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表演游戏:小红帽精编版

小班表演游戏:小红帽精编版
小班表演游戏:小红帽精编版

幼儿小班表演游戏

小班表演游戏 表演游戏:小猪变干净了(一) 活动目的: 1、安静的倾听故事,喜欢听故事。 2、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懂得爱干净才能让人喜欢。 活动准备: 小猪、小鹅、小兔的头饰若干。故事磁带、故事挂图。沐浴棉、香皂。 活动过程: 1、导入:以一只又脏又臭的小猪找朋友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后回答问题:“你会和小猪做朋友吗?为什么?”“小猪变成什么样子你才和它做朋友” 3、教师用挂图,磁带向幼儿讲述故事。 4、教师与幼儿共同讲述故事。幼儿讲对话。 5、幼儿与教师一起对话。教师当小猪,幼儿分组分别当小鹅、小兔。 活动反馈: 幼儿喜欢听故事,幼儿对故事情节,对话不能完整的复述。 活动对策: 教师与幼儿在下次活动时复习主要的角色的对话,及他们的表情。 表演游戏:小猪变干净了(二) 活动目的: 1、在掌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熟悉故事角色及动物的对话。 2、大胆用动作表现小猪的形态。 3、懂得爱干净才能让人喜欢,教育幼儿常洗澡、常剪指甲、爱卫生。 活动准备: 小猪、小鹅、小兔的头饰若干。小河(绿色皱纹纸)草地(绿色方块)垃圾场、沐浴棉、香皂。 活动过程: 1、教师结合表演道具帮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 2、激发幼儿利用表演道具进行表演。 (1)鼓励幼儿发挥想象依次模仿、表演各角色的动作、语言(个别表演——集体表演——个别表演) “你觉的小猪应该怎么说?作什么动作?” 小猪在大家不喜欢他时是什么表情?小兔、大白鹅看见小猪这么脏是什么表情。” (2)请4位能力强的幼儿在教师事先布置好的游戏场地中示范表演。 (3)引导幼儿评价同伴的表演。“你觉的他们表演的怎样,为什么?” 3、学习分组 (1)(教师事先将场地划分、布置好)引导幼儿讨论分组表演注意事项。 (2)幼儿分组,教师指导。(重点观察幼儿分组常规情况、与同伴合作表演情况、故事情节表现情况)

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教案《表演游戏》

幼儿教育:________ 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教案《表演游戏》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教案《表演游戏》 第一阶段 3年2月26日-3月19日情况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培养,幼儿能根据表演的需要更改或增添情节或角色,会寻找现场现成的废旧材料布置场景,游戏后能分类收拾玩具,大部分幼儿能处理游戏中的纠纷,积极投入游戏,但个别男孩子在表演时不够投入,容易分散,表情还停留在西喜怒两种区别较大的表现方式上。 一游戏目的: 1通过对作品的理解,能在角色对话、动作、表情等方面有所创新,积极地参与表演。 2能正确处理游戏中的纠纷,会较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 二游戏主题:(预定) 1《金鸡冠的公鸡》 2《小蝌蚪找妈妈》 三游戏 1物质准备: 头饰:公鸡、画眉鸟、猫、小蝌蚪、青蛙、鸭妈妈、小鸭、大鱼、鹅、乌龟道具:荷叶、房子、六弦琴,池塘。 2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已能复述故事四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 1教师出示头饰:”上次老师给你们讲了《金鸡冠的公鸡》,你们还记得里面有哪些人物吗?讲了哪些对话?”请幼儿一起来复习故事里 的对话。 第 2 页共 6 页

2引导幼儿思考: (1)狐狸来骗过几次公鸡呢?他说了些什么话? (2)可以用哪些动作和表情来表现公鸡的贪婪和狐狸的狡猾呢? 3、请个别幼儿示范表演。请其他幼儿说说他们表演得如何。 4、请幼儿协商角色分配,选择场地及表演道具。 5、提出要求: (1)要用恰当的语调、表情、动作形象地扮演角色. (2)与同伴友好合作,共同商量表演的角色与场地布置。 要爱护玩具。 6幼儿游戏,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有表情地进行表演。要求幼儿与同伴友好合作。并提醒幼儿大胆进行表演。 7、评价:评选在表演中注意语调、动作、表情变化的最佳小演员。并请表演得较好的一组幼儿上来表演。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 第二次指导: 1以评价上次游戏情况引入。 ”上次我们班玩了一个好玩的表演游戏,叫做什么啊?你们觉得在表演的时候哪个角色最难表演?要怎么表演更好呢?” 2出示纸偶,(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再次讲述故事,让幼儿更好地分清各角色的性格和外形特征,说说要怎么样来表现角色性格。 3、提出要求: (1)用恰当的语调、表情、动作形象地扮演角色. (2)与同伴友好合作,共同商量表演的角色与场地布置。 要爱护玩具。 4、请幼儿自由组合,选择场地、扮演角色。协助幼儿强配弱,促 第 3 页共 6 页

