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视角下《血观音》的悬念设置

叙事学视角下《血观音》的悬念设置
叙事学视角下《血观音》的悬念设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99277960.html,

叙事学视角下《血观音》的悬念设置

作者:赵田明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19期

摘要:《血观音》作为第5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融合情欲暴力政治斗争等多种元素,悬念的巧妙设置使得情节发展张弛有度层层递进。在叙事学视角之下,通过对电影的叙事动力、人物关系、隐喻、民间说唱艺术四个方面分析影片的悬念设置,从叙事学角度总结出这部电影成功设置悬念的经验以对实际创作提供参照。

关键词:叙事学;悬念;《血观音》

2017年上映的《血观音》是由导演杨雅喆自编自导的台湾电影,影片讲述了棠府的三位

女性,通过高超手腕以及柔软身段在复杂的政商关系中生存取利,却因一宗灭门惨案而卷入彼此的爱恨情仇中的故事。影片融合情欲暴力政治斗争等多种元素,张弛有度层层递进的故事情节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使观众时刻沉浸在电影叙事之中。

一、人物欲望是悬念设置的动力

俄国文论学家普洛普归纳出俄国民间故事的31种功能,他认为“功能”就是在整体故事发展过程中有意义的某种行动。法国叙事学家布雷蒙将逻辑学原理引入普洛普的研究,他认为的“功能”揭示了叙事的内在动力——“可能性”,这一可能性即某种缺失引起的欲望,这一欲望显示出叙述活动、人物的行动内在的动机和动力,正是这一动机和动力命名使得情节得以向前推进、发生变化、走向高潮或陷入低谷。

影片中的人物主要围绕“权力、金钱、爱情、亲情”四种欲望类型展开叙事。在棠家男性角色缺失的情况下,在棠家这个小的家庭环境里,棠夫人作为棠家的一家之主具有绝对的掌控权,无论是对大女儿棠宁还是“小女儿”棠真的控制,都做到了为她所用。在棠府之外,棠夫人利用征地的暴利这一特性,联合县长、议长等权贵炒弥陀乡地皮,使他们在金钱欲的驱使之下失去了原本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地位。在暗箱操作里却因为一个工程的调动涉事人的钱都被套牢,棠夫人为了达到自己的征服欲和来自内心深处对于权力的极度渴望,利用棠宁那份渴望得到母爱的亲情欲望,掌控安排棠宁利用美色和柔软的身段骗取林家灭门惨案的调查组警察廖队长好感和信任,穿梭其中获取案件信息和线索,最后却落得了被母亲牺牲的下场。棠夫人利用“小女儿”棠真对于爱情的渴望,引导诱唆其对好友见死不救,以此来保护棠家。

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构成悬念动机的多样性

《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一书中提到,“戏剧的基本特點是社会性冲突——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或集体与社会或自然力量之间的冲突;在冲突中自觉意志被用来实现某些特定的,可以理解的目标,他所具有的强度应足以导致冲突到达

叙事学分析

叙事学分析 第十章叙事学分析 一、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文学 韦勒克曾说:“无论从质上看还是从量上看,关于小说的文学 理论和批评都在关于诗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之下”。(韦勒克、沃伦: 《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第236页。)这一论断 至少是符合20世纪中期以前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现状的,但这一 现状与最近一百多年来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极不相称。 之所以会出现小说理论与批评长时间落后于诗歌理论与批评 这样的情况,与小说批评一直找不到自己的突破口有关。由于诗 歌语言在节奏、韵律、平仄等方面与日常语言相比有很大差异, 形式因素十分突出,因而从语言学、文体学的角度规定与把握诗 歌的本质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很容易被想到的思路。对小说 而言,情况却复杂得多。一方面,小说语言与日常语言在形式上 的差异比诗歌要小得多,小说语体往往是混杂不纯的,因而传统 的以语词选择为核心的形式研究在面对小说这一文体时总是显得 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小说内容层面的东西(人物、情节、故事) 又太容易吸引批评家的注意力,从而使小说话语层面的东西很容 易被掩蔽。中外小说批评几乎都是从最直观的地方开始的。只要 我们稍微涉猎一些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小说批评,就会发现它们毫无例外都是以情节和人物为核心而展开的批评。这种以人物 和情节为中心的旧式批评,没有抓住小说文体的要害,没有提炼 出概括小说文体本质特征的核心范畴,因而使得小说批评缺乏牢

