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理论与实践》参考题库及答案

一、国情专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请谈谈对当前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答: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从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迈上了新的台阶,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现阶段我国的具体国情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第一,人口数量已超过13亿,每年以年均7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第二,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第三,从人民生活水平上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第四,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第五,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上看,中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总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这“三个没有变”和“三个世所罕见”是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清醒定位和科学认识,是准确观察问题、作出正确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要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及各方面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上面这段话是总书记“七一”讲话中的一段内容。“躲不开、绕不过”六个字表达了深化改革的坚决态度,“躲不开、绕不过”反映了中央直面改革的决心和勇气,也反映了当前改革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现阶段最艰巨的改革任务就

是要消除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既是对我们党执政经历的科学总结,也蕴含着对全党的新要求。

我国在发展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也确实存在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比如,存在“制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障碍、制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体制机制障碍、制约政府自身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制约农村发展体制机制障碍”等等。时至今日,中国社会的发展已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许多过去被高增长掩盖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如何解决我们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如何让发展成果由更多人共享、更多人受益,如何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检验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

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针对新阶段的改革深化,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必须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

今日之中国,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面对“世所罕见”的复杂局面,深化改革总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考量。面对这样的改革形势,既需清醒坚定的政治勇气,也要统筹兼顾的政治智慧;既需珍惜发展进程中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改革成绩,也当正视深刻转型中积累的不容忽视的改革问题。

3.我国是人口大国,但并非人才强国。文盲半文盲仍占较大比重,劳动者素质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请谈谈如何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

二、经济专题

题1:

材料1

2015年8月18日下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

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摘自新华网

材料2

2015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这是我们党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实现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重大举措,对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3

创新驱动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崭新模式,即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的模式,这一理论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他于1990年在其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

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其中,创新驱动发展依靠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激励创新制度等无形要素,创造了新的增长要素,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增长方式,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关精神,以及当前世界的发展潮流,我们应以大无畏的改革创新精神,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为推动河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强劲动力,加快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

摘自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简要阐述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创新链,完善科技有效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机制。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积极研究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关政策措施。四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立足全球视野和国际眼光,加快国际科技资源流动和重组,在开放合作中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和科技实力。

(2)根据材料1、2、3,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谈谈如何在“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答: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一,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第二,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动力和保障。第三,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增加值逐年上升,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部门。第四,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应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

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一是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

二是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三是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四是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题2:

经济全球化已经和正在导致一种崭新的全球分工格局的出现,发达国家主要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而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广大发展中国家

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基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高新技术相对落后,不得不以消耗稀缺自然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后发效应"。在全球化背景下,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主要体现在资源的争夺上,这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将会进一步强化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新科技领域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2)材料中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什么问题?根源何在?(3)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弊端?

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依存;

(2)材料中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不合理,不公平,造成穷国越穷,富国越富,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根源在于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存在着不公正、不合

理的地方;

(3)发展中国家应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加强环境保护,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有节制的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等.根据题意.故答案为:

(1)相互竞争、相互依存;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不合理,不公平,造成穷国越穷,富国越富,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根源在于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存在着不公正、不合理的地方;

(3)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加强环境保护,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有节制的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等.

三、文化专题

1.如何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不同价值观。

答: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处于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人,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每一社会都有一些共同认可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从而发现普遍一致的或大部分一致的行为定势,或曰社会行为模式。

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学校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他社会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个人价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易改变的。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的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这种价值冲突的结果,总的趋势是前者逐步让位于后者。价值观念的变化是社会改革的前提,又是社会改革的必然结果。

2.试论述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现实含义。

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决定了人们的社会意识。

分析:从知识点角度讲,该题实质是借助古语考查考生对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及与之对应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辩证关系的把握.“仓廪实”、“衣食足”是“知礼节”、“知荣辱”的基础,体现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或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决定作用.但另一方面,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往往是不同的,则“仓廪实”未必“知礼节”,“衣食足”未必“知荣辱”.同时,题中观点也没有涉及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反作用.

答案要点:(1)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仓廪实”、“衣食足”确实是“知礼节”、“知荣辱”的基础,体现了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决定作用.但若认为这就是揭示了两个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则是片面的.

(2)这种看法忽视了精神文明是需要建设的,也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的反作用.精神文明建设并不是随着物质文明建设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的,

而要经过艰苦和长期的建设过程才能形成.

(3)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3.如何理解当下社会形态中的文化

四、国政专题

1.如何理解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质及其对中国周边外交形势的影响?

目的:维护美国在亚太的利益(巩固其全球霸权);拓展亚太市场,提振美国经济;遏制中国崛起。

美国回归亚太原因比较复杂。具体原因有五个。

1、是地缘政治的战略博弈原因,中国现在在亚太影响力太大,美国作为世界老大必须重新夺回这个关键地区的影响力。

2、地缘经济,亚太目前是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地区,美国如果在这个地区被排挤出去,其老大地位堪忧,所以它宣布回来并想主导。

3、中国周边的邻国现在都对中国感到担心,要求美国回来以平衡中国,这个机会对美国来说是很难得的。

4、内政原因,奥巴马当局认为小布什当政的8年,犯了一个战略错误,就是把反恐定位太高,定位为反恐战争,一切围绕着它转,重点放在了中东南亚地区,对东亚地区忽视了。小布什的错误就是奥巴马的机会。

