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multisim课程设计

江苏大学multisim课程设计
江苏大学multisim课程设计

正弦波振荡器设计multisim(DOC)

摘要 自激式振荡器是在无需外加激励信号的情况下,能将直流电能转换成具有一定波形、一定频率和一定幅值的交变能量电路。正弦波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频率稳定、幅度不变的正弦波输出。基于频率稳定、反馈系数、输出波形、起振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本次课程设计采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根据静态工作点计算出回路的电容电感取值,得出输出频率与输出幅度有效值以达到任务书的要求。 关键词:电容三点式;振荡器;multisim;

目录 1、绪论 (1) 2、方案的确定 (2) 3、工作原理、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参数的计算 (3) 3.1 反馈振荡器的原理和分析 (3) 3.2. 电容三点式振荡单元 (4) 3.3 电路连接及其参数计算 (5) 4、总体电路设计和仿真分析 (6) 4.1组建仿真电路 (6) 4.2仿真的振荡频率和幅度 (7) 4.3误差分析 (8) 5、心得体会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0) 附录Ⅰ元器件清单 (10) 附录Ⅱ电路总图 (11)

1、绪论 振荡器是不需外信号激励、自身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装置。凡是可以完成这一目的的装置都可以作为振荡器。一个振荡器必须包括三部分:放大器、正反馈电路和选频网络。放大器能对振荡器输入端所加的输入信号予以放大使输出信号保持恒定的数值。正反馈电路保证向振荡器输入端提供的反馈信号是相位相同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振荡维持 下去。选频网络则只允许某个特定频率0f能通过,使振荡器产生单一频率的输出。 振荡器能不能振荡起来并维持稳定的输出是由以下两个条件决定的;一个是反馈电压 U和输入电压i U要相等,这是振幅平衡条件。二是f U和i U必须相位相同,这是相位f 平衡条件,也就是说必须保证是正反馈。一般情况下,振幅平衡条件往往容易做到,所以在判断一个振荡电路能否振荡,主要是看它的相位平衡条件是否成立。 本次课程设计我设计的是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也叫考毕兹振荡器,是自激振荡器的一种,这种电路的优点是输出波形好。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是由串联电容与电感回路及正反馈放大器组成。因振荡回路两串联电容的三个端点与振荡管三个管脚分别相接而得名。 本课题旨在根据已有的知识及搜集资料设计一个正弦波振荡器,要求根据给定参数设计电路,并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验证,达到任务书的指标要求,最后撰写课设报告。报告内容按照课设报告文档模版的要求进行,主要包括有关理论知识介绍,电路设计过程,仿真及结果分析等。 主要技术指标:输出频率9 MHz,输出幅度(有效值)≥5V。

机械设计原理试卷2008_江苏大学

江 苏 大 学 试 题 (2007 -2008 学年第 2 学期)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及设计 I 开课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使用班级 J 车辆06 考试日期 2008.7.4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核查人签名 得 分 阅卷教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平面运动副中,通过 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平面低副,通过 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平面高副。 每个平面副最多提供 个约束。 2、作平面运动的三个构件,共有 个瞬心,所有瞬心位于 上,称为三心定理。 3、在铰链四杆机构ABCD 中,已知AB=40mm ,BC=50mm ,CD=AD=60mm ,且AD 为机架,该机构是 。 4、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有 、 、 等。 5、凸轮设计从动件运动规律中,等速运动规律具有 冲击,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具有 冲击。 6、一对平行轴外啮合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 ,且两轮的螺旋角 。 7、周转轮系中,自由度为1的轮系称为 ,自由度为2的称为 。 8、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一般用 调节,非周期性波动用 调节。 9、对于刚性转子而言,一般径宽比 的转子平衡称为动平衡,径宽比 的转子平衡称为静平衡。 二、(10分)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存在复合铰链、虚约束、局部自由度,则指出在图中的相应位置,若有平面高副,请在原图上画出高副低代后的机构简图。 命题教师: 学生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A 卷

江 苏 大 学 试 题 第2页 三、(10分)图示曲柄滑块机构,已知原动件1以角速度ω1匀速转动,转动方向如图。 (1)请在原图上标出该机构所有瞬心的位置。 (2)计算构件3在该位置时的速度v 3(写出表达式),判断其方向。 四、(10分)已知摇杆摆角0 90ψ=,摇杆长mm l CD 420=,摇杆在两极限位置时与机架所夹夹角分别为0 30及0 60,机构行程速比系数 1.4K =,设计此四杆机构。(图为示意图,准确尺寸图请自己画!)

