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鲁迅研究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共 40 题,40 分)

1.

在小说创作方面,鲁迅提出的方法是()

A:反向化

B:大众化

C:典型化

D:民族化

答案:C

2.

《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的作者是()

A: 鲁迅

B:梁实秋

C: 胡适

D:周作人

答案:B

3.

鲁迅称自己的哪部作品是“神话、传说和史实的演义”()A:《阿 Q 正传》

B:《故事新编》

C:《狂人日记》

D:《朝花夕拾》

答案:B

4.

鲁迅从西方文化中“拿来”的最重要的先进文化是()

A:自由与浪漫

B:民主与科学

C:创新与发展

D:务实与求真

5.

翻译史密斯的《中国人的特性》的中国作家是()

A: 鲁迅

B:潘光旦

C:涩江保

D:史密斯

答案:B

6.

《孔乙己》用的是第几人称来叙述的()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第四人称

答案:A

7.

写伯夷、叔齐兄弟二人“义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的故事的作品是()A:《补天》

B:《铸剑》

C:《奔月》

D:《采薇》

答案:D

8.

《故事新编》收入的小说篇数为()

A:6

B:7

C:8

D:9

9.

鲁迅曾经把他的小说称作()

A:自由文学

B:遵命文学

C:浪漫文学

D:现实文学

答案:B

10.

1927 年的命文学运动,鲁迅进行了严正的论争,这次论争的积极成果,是()

A:右翼作家联盟的成立

B:论语派的成立

C: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

D:同盟会的成立

答案:C

11.

鲁迅翻译的苏联小说是()

A:《浮士德与城》

B:《铁流》

C:《毁灭》

D:《静静的顿河》

答案:C

12.

鲁迅用警句式的杂感来揭露现实,而且还借古讽今的杰作是()

A:《可恶罪》

B:《小杂感》

C:《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D:《黄花节的杂感》

13.

下列不属于鲁迅弃医从文后的第一批思想成果的是()A:《人之历史》 B:

《科学史教篇》C:

《文化偏至论》D:

《狂人日记》

答案:D

14.

《我之节烈观》批判的思想是()

A:夫权

B:神权

C:教权

D:父权

答案:A

15.

下列不属于鲁迅小说民族风格的特色的是()

A:地方色彩的描写上

B:对真理的追求

C:对意境的追求

D:白描、“画眼睛”手法的运用

答案:B

16.

下列不属于鲁迅小品或随笔的作品的是()

A:《导师》

B:《论雷峰塔的倒掉》

C:《说胡须》

D:《马上日记》

17.

“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的鲁迅的散文诗是()

A:《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B:《这样的战士》

C:《淡淡的血痕中》

D:《复仇》

答案:B

18.

鲁迅说“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是在评论自

己的()

A: 小说

B: 散文

C: 杂文

D:演讲稿

答案:C

19.

鲁迅指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一发展,是无

产革命文学在现在时候的真实的更广大的内容。”出自()

A:《黄花节的杂感》

B:《小杂感》

C:《可恶罪》

D:《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

答案:D

20.

以林语堂、周作人为代表,1932 年创刊《论语》杂志的派别是()

A:语丝社

B:文学研究会

C:学衡派

答案:D

21.

鲁迅早期思想中核心的部分是()

A:“民主”思想

B:“自由”思想

C:“立人”思想

D:“救国”思想

答案:C

22.

关于陀思妥夫斯基,鲁迅写的专文有《陀思妥夫斯基的事》和()

A:《狂人日记》 B:

《<穷人>小引》C:

《阿 Q 正传》D:

《孔乙己》

答案:B

23.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是受果戈理哪篇文章的影响创作而成的()A:《反思》

B:《外套》

C:《两重人格》

D:《狂人日记》

答案:B

24.

鲁迅“取法”果戈理,主要是在哪些方面()

A:批判封建统治

B:描写和否定人生的阴暗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旧道德,旧文化,提倡新道德,新文化

答案:B

25.

近代俄国三大文豪是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和()

A:果戈理 B:

莎士比亚

C:陀思妥耶夫斯基

D:歌德

答案:C

26.

作为“为艺术而艺术”的坚决反对者,鲁迅特别推崇的是()A:象征主义

B:科学主义

C:写实主义

D:浪漫主义

答案:C

27.

《狂人日记》发表在下列哪份杂志上()

A:《人之历史》

B:《新青年》 C:

《民报》

D:《革命之道德》

答案:B

28.

《我之节烈观》的作者是()

A: 鲁迅

B:陈独秀

C: 胡适

D:周作人

答案:A

29.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以对传统的文化的什么态度为前奏的()

A:否定和批判

B:肯定和鼓励

C:继承和发展

D:批判和吸收

答案:A

30.

在鲁迅个人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开始走向世界的准备期和过渡期是()A:日本时期

B:南京时期

C:改造时期

D:中学时期

答案:B

31.

鲁迅社会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

A:革命论

B:自由论

C:进化论

D:贞操论

答案:C

32.

《进化论与伦理学》的作者是()

A:达尔文

B:赫胥黎

C:严复

D:波特莱尔

答案:B

33.

《中国人气质》的作者是()

A:史密斯

C:鲁迅

D:胡适

答案:A

34.

提出“为人生”的文学观和确立“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文学主题的是()

A:周作人

B:鲁迅

C:何启、胡礼垣

D:严复

答案:B

35.

国民性的内涵是()

A:革命性

B:独特性

C:创新性

D:民族性

答案:D

36.

“五四”时期提出道德重建要“以幼者为本位”口号的是()

A: 鲁迅

B: 胡适

C:叔本华

D:陈独秀

答案:A

37.

翻译了《中国人的特性》的日本作家是()

B: 鲁迅

C:史密斯

D:涩江保

答案:D

38.

《中国人的特性》在哪一年出版()

A:1894 年

B:1896 年

C:1890 年

D:1933 年

答案:C

39.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出自()A:《回忆鲁迅》

B:《中国人的特性》

C:《鲁迅论》

D:《坟·写在<坟>后面》

答案:D

40.

