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真题.docx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真题.docx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真题.docx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真题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B.硅原子核内中子数可能为14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4,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表示原子序数为;根据原子中原子序

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4,相对分子质量约等于 28,则中子数=28﹣14= 14,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硅的相对原子质

量为 28.09,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硅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2.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如图是四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关于四种元素

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

B.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铝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A、由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是8,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铝原子的最外

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3 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3.从下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答案】 A

【解析】

【分析】

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了原子的结构,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得电子

则形成阴离子,失电子则形成阳离子。

【详解】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

的电子数。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得电子则形成阴离子,失电子则形

成阳离子。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化学性质。题中①的质子数是

8,②的质子数是10,它们不是同一类元素;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

①粒子的最外层得了 2 个电子,是阴离子;②既没得电子,也没失电子,是原子。

4.下列微粒中,能表示 2 个氢分子的是

A.2H B. 2H +22

C.H O D. 2H

【答案】 D

【解析】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 2 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5.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1 滴水大约有

21 个水分子——分子很小1.67 × 10

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答案】 D

【解析】

A、酒精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故远处就可以闻到酒香味,正确;

、滴水大约有× 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正确;

B 1 1.6710

C、醋酸和蔗糖是两种不同的分子故性质不同,故正确;

D、将空气液化,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而分子的大小不变,故错误。故选D。

6.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下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答案】 B

【解析】

A、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 A 错误;

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4,故 B 正确;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8.09,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 C 错误;

D、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

最高的元素,其次是硅元素,故 D 错误。

点睛∶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

稀有气体元素。

7.如图是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甲和乙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C.甲和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D.乙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X 是 12 号元素,是镁元素,故是金属元素,故正确;

B、 X、 Y 两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错误;

C、 X 是镁元素, Y 是氯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2,正确;

D、 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大于7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正确。故选B。

8.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离子( Mg2+)核内有12 个质子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 1 个电子

D.镁离子( 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和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及题中信息知,A.镁离子( Mg2+)核内有12 个质子。故 A 正确。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 B 错误。

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 1 个电子。故

(Cl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 D 错误。

C 错误。D.镁离子(Mg 2+)与氯离子

考点∶ 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

9.工业用盐中含有的亚硝酸钠( NaNO2)是一种有毒物质,利用 NH4Cl 溶液可使 NaNO2转化为无

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①NaNO2+NH4Cl===NaCl+NH4NO2

②NH4NO2===N2↑+2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NH4NO2由三种元素组成

B.反应①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C.利用 NH4Cl 处理 NaNO2最终转化为NaCl、 N2和 H2O

D.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四种

【答案】 D

【解析】亚硝酸钠(NaNO 2)是一种有毒物质,利用NH 4Cl 溶液可使NaNO 2转化为无毒物

质。 A. NH 4NO 2由氢,氮,氧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 B.反应①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②

为分解反应。故 B 正确。

C.4222

利用 NHCl 处理NaNO最终转化为NaCl、 N和 HO三种物质 . 故C正确 . D. 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3,-3,,0 三种. 故 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组成及反应类型。

1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说法错误;

B、离子包括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由原子形成的离子化学变化中不会再分,而由原子团

形成的离子化学变化中可能再分,比如碳酸钙高温分解中,碳酸根离子分开了,反应生成

了二氧化碳,故说法错误;

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说法错

误;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正确。故选 D 。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B.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 4000L 氧气能压缩在40L 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

【答案】 B

【解析】 A 、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没有生成新的微粒,不能说明分子可

以再分,错误; B、八月丹桂飘香,是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正

确;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错误; D 、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错误。故选 B 。

12.下图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属于氧化物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反应物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选项正确,不符

合题意;

B、由图可知,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均只含有氢、氧两种原子,即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

不变,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生成的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水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 价,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反应物过氧化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生成物水中的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即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

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

D.甲原子核外共有 5 个电子层

【答案】 B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甲元素的名称是溴,带

“氵”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B、甲是溴 (Br),溴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1 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通常显-1 价,乙元素是钠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

数为 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1 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通常显+1 价,甲、乙两种元素形成