Multisim课程设计正弦波发生器

东北石油大学MULTISIM电气应用训练 2012年3 月01日

MULTISIM电气应用训练任务书 课程MULTISIM电气应用训练 题目Multisim的正弦波振荡电路仿真 专业自动化姓名刘月莹学号0906******** 主要内容: 以文氏电桥正弦波振荡电路仿真为例,分析了基本及稳幅文氏电桥正弦波发生器的特点,并采用Multisim 10软件对文氏电桥正弦波发生器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软件仿真在课堂教学、电路设计、及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信息量饱满,设计、实验变得轻松,使教学的效果得到提升,在教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主要参考资料: [1] 黄智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电路设计[J].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2]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张凤言.电子电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4] 杨素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 岳怡.数字电路与数字电子技术[J].西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6] 路勇.电子电路实验及仿真[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 张俊漠.单片机中级教程——原理与应用[M].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6. 完成期限2012.2.20——2012.3.1 指导教师李宏玉刘超 专业负责人 2012年3 月1 日

目录 1 任务和要求 (1) 2 稳幅文氏电桥正弦波发生器 (5) 3文氏电桥正弦波发生器电路仿真 (5) 4设计总结 (6) 参考文献 (6)

江苏大学单片机课程设计

单片机课程实验报告 班级J计算机1302 学号4131110037 姓名杨岚 指导老师余景华 2016.07.09

一、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要求: 1.能在LED显示器上实现正常的时分秒计时 2.能通过键盘输入当前时间,并从该时间开始计时 3.有校时、校分功能 4.有报时功能,通过指示灯表示 5.有闹时功能,闹时时间可以设定,通过指示灯表示 二、课程设计电路图: 图1 设计电路图 ?HD7279A的片选引脚CS连在P5.7; ·通过C8051F020的P1.6、P1.7连接7279A的CLK和DATA实现串行数据编程; ?KEY连在比较器1的同相输入端CP1P

三、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设计要求,我们要设计一个多功能数字电子时钟,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高精度、多功能、小体积、低功耗,是现代时钟发展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时钟的数字化、多功能化已经成为现代时钟生产研究的主导设计方向。本实验正是基于这种设计方向,以单片机(C8051F020)为控制核心,设计制作一个多功能的数字时钟。在这些当中,必须要求要有时钟功能、校时校分功能、整点报时和闹钟功能等。 1.1首先要实现数码管的正常时分秒计时必须初始化系统时钟,初始化I/O端口以及定时器和使能比较器等,为系统的运行做必要的准备。 1.2其次通过键盘输入当前时间并从当前时间开始计时,这个过程中搞清楚,通过键盘输入的数据送到了哪里,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送进去的,同时对时间的计时有一个严密的算法来控制。 1.3在时间通过键盘输入并正常显示后,可以通过按键来进行校时、校分的功能。并显示出校正后的时间 1.4通过按键实现闹钟功能,在设置闹钟的同时,原时间能确保正确行走。 7279指令说明:88H,闪烁控制指令,d1-d8对应8个数码管,0表示闪烁,1表示不闪烁。 开始 输入按键(ABCD) 输入按键(F) 当达到整点时, A (校时的高位) F(输入闹钟)数码管闪烁3秒 B(校时的低位)当当前时间与闹钟时间相等时, C(校分的高位)数码管闪烁2秒。 D(校分的低位) 图2 功能模块图 ?输入按键A使得时钟的时高位加1,若时高位值超过2则返回0值。 ?输入按键B使得时钟的时低位加1,若时低位值超过9则返回0值同时时高位加1,最后判断时高位>1且时低位>3则时高位=0,时低位0。 ?输入按键C使得时钟的分高位加1,若分高位值超过5,则时低位加1,分高位至0。 ?输入按键D使得时钟的分低位加1,若分低位值超过9,则分高位加1,分低位至0。 ?输入按键E使得时钟的秒高位加1,若秒高位值超过5,则分低位加1,秒高位至0。 ?按键F进入闹钟模块。

PLC课程设计题目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题目 1. 设计抢答器PLC控制系统。控制要求: 1)抢答台A、B、C、D,有指示灯,抢答键。 2)裁判员台,指示灯,复位按键。 3)抢答时,有2S声音报警。 4)用数码管显示抢中的组号。 2设计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PLC系统。 控制要求:两台电动机相互协调运转,M1运转10S,停止5S,M2要求与M1相反,M1停止M2运行,M1运行M2停止,如此反复动作3次,M1和M2均停止。 3.设计交通红绿灯PLC控制系统。控制要求: 1)东西向:绿5S,绿闪3次,黄2S;红10S。 2)南北向:红10S,绿5S,绿闪3次,黄2S。 4设计彩灯顺序控制系统。控制要求: 1)A亮1S,灭1S;B亮1S,灭1S; 2)C亮1S,灭1S;D亮1S,灭1S。 3)A、B、C、D亮1S,灭1S。 4)循环三次。 5.用PLC对自动售汽水机进行控制,工作要求: 1)此售货机可投入1元、2元硬币,投币口为LS1,LS2; 2)当投入的硬币总值大于等于6元时,汽水指示灯L1亮,此时按下汽水按钮SB,则汽水口L2出汽水12秒后自动停止。 3)不找钱,不结余,下一位投币又重新开始。 6.设计电镀生产线PLC控制系统.控制要求: 1)SQ1—SQ4为行车进退限位开关,SQ5—SQ6为上下限为开关。 2)工件提升至SQ5停,行车进至SQ1停,放下工件至SQ6,电镀10S,工件升至SQ5停,滴液5S,行车退至SQ2停,放下工件至SQ6,定时6S,工件升至SQ5停,滴液5S,行车退至SQ3停,放下工件至SQ6,定时6S,工件升至SQ5停,滴液5S,行车退至SQ4停,放下工件至SQ6。 3)完成一次循环。 7.皮带运输机传输系统 有一3台皮带运输机传输系统,分别用电动机M1、M2、M3带动,控制要求如下:按下起动按钮,先起动最末一台皮带机M3,经5S后再依次起动其它皮带机。正常运行时,M3、M2、M1均工作。按下停止按钮时,先停止最前一台皮带机M1,待料送完毕后再依次停止其它皮带机。

