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诵课程计划

晨诵课程计划
晨诵课程计划

六(2)班晨诵课程计划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一.实施目标:

1.通过诵读“通小学子吟诵的传统经典”经典篇目以及“生命美文”,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六年级学生学习的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二.实施措施:

1.每周晨诵一次,每次十五到二十分钟。用美妙的童诗开启黎明,按照事先制定的年级晨诵方案,结合整理好的晨诵篇章,开始有目的、有计划的晨诵。

2.提倡师生共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小组赛读等形式多样的诵读方式。根据班级学生的特色,灵活多变、富有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晨诵活动,旨在营造和谐愉快的诵读氛围,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

三.诵读内容:

四.具体目标:

1.关于古诗:

能正确、熟练地背出古诗;

了解古诗的大意;

知道诗句所描述的对象;

知道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2.关于现代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现代诗;

理解诗的意思,知道诗句所描述的对象;

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五.评价与反馈:

1.过程性评价:

十首古诗为必背内容,每背出一首,奖励一颗星。得满10颗星,可在学期末“书香学生”的评比中加分。

现代诗歌的诵读,通过举行“诗歌朗诵会”的形式,评出等级奖,以激励学生爱上诗文诵读。

2.形成性评价:

期终对本学期晨诵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考核、评比。搜集在晨诵课程开展过程中的过程性资料,作为“书香班级”资料的一部分进行展示评比。

学期末举行“古诗词知识竞赛”,以笔试的形式在检查学生对必背古诗词的积累和理解情况,检查晨诵课程开展的有效程度。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有效性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更应该关注学生体魄的健壮、情感的丰富和社会适应性的提升,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促进个体的全方位发展,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真确价值的过程。有效教学主张老师树立教学目标整体结构观念,全面实现三维目标,从而充分实现教学的基本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我们现在所讲的课堂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课堂,是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标的课堂。不管我们的教学观怎么变,教学理念或教学手段怎么更新,我们所关注的有效课堂和有效教学应该始终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关注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更应关注教学中人的生存状况,尤其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况。追求有效教学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教师和学生互动生成、共同成长的过程。而有效课堂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利用好课堂45分钟,要把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放到学生身上,使学生乐于学,自主学,学会学备好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因此我认真学习专家的专题讲座。专家的讲座理论联系实际,从备课的意义、备课的理念谈到了具体的备课方法,指出教师要树立终生备课的思想,要更加注重隐性备课,教师要通过不断的读书、学习、实践,丰富自身内涵,从而提升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精彩而实用的讲座,使我感到受益匪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为了有效备课,我们学校备课组还组织了专项研讨和实践。例如:新课程古代诗歌散文教学实验,备课组老师每个人先独立备课,在经历诵读课文、研读教材的深入思考后再撰写教学设计。之后,备课组成员自我反思、组内讨论,得出备课组内合案,通过课堂修改、完善设计。这次备课研讨活动,让我们真正体验到了该如何备课,领会到了备课的重要性,懂得了备课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研读把握能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集体合作的力量和快乐。以后,我们真的应该把抄教案的时间真正用于备课。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力提高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鼓励积极参与,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要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真正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导应贯穿“三讲三不讲”原则,即所谓“三讲”就是重点、难点、疑点,这三个点我们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讲;“三不讲”就是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永远也不会的不讲。 合作是提升有效课堂的必由之路。我们充分利用备课组在师资方面的优势,进行教师有效合作的探索。把高教以上教师组织起来建立,在各项教研活动中,以一个强有力的整体,重拳出击,将每项教研工作做细、做精。同时,制定较详细的实施方案,改变教师以往那种自发的、零散的协作,落实为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团队合作,使全备课组教师都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研究中,在研究中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在研究中成长。 在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学方法可以预设但不一定要格守,随着课堂教学流程推进,要灵活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悦小晨诵课程建设方案

悦来小学晨诵课程建设方案 2013—2014第二学期 一、目的意义 新教育提倡的“与黎明共舞”晨诵项目是以适合孩子当下的儿歌、优美的儿童诗及古典诗词为主的新阅读课程。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要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通过晨诵,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让每一个孩子的灵魂、精神因诗歌而获得充分的舒展。 二、课程目标 A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有计划地开展晨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能不同程度地感受诗歌带给他们心灵上的启迪,通过仿写诗歌的练习,逐渐将诗一般的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习惯。 2.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校本晨诵课程,按年级段构建晨诵内容的序列,为构建书香校园营造氛围。 B过程与方法: 通过习惯的养成,让“与黎明共舞”的观念深入到每个老师和学生的心中,晨诵不再是一个附加的学习内容,而是成为教学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个早晨,在琅琅的诵读声中,学校、老师、孩子一起开启一个个新的黎明。 C情感态度价值观: “与黎明共舞”成为师生必要的仪式,让师生都因为这样的仪式,享受到生命的幸福,感受到人生与自然、与社会的高度融合,让每一个人都能听到花开花落的声音,看到云卷云舒的历程。 三、内容设置 1.选择内容的原则:词句优美,儿童在吟诵时可以感受和理解,传递人类美好的愿望与情愫。 2.选择内容的方法:围绕一个主题(每月一事主题、所学课文单元主题)或某一诗人而选择一系列诗歌;节日诵诗、生日诵诗等。 3.分年段设置内容:

