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设计复习题

城市道路设计复习题
城市道路设计复习题

1.什么是视距三角形?绘制视距三角形的步骤是什么?答:(1)视距三角形:由停车

视距所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

(2)绘制步骤:

① 首先算出停车视距:S 停=

安l i v

t v +±+

)

(2546

.32

?

② 找出行车的最危险冲突点。

③ 从最危险冲突点向后沿行车的轨迹线各量取停车视距S 停值。 ④ 连结末端,在三条线所构成的视距范围

内,不准有阻碍视线的障碍物存在。

. 2.什么是道路红线?其作用是什么? 设计

内容?

答:道路红线是指划分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

生产用地及其它备用地的分界控制线。红

线之间宽度即道路用地范围。

作用:① 控制街道两侧建筑不能侵入道路

规划用地(包括围墙不能侵入);

② 红线不但是具体道路单项工程的设计依

据,也是城市公用设施、各项管线工程的用

地根据。内容:(1)去顶红线位置(2)确

定红线宽度(3)确定交叉口位置及形状(4)

确定控制点坐标和标志

4.在什么情况下修建立体交叉是合理的?

答:⑴ 技术上应是合理的:①从城市规划

交通规划考虑,如不修建立体交叉就无法根

本改善交叉口及其相连道路的交通现状;②

相交道路等级高,到交叉口车速不应过分降

低;③交叉口的交通量很大,经常发生拥挤、

阻塞现象;④铁路干线与城市道路相交且互

相干扰很大;⑤地形与环境适宜时。

⑵ 经济上应是有效益的:①建造立体交叉

口平均每年的投资费用应小于平面交叉口全年的经济损失总额;②建造立体交叉口的

成本应能在较短的期限内收回。一般在

T=6~10年的条件下,工程经济上认为是合理的。另外,还应考虑社会效益。

5.环行交叉口的主要优点、缺点是什么?

不适于用环形交叉口的情况?

答:主要优点: ⑴ 驶入交叉口各种车辆,不论左、右转弯

和直行车辆,都不需要停车,可以连续不断

地通行,节约时间;⑵ 车辆在环道上行驶的车流方向一致,有利于渠化交通,且交叉行驶的车流以较小的交织角向同一方向交织行驶,避免了交叉冲突点,减少交通事故; ⑶ 交通组织简捷,尤其对五路以上道路交

叉和畸形交叉口更有效。 (3分) 主要缺点:

⑵ 占地面积较大,对旧城改建较难实现;

⑵ 增加车流绕岛行驶距离,对左转弯车辆

以及非机动车和行人不利。

不适合用情况:交通量较大的主要干道:具

有较大量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叉口:在斜坡

较大的地形和桥头引道上

8.请分别说明方格网和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的几何形式、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答:⑴ 方格网式:

几何形式:为规则的长方形,棋盘式结构。

优点:①布局整齐,利于建筑布置和方向识

别;②交通组织简便,机动灵活。

缺点:①对角线方向交通不方便;②非直线

系数大;③若路网密度大,则交叉口多。

适用条件:地势平坦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

的局部地区。

⑵ 环行放射式:

几何形式:一般是从旧城中心区逐渐向外发展起来的,由旧城中心向四周引出放射干道,

并加上一个或几个环城道路组成。

优点:①利于市中心与各分区的联系;②非

直线系数较小

缺点:①交通组织不够灵活;②街坊不规则,

不利于建筑布局;③若规划不当,易使市中

心交通集中。

适用条件:一般用于我国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14.什么叫设计重现期?在进行雨水管道设

计时,设计重现期取值过大或过小会出现

什么问题?

答:设计重现期:指设计暴雨强度重新出现

的期限。

设计重现期越大,则设计暴雨强度也越

大,所设计的雨水管管径也大。如果设计重

现期选得过大,将造成雨水管管径过大、造

价高,虽使用安全但长时间管道内并不满流,

因而不经济;

如果设计重现期选得过小,则雨水管渠将经常溢流,造成道路积水并影响正常交通。15.平面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主要设计

内容有哪些?

答:平面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⑴保证

相交道路上所有车辆与行人的交通畅通和

安全;

⑵保证

交叉口范围内的地面水迅速排除。

主要设计内容:⑴正确选择交叉口的

型式,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

⑵合理布置各种交通

设施;

⑶交叉口的立面设计

和雨水口、排水管道的布置。

16.在城市道路上设置分隔带的主要作用有

哪些?

答:⑴分离往返车辆;⑵防止车辆利用对向车道调头;⑶种植花草灌木,起到防眩作用;

⑷提供绿化、立杆(交通标志牌和其他交通管理设施)空间;

⑸利用分隔带空间可以在交叉口增加车道数,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

⑹为行人过街提供安全岛;⑺侧带可以分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提高道路使用水平和通行能力;

⑻提高非信号交叉口的交通处理能力;⑼为今后改建、扩建提供预留空间;

⑽侧带可以作为公交停靠站和临时堆放积雪的空间。

24.雨水排水系统的布置原则?

(1)城市道路的雨水管线应是直线,平行于道路的中心线或规范红线

(2)雨水管也可埋设在街道的绿地下和较宽的人行道下,但不可埋设在种植树木的绿化带下和灯杆线及侧石线下

(3)在不能避免与河流相交时,相交处应直交,并保证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竖向间隙(4)管道纵坡尽可能与街道纵坡取得一致(5)管道最大允许埋深根据技术经济指标及施工方法决定,一般在干燥土壤中,管道最大埋深不超过7-8米;地下水位较高,可能产生流沙的地区,不超过4-5米雨水管的最小埋深等于管道直径与街道上面的最小覆土深度之和。管顶最小覆上深度一般根据雨水管可能受的外部荷载、管材强度、土的冰冻情况以及临街建筑内排水支管的连接要求坡度等结合实际经验确定。在行车道下,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一般不小于0.7m

(6)不同直径的管道在检查井内衔接时,应使上下游管段的管顶等高,称力顶平接,这样可避免在上游形成回流(7)水管设计按

满流设计(8)出水口高度必须高于最高水位0.2m

10.车市道路功能?

(1)交通功能(2)环境保护功能(3)为市政工程设施提供场地功能(4)城市规划及建筑艺术功能(5)防灾救灾功能

23.平面交叉口需增设左转专用车道的条件及设置方法?

