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常用方法

中药化学成分鉴定和结构研究简介

第一节提取、分离常用方法

?中药化学的研究必须从复杂的植物组成成分中提取、分离出单纯成分即单体化合物,才能更好地加以研究和利用,所以提取、分离是中药研究的起点,亦是这一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一、各种提取方法

?中药成分的提取常用一些经典方法:

1、溶剂法

2、水蒸汽蒸馏法

3、升华法

(一)、溶剂提取法

1、溶剂提取法的原理

常见溶剂的表达式:

?C6H6…………………..苯

?CHCl3…………………氯仿

?Et2O…………………...乙醚

?EtOAC…………………醋酸乙酯

?MeOH…………………甲醇

?EtOH…………………...乙醇

?Me2CO ………………..丙酮

?n-BuOH……………….正丁醇

?水

?有机溶剂

?常用的提取溶剂

●水:水是一种强极性溶剂,主要用于提取亲水性成分—无机盐、糖类、小分子多糖、鞣质、蛋白质、有机酸盐、生物碱盐以及苷类等。

●酸水:提取生物碱及碱性物质。

●碱水:提取酸性物质—有机酸、蒽醌、黄酮、内酯、香豆素以及其它酚酸类成分。

●优点;安全,来源广,便宜。

●缺点:提取物复杂,易霉变,难以过滤。

?亲水性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丙酮三者与水混溶。

●乙醇常用,即可提取水溶性成分,又可提取脂溶性成分。

●优点;提取时间短,效率高、杂质少,不易霉变。毒性小、来源较方便,价格便宜,可回收使用。(沸点约70℃左右)

●缺点;易燃,安全性差。

?亲脂性有机溶剂:

●常见有石油醚、苯、氯仿、乙醚、醋酸乙酯等。

●只能提取极性小的脂溶性成分,难以提取水溶性成分。

●特点:大多沸点低,易于挥发,易燃;多数有一定毒性;价格较贵,因此对设备要求较高,注意安全。

●这些溶剂对植物组织穿透性较弱,故提取时间较长。

?溶剂提取过程

●加溶剂于药材中(需适当粉碎)—扩散—渗透—溶解—达到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动态平衡—滤出—添加新溶剂

?影响提取的因素

●药材的粉碎度

●温度

●浓度差

●时间

●药材的干湿程度

2、常用的提取方法

1)浸渍法

●不需加热;浸出率低。

2)渗漉法

●不需加热;溶剂量大,时间长。

3)煎煮法

●水作为溶剂。加热,提取液难过滤,提取物易发霉。

4)回流提取法

●加热提取;效率高

5)连续回流提取法

●加热提取,效率高,溶剂省。

(二)水蒸气蒸馏法

?原理;根据分压定律,当挥发性成分与水共同加热时,整个系统的蒸汽压应为各组份蒸汽压之和。即P=P水+P A

?适用于能随水蒸汽蒸馏而不被破坏的中药成分。

(三)升华法

●固体物质受热不经液态而直接气化,蒸汽遇冷又冷凝成原来的固体的过程

●樟木中樟脑

●茶叶中的咖啡因

二、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

(一)系统溶剂分离法

?溶剂由低极性到高极性依次分别提取中药中化学成分的方法。

?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

(二)结晶和重结晶法:

?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来达到分离的方法

1、结晶的条件:

●浓度:需要结晶的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

●温度:最适温度为5-10o C

2、溶剂的选择

?所选择的结晶溶剂;

●对所需成分热时溶解度大,冷时则小;

●对杂质热时不溶或热、冷时均易溶。

3、重结晶

●重结晶是指多次重复结晶。重结晶的溶剂一般可参照结晶的溶剂,但也经常改变。

4、操作过程:

(三)两相溶剂萃取法:

?利用被分离组分中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

(四)沉淀法:

1、乙醇沉淀法:

?水提醇沉法

●水提液浓缩加醇沉淀过滤滤液

?醇提水沉法

●醇提液浓缩加水沉淀过滤滤液

2、酸碱颠倒法:

?酸性成分加碱碱液酸化沉淀

?碱性成分加酸酸液碱化沉淀

适合于酸性和碱性成分的分离

3、铅盐沉淀法

?中性醋酸铅:能沉淀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粘液质、鞣质、酸性皂苷、酚类成分?碱式醋酸铅:除上述成分外,还能沉淀中性皂苷、黄酮苷、糖类等

?

脱铅:Pb++ + H2S PbS

(五)透析法:

(六)分馏法

(七)色谱法(Chromatography)

?柱色谱

(Column Chromatography、CC)

?薄层色谱

(Thin Lager Chromatography、TLC)

?纸色谱

(Paper Chromatography、PC)

?薄层色谱

?薄层色谱是近20年来发展较的一种微量快速的分离技术。

?薄层色谱是将吸附剂涂布在玻璃及其它板材上,形成一薄层进行色谱的色谱法。

?纸色谱(Paper Chromatography)

?使用专门的色谱用纸进行色谱的色谱法。

一)操作步骤:

1.点样:

2.展开:

3.显色:

4.比移值(Rf值)的计算

Rf值=

1、吸附色谱(absorption chromatogaphy)

?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成分吸附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离;

?常用吸附剂-硅胶、氧化铝和活性炭;聚酰胺

聚酰胺色谱原理

?溶剂在聚酰胺柱上的洗脱能力由弱到强依次顺序:

水<甲醇或乙醇(浓度由低至高)

<丙酮<稀氢氧化钠水溶液或氢氧化铵<甲酰胺<二甲酰胺<脲素水溶液

?聚酰胺仅对含酚羟基的化合物产生吸附力。

?聚酰胺与这类化合物产生的吸附力的强弱与其所含酚羟基的数目和位置有关。

2、分配色谱(partition chromatogaphy)

?利用被分离组分在二相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分配系数的不同得以分离的方法。?柱色谱

(高压液相色谱、气相色谱)

?高压液相色谱:液-液分配

固定相-液体

流动相-液体

?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

?气相色谱:液-气分配

固定相-液体

流动相-气体

?纸色谱(Paper Chromatography)

?属分配色谱

?低的纤维为支持剂,使用专门的色谱用纸。

?水为固定相

?流动相常用正丁醇:醋酸:水

[BAW](4:1:1)上层。

3、排阻色谱(exclusionchromatogaphy)

又称为分子筛过滤、凝胶过滤法

?利用被分离组分分子量的大小不同进行分离。

?常用葡萄糖凝胶(Sephadex)、羟丙葡萄糖凝胶(Sephadex LH-20)。

4、离子交换色谱

(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利用被分离成分对离子交换亲和力的不同进行分离;

?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

?用水或与水混合的溶剂作为流动相。

?离子交换树脂分为两大类:

强酸型SO3-H+

1.阳离子交换树脂

弱酸型COO-H+

强碱型N+(CH3)3·X-

2.阴离子交换树脂

弱碱型N+HR2·X-

?阳离子交换:

R-SO3-H+ + Na+Cl-R-SO3-Na+ + H+Cl-

?阴离子交换:

R-N+(CH3)3OH-+ Na+Cl-

R-N+(CH3)3Cl-+Na+OH-

?R=聚苯乙烯树脂

R-SO3-H+ + B+R-SO3-B+ + H+

?B=Base

?离子交换法的先决条件:被分离物质首先应具备离子状态。

?分离生物碱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分离酸性成分有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第二节成分鉴定和结构研究简介

前言

化合物的纯度测定和判断

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

结构测定常用光谱分析

紫外光谱红外光谱

质谱核磁共振谱

?无论是理,工,农,医学和药物学等学术界还是业务界,任何一个部门,在使用有机化合物时,都

需知道原料,产物,副产物,代谢物,分解产物(成分),添加物和杂质等各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我们是进行药物学研究的,对药物成分结构的了解尤为重要。

?中药经提取、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后,必需进行结构鉴定。才可能为药理、临床、结构改造

和新药设计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结构研究、鉴定工作是中药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结构鉴定经典方法:

通过颜色反应,元素分析,化学降解和合成等资料数据加以系统地综合完成这项工作。?例如吗啡(morphine)1803年鸦片中分离得到纯品,1847年确定分子式,1881年从其锌粉

蒸馏物中得到菲,也仅仅捕捉到有关吗啡结构的影子,直到1925年在大量工作的基础上,Gulland 和Rlbinson才有可能提出吗啡的结构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归功于科学家将物理学的成就应用于化学的结果经典的化学方法己让位于谱学分析。这就是实验室较常用的“四谱”。

?紫外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UV)

?红外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IR)

?质谱

(Mass Spectrometry MS)

?核磁共振

(Nuclear Me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MR).

