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温度控制系统方案

智能温度控制系统方案
智能温度控制系统方案

自控系统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8.1. 工程概况 本工程自动化控制要求较高,整个工程仪表设备及控制系统包括:生产过程的自动监测与控制、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 全厂中央控制室设在厂区综合楼,设备监控自动化系统由中央监控计算机、服务器、工业以太网、PLC控制站及远程I/O子站ECU组成。中央监控计算机通过通讯适配器与工业以太网相连,配置实时监控软件,实现对生产现场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远程控制、生产过程数据存储分析、报表报警打印等功能。 中控室计算机通过控制网络远程控制现场重要设备或机组的开、关、停和运行参数设定,监测设备及仪表的运行工况和运行参数。 现场使用了大量的仪表具体有:超声波液位仪、浊度仪、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电磁流量计等。 8.1.2 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复检预留、预埋→盘柜基础、支架制安→保护管敷设→PLC柜安装→仪表单校→现场仪表安装→电缆、光缆敷设→校接线→系统调试。 8.1.3 主要施工方法 8.1.3.1 施工前的准备 包括技术准备和物资准备。技术准备,熟悉图纸,掌握设计意图及全部技术要求,进行图纸会审,发现图纸中的问题,及时向业主、设计单位提出疑问及合理化建议。物资准备,根据施工图编制物资材料计划书,及施工需要准好的材料、机具设备,安排好进厂时间。 8.1.3.2 仪表设备的开箱检验 仪表设备在搬运、开箱入库时要小心谨慎。设备的现场开箱检验,由我方技术人员会同业主及有关人员一起进行,并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及有关合同认真核对产品的型号、规格、铭牌参数、数量及产品的合格证,作好检查记录。如果发现问题后,及时配合业主做好更换工作,最后由我方技术人员根据设计要求及产品说明书对每台仪表进行单体检查,单体检查合格后的仪表方可交付安装。对开箱随机带来的产品资料可先交付业主和监理,在安装需要时再由我方技术人员向业主和监理申请。 8.1.3.3 配管及桥架安装 (1)电缆桥架安装 ①桥架的订货,为便于尽量减少现场制作,施工人员详细阅读图纸,根据产品说明书,提出详细的桥架的配件、吊架、固定件的具体型号和数量。 ②桥架到货后,为防止因堆放造成桥架变形和配件混乱,应把各种型号的桥架堆放整齐,配件分类堆放,做上标志。 ③桥架支架的安装与制作符合下列要求: a.制作支架时材料矫正、平直,切口不应有卷边和毛刺,制作好的支架应牢固、平整、尺寸准确,防腐齐全完好。 b.支架安装按设计要求,一般间距少于2m,支架固定牢固,间距均匀,整齐美观。 c.安装支架时,在金属结构上(征得业主同意)和砼的预埋件上,应采用焊接固定,在砼上,宜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④桥架安装横平竖直,整齐美观,距离一致,固定牢固。 ⑤桥架的所有断口、开孔实行冷加工,不得采用气焊。 ⑥桥架连接