条件: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左转车数量多于3-4辆时,增设左转专用车道

方法:(1)在直行车道中分出一条专用左转车道(2)当设有较宽中间带时,将道口一定长度的中间带压缩宽度,由此增辟出左转车道(3)当设有较窄中间带时,利用中间带后宽度不够,可将道口单向或双向车道线向外侧偏移,增加不足部分宽度(4)当相交道路不设中间带时,可通过两种途径增辟左转车道。一是向进口道的一侧或两侧扩宽,增加进口道路路幅总宽度,增加进口道路路幅总宽度,在进口道中心线附近辟出左转车道;二是不扩宽进口道,占用靠近中心线的对向车道作为左转车道。

24.雨水管的设计原则?

(1)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2)避免使用泵站(3)雨水管应设在排水地区低处(4)合理不知出水口

2.城市道路地下管线在平面或立面发生冲突时的一般处理原则是什么?①新建的管线迁就已建的管线;②压力管迁就自流管;

③小口径管线迁就大口径管线;④能弯曲的管线迁就不能弯曲的管线;⑤临时性管线迁就永久性管线等。6.城市道路网主要有哪些技术指标,分别反映路网规划的哪些方面?答:城市道路网主要的技术指标有:非直线系数、干道网密度、道路面积密度、居民拥有道路面积密度。

⑴非直线系数:衡量路线便捷程度的指标;

⑵干道网密度:该指标可反映出城市中干道网的规模;

道路面积密度:可看出一个城市对道路交通的重视程度和该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发达程度;

⑷居民拥有道路面积密度:这个指标最能综合反映一个城市的交通拥挤程度。

7. 交叉口型式的选择和改建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⑴交叉口型式要简单。尽可能选用正交或接近正交的十字交叉口或T形交叉口;

⑵尽量使相邻交叉口之间的道路直通;

⑶对于斜交的交叉口,宜改为正交或接近正交;

⑷对于主流交通,其道路线形尽量顺直,任一侧不宜有两条以上路段交汇;

应尽量避免近距离的错位交叉;

⑹对于畸形和四条以上道路的交叉,应尽量避免或将其简化。

9.如何确定规划年限设计小时交通量?

⑴确定设计小时交通量的依据小时交通量:

①取高峰小时交通量;

②取交通频率曲线第30位小时交通量;

③参照其它类似城市规模的道路交通量;

④根据或参照城市规划资料给出的小时交通量。

⑵设计小时交通量的修正:包括方向不均匀修正和车辆换算。

⑶设计年限交通量的估算:包括按车辆每年平均增长量估算和按车辆每年平均增长率估算两种方法。

10.十字交叉口最危险冲突点如何确定?

十字形交叉口最危险冲突点:是在靠右边的第一条直行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靠中心线的第一条直行车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叉点。

11. 简述不同情况下红线宽度实现的几种方式?

⑴新区道路:一般是先规划道路红线,然后建筑物依照红线逐步改造,道路则参照规划断面,分期修建,逐步形成;

⑵旧区道路:通过近期一次辟筑达到规划宽度,这种情况较简单,但目前是少数;(3)旧区道路:通过两侧建筑物按照规划红线逐步改建、逐步完成。这种方式是大多数。 12.城市道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⑴功能多样性;⑵组成复杂性;⑶行人交通量大;⑷车辆多、类型杂、车速差异大; 交叉口多;⑹沿路两侧建筑密集;⑺交通分布不均衡;⑻艺术要求高;

⑼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⑽政策性强。

13.环行交叉口的中心岛半径必须满足什么要求?环道上的车道数如何决定? 答:环行交叉口的中心岛半径必须满足两个要求:

①满足车辆以速度v 绕行的最小半径要求:2

)

(1272

b i v

R -

±=

μ

②满足两个路口之间最小交织长度的要求:2

2)

(B B l n R d -±=

π

平均

环道一般设三条车道,一条右转,一条绕行,

一条交织。当交织长度较长时,可布置两条交织车道,环道上共四条车道。如相交道路的车行道较窄,也可采用两条车道。 17. 城市道路主要由哪几个不同功能部分组成?

⑴车行道:供各种车辆行驶的部分,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有轨电车道; ⑵人行道:供行人步行交通;

⑶绿化带:起卫生、防护与美化作用; ⑷道路雨水排水系统,如街沟、雨水口、检查井、排水干管等;

⑸辅助性交通设施:如渠化交通岛、安全护栏、照明设备、交通信号等。 ⑹交叉口和交通广场;

⑺停车场和公交停靠站台; ⑻沿街的地上设备; ⑼地下的各种管线;

⑽现代化城市还有高架道路、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地铁等设施。

18. 请分析一下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与公路

纵断面设计的不同之处?

答:⑴设计标高的不同:城市道路中线的设计标高,一般指建成后路面的中线高度;而公路的设计标高,对于高速、一级公路指分隔带边缘高度,对二级或二级以下公路指路基边缘标高;

⑵城市纵断面设计与城市竖向规划密切相关,会涉及到相关区域路网标高问题; ⑶影响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线高低位置的点(即控制点)较多,如:城市桥梁标高、铁路道口标高、相交道路交叉口标高、永久性建筑物地坪标高等;

⑷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采用同一纵断面设计时,需要考虑非机动车的行驶能力,一般最大纵坡按非机动车爬坡能力设计,取3%。

19. 城市道路路拱的基本型式有几种?各有哪些优缺点?

⑴抛物线型路拱:

优点:路拱型式美观,比较圆顺,没有路中尖峰,车行道中间部分坡度较小,越到路的两旁坡度越大,排除雨水十分有利。

缺点:车行道中间部分横坡度过于平缓,使行车易于集中中央,使中央部分的路面损坏较快;车行道横断面上各部分的横坡度不同,增加施工难度。⑵屋顶线型路拱:

优点:汽车轮胎和路面接触较为平均,路面磨耗较小。

缺点:排水效果不及抛物线型路拱流畅。 ⑶折线型路拱:

优点:折线型路拱的直线段比用屋顶线型的直线段短,施工时容易摊压得平顺,也可在行车最多的着力处选择为转折点,如果行车后路面稍有沉陷,雨水亦可排除,较符合设计、施工和养护的要求。

缺点:在转折处有尖峰突出,但是可以在施工时用压路机碾压平顺。

20. 绘图说明城市道路横断面四种基本布置形式及适用条件?

