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ARM Linux交叉编译工具链

构建ARM Linux交叉编译工具链
构建ARM Linux交叉编译工具链

首先建立工作目录,工作目录就是在什么目录下构建交叉工具链,目录的构建一般没有特别的要求,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建立。以下所建立的目录是作者自定义的,当前的用户定义为mike,因此用户目录为/home/mike,在用户目录下首先建立一个工作目录(armlinux),建立工作目录的命令行操作如下:

# cd /home/mike

# mkdir armlinux

再在这个工作目录armlinux下建立3个目录 build-tools、kernel 和 too ls。具体操作如下:

# cd armlinux

# mkdir build-tools kernel tools

其中各目录的作用如下。

● build-tools 用来存放下载的binutils、gcc、glibc等源代码和用来编译这些源代码的目录;

● kernel用来存放内核源代码;

● tools用来存放编译好的交叉编译工具和库文件。

2.建立环境变量

该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方便重复输入路径,因为重复操作每件相同的事情总会让人觉得很麻烦,如果读者不习惯使用环境变量就可以略过该步,直接输入绝对路径就可以。声明以下环境变量的目的是在之后编译工具库的时候会用到,很方便输入,尤其是可以降低输错路径的风险。

# export PRJROOT=/home/mike/armlinux

# export TARGET=arm-linux

# export PREFIX=$PRJROOT/tools

# export TARGET_PREFIX=$PREFIX/$TARGET

# export PATH=$PREFIX/bin:$PATH

注意,用export声明的变量是临时的变量,也就是当注销或更换了控制台,这些环境变量就消失了,如果还需要使用这些环境变量就必须重复export操作,所以有时会很麻烦。值得庆幸的是,环境变量也可以定义在bashrc文件中,这样当注销或更换控制台时,这些变量就一直有效,就不用老是export这些变量了。

3.编译、安装Binutils

Binutils是GNU工具之一,它包括连接器、汇编器和其他用于目标文件和档案的工具,它是二进制代码的处理维护工具。安装Binutils工具包含的程序有addr2line、ar、as、c++filt、gprof、ld、nm、objcopy、objdump、ranlib、r

eadelf、size、strings、strip、libiberty、libbfd和libopcodes。对这些程序的简单解释如下。

● addr2line把程序地址转换为文件名和行号。在命令行中给它一个地址和一个可执行文件名,它就会使用这个可执行文件的调试信息指出在给出的地址上是哪个文件以及行号。● ar建立、修改、提取归档文件。归档文件是包含多个文件内容的一个大文件,其结构保证了可以恢复原始文件内容。

● as主要用来编译GNU C编译器gcc输出的汇编文件,产生的目标文件由连接器ld连接。

● c++filt连接器使用它来过滤C++ 和Java 符号,防止重载函数冲突。

● gprof显示程序调用段的各种数据。

● ld是连接器,它把一些目标和归档文件结合在一起,重定位数据,并连接符号引用。通常,建立一个新编译程序的最后一步就是调用ld。

● nm列出目标文件中的符号。

● objcopy把一种目标文件中的内容复制到另一种类型的目标文件中。

● objdump显示一个或者更多目标文件的信息。使用选项来控制其显示的信息,它所显示的信息通常只有编写编译工具的人才感兴趣。

● ranlib产生归档文件索引,并将其保存到这个归档文件中。在索引中列出了归档文件各成员所定义的可重分配目标文件。

● readelf显示elf格式可执行文件的信息。

● size列出目标文件每一段的大小以及总体的大小。默认情况下,对于每个目标文件或者一个归档文件中的每个模块只产生一行输出。

● strings打印某个文件的可打印字符串,这些字符串最少4个字符长,也可以使用选项-n设置字符串的最小长度。默认情况下,它只打印目标文件初始化和可加载段中的可打印字符;对于其他类型的文件它打印整个文件的可打印字符。这个程序对于了解非文本文件的内容很有帮助。

● strip丢弃目标文件中的全部或者特定符号。

● libiberty包含许多GNU程序都会用到的函数,这些程序有getopt、obstack、strerror、strtol和strtoul。

● libbfd二进制文件描述库。

● libopcode用来处理opcodes的库,在生成一些应用程序的时候也会用到它。

Binutils工具安装依赖于Bash、Coreutils、Diffutils、GCC、Gettext、G libc、Grep、Make、Perl、Sed、Texinfo等工具。

介绍完Binutils工具后,下面将分步介绍安装binutils-2.15的过程。

首先解压binutils-2.15.tar.bz2包,命令如下:

# cd $PRJROOT/build-tools

# tar –xjvf binutils-2.15.tar.bz2

接着配置Binutils工具,建议建立一个新的目录用来存放配置和编译文件,这样可以使源文件和编译文件独立开,具体操作如下:

# cd $PRJROOT/build-tools

# mkdir build-binutils

# cd build-binutils

# ../ binutils-2.15/configure --target=$TARGET --prefix=$PREFIX

其中选项–target的意思是制定生成的是 arm-linux 的工具,--prefix 是指出可执行文件安装的位置。执行上述操作会出现很多check信息,最后产生 Makefile 文件。接下来执行make和安装操作,命令如下:

# make

# make install

该编译过程较慢,需要数十分钟,安装完成后查看/home/mike/armlinux/to ols/bin目录下的文件,如果查看结果如下,表明此时Binutils工具已经安装结束。

# ls $PREFIX/bin

arm-linux-addr2line arm-linux-ld arm-linux-ranlib arm-linux-strip

arm-linux-ar arm-linux-nm arm-linux-readelf

arm-linux-as arm-linux-objcopy arm-linux-size

arm-linux-c++filt arm-linux-objdump arm-linux-strings

4.获得内核头文件

编译器需要通过系统内核的头文件来获得目标平台所支持的系统函数调用

所需要的信息。对于Linux内核,最好的方法是下载一个合适的内核,然后复制获得头文件。需要对内核做一个基本的配置来生成正确的头文件;不过,不需要编译内核。对于本例中的目标arm-linux,需要以下步骤。

(1)在kernel目录下解压linux-2.6.10.tar.gz内核包,执行命令如下:

# cd $PRJROOT/kernel

# tar –xvzf linux-2.6.10.tar.gz

(2)接下来配置编译内核使其生成正确的头文件,执行命令如下:

# cd linux-2.6.10

#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 menuconfig

其中ARCH=arm表示是以arm为体系结构,CROSS_COMPILE=arm-linux-表示是以arm-linux-为前缀的交叉编译器。也可以用config和xconfig来代替men uconfig,推荐用make menuconfig,这也是内核开发人员用的最多的配置方法。注意在配置时一定要选择处理器的类型,这里选择三星的S3C2410(System Typ e->ARM System Type->/Samsung S3C2410),如图2.1所示。配置完退出并保存,检查一下内核目录中的include/linux/version.h和include/linux/autoconf. h文件是不是生成了,这是编译glibc时要用到的,如果version.h 和 autoco nf.h 文件存在,说明生成了正确的头文件。

图2.1 Linux 2.6.10内核配置界面

复制头文件到交叉编译工具链的目录,首先需要在/home/mike/armlinux/to ols/arm-linux目录下建立工具的头文件目录inlcude,然后复制内核头文件到此目录下,具体操作如下:

# mkdir –p $TARGET_PREFIX/include

# cp –r $PRJROOT/kernel/linux-2.6.10/include/linux $TARGET_PREFIX/include

# cp –r $PRJROOT/kernel/linux-2.6.10/include/asm-arm $TARGET_PREFIX/include/asm

5.编译安装boot-trap gcc

这一步的目的主要是建立arm-linux-gcc工具,注意这个gcc没有glibc库的支持,所以只能用于编译内核、BootLoader等不需要C库支持的程序,后面创建C库也要用到这个编译器,所以创建它主要是为创建C库做准备,如果只想编译内核和BootLoader,那么安装完这个就可以到此结束。安装命令如下:

# cd $PRJROOT/build-tools

# tar –xvzf gcc-3.3.6.tar.gz

# mkdir build-gcc

# cd gcc-3.3.6

# vi gcc/config/arm/t-linux

由于是第一次安装ARM交叉编译工具,没有支持libc库的头文件,所以在g cc/config/arm/t- linux文件中给变量TARGET_LIBGCC2_CFLAGS增加操作参数选项-Dinhibit_libc -D__gthr_ posix_h来屏蔽使用头文件,否则一般默认会使用/usr/inlcude头文件。

将TARGET_LIBGCC2-CFLAGS = -fomit-frame-pointer –fPIC改为TARGET_ LIBGCC2- CFLAGS=-fomit-frame-pointer–fPIC -Dinhibit_libc -D__gthr_po six_h

修改完t-linux文件后保存,紧接着执行配置操作,如下命令:

# cd build-gcc

# ../ build-gcc /configure --target=$TARGET --prefix=$PREFIX --enable-languages=c --disable-threads --disable-shared

其中选项--enable-languages=c表示只支持C语言,--disable-threads表示去掉thread功能,这个功能需要glibc的支持。--disable-shared表示只进行静态库编译,不支持共享库编译。

接下来执行编译和安装操作,命令如下:

# make

# make install

安装完成后,在/home/mike/armlinux/tools/bin下查看,如果arm-linux-gcc等工具已经生成,表示boot-trap gcc工具已经安装成功。

6.建立glibc库

glibc是GUN C库,它是编译Linux系统程序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安装glib c-2.3.2版本之前推荐先安装以下的工具:

● GNU make 3.79或更新;

● GCC 3.2或更新;

● GNU binutils 2.13或更新。

首先解压glibc-2.2.3.tar.gz和glibc-linuxthreads-2.2.3.tar.gz源代码,操作如下:

# cd $PRJROOT/build-tools

# tar -xvzf glibc-2.2.3.tar.gz

# tar -xzvf glibc-linuxthreads-2.2.3.tar.gz --directory=glibc-2.2.3

然后进行编译配置,glibc-2.2.3配置前必须新建一个编译目录,否则在gl ibc-2.2.3目录下不允许进行配置操作,此处在$PRJROOT/build-tools目录下建立名为build-glibc的目录,配置操作如下:

# cd $PRJROOT/build-tools

# mkdir build-glibc

# cd build-glibc

# CC=arm-linux-gcc ../glibc-2.2.3 /configure --host=$TARGET --prefix="/usr"

--enable-add-ons --with-headers=$TARGET_PREFIX/include

选项CC=arm-linux-gcc是把CC(Cross Compiler)变量设成刚编译完的gc c,用它来编译glibc。--prefix="/usr"定义了一个目录用于安装一些与目标机器无关的数据文件,默认情况下是/usr/local目录。--enable-add-ons是告诉glibc用linuxthreads包,在上面已经将它放入glibc源代码目录中,这个选项等价于-enable-add-ons=linuxthreads。--with-headers告诉glibc linux 内核头文件的目录位置。

配置完后就可以编译和安装 glibc了,具体操作如下:

# make

# make install

7.编译安装完整的gcc

由于第一次安装的gcc没有交叉glibc的支持,现在已经安装了glibc,所以需要重新编译来支持交叉glibc。并且上面的gcc也只支持C语言,现在可以让它同时支持C语言还要和C++语言。具体操作如下:

# cd $PRJROOT/build-tools/gcc-2.3.6

# ./configure --target=arm-linux --enable-languages=c,c++ --prefix=$PREFIX

# make

# make install

安装完成后会发现在$PREFIX/bin目录下又多了arm-linux-g++ 、arm-linu x-c++等文件。

# ls $PREFIX/bin

arm-linux-addr2line arm-linux-g77 arm-linux-gnatbind arm-linux-ranlib

arm-linux-ar arm-linux-gcc arm-linux-jcf-dump arm-linux-readelf

arm-linux-as arm-linux-gcc-3.3.6 arm-linux-jv-scan arm-linux-size

arm-linux-c++ arm-linux-gccbug arm-linux-ld arm-linux-strings

arm-linux-c++filt arm-linux-gcj arm-linux-nm arm-linux-strip

arm-linux-cpp arm-linux-gcjh arm-linux-objcopy grepjar

arm-linux-g++ arm-linux-gcov arm-linux-objdump jar

8.测试交叉编译工具链

到此为止,已经介绍完了用分步构建的方法建立交叉编译工具链。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程序测试刚刚建立的交叉编译工具链看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写一个最简单的hello.c源文件,内容如下:

#include

int main( )

{

printf(“Hello,world!\n”);

return 0;

}

通过以下命令进行编译,编译后生成名为hello的可执行文件,通过file 命令可以查看文件的类型。当显示以下信息时表明交叉工具链正常安装了,通过编译生成了ARM体系可执行的文件。注意,通过该交叉编译链编译的可执行文件只能在ARM体系下执行,不能在基于X86的普通PC上执行。