【CN109974256A】一种室内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64380.2 (22)申请日 2019.04.03 (71)申请人 南京福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0001 江苏省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恒业路6-3号 (72)发明人 李新美 王岑佳 刘守超 吴敢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代理人 曹翠珍 (51)Int.Cl. F24F 11/89(2018.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室内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控 制方法,运用自动化技术,实时检测获得送风侧 温湿度平均值和回风侧温湿度平均值,并据此针 对空调装置(1),实现表冷段(3)、蒸汽加热段 (4)、蒸汽加湿段(5)的精确控制输出,并通过左 右侧送回风向的定时切换,结合室内轴流风扇切 换控制组推动中间气流,提高左右侧室内空气混 合效率,使得室内各区域温湿度更加接近和均 衡,从而最终提高了整个室内环境的温湿度精 度, 进而提高了养殖质量和养殖收益。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CN 109974256 A 2019.07.05 C N 109974256 A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09974256 A 1.一种室内温湿度控制系统,通过空调装置(1)实现对室内环境的恒温恒湿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20)、送回风阀切换控制组和传感器检测组,其中,控制模块(20)与空调装置(1)相连接,进行制冷、制热、加湿、除湿功能控制,针对空调装置(1)内部回风区内气流实现温湿度控制,并输送至空调装置(1)内部的出风区;空调装置(1)内部出风区设置两个出风口,并定义为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同时,空调装置(1)内部回风区设置两个进风口,并定义为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室内环境中彼此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设置一组主导风装置,各组主导风装置分别均包括至少一个子导风装置,各子导风装置上分别均设置两端导风口,各子导风装置上的两端导风口敞开、且彼此连通; 送回风阀切换控制组包括左侧回风切换风阀(7)、左侧送风切换风阀(8)、右侧回风切换风阀(9)、右侧送风切换风阀(10),控制模块(20)分别与送回风阀切换控制组中的各切换风阀进行连接控制;第一出风口经管路对接左侧送风切换风阀(8)的其中一端,第一进风口经管路对接左侧回风切换风阀(7)的其中一端,左侧送风切换风阀(8)另一端与左侧回风切换风阀(7)另一端相对接,并且该对接位置经各根管路分别连通其中一组主导风装置中各子导风装置上的其中一端导风口;第二出风口经管路对接右侧送风切换风阀(10)的其中一端,第二进风口经管路对接右侧回风切换风阀(9)的其中一端,右侧送风切换风阀(10)另一端与右侧回风切换风阀(9)另一端相对接,并且该对接位置经各根管路分别连通另一组主导风装置中各子导风装置上的其中一端导风口; 传感器检测组包括两个温湿度检测组,各温湿度检测组分别与各组主导风装置彼此一一对应,各温湿度检测组分别均包括至少一个温湿度传感器,各温湿度检测组中温湿度传感器的数量与对应主导风装置中子导风装置的数量相同,温湿度检测组中各个温湿度传感器分别与对应主导风装置中各个子导风装置一一对应,各温湿度检测组中各温湿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对应主导风装置中对应子导风装置上的另一端导风口,控制模块(20)分别与各个温湿度传感器相连,分别获取对应子导风装置上导风口位置的温湿度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室内温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室内轴流风扇切换控制组,室内轴流风扇切换控制组包括至少一个送风轴流风扇组,室内轴流风扇切换控制组设置于所述室内环境中、两组主导风装置之间的位置,各送风轴流风扇组分别均包括正向送风轴流风扇组和反向送风轴流风扇组,所述控制模块(20)分别与各送风轴流风扇组中的正向送风轴流风扇组、反向送风轴流风扇组相连接、进行两向送风控制,针对两组主导风装置之间的气流进行引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室内温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侧送风风压传感器(21)和右侧送风风压传感器(6),所述左侧送风切换风阀(8)另一端与所述左侧回风切换风阀(7)另一端相对接位置串联左侧送风风压传感器(21)后、经各根管路分别连通其中一组主导风装置中各子导风装置上的其中一端导风口;所述右侧送风切换风阀(10)另一端与所述右侧回风切换风阀(9)另一端相对接位置串联右侧送风风压传感器(6)后、经各根管路分别连通另一组主导风装置中各子导风装置上的其中一端导风口;所述控制模块(20)分别与左侧送风风压传感器(21)、右侧送风风压传感器(6)相连接,获取各个风压传感器所设管路位置中气流流动的压力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室内温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主导风装置分别均包括三个子导风装置,各组主导风装置中各个子导风装置呈纵向排列布局设置,即上 2

温度控制系统

《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数字电子钟、数字频率计、数字电压表、交通灯、抢答器、密码 锁、波形发生器、数字温度计、计算器、数字式秒表。 二、适用班级: 三、指导教师: 四、设计目的与任务: 学生通过理论设计和实物制作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在《单片机技术》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发电子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设计内容与要求 设计内容 1、数字电子钟 设计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钟。该电子钟上电或按键复位后能自动显示系统提示符“P.”,进入时钟准备状态;第一次按电子钟启动/调整键,电子钟从0时0分0秒开始运行,进入时钟运行状态;再次按电子钟启动/调整键,则电子钟进入时钟调整状态,此时可利用各调整键调整时间,调整结束后可按启动/调整键再次进入时钟运行状态。 2、数字频率计 设计一个能够测量周期性矩形波信号的频率、周期、脉宽、占空比的频率计。该频率计上电或按键复位后能自动显示系统提示符“P.”,进入测量准备状态。按频率测量键则测量频率;按周期测量键则测量周期;按脉宽测量键则测量脉宽;按占空比测量键则测量占空比。 3、数字电压表 设计一个能够测量直流电压的数字电压表。测量电压范围0~5V,测量精度小数点后两位。该电压表上电或按键复位后能自动显示系统提示符“P.”,进入测量准备状态,按测量开始键则开始测量,并将测量值显示在显示器上,按测量结束键则自动返回“P.”状态。 4、交通灯 设计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十字路口交通灯。该交通灯上电或按键复位后能自动显示系统提示符“P.”,进入准备工作状态。按开始键则开始工作,按结束键则返回“P.”状态。要求甲车道和乙车道两条交叉道路上的车辆交替运行,甲车道为

