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孩子学很多才艺是利多还是弊多

蔡礼旭老师:孩子学很多才艺是利多还是弊多
蔡礼旭老师:孩子学很多才艺是利多还是弊多

蔡礼旭老师:孩子学很多才艺是利多还是弊多

一门通百门通

杨老师非常喜爱书法,她学楷书就学了十多年,因为杨老师一门深入书法,所以她的定性、耐性的功夫,成就了她对艺术的观察力也非常敏锐。因此,当杨老师学习篆刻的时候,就能很快地契入。杨老师学国画也学得很快,因为老师对于如何执笔,怎样去运用粗细线条已经非常自如,对于美感亦特别敏锐,所以国画老师在教她的时候,觉得她进步神速。杨老师学习录音、学习拍摄,进步的速度也令我们这些晚辈觉得失色与惭愧。

杨老师是四十几岁才开始学电脑,但是我看到杨老师学电脑很佩服。当她搞不清楚的时候,可以跟电脑战斗三、四个小时,隔天我从房间走出来,杨老师还坐在那里打,这是我做不到的。也由于这一分韧性,让她在学习其他东西的时候特别得力。

为什么杨老师能有如此的耐力?从学书法中锻炼出来的。为什么杨老师学其他的艺术,速度这么快?因为她已经把所有的态度跟艺术的精髓、魅力,都领纳于心而融会贯通了。

所以,学才艺不能学杂,杂了就什么都不专。你学一门艺术是一门深入的话,除了能把这个艺术学好以外,所有学习的正确态度都会形成,这种耐力、毅力、专注力都可以用在往后学习任何东西上。因为在学习这门艺术当中,对于整个艺术的敏感度就特别高。杨老师虽然没有学过所谓的网路图画编排,但是只要一看,就能看出哪里不协调,哪里不好,很多专业的人都不得不佩服,这就是杨老师一门深入的效果。

因此,让孩子学艺术,不要学得太多。才华的成就如同挖井一样,今天你开一百口井,都没有探到水;如果是一口井探到底,水源就会冒出来。这一口井的水源,是四面八方的水源汇聚而成的,寓意着你再学其他的艺能,就会显得比较简单。孩子要把才艺学好,首先要把德行的根基扎好,中国话讲:“德才兼备”,德在前,才在后,假如一个人很有才华而没有德行,那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他这一生可能会被自己的才华害死了。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现代人最大的学习障碍是杂学、贪多,《礼记.学记篇》说:“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假如你让他学一堆,他的心就会散乱;心都散乱了,如何能深入这一门学问跟艺能!现代的孩子学得很多,但学到最后非常恨父母,

很不欢喜父母给他点点滴滴的安排,连心都不欢喜、有怨恨,他会把这一门艺能学好吗?孔夫子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做这件事是欢喜去做的,你不推他,他都会继续深入下去。就好像我们真正明白学问对自身的好处,哪里还会依靠父母、老师在旁边鞭策?当他很专注的时候,当他能体会到自己的成长、自己能突破一切的时候,其内心的欢喜就会自然而然地涌上来。

一门深入才能真正成就

1 / 1

确实还是要勇猛精进、一门深入地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杨老师就是一门深入的好榜样。台湾书法界的泰斗启功老先生,他现在已有七十岁的高龄,还在做最笨的功夫,即临摹。他把知名书法家的字,放在下面用玻璃隔开,一点一滴的临摹,深怕还有自己一点意思在其中,无法契入王羲之、欧阳询这些高人的笔法境界,所以要把自己放下。很多的求教者都来跟他说:“我每天练几万字,练的都是一叠纸,非常努力。”但是启功老先生跟他说:“你们字帖练得那么多,每天练那么多不同的字帖、不同的字,就好像打靶,打一万发一发也没中;而我打一发,一发就中,这一发比你一万发还有效。”学习不要贪多,不要学杂,李传军老师说:他在临摹的时候,一天只临摹一个字。

现在人想要提升学问,提升才能,一定要走老路子,不然就无法契入,原因是自己的想法太多了。中国很多高深的艺术,现在都快断绝了,因为现在的学习强调的是一次学很多,所以无法契入真实功夫。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辩论赛上课外班弊大于利

超级小鬼辩论赛 第一环节:亮剑 尊敬的主席、对方辩友、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刚才,对方辩友陈述了上课外培训班的诸多好处,我们非常感谢大赛的主办方把辩题定为“上课外培训班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而不是“上课外培训班有益和上课外班无益”。凡事需一分为二的看,我方从不否定上课外培训班有益处,但有多大益处,它的益处能有它给我们带来的害处大吗?我方认为:“上课外培训班绝对是弊大于利”。 其一,课外培训班对孩子的健康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平时长期伏案学习,再加上营养过剩,孩子需要在休息的时候适当运动来缓解平时的压力,强身健体;用眼时间过长,也增加了得近视眼的可能。 其二,课外培训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威胁。小学生的压力大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而休息时间本来是用来缓解压力,调整状态,准备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但课外培训班不仅占用了我们休息的时间,还要多学,学更难的。这自然就增加了我们的压力。学习压力过大会造成情绪上的沮丧低落,经常显得不耐烦,暴躁、易怒;说话冷言冷语,对自己、他人的评价以及对事情的描述都有消极倾向;和家长关系紧张,对父母有抵触情绪或经常与父母发生冲突等。 与此同时,学习压力大带来的会是对学习的厌倦,使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敷衍、抱怨,过于要求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等。每到考试便会焦虑不安、考前失眠等。使学生完全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更有甚者,由于学习压力大而选择自杀。据《黄石日报》报道:2006年4月29日,汉中市汉台区龙江镇一小学两名六年级学生服毒自杀,其中13岁女生小倪经抢救无效死亡;同班14岁男生晓风幸而脱险。学校从小倪的日记本中发现了一张写有“倪,你想睡吗﹖我好想睡觉”的纸条。据了解,小倪就参加了很多课外培训班。教育部长袁贵仁一语中的地指出:“生命不保,谈何教育?”请问对方辩友,有什么比我们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什么益处能用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来作为代价? 其三,课外培训班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我们不防来算一笔帐:2014年丽水市人均收入是11892,夫妻俩就是23784,如果我们参加一个兴趣班,如钢琴班,一个月至少就要500元;再参加一个英语班,每月至少也要200元;这样一年下来就需要9800,基本占了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爸爸妈妈还要支付我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这怎能不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我们都是懂事的孩子,对方辩友也一定和我们一样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所以不要给他们太大的生活压力,要认识到上课外培训班确实加重了父母的经济负担,使得我们的父母不得不努力赚钱,不得不省吃俭用,爸爸妈妈多么不容易呀!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读书心得体会 曹文忠 我平时常看一些专业技术方面的报刊杂志如《电脑报》等,最近在系统的看 了蔡礼旭老师的专辑《幸福人生讲座——细讲弟子规》后,深深认识到《弟子规》在当今真是一本既古老、又时尚的读物。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好的老师,告诉 我们许多道理,带领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规范我们做人的准则,指明我们做人 的方向。明白了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字却蕴含着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和谐的家庭有 着重要的意义。 《弟子规》是一本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学规、学则的形式,三言成语的体例,浓缩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知识的教育范本。其不论从工作到 生活,还是从做事到做人,廖廖 1080 个字,就把人类社会所提倡的、反对的,遵 道的、违德的讲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内涵丰富。 《弟子规》总序开篇时这样教育我们: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 面对自身德行进行塑造。 “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他有 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老师、对兄长、对朋友就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更谈不上爱祖国、爱人民、 爱社会主义了。 “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单位、政府,如果不能谨慎处世、诚信待人,那么整个社会会怎样呢?当今社会上腐败横行,“地沟油”、毒大米、毒猪肉、染色馒头、毒奶粉等等, 不就是一个个谨信缺失的活生生的例子吗。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 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 了还有余暇,则学习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其实教育的“教”拆开就是:“孝”和“文”,说明白了就是让人学习孝的文化,而现代社会的教育却是“不余力,全学文”,试想一个才高八斗而道德缺失的人他对社会会有怎样贡献?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 - 1 -

