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汁中的防腐剂和甜味剂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汁中的防腐剂和甜味剂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汁中的防腐剂和甜味剂的含量

防腐剂验收标准

防腐剂验收标准 1.目的 明确公司购进的所有防腐剂的质量要求,对公司购进的所有防腐剂进行检验、验证,确保入库防腐剂的质量满足规定要求,以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所用防腐剂的质量要求、产品分类、检验方法、包装运输要求以及不合格品的处置方法,适用于公司采购的所有防腐剂的来料检验、试验和判定。 3.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1886.23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乳酸链球菌素》。GB 1886.4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D-异抗坏血酸》。GB 1886.3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4.质量要求 4.1证件要求 供应商必须提供有效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型式检验报告、每批检验报告。 4.2质量技术要求 4.2.1乳酸链球菌素

4.2.2 D-异抗坏血酸

4.2.3山梨酸钾 5.抽样方法 同一生产日期产品为一批,同一批次至少抽一袋(桶/箱),取样量不少于检测。 6.检验方法 6.1外包装及感官质量:目测。 6.2 质量指标:按照GB 1886.231-2016 /GB 1886.49-2016 /GB 1886.39-2015 要求索证检测。 7.质量判定及不合格品处置 7.1 资质不全的拒收。 7.2 外包装标签不规范的拒收。

7.3 检验异常的拒收。 7.4 经判定为不合格的拒收。 8.运输及贮存要求 8.1运输条件 运输设备要洁净卫生,无其他强烈刺激味,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有色粉末或影响产品品质的物品混装、混运、一起堆放,且应注意防雨、防潮、防晒。 8.2贮存条件 存放地点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严防日晒雨淋,严防火种,不得与有毒、有害以及有腐蚀性的物质混存,产品应存放离地10CM的垫板,四周离墙50CM,垛间应留有60CM以上的通道。 9.入厂检验项目及结果判定 9.1入厂检验项目 资质证明、型式检验报告、随批检验报告、外包装、感官、PH值、低聚半乳糖固形物。 9.2结果判定 依据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进行检验,有一项不合格,则视为该批次产品不合格。 10.相关文件 10.1《原材料检验控制程序》 10.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0.3《进料检验报告单》

防腐剂及防腐原理

防腐剂及防腐原理 1、干扰微生物的酶系,破坏其正常的新陈代谢,抑制酶的活性。 2、使微生物的蛋白质疑固和变性,干扰其生存和繁殖; 3、改变细胞浆膜的渗透性,使其体内的酶类和代谢产物逸出导致其失活。 目前食品防腐剂的种类很多,主要分为合成和天然防腐剂;常用的合成防腐剂以山梨酸及其盐、苯甲酸及其盐和尼泊金酯类等为代表,它门的特性特点我简单的介绍一下: 一、山梨酸类有山梨酸、山梨酸钾和山梨酸钙三类品种。 山梨酸不溶于水外,使用时须先将其溶于乙醇或硫酸氢钾中,使用时不方便且有刺激性,故一般不常用;山梨酸钙FAO/WHO规定其使用范围小,所以也不常使用;山梨酸钾则没有它们的缺点,易溶于水、使用范围广,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饮料、果脯、罐头等食品看到它的身影。 在这里我重点介绍一下山梨酸钾:它为不饱和六碳酸;一般市场上出售的山梨酸钾呈白色或浅黄色颗粒,含量在98%--102%;无臭味、或微有臭味,易吸潮、易氧化而变褐色,对光、热稳定,相对密度1.363,熔点在270℃分解,其1%溶液的PH:7—8。 山梨酸钾为酸性防腐剂,具有较高的抗菌性能,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其主要是通过抑制微生物体内的脱氢酶系统,从而达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起防腐作用,对细菌、霉菌、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效果随PH的升高而减弱,PH达到3时抑菌达到顶峰,PH达到6时仍有抑菌能力,但最底浓度(MIC)不能底于0.2%,实验证明PH:3.2比PH2.4的山梨酸钾溶液浸渍,未经杀菌处理的食品的保存期短2—4倍。 山梨酸、山梨酸钾和山梨酸钙它们三种的作用机理相同,毒性比苯甲酸类和尼泊金酯要小,日允许量为25mg/Kg ,苯甲酸5倍,尼泊金酯的2.5倍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食品防腐剂;在我国可用于酱油、醋、面酱类、果酱类、酱菜类、罐头类和一些酒类等等食品。 二、苯甲酸类有苯甲酸和苯甲酸钠二类。 苯甲酸又称为安息香酸,故苯甲酸钠又称安息香酸钠。苯甲酸在常温下难溶于水,在空气(特别是热空气)中微挥发,有吸湿性,大约常温下0.34g/100ml;但溶于热水;也溶于乙醇、氯仿和非挥发性油。而苯甲酸钠在都使用苯甲酸钠;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性状和防腐性能都差不多。 简单介绍一下苯甲酸钠:苯甲酸钠大多为白色颗粒,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有收敛性;易溶于水(常温)53.0g/100ml左右,PH在8左右;苯甲酸钠也是酸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用;其防腐最佳PH是2.5-4.0,在PH5.0时5%的溶液杀菌效果也不是很好。苯甲酸钠亲油性较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进入细胞体内电离酸化细胞内的碱储,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阻止乙酰辅酶A缩合反应,从而起到食品防腐的目的。