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智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一、系统设计方案的研究 (2) (一)系统的控制特点与性能要求 (2) 1.系统控制结构组成 (2) 2.系统的性能特点 (3) 3.系统的设计原理 (3) 二、系统的结构设计 (4) (一)电源电路的设计 (4) (二)相对湿度电路的设计 (6) 1.相对湿度检测电路的原理及结构图 (6) 3.对数放大器及相对湿度校正电路 (7) 3.断点放大器 (8) 4.温度补偿电路 (8) 5.相对湿度检测电路的调试 (9) (三)转换模块的设计 (9) 1.模数转换器接受 (9) 2.A/D转换器ICL7135 (9) (四)处理器模块的设计 (11) 1.单片机AT89C51简介及应用 (11) 2.单片机与ICL7135接口 (14) 3.处理器的功能 (15) 4.CPU 监控电路 (15) (五)湿度的调节模块设计 (15) 1.湿度调节的原理 (15) 2.湿度调节的结构框图 (16) 3.湿度调节硬件结构图 (16) 4.湿度调节原理实现 (16) (六)显示模块设计 (17) 1.LED显示器的介绍 (17) 2.单片机与LED接口 (17) (七)按键模块的设计 (18) 1.键盘接口工作原理 (18) 2.单片机与键盘接口 (19) 3.按键产生抖动原因及解决方案 (19) 4.窜键的处理 (19) 三、软件的设计及实现 (19) (一)程序设计及其流程图 (20) (二)程序流程图说明 (21) 四、致谢 (22) 参考文献: (22)

智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此系统采用了精密的检测电路(包刮精密对称方波发生器、对数放大及半波整流、温度补偿及温度自动校正及滤波电路等几部分电路组成),能够自动、准确检测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并将检测数据通过A/D转换后,送到处理器(AT89C51)中,然后通过软件的编程,将当前环境的相对湿度值转换为十进制数字后,再通过数码管来显示;而且,通过软件编程,再加上相应的控制电路(光电耦合及继电器等部分电路组成),设计出可以自动的调节当前环境的相对湿度:当室内空气湿度过高时,控制系统自动启动抽风机,减少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以达到降低空气湿度的目的;当室内空气湿度过低时,控制系统自动启动蒸汽机,增加空气的水蒸气,以达到增加湿度的目的,使空气湿度保持在理想的状态;键盘设置及调整湿度的初始值,另外在设计个过程当中,考虑了处理器抗干扰,加入了单片机监视电路。 关键词: 湿度检测; 对数放大; 湿度调节; 温度补偿 一、系统设计方案的研究 (一)系统的控制特点与性能要求 1.系统控制结构组成 (1)湿度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空气的湿度[9]。 (2)微控制器。采用ATMEL公司的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 (3)电源温压电路。用于对输入的200V交流电压进行变压、整流。 (4)键盘输入电路。用于设定初始值等。 (5)LED显示电路。用于显示湿度[10]。 (6)功率驱动电路(湿度调节电路)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施工方案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施工方案 一、材料设备要求 (一)主要设备要求(DDC、前端执行器、控制箱、通讯模块等): 1工程所用设备型式、规格、数量、质量在施工前应进行检查,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与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经检验的设备应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3工程中使用的缆线、器材应与订货合同或封存的产品在规格、型号、等级上相符。 4备品、备件及各类资料应齐全。 5各种型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 6管材采用钢管、硬质聚氯乙烯管时,其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7管道采用水泥管块时,应按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中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8各种铁件的材质、规格均应符合质量标准,不得有歪斜、扭曲、毛刺、断裂或破损。 9设备的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10各类前端执行器的型号、规格、尺寸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有无出厂合格证。 11设备在进场前由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委托鉴定单位对其各项功能等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二)线缆要求: 1工程使用的对绞电缆或专用线缆,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合同要求。 2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3电缆外护线套需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如用户要求,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技术指标。 4设备在进场前由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委托鉴定单位对其功率、各项功能等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电缆的电气性能抽验应从本批量电缆中的任意三盘中各截出100m长度,加上工程中所选用的接插件进行抽样测试,并作测试记录。(三) UPS: 1确定电源的功率、型号、波形是否和图纸、合同要求的相符。 2设备的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3设备在进场前由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委托鉴定单位对其功率、电压、电流、波形失真度等各项功能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四)中央管理计算机: 1确定是否具有监控、显示、操作、控制、数据管理辅助、安全保障管理、记录、自诊断、内部互通以及其他系统通讯等功能。 2确定管理计算机的型号是否和图纸、合同相符。 3设备在进场前由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委托鉴定单位对其各项功能等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二、主要机具 管/锁钳、斜嘴钳、电钻、钻头、通电测试仪、钢锯、偏嘴钳、螺丝刀(偏头、十字花)、板岩锯、通条、剪丝钳、多用刀、绳子、拉绳、冲击工具、电缆夹、布线支架等。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1.设计要求 要求设计一个温度测量系统,在超过限制值的时候能进行声光报警。具体设计要求如下: ①数码管或液晶显示屏显示室内当前的温度; ②在不超过最高温度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按键设置想要的温度并显示;设有四个按键,分别是设置键、加1键、减1键和启动/复位键; ③DS18B20温度采集; ④超过设置值的±5℃时发出超限报警,采用声光报警,上限报警用红灯指示,下限报警用黄灯指示,正常用绿灯指示。 2.方案论证 根据设计要求,本次设计是基于单片机的课程设计,由于实现功能比较简单,我们学习中接触到的51系列单片机完全可以实现上述功能,因此可以选用AT89C51单片机。温度采集直接可以用设计要求中所要求的DS18B20。报警和指示模块中,可以选用3种不同颜色的LED灯作为指示灯,报警鸣笛采用蜂鸣器。显示模块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使用LED数码管显示采集温度和设定温度; 方案二:使用LCD液晶显示屏来显示采集温度和设定温度。 LED数码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在使用时,若用动态显示则需要不断更改位选和段选信号,且显示时数码管不断闪动,使人眼容易疲劳;若采用静态显示则又需要更多硬件支持。LCD显示屏可识别性较好,背光亮度可调,而且比LED 数码管显示更多字符,但是编程要求比LED数码管要高。综合考虑之后,我选用了LCD显示屏作为温度显示器件,由于显示字符多,在进行上下限警戒值设定时同样可以采集并显示当前温度,可以直观的看到实际温度与警戒温度的对比。LCD 显示模块可以选用RT1602C。

