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法教案(3篇)

小数乘法教案(3篇)
小数乘法教案(3篇)

小数乘法教案(精选3篇)

小数乘法教案1教学目的:

1、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赋予现实意义

(汇报时有选择填入一个整数、一个一位小数、一个两位小数)

让学生根据表中的信息编出几道应用题。

二.激起学习兴趣,创造活动机会,

谈话:对于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哪些呢?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汇报交流(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板书:①加法算式:

②乘法算式:

(2)讨论各种算法,尝试说理。

三.扩大思维空间,亲历数学过程

(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2.4 ( )

×6 ×6

从以上几题中,你有什么发现?

(2)请你在下面各题积的合适位置点上小数点。(题略) (3)小结:通过探索,大家对小数乘整数的方法都有了各自的理解。那么,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乘法呢?

四、提供出错时空,经历思维碰撞

(1)口算:0.4×3 3×0.17 0.21×4

(2)5×8.34 14×0.36 0.12×90 1.05×24

五、在开放中激活思维,尊重学生独立思考

(1)变式练习:要使872×12=10.488的积正确,因数的小数点该怎样点?你有什么诀窍?

(2)开放练习:在括号里填上你喜欢的数,使算式成立:

()×()=0.36

小数乘法教案2课题:

小数乘法和除法

教学目的:

1、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2、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

3、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

4、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5、能用进一法和收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概念回顾。

1、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

3、计算结果有几种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环小数?

二、在判断中辨析概念。

1、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它的积是两位小数。

2、M×0.98的积一定小于M。

3、3.636363是循环小数。

4、2.5×17+2.5×13=2.5×(17+13)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5、小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35页,要看4天。

三、在计算中理解法则。

3.25×

4.8 3.6÷0.25

四、简便计算。

0.25×32×1.25 2.85×5.2+2.85×5.8-2.85

3.6÷0.25÷0.4 3.69-(1.69-5.8)

五、在运用中掌握方法。

1、李老师用200元买字典,每本48.5元,可以买几本?

2、工地上有160吨货物,用载重8.5吨的汽车要运多少次?

六、作业。

1、总复习第1、2题。

2、练习二十五第1——5题。

小数乘法教案3教学内容:

课本第102页回顾与整理以及练习与应用1-6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进行小数乘法、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回顾与整理

(一)计算:0.67X7.5 8.36X0.25 0.125X0.24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

1、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计算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算出积后,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该怎么办?

(二)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提问: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怎样呢?

(2)计算:1.89÷0.5 4 7.1÷2.5 0.51÷0.22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练习与应用

1、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2、第2题:先分组完成题目,然后通过计算和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整理小数

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3、第5题:学生独立审提题解答,教师巡视。让学生根据平均数的意义估计得数范围。

4、做第6题。主要让学生练习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合理截取商的近似值。小结。

三、作业设计

完成整理与练习第3题和第4题。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1 一、我的主导性太强,在学生做题中出现错误时,我总是急于给学生分析做错的情况,而没有让学生自己找找原因。如果让他们先想想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再跟错题比较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自己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或者还可以把学生所有的错题的形式集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会诊”,找出错因。 二、新授前相关复习不够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生的基础掌握不好的情况下,就应该先为学生作好铺垫,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复习,而不应该急于按教学计划开课。如果在开始教学新知识时就把好计算关,给学生夯实基础的话,就不致于出现正确率较低的现象。 三、重点放在学生理解算理,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对于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有必要进行复习,渗透转化思想,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2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我大胆改变教材没有使用课本上的情景图,安排了复习积变化的规律,通过例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练习巩固。而在实际的学情中,有大部分学生都会算小数乘法,知道当成整数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算,竖式的写法还很模糊这一现象,我想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这样的问题没有挑战性,学生不会感兴趣,于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 1、突出积变化的规律 在教材中积变化的规律是复习,我在教学中却将当它是新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引导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规律计算出0.3×2,同时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行验证,感受规律的正确性。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

青岛版小数乘法教案

青岛版小数乘法教案 【篇一: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案】第一单元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 ■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 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几部分的知识。由于小数和 整数都是按照十进位制位值原则书写的,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 要解决好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就行了。鉴于此,本单元的编排十分注 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 小数乘法中来。小数乘整数,是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将小数乘法转化 为整数乘法来计算;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 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小数的 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 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四舍五入?的办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近 似值;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主要便于学生明确整数 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运用这些定 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 1.情境的选取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单元的情境选取以?今天我当家?为主体,由?交电费?、?逛超市(一)-买鱼和肉??逛超市(二)-买豆和米?三个相关联的情境构成 了情境串,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小数乘 法的知识。选取的素材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 中会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 的欲望。 2.突出探究的过程,重视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探究。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在本单元的编排上,引导 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 生开展思考、交流、比较、选择等活动,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小数 乘法的计算方法。 3.运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最新小学数学《小数乘法》备课教案范文

