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的应用 教案

百分数的应用 教案
百分数的应用 教案

百分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策略。

2、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进行互化。

3、感受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必要性。

重难点:

1、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2、灵活运用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讨论,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自主学习:

1、百分数与小数互化。

0.15 72% 0.429 17.5% 1.23 200%

2、百分数与分数互化。

40% 3% 12.5 % 3/4 1/25 1/5

合作探究(一):

例1:王涛和李强比赛投篮球,李明5投3中,李强6投4中。他们两人的命中率分别是多少?谁的命中率高?

命中率指的是投中的次数占投篮球次数的百分之几。

展示交流(一):

制作王涛和李明投球命中率统计表

4÷6

合作探究(二)

例2:五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占五年级人数的百分之几?

制作五年级体育达标统计表

展示交流(二):

120÷160=0.75=75%

达标测评

1、用2000千克花生仁榨出花生油760千克,写出求花生仁出油率的公式,并计算出花生仁的出油率。

2、某县种子推广站,用300粒玉米种子作发芽试验,结果有288粒种子发芽。求发芽率?

归纳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新北师大版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全新北师大版百分数的 应用教学设计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在学习第四单元时,我们初步认识了百分数,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关于百分数的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板书,对学生没有说完整的知识点,可以进行适当补充。 2.引入:百分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处很大,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知识。

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一) 二.互动新授 1.探究“增加百分之几”解题方法。 (1)引导学生认识“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这种物理现象,并让学生看教材第87页情境图,并提出数学问题: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月增加了多少? (2)尝试解答。 ①小组讨论:“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学生反馈,教师适当总结:增加百分之几指的是多出来的体积占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②指导学生画线段图。 ③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对解题有困难的学生适当指导。 学生反馈解法: 方法一:(50-45)÷45 方法二: 50 ÷45 ≈ 111.1% =5÷45 111.1%-100% =11.1% ≈11%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具体的想法: 方法一:先算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再算增加了百分之几。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第3课时百分数的应用三教案

第3课时百分数的应用(三) 教学内容百分数的应用(三)课时 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强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并能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解读数量关系。 补评: 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 1、解方程 75%χ-50%χ=50 25%χ+15%χ=6 χ-10%χ=45 30%χ=57 2、下列句子是求谁的百分之几?哪个量是单位“1” ①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百分之几? ②今年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几? ③现价降价百分之几? 3、根据问题列出方程 一个数的10%是20,这个数是多少? 二、合作探究、质疑答疑 1、阅读课本P93页的例题,理解题意 师:请你找找单位“1”是谁,单位“1”是否知道? 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尝试画出分析等量关系,老师巡视指导——学生板演 3、图中表示出哪些等量关系?小组讨论交流 食品支出+其他支出=总支出

食品支出-其他支出=620元 4、师生共同探讨:是否可以根据等量关系式尝试用方程解一解 学生独立解决,老师教师评价。 解:设这个家庭2000年总支出χ元 55%χ-45%χ=620 10%χ=620 χ=6200 5、你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小组交流探讨:620÷(55%-45%) 说说你的理解:55%-45%表示什么意义? 6、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已知两个部分量之间的差及两个部分量对应的百分数,求标准量,可以用方程解答: A%χ-B%χ=两个部分量的差 (χ表示标准量,A%表示较大的部分量所占的百分数,B%表示较小的部分量所占的百分数) 7、自学课本P94页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P94练一练第1题、第2题 四、小结反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一》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一》教 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在学习第四单元时,我们初步认识了百分数,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关于百分数的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板书,对学生没有说完整的知识点,可以进行适当补充。 2.引入:百分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处很大,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知识。 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一)

二、互动新授 1.探究增加百分之几解题方法。 (1)引导学生认识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这种物理现象,并让学生看教材第87页情境图,并提出数学问题: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月增加了多少? (2)尝试解答。 ①小组讨论: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学生反馈,教师适当总结:增加百分之几指的是多出来的体积占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②指导学生画线段图。 ③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对解题有困难的学生适当指导。 学生反馈解法: 方法一:(50-45)45 =545 11% 方法二: 50 45 111.1% 111.1%-100%=11.1%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具体的想法: 方法一:先算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再算增加了百分之几。 方法二:先算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再 算增加百分之几。 (3)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方法。

百分数的应用(一)_教案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一)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二)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1.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 2.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比乙数多多少?甲数比乙数多的是乙数的百分之几? 3.甲数是48,乙数是64,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甲数比乙数少的是甲数的百分之几?