固的理论基础,无法超越教条式批评和印象式批评的局限,而拥 有广阔的自我发展空间。这种状况只有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 法国叙事学建立起来的时候,才得到了改观。 叙事学(法文的narratologie,英文译为narratology)一词由法 国结构主义学者托多罗夫在1969年出版的《〈十日谈〉语法》一书中首次使用。用托多罗夫的话说,这是一门“关于叙事作品的 科学” ,“主要是研究叙事文和故事之间的关系,叙事文和叙述 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故事和叙述行为之间的关系。” (见张德寅 编选:《叙述学研究》第19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实际上,在此之前,有关叙事学的理论就以诸如叙事作品结构分 析、叙事语法、叙事诗学、叙事话语等不同名称在法国文学研究 和文学批评中出现,但并没有引起理论界太大的关注。叙事学理 论的影响力的扩大最初直接得益于结构主义理论的传播。70年代 以后,叙事学已经成为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界广泛关注的一种理 论,这一理论不但由法国波及英美等其它国家,而且在理论形态 上也日趋完善。 托多罗夫的叙事学研究是从用“故事”与“话语”这两个概 念来区分叙事作品的素材与素材的表达方式开始的。托多罗夫认 为,“故事” 是按实际时间及实际的因果关系排列的事件,“话语” 则是指对故事的艺术处理或形式上的加工。在以后的西方叙事学 研究中,尽管不同的理论家对叙事作品的层次划分有不同的看法, 但托多罗夫的这一区分仍然是叙事学研究的起点。作为一种修辞 批评,叙事学批评关注的是叙事作品的话语层面而不是其故事层 面。这正是叙事学批评与传统的关于叙事作品的批评之间的差异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毛姆《面纱》中的叙事艺术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毛姆《面纱》中的叙事艺术 在亲历中国抗日战争之后,毛姆在其具有异国风情的系列小说之一的《面纱》中,让英美读者体会到不曾感受过的异国风情,了解过去所不熟悉的东方文明。 《面纱》( The Painted Veil )以英殖民地香港为背景,讲述了一对英国夫妻的情感经历。故事以“她惊叫了一声”这一描述开始,采用了倒叙的方法,以一男一女惊慌失措的对话作为开端,“房间里的百叶窗关着,光线很暗,但还是能看清她脸上恐惧的表情[9] 。”通过男女的对话读者可以推测是一场婚姻的不忠场景。从侧面向读者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在婚姻问题上已铸成大错,此后又很快改变人物视角。 在整个小说的叙述进程中,叙述者不在故事中,却像上帝一般“俯瞰”着整个故事,对紧闭房门的房间和发生在这个女主人公身上的故事一一道来: 容貌娇美而又爱慕虚荣的二十五岁的英国女子凯蒂(Kitty ) 始终在追求“华丽的面纱”,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为了摆脱母亲的控制和世俗的眼光,为了逃离当时伦敦浮华的外交圈,她赌气嫁给了木讷寡言的细菌学家瓦尔特?费恩(Walter Fane),殊不知她正从一个深渊跨入另一个泥沼。随后,她和在中国工作的丈夫远跨重洋来到香港,由于丈夫迅速投入到细菌学的研究中,冷落了新婚妻子,孤独的凯蒂郁郁寡欢,渐渐的爱上了风流倜傥的已婚布政司唐生。在

善于玩弄女性的唐生看来,瓦尔特太太不过只是另外一个漂亮的、寂寞无助的女郎而已。而随着凯蒂的出轨,夫妻间的关系渐渐蒙上了不可忽视的“不忠面纱”。 一、《面纱》中的叙述者与受述者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代表热拉尔?热奈特认为,叙述者是指“谁在说”。第一种叙述者为“故事外- 异故事”,叙述者处于叙事故事的第一层次,讲述和自己无关的故事。十九世纪大部分现实主义小说家多采用这种模式。 按此划分方法,《面纱》讲述的是凯蒂的婚姻故事,属于第一种类型:“故事外- 异故事”,叙述者讲述着瓦尔特和凯蒂的故事,但他却没有处于故事之中,在故事中从未出现,讲述的都是和自己无关的故事。 此外,叙述者与受述者是文本结构内部叙事信息的发出者与接受者。叙述者是讲故事的人,受述者是指接受这一故事的人,而且两者都要出现在文本中,也即是读者可以在文本中发现叙述者与受述者。 在整个故事中,语篇的叙述者都从未以第一人称“我”出现,比如在第一部分第三章中,“她跟着他来到走廊,一直看着他走出房子。他朝她挥了挥手,这不禁让她一阵激动。他已经四十一岁了,然而身体依然十分柔韧,脚步灵活得还像个小伙子” [9] 。这一段描写中没有出现指涉叙述者的语法人称,但是并不表示整个故事没有叙述者,也不表示没有第一人称的叙述的故事主题意识就会减弱。因为《面纱》的故事叙述者处于故事之外,只是在具体地描述人的行为。据米克?巴尔的观点,叙述者是通过语言来展现的一个功能。

叙事学

“这下”的语篇功能以及相关汉语教学问题 “这下” 出现在博雅汉语中级口语教材中“表示由前面的事情引出后面的结果” 问题意识不强留学生用错、少用:缺乏实例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仅8例 错误: 这样这下他们的学习成绩越来越下降,跟父母疏远,带来很大的不好影响。 篇章衔接机制的位置问题 主观性叙事语境 “这下”听起来口语性很强,但在日常对话中却极少使用。而多出现叙事性文学作品之中。 叙事文学有三大要素:叙事方式、叙事人称和叙事聚焦。 就方式而言,夸张地说,“讲述一个故事至少有五百万种方式”(詹姆斯),但常见的大类主要是展示和讲述。而表示连接的”这下“也正是经常出现于讲述性的叙事语境之中。在这种的叙事方式中,始终活跃着一个叙述者的形象,他记录、讲述,并对他叙述的故事作出各种主观性的评论和解释。 例如:

(15)杨国忠慌里慌张想逃走,几个兵士赶上去,把他的头砍了下来。这下可把唐玄宗难住了,他怎么舍得杀这个宠爱的妃子呢? (16)狄仁杰这下可生了气,说:“上有天,下有地,叫我狄仁杰干这号事,我可干不出来!”(《中华上下五千年》墨人中国戏剧出版社) 而叙事人称和叙事聚焦讨论的其实是叙事角度问题,参考格雷麦斯将叙事角度划分为四分法,短语“这下”出现的叙事语境,多采取第一人称参与者角度或第三人称主观视角的角度进行叙事,且无论人称如何,都属于内聚焦型叙事,叙述者是作品事件的参与者、阅历者,充当所叙事件的的一个角色,事件的全部内容都是从这个角色的眼光来观察、以这个角色的口吻来叙述的,主观感情色彩较浓。例如: (17)而且,我还一边消毒一边对女儿说:“这下可好了,凯尔文死了,鼠也养过了,你总算该死心了,可以静下心来,集中精力学习了。” (《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土一族中国青年出版社) (18)看着一向温和亲切的王老师这样声色俱厉,毫不留情,小李想,这下可完了,王老以后再也不会信任自己了。

