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开放课题基金

申请书

课题名称:

申请人:

所在单位: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〇一五年制

申请者须知

一、开放基金课题执行期限为两年,根据中期检查的结果,进展良好的课题方可全额获得资助。

二、开放基金资助额度一般为8~12万元/项(面上基金项目)和15~20万元/项(重点基金项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浮动。

三、开放基金课题经费限在本室使用,不拨到申请者所在单位。

四、本室的研究方向是:流行病学与病原变异基础性研究、病原致病机理与防控理论创新、新型疫苗及诊断技术研究、实验动物模型研究、兽医基础免疫学研究。开放基金课题的选题必须与本室的研究方向吻合或与本室现行研究项目相关。

五、开放基金资助项目所取得的论文、成果和专利,归实验室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共有。项目结题时,面上基金项目须发表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的SCI/EI论文1篇;重点基金项目至少发表以本室为第一完成单位的SCI/EI 论文2篇,或影响因子加和达3.0以上。

六、实验室每年度对基金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项目负责人应于每年度结束时提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年度进展报告》,并在实验室学术年会上作年度研究工作进展学术报告。

七、开放课题完成后,项目负责人须向本室报送《开放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报告》,并附学术论文复印件及有关的软硬件原始资料。

一、开放基金课题申请简表

二、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四、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五、考核指标(包括拟发表论文、申报成果、人才培养等)

六、研究队伍

七、经费预算

八、申请人简历

九、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包括与本课题相关研究基础、已取得的成果)

十、申请人所在单位意见

十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审查意见

十二、实验室主任意见

兽医生物制品名词解释重点

兽医生物制品: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物制备的一类物质。作为诊断、治疗、预防特定传染病或其它疾病的制剂。 普通制品:利用一般生产方法制备的,未经浓缩、纯化处理所制成的。 精制品:将原材料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无效成分,并进行适当浓缩所制成的。 单价制剂:只利用一种微生物的单一血清型 多价制剂:利用一种微生物的若干血清型 多联苗:一次注射可以预防多种疾病的疫苗。 疫苗: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制成,接种动物后能产生主动免疫,从而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 传统疫苗:利用微生物或寄生虫或代谢产物等完整个体制成的疫苗。 死疫苗又称灭活苗:是将病原体经理化方法灭活后,丧失感染性保持其免疫原性制成的疫苗。弱毒苗:将微生物的自然强毒株通过化学、物理或生物学方法,使其对原宿主动物致病力丧失或只引起亚临床感染,但仍保存良好抗原性;以此人工致弱的毒株制备的疫苗。 类毒素:是用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去除毒性作用,保留抗原性后精制而成。 亚单位疫苗:是指提取微生物有效抗原部分,利用一种或几种亚单位结构成分制成的疫苗。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是指它只含有病原体的一种或几种抗原基因,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转入适当的细菌、酵母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以获得的表达产物作为免疫原制成的疫苗。 基因工程活疫苗:病原微生物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删除其致病基因或部分片段从而获得毒力丧失或降低的毒株而制成的疫苗。 基因缺失疫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致病的病原体基因组中某个或某些与致病性相关的基因或非必要糖蛋白缺失构建而成。 重组载体疫苗:将目的病原保护性抗原的基因序列插入到另一种微生物的无毒株或弱毒株基因组中,并让插入的外源性基因正常表达,构建成重组载体疫苗株。 核酸疫苗:是将一种或多种抗原编码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载体上,将构建的重组质粒直接注入到体内而激活机体免疫系统。 合成肽疫苗:用人工方法按天然蛋白的氨基酸顺序合成保护性短肽,然后与载体蛋白连接后加佐剂所制成的疫苗。 转基因植物可食疫苗: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基因导入植物,并在植物中表达出活性蛋白。 抗独特型疫苗:以抗病原体的中和抗体为免疫原,制备针对该中和抗体独特型表位的抗体。 标准菌株或参考菌株:在研究或特殊问题检定方面必要、必须的参考菌种和毒种,并不直接用于生产。 杂交减毒:将两种遗传性状不同的毒株,在传代培育中进行杂交,从而育成有使用价值的弱毒株。 表面培养:将细菌种子液均匀地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平放静置培养,然后收集菌苔。 深层培养:将细菌种子液接种于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透析培养:根据小分子能透过半透膜扩散,而将不同分子量的物质分离原理设计的一种细菌培养装置进行细菌培养。 原代细胞:由新鲜组织经过剪碎、胰酶消化制备的细胞。原代细胞传代1次后的细胞称为次代细胞 细胞株:自继代培养的细胞中选育的具有特殊生物学性质和标记的细胞。 细胞系:能在体外无限传代,多数来源于癌细胞。 静置培养:将细胞悬液接入培养瓶或培养板中,置于恒温箱内静置培养,细胞生长繁殖成单层。转瓶培养:将细胞悬液接入转瓶后放在恒温箱的转鼓上,转速多为10~20转/h,使贴壁细胞不总是浸于培养液中,有利于细胞呼吸和物质交流 悬浮培养:通过振荡或转动装置使细胞始终分散悬浮于培养液内的培养方法,主要用于一些在振荡或搅拌下能生长繁殖的细胞。 微载体培养:用细小的颗粒作为细胞载体,通过搅拌悬浮在培养液内,使细胞在载体表面繁殖

