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正常髋关节的超声表现及测量方法

婴儿正常髋关节的超声表现及测量方法

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Graf法分型

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Graf法分型 Graf法将婴儿髋关节声像结果定性、定量描述分为Ⅰ~Ⅳ型。Ⅰ型(α>60°、β<77°);髋关节在临床和声像上都是成熟的。臼顶骨轮廓优良,骨顶外缘锐利成角(Ⅰα,β<55°)或轻度变钝(Ⅰb,55°<β<77°).臼顶软骨狭窄呈三角形,对股骨头有良好覆盖。 Ⅱ型:该型髋的骨性髋臼外上缘缺少钙化,骨顶轮廓发育缺陷的部分由软骨顶增宽充填,覆盖在股骨头上.分为4种类型. (1)Ⅱa:指出生12周以内婴儿(α角为50°~59°)。根据Graf标尺规定,如α角在50°~59°,但大于周龄标尺所示最小值,则为Ⅱa(+),否则为Ⅱa(—)。例如,生后3周婴儿α角55°,大于标尺的53。5°刻度时,该髋为Ⅱa(+),如为52°,则为Ⅱa(-)。 (2)Ⅱb:指12周以上婴儿髋(α角50°~59°,β角<55°),称骨化延迟型。 (3)Ⅱc(α角43°~49°,β角<77°):与Ⅱb相比,反映骨性髋臼发育的口角减小,而软骨顶角度增大,股骨头主要由软骨顶覆盖,很不稳定,称为临界髋。 (4)Ⅱd:Ⅱc髋中的日角继续增大(>77°)。股骨头将偏离由软骨顶和骨顶共同组成的髋臼弧心轨迹,软骨顶和盂唇向上外侧移位,声像上称为偏轨髋。

Ⅲ型(α<43°,β>77°):Graf将此型分为Ⅲa和Ⅲb。两类髋中股骨头均向上外方脱位,但Ⅲa软骨顶为无回声结构,是透明软骨成分,INb的软骨顶可见有程度不同回声。说明透明软骨可能发生了纤维化或变性改变. Ⅳ型:该型髋的声学特点是股骨头脱位,表面只有薄层关节囊覆盖,髋臼唇盂和软骨顶也向原始髋臼的内下方移位.通常在单一冠状声像上,脱位的股骨头和髋臼不能同时完整显现,参考测量点难以辨认,所以,对Ⅳ髋不进行角度定量测量。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

---------------------------------------------------------------最新资料推荐------------------------------------------------------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超声科一、检查方法 ? 1、经前囟检查: 先做冠状切面,然后,探头旋转 90 度,获得矢状切面和其他旁正中切面。 ? 2、经颞窗检查: 获得横切面上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观察颅内的血流分布。 ? 3、通过后囟侧方的声窗观察后颅窝影像(也叫做乳突囟)。 很少使用二、探头的选择 ? 经前囟检查时,足月儿通常选 5MHZ 的探头 ? 早产儿选 7.5MHZ 探头 ?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高频或低频高穿透力的探头三、常见切面: 6 冠状切+5 矢状切+1 后颅窝池切面一般情况下我们留取6 个或更多的典型冠状切面。 第一个切面常常是通过侧脑室前角前方的额叶切面,第六个切面是侧脑室三角形后角后方的枕叶切面。 至少获取 5 个矢状切面。 第一个矢状切面是正中切面。 理想的正中矢状切面需要清晰地显示小脑蚓部和胼胝体。 然后,向左或向右逐渐偏转探头获得每侧 2 个或 3 个旁正中矢状切面,从尾状核头一直到 Sylvian裂。 通过乳突囟门单独获得左侧和右侧经后颅窝切面。 1 / 4