Multisim课程设计报告

Multisim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multisim电路仿真设计题目: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学号:王后影110914033 专业班级:11电信本(一)班

指导老师:宇安 病房呼叫系统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字电路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数字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2.熟悉几种常用集成数字芯片的功能和应用,并掌握其工作原理,进一步学会使用其进行电路设计。 3.进一步深化对电子技术的了解,强化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的工作态度。 5.数电课程实验是大学中为我们提供的一次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强实际动手操作与研发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要求当一号病房的按钮按下时,无论其他病室的按钮是否按下,护士值班室的数码显示“1”,即“1”号病室的优先级别最高,其他病室的级别依次递减,7号病室级别最低,当7个病房中有若干个请求呼叫开关合上时,护士值班室的数码管所显示的即为当前优先级别最高的病室呼叫,同时在有呼叫的病房门口的指示灯闪烁。待护士按优先级处理完后,将该病房的呼叫开关打开,再去处理下一个相对最高优先级的病房的事务。全部处理完毕后,即没有病室呼叫,此时值班室的数码管显示“0”。

电路设计流程图 本例在设计中采用了8/3线优先编码器74LS148,74LS148有8个数据端(0~7),3个数据输出端(A0~A1),1个使能输入端(EI,低电平有效),两个输出端(GS,E0)。数据输出端A~C根据输入端的选通变化,分别输出000~111这0~7二进制码,经逻辑组合电路与74LS47D 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的数据输入端(A~C)相连,最终实现设计要求的电路功能,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与门74LS08DD的输出端(3、6、8)与74LS147D 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的数据输入端的数据端(A、B、C)连接。 此例仿真可在Multisim的主界面下,启动仿真开关即可进行电路的仿真。K1~K7为病房呼叫开关,在其下方的Key=1,...Key=7分别表示按下键盘1~7数字键,即可控制相应开关的通道。L1~L7为模拟病房门口的呼叫指示灯,当呼叫开关K1~K7任何开关被按下时,相应开关上的指示灯即闪烁发光,同时护士值班室的数码管即显示相对最高优先级别的病房号,而且蜂鸣器SP会令计算机上的扬声器发声。

课程设计报告MATLAB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 《电气工程工具软件培训》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MATLAB工具软件 专业班级:电气1201 学生姓名:蔡婷 学生学号:3120501004 指导老师:黄永红 完成日期:2013.7.3 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a组指导老师:黄永红; b组指导老师: 刘辉;c组指导老师:王博)

一MATLAB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MA TLAB软件功能简介 MA TLAB的名称源自Matrix Laboratory,1984年由美国Mathworks公司推向市场。它是一种科学计算软件,专门以矩阵的形式处理数据。MA TLAB将高性能的数值计算和可视化集成在一起,并提供了大量的内置函数,从而被广泛的应用于科学计算、控制系统和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分析、仿真和设计工作。MA TLAB软件包括五大通用功能,数值计算功能(Nemeric)、符号运算功能(Symbolic)、数据可视化功能(Graphic)、数字图形文字统一处理功能(Notebook)和建模仿真可视化功能(Simulink)。其中,符号运算功能的实现是通过请求MAPLE内核计算并将结果返回到MA TLAB命令窗口。该软件有三大特点,一是功能强大;二是界面友善、语言自然;三是开放性强。目前,Mathworks公司已推出30多个应用工具箱。MA TLAB 在线性代数、矩阵分析、数值及优化、数值统计和随机信号分析、电路与系统、系统动力学、次那好和图像处理、控制理论分析和系统设计、过程控制、建模和仿真、通信系统以及财政金融等众多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MA TLAB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为了使学生了解MA TLAB软件的基本知识,熟悉MA TLAB的上机环境,掌握MA TLAB数值运算、程序设计、二维/三维绘图、符号运算、Simulink仿真等相关知识,并初步

plc课程设计

电气控制与PLC 课程设计 题目: 七段码数字钟设计 院系名称: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日期:

目录 1 系统描述即设计要求 (1) 1.1 七段码数字钟设计的目的 (1) 1.2 七段码数字钟设计的设计内容 (1) 1.3 七段码数字钟设计的实现目标 (2) 2 系统方案的论证 (2) 2.1 方案一设计分析 (2) 2.2 方案二设计分析 (3) 2.3 方案三设计分析 (4) 3 系统硬件的设计 (4) 3.1 七段数码管显示原理及共阴极连接 (4) 3.2 I/O分配 (6) 3.3 I/O接线图 (6) 3.4 元器件选型 (7) 3.4.1 PLC选型 (7) 3.4.2 FX2N系列PLC介绍 (7) 3.5 主要元器件的选择 (7) 4 系统软件的设计 (8) 4.1 主流程图 (8) 4.2 梯形图 (9) 5 系统的调试 (16)

