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题集锦经典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题集锦经典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题集锦经典

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中考推断题专题复习学案 一、推断题的解题基本思路 解推断题就好比是公安人员侦破案情,要紧抓蛛丝马迹,并以此为突破口,顺藤摸瓜,最终推出答案。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及结构特征),导出结论,最后别忘了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若“路”走得通则已经成功。 二、课前准备 1、物质的典型性质: ①最简单、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②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元素; ③人体含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元素; ④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物质与最易着火的非金属单质均是指; ⑤溶于水呈碱性的气体是;反应的物质应该是铵盐与碱。 ⑥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的固体是、液体是、溶解时吸热的固体是。 ⑦一种调味品的主要成分,用该调味品可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的是,通常用于发面食品中,使蒸出的馒头松

软可口同时可除去发酵时产生的酸的是、; ⑧ CuSO4色; CuSO4溶液色;Fe2+ (亚铁离子)溶液色;Fe3+ (铁离子)溶液色; ⑨S在O2中燃烧色;S、H2在空气中燃烧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色。 2、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 ①写出能实现下图三种物质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②填下图空白并完成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下列转换的方程式 ④箭头表示如图三种物质之间能实现的转化并写出方程式 三、知识储备【推断题常用的突破口】 1. 以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1)固体颜色 黑色Fe、C、CuO、MnO2、Fe3O4;红色Cu、Fe2O3、HgO;淡黄色S粉;绿色Cu2(OH)2CO3;蓝色CuSO4·5H2O;暗紫色KMnO4 (2)溶液颜色 蓝色溶液:含Cu2+的溶液;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 紫色溶液:含MnO4-;I2遇淀粉溶液(蓝色) (3)沉淀颜色 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BaSO4、AgCl、CaCO3、Mg(OH)2、MgCO3、BaCO3 2. 以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 C CO CO2 CaO CuO Cu CuSO4

2018年中考专题相似三角形

2018中考数学专题相似形 (共40题) 1.如图,△ABC和△ADE是有公共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AE=90°,点P为射线BD,CE的交点. (1)求证:BD=CE; (2)若AB=2,AD=1,把△ADE绕点A旋转,当∠EAC=90°时,求PB的长; 2.如图,直角△ABC中,∠BAC=90°,D在BC上,连接AD,作BF⊥AD分别交AD于E,AC于F. (1)如图1,若BD=BA,求证:△ABE≌△DBE; (2)如图2,若BD=4DC,取AB的中点G,连接CG交AD于M,求证:①GM=2MC;②AG2=AF?AC. 3.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在边AC,AB上,AG⊥BC于点G,AF⊥DE于点F,∠EAF=∠GAC. (1)求证:△ADE∽△ABC; (2)若AD=3,AB=5,求的值. 4.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BC延长线上一点,连结DE,过顶点B作BF⊥DE,垂足为F,BF分别交AC于H,交CD于G. (1)求证:BG=DE; (2)若点G为CD的中点,求的值.

5.(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AE⊥BF于点M,求证:AE=BF;(2)如图2,将(1)中的正方形ABCD改为矩形ABCD,AB=2,BC=3,AE⊥BF于点M,探究AE与B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6.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C=AD,AC平分∠BAD,点P是AC延长线上一点,且PD⊥AD.(1)证明:∠BDC=∠PDC; (2)若AC与BD相交于点E,AB=1,CE:CP=2:3,求AE的长. 7.△ABC和△DEF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AC=∠EDF=90°,△DEF的顶点E与△ABC 的斜边BC的中点重合,将△DEF绕点E旋转,旋转过程中,线段DE与线段AB相交于点P,线段EF与射线CA相交于点Q. (1)如图①,当点Q在线段AC上,且AP=AQ时,求证:△BPE≌△CQE; (2)如图②,当点Q在线段CA的延长线上时,求证:△BPE∽△CEQ;并求当BP=2,CQ=9时BC的长.

