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与现代制药发展的研究

生物化学与现代制药发展的研究
生物化学与现代制药发展的研究

生物化学与现代制药发展的研究

Study on Biological Chemistry and modern

pharmaceuticaldevelopment

09130333 穆旭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Abstract: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s building science in medicine, biotechnology, 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ross,Biochemistry is a trunk course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Biochemistry i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in the modern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Combination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and modern pharmacy, prompting has undergone fundamental changes i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mode, accelerate the research of biotech drugs and lead compounds discover. This paper will make a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dernpharmaceutical.

Key words:

Biochemistry, Modern medicine,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Teaching research

摘要:

制药工程专业是建筑在药学、生物技术、化学和工程学基础上的交叉学科,生物化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生物化学在现代生物制药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生物化学与现代药学的结合, 促使药学研究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加速了生物新药的研究与先导化合物的深入发现。本文将对生物化学与现代制药的发展做出综述。

关键词:

生物化学、现代医药、制药工程、教学研究

前言

20世纪末药学科学又步入了另一新的发展阶段, 其特点是以化学模式为主体的药学科学迅速转向以生物学和化学相结合的新模式。因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当代药学科学发展中起到了先导作用。中西药学受到生物化学的影响都十分之大,在中药方面,中药种质资源与现代生物化学的学科关系,更是提出“中药种质资源生物化学”的学科概念。而在制药工程的教学方面,理解生物体的组成和代谢转变规律是进行药物研制和开发的基础。而生物化学正是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可见生物化学在药学方面的重要性。近10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对生物化学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大大促进了生物化学工程的发展,研究不断深入,领域不断拓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正文:

1、生物化学与生物新药的研发

开发新药的物质可来自天然资源与合成的抗菌、抗癌、杀虫等药物所占比例相近, 合计约占50 %,其它生理活性物也约占50 %。已上市的生化药物有500多种, 还有100多种临床诊断试剂。主要有氨基酸类、多肽蛋白质类、核酸类、多糖类、脂类和细胞生长调节因子等。现代生物技术是通过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而快速发展起来的。医药生物技术起步最早、发展最快, 世界已有200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其中70 %从事医药产品的开发。预测到2000 年世界生物技术药品的总销售额将突破60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24 %。

如今可以通过许多生物化学工程手段来改良和研发新药,例如蛋白质分子设计与蛋白质工程药物,用突变技术更换活性蛋白的某些关键氨基酸残基,通过增加、删除或调整分子上的某些肽段或结构域或寡糖链,使之改变活性,生成合适糖型,产生新的生物功能,将功能互补的两种基因工程药物在基因水平上融合。这种“择优而取”的嵌合型药物,其功能不仅仅是原有药物功能的加和,还会出现新的药理作用。

2、中药种质资源生物化学

当前,中药资源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研究手段不断进步。针对中药资源日益短缺,分布范围缩小,生态环境恶化,道地药材优良种质不断消失和解体,部分品种衰退甚至濒临灭绝等关键问题,学者们开展了中药资源分布调查、中药材道地性形成机制分析、扩大药源途径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标准、中药资源管理等工作。生物化学的技术手段已被广泛用于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例如草坪草、茶等。傅金民等综合利用植物生物化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了逆境条件下的不同种质草坪草的生理反应和机制。Chen J 等从形态学、生物化学等角度揭示了云南大叶茶及其近缘品种的遗传。随着生物化学与种质资源学的交叉,已衍生出了若干新的学科概念。例如,有学者提出“茶种质资源生物化学”的概念*,指研究茶树品种特性与化学成分的关系,茶树生化特性的遗传变异规律,茶树品种适制性的生化指标,茶树品种品质鉴定的生化手段,茶树品种抗逆性的生化基础,品种进化阶段的生化特性及茶树起源、进化与分类研究的生化方法等。以上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带动了中药种质资源与生物化学交叉研究工作的发展,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中药种质特性与生化组分的关系,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和各种次生代谢产生的化学小分子是中药种质特性的主要体现,与中药材道地性直接相关。2、中药种质的分子鉴定,中药种质的分子鉴定是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种质资源研究应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传统的外观性状、显微性状、理化性状鉴别外,基于种质自身遗传性状的分子标记方法和DNA 条形码技术为中药种质的鉴定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使中药种质鉴定更趋于系统、可靠。

3、中药种质特征成分的代谢与调控,研究中药种质特征成分的代谢途径和调控规律,有助于从分子水平实施人工调控,从而实现中药材的定向栽培或者通过人工生物合成直接获得具有药效活性的中药种质特征成分。

3、提高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水平

制药工程专业是建筑在药学、生物技术、化学和工程学基础上的交叉学科。提高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水平能更好的使新一代的科研工作者投身于利用生物化学和工程学来研发新药,为人类的健康带来福音。。药物的使用对象是生物体,药物分子必须进入机体内参与新陈代谢发挥作用。所以,理解生物体的组成和代谢转变规律是进行药物研制和开发的基础。而生物化学正是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分子水平来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体内的代谢转变规律,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科学。

在日常生物化学的教学已经我们的学习当中,老师应该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同学们深入理解生物化学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注释专业英语,为双语课程奠定基础,引入英文数据库网站,拓展学生视野。

结束语:

总之,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各种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生物化学工程的发展具备了越来越好的条件。我们相信:随着生物科学与化学、制药工程学的不断结合与发展,我国的制药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技术和优质高产的产品也会越来越多.并将引起化学工业的革命性变革。

参考文献:

1 《生物化学与现代药学研究》吴梧桐中国药学杂志1998年4月第33 卷第4 期

2 《中药种质资源生物化学的学科探讨》陈蔚文,徐晖,詹若挺,杨锦芬,何瑞,刘嘉炜,严萍,马新业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Medica 2014 第十六卷第四期★Vol.16 No.4

3《提高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水平的研究》刘越周宜君孙洪波王斌化学教育2014年第2期

