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马原考试试题(两套)

2013学年马原考试试题(两套)
2013学年马原考试试题(两套)

2010-2011考试试题(A)

一、单项选择题

(1)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的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的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

列宁这句话说明()

A.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科学性。

C.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革命性。

D.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政治立场。

(2)“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注: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201页。)这说明()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B.阶级斗争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C.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D.群众史观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3)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他还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则”。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强调:“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上述论断说明()

A.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B.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的继承与创新

C.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

D.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方法

(5)毛泽东曾指出:“胸中有‘数’。这是说,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我们有许多同志至今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统计,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

对事物的量进行研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A.量是事物矛盾特殊性的体现

B.事物的量是事物的质的体现

C.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

D.事物的量是事物的度的体现

(6)一张扑克牌离开了整副扑克牌就会成为废纸;一个零件离开了钟表就会成为废品;一只手离开了人的躯体就不成其为手。这些事例最能说明了事物联系的哪个特征()

A. 整体性

B. 条件性

C. 客观性

D. 特殊性

(7)“直观无概念乃盲,概念无直观乃空”,这句话所表达的是()

A.直观代表的是内容,概念代表的是形式,形式与内容相互依存

B.直观与概念之间的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C.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依存关系

D.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转化关系

(8)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干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口号落实口号”的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方式从认识论上讲是()

A.忽视了理性认识在工作中的作用

B.忽视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C.忽视了群众在认识中的主体作用

D.忽视了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9)今年以来我国中部地区遭遇严重旱灾。对这种长时间、大范围的旱灾,我们没能作出准确预测。这件事说明()

A.世界的不可知性

B.人的认识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直观摩写

C.认识的能动作用的实现的条件性

D.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10)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马寅初先生关于节制生育的人口理论受到批判和彻底的否定,毛泽东说人口多,力量大,好办事。可是后来的事实却证明,真理在马寅初这一边。在这里,实践确实起了检验真理的作用,但是这种检验的代价太大了——严重的人口问题已经形成了。在给马寅初平反以后,他曾经痛心疾首地说:我不愿意看到一个社会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来证明我的真理。这件事给了当今的我们丰富的认识论启示。下面的说法中哪一个是错的?()

A.应辩证理解实践标准,不能完全绝对化

B.实践标准只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而对社会领域认识之真理性的检验不适用

C.除实践以外,合理争论和逻辑证明对于人们认识和发展真理也起很大作用

D.以权威裁断来判明真理,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误区

(11)一位小男孩问他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爸爸回答:“当然啦!”小男孩问:“电灯是谁发明的?”爸爸:“是爱迪生。”小男孩又问:“那爱迪生的爸爸怎么没有发明电灯?”下列认识论原理中,最适宜解答小男孩疑问的是()

A.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原理

C.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的原理

D.真理与价值相互引导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原理

(12)针对第二国际和孟什维克的理论家所谓俄国“还没有成长到实行社会主义的地步”、“不具备足够的生产力基础”之类的责难,列宁驳斥道:这些人不懂得“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列宁的这段话表明:()

A.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可以背离统一性

B.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可以背离多样性

C.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完全一致

D.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辩证统一

(13)爱因斯坦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关于这段话不正确的理解是:()

A.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B.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有力杠杆

C.科学技术是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力量

D.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犹如一把双刃剑

(14)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曾经指出:“历史的真正发源地不在天上,也不在思辨的云雾中,而在粗糙的物质生产中。”这说明()

A.社会历史是上帝创造的

B.历史是绝对精神的发展史

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科学技术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

(15)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灭邦”。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制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人民群众只是“群盲”。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这说明()A.历史是由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

B.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制造的,而是客观的“绝对精神”决定的

C.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6)瑞士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富国,百万富翁的孩子和贫穷失业者的孩子均在一起读书,只有20%的学生上大学,其余80%主要接受各种职业培训或进入职业大学。瑞士人认为,人才金字塔中最宝贵的绝不是顶尖的白领,而是最基层的广大工人,正是他们支撑着这个国家奋发向上和不被颠覆,在这种正确的人生观熏陶下,瑞士才能出现16个诺贝尔奖得主。这说明()

A.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实现自我价值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自觉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

(17)“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国家的目的是利用社会力量去谋求社会的福利。”这一观点()

A.突出了国家的对内职能

B.突出国家是特殊公共权力的设立

C.忽视了国家的对外职能

D.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18)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社会存在的变化,引起人们对知识、科学技术的追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深入人心;安于现状、墨守成规,无所作为的习惯势力被逐步克服。人们的信息观念、价值观念以及竞争观念已经逐步树立起来。这说明()

A.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

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D.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

(19)19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历史的意义就在于“超人”的诞生,因为,“超人”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生色。“超人”是天生的统治者,是宇宙的真正精华,并且具有与生俱来