“叙事学”(Narratology)

“叙事学”(Narratology) 叙事学(Narratology法文中的“叙述学 ”(narratology),是由拉丁文词根narrato(叙述)加上希腊文词尾logie(科学)而构成的。七卷本的《大拉霍斯法语词典》是这样解释“叙述学”一词的:“人们有时用它来指称关于文学作品结构的科学研究。”新版《罗伯特法语词典》对该词所下的定义则是:“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两种定义颇有出入,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它们都重视对文本的叙述结构的研究。简单说来,叙述学就是关于叙述本文的理论,它着重对叙事文本作技术分析。 尽管“叙事学”一词在1969年才由托多罗夫(T.Todorov)正式提出,但人们对叙事的讨论却早就开始了。柏拉图对叙事进行的模仿(mimesis)/叙事(diegesis)的著名二分说可以被看成是这些讨论的发端。李斯特(Thomas Lister)于1832年就利用“叙述视点”来分析小说作品,同时期的另一位学者洛克哈特(John Gibson Lockhart)更是使用这一术语来探讨如何使作者与自己的作品保持恰当的 “距离”。殷企平等:《英国小说批评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后来经过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的全面讨论,福斯

特(E.M.Forster)和马克.肖尔(M.Schorer)等的深入发挥,叙述视点成为小说批评(自然也包括叙事学)中最为重要的术语之一。 托多罗夫首次提出叙事学一词时,给"Narratology"的定义是:叙事学:关于叙事结构的理论。为了发现结构或描写结构,叙事学研究者将叙事现象分解成组件,然后努力确定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Todorov,T.Grammaire du Decameron[M].Mouton:The Hague,1969.p69。 托多罗夫综合各家论述,借用语言学中的关键术语,对最小叙事单元、序列和文本进行了描述。他认为,叙事中的最小单位是一些基本命题,可以是表示行动元的命题,如:“X是国王”,也可以是表示动作的命题,如 “X娶了Y”。五个命题构成一个序列:表示初始平衡的命题——表示外力侵入的命题——表示失去平衡 的命题——表示恢复平衡力量的命题——表示新平衡的命题。而序列按照嵌入、接续、交替等方式结合起来就构成完整的叙事文本。Selden,R.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M].Kentucky: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86.p60-61. 法国人类学家兼结构主义者列维-斯特劳斯(L.Strauss)对神话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在浩如烟海的神话底下隐藏着某些永恒的普遍结构,任何特定的神话都可以被浓缩成这些结

从叙事学角度读

从叙事学角度读《狂人日记》 摘要:文章用叙事学观点从叙事语言、叙事时序、叙事者等角度分析了叙事文本《狂人日记》,旨在尝试多角度深入分析作品。 关键词:叙事文本叙事时间叙述者叙事 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震动了“沉寂多年”的鲁迅,他看到新世纪的曙光,毅然参加《新青年》宣传新思想的工作,一九一八年五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出版了,它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震动了中国文坛,鲁迅先生第一次用文字形式把笔锋指向产生国民劣根性的根源——封建思想文化体系。日记体小说《狂人日记》也成为复合时代的音韵,应时而发的战斗檄文,充满“义勇和正气”的宣言书。这一叙事文本把一系列事件按时间和因果关系构成可叙性方式,由狂人的心理状态联系事件,这部心态小说从现实与历史两个侧面,综合运用转喻、隐喻手法写出一个患有“迫害狂”的精神病人对中国社会的深刻研究。 该叙事文本多用转喻手法,现实中,狂人从赵贵翁的眼色、路人议论时的凶笑,小孩子铁青的脸,一直联想到最近狼子村佃户说的人吃人的事情;历史上,从春秋时代易子而

食,食肉寝皮到辛亥革命中徐锡麟的被杀。这些可叙性事件中,句段组合成以主体与其邻近的代用体间联系为基础的转喻,以事物间相似点为基础,在选择过程中产生。 文本中的人物是叙事作品中题材的要素,是具有一定心理、生理的主体,人物生活在全然虚构的可能的世界中,读者受主观规定性内在机制的影响,初读时容易被叙事虚构世界左右,错觉人物的精神世界是虚构的真实世界。狂人这一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叛逆者形象在虚构世界中,是具有真实性的,又是象征的。 首先,作者按现实主义方法塑造人物,狂人是一个曾经受过启蒙教育并有所觉醒的迫害狂患者的形象,他的多疑、慌乱、恐惧,他的活跃而混乱荒唐的思维引发的一系列非功能性的卫星事件,也是用转喻手法表现的。从总体到每一细节无不符合“迫害狂”病人的特征,先是从赵家的狗看了他两眼引发到他的主人想要害他,再到听到街上女人的话认定所有人都要吃了自己。 另一方面,文本通过隐喻丰富、深化、扩大了文本的诗意内涵。因为隐喻可以在描写之下隐藏丰富的言外之意,引起读者搜寻,无形中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在狂人每一个真实的疯狂言行背后,又寄托着某种更加深刻的寓意,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思索与认识,这是作者用象征手法暗示给读者的,如“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暗含对我国封建主

