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

教育对策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己累计有近一亿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家庭己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随之而来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也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但是,目前社会上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教育引领,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用着原始自然的教育方式,重智育轻德育,重生理轻心理,重外显轻内省,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相当普遍,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般说来,这一代独生子女有着优良的素质,掌握着现代科技知识,擅长运用网络、成长平顺;他们关注自身发展、敢于冒险、富有激情、重视权利。他们更注重规则意识,知识面广,表现出了极好的学习、接纳能力。

但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时代、家庭、社会的影响,他们又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缺乏责任心、好高鹜远、没有目标;缺乏爱心、偏激自私;娇气任性、以我独尊;心高气盛、目中无人;独立能力弱、依赖心理强;缺乏合作精神等等都在这一代人身上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来。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新时期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

缺乏独立性,依赖性强

这是目前独生子女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他们缺乏独立意识,懒惰,特别的依赖于别人,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他们不会洗衣服,不会铺床叠被,不会整理自己的物品,有的孩子甚至在家连碗都没有洗过,独立生活能力非常的差。

一切以自我表现为中心,任性、专横

在独生子女的心中,以为自己就是家里的太阳,谁都要听他的,自己可以一味的支配别人。任性、专横是很多独生子女的表现,一点小事没有顺着自己,就大发脾气。笔者所在的幼儿园里,这样的孩子可谓是不少见。学生A,别人不能向他提出不一样的意见,否则就大哭不止。学生B,有什么事情不顺心就开始大吵大闹,躺在地上打滚,甚至去动手攻击别人。这些“小霸王”往往真是令老师们头疼。

缺乏谦虚、谦让、节约、助人为乐等优良传统美德

中国素称为“礼仪之国”,“孔融让梨”“雷锋的故事”也一直是被人们所传诵的。而在现在的独生子女身上,却很少看到这些优良传统美德的影子。他们在家受宠惯了,什么事情都得依着他们,从来都不会主动去让着别人,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动不动就会动手去抢,占为己有。还有很多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节约,只知道没钱就找家里要,在现在的一些学校里孩子之间攀比现象严重,比穿比吃,甚至讲名牌,讲排场的现象比比皆是。而更别提助人为乐、谦虚等美德了,他们更是不知为何物,只知道一味的为着自己的利益。

娇气、怕吃苦,抗挫能力差

独生子女们娇气、动不动就哭,更为突出的是他们的抗挫的能力特别的差。据笔者在所在幼儿园的统计和调查,抗挫能力差的问题占独生子女问题的首要地位。“老师,我不会”“老师,你帮我”是很多孩子的口头禅。在幼儿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例子,学生C,坐在墙角暗自哭泣,问其原因,原来是鞋带不会系或是不会扣扣子;学生D,老师批评两句就受不了,几天精神不振;学生E,遇到难题就开始求助,或者干脆绕过去。而笔者还发现近年来在一些发生在独生子女身上的一些惨案,2011年,新疆某市4名初三女生,因考试排名靠后相继服鼠药自杀;2012年,成都是一名不到13岁男孩因犯错误受责而跳楼自杀,结果摔伤,被迫割掉脾脏,而这样的事情竟然是屡屡发生,真是令我们痛心和惋

惜。但是同时我们也想到的是新一代的独生子女的承受能力太差了,经不起一点点打击和挫折。

胆小、孤僻,社会适应能力差

很多独生子女胆小、孤僻,不敢也不能很好的去和别人进行交往。在新接触一个新环境中往往适应不过来或是适应的很慢。笔者听过不少这样个例子,某某学生被某所名牌大学所录取,该生上大学后竟由于适应不了新的环境,闹着要回家。还有这样的一个例子,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被美国的一所有名大学所录取,可是该学生竟然在赴美国之前的一个月患了“精神忧郁症”,原因就是他害怕自己不能适应美国的生活。

容易说大人话、做大人事,缺乏童真

独生子女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成人和各种媒体媒介。他们过早的接触到很多成人化的东西,以至于他们更多的说大人话、做大人事,失去了孩子本应该有的童真。倾听几个独生子女之间的对话,你会发现他们就像两个大人一样,甚至聊一些只有大人才应知道的事情;而观察一些独生子女的行为,你也会发现,他们会做一些应该是大人才做的事情。“早熟”是我们现在对新一代的独生子女们经常的评价。

独生子女问题产生的原因

错误的教养态度、方式和行为

“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传统观念在我国人民心中历来是根深蒂固的,人们都会认为多子女的家庭,孩子成长的安全系数就大。于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就很难有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子女,对于自己唯一的孩子,存在着“独苗”思想,而这种思想则折射为以下五个方面【8】:

(1)过多的爱

独生子女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对子女爱得过分,娇生惯养,百依百顺,“溺爱”成了家庭的通病。

(2)过多的营养

家长们为了让子女有一个更加健康的身体,拼命的为子女买来各种营养品,为子女补充各方面的营养,生怕子女哪方面发育不良或者是有所欠缺,想让子女有一个特别健康和强壮的身体,结果却适得其反,造成了子女消化不良,身体发育过早,而且还形成了子女挑食、偏食和不爱惜粮食等问题。

(3)过多的照顾

家长们对子女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关怀。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甘心做子女的保姆,包办代替了子女所有的一切事情,不让子女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子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使他们在动手和动脑中得不到一点应有的锻炼,结果也养成了子女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等不良习惯。

(4)过多的保护

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好动的,而家长却生怕自己家中这一小宝贝出去玩不安全,容易受到伤害。总是让子女呆在家中,成人加以控制。很多家长还会去干涉子女的活动,经常会看到一些家长因觉得自己的子女受了委屈而去教训别人的孩子的事情。而正是由于家长们对子女们保护得太好了,子女们什么事情都会依赖于家长,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5)过多的期望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缺乏长远的战略观念,没有形成明确的培养目标,习惯于从具体问题着眼、急于追求近期效应。一些家长以为发展特殊才能就是子女的成才之路,于是不顾子女的素质条件,过早定向,拔苗助长。还有一些家长人为智力的开发就可导致子女成才,因此只重视对子女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的提高,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健康教育,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再还有不少家长对孩子学习和成才的期望过高,要求过急,致使本来学业负担就很重的独生子女们加大拉心理压力,以致有些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压力过大,反而适得其反,一些独生子女反而更加胆小、退缩、害怕甚至于自暴自弃。

家庭教育环境的不足

教育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也是很重要的,它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我国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也说过:“小孩子生来大都是好的,到了后来,或者好,或者坏,这是环境的关系,环境好,小孩子就容易变好,环境差,小孩子就容易变坏。”而独生子女的家长很少意识到教育环境的重要性。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缺乏与同胞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容易形成感情的自我表现为中心,缺乏助人为乐、同情等品质。另一方面,家长拼命给独生子女创造过多保护的环境,使独生子女成天关在家中,不给他们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生活在缺乏儿童伙伴的环境中,孩子们无法从自我为中心走出来,一味的胆小怕事。再次,在很多家庭中存在着教育不一致的因素。在一个家庭中,往往,爸爸妈妈教育是一套,爷爷奶奶又是一套。经常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孩子做错了事情,爸爸妈妈批评时,爷爷奶奶却护着孩子,或是孩子提出无理要求被爸爸妈妈拒绝时,回头找爷爷奶奶,马上就得到了满足。长此以来,孩子会越发的任性、不听指挥。另外,由于很少出去玩,独生子女多半在家做一些安静的活动。“看电视”“上网”等成了很多孩子的主要活动。而在当今的社会,情爱、恐怖、暴力、枪战等镜头泛滥于荧屏。孩子对这些没有足够的鉴赏能力,会一味的模仿不良行为。这对孩子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9】。

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

社会的改革开放,为独生子女的成长创造了广阔的舞台,儿童青少年可以在这个舞台上成长、发展并大显身手。这是以往封闭、僵化的社会状态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然而,社会的变革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消极、落后的社会现象。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拜金意识、高消费观念迅速发展,在陈旧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影响下,独生子女的个人中心观念受到强化,反抗、厌学等情绪在滋长。这些教育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大大的影响了独生子女们的发展,使他们当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对策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在于开启独生子女的智慧,完善独生子女的性格,培养和提高独生子女的能力,并使其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这是实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也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所面临的根本任务和实质性要求。

