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路径网-数据上报平台-医院用户使用手册(1)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试行)》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 方法及标准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保证我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制定本分级评价方法和标准。 一、评价目的 (一)全面评估各医疗机构现阶段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所达到的水平,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 (二)使医疗机构明确电子病历系统各发展阶段应当实现的功能。 (三)为各医疗机构提供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发展指南,引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的发展电子病历系统。 二、评价对象 已实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三、评价分级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划分为8个等级。每一等级的标准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局部的要求和整体信息系统的要求。 (一)0级:未形成电子病历系统。 医疗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由手工或独立计算机完成,未使用联网的

计算机系统。 (二)1级:部门内初步数据采集。 1.局部要求:部门内部使用计算机采集医疗业务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在两台以上计算机之间共享,但数据共享过程需要手工操作(如移动存储设备、手工复制文件等)。 2.整体要求: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内部两个以上业务项目使用计算机采集数据,并能够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复制文件等共享数据(如影像科以光盘形式保存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影像科医师需要通过调取光盘读取患者资料)。 (三)2级:部门内数据交换。 1.局部要求:医疗机构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建立了内部共享的信息处理系统,业务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在部门内部共享并进行处理。信息系统不支持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2.整体要求: (1)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内部两个以上业务项目能够通过联网的计算机进行数据信息采集(如药剂科记录患者用药情况、药品库存情况等),但各部门之间未形成数据交换系统,或者部门间数据交换需要手工操作。 (2)部门内有统一的医疗数据字典。 (四)3级:部门间数据交换,初级医疗决策支持。 1.局部要求:医疗业务部门可通过任何方式(如界面集成、调用信息系统数据等)获得部门外数字化数据信息,本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可供整个医疗机构共享。信息系统具有至少1项自动规则检查功能。

统计网络直报数据库审核、操作说明

统计网络直报数据库审核、操作说明 一、月报 (一)第一大项“人员、床位” 1、执业(助理)医师人数、注册护士、实有床位不能为0。 2、1.3.1实际开放总床日期数=实有床位(张)×当月天数 3、1.3.3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所有出院人数的住院床日之总和。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的住院床日数。 (二)第二大项“本月收入与支出” 1、报表填报单位是千元。 2、药品收入不能为空。 3、2.3门诊和住院药品收入中基本药物收入填报范围: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单位,民营医院、企业医院不需填报。 (三)第三大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1、3.1总诊疗人次数: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诊疗人次数按挂号数统计,包括:①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②出诊人次数;③单项健康检查及健康咨询指导人次;④未挂号就诊、本单位职工就诊及外出诊疗不收取挂号费的,按实际诊疗人次统计。患者一次就诊多次挂号,按实际诊疗次数进行统计,不包括根据医嘱进行的各项检查、治疗、处置工作量。 2、3.1.1门诊和急诊人次数=门诊人次+急诊人次 3、有出院人数,必须有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和

住院收入 4、死亡人数应大于出院人数 5、医院业务收入大于5000(单位千元),即月业务收入大于500万元,一定要进行再次核对。 6、卫生院或服务中心业务收入大于500(单位千元),即月业务收入大于50万元,也要进行核对。 7、医院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一般不应大于200元,每门诊人次费用=门诊收入(2.1)÷门诊和急诊人次数(3.1.1) 8、卫生院、服务中心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一般不应大于100元,每门诊人次费用=门诊收入(2.1)÷门诊和急诊人次数(3.1.1) 9、医院每住院人次收费水平一般不应大于8000元,每住院人次费用=住院收入(2.2)÷出院人数(3.2) 10、卫生院、服务中心每住院人次收费水平一般不大于4000元,每住院人次费用=住院收入(2.2)÷出院人数(3.2) (四)第四大项“代报” 1、县(市、区)卫生局代报“诊所(医务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数据”,卫生院代报“村卫生室数据”。 2、6月份有部分卫生院未填代报村室的内容。 (五)第五大项“公立医院填报项目” 1、本项只允许公立医院填写,非公立医院代码经济类型为11或12,机构类别代码为A,卫生院、民营医院、企业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等不需填报。 2、5.12项“临床路径管理”中的2个相关数字一定要与医政科相结

