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血管疾病

周围血管疾病
周围血管疾病

周围血管疾病

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主要侵袭下肢中小动脉,由远端向近端发展。

好发于男性青壮年。

(一)病因与病理

1.病因

外来因素:吸烟(主要环节)、寒冷、外伤、感染;

内在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男性激素和前列腺素失调。

2.病理

主要侵袭周围中小动、静脉,通常起于动脉,多位于下肢。病变血管呈节段性分布。

活动期:血管全层非化脓性炎症,血栓形成,血管闭塞。

后期:炎症消退,血栓机化,周围纤维组织增生。

神经、血管、肌肉:缺血性变化。

(二)临床表现和分期

周期性发作。

血管炎症和供血不足——疼痛,感觉和皮色改变,游走性浅静脉炎;

病变及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营养缺乏,坏疽和溃疡。

按肢体缺血程度分为3期:

1.第一期(局部缺血期)

患肢麻木、发凉、轻度间歇性跛行,可反复出现游走性浅静脉炎。

查体:患肢皮温稍低,色泽较苍白,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

功能性(痉挛)>器质性因素。

2.第二期(营养障碍期)

症状加重,间歇性跛行明显,疼痛转为持续性静息痛,夜间剧烈。

查体:患肢皮温显著降低,色泽苍白,或出现紫斑、潮红,小腿肌萎缩,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动脉已处于闭塞状态,以器质变化为主,掺杂一些功能性因素(即:器质性因素>功能性)。肢体依靠侧支循环保持存活;

腰交感神经阻滞后——仍可出现皮温增高。

3.第三期(坏死期)

症状继续加重,患肢趾(指)端发黑、坏疽、溃疡形成,疼痛剧烈呈持续性。

动脉完全闭塞,侧支循环不能保证趾(指)存活。

(三)诊断

1.诊断要点

(1)青壮年男子,吸烟。

(2)肢体缺血表现。

(3)有游走性静脉炎病史。

(4)患肢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5)除吸烟外,无其他致动脉硬化的因素。

2.相关检查:

(1)一般检查:

①跛行距离和时间;

②肢体抬高实验(补充——Buerger试验):

患者平卧,下肢抬高45°,3分钟后观察足背皮肤色泽改变;然后让病人坐起,下肢垂于床旁。若抬高后肤色苍白或蜡黄,下垂后为潮红或紫绀——阳性——供血不足;

③解张实验:

行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后,患肢温度升高越明显,痉挛因素越多;

如温度没有明显变化,表示血管已闭塞。

④皮肤温度测定:双侧肢体对应部位皮肤温度相差2℃以上。

⑤患肢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者不能触及

(2)特殊检查:

B超、肢体血流图、动脉造影——

表现:多发性、节段性肢体远端小动脉狭窄或闭塞,周围的侧支血管呈树根状。

(四)治疗原则

1.一般疗法:忌烟、保暖等。

2.药物:中医中药;前列腺素;扩血管药等。

3.高压氧。

4.手术

(1)交感神经切除术——第一、二期病人(痉挛因素超过闭塞因素)——目的:解除血管痉挛和促进侧支循环形成。

(2)动脉重建术——动脉主干局段性闭塞,远侧动脉仍通畅。

(3)分期动脉转流术。

(4)截肢术——远侧肢体坏死,坏死界限清楚。

(5)游离血管蒂大网膜移植术。

二、动脉栓塞

栓子来源:

①心源性,最常见,占94%,如房颤时脱落的血栓;

②血管源性,如动脉瘤或动脉硬化病灶;

③医源性。

(一)临床表现——5个“P”。

1.疼痛(pain)

2.感觉异常(paresthesia)

3.麻痹(paralysis)

4.无脉(pulselessness)

5.苍白(pallor)

1.疼痛剧烈,最早出现。

2.感觉异常甚至丧失,运动障碍。

3.麻痹——肢体皮肤麻木。

4.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近侧动脉搏动增强。

5.皮色和温度改变

皮肤呈苍白色,或有紫斑。

皮温降低可触到变温带,其平面比真正栓塞平面低约一手宽距离。

6.全身变化

受累肢体缺血坏死——严重代谢障碍——高血钾、肌红蛋白尿和代酸——急性肾衰竭、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二)诊断

显著的症状+体征。

结合特殊检查:皮肤测温试验、多普勒超声、动脉造影。

(三)治疗

1.非手术

(1)防止栓塞繁衍: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

(2)镇痛、解痉、扩张血管药。

(3)溶栓:尿激酶(首选)、链激酶。

2.手术

(1)取栓术: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除非肢体已发生坏疽或已建立良好的侧支循环者,都应早期施行。

(2)辅助性手术:筋膜切开减压术,截肢术。

三、动脉瘤

动脉病变或损伤形成的局限性动脉异常扩张或膨出(不是真性肿瘤);

常见:胸、腹主动脉和下肢主干动脉瘤。

(一)诊断

1.最典型的体征——搏动性肿块,伴有震颤和血管杂音,压迫瘤体近端动脉肿块缩小;

2.压迫症状

压迫神经——肢体感觉异常、放射痛和运动障碍;

压迫静脉和淋巴管——远端肢体肿胀;

3.远端肢体缺血,肢体疼痛、苍白、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4.瘤体破裂——大出血,危及生命。

(二)治疗——手术:唯一有效。

1.动脉瘤切除及血管重建术。

2.动脉瘤切除和近远端结扎术。

3.囊状动脉瘤切线切除及动脉修补术。

4.动脉瘤包裹术。

5.动脉瘤腔内修复术。采用带腹膜内支架人工血管置入动脉瘤腔内进行修复。

四、下肢静脉疾病

(一)下肢静脉解剖和生理

1.浅静脉——大隐、小隐静脉及其分支。

(1)大隐静脉——股总V,人体最长静脉。有5个属支:

①旋髂浅V

②腹壁浅V

③阴部外浅V

④股内侧V

⑤股外侧V

(2)小隐静脉——进入腘V

2.深静脉

小腿部:胫前、胫后和腓静脉——汇合成腘静脉,进入内收肌管后成为股浅静脉,与股深静脉汇合成股总静脉。

3.交通静脉

深浅静脉之间,大小隐静脉之间有许多交通静脉;

小腿部以踝交通静脉最重要,与溃疡形成有关。

总结:下肢静脉【TANG】

大隐5属支记忆口诀【TANG】

旋髂浅、腹壁浅,

股内外、阴部外。

4.静脉壁

为什么浅静脉曲张容易发生在小腿浅静脉分支?

①小腿远侧浅、深静脉壁比近侧薄;

②压力因素。

5.静脉瓣膜

下肢深、浅静脉和交通静脉内都有瓣膜,多为双瓣型,可阻止血液由近向远,由深向浅倒流。

6.血流动力学

为什么下肢静脉血液能对抗重力向心回流?