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家长的教育思想决定着家长的教育行为,决定教育的效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其《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里,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笔者认为,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就是要求家长与孩子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并把构建双向民主化家庭教育体制作为现代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突出以人为本思想,以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健康心理为重点,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全面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确立现代的成才观和评价观,重视孩子对自身参与性评价,重视对孩子整体素质的全面科学评价,定准期望目标,因材施教。【9】~【13】

人格教育

人们开始思考教育的核心到底是传授知识,还是教孩子学会做人。许多专家、学者和家长认为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是首要的任务。光有品性,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性,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人格教育着眼于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把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发展、技能的形成看成是人格培养的组成部分,而且把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比如情感、道德、意志、动机等都看成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人格教育就要注重自主、自尊、言行一致的教育,反对谎言、贪婪、假心假意、夜郎自大。教育孩子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人诚信,以诚相待;对己严镇,谦虚谨慎;善于不断反省自己,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对各种人生的打击和挫折能坦然面对,等等。从而形成全社会的“人格互补优势”。塑造完善人格,固然操之在我,但家庭、学校教育,社会教化,别人的帮助引导,榜样的示范作用等方面也是极其重要的,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

苦难教育

每个民族都在培养自己的后代,为了使我们的下一代成为强者,能自立于人壮间,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对独生子女应当少一点怜悯和照顾,多给他们一些磨练的机会。培养坚强的意志,是未来事业成功所依赖的重要资源。培养锻炼意志最好的老师就是各种艰难困苦。吃苦是一种资本,从某种意义上讲,吃苦对我们并说是第一位的资本,能吃苦的人是不怕困难和挑战的。从小让孩子吃一点苦,就是为了使孩子将来经得起各种艰苦环境的磨炼。因此,我们在提倡孩子学习的同时,还要提倡孩子吃苦,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苦难教育,并不仅仅是在口头上教育毛子要“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也不仅仅是给孩子“忆苦思甜”。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让孩子吃一点苦,只有吃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孩子身上的“矫气”。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和困难的环境,尤其是生活条件越好,越要培养孩了的吃苦精神,使其懂得创造社会财富并非易事,这对教育好独生子女是非常必要的。

爱心教育

充满爱心的孩子往往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善于关心他人的孩子其父母也必然是很会关心他人。但对独生子女的爱要注意掌握好“度”,“过”和“不及”都是不好的。对独生子女付出的爱绝不仅仅是“奉献”,而是为了对他人、对社会的加倍回报。对孩子播种爱,是为了让孩子去感受爱、认识爱、传递爱,是为了让世界充满爱。如果只是一味地给予爱,而从未教孩子们去体会、珍惜爱,孩子们自然就不知道去爱他人,去理解、宽容他人、善待他人。仔细分析部分孩子缺乏爱心的缘由,其根源在父母身上,是父母对自己孩子太多爱心,把孩子应具备的起码爱心吞噬了。这种“过犹不及”之爱,只会助长孩子对“爱”的麻木,成为产生“自私”的温床,因此,我们应注重强化独生子女的“爱心教育”。

协作教育

职场不相信眼泪,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会被强制磨合。家庭可能会包容骄横的孩子,社会却不会容忍成年“皇帝”横行。社会有其公认的行为规则和规范,随着独生子女逐渐长大,其社会化的程度加大,社会要改造独生子女们。因此,为了让独生子女更好地适应社会,应该为他们创造群体环境,为他们“人工合成”伙伴关系,鼓励孩子到儿童社会中去,以“儿童教育儿童”,即互教。这是对独生子女进行教育的根本原则。儿童是从模仿开始他的学习生活的,而模仿最好的对象是儿童伙伴。尤其是从一些优秀的儿童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家长要放心地让孩子到小

伙伴中去锻炼,培养强烈的自主精神、合作精神、协作能力,这种能力将会随着他们的成长迁移到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能力教育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报告书中提出: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我们的教育不能简单地把知识等同于能力,让孩子有能力比有知识更重要。不要以为孩子是在说教中长大的,孩子是在生活体验中长大的。父母的责任不是让子女依赖自己,而是要使子女能够独立,过量的保护只会扼杀子女们的独立要求,给予孩子太多的指示和提出太多的要求只会损害孩子的独立性和判断力。相反地如果孩子们遇到某些问题时,给孩子们一些机会去思考、行动,自己去学习如何处理问题,便能养成他们的独立性和判断力。只有具备当机立断、不怕挫折的性格才会有韧性,所以要注意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急于告知答案,更不能包办代替。能力感强的人跌倒了能很快爬起来,遇事总是着眼于如何处理而不是一味担忧。

亲情教育

家庭教育,特别是亲子关系的改善是独生子女教育的重要方面。亲情是人世间最真切最朴实最珍贵的感情,亲情是一道宽厚的河道,承纳生命,承纳世界。亲情是每一个人的精神支撑,是子女成长不可或缺的营养素,在医治青少年的心灵创伤上,具有无与伦比的疗效。用亲情的纽带去拓展子女教育,让孩子在亲情中去学会感动,学会捕捉感动,学会感恩,学会真诚,学会责任。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都不能感恩的话,又怎么能对他人、对社会感恩呢又怎么能产生责任意识呢

社会化教育

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自幼缺少小伙伴,多数时间生活在成人之间,所以,多数独生子女在许多方面的性格都不能很好地融合于社会之中。因此几乎所有的有关研究和专家都认为独生子女最明显的缺点就是缺乏社会性。主要表现就是缺乏与周围人交往的能力;缺乏参与社会的能力;缺乏在社会环境中应变的能力。因此强化独生子女的社会化教育,是改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之一,也是克服其在独生的环境中容易形成的弱点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措施。要多给独生子女提供社会生活,孩子到二、三岁时就希望有儿童伙伴,独生子女这方面的要求就

更强烈,希望进入他(她)们的“儿童社会”、“儿童世界”。如果得不到满足,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孤僻、不合群。因此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就必须向孩子提供年龄接近的小朋友,给孩子提供他(她)们的社会生活。为此,可带孩子去串门,找其他小朋友玩耍;可带孩子到儿童乐园去游戏:也可尽早将孩子送进托儿所、幼儿园,让孩子去广交小朋友,扩大其社会交往。切不可把孩子一直关在家中,使其离群索居。

逆境教育

为了克服独生子女的弱点,应对独生子女进行适度的逆境教育,进行居安思危、忧患意识、勇于实践、经受挫折、克服困难、摆脱依赖和培养自主自立精神的教育和锻炼,使孩子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孩子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要加强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对人一生影响至关重要。家长正儿女易行善,家长邪儿女易行恶。家长民主儿女生平等之心,家长独断儿女生专行之念,家长仁慈儿女博爱,家长暴虐儿女残忍。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等等,都说明家长的素养、家庭的环境,对人一生的教养息息相关、处处相连。现实把家庭教育家省略为家教,又把家教等同于辅导孩子学业,这真是由误生谬。更本末倒置的事,没有把家长教育好就想把子女教育好,没有提升家长的素养,就想提升孩子的素养。现代教育教学理论都认识到: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教育好教师。那么,要教育好孩子,也一样首先要教育好家长。对家庭教育进行科学引导、现代技术支持和导向作用,保障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平稳、和谐、持续健康的发展。科学的家庭教育是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是使国民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较高科技素养的保证。

当前,由于现代家庭教育知识普及不够,造成在相当一部分家长中存在着严重的家庭教育误区,其主要表现为:教育目标的单一性(以子女考上大学为目标),教育思想的片面性(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教育方法的滞后性(说教为主),教育原则的随意性(以家长意志为转移),这种不良的育人现象同样存在于我们的学校教育中,这是与现代教育相悖的,也使得我们育人处于较低水平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难以进行科学的整合,难以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不仅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也影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14】。

突出家庭教育的方向性、时代性、民主性的特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强化学校教育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家庭教育指导要从孩子成长的思想、心理、生理特点出发,突出家庭教育的方向性、时代性、民主性特点,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15】。

在现代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许多家长最敏感最关心的仍然是孩子的考试分数,而对孩子人生必备的其它基本素质的培养则统统置于次要地位。在学校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下,使得许多孩子在学习和发展的黄金时代,虽然获得了应试的能力和简单的信息处理能力,却失去了塑造完美人生必备素质的良好机会。灰色的心理状态,不健全的人格品质,虚拟乏力的精神世界,使得一些孩子即使考上大学也难以获得成功的人生。这一状况要求我们必须用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思想层面的指导。