4《生物化学工程研究进展》朱龙华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2年9月第13卷第3期

生物化学模拟试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下列不含极性链的氨基酸是 A.酪氨酸 B.苏氨酸 C.亮氨酸 D.半脱氨酸 E.丝氨酸 2.能够参与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构型为 A.除甘氨酸外均为L系 B.除丝氨酸外均为L系 C.均只含a—氨基 D.旋光性均为左旋 E.以上说法均不对 3.有关酶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都有酶活性 B.酶的底物均是有机化合物 C.酶在催化时都不需辅助因子 D.酶不见得都是蛋白质 E.酶对底物有绝对的专一性 4.酶只所以能加速化学反应,是因为 A.酶能使反应物活化 B.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酶能降低底物能量水平 D.酶能向反应体系提供能量 E.以上均正确 5.Km值的概念是 A.达到Vmax所需底物的浓度 B.与底物毫无关系 C.酶一底物复合物的解离常数 D.酶在同一反应中Km值随浓度而变化E.是达到1/2Vmax时的底物浓度 6.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哪种效应A.Km值降低,Vmax变大 B.Km值增大,Vmax变大 C.Km值不变,Vmax不变 D.Km值增大,Vmax不变 E.Km值和Vmax均降低 7.乳酸脱氢酶能够形成几种同工酶A.5种 B.7种 C.3种 D.4种 E.6种 8.真核生物的mRMA大多数在5’端有

A.多种终止密码子 B.一个帽子结构 C.一个起始密码子 D.一个聚A尾巴 E.多个CCA序列 9.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有mRNA、tRNA、rRNA三大类B.胞质中只有一种RNA,即mRNA C.最小的一种RNA是tRNA D.原核生物没有hmRNA E.原核生物没有SnRNA 10.只有一个遗传密码的氨基酸是 A.甘氨酸和蛋氨酸 B.精氨酸和丝氨酸 C.色氨酸和甲硫氨酸 D.天门冬氨酸和赖氨酸 E.脯氨酸和亮氨酸 11.下列单糖在小肠中吸收速率最高的是A.葡萄糖 B.甘露糖 C.阿拉伯糖 D.果糖

生物化学选择题含答案

1.在生理pH 条件下,下列哪种氨基酸带正电荷C A.丙氨酸B.酪氨酸C.赖氨酸 D.蛋氨酸E.异亮氨酸 2.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是非必需氨基酸B A.亮氨酸B.酪氨酸C.赖氨酸 D.蛋氨酸E.苏氨酸 3.蛋白质的组成成分中,在280nm 处有最大吸收值的最主要成分是:A A.酪氨酸的酚环B.半胱氨酸的硫原子 } C.肽键D.苯丙氨酸 4.下列4 种氨基酸中哪个有碱性侧链D A.脯氨酸B.苯丙氨酸C.异亮氨酸D.赖氨酸 5.下列哪种氨基酸属于亚氨基酸B A.丝氨酸B.脯氨酸C.亮氨酸D.组氨酸 6.下列哪一项不是蛋白质α-螺旋结构的特点B A.天然蛋白质多为右手螺旋 B.肽链平面充分伸展 ) C.每隔个氨基酸螺旋上升一圈。 D.每个氨基酸残基上升高度为. 7.下列哪一项不是蛋白质的性质之一C A.处于等电状态时溶解度最小B.加入少量中性盐溶解度增加 C.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D.有紫外吸收特性 8.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不具有旋光性C A.Leu B.Ala C.Gly D.Ser E.Val 9.在下列检测蛋白质的方法中,哪一种取决于完整的肽链B / A.凯氏定氮法B.双缩尿反应C.紫外吸收法D.茚三酮法 10.下列哪种酶作用于由碱性氨基酸的羧基形成的肽键D A.糜蛋白酶B.羧肽酶C.氨肽酶D.胰蛋白酶 11.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 A.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为零时的pH 值是它的等电点 B.大多数蛋白质在含有中性盐的溶液中会沉淀析出 C.由于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大,所以沉淀蛋白质时应远离等电点D.以上各项均不正确 ? 12.下列关于蛋白质结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A.氨基酸的疏水侧链很少埋在分子的中心部位 B.电荷的氨基酸侧链常在分子的外侧,面向水相 C.白质的一级结构在决定高级结构方面是重要因素之一 D.白质的空间结构主要靠次级键维持 13.列哪些因素妨碍蛋白质形成α-螺旋结构E A.脯氨酸的存在B.氨基酸残基的大的支链 C.性氨基酸的相邻存在D.性氨基酸的相邻存在

现代生化技术实验讲义(生物08)

现代生化技术实验讲义(生物08)

实验一牛乳中酪蛋白的提取及其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等电点法提取蛋白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操作; 2、掌握双缩脲法测定蛋白含量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酪蛋白是乳蛋白质中最丰富的一类蛋白质,约占乳蛋白的80~82%,酪蛋白不是单一的蛋白质,是一类含磷的复合蛋白质混合物,以一磷酸酯键与苏氨酸及丝氨酸的羟基相结合。它还含有胱氨酸和蛋氨酸这两种含硫氨基酸,但不含半胱氨酸。它在牛乳中的含量约为35g/L,比较稳定,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检测牛乳中是否掺假。 酪蛋白在其等电点时由于静电荷为零,同种电荷间的排斥作用消失,溶解度很低,利用这一性质,经牛乳调到pH4.6,酪蛋白就从牛乳中分离出来。酪蛋白不溶于乙醇,这个性质被利用来从酪蛋白粗制剂中将脂类杂质除去。 在乳制品加工或成品中,酪蛋白含量是一个常需测定的指标。常用于测定酪蛋白的方法是先将酪蛋白在等电点沉淀,再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本实验采用双缩脲法测定酪蛋白。其原理为:蛋白质含肽键,肽键在碱性溶液中可与铜离子形成紫红色化合物,在5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

质分子量及氨基酸组成无关。 三、材料与试剂 市售牛奶 10mg/ml酪蛋白标准溶液(用0.1MNaOH配制) 0.1M NaOH溶液、0.2M pH4.6的HAc-NaAc缓冲液 双缩脲试剂:称取硫酸铜(CuSO4·5H2O)1.5g,加水100ml,加热助溶;另称取酒石酸钾钠(NaKC4H4O6·4H2O)6.0g、碘化钾5g溶于500ml水中。两液混匀后,在搅拌下加入10%NaOH 300ml,后用水稀释至1000ml,贮存于塑料瓶中。此液可长期保存,若瓶底出现黑色沉淀则需重新配制。 四、操作步骤 1、牛乳中酪蛋白的等电点沉淀 用量筒量取25ml牛乳置50 ml 烧杯中,水浴加热至40℃,在搅拌下慢慢加入到已预热至40℃的等体积的0.2 M pH 4.6的HAc-NaAc缓冲液中,混匀,冷却静置30min沉淀酪蛋白后,3000r/min离心15 min,弃上清液,收集沉淀。 2、除杂 将上述沉淀捣碎,加入10 ml 95%乙醇,搅拌制成悬浮液。将此悬浮液倾于布氏漏斗中,抽滤除去乙醇溶液,再用10ml乙醚-乙醇混合液(1∶1)洗涤沉淀两