发号施令的权利。这是一种()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唯物史观的观点

C.唯意志论的观点

D.宿命论的观点

(20)犹太人有句名言:“名言”卖不出去的豆子。卖豆子的农民如果没有卖出豆子,可以加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就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如果豆苗卖不动,可以移植到花盆卖盆景;如果盆景卖不动,那么就把它移植到泥土里,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豆子。这说明,要实现从商品到货币的最佳转化,卖豆子的农民应该()

A. 等制成盆景时出卖

B. 在价格最高时卖出

C.等结出更多豆子时卖出

D.在最能够卖掉时卖出

(21)马克思认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就像黄金本身并不是货币,砂糖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这说明()

A.生产资料是资本

B.资本体现为生产资料

C.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范畴

D.资本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22)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导致这次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 资本家的贪婪

B.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C.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 社会生产的相对过剩

(23)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但“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这段话揭示的是()

A.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

B.资本是资本家的投资额

C.资本的本质

D.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24)在哲学领域,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它反映的是某种事物(客体)对于人(主体)的需要满足与否的一种关系。如物质领域中某种产品是否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精神生活中某种信仰或信念是否能给人以精神支撑和精神引导;艺术领域中某种艺术作品能否给人带来美的感觉等等。

请问哲学所指的价值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商品的哪种价值相对应()

A.商品的交换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

C.商品的劳动价值

D.商品的价值

(25)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

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

B.区域经济集团化日益发展

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26)胡锦涛主席在2009年9月二十国领导人比斯堡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全力促进增长,推动平衡发展”的讲话中指出:当前国际社会十分关注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失衡的表现为部分国家储蓄消费失衡,贸易收支失衡更表现为世界财富分配失衡,资源拥有和消费失衡,国际货币体系失衡。导致失衡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从根本上看失衡原因是()

A.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分工转移,国际资源流动

B. 现行国际经济体系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

C. 各国消费文化主要生活方式

D. 南北发展严重不平衡

(27)麦当劳进入中国之后迅速成为快餐业的第一品牌。其总部有专门的采购部门,达成供货协议后,单个供应商就会把原料送到麦当劳自己的一个物流仓库基地,然后再根据门店的订货进行配货,最后在由某物流公司进行送货。其原材料采购时采取()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自由价格

D市场价格

(28)1917年11月7日,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赤卫队和士兵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首先举行武装起义。以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开始向冬宫发起攻击,深夜攻入冬宫,临时政府被推翻。当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中央和地方全部政权已转归苏维埃。第二天,组成了以列宁为主席的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列宁主义的诞生

C.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D.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29)一位民主党派前中央领导人说,多党合作好比是交响乐团,在作曲的时候,大家都可以提意见,各民主党派都应积极参与,最后公认由中国共产党博采众长来定谱。此外,乐团里有几十上百个演奏家,人们各有专长,各有职责,但如果各行其是,乐团就无法奏出和谐、动听的乐曲,关键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演奏多党合作这部“交响曲”的指挥就是中国共产党。这位民主党派领导人的观点说明()

A.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都起决定作用

B.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建立联合执政的政治基础

C.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建立的政党

D.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30)恩格斯:“历史同认识一样,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能在幻想中存在的东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看待未来社会的基本观点是()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C.怀疑论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莫塞斯·赫斯说:“设想一下,如果把卢梭、伏尔泰、霍尔巴赫、莱辛、海涅和黑格尔结合为一人——那么结果就是一个马克思博士。”列宁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上述材料说明(ABCD)

A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继承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产物。

B马克思主义通过辩证否定实现了人类思想史的伟大变革。

C马克思主义是创新的产物。

D马克思主义没有偏离人类文明发展大道。

(2)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这说明(BC )

A.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重要的理论问题

B.具体矛盾具体分析,是处理共性个性、绝对相对关系的基本原则

C.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不能脱离共性

D.由于共性是绝对的,个性是相对的,所以共性是第一位的,个性是第二位的

(3)瑞士、日本都以资源缺乏著称,但是都同样实现了工业化,并且都创出了各具特色的工业化之路。瑞士的旅游、银行业发达且不论,单是以纯手工著称于世的钟表业,至今不但是其支柱产业,并且无人超越。这则事例说明了(ABC )

A.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

B.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C.物质资源并非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人定胜天

(4)古希腊有个人借了另一个人的钱长期不还,还诡辩说,从前的我早已不是现在的我了,我没有借你的钱。债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打了这个借钱人,并说,打人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我没有打你。这个事例说明了(AD )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不存在的

C.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只是一对概念游戏而已

D. 运动是无条件的,静止是有条件的

(5)冥王星,或被称为134340号小行星,于1930年1月由克莱德·汤博根据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的计算发现,并以罗马神话中的冥王普路托(Pluto)命名。它曾经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但后来被降格为矮行星。天文学家对太阳系“九大行星”认识的变化说明(BCD )

A.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的

B.任何一个时代人们的认识都具有某种相对性

C.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

D.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必须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6)每年樱花开放的时节,武大校园总是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瞻,但同时质疑武大校内樱花是国耻的声音也持续不断。这说明:(BD )