①小腿肌泵功能——主要动力;

②胸腔吸气期和心脏舒张期产生的负压作用;

③静脉瓣膜的单向关闭功能。

(二)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1.病因和病理生理

(1)病因:

遗传——静脉壁软弱、静脉瓣缺陷。

职业或其他原因——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便秘等——浅静脉内压力升高。(2)病理生理

当股隐静脉连接处的大隐静脉瓣膜遭到破坏关闭不全后,血液倒流——静脉曲张,以小腿明显。

病情进展:血栓性静脉炎、足靴区湿疹及溃疡形成和急性出血。

2.诊断

下肢浅静脉蜿蜒扩张迂曲;

小腿皮肤营养不良而萎缩、瘙痒、色素沉着和溃疡形成——小腿下1/3内侧最明显。

3个重要的试验!

(1)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

(2)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

(3)交通瓣膜功能试验(Pratt试验)

(1)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

排空下肢静脉血,于大腿根部扎止血带,压迫大隐静脉,让病人站立,10秒钟内放开止血带——如出现自上而下的静脉曲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如未放开止血带前就见止血带下方静脉30秒内充盈——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2)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

于大腿中上部扎止血带,让病人用力踢腿或做下蹲运动10余次——

如静脉曲张更明显,张力增高——深静脉不通畅。

【补充TANG】意义:不能切除或阻断浅静脉。

(3)交通瓣膜功能试验(Pratt试验):

病人仰卧抬高患肢,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从足趾向腘窝缠第一根弹力绷带,从止血带向下缠第二根弹力绷带;

让病人站立,一边向下解开第一根绷带,一边向下缠第二根绷带——

如两根绷带之间出现曲张静脉——该处交通静脉功能不全。

3.治疗

(1)非手术:穿弹力袜或弹力绷带——病变轻、妊娠妇女及手术耐受力极差者。(2)硬化剂注射和压迫疗法——单纯型病变。

(3)手术:

高位结扎大隐、小隐静脉;

剥脱;

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

(三)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1.病因和病理生理

病因:类似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往往合并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病理生理:下肢深静脉瓣膜不能对抗近侧血柱压力——血液倒流。

2.诊断

主要表现——浅静脉曲张。

3.治疗——手术:

(1)半腱肌-股二头肌腱襻腘静脉瓣膜代替术——应用最多。(2)静脉瓣膜修复术。

(3)带瓣静脉段移植术。

(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病因和病理

大多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术后。

血栓形成三大因素:

①血流缓慢

②静脉壁损伤

③高凝状态

根据血栓解剖部位分:

①周围型

②中央型

③混合型

2.临床表现

起病急,剧烈疼痛,下肢突然肿胀。

如果血栓滋长,使整个静脉系统全部处于阻塞状态,同时引起动脉痉挛——股青肿。

3.治疗

(1)非手术:

卧床、抬高患肢、热敷等,溶栓,抗凝。

(2)手术:

Fogarty导管取栓术——原发于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而病期不超过48小时;

术后抗凝、祛聚2个月,防止再发。

一侧肢体突然发生的肿胀,伴有胀痛、浅静脉扩张。都应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合辅助检查可以诊断。

【实战演习】

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包括

A.搏动性包块

B.压迫症状

C.远端肢体缺血

D.瘤体破裂

E.以上都是

【答案】E

有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侵袭四肢

B.早期主要是细菌感染引起

C.病变一般自动脉开始

D.受累血管发硬而缩窄

E.间歇性跛行是早期症状之一

【答案】B

有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哪项是不恰当的

A.病变以下肢为多

B.病变局限于小动脉

C.为一种慢性持续性进行性疾病

D.由于血栓形成导致血管腔闭塞

E.间歇性跛行是早期症状之一

【答案】B

有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应用高压氧治疗,增加肢体供氧量

B.可应用扩张血管的药物治疗

C.腰交感神经切断术适合第一、二期病人

D.腰交感神经切断术的目的是止痛

E.旁路转流术适合于动脉局段性闭塞病人

【答案】D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最突出的症状是

A.患肢疼痛

B.患肢溃疡

C.游走性浅静脉炎

D.患肢皮肤色泽改变

E.患肢动脉搏动减弱

【答案】A

确定下肢静脉曲张能否手术治疗的关键性检查是

A.浅静脉瓣膜是否闭锁不全

B.深静脉是否通畅

C.深浅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是否健全

D.小隐静脉功能有无异常

E.曲张静脉是否出现合并症

【答案】B

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溃疡的常见部位是

A.足趾

B.小腿下1/3外侧

C.足背

D.小腿下1/3内侧

E.小腿中1/3内侧

【答案】D

Burger试验阳性的是

A.下肢先抬高30°,后下垂,肤色由白变紫

B.下肢先抬高30°,后下垂,肤色由黄变白

C.下肢先抬高45°,后下垂,肤色由白变红

D.下肢先抬高45°,后下垂,肤色由红变黄

E.下肢先抬高60°,后下垂,肤色由黄变红

【答案】C

下肢静脉曲张病人深静脉功能试验阳性应采取

A.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静脉整段、分段剥脱切除术

B.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

C.弹性绷带包扎术

D.局部注射硬化溶液

E.以上都不对

【答案】E,深静脉存在阻塞,不能切除或阻断浅静脉

急性动脉栓塞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动脉搏动减弱,以至消失

B.皮肤呈苍白色,皮肤温度下降

C.往往最早出现疼痛,常伴有触痛

D.患肢远端感觉异常,甚至丧失,并可出现运动受损

E.疼痛、皮温下降及触觉障碍的平面与动脉栓塞平面一致

【答案】E

对诊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是

A.深静脉通畅试验

B.CT

C.静脉造影

D.下肢静脉超声多普勒检查

E.深浅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试验

【答案】C

男性,46岁,左下肢酸胀沉重,小腿出现“蚯蚓状”团块4年。查体:血压17.2/12.0 kPa(130/90 mmHg),右下肢正常,左小腿可见明显的静脉曲张,内踝处皮肤增厚,有色素沉着。Trendelenburg 试验及Pratt试验阳性。应考虑

A.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B.小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C.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深浅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

D.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E.深、浅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

【答案】C

A.肢体抬高试验(Buerger试验)

B.硫酸镁静脉滴注试验

C.交感神经阻滞试验

D.下肢动脉搏动试验

E.血管造影

(1)判断血管闭塞的程度应做

【答案】E

(2)判断血管有无痉挛应做

【答案】C

A.Trendelenburg试验阳性

B.Perthes试验阳性

C.Pratt试验阳性

D.Buerger试验阳性

1.下肢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答案】A

2.下肢深静脉血栓阻塞

【答案】B

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答案】D

4.交通静脉功能不全

【答案】C

A.高位结扎术或瓣膜环缩术

B.高位结扎加静脉剥脱术

C.筋膜下交通支结扎术

D.局部注射硬化剂

E.非手术治疗

(1)下肢静脉曲张较常用的术式是

【答案】B

(2)小范围静脉曲张或术后残余病变可做【答案】D

大隐静脉汇入深静脉前接受的属支包括

A.旋髂浅静脉

B.腹壁浅静脉

C.腹壁下静脉

D.阴部外浅静脉

E.股内侧和股外侧浅静脉

【答案】ABDE

周围血管科专家刘继前详细讲解主动脉夹层

周围血管科专家刘继前详细讲解主动脉夹层 现代社会,很多人对主动脉夹层并不是很熟悉,但是据统计,主动脉夹层也是目前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常见外科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患有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就会有呼吸急促的症状。 那什么是主动脉夹层呢?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丛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形成的壁内血肿沿着主动脉长轴扩展,使中膜分离,造成了主动脉真假两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从急性主动脉夹层来说 一:症状表现为 (1) 疼痛多为突发的剧烈疼痛,为持续性锐痛,如“刀割样”,难以忍受。患者烦躁不安,大汗淋漓。 (2) 主动脉夹层破裂症状,主动脉破裂时,由于血液进入心包腔而产生急性心包压塞,多数患者在几分钟内猝死。 (3)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症状,若夹层位于主动脉根部累及主动脉瓣而造成瓣膜完整性受损亦可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症状。轻度关闭不全患者可无症状或被疼痛所掩盖;中度