《红楼梦》叙事学分析

《红楼梦》的叙事学分析 (叙事者:隐含作者;叙事者干预;不可靠叙述;视角与方位;叙述分层) 摘要:《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小说不仅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以及整体结构上有着高超的技艺,在叙事上同样有着难以超越的技巧。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对《红楼梦》文本的研究,从叙事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叙事的隐含作者、叙事的可靠性以及叙事的视角和方位三方面。 关键词:《红楼梦》隐含作者叙事可靠性视角方位 《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它集荣耀与一身的同时也集争议与一身,关于它的争议,不管是作者还是主题甚至到人物形象,几乎一直没有停止过,但也一直没有定论。 一、叙事隐含作者 作者在叙述故事的时候,通常会想象另一个人来帮作者叙述故事情节,从中来表达作者自己的一些观念、思想、价值观等等,被想象出来替作者说话的这个人一般情况都是作者的代理人,即作者的“第二自我”,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二自我”是作者通过作品的写作创造出来的一种人格,这样一种支持作品的价值集合的人格被现代文学理论称为“隐含作者”。因为他是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中推论归纳出来的。一百二十回合的《红楼梦》虽然成书于两个人,但后面的作者几乎是延续着前一个作者思想脉络进行创作的,因此,《红楼梦》的隐含作者仍然只有一个,并且具有前一个作者即曹雪芹的观念、思想和价值观。 《红楼梦》的隐含作者首先具有的是反封建道德观的人格。小说塑造的主人公贾宝玉就是一个反封建道德的典型,在学习上,他不爱封建传统的四书五经,喜欢在内容和形式上更为丰富的知识;在对待男女关系上,他公开反对封建道德观所宣扬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反而认为女儿才是真正尊贵的,而男子确实污浊之物;而对于自己的爱情问题,贾宝玉更是不愿选择家长们给他安排好的封建淑女薛宝钗,厌弃“金玉姻缘”之说,他爱的是与他心心相印,有共同志趣的另一个封建叛逆者林黛玉,虽然这样一段至纯至真的爱情被封建道德观所扼杀,但这并没有影响隐含作者反封建道德观这一人格。 从文本可以看出,《红楼梦》的隐含作者还具有佛教和道教相融合的思想品格。小说中有两个个人物至关重要,那就是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每每事情发展到了人力难以挽回的地步时,他们总会出面化解,然后令事情峰回路转。如第十二回合,王熙凤毒设相思局,治得贾瑞拖一身病,眼看就要归西,此时来了一个道士与了他风月宝鉴。在第二十五回,在宝玉和凤姐双双遭了赵姨娘的道,中邪命悬一线之时,一个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化解了二人的邪祟。除此之外,小说多处可见色空思想,《好了歌》说好即是了,了即是好;甄士隐与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乃是告诉世人,人从虚无中来,也终将会归于虚无;木石前盟与今生还泪是承认佛家的因果轮回之说。 二、不可靠叙事 小说的叙述语言讲究反讽,非径情直遂,这通常让小说的叙述者与隐含叙述者之间的观点呈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情况。《红楼梦》小说的叙述者与作者的第二人格之间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因此,小说有大量的叙述是不可靠叙述。 《红楼梦》的隐含作者对宝黛的恋爱是抱同情的态度,而《红楼梦》的叙述