生化考试试题汇总

------------------------------------------------------------精品文档-------------------------------------------------------- 生物化学习题 一、最佳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 A、氢键 B、疏水键 C、盐键 D、二硫键 E、肽键 D*2、蛋白质变性后可出现下列哪种变化( ) A、一级结构发生改变 B、构型发生改变 C、分子量变小 D、构象发生改变 E、溶解度变大 3、下列没有高能键的化合物是( ) A、磷酸肌酸 B、谷氨酰胺 C、ADP D、1,3一二磷酸甘油酸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4、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中,首先合成的是( ) A、IMP B、AMP C、GMP D、XMP E、ATP 5、脂肪酸氧化过程中,将脂酰~SCOA载入线粒体的是( ) 、柠檬酸B、肉碱C A、ACP A E、乙酰辅酶、乙酰肉碱D) 、体内氨基酸脱氨基最主要的方式是( b6 A、氧化脱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 B 、转氨基作用 C D、非氧化脱氨基作用 、脱水脱氨基作用E ) 、关于三羧酸循环,下列的叙述哪条不正确d7( FADH2 和NADH、产生A B、有GTP生成 C、氧化乙酰COA D、提供草酰乙酸净合成 E、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运转 c8、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是( ) A、HMG COA合成酶 B、HMG COA裂解酶 C、HMG COA还原酶 D、乙酰乙酰COA脱氢酶 E、硫激酶 9、下列何种酶是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 ) A、醛缩酶 B、烯醇化酶 C、乳酸脱氢酶 D、磷酸果糖激酶 E、3一磷酸甘油脱氢酶

生物化学B卷新编

生物化学模拟题B卷 一、A型选择题 1. 蛋白质变性后将会产生的结果是( C ) A.大量氨基酸游离出来 B.生成大量肽段 C.空间构象改变 D.肽键断裂 E.等电点变为零 2. 维系蛋白质α-螺旋和β-折叠结构稳定的化学键是( E ) A. 肽键 B. 离子键 C. 二硫键 D. 疏水作用 E. 氢键 3. 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有些酶可以没有活性中心 B.都有辅酶作为结合基团 C.都有金属离子 D.都有特定的空间构象 E.抑制剂都作用于活性中心 4. 关于同工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学性质相同 B.酶分子一级结构不同 C.同工酶各成员K m 值不同 D.是一组催化相同化学反应的酶 E.酶分子活性中心结构相同 5. 1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氧化后的产物是( C ) A.柠檬酸 B.草酰乙酸 和H 2O D.草酰乙酸和CO 2 E. CO 2 和4分子还原当量 6. 磷酸戊糖途径生成的重要产物是( C ) A. 5-磷酸核糖,NADH B. 6-磷酸葡萄糖,NADPH C. 5-磷酸核糖,NADPH D. 6-磷酸果糖,NADPH E. 5-磷酸核糖,FADH

7. 长期饥饿时,血糖主要来自(D ) A.肌肉蛋白降解的氨基酸 B.肝蛋白降解的氨基酸 C.肌糖原分解 D.肝糖原分解 E.甘油的糖异生 8. 成熟红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是( E ) A. 脂肪酸氧化 B. 2,3-二磷酸甘油酸旁路 C. 磷酸戊糖途径 D. 糖的有氧氧化 E. 糖酵解 9. 体内贮存的脂肪主要来自( C ) A.类脂 B.生糖氨基酸 C.葡萄糖 D.脂肪酸 E.酮体 10. 脂酰CoA进行β氧化的酶促反应顺序为( C ) A.脱氢、再脱氢、加水、硫解 B.硫解、脱氢、加水、再脱氢 C.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D.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 E.加水、脱氢、硫解、再脱氢 11. 有关酮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A.肝脏可生成酮体,但不能氧化酮体 B.仅在病理情况下产生 C.主要成分为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 D.合成酮体的酶系存在于线粒体 E.原料为乙酰CoA 12. 关于电子传递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电子传递链各组分组成4个复合体 B.主要有NADH氧化呼吸链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C.每对氢原子氧化时都生成3个ATP D.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后,传递链组分都处于还原状态E.如果氧化不与磷酸化偶联,仍可传递电子

现代生化技术练习——第二章 - 参考答案

《第二章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习题 1、蛋白质的化学物理检测方法主要有哪些?试述各方法的特点。 (1)紫外吸收法 原理:根据组成蛋白质的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在280nm波长左右具有紫外吸收的性质进行测定。 特点:该法迅速、简便、不消耗样品、低浓度盐类不干扰测定,可测定0.1~1.0mg/mL的蛋白质溶液。对于测定与标准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差异较大的蛋白质误差较大,适用于测定与标准蛋白质酪氨酸、色氨酸这类氨基酸含量相仿的样品。特别适用于层析柱流出液的检测;不消耗样品,测定后样品仍能回收利用。 (2)凯氏定氮法 原理:一般蛋白质含氮量为16%,即一份氮素相当于6.25份蛋白质,基本为一常数。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然后加碱蒸馏,使氨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以标准盐酸或硫酸溶液滴定。根据标准酸消耗量可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特点:适用于0.2-1.0mg氮,误差为±2%,用于标准蛋白质含量的准确测定,干扰少;费时太长,反应时间8-10h。属于经典的仲裁的方法。 (3)双缩脲法 原理: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Cu2+结合生成紫色络合物,这一呈色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类似双缩脲结构,故亦能呈双缩脲反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呈线性关系。蛋白质浓度越高,体系的颜色越深。反应产物在540nm处有最大光吸收。 特点:灵敏度较低,蛋白质量须在1~20mg/ mL方有较佳结果。在需要快速,但准确性要求不高的测定中,常用此法。 (4)福林酚试剂法 原理:Folin-酚试剂由试剂A和试剂B两部分组成。在Folin-酚试剂法中,蛋白质中的肽键首先在碱性条件下与酒石酸钾钠-铜盐溶液(试剂A)起作用生成紫色络合物(类似双缩脲反应)。由于蛋白质中酪氨酸、色氨酸的存在,该络合物在碱性条件下进而与试剂B(磷钼酸和磷钨酸、硫酸、溴等组成)形成蓝色复合物,其呈色反应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特点:灵敏度高,耗费时间长;操作要严格计时;颜色深浅随不同蛋白质变化; 标准曲线不是严格的直线形式,且专一性差。 (5)考马斯亮蓝法 原理:考马斯亮蓝G-250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颜色形式,红色和蓝色。考马斯亮蓝G-250在酸性游离状态下呈棕红色,最大光吸收在465nm,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变为蓝色,最大光吸收在595nm。 特点:蛋白质和考马斯亮蓝G-250结合,在2min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平衡,完成反应十分迅速,灵敏度很高,可测微克级蛋白质含量。 2、糖类的化学检测主要原理是什么?方法主要有哪些? 原理:糖类化学检测主要是利用游离羰基的还原性质,与试剂(氧化剂)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进行测定的。非还原糖必须转化为还原糖再进行测定。