A.价值评价根本不是认识活动,而只是主体价值感情的表达,所以完全是主观随意的。

B.价值评价是对主体与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

C.价值评价没有客观标准,所以根本算不上是一种认识活动

D.评价结果有赖于于主体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并受主体自身的价值倾向影响

(7)1986年,随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一声惊天爆炸,数吨强辐射物质被泄露,核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严重污染,甚至远在欧洲的瑞典、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都检测到了大量放射尘埃。令人震惊的是,时隔25年,一场发生在日本的地震再次引发严重核事故并震动世界。然而,切尔诺贝利的悲剧还远没有结束,这是因为(ABCD )

A.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不断地征服大自然

B.科学技术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

C.科学技术与政治从来没有分家

D.人类的实践活动应尊重自然,尊重科学

(8)人的本质问题,历来被视为神秘而费解的“斯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批判地考察了费尔巴哈等人的有关思想后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段话表明:(ABCD )

A.人的本质不在于自然性,而在于社会性

B.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具有复杂性

C.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凝固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

D.人的本质不是不可认识的,中国先哲们早就做出过回答,即“人之初,性本善”。

(9)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这说明(AB)

A.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B.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C.地理环境可以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

D.地理环境能够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10)从前,有一位哲学家拿着一个蜡制的高仿真苹果对学生说:这是一个刚从园子里摘下来的苹果,请大家闻闻香不香,有个学子闻了,说香,其他的,闻都没闻,说真香;只有三个没回答,教授走到他们面前,一个说我什么也没闻到,一个摸了一下说:这是什么东西?第三个说:我感冒了,什么也闻不到。这说明(ABD )

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

B.有些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起着消极作用

C.唯物主义关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不科学

D.认识不能被看成一个消极、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的机械过程

(11)“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这段论述,说明生产要素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AB )

A. 原材料是生产商品的必要条件

B. 劳动是价值的源泉

C. 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

D.原材料是价值的源泉之一

(12)马克思说:“我把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相反,我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那么相对剩余价值形成是(AC)

A.是许多与生产必要生活资料有关的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是各个资本家追求相对剩余价值的结果。

C.是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结果。

D.是个别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13)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对外扩张的最有利的武器,已经主要不是大炮,而是雄厚的资本、先进的科技,以及以此为核心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这时,其对外扩张的特点是携带资本、商品、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垄断资本家,以和平方式长驱直人地进入全球各地,有人称之为是典型的“经济帝国主义”。这段话表明:(AB)

A.当代帝国主义已经进入新殖民主义阶段

B.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更多地采取比较隐蔽和缓和的手法,打着所谓援助的旗号实现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控制

C.国家垄断资本的实质发生了改变

D.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不再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开始尊重他国主权和独立

(14)“一些人说,中国除了村级基层民主,其他民主大都处于形式化。但即使是村级民主,也并没有实现当初开始时人们所给予的期望。当时人们以为民主(即选出村民委员会)可以担负起村的治理,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经过多年的实践,村级民主已经高度制度化,但仅仅有选举民主看来并不能解决问题,并不见得能够达到村务的有效治理”。这说明(ABD )A.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B.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C.社会主义民主与落后的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D.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必须与国情相适应

(15)恩格斯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里,“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这表明:到共产主义社会(AB)

A.阶级将会消亡

B.国家将会消亡

C.“三大差别”也将消失

D.社会组织也将消失

三、论述题

(第1题为必做题,第2、3题任选1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实际论述应当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如何认识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2)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前一个时期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

(3)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2010-2011考试试题(B)

一、单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C、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D、坚持原则和与时俱进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是(C)

法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古希腊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近代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哲学基本问题是(C)

A、世界的起源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主观唯心的观点认为(B)

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发展过程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

D、物质是客观存在的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C)

外力的推动B、矛盾的斗争性

C、事物的内部矛盾

D、事物的外部条件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B)

事物的变化是否明显B、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度”

C、事物是否发生数量的增减

D、事物是否发生形态的变化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辩证法的是(D)

运动物体既在这个地方又不在这一个地方

同性相斥又相吸,异性相吸又相斥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又斗争,又同一的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

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论题(B)

A、割裂了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B、割裂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

C、指出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区别

D、指出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一国两制”表现出(D)

矛盾是可以调和的B、对抗性矛盾只能用对抗的方式来解决

C、矛盾是不可以调和的

D、对抗性矛盾可以用非对抗的方式来解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和基本的观点是(B)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D、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过程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B)

A、感觉、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概念、判断、推理

D、知觉、表象、判断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认为(D)

A、真理即有用的观念

B、真理是多数人的意见

C、真理是思想形式

D、真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根据历史唯物论的观点(D)

任何人个的作用在历史中都微不足道

领袖人物的意思决定历史前进的方向

没有人的参与,历史也会按客观规律前进

相互冲突的人们的意志构成确定历史前进方向的合力

下列各组社会意思诸形式中,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是(C)