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技术 生物技术(又称为生物工程技术)是指用活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物质来改进产品,改良植物和动物,或为特殊用途而培养微生物的技术。传统的生物技术是指旧有的制造酱、醋、酒、面包、奶酪、酸奶及其他食品的传统工艺;现代生物技术则是在传统生物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以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基因或基因组为核心,生物技术产业以基因产业为核心,并辐射到各个生物科技领域。利用生物特定功能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的设计方法和手段,改变动物体内生理生化反应和物质代谢过程,运用饲料加工处理新技术和研制新型饲料添加剂产品等,为人类生产出所需的各种物质,包括粮食、医药、食品、化工原料、能源、金属等各种产品。现代生物技术运用于畜牧业可以用来节省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环境质量,预防动物各种疾病,以达到动物生产的优质、高产和高效,同时还可生产出一大批新型的营养品、保健品和添加剂。 一、发酵工程技术 发酵工程是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工程学的基本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门利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来生产各种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该技术可用于生产抗生素、维生素等常用药物和人胰岛素、乙肝疫苗、干扰素、透明质酸等新药,用于微生物蛋白、氨基

酸和一些食品添加剂(如柠檬酸、乳酸、天然色素等)的生产,用于生物固氮、微生物饲料的生产,可用微生物来净化有毒的高分子化合物,消除有毒气体和恶臭物质以及处理有机废水、废渣等等。利用发酵法或半合成法生产的维生素有维生素C、B2、B12、D以及β-胡萝卜素等。 过去用化学合成法生产需要较大量的赖氨酸、蛋氨酸,成本较高,制约了其使用量和使用面。目前,微生物发酵生产及用遗传工程技术将合成特定氨基酸的基因克隆进入微生物细胞质粒中,从而借助某些微生物增殖生产等生物技术已在用新菌种生产氨基酸过程中被应用,这些方法具有产量较高、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Komatsubar 等人在生产苏氨酸的一些菌种以及在L-赖氨酸、L-苏氨酸的生产中已成功地使用了基因传导技术。随着理想氨基酸模型的深入研究,将具有生产不同氨基酸的菌种或其基因按理想营养模式进行组装,以期在体外或体内生产出满足动物需求的新一代理想天然产品----理想氨基酸复合制剂的研制开发,将会成为今后研制生产氨基酸的发展趋势。日粮中添加氨基酸可以平衡氨基酸的比例,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减少氮排出造成的环境污染,维生素可以提高动物机体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维持动物生命和正常生长,在动物饲料中添加高剂量的某些维生素,可以增进动物免疫应答能力,提高抗病毒、抗肿瘤和抗应激能力,提高畜产品品质。

兽医生物制品的生物安全(doc14)

兽医生物制品的生物安全 一、概述 近年来,生物安全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生物安全术语也经常见诸于各类媒体,但国内对生物安全的见解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多数是从某个专业或某个侧面定义生物安全的概念,阐述生物安全问题。目前国内有代表性的生物安全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生物安全是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各类转基因活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风险与威胁。 第二,生物安全是指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在研究、开发、应用及产业化过程中,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第三,生物安全是特指致病微生物的实验室安全防护与管理,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或意外泄漏导致环境污染和社区人群感染。 以上三种定义都是对生物安全某个方面的概述和界定,都不是全面的生物安全的定义。生物安全比较全面地可理解为国家安全的组

成部分,它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国家、社会、经济、人民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在这个定义中,与生物有关的因素是生物安全的主体—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承载生物安全的客体。现实危害或潜在风险是生物安全的外在表现(或称效应)。其中这里所讲述的与生物有关因素主要有:自然界天然的生物因子,转基因生物和生物技术。 兽医生物制品是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原虫、动物血液或组织等,经加工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它有关疾病的免疫制剂。作为一门学科来讲,生物制品学融合了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生物工艺学、生物化学、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内容。作为畜禽疾病预防控制的有利武器,兽用生物制品在畜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兽用生物制品的技术进步,后者的进步又促进了畜牧业的繁荣。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一种特殊的兽药,其研究成果为动物与人类的健康、现代生物科学探索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生物制品本身的特性和安全防护方面的漏洞,也会出现某些生物灾害,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概括起来主要有相关实验研究人员的感染、病原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遗传性状不稳定。可以说兽用生物制品从研制开发到产品的应用,甚至可以延伸到应用之后的一定时期,都存在着生物安全方面的因素与风险。兽用