答:“一块板”在横断面上不设分隔带,将所有车辆均组织在一幅车道上按交通规则行驶。 适用条件:(1)红线宽度较窄,非机动车不多,交通量不大;(2)用地困难拆迁量大的路段以

及出入口较多的商业街道上;(3)有特殊功能要求的街道或三块板的先期形式。

“两块板”利用分隔带把一块板型式的车行道一分为二。

适用条件:交通量不很大的次要道路或郊区快速干道,目前广泛使用在新建城市的主、次干路上。

“三块板”用两条分隔带分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流,将车行道一分为三。

适用条件:道路红线宽度较宽(一般在40米以上)、机动车交通量大(不少于4条机动车道)、车速高、非机动车多的主要干道。“四块板”在三块板断面型式的基础上,再用分隔带把中间的机动车车行道分隔为二,分向行驶。

适用条件:道路红线宽度较宽(一般在40米以上)、机动车交通量大(不少于4条机动车道)、车速高、非机动车多的主要干道。21.城市道路与公路相比具有的特点?

(1)功能多样性(2)行人交通量大(3)车辆多、类型杂、车速差异大(4)组成复杂性(5)交叉口多(6)沿路两侧建筑密集(7)交通分布不均衡(8)艺术要求高(9)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10)政策性强

城市道路设计复习资料

1、城市道路分类: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2、道路红线概念:道路红线系指划分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生产用地及其他设备用地的分解控制线。 3、红线的作用:是控制街道两侧建筑不能侵入道路规划用地(包括围墙不能侵入),红线不但是具体道路单项工程的设计依据,也是城市公用设施各项管线工程的用地依据。 4、红线的设计内容:①确定道路红线宽度。②确定道路红线位置。 5、城市道路组成:①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②人行地道(包括地下人行道和人行天桥)。③交叉口、步行广场、停车场、公共汽车站。④交通安全设施,如照明设备、护栏、交通标志及标线等。⑤沿街设施,如电线杆、给水栓、邮筒、电讯等。⑥地下铁道、高架桥、立交桥等。⑦绿化带。 6、城市道路特点:①功能多样②组成复杂③行人交通量大④车辆多、类型杂、车速差异大⑤道路交叉点多⑥沿路两侧建筑密集⑦道路交通连系点⑧艺术要求高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影响因素多⑩政策性强。 7、城市道路网类型和规划技术指标:①非直线系数是指道路起迄点间的实际交通距离与此两点的空间直线距离之比。不同型式的干道网,其非直线系数是不一样的。②干道网密度是指干道总长度与城市用地面积之比(km/km2)。③道路面积密度是指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与城市用地面积之比(km2/km2)。④居民拥有道路面积密度,又称道路占有率,是指道路面积密度(%)和人口密度(人/m2)之比(m2/人)。 8、单行道:只允许机动车辆沿同一方向行驶的道路。 9、客运道:限制载重汽车和非机动车行驶,只允许小客车和公共汽车通行的道路。 10、行车道:城市道路上供各种车辆行驶的部分。 11、路侧带:位于城市道路行车道两侧的人行道、绿带、公用设施带等。 12、城市道路规定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宽度:根据我国对公路和大、中、小城市道路的行驶车辆观测得出,主干路和高等级公路上的小型车车道宽度宜采用 3.5m,大型车车道或混合行驶车道宽度则采用3.75m,支路上最窄不宜小于3m。非机动车道主要供自行车行驶,应根据自行车设计交通量与每条自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自行车车道条数。非机动车道的总宽度包括几条自行车车道宽度及两侧各25cm路缘带宽度。 13 、城市道路各种横断面形式优缺点和适用条件:①单幅路占地少,投资省,但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于交通安全不利,仅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改建城市道路上。②双幅路断面将对向行驶的车辆分开,减少了行车干扰,提高了车速,分隔带上还可以用作绿化、布置照明和敷设管线等。它主要用于各向两条机动车道以上,非机动车较少道路。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快速路和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差大或地形特殊路段亦可采用。③三幅路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开,对交通安全有利;在分隔带上布置绿带,有利于夏天遮阴防晒、减少噪音和布置照明等。对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道路上宜优先考虑采用。但三幅式断面占地较多,只有当红线宽度等于或大于40m时才能满足车道布置的要求。④四幅路不但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开,还将对向行驶的机动车分开,于安全和车速较三幅式路更为有利。它适用于机动车辆车速较高,各向两条机动车道以上,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与主干路。 14、道路中桩坐标放线法程序和主要内容:①测设程序:先沿路线方向布设导线,后测设道路中桩;②测设内容:a.测设附合导线:沿路线选定导线点,测量导线点三维坐标,再计算导线三维坐标闭合差和相对闭合差,并进行三维坐标改正;b.计算道路平曲线各要素;c.计算道路平曲线各主点桩号;d.计算道路中桩三维坐标;e.利用导线点测设道路中桩。③放线步骤:先在导线点安置仪器,后视已知点,键入坐标,完成定向工作,再键入待放点的坐标;转动仪器照准部,使水平角显示为0度00分00秒,完成待放点的定向;接着置反射棱镜于待放点的方向上,使距离显示为0.000时,即为待放点的精确点位。 16、街沟:指城市街道路面边缘处,由立缘石与平石或铺装路面形成的侧沟。 17、锯齿形街沟:交替改变侧沟的侧石高度,使街沟纵坡由升坡到降坡再到升坡,街沟纵坡线呈锯齿形状。 18、分流点: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开的地点。 19、合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的地点。 20、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交互交叉的地点。 21、视距三角形:由停车视距所组成的三角形。

路基路面工程 习题 思考题汇总及答案 邓苗毅 郑州航院

思考题汇总 第1章 总论 1、路基、路面分别指的是什么?路基和路面在公路中各起什么作用?有哪些基本性能要求? 答:路基: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位置)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路面: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作用:路基是路面结构的基础,坚固而又稳定的路基为路面结构长期承受汽车荷载提供了重要的保证,而路面结构层的存在又保护了路基,使之避免了直接经受车辆和大气的破坏作用,长期处于稳定状态。 基本性能要求:①承载能力(包括强度和刚度);②稳定性;③耐久性;④表面平整度;⑤表面抗滑性能。 2、 影响路基路面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①地理条件;②地质条件;③气候条件;④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⑤土的类别。 3、 我国公路用土如何进行类型划分? 答:我国公路用土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存在的情况,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类。 4、 为何要进行公路自然区划,制定自然区划的原则又是什么? 答:我国地域辽阔,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从北到南分处于寒带、温带和热带。从青藏高原到东部沿海高程相差4000m以上,因此自然因素变化极为复杂。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同公路建设有密切关系。为了区分各地自然区域的筑路特性,进行了公路自然区划。 原则:①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②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 ③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 5、 路基湿度的水源有哪些方面?

