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手册

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手册
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手册

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手册 Company number:【WTUT-WT88Y-

心理健康知识

普及手册

目录

(一)基础知识篇 (1)

(二)自我意识篇 (4)

(三)情绪调控篇 (6)

(四)人格发展篇 (9)

(五)人际关系篇 (11)

(六)压力应对篇 (13)

(七)危机干预篇 (16)

(一)基础知识篇

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它的一些标志包括:(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2、判断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

(1)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2)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3、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2)人际关系和谐。(3)情绪积极稳定。(4)意志品质坚强。(5)自我意识正确。(6)个性结构完整。(7)环境适应良好。

4、心理健康的相对性

人的心理是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因而人的心理健康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过去心理健康并不意味着永远的心理健康,并且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社会阶段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是不同的。在一些人看来是心理健康的行为,在另一些人看来可能就是病态的反应了。因此,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而言的。

5、心理健康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概念包括心理不健康、心理正常、心理不正常,由于他们存在一些紧密联系,常常为人们所不加区分的误用。心理正常与心理不正常是

一组相对应的概念。心理正常是指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或者说不包括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心理不正常是指“异常心理”,指有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含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其他各类精神障碍。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是一组相对应的概念。心理健康特指处于动态心理平衡的心理过程,涵盖了一切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的心理活动。心理不健康是指处于一种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根据严重程度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部分可疑神经症。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心理不健康还是心理健康都属于心理正常的范围,与心理不正常的“病”态心理要严格区分。

6、心理健康的实现条件

(1)正视和接受现实,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2)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3)乐于交往,善于与人接触。(4)努力工作,学会休闲。(5)有意识的控制调整情绪,乐观开朗,积极向上。

7、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

(1)全面提高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2)增强多种心理能力,包括适应能力、承受能力、自控能力、社交能力、康复能力。(3)创设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包括树立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建立和谐友爱的内部关系、提供公平合理的成长环境、保持张弛有度的工作节奏、创造宽严相济的管理环境,营造丰富活跃的文化氛围。

8、常见心理问题

(1)适应障碍问题。(2)自我意识问题。(3)人际关系问题。(4)工作压力问题。(5)个人情感问题。

9、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1)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2)理性对待并接纳自己。(3)及时宣泄心理压力。(4)积极参加社会交往活动。

10、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指心理工作者在心理方面给咨询对象帮助、劝告、指导、建议,以便解决求助者心理问题的过程。心理咨询的对象包括三类人:一是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二是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三是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心理咨询的目的在于纠正个人心理上的不平衡,使个人对自己与环境重新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改变态度和行为,以达到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11、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指应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技术,对病人施加心理影响,进而改变病人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过程。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具有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病人。心理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变病人的症状,减轻或消除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尽快恢复或实现身心健康。

1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1)实施者不同。心理治疗由具有任职资格专业的心理医生实施,心理咨询既可以由心理医生实施,

也可以由具有心理知识和经过心理咨询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实施。(2)工作对象不同。心理治疗面对的是具有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病人,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心理指导和帮助的正常人。(3)操作上的不同。心理治疗是标准化、规范化的,带有强制性的“矫正”解决问题,心理咨询相对来说不太标准化、不太规范化,是“协助”性质的解决问题。

(二)自我意识篇

1、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

2、健全自我认识的标准

(1)正确认识自己。(2)愉快地接纳自己。(3)自觉地控制自己。

3、影响自我意识的因素

(1)客观因素。包括时代背景、文化因素、人际环境。(2)自我因素。包括自我价值取向、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主体我与现实我的矛盾、失败的认知、体验水平和归因方式、心理与人格特点。

4、自我意识偏差

(1)自卑。自卑是个体由于自我认知偏差等原因所形成的自我轻视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体验。例如认为自己其貌不扬,担心被人歧视;认为自己家境贫寒,被人看不起;认为自己天资愚笨,对未来缺乏信心等等。(2)虚荣。虚荣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取

得荣誉和引起普遍关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心理行为。好虚荣者常常不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而是通过吹牛、撒谎、作假等非正常手段沽名钓誉。(3)从众。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是指在群体舆论的压力之下,放弃个人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自我保护行为。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是过强的从众心理则导致缺乏主见,丧失自我。(4)逆反。逆反心理也称对抗心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某些人的言行跟当事人的主观愿望相反,产生一种与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逆反心理的出现反映了一种不正常的独立意识,若不得以正常的引导则容易导致个人自由主义倾向,使其形成不健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脱离集体的后果。(5)盲目。盲目是一种失去目标,没有目的性进行活动的心理。表现为不假思索的模仿他人,不从现实和自身实际出发有目的性的做出规划,随意地采取行动等。(6)自负。自负是一种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一种情感体验和情绪表现。具有自负心理特征的人往往过于自信,自我感觉过于良好,凡事认为自己完全正确,听不进他人的合理意见及劝告,一意孤行。(7)任性。任性是指不顾及他人的想法,一味按照自己的要求行事。具有这种心理特征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只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容易为自己本能的欲望和偶然的动机以及不良的情绪所左右,片面主张自己的要求,进而发展到以我为中心的境地。

5、自我意识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人类自身内在的一种成功机制。对人的发展具有以下作用:(1)方向作用。自我意识为人的发展提供目标导航。(2)自控作用。自我意识使人发挥能动性根据目标及现实发展要求,调节和控制人的行动。(3)内省和归因作用。自我意识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进行反省和审查,使其在现实发展中不断调整认识。

