 洲际商业委员会 D人事管理局 15 法国1958年的宪法规定,总统和政府总理都享有最高行政,这种现象被法国行政学者称为 A 领导重合制 B 二权制衡制 C二权独立制 D 行政二头制

行政组织学论文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目录 摘要---------------------------------------------------------第3页关键词-------------------------------------------------------第3页 一、行政组织学主要内容---------------------------------------第3页 二、以人为本人性管理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 --------------------- 第4页 三、《行政组织学》学习体会 --------------------------- 第6页结束语-------------------------------------------------------第7页致谢---------------------------------------------------------第8页参考文献-----------------------------------------------------第9页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摘要:《行政组织学》主要是对行政组织及理论的内涵和运作进行概括介绍。他介绍了行政组织的发展历史,并对行政组织的类型,结构和体制等进行讲解。她还从各个角度探讨行政组织与内外条件的相互依赖关系和行政组织的建立、管理及其发展的一般趋势。并根据现实情况,讲解我国行政学的发展和行政组织的特点。我国行政组织的设置于运行,本着精简,统一,较能的原则并具有充分的人民性的特点。行政组织学是讲解国内外行政组织新理论和行政组织改革新经验的一门学科。它以马列主义为思想指导,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讲究中国行政组织的背景下进行的;其系统地介绍了行政组织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知识,还介绍了组织的建立,构成,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行政组织学,主要内容,原则应用,学习体会。 行政组织学是行政管理学专业中极其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共十五章,根据个人理解,将对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原理进行综述,并将它运用到我的实际工作中。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我受益匪浅,并谈谈我学习这门学科的体会。 一、行政组织学的主要内容 《行政组织学》第一章、第二章在导论和环境与管理章节中,阐明了组织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现代文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掌握科学组织管理的方法,改进和提高组织管理绩效,实现组织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组织理论的发展中,传统和古典的组织理论包括科学管理学派的组织观,行政管理学派的组织观和韦伯的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包括人际关系学派的组织观,激励理论学派的组织理论,动态平衡组织理论和决策过程组织理论。 第三、四章,在行政组织的环境与管理、结构与设计的章节中,重点讲组织关键的分析与管理是现代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现代组织环境的动态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使组织管理的难度增加,风险性增大,因此,如何帮助组织适应和应对更加动荡复杂的组织环境,提升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就成为当代组织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组织结构式实现组织目标的桥梁和工具,行政组织的结构决定和影

行政组织学课后思考与练习1-5章

行政组织学课后思考与练习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 1.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是(正式组织); 2.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认为的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此种组织为(非正式组织); 3.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强制性组织); 4.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互利性组织); 5.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的组织); 二、多单项选择题(注:括号里面的内容即为选项内容) 1、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透视组织,给予不同的定义,目前学界对组织界定的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静态的组织观,动态的组织观,生态的组织观,精神的组织观)。 2、管理学家W。理查德。斯格特在其《组织理论》一书中,认为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为(社会结构、参与者、目标、技术、环境) 3、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的分工关系,人们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4、美国学者艾桑尼以组织中人员对上级的服从程度、上级对下级权力的运用关系,将组织划分为(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 5、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表布劳及史考特,根据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分为(互利组织、服务组织、企业组织、公益组织)。 6、从系统理论的角度看,任何一种社会组织大体都发挥三种功能:(“聚合”功能、“转换”功能、“释放”功能)。 7、组织是一个纵横交错的权责体系,构成组织权责体系的三大要素为(职务、职权、职责)。 8、世界银行在其1997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以下几项基础性的任务处于每个政府使命的核心地位,这些使命是(建立法律基础、保持非扭曲的政策环境、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 三、名词解释 1、组织:组织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的要素构成,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2、行政组织:行政组织是为推行国家政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一切行政机关的综合体。 3、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意识,并以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4、强制性组织:强制性组织是指以镇压、暴力等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即强制当事人服从组织的管理。如军队,监狱,劳教所等。 5、功利性组织:功利性组织是指主要通过经济手段,诸如增减薪水、调整奖金、办法奖品等手段对其成员进行控制的社会组织;如工商企业,银行等。 6、规范性组织:规范性组织以荣誉的报偿或规范作为管理部属的方式。如教会、学校等。 7、互利组织:互利性组织。这是一种以组织内部成员间互获利益为目标的组织,这类组织追求的是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互惠互利,如政党、工会组织、职业团体(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宗教团体。 8、服务组织:服务组织的基本功能是以服务为主。组织的受惠者,是公众中与组织有直接接触者,如学校、医院、社会福利院等均属于这类组织。 9、政治组织:政治组织是一种以追求、运用、分配社会公共权力为基本目标的组织。国家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军队等均属于政治组织。 10、经济组织:经济组织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它承担着为社会创造和提供物质财富的职能。如银行信贷组织,商业组织、保险公司等均属于之类组织内。