# arm-linux-gcc –o hello hello.c

# file hello

hello: ELF 32-bit LSB executable, ARM, version 1 (ARM), for GNU/Linux 2.4.3, dynamically linked (uses shared libs), not stripped

2.2.2 用Crosstool工具构建交叉工具链

Crosstool是一组脚本工具集,可构建和测试不同版本的gcc和glibc,用于那些支持glibc的体系结构。它也是一个开源项目,下载地址是http://kege https://www.360docs.net/doc/bb13127999.html,/crosstool。用Crosstool构建交叉工具链要比上述的分步编译容易得多,并且也方便许多,对于仅仅为了工作需要构建交叉编译工具链的读者建议使用此方法。用Crosstool工具构建所需资源如表2.2所示。

表2.2 所需资源

安装包下载地址

crosstool-0.42.tar.gz https://www.360docs.net/doc/bb13127999.html,/crosstool

linux-2.6.10.tar.gz https://www.360docs.net/doc/bb13127999.html,

binutils-2.15.tar.bz2 https://www.360docs.net/doc/bb13127999.html,

gcc-3.3.6.tar.gz https://www.360docs.net/doc/bb13127999.html,

glibc-2.3.2.tar.gz https://www.360docs.net/doc/bb13127999.html,

glibc-linuxthreads-2.3.2.tar.gz https://www.360docs.net/doc/bb13127999.html,

linux-libc-headers-2.6.12.0.tar.bz2 https://www.360docs.net/doc/bb13127999.html,

1.准备资源文件

首先从网上下载所需资源文件linux-2.6.10.tar.gz、binutils-2.15.tar. bz2、gcc-3.3.6.tar.gz、glibc- 2.3.2.tar.gz、glibc-linuxthreads-2.3.2. tar.gz和linux-libc-headers-2.6.12.0.tar.bz2。然后将这些工具包文件放在新建的/home/mike/downloads目录下,最后在/home/mike目录下解压crosstoo l-0.42.tar.gz,命令如下:

# cd /home/mike

# tar –xvzf crosstool-0.42.tar.gz

2.建立脚本文件

接着需要建立自己的编译脚本,起名为arm.sh,为了简化编写arm.sh,寻找一个最接近的脚本文件demo-arm.sh作为模板,然后将该脚本的内容复制到a rm.sh,修改arm.sh脚本,具体操作如下:

# cd crosstool-0.42

# cp demo-arm.sh arm.sh

# vi arm.sh

修改后的arm.sh脚本内容如下:

#!/bin/sh

set -ex

TARBALLS_DIR=/home/mike/downloads # 定义工具链源码所存放位置。

RESULT_TOP=/opt/crosstool # 定义工具链的安装目录

export TARBALLS_DIR RESULT_TOP

GCC_LANGUAGES="c,c++" # 定义支持C, C++语言

export GCC_LANGUAGES

# 创建/opt/crosstool目录

mkdir -p $RESULT_TOP

# 编译工具链,该过程需要数小时完成。

eval 'cat arm.dat gcc-3.3.6-glibc-2.3.2.dat' sh all.sh --notest

echo Done.

3.建立配置文件

在arm.sh脚本文件中需要注意arm.dat和gcc-3.3.6-glibc-2.3.2.dat两个文件,这两个文件是作为Crosstool的编译的配置文件。其中arm.dat文件内容如下,主要用于定义配置文件、定义生成编译工具链的名称以及定义编译选项等。

KERNELCONFIG='pwd'/arm.config # 内核的配置

TARGET=arm-linux- # 编译生成的工具链名称

TARGET_CFLAGS="-O" # 编译选项

gcc-3.3.6-glibc-2.3.2.dat文件内容如下,该文件主要定义编译过程中所需要的库以及它定义的版本,如果在编译过程中发现有些库不存在时,Crossto ol会自动在相关网站上下载,该工具在这点上相对比较智能,也非常有用。BINUTILS_DIR=binutils-2.15

GCC_DIR=gcc-3.3.6

GLIBC_DIR=glibc-2.3.2

GLIBCTHREADS_FILENAME=glibc-linuxthreads-2.3.2

LINUX_DIR=linux-2.6.10

LINUX_SANITIZED_HEADER_DIR=linux-libc-headers-2.6.12.0

4.执行脚本

将Crosstool的脚本文件和配置文件准备好之后,开始执行arm.sh脚本来编译交叉编译工具。具体执行命令如下:

# cd crosstool-0.42

# ./arm.sh

经过数小时的漫长编译之后,会在/opt/crosstool目录下生成新的交叉编译工具,其中包括以下内容:

arm-linux-addr2line arm-linux-g++ arm-linux-ld arm-linux-size

arm-linux-ar arm-linux-gcc arm-linux-nm arm-linux-strings

arm-linux-as arm-linux-gcc-3.3.6 arm-linux-objcopy arm-linux-strip

arm-linux-c++ arm-linux-gccbug arm-linux-objdump fix-embedded-paths arm-linux-c++filt arm-linux-gcov arm-linux-ranlib

arm-linux-cpp arm-linux-gprof arm-linux-readelf

5.添加环境变量

然后将生成的编译工具链路径添加到环境变量PATH上去,添加的方法是在系统/etc/ bashrc文件的最后添加下面一行,如图2.2所示。

图2.2 用Vi编辑器在bashrc文件中添加环境变量

export PATH=/opt/crosstool/gcc-3.3.6-glibc-2.3.2/arm-linux/bin:$PATH

设置完环境变量,也就意味着交叉编译工具链已经构建完成,然后就可以用2.2.1.8节中的方法进行测试刚刚建立的工具链,此处就不用再赘述。

Ubuntu8.04下的ARM交叉编译工具链(arm-linux-)详细介绍.