以上关闭不全时,患者可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严重者可有粉红色泡沫痰、不能平卧等急性左心衰竭症状。 (4) 重要脏器供血障碍的症状,冠状动脉供血障碍时,可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头臂干动脉受累引起脑供血障碍时可出现晕厥、昏迷、偏瘫等;肋间动脉供血障碍严重者可有截瘫;腹腔脏器供血障碍可引起腹痛、腹胀、肠麻痹、肠坏死、肾功能不全等。 二:体征 (1)血压与脉搏,除失血外,多数患者虽有面色苍白、四肢末梢潮凉等创伤性休克表现,但血压正常甚至升高。 (2)心脏体征,心率较快,多数患者在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右缘第2肋间可闻2-3级收缩期杂音。 从慢性主动脉夹层来说 除急性发作病史外,慢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夹层部位主动脉增粗、压迫症状为主,如发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左侧肺部感染等。 上述文章已经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主动脉夹层,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大家早日发现这个疾病,起到预防作用。另外,在我们的生活中,高血压患者要格外注意,因为高血压是很容易引起主动脉夹层的。

第三十四章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十四章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第三节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共用题干 1~2 患者男,50岁,因下肢静脉曲张入院。检查时嘱其站立,待下肢静 脉曲张充盈后,在大腿上三分之一扎止血带,嘱其反复下蹲3~5次, 结果显示静脉曲张充盈度明显减轻。 1、上述检查结果提示(D) A.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 B. 交通支瓣膜功能正常 C.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D. 下肢深静脉通畅 E.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2、为进一步监察交通静脉瓣功能,宜做(C) A.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B. 深静脉通畅试验 C. 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D. 步行试验 E. X线检查 3、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的检查目的是判断(C) A. 深静脉是否通畅 B. 小隐静脉瓣膜功能 C.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 D. 交通静脉瓣膜功能 E. 交通静脉是否通畅 4、诊断下肢静脉曲张最可靠的方法是(B) A. 下肢静脉压测定 B. 下肢静脉造影 C. MRI检查 D. 多普勒超声检查 E. 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5、肢体抬高试验阳性是(E) A. 下肢先抬高30度,后下垂,肤色由白变紫 B. 下肢先抬高30度,后下垂,肤色由黄变白 C. 下肢先抬高45度,后下垂,肤色由白变红 D. 下肢先抬高60度,后下垂,肤色由黄变红 E. 下肢先抬高70~80度,持续60秒,出现麻木,疼痛,苍白或蜡黄 者 6、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最根本的方法是(A) A. 手术治疗 B. 抬高患肢 C. 弹力绷带包扎 D. 注射硬化剂 E. 穿弹力袜 7、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手术禁忌症是(C) A.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B. 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C. 深静脉阻塞 D. 下肢水肿 E. 下肢感染 8、关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术后护理,正确的是(B) A. 患肢制动 B. 抬高患肢30度 C. 卧床1周 D. 绷带一般包扎2天 E.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予患肢按摩 9、防止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护理措施是(D) A. 抬高患肢30度 B. 严格灭菌操作 C. 避免腹内压升高 D. 术后早期活动患肢 E. 弹力绷带包扎患肢 10、针对使用弹力绷带患者的健康教育,错误的是(B) A. 以清晨起床前包扎为宜 B. 从肢体近端开始包扎 C. 松紧度以能将一个手指伸入缠绕的圈内为宜 D. 根据不同疾病手术选择包扎方法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相关及专业强化试题:周围血管疾病(2020年最新)

2020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相关及专业强化 试题:周围血管疾病 一、A1 1、有关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A、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以大隐静脉曲张为多见,单独的小隐静脉曲张较为少见 B、以右下肢多见,但双侧下肢可先后发病 C、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扩张、伸长、迂曲 D、病程进展、交通静脉瓣膜破坏后可出现踝部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 E、可以出现皮肤萎缩、脱屑 2、某疾病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它的临床表现为 A、大腿内侧及小腿外侧静脉曲张 B、大腿内外侧静脉曲张 C、全下肢内后侧静脉曲张 D、下肢内侧和小腿后侧静脉曲张 E、大腿内、外侧静脉曲张并向腹壁延伸 3、男性,78岁,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准备行非手术治疗,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 A、卧床休息10天左右,抬高患肢

B、抗凝治疗,使用肝素和华法林维持2个月左右 C、卧床休息1周后,可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 D、使用右旋糖酐、双嘧达莫等进行祛聚治疗 E、起床活动时,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 4、诊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动能不全”最可靠的 检查方法是 A、Pratt试验 B、Burger试验 C、下肢深静脉造影 D、Perthes试验 E、Trendelenburg试验 二、A2 1、某女,40岁,教师。右下肢静脉迂曲扩张15年,长期站立有酸胀感,近2年右足靴区颜色加深,肿胀,大隐静 脉瓣膜功能试验(+),深静脉通畅试验(-),诊断可能是 A、单纯性下肢肢静脉曲张 B、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C、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动静脉瘘 E、血栓性浅静脉炎

三、A3/A4 1、男性,45岁。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双下肢静脉浅静脉扩张5年,近半年来双下肢有沉重感,可见踝部轻度肿胀,色素沉着,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深静脉通畅试验(-)。 <1>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B、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C、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动静脉瘘 E、血栓性浅静脉炎 <2>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描述错误的是 A、非手术治疗仅能改善症状适用于病变局限,症状轻 微又不愿手术者 B、非手术治疗仅能改善症状不适用于妊娠期发病 C、非手术治疗仅能改善症状适用于症状虽然明显,但 手术耐受力极差者 D、硬化剂注射和压迫疗法,利用硬化剂注入曲张静脉 后引起的炎症反应使之关闭

中国脑血管病分类最终版

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一、缺血性脑血管病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颈动脉系统(包括一过性黑矇) 2、椎-基底动脉系统 (二)脑梗死 包括:脑动脉与入脑前动脉闭塞或狭窄引起得脑梗死 1、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1)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 (2)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 (3)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 (4)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征 (5)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 (6)小脑后下动脉闭塞综合征 (7)其她 2、脑栓塞 (1)心源性 (2)动脉源性 (3)脂肪性 (4)其她(反常栓塞、空气栓塞) 3、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4、脑分水岭梗死 5、出血性脑梗死 6、其她原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凝状态、moyamoya病,动脉夹层等) 7、原因未明

