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第七单元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新中国教育的开启,教育方针的制定,国民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左”倾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改革开放后教育的蓬勃发展;重视基础教育推动高等教育推动;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2)理解:理解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发展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思想

(3)运用: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发展过程及其取得的成就,培养提高学生综合、概括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情境再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果,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重难点】

重点:新中国的教育方针;“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难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经验教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为本,在于育人。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的发展,任何一个民族的强盛和腾飞,都必将把优先发展教育放在首位。你同意这种说法吗?找一些自古自今以来的有关事例,说说你的理由。

思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国际竞争实际是国家实力,而国际实力的竞争在于教育的竞争。优先发展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近代史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注重教育实现民族腾飞就是很好的例证。一.知识梳理

1.人民教育的奠基

(1)措施:①建国初接管学校,复课开学,收回教育主权;建立人民教育事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制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面建设时期制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倡导并实施两种教育制度: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建立半工半读学校教育。

(2)成就:①成功将半殖半封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②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③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补充〗扫盲教育是建国初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民主和公民的基础工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最基本的人权。2001年中国政府宣布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摘掉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帽子。

2.动乱中的教育

(1)动乱:大中小学一度停课;1966年夏废止高考制度; 20世纪70年代初,高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推荐制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2)危害: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下降,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3.教育的复兴

(1)文革后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恢复高考,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

作用:学制的恢复与重建,使学校教育迅速摆脱混乱局面,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积极组织编写新的中小学教材,对于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基本保证;国家规定了教师节,颁布了《教师法》,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获得普遍的提高,尊师重教逐步形成风气,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改革开放初邓小平提出优先发展教育思想,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加大教育投入;(原因:对中国教育事业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造成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人才断层”;严重影响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3)80年代:提出教育“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对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高等教育发展:增设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建立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和分配制度;

〖补充〗义务教育是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存在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资金不足、师资质量不高、不稳定,学生辍学率高,法律体系不完备,法规贯彻不力措施:颁布《义务教育法》,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发起“希望工程”(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公益事业)

〖补充〗高等教育(关注教育的起伏与政治变动紧密相关):建国初参照苏联模式(为国家培养各种专业人才,但出现体制僵硬、培养目标窄等问题);1958年“教育大革命”(与“左”倾冒进的政治路线相关)核心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办学体制是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校,教育体制是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结合,影响:增加高校数量和学生数量,教育和实践结合(积极);导致高校质量差,片面强调政治和参加体力劳动,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消极);1961年教育事业进入正轨(与政治路线调整紧密相关,八字方针出台);文革时期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影响);1977年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新发展:指导方针是三个面向,成果有大学数量增加,资源、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办学自主权扩大(招生、分配),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制度,条件具备的单位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高等教育政策逐渐放宽,少数民族、成人、民办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实施“211工程”计划

(4)90年代:实施高等教育“211工程”计划;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5)教育投入和办学力量多元化,启动“希望工程”;

(6)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力度:出资支持西部一批高校建设,建立职业教育中心;(7)扶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4.我国教育经历怎样的历程?有何经验教训?

(1)历程:开创基业,教育事业初具规模;探索道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迎接挑战,各类教育成就辉煌。

(2)经验教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从国情出发;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二.核心突破

1.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含义

(1)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竞争。(2)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前提,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3)国家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离不开教育。(4)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2.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2)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

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在于培养人才;(3)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

3.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有什么重要意义?“三个面向”之间相互关系

为新时期教育改革提出了总的战略目标和正确方向,改革开放的春风推动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面向现代化是其中的主体和核心,是“三个面向”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而面向世界是面向现代化在空间上的扩展,面向未来是面向现代化在时间上的延伸.

4.“文革”结束后,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1)政局稳定、拨乱反正;(2)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3)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4)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动力和物质保障;(5)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方法点拨

1.复习本讲要注意纵向把握历史事件的整体发展过程,明确各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如科技发展历程及其特征:(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两弹”成功的成就;(2)文革时期,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3)新时期,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的研究等。

2.要注意横向把握归纳同一历史阶段各方面的社会变化。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技方面成功发射“两弹”;文艺艺术领域提出“双百”方针,科技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教育上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3.贯穿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如研究开发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航天事业的发展对人类产生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一定时期的科学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政策的反映。

四.易错知识点

教育、科技和经济之间的关系:(1)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2)教育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推动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3)国民经济发展取决于科技进步,科技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4)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五.考情分析

与必修一联系:第20课、第21课与必修二联系:第11课、第12课、第13课

六.试题精练

1.1986年,邓小平会见美籍华裔学者李政道等科学家时说:“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我们要共同努力。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的认识不包括B

A.科学有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B.中国科学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世界

C.科学是发展中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D.科学是世界人民共同拥有的财富

解析:材料主要是强调科学的发展对人类和第三世界的国家的影响。A、C、D项都符合题意。B项材料没有提及,且表述不正确。

2.下图“希望工程宣传画”说明了90年代以来,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是加紧

B

在安徽大学就读的苏明娟(《希望工程宣传画》中的“大眼睛”)2005年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A.扫盲工作B.普及义务教育 C.加强中等教育D.发展高等教育