3.硬件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硬件系统主要包含6个部分,即单片机时钟电路、复位电路、键盘接口模块、温度采集模块、LCD 显示模块、报警与指示模块。其相互联系如下图1所示: 图1 硬件电路设计框图 单片机时钟电路 形成单片机时钟信号的方式有内部时钟方式和外部时钟方式。本次设计采用内部时钟方式,如图2所示。 单片机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引脚XTAL1和XTAL2分别为此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其频率范围为~12MHz ,经由片外晶体振荡器或陶瓷振荡器与两个匹配电容一 起形成了一个自激振荡电路,为单片机提供时钟源。 复位电路 复位是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其作用是使CPU 和系统中的其他部件都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以防止电源系统不稳定造成CPU 工作不正常。在系统中,有时会出现工作不正常的情况,为了从异常状态中恢复,同时也为了系统调试方便,需要设计一个复位电路。 单片机的复位电路有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两种形式,因为本次设计要求需要有启动/复位键,因此本次设计采用按键复位,如图3。复位电路主要完成系统 图2 单片机内部时钟方式电路 图3 单片机按键复位电路

高频炉智能温度控制系统

高频炉智能温度控制系统 摘要GP15-B型高频炉自动控温系统开发的目的是将高频炉旧有的手动控制系统改造成微机监控的自动控制系统,以提高控制质量、生产效率和减轻人的劳动强度。基于工业PC的高频炉自动控温系统具有实时监测、数据处理、操作指导提示、智能控制等功能。该系统的控制算法采用仿人智能控制算法(SHIC),其最主要的优点是不需要事先知道被控对象的精确模型,就能够实现既快速又高精度的控制。 关键词智能控制控制系统高频感应加热 Abstract Temperature in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of GP15-B high frequency induction heating furnace is to replace the old hand-control system by computer-control system,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trol,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and reduce labor intensity. The temperatur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has some important function, such as real time monitor, data processing,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etc. This system is adept simulating human intelligent control algorithm (SHIC), the most eminent advantage of SHIC is that it can realize quickly and high precision control without the accurate math model of controlled object. Keywords intelligent control control system high frequency induction heating 1 系统结构简介 GP15-B型高频炉自动控温系统是为满足高熔点材料熔化特性测试目的而开发的,对提高高熔点材料性能测试水平和充分利用原系统具有实用意义。本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1所示,控制的基本过程是:用光电高温计读取加热设备的温度,输出一个与温度对应的电压信号,此信号经过放大、滤波处理后送到A/D(模/数)转换器,转换成相应的数字量。微机定时地对A/D进行读取,将所得到的数字电压经过电压-温度转换程序转换成数字温度(即实际温度的数字量),将此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相比较,得出温度偏差值E,SHIC仿人智能控制器判断E的大小及E的变化趋势(增大、减小或不变),输出一个合适的控制量,控制量经过D/A(数/模)转换器转换成相应的控制电压,控制电压的大小将决定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的触发相位,从而控制了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的输入功率,进而调节温度。系统的温度控制范围为800~3000℃。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1引言 温度是工业过程控制中主要的被控参数之一,在冶金、化工、建材、食品、石油等工业中,工艺过程所要求的温度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对于不同场所、不同工艺、所需温度高低围不同、精度不同,则采用的测温元件、测温方法以及对温度的控制方法也将不同,随着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微机测量和控制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功能不断增强,许多高性能的新型机种不断涌现出来。