弟子规学习心得600字3篇

弟子规学习心得600字3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蒙学教材之一,是一部针对儿童的行为规范,全部需要身体力行,执行力与示范性很强的读物。下面是网带来的弟子规学习心得6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弟子规学习心得600字 学校的读书节让我有了一次机会接触《弟子规》。品读后不由得佩服起李毓秀来,竟能编出如此圣明的书来。原本一些同学还说是因为毓秀和育秀字音相同,所以学校才会要求我们朗诵。其实不然,学校之所以选它是因为其中包含的道理或许就是我们一辈子需要做的。 《弟子规》中有一句话使我感触颇多。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我们应该学会孝敬父母,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百善孝为先。或许现在的儿女早已无法做到像古人说的那样“出必告,反必面。”但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一些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比如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要我们去做事,我们应该赶快行动,不能借故拖延,或者根本不放在心上,不愿意为父母效力;父母教导我们时,应该恭敬地听而不可以随意打断他们,要将话听进心里;我们犯了错误,父母责备,应当顺从他们并且承担过失,不能顶撞他们,让他们伤心。 如果一个人能够孝顺,那么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

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古人黄香九岁为双亲温席;沈云英替父亲守卫道州府;郯子取鹿乳,供奉双亲;董永卖身葬父;陆绩怀橘遗亲;王祥为母卧冰求鲤;杨香扼虎救父。 这些事例足以看出孝悌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学习先辈们以父母为首的优良品德,把中华民族以孝为本的精神发扬光大。 我们要做孝顺父母的人! 篇二:弟子规学习心得600字 冬天带走了秋天最后一片黄叶,收获,交杂着工作的欢乐与泪水;喜悦,记载着孩子成长的点滴。今年九月来到龙岗幼儿园后第一次接触到《弟子规》,经过一学期培训与学习,使我对《弟子规》有了深刻认识与了解。 每日的中午是我们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的时间----听《细讲弟子规》讲座。蔡礼旭老师从生活中点滴讲起,教导我们平时应如何孝顺父母、兄弟和睦;教导我们与朋友、同事之间应怎样相处;还教导我们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及人生怎样创造幸福等等。每听一次蔡老师的讲座,都会给我带来很大的触动。回想往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蔡老师所说的相差无异。 生活中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是毫无怨言的付出,无微不至的关心着我们;而作为子女的我们有没有真心的去孝顺我们的父母,关心父母的生活哪怕是短短的一声问候;对于朋友及亲人是否真诚相待;对

蔡礼旭老师主讲家和万事兴.

蔡礼旭老师主讲:家和万事兴 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集) 刚刚跟大家提到,今天有没有念《弟子规》,其实我们在念《弟子规》的时候,都会觉得念到哪一句的时候特别有精神?念到最后一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为什么特别大声?是因为这句话特别鼓舞自己。别人的鼓舞,它不可能伴随着我们分分秒秒,最重要的要鼓励自己、要相信自己。我们人生往往败下阵来,都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跌下来。诸位朋友,大家看得出来,我以前很没有信心吗?你们这么会配合,都装着看不出来的样子,给我很大的信心。我是从小成长的过程没参加过什么比赛,而我的二姊都是全校第一名,每次颁奖我二姊上台去,我的头就低下来,都生怕别人说那是你姊。都没参加过什么比赛,读了大学参加了两次,第一次大学一年级,辩论比赛。为什么找到我?因为大二的学长已经找不到人,只好找我,就是找不到人就变成我,因为我不会拒绝,就答应了。结果要讲十五分钟,时间没到不能下台,我的口才又不好,七、八分钟就没词,然后又不能下台怎么办?就站在台上傻笑七、八分钟。所以人生每一段路程都有意义,对我们的人生都有帮助,傻笑是从那时候练的。你乐观的面对人生,都能得到这些启发。第二次是我念师范学院,八百公尺接力,得第三名还拿了个铜牌,看得出来吗?为什么?我拿着那个铜牌不知道是要高兴还是难过,因为只有三队参加。所以你看在这种成长过程,你说要有信心不容易,可是我有一点心态是圣人不会骗人,君子不会骗人,祖宗不会骗人,这一点我是提得起来。 我又看到颜回夫子、又看到孟子都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舜是何人?我是何人?只要有志气肯努力的话,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像尧舜一样的圣人。所以我们整个文化的承传,读书是志在圣贤,这个目标是很明确的。而圣贤君子它不是很空洞,圣贤君子就是做什么像什么,尽本分、尽忠职守这就是君子、就是圣贤。今天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不觉得羞耻,就耻于不如圣人这样的德行,人有这种心态,他就不断提升。「德比于上则知耻」,人有知耻心,他的勇气就上来,知耻近乎勇,谁也不能阻止他向上的动力。「欲比于下」,人的欲望跟一般老百姓比,「则知足」,欲望就不会愈打愈开。我是接触老祖宗的教诲开始认识自己。我还没读经典以前,同学寄心理测验给我,做了三十题、四十道题心理测验,做完以后你得五十分,它的结论,是你的性格、个性很像老虎型的。比方说你得六十分,它说你的性格很像孔雀型的,我记得还有写无尾熊型的。那个时候拿到这个心理测验结果,然后跑去跟同学讲,我跟你讲我像老虎,我像无尾熊!所以这年头没有圣贤经典,人活得跟畜生一样,他还高兴半天,你看差多不多?以前是耻不如圣贤,为什么没有一个心理测验,测验出来的结果,说你有大舜的孝心,你有唐太宗的恢宏大度,你有尧帝的仁慈?为什么这个心理测验,不是期许我们成圣成贤? 《孝经》里面有一句话,「孝悌之至」,人的孝悌之心达到极点,「通于神明,光于四海」,光于四海,光就是智慧,人的孝悌达到顶点,他的智慧、他的德能会整个开显出来。大家有没有信心孝悌之至可以无所不通?信心是一切最重要的基础,没有信心什么事都做不起来。大舜就是最好的榜样,大舜他还没有闻到这些圣人教诲以前,他也是个农民,他住的地方跟一般山野里面的野人没有差别,很可能他走路的时候,旁边还有一只野猪跟着他。这不是我