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B、科技、哲学、艺术

C、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D、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C)

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生产资料公有制B、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C、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马克思认为(B)

金银天然是货币B、货币天然是金银

C、货币天然不是金银

D、金银不宜作货币

资本即(B)

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具有的价值B、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C、金银、货币所具有的价值

D、科技、信息等具有的价值

体现资本剥削程度的是(A)

A、m/v

B、v/c

C、m/c+v

D、c/v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C)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资料私有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D、个别企业内部的有组织性与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二、多项选择题

体现“抓主要矛盾”的思想的语句有(ACE)

纲举目张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红花还得绿叶扶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E、牵牛要牵牛鼻子

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语句有(ABCDE)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D、知识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

E、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哪些话语正确表现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BCD)

成事在人,谋事在天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应事而变,顺事而为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E、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正确表现唯物辩证法范畴之间的关系的语句有(ACDE)

A、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B、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

C、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及其补充

D、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转化,互为因果

E、现实的都是可能的,可能的不一定是现实的

决定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BCD)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B、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

C、生产时间的长短

D、流通时间的快慢

E、资本规模的大小

列宁论述的帝国主义的特征有:(ABCD)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B、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C、生产集中和垄断组织形成

D、资本的国际垄断同盟形成

E、世界已经被列强瓜分完毕,不能再瓜分

辨析题

哲学是人人都具有的世界观

错误。因为哲学是经过哲学家加工而形成的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不是人人都具有的。

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随着物质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正确。因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其具体特性可以随着物质运动的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相对论也证明了这一观点。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即生产的物质生活资料多于社会的需要而过剩

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是指生产的物质生活资料多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的相对过剩,不是绝对过剩。

简答题

简述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即扬弃,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而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外来的否定,是全盘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中断。

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价值规律的内容即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按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主要有:一方面,自发地调节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另一方面,可能导致垄断发生,阻碍技术进步;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自发调节具有滞后性,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情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论述题

试用对立统一规律把“商品——货币——资本——经济危机”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串联起来,说明马克思是怎样分析资本主义的矛盾的????

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由此而产生出商品的二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商品交换中的矛盾导致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产生货币,货币形式和职能的发展深化了交换中的矛盾:货币的支付职能使买和卖脱节,成为经济危机的抽象可能性;货币的储藏职能刺激了人们的贪欲;货币做为世界货币的职能深化和扩大了危机的范围和规模。

货币转化为资本,即能产生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表现在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能容纳它所创造的生产力,必然被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取代。

从哲学上看,从“商品——货币——资本——经济危机”的发展表现出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2020年秋季小学期中考试总结

( 工作总结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年秋季小学期中考试总结Summary of mid term examination in autumn 2020

2020年秋季小学期中考试总结 这个星期,我们学校准备了一次期中考试,我以为自己考得很好,可是,当昨天语文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完全惊呆了,卷面上写着鲜红的74分。这是我的试卷吗?不可能呀,我不可能只考了这么几分。我怎么会考得这么差?是我没有认真复习?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我越想越难过,几乎都要哭出来了。 今天,在我去订正试卷的时候,语文老师对我说:“有两门课的成绩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两门你都考得很差。”我听了,心里更加难过了。我心想:语文老师说我有两门课考得很差,一门是语文,成绩我已经知道了,但是,还有是哪一门课呀?是英语吗?不可能,我记得英语老师说过,老师还没有把试卷改好。是数学还是科学?就这样,一个中午就在一片忧虑中度过了。

下午第一节课就是科学课了,我很紧张,真害怕听到自己的成绩。老师进来了,老师每报一个人的名字,那个人就得站起来。轮到我的时候,我的心紧张到了极点,当老说:“考得还可以,九十五分不到。”我听了,顿时松了一口气,可马上又为自己的数学成绩开始担心了。从科学老师那里拿过试卷,我考了九十四分,我发现自己错了好多不应该错的地方,本来可以考九十五分以上的试卷,我却被白白地扣掉了六分,真不应该。 接下来就是数学课了,数学老师说:“我们班的班长考了九十九分,数学课代表考了九十八分,还有四位同学是九十分以上的,其它大部分同学都是在七十分到八十分中间。”数学老师这样一说,我心里就有底了,我已经知道我的大致分数。“李莉,87分。”这个分数比我猜测的要好一点,不过,还是没有达到我的最低要求,因为,里面有好多题目是我没看清题目还有计算错误而造成的。 三门课的成绩我已经知道了,我非常不满意,我希望我的英语成绩能好一点。 这次考试我考得非常不好,我在期末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好好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1P[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 A.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 D.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 【正确答案】B 2.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D.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中 【正确答案】A 3.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CD) A政治法律思想 B道德与宗教 C自然科学 D逻辑学和语言学 4.马克思指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这句话反映了(CD) A.生产力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是生产力内在要求的体现 C.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D.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不以任何人.任何阶级以至于整个人类的意识为转移 5.在下列几种价值形式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形式是()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7.空想社会主义不是成熟的社会革命的理论,是因为(BCD) A.没有彻底否定资本主义制度 B.没有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C.没有看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D.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8.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建立在ABCD A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的基础上 B建立在每个人的发展之上 C旧式分工的消除 D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二、单选题 9.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A.实现了自我否定 B.发生了根本变化 C.仍无任何变化 D.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 正确答案:D,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正确答案:C, 11.“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 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 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C.供求关系对价格有重要影响