一、化合物的纯度测定和判断

?结晶型化合物

●晶形、色泽一致

●熔点明显和熔距(1~2o C)

?液体化合物

●沸点恒定、沸距应1o C左右

●薄层检查:三种展开条件均一个斑点(Rf值:0.3-0.7)

●气相色谱

●高压液相色谱

●均显示一个峰。

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

(一)

1.注意观察样品在提取、分离过程中的现象。

2.测定有关理化性质,如不同pH、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及色谱行为、灼烧试验、化学定性反应等。

3.结合文献调研。

(二)

1.分子式测定可采用下列某种方法:

?元素定量分析+分子量测定;

?高分辨质谱(HR-MS)

?计算不饱和度

不饱和度的计算:

C3H4O2

(三)

1.官能团定性及定量分析。

2.测定并解析化合物的有关光谱,如UV、IR、MS、1HNMR及13CNMR。

3. 结合文献调研。

(四)

1.综合分析光谱解析及官能团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2.与己知化合物进行比较或化学沟通(化学降解、衍生物制备或人工合成)。

3. 进行文献调研。

(五)

1.测定CD或ORD谱。

2.测定NOE谱或2D-NMR谱。

3.进行X-线衍射分析。

4. 进行人工合成

紫外光谱

?分子吸收紫外-可见光区200-800nm(纳米)的电磁波而产生的吸收光谱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简称紫外光谱。

?紫外光谱图是吸收的波长或频率对吸收强度(吸光度A或摩尔吸收系数ε)作图所得吸收曲线。

一.基本原理

?当可见光或紫外线照射在分子上时,电子就从基态向能量升高的激发态跃迁。此时,吸收相当于激发能波长的光。其吸收频率决定于分子的能级差,计算式为

?电子跃迁具有σ-σ*,n-σ*,π-π*,n-π*等形式。然而,一般所用分光光度计由于波长在200纳米(nm)以上的区域内,故只能观察到跃迁能量小的π-π*和n-π*的吸收带,吸收光谱将出现在紫外区域(200-400nm)。

?实际上紫外光谱法的应用主要限于共轭体系,但不能表达整个分子结构情况。因此,相同的化合物应有相同的紫外光谱图。相同的紫外光谱图并不一定相同的化合物。

?因此,对于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α,β-不饱和羰基(醛、酮、酸、酯)的结构的化合物以及芳香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来说紫外是一种较重要的手段。常常用于推断化合物的骨架类型;

二、紫外谱图提供的结构信息

?现作以下归纳:

1.化合物在200-800nm内无紫外吸收,说明该化合物是脂肪烃、脂环烃或它的简单衍生物(氯化物、醇、醚、羧酸等)、甚至可能是非共轭烯。

2.220-250nm内显示强的吸收(近10000或更大),这表明共轭体系吸收带的存在,即存在共轭的两个不饱和键(共轭二烯或α,β-不饱和醛、酮)。

3.250-290nm内显示中等强度吸收,且常显示不同程度的精细结构,说明苯环的存在。4.250-350nm内显示中、低强度的吸收,说明羰基或共轭羰基的存在。

5.300nm以上的高强度吸收,说明该化合物具有较大的共轭体系。若主强度吸收具有明显的精细结构,说明稠环芳烃、稠环杂芳烃或其衍生物的存在。

三、结构式的确定

例1.从一中药中分离得到的一萜类化合物甲,可能为A和B二种异构体之一,试用紫外光谱进行确证。

经测定其紫外吸收光谱,有三个吸收峰,分别为211nm(4.1)、240nm(3.5)、和314nm(2.7)。

四、在药物结构鉴定上的应用

?用紫外吸收光谱对物质鉴定时,主要根据光谱上的一些特征吸收,包括最大吸收波长、肩峰、吸收系数、吸收度比等。

?两个化合物若相同,其吸收光谱应完全一致。相同紫外光谱但不一定为相同化合物。

?在鉴定时,试样和标准品以相同溶配制成相同浓度,分别测定吸收光谱,比较光谱图是否一致,如果没有标准品,也可以和现成的标准光谱图相比较

红外光谱

?当一束红外光照射物质时,被照射物质的分子将吸收一部分相应的光能,转变为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量,使分子固有的振动和转动跃迁到较高的能级,光谱上即出现吸收谱带,称红外吸

收光谱。

?通常以波数(cm-1)为横座标,吸收度(A)或百分透过率为纵座标作图得吸收曲线。

?分子振动与红外吸收频率:

由原子质量和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振动频率可由方程表示;

其中C为光速,f 为力常数

?例如:单键.双键.叁键共振动频率分别为

?700-1500cm-1,

?

1600-1800cm-1

?2000-2500cm-1;

?O-H键的伸缩振动在3600cm-1,而O-D键则降至2630cm-1,

3.基团振动

以次甲基(-CH2-)振动为例:

?特征区:(functional group region)

●4000-1500cm-1

?指纹区:(finger print region)

●1500-650cm-1

?特征区吸收峰受分子其它部分结构影响较小,且有规律,谱带较疏,易于辨认。

?指纹区:吸收峰谱带较密集,图谱复杂。由于分子结构的微小差异,会引起谱带的不同,尤如人的指纹一样,所以可用于化合物的鉴别。

红外解析:

1.红外吸收波数

?红外谱图波数可分为以下六个区,结合最常见的基团讨论如下:

⑴.4000-2500cm-1

?这是X-H(X包括C、N、O、S等)伸缩振动区。

①.羟基(醇和酚的羟基):

?游离羟基吸收在较高波数,峰形尖锐;

?缔合羟基吸收在较低波数,峰形宽而钝;

?KBr晶体含有微量水时,在3300cm-1附近出现吸收峰。

②.胺基:

?胺基的红外吸收与羟基相类似。

?游离胺基在3300-3500cm-1范围,缔合者降低100cm-1。

?伯胺有两个吸收峰,易于与羟基相区别。

?仲胺只有一个吸收峰,且尖锐。

?叔胺在此区域无吸收。

③.烃基:

?C-H键振动的分界线是3000cm-1。

?

不饱和碳-氢伸缩振动频率大于3000cm-1

?饱和碳-氢伸缩振动频率小于3000cm-1。

⑵2500-2000cm-1

?是叁键和累积双键等的伸缩振动区。

⑶2000-1500cm-1是双键的伸缩振动区,这是红外谱图中最重要的区域。

?νC=O 1650-1900cm-1,峰尖或稍宽,强度大,一般为图中最强峰或次强峰。

?νC=C :1600-1670cm-1, 强度中等或较低

?νC6H6 :1450,1500,1580,1600cm-1, 杂芳环和苯环相似吸收。

⑷.1500-1300cm-1

?该区域主要提供了C-H弯曲振动的信息。

?νCH3 ~1380,~1460cm-1同时有吸收。前一峰分叉示有偕二甲基的存在。

?νCH2 ~1470cm-1

⑸.1300-910cm-1

?所有单键的伸缩振动频率,分子骨架振动频率都在这个区域。

⑹.910cm-1以下

?苯环因取代而产生的吸收(900-650cm-1), 是判断苯环取代位置的主要依据。

?烯的碳-氢弯曲振动频率处于本区及前一区(1300-900cm-1)