相似三角形经典大题(含答案)

相似三角形经典大题解析 1.如图,已知一个三角形纸片ABC ,B C 边的长为8,B C 边上的高为6,B ∠和C ∠都为锐角,M 为A B 一动点(点M 与点A B 、不重合),过点M 作M N B C ∥,交A C 于点N ,在A M N △中,设M N 的长为x ,M N 上的高为h . (1)请你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h . (2)将AMN △沿M N 折叠,使A M N △落在四边形B C N M 所在平面,设点A 落在平面的点为1A ,1A M N △与四边形B C N M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当x 为何值时,y 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答案】解:(1)M N B C ∥ A M N A B C ∴△∽△ 68 h x ∴= 34 x h ∴= (2)1AM N A M N △≌△ 1A M N ∴△的边M N 上的高为h , ①当点1A 落在四边形B C N M 内或B C 边上时, 1A M N y S =△= 2 11332 2 4 8 M N h x x x = = ·· (04x <≤) ②当1A 落在四边形B C N M 外时,如下图(48)x <<, 设1A EF △的边E F 上的高为1h , 则132662h h x =-= - 11EF M N A EF A M N ∴ ∥△∽△ 11A M N ABC A EF ABC ∴ △∽△△∽△

12 16A EF S h S ??= ??? △△ABC 168242 A B C S = ??= △ 2 2 3632241224 62EF x S x x ?? - ?∴==?=-+ ? ??? 1△A 112 223 3912241224828A M N A EF y S S x x x x x ??=-= --+=-+- ??? △△ 所以 2 91224 (48)8 y x x x =- +-<< 综上所述:当04x <≤时,2 38 y x =,取4x =,6y =最大 当48x <<时,2 912248 y x x =-+-, 取163 x = ,8y =最大 86> ∴当163 x = 时,y 最大,8y =最大 M N C B E F A A 1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一)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本题共30分) 1.某婴儿配方奶粉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钙、磷、铁、锌”应理解为 ( ) 营养成分钙磷铁锌 含量(mg/100g) 600 520 6~11 3~7 A.金属 B.非金属 C.元素 D.分子 2.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 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元素的原子是 ( ) 4.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质子数B.电子层数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5.石英钟、电子表使用石英晶体代替传统钟表中的摆和游丝,提高了钟表计时的精确度。已知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0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2 B.+3 C.+4 D.+6 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薮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A.50 B.86 C.136 D.222 7.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 8.我国科学家发现用含硒(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的硒元素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 ) A.Na2SeO3 B.Na2SeO4 C.NaSeO2 D.Na2SeO2 9.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H3COOOH)是一种杀菌能力较强的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 ) A.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气分子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D.其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10.在2S03和3S02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分子个数相同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C.氧原子个数相同 D.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2 11.下列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 A.硫化氢H2S B.氯化钾ClK C.高锰酸钾KMnO4 D.五氧化二磷P2O5 12.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 ( ) A.O2 B.2H C.N D.Fe 13.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它们按碘的化合价的顺序排列:①KI ②I2③HIO ④X ⑤NaIO4。则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 )

中考化学大题答题技巧介绍

中考化学大题答题技巧介绍 考试是对同学们所学知识和在长年累月的刻苦钻研中培养起来的能力的综合检验。成绩的好坏,取决于临场的发挥和考前的心理准备。大家知道中考化学大题答题技巧吗?下面我们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一、理综化学学科大题的命题特点 理综化学大题不但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区分考生成绩优秀程度、便于高考选拔人才。根据对近年高考理综第Ⅱ卷化学命题情况分析,其存在如下特点: 1.一般有4道大题,其中包括1道化学反应原理题、1道实验题、1道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道有机推断题。 2.试题的综合程度较大,一般都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考查,如元素化合物性质题中常涉及元素推断、性质比较实验、离子检验、反应原理等问题,再如化学反应原理题中的几个小题之间基本上没有多大联系,纯粹就是拼盘组合,其目的就是增大知识的覆盖面,考查知识的熟练程度及思维转换的敏捷程度。 3.重视实验探究与分析能力的考查。第Ⅱ卷大题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对实验设计、分析的考查,如基本操作、仪器与试剂选用、分离方法选择、对比实验设计等,把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实验设计上融入了实验数据的