(三)脑动脉盗血综合征 1、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2、颈动脉盗血综合征 3、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 (四)慢性脑缺血 二、出血性脑血管病 不包括:外伤性颅内出血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 1、动脉瘤破裂 (1)先天性动脉瘤 (2)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3)感染性动脉瘤 (4)其她 2、脑血管畸形 3、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4、其她原因:(moyamoya病、夹层动脉瘤、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血液病、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5、原因未明 (二)脑出血 1、高血压脑出血 (1)壳核出血 (2)丘脑出血 (3)尾状核出血 (4)脑叶出血 (5)脑干出血 (6)小脑出血 (7)脑室出血(无脑实质出血) (8)多灶性脑出血 (9)其她

2、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 3、淀粉样脑血管病 4、药物性(溶栓、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及应用可卡因等) 5、瘤卒中 6、脑动脉炎 7、其她原因:(moyamoya病、夹层动脉瘤、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血液病等) 8、原因未明 (三)其她颅内出血 1、硬膜下出血 2、硬膜外出血 三、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未形成脑梗死) (一)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二)颈总动脉狭窄或闭塞 (三)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 (四)大脑前动脉狭窄或闭塞 (五)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 (六)椎动脉狭窄或闭塞 (七)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 (八)大脑后动脉狭窄或闭塞 (九)多发性脑动脉狭窄或闭塞 (十)其她头颈部动脉狭窄或闭塞 四、高血压脑病 五、颅内动脉瘤 (一)先天性动脉瘤 (二)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 (三)感染性动脉瘤 (四)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外周围血管疾病

外周围血管疾病 1.什么是周围血管疾病(PAD)? 周围血管疾病常用来描述粥样硬化的外周动脉疾病,也称为外周动脉疾病。 2.跛行与其他类型腿痛有何不同? 跛行是周围血管疾病的特征性症状,是由活动时下肢供血不足产生的间歇性疼痛。它有3个主要特征:(1) 疼痛总是累及一个功能肌肉单位(如小腿、臀部、大腿等);(2) 疼痛可反复由运动引起;(3)休息可以迅速解除症状。跛行不一定必须伴有疼痛,可以是痉挛、无力或麻木。 3.一老年女性主诉当登二层楼以上时感小腿痛,她的足背动脉及肢后动脉搏动正常,她是否有跛行? 有可能几种情况包括动脉栓塞、磷酸肌酶缺乏、药物中毒(血管痉挛)以及非血管因素如关节炎、腰间盘突出等也可产生运动时特征性的腿痛。这些疾病可通过下列特征与周围血管疾病(PVD)相鉴别,如疼痛的可重复性(PVD时相同类型、相同程度的运动产生的相同的疼痛)、疼痛的解除方法及远端脉搏存在(PVD时远端脉搏减弱)。应该问病人怎么解除疼痛——坐下、站立或减慢速度?其他活动时疼痛吗?本例病人只有坐下才能解除疼痛,有时站立时间过长产生疼痛,这种情况提示假性破行,这是由于脊髓狭窄引起的。脊髓狭窄的腿疼很像跛行,但它通过坐下或弯腰解除疼痛,而不是通过站立,远端动脉搏动正常也不像周围血管疾病。 4.什么疾病可使年轻运动员产生破行症状而脉搏正常? 慢性肌筋膜综合征,是长期由过度用力损伤的结果,对抗炎药物及体疗无反应,休息可好转。但是,恢复运动又复发。诊断通过测量肌筋膜的压力(正常压力小于15mm Hg,慢性肌筋膜综合征时大于20mm Hg),治疗通过外科手术,开放筋膜切开术或皮下筋膜切开术。 5.外周血管疾病中哪些动脉可受累? 最常受影响的动脉是股浅动脉,骼动脉及胫腓动脉较少受累,1/3的病人有一个以上的部位受累。6.病史有助于确定疾病部位吗? 骼动脉病变可致臀部或大腿跛行,或男性阳痿,也可能致单纯小腿跛行。股腘动脉病变也可致小腿跛行。 7.体检时哪种发现对诊断周围血管疾病最有用? 胫后动脉搏动异常诊断外周血管疾病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91%。

周围血管疾病

周围血管疾病 一、A1 1、有关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A、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以大隐静脉曲张为多见,单独的小隐静脉曲张较为少见 B、以右下肢多见,但双侧下肢可先后发病 C、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扩张、伸长、迂曲 D、病程进展、交通静脉瓣膜破坏后可出现踝部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 E、可以出现皮肤萎缩、脱屑 2、下列有关描述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不正确的是 A、静脉壁薄弱、静脉瓣膜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 B、遗传因素可导致静脉薄弱和静脉瓣膜缺陷 C、离心愈远的静脉承受的静脉压愈高,因此曲张静脉在小腿部远比大腿部明显。而且病情的远期进展比开始阶段迅速 D、循环血量经常超负荷,亦可造成静脉压力升高 E、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可增加血柱重力,使瓣膜承受过度压力,紧密关闭 3、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不包括 A、静脉壁薄弱 B、静脉瓣膜缺陷 C、遗传因素 D、重体力劳动 E、长期卧位 4、有关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错误的是 A、手术治疗是根本的治疗方法 B、凡有症状且无禁忌证者都应手术治疗 C、手术包括:大隐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与曲张静脉剥脱术 D、手术治疗适用于妊娠期发病 E、已确定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可选择筋膜外、筋膜下或借助内静做交通静脉结扎术 5、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注射和压迫治疗描述错误的是 A、利用硬化剂注入曲张静脉后引起的炎症反应使之关闭 B、适用于下肢病变广泛的患者 C、可作为手术的辅助疗法处理残留的曲张静脉 D、硬化剂渗漏可造成组织炎症 E、硬化剂渗漏可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 6、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描述错误的是 A、非手术治疗仅能改善症状适用于病变局限,症状轻微又不愿手术者 B、非手术治疗仅能改善症状不适用于妊娠期发病 C、非手术治疗仅能改善症状适用于症状虽然明显,但手术耐受力极差者