叙事学视阈下的Vlog分析

65 工作探讨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叙事学视阈下的Vlog分析 ■天津师范大学:陈瑶 【摘要】近年来,Vlog(video blog)作为一个新兴的互联网的产物,发展迅速,获得了年轻群体的广泛关注。本文以Vlog发布平台——哔哩哔哩弹幕网上的Vlog视频作为研究对象,从叙事学的视角,通过叙事交流过程、叙事视角和叙事策略三个方面对于这些视频进行分析和探讨。【关键词】Vlog;叙事学;叙事视角;叙事策略Vlog 即为视频博客(video blog),是以视频为载体的记录生活的新形式 。创作者以第一人称自述角度对真实生活经历进行个性化拍摄和剪辑,制成带有浓烈个人色彩的记录短片。Vlog起源于2012年,2015年在海外迎来爆发期,出现一批职业 Vlogger(视频博客博主),现如今在海外,Vlog的热度依旧不减。 相较之,国内的Vlog行业起步较晚,最开始是一些最先接触到Vlog的海外华人开始制作Vlog,Vlog开始被国内的年轻人熟知,一些嗅觉灵敏的自媒体人开始率先尝试这种新颖的记录生活的方式。但是由于缺乏类似于You Tube 这样的平台对于Vlog的扶持,国内的 Vlog 行业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状态。2018 年底以来,微博、B站、腾讯视频、抖音等平台纷纷设立Vlog专门的阵地,出台一系列扶持Vlog的政策,吸引Vlogger入驻制作。有了这些媒体平台的支持之后,Vlog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现如今已经成为当下不可忽视的一种自我表达和自我展现的方式。 本文旨在从叙事学的视角,去分析当下火热的Vlog视频中的叙事呈现。1. 叙事交流过程 查特曼曾经以符号学的交际模式来说明叙事文本的交流过程,他曾将一个完整的叙事文本分为六个要素,分别是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受述者—隐含读者—真实读者。而Vlog作为一个独特的叙事文本,也包含着这样完整的叙事交流过程。1.1 真实作者和真实读者 真实作者和真实读者,一个是作品的实际创作者,一个是作品的实际阅读者,在Vlog的叙事文本交流过程中,Vlog的真实作者就是创作者。互联网的交互性催生出了人们的交流欲望,集合视觉和听觉为一体的Vlog的表现形式,深受广大互联网用户的喜爱。而Vlog视频的观看者,在这个叙事交流过程中,就是真实读者。从观看者角度来看,在观赏过程中能够暂时性抛开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负担,使自己获得短暂的精神自由。真实读者们会根据自己 的使用与需求,去选择观看不一样的Vlog。通过观看名人的Vlog来满足自己的窥视欲和好奇心,通过观看一些旅行题材的Vlog来满足自己繁忙工作没有时间外出的愿望,这种所营造的“伪社会关系”给真实读者们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满足了他们各种不同样的需求。1.2 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 “隐含作者”的概念是美国学者布斯在其作《小说修辞学》中所提出来的。布斯称,“隐含作者”为作者的“第二自我”,作者的一个“隐含替身”。作者在写作时,不是在创造一个理想的、非人性的“一般人”,而是一个“他自己”的隐含的替身。因此,作者也可以根据具体作品的需要,用不同的态度来表现自己。就编码而言,“隐含作者”是处于 某种创作状态、以某种立场来写作的作者。就解码而言,“隐含作者”是文本隐含的供读者推导的这一写作者的形象。在Vlog中,作者往往想要表现的,就是这样一个“隐含的自己”,也就是作者本人想要通过Vlog来传达给受众的自己。以明星欧阳娜娜发布的Vlog来看,她的Vlog包括她的留学生活、日常工作、购物经历和好物分享等等,她所传达出来的隐含自我就是一个简单快乐的留学女孩的形象,而故意去弱化了自己的明星身份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隐含读者在叙述文本中是与隐含作者相对应的存在,是“隐含作者”心目中的理想读者,他的立场应该与“隐含作 者”保持一致,可以说是文本预设的读者。在作者构建自己的Vlog的时候,并不存在一个诸如你我这样一个真实的读者在阅读着他的Vlog作品,而只是存在着由文本本身所预想的读者。普林斯认为,隐含读者是依照隐含作者的价值与文化规范的意义所形成的,他将之称为“真实读者的第二自我”。 每个Vlog制作者在制作自己的Vlog的时候往往是作者自我内心的一个呈现。他的隐含读者也应该是与她的情感、立场保持一致,完全能够理解作者的一种受众,可以说隐含读者的 存在,就是为了强调作者的创作目的。1.3 叙述者和受述者 叙述者作为叙述文本范围内的一个核心成分,是故事

论莫言小说叙事视角选择的美学意蕴

论莫言小说叙事视角选择的美学意蕴 彭 祖 鸿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罗定527200) 摘 要:独特的叙事视角使莫言的小说具有与众不同的美学风格。儿童叙事视角带领读者进入到明净绚丽的自然状态;成人视角使读者领受了多角度思维的快感和想象的愉悦;亲缘叙事视角则让人们得到穿梭于时空的美感以及对种族退化的忧虑。莫言是中国传统美学和西方现代写作技巧的感性传承人。 关键词:莫言小说;儿童视角;成人视角;亲缘叙述视角;美学意蕴中图分类号:I 20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693(2004)03-0022-04 On the Aesthetic Implication of Selecting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s in Moyan s Fictions PENG Zu hong (Luoding V ocational &T echnological College,L uoding 527200,Guangdong,China) Abstract:Moyan s fictions are of distinctive aesthetic sty le because of his unique narrative perspectives.T he child s perspective leads the readers to the state of nature,w hich is liquid and florid,and the adult s perspective makes the readers feel the delight of thinking in many w ays such as the joy of imagination,w hile the kinship s perspective makes people have the aesthetic feelings of shuttling back and forth in time and space and the anxiety of degeneration of race.Moyan is the perceptual inheritor of not only Chinese tra ditional Aesthetics but also w estern modern w riting skills. Key words:Moyan s fictions;the child s perspective;the adult s perspective;the kinship s narrative per spective;aesthetic im plication 回顾上世纪后期的中国文坛, 小说家莫言的创作生命似乎特别坚韧:无论是作为!新潮 小说卓尔不群的开路先锋,还是作为!新潮 还俗后名利赫然的文坛大腕,莫言都以丰硕而独特的小说创作显示了自己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和样板意义?[1]确实,作为一个小说家,他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坛来说不可或缺,他的一系列作品:#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檀香刑?等,都以其风格独特而震撼文坛。他的小说有着独特的叙述方式(包括叙事视角的选择)、诡异的灵动感觉、令人回 味无穷的语言运用,使得他在中国文坛上夺人耳目。 莫言小说多采用的是在叙事学上称为内聚焦 的叙述模式,但本文不打算严格按照叙事学上对视角的划分,而是依据各自具有的不同的美学特点来进行划分,将它们分为儿童视角、成人视角和亲缘叙述视角。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一 有论者谓: 我觉得莫言的意义在于他为当代 收稿日期:2003-11-04 作者简介:彭祖鸿(1980-),男,广东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第8卷第3期2004年9月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Yangzhou Poly technic College V ol.8 No.3Sep.2004