分析,题型新颖。 二、理综化学学科大题的答题策略 1.元素或物质推断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干,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此类推断题的完整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答题策略】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对照此表进行推断。(1)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2)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求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3)有时限定条件不足,则可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案不止一组,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可以。若题目只要求一组结论,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有时需要运用直觉,大胆尝试、假设,再根据题给条件进行验证也可。 无机框图推断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读图审题→找准"突破口"→逻辑推理→检验验证→规范答题。解答的关键是迅速找到突破口,一般从物质特殊的颜色、特殊性质或结构、

相似三角形中考复习知识点题型分类练习

相似三角形 一、知识概述 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它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3.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4.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③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④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温馨提示: ①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其相似比k=1.所以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例.其区别在于全等要求对应边相等,而相似要求对应边成比例. ②相似比具有顺序性.例如△ABC∽△A′B′C′的对应边的比,即相似比为k,则△A′B′C′∽△ABC 的相似比,当且仅当它们全等时,才有k=k′=1. ③相似比是一个重要概念,后继学习时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实质它是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倍数,这一点借助相似三角形可观察得出. 5.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①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其延长线相交,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②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③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④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温馨提示: (1)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几条思路: ①条件中若有平行,可采用判定定理1; ②条件中若有一对角相等(包括隐含的公共角或对顶角),可再找一对角相等或找夹边对应成比例; ③条件中若有两边对应成比例,可找夹角相等;但是,在选择利用判定定理2时,一对对应角相等必

经典相似三角形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相似三角形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如图,在△ABC 中,DE ∥BC ,EF ∥AB ,求证:△ADE ∽△EFC . 2.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 ,点F 在BC 上,连DF 与AB 的延长线交于点G . (1)求证:△CDF ∽△BGF ; (2)当点F 是BC 的中点时,过F 作EF ∥CD 交AD 于点E ,若AB=6cm ,EF=4cm ,求CD 的长. 3.如图,点D ,E 在BC 上,且FD ∥AB ,FE ∥AC . 求证:△ABC ∽△FDE . 4.如图,已知E 是矩形ABCD 的边CD 上一点,BF ⊥AE 于F ,试说明:△ABF ∽△EAD . 5.已知:如图①所示,在△ABC 和△ADE 中,AB=AC ,AD=AE ,∠BAC=∠DAE ,且点B ,A ,D 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E ,CD ,M ,N 分别为BE ,CD 的中点. (1)求证:①BE=CD ;②△AMN 是等腰三角形; (2)在图①的基础上,将△ADE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②所示的图形.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3)在(2)的条件下,请你在图②中延长ED 交线段BC 于点P .求证:△PBD ∽△AMN . 6.如图,E 是?ABCD 的边BA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EC ,交AD 于点F .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请你写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并任选一对相似三角形给予证明. 7.如图,在4×3的正方形方格中,△ABC 和△DEF 的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填空:∠ABC= _________ °,BC= _________ ; (2)判断△ABC 与△DEC 是否相似,并证明你的结论. 8.如图,已知矩形ABCD 的边长AB=3cm ,BC=6cm . 某一时刻,动点M 从A 点出发沿AB 方向以1cm/s 的速度向B 点匀速运动;同时,动点N 从D 点出发沿DA 方向以2cm/s 的速度向A 点匀速运动,问: (1)经过多少时间,△AMN 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 面积的? (2)是否存在时刻t ,使以A ,M ,N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D 相似?若存在,求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9.如图,在梯形ABCD 中,若AB ∥DC ,AD=BC ,对角线BD 、AC 把梯形分成了四个小三角形. (1)列出从这四个小三角形中任选两个三角形的所有可能情况,并求出选取到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概率是多少;(注意:全等看成相似的特例) (2)请你任选一组相似三角形,并给出证明. 10.如图△ABC 中,D 为AC 上一点,CD=2DA ,∠BAC=45°,∠BDC=60°,CE ⊥BD 于E ,连接AE . (1)写出图中所有相等的线段,并加以证明; (2)图中有无相似三角形?若有,请写出一对; 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3)求△BEC 与△BEA 的面积之比.