一二年级以从童谣、儿歌为主,三四年级以儿童诗和浅易五言绝句为主,五六年级则以更广阔的视野,诵读人类最优秀的诗作为主。 (说明:晨诵内容由年级组商讨后共同决定,可以选择《好书伴我成长》后面的古今诗词、古诗七十首、“日有所诵”推荐的诗文,也可以根据年级特点自行开发。) 四、实施方法: 1.整体推进与榜样示范相结合。每个年级的负责人起好带头作用,用成功的幸福感吸引本年级全体教师参加。 2.低年级保证每周3次晨诵时间,中高年级保证每周2次晨诵时间,每次晨诵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 3.加强晨诵研究。 (1)项目负责人主持开展晨诵小讲座。 (2)实行听评课制度。 (3)加强案例研究。 4.共享资源与创造资源相结合,年级组长每个月提前上传晨诵资料,教师结合实际创生资源。 5.注重资料积累。执教后及时描述精彩的晨诵故事,拍摄收集学生优秀晨诵写绘作品。 6.设置专用晨诵本,要求如下: (1)摘抄晨诵诗歌。 (2)配画、配话(感言)、改写、创编同题诗等。 (3)教师进行等级评价。 五、项目核心成员: 项目负责人:邢春燕 项目各年段负责人:一年级:曹海云二年级:顾英华三年级:黄凤丹四年级:倪旭霞五年级:黄惠六年级:陆春红 六、工作职责: (一)负责人职责: 1.各年段负责人要及时将相关的资料、问题、工作开展情况与同轨老师进行传达、交流。

晨诵课程的教学与策略

晨诵课程的教学与策略

晨诵课程的教学与策略 市坪乡中心小学李毅 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是《晨诵课程的教学与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大家见谅。 晨诵,是让孩子拥抱晨曦,相约黎明,用优美的诗歌,师生美妙的诵读,开启一天快乐的学习之旅。晨诵是一种仪式,是一种师生共同穿越诗歌,享受生命,开启新的一天的洗礼仪式。晨诵时,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诵、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一起激励,让教师、学生、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因此,晨诵的关键在于“诵”。如何指导学生“诵”是实施晨诵的关键所在。下面我就对此向老师们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建立课程模式,开屏良好习惯。 1、利用《日有所诵》,引导学生诵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亲近母语在徐冬梅老师的带领下,编写了一本专用于晨诵的书《日有所诵》。 《日有所诵》,顾名思义,就是看看诵读,日不间断,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2015年9月,我校成为亲近母语?春桃?伙伴计划实验学校,我班成为实验班级,从而每位同学一本《日有所诵》。从此,我每天带领孩子们畅游在诗歌中,从《需要什么》到《瞌睡虫》,从《大风歌》到《易水寒》,从泰戈尔的《飞鸟集》到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让看陶醉,让人激动。 2017年3月起,我将晨圈运动(与黎明共舞)溶入晨诵中,每天早晨,孩子们来到学校,就与我一起绕操场奔跑、然后做晨圈运动,最后才到教室,大家一起诵读《日有所诵》,每天一首,连续不断。 这个活动,需要老师们不断的坚持,上学期,因为我的原因,孩子们一下