小班表演游戏:小红帽

游戏内容:表演游戏——小红帽 活动总目标: 1、熟悉故事的内容,喜欢扮演角色表演,能运用动作和表情表现故事中的角色; 2、能很好的掌握故事中的情节,并能运用故事中的对话进行表演; 3、感受与同伴一起表演的乐趣。 第一次活动: 游戏目标: 1、能根据角色的明显特征,选择游戏材料装扮自己。 2、了解角色出场的顺序,并能运用语言对自己选择的角色进行初步的表演 游戏准备: 经验准备: (1)儿理解故事《小红帽》,熟悉并学习故事中人物的对话。(2)歌唱活动:《小红帽》。 材料准备:故事图片、头饰:小红帽、老狼、外婆、猎人, 活动过程: 一、布置好教学场景,利用情境教学方式开展活动。 二、教师一边讲述故事,一遍出示头饰和道具引导幼儿活动的兴趣。 三、教师提问幼儿故事的主要情节及人物对话,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角色的对话。 教师提问:故事里有谁?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最后小红帽和外婆怎么样了? 四、游戏评价: (1)幼儿自评 师:你今天表演的是什么?你是怎么表演的? (2)幼儿互评: 师:请小组长来说说今天你组上谁表演的好? 观察与反思: 孩子们对故事“小红帽”的情节比较熟悉,知道故事中有几个角色,在观看表演时孩子们能很专心地听着,呼应着,有的孩子还不时地做出开心、用力的表情。但在表演的过程中,很多幼儿还记不住人物出场的顺序。因此,在下一次的活动中需要重点引导幼儿熟悉人物出场顺序,并引导幼儿学看出场顺序提示牌。 第二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角色的明显特征,尝试用不同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不同动作的特征

2、尝试创设、整理简单的游戏场景,收拾游戏材料。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1)儿理解故事《小红帽》,熟悉并学习故事中人物的对话。(2)歌唱活动:《小红帽》。 物质准备:新增材料:小红帽.方巾若干.猎人的服饰.花和篮子.小房子 活动过程 1.教幼复述《小红帽》的故事,并练习故事中角色对话。 2教师针对平常幼儿游戏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并引导幼儿本次游戏时应注意什么。如:“小红帽与老狼的对话,要流畅。小红帽在看见外婆变成老狼时的表情动作,和在她不知道外婆被老狼吃掉时的表情动作有什么不一样?并请能力强的幼儿来表演。 4.教师指导幼儿表演时要有表情动作。能大胆的表现自己。 5. 评价总结:教师请幼儿来讲述自己扮演的角色,及在角色扮演中遇到的问题。 6. 收拾整理活动材料。 观察与推进: 本环节进行集体复述后,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组活动,并鼓励幼儿区分不同的声音、做各种动作。因故事内容较多,孩子们对故事还是不够清晰。但进行分组活动时比较混乱,幼儿规则意识还不够明确。 第三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大胆运用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现动作的特征 2、能用自己收集来的游戏材料创设情景 3、在教师地指导下,能整理游戏场景,收拾游戏材料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1)儿理解故事《小红帽》,熟悉并学习故事中人物的对话。(2)歌唱活动:《小红帽》。 物质准备:新增准备:披风、小裙子、外婆的花帽子 活动过程: 1.复习故事的主要情节及人物对话,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角色的对话。 2.教师提出要求,引导幼儿本次游戏时应注意什么。如:“小红帽与老狼说话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并请能力强的幼儿来表演。 3.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分组进行表演,老师指导.

小班音乐小鸡和小鸭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小鸡和小鸭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小鸡和小鸭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使用响板模仿鸭子的叫声,丰富幼儿的想象力,通过“反复感复倾听歌曲,能更好地感知音乐表现的不同形象,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小鸡和小鸭教案吧。 活动目标 1. 使用响板模仿鸭子的叫声,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2. 通过“反复感复倾听歌曲,能更好地感知音乐表现的不同形象。 3. 感受鸭子愉快的心情,并激发幼儿大胆的表现欲望。 活动准备 1. 主材料:乐曲响板、鸭子头饰。 2. 辅助材料:音乐歌曲《母鸭带小鸭》 活动过程 一、故事情景导入 老师讲述故事:在一个池塘边,有一群快乐的鸭子们在那里戏水。它们一边快乐的唱歌,噢...原来是鸭妈妈带着一群小鸭子在那里唱歌。小朋友们,知道鸭子是怎样唱歌的吗? 二、使用乐器响板,拍击歌曲节奏 1. 老师边唱边拍节奏,让幼儿欣赏并感知节奏。 老师:快看今天鸭妈妈把谁请来了?是我们的新朋友响板。今天它为我们唱首好听的歌吧! 2. 欣赏音乐,并拍节奏。 老师模仿小响板边拍击边说:请小鸭子们边听边伴奏吧。 你们听到了什么? 3. 重点节奏节拍练习,使用响板拍击节奏。 (1)×× × (2)×× ×× 嘎嘎嘎嘎嘎嘎嘎