行政组织理论第二章

简述奴隶制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及特点?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原始氏族和部落的公共组织逐渐变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机关,形成了一套管理国家事务的机构,这就是最早的行政组织。 一、古埃及的行政组织: 古埃及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的早期王朝时期就开始建立起中央集权机构,实行奴隶制君主专制。 1、古埃及的行政组织是高度混同的。 2、各部门之间的职权及官员之间的权限虽有所分工但没有明确的划分。 3、法庭也未从行政机关中分离出来。 4、祭司在国家机构中占有显著地位。 二、古希腊的行政组织: 1、雅典的城邦民主制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初的梭伦改革,他颁布了民主改革的宪法。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它有权选举和监督执政官,执政官负责日常国事的治理。 2、古希腊行政组织的特点: (1)雅典的行政组织具有原始的民主行政特征 (2)强调依法行政 (3)行政官员非专业化、非职业化、无报酬 (4)行政职能简单 三、古罗马的性质组织: 1、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行政组织 中央机关由人民大会、元老院和高级长官三部分组成。执政官是高级长官中的最高官职,拥有最高军事权和行政权。他负责召集和主持元老院会议、人民大会,同时也是元老院和人民大会决议的执行者。2、古罗马帝国时期的行政组织 从公元前 年屋大维登上罗马政治舞台开始,确立了决定专制的元首制度。 四、奴隶制时期外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1、行政组织职能简单且未明确分化。由于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及初步的社会分工的影响,奴隶制时期国家的管理职能既简单又高度混同。 2、古希腊、古罗马的行政组织与国家机关其他组织开始有了初步的原始的分工。反映在组织结构上出现了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组织与宗教组织等,它们既相互交叉又略有分工。 3、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相对简单。古希腊由于各城邦规模小,基本上不存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古埃及、古罗马都存在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但地方行政组织权力有限,主要职责是征收赋税,管好本地水利工程和其他事务,因此,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比较简单,权责划分既简单又统一。 4、在共和制时期,行政组织的官员都无报酬,任期短,行政工作未职业化。当时,担任国家公职被认

(完整版)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第1-10章)