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及相关记录表格

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实施细则》特制定本方案。 一、定义 临床路径是医护专家针对疾病临床诊治标准和方法制定的,是以病人及其疾病(或手术)为中心,以时间作为横轴,以入院、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教育、出院等技术与服务的提供作为纵轴所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有时限要求的整体医疗计划和服务程序,是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是医院实施实时质量管理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 ,深化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 三、组织管理 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组织,分三级即: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实施小组。 (一)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院长任主任委员,业务副院长为任副主任委员,医教部、护理部、医务办、质控办、院感办、财务科、信息科、药械科、住院部、门急诊部、大外科等部门负责人构成(详细名单见附件2)。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教部。 (二)评价小组:由业务副院长任组长,医教部部长任副组长,医务办、质控办、院感办、大外科、护理部、药械科及各临床科室主任构成(见附件2)。 (三)实施小组:由各科室诊疗小组人员构成,科室主任为第一负责人,带领全科人员负责临床路径的具体实施。 临床路径管理各小组及相关部门职责详见附件1-2。 四、实施科室及病种 按照积极稳妥、逐步推进的原则,医院9个临床科室,18个专业,51个病种,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表单并结合诊疗指南及医院实际对表单进行完善,逐步开展。在临床路径上线过程中先试行简单常见病种,在积累经验基础上逐步推开,通过系统进行监测和质控。具体详见附件。 五、实施规划 试点工作为1年,逐步推进,在2013年51个病种基础上,每个临床科室选择1-2病种推行临床路径系统,以后逐步推开,2015年争取病种达50个,卫生部办公厅要求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不低于7个。 六、具体实施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2023版)_1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2023版) 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等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行情况及目前我院实际,现调整制定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2023版)。 一、临床路径定义与内容 临床路径的定义:是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 种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是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是医院实施实时质量管理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 临床路径的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 和资源的浪费。它主要是针对ICD码对应的病种或某种手术使用标准化的、综合多学科的过程来调整医疗行为,对病人的诊断,包括多种检查、治疗及护理要依据预先指定的基于时间或治疗结果的流程表顺序进行,在规定的时间、预算的费用内达到预定的治疗结果。 临床路径的内容:包括预期结果、评估、多学科的服务措施、 病人与其家人的相关教育、会诊、营养、用药、活动、检验与检查、治疗和出院计划以及变异的记录等内容。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 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

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三、临床路径实施 (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1、医院设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下设临床路径指导评 价小组,具体人员组成及职责见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文件。 2、各临床科室必须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职责: (1)在指导评价小组指导下,开展本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2)制定科室临床路径实施目标及方案,并督促落实; (3)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4)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临床路径管理方面的培训; (5)向指导评价小组提出本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调整及临床路径文本制修订的建议; (6)分析变异的原因及提出解决或修正的方法; (7)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对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 (8)其他需要实施小组承担的职责。 3、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设立临床路径个案管理员,其职责为: (1)负责本科室的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与临床路径评价指导办公室的日常联络。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共6篇)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共6篇) 第1篇: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安徽省卫计委下发《关于做好县级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推广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实施意义 临床路径是一种诊疗标准化方法,以缩短平均住院日、合理支付医疗费用为特征,按病种设计最佳的医疗和护理方案,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住院时间和费用。它不仅可以规范诊疗过程,减少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诊疗行为,而且还可以规范诊疗行为的时间等,增强诊疗活动的计划性。在提倡高效率、高品质、低费用的医疗服务改革下,临床路径提供了多专业协作的工作模式,保证医疗护理等措施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的医疗效果,促使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医院管理专业化、精细化重要过程,也是落实中医治疗和特色疗法的可靠方法。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三、组织管理 (一)成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成员**。主要职责包括: 1、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并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 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与标准。 4、组织人员培训。 5、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实施临床路径的效益评价。