三、唱唱跳跳,歌表演 1.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演唱《母鸭带小鸭》,鼓励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快乐的演唱。 2. 引导幼儿歌表演。在教室里围成一个圆形,边用响板拍击节奏,边围成圆形,学鸭子走路。 四、音乐游戏 老师扮演鸭妈妈,幼儿扮演小鸭子,随着音乐节奏鸭妈妈去请小鸭子跟在鸭妈妈身后,最好邀请一长串的小鸭子,集体变成小小演奏家,跟在鸭妈妈身后高声歌唱。 五、活动结束 整理材料,装回袋子,放回盒子。 活动反思: 《小鸭小鸡》这个音乐活动的目标就是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我先带领孩子们学习用断音唱小鸡、小鸭不同节奏的叫声,初步学习有控制的演唱。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在演唱“呷呷呷、叽叽叽”这些象声词时,有的孩子总会刹不住车,原来歌词中是有两个“呷呷呷、叽叽叽”,但是幼儿在演唱时,唱完两个后还会接着唱,于是这时候我就想了个办法,在唱完两句“呷呷呷、叽叽叽”后,在接下去一个乐句的第一个音符那里就拍一下手,提示幼儿要换一句歌词了,结果几遍下来,刚才的现象一下子好多了,可见运用手势与动作对幼儿暗示后,就能解决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小困难。 如果一堂课让幼儿不停地唱,孩子们就会失去兴趣,如果加上一些有趣、形象的动作,就能提起幼儿活动的乐趣,加强活动的效果。在《小鸭小鸡》中,歌曲中的两个主角,小鸭小鸡是幼儿很熟悉的,而且也知道用什么样的动作来做小鸭和小鸡,所以在活动中,我一边让幼儿歌唱一边让幼儿表演,唱“呷呷呷”时就表演小鸭的动作,唱“叽叽叽”时就表演小鸡的动作,有了动作的融入,孩子们唱得非常带劲。 小班的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如果让幼儿在一堂活动中,从头到尾来学习记忆歌词演唱一首歌曲,那么我想没有多少幼儿能够坚持到底。教师适当地加上一些手势与动作,即用老师的手势来传达歌词的意思,让幼儿理解歌词,再让孩子们和教师一起做做歌词的动作,那么我想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

小班下学期区域游戏计划

区域游戏活动计划 小(1)班徐敏娜 一、现状分析: 通过小班一学期的游戏开展,孩子们的交往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等有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大部分幼儿已具备一定的游戏经验,但游戏水平还处于平行阶段,角色之间的交往不多,技能不够好,经常会出现与同伴发生纠纷的情况。还有个别孩子喜欢过多摆弄玩具,独自游戏。游戏结束时,玩具整理零乱,特别是娃娃家、烧烤店,床铺乱七八糟,满地都是材料。 二、总目标: 在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指导下,合理安排各项活动,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建立和谐、自由、轻松的气氛,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引导幼儿乐意参与游戏,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鼓励幼儿积极动脑,能主动利用一些替代物进行游戏,能根据游戏,自由想象活动的情节,并养成遵守游戏规则,收放、整理玩具,迅速、有序、整齐的好习惯。 《建构区》 1、在搬运、取放、堆叠积木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2、在把积木时而堆高,时而围合的过程中,获得理解空间的关键经验。 3、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懂得合作,提高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益智区》 1、通过给娃娃喂食各种豆子,进而认识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之间的不同。 2、提供各种成品、半成品让幼儿操作,发展幼儿的小肌肉运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乐意感知周围的物品、现象,了解物品的颜色、大小、形状、数量、方位等明显特征。 4、尝试简单的比较、分类,喜欢操作、摆弄,尝试提问和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吃吧烧烤店》 1、利用废旧材料及其它物品制作各种食物,并开展烧烤店买卖的游戏。 2、通过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结累,特别是吃烧烤的事例,鼓励幼儿模仿烧烤店师傅的工作,大胆地制作,热情地招呼,培养幼儿开朗的性格和体验游戏的快乐。

大班上学期表演游戏计划及反思推进

大一班表演游戏计划 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对表演游戏的目的较明确,对游戏的兴趣也很浓,知道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对扮演其中的角色有极强的兴趣。在游戏中,能注意到角色的语言并适当的搭配动作和表情,但我班幼儿的组织能力还不够,在活动中还不能够注意到角色间相互配合,还有组织游戏。也有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会模仿扮演角色,并做出相应的动作,但缺乏合作意识,这学期幼儿的各方面都有待加强和提高。 第一阶段: 游戏目的:1、让幼儿积极参与表演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2、发展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协商,轮流扮演角色,合作做游戏。 第一段(9月) 游戏主题:小羊和狼 活动目标: 1、记住故事名称,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表演。 2、模仿和想象各种角色的特征,运用恰当的语言和动作去表现。 3、能制作简单表演道具,布置场景。 活动准备: 1、动物的头饰(小羊、小猫、小黄狗、白马、大象、老狼)。 2、布景:小羊家,家附近有一棵大树,一条小河,小羊家里有一 只火炉。 3、熟悉故事,掌握角色对话和几种动物形象化动作。 活动指导: 第一次指导: 1、引导幼儿认真听故事,帮助幼儿分出故事情节发展的三个部分:(1)狼要吃小羊,动物们来安慰小羊; (2)大家一起商量了对付狼的好办法; (3)大家齐心协力把老狼扔下河,老狼淹死了。

2、组织幼儿讨论:小动物们为什么会战胜凶狠的老狼呢? 3、使幼儿理解团结力量大,懂得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同 伴间要互相帮助。 4、情境表演:请能力强的幼儿上来表演给小朋友看。 5、游戏结束,教师和幼儿一起作简单的评价。 观察与推进: 通过手偶表演让幼儿熟悉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里的各角色,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活动中,小朋友们对故事很感兴趣。围绕着动物们怎样关心和帮助小羊战胜大灰狼。孩子们对此讨论得非常热烈。他们自由交流:有的认为大灰狼非常凶狠、狡猾,有锋利的牙齿,它会一口吃掉小羊的;有的认为小羊很聪明,有坚硬的羊角,它不怕大灰狼。它会和小动物们想出对付大灰狼的好办法,把大灰狼消灭掉。 第二次指导: 1、复习故事内容,幼儿练习角色对话。学习用不同的语调表现各种动物。 1、指导幼儿分段表演。 着重引导幼儿表演第二段——动物们一起商量对付老狼的办法。 3、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表演。 a)分组表演时选一个能力强的幼儿组织同伴协商角色、布置场 景。 b)鼓励幼儿利用替代物或自制一些简单道具。 c)启发幼儿模仿和想象各种角色的特征,运用恰当的语言和动作 去表现。如:小羊的性格是善良的、胆小的,因此语音、语调 要高些,音量要小些;老狼是凶恶、霸道的,因此语音、语调 应低沉、嘶哑些,音量要大些。 4、游戏结束,着重评价幼儿扮演不同性格特征角色的能力。 观察与推进: 幼儿熟悉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根据情节进行对话表演,但是游戏的表情和语气表现得不够,这个要作为下阶段的重点指导方向。在游戏中,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进行表演。幼儿在商量角色,