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 一、简答题 1、简述组织的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2)机构设置;(3)人员构成;(4)权责体系;(5)制度规范;(6)资金设备;(7)技术;(8)信息沟通;(9)团体意识;(10)环境。 2、简述正式组织及其特征。 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正式组织的特征有: (1)经过特定规划建立起来的,并不是自发的形成;(2)有较为明确的组织目标;(3)组织内部分成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完成工作任务皆有明确规定;(4)组织内各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每个人承担一定的角色;(5)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 3、简述非正式组织及其特点。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非正式组织具有的特点是:(1)自发性。 (2)内聚性。 (3)不稳定性。 (4)领袖作用较大。 4、简述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1)组织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合力,起着“人力放大”作用;(2)组织能够产生一种协同效应,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3)组织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5、与其它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哪些特点? (1)行政组织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机关;(2)行政组织是一个具有天然垄断地位的组织;(3)行政组织是可以合法行使行政权的组织;(4)行政组织是承担公共责任的组织;(5)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6、简述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 (1)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2)应用性和理论性的统一;(3)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4)权变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二、论述题 1、试论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 (1)行政权力不断扩张,行政组织的规模日趋扩大;(2)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3)专业化和职业化趋向;(4)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的加强;(5)法律限制和程式化;(6)重视社会的目的;(7)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向。 2、试论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2)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者;(3)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4)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 3、试论行政组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最低条件的法律和制度;(2)组织和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3)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4)宏观经济的调控,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5)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4、试论学习和研究行政组织学的目的和意义。 (1)了解和掌握行政组织管理与运行的规律;(2)促进和提高行政组织的效率;(3)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4)改善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的国际竞争力;(5)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精品整理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一节质量保证体系 我们将以“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为宗旨,运用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手段,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积极开展群众性的QC质量管理活动。定期进行质量分析,强化质量检测与质量验收,将贯彻ISO9002质量标准体系建立标准工作程序贯穿施工全过程,不断完善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以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来回报业主。 质量保证体系如下: 管理职责质量保证第二节总体措质量体系原则从施工组织与1、队伍上确保:本工程我公司、a决定委派业主确工不半施的施工过类似的质品品工有丰富中实践经程的制成质验的项目经现担任保的保验备量程理管理并工程该项目经理,修控质与护配足专业施技管理控制量建立岗位责任人员,制制和质量监督制度,落实明确分工职责,各施工控制责任制,测量和实验工程安全质量文件统计技术岗位各行其职。用应设备的控制记任和录的与责、选用技术过b硬、敬业爱岗、社会信誉好的本公司在册职工参与施工,不搞分包和私招乱雇,同时,我公司拥有信誉和服务等方面的严格已形成的对施工队伍完整的管理和考核办法,以对施工队伍质量、工期、考核,从根本上保证项目所需劳动者的素质,从而为实现工程质量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2、从施工制度上确保:施工过程三检制、样板

引路制、施工挂牌制、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技术交底制、材料进场检验制、和成品保护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进一步细化具有我公司特色的“干部六项考评”质量否决制、严格过程控制做到上道工序不符狠抓关键工序管理,“职工百分考核”制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合要求,坚决不进行下道工序,达不到要求的坚决整改至符合要求为止。 3、依托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手段,提高质量:、专业施工保证:按照工程建设过程的工序规定强化技术管理,为工程项目实现质量目标提 a 供专业化技术手段。 b、模板支撑采用新型门架早拆支撑体系,以确保模板的承载力与稳定性。以上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技术,并由专业人员施工,操作工人16Фc、钢筋连接技术:〉持证上岗,时施工中严格按技术规程操作,加强质量检测与验收,从而确保钢筋连接质量。、防水工程保证:严格按防水操作规程操作,由专业队伍施工,工人持证上岗,尤其是各细d 部、节点作法严格执 行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并加强现场控制以杜绝渗透漏的发生。、优质的物资采供系统,确保原材质量:4质量标准,确保所采购和分供应项目经理部负责物资统一采购、供应与管理,并根据ISO9002页脚内容. 精品整理 的物资满足质量要求。 a、采购物资时,在确定合格的供应商厂家和信誉好的商店中采购,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对材料、设备有疑问的禁止进货。 b、实行动态管理,项目经理定期对分供方的实绩进行评审、考核,并作记录,对不合格的供应商从档案中予以除名。 5、以严励的经济奖罚措施和合同保证质量: a、保证资金正常运作,确保安全设施和施工资源正常供应。同时,引进竞争机制,建立奖罚制度,对施工质量优秀的班组、管理人员给予经济奖励,激励他们在工作中始终能把质量放在首位,使他们再接再励,扎扎实实才能把工程质量干好。对施工质量低劣的班组、管理人员给予经济惩罚,严重的予以除名。 b、合同约束: 全面履行工程承包合同,加大合同执行力度,及时监督施工队伍及专业公司的施工质量,热情接受建设监理的监督。 6、从计量上确保: 计量管理是质量控制的根本,加强计量器具管理,做到称量准确,把关严格,以此提高工程质量。 7、开展广泛的科技攻关,提高工程质量: 充分发挥科技实力,增加投入,积极调动广大员职工的质量攻关热情,组织施工质量控制等课题,提高工程质量,详见QC攻关计划。 8、运用高效,灵敏的电脑监控系统: 施工大门处设探头一只,结构施工时塔吊上设探头,装饰施工中在关键楼层,关键部位施工时设置移动式探头,专人值班监视,全方位,全过程掌握施工质量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使施工全过程始终处于较好的控制状态。 第三节分部(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测量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a、测量定位所有的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及工艺控制质量,检测设备必须经过鉴定合格,在使用的周检期内的计量器具按二级计算标准进行计量检测控制。