6、优化自我意识的途径

(1)全面正确地认识与评价自我。进行自我反省,通过自我比较,与他人比较,接受他人的评价,在综合体系中检验自己的表现。(2)欣然接受自我。正确对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正确对待自己成功与失败的经历,以积极的态度全面的接纳自我。(3)科学的塑造自我。确立明确的行动目标并培养坚强的自控能力。(4)增强自制力。培养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用好外在氛围的影响作用,养成辩证思维的科学认识方式。(5)塑造健全人格。加强心理调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情绪调控篇

1、情绪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体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我们通常表现出的喜、怒、哀、惧等都属于情绪。情绪在生活中是人的心理状态的晴雨表,反映着每个人内在的心理状态。

2、情绪的要素

(1)内省的情绪体验。(2)外在的情绪表现。(3)情绪的生理变化。

3、情绪的功能

(1)自我防御功能,表现出自我保护倾向。(2)社会适应功能,对于不同刺激产生不同的社会适应性反应。(3)动力功能,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4)强化功能,有助于内在潜能的充分展示。(5)信号功能,传达信息、表达思想和愿望。

4、情绪对人的生理活动的影响

人的情绪通常伴有多种生理上的变化。情绪紧张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情绪抑郁时,心跳减慢、减弱,甚至不规律。情绪紧张时,呼吸加快,节律不规则。情绪发生障碍,不但对本身有影响,而且导致各系统器官的病理性改变,引起身心疾病。

5、良性情绪

良性情绪是在个体需要得到满足、使人产生肯定状态时产生的。在良性情绪下机体的心理与生理功能处于良好状态,可以充分发挥机体潜在的精力,调动一切生理功能,提高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能力,使机体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6、良性情绪的作用

(1)愉快而平稳的情绪,能使人的大脑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保持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2)愉快的情绪能使整个机体的免疫系统和体内化学物质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增强对疾病的免疫力。(3)达观快乐的积极情绪能使别人更喜欢亲近自己,有利

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焦虑、忧愁、恐惧、愤怒等不愉快的情绪,只要适当,也是正常有益的。

7、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是指当个体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或者是与自己的意愿相悖的事物出现时,会使人产生否定的态度,产生不愉快或消极的心理感受,包括愤怒、恐惧、焦虑、悲伤、嫉妒等。

8、不良情绪的危害

(1)发生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时,心理处于极端状态,导致生理机能紊乱,干扰正常生理功能;(2)发生持久的情绪反应时,心理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导致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最终产生不可逆的躯体疾病。

9、情绪问题的表现

(1)焦虑。焦虑是人预感将要发生不良后果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反应和体验,通常被描述为紧张不安、心神不宁、恐惧忧虑等负性情绪体验,是应激时情绪反应的主要表征,其严重程度因刺激本身的性质及个体的耐受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2)抑郁。抑郁是指精神受压抑而产生的较持久的、消极的情绪状态。它是一种愁闷、悲观的心境,突出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态悲观、精力下降、自我感觉差、不愿交往、对事物失去兴趣、无快感体验。(3)愤怒。愤怒是正常人的一种基本情感成分,是当客观事物与我们的主观愿望相悖时,而习惯使用的一种情绪反应。愤怒的积极意义在于在战争状态,能激发人以最大的魄力和力量去打击敌人。但是在和平时期,愤怒除了能表达我们的某种抵抗意向和不满态度外,对于已经

发生的事情和出现的问题常常是于事无补。(4)恐惧。恐惧心理是指人面对危险、或者回忆、想象、预感危险时所产生的一种担惊受怕的情绪。恐惧的产生源于主体自身缺乏处理危险情境的能力,所以恐惧发生时常有逃避的动作,并伴有焦虑情绪和异常激动的表现。

10、调控情绪的主要方法

(1)语义精确法。运用积极、合理、现实的语言描述我们所面临的处境,进而有效进行心理调节的一种方法。(2)转移注意法。暂时转移注意使得心理状况得以恢复的方法。(3)宣泄法。通过情绪表达、言语倾诉、体育运动释放心理压力舒缓心理压力的方法。(4)升华法。舍弃现实中无法满足的需要,转向追求更能接受的现实目标,改善心理的方法。

(四)人格发展篇

1、人格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特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2、人格的特性

(1)独特性。(2)整体性。(3)稳定性。(4)功能性。(5)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3、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含着各种成分。主要指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两个方

面。其中前者具体需要和动机,后者具体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1)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2)动机。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3)能力。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4)气质。气质是指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相当于人们日常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典型的气质类型主要有四类: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其中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直爽热情,行动敏捷,情绪易于激动,心境变化剧烈,脾气暴躁,难以自我克制;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注意力转移快,善于交际,兴趣多变,情绪不稳定;粘液质的人安静、稳重,反应缓慢,举止平和、行为内向,做事踏实,循规蹈矩,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容易集中,不善交谈,善于忍耐,交际适度;抑郁质的人行动迟缓,内心体验深刻,做事仔细,善于察觉别人不易觉察到的事,孤僻、寡欢,爱独处,不善交往。(5)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通常在性格类型的划分上人们将人的性格简单的区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

4、常见的不良人格表现

常见的不良人格表现为:(1)偏激。看待问题绝对化、片面化,根据个人好恶进行判断,缺乏客观标准。(2)自卑。经常性的悲观失望,总瞧不起自己,

丧失信心,处事消极。(3)孤僻。不合群、不喜欢交往,疑心重,对于周围的人持有戒备心态。(4)依赖。对个人的自理能力缺乏信心,不愿意承担责任。

5、常见的人格障碍

(1)回避型人格障碍。(2)自恋型人格障碍。(3)表演型人格障碍。(4)偏执型人格障碍。(5)暴发型人格障碍。

6、健康人格

健康的人格没有公认的定义。综合心理学家的不同观点,健康人格的共有特点是对人性持有乐观的态度,认为人能够而且必须超越生物本性和环境特征,相信人自身有扩展、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潜能,而且这些潜能的实现就成为健康人格。我国学者提出了健康人格的参考标准:(1)具有远大而稳定的奋斗目标。(2)具有强烈的道德感责任感。(3)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4)具有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5)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6)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7)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8)具有健康、崇高的审美情绪。