要帮助家长扭转“重智轻德”倾向,确立“成材先成人”的现代教育观念,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可以组织家长学习国家有关素质教育的政策文件,介绍国际国内家庭教育先进经验,引导家长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使家长的教育思想与时代同步,与孩子成长的需求同步。

要指导家长增强家庭教育中的民主意识,改变“老子说了算”“家长的意志就是一切”的封建家长制作风,要使家长充分认识到:教育孩子如同“大禹治水”,宜“疏”忌“堵’,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有时需要堵,但更需要导。家长的种种管束如唠叨、数落、训斥、达标、包办、监控、打骂等不良家教方式,常使孩子们感到心烦。长此以往,孩子与家长就会产生对立情绪,发生冲突与磨擦。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民主观,确立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的新理念,把孩子当作朋友,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主精神,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度”。孩子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生活,感到自己的独立要求得到理解,就能和家长格外亲切,两代人的感情就会得到协调,双方就会以一种平等的方式交流,从而增强教育效果。

要指导家长将正确的竞争观渗透到家庭教育中去。一方面鼓励孩子勇于竞争,正确对待胜负,经得起挫折和失败。另一方面又要教育孩子确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在发展孩子个性的同时学会合作,学会宽容,学会生存。

突出家庭教育互动性、多样性的特点,掌握正确的方法论

家庭教育是家庭中围绕子女的成长而展开的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起着主导的作用。家长的教育行为及方式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因此,需要用改革创新

的理念进行家庭教育方法层面的指导,突出家庭教育的主体性、互动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方法论。

坚持互动的指导原则,其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16】:一是家庭教育指导是指导者与家长互相学习,切磋提高的过程,而不是单向的指导者向家长灌输教育方法的过程;二是在家长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实现两代人的思想沟通,情感交流,达到互学共进的教育效果。

创新家庭教育方法对提高家庭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在方法层面上,要针对家庭教育的特性(天然性、权威性、情感性、渗透性、针对性),帮助家长梳理和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如:说服教育法、行为训练法、家规制度法、激励评价法、实际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环境熏陶法、艺术熏陶法、心理暗示法。这十种方式方法的运用,需要家长具备这样一些家教能力:把握分析的能力、了解孩子的能力、评价鼓励的能力、家庭协调的能力、家长自制的能力、指导学习的能力等。这十种方法的运用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完全可以因人因事因时制宜,灵活运用。

准确把握和切实推进家庭教育指导过程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初期阶段要以人为本,引导家长摆正家庭教育与学历教育的关系,增强全体家长积极参与的意识。

在指导的过程中家长最需要的是什么,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棘手的是什么,最希望得到什么形式的帮助,诸如此类,只有家长心中最清楚。为此,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家长的意见,调动他们参与指导的积极性,把指导者和被指导者的认识统一起来,使被指导者适应、配合、参与指导,把接受指导和指导他人变成自身的需要,变成不断追求家庭教育科学化和完美化的需要。家长是成年人,很多家长的学识水平、工作能力、观察认识能力高于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在教育学生方面是伙伴关系,而不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只有位置摆正了,家长有了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使我们的工作真正有成效,才能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家长的学历、职业、社会地位与家庭教育的质量、子女的成功率并非完全成正比,学历高的人不等于会教子,学历低的人未必不会教子。更何况学历文凭只能证明家长所接受的专业教育程度,并不能反映家长的教育水平。对于每一位家长来说,如何与时俱进的实施家庭教育,都是一个崭新的值得学习和研究的新课题。因此,要让不同学历层次,不同社会职业的家长共同参与到

家庭教育中来,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更具有群众性和针对性,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家长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素质。

阶段二:中期阶段注重合作性,引导家长摆正家庭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关系,增

强广大家长自主学习的意识。

合作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形式,是指个体与群体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同心协力,产生一致行动的过程。要想方设法给家长相互之间提供交往和互动的平台,让他们在鲜活的事例中,学习别人的经验,总结自己的体会,进行理论的探讨,感悟为国教子的道理,掌握家庭教育这门时代性很强的学问。

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进行家庭教育实践,都是自身进行继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家庭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家长必须通过学习,及时补充和更新知识;必须通过研究,认真总结和借鉴科学的教子经验,这样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自信自强、勇于进取的人生榜样,才能促进自己和孩子一起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在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型社会过程中,为满足学习型家庭的需要,促进学习型家庭建设,我们要努力给家长和孩子提供交往和互动的平台,为家长继续学习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提供条件。

阶段三:后期阶段注重长效性,引导家长摆正家庭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增

强广大家长自我教育的意识。

家长永远是孩子的榜样,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永远没有终止日期。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受到自我教育,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家长如不及时学习充实自己,必落伍无疑。这一现实也迫使家长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家长只有确立终身教育思想,才能在孩子面前做到“红旗永不倒”。

要引导家长摆正家庭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认识到家庭教育将伴随着孩子的终身,是对孩子进行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家庭教育也将影响着自己的终身,是自己进行终身教育的重要媒介。

要建立健全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指导的模式

家庭教育指导是指有关专业人员或社会机构对实施家庭教育的成员(成年人或未成年人)从理论、方法、内容和技术等方面进行指导,确保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家庭教育指导受到社会文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方法是否科学的制约。不同的教育观念会带来不同的实践活动,形成不同的经验,从而产生不同的指导模式。有的模式科学、经济,对实践有真正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有的模式欠缺科学性,甚至根本就是错误的,没有参照模仿

的价值。为保证家庭教育健康科学的发展,减少实践探索的盲目性,有必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的模式。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才一能够保证教育的成功。学校、家庭和社会构成了育人的三角关系,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处于指导者的地位。不同的社会组织有不同的价值理念、不同的指导方法,他们从各自的角度认识家庭教育规律、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形成了不同的指导模式。目前在我国城市中存在多种家庭教育指导的模式。一是以学校为主导的指导模式。学校是教育青少年的天然主体,比其他任何部门都更具教育权威和优势,这种教育权威和优势也体现在对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方面。因此,家庭教育指导应该以学校为主导。这一观念曾经是社会的主流,受此影响,形成了以学校为主导的指导模式。二是以社团为主导的指导模式。各类社会团体,特别是各级妇女联合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因此被赋予了家庭教育服务和指导的传统任务。三是以社区为主导的指导模式。以社区为主导的家庭教育指导,进一步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这种指导贴近市民生活,容易体验或示范,利于对症下药,但存在政府各部门沟通不畅、社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工作人员缺乏教育指导的权威性等问题。四是以市场为主导的指导模式。1990年以来,随着对教育产业、教育市场的逐渐认识和细分,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展,人们对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和规律的认识也逐渐清晰。弥补其他指导模式的不足,满足家长的迫切需要,以市场为主导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应运而生。笔者试从社会管理和参与的角度,对探索家庭教育指导的科学模式提出建议。

建立沟通和协调机制,形成教育指导的合力

现有的几种家庭教育指导模式,有各自明显的优点和不足。为了家庭教育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让家庭教育指导真正取得实效,应该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几种模式各自的优势,相互借鉴,弥补不足。现实工作中,各指导机构分属不同的行业系统,彼此沟通不畅,指导工作缺乏协调、支持和互补,各自的优势不能够很好地出发挥。为此,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出面协调,在学校、社会团体、社区、教育公司等家庭教育指导机构间建立一种沟通和协调机制,例如,可以整合行政部门与民间的力量,建立各级家庭教育服务和指导中心,整体规划和协调本地区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15】。

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的作用

目前,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学校有自己的权威和优势,仍然是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角,其他社会团体基本上处于配角地位。受教学任务繁重、缺乏相关经费等因素影响,学校的主角作用难以很好发挥,这种情况一时还难以改变。为此,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作用。只要经费保证,措施得当,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社会团体是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的。而市场化的教育公司以满足家长的需要为己任,不需要财政任何投入,只需要政策的扶持和鼓励,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广州市荔湾区为每个社区配备一名由教育局选出的优秀教师,专门进行社区教育指导。各社区综合利用各自的教育资源,开办散居儿童家长学校、人口基础知识学校、文明市民学校、法制学校,增强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通过组织社区青少年活动、亲子家庭活动、结家庭教育对子等活动,促进家庭、社区与学校的联系和沟通。