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乙的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序数 =质子数,乙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1,不是中子数为11,错误; 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甲原子核外共有 4 个电子层,错误。故选B。

14.科学家已研究出一种高能微粒N5+,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5+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B.每个 N5+中含有 35 个质子和34 个电子C. 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D.每个 N5+中含有 35 个质子和36 个电子【答案】 B

【解析】

【分析】

A、 N5+是一种高能微粒,不属于单质,选项 A 不正确;

B、每个 N5+中含有 35 个质子, N5+中的电子总数为五个氮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再减去一个

电子,为35-1=34 ,选项 B 正确;

C、 N5+只是失去了一个电子,中子数没有发生改变,选项 C 不正确;

D、 N5+中的电子总数为五个氮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再减去一个电子,为35-1=34 ,选项D 不正确。故选B。

15.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三种不同的元素

B.②表示的每个原子在化学反应时通常易得到两个电子

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阴离子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①和②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

元素,图中共表示 3 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②的最外层上有 2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2 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

错误。

C、①为阳离子,是原子失去 2 个电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是金属元素;粒子③④为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①质子数>电子数,为阳离子,④的核内质子数=电子数,为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16.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氧气

B.氮气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

C.空气液化时,各组分的微粒会变小

D.干冰气化过程中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答案】 B

【解析】

【分析】

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 78%,因此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氮气中含有氮元素,可以用来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C、空气液化时,各组分的微粒间的间隔逐渐变小,而不是微粒会变小,说法错误;故不符

合题意;

D、分子是不停的运动的,干冰气化过程中分子并不是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法错误;故不

符合题意;

故选 B

17.“朝核危机”引起全球瞩目,铀浓缩技术是国际社会禁止扩散的敏感技术.如图是

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38

C.一个铀原子的核内有92 个质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2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

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

名称是铀,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92,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9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

为 92,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

质量为 238.0,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 C。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18.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关系归纳错误的是()

A.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因此原子不能再分

D.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比如水分子和氖原子;元素的化学

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因此在化学变化中

原子不能再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故选 C.

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

19.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

C.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不存在间隔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化学变化中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故 A 错误;

B、原子变成离子时改变的是电子数,质子数不变,故 B 错误;

C、微观粒子间总是存在间隔的,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仍存在间隔,故 C 错误;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都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故 D 正确。故选 D。

20.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事实解释

A湿衣服晾干分子在不停运动

B铁轨接头处留有一定的缝隙原子之间有间隔

C氯化钠固体不导电,溶液导电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溶液中离子能自由移动

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含有氢氧原子

A. A B. B C. C D. D

【答案】 D

【解析】

事实解释

A湿衣服晾干分子在不停运动,向空气中扩散,故 A 正确;

B 铁轨接头处留有一定的缝

原子之间有间隔,防止热胀冷缩,故 B 正确;隙

C 氯化钠固体不导电,溶液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溶液中离子能自由移动,导电故 C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含有氢氧离子,不是原子,故 D 错误。

点睛∶ 分子基本性质⑴分子质量非常小、分子的体积很小。⑵ 、分子并不是静止不动的,

它总是在不断的运动。⑶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隙。⑷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

物质的分子,性质不相同。酸碱盐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2012-2013学年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

2012-2013学年九年级化学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2分 ×15=30分 1、【 2012·潍坊】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 A .中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 2、【 2012·泰安】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B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D .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是由电子决定 3、【 2012·宿迁】科学家发现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氦(He-3 ,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2,中子数为 1,则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 1 B.2 C. 3 D.4 4、【 2012·盐城】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 25,相对原子质量为 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 A . 25 B. 30 C. 55 D. 80 5、【 2012·北京】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单质

6、下图是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 、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了所有的电子 B 、一个氯原子如果得到一个电子就变成不稳定结构 C 、氯化钠是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亲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的物质。 D 、生成的氯化钠多出了一个电子 7.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 2万块钛(Ti 金属板。已知 Ti 原子核内有 22个质子,则下列有关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Ti 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 B . Ti 4+的阳离子核外有 18个电子 C . Ti 原子核外有 22个电子 D . TiO 2中含有氧分子 8.下列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 , 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 O B . Cu C . N D . Cl