常见饮料中防腐剂及其测定讲课讲稿

饮料中防腐剂 1.防腐剂种类 食品防腐剂是用于防止食品因微生物引起的变质,提高食品保存性能,延长食品保质期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由于防腐剂能延长食品保质期,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允许食品加入适量的防腐剂。 常用食品防腐剂种类繁多,可以分为化学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两大类。化学防腐剂又分为无机防腐剂和有机防腐剂。有机化学防腐剂主要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脂类、脱氢醋酸、双乙酸钠、柠檬酸和乳酸等;无机化学防腐剂主要包括亚硫酸(亚硫酸钠)、二氧化硫、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类、游离氯及次氯酸盐、磷酸盐等。 2.饮料中常见防腐剂 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稍溶于水,溶于乙醇,酸性条件下对多种微生物(酵母、霉菌、细菌)有明显抑菌作用,对产酸菌作用较弱。在直接饮用的饮料内的最大使用量为0.2克/ 公斤。因为苯甲酸溶解度低,使用不便,实际生产中大多是使用其钠盐,其钠盐的抗菌作用是转化为苯甲酸后起作用的。 山梨酸,又名花楸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对光、对热稳定,长期放置易被氧化着色。对霉菌、酵母菌和好气性细菌均有抑菌作用。山梨酸是酸性防腐剂,适用范围在pH 值5.5以下,而毒性为苯甲酸的1/4,所以从国外发展动向看,有逐步取代苯甲酸及其钠盐的趋势。最大使用量:0.6克/公斤。

3.食品防腐剂的检测方法 目前使用的大多数防腐剂对人体都有一定的毒性,一旦过量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各个国家对防腐剂的用量和残留量都有严格的规定,防腐剂的准确检测对食品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食品防腐剂的检测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光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滴定法等。其中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光分光光度法准确度高,分析快捷,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理: 配制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安赛蜜的标准溶液,以230nm为检测波长,绘制标准曲线;样品经超声波脱气、膜过滤后直接进样,按上述条件进行色谱测定,得到各种组分的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 评价: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测定结果准确等优点,是检测食品中苯甲酸钠的最常用的方法。现在通用的较佳方法是将样品用乙醚萃取, 再将萃取后的样液在水浴烘干, 然后用甲醇定容, 滤膜过滤后进行HPLC检测。此试验种用超声萃取法,具有样品预处理简单,使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值得推广。 但是此法仅限于某种食品,应用于多种食品时,常常出现防碍峰干扰。

常用甜味剂比较

常用甜味剂比较 1)安赛蜜(AK糖) 具有良好口感和稳定性,与甜蜜素 1: 5配合,有明显增效作用。调味料不得使用。 2)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对光热稳定,耐酸碱,不潮解,甜味纯正,加入量超过 0.4%时有苦味,常与糖精9: 1混合使用,使味感提高。 3)木糖(D-木糖) 在人体内不能消化,与木糖醇比较,无清凉口感,参与美拉德反应,适用于调味料。 4)甜菊糖(甜叶菊苷) 耐高温,不发酵,受热不焦化,碱性条件下分解,有吸湿性,有清凉甜味。浓度高时带有轻微的类似薄荷醇苦涩味,但与蔗糖配合使用( 7:3)可减少或消失。与柠檬酸钠并用,可改进味感。 5)甘草甜素(甘草酸三钾盐) 甜味释放得较慢,后味微苦,稳定性高,不发酵,具有增香效果,但不习惯者会感不快。多用于调味料、凉果及保健食品,也可用于啤酒、面制品增泡。在调味料生产,常按甘草甜素:糖精=3~4:1比例,再加适量蔗糖可使甜味效果好,并缓解盐的咸味、增香;用于糖果,多与蔗糖、糖精和柠檬酸合用,风味独特、甜味更佳;在咸腌制品中,可避免出现发酵、变色及硬化现象。 6)葡萄糖 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其热量与蔗糖相近,在低甜度食品中可与蔗糖配合使用。也属于填充性甜味剂。 7)糖精(糖精钠) 甜味强,耐热及耐碱性弱,酸性条件下加热甜味渐渐消失,溶液大于 0. 026%则味苦,婴幼儿食品、调味料不得使用。 8)阿斯巴甜 人体摄入后在体内转化成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口感接近蔗糖,无不愉快后味,不耐热。苯丙酮尿症患者忌用。 9)乳糖 ?在保存挥发性香味和口味方面能力较强,对产品色素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加热可产生焦化,用于烘培食品可使外观呈金棕色。 ?具有吸湿性,可保持面制品和甜食中的水份并使其柔软。 ?可帮助发泡稳定。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 一、填空题1.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_____,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 2.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_____涮洗,或用_____浸泡。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 3 3.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制备土壤样品过程中,需取过2mm筛的土样,用玛瑙研钵将其研细至全部通过_____mm筛后,备用。答案:0.149 4. 光度法测定森林土壤全磷的样品,在碱熔完成后,应加入_____℃的水溶解熔块,并用硫酸和热水多次洗涤坩埚。答案:80 二、判断题 1.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答案:正确 2. 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3.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4.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5.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在样品中加入酸,并在电热板上加热,目的是分解有机物和氧化样品中各种形态存在的砷,使之成为可溶态的砷。()答案:正确 6.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应直接称取新鲜的土样进行测定。()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应称取风干或冷冻干燥的样品测定。 7.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总砷时,有机物会干扰测定,应加酸并加热分解,以消除其于扰。() 答案:正确 8. 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样品消解过程中所加的酸分别是盐酸、硝酸和磷酸。()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样品消解所加的酸分别是盐酸、硝酸和高氯酸。 9. 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垃圾或土壤中砷时,若所用试剂中含有少量氰化物,可用乙酸铅脱脂棉吸收去除。()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乙酸铅脱脂棉吸收去除的是试剂中的硫化物。 10. 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全氮时,如需提供烘干基含量,则应测定土壤水分,并进行折算。(答案:正确 11. 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包括硝态和亚硝态氮的全氮时,若铁粉中含有大量的碳会干扰测定,所以在选择时应注意。()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若铁粉含有大量的氮会干扰测定,所以在选择时应注意。

