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等三角形的旋转难题

关于全等三角形的旋转难题
关于全等三角形的旋转难题

旋转

已知,如图,三角形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F是AB的中点,直线l经过点C,分别过点A、B作l的垂线,即AD⊥CE,BE⊥CE,

(1)如图1,当CE位于点F的右侧时,求证:△ADC≌△CEB;

(2)如图2,当CE位于点F的左侧时,求证:ED=BE-AD;

(3)如图3,当CE在△ABC的外部时,试猜想ED、AD、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探究型.分析:(1)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出∠CAD=∠BCE,进而根据AAS证明△ADC≌△CEB.

(2)根据AAS证明△ADC≌△CEB后,得其对应边相等,进而得到ED=BE-AD.

(3)根据AAS证明△ADC≌△CEB后,得DC=BE,AD=CE,又有ED=CE+DC,进而得到ED=AD+BE.解答:(1)证明:∵AD⊥CE,BE⊥CE,

∴∠ADC=∠CEB=90°.

∵∠ACD+∠ECB=90°,∠CAD+∠ACD=90°,

∴∠CAD=∠BCE(同角的余角相等).

在△ADC与△CEB中

∠ADC=∠CEB ∠CAD=∠BCE AC=BC ,

∴△ADC≌△CEB(AAS).

(2)证明:∵AD⊥CE,BE⊥CE,

∴∠ADC=∠CEB=90°.

∵∠ACD+∠ECB=90°,∠CAD+∠ACD=90°,

∴∠CAD=∠BCE(同角的余角相等).

在△ADC与△CEB中

∠ADC=∠CEB ∠CAD=∠BCE AC=BC ,

∴△ADC≌△CEB(AAS).

∴DC=BE,AD=CE.

又∵ED=CD-CE,

∴ED=BE-AD.

(3)ED=AD+BE.

证明:∵AD⊥CE,BE⊥CE,

∴∠ADC=∠CEB=90°.

∵∠ACD+∠ECB=90°,∠CAD+∠ACD=90°,

∴∠CAD=∠BCE(同角的余角相等).

在△ADC与△CEB中

∠ADC=∠CEB ∠CAD=∠BCE AC=BC ,

∴△ADC≌△CEB(AAS).

∴DC=BE,AD=CE.

又∵ED=CE+DC,

∴ED=AD+B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进行等量交换,证明

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注意掌握

3.如图1、图2、图3,△AOB,△COD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B=∠COD=90o,

(1)在图1中,AC与BD相等吗,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2)若△COD绕点O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到达图2的位置,请问AC与BD还相等吗,还具有那种位置关系吗?为什么?

(3)若△COD绕点O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到达图3的位置,请问AC与BD还相等吗?还具有上问中的位置关系吗?为什么?

考点: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进行解答.(2)证明△DOB≌△COA,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进行说明.解答:解:(1)相等.

在图1中,∵△AOB,△COD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B=∠COD=90°,

∴OA=OB,OC=OD,

∴0A-0C=0B-OD,

∴AC=BD;

(2)相等.

在图2中,0D=OC,∠DOB=∠COA,OB=OA,

∴△DOB≌△COA,

∴BD=A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旋转问题,在旋转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量是不变的,找出图形中的对应边与对应角.

4.(2008河南).(9分)复习“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时,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如图①,已知在△ABC中,AB=AC,P是△ABC内部任意一点,将AP绕A顺时针旋转至AQ,使∠QAP=∠BAC,连接BQ、CP,则BQ=CP.”

小亮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他通过对图①的分析,证明了△ABQ≌△ACP,从而证得BQ=CP之后,将点P移到等腰三角形ABC之外,原题中的条件不变,发现“BQ=CP”仍然成立,请你就图②给出证明.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探究型.分析:此题的两个小题思路是一致的;已知∠QAP=∠BAC,那么这两个等角同时减去同一个角(2题是加上同一个角),来证得∠QAB=∠PAC;而根据旋转的性质知:AP=AQ,且已知AB=AC,即可由SAS证得△ABQ≌△ACP,进而得出BQ=CP的结论.解答:证明:(1)

∴∠QAP-∠BAP=∠BAC-∠BAP , 即∠QAB=∠CAP ; 在△BQA 和△CPA 中,

AQ=AP ∠QAB=∠CAP AB=AC , ∴△BQA ≌△CPA (SAS ); ∴BQ=CP .

(2)BQ=CP 仍然成立,理由如下: ∵∠QAP=∠BAC ,

∴∠QAP+∠PAB=∠BAC+∠PAB , 即∠QAB=∠PAC ; 在△QAB 和△PAC 中,

AQ=AP ∠QAB=∠PAC AB=AC , ∴△QAB ≌△PAC (SAS ),

∴BQ=CP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选择并利用三角形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2009山西太原)将一张透明的平行四边形胶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图①中的两张三角形胶片ABC △和

DEF △.且ABC △≌DEF △。将这两张三角形胶片的顶点B 与顶点E 重合,把DEF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

转,这时AC 与DF 相交于点O .

①当DEF △旋转至如图②位置,点()B E ,C D ,在同一直线上时,AFD ∠与DCA ∠的数量关系是 . ②当DEF △继续旋转至如图③位置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AO 与DO 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点: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探究型.分析:(1)根据外角的性质,得∠AFD=∠D+∠ABC ,∠DCA=∠A+∠ABC ,从而得出∠AFD=∠DCA ;

(2)成立.由△ABC ≌△DEF ,可证明∠ABF=∠DEC .则△ABF ≌△DEC ,从而证出∠AFD=∠DCA ;

(3)BO ⊥AD .由△ABC ≌△DEF ,可证得点B 在AD 的垂直平分线上,进而证得点O 在AD 的垂直平分线上,则直线BO 是AD 的垂直平分线,即BO ⊥AD .解答:解:(1)∠AFD=∠DCA (或相等). (2)∠AFD=∠DCA (或成立),理由如下: 方法一:由△ABC ≌△DEF ,得AB=DE ,BC=EF (或BF=EC ),∠ABC=∠DEF ,∠BAC=∠EDF .∴∠ABC-∠FBC=∠DEF-∠CBF ,

F

E

D C

B

A

在△ABF 和△DEC 中, AB=DE ∠ABF=∠DEC BF=EC ∴△ABF ≌△DEC ,∠BAF=∠EDC .

∴∠BAC-∠BAF=∠EDF-∠EDC ,∠FAC=∠CDF . ∵∠AOD=∠FAC+∠AFD=∠CDF+∠DCA , ∴∠AFD=∠DCA .

方法二:连接AD .同方法一△ABF ≌△DEC , ∴AF=DC .

由△ABC ≌△DEF ,得FD=CA .

在△AFD ≌△DCA , AF=DC FD=CA AD=DA ∴△AFD ≌△DCA ,∠AFD=∠DCA .

(3)如图,BO ⊥AD .

方法一:由△ABC ≌△DEF ,点B 与点E 重合, 得∠BAC=∠BDF ,BA=BD . ∴点B 在AD 的垂直平分线上, 且∠BAD=∠BDA .

∵∠OAD=∠BAD-∠BAC ,∠ODA=∠BDA-∠BDF , ∴∠OAD=∠ODA .

∴OA=OD ,点O 在AD 的垂直平分线上. ∴直线BO 是AD 的垂直平分线,BO ⊥AD .

方法二:延长BO 交AD 于点G ,同方法一,OA=OD . 在△ABO 和△DBO 中, AB=DB BO=BO OA=OD ∴△ABO ≌△DBO ,∠ABO=∠DBO .

在△ABG 和△DBG 中, AB=DB ∠ABG=∠DBG BG=BG ∴△ABG ≌△DBG ,∠AGB=∠DGB=90°.

∴BO ⊥A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例1 正方形ABCD 中,E 为BC 上的一点,F 为CD 上的一点,BE+DF=EF ,求∠EAF 的度数.

考点: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分析:延长EB 使得BG=DF ,易证△ABG ≌△ADF (SAS )可得AF=AG ,进而求证△AEG ≌△AEF 可得∠EAG=∠EAF ,再求出∠EAG+∠EAF=90°即可解题.解答:解:延长EB 使得BG=DF , 在△ABG 和△ADF 中,

由 AB=AD ∠ABG=∠ADF=90° BG=DF , 可得△ABG ≌△ADF (SAS ), ∴∠DAF=∠BAG ,AF=AG ,

又∵EF=DF+BE=EB+BG=EG ,AE=AE , ∴△AEG ≌△AEF (SSS ), ∴∠EAG=∠EAF ,

∵∠DAF+∠EAF+∠BAE=90° ∴∠EAG+∠EAF=90°, ∴∠EAF=45°.