最新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有答案)(word)

最新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有答案)(word)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根据模拟模型可知,反应前有两种分子,反应后生成了一种分子,即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正确; B. 反应后出现了一种新分子,即该反应有1种生成物,此选项错误; C. 根据模拟模型可知,每个生成物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此选项错误; D. 根据模拟模型可知,反应后有1个剩余,所以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6:2=3:1,此选项错误。故选A。 2.生活中废弃的铝质易拉罐、破铁锅、废铜线等可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A.化合物B.金属或合金C.氧化物D.非金属 【答案】B 【解析】 铝质易拉罐、破铁锅、废铜线都属于废旧金属材料,主要成分是金属单质或合金,与有机物氧化物非金属无任何关系,应属于金属或合金.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对废旧金属的考查,属于废旧金属回收的知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3.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C中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C。

4.下面各种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蒸馏水B.二氧化碳C.空气D.氮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A、蒸馏水由水分子构成,B、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C、空气是混合物,由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构成,故含有氧分子,正确,D、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故选C 考点:物质的微观构成 5.按右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救增多 B.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 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 D.Na+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图示可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层,故选项说法错误。 B、Li、Be均为金属元素,但硼(B)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镁原子、氢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氢离子,则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8和0,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钠原子、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3,在化学反应中分别易失去1个、3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铝离子;则Na+和Al3+核外电子数都为10,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一)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本题共30分) 1.某婴儿配方奶粉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钙、磷、铁、锌”应理解为 ( ) 营养成分钙磷铁锌 含量(mg/100g) 600 520 6~11 3~7 A.金属 B.非金属 C.元素 D.分子 2.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 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元素的原子是 ( ) 4.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质子数B.电子层数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5.石英钟、电子表使用石英晶体代替传统钟表中的摆和游丝,提高了钟表计时的精确度。已知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0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2 B.+3 C.+4 D.+6 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薮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A.50 B.86 C.136 D.222 7.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 8.我国科学家发现用含硒(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的硒元素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 ) A.Na2SeO3 B.Na2SeO4 C.NaSeO2 D.Na2SeO2 9.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H3COOOH)是一种杀菌能力较强的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 ) A.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气分子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D.其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10.在2S03和3S02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分子个数相同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C.氧原子个数相同 D.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2 11.下列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 A.硫化氢H2S B.氯化钾ClK C.高锰酸钾KMnO4 D.五氧化二磷P2O5 12.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 ( ) A.O2 B.2H C.N D.Fe 13.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它们按碘的化合价的顺序排列:①KI ②I2③HIO ④X ⑤NaIO4。则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 )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题集锦.docx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题集锦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下列构示意表示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横行且都不性的粒子是??( )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分析】 在原子构中,子数=子数,从而不性。 【解】 从构示意可看出,①②④ 都不性,且周期数等于核外子数,① 和② 原子核外只有 2 个子,在第二周期,③④ 在第三周期,表示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 横行且都不性的粒子是①和② ,故 A。 2.如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 元素信息不全).下列法不正确的是() A.X 用符号表示N B.等量的三种物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碳 C.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子数不同 D.子数由小到大依次C< X< O 【答案】 C 【解析】 A、7 号元素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N,正确; B、原子的相原子量与其量是 成正比,由于相原子量的大小关系是氧>氮 >碳,真量也是一关系,故等量的 三物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序是:碳>氮 >氧,正确; C、三种元素原子的子 数相同,都是 2 个子,;D、子数 =原子序数,子数由小到大依次C