(三)应用题 盒子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 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四)引入新课 如果把、问题改为: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百分数应用题.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例题: 例.盒子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 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 1.读题,理解题意. 2.比较:例题与复习题有什么异同? 3.讨论:“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什么意思?(画图理解) 教师板书:多出来的部分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4.列式计算 (50-45)÷45 =5÷45 ≈0.111 =11、1%

5.思考: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 50÷45-1 ≈111、1-1 =11、1% 提问:为什么要减去1? (二)反馈 1.把例题中的问题改成“水比冰体积少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 思考:这道题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3.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少百分之几? 三、巩固练习 (一)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文字表达式.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 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 4.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 5.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几? 6.十一月份比十二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 (二)只列式不计算. 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87--89 页。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 、能解决有关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 ,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巧猜谜语,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成语,看一看谁能用数学中的数来表示它们。 百发百中(100%) 百里挑一(1%) 平分秋色(50%) 十拿九稳(90%) 事半功倍(200%) 师:这些都是什么数?你能说出它们的意义吗? 2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根据题意列算式。(课件出示) (1) 甲数是5,乙数是4,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 (2) 果园里有桃树12棵,苹果树16棵,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百分之几? (3) 想一想:如何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小结:通过回顾复习,我们解答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一) 二、互动新授 1、探究“增加百分之几”解题方法。

(1)引导学生认识“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这种物理现象,并让学生看教材第87页情境图,并提出数学问题: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月增加了多少? (2)尝试解答。 ①小组讨论:“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学生反馈,教师适当总结:增加百分之几指的是多出来的体积占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②指导学生画线段图。 水的体积 | \增加了?% 45M3 冰的体积 50M3 ③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对解题有困难的学生适当指导学生反馈解法: 方法一:(50- 45)- 45 方法二:50-45?111.1% =5-45 111.1% —100%= 11.1%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具体的想法: ?11%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的应用》教案设计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的应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准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2.进一步提升分析、比较、解答应用题的水平,培养认真审题 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 析方法,并能够准确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 析方法,并能够准确列式解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解答这类应 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二)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1.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 2.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比乙数多多少?甲数比乙数多的 是乙数的百分之几? 3.甲数是48,乙数是64,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甲数比乙数少的 是甲数的百分之几? (三)应用题

盒子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 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四)引入新课 如果把、问题改为: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百分数应用题.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例题 例.盒子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 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 1.读题,理解题意. 2.比较:例题与复习题有什么异同? 3.讨论:“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什么意思?(画图理解) 教师板书:多出来的部分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4.列式计算 (50-45)÷45 =5÷45 ≈0.111 =11、1% 5.思考: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 50÷45-1 ≈111、1-1 =11、1% 提问:为什么要减去1? (二)反馈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意图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册 《综合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意图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90页例5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假设法,使学生能掌握“已知一个数量的两次增减变化情况,求最后变化幅度”的百分数问题。 2.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假设法,解决“已知一个数量的两次增减变化情况,求最后变化幅度”的百分数问题。 教学难点:单位“1”的不断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做好铺垫 教师:最近我们一直在学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先来看看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一)只列式不计算: 1.180米增加20%是多少米? 2.图书馆有故事类书籍2000册,历史类书籍1500册,历史类书籍比故事类书籍少百分之几? (二)找出下列题目中表示单位“1”的量: 1.连环画的本数是故事数本数的37.5%; 2.果园里苹果树的棵树比梨树多50%; 3.冰箱售价1800元,十一商场搞活动,降了10%。 【设计意图】“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和“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这两类问题是解决“已知一个数量的两次增减变化情况,求最后变化幅度”的百分数问题的基础,明确找准单位“1”也是这节课的难点所在,所以设计了这两个部分的旧知复习,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作用。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一)阅读与理解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5: 某种商品4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20%,5月的价格比4月又涨了20%。5月的价格和3月比是涨了还是降了?变化幅度是多少? 教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从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有哪些困惑? 问题2预设1:3月的价格都不知道,不能解决; 预设2:5月和3月的价格不变,降了20%和涨了20%抵消了,价格应该是不变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阅读题目并独立思考问题,使所有学生的思维动了起来。对于这个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问题和困惑。有些学生可能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有些学生会觉得价格是不变的,也有学生能看出其中的端倪。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引领学生分析与解答问题,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分析与解答 教师:既然有些同学认为3月的价格不知道,无法求出最后是涨了还是降了,那么我们怎么来处理这个问题呢? 学生1:我想把3月的价格假设成100元,就能解决了。 学生2:我想把它假设为1000元。 教师:非常好,每个同学可以自己选择一个数,假设其为3月的价格,然后来求一求它的变化幅度。完成后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下,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 学生1:100×(1-20%)=100×0.8=80(元), 80×(1+20%)=80×1.2=96(元), (100-96)÷100=0.04=4%。 学生2:1000×(1-20%)=1000×0.8=800(元), 800×(1+20%)=800×1.2=960(元), (1000-960)÷1000=0.04=4%。 学生3:1×(1-20%)=1×0.8=0.8,