小班第二学期游戏计划范本

Clear objectives, matters, methods and record progress, so as to make planning direction consistent, action coordinated and orderly.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小班第二学期游戏计划

编号:FS-DY-36992 小班第二学期游戏计划 一、表演游戏目标: 1.幼儿能按自己的意愿自创地进行表演故事或音乐活动情节。 2.加深幼儿对所学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记忆,养成具有对周围事物的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通过听故事、童话的表演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作品的主题,并把角色具有的良好行为习惯及思考和解决问题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通过角色游戏的表演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5.在表演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6.在表演过程中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二、表演游戏的要求: 1.健康活泼的思想内容结合本班的教育任务,选择思想健康、有教育意义、内容活泼,并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作品。

2.表演性童话、故事要易于为幼儿掌握和表演,有一定的戏剧成分,有适当的表演动作。 3.有趣的的情节、节奏要快,变化明显,重点突出。 4.角色的对话易于用动作来表演在《小兔乖乖》中,兔妈妈对小白兔的交待,大灰狼和小兔的对话,都生动有趣,容易用动作表演出来。 三、具体实施: 1.教师根据幼儿平时喜爱听的、又适合表演的故事,来吸引幼儿参加表演游戏,游戏区交投放一些吸引幼儿头饰、服饰、布景及道具;鼓励他们大胆表演。 2.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自然、生动地表演: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往往以参加表演为满足,不以有无观众为表演条件。教师应当利用这种游戏,吸引更多的幼儿参加游戏,使他们自然地、出自心愿地表演,以使自己受到锻炼。但教师要注意和幼儿一起商量分配角色。游戏的主角需要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开始教师可以用语言进行引导、组织,然后过渡到让能力强的幼儿担任,以后应轮流担任主角。也可以有意让某个幼儿担任某一角色,以使他得到锻炼。但都

幼儿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小小鸡》

幼儿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小小鸡》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因此,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 《小小鸡》是我们根据外国乐曲创编的一首幼儿歌曲。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作模仿和游戏情景中学习。因此,设计小小鸡到草地上玩和允许妈妈找小鸡的游戏情节。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小鸡,在唱唱玩玩中,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从看小鸡、做小鸡,一直到唱小鸡的整个过程中,幼儿自然地产生了爱小小鸡、爱鸡妈妈的情感。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了玩中乐,玩中学。 活动目标 1、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小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2、在唱唱玩玩中学习做音乐游戏《小小鸡》。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幼儿喜欢小小鸡和鸡妈妈的情感,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小小鸡一群,供幼儿观看。 2、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听赏过歌曲的旋律。 3、创设在游戏中学习的氛围。 4.准备鸡妈妈头饰一只,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 1、幼儿看小鸡,听歌曲的旋律。(听觉感受) 2、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学做小小鸡。(动作感受) (二)听歌曲、表情感、讲规则。

1、教师表演小小鸡。(老师边唱边带“小小鸡”去草地) 2、幼儿听歌曲用动作模仿小小鸡。(背小包、戴小帽等动作体验) 3、老师表演鸡妈妈找小鸡。(初步感知游戏规则) 4、告诉幼儿这是一个音乐游戏,游戏是有规则的。 (三)学歌曲、明规则、做游戏。 1、分弟弟,妹妹做游戏。(体验游戏规则) 2、听音乐跟唱歌曲。(喜欢跟音乐唱歌,唱清歌词) 3、边唱边做音乐游戏。(再次激发幼儿爱小鸡的情感,强化游戏规则。) 教学反思 第一、运用情景游戏法,让孩子置身于小鸡的游戏中,通过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小鸡,感知音乐的欢快乐感; 第二、大胆运用说唱互动法,让孩子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从看小鸡、做小鸡,一直到唱小鸡的整个过程中,幼儿自然地产生了爱小小鸡、爱鸡妈妈的情感,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 运用了这两个方法激发了小班孩子与老师相互的交流,多数孩子敢于用肢体语言表达表现,适合孩子与成人互动交流。

幼儿园大班表演游戏计划

幼儿园大班表演游戏计划 大班表演游戏计划一:大班表演游戏计划 由于大班幼儿通过对小班、中班的表演游戏的学习,对表演游戏的目的相对于比较明确了,兴趣也就会更浓了.能注意角色的语言并简单的适当的搭配动作和表情,会有选择地扮演某一角色,并愿意通过协商选择角色或轮流扮演角色.现在本班幼儿已有近三十位小朋友.为了能让小朋友们更有兴趣的参加活动,应从幼儿的兴趣点、行为习惯中着手. 主题名称:小猴卖"○"游戏目的: 1、进一步理解文学作品,激发幼儿对表演的愿望和自信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扮演角色,使用物品、场地的游戏规则,培养规则意识. 2、学习运用语言表现手段和非语言表现手段较完整地进行表演. 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制作有关的商品:救生圈、圆镜子、蛋糕、铁环、球.提供小猴、小鸭、小猫、小狗、小老虎、小兔的头饰. 2、知识准备:熟悉故事情节,掌握角色对话,对生活中像"○"的物品展开想象. 活动过程:(第一次指导): 1、复习故事内容,让幼儿掌握"我要买什么","我用圆圈做什么"两个句型. 2、引导幼儿讨论游戏规则.