原文链接与:https://www.360docs.net/doc/bb13127999.html,/u1/58901/showart_1335004.html 实验室的机器配置太低,速度太慢实在是受不了。说是已经升级了,内存从128M升级到了256M。My god!这年头还能到什么地方找那么多128的内存条去阿?哇嘎嘎。真是服了。。。哈哈 打开一个pdf文件要等老半天。基本上没有办法工作。于是想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做一个交叉编译环境。我的机器配置也不高,但是相对于实验室的机器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我的机器是单操作系统:只有Ubuntu8.0.4。感觉和windows XP差不多。XP下有的东西,ubuntu下基本上也有。 ps:昨天是我的生日。昨天上午有课,一下午还有今天上午就是在交叉编译的过程中度过的。感觉整个过程挺考验耐心的。下面进入正题。 待续。。。最近两天内补充完整。 ************************************************************************************* 在进行嵌入式在进行嵌入式开发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交叉编译环境,这是一套编译器、连接器和libc库等组成的开发环境。本文结合自己做嵌入式交叉编译开发工作的经验,同时结合自己的体会,做了一个介绍 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大量开发和应用和Linux操作系统的不断健壮和强大,嵌入式系统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在裁减和定制Linux,运用于你的嵌入式系统之前,由于一般嵌入式开发系统存储大小有限,通常你都要在你的强大的pc机上建立一个用于目标机的交叉编译环境。这是一个由编译器、连接器和解释器组成的综合开发环境。交叉编译工具主要由binutils、gcc 和glibc 几个部分组成。有时出于减小libc 库大小的考虑,你也可以用别的c 库来代替glibc,例如uClibc、

Arm linux交叉编译

1、编译C++程序,链接是需要添加 -lstdc++ g++和gcc本质一样的,本质上还是gcc,我们实验室所有的c++程序都是用gcc编译的,一般的程序用gcc足够了。对于C++ 程序,编译的时候用gcc 或者g++ 都可以。但是在进行连接的时候最好用g++,因为用g++ 会自动进行C++ 标准库的连接;用gcc 连接C++ 程序也可以,但是需要人为指定连接C++ 标准库,否则就会出现 undefined reference to `__gxx_personality_v/0' 之类的错误。可见-lstdc++ 所对应的是标准C++库。 2、linux OpenCV 静态链接错误,链接是需要添加–ldl undefined reference to `dlopen' undefined reference to `dlerror' undefined reference to `dlsym' 对dlopen, dlerror, dlsym 未定义的引用,缺少链接库,链接时加上选项-ldl 3、对icvPuts, icvGets, gzputs, gzgets, gzopen, gzclose 未定义的引用,编译错误如下 ./obj/local/armeabi-v7a/libopencv_core.a(persistence.cpp.o): In function `icvPuts(CvFileStorage*, char const*)':persistence.cpp:(.text._ZL7icvPutsP13CvFileStoragePKc+0x20): undefined reference to `gzputs'./obj/local/armeabi-v7a/libopencv_core.a(persistence.cpp.o): In function `icvGets(CvFileStorage*, char*, int)':persistence.cpp:(.text._ZL7icvGetsP13CvFileStoragePci+0x26): undefined reference to `gzgets'./obj/local/armeabi-v7a/libopencv_core.a(persistence.cpp.o): In function 缺少zlib库引起的,编译链接时加上-lz 4、如何在configure时,将编译参数传入,改变默认的编译器gcc成arm-linux编译器 按照INSTALL中的介绍,也是常用的方法,在configure的时候,加上–host=arm-linux,结果没有实现我们要的效果,没有将编译器从默认的gcc改成arm-linux-gcc,编译器还是用的默认的gcc。 参数传递必须像CFLAGS=-O2 ./configure一样,将参数设置放在configure的前面: CC=arm-linux-gcc ./configure才能识别的。(如果CC参数放在configure后面:./configure CC=arm-linux-gcc 则不能识别。) –prefix=/usr/crifan/lrzsz,表示具体安装到哪里 完整的配置: CFLAGS=-O2 CC=arm-linux-gcc ./configure–cache-file=cache_file_0 –prefix=/usr/crifan/lrzsz 5、zlib的交叉编译 交叉编译zlib-1.2.3.tar.bz2:

交叉编译几种常见的报错

交叉编译几种常见的报错 由于是第一次交叉编译,不知道会出现什么问题,思路就是先把gcc和ld都改成arm的,然后遇到什么问题在解决什么问题,以下过程都是在这个思路下进行。 1.指定arm的编译器和连接器: 只是把gcc改为arm-none-linux-gnueabi-gcc,ld改为arm-none-linux-gnueabi-ld,其他的都没有 修改。出现以下错误: arm-none-linux-gnueabi-ld: warning: library search path "/usr/local/lib" is unsafe for cross-compilation arm-none-linux-gnueabi-ld: skipping incompatible /usr/local/lib/libfreetype.so when searching for -lfreetype arm-none-linux-gnueabi-ld: skipping incompatible /usr/local/lib/libfreetype.a when searching for -lfreetype arm-none-linux-gnueabi-ld: cannot find -lfreetype 分析原因是:链接的这些库文件都是在PC编译器下编译出来的,现在把它们和用arm-none-linux-gnueabi-gcc编译出来的文件做链接,当然会出错。 解决方法:这些库重新用arm-gcc重新编译生成相应的库。 下面使用是重新编译库文件的过程: 重新编译freetype 根据交叉编译的文档,我创建了一个文件夹/usr/local/arm-linux来存放编译后的库文件。执行: ./configure –host=arm-none-linux-gnueabi –prefix=/usr/local/arm-linux 注意:host的参数应该是交叉编译环境的前缀。 另外,freetype自动生成的include文件夹有点小问题,编译完成后的include目录结构是 /include/ft2build.h和

交叉编译器简介

交叉编译器 在一种计算机环境中运行的编译程序,能编译出在另外一种环境下运行的代码,我们就称这种编译器支持交叉编译。这个编译过程就叫交叉编译。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平台上生成另一个平台上的可执行代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所谓平台,实际上包含两个概念:体系结构(Architecture)、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同一个体系结构可以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同样,同一个操作系统也可以在不同的体系结构上运行。举例来说,我们常说的x86 Linux平台实际上是Intel x86体系结构和Linux for x86操作系统的统称;而x86 WinNT平台实际上是Intel x86体系结构和Windows NT for x86操作系统的简称。 有时是因为目的平台上不允许或不能够安装我们所需要的编译器,而我们又需要这个编译器的某些特征;有时是因为目的平台上的资源贫乏,无法运行我们所需要编译器;有时又是因为目的平台还没有建立,连操作系统都没有,根本谈不上运行什么编译器。 交叉编译这个概念的出现和流行是和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发展同步的。我们常用的计算机软件,都需要通过编译的方式,把使用高级计算机语言编写的代码(比如C代码)编译(compile)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和执行的二进制代码。比如,我们在Windows平台上,可使用Visual C++开发环境,编写程序并编译成可执行程序。这种方式下,我们使用PC平台上的Windows 工具开发针对Windows本身的可执行程序,这种编译过程称为native compilation,中文可理解为本机编译。然而,在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时,运行程序的目标平台通常具有有限的存储空间和运算能力,比如常见的ARM 平台,其一般的静态存储空间大概是16到32MB,而CPU的主频大概在100MHz到500MHz之间。这种情况下,在ARM平台上进行本机编译就不太可能了,这是因为一般的编译工具链(compilation tool chain)需要很大的存储空间,并需要很强的CPU运算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交叉编译工具就应运而生了。通过交叉编译工具,我们就可以在CPU能力很强、存储控件足够的主机平台上(比如PC上)编译出针对其他平台的可执行程序。 要进行交叉编译,我们需要在主机平台上安装对应的交叉编译工具链(cross compilation tool chain),然后用这个交叉编译工具链编译我们的源代码,最终生成可在目标平台上运行的代码。常见的交叉编译例子如下: 1、在Windows PC上,利用ADS(ARM 开发环境),使用armcc编译器,则可编译出针对ARM CPU的可执行代码。 2、在Linux PC上,利用arm-linux-gcc编译器,可编译出针对Linux ARM平台的可执行代码。