生物化学模拟试题 (3)

巢湖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学模拟试题2 名词解释(5×3) 1酶原 2糖有氧氧化 3底物水平磷酸化 4生物转化 5 DNA变性 填空(50×0.5) 1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2 蛋白质胶体稳定存在受------------------,--------------------两个因素影响 3 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三 部分 4 酶的催化作用特点--------------------, ------------------,-------------------,---------------------- 5 DNA复制的特点有-----------------.----------------.---------------------.------------------- 6 物质代谢调节的三种方式是---------------------.----------------------.------------------------ 7 维生素根据其溶解性分为----------------------,----------------------两大类 8 糖的分解代谢方式有-------------------,-------------------------,

-------------------- , 9 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产物有-------------------,--------------------- 10在糖原合成时形成主链糖苷键是-------------------------,侧链是----------------------- 11酯酰基进入线粒体的载体是-------------------------。 12酰基B氧化可分--------------.-----------------.---------------------.------------------- 14临床氨基酸制剂的种类-------------------------,--------------------- 15氨基酸脱氨基的方式有--------------------,-----------------------,------------------- 16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在-------- 合成----------- 17一碳单位的载体是---------------------- 18氧代谢途径的类型有----------------,------------------,---------------------- 19呼吸链的类型有------------------------,-------------------------- 20核苷酸的合成代谢方式有-----------------------------,-------------------- 21生物转化的特点---------------,-------------------,---------------------- 22酸碱平衡紊乱时,根据产生的原因可分为-------------------,--------------------- 选择题(15×2) 1,维持蛋白质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A.肽键 B.氢键 C.二硫键 D.离子键 2.100ml蛋白质溶液其含氮量为1.6克那么此溶液蛋白质浓度是() A.6.25 g/L B.62.5 g/L C.10 g/L D.100g/L 3.温度是影响酶反应的因素之一酶在人体内的最适温度是() A.35-40℃ B.37℃ C.25℃ D.25-40℃ 4.重金属元素中毒是因为酶的什么基团与其结合使酶失活()

生物化学选择题

生化习题 选择题 1.含有2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A ) A.谷氨酸 B. 苏氨酸 C.丙氨酸 D. 甘氨酸 2.酶促反应速度V达到最大反应速度Vmax的80%时,底物浓度[S]: ( D ) A. 1 Km B. 2 Km C. 3 Km D. 4 Km 3.三碳糖、六碳糖与七碳糖之间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是:( D ) A.糖异生 B.糖酵解 C.三羧酸循环 D.磷酸戊糖途径 4.哪一种情况可用增加[S]的方法减轻抑制程度:( B ) A.不可逆抑制作用 B.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C.非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D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5.鸟氨酸循环中,尿素生成的氨基来源有:( C ) A.鸟氨酸 B.精氨酸 C.天冬氨酸 D.瓜氨酸 6.糖酵解途径中,第二步产能的是: ( B ) A. 1,3-二磷酸甘油酸到 3-磷酸甘油酸 B.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到丙酮酸 C. 3-磷酸甘油醛到 1,3-二磷酸甘油酸 D. F-6-P到 F-1,6-P 7.氨基酸的联合脱氨过程中,并不包括哪类酶的作用: ( D ) A 转氨酶 B L –谷氨酸脱氢酶 C 腺苷酸代琥珀酸合成酶 D 谷氨酸脱羧酶 8.下列哪一种物质不是糖异生的原料: ( C ) A. 乳酸 B. 丙酮酸 C. 乙酰CoA D. 生糖氨基酸 9.目前被认为能解释氧化磷酸化机制的假说是: ( C ) A、化学偶联假说 B、构象变化偶联假说 C、化学渗透假说 D、诱导契合假说 10、1958年Meselson和Stahl利用15N标记大肠杆菌DNA的实验证明了下列哪一种机制?(D) A.DNA能被复制 B.DNA基因可转录为mRNA C.DNA基因可表达为蛋白质

《生物化学》模拟试题(B)(精)