【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A.B.C.D. 【答案】D 【解析】 A、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6=核外电子数6,为原子,错误; B、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错误; C、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10=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错误; D、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正确。故选B。 2.2017年5月9日,中科院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序数中文名称元素符号 113鉨Nh 115镆Mc 117Ts 118Og A.四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B.“Nh”可表示鉨单质 C.Og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 D.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5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由题中信息可知,117号元素带有“石字旁”,118号元素带有“气字头”,都不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Nh”可表示鉨单质,正确; 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元素,错误; D、镆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15,错误。 故选B。

3.硒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如图为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 C.硒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3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答案】C 【解析】 A、由硒元素的名称汉字偏旁“石”字可知,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正确。故选C。 点睛:以钠为例: 4.从下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答案】A 【解析】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方法及技巧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1、以物质的颜色为突破口 2、以物质的用途为突破口

3、以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为突破口 (1)气体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液体氧化物:过氧化氢和氧化氢 (3)固体氧化物: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 (4)盐:氯化亚铁和氯化铁、硫酸亚铁和硫酸铁 (5)碱: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 4、以常见物质类别为突破口 (1)常见无色无味气体: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常见气体单质:氢气、氧气 (3)常见固态非金属单质:碳 (4)常见固态金属单质:铁、镁、铜、锌 (5)常见氧化物:过氧化氢、氧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铜

(6)常见的酸:稀盐酸和稀硫酸 (7)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8)常见的盐: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银 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1)地壳中的元素居前四位的是:O、Si、Al、Fe。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最多的固态非金属元素Si;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N 2 (3)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 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是H 2、氧化物是H 2 O (5)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 6、以化学反应的特殊现象为突破口 7、以反应特点为突破口 8、以反应类型为突破口 a、化合反应 (1)燃烧红磷、铁、硫、碳(充分、不充分)、一氧化碳、氢气

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木炭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氢气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镁条燃烧、铝在空气中形成保护膜、一氧化碳燃烧、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层 (2)有水参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石灰与水反应 b、分解反应 (1)实验室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2)电解水 (3)高温煅烧石灰石、氧化汞加热分解、碳酸分解 c、置换反应 (1)氢气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木炭还原氧化铜、木炭还原氧化铁、氢气还原氧化铜 (2)金属+酸(铁、镁、锌、铝):锌与稀硫酸反应、锌与稀盐酸反应、铁与稀硫酸反应、铁与稀盐酸反应、铝与稀硫酸反应、镁与稀硫酸反应 (3)金属+盐溶液(铁、铜、铝):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铜与硝酸银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金属氧化物+ 酸→盐+ 水 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 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 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氧化锌与稀硝酸反应: (2)碱+ 酸→盐+ 水 氢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 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相似三角形中考试题选编(含答案)

年 级: 九年级 授课时间: 授课主题: 第 次课 学生姓名: 授课科目: 数学 教学内容 《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性质》 第1题. 某同学的身高为1.6米,某一时刻他在阳光下的影长为1.2米,与他相邻的一棵树的影长为3.6米, 则这棵树的高度为( ) A.5.3米 B.4.8米 C.4.0米 D.2.7米 答案:B 第2题. 如图,电灯P 在横杆AB 的正上方,AB 在灯光下的影子为 CD AB CD ,∥,2m AB =,5m CD =,点P 到CD 的距离是3m ,则 点P 到AB 的距离是( ) A. 5 6 m B.6m 7 C.6m 5 D. 10m 3 答案:C 第3题. 如图,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 ABC △与AED △相似,你添加的条件是 . 答案:AED B =∠∠或ADE C =∠∠或 AD AE AC AB = 第4题. 如图,已知ABC DBE △∽△,68AB DB ==,, 则 :ABC DBE S S =△△ . 答案:9:16 第5题.如图,E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BA 延长线上的一点,CE 交AD 于点 F ,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A B P C D A B D C E