必须有行业学会的指导与行为规范

纵观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不难发现,各种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指导者资格确认难、指导内容不科学等问题。对于从事家庭教育指导的人员,缺乏相关的资质认定,让人觉得只要有热心、热情就可以从事该工作,至于内容是否正确、教育方法是否得当,较少人过问。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家庭教育指导也必须遵循家庭教育规律、讲究教育的艺术和方法。但在具体指导工作中,个别指导者的教育观念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教育方法反不如被指导者先进。一些教育模特报告最终变成明星化收费表演。更为恶劣的是,一些公司公然违反有关规定,在校园测验孩子的智商、微量元素,以达到推销教育产品的目的。要改变这一混乱状况,政府必须加强管理,协助各社会团体成立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行业协会或家庭教育中心,由他们制定行业的从业资格及行为准则,进而对家庭教育指导人员进行资格认定,科学规范与指导各学校、各社区、各团体与各专业化公司的行为【16】。

拓展家庭教育和指导研究的新视野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牵涉的领域很多。人类学、统计学、文化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与家庭教育学的研究息息相关,家庭教育的指导也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吸收这些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多角度研究家庭教育和指导的问题。在重视家庭教育研究传统领域研究的同时,要跳出家庭教育研究家庭教育。例如,要研究家长本身,才知道哪些需要指导,哪些不需要指导;要研究指导活动过程、效果;长要研究社会工作者的培训指导、保姆的培训指导等等。另

外,要进一步借鉴港澳台【17】和其他国家的经验,加强家庭教育研究和指导方面的合作。只有如此,才能拓展家庭教育和指导研究的新视野,实现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创新。

要加大对家庭教育指导的投入

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模式是一种理想的育人模式。这一模式的成效如何,取决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和经费的投入。目前,许多地方学校、社团、社区等指导模式形式化、表面化,困难较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府没有相关的经费投入。九十年代后期,物价部门允许家长学校收取一定的费用,各地的家庭教育事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实施一费制取消家长学校收费后,家庭教育指导就普遍陷入低谷。各级家长学校没有经费保证,或者流于形式,或者停止运转。社区教育也经费不足,空有计划,偶尔开展指导活动,也是为了完成计划,应付检查。家庭教育指导在某种意义上是针对成年人的继续教育【18】。成人教育非义务教育,在政府没有教育经费投入的情况下,受教育者支付教育费用合理又合法。实际上,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许多家长是愿意就接受教育指导付学费的。一些教育公司组织专家讲座收费很高却场场爆满就是明证。物价局允许家长学校收取的费用,还不及一场市场化讲座门票的零头。不可以为了实施一费制的方便,牺牲了对青少年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事业要走出低谷,政府必须在家长学校建设、在社区教育等方面投入必要的经费,或者允许家长学校收取合理的费用。

独生子女的教育方法

独生子女的教育方法 1.帮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 我们的家长朋友常常忽视培养孩子的自信、维护孩子的自尊。比如,为孩子大包大揽,孩子没有机会去做事,自尊和自信就无从建立,做人的根本就不能确立。我们应经常对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行为予以鼓励。我们在批评孩子的错误之前,首先要表扬他好的方面,这样维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即使孩子做错了,仍要表扬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行为,然后再解释他为什么错了,这样才有助于孩子自尊心的维护和自信心的培养。很多批评可以变成对孩子提出问题,其效果也会比批评更有效。 2.把握教育孩子的契机。 教育孩子的时机有很多,如安排孩子做家务,到邻居家借东西,让他们自己买日用品,等等,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孩子就能健康成长。 教育契机很多,关键在于“把握”。孩子的生日、儿童节、新学期开始等是很好的契机,可以借此鼓励孩子闯过难关,迈上一个新台阶。孩子犯错、考试后、参加活动前等,也都是很好的教育契机,好好地利用这些契机教育孩子,会取得平时难以取得的效果。 3.培养孩子超越自我、自我发展的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谁也不能靠着一点知识和本事,到处通吃、一辈子通吃,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收获一生的幸福和成功。父母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必须让孩子具备一种永不满足、不断奋进的能力。父母可以通过点点滴滴引导孩子正确地、理智地认识自我,客观公正分析,认识自己有哪些长处,哪些劣势,进而发挥长处,克服不足,不断战胜自己。孩子有了一些成绩,就肯定他们,并提出新的目标,激励他们不断进取。久而久之,孩子就能不断自我超越。 4.教育孩子需要一个过程。 5.当我们看到植物“开花”了,很自然地就要想到“结果”。其实,从开花到结果是 需要很多步骤的,教育也是如此。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少家长缺少耐心,不明白“过程”的必要和重要,对待孩子学习、犯错误等问题,表现得急躁,没耐心。忽视过程的教育,是一种虚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

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己累计有近一亿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家庭己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随之而来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也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但是,目前社会上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教育引领,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用着原始自然的教育方式,重智育轻德育,重生理轻心理,重外显轻内省,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相当普遍,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般说来,这一代独生子女有着优良的素质,掌握着现代科技知识,擅长运用网络、成长平顺;他们关注自身发展、敢于冒险、富有激情、重视权利。他们更注重规则意识,知识面广,表现出了极好的学习、接纳能力。 但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时代、家庭、社会的影响,他们又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缺乏责任心、好高鹜远、没有目标;缺乏爱心、偏激自私;娇气任性、以我独尊;心高气盛、目中无人;独立能力弱、依赖心理强;缺乏合作精神等等都在这一代人身上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来。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新时期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 3.1.1 缺乏独立性,依赖性强 这是目前独生子女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他们缺乏独立意识,懒惰,特别的依赖于别人,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他们不会洗衣服,不会铺床叠被,不会整理自己的物品,有的孩子甚至在家连碗都没有洗过,独立生活能力非常的差。

3.1.2 一切以自我表现为中心,任性、专横 在独生子女的心中,以为自己就是家里的太阳,谁都要听他的,自己可以一味的支配别人。任性、专横是很多独生子女的表现,一点小事没有顺着自己,就大发脾气。笔者所在的幼儿园里,这样的孩子可谓是不少见。学生A,别人不能向他提出不一样的意见,否则就大哭不止。学生B,有什么事情不顺心就开始大吵大闹,躺在地上打滚,甚至去动手攻击别人。这些“小霸王”往往真是令老师们头疼。3.1.3 缺乏谦虚、谦让、节约、助人为乐等优良传统美德 中国素称为“礼仪之国”,“孔融让梨”“雷锋的故事”也一直是被人们所传诵的。而在现在的独生子女身上,却很少看到这些优良传统美德的影子。他们在家受宠惯了,什么事情都得依着他们,从来都不会主动去让着别人,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动不动就会动手去抢,占为己有。还有很多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节约,只知道没钱就找家里要,在现在的一些学校里孩子之间攀比现象严重,比穿比吃,甚至讲名牌,讲排场的现象比比皆是。而更别提助人为乐、谦虚等美德了,他们更是不知为何物,只知道一味的为着自己的利益。 3.1.4 娇气、怕吃苦,抗挫能力差 独生子女们娇气、动不动就哭,更为突出的是他们的抗挫的能力特别的差。据笔者在所在幼儿园的统计和调查,抗挫能力差的问题占独生子女问题的首要地位。“老师,我不会”“老师,你帮我”是很多孩子的口头禅。在幼儿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例子,学生C,坐在墙角暗自哭泣,问其原因,原来是鞋带不会系或是不会扣扣子;学生D,老师批评两句就受不了,几天精神不振;学生E,遇到难题就开始求助,或者干脆绕过去。而笔者还发现近年来在一些发生在独生子女身上的一些惨案,2011年,新疆某市4名初三女生,因考试排名靠后相继服鼠药自杀;2012年,