3、请一组能力强的幼儿进行示范表演,师幼评价,鼓励幼儿表演时采用不同的动作、语句. 4、分组表演,让能力强的幼儿在各组中担任猴子角色,鼓励语言能力较差的幼儿模仿录音旁白. 第二次指导: 1、组织幼儿进行故事的复述,强调故事中各角色的出场次序. 2、请幼儿模仿故事中角色对话. 3、总结上次游戏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有的小动物还不知道自己买什么东西? 4、教师帮助幼儿进行分组、分配角色进行游戏. 5、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 第三次指导: 1、教师总结上次游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幼儿在进行角色对话时要有表情有动作,就象你们平常讲话那样自然. 2、鼓励幼儿相互协商分配角色,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 3、幼儿进行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4、组织幼儿整理道具、玩具. 第四次指导: 1、总结上次游戏开展的情况,表演表现好的一组、对表现一般的小组提出要求. 2、教师强调游戏中主要的问题;对话要大声、要按次序出场. 3、以小组为单位,幼儿进行游戏. 4、鼓励幼儿平常在区角活动时,可以进行表演.

小班表演游戏小兔乖乖次版

小班表演游戏小兔乖乖 次版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一、活动由来: 许多孩子对故事似乎永远是最喜欢的、百听不厌的,故事“小兔乖乖”是一个非常古老、传统的故事,流传已久,一般在家里,家长都会给孩子讲述这个故事,孩子们对这个故事基本上有一定了解,且故事情节有趣,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本作品具有较强的动态感、表演性,适合幼儿的角色扮演,让幼儿进入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所以预设了这个游戏活动,以满足孩子的游戏欲望,并在游戏过程中观察了解孩子游戏情况,适时适当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以充分发挥表演游戏的教育功能,促进孩子发展。 二、预设活动总目标: 1、激发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和玩表演游戏的兴趣。 2、在老师的帮助下,初步能按文学作品中的主要情节和角色对话、动作开展表演游戏。 3、通过与同伴共同玩表演游戏,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4、学习并遵守游戏规则,学会收拾表演用具。 5、让孩子学习在集体中大胆表现。 表演游戏: 小兔乖乖(一)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名称,熟悉故事情节。 2、初步掌握故事角色的对话。 3、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了解孩子对故事“小兔乖乖”中故事情节和对话的熟悉程度。 2、故事的图片、磁带等。 三、活动指导: 1、以孩子比较熟悉的“小兔乖乖”的旋律引出故事“小兔乖乖”。 2、欣赏故事“小兔乖乖”,通过图片让孩子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通过提问,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知道故事中有几个角色,它们都说了些什么? 4、引导孩子想想、学学小兔、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对话应该是什么样的? 四、观察与反思: 孩子们对故事“小兔乖乖”的情节比较熟悉,知道故事中有几个角色,老师在讲述故事时孩子们能很专心地听着,呼应着,有的孩子还不时地做出开心、害怕的表情,听到兔妈妈回来一边敲门一边唱歌时,会高兴地唱起“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听到大灰狼来敲门时,会用粗粗的声调来表示;还会学小兔拒绝开门的歌声:“不开不开我不

幼儿园小班:小小鸡(音乐)

幼儿园音乐新课程标准教材音乐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小班 / 小班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小小鸡(音乐)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气质与生活品位,社会上对学音乐的人最常见的评价是有气质有品位,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想象力,音乐是声音的表现艺术,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小班音乐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活动目标 1、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小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2、在唱唱玩玩中学习做音乐游戏《小小鸡》。 二、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因此,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 《小小鸡》是我们根据外国乐曲创编的一首幼儿歌曲。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作模仿和游戏情景中学习。因此,设计小小鸡到草地上玩和允许妈妈找小鸡的游戏情节。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小鸡,在唱唱玩玩中,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从看小鸡、做小鸡,一直到唱小鸡的整个过程中,幼儿自然地产生了爱小小鸡、爱鸡妈妈的

情感。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了玩中乐,玩中学。 三、材料和环境创设 1、小小鸡一群,供幼儿观看。 2、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听赏过歌曲的旋律。 3、创设在游戏中学习的氛围。 4.准备鸡妈妈头饰一只,音带、录音机。 四、重点与难点 激发幼儿喜欢小小鸡和鸡妈妈的情感,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五、活动流程 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听歌曲、表情感、讲规则—学歌曲、明规则、做游戏 六、活动过程 (一)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 1、幼儿看小鸡,听歌曲的旋律。(听觉感受) 2、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学做小小鸡。(动作感受) (二)听歌曲、表情感、讲规则。 1、教师表演小小鸡。(老师边唱边带“小小鸡”去草地)

创游小班表演游戏计划

湄州第一中心妈祖幼儿园 表 演 游 戏 教 案 班级:小(1)班 教师:张俊兰 林能 2012——2013学年(下)