A .AE EF AB CF = B . CD CF BE EC = C .AE AF AB DF = D .A E A F AB BC = 答案:D 第6题. 如图,90C E ∠=∠=o ,3AC =,4BC =,2AE =,则AD = . 答案: 103 第7题.如图,A B C D E G H M N ,,,,,,,,都是方格纸中的格点(即小正方形的顶点),要使DEF △与ABC △相似,则点F 应是G H M N ,,,四点中的( ) A .H 或N B .G 或H C .M 或N D .G 或M 答案:C 第8题. 图中_______x =. 答案:2 第9题 已知111ABC A B C △∽△,11:2:3AB A B =,则ABC S △与111A B C S △之比为 . 答案:4:9 第10.题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BC 边上一点,且:2:1BE EC =,AE 与BD 交于点F ,则AFD △与四边形DFEC 的面积之比是_________. 答案:9:11 第11题 由三角形三条中位线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 . 答案:1 4 D E C N M G H 30o 45o 30o 105o 1 2 4 x A D F B E C

相似三角形经典题集锦

相似三角形经典题集锦 姓名 1、(开放题)如图l -4-31,已知Rt △ABC 与Rt △ DEF 不相似,其中∠C 、∠F 为直角,能否分别将这两个三角形各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AABC 分成的两个三角形与ADEF 所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分别对应相似?如果能,请你计设出一种分割方案. 2、(探究题)如图l -4-32,在△ABC 中,BA=BC=20cm ,AC=30cm ,点P 从A 点出发,沿AB 以每秒4cm 的速度向B 点运动,同时点Q 从C 点出发,沿CA 以每秒3㎝的速度向A 点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x. ⑴当x 为何值时,PQ ∥BC ? ⑵当P 13BCQ B Q AB C ABC S S S S ????=时,求的值。 ⑶ΔAPQ 能否与ΔCQB 相似?若能,求出AP 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如图,在yABCD 中,过点B 作BE ⊥CD , 垂足为E ,连结AE ,F 为AE 上一点,且 ∠BFE =∠C .⑴ 求证:△ABF ∽△EAD ; ⑵ 若AB=4,∠BA=30°,求AE 的长; ⑶ 在⑴、⑵的条件下,若AD=3,求BF 的长. 4、如图,Rt 三角形ABC 中,∠BAC=90度,AB=AC=2,点D 在BC 上运动(不能经过B 、C ), 过D 作∠ADE=45度,DE 交AC 于E 。 (1)图中有无与三角形ABD 一定相似的三角形,若有,请指出来并加以说明 (2)设BD=x,AE=y,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并写出其定义域; (3)若三角形ADE 恰为等腰三角形,求AE 的长

5、已知:∠A=90°,矩形DGFE 的D 、E 分别在AB 、AC 上,G 、F 在BC 上 (1)如果DGFE 为正方形,BG=22,FC=2,求正方形DGFE 的边长; (2)若AB=12cm,AC=5cm ,DGFE 的面积为 y 平方厘米,写出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求由矩形面积为10平方厘米时, 求AD 的长 6、如图,矩形EFGD 的边EF 在ABC ?的BC 边上,顶点D 、G 分别在边AB 、AC 上. 已知5AB AC ==,6BC =,设BE x =,EFGD S y =矩形.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联结EG ,当GEC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y 的值. 7、在Rt ABC ?中, ∠ACB =90°, CD AB ⊥,垂足为D . E 、F 分别是AC 、BC 边上一点, 且CE =1 3AC ,BF =1 3BC . (1 )求证∶AC BC =CD BD . (2 )求EDF ∠的度数. F E D C B A A D G B E F C