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 (1)

细讲《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三十七集)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看下一句经文: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道人善,即是善』。当大家听到很多善人的行持,善人的风范,每个人心中都会生起这种效法之心,是绝对会这样,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在这几天当中,一定有人已经做到『愈思勉』,已经学到了,一定有。从诸位朋友的脸上就看得出来有法喜。这个法喜绝对不是念经念出来,而是有落实在生活之中。所以这个道人善很好,因为会让更多的人得利益。所以现在卢叔叔的名字已经到全中国去了,这也是我落实《弟子规》的结果,叫「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所以我们也要非常用心去把这些好的风范记在脑子里,随时都可以告诉别人,让他们都可以得到一个效法的对象,甚至於从中找到一些很好的方法。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当我们去宣扬别人的过失,对方假如知道了,可能会非常难受,所谓「背后之议」,背后的议论,说他的是非;「受撼者,常若刻骨」,你批评他这一些不好的言语,在他的心中就好像刻入骨头里面去了,时时想著报复你。这都是在意气用事,这样不可取。所以不要去『扬人恶』,可能会树立敌人。十个朋友不嫌多,一个敌人可以给你烦死了。所以我们存心仁厚,不与人起冲突。当假如别人有善我们都不称扬,别人一有一点小恶马上就到处传,这样不只折损了自己的福分,更大的罪过,它是影响了团体跟社会的风气。你看假如每一个人都不讲人家的善,都只宣扬人家的恶,那将造成很大的社会问题,人与人将会纷争不断。所以我们也要考虑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是在影响整体社会的风气,这个罪过不单是个人,还可能跟整个社会结罪。所以言语不可不慎。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善相劝』。我们之前课程也提到,「善」必须先分辨真善假善、是善非善,还有很多的判断在《了凡四训》这一本书。当你判断正确才能够去劝,不然到时候是非都没分清楚,那就不见得是利益到他人。那古代人面对别人善的劝告,或者是听到善的言语行为,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态度去接受?孔子赞叹颜渊「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就是颜渊只要听到一个善,马上时时刻刻放在心中,一定要去落实。所以只要提到贤德,孔子都会直接说到「有颜回者好学」。对於颜渊这个学生,夫子非常欢喜,也因为他的学习非常扎实,只要老师说过的话、说过的善,他都会时时刻刻不忘去实践。所以当我们有这样学习善的态度,自然就能够『德皆建』。 在古代所有当官的,我们都称他是「父母官」,为什么叫父母官?因为比方说一个县令,他与整个人民相处得很密切,而且整个县的教育方针、教育内容都是由县长在负责,所以他也有责任把他这一县的人民教育好,能够「爱民如子」的这种态度,所以也称为父母官。那当然这一些地方领导人,他也有要落实「善相劝,德皆建」,让整个社会风气能够愈来愈好。那我们现在当官的有没有这个态度?还是有,我们要隐恶扬善。但是为什么比例没有像以前那么高?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我们错了,我们也没有把《弟子规》跟他们讲,现在又功利主义这么炽盛,所以重利轻义。只要他能够有这个机缘看到《弟子规》,应该会唤醒他那种为官的责任心。 在隋朝时代,有一个读书人叫辛公义,这个姓比较少。诸位朋友,这个父亲取的名字好不好?他取这个名字,他儿子绝对不可能作奸犯科,因为每天人家都喊他公义。他一定全身都是

解读兴趣班的六大误区

解读兴趣班的六大误区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有一技之长,会唱一首歌、跳一支舞,还能弹几段钢琴曲,或者弈几盘围棋、甚至会冰,珠、心算之类的比 赛再拿几个第一。在这样的早教氛围的空气里,各种各样的兴趣班, 也就铺天盖地地应运而生了。宝宝在小时候多学一些各种技能,确实 对以后的发展会有所协助,但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迫切愿望,又难 免会让父母走进一个又一个的误区。 误区一:不了解宝宝的兴趣,盲目报名 镜头:贝贝的妈妈看到邻居家的宝宝报名上了钢琴班,听到隔壁 每天传来叮叮咚咚的琴声,于是也兴冲冲地跑去给贝贝报名。过了几天,又听亲戚说,画画能锻炼宝宝的想象力,于是就到处打听哪里有 绘画班,又给贝贝报了绘画班。又过了几天,看到贝贝能很专注地看 公园里的爷爷们下围棋,贝贝妈妈便想到围棋能培养贝贝的思维水平,又张罗着给贝贝报名围棋班……就这样,妈妈为贝贝换报了5、6个兴 趣班,花了很多报名费。其实,贝贝妈妈这时还没有真正的摸到贝贝 的学习兴趣在哪里,不光浪费钱财,而且耽误了时间,由此造成的弊 端是,无形中养成了贝贝见异思迁,做事没长性的不良习惯。 专家的话: 留心观察,发现宝宝的已有兴趣 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多留心观察宝宝,看准了宝宝对哪 些事物感兴趣,然后从这些已有的兴趣下手。比如,贝贝妈妈发现贝 贝对围棋感兴趣,那就每天带着贝贝去公园看爷爷们下棋。同时,妈 妈能够买来围棋,让贝贝学习下围棋。在学下棋的过程中,应该从围 棋的基本规则及入门知识开始,当宝宝碰到不懂或疑难问题的时候, 妈妈一定要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实行指点,在开始的博弈过程中,要故 意让宝宝赢棋,这样能更有效地激发孩子学棋的兴趣和深入学习的自 信心。