答:∠EAF 的角度为45°.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各内角均为直角,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

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

A

∠EAG=∠EAF 是解题的关键.

例2 D 为等腰Rt ABC ?斜边AB 的中点,DM ⊥DN,DM,DN 分别交BC,CA 于点E,F (1) 当MDN ∠绕点D 转动时,求证DE=DF 。 (2) 若AB=2,求四边形DECF 的面积。

考点: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专题:计算题.分析:(1)连CD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D 平分∠ACB ,CD ⊥AB ,∠A=45°,CD=DA ,则∠BCD=45°,∠CDA=90°,由∠DM ⊥DN 得∠EDF=90°,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CDE=∠ADF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易得△DCE ≌△ADF ,即可得到结论;

(2)由△DCE ≌△ADF ,则S △DCE=S △ADF ,于是四边形DECF 的面积=S △ACD ,由而AB=2可得CD=DA=1,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易求得S △ACD ,从而得到四边形DECF 的面积.解答:解:(1)连CD ,如图, ∵D 为等腰Rt △ABC 斜边AB 的中点,

∴CD 平分∠ACB ,CD ⊥AB ,∠A=45°,CD=DA , ∴∠BCD=45°,∠CDA=90°, ∵∠DM ⊥DN , ∴∠EDF=90°, ∴∠CDE=∠ADF , 在△DCE 和△ADF 中,

∠DCE=∠DAF DC=DA ∠CDE=∠ADF , ∴△DCE ≌△ADF , ∴DE=DF ;

(2)∵△DCE ≌△ADF , ∴S △DCE=S △ADF ,

∴四边形DECF 的面积=S △ACD , 而AB=2, ∴CD=DA=1,

∴四边形DECF 的面积=S △ACD=1 2 CD ?DA=1 2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两图形全等,即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也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已知四边形

ABCD 中,AB AD ⊥,BC CD ⊥,AB BC =,120ABC =∠,60MBN =∠,MBN ∠绕B 点旋

转,它的两边分别交

AD DC ,(或它们的延长线)于E F ,.

当MBN ∠绕B 点旋转到AE CF =时(如图1),易证AE CF EF +=.

当MBN ∠绕B 点旋转到AE CF ≠时,在图2和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AE CF ,,EF 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图1) A

B

C

D E

F

M

N

(图2)

A

B C

D E F

M

N

(图3)

A

B C D

E

F M

N

2、(西城09年一模)已知:PA=2,PB=4,以AB 为一边作正方形ABCD,使P 、D 两点落在直线AB 的两侧.

(1)如图,当∠APB=45°时,求AB 及PD 的长;

(2)当∠APB 变化,且其它条件不变时,求PD 的最大值,及相应∠APB 的大小.

3、在等边ABC ?的两边AB 、AC 所在直线上分别有两点M 、N ,D 为

ABC 外一点,且?=∠60MDN ,?=∠120BDC ,BD=DC.

探究:当M 、N 分别在直线AB 、AC 上移动时,BM 、NC 、MN 之间的数量关系及AMN ?的周长Q 与等边ABC ?的周长L 的关系.

图1 图2 图3

(I )如图1,当点M 、N 边AB 、AC 上,且DM=DN 时,BM 、NC 、MN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此时

=L

Q

(II )如图2,点M 、N 边AB 、AC 上,且当DM ≠DN 时,猜想(I )问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III ) 如图3,当M 、N 分别在边AB 、CA 的延长线上时, 若AN=x ,则Q= (用x 、L 表示).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由DM=DN ,∠MDN=60°,可证得△MDN 是等边三角形,又由△ABC 是等边三角形,CD=BD ,易证得Rt △BDM ≌Rt △CDN ,然后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BM 、NC 、MN 之间的数量关系 BM+NC=MN ,此时 QL =2 3 ;

(2)在CN的延长线上截取CM1=BM,连接DM1.可证△DBM≌△DCM1,即可得DM=DM1,易证得∠CDN=∠MDN=60°,则可证得△MDN≌△M1DN,然后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结论仍然成立;

(3)首先在CN上截取CM1=BM,连接DM1,可证△DBM≌△DCM1,即可得DM=DM1,然后证得∠CDN=∠MDN=60°,易证得△MDN≌△M1DN,则可得NC-BM=MN.解答:解:(1)如图1,BM、NC、MN之间的数量关系BM+NC=MN.

此时Q L =2 3 .(2分).

理由:∵DM=DN,∠MDN=60°,

∴△MDN是等边三角形,

∵△ABC是等边三角形,

∴∠A=60°,

∵BD=CD,∠BDC=120°,

∴∠BDC=∠DCB=30°,

∴∠MBD=∠NCD=90°,

∵DM=DN,BD=CD,

∴Rt△BDM≌Rt△CDN,

∴∠BDM=∠CDN=30°,BM=CN,

∴DM=2BM,DN=2CN,

∴MN=2BM=2CN=BM+CN;

∴AM=AN,

∴△AMN是等边三角形,

∵AB=AM+BM,

∴AM:AB=2:3,

∴Q L =2 3 ;

(2)猜想:结论仍然成立.(3分).

证明:在CN的延长线上截取CM1=BM,连接DM1.(4分)

∵∠MBD=∠M1CD=90°,BD=CD,

∴△DBM≌△DCM1,

∴DM=DM1,∠MBD=∠M1CD,M1C=BM,

∵∠MDN=60°,∠BDC=120°,

∴∠M1DN=∠MDN=60°,

∴△MDN≌△M1DN,

∴MN=M1N=M1C+NC=BM+NC,

∴△AMN的周长为:AM+MN+AN=AM+BM+CN+AN=AB+AC,

∴Q L =2 3 ;

(3)证明:在CN上截取CM1=BM,连接DM1.(4分)

可证△DBM≌△DCM1,

∴DM=DM1,(5分)

可证∠CDN=∠MDN=60°,

∴△MDN≌△M1DN,

∴MN=M1N,(7分).

∴NC-BM=MN.(8分).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此题综合性很强,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与辅助线的作法.

例8.(2005年马尾)用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ABC和△ACD拼成菱形ABCD.把一个含60°角的三角尺与这个菱形叠合,使三角尺的60°角的顶点与点A重合,两边

分别与AB,AC重合.将三角尺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

转.

(1)当三角尺的两边分别与菱形的两边BC,CD

相交于点E ,F 时,(如图13—1),通过观察或测量BE ,CF 的长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三角尺的两边分别与菱形的两边BC ,CD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 ,F 时(如图13—2),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还成立吗?简要说明理由.

考点:菱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分析:(1)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ABE ≌△ACF 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已知可以得出∠BAE=∠CAF ,进而求出△ABE ≌△ACF 即可;

(3)利用四边形AECF 的面积S=S △AEC+S △ACF=S △AEC+S △ABE=S △ABC 求出即可.解答:解:(1)得出结论是:BE=CF ,

证明:∵∠BAC=∠EAF=60°, ∴∠BAC-∠EAC=∠EAF-∠EAC , 即:∠BAE=∠CAF ,

又∵AB=AC ,∠ABE=∠ACF=60°,

∴ ∠BAE=∠CAF AB=AC ∠ABE=∠ACF , ∴△ABE ≌△ACF (ASA ), ∴BE=CF , (2)还成立,

证明:∵∠BAC=∠EAF=60°, ∴∠BAC+∠EAC=∠EAF+∠EAC , 即∠BAE=∠CAF ,

又∵AB=AC ,∠ABE=∠ACF=60°,

即 ∠BAE=∠CAF AB=AC ∠ABE=∠ACF , ∴△ABE ≌△ACF (ASA ), ∴BE=CF ,

(3)证明:∵△ABE ≌△ACF , ∴S △ABE=S △ACF ,

∴四边形AECF 的面积S=S △AEC+S △ACF=S △AEC+S △ABE=S △ABC ; 而S △ABC=1 2 S 菱形ABCD ,

∴S=1 2 S 菱形ABC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四边形面积,熟练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求出是解题关键. 解:(1)BE =CF .