A.①和②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不相似B.③和④均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 C.粒子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②③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①的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有 2 个电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②的核外有 3 个电子层,最外层的电子数是2,未达到稳定结构。化学性质不相似, 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③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在④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说法错误; 故符合题意; C、在②的核外有 3 个电子层,最外层的电子数是 2,小于 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由②③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相等,属于同种元素。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 意;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有关知识,要明确相对稳定结构、质子数与元素种类的关系以 及原子与离子的判断方法。 4.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X> 10,则该微粒属于阳离子 B.氟元素为金属元素 C.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 D.氟原子核外有 9 个电子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A、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若X> 10,则该微粒属于阳离子,故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氟,属于非金属元素,故 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故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原子序数为9,氟原子核外有9 个电子,故正确。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A.B.C.D. 【答案】D 【解析】 A、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6=核外电子数6,为原子,错误; B、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错误; C、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10=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错误; D、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正确。故选B。 2.2017年5月9日,中科院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序数中文名称元素符号 113鉨Nh 115镆Mc 117Ts 118Og A.四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B.“Nh”可表示鉨单质 C.Og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 D.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5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由题中信息可知,117号元素带有“石字旁”,118号元素带有“气字头”,都不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Nh”可表示鉨单质,正确; 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元素,错误; D、镆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15,错误。 故选B。

3.硒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如图为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 C.硒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3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答案】C 【解析】 A、由硒元素的名称汉字偏旁“石”字可知,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正确。故选C。 点睛:以钠为例: 4.从下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答案】A 【解析】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真题.docx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真题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B.硅原子核内中子数可能为14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4,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表示原子序数为;根据原子中原子序 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4,相对分子质量约等于 28,则中子数=28﹣14= 14,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硅的相对原子质 量为 28.09,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硅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2.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如图是四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关于四种元素 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 B.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铝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A、由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是8,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铝原子的最外 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3 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3.从下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答案】 A 【解析】 【分析】 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了原子的结构,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得电子 则形成阴离子,失电子则形成阳离子。 【详解】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 的电子数。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得电子则形成阴离子,失电子则形 成阳离子。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化学性质。题中①的质子数是 8,②的质子数是10,它们不是同一类元素;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 ①粒子的最外层得了 2 个电子,是阴离子;②既没得电子,也没失电子,是原子。 4.下列微粒中,能表示 2 个氢分子的是 A.2H B. 2H +22 C.H O D. 2H 【答案】 D 【解析】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 2 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

物质构成的奥秘总复习 一、考点、热点回顾 1、分子和原子 2、原子的结构 3、元素 二、典型例题+拓展训练 典型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原子中都含质子、中子、和电子 B、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等于质子数 C、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D、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 变式训练1、“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这句广告词说明了()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变式训练2、下列物质中,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 A. 氢气、氧气、氯气 B.硫、铁、氖气 C.水、氩气、铁 D.空气、氮气、木炭 变式训练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CaO B、Al2O3 C、SiO2 D、Fe3O4 典型例题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变式训练1、下列符号不具有宏观意义,而只有微观意义的是 A、Cu B、3O2 C、NaCl D、Na2O 变式训练2、关于物质组成和结构的下列叙述中,①一切物质都是元素组成的;②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③分子、原子是不断运动的,而离子不会运动;④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⑤“2O”既表示二个氧元素,也可表示二个氧原子;⑥高锰酸钾(KMnO4)属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你认为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③④⑤⑥ 变式训练3、用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所具有的意义。 (1)2个钙原子____________,(2)氧气____________,(3)二氧化碳____________,(4)氮元素____________,(5)3个铁原子____________,(6)2个氖原子____________,(7)H____________,(8)4P____________,(9)2Cl____________,(10)3H____________ 变式训练3.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3个铁原子____________(2)4个氧分子____________ (3)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___(4)氯化钠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1.王芳同学学习化学后,对装修新房的爸爸说“如果厨房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粘满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 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016·河北)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公路上大雾弥漫 B.花棚里香气扑鼻 C.湖面上柳絮飘扬 D.氧气被压缩进钢瓶 2 (2016·北京)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氯原子的是() A.2 B.2 C.2Cl D.- 3 (2016·南宁)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 4 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物质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发生改变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氧气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6 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不停地运动 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7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8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 子;②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③同种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而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9 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铯-137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铯-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 B.铯-13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 g