5.1 调试前了解PLC实验室操作规程 (16) 5.2 程序调试步骤 (16) 设计心得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1 系统描述即设计要求 1.1 七段码数字钟设计的目的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可以这样说,数字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广泛用于个人家庭以及车站、公司、剧场、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极大的方便。而且由于数字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采用了先进的石英技术,使数字钟具有走时准确、性能稳定、携带方便等优点,它还广泛的用于计时、自动报时及自动控制等各个领域。 除此之外,PLC课程设计也是培养和锻炼我们学完本门课程之后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和生产应用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要求学生要认真思考,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而且,在将理论结合实际应用于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也许会找到许多种方案,然后我们会结合要解决的问题及所用元件等综合因素考虑,最终选择最优的方案。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锻炼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方面的开发和设计本领,系统的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方法。 1.2 七段码数字钟设计的设计内容 电子钟显示的内容通常有月、日、星期、时、分、秒等。本系统只显示时、分、秒,采用七段显示器显示各位数字,显示数值的范围如表1 所示。表格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显示的数字范围。 表1 电子钟显示内容与数值

江苏大学 dsp课程设计

JIANGSU UNIVERSITY 本科生课程设计DSP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基于ICETEK5509实验箱和基2FFT 算法的频谱分析 学院名称: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年月

一、设计目的与意义 1、本课程设计与理论课、实验课一起构成《DSP芯片原理与应用》完整课程 体系; 2、针对理论课、实验课中无时间和不方便提及内容和需强调重点进行补充与 完善; 3、以原理算法的实现与验证体会DSP技术的系统性,并加深基本原理的体会。 二、设计要求 1、系统设计要求: ⑴.设计一个以ICETEK5509为硬件主体,FFT为核心算法的频谱分析系统 方案; ⑵.用C语言编写系统软件的核心部分,熟悉CCS调试环境的使用方法, 在CCS IDE中仿真实现方案功能; ⑶.在实验箱上由硬件实现频谱分析。 2、具体要求: ⑴.FFT算法C语言实现与验证 1) 参考教材14.3节FFT核心算法在CCS软件仿真环境中建立FFT工 程:添加main()函数,更改教材中个别语法错误,添加相应的库文 件,建立正确的FFT工程; 2) 设计检测信号,验证FFT算法的正确性及FFT的部分性质; 3) 运用FFT完成IFFT的计算。 ⑵.单路、多路数模转换(A/D) 1) 回顾CCS的基本操作流程,尤其是开发环境的使用; 2) 参考实验指导和示例工程掌握5509芯片A/D的C语言基本控制流 程; 3) 仔细阅读工程的源程序,做好注释,为后期开发做好系统采集前端 设计的准备。 ⑶.系统集成,实现硬件频谱分析 1) 整合前两个工程,实现连续信号的频谱分析工程的构建;

江苏大学plc课程设计

PLC原理课程设计 一、车辆出入库管理PLC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 二、带数显的温度控制 班级: 姓名: 学号:31105010 指导老师:刁小燕黄永红

目录 一、车辆出入库管理PLC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 1、设计任务 2、程序流程图 3、I/O分配表 4、I/O接线图 5、梯形图 二、带数显的温度控制 1、设计任务 2、程序流程图 3、I/O分配表 4、I/O接线图 5、梯形图

三、PLC课程设计心得 车库车辆出入库管理PLC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 一、设计任务 1.控制要求: (1)入库车辆前进时,经过1#传感器→2#传感器后,计数器A 加1,后退时经过2#传感器→1#传感器后,计数器B减1;(计数器B 的初始值由计数器A送来)只经过一个传感器则计数器不动作(2)出库车辆前进时,经过2#传感器→1#传感器后,计数器B 减1,后退时经过1#传感器→2#传感器后,计数器A加1;只经过一个传感器则计数器不动作 (3)车辆入库或出库时,均应有警铃报警(可分别设置),定时3s (4)可从两个七段数码管上显示目前仓库中有几部车 (5)仓库启用时,先对所有用到的存储单元清零,并应有仓库空显示