动物繁殖生物技术

第一章 动物胚胎技术:以动物生殖细胞和胚胎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生物科学为基础,研究调控和提高动物繁殖力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 精细管上皮周期:某个特定时间有一个特定的细胞组合,然后间隔一段时间后,在同一横断面又会出现相同的细胞组合 精细管上皮波:从精细管纵切面上看,细胞组合也是有规律的出现,即沿着纵切面每间隔一段距离会观察到相同的细胞组合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促卵泡素(FSH) 促黄体素(LH) 催产素(OXT) 催产素和精氨酸加压素(AVP) 表皮生长因子(EG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 胶质细胞系来源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 干细胞因子(SCF) 精子:有头部、颈部、尾部组成,精子的形态的差异主要在头部 卵泡:分为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三级卵泡 征集:生长卵泡池中一群小卵泡开始迅速生长 选择:只有部分被征集的卵泡继续发育,以致最终确立优势卵泡的过程 优势化:优势卵泡迅速发育而其他同时被征集的卵泡的生长和发育被抑制 自发排卵:卵泡成熟后不需外界刺激即可排卵和自动形成黄体 诱发排卵:动物经过交配或人为刺激子宫颈才能引起排卵。 旁分泌:某种组织内一种类型的分泌的活性物质作用于同一组织中另一类型细胞,调节其功能、生长和分化 自分泌:某种细胞的因子作用于同一类型的细胞或自身细胞的现象 第三章 获能:动物刚射出的精子不能穿入卵子,只有在雌性生殖道内经历一段时间,在形态和生理上发生一系列变化,才具备受精能力的生理现象。 去能:获能精子一旦与浆液和附睾液接触,已获能的精子就会失去授精能力 发生泡破裂:卵细胞成熟后,这一时期细胞核的变化包括两个衔接的过程 早期胚胎发育阶段:1、卵裂2、桑椹胚3、囊胚4、胚胎的原肠化胚胎的扩张或伸长6、胚胎迁移和分布

(生物科技行业)实验室与生物安全试卷类型A卷

学院: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博、硕士研究生)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实验室与生物安全》试卷类型:A 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日期: 2009年3月10 日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否则打×,共47题,每题1分,共47分。) 1.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 2. 实验室获得性感染是指实验室内和实验室外的病原体使实验工作人员获得的感染。( ) 3. 对未知病原体的操作一律按HBV/HIV (乙肝病毒/免疫缺陷型病毒)处理。(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 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和丁类。( ) 6. 在我国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 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 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 7. 我国将每类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各分为四 级。各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依次为:一级最高,四级最低。( ) 8. 目前有记录的国内外实验室相关感染事件,主要是由于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设施(硬 件)建设不合格,导致病原体感染实验室工作人员或泄露到周围环境而造成。( ) 9. 二级隔离(防护),又称二级屏障,是操作对象和操作者之间的隔离。通过生物安全 柜和各种个人防护装备等防护设施来实现。( ) 10. 气溶胶是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粒径一般为0.001μm ~100μm 的固体或液体微小粒子形成 的胶溶状态分散体系。其中微粒或粒子称分散相,分散相内含有微生物的气溶胶称为 生物气溶胶。( ) 11. 生物安全柜是防止实验操作处理过程中含有危险性,或未知生物微粒气溶胶散逸的箱 形空气净化正压安全装置。( ) 12. 感染性物质不能使用移液管反复吹吸混合,为确保移液准确,应将移液管内最后一滴 液体用力吹出。( )