答:①大气降水;②地面水;③地下水;④毛细水;⑤水蒸气凝结水;⑥薄膜移动水。 6、 试述路基水温状况对路基的影响。 答:沿路基深度出现较大的温度梯度时,水分在温差的影响下以液态或气态由热处向冷处移动,并积聚在该处,积聚的水冻结后体积增大,使路基拱起而造成面层开裂,使路面遭受严重破坏 7、 路基干湿类型分为几种? 路基对干燥状态的一般要求是什么?答:分为四类,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 要求:路基保持干燥或中湿状态。 8、 试述原有公路土基干湿类型的确定方法。 答:按不利季节路槽底面以下80cm深度内土的平均稠度确定。 9、 试述新建公路土基干湿类型的确定方法。 答:用路基临界高度作为判别标准。 10、 什么是稠度? 答:稠度wC 定义为土的含水率w与土的液限wL之差与土的塑限wP和液限wL之差的比值。 11、 什么是路基临界高度(用于路基土干湿状况)? 答: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称为路基临界高度H。 12、 路面横断面由什么所组成?路面横断面又可分为哪两种形式?答:由行车道、硬路肩和土路肩组成。 通常分为槽式横断面和全铺式横断面。 13、 为什么要设置路拱?路拱有哪些形式? 答: 为了保证路表面的雨水及时排出,减少雨水对路面的浸润和渗透而减弱路面结构强度,通常设置路拱。形式:直线型路拱、抛线型路拱。 14、 路面结构层次如何进行划分?

城市道路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应用

城市道路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应用 摘要:城市道路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道路的建设不能仅停留在传统交 通需求的理念。在进行城市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具有人性化设计理念,将人性 化交通设计要在交通根本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施工,让人们作为交通的参与 者应该将人性的理念融入到交通的设计之中。本文针对设计人性化城市道路进行 了合理的分析,并给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建设;人性化;城市道路建设 引言:城市道路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城市道路的建设的程度直接影 响人们出行的质量。将城市实现道路的建设设计成为人性化建设,要本着以人为 本的观念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交通需求、心理需求 以及自身的习惯,同时能够满足城市道路的实用性、观赏性以及舒适性等,为人 们日常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 一、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 传统的设计道路中仅重视对机动车道路的设计,却忽视了对人行道、自行车、电动车,等弱势交通群体的重视。城市的面积不断增加,城市中外来人口也不断 增多,城市中的人口越来越密集,道路越来越拥挤。另外传统的道路设计中对车 和人之间的关系不够重视,在道路的设计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细节性,不能满足 人们的根本需求,没有对各个交通群体的人们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讨论。因此,在 城市化道路的设计中运用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具有一定的意义,不仅要为机动车交 通群体考虑,也要为人、自行车、电动车交通等进行全方面的考虑为人们提供人 性化生活空间。重点应该体现在路面设计、排水设计、交通梳理、景观设计以及 道路附属设计等,要特别关注老弱病残孕等弱势交通人群的出现要求。人们生活 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舒适性、观赏性、步行街等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美食街、居民广场、步行街等都体现出对人们人性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所 以在社会日益发展的现在,道理设计要不断突破传统道理的设计不断要重视实用 性和安全性也要为人们群众体重更加便捷、舒适以及美观的城市化道路。 二、城市道路实施人性化设计理念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 进步,私家车的日益增长给我国的城市道路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造成了城市道路 使用年限快速下降。为了能够改变这一状况,政府运用了多种解决方案进行解决,其中对城市道路进行人性化设计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行横道的设计;第二,车行道与人行道的设计。第三,保证人行道平整度;第四,要与四周的建筑规划相互结合,进行无障 碍设计。 (一)、人行横道的设计 城市道路中人行道的流量较多,因此更要重视对人行道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这就需要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增加人性专用步行道路,进而能够保障行人在过人 行道过程中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充分的提升人性化设计理念,道路的人行横道人 性化设计的理念主要考虑在以下几点。 1 车行道与人行道的设计 传统的道路设计上仅仅重视的是对车行道的设计,没有更多的考虑人与车之 间的人性理念,因此为了能够更多考虑人性理念,运用了人性化设计理念,在进 行车行道和人行道设计的过程中,一般可以在车行道和人行道之间采用两侧坡设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 ode f or d esign of u rban r oad e ngineering (2016年版) 2012-01-11发布201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局部修订依据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道路提出的相关要求,对原有条文中道路分隔带及绿化带宽度、道路横坡坡向、路缘石形式、道路路面以及绿化带入渗及调蓄要求、道路雨水排除原则等相应修改或补充规定。本次局部修订条文合计9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补充了需要在道路绿化带或分隔带中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时,绿化带或分隔带的宽度要求,以及各种设施间的设计要求。 2.增加立缘石的类型和布置型式。 3.细化了道路横坡的坡向规定。

4.按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补充道路雨水低影响开发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5.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修订的内容,调整了道路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的重现期规定。 6.补充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的种植要求。本规范中下划线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 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市政总院大厦),邮政编码:100082)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员:和坤玲王晓华杨斌盛国荣