三类兴趣班不要给孩子报 坏处大于好处

三类兴趣班不要给孩子报坏处大于好处 一、不要报孩子没兴趣的 既然是兴趣班,那首先得孩子感兴趣,如果家长非要按照自己意愿,强压着孩子去学习,那学不好是小事,破坏了孩子的求知欲,那才真的是得不偿失。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报班如果不基于兴趣,那么一来,孩子不愿投入,二来,浪费家长的时间和金钱,到最后,兴趣倒是没培养好,厌学情绪却被激发出来了。 有的家长说,兴趣不是可以慢慢培养嘛,反正报了再说,也许慢慢就产生兴趣了,这话是没错,可主动的追求与被动的引导,效果上差很多,因此如果孩子没兴趣,千万不要硬来。 机构老师爆料:这三类兴趣班千万不要报!对孩子的坏处大于好处不要报超纲,超前,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兴趣班 有一个心理学的实验,这个实验是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他是这样做的: A练习爬楼梯8个星期,B在前面的6个星期没有任何训练,从第七周开始2个星期的爬楼梯训练,最终发现,B的成绩比A还要好,最关键的是,A从此对爬楼梯一点兴趣都没了,可B爱上了爬楼梯,而且乐此不疲。 这个实验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是教育的重要条件,教育,不能超越人生理成熟的基础;第二、过早地强化学习会

抹杀人学习的兴趣。 在工作中,我经常接到小学二三年级家长的咨询,他们说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成绩很好,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新学期一下子就不行了。根据我的统计,但凡孩子上的是私立幼儿园,或者在幼儿园阶段学的东西很多,那么这些孩子通常在二三年级出问题,因为一年级的时候,他们可以吃老本,就算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不好好写,可成绩总能让父母满意。 可是,因为之前上课习惯,学习习惯没养好,所以,当到了二三年级,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这些孩子一下子就无法适应了,因此,早晚是要出问题的。 再回到主题,很多机构为了赚钱,根本不考虑客户的实际年龄,比如五六岁的孩子就直接培训逻辑思考能力,要知道这个能力是由大脑生理机能决定的,正常要到青春期快结束的时候才发育完整,你现在就去训练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是不是有可能出现实验中A孩子的情况。 当然,还有一些机构,特别喜欢卖“概念”,比如什么财商逆商,抗挫力执行力啥的,这玩意实在太虚,咱实打实的,让孩子学个唱歌跳舞,再不行加个篮球羽毛球啥的,我觉得这就够啦,搞那么些有的没的干什么,这不是欺负我们没文化嘛。 所以说,报兴趣班还是要基于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千万不要报超纲,超前的课程,坏处远远大于好处。 不报名“开课不满5年,老师工龄不满3年的兴趣班”

孩子上兴趣班的最佳年龄汇总

如今,我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各种兴趣班也应运而生,很多父母也盲目跟风给孩子报班。但孩子到底该学什么呢?什么时候学合适呢?看看这个你便一清二楚了! 林加林冷榨大豆油,非转基因、物理压榨、寒地黑土、绿色富硒,低温冷榨工艺,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大豆原有的醇香与多重营养,富含天然的抗氧化剂,不含任何溶剂油及添加剂等,是家庭饮食健康不可缺的食用油。林加林非转基因食品级豆粕、瓦饼,可做酱油、小食品、豆制品等,质量上乘有保障! 01 外语 从大脑发育来看6岁前的大脑侧向化尚未完成,宝宝在学习英语时,是用整个大脑学习的,比长大后用部分大脑学习英语会更快速和熟练。正常儿童4岁时便能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越早接触外语越有优势。每个宝宝的先天禀赋、性格特点、家庭语言环境等情况不一样,这也会影响宝宝学习英语的最佳时间。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宝宝1~2岁就开始亲近英语,3岁以后跟着老师正规学习比较好。 02 绘画 每个宝宝发展都有差异,最早在八九个月,最晚两岁左右,就可以开始让宝宝进行第一步的涂鸦探索了。这实际上是让宝宝开始接触笔和纸,感受手的运动对白纸产生的影响。真正报班跟着老师学习一般从四岁左右开始比较适合。儿童画是儿童的自我表现,父母应鼓励宝宝在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感兴趣的内容,而不是画父母感兴趣的主题。

03 书法 书法是一种技巧性很高的艺术,字要写得漂亮且具有艺术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按照学习规律,一步一步的学习,练习、循序渐进,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能掌握书法的确要旨。 对书法有兴趣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就可以开始接触书法。真正系统地学习书法,年龄不宜太小,学龄儿童从三年级开始学习书法,较为适当,因为这个年龄已适应学校生活,对文字的理解也较深,可以开始学。 04 钢琴、古筝、小提琴 钢琴、小提琴和古筝,都对孩子的手指力度和力量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孩子学琴年龄太小,就无法达到这一力度要求,这不仅不能很好地学习钢琴的演奏,而且时间一长还会对孩子的手指的正常发育有损害。 孩子学习这些乐器的最佳年龄是5—6岁。到了5岁,孩子的皮质细胞已大致分化完成,中枢神经系统更趋成熟,肌肉的发育也更加完善,这为学习这些乐器提供了良好的生理条件。由于小提琴是需要单手拿琴站立的,小孩子每次练琴最好控制在30分钟以内。 05 篮球 学篮球最好的时间段是6-16周岁,6-10周岁主要是学一些基本功,基本功要从小打好,要不然到后面再学就更难了,而且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也正在发育,运动能够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10-13周岁