浅谈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数量大增,随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问题,影响了独生子女的健康发展。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家长错误的教子观念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原因之一。要改变这一现状使独生子女更好的发展,就必须用科学的教养方式,以促进独身子女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一、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概述 (一)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含义: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是指独生子女所在的家庭根据独生子女具体生长、发育变化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及其表现特点,考虑社会的影响因素和独生子女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等实际情况,所实施的最基础、最初步、最有配合力、最有影响力和最有教育效果的教育。. (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点: 1.从教育观念上来看,家长普遍重视对其子女的教育 父母再忙再累,也要挤出时间和精力来关怀子女的成长,安排好他们的各种活动,如带孩子参观、游览,给他们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给他们解答各种问题,教他们背诵儿歌等等。这些都开阔了海子们的视野。 另一方面,年轻的父母一般都缺乏一定的教育经验和知识,在教育观念上往往失于偏颇,偏重于养育而非教育,以“期望子女身胖体壮”作为育儿的主导动机,导致了对孩子的过分娇惯、宠爱,致使“独生子女的任性、娇惯有发展愈来愈严重的趋势”。 2.从经济条件上来看,独生子女在经济上有可靠的保证 他们在生活营养、玩具、图书、学习用品、服装等方面都比非独生子女优越得多,这为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都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3.从家庭结构上看,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是“独苗”一个 这一方面使父母的关爱集中到了唯一的孩子身上,使孩子在感情上得到充分的满足。 (三)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作用 1.通过家庭教育的实施,训练和培养独生子女克服孤独感、娇惯感、依赖感,增强融入感、亲合感、自立感; 2.训练和培养独生子女学会学习和玩乐,学会体谅和关心家人、别人和小伙伴,学会自律、自护、自强、自立、自省、自尊、自重、自爱、自学和创造;3.训练和培养独生子女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事,当“德、智、体、美、劳”兼优的好孩子。

我国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

我国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 我国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与决策机制研究是发展我国政治文明,促进教育政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 重要内容,对提高我国教育政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政策制定过程是相当复杂的。这不仅是因为它要受到政府内部因素如政府部门、公务 人员和决策体制等的影响,而且要受到政府外部的利益集团、研究机构和大众民意等因素的制约。因此任 何一种把政策制定过程简单地看作为线性或理性化过程的倾向都是危险的。 —般来说,对教育政策制定有两种理解方式,一种是把教育政策制定理解为整个政策过程,它包括政策问题、政策议题、政策决策、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等几个阶段。一种是把教育政策制定理解为政策形成 ( policy-formation)或政策规划(Policy-fomulation),指从问题界定到议案抉择以及合法化的过程。前者是广义 地理解教育政策制定的概念,它把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等环节称为后政策制定阶段。后者是狭义的概念, 认为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与教育政策执行过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本文所探讨的教育政策制定过程就是从狭义上来理解教育政策制定。它主要涉及我国教育政策制定到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Porcess)以及与之相关 的在此过程中各政策主体(actor s)之间如何相互作用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关于我国教育政策制定过程的分析,可以借鉴著名的政策专家安德森在《公共决策》一书 中所提出的分析框架,他认为政策形成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共问题是怎样引起决策者注意的;二 是解决特定问题的政策意见是怎样形成的;三是某一建议是怎样从相互匹敌的可供选择的政策议案中被选 中的。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把教育政策制定过程分解为政策问题、政策议题、政策决策与政策的合法化等几个环节或阶段。关于教育政策的主体,在本文中主要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的个人、团体或组织。一般而言,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分为官方和非官方两大类,官方的教育政策制定者是指那些具有合法权威去 制定教育政策的人们,包括教育的立法者、教育行政官员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等;非官方的教育政策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79年我国政府实行计划生育以来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979年我国政府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大量增加,引起了家庭结构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由于独生子女家庭情况特殊,家长对这种特殊性缺乏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因而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有些人甚至把一些独生子女称为“小皇帝”,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正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79年我国政府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大量增加,引起了家庭结构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由于独生子女家庭情况特殊,家长对这种特殊性缺乏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因而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有些人甚至把一些独生子女称为“小皇帝”,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独生子女的独特性 国内外对独生子女及其教育的研究结果,几乎一致肯定独生子女的智能是优秀的,而在身体情况、学业成绩、性格特征、社会生活等方面与非独生子女有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说,独生子女相对非独生子女,智力发展较快,知识面较宽,身高体重达标率较高,但行为习惯缺点较多。至于差别的原因,主要在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教育态度的明显不同。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对独生子女成长的有利条件有: 1、独生子女生理条件比较优越。从遗传因素方面保证独生子女在脑力、体力、智力方面的相比非独生子女总体更为优越。 2、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因而能够尽管满足独生子女身体、心理发展的需要,保证了充足的营养和智力开发条件,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3、独生子女能获得较多的智力激励。由于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总是能够挤出更多时间陪孩子一起做游戏、教孩子学习、供给智力开发的各种玩具,因此独生子女一般都智力早熟、兴趣广泛、知识面广。 4、独生子女享有父母充分的爱抚。由于充分享有父母的爱,独生子女幼儿容易形成健全的个性,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有利于幼儿智力和才能的发展。 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家庭结构的特殊,独生子女家庭往往都存在着家庭教育不当的问题。根据上海市、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在社会性行为方面,存在问题的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23-40%。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在教育情感、教育期望、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导致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人际关系聚焦化 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亲子互动来进行的。在传统的多子女的家庭中,子辈除了与由双亲或更多的长辈组成的亲辈之间进行互动,还可以与兄弟姐妹组成的同辈之间互动,孩子在家庭范围内的社会性行为也不仅仅指向家长。但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缺少了多子女组成的同辈群体,原来传统家庭模式中与同辈之间的天然的社会交往行为不再出现,亲辈个体或群体成了独生子女互动行为的唯一指向对象。于是,孩子便成为家庭人际网络的中心,整个家庭的家政规划都围饶孩子进行,传统的家庭伦理规范发生了根本性的倾斜。父母一切都围着孩子转,过分听任孩子的影响,于是,各种各样的“小皇帝”诞生了,与此相关的种种问题也随之而来。 2、过多的宠爱影响独生子女良好个性的发展 对于独生子女,父母都尽量给予一切方面的满足,但是过多的宠爱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和个性发展。过多的食品、过多的营养,容易让孩子养成挑食、偏食、不

浅论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

浅论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 独生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不但在今天,而且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向来以家庭子女数量多,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来说,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中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如:家庭经济相对优越,享有父母充分的关爱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比较重视等,但同样也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如:父母错误的教养态度;错误的教育思想;不良的家庭环境给独生子女造成的性格、行为、交往、心理方面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本文九以上问题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建议,如改变观念、摆正独生子女与成人的关系、加强独生子女的友好往来,锻炼独生子女的坚强意志、培养起健全人格等。 [关键词]独生子女家庭家庭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开始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家庭子女的数量日益减少,并且出现了一些独生子女。时至今日,我国独生子女的绝对数量已大大增长,独生子女家庭在我国家庭中的比例也大大挺高了。据有关部门统计表明,我国每年大约要生育独生子女1000万左右。独生子女的大批出生,是我国儿童、少年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儿童、少年成分逐年发生变化。独生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不但在今天,而且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独生子女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所谓独生子女问题,本质上是教育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方式问题。独生子女身心发展状况如何,首先取决于奠基作用的家庭教育的成效,因此,每一个独生子女的家长都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当作是一件大事来抓。所以,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优势 (一)独生子女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 经济条件是家庭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家庭教育维持正常生活的前提,也是家庭教育得以正常运行、儿童身心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般情况下,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便舍得投资,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更为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其次,家长也会尽量的满足儿童心理的发展需要,保证了独身子女的智力开发用品,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此外,家庭条件好,家庭关系和谐,家长不为生活的奔波劳碌,也就有培养教育孩子的情趣、积极性和精力,这一切都对独生子女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独生子女享有父母充分的爱 一位心理专家曾提出“爱比维生素还重要”,由此可见,父母的爱对孩子的重要性。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幼儿是在父母充分的爱的阳光中成长的,这种爱会使孩子的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思想活跃、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多数幼儿容易形成活泼、开朗、大方、敢说、敢做的性格特点,有利于儿童智力和才能的发展。 (三)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比较重视 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关心子女的教育。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每一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风。随着对早期教育的研究,家长逐渐认识了早期教育对于幼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时间:2009-5-6 16:02:02 来源: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俗话说的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们常常有一种错觉,一说起教育,总以为这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其实,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交活动。广泛的说,凡是有目的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散的,都是教育,而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细胞,在教育方面更是有它不可磨灭的作用。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孩子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从幼年时期开始教育是不那么困难的,但以后矫正缺点的再教育就困难得多。因此,家庭教育把好第一关,打好教育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家庭教育的影响最深刻。 父母是儿童的亲人,他们是儿童最亲密,最信赖的人。同时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里,接触的时间最多,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所以,父母的教育往往在儿童心灵上起着决定作用。 第三,儿童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接受教育。 过去有些教育家把儿童比作一张白纸,可以任凭你在上面画什么画。这种比喻虽然不很确切,因为儿童的发展要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这种比喻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因为,遗传素质只是发展的前提,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而教育更是起主导作用的。它可以改变一定的环境,或者利用一定的环境,使它有利于儿童的发展。所以,懂得家庭教育的父母,可以根据儿童的先天素质和环境设计最美好的图画。 第四,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 儿童从出生到他能够不依赖家庭而独立生活以前,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家庭教育,越是年龄小的时候接受家庭教育越多。儿童上了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就逐步让位给学校教育,但家庭教育仍然在起作用,直到他自立为止。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教育环节,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家长自身的素质家长的素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以及日常生活中