中考化学答题技巧

中考化学答题技巧 考试是否能够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取决于你的答题技巧是否科学! 一、选择题:标记题目关键词 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减少或避免选择题失分? 1. 答题稳 许多考生在答选择题时毛躁,没看清题就落笔,这时考生要提醒自己:评卷看准确度、不看速度,答快不加分;着急忙慌地把会的题答错了,多傻呀。 2. 看全面 ABCD四个选项都要看,这样可以避免选出“好像正确”的“陷阱”答案,是保证选择题不扣分、解决马虎的好办法。 3. 做标记 标记出否定叙述,要求选出“不正确”或“错误”选项的题,考生在审题时要做个标记,以便在答题和检查时提醒自己别选成“正确”的。 4. 留痕迹 错误选项在审题时可以在选项上划一个小小的“\”,组合式的选择题更要把错误的或正确的标记出来,审题时应留下具体的痕迹,这也是帮助考生答对题的好办法。 5. 巧联系 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是多样化的,既能从题干出发作答,也能从选项出发作答,要看清楚选项与选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合理采用排除法、比较法、代入法、猜测法等方法。 6. 两检查 一检查分析的和答的是否一致,如分析是B对,可写到括号里的是D;二检查括号里的和答题卡上涂的是否一致,检查时务必先检查涂卡是否准确。 二、非选择题:贴近核心问题作答

非选择题有哪些答题技巧? 1. 注重情境 做情境类试题时,不仅要考虑答案是否符合化学原理,还要考虑是否符合生活、生产实际。例如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可起到防止铁生锈的目的,但铁质的衣架不能用涂油的方法防锈。再如铁衣柜、汽车涂油漆不只为了防锈,还为了美观。 2. 围绕核心问题 审题时要明确试题的设计意图,找出答题的方向,围绕问题的核心组织答案。如实验设计题、实验探究题,甚至是综合计算题都涉及到实验目的或探究目的,你所做的一切都要为实验目的或探究目的服务,别偏离核心。 3. 以最常见的方式作答 开放性试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答题时应尽可能选择最贴切的回答,以最常见的方式作答不易失分。能用具体物质作答的要用具体物质,这样表达更准确。应尽可能写出自己最有把握,没有争议,能得到大家认可的答案,不给别人扣分的机会。 4. 按逻辑顺序分析 从“已知”到“未知”,分析思考要有逻辑顺序。可以是时间顺序,可以是空间顺序,如实验现象有几点,可以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去寻找,也可以按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时间顺序来思考。有些开放题没有思路,大脑一片空白时,可以按章节逐一搜索。 三、表达书写:表述完整环环相扣 表达书写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 题目往往对结果的表达有特定要求。要看清试题对表达方式的要求,是用化学用语回答,还是文字或者图形。 ② 回答问题要直接。不要转弯抹角,回答问题要精炼,不要重复叙述。 ③ 回答问题时避免答非所问。如把碱的俗称写成了化学式,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写成了文字叙述,要求画发生装置结果画成了制和取的装置。 ④ 语言表述要完整。缺少主语或前提会导致不知所云或不严谨。

相似三角形中考试题选编(含答案)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年 级: 九年级 授课时间: 授课主题: 第 次课 学生姓名: 授课科目: 数学 教学内容 《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性质》 第1题. 某同学的身高为1.6米,某一时刻他在阳光下的影长为1.2米,与他相邻的一棵树的影长为3.6米, 则这棵树的高度为( ) A.5.3米 B.4.8米 C.4.0米 D.2.7米 答案:B 第2题. 如图,电灯P 在横杆AB 的正上方,AB 在灯光下的影子为CD AB CD ,∥,2m AB =,5m CD =, 点P 到CD 的距离是3m ,则点P 到AB 的距离是( ) A. 5 6 m B.6m 7 C.6m 5 D.10m 3 答案:C 第3题. 如图,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 ABC △与AED △相似,你添加的条件是 . 答案:AED B =∠∠或ADE C =∠∠或AD AE AC AB = 第4题. 如图,已知ABC DBE △∽△,68AB DB ==,, 则:ABC DBE S S =△△ . 答案:9:16 第5题.如图,E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BA 延长线上的一点,CE 交AD 于点 F ,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A .AE EF A B CF = B .CD CF BE E C = C .AE AF AB DF = D .A E A F AB BC = 答案:D 第6题. 如图,90C E ∠=∠=,3AC =,4BC =,2AE =,则AD = . 答案: 103 第7题.如图,A B C D E G H M N ,,,,,,,,都是方格纸中的格点(即小正方形的顶点),要使DEF △与ABC △相似,则点F 应是G H M N ,,,四点中的( ) A .H 或N B .G 或H C .M 或N D .G 或M 答案:C 第8题. 图中_______x =. 答案:2