函授站(教学点) : 海 宁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 《生物化学》模拟试题(B )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 )1.NADH 氧化呼吸链的P/O 比值接近 A . 1 B. 2 C .3 D. 4 E .12 ( )2.骨骼肌和心肌中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 A .转氨基作用 B.联合脱氨基作用 C .氧化脱氨基作用 D.嘌呤核苷酸循环 E .以上都不正确 ( )3.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最重要的键或作用力是 A .离子键 B .二硫键 C .氢键 D .疏水作用力 E .肽键 ( )4.一分子CH 3CO~SCoA 进入三羧酸循环一周,产生 A . 3个NADH ,1个FADH 2,1个ATP B . 3个NADH ,1个FADH 2,1个GTP C . 2个NADH ,2个FADH 2,12个ATP D . 4个NADH ,1个FADH 2,1个GTP E .1个NADH ,1个FADH 2,12个ATP ( )5.生物转化第二相反应中,最常见的是 A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B .与硫酸结合 C .与谷胱甘肽结合 D .与甘氨酸结合 E .与甲基结合 ( )6.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终产物是 A .NH 3 B .尿素 C .β-丙氨酸 D .β-氨基异丁酸 E .尿酸 ( )7.转氨酶的辅酶是 A .磷酸吡哆醛 B .焦磷酸硫胺素 C .生物素 D .四氢叶酸 E .泛酸 ( )8.PCR 技术的基本反应步骤,正确的是 A .退火→变性→延伸 B .变性→退火→延伸 C .延伸→变性→退火 D .退火→延伸→变性 E .变性→延伸→退火 ( )9.G 蛋白的活化型是 A .αβγ三聚体与GDP 结合 B .α亚基与GDP 结合 C .α亚基与GTP 结合 D .αβγ三聚体与GTP 结合 E .以上都不正确 ( )10.组成多聚核苷酸的骨架成分是 A .碱基与戊糖 B .碱基与磷酸 C .碱基与碱基 D .戊糖与磷酸 E .戊糖与戊糖 ( )11.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原有能发挥催化作用的活性中心 B .由一级结构上相互邻近的氨基酸组成 C .必需基团存在的唯一部位 D .均由亲水氨基酸组成 E .含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 ( )12.合成一分子尿素需要消耗 A .1个高能键 B .2个高能键 C .3个高能键 D .4个高能键 E .6个高能键 ( )13.合成血红素的原料是 A .乙酰CoA 、甘氨酸、Fe 3+ B .琥珀酰CoA 、甘氨酸、Fe 2+ C .乙酰CoA 、甘氨酸、Fe 2+ D .丙氨酰CoA 、组氨酸、Fe 2+ E .草酰CoA 、丙氨酸、Fe 2+ ( )14.一碳单位的载体是 A.四氢叶酸 B.二氢叶酸 C.叶酸 D.泛酸 E.硫辛酸 ( )15.苯丙酮尿症(PKU )是由于缺乏 A .苯丙氨酸羟化酶 B .酪氨酸酶 C .酪氨酸羟化酶 D .苯丙酮酸氧化酶 E .多巴脱羧酶 ( )16.原核生物复制时起主要作用的DNA 聚合酶是 A .DNA 聚合酶Ⅰ B .DNA 聚合酶Ⅱ C .DNA 聚合酶 Ⅲ D .DNA 聚合酶δ E .DNA 聚合酶α ( )17.转录调节因子结构中,常见的DNA 结合域结构形式是 A .α螺旋-环-α螺旋结构 B .酸性α螺旋结构 C .亮氨酸拉链结构 D .谷氨酰胺富含域结构 E .锌指结构 ( )18.关于逆转录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有以RNA 为模板的dNTP 聚合酶活性 B .有以DNA 为模板的dNTP 聚合酶活性 C .有RNA 水解酶活性 D .有DNA 水解酶活性 E .最开始在RNA 病毒中发现 ( )19.摆动配对是指以下哪种配对不严格遵守碱基配对规律 A .反密码的第1位碱基与密码的第3位碱基 B .反密码的第3位碱基与密码的第1位碱基 C .反密码的第3位碱基与密码的第3位碱基 D .反密码的第3位碱基与密码的第2位碱基 E .反密码的第1位碱基与密码的第1位碱基 ( )20.第三信使负责 A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 .细胞浆内的信息传递 C .细胞核内的信息传递 D .细胞核内外的信息传递 E .细胞膜内外的信息传递 ( )21.关于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形成明显的六条区带,由快到慢依次为:清蛋白、α1、α2、β、γ、δ球蛋白 B .形成明显的五条区带,由快到慢依次为:清蛋白、α1、α2、β、γ球蛋白 C .形成明显的五条区带,由快到慢依次为:α1、α2、β、γ、δ球蛋白 D .形成明显的五条区带,由快到慢依次为:清蛋白、α、β1、β2、γ球蛋白 E .形成几十条区带 ( )22.关于2,3-BPG , 下列说法最正确的是 A .是2,3-二磷酸甘油酸,是所有组织细胞糖酵解过程中的关键中间产物之一 B .通过降低Hb 与O 2的亲和力,使Hb 的T 构象更稳定,促进O 2向组织释放 C .2,3-BPG 浓度增高时使Hb 与O 2的亲和力升高,提高血液运O 2能力 D .2,3-BPG 存在于红细胞内,对红细胞利用氧进行有氧氧化起到重要调控作用 E .2,3-BPG 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对细胞的有氧氧化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 ) 23.某患者血液中结合胆红素明显增高,而游离胆红素正常,同时尿胆红素检查阳性, 粪便呈现白陶土色,该患者的黄疸类型最可能是: A .溶血性黄疸 B. 肝细胞性黄疸 C .阻塞性黄疸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出现 E .以上三种都不可能出现 ( ) 24.下列哪一组分子几乎只能在肝脏.. 合成 A.胆固醇、脂酸、初级胆汁酸 B. 初级胆汁酸、酮体、糖原 C .尿素、胆固醇、酮体 D. 初级胆汁酸、酮体、尿素 E. 糖原、胆色素、尿素 ( )25.酮体合成与胆固醇合成都需要的酶是 A .HMG CoA 合酶 B .HMG CoA 还原酶 C .HMGCoA 裂解酶

生物化学选择+填空题-含答案

生物化学选择题和填空题 ? ? ?一、最佳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A、氢键 B、疏水键 C、盐键 D、二硫键 E、肽键 2、蛋白质变性后可出现下列哪种变化() A、一级结构发生改变 B、构型发生改变 C、分子量变小 D、构象发生改变 E、溶解度变大 3、下列没有高能键的化合物是() A、磷酸肌酸 B、谷氨酰胺 C、ADP D、1,3一二磷酸甘油酸 E、磷酸烯醇 式丙酮酸 4、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中,首先合成的是() A、IMP B、AMP C、GMP D、XMP E、ATP 5、脂肪酸氧化过程中,将脂酰~SCOA载入线粒体的是() A、ACP B、肉碱 C、柠檬酸 D、乙酰肉碱 E、乙酰辅酶A 6、体内氨基酸脱氨基最主要的方式是() A、氧化脱氨基作用 B、联合脱氨基作用 C、转氨基作用 D、非氧化脱氨基作用 E、脱水脱氨基作用 7、关于三羧酸循环,下列的叙述哪条不正确() A、产生NADH和FADH2 B、有GTP生成 C、氧化乙酰COA D、提供草酰乙酸净合成 E、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运转