证明:在△ABE 和△ACF 中, ∵∠BAE +∠EAC =∠CAF +∠EAC =60°, ∴∠BAE =∠CAF .

∵AB =AC ,∠B =∠ACF =60°,∴△ABE ≌△ACF (ASA ). ∴BE =CF .

(2)BE =CF 仍然成立. 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同样可以证明△ABE 和△ACF

旋转型

1、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G 为CD 边上一动点(点G 与C 、D 不重合), 以CG 为一边向正方形ABCD

外作正方形GCEF ,连接DE 交BG 的延长线于H 。 求证:① △BCG ≌△DCE ② BH ⊥DE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专题:动点型.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边的性质和直角可通过SAS 判定△BCG ≌△DCE ,从而利用全等的性质得到∠BGC=∠DEC ; (2)连接BD ,解题关键是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D=BE ,从而找到BD= 2,CE=BE-BC= 2

F E D C A

B G H

-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解答:解:(1)证明:∵四边形ABCD、GCEF都是正方形,

∴BC=DC,∠BCG=∠DCE=90°,GC=EC

∴△BCG≌△DCE(3分)

∴∠BGC=∠DEC(4分)

(2)连接BD

如果BH垂直平分DE,则有BD=BE(6分)

∵BC=CD=1,

∴BD= 2 (8分)

∴CE=BE-BC= 2 -1(9分)

∴CG=CE= 2 -1

即当CG= 2 -1时,BH垂直平分DE.(10分)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几何知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特殊图形的特殊性质要熟练掌握.

2、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如图1所示放置,图2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DC.

(1)请找出图2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

(2)证明:DC⊥BE.

AB=AC

BAE=

∠CAD

AE=AD

∴△ABE≌△ACD.

(2)∵△ABE≌△ACD,

∴∠ACD=∠ABE=45°.

又∵∠ACB=45°,

∴∠

BCD=∠ACB+∠ACD=90°. ∴DC ⊥BE .

点评:此题是一个实际应用问题,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来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理解题意,得到所需要的已知条件.

3、(1)如图7,点O 是线段AD 的中点,分别以AO 和DO 为边在线段AD 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OAB 和等边三角形OCD ,连结AC 和BD ,相交于点E ,连结BC .求∠AEB 的大小;

(2)如图8,ΔOAB 固定不动,保持ΔOCD 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ΔOCD 绕着点O 旋转(ΔOAB 和ΔOCD 不能重叠),求∠AEB 的大小.

4、如图,AE ⊥AB ,AD ⊥AC ,AB=AE ,∠B=∠E ,

求证:(1)BD=CE ;(2)BD ⊥CE .

.证明:(1)AE ⊥AB ,AD ⊥AC ∠BAE=∠CAD ∠BAD=∠CAE .而AB=AE ,∠B=∠E , ∴△ABD ≌△AEC .∴BD=CE .

(2)由△ABD ≌△AEC 知∠B=∠E .

而∠AGB=∠EGF ,∴∠EFG=∠EAB=90°,∴BD ⊥CE .

如图,点O 是线段AD 的中点,分别以AO 和DO 为边在线段AD 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OAB 和等边三角形OCD ,连接AC 和BD ,相交于点E ,连接BC .求∠AEB 的大小.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由于△BOC 和△ABO 都是等边三角形,可得OD=DC=OC=OB=OA ,进而求出∠BDA 与∠CAD 的大小及关系,则可求解∠AEB .解答:解:∵△DOC 和△ABO 都是等边三角形, 且点O 是线段AD 的中点, ∴OD=DC=OC=OB=OA , ∴△ACD ≌△DBA , ∴∠BDA=∠CAD .

又∵∠BDA+∠OBD=∠BOA=60°, 而∠ODB=∠OBD , ∴∠BDA=30°.

C

B

O D

图7

A

E

B

A

O

D

C

E

图8

∴∠CAD=30°.

N M E F A

C B A ∵∠AEB=∠BDA+∠CA

D ,

∴∠AEB=60°.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围绕结论寻找全等三角形,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线段相等,求得角的度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答题:yeyue

5、如图所示,已知AE ⊥AB ,AF ⊥AC ,AE=AB ,AF=AC 。 求证: (1)EC=BF ;(2)EC ⊥BF

6、 正方形ABCD 中,E 为BC 上的一点,F 为CD 上的一点,BE+DF=EF ,求∠EAF 的度数.

F

E

D C

B

A

考点: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分析:延长EB 使得BG=DF ,易证△ABG ≌△ADF (SAS )可得AF=AG ,进而求证△AEG ≌△AEF 可得∠EAG=∠EAF ,再求出∠EAG+∠EAF=90°即可解题.解答:解:延长EB 使得BG=DF , 在△ABG 和△ADF 中,

由 AB=AD ∠ABG=∠ADF=90° BG=DF , 可得△ABG ≌△ADF (SAS ), ∴∠DAF=∠BAG ,AF=AG , 又∵EF=DF+BE=EB+BG=EG ,AE=AE , ∴△AEG ≌△AEF (SSS ), ∴∠EAG=∠EAF ,

∵∠DAF+∠EAF+∠BAE=90° ∴∠EAG+∠EAF=90°, ∴∠EAF=45°.

答:∠EAF 的角度为45°.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各内角均为直角,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EAG=∠EAF 是解题的关键.

7、D 为等腰Rt ABC ?斜边AB 的中点,DM ⊥DN,DM,DN 分别交BC,CA 于点E,F 。 ①当MDN ∠绕点D 转动时,求证DE=DF 。 ②若AB=2,求四边形DECF 的面积。

10、如图,已知AB=CD=AE=BC+DE=2,∠ABC=∠AED=90°,求五边形ABCDE 的面积

A

E B

M C

F

F

E

D

C

B

A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应用题.分析:可延长DE至F,使EF=BC,可得△ABC≌△AEF,连AC,AD,AF,可将五边形ABCDE的面积转化为两个△ADF的面积,进而求出结论.解答:解:延长DE至F,使EF=BC,连AC,AD,AF,

∵AB=CD=AE=BC+DE,∠ABC=∠AED=90°,

∴CD=EF+DE=DF,

在Rt△ABC与Rt△AEF中,

∵AB=AE ∠ABC=∠AEF BC=EF ∴Rt△ABC≌Rt△AEF(SAS),

∴AC=AF,

在△ACD与△AFD中,

∵AC=AF CD=DF AD=AD

∴△ACD≌△AFD(SSS),

∴SABCDE=2S△ADF=2×1 2 ?DF?AE=2×1 2 ×2×2=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应熟练掌握

五、旋转

例1 正方形ABCD中,E为BC上的一点,F为CD上的一点,BE+DF=EF,求∠EAF的度数.

将三角形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度,至三角形ABG

则GE=GB+BE=DF+BE=EF

又AE=AE,AF=AG,

所以三角形AEF全等于AEG

所以∠EAF=∠GAE=∠BAE+∠GAB=∠BAE+∠DAF

又∠EAF+∠BAE+∠DAF=90

所以∠EAF=45度

(1)如图1,现有一正方形ABCD,将三角尺的指直角顶点放在A点处,两条直角边也与CB的延长线、DC分别交于点E、F.请你通过观察、测量,判断AE与A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将三角尺沿对角线平移到图2的位置,PE、PF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果将三角尺旋转到图3的位置,PE、PF之间是否还具有(2)中的数量关系?如果有,请说明

理由.如果没有,那么点P在AC的什么位置时,PE、PF才具有(2)中的数量关系.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几何综合题.分析:(1)证明△ABE≌△ADF可推出AE=AF.(2)本题要借助辅助线的帮助.过点P作PM⊥BC于M,PN⊥DC于N,证明△PME≌△PNF可推出PE=PF.(3)PE、PF不具有(2)中的数量关系.当点P在AC的中点时,PE,PF才具有(2)中的数量关系.解答:解:(1)如图1,AE=AF.理由:证明△ABE≌△ADF(ASA)

(2)如图2,PE=PF.

理由:过点P作PM⊥BC于M,PN⊥DC于N,则PM=PN.由此可证得△PME≌△PNF(ASA),从而证得PE=PF.(3)PE、PF不具有(2)中的数量关系.