鲁迅创作《青年必读书》的用意是()

A:希望青少年学好四书五经 B:

希望青少年多读书,多反思

C:希望青年少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D:希望青少年学会读书写书

答案:C

二、文字题(共 8 题,55 分)

41.

论述鲁迅“立人”思想的意义及其局限。

答案:

1、意义:

(1)“立人”思想,是鲁迅早期思想中核心的部分,是他早期的哲学社会思想的集中反映。

(2)鲁迅提出“立人”的思想,本身是十分深刻的。

(3)当时的政治家考虑的多是经济、政体等问题,而萦回于鲁迅脑际的是“人”的问题,人的精神状态,人的成长和发展问题。

(4)鲁迅的“立人”思想,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具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

(5)“立人”思想,就涉及人性、民族性、阶级性等问题。2、局限:

(1)鲁迅的“立人”思想,带有抽象的空想的性质。

(2)“立人”思想的哲学基础,也还不是唯物史观。只有唯物史观才能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3)认识不到人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而改造客观世界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阶级的力量。

42.

简述研究鲁迅“立人”思想的意义。

答案:

1、“立人”是鲁迅早期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在中西文化撞击、交融背景之下,鲁迅对 20 世纪中国文化方略的一个创造性的思考。

2、关于人的哲学探讨,是古今中外思想家的一个永恒主题。

3、作为思想家,鲁迅全部文化活动的出发点和主要含义,就是人——中国人的生存发展问题。

4、作为文学家,鲁迅毕生的文学活动,也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体,正像他本人所说是“为人生”的。

5、总之,鲁迅对人的主体性给予了自始至终的关注。

6、所以,“立人”思想是进入鲁迅思想艺术宝库的一把钥匙,对于准确、深入地理解鲁迅的思想和著述,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7、对于今天建设精神文明,立一代新人来说,也具有十分有益的启示。

43.

简述《狂人日记》的意义。

答案:

在文学的意义上,《狂人日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开启了中国文学一个新的时代。在思想的意义上,《狂人日记》以彻底

的反封建的战斗精神,深刻地揭示了传统思想文化的吃人本质。在道德的意义上,鲁迅自述《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对家族本位的批判,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资源。44.

试论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写作的异同。

答案:

第一,鲁迅从主观上自觉地通过描绘病态灵魂,鞭挞黑暗的社会,因而,他笔下人物的病态心理,一般都能从社会原因得到解释。

陀氏描写病态人物,却有时强调先天的遗传影响。

第二,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其家庭伦理关系单纯明朗,并无复杂的纠葛,人物处于广泛的社会关系之中。

陀氏的人物,很多陷于复杂的爱情、婚姻纠葛之中。

第三,鲁迅在刻划反面人物的病态和变态心理时,不是仅仅将其作为道德堕落的反映来处理的。

陀氏对反面人物如斯维德里加依洛夫和魏尔西洛夫未能揭示其变态或病态心理的社会本质,未能从社会根源方面去描写他们的道德堕落。

第四,鲁迅小说在情节设置为展现人物灵魂服务方面,比陀氏更突出。

陀氏有时在暴风骤雨般的迅猛的活动里面表现人物的感情,鲁迅却始终是在看似平淡的事件中深入开掘。

45.

简述《我之节烈观》的意义。

答案:

1、鲁迅的《我之节烈观》,结合中国的妇女问题,明确提出了自己的道德观,以及周作人翻译的《贞操论》,掀开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和道德观念更新的序幕,其意义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为过。

2、鲁迅的《我之节烈观》则提出了崭新的道德原则。

3、这些原则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伦常”,打破了几千年以来人际中主宰与附属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人人平等和尊重个性;

4、这些原则追求的是道德领域里对人的解放,否定了封建礼教的合法性,宣布以追求人类正当幸福为出发点和目的的准则;

5、这些内容体现了对社会全体成员和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有利原则;

6、这些原则力图终止国人认识上的“昏迷与强暴”,而代之以清醒、理智和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46.

简述鲁迅对进化论的接受,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鲁迅对进化论的接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进化论的自然科学原理,鲁迅是从总体上接受了它的全部内容。

(2)从哲学角度,进化论促使鲁迅形成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初步掌握了辩证的方法论。

(3)在社会思想方面,鲁迅主要接受的是进化论强调“变”,强调进化发展的宇宙观,以及承认新陈代谢的辩证因素,从而导致他在政治上形成反对封建旧制度,力倡社会革命的观点。(4)在思想上则引申出“将来必胜于现在,青年必胜于老人” 的观念。

47.

简述鲁迅早期的哲学社会思想。

答案:

1、他认为人类社会是进化发展的,“自卑而高,日进无既。”

2、他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以波浪起伏的形式前进的。

3、鲁迅在探讨人类文明发展时,偏重于对上层建筑的考察。

4、鲁迅强调少数时代精英的历史作用。

5、鲁迅强调个性解放和人道主义,对于阻碍个性发展和违反人道的事物深恶痛绝。

48.