化妆品防腐剂作用机理

化妆品防腐剂作用机理 1、防腐剂的定义 简而言之,防腐剂就是指可以阻止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在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作用是保护产品,使之免受微生物污染,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防止消费者因使用受微生物污染的产品而引起可能的感染。化妆品受到微生物污染引起变质,一般情况下,在外观就能够反应出来。如霉菌和酵母菌经常在产品的包装边沿等地方出现霉点;受微生物污染的产品出现混浊、沉淀、颜色变化、PH值改变、发泡、变味,如果是乳化体则可能出现破乳,成块等。如果防腐剂添加的量不够,则可能出现微生物适应周围的生长环境,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防腐失效。 2、防腐剂的作用机理 化妆品中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是依赖于一些环境因素的:物理方面的有温度、环境PH值、渗透压、辐射、静压;化学方面的有水源、营养物质(C、N、P、S源)、氧、有机生长因子。基于此,可以简单总结防腐剂的作用机理有: 1)在一些油膏类等含水量很低的产品中,微生物一般情况下是很难生长的; 2)对于大多数细菌来说,最适合生长的PH范围是接近中性(6.5~7.5),强酸及强碱不适合微生物的生长,比如常见的果酸产品,防腐效果通常会平行好过中性产品; 3)提高或降低渗透压会可导致细胞膜的破裂,也可引起膜的收缩和脱水; 4)另外表面张力也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原因之一,在一些表面活性剂用量很高的配方中,微生物也是不容易生长,在这个方面,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表现比较突出,而阴离子及非离子对微生物的生理毒性则很小。 5)在一般情况下,细菌最适宜生产的温度为30℃~37℃,而霉菌及酵母菌为20℃~25℃,所以可以采用高温消毒的方法,但个别芽胞菌在适应环境后,生成保护膜,即使80℃~90℃高温下短时间内也无法将其杀灭。 防腐剂对微生物的作用,只有在足够的浓度与微生物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才能产生作用。防腐剂最先是与细胞外膜接触,吸附,穿过细胞膜进行细胞质内,然后才能在各个部位发挥药效,阻碍细胞繁殖或将其杀死。实际上,主要是防腐剂对细胞壁和细胞膜产生的效应,另外是对影响细胞新陈代谢的酶的活性或对细胞质部分遗传微粒结构产生影响。 3、防腐剂的分类 大多数的防腐剂都是通过与细胞膜接触后,与细胞壁的某些组份,主要是与蛋白质反应,破坏微生物细胞的保护结构或干扰细胞的新陈代谢,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秩序,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阳离子则主要是通过影响其渗透压,使细胞膜破裂,收缩和失水,从而进行杀菌。 按目前化妆品领域比较常用的几十种防腐剂,并对其按活性物进行分类。 1)、咪唑烷基脲 ISP公司的Germall115、GermallⅡ、GermabenⅡ-E、Germallplus、GermallIS-45。在杰美系列中,主要成份是咪唑烷基脲类,是一个甲醛的供体,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缓慢释放甲醛而达到杀菌的目的。Germall115的主要成份为咪唑烷基脲,其抗菌活性比GermallⅡ(双咪唑烷基脲)差,GermabenⅡ-E为尼泊金酯类的复配物,在对付霉菌、酵母菌方面比单组分方面有优势。Germallplus、GermallIS-45为碘代丙炔基丁基甲氨酸酯的复配物,市场反应效果也不错,但是注意避免配方中可能存在的抑制其活性的成分,另外防腐剂中1%的碘代丙炔基丁基甲氨酸酯水溶性