行政组织学第三章

行政组织学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________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选择一项: A. 孔茨 B. 邓肯 C. 邓哈特 D. 韦伯 答案:邓肯 2.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选择一项: A. 罗森布鲁姆和法约尔 B. 斯蒂格利茨和巴纳德 C. 帕森斯和里格斯 D. 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答案: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3.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诸要素为________。 选择一项: A. 组织环境

B. 组织战略 C. 组织文化 D. 组织气候 答案:组织环境 4.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__________。 选择一项: A. 外部环境 B. 组织环境 C. 一般环境 D. 内部环境 答案:内部环境 5.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___________。 选择一项: A. 内部环境 B. 外部环境 C. 组织环境 D. 一般环境 答案:外部环境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和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6.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____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一般环境 B. 特殊环境 C. 内部环境 D. 外部环境 答案:内部环境, 外部环境 7.邓肯从组织环境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维度对影响组织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直接与间接 B. 内部与外部 C. 简单与复杂 D. 静态与动态 答案:简单与复杂, 静态与动态 8.依据学者们的研究,组织的环境分析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等基本阶段。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环境评价 B. 环境扫描 C. 环境预测 D. 环境监视 答案:环境扫描, 环境监视, 环境预测, 环境评价 9.伯恩斯和斯塔克将组织结构划分为__________。

自考行政组织理论重点

【行政组织理论】 第一章绪论 一、行政组织: 1、广义:各种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负有执行性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 2、狭义:国家的行政机关,是社会组中中最大的组织。(本书研究的是狭义) 二、行政组织的要素: 1、物质要素:①人员(主体、核心);②经费(不可缺少);③物资设备(物质基础) 2、精神要素:①目标(灵魂);②权责机构(形成部门体系);③人际关系 三、行政组织的性质: 1、一般性质:①静态的组织结构;②动态的组织过程;③生态的组织环境;④心态的组织意识 2、特殊性质:①阶级性;②社会性;③权威性;④法治性;⑤系统性;⑥主动性(现代组织仅有) 四、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 1、管理对象不同; 2、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容不同; 3、活动的依据不同; 4、活动的目的不同 五、行政组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1、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2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 六、行政组织的功能: 1、含义:在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2、容:①政治功能(核心问题:巩固国家政权);②经济功能(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 ③文化功能;④社会功能(①提供社会保障;②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③控制人口增长;④环境保护)。 3、特点:①广泛性和有限性、②稳定性和变异性 七、本书的研究容: 1、行政组织的综合性总体研究(①一般原理的阐述;②研究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发展) 2、行政组织的静态研究(①目标、②结构、③体制) 3、行政组织的生态和心态研究(①外部环境;②部条件) 4、行政组织的动态研究(①研究行政组织的建立于管理;②研究行政组织的变革) 八、本学科性质:阶级性、社会性 九、行政组织理论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行政组织理论的专业基础理论是政治学 2、行政组织理论是管理学的分支学科 3、行政组织理论是行政管理学的分支学科 4、行政组织理论与心理学有相互渗透的关系 十、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 1、阶级分析的方法 2、系统分析的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4、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 5、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法 十一、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意义: 1、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组织理论体系 2、实现行政组织科学化、化、法治化、现代化的需要,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3、是我国当前行政组织改革的需要,为行政组织改革的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4、是优化行政工作人员的素质、提供其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需要 第二章行政组织的演变 一、奴隶制时期外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1、职能简单且未明确分化 2、初步的原始分工 3、中央与地方关系相对简单 4、行政工作未职业化 PS:该时期各国的行政组织情况: 1、古埃及:高度混合;最高统治者:法老

