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计算习题

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计算习题
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计算习题

第五章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在进行追加筹资决策时,使用()。

A、个别资金成本

B、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C、综合资金成本

D、边际资金成本

2、下列个别资金成本属于权益资本的是()。

A、长期借款成本

B、债券成本

C、普通股成本

D、租赁成本

3、下列筹资方式,资金成本最低的是()。

A、长期债券

B、长期借款

C、优先股

D、普通股

4、留存收益成本是一种()。

A、机会成本

B、相关成本

C、重置成本

D、税后成本

5、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经营杠杆系数与经营风险成正比例关系

B、销售额与经营杠杆系数成正比例关系

C、经营杠杆系数与经营风险成反比例关系

D、销售额与经营风险成正比例关系

6、下列对最佳资本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最佳资本结构是使企业总价值最大,而不一定是每股收益最大,同时加权平均资金

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

B、最佳资本结构是使企业每股收益最大,同时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

C、最佳资本结构是使企业息税前利润最大,同时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

D、最佳资本结构是使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同时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

7、按()计算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更适用于企业筹措新资金。

A、账面价值权数

B、市场价值权数

C、目标价值权数

D、可变现净值权数

8、企业的()越小,经营杠杆系数就越大。

A、产品售价

B、单位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

D、利息费用

9、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的边际贡献率为60%,企业平均每月发生固定性费用20万元,当企业年销售额达到800万元时,经营杠杆系数等于()。

A、1.04

B、1.07

C、2

D、4

10、当企业负债筹资额为0时,财务杠杆系数为()。

A、0

B、1

C、不确定

D、

11、某企业发行面额为1000万元的10年期企业债券,票面利率10%,发行费用率2%,发行价格1200万元,假设企业所得税率33%,该债券资本成本为()。

A、5.58%

B、5.70%

C、6.70%

D、10%

12、某企业发行在外的股份总额为1000万股,2006年净利润2000万元。企业的经营杠杆系数为2,财务杠杆系数为3,如果在现有基础上,销售量增加10%,企业的每股盈利为()。

A、3元

B、3.2元

C、10元

D、12元

13、某企业长期资金的账面价值合计为1000万元,其中年利率为10%的长期借款200万元,年利率为12%的应付长期债券300万元,普通股500万元,股东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15%,假设企业所得税率33%,则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是()。

A、9.9%

B、13.1%

C、14%

D、11.25%

14、某企业生产A产品,年固定成本为12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当企业的销售额为800万元时,经营杠杆系数是()。

A、1.18

B、1.33

C、1.6

D、6.67

15、某企业生产产品的单位售价为50元,年固定成本为1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当企业的产销量为()时企业的经营杠杆系数最大。

A、3000件

B、 5000件

C、6000件

D、7000件

16、某企业生产产品的边际贡献率为40%,年发生固定性费用300万元,企业有发行在外的年利率为10%的长期债券1000万元,在销售额为1200万元的水平上,每增加1%的销售额,每股盈利可以增加()。(假设企业适用所得税率33%)

A、2.25%

B、2.67%

C、4%

D、6%

17、假定某企业的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为60:40,据此可断定该企业( )。

A 、只存在经营风险

B 、经营风险大于财务风险

C 、经营风险小于财务风险

D 、同时存在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18、已知某企业目标资金结构中长期债务的比重为20%,债务资金的增加额在0—10000元范围内,其利率维持5%不变。该企业与此相关的筹资总额分界点为( )元。

A 、5000

B 、20000

C 、50000

D 、200000

19、某企业权益和负债资金的比例为6:4,债务平均利率为10%,股东权益资金成本是15%,所得税率为30%,则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为( )。

A 、 11.8%

B 、 13% C. 8.4 % D. 11%

20、某企业2006年息税前利润为800万元,固定成本(不含利息)为200万元,预计企业2007年销售量增长10%,则2007年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会增长( )。

A 、 8%

B 、 10%

C 、12.5%

D 、 15%

二、 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可用于确定企业最优资金结构的方法有( )。

A 、高低点法

B 、因素分析法

C 、比较资金成本法

D 、息税前利润——每股盈余分析法

2、资金成本是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下列属于资金占用费的是( )。

A 、股票的股息

B 、债务利息

C 、发行费用

D 、广告费用

3、资金成本的计量形式有( )。

A 、个别资金成本

B 、债券成本

C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D 、权益成本

E 、边际资金成本

4、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降低经营风险( )。

A 、扩大销售额

B 、降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

C 、扩大固定成本的比重

D 、降低固定成本的比重

5、以下论述和公式正确的是( )。

A 、判断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其一般方法是以分析每股收益的变化来衡量。

B 、以EPS 1代表负债融资,EPS 2代表权益融资,则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上,有

C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公式为:

D 、以每股收益的高低作为筹资方式的选择标准,缺陷在于没有考虑风险因素。

6、下列有关资本结构的理论中,认为企业的负债与权益比例对企业价值有影响的是( )。

A 、净收入理论

B 、净营运收入理论

C 、传统理论

D 、MM 理论

7、决定资金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

A 、总体经济环境

B 、证券市场条件

C 、企业内部的经营和融资状况

D 、项目融资规模

8、下列属于权益资本成本的是( )。

A 、银行借款成本

B 、债券成本

C 、普通股成本

D 、留存收益成本

9、计算留存收益成本的方法包括( )。

A 、股利增长模型法

B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

C 、风险调整贴现率法

D 、风险溢价法

10、下列项目中,属于资金成本中资金筹集费的是( )。

A 、发行股票的手续费

B 、银行借款利息

C 、发行股票的广告费

D 、股票的股息

11、关于经营杠杆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 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说明了销售额增长(减少)所引起利润

增长(减少)的幅度。

B 、 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

C 、 其他因素不变,固定成本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大。

D 、 当固定成本趋于0时,经营杠杆系数趋于1。

12、影响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因素有( )。

A 、资本结构

B 、个别资金成本的高低

C 、企业总价值

D 、筹资期限长短

11122212()(1)()(1)S VC F I T S VC F I T N N --------=()()w b s B S K K K V V =?+?