食品中防腐剂测定方法的研究

食品中防腐剂测定方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7-10-30T08:47:48.9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作者:陈聪汉[导读] 摘要:研究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防腐剂(苯甲酸)的含量。 广东新创华科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523000 摘要:研究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防腐剂(苯甲酸)的含量。样品中苯甲酸的最小检出量为 0.0010mg/ml, 回收率为 98%。该方法简便易行, 灵敏准确。 关键词:防腐剂;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食品防腐剂苯甲酸的测定 ,通常采用乙醚提取碱滴定法和水蒸气蒸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这两种方法测定程序复杂且周期长 ,回收率也较低。本文作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采用了新的测定方法。即乙醚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行。 1食品防腐剂 对微生物或霉菌具有杀灭、抑制或阻止生长作用的食品添加剂为防腐剂。我国准许使用的防腐剂GB2760-1986 有: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钠及其钾盐、丙酸钙、丙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丙酯、脱氢醋酸、双乙酸钠、葡萄糖-δ-内酯和乳酸链球菌素。1996 年对GB2760-1986 作很大修订,把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及其钠盐列入漂白剂。将葡萄糖-δ-内酯归到稳定和凝固剂中。特别是把保鲜剂、过氧化氢、乙氧基喹、仲丁胺、桂醛、噻苯咪唑、苯基苯酚、苯基苯酚钠等统统归到防腐剂中。这与日本相反。1997 年以前日本把噻苯咪唑、联苯、苯基苯酚、苯基苯酚钠等列为防腐剂,1997 年单列项为防霉剂。食品防腐剂 GB2760-1996共有 28个品种,1997 年新增丙酸、纳他霉素和液体二氧化碳(催化法)。1998 年增补单辛酸甘油脂。1999 年增加脱氢醋酸钠。2002 年增加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钠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钠。截止到2003 年共 36 个品种。 2试剂与仪器 苯甲酸标准溶液:0.05mg/ml (准确称取 0.5000g 苯甲酸以 0 .01mol/L 的 NaOH 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使用时再以蒸馏水稀释 10倍)。 756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 3实验条件的选择 取 0.05mg/ml 苯甲酸标准溶液 3ml 于 125ml 分液漏斗中 ,加入 20ml 饱和氯化钠溶液, 再加入一定量的1:1HCl 和 25ml 乙醚, 充分振荡后静置。弃去无机相, 以空白试剂为试样参比, 在 λmax 处测定吸光度。 2.1 λ max 的选择如前操作, 以不同波长测定吸光度,实验表明 λ max 为 223nm 。 2.2 饱和氯化钠溶液加入量的影响取数份标准溶液,只改变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用量(不足 20ml 以蒸馏水补足 20ml)实验结果表明15.0ml 以上时吸光度最大且趋于稳定, 实验中加入20.0ml 饱和氯化钠溶液。 2.3 1:1HCl 加入量的影响改变 1:1HCl 的加入量, 测定其吸光度。实验结果表明 , 随着 HCl 用量的加大 ,吸光度上升, 大于 6.0ml 以上时 ,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实验中为了操作方便 ,加入 10.0mlHCl。 2.4 振荡时间和萃取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吸光度在振荡 4 分钟之后出现最强的稳定值。本实验振荡时间控制在 4 ~ 6 分钟。萃取温度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低吸光度越大, 在接近室温时吸光度趋于稳定值 ,为了操作方便 ,实验在室温下进行。 4结果与讨论 4.1工作曲线的绘制 分别取 0 .05 mg/ml 苯甲酸标准溶液 0 .5,1 .0, 2.0 ,3.0, 4.0, 5.5ml 于 125ml 分液漏斗中 ,加入 20ml 饱和氯化钠溶液 ,10ml 1:1HCl 和25 ml 乙醚。充分振荡 5 分钟 ,静置分层后弃去无机相 ,以空白试剂为参比 , 在 223nm 处测定其吸光度 ,绘制 A~ C 曲线。 4.2样品测定 4.2.1 苹果汁中苯甲酸的测定 准确称取样品 10 .0g于 250ml 容量瓶中,以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取上述溶液 3ml 于125ml 分液漏斗中,操作同前。由所测得的A 值从工作曲线上查得 C 值, 再由下面公式计算结果 X = c ×10-3×25 ×250V ×G×10 6 (ppm) 其中 C 为标准曲线中查得的值(mg/ml)、V 为样品体积 ml ,G 为样品重量(g)。五次测定查得 C 的平均值为 5 .45, 计算结果 X=908 .33(ppm)。 4.2.2 酱油中苯甲酸的测定 因酱油中含有一定量的酯类物质 ,需要进行氧化处理。称取 10 .0g 样品于250ml 烧杯中加入 25mlK 2 Cr 2 O 7 (0.4mol/L)溶液、7ml 硫酸溶液(8mol/L), 在水浴上加热 30 分钟 ,然后冷却,转移至 250ml 容量瓶用以水稀释至刻度, 以下操作同前。在本实验中 G=28.0g ,V =3ml ,三次测定查得 C的平均值为 3.84 ,计算结果 X =285 .71(ppm)。平均回收率为 98 .0%。 5饱和硫酸铵蒸馏法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脱氢醋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九种防腐剂同时测定法。食品中防腐剂的分析 ,试样前处理的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一般用气相色谱法定量, 近年来发表很多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8, 这些方法试样前处理简单, 测定结果较准确,但是多数方法仅限于某种食品 ,应用于多种多样食品时 ,常常出现防碍峰干扰。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试样预处理时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PHBA -Es)的回收率低 , 用饱和硫酸铵-水蒸气蒸馏法进行试样预处理, 用 HPLC 法测定苯甲酸(BA)、山梨酸(SOA)、脱氢醋酸(DHA)和 PHBA-ES。用GC 法测定丙酸(PA)。研究水蒸气蒸馏盐析效应 , 分别用 NaCL 、KCL、NH4CL 、Na2SO4、K2SO4和(NH4)2SO4饱和溶液做试验 ,结果(NH4) 2SO 4 效果最好, 回收率达 100%。 6回收率实验 将处理样品上机测试,比较不同比例提取剂的回收率。