解析:“希望工程”主要是为推行义务教育而设的。

3.文革结束后,邓小平认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举措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有D

①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②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词③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④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D A.素质教育 B.高等教育C.初等教育 D.义务教育

5.邓小平曾说过:“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建国后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最能证明这一看法的史实是D

A.初步建立了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B.创办了一系列的工人学校

C.全面开展了“上山下乡”运动

D.初步建成了国民教育体系

6.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D

A.提出“科教兴国”战略B.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

C.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7.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B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8.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D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9.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奋起直追的源动力,下列属于我国重视教育的举措有A

①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②与经济大跃进同步,实施教育大跃进战略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0.关于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表述正确的是C

①以老解放区的新教育经验为基础②吸收旧教育的有用经验③借鉴美国经验④使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把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的举措有A

①鼓励社会力量办学②推动农村义务教育

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课程改革④实施“211工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姚文元在1974年10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写道:“历史事实证明,解放后十七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教育制度、教学方针和方

法几乎全是旧的一套。”对此分析评论正确的是B

A.对文革前17年教育的估计、总结基本符合史实

B.观点错误,没有看到文革前17年教育事业硕果累累

C.观点错误,没有看到文革前我国已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D.观点正确,建国后的17年,中国的教育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占主导

13.2001年,中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但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势在必行。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就体现了教育具有A

A.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B.历史性作用 C.统筹性作用 D.阶段性作用

14.“×××,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96~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教授履历反映了B

A.“教育大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1977年恢复高考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学者至关重要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

解析: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是其人生的转折点,而这是1977年恢复高考带来的机遇。

15.从下列图中可得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A

①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②基本普及义务教育③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

16.2007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6所师大部分师范生免费上学,条件是毕业后回生源地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这们做的主要作用是D

A.增加对教育的投资B.支持落后地区教育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加强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解读能力。部分师范生免费上学,毕业后回生源地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加强当地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发展。

17.2004年6月12日,胡锦涛在科技大会上指出:“为了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邓小平哪一思想有着密切的直接联系C A.一国两制、和平统一B.“双百”方针

C.科学技术是生产力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析: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胡锦涛是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阐述的,四个选项只有C 项论述了科学技术的内容,因此选C。

18.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更加合理。高等教育出现这一繁荣景象的根本原因是B

A.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教育方针

B.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C.实行改革开放

D.经济迅速发展

19.1998年对300 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他们心中曾为中国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选择邓小平的占89%,究其原因有D

①文革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恢复高考②邓小平提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③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④邓小平提出“教育大革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教育大革命”不是邓小平提出的,而且这种教育上的“大跃进”导致高校良莠不齐,

片面强调“突出政治”,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了混乱现象。

2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 B 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③完善了教育立法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南方都市报》在“广东高考三十年状元系列报道”中介绍了1978年广东高考状元余乃明。1966年他毕业广东实验中学高中部。同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高考取消。1968年他下放到东莞桥头插队。插队期间,他仍然坚持学习。1977年恢复高考,他因家庭成分不好而高分落榜。1978年再次参加高考,成为高考状元。但仍然受困于政审问题,所报考学校未敢入取。后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在广东实验中学任教,成为广东教育的骨干力量。从余乃明的个人经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D

①文革严重破坏了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大批青少年失去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②1977年恢复高考为一代人提供了人生转折和发展的机遇③文革结束后,错误的思想路线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④个人奋斗在成才之路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2.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大城市中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一共展出了35部优秀影片,电影界将这一年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出现这种盛况的主要原因是C A.新中国成立,激发了人民的创作热情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D.科技进步推动电影业发展

23.“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对毛泽东的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C

A.春天是指新中国的诞生带来了文化发展的春天

B.文艺学术思想可以自由发表

C.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

D.坚持百花齐放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有利

24.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出中学题词“三个面向”。“三

个面向”的实质是A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D.教育的发展需要具有超前性和国际性25.邓小平曾说过:“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建国后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最能证明这一看法的史实是D

A.初步建立了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B.创办了一系列的工人学校

C.全面开展了“上山下乡”运动

D.初步建成了国民教育体系

26.作家张爱玲在高三的一篇作文中说:“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卡通“现代中国辉煌的科学与文化”提供素材,可以选取的是A

①秦山核电站②“希望工程”③“南优二号”④电影《五朵金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现代中国指1949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四个选项都符合题目要求。

27.(09年浙江文综)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老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这“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路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解析】此题隐性考察历史时间。1977年12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于1995

年宣布,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始于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光明日报》的公开发表

28.(09年广东文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B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记忆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29.(2008广东单科,13)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B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30.2001年18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中,高校专家作为首席科学家的有8项,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高校承担了1/3,当时“863”计划的250名领导班子成员中,来自高校的有120名。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到22家。请回答: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2)举例说明我国在高等教育取得了哪些成果?

【参考答案】(1)措施:增设了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建立了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和分配制度,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2)成果:21世纪,高等学校已经成为国家科教事业的主力军全国高校建立了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7个国家工程中心,开展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几十万项。许多科研成果的转化取得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涌现出一批新型校办企业,发挥了高校在高新技术产业上的优势。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长远看,要注重教育和科技……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邓小平材料二教育对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强化素质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胡锦涛

请回答:(1)“文革”后初期,最牵动人心、最能说明“把教育问题解决好”的事件是什么?起了怎样的作用?