《行政组织学》课程阅读参考书目

《行政组织学》课程阅读参考书目 1、公共行政组织原理体系与范围,唐兴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版 2、理解和管理公共组织,(美)瑞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版 3、公共组织理论,(美) 罗伯特·B·登哈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版 4、公共组织理论,陈振明, 孟华,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版 5、公共组织学,李传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版 6、公共组织管理:当代欧洲的经验与教训, K.A.埃利亚森(Kjell A.Eliassen),简·克伊曼(Jan Kooiman),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3版 7、组织行为学,竺乾威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版 8、行政组织学,尹钢, 梁丽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9、公共组织行为学,孙萍,张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版 10、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美)戴维·奥斯本(David Osborne),(美)特德·盖布勒(Ted Gaebler)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版 11、经济与社会,(德)马克斯·韦伯,商务印书馆2006版 12、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彼得.圣吉(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13、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 (美)珍妮特·V. 登哈特(Janet V. Denhardt),(美)罗伯特·B. 登哈特(Robert B. Denhardt)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版14、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美)奥斯本普拉斯特里克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版 15、电子政务导论,金江军, 潘懋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版 16、电子政务,汪进波, 孙仲美, 虞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版 17、网络组织与企业高成长,林润辉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版 18、迈向学习型组织的十个步骤,(美)彼得·柯莱恩(Peter Kline), (美)伯纳德·桑德斯(Bernard Saunders)著,上海三联书店 2005版 19、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丁煌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版 20、现代科层制:中国语境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刘圣中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版 21、官僚制内幕,(美) 安东尼·唐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版