13、计算财务杠杆系数要用到的数据包括()。

A、销售额

B、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

D、利息

14、下列关于资本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按照净收入理论,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

B、能够使企业预期价值最高的资本结构,不一定是预期每股收益最大的资本结构

C、按照传统折中理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点为最优资本结构

D、按照净营运收入理论,负债越多则企业价值越大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边际资金成本是追加筹资时所使用的加权平均成本

B、当企业筹集的各种长期资金同比例增加时,资金成本应保持不变

C、当企业缩小其资本规模时,无需考虑边际资金成本

D、当企业无法以某一固定的资金成本来筹措无限的资金,当其筹集的资金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原来的资金成本就会增加

16、资金成本的作用有()。

A、是选择资金来源、确定筹资方案的重要依据

B、是评价投资项目、决定投资取舍的重要标准

C、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尺度

D、是投资项目的机会成本

17、计算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权重形式有()。

A、账面价值权数

B、市场价值权数

C、目标价值权数

D、可变现净值权数

18、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来计算留存收益成本时,需考虑的因素有()。

A、无风险报酬率

B、股票的贝他系数

C、普通股市价

D、平均风险股票必要报酬率

三、判断题

1、公司向股东支付的股利属于资金筹集费。()

2、边际资金成本是资金每增加一个单位而增加的成本。()

3、经营杠杆系数同经营风险成正比例关系。()

4、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利用负债筹资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5、财务杠杆是通过扩大销售影响息税前盈余。()

6、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越小。()

7、在企业经营中,杠杆作用是指销售量的较小变动会引起利润的较大变动。()

8、公司使用留存收益不需付出代价。()

9、资金成本是投资方案的取舍率,也即最低收益率。()

10、企业负债越多,财务杠杆系数就越高,财务风险就越大。()

11、假设其他因素不变,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以后,销售量越大则经营杠杆系数越小。()

12、在计算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时,也可按照债券、股票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占全部资金的比重。()

13、资本结构的合理与否,可以通过分析每股盈余的变化来衡量。()

14、根据每股盈余无差别点,可以分析判断在什么样的销售水平下适于采用何种融资方式来安排和调整资本结构。()

15、长期借款由于借款期限长,风险大,因此其资金成本相对较高。()

16、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

17、经营杠杆受企业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影响,财务杠杆受固定融资成本的影响。对于企业来说,它们都是无可选择的。()

18、债务资本比率越低,财务风险越小;债务资本比率越高,财务风险越大。()

19、固定成本占企业总资本的比重越大,经营风险越大。()

20、如果债券溢价发行,则债券的实际成本低于名义成本。()

四、计算分析题

1、 某公司初创时拟筹资1200万元,其中:向银行借款200万元,利率10%,期限5年,手续费率0.2%;发行5年期债券400万元,利率12%,发行费用10万元;发行普通股600万元,筹资费率4%,第一年末股利率12%,以后每年增长5%。假定公司适用所得税率为33%。

要求:计算该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2、 某企业拟采用三种方式筹资,并拟定了三个筹资方案,资料见表,请据以选择最佳筹

资方案。

340%,年内资本状况没有变化,债务利息率为10%,假设该公司适用所得税率为33%,年末税后净利40万元。请计算该公司财务杠杆系数。

4、资料:某股份公司拥有长期资金100万元,其中债券40万元,普通股60万元。该结构为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公司拟筹资50万元,并维持目前的资本结构。随筹资额增加,各

5、某企业有长期资本1000万元,债务资本占20%(利率10%),权益资本占80%(普通股为1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现准备追加筹资400万元,有两个筹资方案:(1)发行普通股4万股;(2)借入长期负债,年利率10%。假定所得税率为30%,请计算每股盈余无差别点及无差别点的每股盈余。

6、某公司2005年资本总额10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400万元,债务利率10%,普通股600万元(10万股,每股面值60元),2006年该公司要扩大业务,需要追加筹资300万元,有两种筹资方式:

甲方案:发行债券300万元,年利率12%;

乙方案:发行普通股300万元,(6万股,每股面值50元。

假定公司的变动成本率60%,固定成本为200万元,所得税率40%。

要求:(1)计算每股盈余无差别点销售额。

(2)计算无差别点的每股盈余。

7、某公司年息税前盈余200万元,资金全部为普通股组成,股票面值1000万元,假设所得税率40%。该公司认为目前的资本结构不够合理,准备用发行债券购回股票的办法予以调整。经咨询调查,目前的债务利率、股票值、无风险报酬、平均风险股票必要报酬率

8、某公司有三个投资方案,每个投资方案的投资成本和预期报酬率如下表:

β

本成本7%,超过部分为11%,企业共有留存盈利180 000元,普通股要求的报酬率为19%,若新发行普通股,资本成本为22%。 问:该公司应接受哪一些投资方案?