简述研究鲁迅国民性思想的意义。

答案:

1、改革中国社会,是鲁迅毕生探索的重大课题;改革中国人的国民性,是这一课题的内容之一。

2、但是,20 世纪50 年代末,由于极左思想的干扰,关于鲁迅国民性思想的研究逐渐成为理论禁区,从此中断了二十余年之久。

3、事实上,改革国民性的思想,是鲁迅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鲁迅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更是促使他从事文艺运动的重要原因。

4、因此,这不仅是鲁迅研究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研究鲁迅思想和解读鲁迅创作的钥匙。

浙江省历年本科鲁迅研究试题及部分答案

浙江省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鲁迅哪部小说被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A.《孔乙己》 B.《药》 C.《祝福》√ D.《狂人日记》 2.下列哪部作品收录于鲁迅《呐喊》小说集? A.《肥皂》√ B.《兔和猫》 C.《孤独者》 D.《为了忘却的纪念》 3.九斤老太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头发的故事》 B.《故乡》√ C.《风波》 D.《高老夫子》 4.鲁迅的两篇小说被称为代表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艺术最高水平的,其一《示众》,其二是 A.《祝福》 B.《示众》√ C.《孔乙己》 D.《阿 Q 正传》 5.《在酒楼上》把自己的生活道路概括为“像一只苍蝇饶了一点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的是 A.方玄绰 B.陈士成 C.涓生√ D.吕纬甫 6.“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小说( )中子君喊出的宣言,也是人的觉醒的声音。 A.《幸福的家庭》√ B.《伤逝》 C.《肥皂》 D.《离婚》 7.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故事新编》? A.《补天》 B.《理水》√ C.《复仇》 D.《铸剑》 8. 中老女人的遭遇所象征、展示的是精神界战士与他所生活的世界———现实人间的真 实关系:带着极大的屈辱,竭诚奉献了一切,却被为之牺牲的年轻一代(甚至是天真的孩子), 以致整个社会无情地抛弃和放逐。 √A.《颓败线的颤动》 B.《死地》 C.《吃白相饭》 D.《算账》 9.鲁迅的《文化偏至论》写于哪年? √A.1907 B.1908 C.1917 D.1919 10.“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 合理的做人。”选自哪个作品? A.《我之节烈观》√ B.《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C.《夜颂》 D.《导师》 二、双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 共 10 分 ) 11.下列哪些作品不属于《彷徨》? ?? A.《示众》 B.《祝福》√ C.《孔乙己》 D.《在酒楼上》 E.《离婚》 12.鲁迅小说创作具有哪两个特点? √A.“表现的深切” B.“思想激进” C.再现性强 D.理想主义√ E.“格式的特别” 13.鲁迅在《孤独者》这篇小说里,始终突出的是两个感受。而且都是趋于极端的,一个是极端 的感,一个是极端的感。 √(类)A.异端 B.兴奋 C.希望√D.绝望 E.反抗 14.鲁迅的杂文创作坚持开展哪两个原则? √A.文明批评 B.常态批评√C.社会批评 D.常情批评 E.文学批评 15.以下哪些著作曾对《铸剑》中的故事作过类似的记载? √A.《搜神记》√ B.《春秋》 C.《汉书》 D.《列异传》 E.《史记》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鲁迅研究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812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曾举“老莱子娱亲”、“郭巨埋儿”两件事抨击封建道德的虚伪性。( ) 2.鲁迅的小说创作没有议论性笔调。( ) 3.重视读者,是鲁迅文学欣赏观的核心。( ) 4.“且介亭”即“半租界的亭子间”。( ) 5.方玄绰是《肥皂》中的主人公。( ) 6.鲁迅的翻译原则是“宁错而务顺”。( ) 7.《白光》中陈士成因连续十六次落榜而精神失常,落水身亡。( )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在______中介绍和赞扬了欧洲文学史上“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浪漫主义诗人及其作品。( ) A.《呐喊·自序》 B.《华盖集·导师》 C.《华盖集·青年必读书》 D.《坟·摩罗诗力说》 2.鲁迅在日本期间与______合作翻译了许多俄国和东欧、北欧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于1908年合编为《域外小说集》二册。( ) A.周作人 B.周建人 C.许寿裳 D.郁达夫 3.有人说《明天》是描写寡妇“守节”的悲剧,其悲剧主人公是( ) A.爱姑 B.祥林嫂 C.九斤老太 D.单四嫂 1

4.《野草》共收写于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的散文诗连同《题词》总篇数是( ) A.30篇 B.23篇 C.24篇 D.15篇 5.《故事新篇》中歌颂“中国式脊梁”的姐妹篇是( ) A.《采薇》和《出关》 B.《出关》和《起死》 C.《奔月》和《采薇》 D.《理水》和《非攻》 6.在鲁迅小说创作中,有许多细节取自民俗。下面材料中表述错误的一组是( ) A.《药》中以人血馒头治病 B.《故乡》中大祭祀 C.《社戏》中社戏 D.《离婚》中六斤、七斤、九斤老太等人物以出生的重量取名字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鲁迅在《坟·文化偏至论》中很早就提出了一种充满进取精神的文化构想:“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______,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2.鲁迅于______年9月诞生于浙江绍兴。 3.1911年冬,鲁迅创作了文言小说______。 4.1925年鲁迅等人成立莽原社,创办了______杂志。 5.1926年,鲁迅出版小说集______,扉页上题有屈原《离骚》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鲁迅所谓的文化的“退婴”,就是指______。 7.《朝花夕拾》原名为______,结集出版时改名为《朝花夕拾》。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2.“捧杀”和“骂杀”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鲁迅所提“国民性”的含义。 2

鲁迅研究历年真题客观题汇总(自考)

鲁迅研究历年真题客观题汇总(自考) 引言 鲁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作品深刻地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对中国文学和思想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自考文学专业的学习中,鲁迅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鲁迅研究相关知识,本文将从历年真题中选取一些典型的客观题进行汇总和总结。 一、选择题 1.鲁迅的《孔乙己》是通过哪种手法展示社会弱势群 体的生活? A. 对话的方式 B. 自述的方式 C. 记叙的方式 D. 讽刺的方式 正确答案:D

2.鲁迅的散文作品《狂人日记》揭示了哪个社会问题? A. 封建礼教 B. 儒家伦理 C. 贫富差距 D. 民族压迫 正确答案:A 3.下列哪部作品集中反映了鲁迅的露骨的政治态度? A. 《阿Q正传》 B. 《药》 C. 《狂人日记》 D. 《祝福》 正确答案:A 4.鲁迅最早的杂文作品是: A. 《热风》

B. 《自序》 C. 《无声告白》 D. 《野草集》 正确答案:A 5.鲁迅的《狂人日记》最先发表于以下哪本报刊? A. 《新青年》 B. 《晨报》 C. 《华北日报》 D. 《新时报》 正确答案:B 二、判断题 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写下【正确】,错误的请在括号内写下【错误】。