红外光谱在结构鉴定当中的应用

?用于己知化合物的鉴定。

●样品图谱和标准品在同样条件下测定红外光谱,若两个样品的光谱图完全重合,则可判断它们为同一化合物。

?未知化合物结构鉴定:一般只能提供其所含主要功能基的信息,要鉴定结构还要和其它光谱综合分析。

质谱

?质谱是记录分析样品在质谱仪中经高温(300o C)气化,气态分子受一定能量冲击,失去电

子后生成带正电的阳离子,在稳定的磁场中按质荷比(m/z)顺序进行分离,通过检测器记录而得到质谱图。图谱中每个峰代表一个质量数。

?质谱提供结构信息

●分子量

●分子式

●分子的裂解方式和碎片离子提供整个分子的结构信息。

?电子轰击质谱(EI-MS)

(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 Mess)

?化学电离质谱(CI)

(Chemical ionization Mess)

?场解析电离(FD)

(Field Dosorption Ionization Mess)

?快速原子轰击电离质谱

(Fast Atom Bombardment Mess)

1.简单开裂

?2.麦氏重排

?3.逆狄尔斯-阿耳德开裂(retro Diels Alder fragmentation, RDA)

?4.醇类脱水重排

?5.其它开裂

?在鉴定有机化合物时,可与标准图对照,进行检索,核定该化合物是否为己知物,如为未知物,可按下列程序进行解析。

1)确定分子离子峰,并注意分子离子峰对基峰的相对强度比,以判断分子离子的稳定性。

2)确定分子式,即利用同位素峰的丰度比确定有否含硫、氯、溴等元素及确定分子式。

3)高分辨质谱测定分子式。计算出未知物的不饱和度。

氢核磁共振谱

?有机化合物是碳氢化合物,1HNMR可提供分子中氢原子所处的化学环境,各官能团或分子“骨架”上氢原子的相对数目,以及分子构型等有关信息。

核磁共振光谱是以共振峰频率(常以表δ示)对峰的强度作图而得。

常见的偶合常数:

核的Overhauser效应(NOE效应):

?在分子内有立体空间位置上接近的两个核组质子时,如果用双照射法有选择地照射一个或同一核质子使其饱和,则另一个或一同核组质子的信号强度就会增加,这一现象被称为核Overhauser效应。

?NOE主要用来确定两种质子在分子立体空间结构中是否距离相近,若存在NOE,则表示两者接近,NOE值越大,则两者在空间的距离就越近。实际工作中,用NOE常常可以判断谱线中信号的归属,是确定分子中某些基团的位置,立体构型和优势构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1HNMR解析步骤:

?观察峰的位置(化学位移值)

?观察峰的大小(积分曲线)

?观察峰的形状(裂峰、峰数)

?和其它光谱综合解析

?必要时可查阅标准NMR图谱比较。

1HNMR

13CNMR谱

?由于FT-NMR仪器的应用,测定13CNMR己逐渐谱及。有机化合物为碳骨架的化合物,因此13CNMR谱己成为有机天然产物结构测定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13CNMR化学位移范围为0-250ppm,

比1HNMR谱的0-10ppm要大得多。

13CNMR

?碳谱中,两个同位碳(13C)相连的机率很小,只有0.1%,可以忽略13C-13C同核偶合的影响,但1H和13C的偶合影响(异核偶合)却很突出。1H核自旋偶合干扰产生的裂分数目符合N +1规律。

五.13CNMR测定方法

1.质子去偶法(porton decoupling method),也叫噪音去偶法。测定噪音去偶谱时,所用去偶器的频率覆盖了全部持子的共振频率,故使所有1H对13C核的偶合影响全部消除,每个不等价的碳原子(碳核)在图谱上均表现为一个单峰。

2.偏共振去偶谱

?为噪音去偶法的补充,偏共振去偶谱则将去偶器的频率设定在比作为内标准的四甲基硅(TMS)信号(0ppm)高出1个ppm处进行照射,并测定13CNMR。这时测得的13C核信号由于连结1H核的数目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分裂,符合(N+1)效应。

3. DEPT谱

?DEPT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在DEPT法中,通过改变照射1H的第三脉冲宽度(θ),使作45℃、90℃、135℃变化并测定其13CNMR谱。由这些图谱的加减,可以分别得到CH、CH2和CH3的图谱。

?θ为45℃时,CH、CH2和CH3均显正峰;

?θ为90℃时,仅得到CH的正峰

?θ为135℃时,CH2为负峰,CH、CH3为正峰;

?季碳在DEPT谱中不出现峰

六.13C谱的解析

1.进行13CNMR测定

?先测定质子噪音去偶13C谱。必要时再作偏共振或全偶合谱,有时可进一步进行选择去偶。现多做DEPT谱。分析碳原子的属性。

2.标出各谱峰的化学位移

?可以把测出的谱线分为四个区;

①烷碳区,在高场0-50ppm。包括直链烷碳和环烷碳。

②取代烷碳区,50-80 ppm。包括与氧、氮、等相连接的烷碳,与氧相连的位于较低场,与氮、硫相连的次之。

③芳、烯区,100-150ppm。

?1H谱很容易区分芳氢与烯氢,而13CNMR,芳碳与烯碳在同一区域。

?烯碳成对地出现。

?苯环则根据取代基的不同,取代位置及对称性,可能出现二条谱线(对位),三条谱线(邻位对称取代),四条谱线(单取代或间位对称取代),六条谱线)(不对称取代)。

④羰基及叠烯区。150-200ppm 或更低场。酮的羰基或叠烯的中间大风大碳在最低场,酸、酯、酰氯等在较高场。

3.检查所判断的结构式

?首先检查结构式与样品的IR、MS等是否符合。必要时,合成对照化合物,对比检查,以最后确定化合物结构。

二维相关谱(2D-NMR)

?八十年代以来,在核磁共振软件开发和应用最新进展中,二维核磁共振谱技术,似乎对增强化学家确定复杂化合物结构的能力提供了最大的潜力。二维谱是将NMR提供的信息用二维座标系绘制成的图谱。

芦丁的提取分离及鉴定A4

2011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芦丁的提取分离及鉴定作者单位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指导老师胡浩斌 作者姓名张娜娜 专业班级2007级化学本科(2)班提交时间二〇一一年四月

2011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芦丁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张娜娜,胡浩斌 (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甘肃庆阳745000)摘要:目的以芦丁为例学习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掌握黄酮类成分的主要性质及黄酮甙,甙元和糖的部分鉴定方法。方法采用水提法、碱水(石灰水) 提取法、有机溶剂(乙醇) 回流法对芦丁进行提取分离,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及色谱鉴定。结果水提法、碱水(石灰水) 提取法、有机溶剂(乙醇) 回流法,三种方法均可制的芦丁,且质量合格。结论从提高芦丁产率和纯度的角度出发,乙醇回流是较理想的提取方法。制得芦丁产率高,且测定方法简单、迅速、灵敏度高。 关键词:槐花米;芦丁;槲皮素;提取;分离;鉴定 Extraction, Sepe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Rutin Zhang Nana, Hu Haobin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Longdong University, Qingyang 745000, Gansu) Abstraction: Objection Rutin as an example to learn the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square. Grasp the main properties and flavonoids ingredients flavonoids glucoside. Method W ith the water extraction method, buck (limewater) extraction,organic solvent (alcohol) extraction to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rutin and chromatographic identification. Result With water formulation,Buck (limewater) extraction,organic solvent (alcohol) method of extraction rutin backflow separation,three methods are made rutin and obtaining rutin quality qualified. Conclusion From improve yield and purity of rutin angle, ethanol refluxing was ideal extraction method. Preparation of rutin of high yield,high sensitiv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is simple to rutin rapid. Key word: Sophora japonica; rutin; quercetin; extraction; s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质量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而且死亡率居各种疾病之首,因此,对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病的药品与保健品的开发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

中药化学成分中的英文对照

中药化学成分中英文对照 ENGLISH CHINESE Abrine 相思豆碱 Abruquinone A Abruquinone B Acetate of Albopilosin A Acetone condensation of Albopilosin A 3β-acetyloleanolicacid 3β-乙酰氧基齐墩果酸 O-Acetyl-3,6-di-O-β-D-xylopy-rano-astragaloside O-乙烯3,6-双氧-β-D-吡喃木糖基绵毛黄芪甙 6’’-acetylhyperoside 6’’-乙酰氧基金丝桃甙 N-Acetyl-D-Glucosamine N-乙酰氨基葡萄糖糖 8-o-acetyl Shanzhiside Methylester Acetylursolic acid 乙酰乌索酸 Acetylshikonin 乙酰紫草素 14-Acetyltalatisamine Achyranthan 牛膝多糖 Aconitine 乌头碱