第一章 临床路径基本知识

第一章临床路径基本知识 一、临床路径概念 临床路径(Critical pathway, 简称CP),是指医生、护士及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病种或手术,以询证医学为基础,以预期的治疗效果和成本控制为目的,所指定的有严格工作顺序和准确时间要求的最佳程序化、标准化医疗检查和处置流程,并把全面质量管理和持续性质量提高作为监控手段整合到其中,用以减少康复延迟及资源浪费,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它强调的是把传统的弹性治疗变为标准化、规范化的诊疗计划。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临床路径管理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同时,还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团队协作,增加了患者本人的参与,使医疗护理更加合理化、人性化,是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医疗工具。 二、临床路径的制定 1. 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1)常见病、多发病; (2)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3)结合医疗结构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2. 确定标准诊疗项目 本着循证的原则,对现有病历进行回顾,评价目前医疗过程,识别最常用的医嘱内容。 基本步骤包括: (1)随机抽取部分病例,对其医嘱信息进行调查; (2)诊疗项目整理:在对医嘱进行标准化后,以手术日为分界线进行重新命名和分类整理; (3)诊疗项目频数统计:将所选病例医嘱项目逐一进行频数统计,计算使用比率;(4)诊疗项目选择:“帕雷托法则”(2-8法则),即临床路径标准化的诊疗过程应大约涵盖80%左右的病例。选择出现比率大于80%的项目作为入选对象;(5)临床专家论证。

三、建立临床路径管理的文件体系 临床路径管理的文件体系包括: 1. 标准住院流程:进入路径标准、出院标准; 2. 临床路径表单; 3. 标准化医嘱单; 4. 个体变异记录单; 5. 患者版临床路径表单; 6. 医护人员交班记录本; 7. 术后康复状况评价表; 8. 病例个案评价登记表; 9. 变异分析报告; 10. 各种知情同意书。 四、临床路径的实施 1. 临床路径的流程 (1)经治医师完成患者的检证工作,会同科室个案管理员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的准入评估; (2)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根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开具诊疗项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 (3)相关护理组在为患者作入院介绍时,向其详细介绍其住院期间的诊疗服务计划(含术前注意事项)以及需要给予配合的内容; (4)经治医师根据当天诊疗项目完成情况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 (5)医师版临床路径表中的诊疗项目完成后,执行(负责)人应当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 2. 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应当满足以下条件:诊断明确,没有严重的合并症,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预计时间完成诊疗项目。 3. 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退出临床路径:⑴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改变原治疗方案的;⑵在实施临床

临床路径自查报告

临床路径自查报告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管理工作的汇报 为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工作,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药费用,缩短住院日,增进医患沟通,按照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评估方案》等文件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就我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具体实施计划 (一)工作启动阶段(2011年1-3月) 1、成立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指导评价组、科室实施小组等组织网络体系。 (1)领导小组由院长黄和平任主任委员,主管业务副院长李小伟任副主任委员,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感控科、信息科、网络中心、财务科以及试点科室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订本院具体试点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研究制定试点工作相关管理制度,确定本院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审核临床路径文本,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定期向市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报告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相关信息等。 (2)指导评价组由主管业务副院长李小伟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学科专家为成员,负责对本院制定实施临床路径、开展试点工作进行指导,组织培训临床路径试点科室医务人员,组织制订并实施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定期分析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及时反馈领导小组和试点科室。 (3)科室实施小组由科室主任任组长,该科室医疗、护理、和相关科室的人员为成员,具体负责本专业相关病种临床路径的实施和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参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实际需要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2、遴选专业病种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112个病种临床路径中,我院结合本院特色,从疾病的发生率,诊疗、住院日、住院费用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7个专业20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 3、开展培训指导