8、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是() A、HMG COA合成酶 B、HMG COA裂解酶 C、HMG COA还原酶 D、 乙酰乙酰COA脱氢酶E、硫激酶 9、下列何种酶是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 A、醛缩酶 B、烯醇化酶 C、乳酸脱氢酶 D、磷酸果糖激酶 E、3一磷 酸甘油脱氢酶 10、DNA二级结构模型是() A、α一螺旋 B、走向相反的右手双螺旋 C、三股螺旋 D、走向相反的左手双螺旋 E、走向相同的右手双螺旋 11、下列维生素中参与转氨基作用的是() A、硫胺素 B、尼克酸 C、核黄素 D、磷酸吡哆醛 E、泛酸 12、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 A、尿素 B、尿酸 C、氨 D、β—丙氨酸 E、β—氨基异丁酸 13、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信号是() A、UAG B、UAA C、UGA D、AUG E、AGU 14、非蛋白氮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氨基酸 B、尿酸 C、肌酸 D、尿素 E、胆红素 15、脱氧核糖核苷酸生成的方式是() A、在一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 B、在二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 C、在三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 D、在核苷水平上还原 E、直接由核糖还原 16、妨碍胆道钙吸收的物质是()

现代生化技术考试资料

《第一章生命大分子物质的制备》习题 1、作为现代生化制备的主要对象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有何特点? (1)成分复杂:生物材料的组成极其复杂,常常包含有数百种乃至几千种化合物。有的生物大分子在分离过程中还在不断的代谢,所以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方法差别极大,想找到一种适合各种生物大分子分离制备的标准方法是不可能的。 (2)含量甚微:许多生物大分子在生物材料中的含量极微,只有万分之一、几十万分之一,甚至几百万分之一。分离纯化的步骤繁多,流程又长,有的目的产物要经过十几步、几十步的操作才能达到所需纯度的要求。 (3)易变性易被破坏:许多生物大分子一旦离开了生物体内的环境时就极易失活,因此分离过程中如何防止其失活,就是生物大分子提取制备最困难之处。过酸、过碱、高温、剧烈的搅拌、强辐射及本身的自溶等都会使生物大分子变性而失活,所以分离纯化时一定要选用最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4)具经验性:生物大分子的制备几乎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温度、pH值、离子强度等各种参数对溶液中各种组成的综合影响,很难准确估计和判断,因而实验结果常有很大的经验成份,实验的重复性较差,个人的实验技术水平和经验对实验结果会有较大的影响。 (5)均一性的相对性:生物大分子制备物的均一性(即纯度)的鉴定,通常只采用一种方法是不够的,必须同时采用2~3种不同的纯度鉴定法才能确定。 2、生物物质制备方案的设计基本原则是什么? 生物物质的制备一般包括初始阶段、中间阶段和精制阶段。在制备方法的选择上,初始阶段宜选择粗放、分辨率低、快速、有利于缩小样品体积和减少后工序的方法,主要考虑样品量和处理速度两个指标;中间阶段选择的方法应在考虑样品处理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分辨率。精制阶段宜选择精确、分辨率高、需样品少的方法。 在安排各种分离纯化方法的使用程序时应注意:(1)不适宜连续使用同一种分离纯化方法,应该交叉使用,因为每一步分离后,性质相似的物质聚在一块;(2)使用顺序还要考虑到有利于减少工序、提高效率。 3、综合评价生物物质制备步骤方法的好坏应从哪些方面进行? 每一个制备步骤方法的好坏,除了从分辨本领和重现性二方面考虑外,还注意方法本身的回收率和纯化倍数,特别是制备某些含量很少的物质时,回收率的高低十分重要。因此综合评价试验方案的优劣应从分辨本领、重现性、回收率和纯化倍数等方面进行。 一个好的制备方法应该使纯化倍数和收得率都同时有较大提高。但在实际过程中,随纯化倍数的提高,收得率是逐渐降低的。因此应该根据材料的来源难易(难——收得率优先考虑,易——纯化倍数优先考虑)和制备物的目的等方面来综合评定方法的优劣。 5、提取生物活性物质时,活性保护性措施有哪些? 提取一些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时,除了考虑被提取物溶解度外,还应考虑被提取物活性的保护。对于一些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酶和核酸来说,主要措施有如下几点:(1)采用缓冲系统;(2)加入保护剂;(3)抑制水解酶的破坏;(4)其它一些特殊要求的保护措施。 6、蛋白质、DNA和RNA的常用提取方法有哪些? (1)蛋白质和酶的提取方法:水溶液提取、、有机溶剂提取 (2)DNA的提取方法:浓盐法、、阴离子去污剂法、苯酚抽提法、水抽提法 (3)RNA的提取方法:苯酚法、去污剂法和盐酸胍法。 7、提取组织中的胰岛素时,为什么采用68%乙醇溶液(用草酸调溶液的pH为2.5~3.0)为溶剂进行提取。 胰岛素可溶于稀酸、稀碱和稀醇溶液,但在组织中与其共存的糜蛋白酶对胰岛素有极高的水解活性,采用

执业医师生物化学模拟试题(一)

执业医师生物化学模拟试题(一)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下列不含极性链的氨基酸是 A.酪氨酸 B.苏氨酸 C.亮氨酸 D.半脱氨酸 E.丝氨酸 2.能够参与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构型为 A.除甘氨酸外均为L系 B.除丝氨酸外均为L系 C.均只含a-氨基 D.旋光性均为左旋 E.以上说法均不对 3.有关酶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都有酶活性 B.酶的底物均是有机化合物 C.酶在催化时都不需辅助因子 D.酶不见得都是蛋白质

E.酶对底物有绝对的专一性 4.酶只所以能加速化学反应,是因为 A.酶能使反应物活化 B.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酶能降低底物能量水平 D.酶能向反应体系提供能量 E.以上均正确 5.Km值的概念是 A.达到Ⅴmax所需底物的浓度 B.与底物毫无关系, C.酶一底物复合物的解离常数 D.酶在同一反应中Km值随浓度而变化E.是达到会1/2Ⅴmax时的底物浓度6.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哪种效应 A.Km值降低,Ⅴmax变大 B.Km值增大,Ⅴmax变大 C. Km值不变,Ⅴmax不变 D. Km值增大,Ⅴmax不变 E.Km值和Ⅴmax均降低 7.乳酸脱氢酶能够形成几种同工酶 A.5种