《细讲弟子规》读后感

如何经营幸福人生 中埠中学李强 近几年来,我们张店区的教育提倡学生诵读《弟子规》。自己以前虽然大致看过,知道所说的大致内容,但是,还真没有认真读过,在假期中,利用空余时间,比较仔细的翻阅了台湾蔡礼旭老师的《细讲弟子规》,这并不是一本单纯的阐述《弟子规》的书,而是通过讲解《弟子规》并结合许多事例和道理,教会人们如何经营幸福人生。 幸福在哪里?要想营造幸福的人生,首先,要完美自己。我们普通人都是对别人要求太多,对自己要求太少,“严以待人,宽以待己”,寻找真诚时,自己没有对世界付出真诚,却希望别人对自己真诚,追求完美时,只是要求别人完美。其实最应该完美的是自己。只有主动付出人生才会幸福,幸福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幸福还在于安于职守,敦伦尽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只有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幸福自然会在你身边。在家你是一个好的父母,在学校你是一个好的老师,,那你就会时时体会到幸福,只要懂得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都是我们幸福的理由。 幸福还在于把握当下,要和谐对待自己和他人,理解和关爱他人,心胸宽广“天无私覆,地无私载,人生天地之间,要演出天地无私之德”,只要心中有爱,幸福就在身边。 “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要下对抉择,人生才会幸福。人生也要抉择轻重缓急,什么事请先做,什么事情后做,先后顺序要下对抉择,人生第一件大事是把孩子教育好。怎么教孩子?身教。我们知道教孩子一辈子,最重要的是做人做事的态度,而不是分数最重要,但是我们还是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因为我们太注重名利,放不下自己的面子,太注重名利。应该教孩子学会做人,与人相处。做事要有责任心,一个孩子有责任心,,他才会有担当。让孩子明白念书,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一种责任。有孝心的孩子是希望让父母放心,希望让父母有好的生活,所以他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跟能力,这样的孩子才会大有发展。“真正成功的主管和企业家,学历都不是顶尖的。”什么样的特质才会让人成功呢?诚实、责任心、谦虚、信用、耐心。智商很重要,但是,情商更重要,品德最重要。现在西方人一经发现,原来还有一个比把东西做好更重要影响企业的因素,就是员工的德行。既然德行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呢?要教育孩子“使作善也”,孩子又善良的心,就会有善的行为,自然会有善良的朋友,他的人生就会幸福。所以教孩子不是要读很多的书,而是先要求自己要做到,当我们表现出善的行为,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所谓的“身教重于言教”。假如现在你的孩子扎根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你已经让他这一生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说抉择最重要,你抉择要教给孩子的是什么,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将会影响的孩子一生的幸福,也会影响到你的幸福。 我们如何才能下对抉择?建立理智。如何才能建立理智?还要透过学习,有好的判断力,才能下对判断。理智要愈早建立,人生才会下对重要的抉择。当我们理智时,我们会下对抉择。抉择中最重要的是你的思想观念。思想决定你的行为,行为决定你的习惯,习惯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所以一个人能不能幸福,关键是“思想”思想会影响你的一言一行。但是现在人的思想普遍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自私。如何才能教育孩子不自私呢?就应该从我们自身做起,当我们真正修养身心,就能够对家庭、社会产生很大的力量。百善孝为先,其实要对社会有贡献,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困难,就是要好好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首孝悌”,你让一个人真正有孝心,他面对所有为人父母的人他都会恭敬。子让回去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所以重视孩子的德行,整个社会就会呈现祥和之气。如果孩子从小注重物质享受,家长不给于合理的管教,等到花钱习惯了,就很难改。他的努力目标就不是为了孝顺父母,不是为了照顾妻儿,而是满足他的物质欲望,就会变得自私。因此从小要教育孩子要有仁爱之心,要替他人着想,他将来一定会为社会造福,自己也就会过得幸福。

孩子上兴趣班家长很困惑

孩子上兴趣班家长很困惑 下一期的兴趣班已经开始报名了,儿子的素描学习班要不要继续念呢?我摇摇摆摆了好几天还是定不下来。 丈夫问:“你有没有打算让儿子以后走‘纯美术’这条路?” “没有!” “那就不要再学了,学这个学那个,儿子太累了。不过有点可惜,儿子挺喜欢素描的,我每次去接他,那老师都说他画得不错。” 其实,我迟迟决定不下,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当初让儿子去学素描,并没有考虑那么多,只是觉得儿子精力过剩,双休日呆在家里,烦人。和同龄人相比,儿子幼稚得出奇——我要他出去玩,去松台广场走走也行,他说你陪我去;我让他自己对着墙壁打乒乓球,他说你过来替我数数;我熨衣服的时候,他会站在旁边,问个不停:衣服会被烫破吗?我摸一下熨斗的底面,手会被烫成怎么样……我是个没有耐性的妈妈,被他缠得没辙,只好妥协,说“看电视去看电视去”。可是总不能一天到晚让他看电视吧! 送培训班学习,总比看电视,玩电脑强。我们达成了共识。 学什么呢?学下棋,需要对手,在家里没有对手,肯定要大人陪着练习,那不行,自己太累了!学乐器,据说不仅要陪练还要陪学,因为孩子学的音在家练习时你要听得出他弹得对不对,这更不行……一个女友建议我,学素描吧,一次就是大半天,既可以为自己腾出时间,也可以培养孩子专注的学习习惯。我和丈夫一琢磨,就定了。也没有想让他怎么样多才多艺,只是有点私心,想双休日儿子出去了好有点属于自己的时间。 第一次,儿子学素描回来,把素描作业交给我的时候,他有点胆怯。因为素描作业上不仅有素描的分数还有儿子学习态度的分数,儿子被减了5分。当时,我也不懂,就问他,这减5分是什么意思?儿子嗫嗫嚅嚅,我和小朋友讲话,被老师批评了,就减了5分。 一次、两次……减5分、减3分……我真是被他气疯了,我不关心他的素描成绩,我只关心他学习态度的分数。面对一次次的减分,批评、威胁、恐吓……到了后来,丈夫去接他回来前都要先做我的思想工作,别管那分数了,坐4个小时不容易,大人都熬不住,他才多大! 可事情就是这么有意思,就在我也想通了的时候,儿子学素描也上了路,他拿回的作业不再有减分。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他一回来就兴高采烈地告诉我,老师给我加了2分。直到现在,儿子的素描作业每次都有加分,并且素描的成绩也很高。时不时地,学素描回来,他会很兴奋——老师今天把我画的素描拿到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模板精选3篇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模板精选3篇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模板精选3篇,希望你喜欢。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第1篇 今天刚刚参加完为期4天的《幸福人生讲座》,在学习过程中,真的启发很多,也有很多让人反省的地方。希望这样的讲座能得到更好的推广。我形容这个课程是:世上最贵的课程,却是免费的,而且提供食宿。让一个人受益一辈子的课程,免费让你学习,你愿意接受吗?参加学习的人没有年龄限制,下到咿呀学语的小孩,上到古稀之年的尊长,学乐融融,简直是人间仙境。人间乐土啊;课堂上只有唯美,没有虚伪和猜疑,没有争斗,没有利益。只有关怀与帮助,只有和睦相处,只有无偿帮助,只有爱。 通过4天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传统文化。非常感谢中心的谭老师和义工团队,他们真的很辛苦,不为回报的为大家服务。在学习的现场,他们都是非常有礼貌的问好,称呼所有的学长都为老师,源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讲座的第一天是蔡礼旭老师讲的《家和万事兴》、周泳杉老师讲的《新世纪健康饮食》。通过蔡老师的讲解,让我们了解到家和的根本是夫妇关系,了解到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周老师告诉我们健康饮食源于素食,吃肉对身体的伤害,并对地球的影响,对环境的危害,原来都以