5、因为个人原因,奥巴马总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洋总统,美国历届总统都是欧洲背景,而他出生在夏威夷,在印尼生活了7年,对亚太有个人的情感和兴趣点。其次是希拉里是一个有战略思想的国务卿,想建功立业。她可以比较客观地看美国未来前途,这样就有利于她支持奥巴马的外交战略转移。

三、重返亚太对中国的影响:

1、引发中国海上邻国出现“合纵连横”,共同制衡中国的趋势。比如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态度强硬,中越、中菲之间的摩擦不断,冲突升级。

2、美国逐步在中国周边构造“雁型安全模式”。美国重返亚洲不仅使中国直接面对美国日益增强的战略挤压,也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有所减弱,国家间关系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

3、中国“军事威胁论”被放大,周边国家对中国意图不确定,相应采取一些防范措施。

4、东亚是美国军事战略关注的首要地区,中国是其防范重点对象,美国正利用在亚太的军事存在、联盟体系,以及通过在中亚和南亚的军事存在,对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形成强有力的制约。

2.习近平指出:“要提升我国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宣传”,请谈谈你对当前中国软实力对外策略的认识。

3. 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全球公共产品是指那些具有很强

跨国界外部性的商品、资源、服务以及规章体制。请你谈一谈,中国近些年来在主动提供全球性公共产品方面都做出了哪些主要贡献?

五、环境专题

1.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2015年两会期间,环保部长陈吉宁在答中外记者问时,认为治霾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合力而为,柴静在其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中也就个人在治霾问题上能做些什么有专门的推介。那么,治霾真的可以从我做起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从宏观上看,这是政府的责任,但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从政府角度:

1在经济上,“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相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一致的经济政策与措施,用市场手段控制污染,淘汰重污染企业。

2从行政手段上,对各地政府官员业绩考核中,必须形成降低能耗污染的一票否决机制;要淡化或下降GDP考核体系中的比重,加大环保与社会发展等其它一系列指标的考核比重。

3从法律角度,通过立法加大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提高污染企业违法成本,同时要求有关部门主动作为、认真执法。

从个人角度:

1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式开发破坏了自然的生态系统,最终也给人类自身带来了各种灾害频发的危害,生命的个体之间要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2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每个公民要从自身做起,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同时需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提高环保意识、增强低碳生活理念,减少破坏生态、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勤俭节约;自觉保护自然和环境;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3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工作。政府积极建立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体质,大力发展环保技术和绿色技术,引领人类可持续发展。这要求我们每个公民爱岗敬业,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提高生产技术与工艺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更加环保绿色。

2.众所周知,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方式是不可行的,但在遇

到实际问题时,不少企业,甚至有些地方政府还是认为发展经济是最重要的,环境污染的问题等经济发展了,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再进行治理。请你谈谈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把真正的环境保护落到实处?

答:原因:

1技术与经济因素形成了门坎

技术难度大,有提高生产成本,常常成为企业采用绿色技术和控制、减少污染技术的门坎,门坎又随企业发展而降低,此过程就成为先污染后治理的内在微观依据。粗放型资源开采方式能使直接生产成本降低,也能降低工业产品的成本,而由此给环境造成的损害是企业外部的事,产生的损失并不由企业直接承担。这种环境影响的外部性有利于企业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并由小到大发展,也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经济保障。便成为“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动因。

2认识上的滞后性和行动中的惰性

环境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环境污染的前期影响不明显,只有污染开始危及到人们的生活人们才开始重视。此外,有些污染者存在侥幸心理,希望别人治理污染,只将污染控制在环境自净范围内。

3行政把关不严使污染企业得以创办

相当部分企业申报又多有隐瞒,甚至向政府有关机构寻求庇护,尤其是那些有叫客观的经济效益并能给当地财政带来收入、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的企业往往会受到当地政府当局的保护与纵容。另外,现行环境管理部门受所在地政府横向领导的组织体制也对其独立依法开展工作行程制约。

4其他原因

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不抬完善,执法力度不严。其次,进行除污处理成本很高,使得企业不愿意进行相应的净化,这也是环境企业恶化的原因之一解决对策

1法律手段:通过税收这一杠杆,进行奖善罚恶。一方面政府部门对于按照要求对污染物道标排放的企业单位给予优惠;另一方面针对企业单位不按照对顶排放污染物的实行严惩。此外,督促企业完善其排污系统。而且要严格执法,依法保护环境,这是最关键,也是最难的。

2经济手段:第一我们在制定发展目标时不能只看经济增长而且要看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第二要严格实行产业政策,那些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企业和基础设施一律不能搞;第三要加大对环境污染的专项整治,特别是对重要的水体、空气和土地的面源污染,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治理

3社会手段:首先要加大环保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使更多的普通民众了解

环保法律法规;其次,要切实使行政机关在惊醒打击环境污染企业的污染活动或者进行专项整治时,要公正公开执法,对其他的潜在污染企业起到警示作用;最后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宣传以及舆论作用,对一些污染环境的人和事进行曝光,从而在社会上对当事人形成制约与监督。

3.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到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这句话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间的辨证统一关系: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应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1.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2.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的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3. 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切实把能源资源保障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4.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