最新小学数学《小数乘法》备课教案范文 小数乘法是计算教学中的难点,有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两部分.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数学《小数乘法》备课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数学《小数乘法》教案一: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具准备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 (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 3 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缩小到它的1/10 105角就等于10.5元 (5)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 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算

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 2 × 5 3. 6 0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 示范:0. 7 2 扩大100倍 7 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到它的1/100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断 1 3.5 × 2 2.7 0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计算7 ×4 0.7×4 25×7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②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l 专项练习练习一 4 二、运用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及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积的近似值。 3.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4.解决问题。 和原实验教材相比,变化有:一是,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例3后增加概括总结法则的活动,给出不完整的计算法则文本。二是,不再安排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运算例题,直接迁移应用到小数四则运算。三是,增加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分别是估算和分步计费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和验算。 ⒉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小数)的近似值。 ⒊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⒋让学生在解决有关小数乘法的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估算的意义,初步形成估算意识,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⒌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和解释算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编排特点 1.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元、角、分”“吨、千克、克”“米、分米、厘米”是他们熟悉的计量单位。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刷油漆”(与米、分米和千克、克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这样的学习背景,不但能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常见的计量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应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所以,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 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教材在例3的“做一做”后,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小数乘法教案备课讲稿

小数乘整数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3.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不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道理 教学难点 1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正确地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正确化简末尾的0 3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投影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数鸭蛋”的游戏,在2×3=6式子中,我在两个因数中添上或去掉0,请你立即报出积是多少,并说明理由。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答 0.8 X 3 )“0.8×3”是求几个0.8想加的和?(答三个) 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是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教师通过巡视了解学生采用了什么方法。 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 (0.8 × 3 2.4 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答都是一位小数)

《小数乘法——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小数乘法—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意义,算理、计算法则以及灵活取积的近似值,通过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难点:如何有序整理知识。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的有关知识了,这节课我们把所学的内容回顾复习一下。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有更进一步的提高。(板书:小数乘法的整理与复习) 二、练习沟通 1.出示练习 ①0.72×5 ②6.5×8.4 ③2.9×0.07 ④2.5×6 ⑤1.2×199 ⑥0.8×0.9(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⑦203×5.5 ⑧3.7×4.6 把上面的算式进行分类。 小数乘整数:①④⑤⑦小数乘小数:②③⑥⑧ 2.复习小数乘整数 (1) 0.72×5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复习计算方法) (2)再出示1.2×199,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会有两种做法,方法一,按照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来做。方法二,运用整数的乘法运算定律来做。重点引导学生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来做。) 师:谁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讲这题怎样用简便方法计算? 1.2×199:口述:先把199变为200-1,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让学生试做203 ×5.5,说一说怎样运用简便方法? 总结: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时候,先观察数字的特点。 3、复习小数乘小数 (1)独立完成笔算。指名板书。(2)指名讲算法 出示:0.8×0.9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复习计算方法) 怎样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 师:谁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讲这题是怎样算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0.8×0.9:口述:计算小数乘小数时,因数0.9要对着上面0.8对齐,先按照整数乘法来做,然后再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乘号写在数的左侧,等号线用尺子画。 2.9×0.07:出示两位小数乘三位小数,并不是小数点和小数点对齐,而是末位和末位对齐,然后按照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做。 师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来做,然后再确定积中的小数点位置。 三、典例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教案