1.鲁迅是中国近代文学的奠基人,对中国文学的发展 做出了巨大贡献。(【正确】) 2.鲁迅的代表作《呐喊》是一部诗集,内容主要揭示 了人性的黑暗面。(【错误】) 3.鲁迅的《药》主要反映了科技进步对人类带来的负 面影响。(【错误】) 4.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以讽刺批判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丑恶现象。(【正确】) 5.鲁迅的杂文集《狂人日记》在当时引起了巨大震动,成为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标志之一。(【正确】) 三、填空题 1.残酷的社会现实和理性的探索是鲁迅研究的两个基 本特点之一。 2.鲁迅的文学作品常以哪种手法揭示社会丑恶现象?(讽刺) 3.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标志之一,也是鲁迅的第一部以___为特点的小说。(自述)

(最新整理)7月浙江自考鲁迅研究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8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认为,只有“______”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 A.美 B.真 C.善 D.好 2.据胡风回忆,鲁迅曾告诉他______这篇小说就是“写我自己”。() A.《孤独者》 B.《孔乙己》 C.《示众》 D.《阿Q正传》 3.鲁迅自发表小说《狂人日记》后,便一发而不可收,相继发表了《孔乙己》、《药》等一系列小说,从而显示了______的实绩。() A.文化革命 B.思想革命 C.文学革命 D.社会革命 4.“只取一点,随意点染,铺成一篇”是鲁迅所说的创作新型历史小说______的方法。() A.《呐喊》 B.《彷徨》 C.《朝花夕拾》 D.《故事新编》 5.散文诗是一种新的文体,鲁迅的散文诗《野草》是现代散文诗______的标志。() A.开端 B.发展 C.开拓 D.成熟 6.______是鲁迅关于“科学”的一篇重要的论文。() A.《文化偏至论》 B.《科学史教篇》 C.《人之历史》 D.《破恶声论》 7.鲁迅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强调自觉性,反对() A.盲动性 B.盲目性 C.主观性 D.主体性 8.对于鲁迅来说,“______”也就是他的价值理想。() 1

A.立业 B.创业 C.立人 D.立志 9.“别求新声于异邦”这句话,出自鲁迅的《______》一文。() A.《摩罗诗力说》 B.《文化偏至论》 C.《科学史教篇》 D.《人之历史》 10.鲁迅在《热风·随感录三十五》中提出了“______”是“第一义”的思想主张。() A.保存国粹 B.保存传统精华 C.保存我们 D.保存文化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关于知识阶级》一文里,鲁迅指出,知识阶级永远不满足于______,是永远的______。 () A.现实 B.现状 C.现在 D.批判者 E.战斗者 2.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多在两个时代中循环,这两个时代便是______、______。() A.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B.被压迫和被损害的时代 C.被封建阶级统治的时代 D.暂时太平和安稳的时代 E.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3.鲁迅所批判的“国民性”弱点主要有______、______。() A.“瞒”和“骗” B.消极,无所作为 C.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D.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 E.偏激,富于冒险精神 4.鲁迅的小说《示众》代表了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艺术的最高水平,其细节描写十分生动与丰富,具有极强的______和______的艺术特点。() A.象征性 B.具象性 C.具体性 D.可感性 E.可观性 5.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一文中,提出了______和______的思想主张。() A.立人 B.立事 2

自考鲁迅研究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共 40 题,40 分) 1. 在小说创作方面,鲁迅提出的方法是() A:反向化 B:大众化 C:典型化 D:民族化 答案:C 2. 《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的作者是() A: 鲁迅 B:梁实秋 C: 胡适 D:周作人 答案:B 3. 鲁迅称自己的哪部作品是“神话、传说和史实的演义”()A:《阿 Q 正传》 B:《故事新编》 C:《狂人日记》 D:《朝花夕拾》 答案:B 4. 鲁迅从西方文化中“拿来”的最重要的先进文化是() A:自由与浪漫 B:民主与科学 C:创新与发展 D:务实与求真

5. 翻译史密斯的《中国人的特性》的中国作家是() A: 鲁迅 B:潘光旦 C:涩江保 D:史密斯 答案:B 6. 《孔乙己》用的是第几人称来叙述的()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第四人称 答案:A 7. 写伯夷、叔齐兄弟二人“义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的故事的作品是()A:《补天》 B:《铸剑》 C:《奔月》 D:《采薇》 答案:D 8. 《故事新编》收入的小说篇数为() A:6 B:7 C:8 D:9

9. 鲁迅曾经把他的小说称作() A:自由文学 B:遵命文学 C:浪漫文学 D:现实文学 答案:B 10. 1927 年的命文学运动,鲁迅进行了严正的论争,这次论争的积极成果,是() A:右翼作家联盟的成立 B:论语派的成立 C: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 D:同盟会的成立 答案:C 11. 鲁迅翻译的苏联小说是() A:《浮士德与城》 B:《铁流》 C:《毁灭》 D:《静静的顿河》 答案:C 12. 鲁迅用警句式的杂感来揭露现实,而且还借古讽今的杰作是() A:《可恶罪》 B:《小杂感》 C:《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D:《黄花节的杂感》