为只有吃肉才有营养,听后才知道是错误的,病从口入,都是吃出来的。 讲座的第二天上午是肖陈颖老师的《爱心伴孩子成长》。告诉我们教育要重实质,不能重形式,实质重于学生的内心教育。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或老师应是帮助改过,不应责备,教育其不再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专长。多启发,少说教。言教不如身教。往往父母抱怨孩子管不住,或者觉得小孩不孝的时候,有没有反省自己,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小孩看在眼中,他们都是在模仿家长。所以父母的身教重于一切,孝道更是父母先要懂得孝道。下午的课程是李越老师的《礼在人际关系中的运用》,人际关系像山谷中的回音,更像一面镜子,你想得到什么就要给予什么。如果你想得到对方的笑脸,你必须是笑脸以对。对人的态度是诚、敬、谦、和。礼的核心是恭敬心,没有敬的礼只是在作秀。 讲座第三天上午是钟茂森博士讲的《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更是做人的根本。让我们懂得孝道的标准,更值得我们去反省。行孝在当下,行孝不能等。下午是靳雅佳老师《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让我们认识到音乐对生活或做人的影响,更加听到了很多感恩的歌曲。感恩父母、感恩所有人。 讲座第四天上午周泳杉老师《中国文化与管理科学》,这个课程真是茅塞顿开,中国传统文化才是博大精深的管理科学,蕴含很深的道理,但又把管理阐述的那么简单。中国文化是根本的管理之道,西方管理却是多为治标的管理方法。下午是蔡礼旭老师的《承先启后,继往开来》,让每个人中国人都有种使命感,中国

家长为孩子报兴趣班应注意什么

家长为孩子报兴趣班应注意什么? 1.参加兴趣班需考虑孩子年龄。兴趣班,顾名思义,就是能让孩子感兴趣、能给他们带来乐趣的课堂。但是绝大多数爸妈可能会把兴趣班与“特长班”混淆起来。事实上,两者所持的宗旨并不相同。兴趣班意在令孩子快乐,因快乐而收获着能力;而特长班则是一种快速成长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使孩子在某项技能上有飞速发展。通常4岁以上的宝宝,才建议参加兴趣班。因为4岁以上的宝宝才会出现某种能力的定向,而4岁以下的宝宝专注力不够,兴趣点广泛而不持久。 2.注意发现孩子的优势。幼儿时期是孩子感知觉、动作发展和思维训练的敏感时期。适时、适当地参加一些兴趣班,有助于父母及时发现而不忽略孩子的兴趣和优势——家长的智慧就在于发现,然后加强培养,也就是顺应孩子的“强项”和个性去创造条件、去引导,开启其智慧、挖掘出潜能,就会事半功倍。说到底,教育的目的不是抹煞差异,而是彰显差异。比如,语言型的孩子可以学英语;音乐型的孩子可以学弹琴、学舞蹈;逻辑-数理型的可以学围棋、象棋;空间智力型的可学绘画;身体运动型的可以学乒乓球、跆拳道、游泳等。 3.注意塑造孩子的个性品质。在兴趣班,孩子能跟随老师学到知识和技能。不能否认,任何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都有枯燥的一面,这恰恰为孩子提供了“压力训练”,有机会认识到努力的价值,感受到荣誉、骄傲和成长,这是必要的挫折教育。当然,如果孩子很喜欢上兴趣班,学习就成了愉快的“训练”,称不上什么“压力”了。同时,兴趣学习对孩子意志力、自信心、交往能力、自我认识能力、抗挫折能力、勇敢精神等个性品质的培养都有益处。经过这番训练与磨炼,宝贝就有可能在其现有的条件下,扬长避短,越来越优秀。 4.保护兴趣是学习的前提。给孩子选兴趣班,应坚持“适量”原则,让孩子拥有一两门特长是好事,而且从长远发展来看,那些有特长的孩子往往生活得比较快乐。但是,把所有的好东西都强加在一个宝贝身上,孩子也会消化不良。贪多求全、盲目跟风的做法不可取,弄不好还有可能花了钱、花了时间、花了精力,却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破坏了孩子以后学习的信心和欲望,得不偿失。所以,父母不能强迫,重在保护孩子的兴趣,报读兴趣班最好在2~3门之内。