当点P在AC的中点时,PE、PF才具有(2)中的数量关系.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几何综合题.分析:(1)证明△ABE≌△ADF可推出AE=AF.

(2)本题要借助辅助线的帮助.过点P作PM⊥BC于M,PN⊥DC于N,证明△PME≌△PNF可推出PE=PF.(3)PE、PF不具有(2)中的数量关系.当点P在AC的中点时,PE,PF才具有(2)中的数量关系.解答:解:(1)如图1,AE=AF.理由:证明△ABE≌△ADF(ASA)

(2)如图2,PE=PF.

理由:过点P作PM⊥BC于M,PN⊥DC于N,则PM=PN.由此可证得△PME≌△PNF(ASA),从而证得PE=PF.(3)PE、PF不具有(2)中的数量关系.

当点P在AC的中点时,PE、PF才具有(2)中的数量关系.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例8.(2005年马尾)用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ABC和△ACD拼成菱形ABCD.把一个含60°角的三角尺与这个菱形叠合,使三角尺的60°角的顶点与点A重合,两边分别与AB,AC重合.将三角尺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1)当三角尺的两边分别与菱形的两边BC,CD相交于点E,F时,(如图13—1),通过观察或测量BE,CF的长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三角尺的两边分别与菱形的两边BC,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F时(如图13—2),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还成立吗?简要说明理由.

解:(1)BE=CF.

证明:在△ABE和△ACF中,∵∠BAE+∠EAC=∠CAF+∠EAC=60°,

∴∠BAE=∠CAF.

∵AB=AC,∠B=∠ACF=60°,∴△ABE≌△ACF(ASA).

∴BE=CF.

(2)BE=CF仍然成立. 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同样可以证明△ABE和△ACF

1、用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ABC 和△ACD 拼成菱形ABCD.把一个含60°角的三角尺与这个菱形叠合,使三角尺的60°角的顶点与点A 重合,两边分别与AB 、AC 重合.将三角尺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1)当三角尺的两边分别与菱形的两边BC 、CD 相交于点E 、F 时(如图所示),通过观察或测量BE 、CF 的长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证明

你的结论;

(2)当三角尺的两边分别与菱形的两边BC 、CD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 、F 时(如图所示),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

6、 已知∠AOB=90°,∠AOB 的平分线OM 上有一点C ,将一个三角板

的直角顶点与点C 重合,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OA 、OB 或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D 、E 。

当三角形绕点C 旋转到CD 与OA 垂直时(如图1),易证:CD=CE 当三角板绕点C 旋转到CD 与OA 不垂直时,在图2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10、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G 为CD 边上一动点(点G 与C 、D 不重合), 以C 为一边向正方形ABCD 外作正方形GCEF ,连接DE 交BG 的延长线于H 。 (1)说明:△BCG ≌△DCE ;(2)BG 与CD 有何关系?为什么?(3)将正方形GCEF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在旋转过程中,(1)、(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画出一个图形,直接回答,不必说明理由。

如图①,点M 为锐角三角形ABC 内任意一点,连接AM 、BM 、CM .以

AB 为一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ABE ,将BM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 ,连接EN . (1)求证:△AMB ≌△ENB ;

(2)若AM+BM+CM 的值最小,则称点M 为△ABC 的费尔马点.若点M 为△ABC 的费尔马点,试求此时∠AMB 、∠BMC 、∠CMA 的度数;

(3)小翔受以上启发,得到一个作锐角三角形费尔马点的简便方法:如图②,分别以△ABC 的AB 、AC 为一边向外作等边△ABE 和等边△ACF ,连接CE 、BF ,设交点为M ,则点M 即为△ABC 的费尔马点.试说明这种作法的依据.

M M

M A B

C D E O

A B

C D E

O O E

D

C B A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结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根据SAS可证△AMB ≌△ENB;

(2)连接MN,由(1)的结论证明△BMN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M=MN,即AM+BM+CM=EN+MN+CM,所以当E、N、M、C四点共线时,AM+BM+CM的值最小,从而可求此时∠AMB、∠BMC、∠CMA的度数;

(3)根据(2)中费尔马点的定义,又△ABC的费尔马点在线段EC上,同理也在线段BF上.因此线段EC与BF 的交点即为△ABC的费尔马点.解答:解:(1)证明:∵△ABE为等边三角形,

∴AB=BE,∠ABE=60°.

而∠MBN=60°,

∴∠ABM=∠EBN.

又∵BM=BN,

∴△AMB≌△ENB.

(2)连接MN.由(1)知,AM=EN.

∵∠MBN=60°,BM=BN,

∴△BMN为等边三角形.

∴BM=MN.

∴AM+BM+CM=EN+MN+CM.

∴当E、N、M、C四点共线时,AM+BM+CM的值最小.

此时,∠BMC=180°-∠NMB=120°;

∠AMB=∠ENB=180°-∠BNM=120°;

∠AMC=360°-∠BMC-∠AMB=120°.

(3)由(2)知,△ABC的费尔马点在线段EC上,同理也在线段BF上.

因此线段EC与BF的交点即为△ABC的费尔马点.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难度很大.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依据全等三角形的旋转难题

旋转 已知,如图,三角形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F是AB的中点,直线l经过点C,分别过点A、B作l 的垂线,即AD⊥CE,BE⊥CE, (1)如图1,当CE位于点F的右侧时,求证:△ADC≌△CEB; (2)如图2,当CE位于点F的左侧时,求证:ED=BE-AD; (3)如图3,当CE在△ABC的外部时,试猜想ED、AD、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探究型.分析:(1)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出∠CAD=∠BCE,进而根据AAS证明△ADC≌△CEB. (2)根据AAS证明△ADC≌△CEB后,得其对应边相等,进而得到ED=BE-AD. (3)根据AAS证明△ADC≌△CEB后,得DC=BE,AD=CE,又有ED=CE+DC,进而得到ED=AD+BE.解答:(1)证明:∵AD⊥CE,BE⊥CE, ∴∠ADC=∠CEB=90°. ∵∠ACD+∠ECB=90°,∠CAD+∠ACD=90°, ∴∠CAD=∠BCE(同角的余角相等). 在△ADC与△CEB中 ∠ADC=∠CEB ∠CAD=∠BCE AC=BC , ∴△ADC≌△CEB(AAS). (2)证明:∵AD⊥CE,BE⊥CE, ∴∠ADC=∠CEB=90°. ∵∠ACD+∠ECB=90°,∠CAD+∠ACD=90°, ∴∠CAD=∠BCE(同角的余角相等). 在△ADC与△CEB中 ∠ADC=∠CEB ∠CAD=∠BCE AC=BC , ∴△ADC≌△CEB(AAS). ∴DC=BE,AD=CE. 又∵ED=CD-CE, ∴ED=BE-AD. (3)ED=AD+BE. 证明:∵AD⊥CE,BE⊥CE, ∴∠ADC=∠CEB=90°. ∵∠ACD+∠ECB=90°,∠CAD+∠ACD=90°, ∴∠CAD=∠BCE(同角的余角相等). 在△ADC与△CEB中 ∠ADC=∠CEB ∠CAD=∠BCE AC=BC , ∴△ADC≌△CEB(AAS). ∴DC=BE,AD=CE. 又∵ED=CE+DC, ∴ED=AD+B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进行等量交换,证明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注意掌握

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及答案(一)

全等三角形练习 一、填空题: 1.如图,△ABC ≌△DEB ,AB =DE ,∠E =∠ABC ,则∠C 的对应角为 ,BD 的对应边为 . 2.如图,AD =AE ,∠1=∠2,BD =CE ,则有△ABD ≌△ ,理由是 ,△ABE ≌△ , 理由是 . (第1题) (第2题) (第4题) 3.已知△ABC ≌△DEF ,BC =EF =6cm ,△ABC 的面积为18平方厘米,则EF 边上的高是 cm. 4.如图,AD 、A ′D ′分别是锐角△ABC 和△A ′B ′C ′中BC 与B ′C ′边上的高,且AB = A ′B ′, AD = A ′D ′,若使△ABC ≌△A ′B ′C ′,请你补充条件 (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适当的条件) 5. 若两个图形全等,则其中一个图形可通过平移、 或 与另一个三角形完全重合. 6. 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即BC =EF ),左边滑梯的高度AC 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 长度DF 相等,则∠ABC +∠DFE =___________度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7.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8,M 在DC 上,且DM =2,N 是AC 上的一动点,则 DN +M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8.如图,在△ABC 中,∠B =90o ,D 是斜边AC 的垂直平分线与BC 的交点,连结AD ,若 ∠ M N D C B A E D C B A