医院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方案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 一、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小组,工作开展是在医院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由科室试点工作实施小组具体实施,院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科室主任为实施小组第一责任人; 二、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院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组织对相关临床与医技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对院内各部门统一协调、督导并定期检查各科室临床路径执行情况。 三、领导小组应定期(每三个月)组织召开由院领导主持,医疗、护理、质控主管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定期组织召开医疗、护理、医技、药房等部门的协调会;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及相关委员会,对本院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路径实施科室。 四、科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应定期(每三个月)召开临床路径总结评估会议,根据本科室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对试点疾病的质量、费用及成本进行分析评估,总结影响试点疾病质量监控的问题,对领导小组的反馈意见及时落实,采取措施,持续改进。 五、临床路径管理表单的制定应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和文本,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严格按照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要求,对于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

施诊疗。 六、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在患者入院时向其详细介绍临床路径的目的、意义、以及相应的诊疗项目等,并将患者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 七、经治医师应根据当天诊疗项目完成情况以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 八、诊治过程中出现变异的,当及时将变异情况记录在临床路径表单中,并对变异情况定期进行分析总结。对于较普通的变异,可通过科内讨论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索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找出变异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讨论情况应写入病程记录;对于较复杂而特殊的变异,应上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重点讨论。 九、对于因各种情况必须退出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人,应进行告知,根据病人情况,按相关诊疗常规实施后续治疗,病人退出情况应有记录并定期分析总结。 十、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科室,要建立相应的临床路径登记本,详细记录患者进入、离开临床路径的时间,离开原因等相关信息; 十一、奖罚 1.对临床路径开展比较好的科室进行奖励: (1)实施并完成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人住院费用不再纳入科室药品比例控制范围。 (2)医院每半年组织一次评估,根据科室完成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人数量进行奖励;每一年组织一次院内评估,评选临床路径管理工

临床路径操作说明

蓝博电子技术HIS使用说明书 临床路径V1.1 一:临床路径概述: 临床路径管理”是指针对一个病种,制定出医院医务人员必须遵循的诊疗模式,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依照该模式接受检查、手术、治疗、护理等医疗服务。从2010年起,中国50家医院将推行仿照工业流水线设计的“临床路径管理”,112个病种有了“标准流程图”,可望实现“同病同治”。 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将保证患者所接受的治疗项目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减少治疗过程的随意化;提高医院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加强临床治疗的风险控制;缩短住院周期,降低费用。 二:软件说明: 登陆到临床路径软件 临床路径软件主界面 菜单窗口说明 1、系统维护→权限设置 先选择增加组,填入组编号和组名称,点击保存组按钮,然后选择左边目录树中的新建组,然后点增加用户,选择操作员,然后点击保存用户按钮。权限分配完后点击保存权限按钮。完成权限分配。 注:这个权限分配是根据组进行分配的,在这个组中的操作员都有这些权限。 2、数据维护→疾病信息维护 维护疾病信息,其中‘编码’是指的医院部编码,ICD是国际标准的ICD10码。名称可以根据医生的习惯进行维护。

3、数据维护→基础数据维护 主要维护路径类别,以供路径维护使用。 维护变异原因 维护变异原因分类 维护路径的专业分类。方便形成目录树。 4、数据维护→临床路径维护 路径设置:正确填写路径基本信息 注:治疗周期一定要填写。启用标志是病区是否可用此路径,如果是启用病区就能使用,不启用病区不能使用。 治疗方案:填写此路径在用什么治疗。 项目阶段设置:此路径分几个阶段治疗,每个阶段的名称填写明确。 诊断设置:这个必须填写,病人进入路径是根据这里的诊断判断是否需要进入临床路径。 路径容设置:维护此路径每个项目阶段的具体容。 注:这里的设置是根据国家规定各个医院自己设置的表单容维护一致。一个路径一天设置一套。 医嘱设置:维护路径每个项目阶段的医嘱容。 注:这个是根据上面维护的路径容,调用医院部信息进行维护,医师在录入医嘱的时候直接调用。其中,使用标志,可选的项目是在医生录入的时候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择,但是如果这个项目选择是必选项目,则医生调用医嘱的时候必须选择这个项目。 这里在医嘱设置中有‘有无可选项’,比如有葡萄糖5%的水,在药房有好几个库存编号,维护一种的话怕到时候库存不足不能使用,这样就可以在医嘱维护中增加一个,然后在‘有