Vmware安装Ubuntu及交叉编译器

在虚拟机下Linux(Ubuntu)的安装 1.创建新的虚拟机 2.点击自定义 3、选Workstation版本的兼容性,然后点击下一步

4、选择稍后安装操作系统,然后下一步。 也可以选择第二项“安装程序光盘映像文件ISO”,之后会VMware会自动得知你的iso是Linux(Ubuntu),只要求你输入全名,和用户名密码等简单的用户设定,这是一个简单安装,可以跳过下面的步骤。我觉得是因为这个OS的自动安装,不完全,导致一些核心命令无法使用、无反应等一些问题。所以有更高要求,不能选这项,需要完全、自定义的安装。 5、客户机操作系统选择Linux,版本选择Ubuntu 64位,然后下一步。

6、设置虚拟机名称(即每次启动VMware左上方显示的名字),之后选择你想的在WINDOWS操作系统里的安装路径(默认在C 盘,很不方便,不要安装在C盘)。 7、设置虚拟机处理器数量,选择处理器数量为2(看情况而定,我是i7处理器,配置较好无压力的,感觉双核比单核好一些)

8、.内存大小选择,使用自动推荐的1G内存(本机内存8G)。 9、网络类型选择,本次选择默认的“NAT”

注:使用“NAT”的话,需要外面的WIN7使用一根线连接上网,才能在Ubuntu里上网(如同Ubuntu是你的真正OS的感觉,不需要手工配置任何IP信息),不能默认使用无线连接。这点对有些笔记本同学可能会造成麻烦。当然不是说不能通过手动配置IP相关解决,但是为了避免每次都配置的麻烦,请直接使用“bridged”桥接手动配置。 9. 默认即可,直接“下一步”

10、选择“将虚拟磁盘存储为单个文件” 11.虚拟机文件的存放地址,点击“下一步”即可 12、点击“完成”

ARM、linux常用服务器+交叉编译工具链

ARM、linux常用服务器+交叉编译工具链 1. tftp服务器在安装linux时通常可供选择是否安装tftp服务器 启动后可通过在控制终端输入netstat -a|grep tftp查看是否已经安装若已安装则为如下打印信息: [root@localhost /]# netstat -a|grep tftp 若没有安装则可使用 –ivh tftp-server-0.42-3.1.i386.rpm 进行安装然后建立主要工作目录mkdir /tftpboot 接下来配置tftp服务器 /etc/init.d/tftp # default: off # description: The tftp server serves files using the trivial file transfer \par # protocol. The tftp protocol is often used to boot diskless \par # workstations, download configuration files to network-aware printers, \par # and to start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for some operating systems. tftp _type = dgram

= udp = yes = root = /usr/sbin/in.tftpd _args =-s /tftpboot = no _source = 11 = 100 2 = IPv4 注意修改server_args = -s /tftpboot为你tftp工作目录。 接下来便是重启tftp 服务器了/etc/init.d/xinetd restart打印出如下信息[root@localhost /]# /etc/init.d/xinetd restart xinetd: [ OK ] xinetd: [ OK ] 表示重启成功接下来便可查看是否已经安装成功 [root@localhost /]# netstat -a|grep tftp

嵌入式Linux开发交叉编译器的安装

实验三嵌入式Linux开发交叉编译器的安装 班级:B08511 姓名:张媛媛学号:20084051112 成绩: 一、实验目的 安装ARM平台下的嵌入式Linux开发的交叉编译器arm-linux-gcc,编译简单的程序并通过NFS方式运行于开发板上,比较与gcc生成的可执行文件的不同; 二、实验设备 硬件:PC机开发板 三、实验原理 嵌入式系统的交叉开发环境一般包括交叉编译器、交叉调试器和系统仿真器,其中交叉编译器用于在宿主机上生成能在目标机上运行的代码,而交叉调试器和系统仿真器则用于在宿主机与目标机间完成嵌入式软件的调试。在采用宿主机/目标机模式开发嵌入式应用软件时,首先利用宿主机上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开发环境开发和仿真调试目标机上的软件,然后通过串口或者用网络将交叉编译生成的目标代码传输并装载到目标机上,并在监控程序或者操作系统的支持下利用交叉调试器进行分析和调试,最后目标机在特定环境下脱离宿主机单独运行。 本次实验涉及到的是嵌入式Linux开发的交叉编译器arm-linux-gcc,从体系结构角度来讲,借助其编译生成的程序是由ARM平台下机器指令构成的可执行程序。 四、实验内容 (1)arm-linux-gcc-3.4.1.tgz为编译器的文件压缩包(实验室机器中位于windows系统的“c:\嵌入式Linux实验\Tools”),为3.4.1版本的交叉编译工具,用来编译常用的一些代码;可通过虚拟机与Windows系统的共享文件夹将其拷贝到Linux系统中; 安装命令:tar xvfz arm-linux-gcc-3.4.1.tgz –C / (2)设置环境变量 可以在/etc/bash.bashrc文件中加入: export PATH=$PATH:/usr/local/arm/3.4.1/bin 就可以直接使用arm-linux-gcc的一些命令; (3)查看arm-linux-gcc编译器版本 输入arm-linux-gcc –v可查看编译器版本,如图3-1: 图3-1 编译器版本