2011年公共英语二级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 略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第一节单项填空 从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Your sister looks beautiful. Is she a model or a film star -______. She's a doctor. A.Whatever you say B.Forget about it C.You bet D.Far from it 2.I'11 send you my address______ I find somewhere to live. A.although B.as C.while D.once 3.-Who is late this time -______you ask Susan, of course. A.Could B.Can C.Need D.Would 4.Mack is very busy; he is a full-time student, while______ a part-time job. A.to hold B.being held C.held D.holding 5.-Harry treats his secretary badly. -Yes, he seems to think that she's the______ important person in the office. A.less B.least C.more D.most 6.Alice was about to______, when she suddenly found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A.make up B.look up C.turn up D.give up 7.It was a big celebration-______people gathered at the city square. A.five thousands B.five thousand C.thousands

2011年秋季学期《旅游概论》期中考试试题

旅游概论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专业: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代码填人答题卡。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对旅游概论的论述正确的是 A.对旅游学的概括 B.对旅游学的概括论述 C.就是旅游学 D.旅游学的概括论述 2.旅游现象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是 A.旅游者和旅游产业 B.旅游媒介和旅游产业 C.旅游者的活动和旅游产业的活动 D.旅游资源和旅游者 3.从三大产业来看,旅游业属于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一、二产业之间 D.第三产业 4.旅游的目的是为了实现 A.审美、娱乐、休闲 B.购物、看风景 C.经商、工作 D.学习、政治活动 5.旅游业得以发展的灵魂是 A.旅游服务 B.门票价格 C.旅游资源的新奇 D.旅游文化 6.旅游的主体是 A.旅游者 B.旅游服务人员C.旅游产业 D.旅游资源 7.属于团体旅游的特点的是 A.轻松 B.自由 C.方便、安全D.难免孤单8.近代旅游是从那年算起 A、1990年 B、1993年 C、1840年 D、1949年 9.旅游的媒介是指 A、旅游者 B、旅游业 C、旅游资源 D、旅游设施 10.下面属于外国人的是 A.取得中国国籍的美国人 B.取得美国国籍的中国人 C.香港人 D.台湾同胞 11.属于特种旅游的是 A.探友访亲 B.观赏自然风景C.公务出差 D.沙漠探险 12.旅游者产生的最基本的客观条件包括 A.自由自配的金钱和闲暇时间 B.美好的心情和金钱 C.生活时间和旅游动机 D.健康的身体和审美的需要 13.对闲暇时间的解释正确的选项为 A.法定的就业工作时间 B.必要地附加工作时间 C.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D.必要的社会活动时间14.属于潜在旅游资源的有 A.神龙架、海南三亚 B.嵩山少林寺、长城 C.黄金洞、坪坝营 D.恩施一刚被发现的原始森林 15.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A.湖泊B.海滩海岛 C.岩溶地貌年 D.四合木楞房 16.“物以稀为贵”体现的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什么原则 A.市场原则和经济原则 B.独特性原则C.保护原则 D.整体和谐原则 17、导致旅游点生命周期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它的 A、吸引力减退 B、游客的兴趣发生转移 C、市场的冲击 D、景区的规模 18.从旅游业经营管理的三大要素可以认识旅游业的性质。旅游是一种 A.生产和经营 B.生产和消费C.高级消费 D.低级消费

2011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试题(答案)