子懒惰下来了。 2、利用网络,让学生在网络中带随名师晨诵。 2015年沪江开通了CC Talk软件,宣告互联网+阅读时代的到来,先后新教育优秀实践者时朝莉老师开办了“彩虹花和阅会”、曹亚男老师开办了“卿云工作室”,六和公益开办了“绘本阅读教学(讲故事)”等等,影响着全国各地孩子们的阅读。 每天,我们可以利用“班班通”,打开以往老师们的课程,让孩子们在网络中参与晨诵。 3、可以给孩子们上晨诵课,就像今天早上我上的那节课一样,教给孩子们晨读的方法。 4、如果什么条件都不具备,那请你为孩子们摘抄诗歌,做到每日一诗,让孩子的人生充满诗意。 二、晨诵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正所谓,教无定法。一切能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积累优美语言,陶冶师生情操的方法都是好方法。下面我就以《日有所诵》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说说我自己的一些浅见。 《日有所诵》共六册,每册分上下两卷,每卷十六个单元,每单元五遍文段。从内容上看,一二年级主要以童谣、童诗为主,三四年级主要以现代诗、古诗为主,溶入现代哲理诗,如《飞鸟集》《新月集》。五六年级主要以古代诗词歌赋等经典为主,给人以无限的陶冶。 在诵读中,每一种体裁的文本的方法又有所不同,下面就我们一起来看看: 1、童谣 【数学歌】(手指游戏) 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筋斗, 七八九,拍皮球,十个手指头,就是两只手。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试题及答案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试题与答案 (2011-03-17 10:13:39)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试题与答案 第一套 一、单选题(共 30 道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校本研究”立足学校,因此应该(A) A、以学生为本 B、以老师为本 C、以学校为本 D、以教材为本 2、就社会发展而言,真正的第一资源是(A) A、人才 B、金属 C、资本 D、土地 3、教师以为学生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因而对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其他学生更快的发展,这就是(A) A、罗森塔尔效应 B、高原效应 C、马太效应 D、蝴蝶效应 4、教给学生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是一种(C) A、陈述性 B、程序性 C、策略性 D、静态知识 5、利用教师之章的专长或经验,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观察与回馈,达到教师共同成长的目的,这就是一种(B) A、自我反思 B、同伴互助 C、专业引领 D、少数有准 6、现实中教育教学法课题产生的途径多半是(B)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由此及彼 D、由表及里 7、多次测验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这就是(D) A、程度 B、效果 C、效度 D、信度 8、教师专业化发展,重点在于(C) A、提高身体素质 B、培养敬业精神 C、提高专业能力 D、学习专业知识 9、真正的第一生产力是(A) A、教育 B、科技 C、文化 D、信念 10、教学研究的第一步是(A) A、提出问题 B、设计方案 C、搜集资料 D、制定假设 11、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应该是(B) A、教师 B、学生 C、教材 D、教法 12、教学研究中经常反思,就通产生一种盘旋上升的(C) A、螺旋效用 B、马太效用 C、蝴蝶效用 D、互动效应 13、专业化要求,教师培养实现(A) A、多元化 B、封闭型 C、终结性培养模式 D、划一培养模式 14、专业化教师的首要突出特征是(B) A、接受研究性教育 B、具有专业职称 C、经验丰富 D、从教历史悠久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知识结构 第一章教学策略的涵义解析 ?一、“教学”含义的理解。 ?唤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教育可以被看成是一系列精安排的外部事件,其目的是为了支持内部的学习过程。 ?二、教学策略的含义。 ?教学策略:是为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清晰分析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对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做出安排并进行调节与控制的执行过程。 ?三、教学策略的一般特征: ?1、它是为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教学设计中的一个指向实践操作的项目。 ?2、它是遵循教学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以一定的教育理念和策略思想为依据,选择,安排和统合教学的形式与方法。 ?3、它既是一种对教学形式与方法的相对有序和有机的构造,又是一个有目的的审视,调节和不断控制的执行活动。 ?4、如果说“模式”侧重于程序与架构,“策略”则更接近于方法与形式。可见,心理学更强调的是策略的技能特性和框架特点,它是一种能够普遍用具体操作情境的技能和规则。 ?四、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为组织教学环境提供一定的结构,程序和步骤,静态看,它是多因素组成的结构,动态看是一系列链接的活动,它具有简约性,概括性,理论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教学模式包含教学策略,它规定着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策略是教学模式的具体化,受模式制约,先有模式,后有策略。 ?五、教育策略与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方式,手段,途径。它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受制于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层次高于方法,包括组织合监控,反馈,调节等内容在外延上大于教学方法。 ?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第二章课程目标与教学策略 ?目标功能:课程与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与评价以及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提示学生学习方法。 它对具体的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操作,调控与测度作用。 ?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一)课程与教学目标是课程功能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二)课程与教学目标有一个逐级具体化的体系。教育方针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的→教学目的。(三)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四)教学目标 ?(一)整体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整体教学活动中的统一实现——是选择和运用教育策略首先应注意的问题。(二)累积性——历时性目标的一种共时性表述。(三)双部性——外显行为与内隐变化的相互结合。(四)灵活性——有所选择,有所侧重的要求。(五)共振性——多种教学要素共同作用的