读《细讲弟子规》有感读后感1

读《细讲弟子规》有感读后感1 读《细讲弟子规》有感读后感1500字 这个学期通过参加研究学习活动,我接触到并且开始学习《弟子规》。我和许多人一样,提到《弟子规》都存在一个误解:那是给小孩子学的,我都这么大了,学它何用?但当我开始学习《弟子规》就发现我错了,里面所说的一百一十三件事情,我做到的很少,有一些道理还不太明白,有一些虽然明白了,但是没有落实到生活中。不过我很庆幸我在高二就接触到《弟子规》并认真去学习,它使我能够在以后的为人处事中做出正确的抉择,能够少留下遗憾。 首先,提到《弟子规》会让我想起”道德”二字,我总以为自身与人相处时内心最初的反应,便是道德的根本。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我从以往的错误认识中醒悟过来,原来道德的根本是孝。更让我感到羞愧的是,我很少做到“孝”这个字,还有什么脸面说自己有道德呢!此后我就开始认真学习《弟子规》中“孝”的部分,它让我懂得了以前对父母的诸多不是。《弟子规》中有不少孝敬父母的准则,虽然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但都体现了“孝”这个字,也说明孝顺父母不需要多少财富或多大的名气,就算是一些小小的关怀也能让父母感到开心满足。世上不求回报地对你

好的就是父母了,只要给父母一点点关爱他们就心满意足。回想以前我对父母的种种不好的行为,我就感到愧疚。父母辛苦地工作赚钱养育我们,我们慢慢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但我们并没有懂事,和父母顶嘴,惹父母生气,让父母伤心。我常常因为父母的一句轻声责骂就非常地不高兴,因此两三天不理睬父母,现在想起真是非常后悔,就因为那么一点小事我就如此对待父母,父母心里肯定也伤心难过。我们总是对别人的一点帮助而感激不尽,却对父母的关爱视而不见。难道父母对我们好我们才对父母好,父母对我们不好我们就应憎恨父母吗?不是这样的,《弟子规》中有说“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就是无论父母对我们好不好,我们都应孝顺父母,岂能因父母一时对我们不好而憎恨他们呢?父母对我们好,我们做到孝顺不难。若父母对我们不好,而我们仍不变其心地孝顺父母,才能显现出一个人的孝顺和高尚品德。“孝”不仅是对父母的行为,还是对师长,对朋友的的行为。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开始学习与他人如何相处,《弟子规》中有在家、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准则。这些准则无一不体现出先贤所凝聚的大智慧,体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它正确地引导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和落实。书中提到的“欲平天下,先治其国。欲治其国,

盘点父母盲目给孩子报兴趣班的六大心理理由

盘点父母盲目给孩子报兴趣班的六大心理理由 [收藏] 2014-04-30 15:55 标签:孩子大脑兴趣妈妈学习 分类:亲子教育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喜欢给孩子报各式各样的兴趣班——钢琴班、跳舞班、书法班等等。把孩子的休息时间都排得满满的。到底家长们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的心理理由是什么呢?我们又应该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兴趣班呢? 妈妈心理理由1:一定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专家亲情测试——□正确□错误 在和家长的交谈中,有的家长相信这样的理论:通过早期人为地刺激,可以有效地开发孩子的大脑。所以,这样的家长早早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为的是不漏掉任何一种可能开发出来的“本事”。而实际情况是,婴儿在出生的时候大脑有几百亿个神经元,在成长的过程中,大脑会进行自然地修剪,保存有用的链接,摒弃无用的部分。按照确凿理论,人类大脑应用的平均值为10%,这足以让孩子健康而聪明地成长。 妈妈心理理由2:可别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专家亲情测试——□正确□错误 妈妈们,你们知道吗?人类大脑成长中有自然修剪的能力,可以让宝贝的大脑在自然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变得更加集中精力、更加具体细致地运作生活、学会更精巧的活动等。人类的成长是分成阶段的,某些大脑的功用只配备给某个具体的阶段,一旦那个阶段已经度过,大脑会自动剔除这些功用。如果某项大脑功用比较发达,就会占据其他功用的空间,比如我们大多数都是右撇子,那么控制左手功用的空间就会缩小,所以大脑的成长也是均衡的。 妈妈心理理由3:我在尽量开发宝宝的大脑 专家亲情测试——□正确□错误 每个人生下来都具备许多天赋,但是我们不可能发展所有的天赋,必须有所选择,大自然也在帮助我们选择。就好比一棵果树,如果每一根小枝子都保存下来,“平均”分配营养,很有可能到最后结不了什么果,或者结一些小小的酸涩果子。如果修枝剪叶,保存主要的枝干,去除次要的发育不良的枝干,则成熟时期能够结出硕果。果树需要人为地修剪,但是人脑的发育基本上靠自然地修剪。人为地过度刺激和开发,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妈妈心理理由4:多参加兴趣班的宝宝智商高 专家亲情测试——□正确□错误 让孩子很小就开始学习某些技巧,首先违背人类大脑的自然发育过程,其次侵占了孩子童年时至关重要的两样活动的时间:一是嬉戏玩耍时间,二是和家长共度亲密时光。那么

传统文化培训学习心得

传统文化培训学习心得 10月17—21日,我有幸参加了新市政府组织的传统文化培训。四天的学习,倍觉时间短暂。感恩、感动、崇敬、赞叹……交织在一起的感情,总让人留恋与思念。学习培训班期间,我跟八十名一起在聆听、感悟、震撼中尽情享受了巍巍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教育的盛宴。 从每日早6:30晨练、集体吟诵传统经典《弟子规》、《孝经》,在吟诵中体悟经典涵;到本次培训班精选的讲座、报告,在聆听中感悟经典;再到晚上在互动交流中分享学习心得,亲历四天的学习培训,我享受到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因为在这里,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彻底的洗涤,找到了开启幸福人生的钥匙,获得了可终身相伴的财富。感动之余,我还要感恩,感恩市政府领导给了我这样一次拓展眼界、增长智慧的机会。通过此次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我愿将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接触国学面的知识不广,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认为学这些也没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关系不大。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孝经》和《弟子规》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学国学已成为当今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