小数乘法 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 3 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 5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 0. 7 2 扩大100倍7 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100倍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课前,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担心几点:1、学生能不能理解例题中1008除以100的原因?2、学生能不能发现积的小数位数就是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3、下午上新课,效果会不会不如早晨?学生会不会有意见? 例题出示,提出问题,列式、估算,都没问题。提出用竖式计算后,学生埋头计算,自己巡视了一圈,个别学生不知道如何计算,便轻声提醒把算式看作整数进行计算;个别学生面对1008,虽然把小数点点在了两个0之间,却不知道为什么点在这。告诉我看估算结果的;多数学生知道,因为两个因数都乘10,积就乘100,要使原来的积不变,需要将现在的积除以100。几个学生一说整个计算过程,其他学生恍然“哦!原来使这样啊!”于是一通都通。“试一试”自然没问题。计算法则也是学生自己总结的。因为在小数乘整数的教学中很注意让学生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所以在这里只要在“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中添上“一共”就行了。最后黑板上只有五个字“算、看、数、点、化”。提醒学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检查验算。 今天的例2依旧利用下午第二节课上的,例题出示,说说有关数学信息,提出第一个问题后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根本不需要我去讲解就说出了在“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来补足”的注意点。后面的“试一试”自然一帆风顺。 从两天的作业看,学生出错不是方法上,都是算错,不进位、看错数,7×7=46等。所以对这部分自己的评判是“过!”下周一上例3。

课后没事,写“教学反思”,感受是:“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移动小数点位数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基础上教学的。虽然最初担心学生不理解积的小数位数就是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但是,由于自己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非常注意让学生通过计算整理计算法则,发现注意点(能化简的要化简,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用估算的方法检查验算。所以在本部分的教学中自己才轻轻松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这两个例题的顺利教学,提醒自己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每单元的知识教学,一定要踏踏实实的讲解到位,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双基的训练,每个知识点都要让学生过。不要炒夹生饭,这样才能让自己后期的教学顺利进行。 2、学生的学情不一样,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基础也不同,要尽量抓住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多关注后进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多给他们说话、板演的机会。 3、课前注意钻研教材,注意要教学的内容与前期教学内容及后期教学内容的联系,对学生学习情况要清楚地了解,对学生可能出现疑问的地方进行预设,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随机应变。”

青岛版《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小数乘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小数乘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数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教材简析: 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使学生能在解决与三峡工程建设的有关问题中,学习小数乘整数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三峡工程的浩大、壮观,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在编排上,重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算法。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具准备:课件、自制答题板。 一:口算大练兵: 289= 252 58005=29000 2809= 5805=

28009= 585= 二、提出问题: 师:课下同学们已经收集了有关三峡工程的资料信息,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资料,请看大屏幕。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 师:刚才,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谁来列式? 生1:58.66 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生2: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师:对!我们以前学过整数乘法,可今天遇到了小数乘法。动脑想想,怎样计算58.66? (生独立思考) 2、小组合作 师:有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进行小组合作!注意:第一,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第二,小组长记录下你们小组讨论出来的方法。第三,每组选出两名同学准备在班内交流。开始活动!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大学路第二小学胡瑞君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1)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主题:小数乘法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学习目标的设置】: (一)确定学习目标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陈述 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 2.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而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引导学生运

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重点说明将元转化为角的方法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的方法,具备了学习本单元新知识的基础,而且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利用常见的十进制计量单位元、角、分和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让学生了解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法则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为下面学生学习小数乘法和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掌握算理,学会知识内容。 (二)学习目标: 1、创设购物情景,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小数乘整数的问题,初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2、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评价方案 1、从学生购物情境中的回答和交流,以及做题的正确情况,判断是否达成目标1. 2、通过做题的正确情况,判断是否达成目标2. 活动预案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课前,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担心几点:1、学生能不能理解例题中1008除以100的原因? 2、学生能不能发现积的小数位数就是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3、下午上新课,效果会不会不如早晨?学生会不会有意见?例题出示,提出问题,列式、估算,都没问题。提出用竖式计算后,学生埋头计算,自己巡视了一圈,个别学生不知道如何计算,便轻声提醒把算式看作整数进行计算;个别学生面对1008,虽然把小数点点在了两个0之间,却不知道为什么点在这。告诉我看估算结果的;多数学生知道,因为两个因数都乘10,积就乘100,要使原来的积不变,需要将现在的积除以100。几个学生一说整个计算过程,其他学生恍然“哦!原来使这样啊!”于是一通都通。“试一试”自然没问题。计算法则耶使学生自己总结的。因为在小数乘整数的教学中很注意让学生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所以在这里只要在“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中添上“一共”就行了。最后黑板上只有五个字“算、看、数、点、化”。提醒学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检查验算。 今天的例2依旧利用下午第二节课上的,例题出示,说说有关数学信息,提出第一个问题后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根本不需要我去讲解就说出了在“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来补足”的注意点。后面的“试一试”自然一帆风顺。从两天的作业看,学生出错不是方法上,都是算错,不进位、看错数,7×7=46等。所以对这部分自己的评判是“过!”下周一上例3。 课后没事,写“教学反思”,感受是:“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移动小数点位数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基础上教学的。虽然最初担心学生不理解积的小数位数就是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但是,由于自己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非常注意让学生通过计算整理计算法则,发现注意点(能化简的要化简,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用估算的方法检查验算。所以在本部分的教学中自己才轻轻松松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这两个例题的顺利教学,提醒自己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每单元的知识教学,一定要踏踏实实的讲解到位,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双基的训练,每个知识点都要让学生过。不要炒夹生饭,这样才能让自己后期的教学顺利进行。2、学生的学情不一样,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基础也不同,要尽量抓住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多关注后进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多给他们说话、板演的机会。3、课前注意钻研教材,注意要教学的内容与前期教学内容及后期教学内容的联系,对学生学习情况要清楚地了解,对学生可能出现疑问的地方进行预设,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随机应变。”