H E D C B A B ′ C ′ D ′ O ′A ′ O D C B A (第14 DAC :∠DAB =2:5,则∠DAC =___________. 9.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BAC =90o ,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若AB +AD =8cm , 则底边BC 上的高为___________. 10.如图,锐角三角形ABC 中,高AD 和BE 交于点H ,且BH =AC ,则∠ABC =__________度. (第9题) (第10题) (第13题) 二、选择题: 11.已知在△ABC 中,AB =AC ,∠A =56°,则高BD 与BC 的夹角为( ) A .28° B .34° C .68° D .62° 12.在△ABC 中,AB =3,AC =4,延长BC 至D ,使CD =BC ,连接AD ,则AD 的长的取值范围为 ( ) A .1<AD <7 B .2<AD <14 C .<A D < D .5<AD <11 13.如图,在△ABC 中,∠C =90°,CA =CB ,AD 平分∠CAB 交BC 于D ,DE ⊥AB 于点E ,且AB =6, 则△DEB 的周长为( ) A .4 B .6 C .8 D .10 14.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下,则说明 ∠A ′O ′B ′=∠AOB 的依据是 A .(S .S .S .) B .(S .A .S .) C .(A .S .A .) D .(A .A .S . 15. 对假命题“任何一个角的补角都不小于这个角”举反例,正确的反例是( ) A.∠α=60o,∠α的补角∠β=120o,∠β>∠α B.∠α=90o,∠α的补角∠β=900o,∠β=∠α C.∠α=100o,∠α的补角∠β=80o,∠β<∠α D.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16. △ABC 与△A ′B ′C ′中,条件①AB = A ′B ′,②BC = B ′C ′,③AC =A ′C ′,④∠A=∠A ′,⑤∠B =∠B ′,⑥∠C =∠C ′,则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保证△ABC ≌△A ′B ′C ′的是( ) D C B A

全等三角形与旋转问题

板块 考试要求 A 级要求 B 级要求 C 级要求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 定 会识别全等三角形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判定和性质,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简单问题 会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 质和判定解决有关问题 基本知识 把图形G 绕平面上的一个定点O 旋转一个角度θ,得到图形G ',这样的由图形G 到G '变换叫做旋转变换,点O 叫做旋转中心,θ叫做旋转角,G '叫做G 的象;G 叫做G '的原象,无论是什么图形,在旋转变换下,象与原象是全等形. 很明显,旋转变换具有以下基本性质: ①旋转变换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知识点睛 中考要求 第四讲 全等三角形与旋 转问题

②对应直线的交角等于旋转角. 旋转变换多用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正方形等较规则的图形上,其功能还是把分散的条件盯对集中,以便于诸条件的综合与推演. 【例1】如图,有四个图案,它们绕中心旋转一定的角度后,都能和原来的图案相互重合,其中有一个图案与其余三个图案旋转的角度不同,它是( ). 重点:本节的重点是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以后证明三角形问题的基础,也是学好全章的关键。同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也是本章的重点,特别是几种判定方法,尤其是当在直角三角形中时,HL的判定是整个直角三角形的重点 重、难点 例题精讲

【例2】 如图,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片围成的,其中菱形AEFG 可以看成是把 菱形ABCD 以A 为中心( ). 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 B .顺时针旋转120°得到 C .逆时针旋转60°得到 D .逆时针旋转120°得到 【例3】 如图,C 是线段BD 上一点,分别以BC 、CD 为边在BD 同侧作等边△ABC 和等边△CDE ,AD 交CE 于F ,BE 交AC 于G ,则图中可通过旋转而相互得到的三角形对数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K G F E D C B A 【例4】 已知:如图,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N BM =. M D N E C B F A 【例5】 如图,B ,C ,E 三点共线,且ABC ?与DCE ?是等边三角形,连结BD ,AE 分别交AC ,DC 于 M ,N 点.求证:CM CN =. N M E D C B A 【补充】已知:如图,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是等边三角形.求证:CF 平分AFB ∠.

初二全等三角形难题及答案

1、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D 、E 分别在 边BC 、AB 上,且AE BD =,AD 与CE 交 于点F (1)求证:CE AD = (2)求DFC ∠的度数 2、如图,ABC ?中,?=∠90ACB ,AB CD ⊥, 垂足为D ,AE 是角平分线交CD 于F ,AB FM // 且交BC 于M ,则CE 与MB 的大小关系怎样? 证明你的结论 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为DC 边的中点,AE 交BD 于O , 212cm S ODE =?,则AOB S ?等于 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 DE 、AB 的延长线交于点F 求证:EFC ABE S S ??= 5、如图,已知D 为BC 中点,点A 在DE 上, 且CE AB =,求证:21∠=∠ 6、如图,ABC ?中,D 为BC 边的中点, AC BE ⊥于点E ,若?=∠30DAC , 求证:BE AD = 7、如图,BD 、CE 分别是ABC ?的 边AC 、AB 上的高,F 、G 分别是 线段DE 、BC 的中点 求证:DE FG ⊥

8、如图,BN AM //,MAB ∠和NBA ∠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 ,过点P 作直线EF 分别交AM 、BN 于F 、E (1)求证:BE AF AB += (2)若EF 绕点P 旋转,F 在MA 的延长线上滑动,如图,请你测量,猜想AB 、AF 、BE 之间的关系,写出这个关系式,并加以证明 9、如图,在锐角ABC ?中,已知C ABC ∠=∠2, ABC ∠的平分线BE 与AD 垂直,垂足为D , 若cm BD 4=,求AC 的长 10、已知在△ABC 中,∠A =90°,AB =AC ,AE ⊥BD 于E , ∠ADB =∠CDF,延长AE 交BC 于F ,求证:D 为AC 的中点 11、已知三角形ABC 中,AD 为BC 边的中线,E 为AC 上一点,BE 与AD 交于F ,若AE=EF ,求证:AC=BF ③ ④ 12.如图9所示,△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90°,AD 是BC 边上的中线,过C 作AD 的垂线,交AB 于点E ,交AD 于点F ,求证:∠ADC =∠BDE . A B C D E F 图9

全等三角形题型归类及解析

全等三角形题型归类及解析

全等三角形难题题型归类及解析 一、角平分线型 角平分线是轴对称图形,所以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它的轴对称性,常作的辅助线是:一利用截取一条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二是经过平分线上一点作两边的垂线。另外掌握两个常用的结论:角平分线与平行线构成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与垂线构成等腰三角形。 1. 如图,在ΔABC 中,D 是边BC 上一点,AD 平分∠BAC ,在AB 上截取AE=AC , 连结DE ,已知DE=2cm ,BD=3cm ,求线段BC 的长。 2. 已知:如图所示,BD 为∠ABC 的平分线,AB=BC ,点P 在BD 上,PM ⊥AD 于M , ?PN ⊥CD 于N ,判断PM 与PN 的关系. 3. 已知:如图E 在△ABC 的边AC 上,且∠AEB=∠ABC 。 (1) 求证:∠ABE=∠C ; (2) 若∠BAE 的平分线AF 交BE 于F ,FD ∥BC 交AC 于D ,设AB=5, AC=8,求DC 的长。 A B C D E P D A C B M N

二、中点型 由中点应产生以下联想: 1、想到中线,倍长中线 2、利用中心对称图形构造8字型全等三角形 3、在直角三角形中联想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4、三角形的中位线 2、已知:如图,ABC △中,45ABC ∠=°,CD AB ⊥于D ,BE 平分ABC ∠,且BE AC ⊥于E ,与CD 相交于点F H ,是BC 边的中点,连结DH 与BE 相交于点G . (1)求证:BF AC =; (2)求证:1 2 CE BF =