最新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真题(word).docx

最新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真题(word)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②表示的是阴离子C.③属于金属元素【答案】 D B.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种不同元素D.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解析】 A、② 质子数 =11,核外电子数 =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错 误; B、①②③④的核内质子数分别为:8、11、 16、 11,②④属于同种元素, ①②③④表示的是三种不同元素,错误;C、由③ 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的质子 数是 16,属于硫元素,元素的名称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D、①③ 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化学性质相似,正确。故选D。 点睛: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的 2.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x= 2 B.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氧属于非金属元素 D.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 【答案】 B 【解析】 A、由原子结构中质子数=电子数可知, 8=x+6, x=2,正确; B、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 知,最外层电子数为6> 4,故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错误;C、由汉字氧带“气字头”,不带“金字旁”可知,氧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D、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 的信息可知,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正确。故选B。 点睛: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是解题关键。

3.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 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用符号表示为N B.等质量的三种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碳 C.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D.质子数由小到大依次为C< X< O 【答案】 C 【解析】 A、7 号元素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正确; 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实际质量是 成正比,由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是氧>氮 >碳,真实质量也是这一关系,故等质量的 三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碳>氮 >氧,正确; C、三种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都是 2 个电子层,错误;D、质子数 =原子序数,质子数由小到大依次为C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测试卷 综合Ⅰ试题化学部分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计30分。) 1.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从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 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C.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2.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 3.水是生命之源,以下生活中的“水”能看成纯净物的是 ( ) A .矿泉水 B .结冰的海水 C .自来水 D .结冰的蒸馏水 4.下列现象与空气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 A. 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 .夏天打开冰箱时,冒白气 C .寒冷冬季,清晨的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D .放置在空气的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 5.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在水中加入明矾可将硬水变为软水 C .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无益 D .雨水是天然的纯净物 6.小明同学对泥水进行过滤后发现液体仍然混浊,下列解释有误的是( ) A. 仪器不洁净 B .液面超过的滤纸的边缘 C .滤纸破损 D 7.右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它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色素、部分臭味 B .它能把硬水转化成软水 C .它要求水从下进,从上出是为了操作方便 D .它可以杀灭所有的细菌和吸收有毒重金属 8.下列变化中都生成水,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 .氢气+氧化铜 铜+水 B .氧气+氢气 水 C .碳酸 水+二氧化碳 D .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 9.保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 A .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 B .水分子 C .氧元素和氢元素 D .氢原子和氧原子 10.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大增强。对此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除去氧气后的水就不再含有氧元素了 B .“普通水”含有氧分子 C .“普通水”含有氮分子 D .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高温 点燃 点燃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如图,上瓶充满空气,下瓶充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发生反应),抽出玻璃片,瓶口对紧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两瓶内气体颜色趋于一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说明不断运动 B.当两瓶中气体颜色不再变化时,微粒停止运动 C.实验前后,二氧化氮分子的性质和个数都不变 D.实验后,二氧化氮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空气中的分子和二氧化氮分子都在运动,最后两瓶中的气体颜色趋于一致,故A说法正确; B. 微粒始终在不断运动,故B说法错误; C.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变化前后二氧化氮分子的性质和个数都不变,故C说法正确。 D. 实验后,二氧化氮占的空间变大,二氧化氮分子间的间隙变大,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2.2017年5月我国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右图是其中一种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镆属于金属元素 B.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中子 C.“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 D.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镆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解答,故镆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不一定有115个,说法错误, 符合题意; C.“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3.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③和④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周期 B.②和⑥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 C.①和②、⑤和⑥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D.①③④是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 A、③的元素属于第三周期,④的元素属于第二周期元素,故A选项错误; B、②的元素是镁元素,⑥的元素是氧元素,故形成的化学式为MgO,故B选项正确; C、①是稀有气体元素、②是金属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故C选项错误; D、③是离子结构示意图,故D选项错误。故选B。 4.2017年5月9日,中科院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序数中文名称元素符号 113鉨Nh 115镆Mc 117Ts 118Og