交叉编译工具链的安装配置

交叉工具链的生成 https://www.360docs.net/doc/bb13127999.html,/uid-9185047-id-3158569.html 软件平台:ubuntu 10.10 主机编译器:gcc 4.5.1 硬件平台:s3c2410 1、准备环境 sudo apt-get install bison flex texinfo automake libtool cvs patch libncurses5-dev aria2 curl g++ subversion gawk cvsd expat gperf libexpat-dev 注:有的没安装,第4步无法生成makefile,要先安装gperf 2、下载crosstool-ng软件包 crosstool-ng-1.17.0.tar.bz2 3、相应目录的建立 sudo mkdir -p /usr/local/arm sudo chmod 777 /usr/local/arm // 将arm目录权限设置为777 cd /usr/local/arm mkdir 4.7.2 sudo mkdir -p /home/crosstool cd /home/s3c2410/crosstool sudo mkdir crosstool-build crosstool-install src-4.7.2 (编译目录、安装目录、目标源码目录) 4、安装crosstool-ng cp crosstool-ng-1.17.0.tar.bz2 /home/s3c2410/crosstool/ 解压crosstool-ng-1.17.0.tar.bz2, tar -xvf crosstool-ng-1.17.0.tar.bz2 进入目录,进行配置: cd /home/s3c2410/crosstool/crosstool-ng-1.17.0 将/home/s3c2410/crosstool/crosstool-install/lib/ct-ng.1.17.0/下的https://www.360docs.net/doc/bb13127999.html,p cp到/etc/bash_completion.d 配置安装目录为/home/s3c2410/crosstool/crosstool-install 注:有的没安装gperf,无法生成makefile,要先安装gperf sudo ./configure --prefix=/home/crosstool/crosstool-install sudo make --编译 sudo make install --安装

了解Linux安装ARM交叉编译器的步骤

了解Linux安装ARM交叉编译器的步骤 安装交叉编译环境 gcc是linux环境下的asm和c语言编译器,生成的是可以在x86平台上运行的可执行程序;而在开发板上运行的程序则需要arm平台专用的编译器,也称为交叉编译器; 交叉编译器可以由开发人员手工定制,也可用使用别人已经编译好的,比如arm-linux-gcc; (1)安装交叉编译器 ---------------------- $>cd /home/zhang/tools/ $>tar xzvf crosstools-451.tar.gz -C /usr/local/ $>cd /usr/local $>ls 可以看到一个子目录toolschain/,该目录下存放了用于arm平台的交叉编译器和其他工具。arm-linux-gcc等可执行程序位于bin子目录下。 (2)环境变量的设置 ---------------------- 如果希望在控制台中直接运行arm-linux-gcc,则必须把arm-linux-gcc所在的路径记录到控制台的默认环境变量PATH中,这需要修改某些配置文件。 如果使用root用户,则可以修改如下文件: $>vim ~/.bashrc 在文件的最后加入以下内容: export PATH=/usr/local/toolschain/4.5.1/bin:$PATH //写入/etc/profile或/etc/bashrc也可 退出vim后,使新的环境变量生效: $>source ~/.bashrc 可以用如下命令验证是否可直接运行交叉编译器: $>which arm-linux-gcc 如显示/usr/local/toolschain/4.5.1/bin/arm-linux-gcc则说明环境变量配置好;

ARM、linux常用服务器+交叉编译工具链

1.tftp服务器在安装linux时通常可供选择是否安装tftp服务器 启动后可通过在控制终端输入netstat -a|grep tftp查看是否已经安装若已安装则为如下打印信息: [root@localhost /]# netstat -a|grep tftp udp 0 0 *:tftp *:* 若没有安装则可使用 rpm –ivh tftp-server-0.42-3.1.i386.rpm 进行安装然后建立主要工作目录mkdir /tftpboot 接下来配置tftp服务器 vim /etc/init.d/tftp # default: off # description: The tftp server serves files using the trivial file transfer \ # protocol. The tftp protocol is often used to boot diskless \ # workstations, download configuration files to network-aware printers, \ # and to start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for some operating systems. service tftp { socket_type = dgram protocol = udp wait = yes user = root server = /usr/sbin/in.tftpd server_args = -s /tftpboot disable = no per_source = 11 cps = 100 2 flags = IPv4 } 注意修改server_args = -s /tftpboot为你tftp工作目录。 接下来便是重启tftp 服务器了/etc/init.d/xinetd restart打印出如下信息 [root@localhost /]# /etc/init.d/xinetd restart Stopping xinetd: [ OK ] Starting xinetd: [ OK ] 表示重启成功接下来便可查看是否已经安装成功 [root@localhost /]# netstat -a|grep tftp udp 0 0 *:tftp *:* 2.nfs服务器 首先查看nfs服务器是否被安装(这里为red-had5)rpm –q nfs-utils若打印出如下信息则表示已经被安装 [root@localhost ~]# rpm -q nfs-utils nfs-utils-1.0.9-24.el5 若没有安装nfs服务器则先下载相应的nfs服务器包百度一个即可 然后rpm –ivh nfs- utils-1.0.9-24.el5.i386.rpm这里使用的nfs版本为utils-1.0.9-24.el5故不同版本安装不同,然后进入nfs配置

交叉编译mtd-utils工具(linux下flash工具)

一、下载源码包并解压 wget ftp://https://www.360docs.net/doc/bb13127999.html,/pub/mtd‐utils/mtd‐utils‐1.5.1.tar.bz2 wget https://www.360docs.net/doc/bb13127999.html,/zlib‐1.2.8.tar.gz wget https://www.360docs.net/doc/bb13127999.html,/opensource/lzo/download/lzo‐2.03.tar.gz wget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b13127999.html,/pub/linux/utils/util‐linux/v2.21/util‐linux‐2.21.1.tar.gz tar zxvf zlib‐1.2.8.tar.gz tar zxvf lzo‐2.03.tar.gz tar jxvf mtd‐utils‐1.5.1.tar.bz2 tar zxvf util‐linux‐2.21.1.tar.gz 二、编译安装zlib 1) cd zlib‐1.2.8 CC=arm‐none‐linux‐gnueabi‐gcc ./configure ‐‐prefix= /usr/local/arm‐2007q1/arm‐none‐linux‐gnueabi ‐‐shared (注意:这里的/usr/local/arm‐2007q1/arm‐none‐linux‐gnueabi是交叉编译工具默认目录。) 2) make make install cd .. 3) 安装完成后会在/usr/local/arm‐2007q1/arm‐none‐linux‐gnueabi /目录下生成三个目录:include、lib、share。 安装完后检查一下目录/usr/local/arm‐2007q1/zlib/ 假如 include 中没有 zlib.h 之类的头文件,lib 中没有 libz.so.1.2.3 ,那就自己手动拷到这些目录下去,记着拷的时候把所有的 *.h 都需要拷过去,在拷库的时候用 cp ‐Ca libz.* /…./lib 就行,要用上 ‐Ca 选项。 三、编译安装lzo 1) cd lzo‐2.03/ CC=arm‐none‐linux‐gnueabi‐gcc ./configure ‐‐host=arm‐none‐linux‐gnueabi ‐‐prefix=/usr/local/arm‐2007q1/arm‐none‐linux‐gnueabi