医疗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

医疗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 第一章项目需求描述 ★项目工期要求:合同生效之日起八个月。 ★项目免费运维期要求:验收之日起一年。 ★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载明的标的采购项目实际情况,拟在中标后将中标项目的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交由他人完成的,应当在投标文件中载明。 ★本次采购产品为非进口产品(进口产品指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关境外的产品)。 一、医院概况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创建于1950年,2012年2月被评为三级乙等医院,是花都区内唯一一家综合性三级医院。医院分新华路总院、宝华院区(肾病泌尿中心)、田美院区(围产医学中心)共三个院区,全院设有临床科室31个,医技科室11个。目前医院正积极筹建新院,新院建设目标是打造融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为一体,专科优势明显、省内先进的区域性、国际性、现代化、智能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疗保健中心,成为广州市北部区域医疗中心、业务技术指导中心和区域医疗服务网络的龙头。 作为花都区的重点综合性三级医院,在新院区投入使用之前还需要在此院区提供持续的医疗服务,并为新院区的信息化建设增加更多宝贵的建设经验,为了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迫切需要对现在院区进行信息化梳理优化,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二、项目背景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号),其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强化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满意的医疗服务。 自2009年至今,国家卫计委已经连续出台了一系列行政法规、规定、意见和办法,每年都颁布和更新一批按疾病分类的医疗技术临床指导规范,不断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监管手段的完善和医疗质量控制标准的建设。在国家重点专科评估、三级医院评审评价、医院管理年、大型医院巡查等重大项目中,督导医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完备的“医疗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014年临床路径管理手册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手册 科别:心血管内科 年度:2014年度

工作手册使用说明 1、此记录本严格遵循《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办法(试行)》制作。 2、本工作手册分为十二部分: 第一部分是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第二部分是临床路径工作协调机制 第三部分是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图 第四部分是年度开展的临床路径; 第五部分是全院实施的临床路径病种名称; 第六部分是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名单及职责; 第七部分是科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表单; 第八部分是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计划; 第九部分是临床路径管理培训与会议记录; 第十部分是科室临床路径变异登记表和记录单; 第十一部分是科室临床路径实施评价记录及管理工作的汇总与分析; 第十二部分是附件,《临床路径管理督导反馈单》及《科室临床路径登记表》(登记表已经单独装订成册)。 3、科室每实行1例临床路径病例,都要进行登记;对发生变异的病例要进行分析、讨论与 总结,并做好相关记录;每月要进行一次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分析,每季度进行一次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汇总、分析与评价,同时做好记录。 4、职能科室要严格履行监管职责,每月对各科室实施的临床路径病例都要进行检查,并将 检查情况反馈到科室(反馈表一式两份,一份科室有档,一份主管部门存档)。 5、本工作手册内容作为对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考核依据,相关人员必须按时、如实填 写。 6、科室主任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本工作手册,检查督导其填写情况,要求各种填报字迹清晰。 如有人员变更,应及时移交。 7、记录本按年度编制,每年一册,注意保管。已填写的工作手册由本科室妥善保存备查,保 存期限为3年。 8、如遇临床路径的特殊情况需要记录,可另附页。