情况分析: 我班幼儿经过一学期的游戏,对表演游戏十分感兴趣,会模仿简单的角色动作和语言,但不大方。不会自己组织游戏,往往只注意满足自己扮演角色的愿望,分配角色,还会出现争抢某个角色的现象。 根据以上的特点,本学期将重点培养培养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学习倾听别人的对话,鼓励他们大胆、清楚地用普通话表达思想。学习按情节和人物对话及动作表演游戏,并能通过游戏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行为品德。 第一阶段:2013.3.7—2013.3.14 第一次游戏:(2013、 3、7 星期四下午第二周) 游戏名称:《拔萝卜》《小兔乖乖》 游戏目标: 1、初步学习按意愿选择并扮演角色,激发幼儿对表演艺游戏的兴趣。 2、在游戏中能用普通话进行表演,学习作品中角色的良好品质。 3、初步能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游戏准备: 1、材料准备: (1)小兔、兔妈妈、大灰狼头饰、篮子、棍子。 (2)头饰(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耗子)、萝卜等道具。 2、经验准备: 幼儿能初步复述故事,幼儿已经有玩过《拔萝卜》《小兔乖乖》游戏. 指导要点:

1、请全班幼儿按意愿选择角色。 2、集体练习各自角色动作。 3、幼儿游戏,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学习角色的语言、动作。 4、评价:表扬能按自己所选择的角色表演的幼儿。 游戏反思: 这是我班幼儿本学期第一次进行表演游戏,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幼儿游戏中能用普通话进行表演。不能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时有些幼儿还是很依赖老师,而且幼儿还不会自己分组游戏。也发现一些幼儿不够大方,在表演中不能配上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幼儿对角色的理解还停留在语言上,每个角色该怎样表演,他们是怎样走路的?经验不足使幼儿不知道该怎样表演。那么,如何让幼儿大胆地学习用动作表演不同的角色呢?我们将通过下阶段游戏中,观察、模仿等活动,丰富幼儿的肢体动作,为幼儿的表演提供必要的经验支持。 第二次游戏:(2013、3、 14 星期四下午第三周) 游戏名称:《拔萝卜》《小兔乖乖》 游戏目标: 1、进一步学习按意愿选择并扮演角色,激发幼儿对表演艺游戏的兴趣。 2、在游戏中能用普通话进行表演,学习作品中角色的良好品质。 3、基本能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游戏准备: 1、材料准备: (1)小兔、兔妈妈、大灰狼头饰、篮子、棍子。 (2)头饰(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耗子)、萝卜等道

大班表演游戏计划

大班表演游戏计划 大班表演游戏计划一:大班表演游戏计划 由于大班幼儿通过对小班、中班的表演游戏的学习,对表演游戏的目的相对于比较明确了,兴趣也就会更浓了。能注意角色的语言并简单的适当的搭配动作和表情,会有选择地扮演某一角色,并愿意通过协商选择角色或轮流扮演角色。现在本班幼儿已有近三十位小朋友。为了能让小朋友们更有兴趣的参加活动,应从幼儿的兴趣点、行为习惯中着手。 主题名称:小猴卖"○"游戏目的: 1、进一步理解文学作品,激发幼儿对表演的愿望和自信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扮演角色,使用物品、场地的游戏规则,培养规则意识。 2、学习运用语言表现手段和非语言表现手段较完整地进行表演。 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制作有关的商品:救生圈、圆镜子、蛋

糕、铁环、球。提供小猴、小鸭、小猫、小狗、小老虎、小兔的头饰。 2、知识准备:熟悉故事情节,掌握角色对话,对生活中像"○"的物品展开想象。 活动过程:(第一次指导): 1、复习故事内容,让幼儿掌握"我要买什么","我用圆圈做什么"两个句型。 2、引导幼儿讨论游戏规则。 3、请一组能力强的幼儿进行示范表演,师幼评价,鼓励幼儿表演时采用不同的动作、语句。 4、分组表演,让能力强的幼儿在各组中担任猴子角色,鼓励语言能力较差的幼儿模仿录音旁白。 第二次指导: 1、组织幼儿进行故事的复述,强调故事中各角色的出

场次序。 2、请幼儿模仿故事中角色对话。 3、总结上次游戏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有的小动物还不知道自己买什么东西? 4、教师帮助幼儿进行分组、分配角色进行游戏。 5、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 第三次指导: 1、教师总结上次游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幼儿在进行角色对话时要有表情有动作,就象你们平常讲话那样自然。 2、鼓励幼儿相互协商分配角色,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 3、幼儿进行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小小鸡》教学设计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音乐游戏《小小鸡》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Music game "Little Chicke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音乐游戏《小小鸡》 一教学目标 1、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小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和能有效地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兴趣和感知音乐的效果 2、在唱唱玩玩中学习做音乐游戏《小小鸡》。让幼儿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从娱乐中学、从玩耍中学,幼儿很喜欢一边哼唱一边做模仿动作,小动物是幼儿最亲密的朋友,幼儿对小动物的叫声及感兴趣,并好模仿动物的动作,因此对这首歌有强烈的兴趣成了游戏的基础 二、活动准备 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调动对音乐的积极性以及帮助他们对歌词内容的理解,加强节奏感等,我适当地使用了一些能活动的教具,本次活动我作了以下准备: 1、情景课件。 2、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听赏过歌曲的旋律。 3、创设在游戏中学习的氛围。 4、准备鸡妈妈头饰一只,音带,录音机。