叙事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叙事”一词最早见于柏拉图的《理想国》,其中提出了对叙事进行的模仿(mimesis)/叙事(diegesis)的著名二分说。而“叙事学”一词最早由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托多罗夫提出。他在1969年发表的《〈十日谈〉语法》中写道:“……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 其他关于叙事学的定义还包括:1.新版《罗伯特法语词典》对“叙事学”所下的定义:“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2.七卷本的《大拉鲁斯法语词典》对“叙事学”的解释是“人们有时用它来指称关于文学作品结构的科学研究。”两种定义颇有出入,但它们都重视对文本的叙述结构的研究。3.托多洛夫:叙事学研究的对象是叙事的本质、形式、功能,无论这种叙事采取的是什么媒介,无论它使用的是文字、图画、声音。它着重研究的是叙事的普遍特征。尤其是故事的语法,即故事的普遍结构。4.热奈特:叙事学研究的范围只限于叙事文学,即以语言为媒介的叙事行为,它对故事不感兴趣,也不试图去概括故事的语法,而是着重研究反映在故事与叙事文本关系上的叙事话语,包括时序、语式、语态等。简单说来,叙述学就是关于叙述本文的理论,注重对故事和文本层面的研究。同时还着重对叙事文本作技术分析。 而叙事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确立是20世纪60年代,在结构主义与俄国形式主义影响下形成。它被明确定义为:“研究所有形式叙事中的共同叙事特征和个体差异特征,旨在描述控制叙事(及叙事过程)中与叙事相关的规则系统的学科。” 二、叙事学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1. 从思想渊源看,叙事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及弗拉基米尔·普洛普(Vladimir Propp)所开创的结构主义叙事先河。 首先,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等人发现了“故事”和“情节”之间的差异,“故事”指的是作品叙述的按实际时间顺序的所有事件,“情节”侧重指事件在作品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这些直接影响了叙事学对叙事作品结构层次的划分。他们提出“故事”和“情节”的概念来指代叙事作品的素材内容和表达形式,大致勾勒出其后经典叙事学研究所聚焦的故事与话语两个层面,以此来突出研究叙事作品中的技巧。其次,对叙事学影响直接、贡献最大的是俄国民俗学家、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先驱普洛普。他的代表作品《民间故事形态学》是叙事学的发轫之作。他通过对俄国100个民间故事的研究分析,打破了传统按人物和主题对童话进行分类的方法,认为故事中的基本单位不是人物而是人物在故事中的“功能”,由此从众多的俄国民间故事中分析出31个“叙事功能”。后来他的观点被列维—斯特劳斯接受并传到法国。 年代,大量关于叙事作品结构分析的作品开始涌现。较著名的有:1.法国叙述符号学家格雷马斯于1966年出版的《结构语义学》一书,主要研究叙事结构和话语结构。2.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也于1966年发表了著名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他在论文中提出将叙事作品分为三个描写层次,即功能层(作品系统中最小的叙述单位,是故事中以相关项面貌出现的切分成分)、行为层(人物层)、叙述层(描写叙述作品本身过程中叙述者和读者得以获取意义的代码),以此分析读者对文本的横向阅读和纵向阅读。这篇论文为之后的叙事学研究提出了纲领性的理论设想。 叙事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自成体系并不断壮大。20世纪80年代又兴起了“后经典叙事学”即“新叙事学”,推进了叙事学的进一步开拓和发展。

从叙事学的角度读边城

从叙事学的角度读《边城》 法国叙事学研究者热奈特提出,人们谈论中的叙事学中的“叙述”包括了三个不同的概念,即: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现在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读沈从文的《边城》。 一、叙述内容 (一)故事: 叙事就是讲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讲,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故事。《边城》以平实的语言叙述了湘西小镇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女主人公翠翠朦胧而又无结局的爱情。 1.事件: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的人物行为极其后果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事件在作品中都承担着一定的作用,而根据事件在故事进展中的作用可以将事件划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边城》中,五月端阳,翠翠同祖父进城看大河边的划船,这是个很小的事件,但是正是因为翠翠同祖父去看船,才遇见了二老傩送,并展开了此后更多的故事。另一种是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例如:两年后翠翠再次同祖父进城看船,因为下雨而走进了船总顺顺的吊脚楼上避雨,在祖父同顺顺谈话后,祖父问及翠翠有关大老请人做媒的事情,翠翠的反应和行为,塑造出了一个天真、可爱、淳朴、害羞的少女形象。 2.情节: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且要求在故事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并由此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边城》中大老天保因知自己唱歌不是傩送的对手而不开口唱歌,然后决定从茶峒离开,希望忘掉一切,却在茨滩出事淹坏了,此后二老因此对翠翠祖孙心生误会,不久翠翠的祖父去世了,船总有意将翠翠接回家照顾,却因名分不合,决定等二老傩送回家后再商讨,但是二老却没有回来。这一情节矛盾重重,揭示了翠翠无结局的爱情。 3.人物:叙事作品中人物是事件情节发展的动因,在叙事作品中人物有着二重性的