我对新教育晨诵课程的理解

我对新教育晨诵课程的理解 一、什么是晨诵。 晨诵就是与黎明共舞,让朗诵诗歌开启一天的学习,为每一天注入生命源泉。每天清晨,在生命的黎明,我们该让儿童吟诵什么?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儿童晨间机械地读经或背诵课文的晨读,曾引发了很多人的反对,而近年似乎又有卷土重来的趋势。 二、晨诵的目的 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培养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体验诗歌所传达的情怀、美感及音乐感。所以,新教育实验开发的晨诵,是一个结合了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现代诗歌的复合课程。词句优美,便于儿童在吟诵时感受与理解,传递人类美好的愿望与情愫,是新教育晨诵所选内容的三个基本特点。 新教育实验者给晨诵取了一个非常诗意的名称:与黎明共舞。希望孩子们在每天的黎明时分与经典诗歌共舞,让他们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时间得以舒展,心灵得到唤醒,师生共同传达一种愉悦、饱满的的精神,并由此开启一天的学习。 晨诵吸取了传统读经强调内容的经典性以及大声朗诵的经验,但与读经运动强调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段背诵大量经典,待长大以后再慢慢理解的方式不同,我们特别强调所选诗歌应是儿童当下的经验所能感受到的。 三、晨诵的主要形式 有晨间诵诗、日常诵诗、生日赠诗和情境诵诗。 (1)晨间诵读诗歌:提倡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用同一首诗歌来“开启”黎明,为孩子们的每一天注入生命的源泉。这个一定的时间段可能是一周,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这样的诗歌,往往需要千挑万选。晨间诵诗一般选取那些意义深远的诗,既能让孩子一下子感

觉到它的力量与美,又无法洞悉其全部奥秘,每一次朗诵都会带来新的感悟,而从新的感悟中又将萌生出新的力量与美。因此,晨间诵诗需要反复咀嚼、吟诵与玩味。日常诵诗的内容可能达不到晨间诵诗那类诗歌“无数次打动人的灵魂”的高度,但也必须是优美典雅、天真纯净、奋发向上的。 (2)日常诵读诗的内容应是儿童当下的经验所感受到的。日常诵读诗是晨诵的“必修课”。 (3)生日赠诗是最受孩子们欢迎和期待的一种晨诵形式。在每个孩子过生日时,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教师都会精心选择一首诗或一个故事进行改编,如金子美玲的诗歌《向着明亮的那方》等,把学生的名字嵌入其中,然后让全班同学一起朗诵给他。这首诗一定是当下最适合这个孩子的,也一定是暗含了他的将来的,所以具有“唯一性”。许多教师还把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表现及作业、作品等拍成照片,和生日诗一起做成漂亮的课件,在展示给孩子们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强化生日赠诗与孩子个体生命的关联。 (4)情境诵诗 是在特别的日子或特别的场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诗歌来诵读,如在教师节、母亲节等节日诵读一些写给教师、写给母亲的诗歌,再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选择一些悼念遇难同胞的诗歌来诵读等等。在不同的节气,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校园环境的不同,我们的老师还进行了诸如“在农历的天空下”等晨诵课程的探索,采用诗歌、音乐、绘画等形式,让孩子们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见证大自然的神奇,见证教师与学生共同编织的生活。 晨诵,是新教育实验推进阅读的一种努力与尝试。是整个儿童阶段的非科学性质的阅读,核心内容就是阅读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书籍。

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实施策略

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实施策略 一、教师应主动加强自身文化修养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把传统文化传授给学生,自己首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所以,语文教师应勤于钻研古籍,悉心学习古典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养。都是代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经典著作,应成为语文教师案头的必备书。另外,语文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善于发现和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的教学和有序的拓展。 二、教师应以多种方式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一)诵读、背诵传统文化经典。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纷繁复杂的传统文化准确传授给学生,并且获得学生的认同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但有知识储备,而且有合适的教学方法。民国时期的大师如鲁迅、胡适等人,在反思幼儿教育时,都承认幼时背诵经典对自身的知识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蒙学时期的读物《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诗经》、《论语》等,都是用浅显易懂的语句,教给孩子语言、文学、历史、地理、哲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儒家伦理和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因此,我专门拿出时间来让学生多读以至背诵经典读物,包括齐读、对读、角色读、背诵、配乐诵读……让他们在诵读中更直观地触摸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这些读物也适合记诵。汉语的音节界限分明,声调抑扬顿挫、错落有致,只有诵读和背诵才能体会其美感与乐感。“腹有诗书气自华”,相信持久的经典背诵,一定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相结合。如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我们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文章主旨,都离不开一个“变”字:闰土的变,“我”的变。在教学时,

我引入了对联的学习方式,比如闰土外貌的变化,我给出上联:“银项圈圆实手是小英雄”,学生对出下联:“破毡帽树皮手像木偶人”。这样的形式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将传统文化寓于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增加日常礼仪与规范教育的内容。现在的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除了课堂的书本学习,很少能学到日常的礼仪。《弟子规》中的许多表述,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等,都是古人总结出的日常行为规范。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有必要把传统文化中好的行为规范、日常礼仪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四)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有效进行文化熏陶。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不仅是学生放假休息、家人团聚的时间,其中也蕴含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我们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引导学生自主了解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端午节有哪些别名?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有哪些传统习俗?指导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整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进行交流、展示,评出优胜小组;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包粽子,走近屈原、选艾叶、佩戴香囊、吃粽子……学生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亲身感受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风情,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加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可以说,这样的语文课堂生机盎然,这样的文化传承意义深远。 总之,我们一定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以恰当的方式和方法创设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定能让传统