实验二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饮料中甜味剂

实验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饮料中甜味剂 一、实验目的 学习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分析测定汽水、可乐型饮料、果汁、果茶等食品中乙酰磺胺酸钾、糖精钠的色谱条件选择。 二、实验原理 试样中乙酰磺胺酸钾、糖精钠经高效液相反相C18柱分离后,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三、实验器材 1、试剂 1.1 甲醇:色谱纯。 1.2 乙腈:色谱纯。 1.3 0.02 mol/L硫酸铵溶液,称取硫酸铵 2.642 g,加水溶解至1000mL。 1.4 10%硫酸溶液。 1.5 中性氧化铝层析用,100目~200目。 1.6 乙酰磺胺酸钾、糖精钠标准储备液:精密称取乙酰磺胺酸钾、糖精钠各 0.1000g,用流动相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即含乙酰磺胺酸钾、糖精钠各1mg/mL的溶液。 3.7 乙酰磺胺酸钾、糖精钠标准使用溶液:吸取乙酰磺胺酸钾、糖精钠标准储备液2mL于50mL容量瓶,加流动相至刻度,然后分别吸取此液1mL、2mL、3mL、4mL、5mL于10mL容量瓶中,各加流动相至刻度,即得各含乙酰磺胺酸钾、糖精钠4μg/mL、8μg/mL、12μg/mL、16μg/mL、20μg/mL的混合标准液系列。 3.8 流动相:0.02mol/L硫酸铵(740~800)+甲醇(170~150)+乙腈(90~50)+10%硫酸(1mL)。 2、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紫外检测器);超声清洗仪(溶剂脱气用);离心机;抽滤瓶;G3耐酸漏斗;微孔滤膜0.45μm;层析柱,可用10ml注射器筒代替,内装3cm高的中性氧化铝。 四、实验步骤 1、试样处理

1.1 汽水:将试样温热,搅拌除去二氧化碳或超声脱气。吸取试样 2.5mL于25mL 容量瓶中。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后,溶液通过微孔滤膜过滤,滤液作HPLC分析用。 1.2 可乐型饮料:将试样温热,搅拌除去二氧化碳或超声脱气,吸取已除去二氧化碳的试样 2.5mL,通过中性氧化铝柱,待试样液流至柱表面时,用流动相洗脱,收集25mL洗脱液,摇匀后超声脱气,此液作HPLC分析用。 1.3 果茶、果汁类食品:吸取 2.5mL试样,加水约20mL混匀后,离心15min (4000r/min),上清液全部转入中性氧化铝柱,待水溶液流至柱表面时,用流动相洗脱。收集洗脱液25mL,混匀后,超声脱气,此液作HPLC分析用。 2、色谱测定 2.1 HPLC参考条件 分析柱:Spherisorb C18、4.6mm×150mm。粒度5μm。 流动相:0.02mol/L硫酸铵(740mL~800mL)+甲醇(170mL~150mL)+乙腈(90mL~50mL)+10%H2SO4(1mL)。 波长:214nm。 流速:0.7mL/min。 2.2 标准曲线:分别进样含乙酰磺胺酸钾、糖精钠4μg/mL、8μg/mL、12μg/mL、16μg/mL、20μg/mL混合标准溶液各10μL,进行HPLC分析,然后以峰面积为纵坐标,以乙酰磺胺酸钾、糖精钠的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3 试样测定:吸取处理后的试样溶液10μL进行HPLC分析,测定其峰面积,从标准曲线查得测定液中乙酰磺胺酸钾、糖精钠的含量。 HPLC色谱图见图1:

分光光度法测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中标准曲线的制作及影响因素

分光光度法测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中标准曲线的制作及影响因素 摘要:标准曲线是直接用标准溶液制作的曲线,是用来描述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在分析仪器响应信号值之间定量关系的曲线。在分光光度法测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分析中,被测物质的浓度在仪器上的响应信号值在一定范围内呈直线关系,试样测定的结果可以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因此标准曲线制作的好坏,将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食品亚硝酸盐制作标准曲线影响因素 标准曲线是直接用标准溶液制作的曲线,是用来描述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在分析仪器响应信号值之间定量关系的曲线。在用分光光度法分析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时,被测物质的浓度在仪器上的响应信号值在一定范围内呈直线关系,试样测定的结果可以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因此标准曲线制作的好坏,将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1、标准曲线的表达式 标准曲线应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如果坐标上各浓度点基本在一条直线上可不进行回归处理,但在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测定误差,往往会有一、二点偏离直线,此时可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然后绘制曲线,通常称为回归直线,而代表回归直线方程叫回归方程,表达式为:y=bx+a(式中:b为直线斜率,a为Y轴上的截距,x为被测溶液的浓度,y为吸光度,是多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在实际工作中,制作亚硝酸盐标准曲线的目的,是要借助它来查出试样中亚硝酸盐的浓度,而不是由x值通过回归方程去求得最可靠的y值,为了便于将观察到仪器响应信号值代人回归方程中直接计算试样的浓度或含量,勿需去绘制标准曲线再从曲线上查出被测物的浓度,改用下式计算:x=by+a(式中:a为X轴线上的截距,其它解释同前)。 2、标准曲线的参数 标准曲线有3个参数,即相关系数r,斜率b和截距a。 (1)相关系数(r):相关系数是表示变量x与y之间的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如果r=1则所有点都落在一条直线上。y与x完全呈现线性关系,但在分析中总存在随机误差,所以,一般r≥0.999即可。它无量纲,取至最后一个9后面保留一位数字。不进行数值修约。当相关系数太差时,其实验水平受到怀疑,应查找原因,重新绘制标准曲线。为了使回归方程比较好,在制作标准曲线的实验中应细心操作,最好在每个浓度点特别是高、低浓度点作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来计算回归方程。

食品防腐剂在食品中的作用及安全性

食品防腐剂 在食品中的作用及安全性 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班级:XXXXX 学号:XXXXX :XXXXX