(2)邓小平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有哪些?试简述之。

(3)材料三对教育发展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你知道在其领导下本届政府主要有哪些发展教育的具体措施?

(1)事件: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作用: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恢复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选拔和培养了大批人才,对我国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主要贡献:①“文革”后对教育拨乱反正,1977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②主张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④提出“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3)具体要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强化素质教育;具体措施:①逐步实行并自2007年开始全部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②自2007年夏天开始,教育部所属的6所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免费上大学,③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大量增加教育投资。

【解析】回答第(1)问时注意“最牵动人心”信息。第(2)问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回答第(3)问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信息,在此基础上归纳要点。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材料二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

材料三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

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邓小平是如何看待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的?(2)据材料三,归纳江泽民报告的主要观点。

(3)简要概括上述三则材料的相同观点。

答案(1)发展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2)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

(3)把发展教育看成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33.下列材料 :

材料一邓小平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又在《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中说:“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一句空话”。

材料二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中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1) 根据材料一回答邓小平是怎样看待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的

(2) 材料二中江泽民的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3) 材料二与材料一观点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材料三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随着世界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前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材料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 概括材料三的中心内容 (5) 材料四的提出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五邓小平同志对教育的要求曾说:教育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6) 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面向,四有新人“的要求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又是基于怎样的前瞻基点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对教育的投人和成就是什么

(8) 为了“根本大计“的实施,我们对发展中的教育还该思考和实践一些什么

答案 (1) 发展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2)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

(3) 把发展教育看成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4)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5) 对科技同生产力的结合,促进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6) 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迫切需要人才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基于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和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态势,把教育摆在优先

发展的战略地位。

(7)大量的资金投入。大力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8)坚决实施“三个面向”“四有新人”方针和义务教育法,依法治教,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中形成了一部深厚的教育史。我国古代以四书五经为教育内容;近代引进西方先进思想,中国的教育步入近代化轨道;当今教育愈加完善,但仍存在着许多弊端;展望中国教育前景,在社会的呼吁和教育学专家的努力下进行教育革新。高考制度亟待革新,学生学习需要民主自由,高校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 关键字:中国教育制度发展现状弊端改革方向教育民主 一、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一书中曾指出:“教育的发生就根植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它是帮助人经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自有人生,便有教育。因为自有人生,便有实际生活的需要。”原始人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在学习制作工具的经验和技术,传递经验中产生了原始教育。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条件成熟;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政治条件具备;文字不断产生,文化积累增加,文化条件形成。在这个背景下,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场所产生。 西周官学制度产生,国学和乡学作为两种主要的学校形式。当时以六艺为教育内容,《礼记·王制》记载:“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当时教育管理的特点是学在官府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等级制度森严;思想上强调以礼治国。这些决定了西周统治者对教育的高度

重视和垄断,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封建官学教育在汉代正式确立。汉代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太学确立,以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与此同时以儒家“人学”为理论基础形成中国教育思想,此后经过一代代儒学家的改造和发挥,融合其他学派的教育思想,发展成中国独特的教育学思想体系。提出以“修身为本”的主题思想,追求人格境界,即个人与家庭、国家、社会的和谐,注重教导人自觉修养人格,强调理性自觉原则。采用以学习和修养为基础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由“教事”至“穷理”安排合理的顺序,及师生共同研讨。 封建教育制度和思想在大一统制度的影响下,形成教育的国家化、政治化和伦理化的传统特色造成了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的权威主义的教育传统,存在着弊端,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自由和创造性。 近代以来我国的教育发生重大转变,先是从欧美输入,后又学习苏联。洋务教育开始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中国教育开始近代化进程。“五四运动”后,在中共的领导下,教育开启新的历程,为革命培养了先进人才。在输入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学后,我国教育界人士创编了自己的教育学,先后出现了蔡元培、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蔡元培提出教育独立的思想,他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于人类文化上能进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

我国教育发展的历程

我国教育发展的历程 教育,一直是人们最为关注的民生话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已不仅仅停留在“以孝为先,以文相授”的层面。如今,人们更关注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多种类型教育的全面发展。同时,教育资源的均衡化配置、人才结构的调整、创新型人才的培育、素质教育的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半城镇化”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等一系列问题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6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致力于把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和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崇高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动人民教育事业发展,我国教育走过了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光辉历程。 新中国建立之初,党和国家把发展教育事业摆在突出地位,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方针,创立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坚持向工农开门,保障人民群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有计划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道路,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为我国教育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问题,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一位的是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从体制改革入手系统地进行教育改革,有

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不断加快,我国教育事业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面向新世纪,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强调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北京乾坤纵横科技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我国教育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健康发展,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推进,把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带入21世纪。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规范教育收费,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国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摘要:我国古代教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不同时期也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特点,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隋唐时期逐步形成的科举制度,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制度。 关键词:古代教育发展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惟一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古代教育。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延续了4000多年。早在尧、舜、禹时代,就有了教育的萌芽,到商代便出现了与今天大致相同的学校教育,由此开始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十分鲜明。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被完全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此时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当时各国统治者为求生存和扩张,