7、健康人格的培养任务

(1)突出世界观、理想、信念教育。(2)强化主体自我意识。(3)进行心理调适。(4)积极参与社会实践。(5)加强道德教育。(6)开展审美教育。

8、健康人格的自我修养

(1)自立意识的培养。(2)自信心的培养。(3)保持自尊。(4)有自制力。(5)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五)人际关系篇

1、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和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这种关系在一定社会角色的人之间产生,人际交往是其产生的基础,感情是其主要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及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2、人际关系的构成

人际关系的构成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1)外部条件包括:①方对关系,它是人际关系构成的基础。②联系媒介,它是人际关系构成的桥梁。③活动,它是人际关系构成的桥梁。(2)内部因素包括:①认知因素,包括双方对人际关系的认知状况,它是人际关系构成的内在基础。②情感因素,指双方在情感上满意程度,它是人际关系建立、维持、发展的纽带。③行为因素,指双方具体的交往行为,是人际关系建立发展的保证。

3、人际交往中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1)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2)要真诚待人。(3)要有正确的利益观。(4)要有良好的个性。(5)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4、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

(1)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差异。(2)语言理解差异。(3)个性上的差异。(4)社会角色差异。(5)个人认知评价因素。

5、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1)互利原则。(2)诚信原则。(3)尊重原则。(4)宽容原则。(5)适度原则。

6、人际交往的具体技巧

(1)善意的赞美。(2)祥和的微笑。(3)耐心的聆听。(4)睿智的交谈。(5)适时的幽默。

7、避免和消除人际交往中障碍的方法

(1)注意是否具备了交往的条件,如对方有无交往的心理准备和意愿,交往过程自己的言行是否能为对方所正确理解。(2)从促进合作的角度出发。多去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惯,善意的与对方交流,沟通思想,增进感情。(3)掌握必备的交往知识和技巧。人际交往有许多规则需要遵守,掌握交往习俗,掌握礼节知识,提高交往技巧,有利于顺畅的沟通交往。

8、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

(1)猜疑。猜疑是指无端的怀疑,对人对事做出的一些想象。(2)牢骚。牢骚是指由于不满情绪所发泄的言词,由不愉快的心情所引起,并导致新的不愉快。(3)盲目攀比。盲目攀比,相对于理性攀比而言,是指个体与那些和自己的目前情况及未来目标没有可比性的对象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心理失衡或者对正常的生活造成影响的心理模式。如不加以控制则会给自己及集体造成危害。(4)嫉妒。嫉妒是指与他人

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怨恨、恼怒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5)冷漠。冷漠是指人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无动于衷。表现为:凡事漠不关心,冷淡、退让、逃避。

9、增强自身魅力的方法

(1)保持良好的外部形象。(2)养成良好的性格特点。(3)培养良好的个人能力。

10、处理好战友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方法

(1)友善的对待每一个人。(2)主动的关心他人。(3)给于理解和宽容。(4)给予他人鼓励与表扬。(5)与人分享与相互帮助。

(六)压力应对篇

1、压力

压力首先是物理学的概念。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压力是由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心理压力的产生离不开压力源,然而,压力源要通过个人的个性和应对方式的调节和缓冲进一步转化为个人体现的压力。

2、压力源的种类

压力源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三类:(1)生物性压力源。包括躯体创伤与疾病、饥饿、性剥夺、睡眠剥夺、噪音、气温变化等。(2)精神性压力源。包括错误的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以及长时间生活经历造成的个体不良心理特点。(3)社会环境性

压力源。包括重大社会变革、人际关系破裂、家庭冲突、自身状况造成的社会适应等。

3、压力的内省体验

压力的内省体验表现为人的内心冲突。对于压力存在时人的内心冲突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四类:(1)双趋冲突,当两件都有强烈的吸引力,然而又不相容的事物出现在人面前时所体验的冲突。(2)趋避冲突,当想达到一定的目标,但达到目标又有一定风险时所体验的冲突。(3)双避冲突,面临两种不利的情景时所体验的冲突。(4)双重趋避冲突。面临复杂的局面,两种选择都有利有弊时所体验的冲突。

4、压力的分类

(1)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由日常生活事件引起。如工作任务、恋爱、婚姻、生病等。(2)叠加性压力。包括同时性叠加压力(若干压力事件同时发生)和继时性叠加压力(若干压力事件接连发生)。(3)破坏性压力。包括战争、灾难、遭受攻击等极端压力事件。

5、压力适应的阶段划分

(1)警觉阶段。发现事件并引起警觉,同时准备战斗,此阶段出现应激反应。(2)搏斗阶段。全力投入事件的应对,或消除压力,或适应压力,或退却,此阶段生理、心理资源大量消耗。(3)衰竭阶段。如果压力长期存在并且不能得到良好的适应,那么在消耗大量的生理和心理资源,身心将精疲力竭,此阶段将会导致疾病和危险。

6、压力中介系统对于压力的调节作用

压力中介系统对于压力的产生有增益或消减作用,有三个中介系统:(1)认知系统。认知系统对于压力的调节主要表现为感受和评估压力的存在,能动性的通过调适自己的行为、认知和改变环境来调控和适应压力。(2)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对于压力的调节主要表现为给予当事人具体的支持(物质上提供帮助)以及精神上的支持(帮助当事人认识、理解事件、与当事人一起策划应对方式,给予精神安慰和鼓励等)。(3)生物调节系统。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它们的功能在于防止和降低应激后果的躯体化症状。