Aconosine 爱康诺辛 Actein 黄肉楠碱 Actinodephnine Acuminatin Acuminatoside Adenanthin 腺华素 Adenosine 腺苷,腺嘌呤核苷 Aescin 七叶皂甙 Aesculetin 马栗树皮素 Aesculin 七叶甙,马栗树皮甙 Agaricic acid 落叶松覃酸 Agrimophol 鹤草酚 Ajmalicine(δ-Yohimbine) 阿吗碱,δ-育亨宾碱,阿吗里新,阿马林,,萝芙碱 Ajmaline 阿马林 Akebia saponin D 木通皂甙 D Alantolactone (Helenin) 土木香内酯,阿兰内酯Albopilosin A Aleuritic acid 苏式-紫胶桐酸

槐花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槐花米中芦丁的提取与鉴定 背景知识 芦丁(Rutin)又称芸香苷,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现已发现含芦丁的植物至少在70种以上,如烟叶、槐花、荞麦和蒲公英中均含有。尤以槐花米(为植物Sophora japonica L 的未开放的花蕾)和荞麦中含量最高(含量可达12-16%),可作为大量提取芦丁的原料。芦丁是由斛皮素(Quercetin)3位上的羟基与芸香糖(Rutinose)〔葡萄糖(Glucose)与鼠李糖(Rhamnose)组成的双糖〕脱水形成的苷。 芦丁为浅黄色粉末或极细的针状结晶,含有3分子的结晶水,熔点为174~178℃,无水物188~190℃。溶解度:冷水中为1:10 000;沸水中1:200;冷乙醇1:650;热乙醇1:60;冷吡啶1:12。微溶于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石油醚,溶于碱而呈黄色。 芦丁分子中具有较多酚羟基,显弱酸性,易溶于碱液,酸化后又可析出,因此,本实验采用碱提取酸沉淀法提取芦丁。 芦丁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能维持血管的正常通透性,减低血管的脆性,缩短流血时间,可作为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剂。亦可用于防治因缺乏芦丁所致的其他出血症。

一、实验目的 通过芦丁的提取与精制掌握碱-酸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及操作;熟悉芦丁、槲皮素的结构性质和检识方法。 二、实验要求 独立完成实验,从槐花米中提取出芦丁并进行鉴定。 三、实验原理 芦丁属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有较多酚羟基,具弱酸性,易溶于热碱中,酸化后又析出,因此可以用碱溶酸沉的方法提取芦丁,又利用芦丁在冷水和热水中溶解度相差较大的特性进行重结晶精制。 四、实验材料和器皿 【器皿】 烧杯(500ml)2个,试管2个,布氏漏斗1个,玻璃棒1根,抽滤瓶1个,滴管,移液管(10ml)1根,洗耳球1个,滤纸,pH试纸,电热炉,真空抽滤机。 【材料】 槐米花30 g,饱和石灰水,0.4%硼砂水溶液,镁粉,pH试纸,浓盐酸,95%乙醇,10% α萘酚乙醇溶液,浓硫酸,蒸馏水。 五、实验内容 操作步骤: 称取30g槐花米于研钵中研成粉状物,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饱和石灰水,加热至沸,并不断搅拌,煮沸30分钟后,趁热抽滤。然后用浓盐酸调节pH值为4~5。放置1-2h,使沉淀完全,抽滤,沉淀用水洗涤2~3次,得到芦丁的粗产物。 流程图:

芦丁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综合化学实验: 芦丁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芦丁简介: 芦丁(Rutin)又名芸香苷化学式: C27H30O16·3H2O,是一种浅黄色针状结晶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中,是一种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有机天然产物。目前已发现含有芦丁的植物至少在70种以上,常见的如烟叶、槐花、荞麦和蒲公英中均有不同含量。尤其以中药槐米(豆科、槐属,槐树Sophorajaponica的花蕾)和荞麦中含量最高,因此槐米可作为大量提取芦丁的天然植物原料。 中药槐米(炒碳)味苦性凉、具清热凉血、止血之功。常用于治疗多种出血症:肠风便血、痔血、尿血、衄血、崩漏下血、赤血下痢等。西医研究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有机化合物“芦丁”而中药槐米中芦丁的含量可高达12~16%,是主要的芦丁天然来源。槐米中还含有槲皮素、三萜皂苷、槐花米甲素、槐花米乙素、槐花米丙素等。研究文献证明芦丁具有VitP(维生素P)样作用(VitP具有生物类黄酮的功能,可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而受到破坏,增强维生素功效;增加毛细血管壁强度,防止瘀伤。有助于牙龈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有助于因内耳疾病引起的浮肿或头晕的治疗等)。而芦丁具有类似作用如可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和调节通透性等,在医学临床上常将其用作毛细血管脆性引起的出血症以及防治高血压病等的辅助治疗药物。 芦丁是由槲皮素(quercetin)3位上的羟基与芸香糖(rutinose,一种由葡萄糖glucose与鼠李糖rhamnose组成的双糖)脱水合成的苷,是一种浅黄色粉末或极细的针状结晶,含有三分子的结晶水,熔点为174~178℃,无结晶水时188~190℃。溶解度:冷水中为1:10000;热水中1:200;冷乙醇1:650;热乙醇1:60;冷吡啶1:12。微溶于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石油醚,溶于碱而呈黄色。 补充知识:

各类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

各类中药化学成分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乙酸-丙二酸途径:脂肪酸类,酚类,醌类;甲戊二羟酸途径:萜类,甾类;莽草酸途径:即桂皮酸途径,苯丙素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氨基酸途径 :生物碱类 溶剂提取法(常用溶剂及极性) (1)溶剂按极性分类:三类,即亲脂性有机溶剂、亲水性有机溶剂和水。溶剂按极性由弱到强的顺序如下: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乙醇)<水。 甲醇(乙醇)是最常用的溶剂,能用水任意比例混合. 分子大,C多,极性小,反之,大..按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大的溶剂提取极性大的化合物 提取方法 ①煎煮法:挥发性及加热易破坏,多糖类不宜用。 ②浸渍法:不用加热,适用于遇热易破坏或挥发性成分,含淀粉或黏液质多的成分,但效率不高。 ③渗漉法:效率较高。④回流提取法:受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用。⑤连续回流提取法:有机溶剂,索氏提取器或连续回流装置。⑥水蒸气蒸馏法: 适于具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挥发油、小分子生物碱、酚类、游离醌类等:⑥超临界萃取法:以CO2为溶剂.用于极性低的化合物,室温下工作,几乎不用有机溶剂,环保 分离方法 ①吸附色谱: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吸附能力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类色谱。硅胶用于大多数中药成分;氧化铝用于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如生物碱、萜、甾;活性炭用于水溶性物质如氨基酸、糖类和某些苷类;聚酰胺用于酚醌如黄酮、蒽醌及鞣质。②凝胶色谱:主要是分子筛作用,根据凝胶的孔径和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大小而达到分离目的。③离子交换色谱:基于各成分解离度的不同而分离。主要用于生物碱、有机酸及氨基酸、蛋白质、多糖等水溶性成分的分离纯化。④大孔树脂色谱:一类没有可解离基团,具有多孔结构,不溶于水的固体高分子物质。它可以通过物理吸附有选择地吸附有机物质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是反相的性质,一般被分离物质极性越大,越先被洗脱下来,极性越小,越后洗脱下来。应用于中药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的分离富集。⑤分配色谱: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正相色谱: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用于分离极性和中等极性的成分。常用固定相:氰基或氨基键合相;常用流动相为有机溶剂。反相色谱: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用于离非极性和中等极性的成分,常用C18或C8键合相。常用流动相为甲醇-水或乙腈-水。 糖和苷类化合物 糖: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的总称 苷:糖或糖额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又称配糖体 构型D,L,α,β : 向上D,向下L; 同侧:β异侧:α 苷键酸水解:苷键原子首先发生质子化,然后苷键断裂生成苷元和糖的阳碳离子中间体,在水中阳碳离子经溶剂化,再脱去氢离子形成糖分子。难易顺序:N-苷>O-苷>S-苷>C-苷。强酸水解:得到糖,苷元易破坏;弱酸水解:得到次级苷,确定糖的连接顺序;两相酸水解:保护苷元 酶水解:对难以水解或不稳定的苷,在酶水解条件温和,不会破坏苷元,可得到真正的苷元 显色反应 Molish反应:加入5%α-萘酚乙醇液,沿管壁缓慢滴入浓硫酸,在两层液面间会出现一个紫色环。又称α-萘酚反应.说明含有糖类或苷类. (但碳苷和糖醛酸例外,呈阴性.) 菲林和多伦反应:阳性,有还原糖.可以利用这两个反应来区别还原糖和非还原糖。 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麦芽糖、乳糖为还原糖。蔗糖为非还原糖 苷键构型的判断 糖苷的1H-NMR:成苷的端基质子H的耦合常在较低场。如:β构型J H1-H2=6~9Hz(8左右);α构型J H1-H2=2~3.5Hz (4左右) 醌类 酸性(规律) -COOH > 二个β-OH > 一个β-OH >二个α- OH > 一个α–OH 可用PH 梯度萃取分离。 其结果为①和②被5%碳酸氢钠溶液提出;③被5%碳酸钠提出;④被1%氢氧化钠提出;⑤只能被5%氢氧化钠提出 可用PH梯度萃取分离。 颜色反应 1、Feigl反应:全部醌类均阳性。碱性条件加热,紫色 2、Borntrager’s反应:也叫碱液试验,羟基蒽醌阳性。——颜色变化与OH数目及位置有关,红-紫色. 3、醋酸镁反应:含α-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的蒽醌类阳性。 4、与活性亚甲基试剂反应kesting-Craven和无色亚甲蓝显色反应: 苯醌和萘醌类的专属反应.在碱性条件下 5、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 蒽酮类的特异性反 应.(唯一).蒽酮就是9或10位没有被取代的羟基 蒽酮类. 醌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大题,看书) pH梯度萃取法P82 例:大黄蒽醌苷类的分离 苯丙素类(一个或几个C6-C3) 香豆素:一般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天然产物 母核(画) 内酯性质和碱水解反应 碱性开环,酸性闭环。但长时间加热,异构化,不可 恢复闭环. 显色反应有荧光性质 1、Gibb’s反应: 试剂:2,6-二氯(溴)苯醌氯 亚胺 C6位没取代,阳性,蓝色 2、Emerson反应试剂: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 钾反应 C6位没取代,阳性,红色 木脂素鉴识 Labat反应:具有亚甲二氧基的木脂素加浓硫酸 后,再加没食子酸,可产生蓝绿色 黄酮(C6-C3-C6) 结构与基本骨架(芦丁,槲皮素,鼠李糖,葡萄糖的 结构都要求会写)138页 经典结构是2-苯基色原酮,现在泛指两个苯环通 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黄酮类:以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且3位上无含 氧基团取代的一类化合物 黄酮醇:在黄酮基本母核的3位上连有羟基或含 氧基团 二氢黄酮:黄酮基本母核的2、3位双键被氢化而 成 二氢黄酮醇:黄酮醇类的2、3位被氢化的基本母 核 交叉共轭体系:黄酮结构中色原酮部分本身无 色,但在2位上引入苯环后,即形成交叉共轭体 系,通过电子转移、重排,使共轭链延长而显出 颜色。在7位或4’位上引入-OH及-OCH3等助色 团后,产生p-π共轭,使化合物颜色加深。 溶解度:游离黄酮一般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 乙醇、乙酸乙酯、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稀碱 水中。引入羟基增多,水溶性增大,脂溶性降 低;而羟基被甲基化后,脂溶性增加。黄酮苷一 般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强极性溶剂中,但难 溶于苯、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中 平面型如黄酮、黄酮醇、查尔酮等溶解度较小, 非平面型如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的溶解性较 大,异黄酮的也较大 酸性:7,4’-二OH黄酮>7-或4’-OH黄酮>一 般酚羟基>5-OH黄酮 显色反应:(1)HCl-Mg反应:样品溶于甲醇或乙 醇1ml中,加入少许Mg,再加几滴浓HCl,一两 分钟显红~紫红色。(2)AlCl3反应:样品的乙醇 溶液和1%乙醇溶液AlCl3反应,生成黄色络合 物。(3)锆盐-枸橼酸反应:可鉴别黄酮类化合 物是否纯在3-或5-OH。样品的甲醇溶液加2%二氯 氧锆甲醇溶液。黄色不褪,有3-OH或3,5-OH, 如果减褪,无3-OH而有5-OH pH梯度萃取法:5%NaHCO3可萃取7,4’-二羟基 黄酮,5%NaCO3可萃取7-或4‘-羟基黄酮, 2%NaOH可萃取一般酚羟基的黄酮,4%NaOH可以萃 取5-羟基黄酮。 柱色谱分离 硅胶柱:利用极性差异,几乎适用于任何类型黄 酮(主要分离异黄酮、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及 高度驾机皇或乙酰化的黄酮及黄酮醇) 聚酰胺柱:通过酰胺羰基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上 的酚羟基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化合物结构与Rf 值:酚羟基少>多;易形成分子内氢键>难;芳 香化程度低>高;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 黄酮醇;游离黄铜>单糖苷>双糖苷>叁糖苷 (含水移动相做洗脱剂);有机溶剂做洗脱剂反 之。洗脱能力由弱至强;水<甲醇或乙醇(浓度 由低到高)<丙酮<稀氢氧化钠水溶液或氨水< 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尿素水溶液 紫外 黄酮类型带II(弱峰) 带I(强峰) 取代) 黄酮醇(3-OH 游离) 250-280 358-385 异黄酮245-270 310-330肩峰 二氢黄酮/醇370-295 300-330 查耳酮220-270低强度340-390 氢谱: 黄酮或黄酮类H-3是一个尖锐的单峰出现在 6.3 处 邻位耦合:耦合常数为8Hz左右 间位耦合:2-3Hz 对位耦合:很弱,数值很小或没有 5,7-二OH黄酮δppm:H-6小于 H-8 . 7- OH 黄酮: δppm:H-6 > H-8 6’δ比较大,5’较小 同时还要看 单峰S,就没有邻,间位双锋d说明有邻位或间位 其中一个双双锋dd就说明有邻,和间两个 生物合成途径 经验异戊二烯法则:基本碳架均是由异戊二烯以 头-尾顺序或非头-尾顺序相连而成;生源异戊二 烯法则:甲戊二羟酸是各种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 的关键前体 单萜:无环,单环,双环,三环,环烯醚。知道 卓酚酮,环烯醚萜,薄荷醇,青蒿素的二级结构 和性质 性质:萜类多具苦味,单萜及倍半萜可随水蒸气 蒸馏,其沸点随其结构中的C5单位数、双键数、 含氧基团数的升高而规律性升高 提取:挥发性萜可用水蒸气蒸馏法;一般萜可用 甲醇或乙醇提取;萜内酯可先用提取萜的方法提 取出总萜,然后利用内酯的特性,用碱水提取酸 化沉淀的方法纯化;萜苷多用甲醇、乙醇或水提 取 柱色谱:吸附剂多用硅胶。中性氧化铝。含双键 者可用硝酸银络合柱色谱分离(利用硝酸银可与 双键形成π络合物,而双键数目位置及立体构型 不同的萜在络合程度及络合稳定性方面有一定差 异)。洗脱剂多以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分离 萜烯,或混以不同比例的乙酸乙酯分离含氧萜 鉴识:卓酚酮类的检识 (硫酸铜反应:绿色结 晶);环烯醚萜的检识(Weiggering法:蓝色/紫红 色;Shear反应:黄变棕变深绿);薁类的检识 (Ehrlich反应:蓝紫绿;对-二甲胺基苯甲醛) 挥发油 也称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具有挥发 性、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容的油状液体。 分为:芳香族,萜类,脂肪族 检识:化学测定常数:酸值、酯值、皂化值 提取方法:①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最常用的方 法,对热不稳定的挥发油不能用。②溶剂萃取 法:脂溶性杂质较多。③吸收法:油脂吸收法, 用于提取贵重挥发油。④压榨法:该方法可保持 挥发油的原有新鲜香味,但可能溶出原料中的不 挥发性物质。⑤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有 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品质的突出优点,用于提取 芳香挥发油 三萜 醋酐-浓硫酸反应(Liebermann-Burchard) 红-紫-蓝-绿色-褪色(甾体皂苷) 黄-红-紫-蓝-褪色(三萜皂苷) 胆甾醇沉淀法:胆甾醇复合物——乙醚回流提 取,去除胆甾醇,得皂苷。因为甾体皂苷比三萜 皂苷形成的复合物稳定. 甾类 C21甾醇C2H5 昆虫变态激素8-10个碳的脂肪烃 强心苷不饱和内酯环 甾体母核的C-17位上均连一个不饱和内酯环。根 据内酯环的不同: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叫甲型强心 苷元;六元不饱和内酯环叫乙型。 苷和糖连接的顺序分: I型强心苷:苷元-(2,6-二去氧糖)x-(D-葡萄