极力网罗和重用贤士,学术和教育活动被统治者发现并重用,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实行有教无类,弟子三千,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到了汉朝,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积极推广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同时将“学而优则仕”制度化,为通过各种途径学有所成的士人提供作官的机会。“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不仅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更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和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大贵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人才选拔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持,寒门士子几无进仕之路,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挫伤,而世族子弟又不屑学习,严重影响了当时的学校教育。 到了南北朝,世族势力日趋下降,寒门势力逐渐上升,察举制度又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其考试选士的方法受到士人的欢迎。统治者为了控制选士的权力,扩大统治基础,也不断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科举制度开始萌芽。 公元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国再次统一。隋朝统一中国后,即着手选士制度的改革,依察举之制选拔人才。公元606年,隋炀帝始臵进士科,标志着科举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①汉代独尊儒术,在京师设立太学,在郡国设立学官,后渐立学校。隋唐时期,科举制形成,逐渐取代与门阀等级制相适应的选举制,并与学校相关联。唐代在京城设国子监,统辖各学,在各地设郡县学校。宋代书院勃兴,元代广建社学。到明代,学校体制大体已备。清因明制,以科举取士为正途,而科举必由学校。其规制悬学校之名而导以仕进之路。②学校乃教化所从出,以纳民于轨物,在王朝统治体系中地位极崇,作用至大。 ——摘编自桑兵《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材料二③西方近代分科观念在中国社会的广泛传播,④促使中国学人在反思传统学术思想体系弊端的同时,纷纷提出近代中国新的学术分科方案。⑤民国初年,教育部公布《大学令》和《大学规程》,将大学分为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简称“七科之学”),正式取消经学科。大学文科分为文学、历史学等4门,理科分为数学、理论物理学、化学等9门,法科分为法律学、政治学、经济学3门,商科分为银行学、保险学等6门,医科分为医学、药学2门,农科分为农学、农艺化学等4门,工科分为土木工学、机械工学、造船学等11门。 材料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发展文教事业的基本方针,也是改革教育的基本依据。⑥一方面,政府对旧教育体制进行改造,制定改造旧教育的方针政策,接管、整顿旧学校,收回教育主权。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对包括教育界在内的知识分子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努力争取和团结知识分子。在实际教育建设过程中,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确立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没有完全得到执行,⑦突出表现为全面学习苏联教育,并大量派遣留学生赴苏联学习。应当指出,在学习苏联教育经验过程中,存在生搬硬套、结合中国国情不够的弊病。⑧通过对高等学校院系、中等专业学校的调整,对课程、教材及学制的改革,新中国教育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材料一叙述了从汉至清中国教育的相关情况,其中①叙述了汉代至清代教育的发展情况,即都重视学校教育;②指出了学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材料二叙述的是民国政府对大学的改制情况,其中③④⑤分别从西学的传入、近代中国学人的反思及政府政策三方面分析了近代中国大学分科的原因。材料三叙述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其中⑥阐述了新中国对旧教育体制的改造情况;⑦反映了苏联教育体制对新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⑧阐述了新中国教育体制变革的内容及影响。三则材料阐述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情况,凸显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问题设置】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七科之学”确立的原因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 第1页共1页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一、奴隶社会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并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着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是鲜明的。此乃教育价值的转折。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崩溃而转向封建制,经济、政治的大变化,也变化在教育上。为旧经济旧政治服务的受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的教育走向没落.春秋战国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完全被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此时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当时各国统治者为求生存和扩张,极力网罗和重用贤士。而学术和教育活动又是被统治者发现并重用的基础,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实行有教无类,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尤其是《学记》,更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力作。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的孟子、荀子,各有学术特色。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教育剧变的时代。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构成了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最为丰富多彩的一页。教育价值呈现多维度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 三、秦汉的教育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已延续了4000多年。在整个古代,文化教育可以说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将教育视为治国安邦之本,更是中国的一贯传统。秦代推崇法家学说,以暴力和苛政统一思想,焚书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结果迅速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王朝覆灭。汉初去秦苛政,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虽有效地恢复了经济和民间学术文化,但不利于建立强有力的****统治。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学校,行选士,确立起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意识形态,也成为此后延续两千余年的文教政策。 四、魏晋南北朝的教育 魏晋南北朝近400年,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分裂和长期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由于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士人流徙迁移,致使汉代“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难以实行。这一时期豪强地主垄断政权,形成了势力强大的门阀世族集团。这个集团的内部要分配政治权力,这就必须对选士制度进行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一、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 综观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模式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 第一时期(1862年至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所谓外来因素的诱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们是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应急反应的产物,是为了培养应付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第二层意思是,这些学堂都标榜以西方为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却并不明确,笼而统之地把西方称之为“泰西”。从时人留下的大量文献分析,所谓“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国。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种泛称,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模仿对象。 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1],即主要是参照日本东京大学的规程制定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也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学习的目标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词被一个具体的国家——日本所取代,价值取向明确而单一。可以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时期,是以日本为模式的。 第三个时期(1912年至1927年)。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1912年至1927年的十几年间,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时期。民国初年在蔡元培主持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形成的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对清末颁布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作了相应的改革。其间,教育部还陆续公布了《大学令》、《大学规程》、《专门学校令》、《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和《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等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法令。众所周知,作为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总设计师,蔡元培非常关心高等教育,《大学令》就是由他亲手制定的。他多次谈到,《大学令》中许多内容是“仿德国制”,“仿德国大学制”[2]。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借鉴德国高等教育是蔡元培多年的宿愿。但是,从实践的层面考察,蔡元培的理想并未实现。摆脱日本单一模式束缚的努力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大学设评议会、教授会的条文列入了《大学令》,但在当时的高等学校中并未实行。直到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他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才部分地在他所主持的北京大学付诸实施。 就在蔡元培以德国高等教育为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深刻改造的同时,另一所国立大学——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南大学迅速崛起。留美归教育博士郭秉文主持下的东南大学以美国大学为榜样,延揽一批留美学生到校任教,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一体,从管理体制、系科设置、课程内容以至经费筹措等,全面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至20年代中期,东南大学声誉日隆,影响日广,成为与北京大学南北呼应、交相辉映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重镇。 第四个时期(1927年至1949年)。在此22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主旋律是,在融合美国和欧洲各国特点的进程中,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如果说20年代后期曾经是美国高等教育影响最盛的时期,从对地方分权制的教育体制的模仿,到大学实行选科制、学分制,以至于大学各专业缺乏明确的课程标准等等都显示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强大影响;那么,进入30年代,则表现出一种比较主动地吸收和借鉴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经验的倾向。如在高中毕业生中实行会考制度,以整齐大学生的入学程度;教育部制订并实行有关大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法令;强调大学毕业考试制度等等,这些举措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吸收了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做法。但是,这一时期从总体上讲是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其间,有一个短暂的插曲,即1927年至1929年期间实行的大学区制。实行“大学区制”用蔡元培的话来说是“仿法国制度,以大学区为教育行政之单元”[3]。众所周知,大学院制试行不及两年就无疾而终,对全国高等教育的实