在这一切面上,正常可以看到小脑半球,小脑蚓部,第四脑室以及小脑延髓池。 对于颅内血管系统的显示多是经过前囟和颞窗(前外侧囟,蝶囟)。 需要观察血流的显著程度以及阻力信息。 常规测量指标包括: 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以及阻力指数。 冠状切面 1 ? 大脑间裂(IF) ? 额叶(FL) ? 眼眶(OC) 冠状切面 3 ? 脑膜结构(PM) ? 胼胝体(CC) ? FM Monro 孔 ? 脑桥 (P) ? 颞叶(TL) ? 尾状核(C) ? 丘脑(T)冠状切面 4 ? 四叠体(Q) ? 小脑半球(CB) ? 小脑延髓(CM)侧脑室脉络丛(CP) ? 丘脑(T) ? 小脑幕(圆点标冠状切面 5 ? 侧脑室(LV) ? 脉络丛(CP)冠切面 6 ? 大脑半球裂(IF) ? 枕叶(OL)正中矢状切面 ? 胼胝体膝部(G) ? 体部(B) ? 压部(S) ? 嘴部(R) ? 高回声的扣带回(CS) ? 脑桥(P) ? 高回声弯曲的豆状核(CM) ? 枕骨(O) ? 低回声的中脑(MB) ? 圆点标示的是第三、四脑室矢状旁切面(左右各一) ? ? 尾状核(C) ? 丘脑(T) ? 颞叶(TL) ? 圆点标示的是逗号形的脑室内脉络丛。 旁矢状切面(声束经过侧脑室,左右各 1 ) ? 脉络丛(CP) ? Sylvian 裂(SF) ? 额叶(FL) ? 颞叶(TL) ? 顶叶(PL)旁矢状切面超声显像:

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Graf法分型

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Graf法分型 Graf法将婴儿髋关节声像结果定性、定量描述分为Ⅰ~Ⅳ型。Ⅰ型(α>60°、β<77°);髋关节在临床和声像上都是成熟的。臼顶骨轮廓优良,骨顶外缘锐利成角(Ⅰα,β<55°)或轻度变钝(Ⅰb,55°<β<77°)。臼顶软骨狭窄呈三角形,对股骨头有良好覆盖。 Ⅱ型:该型髋的骨性髋臼外上缘缺少钙化,骨顶轮廓发育缺陷的部分由软骨顶增宽充填,覆盖在股骨头上.分为4种类型。 (1)Ⅱa:指出生12周以内婴儿(α角为50°~59°)。根据Graf标尺规定,如α角在50°~59°,但大于周龄标尺所示最小值,则为Ⅱa(+),否则为Ⅱa(—)。例如,生后3周婴儿α角55°,大于标尺的53.5°刻度时,该髋为Ⅱa(+),如为52°,则为Ⅱa(—)。 (2)Ⅱb:指12周以上婴儿髋(α角50°~59°,β角<55°),称骨化延迟型。 (3)Ⅱc(α角43°~49°,β角<77°):与Ⅱb相比,反映骨性髋臼发育的口角减小,而软骨顶角度增大,股骨头主要由软骨顶覆盖,很不稳定,称为临界髋。 (4)Ⅱd:Ⅱc髋中的日角继续增大(>77°)。股骨头将偏离由软骨顶和骨顶共同组成的髋臼弧心轨迹,软骨顶和盂唇向

上外侧移位,声像上称为偏轨髋。

Ⅲ型(α<43°,β>77°):Graf将此型分为Ⅲa和Ⅲb。两类髋中股骨头均向上外方脱位,但Ⅲa软骨顶为无回声结构,是透明软骨成分,INb的软骨顶可见有程度不同回声。说明透明软骨可能发生了纤维化或变性改变。 Ⅳ型:该型髋的声学特点是股骨头脱位,表面只有薄层关节囊覆盖,髋臼唇盂和软骨顶也向原始髋臼的内下方移位。通常在单一冠状声像上,脱位的股骨头和髋臼不能同时完整显现,参考测量点难以辨认,所以,对Ⅳ髋不进行角度定量测量。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婴幼儿髋关节发育异常的诊疗方法研究进展