7、压力管理

压力管理包括两部分:(1)针对压力源造成的问题本身去处理。具体要做到认清压力事件的性质,理性思考压力产生的原因,正确分析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咨询,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积极处理问题。(2)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即解释情绪、调和生理、调适行为。具体要做到认清并接受情绪经验的发生,适当的宣泄情绪,保持乐观的态度,进行放松训练调和生理反应,进行运动、娱乐、休闲、参加公益活动等从正当的行为中进行调适。

8、面对压力的错误态度

(1)畏惧。(2)回避。(3)自责。(4)幻想。(5)放任。

9、化解心理压力的途径

(1)正确的看待自己。客观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客观分析现实条件,然后进行准备的角色定位。设置现实可行的目标,让自己在轻松愉快中,通过奋斗而获得进步。(2)从积极的态度看待压力。既然有些压力客观存在,那么就要坦然的接受。既要看到这些压力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也要看到其存在的积极意义,以正向乐观的态度对待压力,克服没有意义的困扰。(3)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知识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性进行积极地自我暗示,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习惯,工作生活保持规律、张弛有度。(4)学会自我减压的方法。学会宣泄的方法释放压力,利用转移的方法暂时摆脱压力的持续影响,掌握放松训练的技巧进行精神减压。(5)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平台。加强人际交往,促进人际沟通,增进人际理解,融洽人际关系,努力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平台,为面对压力事件时从社会环境获得物质及精神上的支持创造有利条件。

(七)危机干预篇

1、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是指当人们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境时,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等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确定有心理危机需具备三个条件:出现较大心理压力的生活事件;出现一些不适感觉,但尚未达到精神病程度,不符合任何精神病诊断;依靠自身能力无法应付困境。

2、心理危机的反应

心理危机的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1)生理方面。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梗塞感、肌肉紧张。(2)情绪方面。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担心家人健康、害怕染病、害怕死去等。(3)认知方面。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4)行为方面。呈现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社交退缩、逃避疏离、不敢出门、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

3、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引起心理危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1)丧失因素。例如财产、职业、躯体、爱情、地位、尊严等的丧失。(2)适应问题。例如新岗位的适应、新环境的适应等。(3)矛盾冲突。指面临各种急需解决的矛盾及长期的心理冲突。(4)人际纠纷。指长期或持续的人际间的纠纷。

4、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危机的心理反应通常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1)冲击期。发生在危机事件后不久或当时,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2)防御期。人们表现为想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虑和情

心理健康知识小常识

心理健康知识小常识 导语,心理是我们的情绪的调味品,它一旦发生变化了,就会变质,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心理健康知识小常识文章,仅供参考, 心理健康知识小常识 【关系越好的,往往是最爱损你的】和她们说话时,你总是能自动屏蔽那些不爱听的。你的毛病她们永远比你更清楚。碰到你以前喜欢过的人,她们总是特别激动地喊你快看快看。有了小秘密,总是第一个想跟她们分享。其实最关心你的,永远是那个最爱打击你的。 【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发生】口袋装着刚买的手机,在公车上生怕被盗,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查看手机是否还在。这一举动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终手机被偷走。就因为害怕发生,所以会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错误。这就是着名的墨菲定理。 【深夜来临的时候,是一个人心灵最脆弱的时候,也是思念最疯狂的时候】当你牵挂一个人时,你就会想他是不是也在牵挂你。由于喜欢才牵挂,由于牵挂而忧伤。实在一个人并不孤单,想念一个人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孤单。 【炫耀源于内心的不自信】心理学上认为,“爱向别人炫”是一种[本 文来自于阳光大学生网]内心需要被关注被肯定的表现,很可能是因为某种东西自己不常有,一旦拥有,希望藉以外界的羡慕来建立自信。不向别人晒自己的幸福会憋死你么?如果会,好问问为什么。记住,生活不是演戏,自己精彩就好! 心理学研究显示,男人一天平均说2000个词(远古时男人狩猎养成的习惯),女人一天要说7000个词(远古时女人采摘蔬果养成的习惯)。工作一天回家,老公的那2000个词在公司就用完了,回到家就想着休息休息;而老婆还有5000个词没说呢,回到家总要把一天的词说完才能睡吧!然后很多杯具就这样产生了!

据说,当你失眠的时候,你将会在别人的梦里出现。 【回复短信的速度】一个人喜欢你的程度和他回你短信消息的速度一般成正比。如果你的另一半回你消息越来越慢,恭喜你你基本已经被取代了!准确率超高! 【悲伤时的眼泪含有害物质,强忍等同自杀】心理专家研究发现,人悲伤时掉 出眼泪中,蛋白质含量很高。这种蛋白质是由于精神压抑而产生的有害物质,压抑物质积聚于体内,对健康不利。美国圣保罗—雷姆塞医学中心精神病实验室专家研究发现,眼泪可以缓解人的压抑。哭吧哭吧,不是罪! 【改变心态】把你所有的不幸总结成一句话,然后问问自己,“3年后, 这对你还重要吗?” 喜欢一个人是种感觉,不喜欢一个人却是事实。事实容易解释,感觉却难以言喻。 照镜子时间长了,会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很陌生。。。 【两性心理】男人主动吻女人是突发事件,女人主动吻男人是预谋事件。法国《女性》杂志最新研究发现,在潜意识里,每个女人都希望被自己爱的男人拽住,摁在墙上强吻,这会给她们带来更多快感。专家分析,大多数女性都将接吻视为亲密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渴望体验到被重视,被需要的感觉。 【高智商男性对伴侣更忠诚】进化学专家金泽智称,对伴[本文来自于阳光大 学生网] 侣比较忠诚的男性平均智商水平103,而不忠诚的男性平均智商为97。越是智商高的男性,越珍惜两性关系的专一性。以后就可以这样说对方了,你丫要是不忠,你丫就是弱智!! 【关于哭泣】 88.8%人哭后情绪能得到改善,只有8.4%的人哭后感觉更糟;70% 的人哭泣时不会躲着他人;77%的哭泣是在家里发生的; 什么时间比较容易哭泣?39%的哭泣发生在晚上,下午6点到晚上8点是最容易 掉眼泪的时间段。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手册