(6)若设仓库容量为12辆车,则仓库满时应报警并显示。 2、设计背景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大量的使用自动化控制,不仅节约了人力资源,而且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进一步的促进了生产力快速发展,并不断的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目前,可编程控制器PLC主要是朝着小型化、廉价化、标准化、高速化、智能化、大容量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形成工业控制机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Field bus Control System),这将使PLC的功能更强,可靠性更高,使用更方便,适用范围更广。 本设计是基于PLC的车辆出入库管理系统,采用两位LED来显示车库内车辆的实际数量。使用两个光传感器来监控车辆的进出并完成计数工作,车辆进入时经过两个传感器使显示数字加一,车辆外出时经过两个传感器使显示数字减一,但当车辆只经过一个传感器时不计数。 为了防止意外计数错误,本系统采用反复程序校验,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首先,注意控制两个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用程序验证进出车库的是否是车辆,当人通过传感器时不计数;其次,采用逻辑互锁方式,启动加计数则要锁定减计数,产生加计数脉冲时则要锁定减计数脉冲,如此以保证可靠性;最后,及时的进行复位处理,以免车辆在传感器附近作往返运动时错误计数。 本设计用于停车场可以使得车主轻松地判断出某停车场内是否还有空车位,还有多少空车位,以便选择是否在此停车场停车,大大方便了车主的寻找车位问题。因此该设计具有一定的经济和推广价值。 二、程序流程图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Multisim仿真)

《电子技术Ⅱ课程设计》 报告 姓名 xxx 学号 院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 指导教师 2014 年 6 月18日

目录 1、目的和意义 (3) 2、任务和要求 (3) 3、基础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4) 3.1 半导体器件的Multisim仿真 (4) 3.11仿真 (4) 3.12结果分析 (4) 3.2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5) 3.21理论计算 (7) 3.21仿真 (7) 3.23结果分析 (8) 3.3差分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8) 3.31理论计算 (9) 3.32仿真 (9) 3.33结果分析 (9) 3.4两级反馈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9) 3.41理论分析 (11) 3.42仿真 (12) 3.5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积分电路) (12) 3.51理论分析 (13) 3.52仿真 (14) 3.6波形发生电路的Multisim仿真(三角波与方波发生器) (14) 3.61理论分析 (14) 3.62仿真 (14) 4.无源滤波器的设计 (14) 5.总结 (18) 6.参考文献 (19)

一、目的和意义 该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电子技术2》的理论教学之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全局考虑问题、应用课程知识的能力,对培养和造就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将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任务和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分析和设计完成电路的设计和仿真。完成该次课程设计后,学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1、巩固和加深对《电子技术2》课程知识的理解; 2、会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 3、掌握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方法; 4、掌握简单模拟电路的设计、仿真方法; 5、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能正确反映设计和仿真结果。

PLC课程设计完整版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设计目的 PLC课程设计A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修完《可编程序控制器 A》理论课程后,进行的实践教学。通过课程设计既能验证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与设计能力,使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得以在实践中运用,做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本专业上具体应用的设计过程和实现方法; 2)加深对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应用、编程的进一步理解; 3)结合对有关顺序控制系统和保护控制系统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实现过程加深对 PLC控制系统的理解与掌握; 4)拓展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在相关行业中应用的相关知识。 设计任务 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研究喷雾干燥塔系统的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基于 M340 PLC 对喷雾干燥塔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编写喷雾干燥塔控制系统下位机软件,并对控制系统进行调试。本课程设计为后续实践课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的下位机部分,并与《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的上位机程序设计组成一套完整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实践环节体系。 二、控制对象喷雾干燥塔的分析 喷雾干燥塔背景描述 喷雾干燥塔将液态的料浆经喷枪雾化后喷入干燥塔内,干燥塔利用燃料燃烧的能量将鼓风机送入的空气进行加热;热空气在干燥塔内将雾化的料浆干燥为超细颗粒粉态成品。粉状成品在塔内利用旋风分离原理从热空气中分离出来,有塔的底部翻版阀定期排入收集袋中的合格原料。热空气则通过布袋除尘器除尘后排除。喷雾干燥塔控制系统主要由燃烧、干燥、投料、除尘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主要用于把液态原料制备成固体粉末原料的设备。它被广泛得使用于化工、食品、陶瓷等诸多行业,作为原料或成品加工的设备,该设备一般都作为一套相对独立的系统进行成套供应。 喷雾干燥塔工艺流程简介

2010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机械设计(附答案)

江苏大学2010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机械设计 一.填空题 1.在基本额定动载荷C下,滚动轴承工作转而不发生点蚀失效,其可靠度为90%。2.在圆柱齿轮传动中,齿轮直径不变而减小模数m,使轮齿的弯曲强度、接触强度及传动的工作平稳性。 3.有一普通圆柱蜗杆传动,已知蜗杆头数Z1=1,蜗杆轮齿螺旋线方向为右旋,其分度圆柱上导程角γ=5042'38'',蜗轮齿数Z2=45,模数m=8mm,压力角αt=200,传动中心距a=220mm,则传动比i=,蜗杆直径系数q为,蜗杆分度圆柱直径d1=mm,蜗轮螺旋角β=。 4.普通v带传动中,已知预紧力F0=2500N,传递圆周力F e=800N,若不计带的离心力,则工作时的紧边拉力F1为,松边拉力F2为。 5.链轮的转速,节距,齿数越少,则链传动的动载荷就越大。 6.当轴上零件需在轴上作距离较短的相对滑动,且传递转矩不大时,应用键联接,当轴上零件需在轴上作距离较长的相对滑动,应用键联接。 7.某受预紧力F0 和轴向工作拉力F的紧螺栓联接,如果螺栓和被联接件刚度相等,预紧力F0=8000N,在保证接合面不产生缝隙的条件下,允许的最大工作拉力F=N。二.选择题 1.在绘制零件极限应力的简化线图时,所必需的已知数据有。 A.σ-1σ0KσψσB.σ-1σS Kσψσ C.σ-1 σS KσD.σ-1σSσ0ψσ 2.采用普通螺栓连接的凸缘联轴器,在传递转矩时,。 A. 螺栓的横截面受剪切 B. 螺栓与螺栓孔配合面受挤压 C. 螺栓同时受剪切与挤压 D. 螺栓受拉伸与扭转作用 3.由试验知,有效应力集中、绝对尺寸和表面状态只影响零件的。 A.应力幅σa B.平均应力σm; C.应力幅和平均应力D.最小应力σmin 4.蜗轮轮齿常用材料是。 A. 40Cr B.GCrl5