论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论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反思一下中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60年代的教育,搞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80年代搞的是基础加应试的教育,90年代在一个不懂教育的人指导下,搞得是产业化教育,由此而导致了教育乱收费,滋生了教育领域的腐败远远超过了官场的腐败。我在2003年的强国论坛和发展论坛上以“毛泽东时代谁家的孩子没有上学”和“对中国教育的再认识”为题对我国现阶段教育问题进行了公开批判。可以说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拉响了“丧钟”。如果一个国家的教育出现问题,事实上是全民族的危险。有人还厚颜无耻的说,不主张教育产业化,有人把公共资源说成是自己的能力,有人还为教育的问题不断辩解。凡此等等,是把中国教育引向企图,一些主流教育专家的沉默,无疑证明了明哲保身的思维。今年1000万的高考学生,是扩招的表现,扩招就是教育产业化的派生!我敢问,1000万的高校毕业生4年后的就业基础是什么?北大领导人以“北京学生素质高”竟然成为降低北京学生走进知名学校的理由,我为此曾经回帖说:北京的少管所难道管理的是其他省的少年吗?这位领导人的沉默足以说明,他的言辞十分不妥。今天看了“海艺的学生打老师”事件的网上流传,事件真实和虚假我们姑且不论,但折射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就是:国家制定的教育管理政策是不是需要改改了,比如,从小学的初中、高中一直到中专、大学的各个环节的教育中,怎么能出现形同社会黑恶势力的“学霸”和与社会上带有黑恶势力的人同伙敲诈勒索学生财物呢,怎么能将老师斩首学门口。是不是需要国家考虑了。“减负”要从书包做起,但教育要从小孩开始。如果我们在熟视无睹学生学习期间的犯罪问题,社会的稳定就很难出现理想的时期。中华民族的振兴就很难实现。 中国教育的弊端; 1、奴化。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我们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存在不同的思想。即使偶尔允许有不同的思想,那也是在若干原则的规范之下的。 2、捷径。为了考试,所以有了应试教育。但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后果还不是学不到知识,而是学生们在思想中建立了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只要通过了考试,就是学会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所以,这些学生无论到了哪里,都想找到类似的方式。在他们眼中,无论在哪里,都不过是考试,只要是考试,就有通过考试的捷径。 3、猥琐。这里的猥琐不是说形容很猥琐。而是说不懂得与人沟通和协调。要么忍着,要么爆发,没有任何的中间状态。 4、残忍。也就是没有人性,当我们去赞扬一个小孩子杀死了所谓敌人的行为的时候,也就证明了,只要面对那些敌对的人,我们有权,而且必须采取一切手段去消灭他们的肉体和灵魂。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教育也是利用的教育,怪不得国人对于吃狗虐猫没什么感觉呢,我们教育不就在培养这样的暴民吗? 5、钻空子。从捷径观念出发,一部分人进化为抛弃一切信义,特别是公共领域的信义,去钻一切可以钻的空子。考试的捷径之一就是作弊。既然只要通过了就没有人追究,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是:不要作弊,除非你不被人发现!那么,聪明的学生就开始琢磨着如何才能不被发现。 6、承诺。承诺没有了价值,宣誓就像吃菜。小学生就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时刻准备着!跟背书一样。其实脑子里一点也没有这个东西。久而久之,长此以往,这样的人怎么能成为司法制度下值得信赖的人呢,我们的证言如何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呢?怪不得中国的司法体系中,证人远远不够,人证不如物证呢。 中国教育存在的十大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造就中国思想真空与文化沙漠;单一形式和内容、呆板落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中国 人失去了吸纳、鉴别多元文化和思想的机会,失去了站到人类文明成果巨人肩膀上继续创新的可能。 失去思想自由和可能的民族正在走向思想真空与文化沙漠。我们曾经拥有光耀千古的灿烂古文明,我们正在成为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 二、应试教育摧毁中华民族科技创新的根基;应试教育的典型特点是死记硬背,是刻板地继承人类文明