第五章 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习题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A

5、A

6、A

7、C

8、A

9、C 10、B 11、B

12、B 13、D 14、C 15、B 16、D 17、D 18、C 19、A 20、C

二、 多项选择题

1、BCD

2、AB

3、ACE

4、ABD

5、AB

6、ACD

7、ABCD

8、CD

9、ABD 10、AC 11、ABCD 12、ABC 13、ABCD 14、AD 15、AD

16、ABCD 17、ABC 18、ABD

三、 判断题

1、错

2、对

3、错

4、对

5、错

6、错

7、对

8、错 9

、对 10、错 11、对 12、对 13、对 14、对 15、错 16、对 17

、错

18、对 19、对 20、对

四、 计算分析题

=12.61%

2、A 方案加权平均资金成本=15%50%+10%30%+8%20%=12.1%

B 方案加权平均资金成本=15%40%+10%40%+8%20%=11.6%

C 方案加权平均资金成本=15%40%+10%30%+8%30%=11.4%

因为C 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故应选C 方案。 3、利息=100040%10%=40(万元)

息税前利润=40(1-33%)+40=99.7(万元)

财务杠杆系数=99.7(99.7-40)=1.67

4、(1)债券的筹资突破点=2040%=50(万元)

普通股的筹资突破点=4260%=70(万元)

(2)边际资金成本(0---50万元)

=40%7%+60%16%=12.4%

边际资金成本(50--70万元)

=40%8%+60%16%=12.8%

边际资金成本(70万元以上)

=40%8%+60%17%=13.4%

20020010%(133%)

1=1200200(10.2%)

40040012%(133%)60060012%[5%]

1200400101200600(14%)

??-??-??-?+?+?+-?-、解: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

5、(1) =160万元

(2)=(元)

6、

(1)

(2) ==3.6(元)

7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当B=200万元时,V 最大(为1025万元),而K w 最低(为11.71%),所以,债券为200万元的资本结构是最佳资本结构。

8、(1)当负债达到120 000元时,企业筹资总额=120 00040%=300 000(元) 留存盈利充分利用时,企业筹资总额=180 00060%=300 000(元)

(2)当筹资总额在0-300 000元之间时,资本成本=40%7%+60%19%=14.20% 当筹资总额大于300 000元时,资本成本=40%11%+60%22%=17.60%

由于A 、B 、C 三个方案中,只有A 方案的内部报酬率大于筹资总额在300 000元以下的资本成本,因此只有A 方案可行。

(20010%)(130%)(20010%40010%)(130%)10410EBIT EBIT -??--?-??-=+EBIT EPS (160120)(130%)7104-?-=+(60%20040010%30012%)(140%)

10

(60%20040010%)(140%)106

840(s s s s s -?--?-??--?--??-=+=万元)EPS (84084060%20040)(140%)

16-?--?-÷÷????

SAP标准成本核算知识

ERP中的产品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 众所周知,ERP 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模块一般按企业内部的职能划分,比如从企业运作整体来看可以分物流,会计和人力资源等模块,而物流下又可以分出生产,销售,采购和储运等模块。同样的会计下也可以分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资金管理等模块。各模块之间数据是集成和共享的。在上两期我们分别探讨了ERP 中的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它们都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上述两个专题都涉及到了ERP 中的产品成本信息,事实上产品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也是ERP 的一个重要模块。 产品成本控制模块是生产和管理会计的交叉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产品成本控制中标准成本的概念和其制定过程。和实际成本不同,这个子模块的作用主要有:<1> 计算每种产品标准的产品制造成本 ( Cost of Goods Manufactured )和产品销售成本( Cost of Goods Sold )。<2> 决定每种产品的成本构成,并计算生产过程中每一步的附加价值(Value Added)。<3>通过成本比较优化产品制造成本。<4> 给ERP 系统其他模块提供信息,比如:为和实际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及生产效率控制建立比较基准;更新物料主记录中的产品成本;为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提供产品成本信息(参见《ERP中的盈利分析》 和《ERP中的企业预算》);为销售模块设定价格底线。 在介绍具体计算过程之前,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和产品标准成本计算有关的概念和数据准备工作。

计算产品成本的数据准备 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 BOM ) 物料清单是一个完整的,正式的,结构化的关于组成一个产品的部件清单。该清单包含每个部件的物料编号,数量和计量单位。物料 清单是MRP的基础,对于产品成本来说物料清单决定了哪些材料将被计算进产品的成本,以及计算的顺序。 物料清单中可能会包括一些半成品,这些半成品本身也有物料清单。 这样就构成了多层物料清单(Multilevel BOMs )。图1就是一个多层 物料清单。对于多层物料清单,ERP系统首先计算物料清单中最低

标准成本法例题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X(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II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X标准价格 例:本月生产产品400件,使用材料2500千克,材料单价0.55元/千克;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3元,即每件产品用量标准为6千克/件,标准价格为0.5元/千克。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I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X(实际工资率一标准工资率) II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X标准工资率 例:本月生产产品400件,实际使用工时890小时,支付工资4539元;直接人工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10元,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工资率为5元/小时。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X(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一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I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一标准工时)X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例:本月生产产品400件,实际使用工时890小时,实际发生的变动制造费用为1958元;变动制造费用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4元,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分配率为2 元/小时。 4、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①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一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②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一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 准分配率X生产能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X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生产能量-实际产量 标准工时)X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③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一实际工时X固定制造费用 标准分配率= (生产能量-实际工时)X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I④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一实际产量标准工时)X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例:本月生产产品400件,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424元,实际工时为890小时,企业设计生产能力为500件即1000小时;每件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3元,即每件产品标准工 时2小时,标准分配率为 1.5元/小时。