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论文正文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绪论 1.1现实世界的教与学 (1) 1.2教学策略的研究概述 (2) 1.3当前中学教学分析 (4) 第2章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 2.1有效的课堂提问 (6) 2.2“三心二意”培养问题意识 (9) 2.3“四多四少”策略促课堂高效 (10) 2.4 恰当创设教学情景 (11) 2.5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4) 2.6 低起点、高质量 (15) 第3章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3.1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16) 3.2 多角度思考打破思维定势,主动提出问题 (16) 3.3 温故而知新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摘要 教学策略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情境的特点,对教学过程进行的系统的决策活动。教师教学策略的设计和实施不仅受到教师自身认知风格的影响,还受制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认知能力也不仅影响其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同时还影响着他们对教师教学策略的有效选择和适应。在有关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中,研究学生认知风格的特点和教师教学策略的学生适应性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来探讨教师的教学策略,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学策略;有效学习;中学生;认知能力

ABSTRACT Teaching strategies are the decisive activities made by the teachers for fulfilling the teaching aim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in varied teaching situation.It is known that the design and fulfilling of the teachers’ teaching strategies are not only influenced by their own cognitive styles but also by those of the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ents’ cognitive styles matters when they understand the learning materials and select or adapt to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In the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fields, it is useful to learn the students’cognitive styles and their differences in adaptabilities to the teachers’teaching strategies in the theretical and realistic way.And so does make investigation to the teachers’ teaching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results above. Key words: Design for teaching strategies; Effective learn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 Cognitive competence;

如何有效开展晨诵课的研究

如何有效开展晨诵课的研究 一、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来自国内的报告。清代学者陆世仪认为: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现代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于机械识记占优势的黄金时期。根据台湾王财贵博士近年实验:诵读古代经典半年到一年之后,约有50%的儿童可能达到近乎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而一旦错过13岁以前的教育良机,则会导致终生遗憾。因此,利用儿童时期的记忆力去记下那些永恒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对一个人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古往今来的许多国学大师,都具有博闻强记的特点。茅盾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钱钟书先生也能任人随便从书中抽出一段来,就不假思索、流畅无碍地背出来。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大家。因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要下一番功夫来背诵的。背诵的古诗文多了,自然就为语文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背诵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一个人会不会背,背后记住的东西的多与少,就是能力的体现。甚至可以说,一个人背诵的功夫能决定他一生的成就。鲁迅先生就是因为读得多,记得牢,才编成了中国第一部小说史。现在许多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不强,表达能力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脑中无“米”,说起话来、作起文来当然困难。将来做学问、搞研究,也只有积累的知识多了,才能融会贯通,才容易产生新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新观点。“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的背诵能力,此时就转化成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转化成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汉代扬雄在《答桓谭论赋书》中说:“能读千赋,则能为之”。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古名言。清代唐彪则在《读书作文谱》中对语文能力的形成规律作了具体的总结:“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通过背诵,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心应手地掌握和运用好语文这个基础工具。 而当前江苏海门市的“晨诵、午读、暮省”教学模式已经做得较成熟,已走在了国内教育的前沿。 二、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生活方式。在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中,童年却充满了危机:电视文化、网络游戏、不良读物、应试教育等童年的杀手,潜伏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随时准备着吞噬孩子们的闲暇、良知和身心健康。尤其是电视和网络,让我们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好奇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可悲面目。对于这一切,批评也好,禁止也罢,都无济于事。除非我们有好更好的东西真正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心灵。所以在设法把电视文化、网络游戏、不良读物等从当前生活中清除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给予他们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健全的心智,让他们能够从容地应对一切生活的诱惑与压力,平安地度过危机重重的童年,而这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就是“晨诵、午读、暮省”。 新教育认为: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

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与实施策略

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与实施策略 记得一篇散文中这样写道:有一种幸福是学会忘记,有一种快乐是共同分享。那么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忘记了年龄,每天与孩子们一起开心游戏;我们快乐着,因为我们分享着课堂上的点点滴滴,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工作十多年来,我觉得作为教师没有什么比上好一堂课更为幸福了,在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中,集体教学活动尤为重要。组织课堂教学既是教师的基本技能,也是一门艺术。组织好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的天职,更是一个幼儿园教学质量的生命源泉。那么,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呢?下面,结合我自己的一些做法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做一下介绍。 一、课前充分准备,做到心中有数 ﹙一﹚理顺思路是前提。在主题教学的推进中,三位老师需要协调教授容,哪一个学习点放在前,哪一点放在后都要事先设置好,列出活动安排计划而后方可投入备课。而备课作为课前准备的重中只重,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三位老师要分析本班孩子的已有经验,对孩子的基本能力等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备课时还要注意:一要充分熟悉教材,吃透每一个教学容,挖掘其中的教育点,找准重点、难点。二要制订适切的目标。制定的目标要具体、明确,使活动目标自然地渗透和涵盖情感态度、习惯与能力、知识与技能等三个维度,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活动目标既符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教具准备是基础。