历、体验、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心灵的震撼:在四天培训中,我们聆听了蔡礼旭老师到的《落实弟子规做好中国人》、《家和万事兴》,肖颖的的《爱心伴孩子成长》,杰校长和琦老师的《弟子规经验推广》,鑫博士的《仁义礼智信与脏健康》、靳雅佳老师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小林总裁的《践行弟子规实现幸福人生》课程。 杰校长和琦老师的《弟子规经验推广》,让我倍受鼓舞。我们学校也在推广国学经典,我们只是让孩子熟读成诵,我们做得太肤浅,我们选取的容太繁多,我们没有践行,教师参与率不高,我们取得的效果不大。琦老师告诉我们:教育重在实质,不重形式,推广国学要专精结合,持之以恒,要活学活用,要正确引导,要循序渐进。 靳雅佳老师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让我印象非常深,整个讲座是在欢愉感动中度过的。我们随靳雅佳老师一起互动,随着靳雅佳老师的示,我学会了让歌于演讲中演唱,于演唱中阅读,于阅读中一起赞美生命,歌唱祖国,感恩父母。很多学员与我一样,在靳雅佳讲感恩父母那一段的时候都流下了眼泪,是什么让我们学会感动?是什么让我们学会感恩?是什么让我们学会彼此热爱?是那一曲《生命之河》,简单的旋律简单的歌词,竟然如此纯粹完美。 我醒悟最大的是鑫老师所讲的“仁义礼智信”。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却诠释这与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前我对他们的理

细讲弟子规22

细讲弟子规 第二十二集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5年02月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刚刚谈到: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所以这是一个人仪容的端庄相当重要。当你重视自己的仪容,人家就会进一步尊敬你。而当我们的仪容非常奇装异服,这样不只会让别人对你轻慢,更有可能会造成社会不良的风气。所以很多公众人物的衣着就特别重要,假如她穿得很暴露,那可能就带动整个社会不良的风气。所以公众人物必须慎思他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应该要多谨慎自己的行为才是。而我们父母的衣着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所以当母亲的假如衣着也太暴露,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她以后穿衣服也会比较暴露,这样子对她很不好,会造成很多人对她的什么?轻浮,甚至于还会造成危险,所以穿衣服也不可不谨慎。 一个人的衣着确实会影响你的内在状态。比方说在国外,甚至于在我们一些重要的场合,都有规定一定要穿正式的服装,才能进到国际的这些场合之中,有些比较慎重的表演都会要求。比方说我们到文化中心去都应该怎么样?穿得端庄。我们去看这个节目态度也会比较专注。假如你穿个拖鞋、穿个短裤去看,那就很不恰当。所以当我们穿得整齐,内心也会恭敬。像我们去爬山的时候,可不可以穿得像我现在这个样子?那就又不恰当。因为爬山的时候要放松,这个时候就要穿适合的衣着去。 在行销界有一个销售高手叫乔其拉德,他很会卖车子。他有一次在家里睡觉,突然就惊醒起来,赶快跑到镜子前面就开始穿西装打领带。都打好了,然后开始恭恭敬敬拿起电话,打电话给他的客户。然后跟客户谈完以后,把电话放下,马上领带解开,西装脱下来,又钻到被窝里面去睡觉。他太太看了说:你疯了吗?乔其拉德就跟他太太说:客户虽然没有看到我的样子,但是假如我穿得很随便,我在言谈当中也会随便,他可以感受到。假如我非常的慎重,穿得这样西装笔挺,这样的态度也会从言语当中

如何帮孩子选择合适的兴趣班

【如何帮孩子选择合适的兴趣班】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多才多艺,总是跟随大流为孩子报很多兴趣班,这样做会出现很多不利于孩子早期教育的结果。其实,为学龄前孩子选择兴趣班可以根据爱好来决定哦。 根据孩子爱好选兴趣班 1、喜欢动手:适宜学书法 一般而言,这类孩子比较有耐心,并能完成技巧较高的活动,如拆装汽车、串珠子等。 这是一类难得的孩子,只要正确引导,成人后都有认真、细致的态度。可以让他们参加一些手工方面的兴趣班,如书法、编织、珠算等,帮助他们在拓展个性的同时,学到一些技能。 2、喜欢安静:适宜学围棋 这类比较安静的孩子,特别喜欢比较,发现力不错。像拼图一类的游戏,足以让他快乐地摆弄上几个小时。 这类孩子有耐心的个性和细致的观察力,还有比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父母应不断培养他的严谨和较真的个性,可以让他参加围棋、数学或科学实验等兴趣班。 3、喜欢说话:适宜学声乐 孩子对富有旋律的音乐会有特别的反应,发出叫声并挥舞小手。有时突然听到电视里传来一段音乐,立即会跟着唱起来。这类孩子一般开口说话比较早,并且喜欢学说大人的话。 这类孩子的思维模式是由声音带动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部分老师都是通过口授进行教学,这对于听觉学习型的孩子是十分有益的。他们比较适宜学相声、声乐或钢琴。 4、喜欢打闹:适宜学武术 这类孩子可能是被认为最有活力的,他们好动,注意力也不够集中,常常不是在跑就是在跳。他们无论是爬还是走路一般都要比其他孩子早。 这类被称为触觉学习型的孩子,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较强,适当地让他们参加跆拳道、武术和游泳等兴趣班的话,反而有利于他们日常安静地学习。 5、喜欢服饰:适宜学绘画 这类孩子喜欢收集漂亮的布娃娃,还喜欢挑选自己穿着的服饰,常会对自认为不好看的衣服拒绝穿着。 这类孩子在学习时,如果为他们配上鲜艳图片或者视频,强烈的视觉刺激会让他立即进入状态,在形象的世界里,他会感到特别舒心。这类孩子最好让他们去绘画、雕塑或儿童模特队等兴趣班学习。 6、喜欢模仿:适宜学表演 这类孩子在人越多的场合,表现得越活跃,越希望自己是主角。当然这些孩子也有能够吸引更多人注意力的能力,譬如丰富的表情、手舞足蹈的样子以及高亢的声音等。 如果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父母应和老师沟通,不妨在适当的时机给孩子表现的舞台,只要孩子有一次在正式的公众场合得到认可,他就能更自信地对待自己。这类孩子适宜到表演、主持、舞蹈等兴趣班去学习。 虽然根据孩子爱好选择兴趣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也要注意一下几个误区哦。 孩子上兴趣班的误区 1、只重结果,忽视过程 学琴的父母只注重孩子学会了哪支曲子;学画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画了一幅完整的画;学珠心算的父母只注重孩子算得是否快;学跳舞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学会了跳支完整的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