数电课程设计基于Multisim的乒乓球游戏机控制电路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题目:基于Multisim的乒乓球游戏机控制电路设计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任务书 设计题目:基于Multisim乒乓球游戏机的控制设计电路 课题目的: 该乒乓球游戏机电路主要由3块组成:球台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和计分电路组成。其中球台电路主要实现游戏者击球完毕后球的左右移动显示位置功能;控制电路实现游戏者A和B击球,裁判对系统初始化的功能;计分电路具有当A或B击球有效时加分和当游戏者的分数累计超过10时报警通知裁判对系统初始化以便重新开始比赛计分功能。 课题主要内容与要求: 内容:本课题设计一个以8个二极管的依次被点亮代表球的移动位置双向选择开关J2,J3控制发球,击球信号,在Multisim软件上测试结果。 要求:1、熟悉Multisim软件 2、用8个发光二极管表示球,用俩个按钮分别表示AB俩个球员的球拍; 3、A,B各有一个数码管计分。 4、裁判有一个按钮,用来对系统初始化,每次得分后按下一次。

摘要 乒乓球游戏机通过十分巧妙地设计采用数字芯片实现乒乓球左右移动,选手击球得分,累计得分超10报警灯功能。该设计三个双向开关J1,J2,J3分别作为裁判和游戏者A,B,且选手可以译码显示器上直接读出自己的得分,具有操作简单,结构清晰的优点。 对与模电课题的研究离不开电路图,不过现在都在实行电子化,所以需要借助电子产品。Multisim软件就是一款画电路图的电子软件,在此对不太熟悉或未接触过Multisim软件的朋友简短的介绍下: 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同时具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制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仪器;所有的虚拟信号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输出到实际的硬件电路上;所有硬件电路产生的结果都可以输回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和分析等特点。该乒乓球游戏机电路主要有3块电路:台球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和计分电路组成。其中台球驱动电路主要实现游戏者击球完毕后球的左右移动显示位置功能;控制电路实现游戏者A和B击球,裁判对系统初始化的功能;

PLC课程设计完整版DOC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1.1 设计目的 PLC课程设计A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修完《可编程序控制器 A》理论课程后,进行的实践教学。通过课程设计既能验证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与设计能力,使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得以在实践中运用,做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本专业上具体应用的设计过程和实现方法; 2)加深对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应用、编程的进一步理解; 3)结合对有关顺序控制系统和保护控制系统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实现过程加深对 PLC控制系统的理解与掌握; 4)拓展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在相关行业中应用的相关知识。 1.2 设计任务 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研究喷雾干燥塔系统的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基于 M340 PLC 对喷雾干燥塔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编写喷雾干燥塔控制系统下位机软件,并对控制系统进行调试。本课程设计为后续实践课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的下位机部分,并与《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的上位机程序设计组成一套完整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实践环节体系。 二、控制对象喷雾干燥塔的分析 2.1喷雾干燥塔背景描述 喷雾干燥塔将液态的料浆经喷枪雾化后喷入干燥塔内,干燥塔利用燃料燃烧的能量将鼓风机送入的空气进行加热;热空气在干燥塔内将雾化的料浆干燥为超细颗粒粉态成品。粉状成品在塔内利用旋风分离原理从热空气中分离出来,有塔的底部翻版阀定期排入收集袋中的合格原料。热空气则通过布袋除尘器除尘后排除。喷雾干燥塔控制系统主要由燃烧、干燥、投料、除尘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主要用于把液态原料制备成固体粉末原料的设备。它被广泛得使用于化工、食品、陶瓷等诸多行业,作为原料或成品加工的设备,该设备一般都作为一套相对独立的系统进行成套供应。 2.2 喷雾干燥塔工艺流程简介