B.7种 C.3种 D.4种 E.6种 8.真核生物的mRNA大多数在3′端有A.多种终止密码子 B.一个帽子结构 C.一个起始密码子 D.一个聚A尾巴 E.多个CCA序列 9.关于 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有 mRNA、tRNA、rRNA三大类 B.胞质中只有一种RNA,即mRNA C.最小的一种RNA是tRNA D.原核生物没有hnRNA E.原核生物没有SnRNA 10.只有一个遗传密码的氨基酸是 A.甘氨酸和蛋氨酸 B.精氨酸和丝氨酸 C.色氨酸和甲硫氨酸 D.天门冬氨酸和赖氨酸

生物化学选择题含答案

1.在生理pH 条件下,下列哪种氨基酸带正电荷? C A.丙氨酸B.酪氨酸C.赖氨酸 D.蛋氨酸E.异亮氨酸 2.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是非必需氨基酸? B A.亮氨酸B.酪氨酸C.赖氨酸 D.蛋氨酸E.苏氨酸 3.蛋白质的组成成分中,在280nm 处有最大吸收值的最主要成分是: A A.酪氨酸的酚环B.半胱氨酸的硫原子 C.肽键D.苯丙氨酸 4.下列4 种氨基酸中哪个有碱性侧链? D A.脯氨酸B.苯丙氨酸C.异亮氨酸D.赖氨酸 5.下列哪种氨基酸属于亚氨基酸? B A.丝氨酸B.脯氨酸C.亮氨酸D.组氨酸 6.下列哪一项不是蛋白质α-螺旋结构的特点? B A.天然蛋白质多为右手螺旋 B.肽链平面充分伸展 C.每隔3.6 个氨基酸螺旋上升一圈。 D.每个氨基酸残基上升高度为0.15nm. 7.下列哪一项不是蛋白质的性质之一? C A.处于等电状态时溶解度最小B.加入少量中性盐溶解度增加 C.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D.有紫外吸收特性 8.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不具有旋光性? C A.Leu B.Ala C.Gly D.Ser E.Val 9.在下列检测蛋白质的方法中,哪一种取决于完整的肽链? B A.凯氏定氮法B.双缩尿反应C.紫外吸收法D.茚三酮法 10.下列哪种酶作用于由碱性氨基酸的羧基形成的肽键? D A.糜蛋白酶B.羧肽酶C.氨肽酶D.胰蛋白酶 11.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 A.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为零时的pH 值是它的等电点 B.大多数蛋白质在含有中性盐的溶液中会沉淀析出 C.由于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大,所以沉淀蛋白质时应远离等电点D.以上各项均不正确 12.下列关于蛋白质结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A.氨基酸的疏水侧链很少埋在分子的中心部位 B.电荷的氨基酸侧链常在分子的外侧,面向水相 C.白质的一级结构在决定高级结构方面是重要因素之一 D.白质的空间结构主要靠次级键维持 13.列哪些因素妨碍蛋白质形成α-螺旋结构? E A.脯氨酸的存在B.氨基酸残基的大的支链 C.性氨基酸的相邻存在D.性氨基酸的相邻存在 E.以上各项都是 14.于β-折叠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 A.β-折叠片的肽链处于曲折的伸展状态 B.的结构是借助于链内氢键稳定的

现代生化技术在食品中运用

现代生化实验技术在食品、营养方面的使用程度 食品101 郑庆高5603110053 摘要: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虽然不是很长,但是他的应用却一直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化实验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它现在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研究的一个产物,已经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应用到了食品、营养方面。下面将对现代生化实验技术在食品、营养方面的应用做一些综述。 关键词:生化分离技术、生化检测、细胞破碎技术、层析技术、盐析沉淀、食品营养。 正文: 一、细胞破碎技术: 1、细胞破碎技术:是指利用外力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壁,使细 胞内容物包括目的产物成分释放出来的技术,是分离纯化 细胞内合成的非分泌型生化物质(产品)的基础。 2、几种常见的破碎原理: ①机械破碎方法:在高速离心机的作用下将细胞的组织破碎; ②物理破碎方法:利用温度差、压力差、超声波等物理强度因

素细胞破碎的方法; ③化学破碎方法:利用有机溶济、表面活性剂等化学因素使细 胞破碎; ④酶学破碎方法:利用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细胞溶解,常用的 有外加酶制剂、自溶法。 3、应用:细胞破碎以后,我们才能从中提取我们想要的物质。 比如从细胞中提取的一些多肽类物质:脑肽、吗啡肽等物 质。 二、层析技术; 层析技术主要包含吸附、分配、离子交换、亲和层析等方法,是生物化学实验中一项重要的实验手段。也是分离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种。 利用层析技术可以对物质的某些组成进行分析,其代表是对啤酒中的某些物质的测定有着巨大的作用。 用蛋白质快速层析系统(FPLC)的几种层析技术对啤酒中的含氮化合物组成进行了研。利用Suprose6/Superose12体积排阻柱对啤酒经透析得到的蛋白质成分分析表明,啤酒多肤物质的分子

生化模拟题-2

生物化学考试模拟试题(二) 【A型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50分) 1.当溶液的pH与某种氨基酸的pI一致时,该氨基酸在此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是 A.兼性离子 B.非兼性离子 C.带单价正电荷 D.疏水分子 E.带单价负电荷 2.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 A.蛋氨酸 B.胱氨酸 C.色氨酸 D.同型半胱氨酸 E.精氨酸 3.对稳定蛋白质构象通常不起作用的化学键是 A.氢键 B.盐键 C.酯键 D.疏水键 E.范德华力 4.下列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条链是左手螺旋,另一条链是右手螺旋 B.双螺旋结构的稳定纵向靠氢键维系 C.A+T与G+C的比值为1 D.两条链的碱基间以共价键相连 E.磷酸、脱氧核糖构成螺旋的骨架 5.稀有核苷酸存在于下列哪一类核酸中 A.rRNA B.mRNA C.tRNA D.核仁DNA E.线粒体DNA 6.下列有关真核细胞m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由hnRNA经加工后生成的 B.5’末端有m7GPppNmp帽子 C.3’末端有多聚A尾 D.该mRNA为多顺反子 E.成熟过程中需进行甲基化修饰 7.一个简单的酶促反应,当[S]《Km时,出现的现象是 A.反应速度最大 B.反应速度太慢难以测出 C.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 D.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不变 E.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降低 8.下列关于同工酶概念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是结构相同,而存在部位不同的一组酶