小榄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细则

小榄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细则 1范围 本细则规定了医院临床路径工作的组织管理、临床路径文本的制定、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以及临床路径的评价。本标准具体的临床路径制定与实施标准框架结构图参见附录A。 2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临床路径 医师、护士及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些病种或手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已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风险和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为目的,制定的有严格工作顺序和准确时间要求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诊疗计划,以达到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减少资源浪费,使患者获得适宜的医疗护理服务的目的。 2.2临床路径变异 患者在进入临床路径接受诊疗服务的过程中,出现偏离临床路径程序或诊疗计划的情况。 2.3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是一门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通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能获得的最好的循证依据,同时结合医师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病情需要,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卫生方案、决策的确定都应遵循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产生的最佳证

据”,从而制定出科学的预防对策和措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4临床路径实施中患者退出 由于患者病情的变化或诊断的改变,需要对原来的诊断或诊疗计划进行调整时,退出原来的临床路径。 3临床路径制定与实施的指导思想 3.1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 为了达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医疗护理行为以及管理制定一定的标准,强调医疗服务管理的规范化,决策的程序化,医疗服务的流程优化等原则。 3.2持续改进原则 持续质量改进是医疗质量管理的一个永恒目标,也是制定流程路径标准最主要的理念。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的循环过程不断修订和改进临床路径实施中的技术和管理环节,使临床路径逐步完善,最终达到科学、合理和实用的目标,临床路径文本的格式和具体内容需要不断的完善以增加多样性和可操作性。随着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路径的标准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 3.3以数据分析为依据 开展临床路径应以数据分析为依据,包括病种的选择、文本的制定、过程的控制和结果的评价均需要以临床路径管理的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临床路径文本记录、变异分析以及相关指标的统计对临床路径的实施

全国医院上报数据统计分析指标集

全国医院上报数据统计分析指标集 序号指标名称计算公式及说明 1.1.1.1总诊疗人次数报告期内某地区所有诊疗活动的总人次,包括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急诊、出诊、单项健康检查、健康咨询指导人次 1.1.1.2门急诊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和急诊人次数之和 1.1.1.3门诊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的人次数之 1.1.1.4门诊人次增减率门诊人次增减率=(本期门诊人次-上期门诊人次)/上期门诊人次×100% 1.1.1.5急诊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急诊的人次数之 1.1.1.6急诊人次增减率急诊人次增减率=(本期急诊人次-上期急诊人次)/上期急诊人次×100% 1.1.1.7门诊人头人次比门诊人头人次比=门诊患者人数/门诊患者人次数×100% 1.1. 2.1预约诊疗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患者采用网上、电话、院内登记、双向转诊等方式成功预约诊疗人次之和,含中 1.1. 2.2预约就诊率预约就诊率(%)=预约就诊人次/门诊人次× 1.1. 2.3普通门诊预约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普通门诊的预约人次数之和 1.1. 2.4特需门诊预约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特需门诊的预约人次数之和 1.1. 2.5专科门诊预约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专科门诊的预约人次数之和

1.1. 2.6专病门诊预约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专病门诊的预约人次数之和 1.1. 2.7普通门诊预约率普通门诊预约率(%)=普通门诊预约人次/普通门诊总人次×100% 1.1. 2.8特需门诊预约率特需门诊预约率(%)=特需门诊预约人次/特需门诊总人次×100% 1.1. 2.9专科门诊预约率专科门诊预约率(%)=专科门诊预约人次/专病门诊总人次×100% 1.1. 2.10专病门诊预约率专病门诊预约率(%)=专病门诊预约人次/专科门诊总人次×100% 1.1.3.1中医治未病服务人 次数 年内某地区中医治未病科、中医治未病中心的门 诊服务人次数之和 1.1.3.2使用中药饮品的门 诊人数占比 使用中药饮片的门诊人数占同类机构门诊人数的 比例 1.1.3.3门诊中医非药物疗 法诊疗人次占比 门诊中医非药物疗法诊疗人次数(以挂号人次 计)占门诊人次数的比例 1.1.4.1复诊率复诊率(%)=复诊人次/门诊人次×100% 1.1.4.2复诊预约率复诊预约率(%)=复诊预约人次/复诊人次× 1.1.5.1特需门诊服务人次

