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资料(参考)

一,简述当前我国外交战略:

1. 探索中特大国外交之路,打破“国强必霸”铁律,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2. 开拓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3. 践行亲、诚、惠、容的理念开创周边外交新局面。(四个布局:大周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主要舞台)。

4,巩固和发展同国家的传统友谊。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自主,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我国外交战略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三,简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

内涵:一种崭新的国际理念,用一种新思维,新理念看待,不冲突不对抗,互相尊重,合作共赢

途径:1基本战略布局: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2根本出路:改革3坚持走和平发展路线,与各国一道共建,以和平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大周关系4,面临机遇挑战,双发从战略高度出发和看待中美关系,创新思维,加强双边合作,求同存异。

四,简述当前大国关系的新特点:

1,美欧与俄持续较量,双方濒临“新冷战”

2,中俄助推国际格局多极化,成为新兴大国合作的典范

3,中美竞争与合作并存,“新型大国关系”好事多磨.

4,战后70年之际的中日关系,依然复杂敏感。

5,中国周边国家形势,任重道远。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三个坚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持国际关系民主化。

一个理念:合作共赢,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一个观:树立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杨正义树道义。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外交特征一个重点全面推进一带一路,两条主线和平发展

十八,简述影响当今大国关系调整的主要因素

1,面对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国际恐怖主义等全球挑战问题,各国都不能独善其身,必须,同舟共济。2,大国之间共同的经济,安全的利益问题,须以和平,发展式进彼此竞争和平和军事层面的较量。3,大国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交之,缠绕,竞争关系突显,是故事友的界限走向模糊化。, 4,大国之间互相的核威胁,常规武器日益趋向高科技化,导致各国之间战争代价过高,各方均难以承受。5、

十一,简述中国梦的两个基本目标和基本内涵

目标: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涵:国家富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民族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幸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二,简述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1,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

2,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

3,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化特征”

4,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

十四,简述实现中国梦路径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中国社会主义带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4,实现中国梦归极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提“中国梦”核心在民众认同和“自我实现”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努力圆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价值内核,指引着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

国家梦(政治前提)社会主义中国更加繁荣富强。

民族梦(可靠保障)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人民梦(根本目的)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保障,不断提高。

把握好大势,分析自己周围的形势,看准形势来行动,明辨,善于决断选择,笃实。

1、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

为基本方针

2、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

本途径

3、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

4、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

5、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经济新常态三特征:新常态阐态:

1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认识新常态

2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适应新常态

3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引领新常态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

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

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已经发生诸多重大转变,也基本告别了过往的高速增长阶段,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

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表明我国未来经济进入发展换挡期,将出现常态化的中高速发展阶段

经济新常态多挑战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

新动力:1改革是发展的“最大红利”

2“双创”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3内需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经济新常态进程——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实施网络强国战略

2.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

3.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4.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5. 实施《中国制造2025》

6.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

7. 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证明,没有坚实的制造业支撑,必将导致经济体的不断虚化和弱化。鉴此,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吸引和鼓励高端制造回流本土。

我国经济已进入以增速换挡,结构转型和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如何既能保持中高速增长,又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关键还是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中国制造2025》:

①坚持创新驱动

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1创新能力不强2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3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不完善4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主体缺失等问题突出。

②坚持质量为先近年来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领军企业发展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

③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全面推行工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④坚持结构优化虽然我国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但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严重、区域发展同质化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把加快构建高端引领、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作为中心任务,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跃升,大力发展高端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持续优化产业布局,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⑤坚持以人为本人才队伍是制造强国的根本保障。

1. 你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怎么看?

答:①宏观经济仍在合理区间,趋稳向好迹象出现。

②中长期潜在增速下降,内生动力依然强劲。

③稳增长结合调结构促改革,寄望改革激发动力。

2.如何理解“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性?

答:1、“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2、“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3、“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不会与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等既有合作机制产生重叠或竞争,还会为这些机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3.“一带一路”建设面临哪些挑战?

答:一是沿线国家的制度体制差异大,政局动荡不稳;二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市场开放难度大;三是民族宗教矛盾复杂,非传统不安全因素突出;四是文化繁杂多样,沿线国家的猜疑,“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五是战略规划设计有待完善和细化,中国主导实施国际宏大战略还需要更多的经验积累。来自大国的掣肘

对应办法:加强沟通,建立合作机制,协调各方。

“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表现在:

政策沟通上、设施联通上、贸易互通上、资金融通上(亚投行和丝路基金)、民心相通上等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