2012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2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7039鲁迅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从鲁迅一生的经历来看,他最早学习的学科是() A.社会学科 B.自然学科 c.人文学科 D.历史学科 2.“在所有中国的作家中,他恐怕是最和中国历史、文学和文化错综复杂地连络在一起的人了。”这一对鲁迅的评价来自() A.普实克 B.史沫莱特 C.巴特勒特 D.萧伯纳 3.鲁迅思想历程中最重要的转折是() A.医学救国 B.弃医从文 C.投笔从戎 D.革命救国 4.在现代文学史上,瞿秋白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鲁迅杂文的意义及其思想的发展道路作了全面的分析的文章是() A.《鲁迅杂感文的技巧》 B.《〈鲁迅杂感选集>序》 C.《鲁迅之杂感文》 D.《论鲁迅的杂文》 5.属于国民党“党治文学”成员,并创作了《陇海线上》、《黄人之血》等拙劣作品的是() A.范争波 B.朱应鹏 C.潘公展 D.黄震遐 6.以下作品中,鲁迅为其中译本撰写了后记的是() A.《浮士德与城》 B.《毁灭》 C.《死魂灵》 D.《俄罗斯的童话》 7.鲁迅认为,以长者为本位的“古传的谬误思想”是(() A.女德 B.王道 C.孝道 D.神道 8.从反对以儒家思想为主要精神支柱的专制制度和非人的伦理道德出发,鲁迅强调佛教中的() A.普度众生

B.平等观念 C.唯识无境 D.因果业报 9.艺术的美是丰富多样的,按其形态分,基本上有优美、悲剧性、戏剧性以及() A.阳刚 B.阴柔 C.中庸 D.崇高 10.鲁迅曾赞许其创作中含着严肃的现实性以及深刻和纤细,使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调和 起来,这位作家是() A.厨川白村 B.安德列夫 C.果戈理 D.普列汉诺夫 11.鲁迅说自己的杂感文“凡有所说所写,只是就平日见闻的事理里面,取一点心以为然的道 理”,这里突出的是杂感文的特征() A.议论 B.明示 C.理趣 D.幽默 12.“巴尔扎克的小胡须的清瘦的老人,到了高尔基的头里,也许就变成了粗蛮壮大的络腮胡 子”这体现了文学欣赏中读者的() A.再创造 B.趣味 C.体验 D.比对 13.鲁迅用白话创作小说开始于() A.1911 B.1917 C.1918 D.1919 14.反映封建社会下层旧式知识分子被封建科举制度所“吃”的命运的作品是() A.《阿Q正传》 B.《白光》 C.《在酒楼上》 D.《高老夫子》 15.小说《.孤独者》的主人公是() A.魏连殳 B.方玄绰 C.吕纬甫 D.陈士成

7月浙江自考鲁迅研究试题及答案解析

7月浙江自考鲁迅研究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812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主体精神文化建设” 2.“看客” 3.“油滑” 4.“过客” 5.“时代的眉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鲁迅小说_______,由于“表现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 2.祥林嫂是鲁迅小说_______中所塑造的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 3.作出“_______”的决定,是鲁迅在“幻灯事件”后所作出的。 4.《阿Q正传》是鲁迅要写出一个沉默的、现代的国民“_______”,暴露国民弱点的小说。 5.鲁迅接受民俗文化的影响,在文学创作方面,首先体现在_______的择取上。 6.“_______”是鲁迅创作散文诗《野草》的主要艺术手法。 7.鲁迅特别强调文艺的“_______”,认为文艺的社会功用是通过文艺的美感来实现的。 8.鲁迅十分重视文学批评作用,认为必须更有“_______”的批评。 9.鲁迅说“_______”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10.“_______”是鲁迅杂文创作的一个特点,他常常将严肃的内容以喜剧幽默形态表现出来。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最早提到“国民”的著作是() A.《文化偏至论》 B.《摩罗诗力说》 C.《斯巴达之魂》 D.《科学史教篇》 2.鲁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常采用_____的方式。() A.“杂取种种人” B.选定一个模特儿 C.以自己为原型 D.采用真人真事 3.“_____”是鲁迅杂文中所塑造的一个形象性的社会相。() A.老鼠 B.老虎 C.叭儿狗 D.老狼 4.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故事新编》是“_____”。() 1 A.故事传说 B.神话传说 C.历史小说 D.叙事小品 5.鲁迅最初关注民俗,是从注意_____开始的。() A.民间绝活 B.民间文学艺术 C.民间武艺 D.民间医术 6.鲁迅认为“崇高”的审美特征是追求() A.“敬之美”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鲁迅研究》考试真题1【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鲁迅研究》考试真题1【附答案】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 1、为悼念“三一八”死难烈士而作的是()(1分) A:《记念刘和珍君》 B:《失掉的好地狱》 C:《夜哭》 D:《淡淡的血痕中》 2、将矛头同时指向反革命的军事“围剿” 的鲁迅诗篇是()(1分) A:《无题(大野多钩棘)》 B:《悼杨铨》 C:《湘灵歌》 D:《惯于长夜过春时》 3、引伸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的构想的鲁迅作品是()(1分) A:《秋叶》 B:《腊叶》 C:《影的告别》 D:《两地书》 4、为悼念“三一八”死难烈士而作的是()(1分) A:《记念刘和珍君》 B:《失掉的好地狱》 C:《夜哭》 D:《淡淡的血痕中》 5、鲁迅从日译本转译了法国科学幻想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和()(1分)

A:《北极探险记》 B:《地底旅行》 C:《人之历史》 D:《“蜜蜂”与“蜜”》 6、结束了中国小说研究长期止于零散评点或评论的状况,改变了“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的局面的鲁迅论著是()(1分) A:《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B:《汉文学史纲要》 C:《中国文学史略》 D:《中国小说史略》 7、散文诗集《夜哭》的作者是()(1分) A:焦菊隐 B:鲁迅 C:高长虹 D:俞平伯 8、杂文的灵魂是()(1分) A:论战性 B:战斗性 C:攻击性 D:说服性 9、就叙述顺序而言,鲁迅的小说《故乡》是()(1分) A:顺序 B:倒叙 C:补叙 D:插叙

10、鲁迅小说《伤逝》中的知识分子走出了“穷途”的是()(1分) A:四铭 B:魏连殳 C:涓生 D:吕纬甫 11、1921年,南京东南大学的吴宓等人用文言文攻击新文学,人称()(1分) A:学衡派 B:国粹派 C:甲寅派 D:国故派 12、小说《孤独者》的主人公是()(1分) A:魏连殳 B:方玄绰 C:吕纬甫 D:陈士成 13、反映封建社会下层旧式知识分子被封建科举制度所“吃”的命运的作品是()(1分) A:《阿Q正传》 B:《白光》 C:《在酒楼上》 D:《高老夫子》 14、鲁迅笔下最刚强泼辣、敢于反抗的女性是()(1分) A:子君 B:七斤嫂 C:单四嫂子 D:爱姑