浅析中国当代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1

浅析中国当代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 迫于人口迅猛增长的压力,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几乎所有的儿童都成了社会和家庭的小太阳。从目前国情来看,这项政策在一段时期内还将继续执行下去,这将为中国带来更多的“小太阳”。毫无疑问,“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对缓解我国人口增长压力、促进经济发展起到毋庸置疑的作用。但在“独生代”的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陋习,却让众多家长及关心、研究“独生子女”问题的专家学者忧心忡忡,80后、90后甚至成为了自私、任性、脆弱的代名词。有人甚至总结出独生子女的六大通病:至高至尊的心理倾向;自我中心的品行;博而不专的志趣;怯懦脆弱的意志;执拗不驯的性格;孤寂冷峻的情绪类型。 独生子女在婴幼儿期,与非独生子女没有什么不一样之处,其天性和童心完全处于一个水平线上。而且由于是独生,家庭在养育方面无论是投入金钱,还是精力,都是处于一种非常优越的地步,是那些非独生子女家庭难以相比的,与他们的父辈、祖辈相比,更加是天壤之别。但在如此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独生代”,为什么偏偏如此不成器?这与家庭教育有莫大的关系。中国的独生子女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时代背景下出现的特定产物。独生子女的出生,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也逐渐开始从大家庭模式向小家庭模式转变,家庭事务的主导也从“金字塔”形的层级结构逐步向“星系”结构转变,形成了以孩子为中心,父母、祖父母绕其运行的“星系”。独生子女在家

庭中位置特殊,但家长对这种特殊性缺乏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因而带来一些值得探讨的新问题。下面就围绕着当代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及解决方法两方面展开一些探讨。 一、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1、过度溺爱,过分包办,剥夺孩子学习生活、锻炼意志的机会 因为是“独苗”,是家庭的中心,家长们出于“独苗难栽”的心理,万千宠爱于一身,过度娇宠、无限满足也就不由自主地发生,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也被当成理所当然。家长们不仅不让孩子做家务,连自理劳动也由家长包办。久而久之,孩子把家长当成了拐棍,一步也离不开。结果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降低了这一代人的素质,孩子不仅不能成为强者,倒可能会成为一个窝囊废和寄生虫。孩子的意志力、坚韧性得不到锻炼,自立自理能力较弱。从吃到穿,从里到外,事事替孩子办好。这实际是剥夺了孩子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逆境中锻炼意志的机会。使孩子越养越娇,弱不禁风,不利于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性格和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 2、期望值过高,偏重智育,导致孩子厌学,逆反心理重,失去了童趣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最大心愿,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这种期望往往却导致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甚至出现许多荒谬的现象。孩子才几个月大就送去了训练中心,进行所谓的早教。到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不惜花费重金以求

教育法与教育政策的关系(优.选)

问答题:教育法与教育政策的关系是什么? 答:教育法与教育政策的可以从联系和区别两方面讨论。 二者联系: ①一致的目的。两者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其目的都是为了调整和规范教育活动和教育关系,规范和调整教育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为教育事业保驾护航,以使教育有效地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②共同的意志。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是相同的,都是国家和人民的意志。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并不是针对某个个人而制定的,而是针对公共教育问题而制定的。只有当社会上大多数人或相当一部分人遇到了共同的教育问题,且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时,政府才会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我国作为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意志的体现。 ③相互依存。两者相互支持和补充,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育政策市制定教育法规的依据,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得到实施的保证,成熟的教育政策可以转化为教育法规。 二者区别: ①制定机关和约束力不同。 国家的教育法规是由国家机关或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而教育政策既可以由国家机关制定,也可以由政党制定。一般性法律以及教育法律是由特定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我国的立法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如《教育法》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

而政策的制定既可以是政党,也可以是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政党在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处在执政地位的政党。在我国,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从中央教育部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直接参与了教育政策的制定。如《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中共中央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制定和发布的,这些政策文献成为指导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所以,教育法规的执行机关只能是国家机关,而教育政策除了国家机关,还有其他有关组织。 教育法规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国家强制性,对全社会成员都有约束力,必须向全社会公布;而教育政策不具有国家强制性,只对某部分人有约束力,主要是指导性作用,只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教育法规是调整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国家机关制订与认可的一切有关教育方面的规范行文件,体现了法的本质属性,具有一般法的特征,如程序性、规范性、确定性、普遍约束性和强制性。 ②表现形式不同。 教育政策通常是以决议、决定、纲要、通知、意见、指示等文件形式出现的,而法律则是法律条款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再现的。 ③规范和稳定的程度不同。 法律表述严谨,逻辑性强,比较正规具体,但比较单调枯燥。政策形式多样,表述丰富生动。 教育法规的稳定程度更高,而教育政策的灵活性更高。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律

浅谈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面临的问题

浅谈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面临的问题 山东省济宁第十五中学方德京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项基本国策已经或正在给我国人民带来的好处日益明显。但随着政府对全民的这项基本国策的教育和一胎化措施的实施,这就使我国出现了绝大多数的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客观实际就给我们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搞好教育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和不小的压力。 那么我们面对的对这些独生子女的教育有那些问题呢? 体质弱。表面上看孩子个头不小,但他们耐力差;家长没有少补钙,孩子仍经常骨折;不少孩子不愿上体育课。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指导家长让孩子合理饮食、合理补钙。同时先从体育课抓起,让他们坚持锻炼身体。除体育课外,还要教育他们坚持定时定量运动,如坚持长跑,或坚持步行上学回家等。 自高自大。父母本来就这么一颗独苗,所以常常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心中的太阳、家中的皇帝。久而久之,这就让他们养成了自高自大,唯我独尊的心理。我们老师可以这样教育他们,请科普专家讲关于宇宙的问题,让他们了解宇宙的宏大和我们的渺小,进而懂得谦虚做事待人的道理。 不刻苦。因为孩子从小在家里一切都得到顺从,甚么都来得那么容易,所以表现在学习等方面不刻苦。作为老师,我们要从其反面教育,如周末领他们去登山,首先提起他们的乐趣,最后让他们尽情享受乐趣,实际我们是让他们登山的过程中学会吃苦。 感情脆弱,心理不健康。几代家长围着一个孩子转,百依百顺,不让其经受点滴的挫折和逆境。一旦学习上生活中遇到一点不顺心,他们就会伤心到极点。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遇到这种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外,更重要的是平时有意识地给这些经不起挫折的孩子创设所谓逆境和挫折。 爱虚荣,说谎话。有些同学为了满足其虚荣心,本来考试考了16分,却把卷子改了分数给家长说成96分。这样,有几次成功了,他们就会继续这样做。如果老师发现这种情况,我们要给家长联系,然后双方来个“说谎”,让他(她)尝到其滋味。进一步就是,我们给家长多沟通多对话,来巩固治疗这种毛病的效果。 做人以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我曾记得,一个较为自私的同学,一天被自行车撞了后,很长时间没有站起来,最终被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人送进医院,之后经过同学、老师的照顾关怀,同时也经过老师陆续耐心的教育,这个同学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再也不那样自私了。 过分讲吃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吃得更好穿得更美是自然的事情。但是有一部分同学,在学习上不和好的比,单单在吃穿上和别人比。我们学校除了让学生统一着装穿校服外,更要让这些同学懂得,每个人的家庭情况是不一样的,经济条件、出身不代表一切,还要教育他们,一个人的衣着的美只是美的一个方面,行为美、心灵美才是更重要的,心灵的美是永恒的。 做事能力差。孩子在小的时候是需要父母等长辈的照顾,从抱着到领着再到让其独立行走,这说明了能力是逐步培养的,绝对不是先天就有的。但是现在有些孩子到了十八九岁,甚至二十几岁了生活还不能自理。更为严重的是,自己生了孩子,就将其推给自己的父母来养护料理,这在西方,人们是看不懂的。 自我抵抗能力差。现在的电子游戏、网上聊天迷住了不小的一部分学生。这就影响了他们的学业,熬坏了他们的身体,有的甚至与父母反目成仇,严重地伤害了感情。归根结底就是自我抵抗能力差。我们知道毒品有它的客观的特性,更有吸毒者的主观原因。针对这些有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论文题目: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学生贾惊骁 学号 1215540123002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指导教师江小英