《安全教育》之新中国安全教育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安全教育的发展历程 法规、制度发展概况回顾半个世纪以来的安全教育法规、制度建设的历史,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安全教育法规和安全培训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在1954年,劳动部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技术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对新工人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等,班组教育应采取包教包学的方法),在考试合格后才准独立操作。《决定》还对安全教育的内容、形式作出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各行各业遵照执行。1956年5月,国务院颁发了“三大规程”,即《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规程要求:对各级管理生产的干部和技术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应进行安全生产、工业卫生科技知识教育和考核,并作为晋职升级的参考依据。 1963年3月30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习称“五项规定”,安全教育就是其中的一项。该规定要求:对电气、起重、锅炉、受压容器、焊接、车辆驾驶、爆破、瓦斯检验等特殊工种的工人,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技术训练,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准许他们操作。国务院明确指出,安全生产教育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求企业把安全生产教育作为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制度。 1980年4月17日,国务院在给国家经委、国家劳动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工业交通企业加强法制教育,严格依法处理职工伤亡事故的报告》的批示中强调:要有计划地组织职工学习国家制定的劳动保护法令、法规、条例、规定、规程和规章制度,教育大家增强法制观念,遵章守纪。 1981年,国家劳动总局制定了《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五年规划》,提出在全国建立劳动保护教育中心和劳动保护教育室,有计划地开展劳动保护教育和培训工作。据统计,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

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

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 一、我国音乐教育的起源中国古代诗、乐、舞三位一体。在最早的乐舞葛天氏之乐中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①意指葛天氏之民抄起牛尾,踏足而歌的情景。虽然这些并不是狭义上的音乐教育的范畴,但从广义上来讲,也给了百姓娱乐和教育的作用。我国古代已用音乐为政治所服务。乐教已成为上层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尧舜时期已经有了最早的专职音乐教师。接着,我国《周礼》中记载过最早的学校为“成均”之学。“成均”是五帝时期的教育机构。《春秋繁露》云:“成均,均为五帝之学。”而它作为最早的音乐教育机构是有章可循的。郑玄在《周礼》《礼记》的注释中指出:“均,调也。乐师主调其 音。”“成均”以教化音乐为重要内容。“成均”成为我国音乐教育史上最早的音乐学校。 二、近现代至当代的音乐教育发展历程 (一)借道日本,从日本引进教学思想。自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我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掠夺,中华之门从此被打开,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这样的社会情形引起我国许多有志之士的思变之路:我们中国如何才能抵御列强的侵略?如何才能强大?一部分人主张兴起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中西音乐文化也开始碰撞。1898 年康有为提出“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②的建议,效法日本的“把西学效仿西方音乐”的唱歌教育。我国当时留学日本的沈心工、李叔同等人推崇这种教育理念。 (二)美欧音乐教育在我国传播。五四运动以来,我们不仅借鉴日本,

也借鉴欧美国家的音乐教育模式,开设西方音乐课程,传授西方理论知识。 具体来看,音乐课程被列为我国中、小学的必修科目,以唱歌、乐理、欣赏和乐器这四项内容为主要的音乐教育体系。另外,教育家们还编写了中小学教材,如萧友梅编的《新学制乐理教科书》六册,是“最早一本由我国音乐教师撰写的系统性的乐理教科书”③。黄自主编的《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运用了欧洲现代音乐教育体系的编写方法,是融合中西教育理念的典范教材。专业音乐教育方面,学制上,1922 年成立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学制为“甲种四年,乙种两年”。④ 规定“师范大学修业年限四年;为补充初级中学教员,可设两年制专修科”⑤。1927 年上海成立国立音乐学院,设置了理论作曲、钢琴、小提琴及声乐四组,国乐课为选科(副科),传授西方音乐,聘请外籍教师。 (三)以苏联为师。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从效法欧美转向了向苏联学习的办学模式。受苏联音乐教育的影响,我国强调加强民间音乐的教育。我国基本废除了以欧美为蓝本的音乐教育理念,人们下乡,参加集体劳动,涌现新思维,在艺术实践中实现中国音乐的振兴。在实践中创作音乐作 品,并对民间音乐和 器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调查。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关注本土音乐的时期,也是我国音乐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 (四)国际化、现代化的音乐教育方针。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音乐教育也呈现出与外国思想相结合的特点。体现在:音乐教学法。20 世纪80 年代,我国介绍了很多国外的音乐教学法,对我国传统的教学法有一定的冲击,如强调节奏、节拍的训练。国外的音乐著述传入我国,为国外教育思想传入奠定了基础,如李妲娜《世界音乐教育集萃》、秦德祥《元素性音乐教