中药化学试题库完整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 1.中药化学: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3.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4.有效部位: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称为有效部位。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叶总黄酮等。 5. 一次代谢产物:也叫营养成分。指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主要起营养作用的成分类型;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6.二次代谢产物:也叫次生成分。指由一次代谢产物代谢所生成的物质,次生代谢是植物特有的代谢方式,次生成分是植物来源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7.生物活性成分:与机体作用后能起各种效应的物质 二、填空: 1.中药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 2. 中药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和(鉴定)等知识。 三、单选题 1.不易溶于水的成分是( B ) A生物碱盐B苷元C鞣质D蛋白质E树胶 2.不易溶于醇的成分是( E ) A 生物碱 B生物碱盐 C 苷 D鞣质 E多糖 3.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醇的成分是( A ) A 树胶 B 苷 C 鞣质 D生物碱盐 E多糖 4.与水不相混溶的极性有机溶剂是(C ) A 乙醇 B 乙醚 C 正丁醇 D 氯仿 E 乙酸乙酯 5.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是( A ) A 乙醇 B 乙醚 C 正丁醇 D 氯仿 E 乙酸乙酯 6.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 B ) A 乙醇 B 乙醚 C 氯仿 D 丙酮/甲醇(1:1)E 甲醇 7.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 C ) A 苯B 乙醚 C 氯仿D石油醚 E 正丁醇 8.不属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D ) A 苯B 乙醚 C 氯仿D丙酮 E 正丁醇 9.极性最弱的溶剂是( A )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 10.亲脂性最弱的溶剂是(C )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 四、多选 1.用水可提取出的成分有( ACDE ) A 苷B苷元C 生物碱盐D鞣质E皂甙 2.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的是中药水提取液中的( BCD ) A树脂B蛋白质C淀粉D 树胶E鞣质 3.属于水溶性成分又是醇溶性成分的是(ABC ) A 苷类B生物碱盐C鞣质D蛋白质 E挥发油 4.从中药水提取液中萃取亲脂性成分,常用的溶剂是( ABE ) A苯B氯仿C正丁醇D丙酮 E乙醚 5.毒性较大的溶剂是(ABE ) A氯仿B甲醇C水D乙醇E苯 五、简述 1.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关系:二者的划分是相对的。 一方面,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提高,一些过去被认为是无效成分的化合物,如某些多糖、多肽、蛋白质和油脂类成分等,现已发现它们具有新的生物活性或药效。 另一方面,某些过去被认为是有效成分的化合物,经研究证明是无效的。如麝香的抗炎有效成分,近年来的实验证实是其所含的多肽而不是过去认为的麝香酮等。 另外,根据临床用途,有效成分也会就成无效成分,如大黄中的蒽醌苷具致泻作用,鞣质具收敛作用。 2. 简述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中的作用 (1)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2)促进中药药效理论研究的深入; (3)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原理;(4)阐明中药炮制的原理。 3.简述中药化学在中医药产业化中的作用 (1)建立和完善中药的质量评价标准;(2)改进中药制剂剂型,提高药物质量和临床疗效; (3)研究开发新药、扩大药源; 六、论述 单糖及低聚糖生物碱盐游离生物碱油脂 粘液质苷苷元、树脂蜡 氨基酸水溶性色素脂溶性色素 蛋白质、淀粉水溶性有机酸挥发油 第二章提取分离鉴定的方法与技术 一、概念:

芦丁的提取及鉴定

实验二芦丁的提取及鉴定 (一)概述 芦丁(Rutin)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现已发现含芦丁的植物至少在70种以上,如烟叶、槐花、荞麦和蒲公英中均含有。尤以槐花米(为植物Sophora japonica 的未开放的花蕾)和荞麦中含量最高,可作为大量提取芦丁的原料。芦丁是由斛皮素(Quercetin)3位上的羟基与芸香糖(Rutinose)〔为葡萄糖(Glucose)与鼠李糖(Rhamnose)组成的双糖〕脱水合成的苷。 芦丁为浅黄色粉末或极细的针状结晶,含有三分子的结晶水,熔点为174~178℃,无水物188~190℃。溶解度:冷水中为1:10000;热水中1:200;冷乙醇1:650;热乙醇1:60;冷吡啶1:12。微溶于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石油醚,溶于碱而呈黄色。 芦丁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有助于保持及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弹性,主要用作防治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剂,亦可用于防治因缺乏芦丁所致的其他出血症。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 ①通过芦丁的提取与精制掌握碱-酸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及操作。 ②通过芦丁结构的检识,了解苷类结构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③了解UV及NMR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要求 ①要拿到以下三个化合物:芦丁、槲皮素、芦丁的全乙酰化合物。 ②能够拿根据化学试验及UV、NMR数据初步推断出芦丁的结构。并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有一般性的了解。 试验方法 芦丁的提取与分离(见下图) 芦丁的鉴定 ①芦丁的定性反应 取芦丁3~4mg,加乙醇5~6ml使其溶解,分成三份作下述试验: A. 取上述溶液1~2ml,加2滴浓盐酸,在酌加少许镁粉,注意观察颜色变化情况。 B. 取上述溶液1~2ml,然后滴加2%柠檬酸的甲醇溶液,注意观察颜色变化情况,在继续向试管中加入2%ZrOCl2的甲醇溶液,并详细记录颜色变化情况。 C. 取上述溶液1~2ml,然后再加入10%α-等体积的萘酚乙醇溶液,摇匀,沿管壁滴加浓硫酸,注意观察两液面产生的颜色变化。 ②芦丁的紫外光谱解析 取芦丁溶于色谱纯甲醇中,加入规定的试剂,测定其UV光谱,试解析光谱并初步判断其结构。