最新《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最近,我国研发出了“发电玻璃”,又名叫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其原理是在绝缘的普通玻璃上涂抹上4微米厚的碲化镉光电薄膜,由此制成可导电、可发电的半导体材料。镉元素的信息如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x=8 B.镉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镉原子的中子数是64 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g 【答案】C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A、图中x=48-18-18-8-2=2,故A错误;B、镉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误;C、镉原子的中子数是112-48=64,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故C正确;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D错误。 点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2.科学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N5+,则N5+的结构可能是( ) A.N5+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B.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 C.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D.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5个电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高能微粒N5+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属阳离子,选项A错误; B、一个氮原子有7个质子,那么N5+中含有35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说明失去了一个电子,那么有34个电子,选项B错误; C、一个氮原子有7个质子,那么N5+中含有35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说明失去了一个电子,那么有34个电子,选项C正确; D、一个氮原子有7个质子,那么N5+中含有35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说明失去了一个电子,那么有34个电子,选项D错误。故选C。 3.下面各种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培优训练题】 1.(全国复赛题)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结构见下图)。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 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C.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D.“热冰”中水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2. 3.(山西中考题改编)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从微观角度你获得的一 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所示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粒 子是____________(填“分子”“原 子”或“离子”),该反应的微观过 程是:①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创新题】 4.“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完成。 材料二近代著名化学家道尔顿在著作中说:“一切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极微小的粒子(原子)构成,这些粒子间通过引力相互结合,我们不能创造原子,不能分裂原子,我们能实现的变化,无非是把原先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原先分开的原子结合起来。” (1)材料一说明。 (2)有人对道尔顿观点做了如下修正,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①“一切物质”应该为“有的物质” ②“变化”只指“化学变化”而不能指其他变化 ③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应指明不能用化学变化的方法“创造”或“分裂”原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复习(例题、习题附标准答案)

初三化学(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前预习】 1.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停地。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在固体、液体中微粒间的距离,在气体物质中,微粒间的距离,所以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 物质不易被压缩。 【课堂练习】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蔗糖放到水中不见了,说明蔗糖以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了水中 B.从远处就能闻到香醋的气味,是因为醋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 C.湿衣服晒干了,说明衣服上的水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 D.水结冰后,冰中微粒间的距离比液态水中微粒间的距离小 4.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微粒的质量发生变化B、微粒的大小发生变化 C、微粒间的空隙发生变化 D、微粒处在静止还是运动状态 5.纯净物是由(相同的、不同的)微粒构成的,不同种微粒构成的物质是。 6.水受热蒸发和水通电分解分别发生了变化和变化。水受热蒸发时,构成水的微粒(发生、没有发生)变化,水通电分解时,构成水的微粒(发生、没有发生)变化。 【课后测试】 一、填空题 8.把固体碘密封在一根约长10cm的玻璃管内,用酒精灯微热有固体碘的一端,可观察到的现象为,这是因为。 9.应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⑴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所得混合物的体积(大于、等于、小于)100mL, 由此可说明; ⑵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这是因为; ⑶在盛有50mL水的试管里,加入一小颗高锰酸钾晶体,观察到溶液 , 这是由于 ; ⑷在夏季,充足气的自行车胎在行驶过程中容易爆胎,这是因为