中国教育的发展史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编:原始氏族社会、奴隶社会的教育 第二编:封建时代的教育 第三编:近代社会的教育 第四编:现代社会的教育 第一编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教育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教育发展 初民生活所在时期叫做采食经济时期:男子外出采食食物,女子在家照料小孩,以年长的女子为首领,谓之母系社会。这个社会没有文字、法则、制度、他们过着纯自然的生活。又成为原始公有社会。这个时期他们与自然作斗争。后来经过长期斗争,征服异族,逐渐有了文字,有了粗笨的用具,开始从渔猎变为牧畜。也是男子之与女子的一大革命,因此母系社会转为复习。 了解了初民生活的情形,就知道他们教育的起源。教育发生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教育情形也跟着当时经济情形而变迁。在渔猎经济时期,他们的教育就是教会怎样捕鱼,怎样猎取鸟兽,怎样拾掇果实;在牧畜时期就是教怎样架设栅栏,怎样追逐水草、喂牛养羊…… 足可以说明:劳动即学习,教育和生活是一致的。在当时没有老师这个职业,而父母就相当于教师。逐渐的社会阶级出现,有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后来统治阶级为了利益,私产观念日益鲜明,而土地成了最主要的生产手段,这两种手段混合为一,奴隶制、分工制及种种剥削情形由此产生。原始教育的意义无形发生变化,带有阶级性,与实际生活不能完全一致,除了生物欲的目的外,还带了支配所属阶级的工具目的。 第二章、夏、商、西周的教育 夏朝的建立标准着原始社会退出历史舞台,进入奴隶制社会。经过商代、奴隶制得到进一步发展;到了西周奴隶制社会达到极盛时期。这一历史阶段的教育开始同生产劳动相分离,并完全为奴隶主阶级用来培养本阶级的继承人,成为实施社会教化的一种工具。它的基本形式是学校,即奴隶制官学。 一、学校的产生 氏族公社末期学校萌芽出现后(有成均之学、虞庠之学等) 二、夏代学校的雏形 我国古籍中有关夏代学校的记载,列举如下: “夏后氏之学在上庠。”① “序,夏后氏之序也。② “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③ “夏后氏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 “夏曰校。” 这很容易看出,在夏朝已经有了“庠”、“序”、“校”等三种学校名称。 而从后期夏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看,夏已具备学校产生的条件。另外从殷商甲骨文的成熟程度来看,夏已进入原始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这些都可能使学校产生。三、商代的正式学校 在古籍中,商代学校的记载比夏朝更丰富和详尽。例如: “殷曰庠。” “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 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宗。” “宗,殷学也。”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历史和现状 中国自古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中国人尊崇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两千多年前,孔子创办私学,使平民受教育成为可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经典,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国学校教育历经数千年,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约前2070—约前1600)就有了校、学等教育机构。在中国,封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官吏,科举制度是官府经过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择优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自隋朝(581—618)开始,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历时1300年。 现代意义的学校在中国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最早是外语学校、军事学校和技术学校,当时的清政府还派遣年轻人到英、法等国学习军事和技术。1912年,刚刚建立的中华民国(1912—1949)对封建教育进行了全面改革,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德、智、体、美“四育平均发展”的教育方针。 1949年11月,新中国成立一个月后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自此,在和平与安定的社会环中,教育开始了新的发展。从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间,中国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系统,实行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工作时间内安排专门时间系统学习等教育形式。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教育事业加快了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教育体制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面启动。改变了过去无法可依的行政管理方式,加强教育领域的法制建设,已颁布实施的有《学位条例》(1980年)、《义务教育法》(1986年)、《教师法》(1993年)、《教育法》(1995年)、《职业教育法》(1996年)、《高等教育法》(1998年)等6部教育法律,以及