2011年教师公开招聘测试综合知识试题 (2011-08-21 17:41:25)转载▼ 分类:教育类 标签:公 考 教师 教学 教育 测试 新课程 招聘 职业能力 杂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2011年 1月12日,美国传统基金会公布世界“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再次获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这已是香港连续第十七年名列经济自由度榜首。 A.上海 B.深圳 C.香港 D.澳门 2.从2011年9月1日起,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每月()元。 A.2200 B.2500 C.3000 D.3500 3. 我国超级计算机跨入世界领先行列: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以峰值速度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世界()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4.全国人口普查从2010年11月1日到11月10日进行入户登记,此次全国范围的人口普查是第()次 A、4 B、5 C、6 D、7 5.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 A、阳光政策和稳健工程 B、积极地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C、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积极地货币政策 D、科学发展 6、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理事会于2010年7月27日至28日举行特别会议,宣布基准文件生效,标志着ITER计划进入决定性阶段。ITER又被称作()计划,其宗旨是发展清洁能源。12月24日,我国新一代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核聚变实验装置2010年度实验圆满结束。 A、人造月亮 B、人造太阳 C、蛟龙 D、天宫一号 7、联合国宣布今年国际和平日的主题是() A、青年和和平发展 B、和平等于未来 C、和平发展未来 D、青年和和平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7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就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五项要求。包括() ①必须优先发展教育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③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历年考研《马原》试题库完整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再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为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 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C] A.注重量的积累B.保持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2.社会存在是指省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性质的是[D] A.社会形态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D.生产方式 3.马克思把商品转化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熟,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D] 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 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 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二、多项选择题。 17.1971年迪尼斯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格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完成后,格罗培斯格暂停修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撒下草种,5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走出了不少宽窄不一的小路,格罗培斯格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完成了“优雅自然、简捷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格的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的启示是[AB] A.要从实践中获得灵感B.要尊重实践的要求C.不要对任何自然事物做改变 D.要求对事物本来的面目做直接反映 18.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操纵、控制社会的主要方式由于[ABC] A.通过“参与制”实现其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 B.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其对国家机器的控制C.通过政策咨询机构影响和左右内外政策 D.通过新闻媒体实现国民思想意识的统一性 19.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原创性主要是[AB] A.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B.提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C.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 D.强调政府对经济危机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20.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思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CD] A.阶级斗争说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论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89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饿《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A]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 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2.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C]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3.右边这张照片反映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极熊无处可去的场景,颇具震撼力。它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D] A.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 B.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 C.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 D.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 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C]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二.多项选择题。 17.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除了一些旧的词条,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给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年版删去“反动”二字,1998版又删去“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设”,直到2008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时代前进的印证,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ACD] A.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B.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 C.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D.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 18.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CD]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C.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19.有一则寓言讲到:狐狸把鱼汤盛在平底的盘子里,请仙鹤来和它一起“平等”的喝鱼汤,结果仙鹤一点也没喝到,全被狐狸喝去了。这个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尽管资产阶级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ACD] A.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B.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既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C.它的实质是将劳资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D.这种平等的权利是建立在财产不平等基础之上的权利 20.1989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弗朗西斯□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的统治形式”。然而,20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林墙倒塌20年后的2009年11月9日,BBC公布了一份对27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BCD] .学习帮手.

2011年青岛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与答案

2011年青岛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考笔试 B—教育类试卷 说明 1、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 2、—、二、三题在答题卡上作答,请在答题卡上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涂写准考证号。 3、四、五题在试卷相应位置上作答。请务必做到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4、开考铃声响时,考生方可答题;考试结束铃声响时,考生应立即停笔,并将试题本、答题卡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请将答案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题1分,共10分) 1、素质教育是完全不同于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新教育。( B ) 2、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B ) 3、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之间的矛盾。( B ) 4、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A ) 5、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应理论认为惩罚就是负强化。( B ) 6、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有成败经验和替代经验等。( A ) 7、遵循学习结果反馈的及时、具体原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A ) 8、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理解是学习者利用己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新事物。(A) 9、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关系是正比关系。( B ) 10.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 A )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题1分,共30分) 11、《山东省素质教育推进计划》(2011一2015年)中提出:“学校不得对2011年以后入学的高中生进行。( B ) A、智商测试 B、文理分科 C、分快慢班教学 D、节假日干扰 12、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开展“小博士”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宄探索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此活动的开展是( D )教学原则的体现。 A、循序渐进 B、启发性 C、因材施教 D、理论联系实际 13、以“太极图”为标志的( C )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强弱盛衰都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人类居安应该思危,绝处可以逢生。 A、中庸之道 B、天人合一 C、阴阳思想 D、五行学说 14、由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 )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15、有些教师不讲职业道德,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变相体罚等,其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B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 16、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正确的是(A ) 圆梦教育——岛城教师考录第一品牌,质量优,价格低,小班教学,不过退费。 A、在对待自我的发展上,强调要勤于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教导、答疑

2011年学位英语考试真题(附答案)