B.是催化相同化学反应,而酶的分子结构不同、理化性质可各异的一组酶 C.是催化的反应和酶的性质都相似,而分布不同的一组酶 D.是催化相同反应的所有酶 E.以上都不正确 9.酶促反应中决定酶特异性的是 A.作用物的类别 B.酶蛋白 C.辅基或辅酶 D.催化基团 E.金属离子 10.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不包括的辅助因子是 A.FAD B.NAD C.硫辛酸 D.辅酶A E.生物素 11.供氧不足时,3-磷酸甘油醛脱氢产生的NADH+H+的主要去路是 A.参加脂肪酸的合成 B.使丙酮酸还原生成乳酸 C.维持GSH处于还原状态 D.经α-磷酸甘油穿梭进入线粒体氧化 E.经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进入线粒体氧化 12.在三羧酸循环中,经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的高能化合物是 A.ATP B.GTP C.UTP D.CTP E.TTP 13.磷酸果糖激酶1的别构抑制剂是 A.6磷酸果糖 B.1,6二磷酸果糖 C.柠檬酸 D.乙酰CoA E.AMP 14.三羧酸循环主要是在亚细胞器的哪一部位进行的 A.细胞核 B.细胞液 C.微粒体 D.线粒体 E.高尔基体 15.1分子乙酰辅酶A经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共可生成几分子ATP(高能磷酸键) A. 2 B. 4 C.8 D.12 E.16 16.脂肪酸活化后,下列哪种酶不参与β-氧化 A.脂酰辅酶A脱氢酶 B.β-羟脂酰辅酶A脱氢酶

生物化学期末复习(选择判断填空)

糖代谢 一、选择题 1.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 C ) A、F-1-P B、F-6-P C、F-1,6-2P D、G-6-P E、G-1-P 2.醛缩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 E ) A、G-6-P B、F-6-P C、1,3-二磷酸甘油酸 D、3-磷酸甘油酸 E、磷酸二羟丙酮 3.14C标记葡萄糖分子的第1,4碳原子上经无氧分解为乳酸,14C应标记在乳酸的:( E ) A、羧基碳上 B、羟基碳上 C、甲基碳上 D、羟基和羧基碳上 E、羧基和甲基碳上 4.哪步反应是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高能化合物的?( C ) A、草酰琥珀酸→α-酮戊二酸 B、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C、琥珀酰CoA→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羧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5.糖无氧分解有一步不可逆反应是下列那个酶催化的?( B )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丙酮酸激酶 C、醛缩酶 D、磷酸丙糖异构酶 E、乳酸脱氢酶 6.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需要下述那种物质?( D ) A、乙酰CoA B、硫辛酸 C、TPP D、生物素 E、NAD+ 7.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是:( D ) A、丙酮酸脱氢酶 B、顺乌头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异柠檬酸脱氢酶 E、延胡羧酸酶 8.糖无氧氧化时,不可逆转的反应产物是:( D ) A、乳酸 B、甘油酸-3-P C、F-6-P D、乙醇 9.三羧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羧酸的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助因子是:( C ) A、NAD+ B、CoA-SH C、FAD D、TPP E、NADP+ 10.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中都起作用:( C )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 D、己糖激酶 E、果糖-1,6-二磷酸酯酶 11.催化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的酶是:( C ) A、R酶 B、D酶 C、Q酶 D、α-1,6糖苷酶 12.支链淀粉降解分支点由下列那个酶催化?( D ) A、α和β-淀粉酶 B、Q酶 C、淀粉磷酸化酶 D、R—酶 13.三羧酸循环的下列反应中非氧化还原的步骤是:( A ) A、柠檬酸→异柠檬酸 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羧酸 14.一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后产物是: ( D ) A、草酰乙酸 B、草酰乙酸和CO2 C、CO2+H2O D、CO2,NADH和FADH2 15.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 A、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 B、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时每生成1分子CO2,同时生成1分子NADH+H C、6-磷酸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需要脱羧 D、此途径生成NADPH+H+和磷酸戊糖 16.由琥珀酸→草酰乙酸时的P/O是:( B )

《现代生物技术》教案

第四章现代生物技术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的应用。 2.能够区分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举例说出生物技术在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医药等领域的作用。 【教学重点】 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的概念及应用。 【教学难点】 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的概念及应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搜集生物技术和日常生活关系的资料,搜集生物技术涉及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的资料。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教师:近年来转基因食品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大家可以举一些例子吗 学生:举例,如:玉米、番茄、大豆等等。 教师:播放克隆羊多莉视频,提问同学们是否知道创造多莉所应用的是什么技术。 学生:讨论回答是克隆技术 教师: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它们都属于现代生物技术,那么究竟什么是现代生物技术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二、转基因技术 教师: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1资料分析内容,学生阅读讨论转基因番茄

的形成原理。接着用多媒体演示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什么是基因工程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总结。 学生:基因工程是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移花接木”式改造的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修饰过的基因(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的基因组中,并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由于外源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性状的可遗传的变化,这种技术叫转基因技术。 教师:通过课前你们搜集的资料,大家说说你们所知道的转基因生物。学生纷纷发言,介绍各种转基因动、植物。 教师:应用转基因技术构建的生物称为转基因生物,包括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食品就是用转基因生物生产和加工的食品。三、克隆技术 教师:刚才的视频短片中除了介绍基因工程以外,还介绍了一种现在经常说到的生物技术是什么 生: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的内容,思考什么是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3资料分析内容,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克隆牛的形成原理。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1)细胞工程是指在细胞水平上,有计划地改造细胞的遗传结构,培育人类所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 (2)克隆就是不经过受精作用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一般是指通过无性繁殖形成后代。 师:通过同学们的阅读与讨论,我们已经知道了细胞工程与克隆技术。那你们除了知道有克隆羊以外,还知道其他的克隆生物吗 学生回答,教师展示克隆猪、克隆猴等其他克隆生物的图片。 教师:我们学习了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区别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