目录 一、心灵之约——心灵驿站就在你身边/2 二、心灵之约——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常见心理问题/3 三、心灵之约——人际交往篇/6 1、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6 2、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个人魅力/ 7 3、善用交际技巧/ 8 四、心灵之约——学习心理篇/ 10 1、如何迅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10 2、考研必备的六种素质/ 11 五、心灵之约——情绪情感篇/ 12 1、大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和控制/12 2、掌握快乐的钥匙/ 13 3、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14 4、感情挫折调试技巧/15 六、心灵之约——实用篇/ 16 1、对心理咨询的几大误区/ 16 2、哪些人应该心理咨询?/ 17 3、保持快乐的秘诀/18 4、实用心理学10条/19 5、改变一生的五句话/20

心灵之约—— 心灵驿站就在你身边 倾听你的心声,诉说你的烦恼,给心灵一片蓝天 当你遇到重大的选择,犹豫不定时;当你无法自行调节,学习压力时;当你孤独无人理解,伤心时;当你人际关系处理有疑难时;当你在经历考试失败、失恋,心灵创伤时;当你在经受挫折精神,一蹶不振时;当你对自己不了解,对未来困惑时;当你遇到突发事情、超出心理承受力时;当你及父母关系处理不好时;当你长期处于心情压抑,无法缓解时,你有以下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地址:明德楼206室 接待时间:周一至周五16:30-18:00 我们相信:我们拥有了健康的身体,积极的思想和健康的心理,我们就拥有了美好 成长,带走的不只是时光,还带走了当初那些不害怕失去的勇气。 心灵之约—— 心理健康的标准 给心灵一个空间,给自己寻找一个方向,给生活一份希望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的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019年心理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doc

2019 年心理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 为了适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贯彻《**** 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xx 提出的新时期荣辱观的要求,及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示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再上新台阶,制定如下计划。 、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在学校的全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和服务,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促进形成中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主动发展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在教育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学会共处。 (二)基本原则 我校在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全面性原则。面对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差异性原则。关注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和发展相结合。 5、保密性原则。对求助学生的所有资料和信息决不应作为社交闲谈的话题,要进行保密。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 力,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适应21 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

心理健康手册范文

社区心理健康手册 心 理 健 康 手 册 阳光社区出版社 1

社区心理健康手册 2 目录 一、关于心理健康 (3) (一)健康心理的标准 (3) (二)常见的心理健康误区 (4) (三)心理问题的等级划分 (9) (四)心理亚健康的特点 (10) (五)心理障碍的特点 (14) (六)心理疾病的特点 (16) (七)心理不健康带来的危害 (18) 二、心声回应 (21)

社区心理健康手册 3 一、关于心理健康 (一)健康心理的标准 1、 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了解自己,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并能恰当估计自己的能力。 2、 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经常保持乐观、自信的心境,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3、 意志健全,行动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总是有目的地进行各项活动,遇到问题是能经过考虑而采取果断决定。

社区心理健康手册 4 4、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积极进取的信念、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5、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用尊重、平等、信任、友爱、宽容、谅解的积极态度与人相处。 (二)常见的心理健康误区 误区一:身体健康就心理健康 此为心理健康的典型误解之一。国际卫生组织(WHO )早在1981年就指出健康不仅指心理健康, 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

社区心理健康手册 5 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仅仅身体健康不等于健康,也不等于心理健康,它们是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只有两者都具备,一个人才能算健康。 误区二:心理问题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 在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都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其实,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是程度有轻有重,或是自己没有意识到。 误区三:有心理问题就是有精神病 许多人对“心理健康” 十分敏感又

心理健康知识问答

心理健康知识问答 健康心理必须有自我控制能力,有适度的情绪,不过悲、过喜、过优、过怒。要用积极的情绪战胜消极情绪,不使消极情绪、过激情绪维持较长时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心理健康知识问答,希望大家喜欢! 心理健康知识问答 1 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是以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神经症。简单的说,就是患者内心产生一种想法,自己明知道这种想法不正确,想克服这种想法,不去想它,但却又无能为力。内心这两种观念互相抗争,导致患者感到痛苦且无法自拔。 2.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是( A )? A. 5.25 B. 5.26 C.4.25 D.6.26 3.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是( C ) A.替来访者做决定 B.有条件的尊重来访者 C.为来访者保密 D.对来访者的行为作道德判断 4.心理咨询的场所应在( C) A.咨询员家中 B.双方商定的茶馆 C.咨询室 D.来访者家中 5.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大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 D ) A.家庭内部 B.社会环境 C.人际关系的处理 D.自身的内部冲突 6.在心理咨询的各种形式中,最主要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 B)