浙江2020年4月自考鲁迅研究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812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吃人” 2.“叭儿狗” 3.“中间物” 4.“进化论” 5.“悲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鲁迅的小说_______________是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2.阿Q是鲁迅小说_______________中所塑造的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3.毛泽东在_______________一文中,高度赞扬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 4.鲁迅在小说《彷徨》的扉页上引用的屈原的《离骚》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诗句是广为流传的鲁迅名言。 6.《影的告别》一文出自鲁迅题为《_______________》的散文诗集中。 7.鲁迅认为“_______________”是“研究文学或某一作家”的好方法。 8.在《野草》中,和战斗的人生哲学相背离的另一种人生态度是_______________。 9.鲁迅也是中国比较文学的伟大先驱,他的《_______________》被认为是比较文学的经典 之作。 10.《_______________》是鲁迅的一部以回忆过去的叙事性散文集。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鲁迅指出,幽默应“()”。 A.有倾于对社会的讽刺 B.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C.有利于文明批评 D.有助于文化发展 2.关于鲁迅的杂文研究,1933年瞿秋白撰写的()一文是鲁迅研究,尤其是鲁迅杂 文研究的一篇重要的文献。 A.《鲁迅杂感文的技巧》 B.《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C.《鲁迅之杂感文》 D.《论鲁迅的杂文》 3.鲁迅自发表小说《狂人日记》后,便一发而不可收,相继发表了《孔乙己》等一系列小说, 从而显示了()的实绩。 A.文化革命 B.思想革命 C.文学革命 D.社会革命 4.鲁迅的杂文作为一部中国社会的“()”,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A.风俗画 B.风情画 C.百科全书 D.风景画 5.鲁迅在《野草》中着重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创作了富有诗意的()的散文诗篇。 1

鲁迅研究历年真题客观题汇总答案版自考

1 .(2003年4月)1895年5月,鲁迅以〃周树人〃的名字,进入洋务派创办的(江南水师)学堂。 2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在《新青年》(〃随感录〃)专栏中发表了许多富有战斗性的杂文。 41932年,鲁迅以苏汶(杜衡)为代表的〃第三种人〃展开了论争。 5 .在新文学第二个十年中,鲁迅翻译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论著,其中有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 6 .《狂人日记》于(191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上,这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7 .鲁迅的小说《明天》,通过主人公(单四嫂子)年轻守寡、丧子给她带来精神上的孤独和揭露了封建节烈 观念〃吃人〃的罪恶。 8 .《补天》描写了神话人物(女蜗开天辟地)黄土拉人、炼石补天的故事。 9•鲁迅在(《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一文中指出:左翼作家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 10 .鲁迅自称《野草》是自己〃有了小感触〃而写成的短文。 11 .鲁迅的诗歌就诗体来说有三种:(旧体)诗,新诗和民歌体诗。 12 .《自嘲》中〃千夫指〃鲁迅原来的意思是众多的反对者对自己的非议,经毛泽东引用后,则指(敌人) 13 .鲁迅最早在(《摩罗诗力说》)中两处使用〃国民性〃一词,在这两处,国民性即等于民族性。 14 .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曾举〃老莱子娱亲〃〃郭巨埋儿〃抨击中国封建道德的虚伪性。 15 .曾为少年鲁迅买来心爱的《山海经》的人是保姆阿长 16 .鲁迅在南京求学时深受影响的《时务报》的主编是梁启超 17.1902年鲁迅赴日本留学,最初选择的人生道路是医学救国 18 .鲁迅〃弃医从文〃后在东京创办的杂志是《新生》 19 .最早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五四〃文学革命发难文章是《文学改良刍议》 20 .鲁迅称〃血债必须以同物偿还”的文章是《无花的蔷薇之二》 21 .哪一篇谈了坐着的进化论被轰毁的沉痛心情?《答有恒先生》 22.20世纪30年代非议鲁迅的翻译为〃硬译〃并反对鲁迅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人是梁实秋 23 .哪一篇文章的矛头是指向国民党反动派的?《为了忘却的记念》 24 .20世纪30年代鲁迅批判过的充当国民党反动派文艺别动队的文艺派别是民族主义文学 25 .下列作品中,哪一篇是鲁迅翻译的7。A 《死魂灵》B 《浮士德与城》C 《铁流》D 《静静的顿河》 26 .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吃人〃本质的是:《白光》 27 .《阿Q 正传》中的人物有赵太爷 28 .在鲁迅笔下,称自己的人生之路就如〃蜂子或蝇子〃,〃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的人物 是吕纬甫 29 .鲁迅塑造的人物形象中,封建型的知识分子有孔乙己、陈士成 30 .鲁迅作品中,批判〃无是非论〃的是:《起死》 31 .以鲁迅为代表的〃语丝体〃,其文章体裁是杂文 32 .《智识即罪恶》的中心思想是批判封建的愚民统治 33 .《答KS 君》,《十四年的〃读经〃》是针对哪个文艺派别而作的甲寅派 34 .鲁迅关于革命文艺应当追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一切文艺固然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 是文艺〃等名言是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1928年与创造社、太阳社的论争中 3.在 4.12反革命大 形势惊人的洞察力。 杀的前两天,鲁迅撰写了(《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这篇杂文,表现出对复杂斗争