食品防腐剂在食品中的作用及安全性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XXXXX XXXXX 摘要:介绍了食品防腐剂的抗菌、抑菌机理,对其分类和功能作用进行了阐述,对目前广泛存在的防腐剂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防腐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防腐剂;作用;安全性 食品工业已成为我国目前农产品增值、积累发展资金、实现工业化的支柱产业。食品, 尤其是密封包装的现代食品, 在长时间贮存或长途运输中, 发生霉烂变质是人们最担心的问题。食品腐烂变质后, 人们常见到的是产气、变酸、变臭、长毛等等, 这些现象都是食品在微生物侵染下产生的[1]-[5]。 食品防腐剂是应食品防腐的需要而生,伴随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它是指用于防止食品在储存、流通过程中主要由微生物繁殖引起的变质,提高保存性,延长食用价值而在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剂,具有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其繁殖的作用。其使用不仅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改善食品风味,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延长食品的储存期。以目前我国年使用10万吨化学合成防腐剂为例,平均按1‰添加剂量计算,每年可使1亿吨食品免于腐败变质;平均每吨食品按3000元计算,直接经济价值达3000亿元,而这仅仅只是一个保守的估计!!可见目前食品工业是离不开食品防腐剂的[6]。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也可以看到由于食品添加剂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一些厂家对食品防腐剂的滥用给人们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人们也因此越来关注食品中添加了什么防腐剂,这些防腐剂的安全性如何。因此正确认识食品防腐剂的作用及安全性是相当重要的。 1 食品防腐剂的抗菌、抑菌机理 食品防腐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能防止食品在储存、流通过程中由微生物繁殖等引起的变质。按照防腐剂抗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性质,可将其大致分为具有

实验四 食品中防腐剂的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光谱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实验四食品中防腐剂的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学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的操作技术; 3、了解食品中防腐剂的测定意义; 4、学会用此法测定山梨酸。 二、基本原理 用三氯甲烷从样品中提取出山梨酸,再以碳酸氢钠提取,使山梨酸形成钠盐溶于水溶 液中,山梨酸钠水溶液在254nm处有最大的吸收峰,测其吸光度可对其定量。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 (1)紫外分光光度计UV-2450(岛津),石英比色皿 (2)组织捣碎机 2、试剂 (1)三氯甲烷:以三氯甲烷体积之半的碳酸氢钠(0.5mol/L)提取两次,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备用。 (2)0.5mol/L碳酸氢钠:取21克碳酸氢钠溶于500毫升水中。 (3)0.3mol/L碳酸氢钠:将13.6克碳酸氢钠溶于500毫升水中。 (4)6mol/L盐酸 (5)山梨酸标准液(100微克/毫升):准确称取100毫克山梨酸于1000毫升容量瓶中,用0.3mol/L碳酸氢钠稀释至刻度,使用时再稀释成50ug/ml的山梨酸标准使用液。 四、实验步骤 1、样液的制备:称取50.0克样品加450毫升水于组织捣碎机中,搅5分钟,取10克匀浆于50毫升容量瓶中,以水定容,移取10毫升此溶液于分液漏斗中,加6mol/L盐酸 1~2滴酸化,用50毫升氯仿提取1分钟,将氯仿层分至250毫升带塞锥形瓶中,用3克 无水硫酸钠干燥,振摇后静置。 2、标准曲线的绘制:取25毫升比色管5支,分别加入山梨酸标准使用液0、0.5、 1.0、1.5、 2.0毫升,用0.3mol/LNaHCO3稀释至刻度,于254nm处测吸光度,作标准曲线。 3、样品中山梨酸的测定:取上述氯仿液25毫升于125毫升分液漏斗中,用25毫升 0.3mol/L碳酸氢钠提取1分钟,静置分层后,小心放出氯仿层,测水层吸光度,从标准曲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的苯甲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的防腐剂—苯甲酸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和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的方法和原理。 3.学习掌握用标准曲线定量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为了防止食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腐败、变质,常在食品中添加少量防腐剂。防腐剂使用的品种和用量在食品卫生标准中都有严格的规定,苯甲酸及其钠盐、钾盐是食品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主要防腐剂之一。我国规定了苯甲酸(盐)在碳酸饮料中最大使用量为0.2g/kg。苯甲酸具有芳香结构,在波长225nm和272nm处有强吸收 由于食品中苯甲酸用量很少,同时食品中其它成分也可能产生干扰,因此一般需要预先将苯甲酸与其它成分分离。从食品中分离防腐剂常用的方法有蒸馏法和溶剂萃取法等。本实验测定雪碧中苯甲酸,含有人工合成色素、甜味剂等,但一般在紫外区无吸收,故不干扰测定,样品不用处理,苯甲酸(钠)在225nm处有最大吸收,可在225nm波长处测定标准溶液及样品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法,可求出样品中苯甲酸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 日立UV-3010紫外-可见光谱仪;1cm石英比色皿;苯甲酸(AR);市售饮料 四、操作步骤 1.苯甲酸标准储备液配制: 称取0.1000g苯甲酸于100mL容量瓶中,加适量蒸馏水定容,配制成 1mg/mL溶液,吸取此液5mL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每毫升溶液相当于苯甲酸100ug。

2.标准曲线绘制: 取苯甲酸标准储备液0. 00、1. 00、2. 00、4. 00、6.00mL,分别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溶液稀释至刻度。以水为对照液,测定其中5号标准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波长范围为 200~350nm),找出λ 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 3.样品处理和测定: 雪碧饮料除二氧化碳后,准确移取2.5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在λ 五、结果与计算 从曲线上找出相应的苯甲酸浓度C x,按下列公式计算样品中苯甲酸含量。 w=C x×V 1/V2V 1样品定容后体积V2所取样品体积 六、提问 1.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哪些食品中有防腐剂? 2.用什么方法从样品中把苯甲酸分离出来?