最新人教版统编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应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综合应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90页例5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假设法,使学生能掌握“已知一个数量的两次增减变化情况,求最后变化幅度”的百分数问题。 2.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假设法,解决“已知一个数量的两次增减变化情况,求最后变化幅度”的百分数问题。 教学难点:单位“1”的不断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做好铺垫 教师:最近我们一直在学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先来看看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一)只列式不计算: 1.180米增加20%是多少米? 2.图书馆有故事类书籍2000册,历史类书籍1500册,历史类书籍比故事类书籍少百分之几? (二)找出下列题目中表示单位“1”的量: 1.连环画的本数是故事数本数的37.5%; 2.果园里苹果树的棵树比梨树多50%; 3.冰箱售价1800元,十一商场搞活动,降了10%。 【设计意图】“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和“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这两类问题是解决“已知一个数量的两次增减变化情况,求最后变化幅度”的百分数问题的基础,明确找准单位“1”也是这节课的难点所在,所以设计了这两个部分的旧知复习,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作用。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一)阅读与理解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5: 某种商品4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20%,5月的价格比4月又涨了20%。5月的价格和3月比是涨了还是降了?变化幅度是多少? 教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从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有哪些困惑? 问题2预设1:3月的价格都不知道,不能解决; 预设2:5月和3月的价格不变,降了20%和涨了20%抵消了,价格应该是不变的。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 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三部分。 单元目标: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能够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理解折扣、纳税、利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 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地解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单元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单元难点: 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教学课时安排:约5课时 1、百分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掌握有关百分率的计算方法,知道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上的应用。 能力目标: 1.依据分数与百分数的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生产、生活中求百分率问题的能力。 3.正确计算纳税和利息的问题。 情感目标: 1.使学生感悟到美来自生产和时代的进步,美源于生活。 2.使学生感悟到人民的卓越智慧,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一、复习准备。 (一)什么叫百分数?

(二)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0.75= 1.25= 0.432= 0.8895≈ 1.02= 5÷8= 8÷5= (三)列式计算。 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经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小结:这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因为所求问题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用除法计算。关键是找准单位“1”,用单位“1”做除数。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例1。 1.改变准备题为例题,把几改变成“百”。 (1)读题,理解题意。 (2)对比:与准备题有什么区别? (3)小组讨论:你的想法是什么?如何列式? (4)全班汇报。 (5)教师追问:结果表示什么?为什么没有单位名称? 2.对比。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二)教学例2。 1.教学意义。 (1)百分数还可以叫什么? (2)你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哪些率? (3)“出勤率”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 2.教学例2。 (1)读题,理解题意。 (2)说一说发芽率的公式是什么? (3)学生试做。 (4)全班订正。 3.思考:你能告诉大家一个百分率公式吗?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7.3百分数的应用(三)教案

百分数地应用(三)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7-2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加强对百分数地意义地理解。 2.能力目标:能根据百分数地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 活地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根据百分数地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一、导入。 通过前面地学习,我们知道百分数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 地联系。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能给大家说一些生活中用 到百分数地事例吗?(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二、家庭消费。 下表是笑笑地妈妈记录地家庭消费情况: 年份1985年1995年2005年 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地百分比65% 58% 50% 课前布置学生了 解有关生活中百分数 地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地 兴趣,让学生在调查活 动中,接触到更多地实 际生活中地百分数,认 识到数学应用地广泛 性。 提出“各项支出与 总支出地关系”,使学