成本计算方法习题

分批法: 1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1)5月份的产品批号有:9414批号:甲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6台。9415批号:乙产品10 台, 本月投产,本月完工2台。 (2)5月份各批号生产费用资料见表: 9414批号甲产品完工数量较大,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采用约 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9415批号乙产品完工数量较少,完工产品按计划成本结转。每台产品单位计划成本:原材料费用460 元,工资及福利费用350元,制造费用24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分批法,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各批产品的完工成本和月末在产品 成本。 2?某工业企业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产品批数多,而且月末有许多批号未完工,因而采用简化的分批法 计算产品成本。 (1) 9月份生产批号有: 9420号: 甲产品5件,8月投产,9月20日全部完 工。 9421号: 乙产品10 件, 8月投产,9月完工6件。 9422号: 丙产品5件,8月末投产, 尚未完工。 9423号: 丁产品6件,9月初投产, 尚未完工。 (2) 各批号9月末累计原材料费用(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和工时为: 9420号:原材料费用18000元,工时9020小时。 9421号:原材料费用24000元,工时21500小时 9422号:原材料费用15800元,工时8300小时 9423号:原材料费用11080元,工时8220元小时

(3)9月末,该厂全部产品累计原材料费用68880元,工时47040小时,工资及福 利费18816元, 制造费用28224元。 (4)9月末,完工产品工时23020元,其中乙产品14000小时 要求:1 ?根据上列资料,登记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和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 2 ?计算和登记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3 ?计算各批完工产品成本。 分步法 1 ?有关资料如下: 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要求:(1)计算还原分配率。 (2)将还原前产成品成本中的半成品费用,按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的结构进行还原,计算按原始成 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2?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分三个步骤连续加工,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步骤发生的费用已填 列在成本计算单中,三个步骤的产量记录如下:

标准成本法

幻灯片1 成本管理学课程快速导读图 1. 导论 2. 成本会计的发展和环境 第一篇总论 3. 生产成本核算原理 4. 生产费用汇集与分配的程序和方法 5. 成本计算基本方法 6. 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应用 第二篇 成本核算 第三篇 成本计划与控制 7. 成本计划和控制原理 8. 标准成本法 9. 责任成本制度 第四篇 成本报表与分析 10. 成本报表 11.成本分析

12. 其他行业成本计算 13. 作业成本法 14. 物流成本15. 质量成本会计 16. 计算机在成本会计中的应用 第五篇 成本会计专题 幻灯片2 第三篇成本计划与控制 第七章成本计划和控制原理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第九章责任成本制度 幻灯片3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标准成本法的概念、标准成本的种类和制定,掌握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标准成本法的核算程序及账务处理方法。 幻灯片4 第一节标准成本的种类与制定 第二节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第三节标准成本法的核算程序及账务处理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幻灯片5 第一节标准成本的种类与制定 一、标准成本和标准成本法的概念 (一)标准成本的概念 标准成本——是在特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下应当发生的成本。 它是成本控制的依据、评价成本升降的尺度和衡量工作绩效的标准。 幻灯片6 (二)标准成本法的概念 标准成本法,亦称为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系统和标准成本会计。 标准成本法——是以预先确定的标准成本为依据,把实际发生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通过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揭示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对成本差异进行账务处理,并通过成本差异的报告,促使有关部门采取控制措施,将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 幻灯片7 标准成本法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是配合泰罗制的实施而引入成本管理中,形成成本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一、计算题(共5题,100分) 1、已知:某企业根据以下资料制定甲产品耗用材料的标准成本见表10-2。 表10-2 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资料 标准A材料B材料C材料预计发票单价(元/千克)155023 装卸检验等成本(元/千克)120.5 小计165223.5材料设计用量(千克/件)301540 允许损耗量(千克/件)0.510 小计30.51640 2004年3月,该企业实际购入A材料2600千克,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2500千克,采购材料时实际支付39000元,本期生产出甲产品80件。 要求: (1)确定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2)计算A材料的总差异和分差异。 正确答案: (1) A材料标准成本=16×30.5=488(元/件) B材料标准成本=52×16=832(元/件) C材料标准成本=23.5×40=940(元/件)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488+832+940=2260(元/件) (2) A材料实际分配率=39000/2600=15(元/千克) A材料成本差异=15×2500-80×488=-1540(元) A材料价格差异=(15-16)×2500=-2500(元) A材料用量差异=(2500-80×30.5)×16=960(元) 2、已知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的相关资料如下:单件产品耗用A材料10千克,每千克的标准单价为3元;耗用B材料8千克,每千克标准单价为5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

时为3小时,标准工资率为12元/小时;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率为8元/小时;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率为12元/小时。 假定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直接人工总差异为+3220元,属于超支差。 要求: (1)计算甲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 (2)计算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 (3)计算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正确答案: (1)A材料标准成本=10×3=30(元/件) B材料标准成本=8×5=40(元/件)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30+40=70(元/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2×3=36(元/件) 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8×3=24(元/件) 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2×3=36(元/件) 甲产品单位标准成本=70+36+24+36=166(元/件)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300×36=46800(元) 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46800+3220=50020(元) (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100-1300×3)×12=2400(元) 实际分配率=50020/4100=12.2(元/小时)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2.2-12)×4100=820(元) 3、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24元/件(8元/小时×3小时/件)。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总差异为-40元,属于节约差。 要求: (1)计算实际发生的变动性制造费用。 (2)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 (3)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 正确答案: (1)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总成本=1300×24=31200(元)