2011年学位英语考试试题 PartⅠ V ocabulary and Structure (25 points, 30 minutes) Directions: There are 50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part.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1.By 1929, Mickey Mouse was as popular ____ children as Coca Cola. A) for B) with C) to D) in 2.When you buy anything expensive, never forget to ask for the ____ from the shop. A) receipt B) trust C) render D) tale 3.The financial support is decided not only according to your GRE score, but also according to your ____ in college. A) intelligence B) policy C) performance D) statement 4.Professor Smith is also the ____ of the international program office. If you have any problem when you study here, you may go to him for help. A) detective B) president C) manager D) director 5.We do not have a ____ school in our institute. The highest degree we provide for the students is a B. A. and a B. S. . A) graduate B) high C) grade D) continue 6.Paper clips, drawing pins and safety-pins were ____ all over the floor. A) separated B) sprayed C) spilled D) scattered 7.I am writing ____ my mother to express her thanks for your gift. A) in memory of B) on behalf of C) with respect to D) on account of 8.In considering men for jobs in our firm, we give ____ to those with some experience. A) privilege B) advice C) prize D) preference 9.She is ____ a musician than her brother. A) much of B) much as C) more of D) more as 10.The assignments are too hard. I can't ____ the work. A) keep up with B) catch up with C) come up with D) put up with 11.Robert Spring, a 19th century forger, was so good at his profession that he was able to make his living for 15 years by selling ____ signatures of famous Americans. A) artificial B) genuine C) false D) natural 12.In 1890 there were many American cities and towns where part of a day's school instruction was conducted in language ____ English. A) more than B) other than C) except that D) except for 13.The problem will be discussed at length in the ____ Chapter. A) consequent B) latter C) late D) subsequent 14.They are members of the club by ____ of their great wealth. A) virtue B) way C) means D) word 15.The value of the industrial ____ dropped from about 70 billion dollars to slightly more than 31 billion. A) outcome B) outlook C) output D) outset 16.Scientists believe that color blindness is a(n) ____ defect, and there is no cure for it. A) retained B) inherited C) received D) infected 17.She was glad that her success would ____ for the women who would follow.

2011年九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11年九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学校班级_____姓名_____计分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埃及被称为“尼罗河的馈赠”,下列属于尼罗河流域文明成果的是 A.金字塔B.造纸术C.佛教D.阿拉伯文字 2、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古尼罗河流域文明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中正确的是 A.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 B.基督教产生于此地 C.古代该地区人们使用象形文字 D.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 3、当代流行周杰伦在其歌曲《爱在西元前》做唱到“古巴比伦王国把法典刻在武岩上,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这一法典是 A.《拿破仑法典》B.《宅地法》C.《解放黑奴宣言》D.《汉谟拉比法典》 4、某班级进行一场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用的台词应该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5、规定建立天皇封建国家,将贵州土地归国有,将部民转为国家公民的是 A.查理·马特改革B.大化改新C.农奴制改革D.明治维新 6、它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8世纪中叶时建立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把东方和西方连接起来。帝国是A.阿拉伯帝国B.古希腊C.古代波斯D.奥斯曼土耳其 7、由男性公民参加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国家大事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A.古代埃及 B.古代雅典 C.古代斯巴达 D.古代罗马 8、通过征战和扩张,公元前4世纪时期出现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是() A.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9、曾经在中国各地旅行,将神奇的东方介绍给西方,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神往的意大利著名旅行家是A.伯利克里 B.凯撒 C.屋大维 D.马可·波罗 10、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被誉为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的是 A.阿拉伯人 B.希腊人 C.印度人 D.罗马人 1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 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12、科学家智慧的火花照亮了人类前行的步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阿基米德—杠杆定律 B.牛顿—相对论 C.爱因斯坦—万有引力定律 D.袁隆平—制碱工艺

2010-2011学年马原考试试题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A) 专业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的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的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列宁这句话说明(A) A.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科学性。 C.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革命性。 D.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政治立场。 (2)“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注: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201页。)这说明(A)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B.阶级斗争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C.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D.群众史观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3)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他还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则”。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强调:“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上述论断说明( D ) A.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B.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的继承与创新 C.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 D.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方法 (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过一个因为地图错误而导致惨重损失的事件。1943年11月,美军准备在日本占领太平洋上的小岛塔腊瓦登陆。由于当时美军指挥部使用的是一张100多年前绘制的旧水图,结果美军登陆舰到达塔腊瓦岛海岸时,已淤浅的港湾致使登陆舰不能靠岸,海军陆战队士兵只得涉水登陆,美军部队暴露在日军火力面前,成了日军炮火无情攻击的目标。这张过时的旧水图,使美军付出了伤亡3000多名士兵的高昂代价。 这件事情说明(C ) A.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B.美军指挥部瞎指挥是战争失利的重要原因 C.历史与逻辑一致原理的重要性 D.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5)毛泽东曾指出:“胸中有‘数’。这是说,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我们有许多同志至今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统计,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 对事物的量进行研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C )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社会学 D.教育经济学 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4.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 A.美育 B.劳动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美育、劳动教育 5.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 A.目的 B.内容 C.方法 D.功能 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 B.练习法 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 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9.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0.“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1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1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2011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新课标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英语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于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来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19、15、 B、£9、15 C、£9、18、 答案是B。 1.What does the man like about the play? A、The story、 B、The ending、 C、The actor、 2、Which place are the speakers trying to find? A、A hotel、 B、A bank、 C、A restaurant、 3、At what time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A、5:20 B、5:10 C、4:40 4、what will the man do ? A、Change the plan B、Wait for a phone call C、Sort things out 5、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 A、See a film with the man、 B、Offer the man some help C、Listen to some great