其他支出总额 占家庭总支出 地百分比 35% 42% 50% 1.你能给大家说说表格所表示地意思吗? 2.根据表中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3.教师提出问题: 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你知道这个家庭地总支出是多少元吗? 4.你准备怎样解答这个问题?(小组讨论) ※你觉得直接列式方便吗?为什么? 5.展示解答过程。 解:设这个家庭1985年地总支出是X元。 65%X-35%X=210 30%X=210 X=700 6.如果2005年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地50%,旅游支出 占家庭总支出地10%,两项支出一共是5400元,这个家庭地总支出是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决 ※教师评价 下表是笑笑地妈妈记录地家庭消费情况: 年份1985年1995年2005年生从中了解百分与生 活地关系。从数据地变化,让学生体会我们国家地经济不断发展,我们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 学生己有了百分数地知识基础,对于解答这题让学生自己讨论,在讨论交流中,学生感受到百分数,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地 密切联系。 由于讨论地问题和数据都来自于学生,这样就使百分数更具 有实际意义,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会 大大提高。 拓展学生地思维。综合应用所学地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 结合实际对学生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一) 万堤口小学 常海鸥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 万堤口小学 常海鸥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收集了一些成语。下面请同学们用数字把它们表示出来。百发百中,百里挑一,十拿九稳,半壁江山,一石二鸟,千钧一发。同学们,我们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优质课评选 教学设计

对,都是百分数。让我们复习一下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为了更好的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百分数的应用一: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3、课件出示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师:有一位同学把他制作冰块的过程记录了下来,(大屏幕出示实验记录)请看: 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 4、你知道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吗? 活动二:理解“增加百分之几”。 1、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百分之几?” 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 3、全班汇报,由于口头理解的不清晰,引出线段草图。 4、对比书中的线段图和学生的线段草图,引导学生思考“增加了……”这个省略号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图上看出,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了,增加了百分之几指的增加了谁的百分之几?是谁和谁比? 通得讨论得出: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的部分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的应用(三)的教学设计.doc

百分数的应用(三)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百分数的应用(三),北师大版数学第十一册课本第28页教学内容,课本第29页“练一练”及“你知道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百分数的意义,通过类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比较题目中的一些数据,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利用百分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引导学生根据百分数,通过类比法解决问题。3、关键: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1)解方程30%x = 0 x + = 240 x +0%x = 132(2)列式解答①一个数的是20,这个数是多少?②苹果20千克,梨比苹果多20%,梨多少千克?③一间米店上午卖出大米400千克,占米店全部大米的5%,米店原来有大米多少千克?(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组织全班进行交流,重点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2、导入。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二、创设情境1、出示统计表: 下表是笑笑的妈妈纪录的家庭消费的情况 年份 1985年 1995年 2005年 食品支出总额占家 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65% 58% 50% 其他支出总额占家 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35%

42% 50% 提问:根据这张统计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从统计表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比较这个家庭支出情况的有关数据,你发现什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三、探索新知1、自学课本第29页“你知道吗?”学生自学后,教师让学生谈自学后的体会和收获,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我们的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2、出示例题: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出210元,你知道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吗?(先让学生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全班交流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解:设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x元。65%x —35%x =210 30%x =210 x =700答: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700元。师:还有其他方法吗?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再组织学生交流算法。通过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也可以用算术解法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210÷(65%—35%) =210÷30=700(元)(答略)3、尝试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8页“试一试”中的练习题。(1)第一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集体纠正。)(2)第二题。(先让学生说一说“九五折”的含义。接着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四、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9页“练一练中的第1、2题。第1题。鼓励学生独立分析题意,寻找等量关系,然后列方程解答。第2题。用同样方法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纠正。五、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六、布置作业1、解方程:50%x —30%x =48 40%x =24 x +130%x =4602、应用题:(1)小刚家九月份用水吨,比八月份节约了25%,八月份用水多少吨? 2019--05 教学内容百分数的应用(三),北师大版数学第十一册课本第28页教学内容,课本第29页“练一练”及“你知道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综合与实践 生活与百分数教案与反思

综合与实践生活与百分数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白居易《远师》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6。 教学目标 1.了解普通储蓄存款、购买理财产品和购买国债三种理财方式,了解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认识千分数和万分数。 2.学习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并初步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活动的全过程,设计合理的理财方案。 教学难点 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收集的资料,揭示课题 师: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我们今天继续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板书课题:生活与百分数) 师:课前大家已经到附近的银行调查了最新的利率,与教科书P11的利率表进行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学生汇报自己调查的不同银行的利率,对比不同银行或不同时期存款利率。 师:根据你的了解说说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 【学情预设】预设1:利率下调,是为了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人们觉得将钱存银行不合算,就会把钱拿出来投资、买证券、买房子,这样证券价格、房价便会上升;相反,利率上调,人们觉得将钱存银行合算,还稳定,买证券、买房的人随之