教具准备是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公开活动的准备,教师一般会运用色彩鲜艳的教具、生动有趣的课件等来展开,孩子的注意力就容易集中。另外还要根据教学需要做好课前知识了解和生活体验经验上的准备。教具室会有一些常规的教具:图片、头饰、磁带等。另外生活中的物品:瓶、罐、棒、盒、植物、小动物等都可以拿来当教具,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小型教具。教师一定做到课前有教具,使幼儿接触到直观、形象操作材料,在动手动脑中获得有效的学习。(三)环节设计是关键。 一个有效的集体教学活动,除了选材好、选点妙,目标适切之外,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是关键。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一:开始部分:承担着集中幼儿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作用。如:形象生动的手偶、色彩鲜艳的教具、多媒体课件等。二:基本部分:基本部分是活动过程的核心,在这一过程中要突出重点、难点,指导幼儿去活动、去探索、去体验、去发现。首先要集中孩子的注意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根据孩子注意的特点,把最重要的容安排在上课后5分钟~15分钟这个时段;其次要根据孩子思维的特点,考虑教学的容由易到难、具体形象、生动有趣;再次是根据孩子学习的特点,要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让孩子亲身参与,亲自体验,操作练习;还要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考虑动静交替,又要考虑孩子个性发展的特点,安排的容要有层次性、挑战性,既尊重差异,又关注全体。尽可能地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得到心灵上、情感上的震撼。三:结束部分:教师以各种形式(语言小结、情景成果展示等)归纳总结,帮助

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一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一)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具有简约性、概括性、理念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的是 [ B ] A .教学理论 B .教学模式 C .教学策略 D .教学方法 2.新课程的课程价值观是 [ A ] A .学生发展为本 B .科学与人文交融 C .回归生活世界 D .民主化 3.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要做到 [ D ] A .变“传话”为“对话” B .变“书中学”为“做中学” C .变“教书” 为“铸魂” D .变“教案剧”为“教育诗” 4.下面关于课程内容包含的主要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材料信息 ②结构信息 ③方法信息 ④知识信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自然的、社会的物质环境属于 [ C ] A .图像情境 B .生活情境 C .实在情景 D .符号情境 6.在课程内容的情感性处理中,配录像画面朗读课文是 [ D ] A .发掘情感 B .诱导情感 C .赋予情感 D .展示情感 7.下面关于课程内容的活动性展开大体包括的类型,错误的... 是 [ C ] A .实践活动 B .符号活动 C .学习活动 D .综合活动 8.下面关于从哪些方面入手运用成就策略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①创造成功机会 ②学会赏识学生 ③利用优势转移 ④提供替代经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9.“增强教学的审美情趣”属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D ] A.目标策略B.成就策略C.情境策略D.变化策略10.在教材呈现策略中,“温故而知新”属于[ C ] A.问题研究策略B.活动展示策略 C.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策略D.素材处理策略11.下面属于置疑问难的意义的是[ B ] A.创设冲突情境B.引发思维活动C.启动定向思考D.鼓励发散思维12.“遵循感知规律,研究媒体的特征”属于[ B ] A.演示策略的意义B.运用演示策略的基本要求C.演示策略的操作要义D.演示策略的功能13.“相机引导”属于学生学习方式指导中的[ C ] A.自主学习的指导B.合作学习的指导 C.探究学习的指D.体验学习的指导14.下面的叙述中属于体验的途径的是[ A ] ①感知②活动③经历④提炼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5.在学法指导的方式中,点拨式属于[ B ] A.直接型指导B.渗透型指导C.个别型指导D.自悟型指导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画上“√”,错误的画上“×”,并改正错误。1.教学策略是教学方法的具体化。(×) 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2.新课程要求树立回归生活世界的实施观。(×) 新课程要求树立回归生活世界的生态观。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真题