江苏大学机械设计考研复习题

机械设计复习题一 一、填空及选择填空:把答案写在题中的空格里( 每空2分, 共26分) 1、工程上常用的螺纹联接的防松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L h10是指_______________。 3、阿基米德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带传动中,带每转一周受____________应力、_________应力和________应力作用,最大应力发生在 ________________。 5、在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中(无冲击载荷),按________设计,按________校核 A.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B.齿根弯曲静强度 C.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D.齿面接触静强度 二、说明下列滚动轴承代号的意义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16分) 1、6209 2、7311AC/P4/DF 3、30420/P2/DB 4、N220/P5 三、计算题(共30分) 1、.图示托架受铅垂力F (N ),托架与托体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s,,可靠系数K f =1,螺栓与被联 接件的相对刚度为0.2,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为[σ],按步骤列出螺栓根径d 1的计算式。(14分) 2、一轴上有一对30204圆锥滚子轴承,轴承受载荷N F R 5400=,N F A 2700=n=1250r/min ,运转时有轻微冲击 1.1=p f ,试计算这对轴承当量动载荷p 和寿命L 10h 。轴承参数:d=20mm ; N C r 305000=; N C r 28200=;35.0=e ;Fa/Fr ≤e ,x=1,y=0;Fa/Fr>e ,x=0.4,y=1.7,[注: )2/(Y F F r s =] (本题16分) F F 1 2 四、分析题(18分) 图示蜗杆-斜齿轮传动,已知蜗杆为左旋,转向如图示,蜗杆m =8mm ,d 1=64mm(q =8),z 1=2,z 2=42,蜗杆输入转矩T 1=38000N .mm ,蜗杆传动效率h =0.75。

PLC课程设计报告

实验一天塔之光 一、实验目的 用PLC构成闪光灯控制系统。 二、控制要求 合上启动按钮后,按以下规律显示:L1、L2、L9→L1、L5、L8→L1、L4、L7→L1、L3、L6→L1→L2、L3、L4、L5→L6、L7、L8、L9→L1、L2、L6→L1、L3、L7→L1、 L4、L8→L1、L5、L9→L1→L2、L3、L4、L5→L6、L7、L8、L9→L1、L2、L9…… 如此 三、实验设备 1、THSMS-A型、THSMS-B型实验装置或THSMS-1型、THSMS-2型实验箱一台 2、安装了STEP7-Micro/WIN32编程软件的计算机一台 3、PC/PPI编程电缆一根 4、锁紧导线若干 四、天塔之光的实验面板图:图6-7-1 天塔之光控制面板 上图中,下框中的L1、L2、L3、L4、L5、L6、L7、L8、L9分别接主机的输

出点Q0.0、Q0.1、Q0.2、Q0.3、Q0.4、Q0.5、Q0.6、Q0.7、1.0。启动按钮接主机的输入点I0.0,停止按钮接主机的输入点I0.1。M端与主机的M端相连。四、编制梯形图并写出实验程序

步序指令步序指令 48 = Q0.4 L5显示61 O M10.7 49 LD M10.4 62 O M11.2 50 O M10.7 63 O M11.6 51 O M11.0 64 = Q0.7 L8显示 52 O M11.6 65 LD M10.1 53 = Q0.5 L6显示66 O M10.7 54 LD M10.3 67 O M11.3 56 O M10.7 68 O M11.6 57 O M11.1 69 = Q1.0 L9显示 58 O M11.6 70 LD I0.1 停止 59 = Q0.6 L7显示71 R M10.1, 1 复位 60 LD M10.2 72 R M11.6, 1 复位梯形图如下所示

实验八multisim电路仿真

电子线路设计软件课程设计报告 实验内容:实验八multisim电路仿真 一、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multisim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2、掌握multisim做电路仿真的方法 3、能对multisim仿真出的结果做分析 二、仿真分析方法介绍 Multisim10为仿真电路提供了两种分析方法,即利用虚拟仪表观测电路的某项参数和利用Multisim10 提供的十几种分析工具,进行分析。常用的分析工具有:直流工作点分析、交流分析、瞬态分析、傅立叶分析、失真分析、噪声分析和直流扫描分析。利用这些分析工具,可以了解电路的基本状况、测量和分析电路的各种响应,且比用实际仪器测量的分析精度高、测量范围宽。下面将详细介绍常用基本分析方法的作用、分析过程的建立、分析对话框的使用以及测试结果的分析等内容 1、直流工作点分析 直流工作点分析也称静态工作点分析,电路的直流分析是在电路中电容开路、电感短路时,计算电路的直流工作点,即在恒定激励条件下求电路的稳态值。在电路工作时,无论是大信号还是小信号,都必须给半导体器件以正确的偏置,以便使其工作在所需的区域,这就是直流分析要解决的问题。了解电路的直流工作点,才能进一步分析电路在交流信号作用下电路能否正常工作。求解电路的直流工作点在电路分析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执行菜单命令Simulate/Analyses,在列出的可操作分析类型中选择DC Operating Point,则出现直流工作点分析对话框,如图所示。直流工作点分析对话框包括3页。

Output 页用于选定需要分析的节点。 左边Variables in circuit 栏内列出电路中各节点电压变量和流过电源的电流变量。右边Selected variables for 栏用于存放需要分析的节点。 具体做法是先在左边Variables in circuit 栏内中选中需要分析的变量(可以通过鼠标拖拉进行全选),再点击Plot during simulation 按钮,相应变量则会出现在Selected variables for 栏中。如果Selected variables for 栏中的某个变量不需要分析,则先选中它,然后点击Remove按钮,该变量将会回到左边Variables in circuit 栏中。Analysis Options页 点击Analysis Options按钮进入Analysis Options页,其中排列了与该分析有关的其它分析选项设置,通常应该采用默认的 Summary页