A.电话咨询 B.面谈咨询 C.专题咨询 D.互联网咨询 7.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咨询关系类似于( D ) A 医生与患者 B 教师与学生 C 上级与下级 D 朋友与朋友 8.出现孤僻、情感体验深刻、思维行动迟缓、 自控力下降等是_____症状主要表现(A ) A. 抑郁质 B. 自负 C. 躁狂症 D. 恐惧 9.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C) A.修养和处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需要满足的程度 D.相似的性格 10.当人表现为莫名的恐惧、不知所措、道德性焦虑、 现实性焦虑等症状时,是哪种神经症的表现(A) A焦虑性神经症 B恐怖性神经症 C强迫性神经症 11. 人们遭遇不良情绪时,正确的处理方式为( D ) A.喝酒 B.吃大量的东西 C.压抑负性的情绪 D.和朋友倾诉 12.追求完美、自尊心脆弱、控制欲望强、自视甚高、将不完美等同于不可爱、不值得爱的是(C )。

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较强的活动能力、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使他们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小学阶段的体育和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因而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儿童少年某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尽可能避免意外伤亡事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二、学校健康教育的任务: 1、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 2、降低学校常见病的发病率; 3、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4、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卫生问题; 5、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公共卫生的态度; 6、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三、学校健康教育的目的: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们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让学生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教材要求,提高健康教育课的效果。 四、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年级 1、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向学生传授卫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 生活自理能力、个人清洁习惯,使他们自幼养成讲卫生、爱清洁、 维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2、培养学生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养成早睡早起、定时定量 进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过量进食。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自觉地保护环境,并懂得预防接种的好处,自觉接受预防接种。 二年级 1、让学生观察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了解儿童期的正常生长 发育,并注意生长发育期应注意的事项。知道保护眼睛、牙齿、耳朵、鼻子的重要; 2、认识到阳光、空气、水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均衡饮食对身体发育的好处,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年级 1、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并 掌握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方法; 2、教育学生交通安全知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了解自身的发育及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教导学生安全用电, 并知道触电急救的方法及小外伤的处理。 四年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划书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360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划书标准 范本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is put forward.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consider the expenses an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way to achieve good results. (实施方案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划书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方案文件适合在前期的研究中,通过对落实计划的设想和构思,形成有效的方案,并对拟建方案所取得的资源等阶段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形成方法经验来指导未来同类事项的进行。文件可用word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篇一】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效地为广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我校心理咨询中心20xx年度将把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新生心理普查、心理卫生保健课和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月等工作落到实处,力争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我校心理咨询中心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并结合我校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实际情况,制定

20xx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设和场地建设。 1、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项规章制度。 2、建立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网络咨询和危机干预等各项工作流程图。 3、购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情绪调节、沙盘游戏等设备。 二、完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 1、继续在全校大一学生范围内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保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开设公选课。

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这个定义正确的文献出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 )的宪章之序言。该宪章1946年6月19—22 日在纽约由国际卫生会议通过,1946年7月22日由61个成员国的代表签署(世界卫生组 织的官方记录,第2号,第100页),并自1948年4月7日起施行。从1948年至今,该定义未曾作过修改。1986年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提出,健康还要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细则: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有弹性。其中前四条为心理健康的内容,后六条则为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生理、形态)。 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1、行为与生活方式(吸烟、酗酒);2、环境因素(内环境--免疫力、营养状况;理化环境一气候、空气、水源污染、住房、工作环境;生物环境一病毒、细菌、

动物、植物;社会环境一家庭、社会、学校、工作场所);3、生物因素(年龄、性别、遗传);4、预防性卫生服务,包括医疗条件、预防接种、健康知识普及等。 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正常。2、情绪良好。3、人际和谐。4、适应环境。5、人格完整。 心理问题就如同感冒”一样,几乎人人都会遇到。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例在20%左右。心理健康是建立在生理健康的基础上的,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应将心理健康纳入到总体健康的定义中去。心理障碍在我国疾病的发病率第一。 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1、经验标准;一是个体的主观体验,即自我评价,二是观察者根据 自己的经验对被观察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处于正常或异常状态的判断。2、统计学标准;统计 学标准来源于对正常心理特征的心理测量,对普通人群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结果常常呈常 态分布,位居中间的大多数人属于正常心理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则被视为异常。3、医学标准;是从医学角度出发,用判断躯体疾病的方法来判断心理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具体而言就是依照是否存在症状和病因作为判断心理是否异常的标准。4、社会适应标准;这是以 社会常模为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常模是指正常人符合社会准则的心理与行为。如果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与社会不相适应,就被认为有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存在。以上每种判断标准,各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需要综合分析利用。 异常心理的后果: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冲动伤人或自杀、心理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引起或加重躯体疾病(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神经性呕吐、偏头痛等)

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石灰沟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笔者简要谈谈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成因及教师在防治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对策。 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 1.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3.嫉妒: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

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它是一种印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身心成长的失衡。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

心理健康教育计划通用版

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文章一):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2xx-2xx)1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2xx-2xx第一学期) xx市城关区团结新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进素质教育,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本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

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体做法: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我校有国家二级和三级心理咨询教师各一名,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师一个人的事,是所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学校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1)心理课辅导。本学期由心理健康教师不定期为各年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同时,各班在班内进行心理健康主题的班队会,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2)心理咨询室。开设“知心小屋”,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心理咨询室有专任教师负责,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心理咨询室建设的环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要考虑儿童的审美特点。(3)办好“知心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和学校的心理老师进行沟通、预约咨询。(4)以“点”带“面”,利用学校宣传阵地本学期开展了心理健康主题手抄报设计比赛,在学生中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5)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划书范本

Plan the objectives, manage the activity content, execution mode and progress of the event, so as to unify the overall planning objectiv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划书