_朝花夕拾_中儿童视角的叙事分析

昆明学院学报 2009,31(5):55~58 CN 53-1211/G4 I SSN 1674-5639 Journa l of Kunm i n g Un i versity 【儿童文学研究】 收稿日期:2009-01-12 作者简介:齐童巍(1984—),男,浙江诸暨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儿童文学研究. ①本文所引用的《朝花夕拾》中的内容均来自《鲁迅全集》 (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版,下文不再另行注释。《朝花夕拾》中儿童视角的叙事分析 齐童巍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朝花夕拾》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回顾性叙述,在叙事视角上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叙述者从目前的角度来观察往事”的“叙述自我视角”和用“当时的经验眼光”来观察的“经验自我视角”;而“经验自我视角”在《朝花夕拾》中又具体分为儿童视角和成人以后的“我”的视角。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细致地区分和使用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事,用极具文学性的文字,完成了对人生的一次自我剖析和反思。 关键词:鲁迅;朝花夕拾;儿童视角;叙事分析;叙述自我视角;经验自我视角 中图分类号:I 207.8;I 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639(2009)05-0055-04 Ana lyz i n g the Narra ti on fro m the V i ew of Ch ildren i n Zhaohuaxish i by L u Xun Q I T ong 2wei (School of Humanities,Zhejiang Nor mal University,Zhejiang J inhua 321004,China ) Abstract:Zhaohuaxishi is written in the first pers on narrating in retr os pect .The angle of narrati on is made up of t w o parts,“narrating the self angle of vie w ”of observing the past fr om the vie w of the p resent by the narrat or and “experiencing the self angle of vie w ”of ob 2serving by “the past experience vie w .The “experiencing self angle of vie w ”in Zhaohuaxishi is divided int o child ′s view and “my ”angle of view after gr own 2up.I n the book,Lu Xun divided carefully and narrated in the first pers on angle of view,in very literary words t o com 2p lete the self analysis and self exa m inati on . Key words:Lu Xun;Zhaohuaxishi;children ′s angle of view;narrative analysis;narrating self angle of vie w;experiencing self angle of vie w 一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亿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 顾。”[1]① 鲁迅在《朝花夕拾》一开始的《小引》中这样 描写对于故乡的记忆。虽然“在久别之后尝到”儿时所吃的“极其鲜美可口的”蔬菜,结果觉得“不过如此”,但“旧来的意味”对于鲁迅来说仍是美好的。 这是一种美丽的“偏差”,并且贯穿在《朝花夕拾》的这些文章之中。作为一组回忆散文,《朝花夕拾》的10篇文章大部分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回顾性叙述,“我”是叙述的主体。但是深入分析这个看似单一的叙述者,却可以发现,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内部存在着不同的叙述视角,大体可以分为两个,一个是“叙述者从目前的角度来观察往事”的“叙述自我视角”,另一个是以“当时的经验眼光”观察和叙述 的“经验自我视角”[2] 。其中,“经验自我视角”又包 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儿童视角,另一个是成人以后的“我”的视角。当然,儿童视角和成人以后的“我”的视角,不是同时呈现在一个叙事当中的。随着鲁迅在文中记述的往事所发生的时间的推移,成人以后的“我”的视角取代了儿童视角。这两者的界线应该是鲁迅离开绍兴,去“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 样的人们”[3] (《呐喊?自序》)的时候。王晓明在《无法直面的人生》中也把鲁迅的这一抉择,看成是鲁迅对成人后人生道路的选择[4]14-20。和小说第一人称叙述不同,作为回忆性的散文,《朝花夕拾》中的“我”,相对小说而言,具有更多的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各个时期鲁迅的自我反映。 二 第一人称叙述的出现,在中国古代就有,尤其在散文文体之中,例如清代的沈复 就在《闲情偶记》中就用第一人称回忆和记录自己和芸的生活。现代小说出现以后,第一人称的

热奈特叙事理论

叙事学: 叙事学理论发源于西方,以形式主义批判而闻名于世。 20世纪的叙事学诞生于法国。叙事学是由拉丁文词根narrato 加上希腊文词尾logie构成的。顾名思义,叙事学应当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科学。然而这种定义经不起深究。因为叙事学研究对象——“叙事作品”的界定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新版《罗伯特法语词典》对“叙事学”所下的定义是:“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而七卷本的《大拉鲁斯法语词典》对“叙事学”的解释是“人们有时用它来指称关于文学作品结构的科学研究”,显然,这里的“文学作品”并不只包括叙事作品一种。两种定义颇有出入,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它们都重视对文本的叙述结构的研究。简单说来,叙述学就是关于叙述本文的理论,它着重对叙事文本作技术分析。 罗兰·巴特认为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除了文学作品以外,还包括绘画、电影、连环画、社会杂闻、会话,叙事承载物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有声语言、固定或活动的画面、手势,以及所有这些材料的有机混合。而实际上,叙事学的发展并没有完全遵循这种设想,它的研究对象局限于神话、民间故事、尤其是小说这些以书面语言为载体的叙事作品中。即使是进入到非语言材料构成的叙事领域中,也是以用语言作载体的叙事作品的研究为参照进行的。连巴特撰写的《时装体系》一书,也是在研究报刊杂志上关于时装的文字符号。单就神话,民间故事,小说而言,叙事学早期关注的是前二者,主要研究的是“故