心血管内科试题及答案解析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54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标准配伍型(B型题)(3小题,共11.0分) (3分)[1] A、西地兰0.4mg以葡萄糖液稀释至20ml缓慢静脉注射 B、口服地高辛0.25mg,每天1次 C、地高辛0.25mg,每天3次,2天后每天1次 D、暂不用洋地黄 E、先用半量西地兰(0.2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2小时后可重复 心力衰竭时应用洋地黄,选用方法为: (1)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伴左心衰竭( ) (2)高血压病患者,夜间出现左心衰竭,近2周末用洋地黄( ) (3)风湿性心脏病伴房颤,原每天口服地高辛0.25mg,近3天因故未服,心衰加重,心率增快( ) (3分)[2] A、维拉帕米 B、利多卡因 C、苯妥英钠 D、莫雷西嗪 E、普鲁卡因胺 (1)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 ) (2)治疗室性心动过速首选( ) (3)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首选( ) (5分)[3] A、QRS波型为R型 B、QRS波型为rSR'型 C、QRS波型为rS型 D、QRS波型为QS型 E、QRS波型为qR型 (1)左后分支阻滞Ⅱ、Ⅲ、aVF导联QRS波型为( ) (2)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时V V QRS波型为( ) (3)左前分支传导阻滞Ⅱ、Ⅲ、aVF导联QRS波型为( ) (4)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时V QRS波型为( ) (5)左前分支传导阻滞Ⅰ、aVL导联QRS波型为( ) 二、病例串型最佳选择题(A3-A4型题)(1小题,共3.0分) (3分)[1] 女,65岁,高血压史8年,因紧张、劳累,出现头痛、焦虑、恶心欲吐、烦躁不安、心悸、多汗、面色苍白、间或潮红、视力模糊,测血压为260/120mmHg,心率120次/分,两肺底湿性啰音。 (1)此时诊断为( ) A、恶性高血压 B、高血压危像 C、高血压脑病 D、肾性高血压 E、老年人高血压

中国脑血管病分类(2015)最终版

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一、缺血性脑血管病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颈动脉系统(包括一过性黑矇) 2、椎-基底动脉系统 (二)脑梗死 包括:脑动脉和入脑前动脉闭塞或狭窄引起的脑梗死 1、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1)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 (2)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 (3)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 (4)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征 (5)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 (6)小脑后下动脉闭塞综合征 (7)其他 2、脑栓塞 (1)心源性 (2)动脉源性 (3)脂肪性 (4)其他(反常栓塞、空气栓塞) 3、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4、脑分水岭梗死 5、出血性脑梗死 6、其他原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凝状态、moyamoya病,动脉夹层 等) 7、原因未明

(三)脑动脉盗血综合征 1、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2、颈动脉盗血综合征 3、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 (四)慢性脑缺血 二、出血性脑血管病 不包括:外伤性颅内出血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 1、动脉瘤破裂 (1)先天性动脉瘤 (2)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3)感染性动脉瘤 (4)其他 2、脑血管畸形 3、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4、其他原因:(moyamoya病、夹层动脉瘤、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血液病、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5、原因未明 (二)脑出血 1、高血压脑出血 (1)壳核出血 (2)丘脑出血 (3)尾状核出血 (4)脑叶出血 (5)脑干出血 (6)小脑出血 (7)脑室出血(无脑实质出血) (8)多灶性脑出血 (9)其他

2、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 3、淀粉样脑血管病 4、药物性(溶栓、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及应用可卡因等) 5、瘤卒中 6、脑动脉炎 7、其他原因:(moyamoya病、夹层动脉瘤、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血液病等) 8、原因未明 (三)其他颅内出血 1、硬膜下出血 2、硬膜外出血 三、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未形成脑梗死) (一)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二)颈总动脉狭窄或闭塞 (三)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 (四)大脑前动脉狭窄或闭塞 (五)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 (六)椎动脉狭窄或闭塞 (七)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 (八)大脑后动脉狭窄或闭塞 (九)多发性脑动脉狭窄或闭塞 (十)其他头颈部动脉狭窄或闭塞 四、高血压脑病 五、颅内动脉瘤 (一)先天性动脉瘤 (二)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 (三)感染性动脉瘤 (四)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主管护师考试试题: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1

一、A1 1、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坏疽期的典型体位为 A、间歇性跛行 B、静息痛,喜平卧 C、屈膝抱足,彻夜难眠 D、静息痛,喜运动 E、屈膝抱腹,彻夜难眠 2、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肢端发黑、干性坏疽 B、间歇性跛行 C、持续性静息痛 D、游走性静脉炎 E、患肢末端溃疡经久不愈 3、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早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患肢肌肉萎缩 B、患肢趾甲生长缓慢、增厚变形 C、间歇性跛行 D、持续性静息痛 E、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4、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下肢溃疡 B、肺动脉栓塞 C、下肢静脉曲张 D、下肢严重水肿 E、肢体坏疽 5、③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 A、抗凝疗法 B、卧床休息 C、穿弹力袜或弹力绷带 D、溶栓疗法 E、手术取栓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坏疽期患肢处于重度缺血缺氧状态,坏死局部激惹邻近感觉神经,患者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常呈屈膝抱足位,企图借轻微的静脉充血来增加缺血肢体的供氧量。选项A是局部缺血期的表现,可排除;静息痛为营养障碍期表现,故B、D不对,而屈膝抱腹为急腹症缓解腹痛的体位,可排除,因此答案为C。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第二十七章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表现按症状大体分为3个阶段:局部缺血期、营养障碍期与坏疽期。肢端发黑、干性坏疽和患肢末端溃疡经久不愈是坏疽期的临床表现,故A、E不对;而间歇性跛行是由患肢动脉供血不足引起,游走性静脉炎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局部缺血而伴有的临床表现,故B、D不对;持续性静息痛为血管痉挛持续加重,出现明显的血管壁增厚及血栓形成导致患肢营养障碍而引起,属于营养障碍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故选C。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第二十七章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程发展常分为三个阶段:局部缺血期、营养障碍期和坏疽期。早期以血管痉挛为主,是局部缺血期,表现为患肢动脉供血不足,出现肢端发冷及间歇性跛行等。选项A、B、D、E均为营养障碍期表现,可排除。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第二十七章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血栓与静脉壁仅有轻度粘连,极易脱落并发致命的肺栓塞。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第二十七章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抗凝疗法是目前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其治疗作用不仅在于防止血栓继续延伸发展和其他部位新血栓的形成,并有利于血栓形成的静脉再通。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第二十七章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系统精讲-循环系统-第十一节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1、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 A、深静脉血栓形成 B、静脉壁损坏 C、妊娠子宫压迫 D、静脉壁薄弱,内压增高 E、盆腔肿块压迫 【答案】:D 【解析】:考察下肢静脉曲张病因。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最多见,就是因下肢浅静脉本身的病变或解剖因素所致。 2、女,46岁,左下肢静脉曲张8年,拟行手术治疗。下列哪项试验可决定能否做大隐静脉剥脱术或结扎术 A、浅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B、深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C、交通支瓣膜功能试验 D、深静脉通畅试验 E、浅静脉通畅试验 【答案】:D 【解析】:考察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原则。手术治疗就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根本的有效方法,凡深静脉通畅,无手术禁忌证的病人均可手术治疗。 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好发于 A、儿童 B、少年 C、青壮年 D、中年 E、老年 【答案】:C 【解析】:考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特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就是一种进行缓慢的累及周围血管的炎症与闭塞性病变,好发于青壮年男性。