目录 摘要 (3) 前言 (3) 一、独生子女的问题行为表现 (3) (一)过分自我不懂感恩 (3) (二)孤僻胆小缺乏热情 (4) (三)依赖成性抗挫力差 (4) (四)营养过剩品德低分 (4) 二、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 (4) (一)家庭教育与独生子女的成长 (4) (二)学校教育与独生子女的成长 (5) (三)伙伴关系与独生子女的成长 (6) 三、独生子女教育对策 (6) (一)不要“溺养娇惯”,得协调一致 (6) (二)不要“一味表扬”,得严爱并进 (7) (三)不要“拔苗助长”,得循序渐进 (7) (四)不要“重才轻德”,得全面发展 (8) (五)不要“包办封闭”,得家校配合 (8)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摘要 培养子女永远是一门学问,培养独生子女更堪称一门新学问,而随着国家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独生子女教育就成了令人关注的问题。从我国目前家庭教育的状况来看,出现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比如偏颇的教育目标影响了孩子的健全发展,不当的教育方式造成了孩子不良的心理品格,欠缺的教育知识削减了家庭教育的合理性与实效性等等。如何搞好家庭教育,使孩子有个更好的未来,成了千千万万父母心中最想解决的难题。本文拟从目前独生子女存在的一些基本行为问题出发,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伙伴关系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引起独生子女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并在最后给出关于独生子女问题行为的一些教育建议。 关键词:独生子女;问题行为;对策 前言 独生子女是指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现象。在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后,独生子女问题才成为社会的普遍性问题。[1] 独生子女逐渐成为中国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据统计中国3.2亿个家庭中,独生子女家庭占20.72%,独生子女已达6600多万。这些独生子女大部分生长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大部分将成为未来社会的骨干力量。在世纪之交,独生子女的教育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各种实证性的探索和规范性的研究应运而生。 当代的独生子女既是“皇帝”,又是“奴隶”,优越的物质生活使他们像“皇帝”,而在精神、创造力发展方面,他们更像“奴隶”,独生子女正在成长,他们希望独立于父母、教师,对自己的事情有自主权,在任何时候都受到尊重,他们希望有更多的时间与朋友交往。而现实生活中,父母的“溺爱”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学校表面上推行素质教育,实际上仍搞应试教育的做法,部分教师推崇的“师道尊严”的认识,导致了独生子女处于一种思想、行动受束缚,满是压力,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的境界中。[2] 一、独生子女的问题行为表现 (一)过分自我,不懂感恩 在独生子女的心中,以为自己就是家里的太阳,谁都要听他的,自己可以一味的支配别人。任性、专横是很多独生子女的表现,一点小事没有顺着自己,就大发脾气。很多孩子不容许别人向他提出不一样的意见,否则就大哭不止,有什

关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 问题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XXX 一、本次调查目的和意义 独生子女作为一组特殊的人口群体,已大批出现在社会上,如何教育好这一数量庞大的人口群体,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道出古往今来为人父母者的心态。尤其是具有深层稳固宗族血缘心理的中国人,更是把子女的一切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伸。因此,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在我国当代的家庭教育工作中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总体来看,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是好的,但今年我就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走访了几所学校,通过随机采访以及耳闻目睹,发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上,偏重于智育发展,忽视对独生子女的道德培养,过分娇宠溺爱,提供过多的关心和帮助,心灵脆弱,心理问题突出,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期望值偏高;二是教育方法不当;三是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家庭陷入溺爱与过分管理相交织的误区。种种这些困惑,不得不让我们重新认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重要性,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

通过调查分析独生子女教育的现状,以及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用正确方法引导孩子自强、自立、责任、独立、吃苦耐劳、学会感恩、学会分享,以期为改善独生子女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二、调查活动简介 (一)调查时间:2018年4月-5月 (二)调查地点:第十一小学和第二十一中学 (三)调查方法:随机, (四)调查范围:XXX区一些重点学校 (五)调查对象:学龄前儿童,3-6年级学生 (六)调查人:16秋行专 XXX(学号:XXXXXXXXXXX)我们先看一些事例:在十一小学,我选取四(二)班作为这次调查的对象,用表格的形式列举如下; 调查内容是否知道父母工作辛苦吗18% 82% 记得爷爷奶奶的生日吗1% 99% 记得自己的生日吗90% 10% 经常在家做些家务事吗10% 90% 自己的事自己做吗5% 95% 爱父母爱爷爷奶奶吗70% 30% 和同学相处好吗45% 55% 经常有零花钱吗90% 10% 会主动为父母做些事吗10% 90% 喜欢看书么55% 45% 父母对你的学习要求严吗85% 15% 受到委屈或不平的事,能自己处理吗20% 80% 自己提出的要求,爸妈爷奶会满足吗85% 15% 依耐家长吗,80% 20% 上学放学父母爷爷奶奶接送吗90% 10% 父母要求下参加多门学科的辅导吗90% 10%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浅析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浅析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着过度娇宠溺爱、过度强调智力教育、道德培养缺失等问题。改进和加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策略:一是切实转变育儿观念,以培养孩子自立能力为重;二是坚定信念,加强孩子思想道德培育;三是注意身正为范,发挥自身示范作用。 标签: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改进策略 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开始,产生的一个独有的名词,即“独生子女”。从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计生政策至今,这个群体已经达到了一亿之巨。从而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引起了人们关注的目光。社会变迁和转型期一些复杂因素也渗透到了家庭教育中,所以新情况的出现也势必影响到了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 一、目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现状来说,在中小学生中所作的调查和了解发现,独生子女的思想品德素质,相比非独生子女,主流还是好的。但是纵观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理性的分析之后,会发现许多让人不解的地方:比如责任心不强,孩子喜欢争强好胜,心理脆弱等等,这些缺陷突出了说明了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才会引起这些不良现象。 1、过度强调智力教育 一句“望子成龙”,让多少家长的目光都盯在了孩子的分数上。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则成了家长对孩子进行填鸭教育的美好借口。由于家里就一个孩子,家长的全部希望都集中到这个孩子身上。由于错误教育理念的支撑,所以孩子成绩的好坏成了家长喜怒哀乐的晴雨表。于是,为了孩子有个好看的分数考上理想的学校,家长使出了浑身解数:请家教,买参考书法、绘画、音乐、作文、英语,家长忙的不亦乐乎,却忘记了孩子在天真烂漫的童年最需要的是什么。 2、道德培养的缺失 虽然现在国家在推行素质教育,企业对人才的培养也没有全是学历加名牌。可是,对家长来说,那些望子成龙光宗耀祖的思维已经在他的脑海里定了性。所以他们认为,学习成绩仍然是唯一认定孩子是否成功的因素。在这样的理念的指导下,重视智育的培养而忽视道德培养就成为一种让人担忧的倾向。 3、过分娇宠溺爱 一个孩子一块宝,孩子本来就是家长的心头肉。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把所有关爱的目光都盯在了这一个孩子身上,在给他们诸多压力的同时也给了他

论文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论文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应该注意的几个问 题 经验交流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叶晓燕 由于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驱动,我国现代家庭的主流格局,特别是城市家庭的主流格局逐步趋同,由原来的多子多孙的四世同堂式的家庭结构向“二加一”的家庭结构转化。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它对子女身心健康、智力发展和精神成长所产生的影响,是其他任何教育场所都不可替代的。同时,由于独生子女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与非独生子女有很大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性格、身心发展、生活自理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别,所以家长在教育独生子女时一定要注意独生子女的特点,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使独生子女独立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以顺利适应社会生活需要。为此,本文拟就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略表浅见。 一、要注重培养独生子女的交往能力和自信品质 “二加一”的家庭结构,对独生子女的心理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首先是独生子女与成人接触较多。由于城市住宅日益楼房化,家庭与家庭之间交往渐渐减少,使得独生子女与成