3、创设在游戏中学习的氛围。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听小鸡叫,问“谁来了?”幼儿回答,打开课件引出小鸡及音乐。 二、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 1、引导幼儿看小鸡,模仿学做各种小鸡的动作,激发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并学做小小鸡。 托班幼儿正处在听觉感官发展时期,听觉的发展比其他感官快而需求多,因此对音乐能表示出明显的情绪反应,这一环节是幼儿的听觉感受及动作感受,使幼儿对音乐有初步的印象。 三、听歌曲,讲解游戏规则。 1、教师听音乐,表演小小鸡,让幼儿模仿。、引出鸡妈妈。教师表演鸡妈妈找小鸡。(初步感知游戏规则) 3、告诉幼儿这是一个音乐游戏,游戏是有规则的。(幼儿表演小小鸡在草地上玩耍,做各种动作,鸡妈妈来找小鸡,按音乐旋律进行游戏) 五、幼儿游戏 1、边听音乐,边哼唱歌曲进行游戏,再次激发幼儿爱小鸡的情感,强化游戏规则,以此来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2、在游戏中结束本次活动。

小班下学期表演游戏计划及推进反思

小班表演游戏下学期目标 1、让幼儿学会按意愿选择并扮演角色,培养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 2、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有关作品的中心思想、主要情节和角色特征。 3、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倾听别人的谈话,学习大胆、清楚地用普通话表达思想。 4、培养幼儿与同伴共同表演的兴趣,通过游戏学会与同伴友好的相处。 5、在教师的提示下,学习按情节和人物对话及动作表演游戏。 6、学会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表演游戏情况分析: 本班幼儿经过一学期的表演游戏,对表游有了一定的认识,基本能按照故事内容进行游戏,但对于创编角色,添加游戏内容大多幼儿仍处于无知阶段,只有个别幼儿会稍做创编。 第一阶段:(3月) 游戏主题:《三只蝴蝶》 游戏目标: 1、通过表演,培养幼儿对表演游戏产生兴趣。 2、通过参与表演,让幼儿学习初步分配角色,选择角色,增强幼儿的独立能力。 3、通过表演,帮助幼儿学习倾听别人谈话,大胆的表达。 4、熟悉作品三只蝴蝶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 5、幼儿与同伴相亲相爱地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了解故事三只蝴蝶,熟悉故事人物形象。 2、物质准备:三只蝴蝶、三朵花、云、太阳头饰。 第一次指导 1、请幼儿第一次观看中班哥哥姐姐表演《三只蝴蝶》。 2、看后请幼儿简单讲述故事情节、人物。

3、再次观看哥哥姐姐表演,对故事进一步熟悉。 4、提问:故事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都有些谁? 发生了什么事情? 5、示头饰,巩固幼儿对人物的熟悉,引起幼儿带上头饰表演的兴趣。 6、初次分组全班集体表演。 观察与推进: 通过第一次的指导,幼儿对本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表演也有很浓的兴趣。但是幼儿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把握还是不够熟练,因此在下一次指导中,应该加强他们对故事中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的把握,和熟练程度的控制。 第二次指导 1、出示头饰、道具,引起幼儿对表演的兴趣。 2、集体分组表演,复习上次表演情况。 3、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示范表演,让幼儿初步了解表演程序。 4、教师指导分配表演角色,其余幼儿根据意愿自由选择游戏区。 5、教师重点表演区,巡回指导其他各区活动。 6、游戏结束,根据游戏情况进行总结。 观察与推进: 经过第二次的重点指导,幼儿在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熟悉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幼儿能在教师的简单提示下用故事内的语言说出。但是小朋友表演的语言、表情生动性上面还不够,幼儿还不能很好的协商角色的分工,因此在下一段指导时还应该和幼儿共同提出这问题。 第三次指导 1、针对本班幼儿角色容易混淆情况,再次强调,帮助幼儿们共同提升。 2、将本班分成几组,共同表演,加强幼儿对语言的熟悉,提高幼儿语言的连贯性、生动性。 3、儿根据意愿自选游戏,教师重点指导表演游戏区:①在角色的分配上, 进行协商指导。②在表演方位上,帮助幼儿安排合适的位置。③请能力

大班表演游戏

大班表演游戏:老鼠嫁女 活动由来: 在我园开展戏剧表演活动的过程中,小、中班的表演内容都是由教师选 好文本,然后带领幼儿进行表演。到了大班,我们尝试让幼儿自己生成表演内容,充分发挥他 们的自主性。在学过诗歌《老鼠嫁女》之后,孩子们被诗歌诙谐幽默~ 的情节所吸引,在区域 游戏时他们自发地玩起了老鼠出嫁的游戏,由此引发了老鼠的婚礼”这个表演游戏。在整个 过程中,幼儿自己确定文本内容,自己解决道= 具的缺乏,自己创编他们认为很美好的结局, 充分感受戏剧表演的乐趣。 游戏总目标: 1.能根据所开展的表演游戏制作相应的道具、服装,布置游戏的场景。 2.喜欢参与表演游戏,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情感、情绪变化,并通过语言、动作和表情进 行创造性的表演。 1.通过观察讨论,逐步了解故事中各形象之间的关系,理解故事内容。 2 .尝试用语言、动作、表情大胆地表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 .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 活动准备 Flash 动画课件《老鼠嫁女》、各形象头饰: 活动过程: 、通过观察.讨论了解故事中各形象的特点。 观察老鼠爸爸的形象。 老鼠爸爸想把女儿嫁给一个世界上最神气的人,什么叫神气?你们觉得谁最神气?讨论了解各形象的特点。 (1)完整欣赏课件,倾听故事。~ ①老鼠爸爸找了谁?它是最神气的吗?为什么?(鼓励幼儿有表情地分角色对话。) ②最后老鼠爸爸找到了谁?(2)边看课件边讲述故事。 三、分角色表演,体验故事的幽默感。 (老师当对白人,幼儿分角色表演,引导幼儿注意讲述时的语气、语调和表 情。)