4、男,55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Ⅱ期,左小腿疼痛剧烈。下列止痛措施错误的就是 A、用血管扩张药 B、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C、用中分子右旋糖酐 D、用麻醉性镇痛药 E、通过硬膜外使用镇痛泵 【答案】:C 【解析】:考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原则。中分子右旋糖酐主要用于防治低血容量休克,如出血性休克、手术中休克、烧伤性休克。也可用于预防手术后血栓形成。 5、女,40岁,右下肢静脉曲张10年,拟行手术治疗。术后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要点就是 A、严格无菌操作 B、术后抬高患肢 C、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下地行走 D、术后防止伤口出血 E、术后绷带包扎 【答案】:C 【解析】:考察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措施。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下地行走,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 6、女,50岁,下肢静脉曲张8年,劳累后肢体肿胀,皮炎及溃疡经久不愈。行大隐静脉结扎及剥脱术。术后护理中不正确的就是 A、抬高患肢 B、患肢制动1周 C、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下地行走 D、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E、指导病人作足背伸屈运动 【答案】:B

周围血管疾病

周围血管疾病 核心内容 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下肢静脉疾病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共有) 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上。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肥胖和高密度脂蛋白低是高危 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为间歇性跛行,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临床表现 (2)疼痛: 病变位于主-髂动脉者,疼痛在下腰、臀、髂、大腿后侧或小腿腓肠肌部位,有时伴阳痿; 病变在股动脉者,疼痛发生于小腿肌群

(3)后期可出现静息痛,皮肤温度明显减低、发 绀,肢体远端坏疽和溃疡。 (4)其他:皮肤萎缩变薄、发亮、骨质疏松、肌 萎缩、毛发脱落、趾甲增厚和变形。 核心临床表现小结 溃疡坏疽 间歇性跛行 肢体疼痛 动脉波动减弱 皮温减低 诊断与鉴别诊断 ①一般检查:血脂测定、心电图、心功能以及眼底检查等; ②无创伤性血管检查: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查及节段动脉压测定 ③X线平片:有时可见病变动脉段有不规则钙化,患肢远侧段有骨质疏松等退行性变化; ④动脉造影:能准确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侧支和闭塞远侧动脉主干的情况,对确定诊断及选择有重要意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都能达到诊断和指导治疗的目的。

治疗 对易患因素加以控制和处理,症状明显,可考虑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降低血脂和血压,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促进 侧支循环形成。处理方法有:减轻体重,禁烟和适当活动; 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烟酸肌醇酯、 前列腺素和妥拉唑林等。 2.手术治疗 (1)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2)内膜剥脱术:主要适用于短段的主-髂动脉闭塞病变者。剥除病变段动脉增厚的内膜、粥样斑块及继栓,不需要置入人工血管且无感染危险。 (3)旁路转流术:采用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于闭塞段近、远端之间做搭桥转流。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一)病因与病理 1.病因 外来因素:吸烟、寒冷与潮湿、慢性损伤和感染。吸烟是参与本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戒烟可使病情再度吸烟病情常复发。 内在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性激素和前列腺素失调以及遗传因素。此外免疫功能紊乱在本病的发生中重要作用。 男,吸烟10年,近2月双下肢出现间歇性跛行,伴患肢怕冷、麻木、刺痛,确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疾病叙述不正确的是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节选版)—卒中组织化管理(完整版)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节选版)—卒中组织化管理(完整版) 卒中组织化管理涵盖了卒中的院前急救系统、卒中中心的院内急诊快速诊治、卒中单元和卒中门诊的组织化管理、各级卒中中心之间的区域协同网络建设,及涉及前述各个环节的卒中医疗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 1 院前急救系统的组织化管理 1.1 院前迅速识别卒中 推荐意见: ·急救人员采用中风120、CPSS、LAPSS或FAST等标准化工具进行卒中院前筛查,使卒中患者得到快速识别(I类推荐,B级证据)。 ·急救人员采用RACE、LAMS、FAST-ED或PASS进行卒中院前筛查大血管闭塞(II类推荐,B级证据)。 1.2 急救医疗服务人员的派遣和现场诊疗 推荐意见:

·EMS调度员应利用卒中院前识别和筛查工具快速识别疑似卒中患者,并优先派遣救护车和EMS人员(I类推荐,B级证据)。 ·EMS人员在现场应对疑似卒中患者尽快进行简要评估和必要的急救处理,包括确定发病时间,处理呼吸和循环问题,进行心电图检查及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道,避免因院前干预而延误转运(I类推荐,B级证据)。 1.3 快速转运至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 推荐意见: ·卒中急救为了达到快速高效的转运目的,EMS人员在遵循就近原则的前提下,应结合患者病情和转送医院对卒中救治能力等因素制订合理的转运方案(I类推荐,A级证据)。 ·发病在时间窗内可能需要静脉溶栓的疑似AIS患者,EMS人员应将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转运至最近的有资质的PSC/CSC(I类推荐,A级证据)。 ·疑似大血管闭塞所致AIS患者,在时间窗内(最长发病24h内)可能需要急诊溶栓和(或)血管内治疗患者应及时转运到能开展血管内治疗的CSC(I类推荐,A级证据)。 ·直接转运模式(hub)、分级转运模式(drip-and-ship)和移动诊疗模式(trip-and-treat)各有利弊。EMS人员对疑似大血管闭塞所致AIS 患者选择何种转运模式时应综合患者病情、发病时间、当地PSC/CSC分布、交通状况、转运距离、患者意愿等因素制订合理的转运方案(I类推

系统精讲-循环系统-第十一节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1.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 A. 深静脉血栓形成 F B.静脉壁损坏 C. 妊娠子宫压迫 匕D.静脉壁薄弱,内压增高 仃E.盆腔肿块压迫 【答案】:D 【解析】:考察下肢静脉曲张病因。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最多见,是因下肢浅静 脉本身的病变或解剖因素所致。 2. 女,46岁,左下肢静脉曲张8年,拟行手术治疗。下列哪项试验可决定能否做大隐静脉剥脱术或结扎术 巨A.浅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厂B.深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匸C.交通支瓣膜功能试验 深静脉通畅试验 「E.浅静脉通畅试验 【答案】:D 【解析】:考察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原则。手术治疗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根本的 有效方法,凡深静脉通畅,无手术禁忌证的病人均可手术治疗。 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好发于 匸A.儿童 °B.少年 * C.青壮年 D. 中年 E. 老年 【答案】:C 【解析】:考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特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进行缓慢 的累及周围血管的炎症和闭塞性病变,好发于青壮年男性。

4. 男,55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U期,左小腿疼痛剧烈。下列止痛措施错误的是 巨A.用血管扩张药 「B.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P C.用中分子右旋糖酐 严D.用麻醉性镇痛药 匸E.通过硬膜外使用镇痛泵 【答案】:C 【解析】:考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原则。中分子右旋糖酐主要用于防治低 血容量休克,如出血性休克、手术中休克、烧伤性休克。也可用于预防手术后血栓形成。 5. 女,40岁,右下肢静脉曲张10年,拟行手术治疗。术后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要点是 A. 严格无菌操作 * C.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下地行走 「D.术后防止伤口出血应E.术后绷带包扎 【答案】:C 【解析】:考察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措施。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下地行走,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 6. 女,50岁,下肢静脉曲张8年,劳累后肢体肿胀,皮炎及溃疡经久不愈。行大隐静脉结扎及剥脱术。术后护理中不正确的是 A. 抬高患肢 B. 患肢制动1周 C. 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下地行走 D.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E. 指导病人作足背伸屈运动 【答案】:B