事”;叙事学发达以后主要研究后者,关心的是“叙事话语”。所以它们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这样,从实际发展情情况来看,叙事学是对主要以神话、民间故事、小说为主的书面叙事材料的研究,并以此为参照研究其它叙事领域。 “叙事学”一词最早是由托多罗夫提出的。他在1969年发表的《〈十日谈〉语法》中写道:“……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实际在此之前,叙事学的研究设想和理论轮廓已经相当完整。叙事学的产生是结构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双重影响的结果。结构主义强调要从构成事物整体的内在各要素的关联上去考察事物和把握事物,特别是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从共时性角度,即语言的内在结构上,而不是历时性角度、历史的演变中去考察语言,这种研究思路对叙事学的产生起了重大影响。 起源发展: 尽管“叙事学”一词在1969年才由托多罗夫(T.Todorov)正式提出,但人们对叙事的讨论却早就开始了。柏拉图对叙事进行的模仿(mimesis)/叙事(diegesis)的著名二分说可以被看成是这些讨论的发端。18世纪小说正式登入文学殿堂后,对叙事(尤其是小说)的讨论更加充分全面:从小说的内容到小说的形式,再到小说的功能和读者的地位等。今天人们热衷讨论的一些叙事学范畴,如叙述视点、声音、距离等,也早有人讨论过。如李斯特(Thomas Lister)于1832年就利用“叙述视点”来分析小说作品,同时期的另一位学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阿内西阿美女皇后》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阿内西阿美女皇后》 《阿内西阿美女皇后》一文,通过文本呈现给读者的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只是故事的一个基本单元和故事发展下去的路线。虽是这样,作者采取的是留白的方式,根据故事的基本单元与发展路线提示了读者完整的故事该是怎样的。 故事的基本单元由第一段到倒数第二段组成,撇开最后一段,故事的基本单元可以分成以下三个小的事件:A阿内阿西美女皇后醒来,发现自己失忆了,独自在广场张望;B罗尔丹前来搭讪,邀美女皇后同行,美女皇后出于对他的信任,跟他回家;C到了家之后,罗尔丹露出“色狼”本色,对美女皇后施暴,美女皇后激烈反抗之后,幸运出逃,回到原来的那个广场,坐在原来的长凳上。 从以上三个事件看来,故事的基本单元拥有完整的情节,为什么构不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呢?或者说,为什么只能算是故事的其中一个单元呢?答案在于最后一段。 文章的最后一段说的是美女皇后醒来,发现自己失忆了,独自在广场上张望,此时罗尔丹走过来搭讪,邀美女皇后同行,美女皇后站立起来去挎罗尔丹的胳膊。这与事件A B的情节是一样的,乍一看,就连叙述的语言文字也极度吻合。可玄机就在以下三个细节上:1、女子醒来时,“手表的指针指着七点二十五分”,而在第一段,她醒来时,“手表的指针指着四点一刻”,从时间的流动上,我们可以看出最后一段的事件是继事件AB之后发生的,不是同一件事件;2、醒来时,她的“上衣缺了三粒扣子”,这正好呼应了事件C中的“他的手用力向下一拽,三粒扣子一下子被拽掉了”,侧面告诉我们,美女皇后上衣缺的三粒扣子是在罗尔丹施暴时,被拽掉的;3、罗尔丹再次过来搭讪时,“在一只眼睛上贴着一块白纱布”,这是呼应了事件C中的“用手里的杯子砸罗尔丹的脸部”,同样从侧面告诉我们,罗尔丹受的伤是在美女皇后激烈反抗时,被杯子砸伤的。 从三点细节可以看出,最后一段是对由事件ABC组成的基本单元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叙述。除却三点的不同,更多的是相同。相同的情节发展以及基本相同的叙述语言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最后一段以美女皇后“用自己瘦弱的胳膊去挎那男子粗壮的胳膊”结束后,她极可能是再次跟着罗尔丹到他的住所,遭到强暴及挣扎着出逃,甚至会重新回到原来的广场,原来的凳子上,甚至是,同样的故事情节可能会在美女皇后和罗尔丹身上发生第三次、第四次,或者会这样一直发生下去。这就为什么事件ABC只是故事的一个基本单元,而非完整的故事本身的原因。真正完整的故事是由无数个这样的基本单元组成的,虽然这些基本单元情节一样,但是后一个基本单元却是前一个的继承发展。这就好比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形状——每一个圈圈都有相同的轨迹,却是一个叠加着一个往上升。

浅议汪曾祺小说的儿童视角问题

浅议汪曾祺小说的儿童视角问题 摘要:汪曾祺在新时期文坛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小说风格温暖平和、清秀雅致。儿童视角是汪曾祺进行创作的重要手段,这种视角的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也令他的作品具有别样的风格。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儿童视角真善美 汪曾祺在新时期初期以《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开始了自己文学的复活之旅,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纯朴而广受欢迎,更以温暖美好的氛围给人们带去了生活美好的希望。这种美好与汪曾祺叙述的视角密不可分,尤其是儿童视角。 一、儿童视角的选择 在叙事学视野中,“视角”或“叙述视角”指的是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现代小说理论的奠基者福楼拜与亨利·詹姆斯最早把小说视为自足的艺术有机体,从而将注意力从以往对作品的道德目的转向了小说技巧,尤其是“人物有限视角”或“限知视角”。美国新批评家珀西·卢伯克表示:小说之所以会有复杂的表达方法,归根结底就是视角问题,并出版了第一本系统阐述叙述角度的著作《小说技法》。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叙事视角成为评论界的一大热门话题。不同的视角会赋予作品不同的美感,同时也可折射出作者的内心世界。 童年经验在艺术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谓“童年经验”,是指“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知识、意志等”[1]。童年时代的记忆和经历甚至会影响到作家的写作倾向和意图。纵观汪曾祺的小说写作,童年视角出现的时间短暂,在《羊舍一夕》、《黄油烙饼》、《受戒》、《大淖记事》、《虐猫》等作品中出现,至晚年写作呈成熟趋势后就较少出现,因此,儿童视角对研究汪曾祺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汪曾祺从小在人情味十足的士大夫文化中成长,其家庭氛围是典型的书生家庭,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汪曾祺深深地沉湎于孩提童趣之中的情况,因为孩提时的一切对其而言不仅仅是哺育他成长的乳汁,更是他赖以生存的土壤。他没有显赫的政治资本值得炫耀,也没有一度蒙垢却终于洗清的名誉值得“恢复”。一生动荡的岁月令这个文弱书生无所适从,也只有生命起初的美好可以让汪曾祺寻找到安宁。汪曾祺把“不失赤子之心”作为孔孟的核心,那是一种纯真、神圣的感情,用永不消失的童心真诚地面对世界,从而构造出充满诗情的田园牧歌般的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