20秋青岛版(六年制)数学五年级上册3.1小数连乘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3.小数连乘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小数连乘、乘加、乘减和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提示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整数的乘加、乘减、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选取了逛超市买粮食,教材通过图中的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出小数连乘以及对积的近似值得处理问题。创设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密切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分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并能准确按要求的求出积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旧知,让学生通过迁移类推掌握小数的连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的应用。 难点 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对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间

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老师先看看大家前面的知识掌握得如何,我们一起来做练习检验一下:(投影出示) 1、口算练习 0.5× 0.7 1.1×100 0.25×0.2 8.5×0.1 0.21×0.4 0.6×5 2、计算,并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2×5×3 25×7+85 1 250×4-320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在计算整数连乘的时候,一般是从左往右依次运算,在计算整数乘加、乘减运算的时候,一般是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在复习准备阶段,利用这两组练习题,帮助学生找准知识的起点,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把握教学起点,定位准确,为学生自主学好新知识作好充分的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信息窗3的情境图, 师:提问:仔细观察情境图,你从中都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的预设 (1)绿豆的单价是多少元? (2)买2,5千克绿豆需要都少元? ……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乘法,学生很容易解决。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 买2,5千克绿豆需要都少元?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如何列式?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 (教师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对少数独立计算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给予的指导和帮助。) 小组讨论:观察算式,这道题有什么特点?计算时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指名小组进行展示: 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先算绿豆的单价是多少元?再算2.5千克绿豆多少元?算时按照从左到

小数乘法的复习课教案

小数乘法的复习课学案 姓名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1、小数乘整数复习 2、小数乘小数复习 3、积的近似数复习 4、连乘、乘加、乘减复习 5、小数的简便计算 二、知识重点与难点: 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小数加减法和乘法计算方法上的对比、小数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三、知识介绍: 1、小数乘整数与小数乘小数:掌握积的数位取决于因数小数数位之和。列竖式计算时不需要小数点对齐,只需将所有的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再最后的结果中点上小数点,小数部分末尾的0舍去。 2、积的近似数:保留整数(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 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 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 3、小数巧算: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的分配律:(a+b)×c=a×c+b×c a×c+b×c=(a+b)×c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 2、展示整理的“知识整理脉络图” 3、你觉得那部分知识掌握得不够好?还存在哪些问题? (二)知识点复习: 1、小数乘整数、小数的意义 说出下列算式的意义: 0.84×5: 9.7×3: 加法算式:;加法算式: 2、复习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口算下面各题。 0.21×10= 4.57×100= 0.09×1000= 3.45×10= 13.2×100= 0.4×1000= 0.9×1.1= 0.02×500= 0.05×200= (2)根据26×57=1482确定下面各式的积。