单片机以其功能强、体积小、可靠性高、造价低和开发周期短等优点,成为自动化和各个测控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器件,在温度控制系统中,单片机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在工业生产中,如用于热处理的加热炉、用于融化金属的坩锅电阻炉等,都用到了电阻加热的原理。 鉴于单片机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和优越性,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因而设计一种较为理想的温度控制系统是非常有价值的。本文就是根据这一思想来展开的。 1.1 系统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1.1 系统设计的目的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想达到以下目的: 1. 增进对单片机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单片机理论方面的理解。 2. 掌握单片机的部功能模块的应用,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片外存贮器、I/O口等。 3. 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为以后工作中设计和实现单片机应用系统打下基础。 4. 熟悉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单片机PID算法的实现方法。 1.1.2 系统设计的任务 1.查阅资料,弄清楚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思路,确定设计方案。 2.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系统相关软件设计。 4.仿真实现温度参数设定、转换、显示等功能。 5.依据对象模型设计控制器参数, 6.系统调试与分析;并依据调试结果予以完善。 1.2毕业设计论文安排 1.论证系统设计方案,设计系统原理图。

自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附表1 铜陵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审批表院部:专业:

附表2 铜陵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同学:你好! 你所预选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自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经审定已通过,你可以进入研究(设计)阶段,请你按照以下进程要求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设计任务。 一、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所选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根据选题进行广泛调研,并检索主要参考文献。 三、拟定研究(设计)方案(包括内容、方法、预期目标、进度安排等)。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技术要求与数据):主要 是设计一个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用单片机控制,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数据, 并用LCD液晶显示器模块显示。它属于一个恒温系统。通过单片机处理,并 发出指令,使用继电器控制、隔离。 五、编写毕业论文(设计)提纲。 六、将包含上述内容的开题报告于 2015 年 1 月 6 日前送 交指导老师,并于 2015 年 1 月 15 日前完成开题。 七、请你于 2015 年 4 月 20 日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初 稿。 八、请你在 2015 年 4 月 22 日至 5 月 31 日之间反复修改 初稿(要求不少于三次)。 九、请你于 2015 年 6 月 20 日前把符合铜陵学院毕业论文(设 计)撰写格式要求的纸质定稿和相关的附件等材料,按要求装订一式三份, 连同对应的电子文档送交指导老师。 十、你的毕业论文(设计)如果通过了答辩资格审查,请于 2015 年 6月 20 日前准备参加本学院统一组织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具体答辩

时间另行通知)。 十一、如果你的联系方式发生变动,应及时通知你的指导老师。 指导教师电话: E-mail: 学生电话: E-mail: 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 下达任务日期: 2014 年 12 月 23 日接受任务日期: 2014 年 12 月24 日注:本任务书一式两份,一份交给学生,一份指导教师留存。 附表3 铜陵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智能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学号:XX 2010 - 2011学年第1 学期 专业综合设计报告 题目:智能温度控制系统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07通信工程 姓名:V5领袖 指导教师:王忠良 成绩: 电气工程系 2010年10月23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班级:07通信工程学生姓名:张跃学号:0709131065 设计名称:智能温度控制系统 起止日期:2010.10.17-2010.10.23指导教师:王忠良