最新中联医院信息系统临床路径初始化操作手册

临床路径初始化手册 (His版本为10.32.0) 资料拟订记录: 拟制: 范浩日期: 2012-8-14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资料修订记录:

目录 目录3 第1章临床路径业务知识 (5) 1.1临床路径概念 (5) 1.1.1背景 (5) 1.1.2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s) (5) 1.2临床路径系统 (6) 1.2.1业务流程图 (6) 1.3 ZLHIS临床路径系统 (7) 1.3.1开发背景 (7) 1.3.2系统运行环境 (7) 第2章ZLHIS临床路径初始化 (8) 2.1权限管理 (8) 2.1.1 影响 (8) 2.1.2 操作 (9) 2.2基础数据准备 (9) 2.2.1 数据字典工具介绍 (9) 2.2.2 数据字典数据设置 (12) 2.2.2 诊断数据初始化 (16) 2.3临床路径管理 (17) 2.3.1界面介绍 (17) 2.3.2功能介绍 (19) 2.4路径表设计 (24) 2.4.1 新增路径版本 (24) 2.4.2 路径表介绍 (28) 2.4.3 项目阶段 (30) 2.4.4 项目分类 (36) 2.4.5 路径项目 (37)

2.4.6 路径评估 (42) 2.5模块参数 (50) 2.5.1 医嘱类路径项目生成顺序以及其它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常见业务的处理方式 (50) 2.6.1以小时为单位的阶段 (52) 2.6.2手术日提前或延后 (53) 2.6.3并发症的处理 (53) 2.7关于路径项目定义与维护 (54) 2.7.1选择生成路径项目,还是选择可用医嘱 (54) 2.7.2长期医嘱的连续生成 (55) 2.7.3同一病种在不同的医保可用药品不同 (55) 2.7.4药品停用了 (55) 2.7.5液体的规格太多 (55) 2.7.6术前术后医嘱 (55)

临床路径手册医务科

临 床 路 径 手 册 科室名称: 病种名称:

目录 一有关通知 1、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临床路径表 2、临床路径管理试点试点工作评估实施方案、评估实施方案表 3、福泉市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4、福泉市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工作计划与评估实施方案、协调机制 5、福泉市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组织管理及工作领导小组 二、贵港市人民医院临床路径试点专业列表 三、临床路径工作要求 四、相关病种临床路径 五、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人员名单 六、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职责 七、科内临床路径实施目标及方案 八、培训、学习试点文件记录 九、科室每月试点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已实施的临床路径进行修订与完善; 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估及变异分析; 本科室路径实施分析改进报告。 十、科室每季度试点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已实施的临床路径进行修订与完善; 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估及变异分析; 本科室路径实施分析改进报告。 十一、科室每年试点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已实施的临床路径进行修订与完善; 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估及变异分析; 本科室路径实施分析改进报告。 十二、检查反馈表 十三、各科临床路径病人及同病种非临床路径病人登记表

一、1、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指导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供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参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三日 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参照本指导原则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第二章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 第三条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以下分别简称管理委员会和指导评价小组)。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定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承担指导评价小组的工作。 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应当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以下简称实施小组)。