2013年4月《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真题 一、单选(15题30分) 1、掌握教学策略要强化() A. 课程理念 B.课程意识 C.课程目标 D.课程评价 2、课程与教学目标是课程功能在学校教育中的() A.反映 B.运用 C.体现 D.彰显 3、课程内容的问题化属于() A.情境性设计 B.情感性处理 C.认知性加工 D.活动性展开 4、教学方法是教学模式的() A. 具体化 B.抽象化 C.简洁化 D.明晰化 5、课程内容的情境设计中的情境包括图像情境、符号情境和() A. 事物情境 B.现场情境 C.实在情境 D.自然情境 6、新课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达成,很大程度倚重课程内容的() A. 情感性处理 B.认知性加工 C.情境性设计 D.活动性展开 7、影响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变量是学生的() A.动力因素 B.智慧因素 C.策略因素 D.学习积极性 8、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教材是() A.视听教材 B.图书教材 C.电子教材 D.教科书 9、教师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是() A. 质疑问难 B.直观演示 C.言语讲授 D.实际训练 10、构成课程与教学的最基本和比不可少的要素是() A. 教材和学生 B.活动和学生 C.课堂和活动 D.教师和学生 11、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 A.自主学习 B.探究学习 C.合作学习 D.体验学习 12、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 A. 决定因素 B.内在依据 C.先导条件 D.深层动因

13、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 A. 教学实践 B.教师培训 C.教学评价 D.教学管理 14、学习策略最基本的要素是() A. 教学态度 B.学习方法 C.学习条件 D.学习背景 15、课堂纪律管理的功能体现为() A.全面育人 B.保障秩序 C.促进自律 D.形成责任感 二、判断改错题(4题20分) 16、教师的每一堂课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地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目标。 17、教室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18、学习指导只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 19、表扬、赞赏等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强化方式。 三、简答题(5题35分) 20、简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特点。 21、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22、简述课程内容的情境性设计策略。 23、简述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角色。 24、学法指导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四、论述题(15分) 25、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成就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晨诵课程的教学与策略

晨诵课程的教学与策略 市坪乡中心小学李毅 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是《晨诵课程的教学与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大家见谅。 晨诵,是让孩子拥抱晨曦,相约黎明,用优美的诗歌,师生美妙的诵读,开启一天快乐的学习之旅。晨诵是一种仪式,是一种师生共同穿越诗歌,享受生命,开启新的一天的洗礼仪式。晨诵时,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诵、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一起激励,让教师、学生、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因此,晨诵的关键在于“诵”。如何指导学生“诵”是实施晨诵的关键所在。下面我就对此向老师们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建立课程模式,开屏良好习惯。 1、利用《日有所诵》,引导学生诵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亲近母语在徐冬梅老师的带领下,编写了一本专用于晨诵的书《日有所诵》。 《日有所诵》,顾名思义,就是看看诵读,日不间断,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2015年9月,我校成为亲近母语?春桃?伙伴计划实验学校,我班成为实验班级,从而每位同学一本《日有所诵》。从此,我每天带领孩子们畅游在诗歌中,从《需要什么》到《瞌睡虫》,从《大风歌》到《易水寒》,从泰戈尔的《飞鸟集》到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让看陶醉,让人激动。 2017年3月起,我将晨圈运动(与黎明共舞)溶入晨诵中,每天早晨,孩子们来到学校,就与我一起绕操场奔跑、然后做晨圈运动,最后才到教室,大家一起诵读《日有所诵》,每天一首,连续不断。 这个活动,需要老师们不断的坚持,上学期,因为我的原因,孩子们一下子懒惰下来了。