兽医生物制品学

结核疫苗相关研究现状与展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流传广、危害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随着流通的增加,结核杆菌耐药株的不断增加、卡介苗(BCG)免疫效果欠佳、以及人们对结核杆菌研究的忽视等,导致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它又一次严重地威胁人畜健康与公共卫生。这些都给此病的防御与治疗带来新的挑战,为此人们不可不对它再次提高警惕。至今,卡介苗仍是预防结核病唯一可用疫苗,但其免疫保护效果极不稳定。过去20年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得新型候选疫苗大量涌现,其中重组BCG疫苗和DNA疫苗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候选疫苗。但所有疫苗共同的致命缺点是免疫保护力低。佐剂的研究将大大改观这一现状。因此,结核疫苗研究的努力方向还是在研究分支杆菌免疫机制和免疫失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现有候选疫苗的免疫效力或研制更为有效的新型疫苗。 一.结核疫苗相关领域的研究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不仅重新掀起了结合疫苗的研究热潮,而且极大地加快了结核病的全面研究工作。通过深入研究结核杆菌的生物学及生物化学、致病机制、及其感染与免疫过程,得到许多关于结核致病性及抗结核免疫保护的新假说,用来指导新疫苗的研制。在机体抗结核免疫方面,一般认为,免疫保护作用归功于细胞介导的免疫,其中CD4+T 细胞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CD8+Tc细胞也是机体必要的免疫保护成分,同时*δT细胞以及CD1限制性T细胞免疫也是重要的抗结核免疫保护成分,而体液免疫应答不起作用[1]。这就引发人们考虑,结核免疫设计的靶位应集中在动员结核特异性T细胞免疫方面,理想的疫苗应能激活全面的T细胞亚群,以诱导机体多方位的抗结核免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也有一些研究对这个传统观点提出挑战,认为一些抗体也能减轻结核感染的不同方面[2]。也许对发展结合疫苗最大的促进来自于结核杆菌H37Rv株全基因测序的完成,以及结核杆菌后基因组(包括比较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使人们更深入了解结核杆菌的毒力因子及其他关键性蛋白,通过比较分支杆菌各菌株之间基因组及蛋白质的差异,为设计开发新抗结核疫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免疫相关细胞与因子研究 2. I L - 4 / I L - 17 / I L - 23 ROOK等[3]发现过量表达的白细胞介素4(IL-4)通过下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iNOS)表达与巨噬细胞的调亡来削弱Th1介导的效应机制。有MTB潜伏于体内的健康人并不表达IL-4δ2 ( I L - 4的一种拮抗剪接变体),因此对于潜伏的MTB的长期有效控制就需要抑制I L - 4的活性[4]。 LANGRISH等[5]研究发现I L - 17主要作用是诱导炎症前介导因子的分泌。急性感染过程中,这种介导因子可以促进中性粒细胞的迅速募集来参与感染的控制。HAPPEL等[6]将IL- 23的基因克隆到有复制缺陷的腺病毒载体中,其表达产物能够促进肺部组织中干扰素γ与IL-17的表达,可以作为肺结核疫苗研究的又一新靶点。 1.调节性T细胞 一个有效的结核疫苗应该能够诱导长期持续的Ⅰ类T辅助细胞( Th1)介导的免疫反应,但从更长远的意义上讲应该抑制或者下调Ⅱ类T辅助细胞( Th2)介导的效应反应。调节T 细胞控制Th1与Th2细胞的成熟与其功能的发挥。R I BEI RO - RODR IGUES等[7]研究的CD25+的T细胞证明记忆性T细胞(Tm)与调节T细胞在调节免疫反应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方式与逃逸机制研究 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a tuberculosis,MTB)与多数细菌耐药方式相似。但与其他人类致病菌最显著差别在于MTB不存在质粒,即无法通过质粒的介导从其他细菌或分支杆苗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1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A.个人防护 一. 着装: 1.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 修剪指甲, 以免刺破手套。长发应束在脑后, 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2.在实验室里工作时, 要始终穿着实验服, 实验室外禁止穿防护服。皮肤受损时应以防水敷料覆盖。 3.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 必须要配戴护目镜, 面罩( 带护目镜的面罩) 或其它防护用品。4.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 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 5.实验室防护服不应和日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二.洗手 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它污染材料后, 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2.摘除手套后、使用卫生间前后、离开实验室前、进食或吸烟前、接触每一患者前后应例行洗手。 2

3.实验室应为过敏或对某些消毒防腐剂中的特殊化合物有其它反应的工作人员提供洗手用的替代品。 4.洗手池不得用于其它目的。在限制使用洗手池的地点, 使用基于乙醇的”无水”手部清洁产品是可接受的替代方式。 5.当实验过程可能涉及到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有传染性的材料或被感染的动物时, 必须要戴上合适的手套, 脱手套后必须洗手。 6.实验人员在操作完有感染性的村料或动物后, 离开实验室工作区之前必须进行”六步法”洗手。 7.每日工作完毕, 所有操作台面、离心机、加样枪、试管架必须擦拭、消毒。 B. 操作准则 1.所有样本、培养物均可能有传染性, 操作时均应带手套。在认为手套已被污染时应脱掉手套, 马上洗净双手, 再换一双新手套。2.不得用戴手套的手触摸自己的眼、鼻子或其它暴露的黏膜或皮肤。不得带手套离开实验室或在实验室来回走动。 3.严格禁止用嘴吸液。实验材料禁止放入嘴里。禁止舔标签。3.所有样本、培养物和废弃物应被假定有传染性, 应以安全方式处理和处理。 3

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及危险防范措施上课讲义

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及危险防范措施生物安全工作的核心是危险度评估。可以借助许多方法来对某一个特定的操作程序或实验进行危险度评估,其中最重要的是专业判断。危险度评估应当由那些对所涉及的微生物特性、设备和规程、动物模型以及防护设备和设施最为熟悉的人员来进行。实验室主任或项目负责人应当负责确保进行充分和及时的危险度评估,同时也有责任与所在机构的安全委员会和生物安全工作人员密切合作,以确保有适当的设备和设施来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危险度评估一旦进行,还应当考虑收集与危险程度相关的新资料以及来自科学文献的其他相关的新信息,以便必要时对危险度评估结果进行定期检查和修订。 进行微生物危险度评估最有用的工具之一就是列出微生物的危险度等级。然而对于一个特定的微生物来讲,在进行危险度评估时仅仅参考其危险度等级是远远不够的,适当时还应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包括: 1、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感染数量 2、暴露的潜在后果 3、自然感染途径 4、实验室操作所致的其他感染途径(非消化道途径、空气传播、食入) 5、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 6、所操作微生物的浓度和浓缩标本的容量 7、适宜宿主(人或动物)的存在 8、从动物研究和实验室感染报告或临床报告中得到的信息 9、计划进行的实验室操作(如超声处理、气溶胶化、离心等) 10、可能会扩大微生物的宿主范围或改变微生物对于已知有效治疗方案敏感性的所有基因技术 11、当地是否能进行有效的预防或治疗干预。 根据危险度评估过程中所明确的上述信息,可以确定所计划开展的研究工作的生物安全水平级别,选择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并结合其他安全措施制订标准操作规范(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以确保在最安全的水平下来开展工作。 每个实验室都应该采用“安全手册”或“操作手册”,其中定义了已知的和潜在的危害,并规定了特殊的操作程序来避免或尽量减小这种危害。规范的微生物学操作技术是实验室安全的基础,而专门的实验设备仅仅是一种补充,绝不能替代正确的操作规范。下面列出了一些最重要的概念。 一、进入规定 1、在处理危险度2 级或更高危险度级别的微生物时,在实验室门上应标有国际通用的 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2、只有经批准的人员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 3、实验室的门应保持关闭。 4、儿童不应被批准或允许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 5、进入动物房应当经过特别批准。 6、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动物不得带入实验室。 二、人员防护 1、在实验室工作时,任何时候都必须穿着连体衣、隔离服或工作服。 2、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材料或感染性 动物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手套。手套用完后,应先消毒再摘除,随后必须洗手。