浙江省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及答案解析历年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及答案解析历年试 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812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匕首”、“投枪”—— 2.“过客”—— 3.“吃人”—— 4.真的猛士—— 5.《摩罗诗力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伟大_______。 2.阿Q是鲁迅小说_______中所塑造的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3.前苏联著名的作家法捷耶夫在_______一文中,高度赞扬鲁迅是“属于作为人类明灯的作家之列的。……是中国文学的骄傲”。 4.鲁迅在小说《彷徨》的扉页上引用的屈原的《离骚》诗句是_______。 5.“_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诗句是广为流传的鲁迅名言。 6.《秋夜》一文出自鲁迅题为《_______》的散文诗集中。 7.“_______”是鲁迅对摩罗诗人的总体评价。 8.鲁迅对民族心理的探讨,特别是在前期,偏重于解剖国民性中的_______。 9.鲁迅也是中国比较文学的伟大先驱,他的《_______》被认为是比较文学的不朽之作。 10.《_______》是鲁迅与他弟弟周作人合译编的一部外国小说集。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手法是鲁迅杂文创作常用的艺术手法。 A.史家 B.画家 C.歌唱家 D.书法家 2.鲁迅在南京求学时,主要受到( )思想的影响。 A.“超人”哲学 B.富国强兵 C.泛神论 D.进化论 3.鲁迅创作的第一篇小说( ) A.《孔乙己》 B.《怀旧》 C.《祝福》 D.《狂人日记》 4.鲁迅认为“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是( )的主要特点。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阿Q正传》 D.《儒林外史》 5.在天物、思理、美化、神思等艺术美的要素中,鲁迅特别强调的是( )这一要素。 A.天物 B.美化 C.思理 D.神思 6.鲁迅认为,文学总是( )的产物。 A.环境 B.想象

2016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6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鲁迅研究试卷(通卡) (课程代码27039)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页至3页,共3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4页至4页,共1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鲁迅的母亲姓 A.周 B.张 C.鲁 D.王 2.鲁迅学习到了新鲜的西方文化和自然科学知识,接受了进化论思想的影响的最早地域是A.日本 B.南京 C.北平 D.上海 3.1907年发表鲁迅介绍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论文《人之历史》的报刊是A.《新生》 B.《新青年》 C.《河南》 D.《时务报》 4.最早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作品是 A.《怀旧》 B.《狂人日记》 C.《我之节烈观》 D.《斯巴达之魂》 5.在左联五烈士被害两周年之际,鲁迅再次赞扬先烈,声讨反动派的文章是 A.《惯于长夜过春时》 B.《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和前驱者的血》 C.《可罪恶》 D.《为了忘却的纪念》 6.《陇海线上》、《黄人之血》的作者是 A.黄震遐 B.朱应鹏 C.潘公展 D.王平陵 7.鲁迅为其中译本撰写后记的苏联作品是

A.《毁灭》 B.《死魂灵》 C.《俄罗斯的童话》 D.《铁流》 8.在1936年的“两个口号”之争中,鲁迅主张的是A.革命文学 B.国防文学 C.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D.无产阶级大众文学 9.1924年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会刊《歌谣周刊》第71期曾刊出民俗征题,作为范例文章的鲁迅作品是 A.《无常》 B.《社戏》 C.《论雷峰塔的倒掉》 D.《送灶日漫笔》 10.鲁迅自述“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实绩”的小说是 A.《阿Q正传》 B.《孔乙己》 C.《祝福》 D.《明天》 11.鲁迅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吃人”本质的作品是 A.《狂人日记》 B.《高老夫子》 C.《端午节》 D.《白光》 12.“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阔人享用的人肉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这句话出自鲁迅杂文 A.《灯下漫笔》 B.《高老夫子》 C.《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D.《坟》 13.近于速写,没有完整的情节和主要人物,写一群麻木、呆钝的人群,展示国人愚弱心灵的鲁迅作品是 A.《呐喊》 B.《示众》 C.《彷徨》 D.《在酒楼上》 14.将《呐喊》与《彷徨》相比较,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二者影响和成就都相似 B.《呐喊》影响较小,艺术成就较大 C.就影响而言《彷徨》大于《呐贼》 D.就影响而言《呐贼》大于《彷徨》 15.鲁迅的《故事新编》中与《非攻》一起称为姐妹篇的歌颂小说是 A.《铸剑》 B.《采薇》 C.《起死》 D.《理水》 16.“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这句话出自鲁迅小说

鲁迅研究试题的答案

鲁迅研究试题的答案 【篇一:0404鲁迅研究自考试卷】 ss=txt>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812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叭儿狗” 2.“精神胜利法” 3.“油滑” 4.“过客” 5.“中间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鲁迅小说________________,由于“表现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 2.祥林嫂是鲁迅小说________________中所塑造的受封建思想毒 害的妇女形象。 3.杂文是鲁迅一生________________中的主要艺术形式。 4.《阿q正传》是鲁迅要写出一个沉默的、现代的国民 “________________”,暴露国民弱点的小说。 5.“________________,我以我血荐轩辕”诗句是广为流传的鲁迅 名言。 7.鲁迅评价“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是“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 8.“________________”是鲁迅美学思想的基本特点。 9.鲁迅说“________________”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10.鲁迅一向主张“________________”的路子要宽,一是选材不宜 过严,二是批评要慎重。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通过介绍摩罗诗人的创作,竭力鼓吹()。 a.写实主义 c.浪漫主义 a.兴感怡悦