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全

在这篇中我们针对标准成本相关的问题进行问答,供大家参考。 1. CK11N原材料无法取到采购订单价格? 答:如果没有专门维护信息记录,而是创建采购订单后,使用采购订单的价格作为采购物料的标准价,但是CK11N执行标准成本计算时取不到价格,原因可能是采购订单手工输入价格时,系统不会自动生成默认的信息记录号码,如果生成,就可以取到值。 2. CK11N进行标准成本估算时,系统提示消息号:“M3 551,你不能更改价格从S到移动平均价,因为负数评估库存存在。" 答:可能的原因是BOM中启用了虚拟件,虚拟件没有维护财务视图,正常情况下,虚拟件需维护MRP视图中的采购类型和特殊采购类型为 E/50。 3。成本组件中哪个组件会更新为标准价? 答:系统逻辑为,在OKTZ成本组件视图中只要标为和存货评估相关的,就作为标准价(会计视图)的一部分.如下图: 注意:如果某些组件未标记为和存货评估相关或者说只是一部分和存货评估相关,则可能导致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中的标准价和会计视图中的标准价不同。

SAP配置点的说明如下图:

4. CK11N出现消息:KC694”No structure could be determined for internal activity”是什么原因? 答:通常是因为作业价格是否由系统自动计算还是手工维护和OKTZ成本组件结构中是否勾选“初级成本要素分割”有矛盾造成的,一般情况下,如果由系统自动计算作业价格,则可以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如果作业价格为手工维护,同时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则在CK11N会出现该消息.该消息的意思实际是作业价格对应的为43类型次级成本要素,如果没有计算作业价格,则初级成本要素不会分割到作业,那么从成本组件上来说也就对于作业相关的成本就无法使用初级成本要素分割。应该说,如果勾选了“初级成本要素分割”,在对应的成本组件行中可维护作业对应的初级成本要素。 详细解释可参考note:1658589 备注说明:OKTZ中“初级成本构成分割”一般情况下不勾选。 5. CK11N和MR21的关系是什么? 答:如果先使用MR21维护半成品、产成品标准价格(价格标识为S),则可以后续使用CK11N继续更新价格,但如果一旦使用CK11N更新标准价格后,则系统不再允许使用MR21修改标准价格.此时如果使用MR21修改价格,系统提示会消息号CKPRCH025.

库存成本计算方法

库存成本计算方法 商品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即购进价格。由于批发商品的进货渠道、进货批量、进货时间和付款条件的不同,同种规格的商品,前后进货的单价也可能不同。除了能分清批次的商品可以按原进价直接确定商品销售成本外,一般情况下,出售的商品都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确定一个适当的进货单价,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和确定库存价值,据以核算商品销售损益,以反映经营成果。 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程序,有顺算和倒算两种方法。顺算法先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再据以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倒算法先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再据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顺算法的计算公式: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X进货单价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数量X进货单价 倒算法的计算公式: 期末结存金额=期末结存数量X进货单价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金额+本期增加金额-本期非销售减少金额-期末结存金额按照以上计算方法和商品的不同特点,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 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单价=(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成本+月初存货成本)/ (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数量+月初存 货数量)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 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 注:差价计算模块中就是按这种方法处理 月综合差价率=(期初差价+入库差价)/(期初金额+入库金额) 差价=出库金额X月综合差价率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商品销售成本比较均衡,计算结果亦较准确,但工作量较大,一般适用 于经营品种较少,前后进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 二、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 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移动平均法与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加权平均法一个月计算一次单位成本,而移动平均法每收进一次存货,就计算一次单位成本。 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 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本批发出存货成本=本批发出存货数量X存货当前移动平均单价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财务管理章节练习_第14章标准成本法

章节练习_第十四章标准成本法 一、单项选择题?() 1、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其中的“标准成本”的含义是()。 A、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 B、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C、预算产量的标准成本 D、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 2、 根据其适用期间应该发生的价格、效率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等预计的标准成本称为()。 A、理想标准成本 B、现行标准成本 C、基本标准成本 D、正常标准成本 3、 依据理论上的业绩标准、生产要素的理想价格和可能实现的最高生产经营能力利用水平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 4、 甲公司制定成本标准时采用基本标准成本。出现下列情况时,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的是()。 A、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大幅度上涨 B、操作技术改进,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大幅度减少 C、市场需求增加,机器设备的利用程度大幅度提高 D、技术研发改善了产品性能,产品售价大幅度提高 5、 甲公司是一家日用品生产企业,生产单一产品,按正常标准成本进行成本控制,公司预计下一年度的原材料采购价格为10元/公斤,运输费为2元/公斤,运输过程中的正常损耗为3%,原材料入库后的储存成本为1元/公斤,该产品的直接材料价格标准为()元。 A、 B、 C、 D、13 6、 下列关于制定正常标准成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不包括购进材料发生的检验成本 B、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不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停工工时 C、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以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以是正常的工资率 D、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以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同时以机器工时作为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 7、 二因素分析法下的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在三因素分析法中被进一步分为()。 A、闲置能量差异和耗费差异 B、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C、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D、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成本计算方法习题.doc