全国兽医生物制品企业简介

全国兽医生物制品企业 山东省(8):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青岛澳兰百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宝依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山东泰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山东滨州华宏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6):乾元浩南京生物药厂、扬州优邦生物制剂有限公司(金宇)、扬州威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金宇)、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梅里亚动物保健有限公司 北京市(4):北京市兽医生物药品厂、乾元浩北京生物药厂、北京信得威特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翎羽禽病防治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上海市(4):上海海利生物药品有限公司、上海佳牧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申联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上海优耐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四川省(4):中牧成都药械厂、成都精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四川华神兽用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吉林省(4):吉林省五星动物保健药厂、吉林鲸象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吉林正业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吉林中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省(3):广东永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华南农大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河南省(3):乾元浩郑州生物药厂、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宝依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黑龙江(3):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一厂、黑龙江化血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省(3):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中博生化有限公司、湖北精牧兽医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江西省(3):中牧江西生物药厂、南昌梅里亚有限公司、九江博莱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甘肃省(2):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牧兰州生物药厂 浙江省(2):浙江荐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易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云南省(2):云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乾元浩保山生物药厂 河北省(1):瑞普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陕西省(1):杨凌绿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1):广西壮族自治区生物制品厂 辽宁省(1):辽宁益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福建省(1):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627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实验室生物安全涉及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国家对生物安全的管理高度重视,各有关实验室也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必须有效监控和预防实验室生物污染,要定期检查和自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并处理解决。 2.实验室应当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掌握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进行考核。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未经学习培训者,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3.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要根据本实验室具体情况,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并对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的学生进行进行生物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 4.未经农业部或市农业局批准,不得擅自采集、运输、接收保存重大动物疫病病料,不得转让、赠送已初步认定为重大动物疫病或者已确诊为重大动物疫病的病料,不得私自将病料样本寄往国外或者携带出境。 5.生物类实验室废弃物(包括动物残体等)应用专用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常要求》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介绍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范围 适用于我国所有涉及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 二、术语和定义 1、气溶胶:悬浮于气体介质的固态/液态微粒形成的相对稳定分散体系; 2、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以及其他损失的意外; 3、气锁:特定场所的门具备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开启(如机械送排风系统、整体消毒灭菌、化学喷淋和压力可监控的气密室); 4、生物因子: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5、生物安全柜:具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操作柜; 6、缓冲间:设置在被污染概率不同的实验室区域间的密闭室,必要时可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其门带有气锁功能; 7、高效过滤器:对0.3μm微粒过滤效率高于99.97%的过滤器; 8、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实验室的条件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以避免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9、个体防护装备:防止人员个体受到生物性、化学性或物理性危险因子上海的器材和用品; 10、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是否可以接受的全过程;

11、风险控制: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综合措施。 其他术语和定义还包括:定向气流、危险、危险识别、事件、实验室、实验室防护区、材料安全数据单、风险等。 三、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一)评估应考虑内容 生物因子特性、实验室既往事故分析、实验活动过程的风险、设施设备、人员风险、意外、人为破坏、风险大小、发生概率、后果、可接受的风险、降低风险措施评估以及可能带来的新的风险、风险及控制综合评估等。 (二)如何评估 1、事前评估; 2、适当人员评估; 3、完整记录(时间、人员、依据); 4、定期评估或周期性复审; 5、开展新的实验活动或实验室条件发生变化时均应重新评估; 6、操作超常规量或从事特殊实验活动; 7、发生事件、事故时应进行评估; 8、政策、法规、标准等发生变化应重新进行评估; 9、评估风险控制措施应首先考虑消除风险,再考虑降低风险; 10、建立监控机制。 此外,评估要考虑外来影响。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开放课题基金 申请书 课题名称: 申请人: 所在单位: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〇一九年制