交叉编译环境搭建

交叉编译环境搭建 一、Emdebian介绍 Emdebian vision In the Emdebian vision someone wishing to build a GNU / Linux based device would: 1. Port the linux kernel to their hardware (including writing any specific device drivers). 2. Select the prebuilt emdebian packages needed to support their application. 3. Package their application as Debian package(s) using Debian and Emdebian tools. 4. Build a root filesystem using Emdebian tools from the steps above. Emdebian is involved in steps 2,3,4 above (there are far too many embedded device hardware variations to make prebuilt kernels practical). Thus EmDebian is a binary distribution for embedded devices (whereas most of the other contenders in this space are source distributions [of course being Debian and open source the source code is still available if required]. What emdebian does In short, what EmDebian does is wrap around the regular debian package building tools to provide a more fine grained control over package selection, size, dependencies and content to enable creation of very small and efficient debian packages for use on naturally resource limited embedded targets. 二、搭建GCC编译开发环境 安装G++/GCC编译环境 sudo apt-get install gcc g++ make gdb

交叉开发环境搭建(交叉编译器安装)

课堂实验5 交叉开发环境搭建 -交叉编译器安装【实验目的】 掌握交叉编译器安装方法。 【实验要求】 完成交叉编译器的安装及使用。 【实验预习】 1 交叉编译器介绍 在一种计算机环境中运行的编译程序,能编译出在另外一种环境下运行的代码,我们就称这种编译器支持交叉编译。这个编译过程就叫交叉编译。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平台上生成另一个平台上的可执行代码,而这种工具就是交叉编译器(cross compiler)。 2 搭建交叉编译环境 (1)实验环境 交叉编译工具:arm-linux- 3.4.6 编译平台:Redhat Enterprise 4 (2)安装arm-linux-gcc交叉编译器的方法 a 获得交叉编译器包,例如arm-linux-gcc-3.4.1.tar.bz2(里面有arm-linux-gcc命令)。 b 解压后修改环境变量配置文件/etc/profile,添加上arm-linux-gcc命令的路径。 c执行source /etc/profile使新配置生效。 (3)环境变量配置文件说明 /etc/profile,/etc/bashrc 是系统全局环境变量设定文件。 ~/.bashrc,~/.bashrc用户目录下的私有环境变量设定文件(~是root目录)。 如想将一个路径加入到环境变量$PATH中(以便在任何目录下都可以访问到该路径中的命令),可以像下面这样做: 方法1. 控制台中:使用export命令增加环境变量: 例如:# export PA TH=$PA TH:/usr/local/arm/2.95.3/bin 例如:# PATH="$PA TH:/my_new_path" (关闭shell,会还原PATH) 方法2. 修改profile文件:

制作arm-linux交叉编译工具ForXscaleBig-Endian.

制作arm-linux交叉编译工具 ForXscaleBig-Endian 制作arm-linux交叉编译工具ForXscaleBig-Endian 类别:消费电子 HOWTO build arm-linux toolchain for ARM/XSCALE---------------------------------------------- These instructions document how to build an arm-linux tool chainthat contains big-endian target libraries. 1. Packages used: binutils-2.14.tar.gzgcc- 3.3.2.tar.gzglibc-2.2.5.tar.gzglibc-linuxthreads-2.2.5.tar.gz 2. binutils-2.14 tar xvzf binutils-2.1 4.tar.gzcd binutils-2.14mkdir xscale_linux_becd xscale_linux_be../configure --target=armbe-linux --prefix=/opt/xscale_linux_be --with-lib- path=/opt/xscale_linux_be/armbe-linux/lib --program- prefix=xscale_linux_be- makemake installchmod 777 /opt/xscale_linux_be 3. gcc-3.3.2 -- bootstrap gcc tar xvzf gcc- 3.3.2.tar.gzcd gcc-3.3.2cp $(ATTACHED t-linux file) gcc/config/arm/perl -pi -e 's/GCC_FOR_TARGET = \$\$r\/gcc\/xgcc /GCC_FOR_TARGET = \$\$r\/gcc\/xgcc -mbig-endian /g' Makefile.incd gccperl -pi -e 's/GCC_FOR_TARGET = \.\/xgcc /GCC_FOR_TARGET = \.\/xgcc -mbig-endian /g' Makefile.incd config/armperl -pi -e 's/^# MULTILIB_OPTIONS = mlittle-endian\/mbig-endian/MULTILIB_OPTIONS += mlittle-endian\/mbig-endian/' t-arm-elfperl -pi -e 's/^# MULTILIB_DIRNAMES = le be/MULTILIB_DIRNAMES += le be/' t-arm-elfperl -pi -e 's/^# MULTILIB_MATCHES = mbig-endian=mbe mlittle- endian=ml/MULTILIB_MATCHES += mbig-endian=mbe mlittle-endian=ml/' t-arm-elf export PATH=/opt/xscale_linux_be/bin:/opt/xscale_linux_be/armbe- linux/include:$PATH mkdir xscale_linux_becd xscale_linux_be../configure --program-prefix=xscale_linux_be- --prefix=/opt/xscale_linux_be --target=armbe-linux --disable-shared --disable-threads --with- headers=/home/john_ho/ixp422/src/snapgear/linux-2.4.x/include --with-gnu-as --with-gnu-ld --enable-multilib --enable-languages=cperl -pi -e 's/^program_transform_cross_name = s \^ \$\(target-alias\)- /program_transform_cross_name = s \^ xscale_linux_be- /g' gcc/Makefilemakemake install 4. glibc-2.2.5 (big-endian) tar xvzf glibc-2.2.5.tar.gzcd glibc-2.2.5tar xvzf glibc-linuxthreads- 2.2.5.tar.gz perl -pi -e