中国教育发展史

中国教育发展史 一、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 综观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模式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 第一时期(1862年至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所谓外来因素的诱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们是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应急反应的产物,是为了培养应付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第二层意思是,这些学堂都标榜以西方为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却并不明确,笼而统之地把西方称之为“泰西”。从时人留下的大量文献分析,所谓“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国。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种泛称,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模仿对象。 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1],即主要是参照日本东京大学的规程制定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也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学习的目标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词被一个具体的国家——日本所取代,价值取向明确而单一。可以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时期,是以日本为模式的。 第三个时期(1912年至1927年)。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1912年至1927年的十几年间,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时期。民国初年在蔡元培主持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形成的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对清末颁布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作了相应的改革。其间,教育部还陆续公布了《大学令》、《大学规程》、《专门学校令》、《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和《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等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法令。众所周知,作为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总设计师,蔡元培非常关心高等教育,《大学令》就是由他亲手制定的。他多次谈到,《大学令》中许多内容是“仿德国制”,“仿德国大学制”[2]。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借鉴德国高等教育是蔡元培多年的宿愿。但是,从实践的层面考察,蔡元培的理想并未实现。摆脱日本单一模式束缚的努力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大学设评议会、教授会的条文列入了《大学令》,但在当时的高等学校中并未实行。直到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他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才部分地在他所主持的北京大学付诸实施。 就在蔡元培以德国高等教育为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深刻改造的同时,另一所国立大学——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南大学迅速崛起。留美归教育博士郭秉文主持下的东南大学以美国大学为榜样,延揽一批留美学生到校任教,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一体,从管理体制、系科设置、课程内容以至经费筹措等,全面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至20年代中期,东南大学声誉日隆,影响日广,成为与北京大学南北呼应、交相辉映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重镇。 第四个时期(1927年至1949年)。在此22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主旋律是,在融合美国和欧洲各国特点的进程中,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如果说20年代后期曾经是美国高等教育影响最盛的时期,从对地方分权制的教育体制的模仿,到大学实行选科制、学分制,以至于大学各专业缺乏明确的课程标准等等都显示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强大影响;那么,进入30年代,则表现出一种比

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变化历程

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有何变化? 一、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按时间排序): 1、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指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 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肃清封建的、买 办的、法西斯的思想, 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1957 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 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3、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正确地 解释了全面发展的涵意,是我国教育的目的。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我国教育目的作了这样的表 述:“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 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 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6、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指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 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要造就数以亿计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 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 识,具有开拓能力的厂长、经理、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和其他经 济、技术工作人员。还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要求 的教育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新闻和编辑出版 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外事工作者、军事工作者和各方面党政工作者。所有这些人才,都 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 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 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7、1986 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 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 8、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的目的:“义务教 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 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 设人才奠定基础。” 9、1993年2月13日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 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 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10、1995 年 3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纲要》提出的教育方针进一步确认, 重新表述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含, 培养德、 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11、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定》:“以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2000年《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将素质教育归纳如下: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 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 13、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 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 帜,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 导, 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 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教育

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教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尧、舜、禹时代,就有了教育的萌芽,由此开始了中国古代

教育的发展历程。 据《尚书舜典》记载,虞时便设有学官,所管理的只是简单的有关生产与生活教育活动。 夏朝起,中国进入奴隶制社会,由于文字的出现与专门从事精神生产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教育出现了质的变化。其根本标志便是出现了叫做“序”的学校。虽然“序”还不是独立的纯粹的教育机构,但其教育功能明显凸现出来,成为以后学校教育的先声。

商代,中国文字发展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文字被大量应用于记述社会各种活动,并开始出现了份量 较重的典籍,这些成为商代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最早的官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尊神重孝,勇敢善战的未来统治者。 西周是奴隶制社会的全盛时期,其教育的特征是沿袭商的“学在官府”旧制,西周的官学文化包括国 学与乡学两个系统,学校也有大小学之分。西周教育时代最重要的标志即“六艺”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对

中国传统教育特点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新生封建制的生产关系逐渐成熟,造成官学的衰落与私学的兴起。当时的的私学,有 别于官学,注重学术,提倡百家争鸣。按各个学派的学术主张来办学,当时的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都是著名的民间私学大师。 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后,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需要,推行崇法排儒的文教政策,对私学采

取严厉禁止政策,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虽然所谓的“焚书坑儒”有诸多学术上的争议,但文化专制 政策是中国古代教育出现大倒退则是不争的事实。二世而亡,充分证明秦采取崇法排儒的文化文教政策的失败。 汉代统治者总结了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 实行与前朝绝然不同的文教政策。

中国教育事业30年改革开放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事业30年改革开放发展历程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句让中国百姓心里感动、切身感受的话,正是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开放30年来的写照。 改革开放30年,是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30年,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素质显著提高的30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30年,是促进教育公平制度建设显著加强、更多惠及困难群体的30年。 1977年,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在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倡导下,因“文化大革命”一度中止的全国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得以恢复。当年,全国570万青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走进考场,他们的命运由此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人沉积多年的求知热情如火山喷发,中国社会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改革开放的春潮,为中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注入活力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1.28亿,录取人数约5386万,其中,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至2008年的录取人数约4010万,10年间录取人数占改革开放30年来录取总数的75%。 从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起,经过10多年奋斗,中国终于在2000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超过85%,2007年进一步扩大到99%,跻身于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较高国家行列。2007年,普通高中在校生、幼儿园(含学前班)在园学生数量、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数量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30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共为国家输送了1亿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驶入快车道。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总量突破80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已分别占据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30年来,各级各类教育的飞速发展,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各种急需的人才,提升了我国国民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改革开放的春风,把教育公平的理念传遍神州大地 2003年开始,“远程教育”这项重大工程覆盖了中西部36万所农村中小学,丰富了1亿多农村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 2004年,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正式启动。中央财政投入100亿元建设8300多所寄宿制学校,解决学生“进得来”的问题;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解决学生“留得住”的问题。 2006年9月1日,修订后颁行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这一年,西部农村首先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