分批法: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1)5月份的产品批号有:9414批号:甲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6台。9415批号:乙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2台。 (2)5月份各批号生产费用资料见表: 生产费用分配表 9414批号甲产品完工数量较大,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9415批号乙产品完工数量较少,完工产品按计划成本结转。每台产品单位计划成本:原材料费用460元,工资及福利费用350元,制造费用24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分批法,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各批产品的完工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2.某工业企业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产品批数多,而且月末有许多批号未完工,因而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1)9月份生产批号有: 9420号:甲产品5件,8月投产,9月20日全部完工。 9421号:乙产品10件,8月投产,9月完工6件。 9422号:丙产品5件,8月末投产,尚未完工。 9423号:丁产品6件,9月初投产,尚未完工。 (2)各批号9月末累计原材料费用(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和工时为: 9420号:原材料费用18000元,工时9020小时。 9421号:原材料费用24000元,工时21500小时。 9422号:原材料费用15800元,工时8300小时。 9423号:原材料费用11080元,工时8220元小时。

(3)9月末,该厂全部产品累计原材料费用68880元,工时47040小时,工资及福利费18816元,制造费用28224元。 (4)9月末,完工产品工时23020元,其中乙产品14000小时。 要求:1.根据上列资料,登记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和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 2.计算和登记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3.计算各批完工产品成本。 分步法 1.有关资料如下: 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产量: 100件单位:元 要求:(1)计算还原分配率。 (2)将还原前产成品成本中的半成品费用,按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的结构进行还原,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2.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分三个步骤连续加工,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步骤发生的费用已填列在成本计算单中,三个步骤的产量记录如下: 计量单位:件

第十七章标准成本计算完整版

第十七章标准成本计算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标准成本的分类及特点、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及其账务处理。从近几年的考试来看,题型主要是客观题,但也有出计算分析题的可能性,计算分析题的出题点在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上。 本章大纲要求:掌握标准成本的制定和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 2013年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与2012年的教材相比,删除了标准成本账务处理的的有关内容。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第一节标准成本及其制定 测试内容能力等级 (1)标准成本的概念 1 (2)标准成本的种类 2 (3)标准成本的制定 2 基本概念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 两种含义它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成本标准”;另一种是“标准成本”。成本标准=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时,“标准成本”是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成本。 二、标准成本的分类 (一)标准成本按其制定所根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种类含义依据用途

是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一种标准,因而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在标准成本系统中广泛使用正常标准成本。 【例题1·单选题】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 【答案】B 【解析】理想标准成本是指在最优的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 【例题2·单选题】正常标准成本从数额上看,()。 A.它应当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又小于历史平均成本 B.它应当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也大于历史平均成本 C.它应当小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大于历史平均成本 D.它应当小于理想标准成本,也小于历史平均成本 【答案】A 【解析】正常标准成本考虑了难以避免的损耗,所以大于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应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以体现激励性。 (二)标准成本按其适用期,分为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 【提示】所谓生产的基本条件的重大变化是指产品的物理结构的变化,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根本变化,只有这些条件发生变化,基本标准成本才需要修订。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变化,由于工作方法改变而引起的效率变化等,不属于生产的基本条件的重大变化。 【例题3·单选题】甲公司制定成本标准时采用基本标准成本。出现下列情况时,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的是()。(2012年)

成本管理习题

1.以下是某工厂历史上发生的各种费用项目名称: (1)直接材料; (2)间接材料; (3)直接人工; (4)间接人工; (5)工厂的公用事业费;(6)工厂的财产税; (7)销售人员用的汽车租金;(8)销售人员的招待费;(9)机器用的润滑剂;(10)坏账; (11)全体职工的奖金税;(12)警卫人员超时服务费;(13)广告费; (14)机器维修费; (15)生产设备折旧费;(16)全厂资产保险费;(17)产品运出费用;(18)停工工资。 要求: (1)分别说明上述各项目,哪些属于制造成本?哪些属于非制造成本? (2)分别说明上述各项目,哪些属于变动成本?哪些属于固定成本?哪些属于混合成本? 2.以下是某公司经常发生的费用项目: (1)研究开发费; (2)保险费; (3)直接人工; (4)能源费(全部按千瓦小时计费);(5)直接材料; (6)销售副总经理薪金; (7)外请顾问咨询费; (8)设备折旧费;(9)销售佣金; (10)广告宣传费; (11)注册会计师审计费(应证券监管委员会要求); (12)服务十年以上雇员的大学教育培养费; (13)采购代理人员薪金; (14)公司房屋租金。 要求:指出以上各项目哪些属于变动成本?哪些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参见《现代管理会计学》p.49)?哪些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参见《现代管理会计学》p.50)? 3.假定基隆公司的甲生产部门今年12月份发生的总成本为120,000元,又该月份发生的直接人工工时总额为10,000工时,固定成本总额为30,000元。若该生产部门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发生的直接人工工时总额分别为: 1月份8,000工时 2月份7,000工时 3月份15,000工时 要求:根据上述有关资料,并应用总成本公式来预计该生产部门明年一季度三个月的总成本各为多少? 4.假定兴华工厂今年上半年6个月运输费(混合成本)的历史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别按高低点法和回归直线法将运输费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写出混合成本公式。 5.下表所列四个案例是四个工厂分别在过去一年中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假定每个工厂产销平衡,同时都只产销一种产品。

成本计算练习题(付答案)