城市总体规划-期末考试知识点

第七章 1.城市道路交通主要特征: (1)在吸引点之间的车辆行人交通虽错综交织,但从其运输对象来说可以分为客流与货流两类,各有特点; (2)各类交通的流动路线,流动数量随时间而变化,而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3)城市道路交通由于交通工具(方式)的不同,而对道路系统提出不同要求; (4)城市道路交通(车流人流)的交叉组织是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重点,对于提高道路通过能力至关重要; (5)静态交通(包括公共交通停靠站、停车场等)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组成部分,必须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中统一考虑2.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 能布局基础上,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充分利用 地形、减少工程量。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 求。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 求。 ①干道网密度:即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积内平均所 具有的干道长度。一般认为干道恰当的间距为600——1000m,相应的干道网密度为2-3km/km 2. ②城市道路按交通性质分为:快速道、主干道、 次干道、支路。 ③城市道路系统按道路的性质、区分不同功能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 ④城市道路的形式:方格棋盘式(方格网)、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道路系统。 ⑤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分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三种形式。 3.城市对外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1 )按照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运营特点、货流条件与地区条件,综合利用他们的设备,使之共同发展、互相协作、互相补充、各尽其长、各尽其用。合理组织城市对外交通综合运输。 (2)为了发挥各种交通设施的效能,在布置时,应在城市总体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尽量满足他们的技术经济要求。(3)充分照顾城市整体利益,尽量减少对城市环境、交通等方面的干扰,尽量为城市的生产与生活创造便利条件。(4)保证城市与交通运输密切配合,有计划按比例的 共同发展。在布局上,应使城市与各类交通均具备发展的可能性,互不影响。 4.客运站的位置:客运站的服务对象是旅客,为方便旅客,位置要适中,靠近中心。在中、小城市,可位于市区边缘,大城市则必须深入城市,位于市中心区边缘。 5.客运站的数量:我国绝大数城市只设一个客运站,管理使用都方便。但是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由于用地范围大,旅客多,只设一个客运站,旅客过于集中,且影响到市内交通;另外,因自然地形(如山、河)的影响,城市布局分散或呈狭长带形时,只设一个客运站也不便于整个城市的使用。因此,这类城市客运站宜分设两个或两个以上为好,或者以一个客运站为主,再加其他车站(如中间站或或货运站兼办客运)作为辅助。 6.货运站的位置:P301 在小城市,一般设置一个综合性货运站和货场即可满足货运量的需求;在大城市则需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运输量、城市布局(如工业、仓库的分布情况)等实际情况,分设若干综合性与专业性货运站以及综合、专业相结合的货运站、其位置一方面要满足货物运输的经济、合理性要求(即加快装卸速度,缩短运输距离);另一方面也要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 (1)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服务区内,一到发为主的综合性货运站(特别是零担货场),一般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费地区;以某几种大宗货物为主的专业性货运站,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一般应在市区外围;不为本市服务的中转货物装卸站则应设在郊区,接近编组站和水陆联运码头;危险品(易燃、易爆有毒)及有碍卫生(如牲畜货场)的货运站,应设在市郊,并有一定安全隔离地带,还应与其主要使用单位储存仓库在城同一侧,以免造成穿越城市区的主要交通。 (2)货运站应与城市道路系统紧密配合,应有城市货运干道联系。货运站的引入线应与城市干道平行,并尽量采用尽端式布置,以避免与城市交通的互相干扰。 (3)货运站应与室内运输系统紧密配合,在其附近应有相应的室内交通运输站场、设备与停车场 (4)货运站与编组站之间应有便捷的联系,以缩短地方车流的运行里程,节省运费,并加速车辆周转。 (5)货运站应充分利用城市地形、地貌等条件,并考虑留有发展余地。 7.航空港的位置选择所考虑主要因素:净空限制要求; 噪声干扰影响; 用地条件通讯导航要求气象条件生态学影响在地区中的位置关系 四) 五) 1、 2、 3、 4、 5、 6、 7、

浅谈市政道路的海绵城市设计理念

浅谈市政道路的海绵城市设计理念 展旭公路工程咨询高进华 【摘要】“海绵城市建设”是近年来我国城镇开发建设大力倡导的新模式,《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为响应国家的倡导,我们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应该怎样引入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呢?本文就在市政道路设计中推行低影响力开发理念提出一些想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低影响力开发市政道路设计应用 【引言】:朋友问我:“你一直在做监理工作,怎么会想写设计方面的论文?”首先,我也是响应国家对监理行业转型改革的号召。《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促进工程监理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了监理企业的转型目标是:工程监理服务多元化水平显著提升,服务模式得到有效创新,逐步形成以市场化为基础、国际化为方向、信息化为支撑的工程监理服务市场体系。行业组织结构更趋优化,形成以主要从事施工现场监理服务的企业为主体,以提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综合性企业为骨干,各类工程监理企业分工合理、竞争有序、协调发展的行业布局。监理行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培育一批智力密集型、技术复合型、管理集约型的大型工程建设咨询服务企业。明确了

转型的任务(一)推动监理企业依法履行职责。(二)引导监理企业服务主体多元化。(三)创新工程监理服务模式。(四)提高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五)优化工程监理市场环境。(六)强化对工程监理的监管。(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作为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拓展服务主体围,积极为市场各方主体(包括设计单位)提供专业化服务。其次,对目前的海绵城市发展有一些担忧。我是监理工程师,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认知来源于许多实际工程的施工,看到我们目前的海绵城市概念仅仅停留在人行道路面、场地表面的施工改进,而创建我们美丽的城市需要更多的措施,只有认识到了海绵城市的重要性,从设计上开拓、创造、改进,才能达成我们的愿望。所以,我想把我认知的海绵城市概念介绍给大家,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 一、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对海绵城市的定义是: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传统城市建设模式,求大求新,道路追求笔直宽广平坦,传统城市建设模式改变了原来有的水生态,海绵城市则是利用自然环境,根据地形地势,保留规划更多的湿地、湖泊,使之成为大雨洪的蓄洪区、湿地公园和农业用地。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 ode f or d esign of u rban r oad e ngineering (2016年版) 2012-01-11发布201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局部修订依据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道路提出的相关要求,对原有条文中道路分隔带及绿化带宽度、道路横坡坡向、路缘石形式、道路路面以及绿化带入渗及调蓄要求、道路雨水排除原则等相应修改或补充规定。本次局部修订条文合计9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补充了需要在道路绿化带或分隔带中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时,绿化带或分隔带的宽度要求,以及各种设施间的设计要求。 2.增加立缘石的类型和布置型式。 3.细化了道路横坡的坡向规定。 4.按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补充道路雨水低影响开发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5.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修订的内容,调整了道路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的重现期规定。 6.补充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的种植要求。 本规范中下划线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市政总院大厦),邮政编码:100082)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员:和坤玲王晓华杨斌盛国荣 审查人员:张辰包琦玮李俊奇赵锂白伟岚任心欣 5 横断面

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说明

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景观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构成区域文化的灵魂要素。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2.气象概况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冬夏长春秋短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较大。 路线所经区域的气象概况 温度:年平均气温在15.4℃,冬季一月份平均气温0.4℃,;夏季炎热七月份平均气温26.4℃。年日照总时数为2026.80小时,相对湿度54%。 降雨:年平均降雨量580-608mm多集中在夏秋二季。 蒸发量:年蒸发量平均700-750mm. 日照:年日照2058.2小时辐射总量为114.0千卡/平方厘米。 风: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结冻:最大冻深为35cm。 3.区域内土壤条件 的土壤主要为泥质潮土和沙质壤土,PH值8.38。 4.区域内水资源 地下水位较高,埋藏深度一般为2—5米,水量丰富,水质清洁,是西安市重要的水源地。 二、区位分析 是陕西制造业整合的重要平台,是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在3~5年内建成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位于泾河以北,西铜高速公路以东,园区交通便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累计入区项目101个,总投资368.5亿元,已形成商用汽车、重型机械、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总投资150亿元的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新增产值300亿元,未来将重点培育发展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和精细化工产业。 三、规划设计依据 1、相关的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简答题汇总