实验四槐米中芸香苷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实验四槐米中芸香苷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芦丁(Rutin)亦称芸香甙(Rutisude),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现已发现含芦丁的植物约有70余种,如烟叶、槐花米、荞麦叶、蒲公英中均含有大量的芦丁。尤以槐花米和荞麦叶中含量最高,可作为提取芦丁的原料,使用最多的是槐花米。 槐花米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花蕾,所含主要成分为芦丁,含量可达12%~16%,其次含有槲皮素、三萜皂甙、槐花米甲素、乙素、丙素等。芦丁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前壁的脆性和调节渗透性。临床上用于毛细血管脆性引起的出血症,并常作高血压症的辅助治疗药。 槐花米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及性质: 1.芦丁(Rutin) 淡黄色细小针状结晶,℃~178℃(含三分子结晶),188℃(无水物)。 溶解度: 水:1:100(冷),1:200(热) 甲醇:1:100(冷),1:9(热) 乙醇:1:650(冷),1:60(热) 吡啶:1:(冷),易溶(热) 不溶于乙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等溶剂,易溶于碱液中呈黄色,酸化后复析出。可溶于浓硫酸、浓盐酸,加水稀释复析出。 2. 槲皮素(Quercetin) 即芸香甙甙元,为黄色结晶,mp.313℃~314℃(含2分子结晶水),316℃(无水物)。溶解度: 乙醇:1:290(无水乙醇),1:23(热) 可溶于甲醇、乙酸乙酯、丙酮、吡啶、冰醋酸。不溶于水、乙醚、苯、氯仿、石油醚等。 3. 皂甙 粗品为白色粉末,mp.210℃~220℃(分解)。易溶于水、吡啶,能溶于200倍的甲醇中。酸水解后得白桦脂醇、槐二醇二种皂甙元及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及葡萄糖醛酸内酯。 (1) 白桦脂醇(Betulin) 无色针晶,℃~252℃。能溶于醋酸、丙酮、乙酸乙酯、甲醇、乙醇、氯仿、

中药化学成分中英文对照.doc

精品资料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b10793338.html,) 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 中药化学成分中英文对照 ENGLISH CHINESE Abrine 相思豆碱 Abruquinone A Abruquinone B Acetate of Albopilosin A Acetone condensation of Albopilosin A 3β-acetyloleanolicacid 3β-乙酰氧基齐墩果酸 O-Acetyl-3,6-di-O-β-D-xylopy-rano-astragaloside O-乙烯 3,6-双氧-β-D-吡喃木糖基绵毛黄芪甙 6’’-acetylhyperoside 6’’-乙酰氧基金丝桃甙 N-Acetyl-D-Glucosamine N-乙酰氨基葡萄糖糖 8-o-acetyl Shanzhiside Methylester Acetylursolic acid 乙酰乌索酸 Acetylshikonin 乙酰紫草素 14-Acetyltalatisamine Achyranthan 牛膝多糖 Aconitine 乌头碱 Aconosine 爱康诺辛 Actein 黄肉楠碱 Actinodephnine Acuminatin Acuminatoside Adenanthin 腺华素 Adenosine 腺苷,腺嘌呤核苷 Aescin 七叶皂甙 Aesculetin 马栗树皮素

Aesculin 七叶甙,马栗树皮甙 Agaricic acid 落叶松覃酸 Agrimophol 鹤草酚 Ajmalicine(δ-Yohimbine) 阿吗碱,δ-育亨宾碱,阿吗里新,阿马林,,萝芙碱Ajmaline 阿马林 Akebia saponin D 木通皂甙 D Alantolactone (Helenin) 土木香内酯,阿兰内酯 Albopilosin A Aleuritic acid 苏式-紫胶桐酸 Alizarin 茜素 Allantoin 尿囊素 Allasecurinine 别一叶秋碱 Allantolin Allicin 大蒜素 α-Allocryptopine α-别隐品碱 Alloisoimperatorin 别异欧前胡素 Alloxanthoxyletin Allose 阿罗糖 Aloe-emodin 芦荟大黄素 Aloe-saponol Aloin 芦荟甙 Aloesin 芦荟苦素 Aloperin 苦豆碱 Alpinetin 山姜素 Amentoflavone 9-Amino camptothecin 9-氨基喜树碱 1- Amino-cyclopropane-1-acid hydrochloride 1-氨基环丙烷-1-羧酸盐酸盐Amethystoidin A 香茶菜甲素 Ampelopstin 福建茶素 Amphicoside II 胡黄连苦甙 II,胡黄连甙 II

实验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实验一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一、概述 槐米系豆科植物槐树(Sophora japonica L.)的花蕾(槐米)。具有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便血、痔血,尿血、血淋,崩漏,赤血痢下,风热目赤,痛疽疮毒,还可用于预防中风。近年来被用作治疗高血压的辅助药物。 药理实验证明,槐花米具有调节毛细血管的渗透作用,抗炎作用,解痉、抗渍疡作用,影响脂质代谢,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槐花米中主要含有黄酮苷,皂苷、甾醇和鞣质等成分,其中芦丁(Rutin)含量最高,达12~20%。 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芦丁(rutin):C 27H 30 O 16 ·3H 2 O,浅黄色针状结晶,mp174~178℃(含三分子 水);188℃(无水物)。难溶于冷水(1:8000~10000),可溶于热水(1:180~200),热甲醇(1:10),冷甲醇(1:100),热乙醇(1:60),冷乙醇(1:650);难溶于乙醚、三氯甲烷、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等,易溶于碱液。 槲皮素(quercetin):C 15H 10 O 7 ·2H 2 O,黄色结晶,mp313~314℃(2分子结 晶水),316℃(无水物)。能溶于冷乙醇(1:290),易溶于沸乙醇(1:23),可溶于甲醇、乙酸乙酯、冰醋酸、吡啶、丙酮等;难溶于水、苯、石油醚等溶剂。 二、实验部分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芦丁的制备,掌握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的原理和操作。 2、掌握酸水解将芦丁生成槲皮素的方法。 3、掌握芦丁与槲皮素的鉴别方法,聚酰胺薄膜的操作方法,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芦丁的提取原理:芦丁中含有多个酚羟基,具有酸性,故用碱提酸沉法。 2、芦丁的分离原理:芦丁在沸水中溶解,在冷水中析出。 3、芦丁的鉴定原理:芦丁与槲皮素分别为黄酮类化合物的苷与苷元,用Molish反应可以进行鉴别,也可以利用聚酰胺的氢键吸附性质进行定性分析,Rf值也应不同。 (三)实验药材、仪器与试剂 1、药材:槐米50g(每组)。

中药化学成分一般研究方法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习题】 (一)选择题 [1-210] A 型题 [1-90] 1.不属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 A. 氯仿 B. 苯 C. 正丁醇 D. 丙酮 E. 乙醚 2.与水互溶的溶剂是 A. 丙酮 B. 醋酸乙酯 C. 正丁醇 D. 氯仿 E. 石油醚 3.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 A. 乙醚 B. 丙酮 C. 甲醇 D. 乙醇 E. 丙酮/甲醇(1:1) 4.下列溶剂与水不能完全混溶的是 A. 甲醇 B. 正丁醇 C. 丙醇 D. 丙酮 E. 乙醇 5.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是 A. 石油醚、乙醚、醋酸乙酯 B. 石油醚、丙酮、醋酸乙醋 C. 石油醚、醋酸乙酯、氯仿 D. 氯仿、醋酸乙酯、乙醚 E. 乙醚、醋酸乙酯、氯仿 6.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 A. 石油醚 B. 氯仿 C. 苯 D. 乙醚 E. 乙酸乙酯 7.下列溶剂亲脂性最强的是 A. Et2 O B. CHCl3 C. C6 H6 D. EtOAc E. EtOH 8.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 A. Et2 O B. EtOAc C. CHCl3 D. EtOH E. BuOH 9.下列溶剂中溶解化学成分范围最广的溶剂是 A. 水 B. 乙醇 C. 乙醚 D. 苯 E. 氯仿 10.下述哪项,全部为亲水性溶剂 A. MeOH、Me2 CO、EtOH B. n-BuOH、Et2 O、EtOH C. n-BuOH、MeOH、Me2 CO、EtOH D. EtOAc、EtOH、Et2 O E. CHCl3 、Et2 O、EtOAc 11.一般情况下,认为是无效成分或杂质的是 A. 生物碱 B. 叶绿素 C. 鞣质 D. 黄酮 E. 皂苷 12.从药材中依次提取不同极性的成分,应采取的溶剂顺序是 A. 乙醇、醋酸乙酯、乙醚、水 B. 乙醇、醋酸乙酯、乙醚、石油醚