成本计算练习题(付答案) 一、判断 1.生产产品发生的制造费用都必须经过分配后才能计入产品成本。()2.“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用来核算已经销售的产品成本,是成本类账户。()3.“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属于成本计算的账户是。() 二、填空 1.成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或。 2.原材料入库成本是材料买价加。 3.制造费用明细账和生产成本明细账一般采用。 4.结转已销产品成本的经济含义是将一项资产转化为。 三、单项选择 1.一次从某地采购两种以上材料时,所发生的采购费用应当按()在各种材料之间进行分配。 A.采购数量 B.购买费用 C.货物大小 D.路程远近 2.制造费用明细账一般采用借方多栏式,在账页内要按着()设置专栏。 A.生产车间 B.产品品种 C.费用用途 D.费用项目 3.生产成本明细账一般采用()的格式。 A.三栏式 B.多栏式 C.数量金额式 D.借方多栏式 4.生产成本明细账账页中如果未印眀借贷方时,登记“结转完工产品成本”要用()。 A.红字 B.蓝字 C.正数 D.负数 四、多项选择 1.分配结转制造费用的关键是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时可用作分配标准的可以是()。 A.工资总额 B.基本生产工人工资 C.生产工时 D.机器工时 E.设备台时2.分配结转制造费用时正确的记账方向和科目是()。 A.借:制造费用 B.贷:制造费用 C.借:生产成本 D.贷:生产成本 E.借:管理费用 3.已销产品的销售成本=销售数量×单位制造成本,但各批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可能不

同,应选择适当的方法计算发出产品的成本,以下属于发出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是()。 A.先进先出 B.后进先出 C.加权平均 D.移动加权平均 E.个别认定 五、核算题 (一) 1.目的:练习制造费用分配的核算。 2.资料: 企业某月份某车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①5日,修理机器领用配件5000元;②8日,领用办公用品800元;③15日,发放劳动保护用品12000元;④30日,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同时按14%的比例计提职工福利;⑤30日,支付一般用水费680元,⑥30日,支付照明用电费1400元。 基本生产工人工资250000元,其中甲产品工人工资110000元,乙产品工人工资140000元。 3.要求:①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并据资料登记制造费用明细账; ②生产工人工资比例为标准分配将制造费用并结转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明细账 制造费用分配表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例题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1.A工厂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的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差异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月初在产品0.6,月末在产品0.4。 (3)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56元,其中:直接材料30元(10千克×3元/千克),直接人工16元(4小时×4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6元(4小时×1.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 4元(4小时×1元/小时)。 (5)本月生产能量11000小时,月初在产品数量600件,本月投产数量2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700件,月初产品数量100件,月末产品数量120件。 (6)期初库存原材料1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88500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7)实际耗用工时975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 要求: (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②领用原材料; ③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 ④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 ⑤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 ⑥完工产品入库; ⑦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 (2)计算本月的主营业务成本。 (3)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1.【正确答案】(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实际成本88500(元) 标准成本3元/千克×30000千克=90000(元) 价格差异-1500(元)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90000 贷:银行存款88500 材料价格差异1500

产品成本核算表

产品生产成本核算表 生产工单:完工日期: 产品名称:规格:单位: 出厂数量:缴库单编号: 经理:会计:制表:

1.品种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此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也可采用品种法。 2.分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如精密仪器、专用设备等,也可用于一般制造企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 分批法的主要特点是不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而只按产品的批别(分批、不分步)计算成本,通常不涉及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问题,即产品生产周期和成本计算期一致。 3.分步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冶金、纺织、造纸以及大量大批生产的机械制造等。 分步法的主要特点是不按产品的批别计算产品成本,而是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成本管理对各生产步骤成本资料的不同要求(是否要计算半成品成本)和简化核算工作的要求,各生产步骤成本的计算和结转,一般可采用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两种方法。 (1)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加工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加工步骤才能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即它将每一步骤的半成品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并计算成本,因此,这一方法又称为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结转程序与品种法相同。 逐步结转分步法虽然能为产品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但成本结转工作量大,且最后完工产成品中的成本项目是综合性的,必须进行成本还原,更加大了核算的工作量。 (2)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人当期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期末,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这种结转各步骤成本的方法,称为平行结转分步法,又由于成本结转与实物流转不一致,因此,该法又称为不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标准成本计算习题

标准成本计算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公司生产单一产品,实行标准成本管理。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6元,企业生产能力为每月生产产品400件。7月份公司实际生产产品350件,发生固定制造成本2250元,实际工时为1100小时。根据上述数据计算,7月份公司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元。 2、下列关于制定正常标准成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不包括购进材料发生的检验成本 B.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不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停工工时 C.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以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以是正常的工资率 D.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以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同时以机器工时作为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 3、某公司生产单一产品,实行标准成本管理。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5小时,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10元,企业生产能力为每月生产产品400件。8月份公司实际生产产品500件,发生固定制造成本2250元,实际工时为3000小时。根据上述数据计算,8月份公司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元。 4、下列哪项不是导致材料价格差异的原因()。 A.未按照经济采购批量进货

B.不必要的快速运输方式 C.违反合同被罚款 D.操作技术改进而节省材料 5、下列关于标准成本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理想标准成本不能作为考核的依据 B.在标准成本系统中,广泛使用现行标准成本 C.现行标准成本可以成为评价实际成本的依据 D.基本标准成本不宜用来直接评价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6、下列关于期末标准成本差异的处理中,错误的是()。 A.结转本期损益法下,本期差异全部由本期损益负担 B.结转成本差异的时间可以是月末,也可以是年末 C.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下,本期差异按比例分配给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 D.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下,本期差异按比例分配给期末在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 7、下列关于标准成本系统“期末成本差异处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的依据是确信只有标准成本才是真正的正常成本 B.同一会计期间对各种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要保持一致性 C.期末差异处理完毕,各差异账户期末余额应为零 D.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下,闲置能量差异全部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8、会计期末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对成本差异进行处理时,将本期发生的各种成本差异全部计入()。