13中医外科学讲义 周围血管疾病

第十三单元周围血管疾病 周围血管疾病是指发生于心、脑血管以外的血管疾病。可分为动脉病和静脉病,动脉病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等;静脉病包括血栓性浅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等。 【本章的学习方法】 结合临床病例,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第一节概论 【考试内容】 周围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与体征和周围血管疾病的检查方法 1.周围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与体征 (1)疼痛:肢体疼痛是周围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间歇性疼痛、持续性疼痛(静息痛)。其主要原因有动脉供血不足、静脉回流障碍、血液循环异常等。 (2)皮肤温度异常:动脉闭塞性病变多为肢端寒冷,闭塞程度越重,距离闭塞平面越远,寒冷愈明显。静脉病变多为下肢潮热感,下垂时更明显。 (3)皮肤颜色异常:包括苍白、紫绀和潮红等。 (4)感觉异常:有潮热和寒冷、怠倦感、麻木、针刺或蚁行感等。 (5)肢体增粗或萎缩:肢体肿胀多发生于下肢,静脉淤滞性肿胀一般为凹陷性水肿。肢体或趾(指)变细、瘦小、萎缩,均是由于局部动脉血液供应不足,长期缺乏必要的营养。 (6)溃疡和坏疽:缺血性溃疡是动脉病变引起,淤积性溃疡多由静脉病变引起。 2.常用的检查血管功能试验: ①皮肤指压试验; ②肢体位置试验; ③运动试验; ④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⑤深静脉通畅试验; ⑥直腿伸踝试验和压迫腓肠肌试验; ⑦冷水试验和握拳试验。 3.病因病机 周围血管疾病的病因可分为内因与外因两大类。外因包括外感六淫、特殊毒邪(烟毒)、外伤等;内因包括饮食不节、情志内伤、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劳伤虚损等。 周围血管疾病病机特点是血瘀。 4.治则 活血化瘀就成为周围血管疾病总的治则。 第二节股肿 【考试内容】 股肿的含义与特点,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论治 【考试重点】 股肿的含义与特点 1.股肿的含义与特点

血管外科其实就是血管解剖详解

血管外科其实就是血管解剖+器械应用+药物治疗。其中器械对于血管外科医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相对于其他外科科室不仅要会手术操作,更要对器械应用,性能,规格,使用方法等熟练掌握。 下面倡议大家把你们医院的器械,向大家演示。 ①美国Bard公司的产品,如Luminexx血管支架、Conformexx颈动脉支架和用于动静脉瘘及动脉瘤的Fluency血管覆膜支架。 ②美国Cordis公司产品,如Smart自膨胀支架、Palmaz球扩支架以及Smart Control自膨式支架等。 ③德国OptiMed公司产品,如Sinus超柔顺支架、Sinus主动脉支架(直径18-28mm)、Sinus-C arotid颈动脉支架和Sinus-TIPSS 40。支架等。 ④美国CooK公司产品,如Z型不锈钢自张式支架(主要用于腔静脉系统)、支架Zilver支架(主要用于肾动脉、颈动脉)和用于胸、腹主动脉瘤治疗的覆聚酯纤维膜的Zenith支架移植物系统(图5-8A、B)。 ⑤美国Boston公司产品,如常用于髂、股动脉和TIPS治疗的不锈钢自张式Wallstent支架和用于外周动静脉瘘和动脉瘤修补的Wallgraft。 ⑥美国EV3公司产品,如Prolege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和髂动脉),用于肾动脉的Para-Mount球扩式支架和主要用于下肢腘动脉的IntraCoil缠绕型自膨式支架(图5-10)。 主要讲述个个厂家规格和性能。 血管介入诊疗的常用器材周围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常用器材应包括:导管、导丝、球囊扩张导管、血管内支架和内支架移植物、滤器以及各种穿刺器械等几大类。 1导管的选择 用于周围血管疾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导管种较多,可分为诊断用造影导管和治疗用导管。诊断用造影导管又可分为选择性造影导管和非选择性造影导管,其中,常用的非选择性造影导有:多侧孔猪尾造影管和多侧孔直头造影导管。其最高流量可达20-25ml/s。选择性造影导管又按用于不同部位的要求有着不同的形状,如常用于主动脉弓上几支动脉的导管有Headhunter I、Ⅱ、Ⅲ型等三种导管和Simmon I、Ⅱ、Ⅲ型等三种导管;用于肾动、静脉的RDC型导管及SimmonI、Ⅱ、Ⅲ型导管;用于髂动、静脉的Cobra I、Ⅱ、Ⅲ型导管和SHK 型导管。选择性造影导管多数不带侧孔,其最高流量可达7-8ml/s。不同外血管部位治疗所用导管的选择与前述的选择性造影导管基本相同,另外还有一种治疗所用的溶栓导管,为多侧孔设计,灌注段长度可达7.cm,可直接深入到血栓之中进行局部灌注治疗。另有一种可用于辅助诊断和治疗的导引导管(Guiding catheter),为同轴内芯设计,其壁薄而腔大,便于其他器械在其腔内的通过,外径可达到7~9F。其支撑力也较强,头端可视,便于定位。因其头端可设计成不同形状而用于不同的血管部位,如头颈动 脉、肾动脉、髂动脉以及多用途型。 2导丝的选择 导丝为进入人体外周血管的―先行者‖。其作用在于:①导入作用;②支撑作用;③开通作用;④交换作用。目前所用导丝其表面一般均覆有亲水膜,以保证其在血管腔内的润滑穿行。常分为普通(软)导丝、加硬导丝和专用微导丝。其中,普通(软)导丝为一般造影和治疗所用,直径多为0.035in (0.89mm),有一定的硬度和扭控力,长度可有145cm、180cm以及长为260cm的交换导丝。其前端可设计为不同长度(2一lOcm)的软头,以减少对血管内壁的损伤。加硬导丝为需要极强支撑力的情况(如PTA治疗,置人支架和内支架移植物)而设计,导丝的直径有0.035in (0.89mm)和0.038in (0.97mm)两种,其长度有90cm、180cm 和260cm。头端为软头设计(长3-7cm),可呈弯型和直头型。微导丝主要用于肾动脉、头颈动脉成形术时,为超弹性记忆金属材料所制作,支撑力较强,头端带有铂金软头,容易穿

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最全版)

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最全版) 1996年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至今仍被作为我国脑血管病诊断的主要依据,然而,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外对脑血管病分类认识的不断加深,迫切需要对我国主要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进行更新修订。本文参考了脑血管病国内外相关诊治指南,经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学组指南共识专家委员会反复讨论,修订而成,供广大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一、缺血性脑血管病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诊断要点: 1. 突发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符合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表现,一般在24h内(多数不超过1h)完全恢复,可反复发作。 2. 头颅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未发现相应急性脑梗死证据,为影像学确诊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无条件行DWI检查时,头颅CT/MRI 常规序列未发现相应梗死灶,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无法得到影像学责任病灶证据时,仍以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不超过24h为时间界限标准。 3. 排除非缺血性病因。