编号:FS-DY-2035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划书 【篇一】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效地为广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我校心理咨询中心20xx年度将把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新生心理普查、心理卫生保健课和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月等工作落到实处,力争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我校心理咨询中心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并结合我校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实际情况,制定20xx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设和场地建设。 1、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项规章制度。 2、建立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网络咨询和危机干预等各项工作流程图。

3、购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情绪调节、沙盘游戏等设备。 二、完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 1、继续在全校大一学生范围内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保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开设公选课。 2、编写《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工作手册》、《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手册》、《心理委员培训教材》等宣传资料。 3、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较为集中的心理问题安排专题讲座。 三、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活动。 1、加强宣传 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仍是我们工作的基石,我们将继续以《心星点灯》、网络、宣传窗、广播等多种形式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计划于5月份举办“心理嘉年华”活动和11月份举办“第二届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 2、指导二级学院开展特色活动 二级学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我们将加强对二级学院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及讲座的指导和督促工

心理健康小常识

心理健康小常识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充分体现生命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身心功能与潜能。 衡量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与协调 ◆正确的自我发观 ◆人际关系和谐 ◆人格完整统一与现实社会协调一致 ◆具有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 中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自觉学习心理知识,寻求心理健康的良药 2、对自己不过分苛求,确立目标适中,养成“平常心态” 3、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避免失望感 4、不盲目地处处与其他同学竞争,避免过度紧张 5、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社会交往 6、加强意志锻炼,体质乐观的“正性情绪” 摆脱忧郁情绪的方法 1、不要为自己寻找借口 2、再给自己一点爱 3、分散你的注意力 4、改变你的行为 5、走出忧郁,创建“三人空间” 6、了解自己,也相信他人 7、寻找心灵的绿洲——让身心安宁的放松术和冥想术 8、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9、计划一些积极有益的活动,应付枯燥的生活 10、向朋友诉说自己的烦恼 11、看到事情的光明面——宽容、自嘲及“愉快疗法” 12、把复杂问题分解成简单的问题 13、倾尽全力完成一件事 14、运动是自救的基础 高压下的情绪信号 容易发怒:一旦遇到冲突,反应过于激动和好斗; 缺乏兴趣:对自身、他人和社会事件及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不再留意;

精力溃散:记忆力衰退,迟疑不决,感到愁苦、内疚、疲惫不堪、冷漠无助、无能、自卑及没有价值等。 高压下的行为信号 滥用兴奋物,如糖、酒精、尼古丁和咖啡因等;暴饮暴食;挥霍浪费。 心理减压法之一:心理减压18法 ◆健康的开怀大笑是消除压力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种愉快的发泄方法。 ◆高谈阔论会使血压升高,而沉默则有助于降压。在没必要说话时最好保持、沉默,听别人说话同样是一件惬意的事。 ◆轻松的音乐有助于缓解压力。如果你懂得弹钢琴、吉他或其他乐器,不妨以此来对付心绪不宁。 ◆阅读书报可说是最简单、消费最低的轻松消遣方式,不仅有助于缓解压力,还可使人增加知识与乐趣。 ◆做错了事,要想到谁都有可能犯错误,因而继续正常工作。 ◆在僻静处大声喊叫或放声大哭,也是减轻体内压力的一种方法。 ◆与人为善,千万别怀恨在心。 ◆世上没有完美,甚至缺少公正:我努力了,能好最好,好不了也不是自己的错。学会一定程度的放松,对工作统筹安排,从而能劳逸结合,自在生活。 ◆学会多比一些不必要、纷繁复杂的活动,从一些人为制造的杂乱和疲劳中摆脱出来。 ◆不要害怕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对某些人说:“不”。 ◆夜深人静时,让自己的心彻底静下来,不加掩饰,悄悄的将一些只给自己听的话,然后酣然入梦。 ◆放慢生活节奏,把无所事事的时间也安排在日程表中。 ◆超然洒脱面对人生。想得开没有精神负担,放得下没有精神压力,淡泊为怀,知足常乐。 ◆在非原则问题上不去计较,在细小问题上不去纠缠,对不便回答的问题佯作不懂,对危害自身的问题假装不知,以聪明的“糊涂”舒缓压力。 ◆遇事是否沉着,是一个人是否成功美国的标志之一。沉着冷静的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有助于舒缓紧张压力。 ◆无论做了什么事情,都要学会从中找到自己的收获。 ◆当你无力改变现状时,你应学会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请独自对困扰你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找出一个最适应的解决方法。 ◆一旦烦躁不安时,请睁大眼睛眺望远方,看看天边会有什么奇特的影象。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以及反映适度、人际关系协调、心理活动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状态。 二、常见的心理疾病有以下几种: 1.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一种心因性疾病,神经系统没有器质性病变,仅仅是功能的减低和失调。导致病因是大脑长期负担过重、过度疲劳,或因精神受刺激,使情绪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所致。神经衰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它是由于长期刺激,引起大脑神经活动持续过度紧张,导致大脑兴奋和抑制神经活动能力减弱的一种神经症。主要特征是易兴奋、易激动、易疲惫,并常常伴有各种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敏感的人和有不良性格的人,更易患此症。大学生神经衰弱的发生率很高,主要是由于生活学习压力过大,过分紧张,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和良好的适应能力造成的。如学习负担过重、人际关系紧张、家庭贫困所带来的生存压力、恋爱出现危机、就业压力过大等都是发病的诱因。如果使神经处于持久的紧张状态,超过了个体所能忍受的限度,就会导致神经崩溃和失调。 2.焦虑症焦虑症是指持续性精神紧张或惊恐发作的状态。它使患者常常感到惶恐不安,心烦意乱,有的产生恐惧感。它与一般的焦虑情绪不同,一般的焦虑情绪是由具体对象具体事物引起的。而焦虑症没有引起焦虑的具体对象和理由。患者常常表现为无明显原因和理由的紧张和不安;经常提心吊胆又没有具体原因;或过分关心周围的事物,难以集中注意力,做事心烦意乱,没有耐心。并常伴有心悸、头昏、恶心、手脚发冷等症状。 3.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它的主要症状包括失眠、心烦、反应迟钝、易怒、易激动、处事不冷静、忧郁、持久疲劳。据2004年中国健康协会调查,在北京,每1000人里就有3个人被明确诊断为抑郁障碍患者。2004年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在自杀行为者中,70%患有忧郁症。目前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患。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变化的加剧、竞争的日益激烈、心理压力的加大,抑郁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 4.恐怖症恐怖症是对某种特定情景或物体产生强烈的恐惧,明知无害,但又不能克制的神经症。在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社交恐怖症。它是指对某一特定的社交场所和对象产生的恐惧心理。如,有的学生不敢与他人目光相对,不敢和异性说话或交往,一看到对方就脸红心跳。有的学生在求职面试时变的异常紧张,甚至盗汗、心跳过速。有的学生不敢和陌生人见面等。恐怖症对人际交往、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明显症状是情绪紊乱,思维破裂,在感知、记忆、思维、情绪和人格方面都有严重障碍,思想和行为失去逻辑,脱离现实,哭笑无常。患者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高度不协调,并常出现错觉和幻觉。如时常能听见别人听不见的声音,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事物等。 6.强迫症强迫症的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抗强迫同时存在,二者冲突导致了病人紧张不安、痛苦难忍的情绪状态。患者知道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无法摆脱。如屈从于强迫观念的反复洗手、反复检查、反复询问及奇怪计数等。其实大多数人都曾有过某些轻微的强迫观念,如不停地考虑即将发生事情的对策。但正常人的这种想法有其合理性,也不会对其它行为产生明显的干扰。患有强迫症状的个体常有自卑、缺乏安全感、意识发展刻板、僵化、内疚倾向及容易感到威胁等性格特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还有许多,有的会直接表现在身体疾病中,如近年来在大学生中常患有紧张性头痛、心率不齐、神经性皮炎、十二指肠溃疡、月经不调等。其中不少患者都和心理有关。三、常见心理问题的案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搞好工作计划,是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以下是整理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范文5篇,欢迎阅读参考!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1 在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改革,努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初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在认真领会《意见》精神的同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18-2019年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纲要。 一、任务与重点: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以及学习、择业、交友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以努力提初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这是基本任务和工作重点。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二、方式与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要与