婴幼儿髋关节发育异常的诊疗方法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8-05-07T13:41:06.80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作者:宋薇 [导读] 常采用Graf超声检查方法和临床查体筛查患儿,对存在问题的患儿应早期干预,若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最后只能选择手术治疗。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是婴幼儿骨骼系统常见疾病,其主要诊断方法包括超声诊断和临床查体,其早发现早治疗对减轻晚期患儿畸形有重要意义。本文对DDH的发病因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髋关节;发育异常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 DDH)是出生前及出生后股骨头和髋臼发育或解剖关系中出现异常所导致的一系列髋关节病变的统称,是新生儿和小婴儿骨骼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由于新生儿出生时体征较隐匿,早期不易被医生和家长发现,患儿学步或行走时出现异常姿势,家长才陪同患儿到医院诊治,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家长大部分最后选择手术治疗,而术后又常出现再脱位、关节活动受限和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其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对减轻晚期病例畸形程度,降低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1 DDH的发病因素 DDH的病理改变在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说,从出生到1.5岁的小儿受自身发育及机能影响并不具备自主行走能力。因此,对于髋关节造成的负重相对较小,不会出现增加负担而对病情造成影响。髋关节会出现髋关节囊、韧带松弛等临床症状,大部分患儿则会出现脱出于髋臼的情况;部分患者则并不会出现完全脱出髋臼的情况,且髋臼、股骨头关节软骨发育相对正常。如果患儿在生长过程中并无软骨变形或脱落现象,则说明股骨头骨骺的属于正常发育。但如果患儿在生长过程中,出现髋臼指数增大、股骨颈前倾角、髋臼内异常软组织增多等情况,则说明关节囊、圆韧带发育不正常[2]。 人类出生时髋臼较浅,股骨头表面平滑,出生后不久髋关节逐渐加深稳定,这需要髋关节软组织及股骨头的相互作用才能达到。DDH 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软组织和骨骼两方面的变化[3]。目前导致髋脱位的主要因素之一是DDH的髋关节内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这已得到普遍认同[4]。关节的软骨组织是关节最重要的组织之一,该结构的损伤将直接引发关节疾病发生及进展,并会贯穿整个疾病过程。 2诊断方法 2.1 Graf法髋关节超声检查 体位:受检婴儿侧卧于凹槽式记忆海绵床垫内,获得良好的舒适感,进一步稳定体位。待检髋稍内旋、屈曲。扫查方式:由金属连杆装置固定探头保证其垂直向下,检查者右手握持探头,将探头放置于髋部股骨大粗隆处,在金属连杆装置的帮助下通过前后平移获得髋关节冠状切面。获取髋臼窝内髂骨下缘点、平直的髂骨、盂唇。 婴儿髋关节主要由软骨构成,股骨头尚未骨化,超声可以很好地显示髋关节解剖结构及股骨头与髋臼的相对位置,可以量化评估髋臼发育情况;超声检查无创、无辐射[5]。Graf法超声检查法具有标准化、可重复性好及参考指标客观性等优点。 2.2临床查体 儿保医生在髋关节的发育异常的筛查中起这主要作用,对于疑似有髋关节发育异常的儿童,需仔细查体和辅以超声检查[6]。临床查体常用方法如下[7]:a.观察大腿内侧皮纹或臀纹是否对称或是否方臀,肢体是否等长,活动是否自如;b.Al Lis征阳性,小儿仰卧屈髋屈膝,两足平放床上,双踝靠拢可见双膝高低不等,低者为脱位侧;c.Ortolani征或外展试验阳性,小儿平卧,屈膝屈髋各90°,检查者两手握住膝关节同时外展外旋,正常小儿双膝外侧面可触及床面,如不能触及床面说明内收肌紧张,称外展试验阳性。当外展至一定程度突然弹跳,则外展可达90°,称为Ortolani 征阳性;d.Barlow试验阳性,仰卧位,小儿双髋双膝各屈曲90°,检查者拇指放在大腿内侧小转子处加压,向外上方推压股骨头,感到股骨头从髋臼内滑出髋臼外的弹跳,当去掉拇指的压力,则股骨头又自然弹回髋臼内,称为Barlow实验阳性。 3.治疗方法 3.1早期干预 对于诊断为GrafⅡa的小儿采用早期干预的方法。小儿仰卧,屈髋屈膝90°,家长握住宝宝膝关节双手均外展外旋,保持髋关节外展110°~130°。在外展姿势上,沿股骨长轴方向向内加压,并轻微旋转,使股骨头在髋臼中旋转对位,每天2~3次,每次10~15min,辅以音乐疗法安抚患儿情绪。指导家长平时怀抱小儿时使其双下肢保持外展姿势,睡眠时应用宽尿布,使小儿双下肢处于屈膝屈髋外展体位。干预治疗当长期进行,直到髋关节发育成熟,关节活动范围正常。 3.2 Pavlik吊带治疗及随访 对于诊断为GrafⅡb的小儿,采用 Pavlik吊带进行早期治疗。维持小儿髋关节屈曲100°~110°,外展20°~50°,双下肢保持腾空姿势,早期使小儿仰卧,尽量减少怀抱[8]。每1~2周复查一次(超声检测至患儿6个月,6个月后改换X线骨盆平片)。 5.总结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是婴幼儿骨骼系统常见疾病,其表现为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和髋关节全脱位。其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对减轻晚期患儿畸形有重要意义。常采用Graf超声检查方法和临床查体筛查患儿,对存在问题的患儿应早期干预,若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最后只能选择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Hui Wang .Increasing expression of substance P and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in synovial tissue and fluid contribute to the progress of arthritis in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J].Arthritis Research& Therapy.(2015)17:4 [2]陈凯,蔡俊丰,秦玉星,等.髋臼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旋转中心原位固定与上移的比较研究 [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2014,8:56-59. [3]Delaney LR,Karmazyn B.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3 the hip: background and the utility of ultrasound[J]Semin Ul trasoundCT MR,2011,32( 2) : 151-156. [4]Rosenstein AD,Diaz RJ.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for total hiparthroplasty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sequelae of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 超声科 一、检查方法 ?1、经前囟检查:先做冠状切面,然后,探头旋转90度,获得矢状切面和其他旁正中切面。 ?2、经颞窗检查:获得横切面上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观察颅内的血流分布。 ?3、通过后囟侧方的声窗观察后颅窝影像(也叫做乳突囟)。很少使用二、探头的选择 ?经前囟检查时,足月儿通常选5MHZ的探头 ?早产儿选7.5MHZ探头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高频或低频高穿透力的探头