D A E F C H G B 3、如图,△ABC中,D是BC的中点,DE⊥DF,试判断BE+CF与EF的大小关 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4、如图,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复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 ①AB DE BC EF AC DF === ,,;②AB DE B E BC EF =∠=∠= ,,; ③B E BC EF C F ∠=∠=∠=∠ ,,;④AB DE AC DF B E ==∠=∠ ,,.其中,能使ABC DEF △≌△的条件共有() A.1组B.2组C.3组D.4组 2.如图,D E ,分别为ABC △的AC,BC边的中点,将此三 角形沿DE折叠,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P处.若48 CDE ∠=°, 则APD ∠等于() A.42° B.48° C .52° D.58° 3.如图(四),点P是AB上任意一点,ABC ABD ∠=∠,还应补 充一个条件,才能推出APC APD △≌△.从下列条件中补充 一个条件,不一定能 ....推出APC APD △≌△的是() A.BC BD = B.AC AD = C.ACB ADB ∠=∠ D.CAB DAB ∠=∠ 4.如图,在△ABC与△DEF中,已有条件AB=DE,还需添加两 个条件才能使△ABC≌△DEF,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 (A)∠B=∠E,BC=EF (B)BC=EF,AC=DF (C)∠A=∠D,∠B=∠E (D)∠A=∠D,BC=EF C A D P B 图(四)

5.如图,△ABC 中,∠C = 90°,AC = BC ,AD 是∠BAC 的平分线, DE⊥AB 于E ,若AC = 10cm ,则△DBE 的周长约等于( ) A .14cm B .10cm C .6cm D .9cm 6. 如图所示,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 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7.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了3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 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方法是( ) A .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②③去 8.如图,在Rt ABC △中,ο 90=∠B ,ED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 点D ,交BC 于点E .已知ο 10=∠BAE ,则C ∠的度数为( ) A .ο 30 B .ο 40 C .ο 50 D .ο 60 9.如图,ACB A C B '''△≌△,BCB ∠'=30°,则ACA '∠的度数为( ) A .20° B .30° C .35° D .40° 10.如图,AC =AD ,BC =BD ,则有( ) A .A B 垂直平分CD B .CD 垂直平分AB C .AB 与C D 互相垂直平分 D .CD 平分∠ACB 11.如图, ∠C=90°,AD 平分∠BAC 交BC 于D,若BC=5cm,BD=3cm,则点D 到AB 的距离为( ) A D C E B E D C B A ④ ①② ③ A B C D C A B B ' A '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典型例题: 已知:AC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EMF 的顶点在线段AC 上运动,∠EMF 绕点M 旋转,角的两边与CD 、BC 交于点F 、E.(点F 不与C 、D 重合). (1)当∠EMF=90°时,试探究ME 与MF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探究CE 、CM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变式1: (2)当点M 在直线AC 上运动,∠EMF 绕点M 旋转,当角的两边交CD 、CB 的延长线于点F 、E,其余条件不变,结论是否成立? 探究CE 、CM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A A A 变式3: (4)当点M 在直线AC 上,当∠FME=∠ABC,其他条件不变,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旋转法构造全等 学习目标: 题目中出现有一个公共端点的相等线段时,可试用旋转方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活动一: 变式2: (3)将正方形ABCD 改为∠ABC=120°的菱形,当∠FME=120°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分层练习: (A 层) 1. 把含15°角的三角板A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到三角板DBE 位置(如图所示),则sin ∠ADE=_______。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2. 点p 是等边△ABC 内一点,若PA=13,PB=5,PC=12,∠BPA=_________. 3. 如图所示,把正方形ABCD 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正方形AEFG ,边FG 与 BC 交于点 H.(1)线段HG 与线段HB 相等吗?证明你的猜想.(2)若旋转角为30,HG 的长. (B 层) 1.如图,若把△ABC 绕点A 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 ,那么对应边AB=___,BC=___,对应角∠CAB=____,∠B=____.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2.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BC 上,将△DCE 绕点D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与△DAF 重合,那么旋转角等于____度. 3. 在Rt △ABC 中,∠BAC=90°,如果将该三角形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 A ’ B ’ C ’的位置,点B ’恰好落在边BC 的中点处,则旋转角_____度.

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及答案

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及答案 1、下列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C、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D、两锐角相等。 2、在△ABC中,∠B=∠C,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那么在△ABC中与这100°角对应相等的角是() A.∠A B.∠B C.∠C D.∠B或∠C 3、下列各条件中,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 A.已知两边和夹角 B.已知两角和夹边 C.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 角 D.已知三边 4、在△ABC与△DEF中,已知AB=DE;∠A=∠D;再加一个条件,却不能判断 △ABC与△DEF全等的 是(). A. BC=EF B.AC=DF C.∠B=∠E D.∠C=∠F 5、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一锐角对应相等B.两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6、在△ABC和△A'B'C'中有①AB=A'B',②BC=B'C',③AC=A'C',④∠A=∠A', ⑤∠B=∠B',⑥∠C=∠C',则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保证△ABC≌△A'B'C'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②⑤⑥ 7、如图,已知∠1=∠2,欲得到△ABD≌△ACD,还须从下列条件中补选一个,错误的选法是 () A、∠ADB=∠ADC B、∠B=∠C C、DB=DC D、AB=AC 8、如图,△ABC≌△ADE,若∠BAE=120°,∠BAD=40°,则∠BAC的度数为 A. 40° B. 80° C.120° D. 不能确定

9、如图,AE=AF,AB=AC,EC与BF交于点O,∠A=600,∠B=250,则∠EOB的度数为() A.600 B.700C.750D.850 10、如图,已知AB=DC,AD=BC,E.F在DB上两点且BF=DE,若∠AEB=120°,∠ADB=30°,则∠BCF= ( ) A. 150° B.40° C.80° D. 90° 11、①两角及一边对应相等②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③两边及一边所对的角对应相等④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以上条件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A.三条边对应相等 B.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 C.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 D.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 13、如图,已知,,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的是() (A)(B) (C)(D)∥ 14、如图,AB与CD交于点O,OA=OC,OD=OB,∠A=50°,∠B=30°, 则∠D的度数为().

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全等测试 ?选择题(共3小题) 1. 如图,EB交AC于M,交FC于D, AB交FC于N,/ E=Z F=90° / B=Z C, 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 1 = /2;②BE=CF③厶ACN^A ABM:④CD=DN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2. 如图,△ ABC为等边三角形,D、E分别是AC、BC上的点,且AD=CE AE与BD相交于点P,BF丄AE于点F.若BP=4则PF的长() A. 2 B. 3 C. 1 D. 2 二 3. 如图,OA=OC OB=OD且0A丄OB, OCX OD,下列结论:①△ AOD^A COB ②CD=AB③/ CDA=Z ABC;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D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D.②③ 二.解答题(共11小题) 4. 如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 BD交于点O, AB=AC点E是BD上点,且AE=AD / EAD=Z BAC

(1)求证:/ ABD=/ ACD

(2)若/ ACB=65,求/ BDC的度数. B C 5. (1)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中,AB// DC, E是BC的中点,若AE是/ BAD 的平分线,试探究AB, AD,DC之间的等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中,AB// DC, AF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F, E是BC 的中点,若AE是/BAF的平分线,试探究AB,AF, CF之间的等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6 .已知:在△ ABC中,AB=AC D为AC的中点,DE丄AB, DF丄BC,垂足分别为点E, F,且DE=DF求证:△ ABC是等边三角形. 7. 已知,在△ ABC中,/ A=90°, AB=AC点D为BC的中点. (1)如图①,若点E、F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DE丄DF,求证:BE=AF (2)若点E、F分别为AB、CA延长线上的点,且DE丄DF,那么BE=AF吗?请利用图②说明理由. 圍①图 图圏

全等三角形与旋转问题专题练习

全等三角形与旋转问题专题练习 中考要求 知识点睛 基本知识 把图形G绕平面上的一个定点O旋转一个角度θ,得到图形G',这样的由图形G到G'变换叫做旋转变换,点O叫做旋转中心,θ叫做旋转角,G'叫做G的象;G叫做G'的原象,无论是什么图形,在旋转变换下,象与原象是全等形. 很明显,旋转变换具有以下基本性质: ①旋转变换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②对应直线的交角等于旋转角. 旋转变换多用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正方形等较规则的图形上,其功能还是把分散的条件盯对集中,以便于诸条件的综合与推演. 重、难点 重点:本节的重点是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以后证明三角形问题的基础,也是学好全章的关键。同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也是 本章的重点,特别是几种判定方法,尤其是当在直角三角形中时,HL的判定 是整个直角三角形的重点 难点:本节的难点是全等三角形性质和判定定理的灵活应用。为了能熟练的应用性质定理及其推论,要把性质定理和推论的条件和结论弄清楚,哪几个是条件, 决定哪个结论,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即书写格式,都要在讲练中反复强化