2011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填得圆圆满满(每小题3分,共30分) 1.-1-(-3)= 。 2.-0.5的绝对值是 ,相反数是 ,倒数是 。 3.单项式22 xy π的系数是 ,次数是 。 4.若逆时针旋转90o 记作+1,则-2表示 。 5.如果a 、b 互为相反数,x 、y 互为倒数,那么(a+b ) x y -xy+a 2-b 2= 。 6.在数轴上,点A 表示数-1,距A 点2.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 7.灾难无情人有情!某次在抗震救灾文艺汇演中,各界艺人和人士为地震灾区人民捐款捐物达349.8万元。将这个数字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并保留三个有效数字为 元。 8.长方形的长是a 米,宽比长的2倍少b 米,则宽为 米。 9.若m 、n 满足2)3(2++-n m =0,则 .__________=m n 10.某厂10月份的产值是125万元,比3月份的产值的3倍少13万元,若设3月份的产值为x 万元,则可列出的方程为 二、做出你的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如果向东走2km 记作+2km ,那么-3km 表示( ). A.向东走3km B.向南走3km C.向西走3km D.向北走3km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x 的系数为0 B. a 1是一项式 C.1是单项式 D.-4x 系数是4 13.下列各组数中是同类项的是( ) A.4x 和4y B.4xy 2和4xy C.4xy 2和-8x 2y D.-4xy 2和4y 2x 14.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有( ) ①2)2(----和 ②221)1(--和 ③2 332和 ④332)2(--和 A.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15.若a+b<0,ab<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b 同号 B.a 、b 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C.a 、b 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 D.以上均有可能 1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4x-9x+6x=-x B.xy-2xy=3xy C.x 3-x 2=x D.21a-21a=0 17.数轴上的点M 对应的数是-2,那么将点M 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此时点M 表示的数是( ) A. -6 B. 2 C. -6或2 D.都不正确 18.若x 的相反数是3,5y =,则x+y 的值为( ). A.-8 B. 2 C. 8或-2 D.-8或2 19.若 3x=6,2y=4则5x+4y 的值为( ) A.18 B.15 C.9 D. 6 20.若-3xy 2m 与5x 2n-3y 8的和是单项式,则m 、n 的值分别是( ) 第2页,共6页

2011年自考马原试题(1)及参考答案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1)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发展史 B.生产关系发展史 C.社会意识发展史 D.劳动发展史 3.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新陈代谢 B.科学性与革命性 C.合逻辑性 D.与时俱进 4. 中国古代的“元气说”和古希腊的“原子说”是属于(D)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5.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 C.结构性 D.可分性 6.“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 7.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 8.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9.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 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10.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的总和。 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C.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 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社会意识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步性 B.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C.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历史唯物主义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3. 意识的本质是(A)(C) A.人脑的机能 B.事物自身 C.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D.人脑的条件反射

2011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2011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2011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20分)。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C )颁布的。 A、1996年7月 B、1996年9月 C、2001年7月 D、2001年9月 2、幼儿园教育是(BC )的奠基阶段。 A、基础教育 B、学校教育 C、终身教育 D、社会教育 3、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 B)等方面的发展。 A、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 B、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 C、能力、情感、态度、知识、技能 D、情感、态度、知识、技能、能力 4、《纲要》中对每个领域进行阐述时,“指导要点”说明了( CD)。 A、该领域的价值取向 B、教师该做什么、怎么做 C、该领域应当注意的普遍性的问题 D、该领域教和学的特点 5、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以(B )为主。 A、管理人员评价 B、教师自评 C、家长评价 D、社会评价 6、《纲要》中提到的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可以提炼出一个关键的能力,艺术是(C )。 A、感受能力 B、表现能力 C、创造能力 D、思维能力 7、《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集中反映在总则里,贯穿在整个《纲要》的各部分,它包括(ACD )。 A、终身教育的理念 B、“以知识为本”的幼儿教育 C、面向世界的科学的幼儿教育 D、“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 8、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ABD )。 A、支持者 B、引导者

A、发挥 B、结合 C、充分尊重 D、关注爱护 17、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不包括( D)。 A、作品分析法 B、谈话法 C、问卷调查法 D、家长评价 18、选择教育内容的依据是(D )。 A、教材顺序 B、教学计划的安排 C、幼儿园的要求 D、幼儿的兴趣与水平 19、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D ),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A、认识水平 B、情感体验 C、创造思维 D、审美经验 20、语言能力是在( D)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A、一日生活 B、交往 C、活动 D、运用二、 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21、我国的幼儿教育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一个是社会力量办园,一个是政府办园。 22、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_心理健康_。 23、游戏的发展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感发展的价值,二是认知发展的价值.。 24、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幼儿发展状况进行评估要采用_自然__的方法进行。 25、幼儿园教育要与_0—3岁的保育教育_以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 26、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应该处于主导地位。 27、幼儿园的家园合作教育活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和以家长为核心的家园合作两大类。 28、对教师的评价应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两个方面。 29、社会教育应坚持正面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30、健康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