。 10.用微粒的观点说明:物体固、液、气三态的密度不同。 三、简答题 11.如右图,做氨分子运动实验时,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 (1)用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棉花上,可观察到的 滤纸条酚酞试剂棉花现象 是。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3)某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的颜色没有改变,而试管口的棉花却变色了,发生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配制1:2体积比的酒精溶液时,分工为:甲同学量取50mL酒精,乙同学量取100mL水,丙同学将两份液体充分混合并量出所得液体的体积为146mL。对此,甲同学认为可能有人少量了液体,乙同学认为可能在读数时有误差,丙同学则认为三人用的量筒可能有质量问题。 对此,你的评价是: 四、探究题 13.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 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如图),哪一 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请你再举出可以用 这种原因解释的一个实例来。 11课时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 【课前预习】?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和。如金刚石由(填分子、原子、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由构成的,水是由构成的。 2.关于液态氧与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③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④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物质 A.①③ B.②④ C. ①④D.①②④ 3.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C.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课堂练习】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因为固体物质分子间的空隙较小,所以水结成冰后,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小了() (2)氯化钠是由氯原子和钠原子构成的() (3)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 (4)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5.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完整版)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试题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试题 86.(2013.连云港)右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粒子的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 B.该粒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该粒子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D.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 87.(2013.菏泽市)鉴于H7N9禽流感疫情,一种新型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已获得加速审批通过。帕拉米韦的化学式为C15H28N4O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帕拉米韦属于有机化合物B.帕拉米韦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C.帕拉米韦由四种原子构成D.帕拉米韦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88.(2013.遂宁市)2013年3月底,上海、安徽等地出现H7N9新型流感病毒,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其治疗有效药物达菲可用莽草酸(C7H10O5)制取。有关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莽草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莽草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7:10:5 D.每个莽草酸分子里含有5个氢分子 89.(2013.安徽省)最近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117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 C.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117 D.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 90.(2013.福州市)硅酸钠(Na2SiO3)可用作粘合剂和防火材料。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 91.(2013.福州市)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O2—2个氧原子B.Ca2+—钙离子 C.P2O5—五氧化二磷D.2H 2O—2个水分子 92.(2013.南京市)氦气中氦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0 C.-2 D.-1 93.(2013.广州市)镉元素(Cd)对水体会造成重金属污染,某工业废水中含有三氯合镉酸钾(KCdCl3),其中镉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2 D.+5 94.(2013.泸州市)黄曲霉素(化学式为C17H12O6)广泛存在于变质的花生、玉米和谷物等农产品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黄曲霉素有很强的毒性B.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12 C.每个分子中含有6个H2O D.每1个分子由35个原子构成 95.(2013.泸州市)金属Mg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MgO和Mg3N2,在Mg3N2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A.-3价B.-2价C.+3价D.+5价 96.(2013.泰安市)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97.(2013.泰安市)下列有关化合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无关B.氨气(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C.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D.有些元素在不同条件下可表现出不同化合价 98.(2013.日照市)地震过后,防疫部门常用到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该消毒剂可表示为RO2,主要用于饮用水消毒。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 A.CO2B.NO2C.SO2D.ClO2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

化学测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卷一和卷二,卷一为选择题共20个小题(1--20),卷二为非选择题(21---28)共8个小题共60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N-14 O-16 P-31 S-32 3、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卷(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中,每小题2,共4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1.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 C.离子不可以转变成原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今年1月份的雪灾对我国南方的电力、交通造成很大的危害,有一种融雪剂含有Na2SiO3 (硅酸钠),Na2Si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 A.+1价 B.+2价 C.+3价 D.+4价 3.下列符号表示一种元素的是() A.CO B.C C.CO2 D.C60 4.“嫦娥一号”的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资源,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中x为() A.1 B.2 C.3 D.4 5.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钠离子 B.氯离子失去电子变氯原子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6.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许多含氮的物质,如:N2、NO2、NH3、NO、N2O3、N2O4、NaNO2、NH4NO3,则这八种物质中氮元素显示的化合价共有()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7.某些人睡觉常常磨牙是因为缺锌,这里的“锌”是指()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 8.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层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9. 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定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和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 A. 核内质子数目 B. 核内中子数目 C. 核外电子数目 D. 相对原子质量 10.达菲(化学式为C16H28N2O4·H3PO4)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禽流感药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达菲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 B.达菲分子中碳、氮、磷元素的质量比为16:2:1 C.达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 D.达菲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四氧化二氮分子和磷酸分子构成 11.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Al+3————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B.2H2O————2个水分子 C.2H————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D.Na+————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12.在相同分子数的CO2和SO2分子里含有相同的() A. 氧元素的质量 B. 氧原子数 C. 氧分子数 D.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3.下列物质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 A.碳酸钠NaCO3 B.五氧化二磷O5P2 C.二氧化碳CO2 D.三氧化硫SO3 14.某元素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8 +1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粒子属于原子 B.该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 C.该元素的一个离子含有11个电子 D.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15.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A.原子核体积很小B.原子核带正电 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1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Al2O3 B. SiO2 C. Fe3O4 D . CO2 17甲醛是居室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根据它的化学式O CH2,可以做出4点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醛是有三种元素组成的 B.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 C.甲醛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8 D.甲醛是一种混合物 18、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NO B.NO2C.N2O5D.N2O 19、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大 C.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 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小 20、下列物质是按氯元素的化合价规律排列的,KCl、________、HClO、KClO3、HClO4,则空格内的物质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