《老鼠嫁女》(二) 游戏目标: 1. 能根据所扮演的角色,寻找合适的道具和游戏材料装扮自己。 2. 学会在游戏中协商解决角色分配的问题。 3. 熟悉角色间的对话和角色的出场顺序,并能大胆地开展表演游戏。 游戏准备: 经验准备:指导幼儿进一步熟悉故事,掌握故事中的对话。 材料准备:请爸爸妈妈协助幼儿制 作相应的道具和服装。 环境创设:展示幼儿设计的服装、道具。 游戏过程: 一、出示幼儿制作的道具,导入游戏。 1. 请幼儿介绍自己为哪个角色制作的道具。 2. 师幼回忆角色出场顺序以及小动物们与太阳:乌云、风、和墙之间的对话。 二、 提出游戏要求。 1. 各组的组长要与本组的成员协商分配角色。 2. 先布置场地,再进行装扮,最后开始游戏。 三、 幼儿自由分组开展表演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四、整理游戏场地,收拾游戏材料,交流游戏情况。 1. 以音乐信号结束游戏,收拾材料,整理场地。 2. 交流游戏情况。 (1) 请组长介绍本组分配角色的情况。 (2) 请个别组幼儿表演精彩片段,其他幼儿分享、评价。 教师:他们表演得怎样?好在哪里?你会怎么表演? (3 )组织幼儿讨论道具使用情况。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 小小鸡

小班音乐游戏小小鸡 一、活动目标1、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小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2、在唱唱玩玩中学习做音乐游戏《小小鸡》。 二、设计思路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因此,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小小鸡》是我们根据外国乐曲创编的一首幼儿歌曲。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作模仿和游戏情景中学习。因此,设计小小鸡到草地上玩和允许妈妈找小鸡的游戏情节。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小鸡,在唱唱玩玩中,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从看小鸡、做小鸡,一直到唱小鸡的整个过程中,幼儿自然地产生了爱小小鸡、爱鸡妈妈的情感。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了玩中乐,玩中学。三、材料和环境创设1、小小鸡一群,供幼儿观看。2、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听赏过歌曲的旋律。3、创设在游戏中学习的氛围。4.准备鸡妈妈头饰一只,音带、录音机。四、重点与难点激发幼儿喜欢小小鸡和鸡妈妈的情感,并能遵守游戏规则。五、活动流程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听歌曲、表情感、讲规则—学歌曲、明规则、做游戏六、活动过程(一)

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1、幼儿看小鸡,听歌曲的旋律。(听觉感受)2、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学做小小鸡。(动作感受)(二)听歌曲、表情感、讲规则。1、教师表演小小鸡。(老师边唱边带“小小鸡”去草地)2、幼儿听歌曲用动作模仿小小鸡。(背小包、戴小帽等动作体验)3、老师表演鸡妈妈找小鸡。(初步感知游戏规则)4、告诉幼儿这是一个音乐游戏,游戏是有规则的。(三)学歌曲、明规则、做游戏。1、分弟弟,妹妹做游戏。(体验游戏规则)2、听音乐跟唱歌曲。(喜欢跟音乐唱歌,唱清歌词)3、边唱边做音乐游戏。(再次激发幼儿爱小鸡的情感,强化游戏规则。)

实验幼儿园大班游戏活动计划

实验幼儿园大班游戏活动计划 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影响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学校将重点做对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工作,做好居家线上教学与学校课堂教学有效衔接。学校将在对学生居家线上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摸底的基础上,及时精准分析学情,对学习质量进行诊断评估,根据学生的学情情况合理调整教育教学计划,及时查缺补漏,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的达成。 一、指导思想 幼儿进入大班一学期,通过游戏活动,幼儿的大肌肉、小肌肉的协调性、灵活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开始转变,大部分幼儿的反应能力逐步增强。特别在表演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幼儿对故事的表演兴趣越来越浓,幼儿初步的能协商自由选择角。但在游戏活动中也存在不足之处。1、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互相合作的意识淡薄,不能很好的和他人进行融洽的游戏活动。2、在表演游戏活动中孩子对表演角色的把握上还仅限在一般性表演水平上。3、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常规意识较差,特别是在遵守游戏的规则及受理玩具方面还要继续加强。 二、游戏目标 1、幼儿能在游戏活动中与伙伴之间友好交往。提高幼儿在游戏活 动中的合作能力。 2、在表演游戏活动中,幼儿能理解、认识故事内容中每个角色

的特点,在表演过程中能从原有的一般性表现提升到生动性表现,从目的性角色行为到嬉戏性角色行为。 3、幼儿能遵守游戏规则,知道收放、整理玩具时,做到迅速、有序、整齐。 三、游戏重点与措施 1、各班老师根据各班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在游戏材料的投放中应注重材料的操作性,教育功能和安全性,尽可能的为幼儿投放一些半成品材料,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2、老师在游戏中实时引导幼儿和伙伴进行融洽、友好的游戏活动,重点指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有礼貌、讲团结,多为幼儿提供合作游戏的机会。 3、在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良好常规的培养。 4、根据上学期在一课三研活动中讨论、梳理出表演游戏活动的指导策略,在本学期老师们在表演游戏活动中将这些策略很好的学以致用,使幼儿在表演过程中能从原有的一般性表现提升到生动性表现,从目的性角色行为到嬉戏性角色行为的进步。 5、各班教师应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将活动区观察记录,作为教师引导幼儿在活动区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依据。 具体活动安排: 三月份: 1、各班根据年级组游戏计划及本班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制定出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