题目:温度控制系统 摘要: 本设计以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温度信号由温度芯片DS18B20采集,并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送给单片机。文中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控制电路、PC机与单片机串口通讯电路和一些接口电路。单片机通过对信号进行相应处理,从而实现温度控制的目的。文中还着重介绍了软件设计部分,在这里采用模块化结构,主要模块有:数码管显示程序、键盘扫描及按键处理程序、温度信号处理程序、继电器控制程序、超温报警程序。

目录 1引言--------------------------------------------------------------------------------------------1 2 工作原理--------------------------------------------------------------------------------------1 3 方案设计与论证-----------------------------------------------------------------------------2 3.1 主控制部分---------------------------------------------------------------------------------2 3.2 测量部分--------------------------------------------------------------------------------------3 4 各单元的设计---------------------------------------------------------------------------------8 4.1 键盘单元---------------------------------------------------------------------------------------8 4.2 温度控制及超温和超温警报单元-------------------------------------------------------10 4.3 温度控制器件电路-------------------------------------------------11 4.4 温度测试单元-------------------------------------------------------------------------------11 4.5七段数码管显示单元-----------------------------------------------11 4.6 接口通讯单元-----------------------------------------------------13 5 电源输入单元-----------------------------------------------------15 6 程序设计---------------------------------------------------------16 6.1 概述------------------------------------------------------------16 6.2 程序结构分析-----------------------------------------------------17 7. 测设分析---------------------------------------------------------18 结论------------------------------------------------------------------------------------------------19参考文献-------------------------------------------------------------------------------------------20附录使用说明-----------------------------------------------------------------------------------21 8.评语表-------------------------------------------------------------21

自动控制系统安装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自动控制系统安装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自动控制系统安装概述 本工程自动控制系统2套分别是金鱼岗翻板闸自动控制系统设备及安装、狮头岭翻板闸自动控制系统设备及安装。 我司在自动控制系统工程安装施工时遵循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相关专业标准、规程、规范和规定,建设综合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为核心的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有预见性地为工程运行管理部门提供运行管理信息,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2、自动控制系统安装方法 2.1自动控制系统安装前期准备 (1)工程施工人员组成及安排 为配合本次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我公司根据工程进度的需要及时增加人力资源的配备,确保工程的顺利完工。主要人员有:技术负责人、系统工程师、施工员、现场作业人员。 (2)工程进度安排 根据项目的工程规模、业主的工期要求,合理的安排工程人员分工,制定详细可行的分项安装进度表,并且按照工程进度安排表的时间安排严格执行,确保按业主的要求的工期内完成整个工程。 (3)现场准备 项目部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做好物料、仪器、车辆等的准备工作,并与业主、监理、设计联系,确认具体事宜并做好施工具体的组织方案。 收集资料:项目部管理人员施工前收集整理与施工相关的图纸和地理信息等