1.城市道路有哪些不同功能组成部分。 车行道、路侧带、分隔带、交叉口和交通广场、停车场和公交停靠站台、道路雨水排水系统、其他设施如渠化交通岛等。 2. 2.城市道路网规划有哪些要求。1)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要求;2)满足城市用地布 局要求;3)满足各种市政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3. 3.城市道路有哪些功能?1)交通设施功能;2)公用空间功能;3)防灾救灾功 能;4)形成城市平面结构功能。 4. 4.中间带有何作用?1)将上、下行机动车流分开,减少交通阻力,提高行车安全 及通行能力;2)作为设置交通标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设施的场所;3)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防止对向车辆灯光炫目,还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4)设于分隔带两侧的路缘带,可引导驾驶员视线,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5. 5.行人安全设施有哪几种?人行过街地道、人行天桥、交叉口护栏与人行道护栏、 人行横道。 6. 6.雨水管渠系统布置的原则。1)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天然水体2)尽量避 免设置雨水泵站3)结合城市规划布置雨水管道4)合理布置出水口5)城市中靠近山麓建设的中心区、居住区、工业区,除了应设雨水管道外,尚应考虑在设计地区周围或设计区以外适当距离设置排洪沟,以拦截汇水区以内排泄下来的洪水,使之排入天然水体,避免洪水的损害 7.7.平面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1)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总体规划网布设; 2)道路平面线形 设计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起来进行,并符合各类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 3)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合理地确定行车视距并予以适当的保证措施; 4)应根据道路类别、等级,合理地设置交叉口等; 5)平面线性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应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发展,使远期工程尽可能减少对前期工程的废弃。 8.8.试述人行横道的设置应考虑哪几个方面的要求。 1)人行横道应与行人自然流向一致, 否则将导致行人在人行横道以外的地方横过车行道,不利于交通安全。 2)人行横道应尽量与车行道垂直,行人过街距离短,使行人尽快地通过交叉口,符合行人过街的心理要求。 3)人行横道尽量靠近交叉口,以缩小交叉口的面积,使车辆尽快通过交叉口,减少车辆在交叉口内的通行时间。 4)人行横道设置在驾驶员容易看清的位置,标线应醒目。 9.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有哪些,简要分析它们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有方格网式、放射环式、自由式。 1)方格网式路网 优点:交通分散,灵活性大。 缺点:道路功能不易明确,交叉口多,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适用于中小城市。 2)放射环式路网 优点:有利于市中心区与各分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联系;道路功能明确。 缺点:容易将个方向交通引至市中心,造成市中心交通过于集中;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式路网。适用于大、特大城市 3)自由式路网 优点:不拘一格,充分结合自然地形,线性生动活泼,对环境和景观破坏较少,可节约工程造价。 缺点:绕行距离较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较分散。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区的城市。

城市道路设计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城市道路设计 一、填空题: 1.交通标志分为和两大类。 2.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要求有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需求、和满足各种市政工程 管线布置的要求。 3.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的评价应从技术性能、和社会环境影响。 4.现代道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为直线、圆曲线和。 5.道路工程一般划分为、、三大类型。 6.道路设计年限包括和。 7. 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 8.城市道路网规划评价原则是、、。 9.城市快速路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由、、等组成的供机动车辆快速通行的道路系统。 10.城市快速路横断面分为和。 11.环道一般采用、、三种车道。 12.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的评价应该从、和三个方面着手。 13.出入口间距的组成类型有、、、。 14.平交路口从交通组织管理形式上区分为三大类:、、。 15.道路照明以满足、和三项技术指标为标准。 16.交通信号控制的范围分为、、三种。 17.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统的类型分为、、。 18.交通标志三要素有、、。 19.雨水口可分为、和三种形式。 20.变速车道分为和两种。 21.排水制度分为和两种。 22.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分为、和三种类型。 23.照明系统的布置方式有、、、。 二、单项选择题: 1.既是城市交通的起点又是交通的终端的城市道路类型 [ ] A.城市快速路 B.城市主干路 C.城市次干路 D.城市支路 2.一般在城市市区和建筑密度较大,交通频繁地区,均采用 [ ] A.明沟系统 B.人工疏导系统 C.暗管系统 D.混合式系统 3.交通标志三要素中,颜色在选择时,主要考虑了人的 [ ] A.生理效果 B.习惯思维 C.心理效果 D.舒适依赖感 4.超高横坡为3%,纵坡为4%,那么合成坡度为 [ ] % % % % 5.下列情况可考虑设计集散车道的是 [ ] A.通过车道交通量大 B.两个以上出口分流岛端部相距很远 C.三个以上出口分流岛端部相距很远 D.所需的交织长度能得到保证 6.某十字交叉口的红灯20秒,黄灯3秒,绿灯15秒,该交叉口的信号周期为 [ ]