相似三角形经典的题目型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与经典题型 知识点1 有关相似形的概念 (1)形状相同的图形叫相似图形,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是相似三角形. (2)如果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 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叫做相似比(相似系数).知识点2 比例线段的相关概念 (1)如果选用同一单位量得两条线段 b a,的长度分别为n m,,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 n m b a , 或写成n m b a ::.注:在求线段比时,线段单位要统一。 (2)在四条线段d c b a ,,,中,如果b a 和的比等于d c 和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d c b a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注:①比例线段是有顺序的,如果说 a 是d c b ,,的第四比例项,那么应得比例式为: a d c b . ②()a c a b c d b d 在比例式 ::中,a 、d 叫比例外项,b 、c 叫比例内项, a 、c 叫比例前项,b 、 d 叫比例后项,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b=c ,即a b b d ::那么b 叫做a 、d 的比例中项,此时 有2 b ad 。 (3)黄金分割: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BC AC BC AC ,且使AC 是BC AB 和的比例中项,即2 AC AB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B AC 2 1 5≈0.618AB .即 512 AC BC AB AC 简记为: 51 2 长短==全长注:黄金三角形:顶角是360 的等腰三角形。黄金矩形:宽与长的比等于黄金数的矩形 知识点3 比例的性质(注意性质立的条件:分母不能为 0) (1)基本性质: ①bc ad d c b a ::;②2 ::a b b c b a c . 注:由一个比例式只可化成一个等积式,而一个等积式共可化成八个比例式,如bc ad ,除 了可化为d c b a ::,还可化为d b c a ::,b a d c ::,c a d b ::,c d a b ::,b d a c ::,a b c d ::,a c b d ::. (2)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 ()a b c d a c d c b d b a d b c a ,交换内项,交换外项.同时交换内外项(3)反比性质(把比的前项、后项交换): a c b d b d a c .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测试卷 综合Ⅰ试题化学部分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计30分。) 1.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从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 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C.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2.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 3.水是生命之源,以下生活中的“水”能看成纯净物的是 ( ) A .矿泉水 B .结冰的海水 C .自来水 D .结冰的蒸馏水 4.下列现象与空气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 A. 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 .夏天打开冰箱时,冒白气 C .寒冷冬季,清晨的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D .放置在空气的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 5.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在水中加入明矾可将硬水变为软水 C .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无益 D .雨水是天然的纯净物 6.小明同学对泥水进行过滤后发现液体仍然混浊,下列解释有误的是( ) A. 仪器不洁净 B .液面超过的滤纸的边缘 C .滤纸破损 D 7.右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它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色素、部分臭味 B .它能把硬水转化成软水 C .它要求水从下进,从上出是为了操作方便 D .它可以杀灭所有的细菌和吸收有毒重金属 8.下列变化中都生成水,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 .氢气+氧化铜 铜+水 B .氧气+氢气 水 C .碳酸 水+二氧化碳 D .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 9.保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 A .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 B .水分子 C .氧元素和氢元素 D .氢原子和氧原子 10.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大增强。对此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除去氧气后的水就不再含有氧元素了 B .“普通水”含有氧分子 C .“普通水”含有氮分子 D .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高温 点燃 点燃

初中化学质量分数问题计算方法及化学答题技巧

初中化学质量分数问题计算方法及化学答题技巧 一、极端假设 极端假设就是将混合物的组成假设为多种极端情况,并针对各种极端情况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 例 1. 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生成CO 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 、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 ,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10% B.30% C.50% D.70% 解析: 本题采用极端假设法较易求解,把原混合气体分两种情况进行极端假设。 (1) 假设混合气体只含N2和CO 。设混合气体中CO 的质量分数为x, 则12/28=24%/x x=56%, 则混合气体中N2的质量分数为:1 —56%=44% (2) 假设混合气体只含N2和CO2。设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分数为y, 则12/44=24%/y y=88%, 则混合气体中N2的质量分数为:1 —88%=12% 由于混合气体实际上由CO 、CO2、N2三种气体组成,因此混合气体中N2的质量分数应在12% ~44% 之间,故符合题意的选项是B 。 二、中值假设 中值假设就是把混合物中某纯净物的量值假设为中间值,以中间值为参照,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巧妙解题。 例2. 仅含氧化铁(Fe2O3) 和氧化亚铁(FeO) 的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