防腐剂的复配

食品防腐剂的复配和相容性 2016-10-31 12:10:57 来源:中国食品报 食品防腐剂是指能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的物质。 防腐剂的复配 通常来讲,某一种防腐剂只是对某一特定菌落才有杀灭或是抑制效果,所以,出于以下考虑,有必要进行配方中的防腐剂复配研究。 拓宽抗菌谱:某种防腐剂对一些微生物效果好而对另一些微生物效果差,而另一种防腐剂刚好相反。两者合用,就能达到广谱抗菌的防治目的。 提高功效:两种杀菌作用机制不同的防腐剂共用,其效果往往不是简单的叠加作用,而是相乘作用,通常在降低使用量的情况下,仍保持足够的杀菌效力。 抗二次污染:有些防腐剂对霉腐微生物的杀灭效果较好,但残效期有限,而另一类防腐剂的杀灭效果不大,但抑制作用显著,两者混用,既能保证贮存和货架质量,又可防止使用过程中的重复污染。 提高安全性:单一使用防腐剂,有时要达到防腐效果,用量需超过规定的允许量,若多种防腐剂在允许量下混配,既能达到防治目的,又可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预防抗药性的产生:如果某种微生物对一种防腐剂容易产生抗药性的话,它对两种以上的防腐剂都同时产生抗药性的机会自然就困难得多。 防腐剂的相容性 相容性指防腐剂可以与内容物的组分、包装材料、特定物质等发生作用,引起效果降低甚至失效的过程,需引起重视。 1.产品中的某些组成材料如碳水化合物、滑石粉、金属氧化物、纤维素等会吸附防腐剂,降低其效力。

2.产品中含有淀粉类物质,可影响尼泊金酯类的抑菌效果。 3.高浓度的蛋白质(氨基酸)一方面可能通过对微生物形成保护层,降低防腐剂的抗菌活性,另一方面又能促进微生物的增长。 4.金属离子如Mg2+、Ca2+、Zn2+,对防腐剂的活性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过量的金属离子在香料、润滑剂、天然或敏感的化合物中易形成难溶物或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5.防腐剂可和化妆品的某些组分形成氢键(如山梨酸与某些组分)或螯合物(如增稠剂中的铁离子),通过“束缚”或“消耗”的方式,降低防腐体系的效能。 6.少量表面活性剂增加防腐剂对细胞膜的通透性,具有增效作用,但是量大时会形成胶束,吸引水相中的防腐剂,降低防腐剂在水相中的含量,影响其杀菌效能。 7.某些防腐剂和表面活性剂如硫酸盐(酯)、碳酸盐(酯)、含氮表面活性剂作用,和色素荧光染料作用,和包装材料(塑料、金属、橡胶)作用,在影响防腐剂效力的同时,也损害产品的品质。 8.防腐剂对去离子水的表面张力、产品的发泡性、组分的溶解性、色素的显色性、香料的香味、活性因子的生物活性等多方面的影响或潜在影响都应该在考虑之列。(峰回路转

常用食品防腐剂及使用安全比较

常用食品防腐剂及使用安全比较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10材料化学王珊20101103962 指导教师王喜贵教授 摘要:食品的腐败变质会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 如何防止腐败是食品科学工作者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常用的防腐措施是添加食品防腐剂, 食品防腐剂分为化学防腐剂、天然防腐剂和复合型防腐剂, 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化学防腐剂。但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 天然防腐剂和复合型防腐剂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本文将对食品防腐剂分类和对防腐剂安全使用进行阐释。 关键词:天然防腐剂化学防腐剂复合型防腐剂 防腐剂的定义 防腐剂(preservative)是天然或合成的化学成分,用于加入食品、药品、颜料、生物标本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或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 防腐剂主要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抑制物质腐败的药剂。食品防腐剂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绝大多数饮料和包装食品想要长期保存,往往都要添加食品防腐剂。防腐剂是用以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保质期。规定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25种。 1. 化学合成防腐剂 凡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活动, 延长食品腐败变质或生物代谢的化学制品都是化学防腐剂。目前常用的主要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酯、

丙酸盐、亚硫酸及其盐类、硝酸及亚硝酸盐类。 1.1苯甲酸和苯甲酸钠 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是各国允许使用而且历史比较悠久的食品防腐剂。苯甲酸为白色鳞片状或针状结晶,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 味微甜有收敛性, 在空气中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甲酸钠易溶于水,生产上使用较为广泛。防腐机理:苯甲酸钠亲油性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 1.2山梨酸和山梨酸钾 山梨酸又名花楸酸,为无色针状或白色粉末状结晶,无臭或稍有刺臭,耐光耐热,但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易被氧化变色,防腐效果也有所降低。山梨酸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山梨酸钾极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高浓度蔗糖和食盐溶液,因而在生产上被广泛使用。 1.3对羟基苯甲酸酯 对羟基苯甲酸酯又名对羟基安息香酸酯或尼泊金酯( Nipagin),是苯甲酸的衍生物。商品名对羟基安息香酸, 分子式为C7H6O3。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乙酯、丙酯和丁酯,其中,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防腐效果最佳。此类物质为无色小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开始无味,随后稍有涩味,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1.4丙酸盐 作为食品防腐剂使用的丙酸盐通常是丙酸钠和丙酸钙,两者均为白色的结颗粒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有异臭,易溶于水。