新发展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思考

新发展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思考 发表时间:2018-12-12T17:27:45.6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作者:肖子灵 [导读] 摘要:众所周知,道路对于人类生产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城市道路规划的主要作用是为城市居民在有限的路面条件下,完成道路路面分配性设置、满足城市交通职能需求、表现城市规划理念。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重庆市 400000 摘要:众所周知,道路对于人类生产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城市道路规划的主要作用是为城市居民在有限的路面条件下,完成道路路面分配性设置、满足城市交通职能需求、表现城市规划理念。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城市整体规划布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道路规划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城市职能化交通分布在城市道路体系内部,保证城市通行安全与畅通。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下;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引言 城市道路依据道路在路网中的位置、交通功能和对沿线的服务性能等,可以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不同等级的道路对应不同的设计车速、交叉口间距及道路红线宽度。道路横断面应在道路规划红线宽度范围内,本着节约用地原则,按道路所处区位、道路等级、服务功能、交通特性,并结合各种控制条件合理布设。 1城市道路的功能与定位 在过去,城市道路的建设主要强调解决交通能力不足,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应对城乡布局的拓展和机动化水平的提高所提出的新要求,在这种功能定位下,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主要考虑解决交通问题,催生出“以车为本”的交通性道路,破坏了道路原有的生活氛围和地域性特征,沦落为纯粹的交通空间,给城市的交通安全、街区活力、历史文化传承带来了压力与挑战。现在,城市道路功能呈多样化的趋势,除了其交通功能、基础设施走廊的功能外,同时也应为人们提供休息、散步、交流交往、观赏、休闲的空间。因此,城市道路应具有如下功能:1)供车辆、行人通过的基础设施。2)促进人们的交流与互动。3)寄托人们对城市的情感与印象。4)增强城市魅力和激发经济活力。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下,城市道路应作为城市外部形象的重要载体,人行通道道路的空间与形象来认识城市,道路上传达的建筑风采和人文风情应反映城市的内涵。 2发展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策略 2.1全面理解街道 市民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街道,不论是行走、骑行或者开车行驶都是在街道上进行的。街道作为城市主要基础设施,是人流、物流和交往的主要通道与场所,同时,街道还给沿线的建筑物带来阳光和空气。不论是何种类型的街道,其最重要的功能是作为最便利和无处不在的公共空间,支持各种社会交往。同时,街道又是社会空间,是人们购物、休闲、会面、参与社区活动和观赏游玩的场所。从广义上阐述,街道是个集文化、社会、经济和政治于一体的多元空间,它具有不明确性,是不断变化的、互动的、复杂的和多义的。这种变化性和多元性使街道的规划设计充满挑战。设计中需要重点思考影响街道使用的因素有:安全感、归属感、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舒适度、便利性、领域性、人格化、温暖及感官愉悦。 2.2充分表达“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1)礼让慢行:促进绿色交通出行,优化道路空间分配,将更多的道路空间留给慢行交通,对于空间局促的路段,可采用共享道路的概念(类似于小区内的道路),各种交通方式混行,使机动车更加的谨慎慢行。2)步行有道:提供宽敞、畅通的慢行空间,建议开放建筑退界空间,与红线内的人行道一体化设计,统筹步行区域、设施带与建筑前区空间[3]。3)安全过街:控制路段人行过街间距,使行人就近过街,压缩交叉口的规模,缩短过街距离,限制右转车的车速,或采用特殊的结构设计,是慢行通道在交叉口结构、标高上连续起来,引导机动车降速,增加慢行空间的连续性和舒适性。4)设施可靠:附属功能设施及建筑设施应坚固可靠,不得妨碍行人活动及车辆通行安全,铺装结构应满足防火要求,道路两侧及人行道应提供充足的夜间照明,避免绿化、指示牌等遮挡视线等。5)生态种植:合理布局街道绿化,通过多种方式增加道路绿量,尽量种植高大乔木,形成林荫道,提升休憩空间的品质。对于商业与生活服务街道同时要提高绿地的硬地比,协调景观与行人活动的需求。6)资源节约:在满足交通、景观与活动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压缩红线宽度,适当较少交叉口红线半径,节约土地资源,可考虑道路空间分配预留弹性空间,分时利用(如周末停车、街边用餐等)。7)资源集约:海绵城市理念的贯彻,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改善道路环境;设置综合管廊,集约使用地下空间资源,减少地面设施、检查井等占地,美化道路景观。8)空间宜人:通过管控建筑控制线和立面秩序,形成与街区功能、活动需求相适应的道路空间界面形态,形成整齐有序或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空间界面。道路规划应控制道路界面的宽度,避免过宽或过窄。9)优化道路网络:增加路网密度,强化路径的连接,避免封闭区域对道路的阻隔,如开放式街区的规划理念。10)智慧道路:城市道路应为出行者提供安全保障服务、生活便利服务、环境管理服务等。 2.3道路横断面各组成尺寸设计 1)机动车道:机动车道的宽度包括车行道宽度及两侧路缘带宽度。车行道宽度的确定取决于车道数。路缘带宽度应根据设计车速来确定:设计车速不小于 60 km/h 时,路缘带最小宽度0. 5 m;设计车速小于 60 km/h 时,路缘带最小宽度为 0. 25 m。机动车道宽度等于车道数乘以每条车行道的最小宽度再加两侧路缘带宽度。2)非机动车道:自行车是城市居民普通型的出行工具,非机动车车道宽度等于自行车车道数乘以一条自行车最小宽度 1 m再加两侧各 0. 25 m 路缘带宽度。3)人行道:不仅要满足步行交通的需要,还要用来布置地上杆柱、地下管线、消火栓、绿化等。人行道的宽度取决于街道功能、沿街建筑物性质、人流密度、绿化带、人行道上设置的公用设施及人行道下埋设的地下管线等的需求,并同时与街道总宽度之间达到一个适当的比例。4)分隔带:分隔带分为中央分隔带及两侧分隔带,由凸出来的分隔带及两侧路缘带组成。分隔带的宽度取决于设计车速:设计车速不小于 60 km/h 时,中央分隔带最小宽度为 3 m,两侧分车带最小宽度为 2. 5 m;设计车速小于 60 km/h 时,中央分隔带最小宽度为 2 m,两侧分隔带最小宽度为 2 m。5)绿化:道路绿地率应该符合相关的规定,红线宽度大于50 m 时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50%;红线宽度在 40 m ~ 50 m 时,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25%,红线宽度小于 40 m 时,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20%。 2.4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与城市整体布局相融合 我们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时,应该避免盲目和随意,首先要明确城市发展的方向以及想要达到的目标,然后再对城市道路进行整体布局和规划。对城市道路规划进行整体布局有利于提高道路施工的效率,可以节约城市道路资金的投入,同时也为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提供了

道路设计说明

道路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 1.1采用的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及依据 1.1.1 采用的设计规范、规程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 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4)《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 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6)《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 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9)《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10)《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1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 1.1.2采用的施工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 1)《城镇道路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T F20-2015); 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1.3 设计依据 1、业主与我公司的签订的设计委托合同; 2、规划部门关于本片区道路的设计红线; 3、本道路1:500地形图及片区总体控制方案; 4、相邻已设计道路施工图资料。 1.2 主要技术标准 2、设计概要 2.1 工程概况 本项项目所在地点为火车站周边,市政道路含垭路、A线、B等道路。其中包含道路、排水、照明、绿化以及其他市政管线工程,本册图纸及说明为道路部分。 由于近年来车流量不断增加,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本道路现状路面出现了较多破损,水泥路面存在较多裂缝、错台、掉角、碎板、磨耗层脱落等病害,沥青路面老化严重。通过实施本道路的改造,能大幅提高本道路的交通服务水平,满足城市交通迅猛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快速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品位。 本项目所有道路均为改建道路,我院委托后立即组织人员现场调查,掌握了本道路的使用状况。经过与业主的多次方案讨论确定:

城镇道路工程全部知识点总结

城镇道路工程 一、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 1、以地位、交通功能、服务功能,四类:快支主次 2、按结构强度:①高级路面(快速路、主干路)——水泥砼路面(30年);沥青砼、沥青碎石、天然石材(15年) ②次高级路面(次干路、支路)——沥青贯入式碎(砾)石(12年);沥青表面处治(8年) 按力学特性分:①柔性路面—沥青类路面,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 ②刚性路面—水泥砼路面,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是混凝土配比依据)。 3、沥青路面结构组成与特点 ①沥青路面结构由面层、基层和路基组成;水泥路多垫层。 ②基层的结构类型可分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 反射裂缝(基层开裂导致面层开裂;基层开裂原因:含水率(干)、温度(冻)(其他措施:土工合成材料:玻纤网和土工格栅;旧路面的改造:白+黑,黑+黑)。 4、沥青混合料组成与材料 ①沥青混合料组成:沥青、粗骨料、细骨料、矿粉 ②沥青混合料嵌挤原则:矿质颗粒之间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为主 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以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为主 ③按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其结构组成通常有三种形式: 悬浮—密实结构:AC—普通沥青混合料;粘聚力c大,内摩擦角小 骨架—空隙结构:沥青碎石混合料,OGFC排水沥青混合料;粘聚力c小,内摩擦角大 骨架—密实结构: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粘聚力c大,内摩擦角大 ④沥青性能指标—粘结性:抵抗变形的能力,夏季高温、重载交通—稠度大(针入度小)的沥青;冬季寒冷地区、交通量小的道路—稠度小的沥青; 塑性:沥青抵抗开裂的能力;低温延度越大,抗开裂性能越好;冬季低温或高、低温差大的地区,应采用低温延度大的沥青; ⑤其他:热拌密集配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用量不宜超过骨料含量的20%,SMA、OGFC不宜使用天然砂; ⑥热拌沥青混合料主要类型 Ⅰ、普通沥青混合料AC:适用城市次干路、辅路或人行道 Ⅱ、改性沥青混合料: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加剂,适用城市主干路和城镇快速路(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高耐磨、寿命长、水稳性好) Ⅲ、沥青玛蹄脂混合料SMA:适用城市主干路和城镇快速路;SMA是一种间断 Ⅳ、改性沥青SMA:适用严格分车道单向行驶的城市主干路和城镇快速路 5、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应用 ①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关键在于沥青的再生;再生沥青的流变性质大为改善; ②再生剂的技术要求:1适当的黏度2良好的流变性质3溶解分散沥青质的能力4较高的表面张力5耐热化和耐候性(表、溶、耐、流、黏) ③目前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方法采用马歇尔试验; ④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指标:空隙率、间隙率、流值、饱和度、马歇尔稳定度(空间骝宝马) ⑤再生沥青混合料检测项目:车辙试验动稳定度、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残留马歇尔稳定度(车辙、冻融、残留)二、城镇道路路基施工 路基性能:整体稳定性、变形量控制(整形) 1、城镇道路路基工程包括:路基(路床)本身及有关的土(石)方、沿线的涵洞、挡土墙、路肩、边坡、排水管线等项目; 注:单5多8是涵洞 2、路基施工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为辅。人工配合土方作业时,必须设专人指挥,采用流水作业或分段平行作业方式; 注:起重吊装必须设专人指挥,张拉作业(项目技术负责人指挥) 3、流程: ①准备工作:交通导行、围挡、施工方案、交底、控制桩放线测量、路基土实验 ②附属构筑物:涵洞、地下管线等构筑物可与路基(土方)同时施工,新建的地下管线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原则 ③路基施工步骤:开挖路堑、填筑路堤,整平压实路基、修整路床,修建防护工程 关于交通导行:①编写交通导行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报交通管理和道路管理部门(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②按照获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设置连续封闭围挡,严控占路时间和范围; ③设置临时交通导行标志,设置路障、隔离设施,夜间警示信号; ④严格划分5区。警告区、作业区、上下游过渡区、缓冲区、终止区; ⑤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签订安全协议书; ⑥设专职安全员,协助交警疏导交通;居民居住区夜间增设照明设施; 关于安全技术交底:开工前,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应依据获准的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强调工程难点、技术要点、安全措施。 4、填土路基施工要点 ①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冻土块、盐渍土或淤泥,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mm的土块应打碎; 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合做路基填料。必须用时,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②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应铺设整平层。厚度一般10-15㎝ ③坟坑、井穴,分层填实至原基面高;(先挖后填,分层填土压实)(属设计变更,程序:施工-监理-业主-设计与监理商量后) ④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陡于1:5时,修成台阶状,每层台阶宽度不宜小于1.0m,高度不宜大于30cm; 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同步检验;路基填土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宽0.5m ⑤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和厚度,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最后碾压用不小于12t级的压路机; ⑥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5、挖土路基施工要点 ①挖方段不得超挖(留人工余量,20-30cm); ②压路机不小于12t级,碾压自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压路机走向:路两边向中心(低-高,外-内);超高曲线段—由内向外) ③碾压时,应视土的干湿程度采取洒水或换土、晾晒等措施;(翻浆土必须换掉) ④压路机压不到的部位:井口、雨水井口、沟槽、路边缘,对土进行改良,加石灰、水泥或二灰砂砾,小型夯压机夯实,重叠夯实面积1/4-1/3 6、质量检查与验收:①主控项目:压实度和弯沉值; ②一般项目:路基允许偏差,路床、路堤边坡,宽度、中线、高程、路拱、横坡、平整度 7、路基压实试验段目的 1预沉量值2压实机具3压实遍数4压实方式5虚铺厚度(松铺系数) 路基压实厚度≤30cm;基层压实厚度≤20cm;面层压实厚度≤10cm 8、路基下管道回填与压实 ①500mm是是否使用压路机的界限;800mm是使用压路机是否需要加固的界限。 ②土质路基压实应遵循的原则:“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低后高、先静后振、轮迹重叠”。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4km/h ③土质路基路基压实主要检查各层压实度和弯沉值,分层同步检验。 9、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 ①软土(水):Ⅰ、特点: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透水性差,压缩性高,强度低; Ⅱ、破坏形式:沉降过大引起路基开裂破坏;整体剪切、局部剪切或刺入破坏; Ⅲ、处理方法:置换土、抛石挤淤、砂垫层置换、反压护道、砂桩、粉喷桩、塑料排水板及土工织物; ②湿陷性黄土(孔隙):Ⅰ、特点:土质较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 Ⅱ、破坏形式:未受水浸泡时,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泡,土结构会迅速破坏,产生较大附加下沉,强度迅速降低; Ⅲ、处理方法:换土法、强夯法、挤密法、预浸法、化学加固法;加筋挡土墙是湿陷性黄土地区得到迅速推广的有效防护措施; ③膨胀土(加固):Ⅰ、特点:具有吸水膨胀性和失水收缩性 Ⅱ、破坏形式:显著的收缩特性可使路基发生变形、位移、开裂、隆起 Ⅲ、处理方法:开挖换填、灰土桩、水泥桩、堆载预压; 10、水对城镇道路路基的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