减少,价格也会随之下跌。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一定要让学生真正地展开调查活动,真正地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要注意让学生交流在调查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预设2:利率下调,企业更容易贷款,对企业是一种支持。 预设3:利率是动态调整的,每次调整背后一定存在国家经济状况和政策变化。不同的利率水平代表不同的政策需求。当要求稳健的政策环境时,央行就会适时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减少货币的需求与供给,降低投资和消费需求,抑制需求过热;当要求积极的政策环境时,央行适时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以促进消费和投资。 师:银行存款利率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小学六年级教案 百分数的应用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张瑞勇刘艳芬

百分数的应用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案背景 (一)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本章节主要学习知识应用。 (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税率、银行存款利率利息问题、商品买卖中的折扣问题,等等。本章节学习就是教给学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教学课题 百分数的应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教材分析 (一)学习解答这类问题时,可以借鉴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明确是把哪两个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从而找到解答这类问题的方法。 (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要弄清楚谁比谁多(少)百分之几,确定谁为单位“1”的量,最后用表示单位“1”的量柞除数,关系式为:(多的-少的)/单位“1”的量。 教学方法 自主互助学习 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方法,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 题。 2、在学习过程中探究百分数问题和分数问题的联系,在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中体会类比的思想方 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方法。 难点:找准单位“1”的量。 (三)课前提问: 甲数是2,乙数是5,则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学生分析并计算回答)……时控:3分钟 教师分析:求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那么甲数是分子,乙数是分母。 (四)课内探究: 1、自主学习: 例1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提示: (保护森林,爱护环境) (1)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含义是什么? (2)谁是单位“1”.

百分数的应用(三)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三》教案 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能解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北师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的内容,是学生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列方程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3.学情调查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这些都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本册书中,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稍复杂的应用题和会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发展。 目标 1.会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进一步培养对解题结果进行检验和解释的习惯。 评价任务 1.学生能从情境中获取信息,并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考。 2.学生画图表示数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用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 环节1 创设情境激趣导学出示教材情境: 笑笑家2000年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55%,其他支 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45%。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620元。 问题:笑笑家的家庭总支出是多少元?说说你是如何思考 的?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之后交流。 学生能从情境中获取信息,并 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考。 环节2 讨论交流解决问题问题:你能找到哪些等量关系? 1.学生独立思考。 2.独立画图表示数量关系。 3.根据图找出等量关系。 4.小组交流想法。 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等量关系用方程解决问题。 学生能画图正确的表示数量 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用方程 解决问题。 环节3 练习提高练一练: 下表是笑笑的奶奶记录的家庭消费情况。 (1)2005年其他支出比食品支出少340元,这个家庭的总 支出是多少元? (2)2010年,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50%,旅游支出占 10%,两项支出一共是7200元,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 元? 学生先独立完成,之后小组交流。 能结合图来表述自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的应用(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 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让学生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解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算一算 20是25的()% 25市0的()% 水结成冰后,体积大约增加到,现在有20L的水,能结成多大体积的冰? 2、谈话揭题 同学们,当水结成冰后会体积发生什么变化呢?(变大)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这一个有关百分数的数学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一)吧。 二、合作探究 1、探究“增加百分之几”的解题方法 (1)引导学生认识“水结成冰,体积增加”的物理现象。 (2)在结合PPT课件演示,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 (3)尝试解答 ①小组讨论: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了多少? ②增加了百分之几表示什么意义? ③指导学生画线段图 ④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方法一:(50-45)÷45 方法二:50÷45≈111.1% =5÷45 111.1%-1=11.1% ≈11% 先算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先算冰的体积是原来体积的百分之几再算增加了百分之几再算增加百分之几 (3)小结 2、解决“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①学生画线段图自学完成 ②小组交流算法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税的含义。 2、理解算理,使学生学会计算定期存款的利息。 3、初步掌握去银行存钱的本领。 教学重点 1、储蓄知识相关概念的建立。 2、一年以上定期存款利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年利率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过年开心吗?过年时最开心的事是什么?你们是如何处理压岁钱的呢? 教师:压岁钱除了一部分消费外,剩下的存入银行,这样做利国利民。 二、新授教学 (一)建立相关储蓄知识概念。 1、建立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税的概念。 (1)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储蓄的知识。