0.26×57= 0.26×0.57= 0.26×5.7= 26×0.57= 26×5.7= 2.6×5.7= 3、复习小数的加、减法和乘法计算。(注意竖式的写法) (1)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2.65+1.7 10-3.48 6.17× 4.9 4.02×35 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必须要对齐。 计算小数乘法时,只需要数字从个位开始对齐。 4、积的近似数: 计算下列各题(保留两位小数) 0.418×3.5 7.068×3.2 2.12×5.03 5、小数简便计算: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3.6×14+ 4.5 33-2.3×5 4.38+9.76+ 5.62 50-14.15-25.85 1.25×24.6×0.8 (4+0.2)× 2.5 4.7×99+4.7 7.3×16.4+7.3×8 3.6 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掌握到了什么?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本部分内容实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与整数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和讲解上都注意联系整数运算,一边是学生把整数运算的知识迁移到小数运算中。 2、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材编排的特点。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整数乘法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分数的初步认识(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法的意义比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它包括两种情况:小数乘以整数,这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一个数乘以小数,则是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乘法意义上的扩展。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在积里要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在整数乘法积随因数的变化的规律,小数点的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些知识和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的意义比整数乘法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同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要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这也许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结合例题的讲解来掌握其方法。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重难点 1、以练习为主; 2、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活动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4扩大()倍是24;72缩小()倍是7.2; 5.24扩大()倍是524;702缩小()倍是0.702;0.056扩大()倍是56;5320缩小()倍是5.32;2、下面各数,把小数点去掉,各扩大了多少倍? 6.3 3.04 0.9 0.35 0.008 3、下面各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后各是多少?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小数乘小数”是第一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和掌握因数中小数位数变化引起积中小数位数变化的规律,形成比较简单的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仔细回想,小数乘小数这节课不知上过多少次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认识到了这节课的优势与不足之处.我有以下几点启发: 1、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学生是有思想的人,他们有着各种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他们的思维方向、思维结果不一定会顺应教师的教学预设。课堂教学我们追求预设生成,但是当非预设生成出现的时候,该怎么办?为什么我们还是习惯于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回到既定地教学思路上?在生成的课堂中,教师是否善于倾听,是否善于发现学生言行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闪光点,是否能很快地对学生的观点加以挖掘和提炼,是教师能否组织好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因此,以“教是为了促进学”这样的思想应该是落到实处的。作为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是怎样学的,并思考相应的对策。更要有换位意识,以学生的眼光,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表现和发展。 2、设计例题教学时片面追求创设生活情境,不能忽略了习题内容的实际价值。 新课程标准提倡数学生活化。对此的片面理解就是数学知识要和生活联系。于是,摒弃了课本中的例题,以为创设了生活情境就是新理念。再加上设计时,只考虑到了:例题中的3.6×2.8 和2.8×1.15要体现小数乘法的两种情况,我在设计例题时以超市购物为例,刚开始在设计时有些数据太大了,没考虑到实际作用,幸好后来得到了及时的改正。 这节课设计的意图是力求让学生通过“探索”,自主地发现规律。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了回答“是不是?”“对不对?”之类对思维很低要求的问题,一旦遇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规律呢?”一类需要将他们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示出来的问题,就显得手足无措了。 我想我现在的立足点就是在日后的家常课中,一点一滴的拾起,新理念,新课堂,希望自己在不断的反思中一路走好。

五年级数学上册 信息窗2—小数乘法教案 青岛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2—小数乘法教案青岛 版 【学习目标】 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及竖式写法,明确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小数乘法。 【板书:小数乘法(小数乘以小数)】 二、出示目标师: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请大家齐读一下。 三、自学指导 (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6页第7页(看图、看文字)内容,重点看笔算小数的计算方法。思考: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小数的意义是否相同。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4分钟后,比谁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二)看一看。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做一做。 1、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位对齐,数字要写的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 2、板演练习,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8页“自主练习”的第2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五、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3)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为什么?(4)给第二题打“√”或“”。 (5)同桌互改。讲述: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的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b、全对的请举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的

创设生活情境促进自主探究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的意义》教学片断的反思[背景与导读] 《小数乘法的意义》一课是义务教育新课标教材中四年级的教学内容,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其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并能结合意义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得数。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了丰富的生活背景素材,为学生主动从事观察、提问、计算、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置学生于开放的情景活动之中,让其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创设购物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 生:(兴奋地)喜欢!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大家熟悉的北山超市去看一看。 (出示情境图) 师:从这个货架上,你看到了什么?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每根棒棒糖0.20元,3根棒棒糖多少元? 生2:每包饼干1.2元,买4包饼干多少元? 生3:每包方便面0.80元,买2包方便面多少元? 生4:每千克苹果3.00元,买1.50千克苹果多少元? 生5:每千克橘子4.00元,买2.5千克橘子多少元?