【例1】 如图,有四个图案,它们绕中心旋转一定的角度后,都能和原来的图案相互重合, 其中有一个图案与其余三个图案旋转的角度不同,它是_____________. 【解析】 A 【例2】 如图,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片围成的,其中菱形AEFG 可以看成是把菱形ABCD 以A 为中心_____________。 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 B .顺时针旋转120°得到 C .逆时针旋转60° 120°得到 【解析】 D 【例3】 如图,C 是线段BD 上一点,分别以BC 、CD 为边在BD 同侧作等边△ABC 和等边 △CDE ,AD 交CE 于F ,BE 交AC 于G ,则图中可通过旋转而相互得到的三角形对数有_____________。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K G F E D C B A 【解析】 C 【例4】 已知:如图,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是等边三角形.求证: AN BM =. M D N E C B F A 例题精讲

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已知:///ABC A B C ??≌,/A A ∠=∠,/B B ∠=∠,70C ∠=?,15AB cm =,则/ C ∠=_________,//A B =__________. 2.如图1,在ABC ?中,AB=AC ,AD ⊥BC 于D 点,E 、F 分别为DB 、DC 的中点,则图中共有全等三 角形_______对. 图1 图2 图3 3. 已知△ABC ≌△A ′B ′C ′,若△ABC 的面积为10 cm 2,则△A ′B ′C ′的面积为______ c m 2,若△A ′B ′C ′的周长为16 cm ,则△ABC 的周长为________cm . 4. 如图2所示,∠1=∠2,要使△ABD ≌△ACD ,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只添一个条件即可). 5.如图3所示,点F 、C 在线段BE 上,且∠1=∠2,BC =EF ,若要使△ABC ≌△DEF ,则还需补充一个条件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6.三角形两外角平分线和第三个角的内角平分线_____一点,且该点在三角形______部. 7.如图4,两平面镜α、β的夹角 θ,入射光线AO 平行于β,入射到α上,经两 次反射后的出射光线CB 平行于α,则角θ等于________. 8.如图5,直线AE ∥BD ,点C 在BD 上,若AE =4,BD =8,△ABD 的面积为16,则ACE △ 的面积为 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如图6,AE =AF ,AB =AC ,E C 与BF 交于点O ,∠A =600,∠B =250,则∠E O B 的度数为( ) A 、600 B 、700 C 、750 D 、850 10.△ABC ≌△DEF ,且△ABC 的周长为100 cm ,A 、B 分别与D 、E 对应,且AB =35 cm ,DF =30 cm ,则EF 的长为( ) A .35 cm B .30 cm C .45 cm D .55 cm 11.图7是一个由四根木条钉成的框架,拉动其中两根木条后,它的形状将会改变,若固定其形状,下列有四种加固木条的方法,不能固定形状的是钉在________两点上的木条.( ) A .A 、F B . C 、E C .C 、A D . E 、F 12.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 、B 的距离,先在AB 的垂线BF 上取两点C 、D ,使CD=?BC ,再定出BF 的垂线DE ,使A 、C 、E 在一条直线上,可以证明△EDC ?≌△ABC ,?得到ED=AB ,因此测得ED 的长就是AB 的长(如图8),判定△EDC ≌△ABC 的理由是( ) N A M C B 图7 图8 图9 图10

全等三角形与旋转问题专题

全等三角形与旋转问题 中考要求 知识点睛 基本知识 把图形G绕平面上的一个定点O旋转一个角度θ,得到图形G',这样的由图形G到G'变换叫做旋转变换,点O叫做旋转中心,θ叫做旋转角,G'叫做G的象;G叫做G'的原象,无论是什么图形,在旋转变换下,象与原象是全等形. 很明显,旋转变换具有以下基本性质: ①旋转变换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②对应直线的交角等于旋转角. 旋转变换多用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正方形等较规则的图形上,其功能还是把分散的条件盯对集中,以便于诸条件的综合与推演. 重、难点 重点:本节的重点是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以后 证明三角形问题的基础,也是学好全章的关键。同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也是 本章的重点,特别是几种判定方法,尤其是当在直角三角形中时,HL的判定 是整个直角三角形的重点 难点:本节的难点是全等三角形性质和判定定理的灵活应用。为了能熟练的应用性 质定理及其推论,要把性质定理和推论的条件和结论弄清楚,哪几个是条件, 决定哪个结论,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即书写格式,都要在讲练中反复强化

【例1】如图,有四个图案,它们绕中心旋转一定的角度后,都能和原来的图案相互重合,其中有一个图案与其余三个图案旋转的角度不同,它是_____________. 【解析】A 【例2】如图,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片围成的,其中菱形AEFG可以看成是把菱形ABCD以A为中心_____________。 A.顺时针旋转60°得到B.顺时针旋转120°得到 C.逆时针旋转60°得到D.逆时针旋转120°得到 G F E D C B A 【解析】D 【例3】如图,C是线段BD上一点,分别以BC、CD为边在BD同侧作等边△ABC和等边△CDE,AD交CE于F,BE交AC于G,则图中可通过旋转而相互得到的三角形对数有_____________。 A.1对B.2对C.3对D.4对 K G F E D C B A 【解析】C 【例4】已知: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 ?、CBN ?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N BM =. M D N E C B F A 【解析】∵ACM ?、CBN ?是等边三角形, ∴MC AC =,CN CB =,ACN MCB ∠=∠ ∴ACN MCB ?? ≌,∴AN BM = 【点评】此题放在例题之前回忆,此题是旋转中的基本图形. 【例5】如图,B,C,E三点共线,且ABC ?与DCE ?是等边三角形,连结BD,AE分别交AC,DC 例题精讲

全等三角形证明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题(含答案) 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111749AD 是整数,求AD 解:延长AD 到E,使AD=DE ∵D 是BC 中点 ∴BD=DC 在△ACD 和△BDE 中 AD=DE ∠BDE=∠ADC BD=DC ∴△ACD ≌△BDE ∴AC=BE=2 ∵在△ABE 中 AB-BE <AE <AB+BE ∵AB=4 即4-2<2AD <4+2 1<AD <3 ∴AD=2 2.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 CD AB 延长CD 与P ,使D 为CP 中点。连接AP,BP ∵DP=DC,DA=DB ∴ACBP 为平行四边形 又∠ACB=90 ∴平行四边形ACBP 为矩形 ∴AB=CP=1/2AB 3.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 4. 5. 证明:连接BF 和EF ∵ BC=ED,CF=DF,∠BCF=∠EDF ∴ 三角形BCF 全等于三角形EDF(边角边) ∴ BF=EF,∠CBF=∠DEF 连接BE 在三角形BEF 中,BF=EF ∴ ∠EBF=∠BEF 。 A D B C

∵ ∠ABC=∠AED 。 ∴ ∠ABE=∠AEB 。 ∴ AB=AE 。在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中 AB=AE,BF=EF,∠ABF=∠ABE+∠EBF=∠AEB+∠BEF=∠AEF ∴ 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全等。∴ ∠BAF=∠EAF (∠1=∠2)。 6.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 过C 作CG ∥E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 CG ∥EF ,可得,∠EFD =CGD DE =DC ∠FDE =∠GDC (对顶角)∴△EFD ≌△CGD EF =CG ∠CGD =∠EFD 又EF ∥AB ∴∠EFD =∠1 ∠1=∠2 ∴∠CGD =∠2∴△AGC 为等腰三角形,AC =CG 又 EF =CG ∴EF =AC 7.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 C 证明:延长AB 取点E ,使AE =AC ,连接DE ∵AD 平分∠BAC ∴∠EAD =∠CAD ∵AE =AC ,AD =AD ∴△AED ≌△ACD (SAS ) ∴∠E =∠C ∵AC =AB+BD ∴AE =AB+BD ∵AE =AB+BE ∴BD =BE ∴∠BDE =∠E ∵∠ABC =∠E+∠BDE ∴∠ABC =2∠E ∴∠ABC =2∠C 8.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AE=AD+BE 证明: 在AE 上取F ,使EF =EB ,连接CF ∵CE ⊥AB ∴∠CEB =∠CEF =90° ∵EB =EF ,CE =CE , ∴△CEB ≌△CEF ∴∠B =∠CFE ∵∠B +∠D =180°,∠CFE +∠CFA =180° ∴∠D =∠CFA ∵AC 平分∠BAD ∴∠DAC =∠FAC ∵AC =AC ∴△ADC ≌△AFC (SAS ) ∴AD =AF ∴AE =AF +FE =AD +BE 9.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求证:BC=AB+DC 。 在BC 上截取BF=AB ,连接EF ∵BE 平分∠ABC ∴∠ABE=∠FBE 又∵BE=BE ∴⊿ABE ≌⊿FBE (SAS ) ∴∠A=∠BFE ∵AB//CD ∴∠A+∠D=180o ∵∠BFE+∠CFE=180o B A C D F 2 1 E A