电子病历系统数据上报内容

根底信息 1医院当前展开的病房数(个)必填 2医院门诊科室数(个)必填 3医院床位数(张)必填 4医院是否有专门的信息化部门必填 5医院是否有分管信息化工作的院领导必填 6信息化部门总人数(人)研究生及以上本科大专高中及以下治理相关专业信息技术或计算机专业医学相关专业其他专业必填 7医院现在使用的监护设备数(台)必填 8医院电子化医疗记录最长时刻(年)必填 9医院上一年年度总收进(万元)必填 10贵院在近三年内信息化累计已投进资金(万元)必填 11贵院上一年年度在信息化方面投进资金(万元)必填 12本医院应用的电子病历厂商必填 1全部出院病人数必填 2门诊患者人次数必填 3门诊处方数必填 4检验工程人次数必填 4.1住院检验工程人次数必填 4.2门诊检验工程人次数必填 5检查工程人次数必填 5.1住院检查工程人次数必填 5.2门诊检查工程人次数必填 5.3有图象结果的检查工程人次数必填 6全部治疗工程人次数必填 7全部手术台次数必填 8输血人次数必填 单位负责人必填 填报人必填 填报人办公必填 统计负责人必填 填报人号码必填 填报日期必填 一、病房大夫********** 一、病房医嘱处理局部 医院运行根底数据:全部出院病人数:

〔1级根底项〕汇总: 〔1〕在计算机上下达医嘱并记录在本地: 〔2〕通过磁盘、文件方式与其他计算机交换数据: 〔2级根底项〕医嘱通过网络传送给病房护士: 〔3级根底项〕汇总: 〔1〕医嘱通过网络同时供护士、药剂、收费和需要者使用: 〔2〕能够获得药剂科的药品可供情况: 〔3〕医嘱下达时能获得药品剂型、剂量,或检查检验工程中至少1类的提示: 〔4级根底项〕医嘱下达时有合理性检查处理和提示,如药物知识提醒、药物相互作用等检查:〔5级根底项〕汇总: 〔1〕医嘱记录可传送到医院统一治理的临床数据库: 〔2〕下达医嘱时能够参考药品、检查、检验、药物过敏、诊断、性不等 相关内容知识库至少4项内容进行自动检查并给出提示: 〔3〕能够接收到处方点评的反响: 〔6级根底项〕汇总: 〔1〕对药物治疗医嘱药物的不良反响有上报处理功能: 〔2〕下达医嘱时能够针对临床路径〔指南〕要求自动比照执行与变异情况并有记录和提示功能:〔7级根底项〕汇总: 〔1〕处理医嘱时可查询到以往治疗记录、医疗机构外的医疗记录: 〔2〕能自动依据往常诊治情况和有效的医嘱自动进行医嘱检查: 二、病房检验申请局部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附件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附件

————————————————————————————————作者:————————————————————————————————日期: 2

附件1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 方法及标准 (试行)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保证我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制定本分级评价方法和标准。 一、评价目的 (一)全面评估各医疗机构现阶段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所达到的水平,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 (二)使医疗机构明确电子病历系统各发展阶段应当实现的功能。 (三)为各医疗机构提供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发展指南,引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的发展电子病历系统。 二、评价对象 已实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三、评价分级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划分为8个等级。每一等级的标准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局部的要求和整体信息系统的要求。

(一)0级:未形成电子病历系统。 医疗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由手工或独立计算机完成,未使用联网的计算机系统。 (二)1级:部门内初步数据采集。 1.局部要求:部门内部使用计算机采集医疗业务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在两台以上计算机之间共享,但数据共享过程需要手工操作(如移动存储设备、手工复制文件等)。 2.整体要求: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内部两个以上业务项目使用计算机采集数据,并能够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复制文件等共享数据(如影像科以光盘形式保存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影像科医师需要通过调取光盘读取患者资料)。 (三)2级:部门内数据交换。 1.局部要求:医疗机构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建立了内部共享的信息处理系统,业务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在部门内部共享并进行处理。信息系统不支持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2.整体要求: (1)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内部两个以上业务项目能够通过联网的计算机进行数据信息采集(如药剂科记录患者用药情况、药品库存情况等),但各部门之间未形成数据交换系统,或者部门间数据交换需要手工操作。 (2)部门内有统一的医疗数据字典。 (四)3级:部门间数据交换,初级医疗决策支持。 1.局部要求:医疗业务部门可通过任何方式(如界面集成、调用信息系统数据等)获得部门外数字化数据信息,本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