资料。 做好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工程进度总计划、每日施工详细计划、人员安排、资料安排、进度控制、质量安全保证措施等。 2.2自动控制系统安装方法 (1)设备在安装前应作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设备外形完整,内外表面漆层完好;设备外形尺寸、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及规格符合设计规定;应垂直、平正、牢固;对主要受控设备的控制、运行、报警状态进行监视,以有利于系统的运行管理。 所供设备到达现场后,我司派工程技术人员会同项目相关部门有关方面人员一起进行开箱检查,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有关合同核对产品的型号、规格、品牌参数、厂家、数量及产品合格证书,双方共同作好检查记录,签字后作为设备验货依据。如发现问题,及时做好修理更换或索赔工作。 (2)安装前认真消化施工图和设备的技术资料,对每件设备进行单体校验和性能检查,如耐压、绝缘、尺寸偏差,要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设备质量。 严格按照施工图、产品说明书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进行设备安装。施工图纸不足时,根据现场施工的要求,补足必备的施工图纸。 (3)监控设备的安装应在工艺设备安装基本就序后进行。安装位置都满足设计要求,不影响工艺管道。自动控制系统设备及设备各构件间安装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紧固件应有防锈层。由于监控设备、计算机属于精密贵重的设备,再者施工现场恶劣,因此应该注重监控设备、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选择恰当的安装时间在监控设备整体安装前应作好准备工作。每个单项工程完工之后,均按有关标准自检,及时做好施工测试、记录、资料归档及完善竣工图等工作,为工程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目前热湿联合处理空调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热湿独立控制空调策略:采用新风去除室内的余湿、承担室内空气质量的任务,采用高温冷源去除室内的余热。并提出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方式对室内末端装置、新风处理、制备高温冷源的要求与影响,介绍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应用实践工程。 关键词: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高温冷源 1 引言 从热舒适与健康出发,要求对室内温湿度进行全面控制。夏季人体舒适区为25ºc,相对湿度60%,此时露点温度为16.6ºc。空调排热排湿的任务可以看成是从25ºc 环境中向外界抽取热量,在16.6ºc的露点温度的环境下向外界抽取水分。目前空调方式的排热排湿都是通过空气冷却器对空气进行冷却和冷凝除湿,再将冷却干燥的空气送入室内,实现排热排湿的目的。现有的热湿联合处理的空调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热湿联合处理的能源浪费。由于采用冷凝除湿方法排除室内余湿,冷源的温度需要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考虑传热温差与介质输送温差,实现16.6ºc的露点温度需要约7ºc的冷源温度,这是现有空调系统采用5~7ºc的冷冻水、房间空调器中直接蒸发器的冷媒蒸发温度也多在5ºc的原因。在空调系统中,占总负荷一半以上的显热负荷部分,本可以采用高温冷源排走的热量却与除湿一起共用5~7ºc的低温冷源进行处理,造成能量利用品位上的浪费。而且,经过冷凝除湿后的空气虽然湿度(含湿量)满足要求,但温度过低,有时还需要再热,造成了能源的进一步浪费与损失。 (2)难以适应热湿比的变化。通过冷凝方式对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其吸收的显热与潜热比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而建筑物实际需要的热湿比却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一般是牺牲对湿度的控制,通过仅满足室内温度的要求来妥协,造成室内相对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过高的结果是不舒适,进而降低室温设定值,通过降低室温来改善热舒适,造成能耗不必要的增加;相对湿度过低也将导致由于与室外的焓差增加使处理室外新风的能耗增加。 (3)室内空气品质问题。大多数空调依靠空气通过冷表面对空气进行降温除湿,这就导致冷表面成为潮湿表面甚至产生积水,空调停机后这样的潮湿表面就成为霉菌繁殖的最好场所。空调系统繁殖和传播霉菌成为空调可能引起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另外,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主要污染物仍是可吸入颗粒物,因此有效过滤空调系统引入的室外空气是维持室内健康环境的重要问题。然而过滤器内必然是粉尘聚集处,如果再漂溅过一些冷凝水,则也成为各种微生物繁殖的最好场所。频繁清洗过滤器既不现实,也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案。 (5)输配能耗的问题。为了完成室内环境控制的任务就需要有输配系统,带走余热、余湿、co2、气味等。在中央空调系统中,风机、水泵消耗了40~70%的整个空调系统的电耗。在常规中央空调系统中,多采用全空气系统的形式。所有的冷量全部用空气来传送,导致输配效率很低。 此外,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以低品位热能作为夏季空调动力成为迫切需要。目前北方地区大量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在夏季由于无热负荷而无法运行,使得电力负荷出现高峰的夏季热电联产发电设施反而停机,或者按纯发电模式低效运行。如果可以利用这部分热量驱动空调,既省下空调电耗,又可使热电联产电厂正常运行,增加发电能力。这样即可减缓夏季供电压力,又提高能源利用率,是热电联产系统继续发展的关键。由于空调负荷在一天内变化显著,与热电联产电厂提供热能并不是很好匹配,如何实现有效的蓄能,以协调二者的矛盾也是热能使用当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空调的广泛需求、人居环境健康的需要和能源系统平衡的要求,对目前空调方式提出了挑战。新的空调应该具备的特点为: 加大室外新风量,能够通过有效的热回收方式,有效的降低由于新风量增加带来的能耗增大

水温自动控制系统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 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水温自动控制系统 组长姓名:学号: 专业与班级:工业自动化14-16班 姓名:学号: 专业与班级:工业自动化14-16班 姓名:学号: 专业与班级:工业自动化14-16班 时间: 2016 ~ 2017 学年第(1)学期指导教师:陈烨成绩:评阅日期:

一、课题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水温自动控制系统,对1.5L净水进行加。水温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且由人工设定。 细节要求如下: 1.温度设定范围为40℃~90℃,最小分辨率为0.1℃,误差≤1℃。 2.可通过LCD显示屏显示温度目标值与实时温度。 3.可以通过键盘调整目标温度的数值。 二、方案比较 1.系统模块设计 为完成任务目标,可以将系统分为如下几个部分:5V直流电供电模块、测温模块、80C52单片机控制系统、键盘控制电路、温度显示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强电加热电路。通过各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完成水温检测、液晶显示、目标值设置、水温控制等功能。 系统方框图如下:

2.5V直流电供电模块 方案一:直接用GP品牌的9v电池,然后接通过三端稳压芯片7805稳压成5伏直流电源提供给单片机系统使用,接两个5伏电源的滤波电容后输出。 方案二:通过变压器,将220v的市电转换成9v左右的交流电,变压器输出端的9V电压经桥式整流并电容滤波。要得到一个比较稳定的5v电压,在这里接一个三端稳压器的元件7805。 由于需要给继电器提供稳定的5V电压,而方案一中导致电池的过度损耗,无法稳定带动继电器持续工作,所以我们选用能够提供更加稳定5v电源的方案二。 3.测温模块 经查阅资料,IC式感温器在市场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有以下几种: AD590:电流输出型的测温组件,温度每升高1 摄氏度,电流增加1μA,温度测量范围在-55℃~150℃之间。其所采集到的数据需经A/D 转换,才能得到实际的温度值。 DS18B20:内含AD转换器,所以除了测量温度外,它还可以把温度值以数字的方式(9 B i t ) 送出,因此线路连接十分简单,它无需其他外加电路,直接输出数字量,可直接与单片机通信,读取测温数据。它能够达到0.5℃的固有分辨率,使用读取温度暂存寄存器的方法还能达到0.0625℃以上精度,温度测量范围在-55℃~125℃之间,应用方便。 SMARTEC感温组件:这是一只3个管脚感温IC,温度测量范围在 -45℃~13℃,误差可以保持在0.7℃以内。 max6225/6626:最大测温范围也是-55~+125℃,带有串行总线接口,测量温度在可测范围内的的误差在4℃以内,较大,故舍弃该方案。 本设计选用DS18B20感温IC,这是因其性能参数符合设计要求,接口简单,内部集成了A/D 转换,测温更简便,精度较高,反应速度快,且经过市场考察,该芯片易购买,使用方便。 下面是DS18B20感温IC的实物和接口图片

智能温度控制系统

摘要 智能温度控制系统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益更新。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本系统是以单片机的基本语言汇编语言来进行软件设计编程的,其指令的执行速度快,节省存储空间。为了便于扩展和更改,软件的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使程序设计的逻辑关系更加简洁明了。使硬件在软件的控制下协调运作。 根据本温度系统的设计要求,该系统是由单片机和温度传感器与一体的综合设计,由于是用单片机采集温度信号,所以在之前必须对温度信号进行放大和转换,就应该选择放大器和A/D转换器,本系统要实现人工智能化,就必须有对温度进行设定,所以还需要设计键盘与单片机系统进行沟通。 关键字:单片机温度传感器键盘 A/D转换器放大器

目录 摘要 ........................................................................................................................... I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设计要求 (2) 2.1 设计课题工艺过程简介 (2) 2.2 控制任务指标及要求: (2) 第三章系统设计思想 (3) 第四章硬件的选择 (4) 4.1 单片机的选择 (4) 4.2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4) 4.3 显示器的选择 (4) 4.4 键盘的选择 (4) 4.5 温度控制部分 (5) 4.6 自动推舟控制部分 (5) 4.7 实现方案 (5) 第五章硬件设计 (6) 5.1单片机基本系统: (6) 5.1.1 单片机8051 (6) 5.1.2 8155简介 (9) 5.2前向通道 (13) 5.2.3 温度传感器: (13) 5.2.4 运算放大器 (15) 5.2.5 A/D转换器: (18) 5.3 后向通道....................................................................................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人机对话通道 (20) 5.4.1 显示器: (20) 5.4.2 键盘 (23) 5.4.374922引脚说明及功能 (26) 5.5 其他外围器件 (26) 第六章软件设计 (29) 6.1 软件设计思路: (29) 6.2 程序设计流程说明: (29) 6.3 主程序流程图如下: (30) 6.4 键盘输入中断服务程序 (31) 6.5 温度检测子程序流程图 (31) 6.6 程序清单 (32) 结论 (37) 谢辞 (38) 参考文献 (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