c.讽刺幽默 a.象征性 c.比喻性 b.古典主义 d.象征主义 b.写景叙事 d.道德高尚 b.故事性 d.想象性 b.神话传说 2.鲁迅指出()是一切艺术美的本质。 3.鲁迅的杂文创作 塑造了一系列()的形象。 4.鲁迅说,《故事新编》是“()”。 a. 故事传说 00812#鲁迅研究试题第 1 页共 3 页 c.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 a.天物 c.美化 d.叙事小品 b.思理 d.联想 b.哀而不伤 d.乐而不淫 b.《华盖集》 d.《热风》 b.现实主义 d.象征主义 b.辩证的进化的 d.讽刺幽默 b.富国 强兵 5.天物、思理、美化等因素在艺术美创造中,鲁迅特别重视()这一要素。 6.鲁迅认为幽默的审美特征是()。 a.婉而多讽 c.笑中 多苦,幽默含讥 a.《坟》7.主要收入“五四”时期“随感录”的杂文集是()。 c.《而已集》 a.理想主义 c.现代主义 a.超人8.鲁迅评价雪 莱的诗歌创作具有“()”的特点。 9.鲁迅的比较文学观反映了() 观念。 c.反抗绝望 a.进化论 c.泛神论10.在日本求学时,鲁迅主要 受到()思想的影响。 d.尼采的“超人”哲学 四、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 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鲁迅要求的美,主要是_____、_____和“有力”与“愉快”,而非狂 欢和粗暴。() a.艳丽 e.形象 2.鲁迅整理的古籍,主要有_____、_____。() a.《稽康集》 e.《红楼梦》 3.鲁迅说,在他看来,中国文学可分两大类,一是____、二是____。() a.廊庙文学 c.写实文学 e.抒情文学

2017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7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鲁迅研究试卷 (课程代码27039)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页至3页,共3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4页至4页,共1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鲁迅身上,超常的“热情和性格”通常凝聚在一起,集中体现为A.韧性的战斗精神和雄伟的人格力量 B.多才多艺与学识渊博 C.对传统文化“吃人”本质的发现 D.对活着的文化传统中培育出的“阿Q现象”的发现2.鲁迅的反叛性思维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 A.开放 B.联想 C.怀疑 D.尖刻 3.《进化论与论理学》的作者是 A.达尔文 B.赫胥黎 C.严复 D.波特莱尔 4.鲁迅称“血债必须以同物偿还”的文章是 A.《纪念刘和珍君》 B.《淡淡的血痕中》 C.《死地》 D.《无花的蔷薇之二》 5.《彷徨》扉页引用的诗句出自 A.《天问》 B.《离骚》 C.《九歌》 D.《诗经》 6.鲁迅曾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副对联书赠 A.胡风 B.冯雪峰 C.瞿秋白 D.方志敏 7.属于鲁迅翻译的作品是 A.《死魂灵》

B.《浮士德与城》 C.《铁流》 D.《静静的顿河》 8.鲁迅一生给我们留下的著作达A.2000万字 B.170万字 C.80万字 D.800多万字 9.鲁迅指出封建伦理道德戕害女性不仅在身体上,而且在精神上,揭示这一问题的最典型的小说是 A.《伤逝》 B.《祝福》 C.《风波》 D.《离婚》 10.在“五四”以前,集中反映鲁迅对文艺本质的见解的两篇文章是 A.《摩罗诗力说》《我怎样做起小说来》 B.《文艺与革命》《拟播布美术意见书》 C.《文艺与革命》、《我怎样做起小说来》 D.《摩罗诗力说》《拟播布美术意见书》 11.1911年冬,鲁迅创作的文言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怀旧》 C.《阿Q正传》 D.《孔乙己》 12.最早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作品是 A.《怀旧》 B.《狂人日记》 C.《我之节烈观》 D.《斯巴达之魂》 13.鲁迅作品中描写寡妇“守节”悲剧的是 A.《伤逝》 B.《孤独者》 C.《白光》 D.《明天》 14.鲁迅以张勋复辟为故事背景的作品是 A.《头发的故事》 B.《药》 C.《风波》 D.《离婚》 15.属于鲁迅小说中的封建末代知识分子的是 A.吕纬甫 B.魏连曼 C.陈士成 D.子君 16.鲁迅小说中对一种知识分子人生之路的比喻:“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走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出自 A.《孤独者》 B.《在酒楼上》 C.《孔乙己》 D.《伤逝》

2014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4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7039鲁迅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鲁迅式思维”的特点,最主要的体现为思维的( ) A.开放性 B.反叛性 C.包容性 D.逻辑性 2.鲁迅精神首先体现为( ) A.韧性的战斗精神 B.自我牺牲的精神 C.自我批评的精神 D.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 3.鲁迅去南京求学的时间是( ) A.1895年 B.1896年 C.1897年 D.1898年 4.提倡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与《语丝》站在一条战线,向旧势力、旧文明发起攻击的杂志是 ( ) A.《新青年》 B.《未名月刊》 C.《莽原》 D.《现代评论》 5.1935年,瞿秋白英勇就义,为了悼念他,鲁迅全面负责编校装帧他的遗著,并将其定名为( ) A.《海上述林》 B.《赤都心史》 C.《鲁迅杂感选集》 D.《多余的话》 6.在鲁迅著作中最早提到“国民”的是( ) A.《文化偏至论》 B.《摩罗诗力说》 C.《斯巴达之魂》 D.《“友邦惊诧”论》 7.鲁迅通过“老莱子娱亲”、“郭巨埋儿"两件事来抨击中国封建道德的虚伪性的文章是( ) 8. A.《五猖会》

B.《狗·鼠·猫》 C.《二十四孝图》 D.《琐忆》 8.鲁迅涉及到“民间文艺”被许多民俗学家认为是中国现代最早涉及“民俗学”的文章是( ) A.《摩罗诗力说》 B.《《艺术论>译本序》 C.《拟播布美术意见书》 D.《论雷峰塔的倒掉》 9.鲁迅认为,文艺创作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的( ) A.情感性 B.逻辑性 C.戏剧性 D.揭示性 10.鲁迅曾经翻译过《.苦闷的象征》,更多的接受了象征主义的影响,这部作品的原作者是( ) A.厨川白村 B.普列汉诺夫 C.爱罗先珂 D.卢那察尔斯基 11.在鲁迅眼中,传奇小说断绝的时期是( ) A.唐 B.宋 C.明 D.清 12.反对求全责备,体现了鲁迅文学批评观的( ) A.历史性 B.全面性 C.辩证性 D.比较性 13.“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插绘的是( ) A.孔乙己 B.闰土 C.华老栓 D.七斤 14.鲁迅唯一的一篇中篇小说是( ) A.《药》 B.《风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