饮料中防腐剂含量的检测

饮料中防腐剂含量的检测 1 引言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防腐剂的种类也由过去单一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发展到了更加丰富多样的产品。如丙酸盐、对羟基苯甲酸酯等。近年来,天然食品防腐剂也得到了人们重视与发展,如壳聚糖、海藻糖等。 苯甲酸钠作为一种常用的防腐剂,成人日允许摄入量(ADI)为0-5mg/kg。过量摄入防腐剂会对人体部分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食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过量使用防腐剂的情况,因此检测它在食品中的使用量,对于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紫外光谱法对苯甲酸钠含量的测定 3.1 药品与仪器苯甲酸钠标准溶液(0.032g/L);蒸馏水;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Agilent-8453)。 3.2 实验方法取7.5mL标准溶液于50mL容量瓶中,并加蒸馏水至刻度。用1cm比色皿,以蒸馏水为参比,用紫外 -可见 分光光度计测定紫外吸收光谱,见图1中曲线3。选择最大吸收波长为224nm,分别取标准溶液2.5mL; 5.0mL;10.0mL;12.5mL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以蒸馏水为参比,测定紫外吸收光谱(见图1中曲线1、 2、 4、 5)。得到不同浓度下各溶液的最大吸光度(见表1) 图1 各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图2 苯甲酸钠溶液的浓度与吸光度关系图(224nm) 表1 不同浓度苯甲酸钠溶液的吸光度(224nm) 3.3 稳定性检测选择溶液3,放置10min, 20min, 30min, 60min, 90min, 120min

后,进行紫外光谱测定,得到的紫外光谱图中最大吸光度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苯甲酸钠溶液的稳定性很好(见表2)。 表2 稳定性实验结果(224nm) 3.4 线性关系的确定以不同浓度的苯甲酸钠溶液为横坐标,选择224nm最大吸收波长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扣除背景影响,选择可能不过零点的直线方程,绘制直线(见图2)。 3.5 样品中苯甲酸钠含量的测定分别取3种饮料样品,用不含苯甲酸钠的饮料为参比液(即饮料相应的水果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结果见表3。从表3可知不同样品中苯甲酸钠的含量不同。 表3 不同样品中苯甲酸钠的吸光度及含量(224nm)

食品甜味剂论文

食品甜味剂的研究现状 朱嫚嫚 淮海工学院,连云港,海洋学院,食品工程与科学,090911140 摘要:综述了甜味剂对世界的食品有着重要的影响,从1900年产量的8百万吨到1970年的7千万吨[10],近几年来食品甜味剂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并阐述了食品甜味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甜味剂应用发展前景 Present condition of Food Sweeteners on Catering Industry Zhumanman,Institute of huaihaigongxueyuan Lianyungang Abstract:Sweetness is one the most important taste sensation for humans and for many animal species as well .There is scarcely any area of food habits today tha does not in some way invole the sweet taste.The importance of sweetness is reflected in the world production of sugar,which rose from 8 million tons in 1900 to 70 million tons in 1970[10] .This article presente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food Sweeteners of catering industry facing in world and introduced the tender of food Sweeteners in recent years Keywords:Sweeteners ; Aplication; catering industry ; prospect 甜味剂是近期发展较快、销售 很活跃的一类添加剂, 世界总销售 额约 15 亿美元。近年来在国外吃得更讲营养、吃得更健康逐步成为消费 者关心的重点, 因此, 用低脂肪与 低热量的食品添加剂也随之热起来。因为合成甜味剂属于无热量或低热量, 不像天然食糖那样, 可能导致发胖、高血糖和龋齿等疾病, 而且相对比较, 合成甜味剂用量少, 使用成本低, 因此发展很快。食品甜味剂到目前为止,其发展和使用到底是什么状况 呢?我们在使用甜味剂时应该注意哪 些问题?本文就这两个问题展开叙 述。 1.食品甜味剂 甜味剂是以赋予食品甜味剂为主 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 甜味剂甜味的强、弱称为甜度, 但甜度不能定量地、绝对地用物理和 化学方法来测定。测定甜度还只能凭 人们的味觉来判断,所以直到现在仍 没有一定的标准来表示甜度的绝对 值,蔗糖是传统的食品增甜剂,其产量和消费在各国仍很大,据有关组织统计,1998~ 1999年度世界糖产量1 2849亿吨, 1999~ 2000年度产量1 357亿吨,而需求量为1 24亿吨, 预计过剩870万吨。美国是蔗糖消费大国,据美国农业部调查,蔗糖的 人均年消费量为28 kg,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开发其他甜味剂,蔗糖的消费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1982年的人均消费量达到过34 2 kg)。我国1998~ 1999年度甜菜糖产量150万吨,蔗糖产量705万吨, 合计食糖产量855万吨,国内需求 量700万吨,我国人均年消费水平还比较低,约 6 kg。 2.食品甜味剂 的必然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多地要求食品保质保鲜,为了迎合人们对食品的要求,食品甜味剂的使用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必然。未发现对人体有什么危害,长期实践说明正常使用量是安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