定额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区别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的产生背景标准成本是早期管理会计的主要支柱之一。美国工业在南北战争以后有很大的发展,许多工厂发展成为生产多种产品的大企业。但是由于企业管理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许多工厂的产量大大低于额定生产能力。为了改进管理,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进行了各种实验,他们努力把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应用于生产管理,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因此而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他们首先改革了工资制度和成本计算方法,以预先设定的科学标准为基础,发展奖励计件工资制度,采用标准人工成本的概念。在此之后,又把标准人工成本概念引申到标准材料成本和标准制造费用等。最初的标准成本是独立于会计系统之外的一种计算工作。1919年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成立,对推广标准成本曾起了很大的作用。1920年~1930年,美国会计学界经过长期争论,才把标准成本纳入了会计系统,从此出现了真正的标准成本会计制度。 标准成本法的含义 标准成本一词准确地讲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产品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单价计算出来的。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 它又被称为“成本标准”;另一种含义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实际产品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出来的,即: 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是目标成本的一种 目标成本是一种预计成本,是指产品、劳务、工程工程等在生产经营活动前,根据预定的目标所预先制定的成本。这种预计成本与目标管理的方法结合起来,就称为目标成本。目标成本一般指单位成本而言,它一般有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和估计成本等,而标准成本相对来讲是一种较科学的目标成本。 计划成本是根据计划消耗定额计算的,表示计划期预定成本;定额成本是根据目前使用的定额计算的。企业应通过各项措施,有步骤地降低现行定额,以求达到计划中所规定的成本水平。 目标成本管理是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制定目标成本是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可以促使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推动全体职工人人关心成本,形成民主管理,从而能够更好地贯彻经济责任制,进一步降低成本。 标准成本的分类 标准成本按其制定所依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在标准成本系统中广泛使用正常标准成本 西方企业采用的标准成本有多种,按照制定标准成本所依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水平分类,分为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和现实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按其适用期,分为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由于基本标准成本不按各期实际修订,不宜用来直接评价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理想标准成本是现有生产条件所能达到的最优水平的成本,这种成本难于实际运用;正常标准成本是根据正常的工作效率,正常的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和正常价格等条件制定的标准成本,它一般只用来估计未来的成本变动趋势;现实标准成本,是根据适用期合理的耗费量,合理的耗费价格和生产能力可能利用程度等条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管理(含财务人员)较少的企业,组织体系通常利用垂直式管理体系,管理跨度较小。中小型企业因数量众多而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创办新兴的科技企业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将有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 在生产方面具体表现为: 1.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 2.辅助核算部门不独立核算; 3.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经常失真; 4.车间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易区分——说到这,是否有人会说,那还能核算准,核算不准核算又有何意义?我也有这要样的疑问,也正是如此才更想通过介绍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以期能对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也同时决定了他们多数应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而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二、核算方法的选择 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 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待查措词)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这在本文所要介绍的核算方法上也能体现出来。 三、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账,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账;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账。

管理会计标准成本习题

例1:某企业计划期的生产量标准为1000直接人工小时,直接人工工资总额为7000元,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13000元,其中变动费用预算总额为5000元。制造每件A产品的直接人工的定额工时为80小时,直接材料的消耗定额为30千克,每千克材料的标准单价为60元,计算A产品的标准成本. 例2:某企业购进甲种材料1000千克,每千克的实际价格为2.1元,标准价格2元;购进乙种材料500千克,每千克的实际价格为6.8元,标准价格为7元;甲种材料的实际耗用量1000千克,标准用量950千克,乙种材料的实际耗用量500千克,标准用量480千克.求两种材料的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甲材料价格差异=1000*(2.10-2.00)=100(元)(U) 乙材料价格差异=500*(6.8-7)=-100(元)(F) 甲材料数量差异=2*(1000-950)=100(元)(U) 乙材料数量差异=7*(500-480)=140(元)(U) 例3:某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甲产品的标准成本卡: 甲产品本期的实际产量为1200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预算总额为5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

A材料的用量差异=2*(11400-1200*9.6)=-240(元)(F) B材料的用量差异=3.6*(3840-1200*3.0)=864(元)(U) 直接材料的用量差异=-240+864=624(元)(U) A材料的价格差异=11400*(1.9-2.0)=-1140(元)(F) B材料的价格差异=3840*(3.8-3.6)=768(元)(U) 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1140+768=-372(元)(F)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624+(-372)=252(元)(U) 直接人工工时差异=4.0*(5760-1200*5)=-960(元)(F)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5760*(4.1-4.0)=576(元)(U)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工时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960+576=-384(元)(F) 变动性制造费用工时差异=1.0*(5760-6000)=-240(元)(F) 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5760*(1.1-1.0)=576(元)(U)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工时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 =-240+576=336 (元)(U) 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3168-3000=168(元)(U) 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3000-1200*3.0=0.6*(5000-6000)=-600(元)(F)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168+(-600)=-432(元)(F)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价格差异+用量差异 用量差异=纯用量差异 =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价格差异=纯价格差异+混合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