数为73.1% ,则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A.30% B.40% C.50% D.60% 解析: 此题用常规法计算较为复杂。由化学式计算可知: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0% ,氧化亚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约为77.8% 。假设它们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各为50% ,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应为:(70.0%+77.8%)/2=73.9% 。题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3.1%<73.9%, 而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因此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应大于50% ,显然只有选项D 符合题意。 三、等效假设 等效假设就是在不改变纯净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变换化学式,把复杂混合物的组成假设为若干个简单、理想的组成,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迅速解题。 例3. 已知在NaHS 、NaHSO3和Mg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 解析: 解此类题用常规方法显然不行,必须巧解,把五种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转化为只含三种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由于Na 和H 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等于Mg 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可以将“NaH ”视为与“Mg ”等效的整体,据此,我们就可以将原混合物假设为由MgS 、MgSO3和MgSO4三种化合物组成。通过对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化学式观察可以看出,无论三种纯净物以何种质量比混合,混合物中Mg 、S 的原子个数比固定为1 :1 ,混合物中Mg 、S 元素的质量比固定为24 :32 ,因为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则混合物中Mg 的质量分

新课标人教版中考数学相似三角形中考题及答案

第4章《相似三角形》中考题集: 4.2 相似三角形 选择题 1.(2006?北京)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90°,AD=1,AB=,BC=2,P 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点P与点B不重合),DE⊥AP于点E.设AP=x,DE=y.在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 A.B.C.D. 2.(2005?连云港)如果三角形的每条边都扩大为原来的5倍,那么三角形的每个角() A.都扩大为原来的5倍B.都扩大为原来的10倍 C.都扩大为原来 的25倍 D.都与原来相等 3.(2010?烟台)如图,△ABC中,点D在线段BC上,且△ABC∽△DBA,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A B2=BC?BD B.A B2=AC?BD C.A B?AD=BD?BC D.A B?AD=AD?C D 4.(2010?铜仁地区)如图,小明作出了边长为1的第1个正△A1B1C1,算出了正△A1B1C1的面积.然后分别取△A1B1C1三边的中点A2、B2、C2,作出了第2个正△A2B2C2,算出了正△A2B2C2的面积.用同样的方法,作出了第3个正△A3B3C3,算出了正△A3B3C3的面积…,由此可得,第10个正△A10B10C10的面积是()

A.B.C.D. 5.(2010?桂林)如图,已知△ADE与△ABC的相似比为1:2,则△ADE与△ABC的面积比为() A.1:2 B.1:4 C.2:1 D.4:1 6.(2010?百色)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全等三角形的 对应边相等 B.两角和一边分 别对应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全 等 C.对应角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全 等 D.相似三角形的 面积比等于相 似比的平方 7.(2009?芜湖)下列命题中不成立的是() A.矩形的对角线 相等 B.三边对应相等 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 C.两个相似三角 形面积的比等 于其相似比的 平方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培优训练题】 1.(全国复赛题)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结构见下图)。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 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C.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D.“热冰”中水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2. 3.(山西中考题改编)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从微观角度你获得的一 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所示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粒 子是____________(填“分子”“原 子”或“离子”),该反应的微观过 程是:①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创新题】 4.“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完成。 材料二近代著名化学家道尔顿在著作中说:“一切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极微小的粒子(原子)构成,这些粒子间通过引力相互结合,我们不能创造原子,不能分裂原子,我们能实现的变化,无非是把原先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原先分开的原子结合起来。” (1)材料一说明。 (2)有人对道尔顿观点做了如下修正,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①“一切物质”应该为“有的物质” ②“变化”只指“化学变化”而不能指其他变化 ③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应指明不能用化学变化的方法“创造”或“分裂”原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