江苏大学通信综合课程设计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通 信 综 合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2014年1月10日 学院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一、课程设学习内容 (1) 1、Android开发环境搭建 (1) 1.1Android开发准备工作 (1) 1.2安装JDK和配置Java开发环境 (1) 1.3 Eclipse的安装 (1) 1.4 SDK和ADT的安装和配置 (1) 1.5创建HelloWorld项目 (2) 1.6运行HelloWorld及模拟器的使用 (2) 2、jQuery Mobile简介 (2) 2.1jQuery 语法 (3) 2.2jQuery 选择器 (4) 2.3jQuery 事件 (4) 3、Jquery mobile案例开发 (5) 二、Android用户界面技术 (8) 1、Android基本UI组件 (8) 2、Activites (10) 3、UI设计工具droiddraw (10) 4、常用UI元素 (10) 5、UI布局 (12) 三、课程总结与个人学习心得 (14) 四、参考文献 (14)

一、课程设学习内容 1、Android开发环境搭建 1.1Android开发准备工作 配置Android开发环境之前,首先需要了解Android对操作系统的要求。它可以使用XP及以上版本、Mac OS、Linux等操作系统。Android开发所需软件包括:JDK、Eclipse、Android SDK、ADT。 1.2安装JDK和配置Java开发环境 1)登录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bc13516368.html,,下载最新版JDK。 2)安装JDK,安装包中包含了JDK和JRE两部分,建议将它们安装在同一个 盘符下。双击安装程序,选择安装的目录,点击“下一步”,等待安装程序自动完成安装即可。 3)右键单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菜单项,选择“高级”选项卡,选择 “环境变量”,找到“Path”变量名(如果没有就新建一个名为“Path”的变量),点击“编辑”按钮,添加JDK安装目录中的“bin”文件夹路径。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完成。再找到“CLASSPATH”变量(如果没有,同样可以新建),输入JDK安装目录中“lib”以及“demo”的路径,单击“确定” 按钮完成。 4)安装配置完成之后,测试是否安装成功。点击开始→运行,输入“cmd”,打 开命令行模式。键入命令“java-version”,检测JDK是否安装成功。 1.3 Eclipse的安装 Eclipse的安装非常简单,直接将下载的压缩包解压即可。 1.4 SDK和ADT的安装和配置 Android SDK安装 1)解压缩下载好的SDK安装包到要安装SDK的路径,然后运行SDK Setup.exe。 2)点击“Install Selected”按钮,安装选中的软件包,在接下来出现的界面中依

plc课程设计总结6篇

plc课程设计总结6篇 plc课程设计总结plc课程设计总结(一): 和学别的学科一样,在学完plc理论课程后我们做了课程设计,此次设计以分组的方式进行,每组有一个题目。我们做的是机械手臂的plc控制系统。由于平时大家都是学理论,没有过实际开发设计的经验,拿到的时候都不明白怎样做。但透过各方面的查资料并学习。我们基本学会了plc设计的步聚和基本方法。分组工作的方式给了我与同学合作的机会,提高了与人合作的意识与潜力。 透过这次设计实践。我学会了plc的基本编程方法,对plc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对理论的运用中,提高了我们的工程素质,在没有做实践设计以前,我们对明白的撑握都是思想上的,对一些细节不加重视,当我们把自己想出来的程序与到plc中的时候,问题出现了,不是不能运行,就是运行的结果和要求的结果不相贴合。能过解决一个个在调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对plc的理解得到加强,看到了实践与理论的差距。 透过合作,我们的合作意识得到加强。合作潜力得到提高。上大学后,很多同学都没有过深入的交流,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用了分工与合作的方式,每个人互责必须的部分,同时在必须的阶段共同讨论,以解决分工中个人不能解决的

问题,在交流中大家用心发言,和提出意见,同时我们还向别的同学请教。在此过程中,每个人都想自己的方案得到实现,用心向同学说明自己的想法。能过比较选出最好的方案。在这过程也提高了我们的表过潜力。 透过此次课设,让我了解了plc梯形图、指令表、顺序功能图有了更好的了解,也让我了解了关于plc设计原理。有很多设计理念于实际,从中找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法。 虽然本次课程设计是要求自己独立完成,但是,彼此还是脱离不了群众的力量,遇到问题和同学互相讨论交流。多和同学讨论。我们在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不停的讨论问题,这样,我们能够尽可能的统一思想,这样就不会使自己在做的过程中没有方向,并且这样也是为了方便最后设计和在一齐。讨论不仅仅是一些思想的问题,还能够深入的讨论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这样能够使自己的处理问题要快一些,少走弯路。多改变自己设计的方法,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好要不停的改善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能够方便自己解决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老师的帮忙与意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能自己解决,向老师请教或向同学讨论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不是有句话叫做思而不学者殆。做事要学思结合。 plc课程设计总结(二): 和学别的学科一样,在学完plc理论课程后我们做了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