申请者须知 一、开放基金课题执行期限为两年,根据中期检查的结果,进展良好的课题方可全额获得资助。 二、开放基金资助额度一般为10-12万元/项(青年基金项目)和80万元/项(重点基金项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浮动。 三、开放基金课题经费限在本室使用,不拨到申请者所在单位。 四、本室的研究方向是:流行病学与病原变异基础性研究、病原致病机理与防控理论创新、新型疫苗及诊断技术研究、实验动物模型研究、兽医基础免疫学研究。开放基金课题的选题必须与本室的研究方向吻合或与本室现行研究项目相关。 五、开放基金资助项目所取得的论文、成果和专利,归实验室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共有。项目结题时,面上基金项目须发表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的SCI/EI论文1篇;重点基金项目至少发表以本室为第一完成单位的SCI/EI 论文2篇,或影响因子加和达3.0以上。 六、实验室每年度对基金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项目负责人应于每年度结束时提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年度进展报告》,并在实验室学术年会上作年度研究工作进展学术报告。 七、开放课题完成后,项目负责人须向本室报送《开放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报告》,并附学术论文复印件及有关的软硬件原始资料。

一、开放基金课题申请简表

二、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实验室安全考试生物安全类 (1)

1、[判断题]由于紫外线透过物质能力很差,不适于室内空气或物体表面消毒。(分值)你未作答标准答案:错误 2、[判断题]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将生物安全的防护水平分为四级,1级防护水平最低,4级防护水平最高。以BSL-1、BSL-2、BSL- 3、BSL-4表示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值)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3、[判断题]生物医学实验室内任何死亡动物尸体、组织碎块,要先高温高压灭菌后密封在塑料袋交 专门机构进行处理。(分值)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4、[判断题]初次进入实验室的操作人员应了解实验室具体的潜在危险,认真阅读、理解安全手册和 操作手册。(分值)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5、[判断题]当实验室活动涉及传染性或潜在传染性生物因子时,不需要进行危害程度评估。(分值)你未作答标准答案:错误 6、[判断题]工作人员在进入BSL-2以上级别实验室工作区前,应在专用的更衣室(或缓冲间)穿着背开式工作服或其他防护服。工作完毕必须脱下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 必须先消毒后清洗。(分值)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7、[判断题]学生进入生化医药类实验室可以不穿统一的实验服(白大褂)。(分值)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错误 8、[判断题]生物实验室里可以烹煮食物、聚餐,学生可以在实验室留宿。(分值)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错误 9、[判断题]在微生物实验中,一些不要的菌种等,一定要消毒和高压灭菌处理后方可弃掉。(分值)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10、[判断题]生物安全三级、四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分值)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错误

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动物工作与生物安全 1、实验动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的关系尤为密切,生物医学上的许多重大发现和成就都与实验动物息息相关。正如巴甫洛夫所说:"没有对活动物进行的实验和观察,人们就无法认识有机界的各种规律"。对于医学科学来说,探讨危害人类健康的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治疗与治愈机制及其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等方面的机制,无一不是通过动物实验而阐明或证实的,如肝炎、非典、艾滋病等都需运用相应的动物模型来进行实验研究,来阐明各方面的机理,并且研制传染病的疫苗和治疗药物都要用到大量和多种的实验动物,最后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 2、动物实验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手段,研究试验过程必须在确保生物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随着生命科学、生物反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等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研工作越来越多的使用动物进行艾滋病、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麻风、狂犬病、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研究。动物感染实验从接种病原体到实验结束,中间要经过以日、周、月计算的过程,在此期间,给动物喂食、给水、更换垫料及笼具等,遇有病原体随尿粪、唾液排出,就会有感染性气溶胶不断向环境扩散的危险;剖检动物时,实验者还会有接触在体液、脏器中繁殖了的病原体的危险;根据动物种类不同,还可能被动物咬伤甚至由于注射器、手术刀的创伤而被感染等。因此,动物实验过程生物安全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我国对动物实验的生物安全问题有严格的管理要求,特别是SARS流行之后,我国对从事动物实验或利用实验动物进行病原微生物研究,利用实验动物进行转基因、克隆、重组基因等不同级别的感染性实验必须在符合相应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内进行,未经许可的实验室不得开展相关实验。同时,制定了不同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筑规范、运行管理规范等一系列认证标准。 动物实验中生物安全不容忽视 在动物实验中,对实验室的不科学管理可导致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例如饲养中的动物将接种的病原体通过呼吸、粪、尿等途径排出体外,污染室内环境,如果实验室人员防护或操作不当,就会接触到污染物而被感染。此外,用来做实验研究的野生动物也可能携带对人类产生严重威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微生物。 实践证明,目前的科学发展水平尚不能完全脱离实验动物进行生命科学研究,尤其是涉及生物安全方面的实验研究。佐藤浩强调,维护生物安全,动物研究机构要不断完善检疫制度,并把实验标准和特殊微生物操作、安全性设备及机构规定的生物安全性等级相结合。 生物安全动物实验室的设计原则 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兽医生物制品复习资料(朱善元版)