行政组织学论述题

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 二、论述题 1、试论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1)行政权力不断扩张,行政组织的规模日趋扩大;(2)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3)专业化和职业化趋向;(4)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的加强;(5)法律限制和程式化;(6)重视社会的目的;(7)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向。 2、试论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1)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2)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者;(3)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4)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 3、试论行政组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1)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最低条件的法律和制度;(2)组织和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3)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4)宏观经济的调控,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5)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4、试论学习和研究行政组织学的目的和意义。(1)了解和掌握行政组织管理与运行的规律;(2)促进和提高行政组织的效率;(3)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4)改善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的国际竞争力;(5)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 二、论述题 1、评析古典组织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传统的、古典的组织理论比较偏重于对组织静态的研究,即从经济——技术的角度来观察组织。他们的组织理论具有的特点是:(1)组织是一个分工的系统;(2)组织是一个层级节制的系统;(3)组织是一个权责分配的系统;(4)组织是一套法令和规章的体系;(5)组织是有目标的系统。 从上述组织观念出发,他们所强调和追求的组织管理原则为:(1)组织结构的体系化;(2)组织工作的计划化;(3)组织运行的规范化;(4)组织管理的效率化。 古典管理理论所提出的这些观点,建构了现代组织管理理论的基石,提供了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揭示了组织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和特征。 传统的组织理论,虽然有上述贡献,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它们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 (1)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组织的静态方面,忽视了组织的动态面。他们只研究结构,研究如何分工,如何建立层级控制、如何订立法律规则,忽视了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忽视对组织当中人的行为的研究。 (2)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机械的“效率”观念,强调组织的整体需求和利益,把人当成“经济人”来看待,忽视了人性、人的尊严、人的情感、人的需要和个体的利益。 (3)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组织法律、制度、规范、规则的作用,强凋对人进行监督和控制,趋向集权式的管理方式,容易压抑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在研究取向上,将组织当作一个封闭系统来看待,未能涉及组织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忽略了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 2、评析行为科学时期组织理论及其思想观点。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的要点主要有:(1)组织是一个心理、社会系统;(2)组织是一个平衡系统;(3)组织是一个提供合理决策的机构;(4)组织具有非正式的一面;(5)组织是一个影响力系统;(6)组织是一个沟通系统;(7)组织是一个人格整合系统;(8)组织是一个人—机配合的系统。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对于组织问题的研究和管理上都是一场革命。在研究取向上,他们面对现实,广泛收集资料,不囿于偏见;从静态的研究转向动态的研究,对组织实行行为的研究;从对组织原则的研究转向对组织本质的探讨;从对正式组织的研究转向注意非正式组织,由此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他们将组织看成是心理系统、影响系统、平衡系统、人格系统、沟通系统等,这些都引起了组织观念的变革。 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的贡献还在于它引起了管理哲学的变革。他们促成了组织管理方式由监督制裁走向人性激励,从专断领导走向民主领导,由唯我独尊到意见沟通的转化。 但是,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研究也有其缺失,主要表现在:(1)重视事实真相的研究,只求收集资料,使研究陷于支离破碎;(2)过分偏重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研究,甚至根本否认组织结构与法令的重要性;(3)行为科学家一味追求“客观性”,极力避免“价值判断”,并不符合社会科学的研究精神;(4)行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虽然是人,但未能涉及外在环境对人的影响;(5)有轻视正式组织作用的倾向。 第三章行政环境的组织与管理 二、论述题 1、联系实际,试论组织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内外策略。组织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内部策略主要包括:(1)资源的储备;(2)平衡策略;(3)预测和计划策略;(4)平抑以及定量配给的策略;(5)结构的调整和改革。 组织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外部策略主要包括:(1)竞争策略;(2)合作策略;(3)参与管理;(4)公共关系。 第四章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

第二章 学前教育行政

第二章学前教育行政 第一节教育行政概述 一、行政与教育行政 (一)管理与行政 狭义的行政:是涉及国家政务的管理活动,是指政府机关承担的国家职能活动,是为实现国家的目的,依法组织和协调各种力量、统筹各种政务事宜、参与制定并且主持执行政策的活动。 广义:行政=管理 (二)教育行政 1、教育行政: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的法令、宪法和政府的行政指令来对教育领域进行的领导和管理。 2、教育行政是国家教育职能的表现形式 ●教育行政与国家政权直接联系,具有政治性 ●教育行政具有教育专业性 ●教育行政的政治性和教育专业性是统一的 3、国家教育职能的确立与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 二、教育行政的职能 (一)教育行政的主体 (二)教育行政的职能 1、权力方面的限制作用 2、非权力方面的促进作用 三、教育行政体制 (一)教育行政体制及相关概念 1、教育行政体制的含义 指一个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是国家对教育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工作制度的总称。主要由教育行政系统机构的设立和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及其相互间的职权划分等构成。 2、其他相关概念 教育管理体制 (二)教育行政体制是教育行政的中心问题 1、体制是组织机构与规范之统一,机构是体制的载体,规范是体制的核心。 2、教育行政体制从静态意义上,是指教育管理的组织体系,从动态意义上又是指一种运行机制,两者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3、教育行政体制是国家管理本国教育事业的制度化途径,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行政效率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 1、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 ●含义:教育权利集中于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下属的地方政府或下级机关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权,一 切措施都必须由上级制定的法令为准,中央直接干预和支配全国教育系统运作,使全国形成整齐划一、自上而下的垂直型组织体系。 ●优点:有利于统筹全局,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统一办教育的标准;有利于调解各地教育发展的不平 衡,便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保持全国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 ●弊端:教育行政管理权力高度集中,管理易僵化,统得死而缺乏弹性,不能因地制宜;易束缚和影响 下级机关办教育的积极性、创造性,致使教育行政管理缺乏生机与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