(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 诊断要点: 1. 急性发病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少数可为全面性神经功能缺失。 2. 头颅CT/MRI证实脑部相应梗死灶,或症状体征持续24h以上,或在24h内导致死亡。 3. 排除非缺血性病因。 附1:由于病因学不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各有特点。在明确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诊断的基础上,脑梗死各病因学亚型诊断要点如下。 1.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1)可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或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证据;(2)表现为急性发病的局灶性或全面性神经功能缺失;(3)头颅CT/MRI显示脑梗死灶直径>1.5cm,脑动脉成像证实有相应脑动脉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或狭窄>50%;或头颅CT/MRI显示穿支动脉供血区孤立梗死灶,高分辨MRI证实供血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了穿支动脉开口。 2. 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1)多在活动中急骤发病,神经功能缺失立即达高峰;(2)头颅CT/MRI显示单个或多个累及大脑皮质的分散病灶,常超过单条血管支配区,易发生出血转化;(3)可发现心脏栓子来

周围血管疾病

周围血管疾病 一、A1 1、以下哪种疾病易引起肺梗塞 A、臁疮 B、脱疽 C、股肿 D、浅静脉炎 E、褥疮 2、股肿气虚湿阻证的治法为 A、和营活血,清热利湿 B、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C、益气健脾,祛湿通络 D、凉血清热,活血通络 E、化痰软坚,利水消肿 3、可作为股肿发病原因的是 A、吸烟 B、寒冷 C、长期站立 D、创伤或产后长期卧床 E、静脉注射药液 4、臁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长期站立负重 B、虫咬 C、局部皮肤破损 D、湿疹及过敏性皮炎 E、外伤 5、臁疮的病因病机是 A、久病气血亏虚,不能营养肌肤 B、气血失和,经脉阻滞,气血凝结 C、湿热下注,瘀血凝滞经络 D、气血失和,风寒痰浊凝聚 E、寒湿凝聚经络,闭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 6、臁疮创面流水潮红,周围皮肤红肿痒痛,治疗宜用 A、萆薢化毒汤 B、二妙丸和五神汤 C、黄连解毒汤 D、五神汤 E、三妙散 7、脱疽局部缺血期,患者足背动脉、胫后动脉的脉象多表现为 A、弦数

B、洪大 C、结代 D、微弱 E、绝 8、四妙勇安汤治疗脱疽适用于 A、寒湿阻络证 B、血脉瘀阻证 C、气血两虚型 D、热毒伤阴证 E、湿热毒盛证 9、下列哪项不是脱疽局部缺血期的表现 A、患肢发凉 B、患肢麻木 C、患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D、间歇性跛行 E、静止痛 10、脱疽湿热毒盛证的治法是 A、活血通络止痛 B、温阳通脉、散寒止痛 C、清热利湿,解毒活血 D、补气养血止痛 E、以上都不是 11、青蛇毒湿热瘀阻证选方为 A、二妙散合茵陈赤豆汤 B、活血通脉汤 C、柴胡清肝汤 D、复元活血汤 E、补中益气汤 二、A2 1、某男,左足怕冷、疼痛、间歇性跛行年余。月余来足痛转为持续性静止痛,夜间痛剧,不能入睡,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应诊断为 A、痹证 B、脱疽 C、糖尿病坏疽 D、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E、雷诺病(肢端动脉痉挛症) 2、某男,35岁。吸烟15年,出现右下肢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8年。患者初次就诊时,下列哪项措施最重要 A、使用抗生素 B、使用激素 C、使用免疫抑制剂

37系统精讲-循环系统-第十一节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1.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 A.深静脉血栓形成 B.静脉壁损坏 C.妊娠子宫压迫 D.静脉壁薄弱,内压增高 E.盆腔肿块压迫 【答案】:D 【解析】:考察下肢静脉曲张病因。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最多见,是因下肢浅静脉本身的病变或解剖因素所致。 2.女,46岁,左下肢静脉曲张8年,拟行手术治疗。下列哪项试验可决定能否做大隐静脉剥脱术或结扎术 A.浅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B.深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C.交通支瓣膜功能试验 D.深静脉通畅试验 E.浅静脉通畅试验 【答案】:D 【解析】:考察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原则。手术治疗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根本的有效方法,凡深静脉通畅,无手术禁忌证的病人均可手术治疗。 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好发于 A.儿童 B.少年 C.青壮年 D.中年 E.老年 【答案】:C 【解析】:考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特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进行缓慢的累及周围血管的炎症和闭塞性病变,好发于青壮年男性。

4.男,55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Ⅱ期,左小腿疼痛剧烈。下列止痛措施错误的是 A.用血管扩张药 B.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C.用中分子右旋糖酐 D.用麻醉性镇痛药 E.通过硬膜外使用镇痛泵 【答案】:C 【解析】:考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原则。中分子右旋糖酐主要用于防治低血容量休克,如出血性休克、手术中休克、烧伤性休克。也可用于预防手术后血栓形成。 5.女,40岁,右下肢静脉曲张10年,拟行手术治疗。术后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要点是 A.严格无菌操作 B.术后抬高患肢 C.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下地行走 D.术后防止伤口出血 E.术后绷带包扎 【答案】:C 【解析】:考察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措施。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下地行走,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 6.女,50岁,下肢静脉曲张8年,劳累后肢体肿胀,皮炎及溃疡经久不愈。行大隐静脉结扎及剥脱术。术后护理中不正确的是 A.抬高患肢 B.患肢制动1周 C.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下地行走 D.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E.指导病人作足背伸屈运动 【答案】:B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全文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全文目录: 第一章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1 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 2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管理 3 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1 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 2 脑卒中复发的二级预防措施 第三章卒中单元 第四章脑卒中的院前处理 第五章急诊诊断及处理 第六章常见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2 脑梗死

3 脑出血 4 蛛网膜下腔出血 5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第七章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出血性脑血管病 第二节缺血性脑血管病 第八章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第一节颅内动脉瘤 第二节脑动静脉畸形 第三节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第九章主要并发症的处理 1 颅内压增高 2 血压的调控 3 肺炎及肺水肿 4 血糖改变

5 吞咽困难 6 上消化道出血 7 尿失禁与尿路感染 8 脑卒中后抑郁与焦虑状态 9 心脏损害 10 急性肾功能衰竭 11 水电解质紊乱 12 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 13 脑卒中继发癫痫 14 褥疮 15 体温异常 第十章脑血管病的护理 1 急诊常规护理 2 昏迷的护理 3 瘫痪的护理

4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5 褥疮的护理 第十一章脑血管病的康复 第一节脑卒中康复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主要神经功能障碍的康复 附录Ⅰ 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年) 附录Ⅱ 常用脑卒中量表 附录Ⅲ 相关疾病临床常用药物参考 第一章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概述) 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系指发病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只有一级预防才能降低疾病的人群发病率。所以对于病死率及致残率很高的脑血管病来说,重视并加强开展一级预防的意义远远大于二级预防。 第一节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