学校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各处室、各科任老师尤其是教导处、生管组、班主任、政治教师,要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明确意识,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校心理咨询辅导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也能自觉地使教学与德育活动成为有助于提初学生心理素质的载体。共青团、少先队、少年团校、学生干校等学生社团都应该为提初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具体丰富的活动舞台,努力创设文明健康的校园氛围。还应向家长和生区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争取家长和生区的配合,共同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普及心理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初学生的人格水平。除了在政治课、体育卫生保健课中已安排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外,还要通过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健康教育图片展、健康教育影片等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上进行宣传,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2、开设简易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咨询与辅导是配合心理教育,达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目标的重要途径。目前,已有二位老师参加了无锡市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学习并顺利结业,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还将聘请校外心理辅导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心理XX范文心理健康XX范文

心理XX范文心理健康XX范文 我抄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1、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

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惊叹“皇帝女儿亦愁嫁”。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4、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___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___,要求各地 ___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2017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2017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德育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努力创造条件辅助和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一、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中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中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做好个案辅导、登记工作。 2、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重视学生心理团体辅导工作。 4、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做好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6、充分利用班队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学期最少开设两节以心理健康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 三、内容要求: 1、学习心理与智能发展指导。 (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潜能,激发其学习的信心。 (2)引导学生形成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学习策略的辅导,包括阅读、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自我监控等策略。 (5)特殊时段的学习心理调适。如竞赛前夕、升学考试前夕。 2、情绪、情感、情操教育。 (1)认识情绪的丰富多样性与易变性。学会认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 (2)掌握控制、表达、发泄情绪的适当方式与合理途径。 (3)学会保持积极心境的方法。 3、坚强意志与承受挫折的教育。 (1)培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2)培养学生形成处事果断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挫折与困难。 4、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及性教育。 (1)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 (2)学会正常人际交往,与同学、老师、家长良好关系。 (3)正确认识性别差异,接受发育过程中的身体变化,正确认同性别角色,同异性同学保持正确的交往心态。 5、人格养成教育。 (1)引导学生树立发展健全人格的愿望与动机。 (2)注重学生的自我人格养成教育。 (3)对有人格障碍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青春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优秀范文

青春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优秀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主要目标是促进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发展,老师应该如何设计教案呢?下面是为你精心整理的青春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青春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篇1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懂得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2、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二、活动准备: 1、《心理健康教育手册》 2、心理健康咨询台 3、大屏幕展示心理健康教育。 三、活动过程: 1、班主任介绍班会内容。并宣布大会开始。 2、中队长讲这次班会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出了对学

生的尊重、一种对人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师生的共同责任。 3、教师讲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4、小组讨论:如何才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做? 5、让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网站获取信息,增长知识。 四、教师总结。 反思:通过此次班队会,学生认识到了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他们来说有多么重要,并决心学习相关知识,保持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 青春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篇2 班会目的: 1、学会正确对待青春期对异性的好感; 2、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早恋的含义及其利与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