三、常见切面:6冠状切+5矢状切+1后颅窝池切面 一般情况下我们留取6个或更多的典型冠状切面。第一个切面常常是通过侧脑室前角前方的额叶切面,第六个切面是侧脑室三角形后角后方的枕叶切面。至少获取5个矢状切面。第一个矢状切面是正中切面。理想的正中矢状切面需要清晰地显示小脑蚓部和胼胝体。然后,向左或向右逐渐偏转探头获得每侧2个或3个旁正中矢状切面,从尾状核头一直到Sylvian裂。通过乳突囟门单独获得左侧和右侧经后颅窝切面。在这一切面上,正常可以看到小脑半球,小脑蚓部,第四脑室以及小脑延髓池。对于颅内血管系统的显示多是经过前囟和颞窗(前外侧囟,蝶囟)。需要观察血流的显著程度以及阻力信息。常规测量指标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以及阻力指数。 冠状切面1 ?大脑间裂(IF) ?额叶(FL) ?眼眶(OC) 冠状切面3 ?脑膜结构(PM) ?胼胝体(CC) ?FM Monro孔

?脑桥(P) ?颞叶(TL) ?尾状核(C) ?丘脑(T) 冠状切面4 ?四叠体(Q) ?小脑半球(CB) ?小脑延髓(CM)侧脑室脉络丛(CP)?丘脑(T) ?小脑幕(圆点标 冠状切面5 ?侧脑室(L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