人交往的机会增多。独生子女与成人交往增多有利也有弊。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父母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且都比较重视子女的学习,不但能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辅导,还有一定的成熟经验传授给子女。所以,独生子女有良好的早期教育,智力开发早,兴趣爱好广泛,理解能力较强。但是,由于独生子女经常与成人交往,成人的经验多方位地影响他们,使他们显得过早地成熟,过早地失去童年的天真、单纯和幼稚,在这种家庭结构中,成人只知道为孩子服务,使得独生子女任性骄横、不合群、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别人意见,依赖性很强,把父母当成了他们的拐杖,缺乏独立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独生子女与同伴接触减少。尤其在城市,独生子女较少有机会与同年龄、同层次、同一认知水平的伙伴接触和交往,这就必然影响独生子女学习与人相处的规则。独生子女更需要和同龄、同层次的伙伴交往,他们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原则,适应社会的规范,成功地学习社会生活经验。但独生子女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很少与同伴们交往,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了解,不能养成良好的社交能力和交往的敏感性,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发展。在生活中事事皆由父母安排和照顾,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不能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存在,自己不能支配自己,减弱了社会存在中的主体意识,因而竞争意识差。因此,家长要培养独生子女处理好同伴关

教育政策执行案例分析

3月28日,一场期盼已久的春雨终于降落在昆明这片干涸的土地上,久旱逢甘霖的喜悦感染着每位参加“中国民办教育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的民办教育界代表。 履新昆明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刚两个月的昆明市政协副主席汪叶菊,正向台下几百位来宾介绍昆明市民办教育的发展情况和优惠政策。这个春天,云南的旱情牵动了亿万人民的心,尽管如此,依然没有阻挡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此次民办教育盛会,其中不乏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据了解,目前,云南省民办学校总数已经从2005年的1431所增加到2811所,增幅达96%,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格局。而仅昆明一地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已达858所,占全省民办学校总数近1/3。云南民办教育发展速度可谓惊人,而昆明民办教育已经成为云南民办教育发展的风向标。 为什么选择昆明? 上午论坛现场签约了11个招商投教项目,云南省共引入约40多亿元资金,涵盖职教、幼教、高教各个层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云南省教育财政短缺之渴。 据悉,对于招商投教作出重大贡献的,政府将给予招商额度一定比例的奖励,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笑着说:“经我引来的资金已经有几个亿了,我还没拿到一分钱的奖励。” 下午招商引资专场内,入驻昆明开办幼儿园的美国先策教育集团总经理布莱德·瑞内特在演讲时提出了一个问题

“whykunming?”(为什么选择昆明?),在罗列了人口、省会、城市发展等因素之后,他认为更重要的是Government cooperation(政府合作)。 作为昆明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汪叶菊对于布莱德的看法,深表赞同:“云南民办教育的吸引力在于,一是民办教育的大政策和社会需求,二是领导人的决策。以前对个人行为没有这么强烈的感受,现在认识到个人的影响对一个地区的发展非常重要,他就是一个导航线,罗厅长和仇书记都是有超前意识和改革精神的领导人。” 自从仇和上任昆明市委书记一职后,在人们眼里,昆明不再仅是“春城”这个概念性地标,更多的是仇和刮起的一阵阵“旋风”。而另一个让云南蜚声内外的正是“奇人奇官”罗崇敏。 罗崇敏在上午开幕式致辞中,格外强调了一句话:“政府肩负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制度设计和体制安排。”并提出“一体制、五机制”,其中一条就是“建设非义务教育公退民进,调整教育所有制结构的机制。”罗崇敏说,云南省将拿出30%的非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改制。 据悉,仇和上任时讲了一段话:“这么多公务员,1/3去招商,1/3去创业,剩下1/3照样能把这些事情做完。”此项改革措施甫一出台,立刻让人想起沭阳当年“教师都有招商任务”。这一印象,在昆明市教育局局长宋栋身上得到了印证,汪叶菊口中“团结能干的班子”——昆明市教育局的带头人,此前曾是昆明北京招商分局局长,带领招商人员拿下了当年昆明市“出门招商”的第一单——与新奥

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 (1)

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 内容提要 【摘要】我国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重视家庭教育已成为一种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多,家长花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时间和精力逐渐增加,且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家庭教育发展不够理想,仍存在许许多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独生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新问题就相对多一些。 【关键词】家庭教育独生子女教育存在新问题 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亲子互动来进行的。在传统的多子女的家庭中,子辈与长辈、兄弟姐妹之间互动。但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缺少了多子女组成的同辈群体,原来传统家庭模式中与同辈之间的天然的社会交往行为不再出现,亲辈个体或群体成了独生子女互动行为的唯一指向对象。于是,孩子便成为家庭人际网络的中心,家庭的家政规划都围饶孩子进行,传统的家庭伦理规范发生了根本性的倾斜。父母都围着孩子转,过分听任孩子的影响,与此相关的种种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日常在家中的表现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后,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为此独生子女家庭便把对众多孩子的爱和希望都集中在独生子女这株独苗上。有的家长在情感上过度依恋子女,把子女当做是家庭的中心,是联络家庭成员情感的纽带.处处想的是孩子,怕孩子不高兴,怕孩子受委屈,对孩子过分宠爱和迁就。对子女的经济投入较多,尽量满足他们在生活上的各种要求,现在的独生子女特别是九零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就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父母百事包做,在父母眼里永远都还是孩子,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形成心理上的对父母的依赖性。就拿我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

亲爱的同学们: 您好,目前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大量的独生子女出现也引发了许多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无论您否独生,都希望您愿意跟我分享您的看法。只需耽误大家1~2分钟时间,请大家如实回答。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是独生子女吗?() A、是 B、不是 3、您同意独生子女的意志力比非独生子女弱的看法吗?() A、同意 B、不同意 C、不发表意见 4、你觉得你和父母的关系怎样? () A、亲密、像朋友 B、一般,偶尔沟通 C、有隔阂、代沟 D、很疏远,几乎不沟通 5、你对父母给你的建议?() A、几乎言听计从 B、一部分接受 C、几乎不采纳 D、感到厌烦 6、你在遇到挫折时大多会怎么处理? () A、独自应对 B、向朋友寻求帮助 C、向长辈寻求帮助 D、依靠别人 7、在家中有否做家务活?() A、经常 B、有时 C、很少 D、没有 8、你认为自己经常处于哪种情绪当中? () A.开心 B.平静 C.无聊 D.郁闷 E.烦躁 9、当你经常处于上题C/D/E情绪时的原因是()(选A、B的不做) A、缺少好朋友或谈得来的同龄人 B、遇到烦心事 C、与家人关系不好 D、没有具体的人生目标 E、其他 10、你觉得家里的学习环境?() A、非常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11、父母平时和你的主要交流形式?() A、正式谈话 B、闲聊 C、文字交流 D、他人传达 12、日常生活中,父母通常最忽视你的() A、身体素质 B、心理素质 C、文化知识 D、生活习惯 E、特长培养

13、父母对你的主要教育方法() A、唠叨数落 B、训斥打骂 C、循循善诱 D、实践磨练 14、通常在什么情况下,父母会表扬你() A、学习取得好成绩时 B、平时点滴进步时 C、遇到挫折需要鼓励时 D、几乎不表扬 15、如果你成绩不理想或犯错误时,父母通常会() A、责骂 B、打罚 C、谈心 D、找老师 E、请家教 F、不管 G、咨询教育机构 16、当你情绪不好时,父母的反应() A、先让我自行冷静,之后找机会和我沟通 B、不太关注我情绪的变化 C、他们会很焦急,情绪也会不好 D、用娱乐活动来帮我缓解 17、当你受了同伴的欺负,你父母() A、着急的问,你告诉老师了吗? B、生气地说,他欺负你,你就欺负他 C、适当引导,让你自己去处理 D、父母出面,直接干预 18、你觉得父母对你的教育() A、比较专制 B、比较民主 C、比较情绪化 D、比较溺爱 19、你觉得无论你提的任何要求,父母对你都会言听计从吗?() A、会 B、不会 C、看问题而定 20、你喜欢父母的教育方法吗?() A、喜欢 B、不喜欢 二、简答: 你觉得父母对你的教育哪些你比较赞同?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赞同之处: 改进之处: 非常感谢您抽时间填这份调查表。 愿你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