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 1.中药化学: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3.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4.有效部位: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称为有效部位。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叶总黄酮等。 5. 一次代谢产物:也叫营养成分。指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主要起营养作用的成分类型;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6.二次代谢产物:也叫次生成分。指由一次代谢产物代谢所生成的物质,次生代谢是植物特有的代谢方式,次生成分是植物来源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7.生物活性成分:与机体作用后能起各种效应的物质 二、填空: 1.中药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 2. 中药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提取)、(分离)和(鉴定)等知识。 三、单选题 1.不易溶于水的成分是( B )

A生物碱盐B苷元C鞣质D蛋白质E粘液质 2.不易溶于醇的成分是( E ) A 生物碱 B生物碱盐 C 苷 D鞣质 E多糖 3.与水不相混溶的极性有机溶剂是(C ) A 乙醇 B 乙醚 C 正丁醇 D 氯仿 E 乙酸乙酯 4.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是( A ) A 乙醇 B 乙醚 C 正丁醇 D 氯仿 E 乙酸乙酯 5.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 B ) A 乙醇 B 乙醚 C 丙酮 D 丙酮/甲醇(1:1) E 甲醇 6.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 C ) A 苯 B 乙醚 C 氯仿D石油醚 E 正丁醇 7.不属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D ) A 苯 B 乙醚 C 氯仿D丙酮 E 正丁醇 8.极性最弱的溶剂是( A )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 9.亲脂性最弱的溶剂是(C )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 四、多选 1.用水可提取出的成分有( ACDE ) A 苷B苷元C 生物碱盐D鞣质E皂甙 2.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的是中药水提取液中的( BCD )A树脂B蛋白质C淀粉D 树胶E鞣质

实验 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别

实验一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别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原理和方法。 (2)掌握黄酮类成分的主要理化性质及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 芦丁(Rutin)亦称芸香苷(Rutisude),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现已发现含芦丁的植物约有70余种,如烟叶、槐花米、荞麦叶、蒲公英中均含有大量的芦丁。尤以槐花米和荞麦叶中含量最高,可作为提取芦丁的原料,使用最多的是槐花米。 槐花米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花蕾,所含主要成分为芦丁,含量可达23.5%,槐花开放后降至13.0%,其次含有槲皮素、三萜皂甙、槐花米甲素、乙素、丙素等。芦丁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前壁的脆性和调节渗透性,临床上用于毛细血管脆性引起的出血症,并常作高血压症的辅助治疗药。 芦丁(Rutin)为淡黄色细小针状结晶,mp.174℃~178℃(含三分子结晶),188℃(无水物)。溶解度情况如下: 水:1:10000(冷),1:200(热) 甲醇:1:100(冷),1:9(热) 乙醇:1:300(冷),1:30(热) 吡啶:1:11.7(冷),易溶(热) 不溶于乙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等溶剂,易溶于碱液中呈黄色,酸化后复析出。可溶于浓硫酸、浓盐酸,加水稀释复析出。 芦丁可溶于热水,难溶于冷水,其分子结构中具有较多的酚羟基,显弱酸性,在碱液中易溶解,而在酸性条件下,易析出沉淀,故本实验采用碱溶解酸沉淀的方法自槐米中提取芦丁。再利用其在冷热水中溶解度的差别采用沸水为结晶溶剂进行精制。利用芦丁可被稀酸水解,生成苷元和糖,通过颜色反应、薄层层析等方法进行检识和确认芦丁。 三、实验内容 (一)芦丁(芸香苷)的提取 1. 取1.5g石灰粉(CaO),置于干净的小研钵中,加入10mL水研成乳液备用。称取槐米20g,于1000m1烧杯中,加0.4%硼砂水溶液200mL,在搅拌下小心加入石灰乳调至pH 8~9,加热至微沸,维持pH值20-30分钟,趁热抽滤,弃去滤渣,冷至60-70℃用浓盐酸调至pH4-5,放置过夜,减压过滤,得粗芦丁(滤

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中药化学结构的主要结构类型包括:香豆素类化合物、醌类化合物、苯丙素类化合物、本脂素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强心苷、萜类化合物、生物碱、甾体皂苷、鞣质三萜皂苷等。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分成。无效反应,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如多糖、蛋白质、鞣质、色素、树脂、油脂和蜡、无机盐等。 中药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研究包括:碱性、酸性、挥发性、旋光性、水中溶解性、有机溶剂中溶解性、性状、发泡性、溶血性、荧光性质、显色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酶解反应、水解反应。 从药材中提取化学成分的方法有:溶剂法、水蒸气蒸馏法以及升华法等。用溶剂法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有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超临界萃取法等。 中药化学成分分离的原理: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间进行分离、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性进行分离、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别进行分离、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以及根据物质的沸进行分离。 中药化学成分是遣药组方的物质基础。中药主要是复方用药,从化学成分上看,可能存在同一种药共存成分之间和异种中药成分之间的复合作用。中药化学在中药质量控制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中药指纹图谱重各种色谱法、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及其联用技术、DNA

分子诊断技术、X射线衍射法等现代分析技术的运用。 生物碱主要分布于植物界,在动物界中少有发现。生物碱绝大多数存在于双子叶植物中,已知有50多个科的120多个属中存在生物碱。生物碱在植物体内多数集中分布于某一器官或某一部位,如金鸡纳生物碱主要分布在金鸡纳树皮中。 目前较新的分类方法是按生源途径结合化学结构类型分类。主要要求掌握以下五种基本母核类型生物碱的结构特征。 (1)吡啶类生物碱:此类生物碱多来源于赖氨酸,是由吡啶或哌啶衍生的生物碱。 (2)莨菪烷类生物碱:此类生物碱多来源于鸟氨酸,由莨菪烷环系的C3-醇羟基与有机酸缩合成酯。 (3)异喹啉类生物碱:这类生物碱来源于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系,具有异喹啉或四氢异喹啉的基本母核,在植物中分布广泛。主要类型有简单异喹啉类、苄基异喹啉类、原小檗碱类、吗啡烷类。 (4)吲哚类生物碱:这类生物碱来源与色氨酸,其数目较多,结构复杂,多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根据其结构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四类:简单吲哚类、色胺吲哚类、单帖吲哚类、双吲哚类。 (5)有机胺类生物碱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1)形状:多数生物碱为结晶形固体,少数为非结晶形粉末。(2)旋光性:含有手性碳原子或本身为手性分子的生物碱都有旋光性,且多呈左旋光性。

槐米中芦丁及槲皮素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槐米中芦丁及槲皮素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槐米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 .)的未开放花蕾。味苦性凉、具清热凉血、止血之功。常用于治疗多种出血症:肠风便血、痔血、尿血、衄血、崩漏下血、赤血下痢等。槐米常炒炭应用。 槐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芦丁,其含量可达12~16%,其次含有槲皮素、三萜皂苷、槐花米甲素、槐花米乙素、槐花米丙素等。芦丁具有Vitp 样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和调节通透性。临床上用作毛细血管脆性引起的出血症,常作为高血压症的辅助治疗药。 [目的要求] 1.通过芦丁的提取与精制掌握碱酸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及操作。 2.掌握槲皮素的制备原理及操作。 3.熟悉紫外光谱在黄酮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4.通过芦丁的结构检识,了解苷类结构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实验原理] 芦丁(rutin ):C 27H 30O 16·3H 2O ,浅黄色针状结晶,mp174~178℃(含三分子水);188℃(无水物)。难溶于冷水(1:8000~10000),可溶于热水(1:180~200),热甲醇(1:10),冷甲醇(1:100),热乙醇(1:60),冷乙醇(1:650);难溶于乙醚、三氯甲烷、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等,易溶于碱液。 槲皮素(quercetin ):C 15H 10O 7·2H 2O ,黄色结晶,mp313~314℃(2分子结晶水),316℃(无水物)。能溶于冷乙醇(1:290),易溶于沸乙醇(1:23),可溶于甲醇、乙酸乙酯、冰醋酸、吡啶、丙酮等;难溶于水、苯、石油醚等溶剂。 芦丁为黄酮苷,分子中具有酚羟基,显酸性,可溶于稀碱液中,在酸液中沉淀析出,可利用此性质进行提取分离。利用芦丁易溶热水、热乙醇, 较难溶于冷水、冷乙醇的性质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