arm-linux-gcc交叉工具链的安装和使用

arm-linux-gcc交叉工具链的安装和使用 分类:linux内核工具使用2013-01-18 01:01 2295人阅读评论(0) 收藏举报 1、安装arm-linux-gcc交叉工具链 [root@localhost Denny]# ls arm-linux-gcc-4.3.2.tgz Desktop gcc kernel modules shell实 验 smb.conf tftp安装包 wireshark软件包 at_remind.c file gdb makefiles samba安装 包 smb test wireless [root@localhost Denny]# tar zxvf arm-linux-gcc-4.3.2.tgz-C / // -C 参数指的是解压到根目录下面 [root@localhost /]# cd /usr/local/ [root@localhost local]# ls arm bin etc games include lib libexec sbin share src [root@localhost local]# cd arm/4.3.2/ arm-none-linux-gnueabi/ bin/ lib/ libexec/ share/ [root@localhost local]# cd arm/4.3.2/bin/ // 安装 在 /usr/local/arm/4.3.2/bin/ 的“bin”目录下面 [root@localhost bin]# [root@localhost bin]# /usr/local/arm/4.3.2/bin/arm-linux-gcc // arm-linux-gcc 使用方法1:跟上“全路径” [[root@localhost bin]# echo $PATH /usr/lib/qt-3.3/bin:/usr/kerberos/sbin:/usr/kerberos/bin:/usr/local/sbin:/usr/local/bin:/sbin:/bi n:/usr/sbin:/usr/bin:/usr/X11R6/bin:/root/bin [root@localhost bin]# export $PATH

实验1 交叉编译工具链建立实验

实验1交叉编译工具链建立实验 1.1实验目的 ?熟悉Linux操作系统; ?掌握交叉编译工具链的建立过程; ?掌握通过gdb调试程序的方法; ?掌握makefile文件的写法。 1.2实验设备 ?硬件:PC机; ?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VMware虚拟机和Linux操作系统,或直接安装于硬盘的Linux操作系统,arm-linux-gcc安装文件。 1.3实验内容 ?安装Linux操作系统; ?建立交叉编译工具链; ?编写解决八皇后问题的程序。 1.4实验原理 1.4.1交叉编译工具链的简介 交叉编译通俗地讲就是在一种平台上编译出能运行在体系结构不同的另一种平台上的程式,例如我们试验中在Linux平台上编译出能运行在ARM为内核的CPU平台上的程式,编译得到的可执行文件是不能在Linux环境下运行的,必须放到ARM平台上才能运行。这种方法在异平台移植和嵌入式研发时非常有用的。 交叉编译工具链是由编译器、连接器和解释器组成的综合研发环境,交叉编译工具链主要由binutils、gcc和glibc三个部分组成。有时出于减小libc库大小的考虑,也能用别的C库来代替glibc,例如uClibc、dietlibc和newlib。 1.4.2交叉编译工具链部分组件的介绍 GCC属于GUN工具链中的编译开发工具,它可以把源程序编译为可执行文件。GCC是支持支持Ada语言、C++语言、Java语言、Objective C语言、Pascal语言、COBOL语言,以及支持函数式编程和逻辑编程的Mercury语言,等等的编译器。GCC是可以在多种硬体平台上编译出可执行程序的超级编译器,其执行效率与一般的编译器相比平均效率要高20%~30%。GCC主要包括: ?cpp:GNU C编译器的预处理器 ?gcc:符合ISO标准的C编译器 ?g++:基本符合ISO标准的C++编译器 ?gcj:GCC的java前端 ?gnat:GCC的GNU ADA95的前端 binutils是一组二进制工具程序集合,是辅助GCC的主要软件,其中主要包括: ?as:GNU汇编器

构建Linux系统下的gcc交叉编译器

构建Linux系统下的gcc交叉编译器 https://www.360docs.net/doc/bb13127999.html,/developerWorks 目录 第1节.开始之前 (2) 第2节.交叉编译 (3) 第3节.准备工作 (5) 第4节.配置和构建 (8) 第5节.安装和使用交叉编译器 (9) 第6节.总结及资源 (10) 第1节.开始之前 关于这本指南 很多时候,你所使用的开发平台和你的开发所面向的机器并不一致。比如,你可能想在装有x86/Linux的膝上电脑上构建一个PowerPC/Linux的应用程序。使用GNU 工具包中的gcc,gas和ld工具,可以指定并构建一个交叉编译器,使你能够在本地机器上创建面向其它目标机器的应用程序。稍微用些功夫,你甚至可以搭建出一个环境,从而能够针对各种不同的目标而构建应用程序。在本指南中,我描述了在系统上构建交叉编译器所需的过程。我还讨论了构建一个完全的面向一系列目标的环境,展示了如何与distcc和ccache工具结合使用,并且描述了保持最新版本以及在新开发平台上进行更新,所需的方法。 构建交叉编译器,需要对构建一个典型的UNIX开源项目有基本的了解,具有一些基本的shell技能,还要有相当的耐心。

前提条件 为了构建交叉编译器,你需要一个可以工作的C编译器(通常是gcc)。大多数基于Linux/UNIX的操作系统都自带有C编译器。还需要用来构建交叉编译器的各种工具的源代码。你可以从GNU()网站上下载GNU工具(请尽量使用本地镜像)。除了这些工具以外,你还需要有目标平台的头文件拷贝。对于Linux系统下的目标,可以使用https://www.360docs.net/doc/bb13127999.html,()的通用Linux内核头文件。 关于作者 Martin C. Brown曾任职过IT主管,具有交叉平台整合经验。作为一位热心的开发者,曾为巨头客户包括HP和Oracle,开发过动态网站,并且是https://www.360docs.net/doc/bb13127999.html,的技术主管。MC(为人熟知的名字)现在是自由作家和顾问,作为SME和微软密切合作,是LinuxWorld杂志的LAMP技术编辑,https://www.360docs.net/doc/bb13127999.html,小组的核心成员,并写过许多书,涉及到微软认证,iMacs和开放源码编程等不同的主题。除了这些出色的尝试以外,他还依然在许多平台环境方面保持着一位标准的程序员所惯有的痴迷。 关于本指南中的技术问题和评价,请和作者MC联系,,或者登陆他的网站()。[软件仓库2] 第2节.交叉编译 交叉编译器的必要性 我们不可能总是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编写和构建应用程序。比如许多嵌入式环境,由于简化的存储空间通常小于256MB,甚至可能小于64MB,就不太现实。如此小的空间是无法容下一个寻常的C编译器,及相关工具和所需的C库,就更不用说在上面运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