2、利用网络,让学生在网络中带随名师晨诵。 2015年沪江开通了CC Talk软件,宣告互联网+阅读时代的到来,先后新教育优秀实践者时朝莉老师开办了“彩虹花和阅会”、曹亚男老师开办了“卿云工作室”,六和公益开办了“绘本阅读教学(讲故事)”等等,影响着全国各地孩子们的阅读。 每天,我们可以利用“班班通”,打开以往老师们的课程,让孩子们在网络中参与晨诵。 3、可以给孩子们上晨诵课,就像今天早上我上的那节课一样,教给孩子们晨读的方法。 4、如果什么条件都不具备,那请你为孩子们摘抄诗歌,做到每日一诗,让孩子的人生充满诗意。 二、晨诵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正所谓,教无定法。一切能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积累优美语言,陶冶师生情操的方法都是好方法。下面我就以《日有所诵》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说说我自己的一些浅见。 《日有所诵》共六册,每册分上下两卷,每卷十六个单元,每单元五遍文段。从内容上看,一二年级主要以童谣、童诗为主,三四年级主要以现代诗、古诗为主,溶入现代哲理诗,如《飞鸟集》《新月集》。五六年级主要以古代诗词歌赋等经典为主,给人以无限的陶冶。 在诵读中,每一种体裁的文本的方法又有所不同,下面就我们一起来看看: 1、童谣 【数学歌】(手指游戏) 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筋斗, 七八九,拍皮球,十个手指头,就是两只手。 【野牵牛】(快板)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复习资料10-11章) 第十章教师启发引导的策略 1、在课程改革中,怎样来认识教师于学生的关系呢? (1)教学是教师于学生的交往(2)教学是教师于学生的对话(其突出特征是开放性和启发性) (3)教学是教师于学生的互动(4)教学是教师于学生的合作(5)教学是教师于学生的理解 2、教学交往的特点: (1)就交往的目的来说,教学交往是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它的目标主要指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获得的发展,是由这一目标派生出来的“产品” (2)就交往的主体来说,学生于教师都是活动的主体,他们在人格、权利和自主性方面是“平等”的,但在信息的拥有和交往中的作用方面却又是不“对等”的。 (3)就交往的内容来说,其主题是被“规定”了的,具有“规范”意义的,因此,教学的交往是以教材为“话题”的师生相互作用。 (4)就交往的结构来说,这种交往常常是有计划的、相对“有序”的,或者说,是被精心组织起来围绕一定目标展开的。 3、理解的基本涵义是:意义沟通、相互解释、设身处境、共同体验、宽容悦纳。 4、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扮演的角色: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反思者。 教师在调适自己的角色时,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习得:(1)民主、平等、宽容的态度;(2)激励、启发、引导的方式;(3)自律、超越、创新的精神。5、教师启发引导的策略有:教师言语讲授的策略、教师置疑问难的策略、教师的演示策略。 6、言语讲授(定义):是指教师以语言为载体,向学生传输知识信息、表达思想感情、启迪学生心智、指导学生学习和调控课堂的一类教学行为。讲授的主要任务在于:说明新旧知识的关系和联系;填补学生原有经验于新知识之间的缝隙;剖析新知识自身各要素之间的关联。言语讲授的基本要求:采用“启发式”。 7、言语讲授从教师运用策略的侧面说,应当遵循以下的要求:(1)组织学生的表象(2)联系学生的经验(3)推动学生的参与(4)多种方法的配合(5)精要生动的表述。总的来说言语讲授应尽量做到:求精,有针对性;求准,有严密性;求妙,有趣味性;求活,有适切性。 8、言语讲授的操作要义:

诗意黎明,七彩晨诵数学活动经验积累与拓展的教学策略

诗意黎明,七彩晨诵、数学活动经验积累与拓展的教学策略 诗意黎明,七彩晨诵、数学活动经验积累与拓展的教学策略 8月10日上午,万宁市XX年边远乡村教学点教师培训第17场分语文、数学两个会场举行。 语文班邀请的专家是海南省首届教学能手曾蕊老师。曾老师语言甜美、优雅舒展,三个小时的时间,带老师们徜徉在诗意的世界里。 曾老师从分享一个故事《驴和马》开始,引出一句话的品味“在原地打转,走得再多也不是路”,并让老师们谈了自己看法和感悟。接着进入语文综合学习主题,最后分享了班级综合实践活动。 曾老师结合自己工作的经验和案例,详细的讲了什么是晨诵、为什么做晨诵、怎么做晨诵三个方面的内容。晨诵看似很简单,但真正把它做好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投入精力,时间共同努力。曾老师坚持十年如一日制定晨诵的目标、让诗歌与孩子建立起关系,丰富孩子们的心灵,丰富

孩子们当下的生命,在晨诵过程中孩子与诗歌交融相汇,沉浸其中,玩味期间,充分体验诗歌的丰富性。 曾老师用了大量的课件向老师们展示语文知识综合能力的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通过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实现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最后以朗诵《这条路》结束。 数学班邀请的培训专家是特级教师、海南省教培院小学数学教研员李国良老师,报告的主题是《数学活动经验积累与拓展的教学策略》。 三个小时培训,李老师声情并茂的给大家分享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数学活动经验”的界定、“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特征、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与拓展的教学策略五个方面的内容。 李老师先分享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重点分析了教学理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区分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两个概念的不同,并整理出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类别及各个类别的特点? 答: 教学策略定义: 以下是关于教学策略的三种观点:(1)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学策略都涉及到如何提炼或转化课程内容的问题。((2)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3)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这三种观点的相似之处在于都认为教学策略的实施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具有灵活性(或称为变通性)。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种观点认为教学策略是“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第二种观点认为教学策略是“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而第三种观点则把教学策略归结为“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在此基础上,可以找出教学策略的一些特征及其基本含义:教学策略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的计划、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种变通性地应用。 分类: 对于教学策略的分类方法又有好多种。但按照信息加工的控制点来划分,可以分为替代性、生成性和指导性三种。 替代性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选择特定的教学内容,并将其组织安排好,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将其传授给学生。在此过程中,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教师,而学生没有主动性。 生成性教学策略是指鼓励学生自主的形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组织、理解、强化和迁移。并在教学中构建自己特有的教学意义。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希尔斯提出来的。为了发挥前两种教学策略的优势并弥补其不足,加涅又提出了指导性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定义: 教学方法指的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这一定义包含这么几层意思:首先,使用教学方法目的是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及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