生物制品复习题 第一章兽医生物制品的免疫学基础 1. 抗原的定义: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 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反应过程 3.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免疫应答的发生,发展和最终效应是一个相当复杂,但又规律有序的生理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人为地分成三个阶段。抗原识别阶段(antigen-recognitingphase)是抗原通过某一途径进入机体,并被免疫细胞识别,递呈和诱导细胞活化的开始时期,又称感应阶段。一般,抗原进入机体后,首先被局部的单核-巨噬细胞或其他辅佐细胞吞噬和处理,然后以有效的方式(与MHCⅡ类分子结合)递呈给TH细胞;B细胞可以利用其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分子直接与抗原结合, 并且可将抗原递呈给TH细胞。T细胞与B细胞可以识别不同种类的抗原,所以不同的抗原可以选择性地诱导细胞免疫应答或抗体免疫应答,或者同时诱导两种类型的免疫应答.另一方面,一种抗原颗粒或分子片段可能含有多种抗原表位,因此可被不同克隆的细胞所识别,诱导多特异性的免疫应答。淋巴细胞活化阶段是接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的时期,又可称为活化阶段。仅仅抗原刺激不足以使淋巴细胞活化,还需要另外的信号;TH细胞接受协同刺激后,B细胞接受辅助因子后才能活化;活化后的淋巴细胞迅速分化增殖,变成较大的细胞克隆。分化增殖后的TH细胞可产生IL-2,IL-4,IL-5和IFN等细胞因子,促进自身和其他免疫细胞的分化增殖,生成大量的免疫效应细胞。B细胞分化增殖变为可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浆细胞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进入血循环,.这时机体已进入免疫应激状态,也称为致敏状态。抗原清除阶段是免疫效应细胞和抗体发挥作用将抗原灭活并从体内清除的时期,也称效应阶段.这时如果诱导免疫应答的抗原还没有消失,或者再次进入致敏的机体,效应细胞和抗体就会与抗原发生一系列反应。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复合物,将抗原灭活及清除;T效应细胞与抗原接触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诱发免疫炎症;CTL直接杀伤靶细胞.通过以上机制,达到清除抗原的目的。 4. 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抗体产生有何特点? 初次应答(primaryresponse)动物机体初次接触抗原,也就是某种抗原首次进人体内引起的抗体产生过程称为初次应答。抗原首次进入体内后,B细胞克隆被选择性活化,随之进行增殖分化,大约经过10次分裂,形成一群浆细胞克隆,导致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初次应答有以下特点①第一具有潜伏期。机体初次接触抗原后,在一定时期内体内查不到抗体或抗体产生很少,这一时期为潜伏期,又称为诱导期。潜伏期的长短视抗原的种类而异,如细菌抗原一般经5~7d 血液中才出现抗体,病毒抗原为3—4d,而毒素则需2—3周才出现抗体。潜伏期之后为抗体的对数上升期,抗体含量直线上升,然后为高峰持续期,抗体产生和排出相对平衡,最后为下降期。 ②初次应答最早产生的抗体为IgM,可在几天内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接着才产生IgG,即IgG抗体产生的潜伏期比IgM长。如果抗原剂量少,可能仅产生IgM,lgA产生最迟,常在IgG产生后2周至1—2个月

NYT 1948-2010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通则

NYT 1948-2010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通则 前言 本标准遵照GB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中国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京、关云涛、王君玮、吴东来、刘伟、王宏伟、杨汉春、郭昭林、梁智选。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通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基本要求、应急处置预案编制原则、安全保卫、生物安全报告、持续改进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兽医实验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事故 accident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3.2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根据生物安全方针,不断促进和提高生物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保证的过程。 3.3 危险 hazard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4 生物因子biological agents 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3.5 危险识别 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存在的危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6 事件 incident

实验室生物安全参考文本

实验室生物安全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实验室生物安全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实验室生物安全涉及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国家对 生物安全的管理高度重视,各有关实验室也必须高度重视 实验室生物安全,必须有效监控和预防实验室生物污染, 要定期检查和自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并处理解 决。 2.实验室应当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掌握 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 作技能,并进行考核。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 岗。未经学习培训者,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3.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要根据本实验室具体情况,制 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并对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的 学生进行进行生物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

4.未经农业部或市农业局批准,不得擅自采集、运输、接收保存重大动物疫病病料,不得转让、赠送已初步认定为重大动物疫病或者已确诊为重大动物疫病的病料,不得私自将病料样本寄往国外或者携带出境。 5.生物类实验室废弃物(包括动物残体等)应用专用容器收集,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后处理。生物实验中的一次性手套及沾染EB致癌物质的物品应统一收集和处理,不得丢弃在普通垃圾箱内。 病源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6.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

兽医生物技术-protocal

兽医生物技术实验手册 动物医学院 细胞生物学实验室自编手册 2010.11

目录 一、PCR技术及DNA凝胶电泳及PCR片段的纯化 (1) 二、DNA限制性酶切反应、DNA酶切片段的回收与鉴定 (4) 三、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DNA连接转化 (7) 四、质粒DNA的提取及鉴定 (10) 五、蛋白质的原核表达 (13) 六、蛋白质电泳 (14)