全等三角形常见的几何模型

1绕点型(手拉手模型) 遇600旋60°,造等边三角形 遇90°旋90°,造等腰直角遇等腰旋 顶角,造旋转全等遇中点旋1800,造中 心对称 (2)共旋转(典型的手拉手模型) 例1、在直线ABC的同一侧作两个等边三角形△ (1)△ ABE ◎△ DBC (2)AE=DC (3)AE与DC的夹角为60。 (4)△ AGB ◎△ DFB (5)△ EGB ◎△ CFB (6)BH 平分/ AHC (7)GF // AC 变式练习2、如果两个等边三角形△ ABD和厶BCE,连接AE与CD,证明: ("△ ABE ◎△ DBC (2)AE=DC (3)AE与DC的夹角为60。 (4) AE与DC的交点设为H,BH平分/ AHC [D山3 Vi壮-U (I) ? 变式练习1、如果两个等边三角形△ABD和厶BCE,连接AE与CD,证明 (1) △ ABE ◎△ DBC (2) AE=DC (3) AE与DC的夹角为60。 (4) AE与DC的交点设为H,BH 平分/ AHC (1自旋转:自旋转构造方法 ABD和厶BCE,连接AE与CD,证明:

3、(1)如图1,点C是线段AB上一点,分别以AC, BC为边在AB的同侧作等边△ ACM和厶CBN ,连接AN , BM .分别取BM, AN的中点E, F,连接CE, CF, EF.观察并猜想△ C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将(1)中的“以AC , BC为边作等边△ ACM和厶CBN”改为“以AC, BC为腰在AB的同侧作等腰△ ACM和△ CBN,”如图2,其他条件不变,那么(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B 例4、例题讲解: 1.已知△ 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为直线BC上的一动点(点D不与B,C重合),以AD为边作菱形ADEF(按A,D,E,F 逆时针排列),使/ DAF=60 ° ,连接CF. (1)如图1,当点D在边BC上时,求证:① BD=CF 宓AC=CF+CD. (2)如图2,当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结论AC=CF+CD是否成立?若不成立,请写出AC、CF、 CD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⑶如图3,当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AC、CF、CD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2、半角模型 说明:旋转半角的特征是相邻等线段所成角含一个二分之一角,通过旋转将另外两个和为二分之一的角拼接在一起, 成对称全等。 D A D A M x N rt B D 例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 AB,AD上各存在一点P、0,若厶APQ的周长为2, A P

旋转构全等三角形

勾股定理与旋转 例1:如图所示,在等腰直角ABC ?的斜边AB 上取两点M 、N ,使45MCN ∠=?,记AM m =,MN x =, BN n =,求证:以x 、m 、n 为边长的三角形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 x m n N M C B A 练习:已知:如图1在Rt ABC ?中,90BAC ∠=?,AB AC =,点D 、E 分别为线段BC 上两动点,若 45DAE ∠=?.探究线段BD 、DE 、EC 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1)当动点E 在线段BC 上,动点D 运动在线段CB 延长线上时,如图1,写出线段BD 、DE 、EC 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2)若AB=2,求DE 的最小值.

练习: 1、如图所示,P 是等边ABC ?中的一点,2PA =,23PB =,4PC =,试求ABC ?的边长.

3、如图所示:ABC AP=,2 ∠ CP=,1 ?内的一点,且3 =,P是ABC ACB ∠=?,AC BC ?中,90 BP=,求BPC 的度数.

4、P 为等边ABC ?内一点,113APB ∠=?,123APC ∠=?,求证:以AP 、BP 、CP 为边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并确定所构成的三角形的各内角的度数. 5、如图,P 为正方形ABCD 内一点,123PA PD PC ===, ,,将PDC ?绕着D 点按逆时针旋转90?到PQD ? 的位置。 (1)求:PQ PD 的值;(2)求APD ∠的度数。

6、在凸四边形ABCD 中,30ABC ∠=?,60ADC ∠=?,AD CD =,求证:222BD AB BC =+. 例3:如图所示,ABD ?是等边三角形,在ABC ?中,BC a =,CA b =,问:当ACB ∠为何值时,C 、D 两 点的距离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练习:如图,已知在△ABC 中,AB=m ,AC=n ,以BC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BCDE ,连接AE.问:当∠BAC 为何值时?AE 取到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

全等三角形难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难题(含答案) 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 解:延长AD 到E,使AD=DE ∵D 是BC 中点 ∴BD=DC 在△ACD 和△BDE 中 AD=DE ∠BDE=∠ADC BD=DC ∴△ACD ≌△BDE ∴AC=BE=2 ∵在△ABE 中 AB-BE <AE <AB+BE ∵AB=4 即4-2<2AD <4+2 1<AD <3 ∴AD=2 2.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 CD AB 延长CD 与P ,使D 为CP 中点。连接AP,BP ∵DP=DC,DA=DB ∴ACBP 为平行四边形 又∠ACB=90 ∴平行四边形ACBP 为矩形 A D B C

∴AB=CP=1/2AB 3.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 4. 5. 证明:连接BF 和EF ∵ BC=ED,CF=DF,∠BCF=∠EDF ∴ 三角形BCF 全等于三角形EDF(边角边) ∴ BF=EF,∠CBF=∠DEF 连接BE 在三角形BEF 中,BF=EF ∴ ∠EBF=∠BEF 。 ∵ ∠ABC=∠AED 。 ∴ ∠ABE=∠AEB 。 ∴ AB=AE 。 在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中 AB=AE,BF=EF, ∠ABF=∠ABE+∠EBF=∠AEB+∠BEF=∠AEF ∴ 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全等。 ∴ ∠BAF=∠EAF (∠1=∠2)。 6.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 过C 作CG ∥E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 CG ∥EF ,可得,∠EFD =CGD DE =DC ∠FDE =∠GDC (对顶角) B A C D F 2 1 E

完整word版,初中三角形全等之旋转和对称经典模型

初中全等三角形旋转和对称经典模型 一.旋转的定义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O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就叫做 图形的旋转,定点O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二.旋转的性质 (1)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即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 三.旋转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 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角大于0°,小于360°)四.旋转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角大于0°,小于360°) 五.典型模型 1、等线段共点 等边三角形共顶点

2、绕点型(手拉手模型) (1)自旋转: 自旋转构造放方法: ①遇60°旋60°,构造等边三角形; ②遇90°旋90°,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 ③遇等腰旋转顶角,构造旋转全等; ④遇中点180°,构造中心对称。共顶点等腰直角三角形 共顶点等腰三角形共顶点等腰三角形

(2)共旋转模型变形

说明:模型变形主要是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夹角的变化,另外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与正方形的混用。 当遇到复杂图形找不到旋转全等时,先找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公共顶点,围绕公共顶点找到两组相邻等线段,分组组成三角形证全等。 3.中点旋转(拓展):

说明:两个正方形、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或者一个正方形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及两个图形顶 点连线的中点,证明另外两个顶点与中点所成图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方法是倍长所要证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转化成要证明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已知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或者正方形)公旋转顶点,通过证明旋转全等三角形证明倍长后的大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 角形从而得证。 4、半角模型 说明:旋转半角的特征是相邻等线段所成角含一个二分之一角,通过旋转将另外两个和为二分之一的角拼接在一起,成对称全等。 5.角分线模型 说明:以角平分线为轴在角两边进行截长补短或者作边的垂线,形成对称全等。两边进行边或者角的等量代换,产生联系。垂直也可以做为轴进行对称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