师:太棒了!一点点时间,大家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我们就把它们作为今天研究的问题,好不好? 生:(异口同声)好! 反思: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学习实际相连,创设购物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让他们从生动、具体的背景材料中去发现、去探索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这不仅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片断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建立数学模型 师:你们看,这几个问题是老师一个一个地讲给你们听呢,还是你们自己来研究? 生:(xx)自己研究。 师:那这几个问题,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来研究,也可以一个一个地来研究,好吗? 生:好。 (生xx、探索研究) 师:同学们都很有自己的见解,想不想把你们想法跟别人交流交流?生:想! 师:好,让我们各抒己见吧! 生1:我研究的是第一个问题,算式是0.2×3,因为每根棒棒糖0.20元,3根棒棒糖就是3个0.2,这和整数乘法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 师:0.2×3等于多少呢?你会计算吗? 生1:会,我用3个0.2相加,0.2+0.2+0.2=0.6元。 生2:我是这样想的,0.2=2角,2×3角=6(角)=0.6元。

青岛版5年级小数乘法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 信息窗一小数乘整数 第1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用处与魅力、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有个电影叫《小鬼当家》,你们这些小鬼会当家吗?作为一家之主你该怎么当家呢? [放录像](出示信息窗1) 2.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读取信息,提出问题。 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水费单价 3.2元/吨,八月份共用水4吨 电费单价0.8元/千瓦时,八月份共用电21千瓦时 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1:8月份水费是多少钱? 生2:8月份电费是多少钱? ……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有用问题,粘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 形象的情景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可见可闻。同时把数学知识镶嵌在真实的生活问题情境中,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二、合作探究、理解算理。 解决问题一:8月份水费是多少钱? 1. 独立列式估算。 3.2×4= 交流:3.2≈4,4×4=16。 2. 3.2×4= 3.2×4就是4个3.2相加 3.2+3.2+3.2+3.2=12.8 3. 3.2元就是32角 3 2 × 4 1 2 8 128角=12.8元 4.竖式计算,小组讨论。 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正确的得数?

最新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小数乘法》教案 教学目标 1、利用具体情境,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3、在实际情境中,探索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4、在学会小数乘法后,学会计算积的近似值。 5、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并能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小数点的位置变化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3、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并能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3×6= 4×2= 3×8= 9×6= 2×7= 3×5= 4×9= 12×6= 二、教学新授

(一)教学例1(P6)。 1、师:1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多少元?100枚、1000枚呢? 2、生1:用乘法计算就好了。 3、师: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其他成员讨论。 4、师:大家把算式写出来,有什么发现呢? 5、生2:…… 6、小结: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二)教学例1(P10)。 1、师:大家有去超市购物吗?现在我们来看一组图片(出示课件),大家看,自动铅笔是1.8元一支,早餐饼干是6.9元一盒,…… 2、师:亮亮买3支铅笔要花多少钱? 3、生1:先按每支2元算。 4、生2:1.8元=18角,然后再把角化成元。 5、生3:用竖式计算。 6、生4:用计算器计算。 7、师:大家都算的很好,这就是小数乘整数,我们可以有多种方法算出结果。 (三)教学例2(P1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教学案例及反思

《小数乘法》教学案例及反思 在进行小数乘整数的教学时,我创设了这么一个情境:小明到商店买铅笔,一支铅笔是8角钱,用元做单位怎样表示?(0.8元)。如果他买三支铅笔的话,应该付多少元?你是怎样计算的和同桌交流交流。教师指导学生交流: 方法一:0.8×3=2.4(元),三个0.8相加就是2.4元。 方法二:0.8+0.8+0.8=2.4(元) 这时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直接就口算出0.8×3=2.4,这是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直接得出的结果。在这里我没有要求学生说0.8×3=2.4的意义更没有要求学生列竖式计算。重要的是没有让学生去理解0.8+0.8+0.8和0.8×3的关系。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所涉及的都是人民币,也就是只有一两位小数的教学学生大多都能计算,教学活动一直进行到2.35×3=6.75也没有出现问题,学生都能很好的计算出正确的结果,积的小数位数也能很好的确定。当问及学生为什么积的小数位数是两位时,学生回答说:“因为钱的单位是元、角、分,所以钱数也最多就是两位小数。”还有学生说2.35是两小位数,所以乘以3积也是两位小数了。学生好像很好地理解了积为什么是两位小数。在我看来没有必要让学生列竖式来计算去理解2.35×3积是几位小数。这里的每步教学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为了提高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我在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计算下面各题,看看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4.76×12、2.8×53……。在这里学生就要列竖才能计算出来,但问题也出来了:在计算中有部分学生发现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是一样的,从而得出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可以先把它们都当作整数来乘,然后看因数的小数位数有几位,积也就从右往左点几位小数。而另一部分学生却不知道从那里下手,完全不知道如何进行计算。这也是情里中的事情,因为学生的智能有差异,我认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多加练习就可以解决了。进行到这里,教学过程好像非常流畅,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