注意事项 实验注意事项: 1.对所有样品进行严格标记,避免混淆 2.酶及蛋白等样品一定要低温放置 3.加样品时注意更换枪头,避免对试剂或样品的交叉污染 4.接触DNA荧光嵌入染料等有害物品时一定要戴手套 5.注意将反应样品混匀 实验室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离心机时,一定要注意平衡。 2.注意正确使用移液枪,设置量程时,禁止超过最大量程。 细菌操作注意事项: 中心原则: 1. 保护操作人员不受细菌感染。 2. 防止使用的细菌受到其它微生物(比如:真菌、其它细菌等)的污染。 本实验课使用的大肠杆菌均是经过人工改造,供实验室研究用的菌株。和野生型的菌株相比,这些菌株的毒力明显减弱,但仍应视为有害物质。尤其是我们使用的许多大肠杆菌均转入了表达抗生素的质粒,因此严禁将这些大肠杆菌释放到环境中。 注意事项: 1.在实验室里禁止吃喝,不要将笔、手指及其它任何物品放入口中。 2.如果不慎洒溅出了细菌液,需立即用纸将菌液吸干,并对细菌污染区域做 消毒处理。 3.禁止用手直接接触菌液。 4.正确并及时标记所有培养细菌的试管和培养皿。 5.拿细菌培养试管时,不要只拿盖子部分,因为盖子盖的不紧,试管部分容 易脱落,造成细菌污染。 6.如手等部位有伤口,应将伤口部位包扎好。 7.细菌液必须经过消毒处理之后,才能倒掉。

兽医生物制品学讲稿

第一章 第一节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概念与应用 一、概念 (一)兽用生物制品的概念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病原体(微生物和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生物制剂。 (二)兽用生物制品技术概念与内容 兽用生物制品技术是在动物微生物、免疫学、动物传染病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生物工程等技术和方法,研究和制备兽用生物制品,用以解决动物疫病防治的一门新兴应用技术。 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生物制品生物学和生物制品工艺学。生物制品生物学主要讨论如何根据动物疫病病原理化特性、培养特点,治病机理及免疫机理,获得合乎生物制品质量要求,适于防治动物疫病的疫苗、诊断液和生物治疗剂。 生物制品工艺学主要研究生物制品的生产制造工艺、保藏条件和使用方法等,并保证生产优良制品,不断提高制品的质量,防止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例如:疫苗的质量;种类使用不当;疫苗运输、保管不当造成疫苗失效或效价降低)经生物制品对动物健康造成的危害和动物疫病的传播,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二、兽医生物制品学的应用 (一)免疫预防 防治动物疫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保障人兽健康的必要条件。许多国家借助生物制品控制或消灭了很多危害严重的动物传染性疾病。如牛瘟、猪瘟。 疫苗一方面可用于有效防治动物疫病,但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传播病原体的媒介。有些疫苗本身就是许多感染性病原体的培养基,如鸡胚尿囊液和细胞培养液等,它们就有可能因污染对免疫动物构成危险水平。(二)用于动物疫病的诊断

诊断用兽医生物制品是利用微生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或动物的血液及组织材料,运用免疫学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制造而成用于诊断各种畜禽传染病的兽医生物制品。诊断用兽医生物制品之所以能蟹起到诊断袄病的作用,就是用已知的抗原检出未知的抗体,或用已知的抗体检出未知的抗原。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力越强,则反应越清楚。一般来说,特异性越高越好,而非特异性越低越好,但是,由于目前的生产水平还不能使抗原或抗体达到绝对纯化舶程度,在使用中常常会影嗬诊断的准确性或者出现误诊,所以在使用诊断制品时应结台其它情况综合制定,不宜以诊断制品的反应结果作为唯一的制定依据。 目前,国内生产及使用的诊断用兽目前,国内生产及使用的诊断用兽医生物制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1.各种抗原:是以经挑选鉴定台格的 微生物或其它生物材料,经繁育、传种或精制提纯加工处理等步骤制造而成。(如布氏杆菌试管凝集反应抗原,布氏杆菌平板凝集反应抗原,布氏杆菌全乳环状反应抗原,布氏杆菌三用抗原,布氏杆菌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鼻疽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马梳产凝集反应抗原,鸡白痢全血凝集反应抗原,牛肺蜓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锥虫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马传贫琼脂扩散反应抗原,马传贫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钓端螺旋体补体合反应抗原,鸡毒支原体平板凝集反应抗原,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I相菌抗原等)。 2.免疫标记抗体:是以已知的合格抗原或采取含有该抗体的动物血清制造而成 如猪瘟荧光抗体,猪瘟酶标记 抗体等等。 3.变态反应原:某些细胞内寄生菌如如鼻疽菌素,结核菌素、布氏杆菌水解素等o 4.诊断血清:是利用体外抗原抗体来诊断疾病或鉴别微生物的生物制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