(2)教师板书: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2、出示一年期存单。 (1)仔细观察,从这张存单上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2)我想知道到期后银行应付我多少利息?应如何计算? 3、出示二年期存单。 (1)这张存单和第一张有什么不同之处? (2)你有什么疑问?(利率为什么不一样?) 教师总结:存期越长,国家就可以利用它进行更长期的投资,从而获得更高的`利益,所以利息就高。 4、出示国家最新公布的定期存款年利率表。 (1)你发现表头写的是什么? 怎么理解什么是年利率呢? 你能结合表里的数据给同学们解释一下吗? (2)小组汇报。 (3)那什么是年利率呢? (二)相关计算 张华把400元钱存入银行,存整存整取3年,年利率是2.88%。到期时张华可得税后利息多少元?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是多少元? 1、帮助张华填写存单。

《百分数的应用三》说课教学设计反思

《百分数的应用三》说课教学设计反思Reflection on teaching design of "Application of percentage 3"

《百分数的应用三》说课教学设计反思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百分数的应用三》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百分数应用(三),在五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这些都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本册书中,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稍复杂的应用题和会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发展。 本节课主要是结合实际生活中家庭的各项支出情况,让学生学会用方程解决百分数问题,加深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能力,启发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看到和经历的内容和情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

决,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存在的数学,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意识。 依据新课标的理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强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并能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加强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课时:本内容安排有新授课和练习课2课时,这节课为新授课。 二、说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新课标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并力求来源于实际生活,体现时代性,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创设情境、引导探

全新北师大版《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来源: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 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在学习第四单元时,我们初步认识了百分数,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关于百分数的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板书,对学生没有说完整的知识点,可以进行适当补充。 2.引入:百分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处很大,从这节课

开始,我们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知识。 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一) 二.互动新授 1.探究“增加百分之几”解题方法。 (1)引导学生认识“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这种物理现象,并让学生看教材第87页情境图,并提出数学问题: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月增加了多少? (2)尝试解答。 ①小组讨论:“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学生反馈,教师适当总结:增加百分之几指的是多出来的体积占水的体积的百 分之几。 ②指导学生画线段图。 ③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对解题有困难的学生适当指导。 学生反馈解法: 方法一:(50-45)÷45 方法二: 50 ÷45 ≈111.1% =5÷45 111.1%- 100%=11.1% ≈11%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具体的想法: 方法一:先算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再算增加了百分之几。

百分数的应用一优秀教案

百分数的应用(一) 何洪梅 ⊙激趣导入 1.巧猜谜语,激发兴趣。(课件出示)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成语,看一看谁能用数学中的数来表示它们。百发百中(100%)百里挑一(1%) 平分秋色(50%)十拿九稳(90%) 事半功倍(200%) 这些都是什么数?你能说出它们的意义吗? 2.回顾旧知,导入新课。根据题意列算式。(课件出示) (1)甲数是5,乙数是4,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 (2)果园里有桃树12棵,苹果树16棵,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百分之几? (3)想一想:如何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小结:通过回顾复习,我们解答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设计意图:通过巧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以前学习过的百分数知识有一个回顾,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义。 (1)观察冰块的体积变化。同学们制作过冰块吗?在制作过程 中你发现了什么?(制作过,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 (2)获 取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教材87页情境图)(出示课堂 活动卡) 玻璃缸中原来有45cm3的水,结成冰以后体积约为

50cm3。 (2)你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有关百分数的问题吗?学生边提 问题边解决,最后整理出主要问题: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你知道这个问题中谁是标准量(单位“1”)吗?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单位“1”,即原来水的体积。 (3)(3)请大家画直观图表示冰的体积与原来水的体积的关系。 学生尝试画直观图表示冰的体积与原来水的体积的关系。 (4)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①、我们还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来理解题意,请同学们自己 尝试画一画。学生自由画图,汇报,教师指导整理。 ②小组合作,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义。请同学们在 小组内讨论,说一说“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明确“增加百分之几”就是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多的部分占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设计意图:结合线段图分析题意,在对比中掌握“增加百分之几”的意义,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弄清题中所蕴涵的算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